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教育思想理论范文

教育思想理论全文(5篇)

教育思想理论

第1篇:教育思想理论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院校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在教学质量上理应有所改善和创新。从深层原因讲,这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能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富含美学元素,其实质是塑造和强化受教育者内在心灵美人格美、外在形象美行为美的过程,是强化真善美在社会价值构成中基础性和主体性地位的过程[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加强审美教育就是要向大学生讲清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理力量、道德力量、美的力量。真理力量来自于理论的科学性,道德力量来自于实践的科学性,美的力量来自于艺术的科学性。大学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就是在为自身坚定理想信念提供知识支撑。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能够强化大学生道德约束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需要自觉与自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也需要自觉与自信。自觉与自信是道德形成过程中必备的功能要素。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对自身所学习的理论自信,大学生带着自信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感受知识蕴含的真理、道德、美的力量,这为大学生道德约束能力的提升提供道德支撑。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真、善、美,崇高的价值理想,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角度来讲,它是按照真、善、美的内在规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取知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4]。也就是说,大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是在为真善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供制度支撑。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困境

反思就是从现有的、既定的思维出发,对原有概念结构进行否定和批判,把它们纳入更广更深的逻辑层次中加以考察,形成新的概念结构[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实效性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整体性分析。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困境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的本质界定不清。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外一种事物的根本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由于其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之中,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这就是美的本质所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道:“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6]可以看出,美的本质就是劳动。这里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它具有社会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和艺术均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建筑,因此,美和艺术具有阶级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很少向大学生阐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部分大学生把美和艺术看作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其实不然,劳动创造了美,美是需要艺术体现的。准确说,凡是美的事物,被人们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出来就是艺术,艺术的科学就形成了美学。所谓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某种形式的综合[7]。事物是美还是丑,它的根本依据就是它是否具有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它是否以事实为依据、是否以规律为对象、是否以实践为标准的。当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告诉大学生这种事物就是美的,而对事物为何美却不加以深究。大学生接受的知识多为结果式知识,对知识的内在逻辑缺少深层把握,对美的本质界定不清。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衔接不够。内容衔接不够既有横向也有纵向,从横向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从纵向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应适当适时借鉴其它国家的审美知识,这其中要坚持批判性吸收的原则不动摇。然而,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审美教育的内容衔接不够是比较明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教学,缺乏整体性教学,表现为教学的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相差较远。大学生基本上是“96后”,他们善于创新,具有较强的求知欲。高中阶段的分科对于部分理科生而言,他们进入大学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还不是十分清楚。网络改变了大学生主要的交往交流方式,部分大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娱乐新闻上,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贯彻程度降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育者若不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学懂弄通理论,内容的衔接性不够现象会愈发严重。再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逐渐丰富,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形式融合不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有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但形式融合不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审美教育需要艺术。艺术是指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8]。就艺术的形式来看,包括造型艺术(建筑、绘画、雕塑、书法及摄影)、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曲艺)、综合艺术(电影、电视、戏剧、戏曲)和语言艺术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但它无法代替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但部分高校以学生安全为由,限制甚至制止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大学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运用,对于鉴赏美的方法更是从心理上产生怀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部分高校提出,通过对学生成绩的比对,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作出分析。根据成绩分析学生的心理有优势,但它不能代替教师与学生直接用语言交流的作用。将间接与直接的方法结合起来,根据条件变化运用才能对学生有益。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逐渐凸显,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的反馈不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效果反馈需要经历一个较大的历史阶段,但并不代表对于它的发展状况的反映也需要一个较大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具有实践性,在短时间可以看到一定的效果。比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可以看到对于虚心接受的学生其进度相对较快;反之,则进步相对较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审美教学收效甚微。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愈发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尤其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影响程度,网络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9]19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环境与家庭、学校、社会息息相关。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重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受思想、实践、技术、制度四个层面消极因素的影响,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不强这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要从思想、实践、技术、制度四个层面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活动的重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首先,以问题为导向,转变思想观念。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首先要解决的矛盾就是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是对一定的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9]7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活动的展开首先需要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转变思想观念。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师要注重教研结合。第二,教师要注重显隐结合。教师除了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互动教学之外,还要通过课堂之下与学生谈心交流。第三,教师要注重物质与精神结合。第四,教师要注重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审美教育活动既要活泼生动又要收到实效,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难发现,以上四个方面的措施是针对当前审美教育活动当中的问题提出的有效措施。其次,以活动为基础,丰富实践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活动基础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要注重家庭教育的熏陶。具体来讲,要抓好家教、家风、家训的教育活动。第二,要注重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范围相对较广,它既有课堂教学,也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三,要注重社会教育的宣传。对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进行监督,对假恶丑的现象要以反面教材作为教育的素材。第四,要注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以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为基础,加深大学生对国家集体的认同。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彼此之间共同发力为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保驾护航。再次,以技术为保障,注重宣传效度。所谓技术,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的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要形成的新事物,就是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审美要求,审美要求绝不能以西方人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西方国家确立的价值观有一个核心背景就是它们以宗教为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审美教育要真正落实,除了确立价值原则之外,还需要软技术和硬技术两个方面确保。其一,软技术,就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其二,硬技术,就是要占领主阵地、找准主心骨、强化领导力。当下,部分西方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企图从未降低和减弱。因此,以技术为保障,注重宣传力度是解决国内外部分人或组织因不知中国国情而以网络为渠道、以利益为依附进行文化渗透的问题。最后,要以效果为尺度,构建长效机制。机制,是指事物的结构和活动原理[1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要建立长效机制,就是要在较长时间段内构建其审美教育的体系。新时代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学科体系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美学应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下,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重要的理论来源;就学术体系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美学在学科体系之下相应地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建立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研究特点的学术体系;就话语体系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美学的话语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语言为主,增强实效性,尤其要格外注重大学生的情感。构建三种体系注重情感机制的动能其实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教育创新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2]陈章.“三个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探析[J].教育评论,2014(12):113-115.

[3]李巧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取向与实证研究:基于人文精神视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

[4]黄伟光.真善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J].学术论坛,2011(8):44-48.

[5]王成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57.

[6]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

[7]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8]胡献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美育相互渗透的探索与实践[J].梧州学院学报,2014(2):101-104.

第2篇:教育思想理论范文

激励理论的着眼点在于人的需要、目标、动机和行为,关切的是人的内心活动。通过激励理论研究,我们将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潜在能力,实现精神升华。目前流行的激励理论主要有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两种: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的是激励原因的内容,它关注人所需要的具体内涵,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种激励理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两位人物及其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一方面,人的需求并不是五种需求并驾齐驱,而是有轻重层次的分别,当人的所有需求处于未满足的状态时,那么较低级的需要则处于主要方面,也是最亟需解决和满足的。在此基础上,人才有可能实现更高级别的需求。从激励的角度看,一种需要只要得到部分的满足,人就将转向高一级别的追求。因此,我们实施激励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展开,首先要了解个体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然后着重满足这一层次或在此层次之上的需要。如当个体处于物质极度贫乏,生活无所依靠的状态下,更高的精神追求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二十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使工作的人感到满足源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使人感到不满的,均来自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因此,赫茨伯格把前者称为激励因素,后者称为保健因素。部门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都属于保健因素范畴。当这些因素处于无法接受的水平时,人们对工作就会产生不满意的情绪。但是,当这些因素达到人们接受的水平时,它只能消除人们不满意的情绪,却无法产生积极的态度。而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的因素即激励因素,才是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只有努力实现这些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人的态势,实现激励效果。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的重点在于心理过程,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及他的期望理论。弗洛姆于1964年提出了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励的效果来自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来表达即:激励的效用=期望值×效价。也就是说,推动人们去实现目标的力量,是两个变量的乘积,如果其中有一个变量为零,激励的效用就等于零。效价是目标达到后,对个人所能收获的或个人对此的一种预期。期望值是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大小。

二、激励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

激励理论给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激励理论可以引导我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展开,也将形成不同的机制。

(一)利用需求理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的方向

人的需求是直接导致行为的根本动机,当然也包括人的思想动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激励理论完美结合的第一步必然是对人心理需求的准确定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进行教育之前首先应该确定受教育对象目前处于哪个阶段,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什么,以此来确定教育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受教育对象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个体时,如果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物质奖励就远不及能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更大的鼓励。需要注意的是,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可能同时有很多不同的需要,教育过程需要做的是分辨出当前受教育个体或群体的主导需要是什么,也就是说对于他们来说,哪个层次的需要才是优先,并以此最终确定教育的方向。

(二)根据期望为思想政治教育设定合理可行的目标

需要相应的即是期望,因此,把这种期望转化成为看得见摸得到的目标,并以此来激励,进行思想的洗涤。所谓目标,实际上就是人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心理学上把它称为“诱因”,即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目标的子集可以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一是孕育于人自身的精神。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处于物质层面需求时,不妨将物质性激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助力,而物质需求一定程度满足后,更高的精神追求则应设定为激励的目标,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重要,教育者要动用目标的功能,去激发人的正确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导向新的境界,推向新的高度,要使受教育对象自觉调整有偏差的、错误的理想信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用情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效果

现阶段,人们的精神生活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相伴随的则是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壮大,人对于自我认识愈发清晰,自我理念也更加强烈。在这样的环境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人自我意识、心理活动的忽视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因此,在明确需求层次、确定激励目标的同时,必须要更加关注人的内心,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的注入情感激励。以情动人,方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人的情感并不果断、强硬,但情感的力量却更柔韧、充实。人的情感决定人的态度取向和心理强度,所以情感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就十分重要。正所谓“感人心者,莫乎先情”,如果想让受教育者的内心达到一种高层次的震撼感,使其理想信念步入正轨且愈发坚定,就必须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也就是说,无论是国家、社会抑或个人,只有发自真心的对待受教育的群体,才能真正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三、结语

第3篇:教育思想理论范文

[关键词];民族教育思想;民族教育

一、民族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

民族教育思想源于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又指导着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习就非常重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民族地区怎样办好教育作了重要论述,强调要摆脱贫困,先要摆脱思维和观念的“贫困”。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他更是关心、牵挂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足迹遍布全国各民族地区,对民族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创新观点。在习的关怀、指导下,我国民族教育快速发展,成效显著。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在校生数2751.5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3%;比2000年少数民族在校生数增加了899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提高了2.6个百分点,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近两个百分点。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教职工161.9万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4%;比2000年少数民族教职工增加了49.1万人,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137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比2000年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增加了44.5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提高了1个百分点。[1]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保障力度,真正实现了9年免费义务教育,部分民族地区如西藏、新疆等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基础教育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等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向民族地区倾斜。实施免费师范生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国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怎么来看待这些成绩呢?习指出,“解放以前的穷乡僻壤,现在都办起了学校,农民娃娃上大学也不是新鲜事了。但是不是就可以沾沾自喜了呢?我看不能!”他在《摆脱贫困》中提出,要用新的教育观来衡量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观,不再是过去那种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看这个地方的教育是不是适应并且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我们用这种新的教育观来审视当前民族教育的实际,就会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民族地区发展特征:第一,主要表现在区域性贫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分布在民族地区;第二,到2020年城镇化率预计54.2%,[2]农村人口仍占较大比重;第三,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仅40%左右,[3]缺文化、少技术的“文盲”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大量存在,一些地方因愚昧落后甚至导致宗教极端、暴力恐怖、吸毒贩毒、艾滋病等社会问题发生。从教育领域看,民族地区教育财政自给率低,一些地区教育发展过分依赖中央财政支持、对口支援省市帮扶,“自身造血功能”还比较弱;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城乡、校际、学科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任务十分艰巨。民族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实践,是民族教育思想的立足点和重要源泉。

二、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战略高

度来谋划和发展民族教育,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此可理解为主要回答了“民族教育的人民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重要措施,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同时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了制度性安排。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语重心长地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培养优秀人才,让适龄的孩子们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在党的报告中,习对教育战略地位作了进一步论述,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之首,把教育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战略高度来谋划。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在习的高度重视和亲自主持下,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为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制订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并于2016年印发了《“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着力解决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进一步明确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第一,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持力度,教育投入重点向老、少、边、穷、岛等地区倾斜;第二,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第三,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和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提高中西部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第四,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完善老、少、边、穷、岛等贫困艰苦地区教师待遇政策;第五,完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统筹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三、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高度谋划和发展民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可理解为主要回答了“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之问”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根本在人,关键在教育,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着重指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他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国家的教育经费要多往新疆、西藏、边疆地区投,不能只算经济账,要算政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要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双语”教育。加快完善边境地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在他的关心、指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意见》与《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治本之策的重要作用。习多次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013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迎来100周年校庆前夕,习在给全校学生的信中指出,希望学校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在党的报告中,习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再次深刻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脱贫的高度谋划和发展民族教育,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此可理解为主要回答了“民族教育的脱贫攻坚之问”

习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要创新思路和机制,把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提高扶贫效能”。在党的报告中,习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性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他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等战略思想,为教育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南。在民族教育思想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86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厅字〔2017〕41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教发〔2016〕18号)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教育扶贫脱贫工作的重点:第一,强调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第二,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高中攻坚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重大教育工程项目,聚焦最贫困地区最薄弱环节最困难群体;第三,将双语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四,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计划向贫困地区、向符合条件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倾斜;第五,坚持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力度,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让每个孩子都有通过接受教育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高度谋划和发展民族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此可理解为主要回答了“民族教育的公平之问”

从全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看,民族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习指出,对语言文化差异较大、教育质量不高的地区,除了应该大力普及双语教育,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外,还要实行高考加分政策,这是支持少数民族学生获得较好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他多次强调,民族教育要补短板、强弱项、兜住底,要加强标准化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学生入学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在党的报告中,习进一步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习的关心、指导下,国家先后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等文件,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第一,国家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把民族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特殊支持措施,加大各项政策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提升办学质量。第二,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加大义务教育投入,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统筹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配置城乡师资。第四,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以及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第五,编制好内地民族班的长远发展规划,坚持招生计划向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女倾斜;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招生向民族地区倾斜的有关政策,增加民族地区学生上大学机会。

六、从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相结合高度谋划和发展民族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可理解为主要回答了“民族教育的优势之问

”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而人是有思想的。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深刻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物质力量的运用比较强一些,精神力量的运用稍弱一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各民族学生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要在各民族师生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党的报告中,习进一步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民族教育问题常常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宗教极端思想向教育领域渗透,“三股势力”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很激烈。这就要求,加强民族地区民族、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问题研究,在挖错误思潮的根子上狠下功夫,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坚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教育。科学编撰民族文字教材,完善教材审查审定和使用监管制度,坚决抵制歪曲民族地区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歪曲党的方针政策,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错误思想进入教材。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各族师生的头脑,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民族师生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总之,民族教育思想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聚焦民族教育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重点回答了民族教育的人民之问、根本任务之问、脱贫攻坚之问、公平之问和优势之问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指导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创新观点和重要主张。民族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新时代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制定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在当前,深入研究、学习、贯彻民族教育思想,是教育界和民族界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基本情况)[EB/OL].(2017-08-24)

[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9号)[EB/OL].(2017-01-24)

[3]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语用〔2017〕2号)[EB/OL].(2017-03-15)

第4篇:教育思想理论范文

第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且能够被教育主体开发利用的各种要素。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总是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够不受限制地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只有现实中客观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的,在被教育主体认识并加以开发之后,才能够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切违背事实或主观臆造的做法,不仅不利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还会产生消极和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第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是有利于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相关要素。由于开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为有效地开展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因此,只能是对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产生积极作用的各种要素,才可以列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范畴。第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是经过教育主体的开发利用之后才能得以显现和发挥。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没有被开发利用之前,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会有如何影响,其价值只能算是一种潜在价值。当被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意识地开发利用之后,才可能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真正产生出积极影响。而且,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观念是否正确、方式是否得当,决定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和影响程度。

第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是通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实现的。教育资源是客观存在,其本身不会自发地产生任何作用。开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能被教育活动所利用,只有当教育资源被具体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利用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可能产生作用,具体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实现载体,离开了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潜在价值就无法得以实现。

第五,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指的是一切能被开发利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不管是什么样的资源,只要是能被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利用,且能对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产生积极作用,都可以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其中既可以是各种物质性资源,如人、财、物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资源,如文化、道德、价值等精神资源;既可以是正面的、起着积极引导作用的资源,也可以是反面的、起着警示作用的资源。一切的选择和利用均取决于具体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需要而定,并不是一成不变。

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征

1.阶级性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阶级性是由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所决定的。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政党或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实施的对其社会成员实施的民族观、国家观的教育活动,必然反映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阶级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着鲜明的阶级性特征。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又是被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开发利用的各种要素,既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又为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服务,自然也就体现着教育主体的阶级利益和要求。同时,在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择、利用和解释时,同样也体现着教育主体的阶级意志和价值取向,这些均决定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然具有着强烈的阶级性。

2.实践性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实践性是其最根本的特性。首先,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现实中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的,既产生于实践,又存在于实践。其次,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既是为实践服务,又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最终又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不断完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自始至终寓于实践之中。离开了实践的教育资源属于臆造的资源,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没有任何意义和作用,甚至还有反作用。

3.民族性

民族性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这种差异性特征会表现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思想、心理及价值取向等许多方面,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质。源于实践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无一例外地与这些民族特质密切关联,成为一些民族特质的重要载体,使得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会因民族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特点,这种民族性的差异性特点就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4.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在不同地区所存在的、可供选择和开发利用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着区域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一些区域特有的教育资源。这种地域性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一种地域“特产”,其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可能与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地域习俗等有关,也可能与民族有关,但都是当地人民所熟悉的、能够激发起内心情感的教育资源,有着自然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比较适合于当地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在开发利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具体实践中,应认识到地域性教育资源的优势,立足本地,开发出适合当地实际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5.广泛性

广泛性是指现实中可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选择、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丰富多样,范围广泛。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定义可以看出,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择和利用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各种教育资源,无论什么形态,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类历史上的创造发明,等等,只要是能被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利用,且能对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产生积极促进作用,都可以开发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谓是不拘一格,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征。

6.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根据时代的发展适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丰富,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人类的教育活动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体现着教育的时代性,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同样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由于中心任务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任务也会随之有所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择和开发利用不能墨守成规,脱离时代,应根据时展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已有的教育资源,开发出体现着时代特征的新的教育资源,使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贴近社会实际,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更有利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

1.政策性原则

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所遵循的政策性原则体现在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规定的遵守等方面。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依据和手段,协调民族关系的规范和准绳,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民族观、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是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着民族工作的相关性质。“民族、宗教无小事”,凡与民族团结相关的各项工作,都应谨慎对待,严格遵守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这是民族工作的纪律和政策要求。既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且又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需要反映出民族政策的导向,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和有效落实服务。因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受到民族政策的约束和规范。任何有悖于民族政策的行为,都会影响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甚至会影响到民族感情和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态,还要执行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精神。由于正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所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大力宣传各族人民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择和开发中,不能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能,应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资源的要求,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地结合,资源共享、融为一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整体的教育合力,这也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中所需要遵循的政策原则。

2.真实性原则

所谓真实性,就是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有要素的相关内容和信息都必须是真实、有据的,这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体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真实性具有以下表现:其一,所选的教育资源是真实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是客观存在的就应该是有据可查的,而非臆想和虚造的。其二,对教育资源的评价和解释是真实的。在开发和利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时,对所有教育资源的评价和解释应充分尊重历史事实、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客观因素,力求真实地反映人物或事件的原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不能用个人的主观想象或猜测去随意夸大或贬低,更不能曲解、甚至虚构内容和相关信息,贻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是可信的基础,可信又是说服和实现教育预期的基础,惟有真实才具说服力和影响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涉及到许多方面,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与民族习惯有关又与宗教信仰相联,还会遇到民族崇拜或民族禁忌等方面的敏感事项,非常讲究政策性、原则性和真实性,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和差错。某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哪怕只有1%的差错,就可能会招致教育对象对整体质疑、失信甚至排斥,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因此而挫伤民族感情,产生情感上的对立,出现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把真实性理解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生命线,一点都不能算是夸张。

3.典型性原则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的历史,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泛而又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对如此丰富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果不加选择地将所有的各种信息都运用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不仅会显得有些过于浩瀚、繁杂,而且还可能会分散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对民族思想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典型性原则就是要根据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更顺利地实现教育预期,从代表性、示范性、影响性、教育性和感召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那些具有榜样、激励、导向或警示作用的典型事件和人物作为教育资源,在充分尊重教育资源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必要地深度挖掘、系统整理、丰富内容,选择合适的开发利用形式和手段,综合利用,发挥其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典型性还要求所选择的教育资源一定是在当地或某一民族中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典型事件或人物。由于是本民族或当地流传已久、大家耳熟能详的教育资源,教育对象会觉得自然、亲近、可信,更容易接受,能使人产生见贤思齐的感觉,这样的教育资源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将更大、更强。在强调正面典型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有必要适度地利用一些反面典型的教育资源,对反面典型的剖析,具有着正面教育不能替代的警示作用,同样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可采用的有效形式。

4.导向性原则

资源是客观存在的,选择什么作为教育资源,则会因教育的性质、任务和方向的不同而选择不同信息指向的教育资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导向性是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性质、任务、内容、目的、方向等特征的具体体现,反映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突出的主题、彰显的内容和倡导的方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预期目的,决定了其教育资源的政治方向、选择标准和纪律规范,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具有引导、培育和不断强化社会成员树立正确民族观、国家观的导向作用。

5.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是一个动态地、不断发掘和完善的过程,应与时俱进地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时代性。其一,应根据新的发现,及时发掘和补充新的教育资源,使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的内容、信息更全面、更完善;其二,对已有的教育资源要及时地整理、更新和充实,使之更完整、更具时代性、更能彰显时代主题;其三,要不断提升开发利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展示形式和技术手段,使之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更易于向人们传达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承载的各类信息。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创新能给予工作新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还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和需要严格遵循的基本原则。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创新,必须符合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阶级性、民族性等特征,必须严格遵循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政策性、真实性等原则。不能假借创新的名义而主观臆造出一些有违客观实在的所谓新资源,更不可为追求花样噱头而不讲原则和纪律,这样的创新是不负责任的伪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使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更好地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更好地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预期,这既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的出发点,也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的落脚点。

四、结语

第5篇:教育思想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责任感

2015年7月,教育部和联合制定并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其中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1]可见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在大学生中出现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诸如“我爸爸是李刚”、“药家鑫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新闻在反映出大学生随性妄为的同时,则又彰显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位。面对新常态下的新一代青年学生,如何创新性地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并取得实效,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迫切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为此,笔者于2015年6月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状况展开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笔者于2015年6月,对北方某综合性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97名学生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理工类专业,如机械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文史类专业,如哲学、经济管理等专业,年级涉及到大一至大四所有年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大学生群体较为真实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开展状况。本次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回收率达98.5%。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为100%。有效问卷中理工类学生144人,文史类学生53人,分别占有效问卷总数的73.1%和26.9%。其中,大一学生31人,大二学生52人,大三学生70人,大四学生44人,分别占被调查学生的15.7%、26.4%、35.6%、22.3%。另外,为了更为确切地了解不同层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认知,本次调查问卷同时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独生子女等不同情况的个体进行了差异比较。本次调查中,学生党员33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6.8%。学生干部67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4%。独生子女93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7.2%。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调查问卷的编制从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知情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情况两个方面入手,并采取封闭式题目的设计方式,共23道单选题目。同时,为及时了解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需求,笔者还设计了3道多选题和1道开放式题目。另外,为了弥补调查问卷信息收集的限制,调查过程中还特意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同时,为了保证此次调查的真实性,还与这些学生的公共课教师、专业教师进行了座谈,以保证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状况有一个真实的了解。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现实状况

为了更为确切地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现实状况,笔者分别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期待三个方面展开了调查。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了解,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不深,对社会责任感认知不清,缺乏深入了解

在调查“您觉得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有关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吗”问题时,认为没有的只有7.1%,认为“有很多”或“有一些时的”占92.9%。而在涉及“您所在的高校有过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吗”,回答“我所在学校开展了此方面教育”的仅占38.6%。针对两道题目回答的迥然不同,笔者在对以后的访谈中了解到,产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调查问卷的同学并不明确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对社会责任感也缺乏深入的了解,也说明了学校在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并没有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取得实效。另外,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本身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但是在涉及到“您觉得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认真听讲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表现吗”问题时,持肯定态度的仅占34.5%。这一数据进一步说明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认知不清,缺乏深入了解这一事实。

2.知易行难,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社会责任担当不足

在涉及到“您觉得社会责任感对个人或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否重要”时,72%的同学表示“很重要,社会责任感是担当,公民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这反映出了大部分学生在对国家的发展上有较为强烈的国家民族责任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比较强烈,能够自觉地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而与社会责任感认知相比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担当,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重要性,但是在真正需要价值抉择的时候却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得失、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出现了人生抉择功利化的倾向。例如,在问到“如果国家需要有人自愿去西部贫困边远地区工作,您的态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竟然有1/4强的大学生表示虽然自己不想去,但是希望他人能支持国家政策的态度,而且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将不想去的原因归结为对家里亲人割舍不下,这显然是搪塞之词。

3.双重标准,在社会责任感评价上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在涉及到“您觉得您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吗”这一问题时,93.9%的同学认为自己“肯定是”或“有一些社会责任感”,但是在涉及到“您觉得现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否强烈”这一问题时,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仅占24.4%;另一方面,承认自己“不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的同学只占到6.1%,但认为“现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现在的人关心自己比较多”的却占到48.7%。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道德评判标准存在着巨大的对内和对外的差别,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会责任感,但同时,大家又对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担当产生的强烈的期盼或不满,对他人的要求高于对自身的要求,这也恰恰反映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值得关注的是,在参与调查问卷的93名独生子女中,这一倾向更加的明显。例如,认为自己有或有一些社会责任感的同学在这一群体中扩大到了94.6%,高于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而批评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的比例却扩大到了55.9%,高于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起着主流阵地的作用,面对高校学生在社会责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教育内容方面在涉及到“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现象突出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39.1%的同学认为“内容枯燥,没意思”,占比最高。这一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教育内容方面,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着内容空洞、没有实例的现象,一方面没能对社会责任感进行很好地诠释,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不够生动,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

2.教育方法方面在涉及到“您觉得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方法吸引人吗?”这一问题时,表示“非常吸引我”的学生仅占25.4%。在进一步了解学生都是通过什么途径接受社会责任感教育或者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时,有近七成的学生表示所在学校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或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还仅限于“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按书本内容传授”,结合上表的统计数据,说明这种灌输式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在涉及到“您觉得您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有实际效果吗”这一问题时,只有25.89%的同学认为有效果,而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这只是在走形式,甚至有将近20.3%的同学认为“没有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这与笔者对该校的了解到的情况并不一致。以上调查表明,在教育方法方面,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授课方法老套古板,不能与时俱进;

二是灌输式授课方法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

三是存在着新瓶装老酒的浅层次创新问题,只在形式上被动改变,但并未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不能真正吸引学生。

3.考核评价方面在涉及到“你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有意义吗”这一问题时,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没有意义,考试成绩高低体现不了思想政治觉悟的高低”。这说明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现并不科学,一大部分学生对于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够完全认可。

4.教育者方面在涉及到“您觉得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吗?”这一问题时,绝大多数同学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只有2.54%的学生认为不负责任,说明教育者在职责的履行上是到位的,是认真的,但在随后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建议征求问题中,有16%的同学希望教育者能够多关心学生,以学生为本,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5.教育环境方面在涉及到“您觉得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认为是家庭因素的占14.21%,认为是社会因素的占57.87%,认为是个人因素的占22.34%,认为是学校因素的仅占5.58%。近六成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是“社会上没有责任感的人较多,并且也没有什么负面评价”。可见,正是由于社会道德环境恶化,社会上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并未得到应有惩罚,使得大学生产生了不负责任的投机心理。这也与后面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期待的访谈结果不谋而合。在征求学生对学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建议中,一大部分学生表达了社会责任感教育没有用、走形式,社会上吃不开,一部分学生觉得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产生巨大差异,导致无所适从。由此可见,社会教育环境的恶化,已经使一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了抵触心理,对道德规范到法律规范均产生了质疑。

(三)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期待

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笔者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还对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期待进行了调查:

1.教育内容要生动活泼、切合实际为了针对社会责任感教育中教育内容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对高校学生期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应包括哪些方面做出了调查(见表1所示)。调查表明,公民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等受到了青年学生的欢迎,希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中予以突出。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生态教育、人生目的教育、时事教育等还应当改善内容,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价值引导。

2.教育方法要加强互动,突出实践针对高校中存在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方式方法问题,笔者也在问卷中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涉及到“您最期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采用什么样的授课方式”这一问题时,“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占比最高,达到了67.5%,这一数据再一次显示了改变传统刻板的授课方式,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有着显著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在涉及到“您对您们学校的社会责任感有何建议”这一问题时,75名同学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其中近半数的同学希望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要从实践着手。而说得多做得少,成为了社会责任感教育虚化、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涉及到“您觉得下列哪种内容的社会实践最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时,选择“事迹报告会”的占17.26%,选择“参观工厂农村”的占30.46%,选择“到孤儿院或福利院做义工”的占51.78%,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选择被动接受要少于选择边走边看的,选择边走边看的要少于选择实际行动的,实践参与程度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效果成正相关。

3.考核方式要科学合理,令人信服在涉及到“您最期望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这一问题时,只有不到一成的同学选择闭卷考试,有40%的同学希望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方式进行,还有24%的同学希望通过面试的方式进行,另有26%的同学认为学生之间相互打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理论状况。

4.教育者要以人为本,以身作则在涉及到“您觉得学校进行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为何起不到实效”(多选)这一问题时,有69.04%的同学认为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60.41%的同学认为教育者“不懂学生心理,矮化学生的责任行为”,63.45%的同学觉得教育者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照本宣科、观念陈旧”,还有58.37%的同学社会责任感教育起不到实效的原因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对国家社会负责,教育者却不能为学生负责、考虑”。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我们的教育者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感染力、号召力不够,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着内容陈旧、方式单一、考评方式不科学、教育者示范作用不明显、教育环境复杂等问题,从而导致了现在学生中对社会责任感认知不清、社会责任担当不足,社会责任感评价双重标准等多重问题,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科学教学评价、提高教育者认识,进而达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主流阵地作用。总之,为了解决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为国家培养、输出更加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方位改革迫在眉睫,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