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基础科学技术范文

基础科学技术全文(5篇)

基础科学技术

第1篇:基础科学技术范文

一、学术出版的坚守和方向

浙科社历来十分重视学术出版工作,充分认识到学术出版的基石地位,坚持走专业立社、学术强社之路。在各个历史阶段,出版业的改革发展使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各不相同,在坚守的同时,要能够平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出版社全局规划与部门特色建设的关系、部门专业特色建设与编辑个人职业规划的关系,及时调整运营和激励机制,明确重点突破领域,完善配套政策,解决突出问题,营造有利于学术出版的良好环境。做好学术出版方向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出版社自身特点进行发展与创新。作为一家地方科技社,在一级学科分类里做到大而全,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各类资源,因此,在二级学科分类中深耕几个细分领域是浙科社人的共识。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按学科分类为主,在特色建设上则更多地考量专业前沿性、发展趋势、作者影响力、内容资源优势、编辑专业能力和兴趣等因素。通过几代出版人不断筛选、调整、积淀,浙科社逐步在医学整形美容、农业资源与环境、应用数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出版了一批能够体现国内外先进水平和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代表本学科研究前沿领域、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科技、经济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经过40年的沉淀,有近5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23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在五届国家出版政府奖评选中,有3种图书获正式奖,6种图书获提名奖;2种图书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5种图书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全国出版社排名中名列前茅。

二、学术出版的探索与实践

浙科社在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重大课题,体现国家意志、国家水平学术出版领域积极探索,出版了一批高精尖学术专著。出版了《钱江二桥》《秦山核电站》《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北京谱仪》“智能自动化丛书”《杭州湾跨海大桥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国探月工程》等。这些项目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工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力,综合展示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前沿科技研究水平,这些学术专著的出版,既是出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职能体现,也是出版社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智能自动化丛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正式奖,《杭州湾跨海大桥技术创新与应用》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正式奖。浙科社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分析学科发展趋势,按学术专著和实用技术两个维度来创建特色板块和重点产品线。整形美容专业图书出版从最初的一个产品,发展为一条产品线,到现在的一个产品集群,走出了一条专业图书品牌创建和发展之路,有效地形成了学术出版的市场闭环。自20世纪90年代《整形外科学》出版后,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材不断被引入,整形美容外科的专业热度快速提高,医学编辑部团队经过充分的专业和市场调研后认为,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新兴专业,随即着手组织国内近百位著名专家学者编撰《整形外科学》。该书出版后成了全国整形美容医生的案头必备书,也是整形美容医生晋级考试和医疗事故鉴定的重要参考书,被新加坡教授誉为“东方整形外科的旗舰”。其后,又陆续出版了汇聚国内相关专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国外顶级整形美容专家编撰的《整形美容外科学全书》(第一辑,10卷)、《整形美容外科学全书》(第二辑,12卷),被评价为“是国内甚至整个亚洲最为权威和全面的整形美容外科学著作”,反映了国内外该领域的成熟理念和创新性成果。该项目还与施普林格出版社达成了出版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国的医学整形创新成果,数字资源一年售卖量就超过了2万份。为了进一步夯实这一品牌,引进了爱思唯尔出版公司的《整形外科实践指南》,并完成了《中国整形外科学》的编著出版。与此同时,面对飞速发展、亟待规范的整形美容市场,浙科社第一时间策划出版了旨在为医美产业的发展提供权威、专业指导,以介绍国内外著名专家临床经验为主的整形美容实用技术类著作,包括《色斑的治疗》《注射美容整形技术》《鼻整形手术精品集萃》《眼睑美容与重建外科》《线雕与咨询》《现代毛发移植技术》等数十个品种。这个特色板块的建设历史有20年,奠定了浙科社在整形美容专业图书的学术品牌地位,也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策划出版了一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学术专著。浙科社围绕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积极调研,出版社农业编辑部经过“十二五”“十三五”近10年有选择、有规划、有策略地沉淀、深耕,形成了专业资源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浙江省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质资源丰富,因此,立足浙江,开发反映浙江农业特色的技术普及类图书选题一直是农业编辑部的工作重点。随着学术著作出版政策持续向好,出于品牌建设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农业编辑部对重点选题的资源开发逐渐跳出浙江,向更多国家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寻求合作。编辑们重点关注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战略,积极走访科研单位,逐渐将目标锁定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这一细分领域。“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科技部、农业部在该领域都设立了多项重大课题。在资深编辑的带动下,编辑部成功开发了几个重点选题,包括“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图集》(4卷)。通过这些项目运作,积累了一批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高端作者。经过“十二五”这5年的积累,农业资源与环境板块重点图书开发逐渐成为农业编辑部细分领域的产品线方向。“十三五”时期是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快推进期,团队继续在这个领域沉淀、耕耘,深挖掘选题资源,开发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25卷)等16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项目总金额超过2000万元。策划了一批学术水平高、出版质量一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学方面的中英文学术专著。在出版社学科领域资深名编辑领衔下,依托中科院院士团队,在应用数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受到了学界的认可,我们的编辑也逐步走入了核心科研人员的“朋友圈”。在做好出版为科技研究提供支撑的本职工作同时,浙科社也获得了很多部级出版奖项。其中,《偏微分方程的保结构算法》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正式奖,《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自旋波与铁磁链方程》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怪波及其数学理论》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正式奖,《光纤材料技术》《半导体材料技术》《红外材料与探测技术》分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第2篇:基础科学技术范文

高职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系统的学科内容,初步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基础,可以接受科学技术史教学而不会存在知识障碍;其次,大多数高职学生不存在升学压力,有条件注重培养兴趣爱好;最后,科学技术史教育对未来职业发展、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这就为高职学生开展科学技术史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根据高职教育活动规律和高职制造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在制造专业经过连续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制订了分阶段科学技术史教育的培养计划,分为3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采用开科学技术史讲座的形式,达到科学技术史普及教育的目的。主要针对历史上一些有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进行分析、讲解,达到让学生了解科技史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大影响,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中融入相关科学技术发明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技术的形成、发展规律,逐步养成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论,增强专业理解和专业自豪感。第三阶段是开展科学技术史专题研讨,组建兴趣小组,与企业共同研讨新技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提高创造能力。

二、科学技术史讲座

在第一、二学期开设科学技术史讲座。这个阶段以典型、有趣的历史事件为主,通过教师讲授案例、参观学习、上网查阅资料等手段,组织学生讨论、总结、交流感受等形式完成。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和现代化企业,观看相关的电影、录像等影像资料,了解科技发展的规律和最新技术,感受科技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介绍新学科、新思维、新理论、新技术,全方位的立体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活动的深刻作用。由于该部分案例通俗易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并且趣味性较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乐意接受。通过这个环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专业的了解,激发了专业兴趣,感受了科技的力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对今后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当然案例的选择应该紧紧结合专业,要根据学生情况和行业最新技术的发展及时的进行适当的更新。活动后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并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消除了科学技术史“无用、无关”“、无能无力”等错误观念。

三、专业课程内容与科学技术史融通学习

在第三、四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加科学技术史内容,尤其是一些与制造专业相关的重大发明创造。如在高职制造专业中讲连杆机构时,可以引入卧轮水排、水击面罗、人力砻、脚打罗、脚踏纺车、脚踏漅车等;在链传动中引入翻车,高转筒车,木斗水车和管链水车,天梯等;在讲齿轮机构与轮系时讲轧蔗糖车的结构、指南车的构造原理等;在讲加工与工艺时介绍古代的压力加工,拉拔加工,钻锯刨剪,车璇镗、陶轮和琢玉车等;在讲金属切削机床时介绍秦陵铜车马,水运仪象台,近代机械的引进与仿制等。通过这些古代的发明创造的介绍,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概念、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和技术的演变过程,培养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让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专业对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激发专业自豪感,提高学习兴趣,更加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最终养成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科学技术史的专题研讨

第3篇:基础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信息化手段;BOPPPS课堂教学模型

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通识阶段的必修课程,我院将该课程开设于第3学期或第4学期,共40学时(理论20学时、实践20学时),教材为清华大学谭浩强教授主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课程教学目标在总体目标下包含若干分类目标.总体目标围绕计算思维,培养信息、科学2个素养和提高认知、实践、逻辑和表达4个能力,具体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角度,培养求真务实作风和科学探索精神,会运用计算思维、动手实践,具备信息软件应用能力[9].根据开课前的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经统计分析,发现我院学员普遍具有以下特点:①数字时代特点鲜明、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工具,知识面广、认知力强;②部分学员自学过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计算机课程,具有一定信息理论基础;③对软件感性认识多、理性认识少,不会运用计算思维分析实际问题,动手编程解决问题能力弱.该课程的重点是掌握语法语用、思路算法和编程调试;课程的难点是活学活用计算思维、动手编程,做到知行合一.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抽象与直观并存,教学难度大,表现为“三难”:①从教学内容看,在40学时内,完成10个章节112个知识点的教学,知识内容多、学时少,深研细究难;②从学习效果看,学员难以认清理论全貌,吃不透内在逻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员照抄书本多,灵活运用计算思维能力不足;③从考核评价看,目前该课程教学考核多采取终结性考核,考核手段单一,运用过程性考核结果及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不够.

2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

2.1教学思路

为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设计吸收了荀子“学至于行而止”的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结合思维导图,体现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教学理念,采用“一核心、二注重、三结合”教学策略,即以计算思维为核心,注重知识技能和实践应用,结合理论自学、精讲多练和综合评价.1)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区分学员对知识的不同认知阶段,以知识主题和关系隶属的形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图文并茂地展现数组、函数、指针等基础知识.2)教学过程.融合信息化资源,创新北美BOPPPS课堂教学模型.结合本课程特点和规律,运用信息化手段将“目标-前测”拓展至课前自学自测,将“引入-参与式学习-后测-归纳”环节聚焦在课中精讲多练,将经典BOPPPS课堂教学模型演变为“目标-前测-引入-参与式学习-后测-归纳”(OPBPPS)模型,将基础知识向学员课前自学延展,教员聚焦课中解疑释惑,学员聚焦多思多练.3)教学方法.教员采取任务驱动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充分体现课前教员课堂教学设计思想.4)学习方式.学员采取O2O(线上线下)学习方式,自我完成知识点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多人互相讨论交流,利用问题牵引和案例剖析,互助提高.5)教学评价.引入综合评价机制,依托信息化手段,数字量化各阶段学员学习和教员授课质量,综合检验“学、讲、研、练、评”的教学成效.

2.2信息资源

课程教学中使用的信息资源主要有蓝天邮箱、梦课平台、教学实训软件、课堂教学管理平台、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考试系统,如表1所示.其中,蓝天邮箱和梦课平台用于学员课前自学自测和课后巩固拓展,有利于教员根据自测成绩,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实训软件采用VisualC++6.0集成开发环境,便于学员上机操作、实编实调程序.课堂教学管理平台集中统管学员电子终端,突出信息化“键对键”互动交流,增加课中参与式学习效果.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数组、函数、结构体、指针等教学重难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网络考试系统对基础理论、实践编程等环节进行考核,量化评价学员学习效果,生成数字档案,实现考核结果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和规范化,为教学过程优化实施提供数据参考.

2.3教学实施

采用OPBPPS模型的信息化教学过程强调学员主体、教员主导,按照理实一体的设计思想,实施过程可归纳为课前自学自测、课中精讲多练、课后巩固拓展和综合过程评价4个阶段.下面以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第4章中循环程序设计为例,说明各种信息化资源的具体运用以及特色效果.在课前自学自测阶段,学员登录蓝天邮箱,下载学习循环程序的任务清单和思维导图,知道“学什么、做什么,会什么”,明确本次课教学目标和自学任务.通过观看梦课平台的循环程序设计教学视频,结合思维导图,学员自学自测循环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论,了解循环语法语用.教员根据学员自测情况,结合循环程序设计教学目标,围绕自测共性问题,设计若干个循环程序的课中任务,破解循环程序设计的教学重难点.同时,根据自测成绩高低搭配、优化组合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方式开展组内互助学习,加深对本次课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在课中精讲多练阶段,强调任务牵引、难点剖析,聚焦学员动脑思考和动手编程.整个阶段由引入、参与式学习、后测、归纳小结4个环节组成.1)引入环节.通过游戏、故事或视频引入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不紧密、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厚的问题.2)参与式学习环节.教员运用课堂教学管理平台“教员演示”功能,集中控制学员计算机,瞄准循环程序设计语法教学难点和学员自测的循环语用共性问题,精讲循环程序理论,帮助学员理解循环语句作用和运用方法,理清循环设计程序的学习思路.然后,教员运用课堂教学管理平台“文件传输”功能,分发课前设计好的循环程序任务到每个学员计算机上.围绕任务目标要求,教员启发学员,学员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合作探究等方式共同学习,提出解决方案,设计程序流程.每个学员依据程序流程,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在调试程序过程中,学员可以运用“电子举手”向教员点对点提问,教员运用“遥控辅导”向学员键对键答疑,帮助学员解决程序设计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教员在答疑过程中,不断收集和汇总学员循环程序调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运用课堂教学管理平台“学员演示”功能,将共性问题投屏到所有终端,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同时,先完成任务的学员帮助未完成任务的组员调试程序,展开组内互助、携手通关.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有代表性地展示学员的循环程序设计成果,通过教员点评、学员互评等方式,师生全员参与,实现教学相长.3)后测环节.充分发挥网络考试系统的抽题随机和评判客观的优势,现场实测实评,检验学员学习效果.4)归纳小结环节.教员运用思维导图,精炼、梳理循环程序设计的知识要点,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理解和消化.在课后巩固拓展阶段,教员引导学员完成O2O网上练习自测和论坛答疑,研讨交流本次课中循环程序设计的内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组建兴趣小组,鼓励学员参加各类计算机竞赛活动,拓展学习广度和深度,促进学习成果内化思维理念.在综合过程评价阶段,聚焦本次课教学目标,将理论测试、能力测评、态度评估有机融合,综合评价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过程学习成果,形成最终成绩.其中,课外自学测试成绩占15%,课中小组成果展示成绩占10%,课中测试成绩占20%,课后实验报告占5%,课程结束考试成绩占50%.课程围绕“一核心、二注重、三结合”教学策略,依托信息化平台,综合施策,破解教学难点.网络课程破解“深研细究难”;思维导图、课前自学自测、课中精讲多练、课后巩固拓展,多措并举破解“计算思维入脑入心难”;综合过程评价破解“以考促教难”.通过师生携手解决教学困难,最终实现“一张图、两个平台、三个转变”.一张图是思维导图,实现了捋顺关系和理清思路.两个平台是网络学习平台和课堂教学管理平台,实现课上集中讲与网上跟进讲、课上重点讲与网上延伸讲、课上教员讲与网上大家讲.三个转变分别是理论学习由教员“课内讲”向学员“课外自学”转变;教学方法由教员讲理论多、学员练编程少向教员精讲理论、学员多练编程转变;评价方式由“终结评”向“过程评”转变,考核评价分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最终成绩由课前自学测试成绩、小组成果展示、课中测试成绩、课后作业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核成绩组成.

3教学效果

第4篇:基础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1目前高职教育的一般特点

围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则坚持以“够用”、“必需”为原则,构建了“强能力”、“重应用”的课程体系。以“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价体系为标准。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社会认可度高,说明毕业生所具有的岗位技能、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

2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二学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需的人文与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训,为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应用能力打基础。第三、四学期,进行专业领域学习,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循岗导教”的原则,以完成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校内实训室,完成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重点职业技术的核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五、六学期,通过毕业顶岗实习,着重强化训练学生岗位职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

3检验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医学课程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病理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体解剖学主要介绍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关系等;组织胚胎学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组织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展及发育机理;生理学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病理学是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几个医学科目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为医学基础课程,而病理学则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4传统的教学讲授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仍沿用传统模式,理论教学内容多,缺乏针对性、应用性,专业基础课验证性实验多[1]。在以往授课安排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要学习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学习完正常机体的结构及功能后,在此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病理学,其弊端是过于强调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这几门课程都交错有相似的内容,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组织学要学习血液的组成、血浆、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及血细胞的发生,在生理学的血液这一节,也要学习这些相同的内容,这无疑是重叠、繁冗的,同时,生理学血液中还要学习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而这些内容恰好与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的血栓形成有着前后的对应关系,所以,如果能把这些课程中有关联的内容有机的整和到一起,在同一科目中,设置血液这一独立的章节,先学习血液的组成、形态及功能,再学习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血量、血型和输血,后面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在此基础上学习血栓形成,既保证了内容的连贯性,又避免整体学时的浪费。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的是正常机体的结构及功能,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在第二学期讲授病理学时,往往有这样的困惑,无论是病理学总论还是各论,都首先要复习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的人体正常结构,然后再给学生介绍病理改变,但往往学生对上一学期学过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已感到模糊,所以要利用课堂上相当一部分时间再去复习以往学过的内容,否则学生对各种常见病理变化基本无法理解,甚至有时需要用20~30min的时间去复习旧知识。例如,学习病理学的肺炎,要先复习肺的微细结构;学习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要先复习肝小叶的结构;学习肾小球肾炎要先复习肾的剖面结构及微细结构......。如果能把这些内容整合到一起,既能促进学生理解,又能节省时间。例如,消化系统先介绍其构成,然后是各主要器官的结构及功能,包括,胃壁的结构、肝小叶的结构、肝门静脉系统及肝的血液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接着学习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心血管系统内容的安排上,在解剖学的心脏形态结构的学习后面接续生理学的心脏生理内容,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心肌的生理特性;在解剖学的动脉和静脉的学习后面接续生理学的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器官循环,在此基础上,学习病理学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授课效果势必会大大增强,也会节省相应的重复学习时间。因此,在课程整合上,内容的安排尤为重要。在课堂的授课方式上,要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查找资料,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去总结、答疑、扩展,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把重要的知识更好的掌握。并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对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及时淘汰陈旧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充分体现实验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

5结语

我院将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与改革,而目前,在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中,绝大多数都是延续传统的课程安排及授课模式,也没有这样的综合性教材,因此,这种改革,既是创新,也是一种探索,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丰富和完善,使其更适合新时期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总体规划,为培养出更加合格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陆曙梅,代林远.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7):12-13.

[2]刘成玉,管洪在.医学检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1):27-29.

第5篇:基础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科学技术史教学改革载体

一、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科素养、教学能力,是关系到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科技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涵盖自然科学,又涉及技术革命,还联系着哲学等社会科学,正因为如此,科技史课程对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要求极高,教师不仅要有清楚的勾勒和讲解重大科学史事件中所蕴含的具体科学知识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把握科学事件历史价值和人文意蕴的高屋建瓴的人文素养。在建构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教师的学科背景,也要考虑教师的兴趣和教学能力,所以该课程特别适合跨学院建立教学团队,重点吸收具有文理科背景的老师加入团队。当然这就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平台和政策,例如任命课程首席教授或者课程骨干教师,作为课程的牵头和负责人,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群策群力,为课程思政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师资条件。

二、课程知识体系是载体

科学技术史课程内容非常浩瀚,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穷尽全部的内容,而只能是有所取舍的构建课程的教学体系。取舍的依据是什么?建设课程思政明确了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这就是遵循“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原则来构建课程知识体系,通过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揭示科技发展的规律,进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坚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科技发展的历史,才能把握科技史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和科学人物,也才能对史料进行合理的取舍,进行重点讲授;运用联系和统一的观点把握内史和外史的关系,把握科学人物和事件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其自身的内在脉络和发展的规律性,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受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甚至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正确的认识内史和外史,才能更准确的揭示科技的实质和规律。其次,构建科技史教学体系,要求教师在选择具体史料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科学技术史》课程的思政元素,确立教学重点,选择教学素材,并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形成符合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讲义和案例素材集等教学资源,为建设课程思政提供知识体系和教学文本基础。

三、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