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中小学教师论文投精选(九篇)

中小学教师论文投

第1篇: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1.适用性分析

投入学习理论是国外在21世纪初提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理论,即Engaging Learning,它根源于网络技术和游戏设计理念。本文旨在通过投入学习理论的因素分析来指导小学低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成效。投入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高度投入学习时,其体验为对学习有兴趣、好奇、快乐、革新,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这一理论积极提倡教学中的互动(interaction with others)、适应行为(adaptivity)和有价值的目标(worthwhile goals)等,该理论更强调的是学习者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的成长(leveling up),注重快乐和新颖性,在“关卡”转化和不断的决策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低年级学生这个时期的发展特征及成长需要包括:(1)社会角色发生重大转折,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核心活动由“游戏”转变为“学习”。这一阶段重要突出“童趣”,促使学生情感上喜欢新的学习、交往生活。(2)接触群体规范,需要遵守学校、班级生活的规则,行为上需要尽快适应新的班级生活,熟悉班级生活中的岗位与干部角色,通过人人参与,形成班集体。(3)有了新的重要关系,学生-教师,接触到更多的同龄伙伴。不难看出,投入学习的因素和我们一二年级的学生成长需求是有着契合点的,即在一个新的环境下,通过积极地投入到互动学习中去。以适应新的任务要求,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等。所以,在低年级信息技术课上运用投入学习的教学设计是适用且有效的。

2.投入学习因素分析

既然投入学习理论是具有普遍适用性且有效的,那么我们教育者就有必要来梳理并提炼其理论中的关键性因素,并最终为我们所用。

2005年,在投入学习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米切乐·迪基(Michele.D.Dickey)在他的Engaging By Design:How Engagement Strategiesin Popular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Can Inform InstructionalDesign中给出了投入学习和游戏设计的元素之间的比较(即投入学习理论的因素)

归纳相关理论,投入学习的关键因素有:(1)聚焦的主题和清晰的目标;(2)挑战性的任务;(3)新颖性和多样性;(4)选择与决策;(5)满足与成就感;(6)自我掌控与安全性。

二、投入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课堂导入策略

分析了投入学习理论的相关因素,我们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策略实践,如何能够进行相关的融合,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1.明确目标,集中注意力

每节课都设计出一个吸引学生并让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的主题,这样孩子的兴趣在学习之前就可以被本节课的内容所深深地激发,自然就可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改变传统老师死搬教学大纲,老师苦苦地讲,学生却无动于衷的情况。目前,在二期课改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下,我们现在的课堂已经活泼多了,老师可以设计出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来上课,但是这一做法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仍然不是十分的突出,老师更强调过程而忽略了教学主题的设计,忽略了教育导入的设计。

针对这一情况,通过投入学习理论的要素分析,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每节课的导入主题设计,如,在小学二年级《中文输入法》的教学上,设定的主题是“我们可爱的校园”,以“争做世博小主人”为目标,让学生为北京来的叔叔阿姨介绍我们的校园。当学生看到动态的可爱的海宝时,他们的学习兴趣极为高涨,争先恐后地为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校园。在这一过程中,打字反而是次要的了,孩子在构思介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中文输入法上,了解并掌握了中文输入法。

2.任务挑战,激发兴趣

投入学习理论涉及背景的设置、行为、资源、策略和时间等的选择。我们可以这样考虑,这是一种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不同的是我们把这个理论应用到教育设计中时参考了游戏设计的相关要素,这就赋予了这一理论新的时代内涵,那就是考虑了更多的涉及教育的因素,让学生在“艰难的抉择”中经过多重刺激而成长,他们在教师提前设定的背景下,通过选择不同的行为、资源、策略和时间来挑战一些“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设计出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或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这个问题或讨论应提供一种包含多种动态变换维度的情境。

如,在《初升的太阳》的电脑绘画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在冬天寒冷的天气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温暖。谁可以带给我们”;“如何看出是初升的太阳”;“太阳,应该是圆的吗”;“太阳,颜色是什么样的”;“太阳光芒是线条还是曲线呢”;“我们的太阳公公孤单不孤单”;“我们一定要先画太阳公公吗”当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后,演示几幅学生的优秀作品,然后鼓励学生通过彼此讨论,再提示可以使用的工具。因此,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导入情境设计中应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应用实例、有关信息资料、解决问题的工具等,以利于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去发现探索和主动创造,这也是投入学习理论所重点强调的地方。

3.小组竞赛,发现亮点

投入学习理论注重“与他人的联系”,在行为、资源、策略等选择中注重与他人的联系,做出决策、采取行动、接受结果等都不是一个人孤立的行为,而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在合作中,双方共同决定资源、方向、路线等。因此,根据这一理论,笔者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运用合作的教学方式,以合作性的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互动中开始新的任务,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能够以合作或竞争的方式来做到深度地投入。

如,在《视窗窗口的放大与缩小》的操作性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我给同学分配分组、操作、讨论的任务,让他们独自操作,让大家任意打开一个窗口进行放大、缩小、全屏、关闭的操作。学生快速地进入了各自的任务和角色中。结果学生共找到了四种方法,而且有一种是笔者提前没有准备到的。这样的导入方法对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正确的分组(要了解学生的水平差异),更要能够考虑到多重的结果。用这种方法,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联系热点,快速投入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画面和声音是不是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语数英等学科的教学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有丰富且生动的课件供教学使用,而信息技术教学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声、光、特效足够且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联系到现实中热点的主题。

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新颖性和多样性,更应选用与孩子生活、学习联系比较紧密的话题,或者是我们学生工作中教育的热点。如,在导入时,我们可以呈现海宝的图片,呈现马小跳的人物画,呈现语文最新的诗文图片,呈现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等等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这样,孩子就能够快速地融入学习中。

除了这些方法以外,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也十分重要,要采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和相关行为,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情感沟通,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1]Clark N.Quinn.Engaging Learning:Designing e-Learning Sim-ulation Games[J].2005-05.

[2]张莜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中的关注焦点:投入学习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第2篇: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1.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点

1.1涵盖多门课程,理论与实践并存。

具体来看,证券投资学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证券基础知识、证券基本分析、证券技术分析和证券组合量化投资。证券基础和证券基本分析部分涉及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学等多门课程理论知识。证券技术分析以应用为主,注重实战经验积累,要求学生不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1.2具备严谨的分析能力,数学功底较深厚。

证券投资学课程要求学生构建结构化分析思路,比如证券基础分析中三观分析(宏中微观),在分析过程中,建立个性化的思想、意识,并不断在实践过程中找到关联性,挖掘其内在含义并利用分析结果对未来做出预测,同时检验成果。形成闭环,不断完善分析思路。由于数学可以很好地将逻辑的严密性和概念的抽象性结合在一起,因此证券投资学包含较多数理模型,特别是在证券组合量化投资环节,比如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因此对学生数学功底有一定要求。

1.3以本地化为主,面向国际化。

由于证券投资学课程兴起于欧美发达地区,由于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不一致,因此部分理论在国内资本市场无法应用。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国内为主兼顾国外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面向海外投资需求日益凸显,因此适当开展双语教学和合作办学,适应新常态下的突出特点。

2.当前证券投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单一。

目前教学组织形式普遍采用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以讲授法贯彻课程全部内容,由于涉及知识太多,往往采用多媒体辅助方式,导致学生上课忙着记笔记,没有时间对内容思考,同时没有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同样,考核模式单一,采用试卷考试方法,使得学生在期末期间突击抄笔记背笔记,凭借短时间记忆力以谋求通过考试,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忽略教学考核的意义。

2.2教学内容宽与专的矛盾。

由于目前大学需要安排较多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课时有所缩减,而证券投资学课程涉及内容比较多,因此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成为主要问题。由于涉及分析内容,因此授课过程中要求势必细致准确。同时,由于专业基础课开设较早,多为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程,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知识更宽阔,有限的课时变得更为紧张,使得宽与专的矛盾更突出。

2.3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由于证券投资学课程中大量模型和分析方法,使得学生感觉到理论知识枯燥,同时由于缺乏相关平台实践,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与其实践相联系,从而难以理解相关意义,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同时由于授课教师来自高校而非证券业从业的一线,因此从源头上束缚了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使得理论实践再学习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一直无法形成。

3.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3.1采用灵活教学组织模式,构建自主学习环境。

英国高校一年分为3个学期,课程安排证券投资学安排一般都是理论课在第一学期,实践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英国证券投资学课程主要体现在Investment和Financial Trading Techniques二门课程中,前者是理论课,后者是实践课程。组织形式采用是讲授课(Lecture)和辅导课(Tutorial)相互结合,讲授课也被称为大课,一般在2个小时左右,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人数在60至150人不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是新学期开始课程时,授课教师会提前上传教学计划,课程课件,参考资料和作业等材料至学校网站,供学生下载,这样学生可以自主预习和复习。笔者就读的学校在上课之前会发本节课程讲义打印稿,预留空白让学生记笔记,这样有利于学生课上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辅导课也被称为小课,辅导老师和授课老师不是同一人,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通常是以小组讨论和教师辅导为主,课上疑点或者习题难点都可以问辅导老师,组员之间可以交流想法和认识,一般气氛比较活跃,自主学习热情很高。

3.2教学内容模块化,考核形式多样化。

英国高校的一个特色就是没有一本固定教材,每门课会有一个参考书目(ReadingList),教师可以自主选定内容,因此可以及时增加最新的理论和案例模块,而国内学校基本教学内容受制于教材内容,教材编制往往追求高大全,这样反而导致多门课程内容重复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而且教材编订时间都是5至10年前,陈旧的内容也影响到教师教学。同样英国高校考核形式多样,比如小组讲演,小组报告,小组论文,个人小论文,个人大论文,平时考试,期末考试,等等,一般选取3项左右以组合形式考核。特别注重平时过程考核,比如提交小组人员分配名单,小组会议纪要等。相对国内平时成绩只注重出勤率而言,这种考核更精细,同样促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小组自主学习。

3.3授课教师团队化,实践课程专业化。

国内强调课程一致性或者连贯性,因此一门课程通常是一位老师完成一学期任务。英国高校采用是团队模式教学,一般多以3人完成一门课程。比如Financial Trading Techniques课程,有效市场假说和公司财务模块是一个老师,股票和外汇交易技术模块是另外一个老师,期权与期货交易模块再是一个老师。每个老师根据自身专长授课,这样既减轻授课教师负担,又高质量完成教学,且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同时,实践教学老师一般都来自金融机构一线。比如讲授Financial Trading Techniques,老师一般都是来自投行或者金融机构兼职老师,富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不拘泥于章节,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完美。

3.4校内讲座固定化,校外合作基地化。

英国高校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周都有固定讲座或者公开课,每周一个主题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或者社会环境。主讲的嘉宾一般校内和校外兼可,这样一方面拓宽学生视野,了解前沿动态,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在与嘉宾讨论中不断完善理论知识,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与此同时,英国高校通过建立校友会,联系各地校友,开展实践合作。比如组织学生去校友所在的交易所参观,或者去金融行业实习,同时针对金融机构提出问题开展研究,也提高授课教师实践和研究能力。

第3篇: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2011年开辟体育教学专栏的部分体育学术期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武汉体院学报》和《体育教学》载文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显示:(1)从体育教学研究领域看,三大体育核心期刊主要集中于高校体育,《体育教学》则局限于中小学体育。(2)从投稿来源看,三大核心期刊主要来自高校师生。《体育教学》的投稿来源复杂,囊括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省市级教育局等教育部门、各类体育协会、记者和高校师生。(3)从体育教学研究内容看,三大体育核心期刊存在研究面广与时政热点联系紧密的特点。《体育教学》主要涉及的方面是最新体育政策和信息、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教学设计方案等。(4)从研究层次看,总体研究成果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导,基础理论研究较少。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学刊高校体育中小学体育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资料,结果显示:13种体育核心期刊中,开辟体育教学专栏的有《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和《武汉体院学报》,因此以2011年第1-7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和《武汉体院学报》的体育教学专栏文章为研究对象。《体育教学》作为研究体育教学的重要阵地也列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逻辑分析法。

二、研究结果

通过查阅相关综述总结发现,三大核心期刊研究领域集中于高校体育,对中小学体育鲜有涉及。《体育教学》研究范围局限于中小学体育。三大体育核心期刊投稿作者绝大部分来自高校师生,《体育教学》投稿主要来自中小学体育教师。由此可得知:三大核心期刊与《体育教学》似乎“划江而治”,分别控制高校体育、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科研阵地,既不利于体育教学理论的完整构建和深入研究,也妨碍了体育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地理环境优势是一种重要资源,即大学体育和中小学体育的研究各自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这种优势也同时限制了他们向对方领域研究的延伸。

(一)三大体育核心期刊2011第1-7期体育教学研究侧重点与国家当前体育教育政策和文件联系紧密相关。

《体育教学》着重于时事政策信息介绍和教学实践感悟。二者在体育教学研究方向上都倾向于应用型研究,前者学术性强,后者局限于教学实践感悟阶段。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研究内容多为教学实践感悟,研究成果理论化和系统化有待提高 纵观《体育教学》上中小学体育教师发表的文章多为教学所感所思,虽与教学实践联系紧密,但教学实践经验不能上升到科学化和理论化的高度,研究成果就难以推广,科研水平就难以进一步提高。

三、当前体育教学科研现状分析

(一)从体育教学研究领域看:三大体育核心期刊主要集中于高校体育,《体育教学》则局限于中小学体育。

(二)从投稿来源看:三大核心期刊主要来自高校师生。《体育教学》的投稿来源复杂,囊括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省市级教育局等教育部门、各类体育协会、记者和高校师生。

(三)从体育教学研究内容看:三大体育核心期刊存在研究面广与时政热点联系紧密的特点。《体育教学》主要涉及的方面是最新体育政策和信息、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教学设计方案等.

(四)从研究层次看:总体研究成果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导,基础理论研究较少。

四、当前体育教学科研现状的对策

体育教学科研的科学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科研的重视,离不开体育师生在体育科研领域刻钻研和从严治学。并借助以下对策:

(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一是不同院系不同学校和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科研交流与合作,二是同一学校或相邻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组建科研团队,结合自身优势选择研究内容,形成研究特色,造就局部科研优势。

(二)政策支持。一是在体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内容体系建构中,将体育科研列为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二是学校应该将体育科研与职称评定绑定,激发体育教师科研的热情。三是中小学如果有条件,可以定期订阅体育核心类期刊和相关书籍。

(三)以科研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杠杆,对科研内容和质量做出调控。在科研考核评价过程中突出体育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研究人员研究基础理论的热情。建立科学严谨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是遏制学术抄袭等不良之风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攀临虎.体育教学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李静波,攀莲香.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科研的现状[J].体育学刊.2005.12(1):78-80.

[3]韩会君,解奎龙.中国体育科研的误区[J].山西体育科技.2002.22(4):6-7.

[4]顾雪芳.中学体育科研团队的研究[J].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1.3.

第4篇: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商务英语翻译;有效教学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跨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言经济学理论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的推崇,被广泛 应用于教学研究领域。语言具有经济价值,语言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学习的投入多寡和学成后预期收益的大小。这 与当前教学领域推崇的有效教学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把语言经济学与有效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当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语言经济学内涵解读

语言经济学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马沙克(jacob marshak)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主张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成本、收益 及其相互关系。后来的研究者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学习语言是一种智力投资,学习者可以直接利用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从事与语言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把语言 作为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服务于社会,从而取得经济收益。学习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具有投资费用和投资预期效益。投资费用(成本)表现为学习语言所 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而效益则是指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效益和效用,经济效益大小取决于它在职业活动中和在市场上的 使用密度,而使用密度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度,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也影响和制约着语言学习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他还认为语言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投资并能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者是将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从投入到产出都置于一个理想状态,即学习者也即培养的人才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语言经济投资的产出有内部产出和外部产出,内部产出的关键因素是教学质量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法,外部产出的多寡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市场需求 起着决定性作用。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的有效教学

纵观中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阐释,有效教学的“效”,可以概括为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求,它所关注的是给学生带来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益”即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还要求教学效果 与预设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并且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有效率”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 取得学习收益的最大化。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有效教学的焦点是教学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追求一定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或大的产出。高职教师首先要认清高 职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知识水平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立高职培养目标,向社会输送急需的人才,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职场,调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着力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努力改善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费时低效”状况。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使商务英语在我国的语言经济价值日渐凸显。为此,各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而商务英语翻译则是本专业的必 修课。它融合了基础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商务、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实现在国际商务环境下有效传递商务信息的目的。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沿袭本科翻译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翻译技巧和翻 译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忽略翻译实践练习。翻译素材多以文学性文本翻译为主,缺乏真实性翻译材料,无具体职业指向性。翻译练习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由于缺乏 应用文本,如广告、产品介绍、商务信函等的翻译实践,学生翻译能力低下。因此,翻译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学习者的劳动付出和收效之间的比例失衡,向社会 输出的“产品”不符合社会市场的需要,语言的使用价值降低,学生难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商务英语学习也就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要解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 展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思索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通过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着手,最大限度地 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出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学的经济效益。

提升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效性的4a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困境,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翻译能力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定位,在有效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多年 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经验,笔者探索出实现翻译课堂有效教学的4a,即引(alluring),议 (analyzing),做(acting),评(assessing)的教学模式。

引即以未来岗位中的真实任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堂教学目标,并通过创设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 入课堂。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示范(刺激)模仿(反应)重复(强化)的教学导向上,通常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某一翻译 理论或翻译技巧,学生亦步亦趋地模仿运用,反复操练,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通过不断重复和机械性地训练达到“刺激反应强化”的效 果,从而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法过于呆板,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亦严重 不足,容易导致低效或无效教学。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翻译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图片、录像、背景材料等创设情境,以各种各样的未来职业 岗位中的真实任务驱动课堂。这些任务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练习,强调的是以意义交际为基础,以完成目标为导向,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以任务为主线 来组织教学,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驱动学生实践翻译活动,使学生获得和积累相应翻译知识和技巧,锻炼翻译能力。例如:在讲解商标翻译章节时, 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些耳熟能详、色彩缤纷的商标,或插入真实的大公司的商标样本,例如海尔、雅戈尔、欧莱雅、王野电动车等。在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学生 会觉得他们是在与现实世界进行交流与接触,感到课程学习的实用性,激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议即学生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主动学习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以及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讨论掌握特定任务所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 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通过对所呈现翻译任务的剖析,教师提示任务中所涉及文体的特定翻译技巧、所涉及的某些关键词的翻译等,引领学生从翻译技巧、词汇选 用、相关商务知识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为译准备。教师的提示方式根据教学实际可以是直接、明确的,也可以是间接、含蓄的。例如:“公司介绍”翻译时,呈 现工作任务“海尔集团是中国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 略和国际化战略……”之后,教师引领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做准备:了解海尔集团的背景、企业信息;分析上述公司简介在词汇、句型、语篇等方面的语言特点;查阅 有关语言辞典、翻译工具书以及网络资源,解决翻译难点(句中加波浪线部分的翻译)。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讨论,为确立译文奠定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严谨的翻译观。

做此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可以小组形式展开来进行翻译活动,每小组4~5人为佳。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翻译课程的特殊性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组员应该 是按照英语水平和掌握商务知识的好、中、差,以合理的比例组合在一起,以利于小组在开展翻译活动时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应该明 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利和义务,清楚每个组员的角色,如组长、汇报员、资料员和记录员等,教师对全过程实施监督,避免只有组长和记录员在忙碌的现象,确 保无“闲置”的组员。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和发言深度给予量化,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所有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完成任务的 活动中,就相关翻译内容畅所欲言,表达观点,所有成员的观点都能被倾听,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翻译方法,看到自己的差距,明确学习方向, 就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有效教学目的。小组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的“汇报员”向全班学生呈现本组的最佳译文,这样,全班学生既可以接触到不同的 译文来进行比较评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又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满足表现欲,从而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 果。

评对学生完成的典型翻译任务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 察,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情况,给出总结性评价。传统的翻译教学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译文进行讲评,多半是对译文加以指正或修 改,最后拿出“完善”译文。教师对学生的译文过多指责,势必影响学生对翻译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挫伤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有时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并且 由于教师过多注重对译文的评议,往往会过多地采取经验主义的东西,这种做法不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翻译教学的评 价环节是教师在学生完成翻译习作后指导他们开展自我以及小组成员相互间的评价和修改,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并做出反应,教师适时做出评价 和引导;或是就学生译文中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例如:为什么这样译,有没有想到过其他译法,这种译法有无逻辑矛盾,是否与文章其他部分相连贯,等等。让学生 对自我的思维过程和产出的译文进行分析、归纳,教师因势利导,指出其中蕴含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例如:只见交易会上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译文:the commodity fair is filled with seas of people and a wide range variety of commodities satisfying various demands.结合学生译作,教师指出鉴于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为了译文通顺,可采用“省译法”,省略用来渲染气氛而语义重复的“人声鼎沸”和“琳琅满 目”。通过师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提高翻译评价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对所学翻译知识的意义建构。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教学受语言经济学规律的影响,认为教学是一种经济投资,关注的是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均衡发展,兼顾市场 经济的功利性,从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出发,构建以培养翻译能力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4a 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改革高职院校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服务翻译实践的传统教学框架,而坚持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翻译实践中总结深化翻译理论与技巧。以学生 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活动的展开,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在“译”中学习技能、在“译”中体验规则、在“译”中积累经验、最 后在“译”中形成能力的教学理念。互动综合性评价的焦点在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的表现,体现了翻译有效教学重过程、轻结果的教学思路,锻炼了学生评 析译文的能力和实际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文贤.语言的经济属性与esp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2]刘卫东.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学研究,2007,(6).

[3]曹思思,谢媛媛.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下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

[4]牟惠康.以有效教学理念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设计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5).

[5]陈葵阳.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j].中国翻译,2005,(3).

[6]曹曦颖.翻译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

第5篇: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一、参评对象

以北京地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为主。欢迎其他地区关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和老师参加。单位和个人均可报名。

网上报名网址:心理健康网省略,进入首页后在左侧选择“‘健康杯’评选系统”。

二、时间安排

1.优秀论文提交时间:2009年9月10日至2009年11月10日。

2.优秀论文评选时间:2009年11月、12月。

3.研讨交流及颁奖活动:2010年1月(北京,时间地点待定)。

三、活动说明

1.本次论文征集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老师自愿参加。

2.主办方将选择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专家、优秀教师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将严格把关,客观公正,确保获奖成果的质量。坚持三审制度,评审出一、二、三等奖优秀论文。

3.论文形式包括:经验总结、咨询辅导案例、活动设计、调查研究、教育教学感悟、理论研究等。

4.论文以作者原创为主,注重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突出个人特点和区域特色,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质和时代要求。抄袭文章不予参评。论文字数在4000字到5000字之间,内容简介100字左右,关键词3~4个。

5.请作者详细注明单位名称、通讯地址、姓名、职称、联系方式。

四、参评要求

1.论文征选形式。为保护环境,节约纸张,提高效率,此次论文征集活动采取网上提交方式进行。请进入心理健康网:省略,进入首页后在左侧点击“健康杯”评选系统,进行注册投稿。网上提交成功以后,会显示“您已成功投稿”。不要再寄文章的纸稿。

注册投稿步骤请见心理健康网“杂志快讯”和“健康杯”栏目的《“健康杯”活动网上投稿步骤》。

2.严禁抄袭别人的作品,严禁从网上下载文章进行投稿。

五、评选结果

1.获奖名单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公布。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3.主办方将另行组织专题研讨交流培训活动(通知另发),并向论文获奖者颁发证书。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例和实践活动案例获奖者进行颁奖。

4.省略

投诉电邮:chen.rainbow.省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

第6篇: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自主学习教学;教学范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80-02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高度抽象、派别林立、模型复杂、实践性很强,学生普遍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缺乏兴趣。当前,许多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依然采用了赫尔巴特的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教师始终处于绝对权威中心,以课本为依据,传授知识为目标,主要采取灌输式讲授法。传统教学范式的缺陷日益凸现,因此,必须推进高校教学范式的根本转变,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研究、探索、协作等为特点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范式。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的具体实践

笔者认为,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中,不妨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法。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人们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比较抽象,难以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但笔者认为只要精心设计,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宏观经济学能够进行课程自主学习教学实践,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尝试教学

尝试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教学程序结构。其基本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例如,宏观经济学中投资这个概念对初学者来说很容易造成困惑,而投资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十分重要。对投资的正确理解,是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关键。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还是难以把握投资这一概念。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用尝试教学法,先一开始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一旦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发现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的含义不同,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然后教师导入新课,在新授课过程中使学生把握投资与资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的含义不同,懂得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厂商购买资本或对资本的需求,是厂商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明确要从资本的角度来理解投资。最后,教师再次进行课堂作业并给予课堂小结,以此巩固对投资的理解。

采用尝试教学的关键是两次尝试题的设计,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尝试题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与课本或学习材料的例题相似,便于学生藉以自学课本或学习材料,共同讨论和尝试解决问题。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可配合课本的题目来进行,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自学辅导教学

自学辅导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内容,自己练习、检查并改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辅导教学的具体步骤包括:启发引导、阅读课本、自做练习、知道练习结果、教师小结。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把教学从着重灌输知识、技能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例如,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这章内容,理论性强,没有什么数学模型,同时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全新的内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必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自学辅导教学法,先从旧知识引发新问题,提出问题:你们在上章中了解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那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实践中是如何实施的呢?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让学生阅读课本,该做练习时做练习,并核对答案。最后,教师小结,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再比如,GDP的问题也难以把握,在教师讲授GDP的概念之后,为使学生全面把握和增强理解GDP,以及有关GDP的评价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搜集资料,制作成PPT,来讲授相关内容。在学生讲述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学习心得。

采用自学辅导教学的关键是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只需巡视课堂,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只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发现共性的问题。小结时,做到有的放矢,纠错解疑,规范学生做题,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

(三)专题讨论教学

专题讨论教学是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思维能力锻炼的一种教学模式。专题讨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挖掘学科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综合知识的能力。

对于一些学生相对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专题讨论教学法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专题讨论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设计好多个专题,让每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专题,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然后给学生1~2周的时间收集资料,并利用本章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接下来将每个小组讨论的结果用PPT的形式展示,派1~2代表做演讲。同时,课堂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做评委,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点评打分。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同时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课堂讨论对专题报告进行修改,每个组员提交1份个人研究报告,小组提交1份总报告。例如,在讲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讨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货膨胀对我国劳动者、企业主等阶层的影响。在讲消费理论时,要求学生查阅中国储蓄资料,分析中国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储蓄?在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以我国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时代背景,讨论政策组合的实际应用情况等。

采用专题讨论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应该精选专题,控制好学生陈述的时间,把握课堂节奏,带动气氛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自主学习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优势明显,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教学难度增大、教学结构松散、教师的指导地位难以保证等等。笔者认为,要扬长避短,在宏观经济学自主学习教学安排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足够的授课学时

自主学习教学不否定理论讲授的作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难度和复杂性,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本科教学应当以理论讲授为主。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的授课时数约51学时,这只能保证讲授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为顺利实施教学范式改革,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教学内容,必须在原有授课学时的基础上至少增加16课时,即每学期至少达到68学时。

(二)培养学生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

实证分析是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要想做好实证分析,学生必须具备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顺利实施的保证。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利用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等公共资源收集数据,并传授一些基本的处理原始数据的方法等。例如,在讲“国民收入核算”、“失业与通货膨胀”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搜集中国名义GDP、GDP平减指数、GDP增长率、失业率、CPI、PPI等数据,让学生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有总体的认识。在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其中涉及货币政策问题时,则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搜集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数据,让学生大体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

(三)建立科学的学生考核机制

实施教学范式改革,应当纠正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的偏差,扩大评价的内涵和范围,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因此,《宏观经济学》课程科学考核的标准应是多重的,丰富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应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研讨与辩论的表现、自主查文献讲课的表现、课程作业的表现等。着重评价学生掌握方法和能力的程度,考察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实施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其教学难度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增大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既要精心设计、策划,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分析方法、观点建议及时给予指导,由课堂任课教师一人独自难以承担。因此,《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应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任课教师负责课堂讲授,每一章的自主学习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由课程教学团队的每一位主讲教师分别负责,充分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专业背景等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怀礼.浅析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课题研究式教学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24).

[2]成新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8,(05).

第7篇: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1.1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科应用性要求传统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程实践方面,进行模拟招投标演练以及园林建设项目中的分项工程(如景观亭/张拉膜等)练习,由于学生没有接触真正的市场,计算造价时只会关注单价和数量,其他影响造价的更多因素无法预见,对实际园林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及概预算的注意事项不能深刻体会[2].1.2教学主导为教师,学生被动接受传统教学是教师主导教学过程,理论教学全部讲授,课程实践方面的内容也由教师描述为主的讲解,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且缺少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练习,使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动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没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真实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以致在接触到实际工程项目时不能多维、多向、动态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难以体会园林工程多方的利益诉求和掌握诸多影响造价的因素.对于招投标仅仅限于分组模拟,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一定的理解,对于其他很多自己没有扮演的角色和任务知之甚少;练习概预算时也只是算量为主,无法充分感知影响造价的要素,报价策略更无从谈起.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使其对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产生疏离感.最终对概预算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仅知道名词解释和概念理解,不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不能为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1.3教学内容滞后,影响教学效果由于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时效性也很强,每年住建部门都会出台一些相应的规范或意见,这些是教材中没有的[4].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施工完成的项目为案例,或只以其中的一个单体为例进行练习,没有进行现场踏勘和项目投标过程,学生缺少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感,不能全面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到学以致用.例如在统计道路土方量时,学生应该去现场实地勘察,计算面积时是按路面净面积计算还是应该包含到路牙的位置,是否还要考虑回填土,没有经历过的学生难以作出判断.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如项目现场情况、材料和技术情况等.教材中虽然涵盖了一些内容,但工程实例所采用的材料、施工技术严重滞后,且缺乏大量的项目信息,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园林工程项目时有陌生感和恐惧感.1.4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前的教学过程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仅仅在理论教学结束一周后安排模拟招投标和分项工程的预算,导致学生对概预算工作很难及时上手[5].且主要采用卷面考试、作业、考勤三者相互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没有真正检验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应用方面的能力无法有效考核,也难以有效完成该科目的教学目标.

2让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伴随课程

让实际园林工程伴随课堂是指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先进行一个月的理论教学,以及学生自学强化理论知识,第二个月引入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应该让学生以社会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项目立项(以建设方人员身份作工程造价估算)—项目规划设计(以设计单位概算员身份作设计概算)—项目施工图设计(以造价师身份作施工图预算)—项目施工投标(以工程公司造价师身份作清单报价)—项目施工(以甲方项目代表或施工方造价师身份作工程变更)—项目竣工(以造价师作竣工结算)6个阶段.一般园林工程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需历时数月甚至数年,而课程实践时间却只有3个多月,考虑到时间因素,我们选择项目施工图设计完成,刚进行施工招标的项目介入,全程参与项目的施工投标及一段施工阶段,学生以5~8人一小组为单位,以实际的项目为依托,以园林工程公司造价师的身份,用真实的工作环境展开3个月的实训,参与寻找项目获取招标信息———编写投标文件———投送标书———参与开标,让学生掌握园林工程投标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对园林企业的适岗能力.具体思路如下: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的前四周,教师授以学生园林工程招投标的规范和概预算基础理论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把互动法、探究法、情境法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其有效理解、掌握园林工程招投标及施工图预算相关概念、原理、工作流程及组成内容.寻找项目———理论教学完成后,学生以5~8人一小组为单位,按要求在网上查找招标信息,寻找项目体量较小、总造价较低、施工周期较短、项目特色明显的项目.各小组根据要求推荐各3个符合要求的园林招标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每个项目的特征,然后汇总分析确定一个最佳的项目,把对投标主体资质和资金条件要求不高但是操作规范的项目为实训对象,以小组为单位挂靠相关市场主体报名参加投标.制作标书———每个小组拿到招标文件后,研究招标文件、调查投标环境、研究投标策略、制定施工方案,以中标为目的对园林工程进行清单报价.结合工程量清单课程所用软件编制该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表,完成投标文件的投标函与商务标.结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课程知识,小组熟悉施工图设计图纸、了解工程内容、工期要求、技术要求等,熟悉施工方案,核算工程量,并深入现场调查建设地区施工条件,结合现场实际可见与不可预见因素,选取价格参照标准.再核实工程量清单、施工组织设计和国家规定的现行工程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工程材料预算价格、建设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等资料,确定投标报价的水平.在此环节,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动态,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投标方案.筛选标书———每个小组都已完成投标方案之后,小组长进行汇报,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起讨论并分析各小组投标方案,看标书是否标准、报价是否合理,总结其优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综合选出最好的标书制作方案小组参与开标.参加开标———将选出的最好的投标方案,在招标方规定的时间内,由小组长将标书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则进行参观,切身体会招投标过程的开标、唱标、评标、定标过程.不仅了解招投标过程,还了解了市场行情和运作规律.

3让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伴随课堂的意义

教育部2013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求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朝着产、学、研相结合这个大方向前行,让学生不再沉浸于教科书中,在社会中学习,将其培养成综合型人才[6].让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伴随课堂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拓展了教学时空,它是互动法、探究法、情境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结合体,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园林工程投标与施工图预算强调综合性与实践性,在授以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伴随课堂从“教材唯一”走向“生活为本”,就像学生以前只是学游泳的理论知识,而现在是要让学生在水里真正游泳,使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思路清晰,落脚点准确,注重体验过程.以实训项目为依托,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展开实训,从寻找园林工程项目———编制标书———现场勘查至参与投标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让学生在项目中实现思想交流、互动和碰撞,形成自身的体验、感知、感悟.不仅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课程的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很好地贯彻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思想.3.2拓展了学习对象让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伴随课堂过程中,学生介入项目后不仅仅是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学习对象也不仅是以往教学模式中的老师和课程教材,还有招投标活动中的相关场景及对象,如招标方代表、公证人员、其他投标团队以及活动本身和相关规范.整个参与过程所接触到的人和场景都是学生可以学习的对象,拓展了教学时空,在师、生、市场三者间交流、碰撞、升华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跳出书本,在真正的市场中学习,不仅巩固了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相关知识,还增进了对市场运作规律的了解.3.3丰富了教学内容,突出了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园林工程招投标与工程概预算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在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填补教材重点内容与社会需求落后数年的空白,如目前市场采用的报价方法是工程量清单报价,就代替了教材中重点讲述的定额报价法.随着科技的进步,施工材料及技艺更新速度加快,在参与项目过程中了解市场信息,了解现场,学习施工工序、施工技艺、施工管理以及相关法规及材料价格、人员工资等社会人力资源的有关资讯,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弥补了教材未涵盖内容的空缺.3.4找到了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由于市场的介入,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则不只采用以往考试、作业、考勤结合的方式,而是通过他们在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和效果来进行考评,每个学生的成绩由方案成绩、老师评价、组员评价三部分组成,方案成绩和教师评价对市场及专业能力进行考核,组员评价则对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考核,形成了科学的考核评价的体系,投标方案好、能力强的成绩就优秀,能真正检验到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语

第8篇: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引言: 对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只知道和了解相关学科就行的,他必须还要深刻理解相关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对教育目的和教学课程不断的进行分析探讨进而逐步完善,是教育工作者要深思的;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情境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熟悉相关工作岗位的重要方法。

一、情境教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合作而完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除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基础知识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应用与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对理论性的知识更不能够深刻理解。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情景教学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工作岗位搬到课堂,无疑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益的教学方式。

《工程招投标》课程,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不能够对实践工作有一定理解和认知,那么理论课学的再好,也很难在实践中应用自如,

换句话说,也就是学生很难适应将要面临的工作。“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教学如果不能形成这种“生产力”无疑也是失败的。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也一直朝着让学生学会实际应用这个大方向改革,通过学校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步入社会时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

二、情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区别

在日常教学中不论是运用传统教学法还是情景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但情景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教学法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程度低甚至不参与,而情境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由学生来完成;第二,传统教学注重的是讲授知识的程度与过程,而情景教学注重的是对学习结果的应用与分析,强调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过程是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第三,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这门课程中,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完成招标投标这一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情境教学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将真实的案列展现给学生,根据招标投标有着严格的工作程序这一特点,把教学任务分成一个个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来程创建招投标工作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工作分析,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更好的理解了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招标公告这一内容时,运用相关政府网站的工程招标公告信息,由学生来分析其内容组成,从而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编制投标文件这一任务时,要求学生结合软件算量、施工技术科目,完整编制投标文件(含技术标、投标报价),用这种方法既可以把各科分别教授的课很好的结合成整体进行应用,又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招投标程序要求的严谨性

四、《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与情境教学相结合需注意的事项

第9篇:中小学教师论文投范文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法;投资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0-115 -02

近几十年来,投资行业发生着急剧、深刻的持续性变化,一方面现代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新的交易策略不断创造出来,另一方面投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大量新设计证券出现,金融市场不断深化,对《投资学》教学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标准。因此,在《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性要求是其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一、《投资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和掌握投资工具的基本知识和投资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投资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案例分析获得其中蕴涵的投资原理、投资方法和技巧,还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投资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案例教学把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通过案例分析,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成绩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的分析能力,案例辩论技巧,原理应用能力以及案例综合分析过程等因素来确定的,增强了课程考核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获得的是内化知识,对知识具有驾驭能力,与传统课堂讲授法下获取的抽象、概括性的知识具有显著差异,这些知识能被用到投资实践中去解决相关投资问题。现实世界中的投资决策,绝不是精确、具有标准答案的过程。一项投资决定的结果因决策主体、决策过程的差异而具有多样性。通过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投资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思想共享”意识

案例教学多采用集体讨论方式,从而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想法碰撞、思想共享环境,使学生获得较大的自由度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这种讨论式交流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参与讨论中增强学习效果,同时激荡式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充分接受到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在听取其他同学观点的过程中,融合自身知识背景、形成自己的投资决策观。在参与案例教学过程中,投资过程不存在“唯一”标准答案,而突出“思想共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或者把自己的想法作为案例分析的唯一衡量标准的做法,都是不恰当的。学生在观点交流、想法交换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其他同学观点、结论等的不同分析角度,有利于形成学生之间、师生间共同分享的“思想平台”,在共同促进中深化课程学习。求同存异,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是案例教学的精髓所在。

(三)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案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现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像情景中的投资者那样做出反应,为学生创造了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在短期内接触并尝试处理各种实际投资问题的机会,从而成为深化投资理论学习的重要渠道。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运行机理、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从不同层面分析资产价格波动的原因,初步具备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选择合适投资品的能力;了解成熟的投资理念,据此来制定较好的投资规划。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不断形成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并有效地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二、《投资学》案例教学所面临的障碍

虽然《投资学》运用案例教学法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障碍。

(一)《投资学》案例教学法的重视不足

案例教学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我国高校《投资学》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缺少学校及有关部门的必要支持,在教学中面临自身无法克服的诸多困难,如没有或缺乏适合案例教学的教室环境,教学案例来源有限等等,都制约着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二)案例获取存在的障碍

适合《投资学》课程内容的案例集并不多。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大量相关教学案例,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进行系统整理,虽然部分高校出版了一些案例集,但缺乏适合学生分析、讨论的有针对性的案例集,《投资学》案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要求,经济史上的案例时过境迁,已经不适应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当前投资工具选择、投资品组合等理论。教师在独自整理、系统归纳即时发生的投资案例时不可避免地遇到自身知识结构、精力和经费有限的约束,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的适应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对学生综合运用各课程知识、尤其是与《投资学》课程紧密相关的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等基础知识的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要求学生实质上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方面存在困难。一方面,长期的学习生活使得学生已基本适应了“讲一听一记”传统教学模式,对于需要时间与精力投入的案例教学讨论主动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学生素质差异较大,也增加了案例教学的难度。

三、《投资学》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一)精选案例,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兴趣

《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案例教学主要应安排在投资环境分析、技术分析和投资策略等章节中。讨论课前,教师应事前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要求和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对众多案例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

例如,在讲授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理论时,如果单纯解释“套期保值理论”,学生可能只记住理论本身,但却无法深入理解理论如何指导正确的投资实践。将学生置于某投资者的投资情景中,利用定位思考,使学生理解套期保值理论,并结合具体投资策略的运用技巧。如设置投资情景“某年某月某日,投资者开始抄底股票,支付了X万元购买了价值X元的某证券X股。设想购买该股票后,股价持续下跌,但是投资者看中X证券年底较强的分红送股潜力,所以他不想卖掉股票。同时,又担心如果未来股价持续下跌,那投入的资金可能会出现亏损”等状态,引导学生思考在大盘持续下跌状况下如何才能实现保值?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将学生置于该投资者的投资情景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此同时,为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可进一步引出问题:“根据套期保值理论,你会怎么操作?”通过这个问题把学生拉回到理论知识上,引导学生根据理论做出判断,然后教师讲解股指期货的操作,并向学生展示套期保值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深入分析及讨论

学生在对投资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基础上,获得了关于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见解后,便可进入案例的分析讨论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时刻把握讨论的进度、引导讨论的方向。

案例讨论方式的多样化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可采用的方式有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方式,应根据案例特点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选择。如在讨论“生活需求”产生的实际问题时,更宜采用小组讨论与班级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投资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从资产配置看,股票型基金、保险产品、金币与纸黄金投资、存款等如何选择及如何组合?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该不该卖掉基金?该不该买房子?房子看上去还是太贵,还有下调的空间吗?市场下一步会怎么表现,现在赎回部分基金作为购房款合适吗?如果房价一直高企,手里的现金还有什么更好的投资机会?激发学生关注的热情同时,以引导学生将所学投资学理论活学活用。为了高效有序地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教师应当课前制订出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力求将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整。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发言,以控制讨论不偏离教学目标。此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成为讨论的核心,不要以所谓“正确答案”去干扰学生的思考过程及表达,因为投资案例与现实经济生活一样,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当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冷场情形时,发挥教师对讨论活动的驾驭能力,及时指明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采用反问式的诱导启发,开拓学生思路,避免教师干扰学生发散式思考过程。

(三)教师及时总结,深化理论学习

案例教学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但若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功能,教师积极、恰当的指导必不可少。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

讨论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独到见解,还要通过总结把学生们的各种想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教学目标。如对冲基金的介绍中,以最著名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为例,说明冲基金对金融市场价格的扰动引起对实质经济和货币体系的破坏、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后果。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要为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是有效的,但是,在对冲基金操纵价格的情形下,由于信息不对称、输赢的机会不均等,对包括国家货币体系在内的市场本身造成破坏,从而降低市场效率。从经济学的价值观来看,这种市场行为导致的财富再分配,赢者收入增加以输者同等甚至更大的损失为前提;从全球角度看,是一种净的福利损失。与此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最大规模的对冲基金都不可能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避免盲目恐慌性意识。另外,结合学生案例学习报告的撰写,系统总结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的收获,阐述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等,深化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此外,要表扬积极参与讨论的同学,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那些发言不主动的学生加以激励,使案例教学成为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渠道。

总之,案例教学与一般教学方法相比,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熟悉案例,有较强的相关知识驾驭、逻辑分析能力。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推行案例教学模式的典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案例教学的教师。因此,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案例教学的工夫在课堂之外。

参考文献:

[1] 焦方义,杨其滨.实践教学环节之案例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 04).

[2] 文学舟.投资学案例教学的优点、困难和对策[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9).

[3] 梁朝晖.关于投资学案例选取和编写方法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