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3篇

高校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3篇

(一)

一、目前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资产的来源从单纯的靠国家拨款,到以政府拨款为主,以学费、考研费、科研所要经费、捐款及其“三产”收入等多种方式筹资的新局面。这使院校的资产构成变成了多元化的。这些使资产管理变得复杂和困难,如购置的重复、会有闲置的资产、资产的流失等等此类现象会时常发生。有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方式还是按照传统的按照资金的来源、用途进行分类的管理模式,从而导致了机构的不健全、体制理不顺、权力分散、资产浪费损失严重等问题。目前,我们可以从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中大致发现以下几类问题。

1.1对资产管理存量不清楚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性的普通中专、成人职业技术学校或者职业中学组建而成的。虽说组建时做了粗略的资产预算,但是由于社会环境较大而复杂,这使得资产预算很多都只是走走过场,造成了账实不合的问题。组建后,多个院校的文化需要磨合,其运行必然是走多元化的管理理念,这就造成了许多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手段的简化不合理,内部管理机构不完善,财政审核的工作只是走走形式,最后这些高职院校的资产到底怎样,谁都不清楚,没有一个定数。

1.2资产流动管理的混乱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经组建以后,规模得到了扩大,其基本的建设项目就成了其中一项重点工作,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受到局部利益的束缚,不能建立起特别重大的投资项目和决策的机制。这形成了许多的高职院校不能长久地立足于长远的发展,学校环境、教学设备等等建设的规划随意的局面,肆意的没有正确方向的投资、重复同一建设的现象成为较普遍的现象。与此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只是单纯地强调财产性资产的控制,而忽略了对外预支资金的控制,这些造成了资产预算对外资金的使用混乱情况。最后,每次使用款项的不能及时的做清理工作,工作也不严格,这造成了很多院校的应收账款有巨大的数额,甚至有一些账龄会长达数年或者几十年,这影响了一些高职院校的资金的周转。

1.3处理资产的经济管理关系不和谐

(1)投资者与受益者的关系不和谐。政府投给高职院校的资金,时不时的发生人人都想分一点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名义上的所有与实际是两个意思的现象。而来自民间的投资,则是仅仅允许非营利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过河拆桥,没有限制的侵犯人民权力的现象,还被疑为用心不良。

(2)在各个高职院校的内务部门中,使用过的资产呈现肥瘦严重不均匀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各部门间工作的协调。

(3)在员工的名义之下有很多资产的使用权,实际上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只能望梅止渴,是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1.4有关资产的经济利益关系出现分歧

(1)投资和被投资是不一致的。最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的的校园建设的资金投入大都是通过置换校区,金融贷款获得的,这造成了学院资产的负债率上升加速,又因为学校的设施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与此相关的投资与被投资是不协调的。

(2)资产的分配和积累没有并重。因为高职院校的夸大规模建设需要大兴土木,这导致过高的负债,肯定会对学院日常的运行经费进行侵占。由上还是会导致教育、科研的经费不足,而这也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根本质量。

(3)高职院校对职工的利益也兼顾得较差。现代的高职院校是个教学型组织,在校职工本应该在获取基本工资之外还应该得到适应的成绩进步和集体方面的福利等等这些报酬,以此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然而,实际的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与同等教育中学里的职工的福利待遇相差甚大,由此师资力量就可想而知了,以后的竞争更加难以应对。

二、对于资产管理问题相关对策的思考

2.1摒弃传统守旧的管理观念,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要解决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问题,其最重要的就是在根本上改变对院校资产的认识。在思想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在行动上制定积极合理的管理方法。利用好每份资产,使其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国家的教育部门应该做好相对应的监督工作,要抓紧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的监督,还要定期的审核高校的资产运用的数据,增加在校职工和学校领导对资产管理的积极认识,每位职工也要积极的配合资产管理的工作,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2.2建立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和监督制度

在资源管理上,要严格按照分层次管理的原则,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机构对学院的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加强管理力度,明确管理人员及其职位和应负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各个管理体系,制度日渐完善以后不能只是走走形式,要求各部门要谨慎的对待,做到负责人有明确的分工。还要严惩因个别的责任造成院校资产的流失。

2.3引入较为先进的设备

对学院资产的管理,不能按照传统观念死死盯住不放,要学会变通。变静态管理方法为动态的管理体系,积极参与全新技术设备的研究推广方面的工作,找到更加先进的管理软件。在资产的采购方面,要采用从采购、运用、处理和结存过程记录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我们还能运用校园网对资产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各部门成立特置的网络平台,可以帮助各部门交流对接。以便各个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化情况,便于更大限度的资源开发、共享及利用。

三、结语

总之,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是各大高校建设与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强化资产管理体制,从管理中积极的探索和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相符合的有特色的资产管理模式,进而提高国家资产的使用率,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科学的发展。

作者:黄朝晖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二)

一、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高校资产流失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资产在管理主体上并不明确,直接导致管理上责任不清晰,管理混乱。一般高校的资产管理至少包括后勤、设备监管和各个教学单位等多个部门,多头管理的现象明显,而在责任划分上则模糊不清。各部门单位也缺少明确的管理权限和授权使用的依据,极少有相关的使用部门主动地进行使用情况的载明和详细账目的记载。

2)管理人员的非专业性,管理素质偏低,无法做到对高校资产的科学化管理。很多高校多缺乏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不仅学历层级较低,而且缺乏必要的专业管理技能。随着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3)高校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依。尽管多数高校在资产管理上似乎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其大多是作为摆设而存在,或者制定的可操作性弱,或者由于制定时间过早,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二、高校资产管理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

1)强化对新形势下高校资产管理的认识,加强对高校资产的研究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开展,从思想上强化对高校资产的重视。要改革高校资产的管理制度,首先要转变对资产观念上的认识。不仅要充分认知到高校资产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养成保护的意识。要认识到高校资产在形态上的差异性,正确把握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的关系;认识到强化高校资产审计的重要性,注重从多个角度,利用多个主体来实施有效的监管;认识到配套机制构建的重要性,从资产的购入、安装和使用甚至是后续的处理等整个过程来强化对资产的管理力度。

2)强化对高校资产管理队伍的构建和培育,注重培养专业化的管理技能。可以从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责任制的角度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技能。在管理人员的选任上,应当着重管理经验的考核,选拔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与长期的管理经验的人;在管理人员培训上,则要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和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如可以通过讲座、竞赛等方式来开展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落实责任制,强化责任的追究机制,反向给予管理人员一定的管理压力,促进其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其责任意识。

3)加强对现有资产存量情况和管理情况的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应的管理规范,进而制定适合本校的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依据已有的规章制度做好高校资产的分类工作,充分挖掘资产的利用效能,促进高校资产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既要促进高校资产的保值,更要注重高校资产的增值,但是也应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否则容易导致资产性质的转变。同时也要强化对无形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将无形资产的管理纳入到高校资产管理的工作中来。

作者:梁照林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资产与设备管理处

(三)

一、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产配置的平均主义

资产配置的平均主义是在无偿使用资源、缺乏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估状态下的产物。院系、部门以局部利益为主导,缺乏“成本与绩效”意识,在资产配置上内与兄弟部门攀比,外与兄弟院校攀比,片面追求大气派、高标准、“小而全”“、大而全”。反正是学校出钱,自己方便。有些部门为了追求省内一流或国内先进,让一些尚能使用的校产闲置,盲目购买新设备;或者为购买新设备,对一些正在使用的设备不维护、不保养,甚至破坏性地使用,造成这些校产加速老化和提前报废。学校资源配置以既往经验为主导,缺乏“重点与发展”意识,不分轻重缓急,面面俱到,平均配置。结果一边是学校经费紧张,一边是资产重复配置,调剂困难,共享水平低,使用效益低;一边是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项目建设无法保障,办学特色难以形成,一边是普通资源配置面大、量多、呼声高,学校穷于应付。最终导致资产配置无法满足学校重点建设与发展的需求,使学校创特色、上水平成为空谈。

2、资产管理的经验主义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着经验主义问题,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经验性、随意性、分散性强。分散的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的分类及建账不统一,信息不畅通,导致学校资产家底不清,账、卡、物不符,资产闲置与流失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该入账的没入账。如一些二级学院使用自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一些学院与部门获得外单位捐赠的固定资产,一些单位创收添置的固定资产等,没有在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入账。由于账外资产长期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导致资产添置更加随意,资产流失漏洞增加。

(2)该销账的没销账。如住房制度改革中,原属学校产权的教职工住房转售为教职工私人所有,但没有办理资产注销手续;有些危旧公房已拆除,但在资产和财务部门账面上还没有注销;校内人员变换工作部门,有的随带办公设备到新部门,但没办相应的变更手续;一些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损失或完全没有使用价值,却未作账面处理等等,致使部门资产统计时,经常出现盘盈和盘亏的现象。

(3)固定资产认定与处置模糊。对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大批量同类物资,管理部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但各单位小批量购入时则作为低值易耗品处理,导致此类资产账实不符,很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

3、资产使用的自然主义

资产配置的随意性与管理的经验性必然导致资产使用的自然主义。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使用行为约束缺失,没有科学而切实的检查、督促、考评和奖惩。重资金,轻资产;重配置,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单位用多用少一个样,用好用坏一个样,有损无损一个样,有效无效一个样,任其自然,随其发展,管理功能薄弱。资产使用部门则重购置,轻使用;重攀比,轻实际;重项目,轻效益,且各自自成体系,调剂困难,共享不畅,使用效益低下。加之学校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二级管理人员大多由单位办公室人员兼职,精力和能力欠缺,管理手段落后,且学校全员管理意识薄弱,资产管理只是在自然状态下低水平运转。项目建设或废止缺乏详细而科学的论证,想上就上,想撤就撤;资产处置缺乏严格的程序和手续。出了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大家都可以不负责。资产年年清查,年年账物不符,闲置、废置、损失、流失严重。

4、资产管理与校企合作的新要求不适应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资产的规模、产权属性及使用性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资产规模上,因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所合作、校校合作有效地整合了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当然也迅速扩大了高职院校可利用的资产规模。在产权属性上,这些资产有校企双方共同投入的合作性资产(共同产权);有校方提供给企方使用的资产(学校产权);有企方提供给校方使用的资产(企业产权)。在使用性质上,有实训、实习性资产;有经营性资产;有实习兼经营性资产;有校内实训基地资产;有校外实训基地资产;有校企双方相互借用或共用等具有契约关系的资产等等。资产的规模、产权及使用性质的巨大变化,使资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而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并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

二、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对策

1、革新传统管理观念,变资产配置观为资产投入观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当前机制改革背景下,学校资产管理的变革首先是管理观念的变革,要变资产配置观为资产投入观。过去的资产配置观是以满足现状需求为目标,以主观经验为主导。资产配置的运行是单向的,即在资产现状的基础上,少了什么就置办什么,坏了什么就补充什么。这种观念是满足现状、维持现状的观念,它强调的是资产的使用价值,对当下的工作有好处,但缺乏资产配置的战略前瞻性。资产投入观以满足学校发展规划为目标,以科学规划为主导,因而具有前瞻性。资产投入观要求充分研究学校的发展规划、建设目标及建设重点,用好资产的增量,把添置投放到学校发展的重点方向上去。如笔者所在院校发展的规划目标是建设特色高职,我们资产投入的重点就要放在学校的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项目、重点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切实避免投入的方向性浪费、基建性浪费,争取投入的方向性效益。资产投入的运行是双向的,不仅强调校产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强调校产的投入产出功能。这就要引入市场机制,要求有关院系,有关专业,有关实验室、工作室及实习、实训基地充分用活校产资源和校产投入,实施创收计划,实现创收目标,使资产投入产生增收效果。

2、创新资产管理模式,变经验模式为“预算—管理”模式

学校的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是不能脱节的,预、决算制度是管理计划性的集中体现。资产管理要脱离经验模式,就必须把资产纳入学校的财务预算体系,搭建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平台,建立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资产管理制度。要将资产纳入部门预算,从而加强学校资产的预测、预算与统筹规划,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要建立存量资产与增量预算挂钩机制,全面摸清家底,通过对现有资产状况的分析,以存量制约增量,即以存量资产为基础,调控增量预算。以增量激活存量,即增量力求与存量形成配套系列,带动存量提升水平。要建立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区别对待机制,首先将预算部门按是否盈利划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部门。经营性部门如后勤、资产公司等采取企业化运作,在制定预算时采取资产有偿使用为主,预算拨款为辅的原则;非经营性部门如教学、科研、管理等则采取预算拨款为主,资产有偿使用为辅的原则。其次,将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社会服务项目与日常工作任务区别开来,有经济效益的社会服务项目实行资产的有偿使用,力求同时发挥资产的服务功能与经济效能。

3、更新资产配置原则,变资产平均配置为“发展—绩效”择优配置

资产平均配置执行的是一种保守的吃大锅饭的计划体制,虽然各单位都没有意见,但工作只会是一潭死水,没有活力。要激活资产使用、创效、增值活力,就必须变资产平均配置为“发展—绩效”择优配置,打破平均主义,在资产配置时保障发展重点,强化工作绩效。其要点如下。

(1)保障重点。就是要瞄准学校发展方向,确保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项目资产的优先配置,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创建特色高职的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2)评定绩效。就是要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把资产生均占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资产闲置减损率、经营性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纳入考核体系,评定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使用管理的安全有效性或保值增值的效能性。要把资产管理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提高全员的资产管理意识,促使各部门合理、高效地使用资产。

(3)择优激励。就是要根据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对资产管理、使用、保值、增值效益好的部门或项目,择其优者增加或提升配置,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相应的精神与物质奖励。

4、拓新资产运行目标,变资产管理为资产经营

高职院校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是引入市场机制,变学校管理为学校经营,其中最重要的是变资产管理为资产经营。在资产经营中,确保资产使用的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教育效益是根本,社会效益是教育效益的延伸,经济效益为教育及社会效益服务。为此,要把学校资产划分为非创收性资产和可创收性资产两类,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经营。

(1)对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非创收性资产实行成本核算、有偿使用。首先要摸清家底及工作要求,概算出各院系、各单位应该使用的资产总量,据此确定资金总额度,作为各单位使用资产的基数,实行资产总量控制。而后通过成本核算,按“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教学设备、教学辅助设备、办公设备及生活设施,按规定的年限和使用年限标准提取折旧费和有偿使用费。学校所有房屋,包括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学生公寓等,按使用面积按月收取有偿使用费。水电管理按“切块计量,分摊成本,定额管理,保证需要”的原则加强计划调配和成本核算。最后在年度决算时按“节约有奖,超额自付”的原则对资产使用单位进行奖励或约制。在基数上节约使用资产的,学校给以节约奖励;在基数上超用校产资源的,应通过自己创收,或者通过争取纵向拨款,或者通过横向合作经费给以补偿,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2)对为社会服务的创收性资产实行市场运作、收入分成。要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充分挖掘校内资产潜力创效增收。如学校面向社会服务的各种工作室、咨询室、服务中心(包括学生服务中心)等实行公司化运作获取经济收入;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项目,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可明确一定的创收任务;学校的体育馆、运动场、大礼堂等空闲时,可向社会出租、出借创收;学校寒、暑假期间,可利用空闲教室举办各种培训班、学习班等获取经济收入。所得收益纳入学校财务账,经营单位按一定比例提取分成,按规定自主开支使用,从而调动各单位、部门创收增效积极性,提高学校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益。在当前教育与产业对接及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争取纵向建设项目和政策支持,扩大校产资源;争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所合作、校校合作,共建教育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产资源的高度整合与综合利用。

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变传统管理方式为现代化管理方式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也是资产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随着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相继建立,资产管理部门应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建立一套规范的资产管理信息体系,包括一般资产管理、设备管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档案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维护管理等内容。对每一件资产进行实时、多维、动态地监管,要反映出资产在运营过程中经历的资产申请、分配、变更、维护到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和动态化,从而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工作繁忙、手段落后、信息迟滞、沟通困难的传统管理方式,使资产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

作者:郭芳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