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慢性病管理学范文

慢性病管理学全文(5篇)

慢性病管理学

第1篇:慢性病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脑梗死;住院费用;新农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在政府指导下,农民自愿参加,且筹资是个人支付、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1]。2013年,贵州省印发《贵州省2013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基本框架的通知》,把脑梗死纳入22种重大疾病范围并且在全省全面推开重大疾病的补偿[2]。2012年脑梗死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7241.3元[3],约为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的91.47%[4],该疾病医疗费用在所有慢性病医疗费用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已成为国家和众多家庭的沉重负担[5]。因此,选取贵州省3个县2013年新农合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住院费用、补偿费用、自付费用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情况,为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来源于贵州省3个县2013年新农合住院费用信息系统数据,研究对象为系统中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病例。剔除信息记录不全患者,最终纳入研究的共1183例患者。1.2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3个县2013年1-12月新农合的住院病例中主要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例,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就医机构、补偿方式、就医方式和住院费用等。应用Excel2007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是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新农合脑梗死疾病住院患者一般情况3个县脑梗死住院患者共1183例,平均住院费用6317元,次均补偿费用4736元,实际补偿比为75%;病例数最多的县为SN县902例(76.3%),男性患者(54.2%)多于女性患者(45.8%),患者主要集中在县内、公立医院就医(83.3%,77.5%),年龄范围在12~89岁,平均年龄(64.1±11.4)岁,6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71.9%),支付方式以单病种付费患者为主(76.9%);从平均支付费用情况上看,费用最高的县为ZJ县(9245元),男性患者(6347元)略高于女性患者(6283元),患者年龄越大费用越低,县外费用(11312元)远高于县内费用(5319元),民营医院的费用(11001元)远高于公立医院费用(4959元),按项目付费的费用(6873元)高于单病种付费方式的费用(4467元)。2.2不同性别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差异分析经t检验,不同性别患者的住院费用、补偿费用以及自付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不同年龄段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差异分析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住院费用、补偿费用以及自付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不同县域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差异分析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县域患者的住院费用和补偿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不同就医地点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差异分析经t检验,不同就医地点患者的住院费用、补偿费用以及自付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差异分析经t检验,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就医患者的住院费用、补偿费用以及自付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不同支付方式下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差异分析经t检验,不同支付方式下患者的住院费用、补偿费用以及自付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脑梗死住院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情况分析脑梗死住院患者以60岁以上人群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这与胡丹、李琳、祖学亮等[5-7]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脑梗死仍然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可能与吸烟、饮酒、肥胖、高钠高脂饮食、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有关[8];就医主要在县内、公立医疗机构就医(83.3%,77.5%),提示县内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是住院患者首选的就医地点。此外,调查结果显示,脑梗死住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6317元)高于同期贵州省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5434元),其平均自付费用(1581元)占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740.1元)的33.4%[9],总的实际补偿比为75%,低于贵州省重大疾病实际补偿比80%的要求[2],提示虽然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全国同期农村居民住院费用平均水平(6762元)[10],但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患者而言,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作为新农合重大疾病之一,实际补偿比还需进一步提高。3.2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差异情况分析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补偿费用和自付费用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就医地点、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脑梗死的高发年龄为45岁以后,这与谢斌华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其费用则是年龄越高费用越低,这与张泽丹等[12]研究结果矛盾,其原因在于,脑梗死的费用受多重因素影响,低年龄患者的住院费用可能受到住院天数、入院渠道、是否伴有并发症以及病情轻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县外费用高于县内,是其费用的2.13倍,其原因在于,受新农合报销政策的影响,县内就医报销比例高于县外就医;脑梗死属于重大疾病,其对诊疗能力的需求会驱使患者选择去县外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就医,县内医疗机构大多是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其费用相对县外医疗机构低,诊疗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民营医疗机构费用高于公立医疗机构,其原因在于,公立医疗机构是国家举办的,具有非营利性质,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影响,药品费用在患者医疗费用的比例下降[13],民营医院是社会出资为主的营利性的医疗机构,被要求承担与一般企业相同的税率、税种和税费,加之个别民营医院存在监管困难的情况,使得民营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相对较高[14]。有研究显示[15-17],不同医疗付费方式会影响住院患者的费用结构和经济负担。调查结果显示,单病种付费的患者在住院费用、补偿费用及自付费用上都低于按项目付费的住院患者,其原因是单病种付费方式是一种预付支付方式,医保部门通过基金预付形式对医院支出总额实现强有力的预算约束,对服务内容和质量进行监督,将稀缺的资源投入转化为优质的卫生服务,有效控制费用上涨[18],与按项目付费相比,单病种付费可以更好地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19]。

4建议

4.1加强对农村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对象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居民,有数据显示,居民健康素养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城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20]。因此应加强农村重点人群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老年人,这部分人群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经济困难且大多有留守经历,身边无人照顾。另外,农村地区公共卫生人员,应提高对慢性病的防控和筛查能力,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好三级预防。4.2提升县内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要明确作为疾病守门者的医疗功能定位,了解自己的诊疗能力,利用现行的医疗对口帮扶政策,借助上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疾病诊疗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争取把流向县外的病人吸引回来;政府层面应严格落实双向转诊制度,重大疾病可以在县外医疗机构进行诊治,诊治后通过双向转诊回到县内进行后期治疗、康复等,一方面可以缓解新农合基金压力,另一方面减少患者的非直接医疗费用的产生,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4.3规范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强化民营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有研究显示,民营医院存在着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职责权限不明确,未形成相互制衡机制等问题,可能是导致民营医院住院费用较高的主要原因[21]。民营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对公立医疗机构起到补充作用,本调查结果显示,在民营医院就医的患者比例接近四分之一,其费用是公立医院的2.23倍,因此,为了更好发挥社会资本办医的作用,应该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医药价格的监管力度,规范内部管理,强化社会责任感,从而保证患者就医环境。4.4积极推进单病种支付方式的全面实施改变患者的支付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22],研究结果发现,单病种支付方式的患者支付费用明显低于按项目付费的患者,提示一方面单病种支付方式更能缓解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新农合基金压力。有调查显示,在医疗费用每年增长的情况下,单病种支付方式对于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有显著的效果[23],因此应积极推进单病种支付方式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YipW,HsiaoW.China'shealthcarereform:Atentativeassessment[J].ChinaEconomicReview,2009,20(4):613-619.

[2]陈珍,刘国琴,楚亚林,等.贵州省6县新农合重大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及保障水平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9):945-94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2-22)[2017-05-12].

[4]夏冬梅,向月,李玉龙,等.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睡眠障碍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21):25-28.

[5]胡丹,董峻,朱靖,等.2007-2011年某三甲医院脑梗死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4):707-709.

[6]李琳,蔡乐.脑卒中病人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9):79-80.

[7]祖学亮,朱宇飞,李新华.1771例脑梗死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5):515.

[8]路彦伟.脑梗死发病率与性别、年龄及并发症的关系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0,3(6):50-51.

[9]贵州省统计局.2015年《贵州省统计年鉴》第十部分:10-8农村居民家庭生活[EB/OL].(2015-12-01)[2017-05-15].

[10]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EB/OL].(2016-10-26)[2017-05-15].

[11]谢斌华,谢慧清,余智平.1720例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6):933-934.

[12]张译丹,张喜春,项雪,等.辽宁省八家县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6,37(12):93-97.

[13]尹红燕,王珩,李念念,等.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7,36(3):49-52.

[14]饶文博,刘国琴,陈珍,等.2013年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费用及补偿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5):427-431.

[15]张音,胡剑超,刘璟,等.不同付费方式下老年病人住院费用分析:以肺部感染为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3):50-52.

[16]MannixR,ChiangV,StackAM.Insurancestatusandthecareofchildrenintheemergencydepartment[J].JournalofPediatrics,2012,161(3):536-541.

[17]AbdullahF,ZhangY,LardaroT,etal.Analysisof23millionUShospitalizations:uninsuredchildrenhavehigherall-causeinhospi-talmortality[J].JPublicHealth,2010,32(2):236-244.

[18]尹红燕,王珩,李念念,等.以历史费用为基础的单病种定额标准测算研究—以脑梗死为例[J].卫生经济研究,2017,359(3):53-55.

[19]肖永红,肖倩,计阿丹,等.城乡儿童不同支付方式住院费用比较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34(2):219-223.

[20]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EB/OL].(2014-12-17)[2017-05-15].

[21]王丽红.新农合制度下乡镇卫生院及民营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200.

[22]闫子海,肖永红,刘焕顺,等.社会因素对城镇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J].中国医学管理.2006,26(2):47-49.

第2篇:慢性病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健康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康管理

美国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体系,能够面向个体需求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虽在近些年来也开始不断加强对该领域的关注,但从目前的慢性病发展状况来看,发病率还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对健康管理的观念。美国早在2012年的健康管理师人数达到31万人,到2020年其数量已经增至7.3万人,平均每10个人就享有7项健康管理服务。而当前的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数量十分稀少,服务比率较低。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中国在健康管理服务方面的人才缺口高达两千万。健康服务管理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缺口较大,专业化人才缺失是阻碍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服务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应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作出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基于健康服务需求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研究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专业靶向不明确

各大院校在培养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时,均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就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设置较为笼统,未根据健康服务与管理行业的人才需求设置较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从特定的职位和岗位方面入手,确立就业大方向,导致人才基本能力较为薄弱,人才就业率不高等问题。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涉及多学科的教学内容,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受学时的影响,导致各学科的学习深度不强,且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联系,主要是由于学校方面未根据特定的就业方向对学科内容进行科学设计,未能找准特定人才的教学侧重点,使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能力不强,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3实践教学过程不科学

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对理论知识的讲述,不仅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还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训的平台,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孱弱的问题。另外,部分开设实践课程的院校也会由于缺乏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而影响实训的效果,致使专业人才的执业能力不足,无法胜任相关的岗位工作。

2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议

2.1专业发展思路创新

首先,建立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与相关的企事业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各司其职,由校方完成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企事业单位则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实训的基地和平台。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人才培养成效,保障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健康服务管理专业的人才能掌握各类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能够根据社会个体或者社会群体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服务,为人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其次,建立高度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涉及多学科的内容,这为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如果对每个相关学科进行学习,则无法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致使对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有大量时间用于实践探究,这无疑会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基于上述问题,需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优化,即根据各个就业方向的实际岗位需求,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确保相关学科内容的学习深度得到保障。具体而言,除了要做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外,还需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就业方向,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就业需求选择课程,提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尤其是对于健康保险学知识、社区健康管理学知识以及卫生行政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有更多选择岗位,充分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最后,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了进一步提升健康服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需要有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持。主要方法为,在校内组织双师型人才的培训工作,基于当前健康服务管理的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结构进行强化与优化,目的明确地开展教师人才培训工作。此外,还需面向社会聘请专家和学者,进入学校观摩和指导教学工作,为具体教学工作的开展给出明确的指示,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为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专业的教学成效,也可组织教师进入特定的岗位进行岗位实践,真切的感知岗位工作需求。依据自身的实践体验,总结岗位工作经验,增强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向学生传达更多岗位工作经验,强化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培养水平。

2.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3篇:慢性病管理学范文

1文献综述

学者陈起风(2019年)将医保基金管理环节划分为基金征收环节、基金管理环节、基金支出环节,基于百余起骗保案的实证研究将研究视角集中于医保基金外延的后两个阶段。学者袁涛(2018年)认为,筹资和给付是医保基金制度运行的核心,筹资和给付的可持续是制度发展的基石,“以支定收”编织医保资金的预算,坚持“以收定支”确定医保资金的支出预算。学者焦卫平(2020年)认为,在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的同时使群众能获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关键是医保基金收支的动态平衡。

2现行问题

基本医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尤其是支付方式的漏洞为医疗服务提供方侵占医保统筹基金创造了可乘之机,相较于基金的筹集环节和基金的监管环节,发生在医保基金支付环节的欺诈更常见、更复杂、更恶劣、更为隐蔽,是医保基金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学者陈起风(2019年)认为,使用本人医保卡的个人账户余额在定点医疗机构购买“医保三目录”之外用品的行为,只能算作是参保人不合理的支配了个人账户资金,并未侵犯代表公共利益的门诊统筹基金和住院统筹基金,因此客观来看这种行为不能称之为骗保行为。

2.1医疗服务提供方

我国基层公立医院的首诊能力薄弱,分级诊疗、上下联动模式落地开花的难度较大。我国固有看中医院口碑、高技术水平医师、认准三甲大医院的医疗卫生消费习惯,使得基层公立医院面收入有限、维持运行成本高的生存压力。迫使基层公立医院走上了靠骗取医保统筹基金度日的不法之路。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技术门槛,以及医患之间信息的不对等使得医疗结构具有明显优势的议价能力,医疗机构的供给方出于规避诊疗风险或谋取私利的动机,采取非法行为谋求不当得利。

2.2医疗服务接受方

参保者通过购买假发票向药贩子销售药品、伪造个人的就医材料、重复报销医疗服务费用、倒卖处方药、谎报伤因等多样化的手段,谋求减轻三大目录之外的医疗服务费用、“两线”之间诸多限制的医疗服务费用,以达到家庭医疗负担的目的,或非法占用医保统筹基金的目的。我国现阶段面临着疾病谱由传染病转向慢性病为主的基本国情。我国积极出台了对慢性病患者用药给予一路“绿灯“的政策支持,然而这样的制度便利却被有心人利用,“一人持证,全家吃药”的现象层出不穷,慢性病患者与药贩长期合作倒卖处方药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2.3两方联合骗保

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政策实施后,单一主体独自骗保的可能性基本被扼杀。因此,骗保主体由单打独斗的单一主体逐渐转变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复合主体联合,复合主体骗保的手段也由显性手段转变为隐形手段,更加隐蔽。

3支付方式比较

从世界范围来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总体上可以分为预付制和后付制。本文通过介绍这六种医保支付方式的概念,对比这六种医保支付方式的优缺点,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3.1预付制

3.1.1总额预付制,是指医保基金管理机构依据当地历年医疗费用、年龄分布、服务规模、数量和质量等诸多相关因素后,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协商以确定该机构的年度医疗费用预算总额。具有支付程序简便,实施成本低,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的优点。在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有更为广泛的实践。

3.1.2按人头付费制,是指医疗保险机构在合同期内,按照参保人数和人均收费的固定标准,预先向医疗服务提供方支付医疗费用。优点为:内在成本控制机制;积极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英国、美国、丹麦意大利、荷兰、印尼更为普遍。

3.1.3按病种付费制,是指医疗保险机构先将个人特征等因素对疾病分组,然后在对大量同类病例进行费用数据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费用的标准。以形成有效的内在成本控制,同时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不下降。主要应用于美国的老年医疗保险。

3.1.4按服务单元付费制,医疗保险机构将医疗服务过程划分为不同服务单元,如单次门诊、单个床位或单一住院日等,再按照预定的结算标准向医疗服务提供方支付。可以有效约束医疗服务机构降低成本,控制医药费。德国、日本更为常见。

3.1.5基于价值的补偿制,医疗服务提供方依据患者诊疗效果付费,杜绝滥用高成本、低效的服务项目。以实现控制医疗费,保障医疗服务效果,并鼓励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提供,在美国有广泛的实践。

3.2后付制

3.2.1按服务项目付费制是世界各国改革前的主要支付方式,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服务项目的内容和数量报销医疗费用。具有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同时缺点也很明显,表现为:医疗机构提供方出于牟利的动机,会导致医疗机构提供方通过小病大治、过度医疗、分解门诊和住院、增加诊疗次数等方式实现医保费用的增加,以牟取更多利润。

4对策及启示

4.1以分级诊疗为契机,加强基层公立医院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有权利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基层公立医院应该注重口碑的建立,引进高技术医师、培养医疗服务人员,能力范围内改善硬件设备,发挥好基层首诊应有的作用,做基层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4.2对医院实行超支自负机制和结余奖励机制相结合

让医院不仅有意愿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且主动选择合理的医疗手段,减少过度医疗“小病大治”。防范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哄抬医疗费,防范医疗卫生机构减少提供必要卫生服务,既激励医疗费用的控制,又防范医疗服务提供方降低服务质量,保障患者能够享有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4.3建立与医疗卫生服务相适应、动态调整的支付方式学者许建仁(2020年)认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是协调医保基金收支的弹性杠杆,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选择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切实有效的医保支付方式迫在眉睫。任何一种医保支付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总额预付制下自负盈亏的医疗服务供给方出于节约成本、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难以避免得会引起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人头付费制存在单个人头标准虚高以牟取医疗费用的可能;按病种付费存在小病大治恶意诊断高费用组别的风险,管理难度大;按服务单元付费存在医疗服务提供方医保费用连年增长的问题等。学者宣建伟(2020年)认为,DIP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首创的病种组合方式。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在数据中发掘“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只要数据量越接近整体,就更能得到接近事实的结论。学者于保荣(2020年)认为,美国、英国等,分开支付医疗服务与药品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我国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等打包式的支付方式,呈现相反的作用抵消。然而未来政策的设计,具体操作政策的出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探索的未知领域和政策实施的限制因素还太多,虽然我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得尽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试点行为,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不能过分乐观,毕竟结合我国复杂的医保支付现状,并没有一种支付方式或者一种复合支付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因此现在推出指导性政策的条件还不成熟。

4.4创新完善特殊用药服务机制制度

第4篇:慢性病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经营转型

1引言

2010年,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为133972万人,而2020年年初国家统计局的2019年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中国大陆人口首超14亿。[1]但是,我国有如此庞大人口的同时,老年人口的数量以及增长趋势都是令国家政府担心的一件事。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17658702人。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阶段,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健康问题。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下降,身体多种功能衰退,一系列的疾病便找上了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所处时代的问题,很多老年人文化偏低,在用药时不会关注说明书以及一些禁忌,外加一些老年人的医从性差、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年轻人高,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方面是值得让人关注的一件事。目前老年人健康服务主要依靠社区医疗机构,而现有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数量和人员队伍规模,严重制约了老年人获得健康管理服务的可及性。[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292.8万人,其中药师仅有55.6万人左右。虽然药师的数量达到了《“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的标准,但是由于地方差异,药师也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有些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仍不能得到满足。而城市零售药店尤其是零售连锁药店由于门店多、分布广,有庞大的药学技术人员队伍,如能参与社区健康管理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药店参与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既可以缓解社区卫生院的压力,也是自身发展的一个机遇。[4]笔者对老年人健康需求分析、国内外零售药店进行对比,为我国零售药店转型的经营策略提出了建议。

2我国老龄化现状及老年人健康需求分析

2.1我国老龄化现状

2.1.1我国老年人口信息。据人口第六次普查数据显示(表1),60岁以上老人健康人数仅占老年人数的43.8%。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占老年人数的2.94%。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老人处于不健康的状态,需要进行治疗。还有一部分老人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看护。据人口普查,全国单身老人户占总户数的14.84,只有一对老人户占总户数的17.8%。可见,在我国有1/3的老人没有人照看。对于老年群体,不可预知的事情比较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突发危险。因此,对老年人的看护不能松懈。但是,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奔波,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老人。因此,药店可以从这方面进行改革,为老年群体建立服务体系。2.1.2我国老年人口分布。我国老年人口最多的地方为河南、山东、四川、江苏。而这些地区并非都是发达地区。而像北京、上海等较发达地区,老年人口较少。可见,我国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而对于较不发达地区医疗资源也是有所欠缺。我国老年人口也存在城乡分布不均的现象。由表1显示,我国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口居于乡村,位于城市的老年人仅占老年人口25.5%。而我国的乡村医疗资源远不及城市地区。因此乡村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问题是我国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2.2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

2.2.1我国老年人口患病及用药情况。我国老年人基数大,且大多数老年人处于非健康状态。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许多慢性疾病会侵袭老年人的身体,例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哮喘、痛风、恶性肿瘤等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中。对于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服药及护理。除了服用药物,很多老年人也会长期服用钙片、维生素、补气血等保健品。老年群体需要服用如此多的药物,因此在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药品的不良反应等方面更加需要注意。但是对于独居老人、乡村里的老人,由于文化程度的因素,外加没有人照看、医护人员不足等,使老年人用药成为我国的一大问题。2.2.2我国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老年人口患病多、行动方面较年轻人缓慢,因此对于无法行动的老人需要长期护理。另外,很多老年人还需要测血糖、针灸治疗、就医推荐、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健康咨询等。但是,我国老年人口在医疗方面很少能有如此全面的护理。我国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分布不均,使老年人口在医疗服务需求上不能得以满足。因此,药店可在这些方面对老人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3我国零售药店参与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

3.1我国零售药店参与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据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药店的数量为29万家,零售药店23.4万家。根据查阅数据,我国药店的药学服务占比均处于较低水平。对于重要的用药指导服务,有此服务的药店只占一半左右。对于其他一些药店应该提供的药学服务并不丰富。可见,我国零售药店参与老年人健康管理偏少,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3.2我国零售药店在老龄化趋势下存在的问题

我国老龄化趋势逐渐上升,老年健康服务在未来是很大一块市场。作为服务群众的零售药店,应抓住机会,积极转型。目前,国内大多数零售药店在应对老龄化时出现较多问题。首先,对老年群体的服务不够,很多药店在服务这方面都不够完善。药店是个特殊的行业,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服务方面要做到安全、可靠、信息全面、服务到位,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其次,基本药物面向群众的宣传不够,在我国还存在较多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最后,在人员配备上以及监管体制上有所欠缺,按照国家规定,我国零售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但是,我国执业药师资源缺乏,不能满足现在需求,很难达到一店一药师。因此,现如今对于满足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比较困难。

4我国零售药店在老龄化趋势下经营转型讨论

4.1完善药学服务

药店是服务于大众健康的,因此需要具有完备的药学服务体系,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并且关注每位患者的健康状况,建立患者健康信息体系。根据现存问题,应建立以公共教育、药物治疗管理、家庭随访、家庭用药评价和利用度分析、效果评价5项内容为核心的社区药学服务模式。[5]药店可成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药学服务,抓住老年群体这一市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例如:送药上门、用药指导、健康咨询、测血糖、就医推荐等。切切实实做到服务于大众群体,保障群众健康需求。

4.2提升药师服务质量

我国药师资源分布不均,偏远乡村地区药师资源匮乏,外加很多在店药师学历并不高,因此很难达到能满足群众健康的水平。因此零售药店应该注重对药师的培养与再教育,提升药师的专业技能,丰富药师的知识体系。并且配备药师考核淘汰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药师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

4.3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健康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所有人所希望的。因此药店经营理念要做到以健康为中心。从单纯的“药品提供者”转变为“健康服务提供者”,从关注“毛利”转变为关注“患者健康价值”,从提供通用型健康知识普及转变为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用药方案和健康管理方案。[6]在国家处于老龄化的现状下,牢牢抓住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构思转型计划,争取获得政府支持。熟悉、探索国家医保改革政策,为患者提供最综合、最全面的福利方案。

4.4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重视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是许多行业的代名词,追求个性化也是现在社会的潮流。药店同样也要追求个性化服务。老年群体是药店的一大市场,因此药店可以选择性的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考虑多方因素,例如经济条件、患者病情、患者情绪、患病时长、患病周期等。对于长期用户,建立患者的健康管理资料,为患者制定一套“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4.5建立药师惩罚奖励制度

通过考核、出勤、采访调查等形式对药师进行惩罚奖励制度。对于此项制度,从薪资、晋升等方面激励药学服务人员。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药师,进行惩罚教育。考虑将药店药师队伍纳入家庭医生责任制体系中,将药学服务与社区家庭医生诊疗服务进行打包,由政府付费购买服务。借药事服务费的医改趋势,逐步开展药学服务收费制度。[6]对于偏远、医疗资源部完备的地区,鼓励药师下基层服务。通过发放额外工资、福利的方式,激励药师,以此来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此外,鼓励零售药店转变为连锁药店。连锁药店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可对药学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奖励。多种手段共同作用,最终达到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

5结论

第5篇:慢性病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管理;管理效果;规范化管理;影响因素;管理措施

目前,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我国高血压患者也不断增加,是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研究表明,血压水平的控制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键[1]。原卫生部在2010年启动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推动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其中高血压控制率是其主要核心指标。进一步规范和指导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提高全省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2017年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重点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和社区登记高危人群的随访监测。宁波市鄞州区自2009年开始实施全区高血压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本研究选取部分鄞州区35岁以上纳入规范化管理5年的高血压患者,观察管理前后血压、生活方式控制情况以评估管理效果,为鄞州区高血压防治进一步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宁波市鄞州区医疗大数据平台高血压管理系统,筛选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高血压报卡表及随访信息表确定目标人群,符合标准共纳入高血压患者3042例。

1.2研究方法

按照《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1],社区医生结合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将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分成低危组(一级)、中危组(二级)、高危/极高危组(三级),一到三级管理随访时间分别为每3个月随访1次,每2个月随访1次,每1个月随访1次;分别通过门诊随访、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和集体随访等方式随访调查,随访内容包括血压、BMI、吸烟、饮酒、锻炼等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并记录于鄞州区高血压管理系统。非药物干预内容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质量、戒烟、缓解精神压力[2-5]。

1.3统计分析

采用RStudio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情况

本研究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患者有3042名,平均年龄(65.4±10.6)岁。其中男性患者1626人(53.5%),女性患者1416人(46.5%)。在基线水平,男性、女性高血压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吸烟、饮酒、锻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施规范化管理5年后目标人群血压达标情况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5年后目标人群的高血压控制率变化:高血压控制率达71.5%,其中女性患者高血压控制率为72.0%,男性患者高血压控制率为71.2%,性别之间对控制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规范化管理前后血压、BMI及生活习惯变化情况

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后,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3.7%和9.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和饮酒的人数均减少,吸烟率从17.3%下降到13.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酒率从13.9%下降至1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锻炼的人数增加,锻炼率从23.5%增加到33.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管理前BMI为(24.4±5.7)kg/m2,管理后BMI为(24.1±7.1)kg/m2,无统计学意义(P=0.069)。见表3。

2.4影响目标人群血压控制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针对血压控制情况不佳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吸烟、BMI≥24.0和不经常锻炼是高血压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3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增速明显,尤其是我国,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然成为了高血压患者最多的国家,2018年9月20日—9月23日,由国际高血压学会(ISH,internationalsocietyofhypertension)主办的最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第27届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表明,2012年—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6-8]。尽管国内防治高血压的医疗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治疗效果肯定,但对高血压的控制效果仍旧需要进一步提升。既往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高血压不良事件发生呈“正相关”,需要通过规范患者的生活习惯来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9-10]。本文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社区规范化管理5年后,血压控制率达到71.5%,对血压控制效果显著。在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地区实施的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也明显提高了血压控制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1-12]。这说明在宁波全市推广和普及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数据表明,在高血压控制率中,女性患者(72.0%)略高于男性患者(71.2%)。在规范化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吸烟、饮酒及锻炼情况均有显著改善,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有助于高血压控制率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高龄、低文化程度也是高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其中,低文化程度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的辨识认知力的不足,高龄患者随年龄增加记忆力下降,都可能导致宣教效果不佳,随访、服药的依从性低,从而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因而在今后的高血压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这部分对象的教育和管理。综上所述,鄞州区实施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总体血压控制效果较好,但仍应针对高龄、低文化程度、肥胖/超重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和管理力度,以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1):1041-1048.

[2]周盛年,孙晓晗,周雪颖,等.山东省脑卒中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9):716-723.

[3]潘锋.接力奋斗,谱写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新篇章——访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张宇清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3):1-6.

[4]周小艳,林先燕,余跃生,等.黔南地区瑶族、布依族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8):2013-2015.

[5]陈玲,涂燕玉,陆柳营,等.微信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9,41(11):1465-1467.

[6]余淑华,刘敏.高血压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9,48(17):2941-2944.

[7]杨静文,黄惠贤,宋丽萍,等.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高血压管理在社区高血压的干预效果[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9):1042-1045.

[8]辛洁,苏景宽,尚磊.社区老年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模式及效果评价[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0):1226-1229.

[9]敖琴,常瑞,胡春平,等.基于Kano模型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4):355-358.

[10]杨梅,胡薇,江长勇.社区慢性病主动预约健康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管理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4):2944-2948.

[11]张宁宁,赵冬,张汉英,等.上海市新型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我管理现状的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9,13(4):29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