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档案合同管理全文(5篇)

档案合同管理

第1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一)缺乏专业素质高的合同文件档案管理人才

高速公路的合同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有档案管理专业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又要有熟悉公路桥梁建设的基本知识,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开展,业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促使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合同文件管理的得到有序进行,需具备专业素质高、管理经验丰富、资历雄厚的档案管理人员。然而,在目前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仍然比较缺乏合同文件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多数合同文件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缺少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甚至不了解合同文件档案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等,导致高速公路工程的合同文件档案管理水平不高,加上多数档案管理的人员主要是兼职人员,经常会有轮流上岗的情况发生,是造成整个项目工程合同文件档案管理较为不规范关键,因此,培养合同文件档案管理的队伍是在必行,提高合同文件管理人才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二)合同文件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在我国加快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的进程中,各承包业务的施工单位竞争十分激烈。部分承包单位为赢得整个工程项目的权,不惜和业主签下不规范的合同,这为往后的合同文件管理留下隐患。再有多数承包商在履行合同期间,往往违规办事,根本没有按照合同文件要求执行,甚至在出现利益纠纷时,完全抛开合同文件内容,而是通过关系、各种手段等形式处理工程中的疑难事情。由于大部分建设工程单位尚未设置专门的合同文件档案管理部门,以致缺乏有效规范的操作流程及管理体系,进而无法及时跟踪与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合同文件档案动态。

(三)不规范的合同文件档案

在高速公路的工程施工中,由于各个参建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种类繁多,通常有效的合同文件,是乙方承包商依照样本拟定合同条款之后经过甲方业主认同,双方才签字的。但往往在合同拟定时,承包商与业主双方没有认真分析合同文本,或者对某些条款理解错误,对合同的风险评估不够等,致使最终的合同款项和实际的招投标文本中的相关款项相差甚远,最终导致合同无法很好的履行,产生较多的合同纠纷事件。要求合同文件书写要规范、表格填写要一致、单位印章要清晰、形成合同时间要统一,否则,不符合要的合同文件档案部门应该给予指正和整改后才能接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尽早采取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才能逐步确保规范高速公路建设的合同文件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也才能促使整个项目工程的有序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二、加强高速公路工程合同文件档案的管理措施

(一)强化合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高速公路合同文件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归档、入库各种合同文件,它是项目管理工作的根本,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的各个环节。因此,高速公路工程的技术人员与监理人员,需要与档案管理人员密切联系,同时,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跟踪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档案资料的收集完整及准确。另外,工程项目的监理人员也应认真检查合同文件的内容是否完整、清晰,书写有无统一、规范以及合同文件上有无双方的签字证明盖章等。此外,工程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也要确保合同文件的原始记录,重视合同文件原始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相应的合同文件档案管理问题的出现。

(二)构建完善的合同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在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中,应根据合同协议来明确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权利与职责,保证双方的利益平等。这就需要工程建设单位构建与完善合同档案的管理制度,依照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法律和法规,国家的合同法和建筑法以及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政策认真拟定合同文件,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果任何一方随意更改合同或违背合同的规定,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的合同文件档案,逐步规范工程建设的档案法规,确保合同档案的法律性。高速公路的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国土单位、环保单位、水保单位应该主动提供合同文件作为档案移交,还应明确规定合同文件的负责人,让他们知道合同文件的收集范围和归档期限等。合同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分清单位内部各级别之间的关系,确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此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工程合同归档的完整性与及时性。合同文件档案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档案的人员必须学会运用先进的科学理念,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实施动态管理与实时管理,及时发现、分析及解决存在的管理问题,做好合同文件档案的保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三)强化合同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

强化合同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提高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问题,不断强化档案管理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同时引进更多素质高、技术性强的专业人才,可利用在职学习、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合同文件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可以通过参加部级、省级、市级档案局档案馆的长期、短期培训提高业务知识,也可以参加一些大学院校档案专业的长期脱产在校学习,以加强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逐渐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转变思想理念,以及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程技术与档案管理的能力,积极引进大量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档案管理人才,以便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合同档案管理提供可靠性人才,加快合同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注重合同文件档案的变更文件管理

高速公路项目工程的具体实施中,通常会出现合同变更的情况,这表示承包商可能有会要求业主索赔的行为,已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对此,为减少该种情况的发生,在高速公路工程实践中应对相关的变更合同文件进行仔细的登记,并作详细记录,保管好变更的合同文件,包括变更图纸、变更施工方案、变更计量、变更工程量清单、变更汇总表、变更进度表、更改意见、变更人员会签名单等都很重要,另外,负责管理合同档案的人员在将变更合同文件归档时,不要因为它们是变更文件不予以重视收集和整理。档案工作人员要明确的自己的工作权利与工作职责,完善构建相应的变更合同文件档案管理体系,以便对合同文件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进行及时跟踪和动态管理,确保高速公路工程的合同文件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第2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合同档案;风电企业;管理分类

合同档案详细记录了风电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在企业制定年度预算、评估和审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对合同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合同档案管理存在分散、混乱等问题,给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风电企业必须要采取合理的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办法,实现合同档案的科学分类和优化管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1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

对风电企业来说,企业运营中产生的档案种类主要有技术合同、劳动合同、工程合同等,这些档案虽然在具体内容和使用价值上各有不同,但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法律性

法律性是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别于企业其他档案的标志之一。合同档案的内容主体是合同,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企业合同档案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合同档案的保存、管理还是销毁,都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定程序。除此之外,合同作为记录了企业经济活动和维护企业法律权益的文件,也只有在具备法律特性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2凭证性

近年来,风电行业蓬勃发展,风电企业在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部分企业为了谋求私利,往往会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而带来许多经济纠纷。合同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记录,对企业应尽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进行了明确说明,在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凭证作用,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1.3规范性

规范性是企业合同发挥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合同档案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合同档案内容的规范性。一份完整的合同档案,应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内容、当事人的亲笔签名、合同的数量以及书写形式等,只有这些条件符合法律规定,才能确保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另一方面是合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合同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损坏或缺失,都会影响其法律效力的发挥。因此,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1.4繁杂性

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合同,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同时,企业合同档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合同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等;合同签订后的招标书、评标报告、会议记录等。要想确保合同档案应用价值的发挥,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收集、整理和保存好这些合同档案。

2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优化措施

2.1强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管理机制,能够为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管理机制应当包含合同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保存等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风电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补充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以确保合同档案的管理能够与企业发展向适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说,只有在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下,才能借助于合同档案,帮助企业减少市场竞争风险,进而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推动风电企业实现健康和持续发展。

2.2加强合同档案之间的联系

企业合同档案数量较多,如果采用单独整编和单独管理,必然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剧增。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效率,在进行合同档案的整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有重点的寻找合同档案间的内在联系,而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其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例如,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单立类目、分类组卷,这能够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当然,企业管理者也要为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可指派独立部门负责合同档案管理的相关事宜。

2.3实施合同档案的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进行合同档案的管理,风电企业在开展分类管理时,可以将不同的合同进行统一编号。这样一来,今后在查找某一份合同档案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翻找,而是直接查找编号,极大的提高了合同档案的管理效率。合同档案的编号要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例如可以根据合同档案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物资类、工程类等;还可以根据合同档案的生成时间进行分类等。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分类形式,都需要在档案袋上进行标注,避免混淆。

2.4定期进行档案材料的整理

合同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动态的工作,随着企业各项业务的不断开展,也源源不断的产生了许多新的合同档案。因此,风电企业在进行合同档案的管理分类时,也要注重对新生产合同档案的整理和保存。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进行档案检查,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要保持合同档案储存室的整洁干燥,避免因空气潮湿导致档案发霉、变潮。在合同档案移交时,也要提前清点好合同档案的数量、种类,对于失效的合同档案要按照法律流程进行销毁。对合同文件变化情况都要进行及时的掌握,由于有些合同文件资料的不确定性,不能一次性终结,因而不主张将刚签订的合同归入档案室,而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关注合同的变化情况,将完结的合同档案统一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这会使合同档案分类管理更为全面和系统化。

3优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方法

3.1集分式归类原则为核心的合同档案分类管理

企业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要重点对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科技档案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科研内容以及建设项目的文件资料,具有技术性和保密性较强的特点。文书档案的分类整理包括企业行政事务的管理以及经营方面的管理内容,这些档案内容不利于查找和统计,在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因而,需要依循集分式归类的原则,进行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还要依照《合同法》中的无名合同和有名合同的不同种类,进行重新拟定和分类,从而增强合同档案分类管理的有效性。

3.2集分式分类表

我国企业的有名合同主要涵盖了9种不同的合同形式,又称为典型合同,是具有规则和名称的合同形式;而无名合同又称为非典型合同,是没有规则和名称的合同形式。这9种不同形式的合同要以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为前提,拟定规范且科学的集分式分类表,并要在集分式分类表中,对合同档案进行分类归档,进行统一的编号和整理。实践证明,集分式分类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效率,与传统的分类方式相比,无论是在管理工作强度还是人力资源需求上都更具优势,这也是集分式分类方法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的主要原因。

3.3分类表的使用方法

集分式分类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合同档案管理办法,具有提升合同档案管理效率、减轻档案管理工作压力等优点,但考虑到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应用集分式分类管理时,仍然需要使用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其应用优势得到完美的体现。首先,要明确合同档案的分类标准及其所包含的基本信息,例如合同档案的生成年份、分类号、合同数量等,这些信息都需要记录在分类表中,以便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参考。其次,科学区分合同档案的年号、分类号和流水号,这三个要素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在合同档案分类管理和后期档案查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结语

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中,合同档案成为关系到企业经营业务开展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规范化、科学化的合同档案管理,能够确保合同档案的保存安全和其应有价值的发挥。作为风电企业的管理者,应当重视合同档案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顺利开展;对于合同档案的管理人员来说,其也要强化岗位责任意识,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确保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工作的顺利完成。

主要参考文献

[1]蓝玉超.新时期国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5(z3).

[2]蒋怡琴.解除待履行合同的溯及力研究——以完善《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为切入点[J].特区法坛,2016(5).

[3]陈雪萍.重视合同档案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如何做好企业合同档案管理的探讨[J].祖国,2013(6).

第3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油田企业;作用

合同管理是对油田企业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的主要内容,同时对油田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油田企业中的管理制度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油田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与顾客的经济来往都是以合同形式和合同管理,所以,合同管理具备着基础性、复杂性、动态性的重要特征。

一、合同管理概述

合同管理是当事人双方或数方确定各自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不等同于法律条款但依法成立的合同也具有法律约束力。一般情况下合同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合同准备阶段、签署阶段、履行阶段、结束管理阶段。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为企业在市场中提高竞争力,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以致合同失效截止。因此,需要对签订前后的管理起到重视,系统性是对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所有部门进行整体管理。动态性是重视履约全过程中的情况变化,明确掌握对自身不利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将其修改、变更、补充以及终止。石油企业应用依法治企的重要途径就是合同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与企业相应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则制度,及时发现合同的不足以及不合法之处,以致油田经济损失的避免。在提升合同管理水平的同时,需要将每个环节的监管工作做好,为保障合同履行合理合法,对企业的口碑和信誉做到维护。对油田企业加大专业化的管理,能将成本的投入最小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且能够减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济纠纷减少。

二、合同管理制度在油田企业中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油田企业的合同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合同管理应该是全过程参与全方位照顾的。有些管理人员未深刻地意识到管理职能的重要性,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盲目操作,对油田企业可能会在管理是面临地风险没有进行科学地分析,就开始实施管理。对合同管理只有片面的认识,合同地风险控制不仅仅是通过单一的奖惩制度来管理,一切理论不贴近实际的话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价值,在不了解企业内部的控制,没有结合油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管理,就会有潜在风险的可能,其次,油田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合同管理制度的不重视以及管理理念的落后情况,且法律意识也存在欠缺,对合同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工作的敷衍了事,签订合同也是如此。此外,认为管理工作是合同有关部门的责任,与自身无关,以及风险意识和重视程度不足。

(二)形式主义会审合同会审是有形式主义的形象存在,是由于会审人员的不负责,合同的起草结束,在开展有关部门对合同实施会审时,会审的部门随意让一名工作人员的参加,其中,有的工作人员对合同内容一窍不通,导致在会审时发生各持己见无法达成共识。在一些情况下合同定稿需要经过会审三次或三次以上,再次的会审中出现会审人员的变动情况出现,合同会审的严肃性欠缺,合同会审签字过程中由于一些部门不看清合同条款就盲目签字,从而导致合同会审形式主义的发生。

(三)盲目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里有许多问题的存在,首先,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对方资质不审核或者是审核不严谨,在对方企业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的签订合同,是会给油田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一些经济损失,其次,由于合同的多次变更,没有对合同的标额和期限商定明确就签订,或者是由于实际工作过程中任意更改工作量,导致与原合同不相符而不能根据合同如期履行。最后,由于合同签订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论证调查,导致合同欠缺履行的具备条件而终止合同。

(四)档案管理混乱由于油田企业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发突显。在大量的档案信息下,企业的发展需求已经不再适用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油田企业档案管理中推行自动化,但其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自动化水平过低的问题,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率。许多油田企业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对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档案类型划分不明确、档案数据丢失、档案内容混乱以及档案数据的不准确等等问题。档案管理的混乱在档案索性方面能够明显体现出,类型不明确、层次混乱,因此,导致索引困难,对油田企业的日常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三、发挥合同管理制度在油田企业中的作用对策

(一)树立风险意识法律风险的防控,是全体、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制度体系的防控管理也是达到风险防控的因素。需按照自身的经营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逐渐加大对外经济的交往、生产流程以及自身管理环境的法律风险的认知,因此,建立健全对应地风险意识制度体系,让制度体系合法且高效应用。制度体系的落实对企业法律风险具备实际意义,因此,在重视风险意识控制体系建设的同时,需对目前制度体系加大落实工作。只有将各项制度转换成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岗位员工的自觉性,才能使制度体系发挥出有效作用。其次,制度体系不仅是作为书面上的意义,还应转化为企业整体的行为模式,且保持制度体系和企业整体意志的协同。油田企业应定期对风险意识的培训,使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的整体制度理念获得创新和加强。法律的意义不只是应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出现的法律纠纷,而是在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运用手段实施防控。所以,根据油田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开展全员法制教育,且提升全员守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对法律风险意识的加大提升。

(二)加强合同建设合同管理制度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了加强合同的建设我们可采用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首先,规范合同的管理,树立优良的企业形象,在对合同建设中,需采用统一归口管理与分类专项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由指定的部门全面负责油田企业合同管理的全面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在提升合同管理水平时,需将合同管理工作专业以及专门化,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管理合同的负责,从而完善合同制度达到合同管理规范、科学、法律,制定符合实际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对合同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合同的归口管理,资信调查、签订、审核审查、登记以及备案。合同管理制度虽然在油田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保障,担任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制度,让合同管理制度具备操作性,合同管理制度需包含合同管理方法、合同管理人员岗位的经济责任制、生产以及履约能力保障合同质量依法合理,合同内容条款完善,具备可实行性。最终,促进实施合同示范文本,对合同文字通顺保障,其表达明确清晰,期限、名称等等。

(三)加强审查工作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油田企业的审查工作可根据其自身实际的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数据库体系,应用计算机技术研发审查管理软件,使用电子设备记录相关信息。同时,对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企业还可以关注社会的动向,对系统设备的完善,引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技术,加大系统智能共享的建立,提升数据的共享,其次,对于企业管理层需提升对审查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企业管理的同时,只有管理层对工作审查的开展程度重视,可直接影响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

(四)科学管理档案1、明确管理档案机构根据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明确管理档案或者具备档案管理方法,企业需通过有关部门认定具有相应条件才能作为管理方,在油田企业破产、重组以及合并后,应及时的将档案交接到接收单位,没有落实的企业职工档案可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待落实后再转入。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后,把该档案交接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离职人员的档案由人才中心管理,为以后就业做准备。2、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采选时,应该严谨选取,需符合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要求,选拔一批资历高、年纪轻以及思想政治素质高,并且具有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人才,能够高效完成档案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其次,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经过分批集中学习的方法,不断提高管人员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据实际的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开展讨论,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激励档案管理人员加深自我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可从油田企业内部进行员工档案工作交流,解决实际困难、研讨新的发展思路提供平台,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目标管理,按照年终考核,且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动力和激情。

四、结语

合同管理制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以及侥幸心理存在。如需想做好合同管理制度工作,需根据自身特点的结合,规范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使至合同管理制度在油田企业经营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油田企业的运营在合同管理制度下,不仅提高了对企业经营的管理水平,还提升了企业形象。其次,在一定的程度能够保障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实际的重要作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发挥合同管理制度的作用,加强油田企业对合同管理制度的重视,并不断完善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内容,从而实际有效发挥合同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李红霞.油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与价值讨论[J].兰台内外,2020(26):13-15.

[2]刘婧.探讨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A].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2020年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卷一)[C].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2020:2.

[3]于鸿胤.如何发挥合同管理制度在油田企业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20(04):59-60.

[4]孟庆雪.如何发挥合同管理制度在油田企业中的作用[J].今日财富,2019(05):78.

第4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国有企业;对策

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广东省某国有资产公司经营班子,与青岛某公司开展合作,并签订框架合同和具体购销合同。在签约前,相关责任人违反公司规定,在没有对青岛公司及其指定的上下游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进行调查,没有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草率签订采购、销售合同,未能及时发现融资性贸易中存在的巨大风险;在履约过程中,又麻痹大意,未对仓单对应货物进行查验从而发现持有仓单存在虚假的情况,致使公司约3.87亿元货款被非法占有,给国有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加强合同管理意义重大。

一、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的意义

1.提升国有企业经营能力

合同是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的呈现形式,合同管理本身即是对经济活动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体现。通过合同的审批管理,有助于发现企业在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问题,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2.降低国有企业经营风险

合同作为国有企业与对方当事人就经济活动事项确定的民事关系协议,一经签署,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一旦合同出现条款争议或法律漏洞,轻则影响合同事项的正常履行,重则可能给国有企业带来其他风险。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国有企业提前识别经营风险,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防患于未然。

3.推动国有企业廉政建设

合同是市场经济活动开始的开端,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国有企业推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采购制度和公开招投标制度等制度的落地执行,从源头压缩腐败空间,推动国有企业廉政建设。

二、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立系统可执行的合同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合同管理环境是做好合同管理的先决条件。但是,部分国有企业现存的合同管理制度存在如下问题:

(1)合同管理制度陈旧,未及时更新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后,合同管理制度中各环节对应的责任主体未进行及时调整,导致合同管理各环节责权不清晰;部分国有企业未根据上级主管单位出台的新规定更新制度,导致合同管理制度与上级单位文件冲突。

(2)合同管理制度存在疏漏,部分事项“无法可依”。例如:①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的要求,国有企业应当贯彻落实“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的要求,但是在合同管理制度制定时,部分单位未在制度中明确需要集体决策的经济事项的具体限额,导致难以判断部分合同是否需要通过集体决策后方能签署;②部分国有企业履约管理意识薄弱,在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时,更注重合同订立阶段的制度优化,忽略了合同履约阶段的管控,导致合同履约阶段管理制度不完善。

(3)合同管理制度与其他内控制度脱节。部分国有企业存在预算制度、采购制度未在合同管理制度中体现,合同管理制度与其他内控制度脱节的情况。例如:部分国有企业制定了预算制度、采购制度,但在合同管理制度中,未对预算内外,不同采购金额的经济事项情况区分对待,制订不同的审批要求和流程,导致合同管理“事前管控”的特性未能充分发挥。

2.合同经手人员胜任能力不足

人是管理之本,是管理制度上行下达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合同经手人的职业素养对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影响举足轻重。但是,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经手人员胜任能力不足,导致合同管理制度落地执行不到位。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国有企业合同经手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意识淡薄,合同签署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合同条款设置出现瑕疵,给企业带来损失。

(2)合同经手人员法律素养不高。目前,国有企业合同经手人员多为业务部门人员,对合同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熟悉,缺乏基本的法律背景和法律素养,企业内部又对合同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培训工作重视不足,导致合同经手人的法律素养提高缓慢,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3)合法性审查人员任职缺乏资质要求。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对合法性审查人员的专业资质未作要求,导致部分合法性审核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对合同风险把控敏锐度不够,导致签订合同的质量不高。

3.合同审核不严谨

合同审核是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严把审核环节关,能够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经营风险,保障国有企业合法利益。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合同审核环节流于形式,仅有审核结果,而无审核效果,导致出现以下问题:

(1)合同对方当事人资质审核不严格。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资格审查仅有获取营业执照这一形式审查,未对对方当事人的资质、信用、履约能力等做实质性审查,导致部分国有企业与不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签署合同,部分国有企业与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单位或个人签署合同,合同的履约无法得到保障。

(2)合同内容审核不严谨,合同关键条款缺失。部分国有企业合同存在未约定违约责任、未约定履约数量或服务期间、未约定租赁保证金、质量保证金或押金、未约定付款日期等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合同约定的预付款比例过高,导致合同纠纷一旦发生,签署的合同无法保障国有企业利益,导致国有企业利益受损。

(3)合同审核流程不严谨,审核过程未留存纸质材料。部分国有企业合法性审核未做到“一事一审”;部分国有企业合法性审核过程(例如对条款的修改部分)未留存纸质审核材料,导致审核过程不可回溯。

(4)合同审核职责不清晰,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审核未明确责任部门。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审核职责不清晰,未对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审核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5)合同文本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审核不够严谨。国有企业的经济事项经过公开招投标后签署合同,未审核合同文本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导致合同条款与招投标条款存在实质性差异。

4.合同盖章签署不规范

合同签署是合同订立前的最后环节,规范的合同签署是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守门员。合同盖章签署前应当对合同的基本情况和审核情况做最后的复核,合同签署也应当注重签署的规范性。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合同签署环节不规范,导致存在以下问题:

(1)合同签订流程倒置,合同审核流于形式。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合同约定经济事项发生时间早于合同签署时间的现象,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合同签署时间早于合同审批时间的情况,导致合同审核管控制度无法发挥作用,流于形式。

(2)合同签约信息不齐全,签署方式不规范。部分国有企业签署的合同存在无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字、以盖章代替签字、未注明合同签署日期等现象。

5.合同履约管理不严格

合同履约管理是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合同的订立是合作的开端,合同的履行才是保证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中,普遍存在重前端,轻后端的情况,导致履约风险暴露后,相关风险无法迅速管控,给国有企业造成损失。

(1)未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存在部分事项因客观情况变更无法履约,部分事项在合同订立时未能全面考虑导致部分条款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例如: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合同出现了受托方延期交付、委托方延期付款的情况,但是相关单位并未对此类情况做出积极反馈,及时跟进情况变化,签订补充协议或解除合同,导致合同利益无法实现,合法权利难以维护。

(2)未按合同条款履行双方权利义务。合同签订生效后,部分国有企业合同执行部门的工作人员履约意识淡薄,导致部分事项未按合同条款履行或部分合同条款履约不严格的问题。例如:①部分租赁合同未按合同要求收取租赁押金、未按合同要求时间及时收取租金;②部分工程项目合同未按合同约定扣留质量保证金;③部分合同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履约交付。

(3)合同履约缺乏有效内部监督。目前,国有企业普遍缺乏合同履约的整体监督管理机制。合同主管部门一般只负责对合同的归档工作,未参与合同整体的履约过程,合同的履约主要靠合同执行部门完成,一旦合同履约出现问题,若履约部门未积极协调,就可能导致相关问题无法积极有效解决,错过风险防控的最佳时机。

(4)未对合同违约情况采取积极措施。部分国有企业存在部分合同已经实质性违约或无履约可能,且已无法通过沟通、协商等常规流程解决,仍未采取例如保全、起诉、仲裁等积极措施,导致合同风险扩大的问题。

6.合同归档管理不完善

合同档案管理是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进行审计或开展法律诉讼的重要凭证材料,是合同签订全过程的原始记录。合同档案是指合同从签订至终止的整个过程中形成的体现签订各方意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其他文件材料。目前,国有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合同档案未做到归口管理。部分国有企业合同档案留存于各个业务部门,未做到归口管理,导致难以掌握企业整体的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而且,国有企业各个部门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不归口管理容易导致合同档案遗失等问题。

(2)归档内容不齐全。合同档案归档的内容应当包括合同文本及其他体现签订时各方意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例如:①反映对方当事人的情况及风险分析论证的材料;②合同谈判、协商材料;③合同订立的依据、批准文件;④合法性审查意见;⑤调解文书、仲裁机构裁决文书、法院裁判文书;⑥招投标资料等。部分国有企业仅对合同文本进行归档,忽略了其他相关资料的归档,导致合同签署过程难以回溯,司法取证证据链断裂等问题。

三、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的建议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问题,究其原因,是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地执行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制度建设落后,落地执行不到位,监督评价和追责机制不健全,导致国有企业出现合同审核不严谨、合同盖章签署不规范、合同履约管理不严格、合同归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想要做好国有企业合同管理,要根据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通过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提升人员胜任能力、加强合同审核力度、规范合同签署流程、强化合同履约管理、提升合同档案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努力,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稳步发展。

1.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1)定期审查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的第一步,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有助于指导和监督合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国有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合同管理制度的梳理及评估,做好制度的“留、废、改、立”,及时健全、完善或修订合同管理制度,促进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2)完善对合同经手人员胜任能力的约束条款。国有企业应当在合同管理制度中完善对合同经手相关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特别是合法性审查人员,应当要求其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或法律背景,从而保证其在合法性审查过程中的严谨性和专业性。

(3)注意合同管理制度与其他内控制度相衔接。例如:国有企业采购制度中可能对供应商的选择有三家比价的要求,可在合同管理制度中要求在合同审核时对相关比价资料进行形式审查,从而防止制度衔接漏洞。

2.提升人员胜任能力

(1)强化合同管理培训,提高合同经手人员管理意识和专业水平。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水平。内部培训可充分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师资力量,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2)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合同经手人员的专业能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合同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营造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工作氛围,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3)对合法性审查人员设定资质要求。国有企业可对合法性审查岗位的任职资质设定资质要求,指导人事部门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养等方式,筛选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优秀人才。

3.加强合同审核力度

(1)加强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资质审核。特别是对于合同金额高、涉及范围广的合同,应当调查核实对方当事人的资产、信用和履约能力等情况,并对合同的法律、经济、技术和社会稳定等风险以及自身的履约能力进行分析、论证,并形成书面报告。涉及疑难问题或者风险较大的,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论证或委托专业机构调查。

(2)加强合同内容、条款的审核。加强合同期限、合同款项、合同责任和违约处理等核心条款的审核,确保签订的合同真实、规范、合法。强化招投标合同审核,对照招标采购文件,核实合同文本与招投标文件的一致性,以杜绝擅自更改招标条件中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实质性条款的情况。

(3)强化合法性审查环节的严谨性。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合法性审查流程,明确合法性审查的职责。对于合法性审查环节提出的意见建议,业务部门应当仔细考量是否接受,但不论是否接受,均应将相关资料与合同文本一并归档留存。对于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完成的合法性审查,可要求对方出具正式的合法性审查报告。

(4)明确合同审核职责。国有企业可建立会签制度,合理划分各会签部门职责,可从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等方面对合同作全面审核;此外,国有企业可建立分级审核制度,根据金额的大小、性质的重要性分级授予审核权限,提高合同审核效率。

(5)建立标准合同模板。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对经常性业务的合同,建立标准合同模板。使得合同审核时只需审核非固定部分的内容,这样既能控制合同风险,又能提高合同审核效率,降低各部门工作量。

4.规范合同签署流程

(1)复核合同流程。在合同正式签署盖章前,签署盖章部门应当对合同审批流程进行复核,审查全部流程是否已完成,是否有遗漏,发现问题应当退回;发现存在合同流程倒置的情况,应当要求合同执行部门提交书面说明,认真解释问题原因,提出改进完善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2)合同签署注意完整性。在合同签署过程中,要注意签字、盖章、签订日期和生效时间等要素不遗漏,保证合同签署的完整性。若存在非法定代表人签署合同的情况,要注意是否有相关的授权证明。

5.强化合同履约管理

强化合同履约情况管理。要明确合同履约管理人,定期跟踪合同的履约情况。对因客观环境变化,导致需要变更或终止合同的,要及时按流程办理合同变更、终止手续;对出现合同对方当事人未按合同履约的情况,要及时沟通,了解情况,督促对方按合同及时履约,对出现的履约风险,应当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可积极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管职能,对履约异常的合同,询问原因,并采取扣款、延期支付等措施,维护单位经济利益。对已经严重违约且难以通过正常沟通手段解决处理的合同,应当积极寻求法律途径介入。

6.提升合同档案管理

国有企业应设立或明确合同档案归口管理部门,明确档案管理责任人,负责对本企业的合同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在管理中,应建立合同台账,对合同进行分类并编号,以便日后查阅;要注意符合合同审核、签批流程的合规性,保证合同审核过程步步留痕,责任明晰;要注意检查合同归档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合同文本外,应对合同审批资料、采购资料、集体研究资料和履约资料等合同相关资料进行统一归档保管,做到合同归档内容能够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流转情况。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国有企业的业务复杂程度将日益提高,国有企业需要签订的合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国有企业要切实理解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合同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一套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合同管理机制,保证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公平性、适应性和可执行性,不仅可以保障国有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合法权益、避免争议的发生而使单位遭受经济和声誉的损失,也可以审查单位在采购、财务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加强单位整体内控管理建设,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张平平.从合同管理看广电媒体内控制衡性原则的运用[J].电视研究,2021(1):63-65.

[2]孙景怡.公共采购合同管理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5):106-117.

[3]周其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介入采购合同过程控制浅析[J].财务与会计,2016(12):65.

[4]彭思媛.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及其风险的防范[J].商场现代化,2022(21):84-86.

[5]张琳.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探析[J].机电兵船档案,2021(6):29-31.

[6]汪晓雪.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及其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商业,2022(15):123-125.

[7]吴葵.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机制的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2(20):169-171.

第5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合同管理;规范化

新时期,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开展高校合同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实践与创新研究,从而全面推进高校合同管理规范化水平,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证。本文分析了高校合同管理内涵及其特点,总结了高校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规范化管理措施。

一、高校合同管理内涵及其特点

高校合同是以高校为法人,与其他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相关组织,基于公平和自愿等原则签订的协议。一旦签署法律合同,便同步产生了法律效力。合同主体均需严格依据合同的约定条款执行相关工作,如果有任何一方违背了合同约定,便需承担相应的责任。高校的合同管理工作是高校在法律的指导下,依据既定的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的组织、协调等工作,从而捍卫合同主体的合法利益,并在出现合同纠纷时能够妥善处理,避免发生违法行为,保证顺利履行合同内容。可见,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当前,高校签署的合同类型主要为商品买卖、建设工程、联合办学、科技服务、债权债务、捐赠等多种类型,上述合同广泛涉及经济事项。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并不涉及经济的合同类型,如人事管理、知识产权等合同,充分体现出高校的教学、科研与服务职能。与一般性的企业相比,高校所使用的合同类型较多,涉及的金额较大,需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这决定了高校的合同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特征。

二、高校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从内容来看,高校合同具有明显的高校特征,其紧紧围绕教学、科研与服务的职能来完成硬件的建设与维护、设备采购、技术研发、房产租赁等经济活动,以市场化的模式进行操作,通过合同方式在高校和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建立了权利与义务关系。对高校的合同进行管理,需围绕上述合同类型实施。在具体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时,需高校的不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其程序性较强,合同的审查和执行均由不同的部门完成,具有高度的分离性特征。如高校签署的采购合同,通常需物资的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经由领导审批后交到采购部门形成计划。如果条件允许,还需以招标的方式来确定供应商。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后形成合同初稿,由法务部门审查后,高校法人可签署合同。而履行合同则由需求方和主办方共同完成。合同中约定的校方所需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可由具体涉及的部门完成。可见,参与高校合同管理的部门较多,需求部门、主办、审查、财务、法律等部门均需协同配合,各部门均与合同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高校在管理合同时,不能仅将管理工作局限于对合同的起草、修改等工作,同时还需以专业化为指导原则,通过构建相对健全的合同管理体系来形成动态化的管理机制,从而不断优化高校合同的管理效果。

三、高校合同管理规范化措施

(一)建立高校合同管理组织体系。首先,合同管理工作牵扯的部门较多,且上述部门有些已经不在高校范围,因此高校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也更为复杂。高校若想提升合同管理工作的效力,便需形成具有权威性的专业化管理小组,主要可由高校领导、技术、财务、监察等人员组成,校领导发挥牵头作用,依据合同的类型具体分为基建、采购、资产管理等不同的小组,并设置主要负责人来深化提高合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其次,高校可从降低法律风险方面,尝试设置专门的法律工作组来作为合同管理小组的辅助,主要完成合同的审查和管理工作,全面参与到合同的谈判中,对合同的合法性与严谨性等特征进行把关。同时在履行合同阶段,还需在合同发生变更时提供必要的法律指导,技术发现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处理,高质量完成合同管理,以此来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合规性。最后,合同管理工作所涉及的主体和部门较为复杂,这便使管理工作呈现出更高的综合性特征。从合同内容方面来看,广泛涉及财务、法律等内容。如果上述任何一方面内容存在问题,均会导致合同纠纷。因此需细化明确不同部门在合同管理工作中所需承担的职责。主办方在立项后和签署合同前,需对目标合作客户的经营能力、信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避免与资质不佳、信誉度较低的主体开展合作。需求方和主办方也需依据项目的具体特征来协调谈判工作,依据法律部门提供的合同范本来形成合同初稿,依据具体的会签制度要求,联系业务、财务及审计等相关部门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衡量其技术性等方面约定的准确性。合同的主办部门则负责后续的履行工作,定期将履行的具体进度和效果向校领导反馈。

(二)健全高校合同管理制度体系。1.合同管理办法。合同的具体管理办法则是高校实施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指导性文件。在办法中需明确列出管理部门所需承担的职责,并规定合同的立项、审查、签署、变更、纠纷处理等方面所需遵守的程序和规范,以及合同用章、归档和处罚等方面的内容。2.合同审查会签制度。合同需具有技术、财务和法律相关内容,才能具有预期的完整性。因此,需对合同的技术、商务及其合法性进行严格的审核。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合同条款所需具备的经济和技术性特征。相关部门完成合同的审查后,再将其移送到法律部门,对合同的合规性与完整性进行审查,重点对合同主体的资质进行查验,以及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条款的完备性以及内容的严谨性,衡量合同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均衡性等。需提前预计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和风险,避免由于合同缺乏严谨性而导致高校承担不必要的风险。3.授权委托书证管理制度。高校在与外部主体签署合同时,可由法人完成。任何人不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以高校的名义来签署合同,严禁职能部门或二级学院以各自的名义签署合同。为提升签约人行为的规范化程度,需形成委托书证的管理机制,委托书需明确标注人的姓名、事项和期限,并由法人签名确认,加盖高校的公章。人需在授权的范围和期限内行使权利签署合同,授权书需由高校统一印制和管理。4.合同履行、纠纷处理制度。高校需形成合同的跟踪机制,对合同主办方所需履行的职责以及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进行细化明确,不断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主办部门需扎实履行合同的义务,如果由于合同约定不明确而影响履行效果时,便需及时进行协商处理,按照法律要求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并依法履行自己的抗辩、解除等权利,并将合同的具体履行效果与法律部门沟通。形成的纠纷处理制度,要求主办方需及时将情况与法律部门沟通,争取以协商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法律部门也需在整个协商的过程中提供法律指导,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参与谈判。如果无法协商解决,便需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需将合同档案移交到法律 部门。

(三)构建全程、动态的合同管理体系。1.签订前。在签署合同前,需重点对合作方的资信进行调查,重点对招投标工作进行严格管理。需从多个渠道全面搜集目标合作对象的经营情况,形成拟合作对象的信用管理平台,将风险的防范工作前移,有效从外部条件入手来提高对合同风险的防控能力。在完善信用管理工作方面,主办部门需在签署合同前,先对拟合作主体进行调研,全面掌握其资质、履约能力及信用记录等,同时了解该企业以往的履约情况,对信用指标进行完善设置,形成不良记录体系,将被列入不良记录名单的企业拉入合作企业的黑名单。通过开展合作企业的资信信息、档案和信用等级的管理制度来降低合作企业的信用风险。高校开展的招投标工作便是选择合作对象、签署合同的过程,在合同中,需包括招、投标文件、答疑和承诺等内容。因此若想提高招投标工作实施的规范化程度,为后续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提供良好的基础,需尽量提升招标文件的规范化程度,需尽量形成内容完整、条件清晰、文本规范的文件内容,尽量降低在招投标和合同履行期间发生纠纷的几率。此外,还需保证招标工作的各环节均有序实施,提升对资质的审核力度,细致检查参与投标方的资质。要求中标人以书面形式形成承诺等文件,并将其作为合同的重要内容。2.签订中。需提高对合同内容审核的重视程度,尽量优化合同的规范性。合同的形式和内容需合法合规,条款设置完整,表述清晰,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发生法律风险。高校需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以此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风险。通常,完整的合同主要需包括业务、财务和法律几部分内容,如果上述任何内容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合同纠纷。因此高校需建立合同会签的机制,由技术、财务和法律部门重点对合同的经济性及技术性等内容进行把关,此后由法律部门对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合法性方面的审核内容主要为:合同主体的资质、签约代表的资格、合同内容的合法性等。完备性的审查内容主要为:条款的完备性、内容的严谨性、合同措辞的准确性、权利义务的对等性,以及一旦发生不利情况,是否存在较大的风险等。3.签订后。高校需切实提升对合同履行期间的管理工作质量,形成动态化和全程化的监督机制。建立合同履行跟踪的制度,在签署合同后,主办方主要需对合同的具体履行情况进行跟踪,随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如果合作方出现违约等行为,便需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止损,避免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合同发生变更时,需依据法律规定来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不能以内部报告等方式来作为补充协议。如果在履行合同期间必须对合同进行变更,便需形成书面文件,并将所有文件内容进行归档管理,以此作为履约的证明材料。这样便可明显提升合同管理工作的实施质量,形成顺畅的管理渠道,及时发现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此外,审计和财务等部门也需依据合同约定来完成结算工作,及时对应收款项进行催收,严控对外付款,避免发生超进度付款的情况。4.履行毕。高校需建立完善的合同归档的信息化系统。在高校合同数量不断增加且履行合同的期限不断延长等情况下,高校需提高对合同保管工作的重视。承办部门在完成工作后,需建立档案,对合同的正本、附件和谈判及签收记录、合同的履行、变更及解除等各类文件信息进行妥善管理,定期向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此外,高校还可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构建专门的管理平台,主要为档案库、合同分析系统等。需更为重视对合同内容的细化分析,结合合同履行过程来总结经验,确定高校的风险承担能力,预测可能的风险点,以此形成后续合同履行的有效措施,避免发生相同或类似的风险,全面迎合高校合同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的要求。高校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构建更有效率的档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为高校招投标和合同签订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为后续的合同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四)合同管理应贯穿依法治校理念。为深入贯彻依法治理的意识,高校的合同管理人员需从意识层面来提升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形成合法的管理机制,同时高校也需形成更高的法律意识,在合同的内容、程序等方面提高规范化程度,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优化合同的管理工作效果。高校实施的合同管理工作需达到法律要求,依据制度来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性。“法”便是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要求,并对其进行的细化解释。“章”便是高校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规章,如高校针对合同的搜集、管理程序、授权及归档等工作形成的要求。合同管理办法便是以程序化的手段来对高校的合同进行管理的制度,能够明显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不断压缩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作为管理人员的方向性指导,避免出现人为错误。合同的审核制度便是提供给合同管理人员的参考,让其在审核合同内容和程序等方面能够更为细致和全面,具体到合同的主体、时间、流程和附加条件等内容,这样便可发挥不同专业的人才在合同审核方面的优势。高校内部需建立自身的授权制度,高校的法人为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如果二级学院或职能部门以高校的名义签署合同,需获得校长的授权方可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的有效性,避免合同的内容对高校的名誉或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合同的归档管理制度可作为对合同存档工作的优化完善。合同是高校开展经济活动的法律凭证,对归档制度内容进行细化完善,便可为其他部门提供信息资源,作为查账、清算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上述形成合同管理办法、授权、归档管理制度等措施,均需以法治理念实施,这样才能明显提高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以此提升高校管理工作的有 序性。

四、结语

高校合同管理规范化是推进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合同管理水平,应结合具体合同内容,科学制定更加完善的规范化管理方案,有效发挥合同规范化管理的价值,进一步为高校发展提供有效保证。总之,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寻找适合本学校的合同管理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实现高校有效防控经济风险,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巍,刘红,杨静维.谈高校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135-137.

[2]陈楠竹,刘天真.基于管理会计视角探析高校合同管理[J].财会学习,2020(35):119-120.

[3]徐爱芳.基于新制度下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1):123-124.

[4]米建波,魏亚同.高校合同管理规范化探析[J].法制博览,2020(3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