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分析

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分析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1],而教育的失败主要表现为对德育的忽视。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时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教育途径显得十分重要。

1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低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高校在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宏观上德育教育投入与效果不匹配,实效低下;微观上学生理论认识和实际行为相背离,知行脱节。

1.1德育教育投入与效果不匹配,实效低下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对思想教育课时的要求和各种投入,可以说居全世界高校前列,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像我们这样重视德育教育。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教育效果与期望达到的目标十分遥远。清华学子刘海洋用硫酸泼熊;北外女生重创同学17刀;云南大学马加爵残杀4名室友;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8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这些事例不能不说是德育工作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失败。

1.2学生理论认识和实际行为相背离,知行脱节

当前,在大学生中“知行脱节”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喊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际上是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讲的是大公无私,干的是损人利己的事。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因此,在进行理论探讨、客观评价、发表见解等方面表现出不凡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认同传统的道德规范,但在公德问题上,大学生的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存在较大的距离,两者之间不一致甚至彼此矛盾。在涉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时,总是过分强调个人利益,遇事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低的成因

2.1德育教育目标不明确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是培养人的良好品德,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德育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畸形发展,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和家长的目标都十分明确,要进知名的幼儿园、知名小学,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考核的标准只是学习成绩;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一直到高中毕业,只要学生考分高,这个学生就是好学生,个人操行评价几近空白。进入大学,教育目标高、大、空,德育目标存在重理想、轻行为,长期忽视德育实践,操行评定走形式,人才培养的最后评价与就业率和考研率密切相关,与学生的道德水准关系不大,造成很多大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个人道德素养较差。

2.2德育与智育相脱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中指出:德育教育本来应该贯穿于德、智、体、美、劳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但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只把教学看作是完成智育的途径,忽视了在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应寓于一定的思想观点,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也不能脱离知识的学习这一辩证统一关系。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德育为先的口号下,把德育从教学中剥离出来,使之独立运行,甚至出现德育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各自为战、互夺阵地、争抢时间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整个教育就丧失了其内在的、根本的目的,使德育丧失了其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土壤与氛围,德育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效能。

2.3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相脱节

目前,高校的德育教育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灌输,由政治理论课教师完成,“两课”成了德育教育唯一的内容,教育内容固化,教育形式单一;二是行为教育,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完成。这两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是脱节的。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分离,就目前的情况看,理论教育的效果甚微。政治理论课学生出勤率最低,绝大多数学生上政治理论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2.4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脱节

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长期保持的静态平衡被打破了。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与学校影响异向、异步的矛盾凸显出来。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各自教育职责的理解和教育思想的不同,使教育导向步调分离。一方面,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中的种种错误思想、言论、行为对学生又起着潜移默化、不可小视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常常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上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致使学校教育几乎“归零”,甚至出现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退两步,到社会上退三步的现象。

2.5社会道德评价失范产生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各种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大学校园。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市场经济某些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高校学生在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步入了种种误区。面对现实环境,不少大学生受功利至上价值观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影响,错误地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在道德上、感情上,把名誉地位、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高等学校也不是孤岛,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突出,教师无心教学科研,却热衷于官场和生意场,学风堕落,学术腐败,教学质量在不断下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3解决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低的对策

3.1构建明确的高校道德教育目标

高校道德目标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2]。古往今来,人类的优良道德品质很多,中华民族的品德规范更是丰富,如仁、义、礼、智、信等,但这些观念在当今大学生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尽快构建明确的品德目标。

3.1.1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道德具有现实与理想的双重性。大学生的现实道德,是指在现实道德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是一般人都能接受或做到的道德标准。理想的道德是大学生的人生道德境界,是他们一生所追求的自我完善的道德行为目标。构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目标,首先要从目前高校的实际出发,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现实的良好道德心理,同时应用更高层次的理想道德去引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以提升他们的行为价值与人生境界。

3.1.2道德意义上的知行统一

大学生的道德是由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与习惯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既要锻炼道德意志,坚定理想信念,又要创设道德活动情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并在道德行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健康的人格品质。

3.2发挥教师的育人职能,拓展德育教育渠道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学生最为信赖之人。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教师的人格魅力、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做学问的态度,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不能单一地把教师的学历、职称、科研当作奖罚、晋级的重要依据,更要重视教师的职业水准,严惩学术腐败,在教师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把学生的德育工作当作一项制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研究如何把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当中,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使学校德育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时代气息,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德育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局面,使学生在学校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上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双丰收。

3.3加强高校政工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辅导员是高道德含量的特殊职业,辅导员整体素质如何,可以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因为各行各业的精英、领军人物都是辅导员的学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辅导员参与到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中来,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特点和优势,使“两课”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主战场、主渠道的作用。辅导员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传授知识技能上,还在于教会学生做人。辅导员的工作手段不光是靠手中的教案、教材,更重要的是靠自己高尚的品行人格,发挥人格力量的引领作用。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人生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永久的、潜移默化的,更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加强辅导员的师德建设,需要强化辅导员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3.4强调学生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长期以来,学校的教育工作,就是把已设计好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最终把学生塑造成“理想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作为一个主体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德育活动同样不能回避学生的主体要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德育教育才有实效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由此看来,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都不可能转化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鉴于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完成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神圣使命,就必须突破空洞的德育说教,重视创建适合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感悟。

3.5树立大德育观念,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学生生活的环境,所接触的事物,都对他们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取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作用。学校、家庭、社会某一方面的薄弱或失当,德育出现的空白地带,都将导致学生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放任自流,为那些不健康思想的渗入提供机会。无数事实说明,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取得一致、协调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逐步构建和完善“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学校德育工作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依托”[3]的四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合力,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效益,从根本上改变德育教育的薄弱现状。

3.6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为了使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相统一,还需要有良好的环境熏陶。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知德行善”,学生品德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而是依靠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而实现的。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做到真正的知行统一,需要有良好的德育环境。高校德育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对他们的情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高校应该重视德育环境建设,需要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创建高品位的校园物质环境,为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创造有利条件。高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按照德育工作的原则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创建严肃的校园制度环境,为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真正成长成才提供制度保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环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应当明确提出:要求社会公民做到的,学生必须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首先要做到。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校长要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环境对大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真正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结出硕果。

3.7充分利用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新的空间

网络为高校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传播速度快、量大等优势,是德育教育工作丰富的资料来源。况且网络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特别是虚拟技术的运用,给大学生提供三维动画和多媒体仿真画面,产生的德育教育效果不可想象。重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建立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熟悉学生管理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网上德育教育工作,借鉴和吸收网络积极的文化,强占网络德育阵地,对大学生给予正面引导,注意搜集学生信息,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利用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结语

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我们不仅要认清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而且要在德育内容选择上下功夫,德育教育方法上推出新举措,这样才能开创高校的德育教育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3]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04)

作者:张玲 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