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德育信息化教学精选(九篇)

德育信息化教学

第1篇: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 信息化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指的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课程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第二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颁奖会上做了题为“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的讲话,明确提出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因此,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大背境下,每一位德育老师都必须思考在教学改革中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取得实效。

1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1)德育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中我们会大量使用多媒体手段,但很多教师误把多媒体教学等同于信息化教学。此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信息化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多媒体教学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信息化教学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然而,我们很多德育老师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区别,认为使用多媒体手段就是信息化教学,没有根据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仅对资源进行简单堆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不科学.呈现方式不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这样的课堂还是传统教学模式,而不是信息化教学模式。

(2)德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信息化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课程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就很难进行信息化教学,它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如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制作课件、对网络驾驭的能力等。如果说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成长的环境里充斥的都是信息技术、信息知识,他们从小耳闻目濡,不用刻意学也懂得相关技术和知识,那么,我们充其量只能是这个时代的“移民”,很多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必须从头学。另外,德育老师是文化课老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落后于专业课老师,尤其是年纪大一些的德育老师其信息技术能力偏弱,有时在网上看到一些好的资料就是不知道如何拿来为我所用。因此,不能自如地运用技术解决学科问题,也不知道运用怎样的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是德育老师必须重视和面对的一个问题。

(3)德育课教学资源建设滞后。德育课的教学资源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讲解观点时经常要结合案例、事例,而案例事例尽量要用到最新的,十年前或者五年前用的案例再拿到现在的课堂上,必定是脱离时代、脱离社会、也脱离学生,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学资源必须经常更新、丰富,而纵观当前的教学资源,适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很多资源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注重资源本身的内容;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中职德育老师来进行,但在资源开发和共享上我们明显有些滞后,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在资源开发上各自为政,更由于彼此间缺乏合作与协调,资源建设在重复中进行。

(4)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很多所谓的德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教师仍主宰课堂,不可否认,多媒体有它诸多的好处,如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知识的呈现更直观、生动,但是教师仅把信息手段当作灌输知识的工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能调动起来,很难真正进行知识的建构,知识是教师“塞给”的,而不是学生自主探究而来的,这样,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他们在竞争中必将落后、落伍。

2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即信息化教学,我们每位德育老师都是当仁不让的信息化教学的践行者,因此,我们要提高对信息化教学的涵义、特点和作用的认识,自觉地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积极地将信息技术、资源融入到课堂中,丰富教学方式与内容,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要意识到我们提倡信息化教学,并不是完全排斥传统教学,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适合运用信息化手段,有些课题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解决的我们就不必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哗众取宠。传统教学有它的优势,信息化教学并非完美无缺,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正是我们进行课改的方向。例如中职德育教材《职业生涯规划》第1课“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中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这一内容,我认为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教师再结合事例讲解就能达到预定教学效果,不必非得花心思用信息化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能解决问题的,咱们就不用信息手段。

(2)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要进行信息化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中职德育课老师肩负的任务比普通中学德育老师的任务重,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外,还要对学生的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这就要求德育老师必须与时俱进,懂得运用网络吸取最新的资讯、信息例如当前的就业形势、国家的相关政策等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善于汲取信息知识,德育教师的授课就很难做到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加强教学交流,共建教学资源。在建设教学资源方面,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加强多方面的交流,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与本校其他学科教师间就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交流,可拓展学科的视野;再如与兄弟校德育教师在资源建设上的交流,加强资源建设方面的合作开发,实现资源的共享,并能根据教学实践不断地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2011年福建省职教学会德育教学委员会年会在厦门召开,在两天的会议过程中,来自全省各地职校和职教中心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及德育教学骨干教师们就如何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行交流探讨,这其中也包含了对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探讨,两天的会交流研讨使我们一线的教师获得了很多新资讯,视野也开阔了。笔者认为在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形成合力,各市、区把本地区优秀的课件资源集中起来,再由福建省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建设中职德育课教学资源库,以此实现对资源的共享并实时进行更新,如此,可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并能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

(4)调整师生地位,改进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因此,我们要调整传统的师生地位观,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精心为学生筛选和组织学习资源,使其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传授教材《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第二课“性格及其调适”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份任务书(见表1):

要求同学利用网络这一工具来完成任务书:首先上网测试自己的职业性格并通过资料搜索完成任务书上的其他问题,由于是对自我的探索,学生很感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分享任务书的内容,在分享中学生进行着知识意义上的建构:不同职业对从业者性格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推销员和办公室文秘对从业者的职业性格要求截然不同,而同学们的职业性格可能和想要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不一致,怎么办?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于讨论中形成的不同观点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探究,在探究中同学们又形成了这样的知识建构:人职匹配是最理想的状态,当无法实现时,我们要主动改变自己,调适性格适应职业、适应社会。当同学有了这样的知识意义建构时,便是突破了难点(职业对从业者性格要求的不同),同时也把握住了本节课的重点(性格能调适)。整个过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原则,学生在自我探究和合作探究中进行自主的知识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改变师生地位观,改进教学设计,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21世纪信息化大浪潮中,知识呈爆炸式的增长,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每位德育老师应该明确当前的形势,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改变观念,实现信息手段与课程内容的完美结合,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2.1.

[2] 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中国电化教育,2001.8.

第2篇: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网络文化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的民主化,提高了国民素质。另外,也削弱了传统教育的权威,对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1.网络文化使大学生丧失了学术尊严。网络中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只要你交付一定费用符合要求的论文或作业就会及时地被发送到你的信箱里。更有甚者,公然在网络上寻人替考或替人代考。在国外甚至有些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也可以从网上购买。目前,我国高校也有这类缺乏自律的学生,他们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后作为作业应付老师,这对他们的文化素质及业务素质将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2.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错位。网络的匿名和隐蔽性给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大学生完全展示着个性和本我的一面,浏览暴力、恐怖和色情信息,自由发表观点而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按照社会人的标准和道德原则生活和行事。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在虚拟的空间追求低级而无限的刺激,甚至沦为网络的奴隶。网络道德失范容易导致人格缺陷,甚至形成青年学生的人格发展错位。

3.长期上网使大学生的身心受到损害。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李老师指出,玩网络游戏时,大脑处于高度亢奋状态,长时间后玩者就会感到疲劳异常;由于玩游戏时眼球及调节视焦的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会导致眼睛疲劳,使人感到视物昏花,严重的会导致角膜炎和暂时性失明;过度沉溺还会使人产生幻觉,反映能力变差。同时一旦沉迷其中,会产生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与海洛因的成瘾特征极其相似。

二、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法律来管理网络。最早进行计算机立法的国家是美国。美国政府对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有着积极的认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计算机安全法》、《政府信息公开法》等7部法律,内容涉及保护国家安全、言论自由、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电子商务、打击网上诽谤、信息破坏活动等。德国颁布了《信息和通信服务规范法》,1999年对刑法进行修改,规定了计算机欺诈罪、资料伪造罪、刺探资料罪、变更资料罪、妨害计算机罪等。英国于1996年颁布《三尺互联网安全规则》,旨在消除网络非法资料,特别是色情的内容。新加坡于1996年7月颁布《因特网分类许可规则》、《分类许可通知》和《因特网行为准则》,为网络的健康发展确立了一个最低标准。日本、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立法。

我国为适应信息产业和信息犯罪增加的趋势,也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第15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和封建迷信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色情、、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学生依法使用网络,不危害国家或他人利益。

三、培养大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途径

1.发挥党政领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党政领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主力军,应深入领会同志“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指示,抓紧抓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校园网络占领德育时空。

2.发挥图书馆的引导作用。在新生入馆教育中对新生增加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对文献检索课进行改革,增设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产权、信息道德及道德规范等)。对图书馆各阅览室的计算机一律设为图书馆主页,以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学术信息资源。加强学术信息检索培训,主动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及一些有助于增长知识及才干的网站,引导读者掌握和使用学术信息,以提高读者对学术信息的检索兴趣。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组织专业人员从数字图书馆中提取信息资料,进行鉴别、选择、自行加工,做出有关的目录和电子刊物、技术报告、数据文件等可视资料,供读者使用。同时,应购置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软件,以提高对网络的监控能力。

第3篇: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职校;教学;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职业教育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各职业学校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的精神,通过充分调研,组织召开多层次座谈会,经行业、企业专家、职教学者反复论证修改,着手信息化建设。处于此趋势下的职校德育课程教学也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东风,不断探索解决当前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通过教学空间的建设将网络信息资源变成为学生易接受的德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对增强德育课程的育人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当前高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1不想用———认识和观念问题。从观念上认识不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德育教学工具能够使德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参与培训学习无动力。

1.2不会用———学习和操作问题。重硬件,轻软件,由于学习培训跟不上,使得一些德育老师理论不通,操作不熟,想用但不会用。

1.3不实用———资源和共享问题。表现为:一是花钱购买的德育资源库不能直接用;二是对德育教学资源缺乏标准一致的整合,不能配套用;三是德育老师做一个课件得花费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投入精力很大,却只是用于一节课,难以方便用。四是对所制作的德育课件没有能进一步精加工打包入库,造成资源流失,不能循环用。

2当前高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的原因

2.1形式多样化,空间建设缺乏实际内容

各职校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如网络设施设备都基本成形,只是在融入德育课程教学时出现问题。不管是借鉴还是创新,德育课程教学空间形式呈现多样化,纯粹是拿来主义的做派,让每种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只是形似却无神,最后导致德育课程教学空间里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不知如何符合自身专业,缺乏特色。

2.2师资队伍老龄化,空间建设缺乏强大动力

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但是部分学校教师出现断层,甚至老龄教师比重较大,导致空间建设缺乏动力。也正因为师资队伍的老龄化,导致教师信息化素养不够,抵制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假设,同时也由于部分学校忽略了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导致点面分割明显。

2.3思路老套化,空间建设缺乏顺时创新

不管教师还是行政人员往往不根据专业要求和学校实际,采用旧思路指导信息化建设,让德育课程空间建设发生异化,无法达到改善德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3高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3.1贴教师,寻求资源,为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增动力

作为建设的主体,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必须贴近德育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师思想观念,自愿接受并采用这种新型的、挑战性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加强对德育教师的教学空间建设的培训,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寻求资源,如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研室沙龙等。校本培训可以请专家或相关的计算机教师,让德育教师集中时间,全身心地学习系统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或有效利用教师的空闲时间,根据德育教师的实际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答疑。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主要是通过走出去学习,由他们去完成点的任务,再带动面的发展,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3.2贴专业,融汇资源,为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增特色

德育课程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如何在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的育人效果是德育课程要重点思考的。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德育课程教学要符合三贴近原则。因此,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需要贴近德育专业,融汇各方资源如网络、现实,打造有德育专业特色的教学空间信息化。德育专业要实际,多点积极的能量,要符合学生生活,符合成长规律,健康引导,不能误导。因此需要德育教师对资源要有所筛选和设计,做到真正三贴近,同时要善于发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保证资源融汇的有效性。

3.3贴学校,集聚资源,为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增光辉

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从理论和实际上协调各部门,积极为德育专业集聚资源。学校在政策上要支持和保障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同时积极开展德育专业空间建设的研讨,提升学校德育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学校信息化整体发展。

4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高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提出的若干意见,以期为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徐红 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第4篇: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都提出新的挑战。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趋势,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德育理念及新的对策。重视德育与教学的整合,重视德育的信息化建设。本文就构建信息技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整合的运用体系,提出实施方法与实践反思。

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进化方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同时也改变着教育方式。我深刻的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趋势,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德育理念及新的对策。要像重视管理、教学信息化那样,按照把德育摆在首位的要求,重视德育与教学的整合,重视德育的信息化建设。

如何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整合的运用体系,我就参与的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探索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相整合的运用体系》的实施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网络德育教育较传统的德育教育有着明显的优势

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无视教育环境和主体的变化,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形式呆板,片面强调外在功能而忽视德育本体的育人功能,已无法遏制青年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和滑坡。目前全国大部分中小学都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建立校园网,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学校,教育时间不再相对统一、固定,教学工具不再只有粉笔、图片等。借助于信息技术工具后,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因此较传统的德育教育而言,具有开放、交互、趣味、能动的优点。

二、具体的实施方法

我们选择柳州二中2004级三个班(165人)进行信息技术与德育整合的实践研究,并以标准参照进行科学评价。采取档案袋评价法,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同时选择同年级另三个班级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在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上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一种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四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实施“德育设计目标呈现引导学习小组讨论活动导行网上德育评价反馈与补救”的德学模式,采用班主任工作与团队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将德育引向深入并向社会延伸,探索更科学、更有效、更适合高中生特点的现代德育模式。

1、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德育现状与家庭德育教育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的道德准则与心理,建立每个学生的德育档案袋,设立个人德育目标。同时学生在填写问卷时势必会审视自身的行为有没有合乎道德标准,这本身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而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家庭德育问卷也给学生与家长相互沟通的机会。

2、以政治课为核心的各学科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政治课在整个德育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德育的主渠道。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形式手段过于单一,以课本为主、以理论说教为主,造成学生厌上政治课,教学效果也就强差人意。而现代信息技术使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信息都能在第一时间反映出来,政治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补充教材、更新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互联网、校园网的资源分析政治课中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教学效果必然显著提高。 同时其它学科也利用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那么德育的渗透自然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3、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利用网络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的创新。

(1)、为了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互动效果,我们尝试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工具,打破学生的班际界限,不受空间限制的班会课——网络班会课:利用网络在时空上的优势,让学生走进“校园聊天室”,在班会课的时间段,实现班与班之间的“主题对话”。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在同一时间里,各抒己见,博采众长。网络班会是对班会形式的一种创新和拓展,深受学生喜爱,做到了全员主动参与、交流与互动。

(2)、班主任可以通过网上BBS、MSN、qq、E-mail与学生、家长沟通。有些学生渴望与老师沟通,但有些话又不好意思当面对老师说。这种与学生间接沟通的方式,教育效果往往会更加好。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也会因网络的出现而更得心应手,班主任可将每学期对学生的德育评语以E-MAIL的方式发给家长,并及时掌握家长的信息反馈,互相沟通学生的思想动向。

(3)、信息网络也有利于提高共青团的德育工作层次、拓宽德育渠道。如目前互联网上的“中国共青团”以及各地的共青团网站,为学校的各级团组织提供新的德育载体,团员的组织生活会更丰富多彩。团支部应该在主题团活动、团课中充分利用这种新型的德育资源和手段,使团队的思想组织建设更富实效,增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青少年中的凝聚力。

4、发挥学校德育网站的阵地作用。德育网站不仅是一个德育管理、信息交互的平台,也是一个如同板报、报刊、杂志一样弘扬主旋律,进行宣传教育的阵地。为此,我们紧跟形势,针对热点问题,在校园网上开辟德育网页,适时设立教育专题,营造舆论氛围,对师生进行了正面引导。如我们设立“校园说法”专栏,宣传法律法规,以典型案例给学生以警示。设立网上德育论坛:及时就某些热点问题或典型案例在论坛上提出讨论话题,如“我眼中的民族精神”、“我心中的好老师”等,引导学生自由登陆,发表见解。利用BBS进行网上辩论,轻松的氛围、活泼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自由的空间。各班都建立班级子网页,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到这项展示班级体建设成就的活动中来。

5、在网上开展青春期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指导。网上开展青春前期教育,摆脱了传统单一、尴尬的说教模式,在拓宽了教育渠道同时,还为学生与教师坦然面对性教育,提供了宽松、自主学习的教育环境,让花朵顺利绽放。由心理老师开设“心灵之窗”专栏,解答学生考试忧虑,人际交往等问题。同时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使学生少了一分顾虑,多了一分坦诚,能够大胆地说出心理话。同时,心理辅导员也能够通过网络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准确地开出“处方”

6、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校可以根据德育工作的需求,自主选择、开发一些网上实用软件工具,为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服务。如可以设计网络选举:我校团委在校网上开展了竞选学生会成员、评选文明班,推选“三好学生”等活动。利用网上“投票”功能,把以往书面选举变为网上选举。这种方式改变,使选举工作更为透明、公正,深受学生、教师的欢迎。人人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庄重地投上一票,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

三、效果

实践表明,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学校德育建设中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德育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德育的方法与途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提问、讨论、交流、尝试、倾听、思考、反思等一系列活动,最终使学生在认知能力、道德情感、人格完善上得到协调的发展,从而做到知行统一,为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

四、反思

课题组在研究中也注意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学校德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建设德育信息化,必须以一个区域的教育信息技术整体氛围为依托。区域性教育信息观念的形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积极性的提高,是实施德育信息化的前提条件。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或乡村学校往往无法兼顾到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软件的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培训。

2、要做好网上资源的过滤和分类。网络中包含丰富的德育资源,但也有大量的暴力、色情 、黄毒等不健康的网页内容。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网上资源的过滤和分类。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在校园网上安装过滤软件,屏蔽不良信息;二是安排专人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良信息,保留健康有益的内容,然后下载到校园网上,进行重新归类、编辑后,供学生浏览使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资源丰富、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

3、帮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信息,引导他们正确判断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对假、恶、丑的分辨能力。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德育和主体。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时要注意做到:(1) 导向--引导方向。教师要明确、揭示德育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利用网上资源开展学习;(2)导法--指导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获取德育资源的方法以及利用德育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3)导疑--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导行--引导德育行为。引导学生将德育思想落实到德育行动上,才能使德育知、情、意、行的过程得到最终的体现。

4、现有德育信息化资源匮乏问题。现在还没有有关这一内容的配套教材与资料。当前,学科教学的信息化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也比较容易购置和使用,但德育信息化网络资源却十分短缺,很难找到。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等不靠,主动进位,在课题研究探索中着重自行设计,创新内容,积累素材,用科研的方法推进工作。

5、要注意摆正信息网络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位置。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信息网络资源和技术在德育改革中占据重要位置、起重要作用。但德育工作说到底是"以人育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网络技术只是这德育系统工程中的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绝不能盲目夸大信息网络技术在德育中的作用。教育者必须综合运用包括传统的德育方法和手段,不断地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坚持原有的各项德育基本原则。

6、要注意做好德育信息、德育效果的反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德育工作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新事物、新尝试,现在仅处于一个摸索探求的阶段,其中的方式方法不一定完全正确。故德育工作者要注意德育效果的反馈,以便及时矫正修改。

我们开展信息技术与学校德育工作整合的运用体系的课题研究,一方面是为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新路,另一方面德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新形势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跟进社会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无论是深化学校信息技术还是学校德育工作,我们还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更需要我们创造性的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玉丽:《学校德育的新视点--网络德育》,《北京教育》2002年第11期

2、 夏锡良:《教育信息化与德育现代化》

第5篇: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道德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018-02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中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这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产生了很大的帮助,使得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但是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一切是非善恶同时存在,对高中学生的思想、生活与学习造成很大的冲击,对高中学生正在形成中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这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令教师和家长不得不深思。信息技术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的场所,与此同时信息道德教育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信息道德教育与信息技术课堂的关系

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信息道德的三个层次,即信息道德意识、信息道德关系、信息道德活动。

1、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让学生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伦理和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信息道德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预期的教学目的进行了说明,信息道德教育贯穿了这三个维度,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时刻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学目标,进而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2、信息技术课堂是高中生信息道德得以发展的舞台

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就是讲信息技术教学对高中生信息道德的形成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要教会学生学习信息和利用技术的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信息技术课堂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的舞台。

信息技术课堂与信息道德教育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我辩证的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好信息技术课堂这个舞台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以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栋梁之材。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的信息技术课,是学生们异常喜爱的课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果说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没有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那么空有知识的人也只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悲剧人物。而当今的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单一的传授知识不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有意识的渗透德育。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信息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没有掌握好信息道德教育时机

尽管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学科教育中的地位逐步在提升但是侧重点更多的是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这三个方面,对于信息道德的教育仍然没有可到实质性的落实。在很多的调查中现实,一线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信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将其与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好信息道德教育的时机。

2、教师没有认识到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高中生是一个心智趋于成年的群体,他们不再认为自己的学习应是一个被动的接纳过程,更多的应该是发现学习或主动地形成认知需求,在这样的一个认识情况下,教师将信息道德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有甚者会做出一些与教师要求相悖的行为以发泄自己对教师的不满。

教师要了解教学的对象,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与学生融为一个整体,设身置地的去考虑学生的心理。也只有这样教师才知道在什么样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是有效地。

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它给人们带来了精彩,也存在对中学生成长不极这不利的因素:计算机病毒肆虐,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色情、暴力游戏……等等。面对这些,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定型的中学生自然会有不少的思考和困惑。今天我国需要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单一的传授知识不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有意识的渗透信息道德教育。由于信息技术是高中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平台,那么如何把信息道德教育渗透于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信息道德

1、在教学目标中渗透,做到有的放矢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信息技术部分明确地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要求“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实用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信息道德作为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便有了指导方向。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它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作用、评价功能。在课堂教学目标中明确信息道德教育目标,有助于教师对信息道德教育的调控和强化。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里包含了很大一部分网络应用方面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在网络知识教学的同时增加或加强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

2、在教师课堂行为中渗透,做到言行身教

信息道德教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更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优秀的教学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和有益影响。例如课结束后,教师将自己座位的椅子摆好,再下课。然后让学生也各自将自己的座位摆好,让机房的椅子始终处于整齐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学着教师自觉地摆好椅子。再比如,在“文件夹管理文件”的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培养学生分门别类管理文件的好习惯的目标,教师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在教学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教师建立一个文件后随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会把坏习惯传给学生,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应十分注意每个教学内容、每个教学环节中自身的表率作用。

3、在课堂案例中渗透,做到情景学习

案例的引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案例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信息道德。案例内容影视符合信息道德要求的,可以让学生从中意识到信息道德的重要性,使其感悟信息道德关系的复杂性,并可以从案例中的实例得到经验,以规范自己的信息道德行为。

例如在《声音的采集》案例中,教师将一对母子的QQ对话作为案例,母子双方都更改了年龄,并通过变声器改变了性别,在两个不同的房间中,彼此很熟悉的俩个人却通过网络变成了两个虚拟世界的情侣。通过这一案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网络的利与蔽。QQ聊天是高中生常用的聊天工具,由此使得学生有切身的体会,从而认识网络欺骗和网络犯罪。

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渗透是一种对学生意识的潜在教育,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便可以认识信息道德,进而规范自己的信息道德行为。

4、在课堂讨论中渗透,做到加深认知

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是一项周期比较长的工作,不能仅仅靠几节课来完成教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讨论课”的方式来辨明是非。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备课时,事先准备一个信息伦理道德问题的典型事例(比如软件盗版、信息安全、网络诈骗、QQ盗号、聊天交友等问题),当课堂正常任务完成后,就组织学生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教师给以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讨论中会逐渐提高认识,深切感受到遵守信息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有些感悟深刻的学生,还会成为教师的好助手,帮助老师影响和教育更多的人。

5、在作业反馈中渗透,做到及时强化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对学生行为的强化,及时正确的强化有利于学生信息道德的发展。在心理学中行为主义者强调正强化和负强化对学生行为的培养起必要的作用,及时的正强化有利学生正确行为的重复,负强化有利于减少学生错误行为的发生频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中不仅仅涉及到正强化与负强化,教师更多时候采用的使惩罚措施,这就需要加大了教师对惩罚的理解。惩罚和负强化并不是同一概念,惩罚会带来很多的教学负效应,如把握不好这容易适得其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信息道德行为的反馈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形成起一定的影响作用。教师要注意学生上交作业的途径、作业完成的方式、作业内容的真实性,以及作业过程中的思维变化等多个角度。做作业的过程会涉及信息道德意识,信息道德关系,信息道德行为三个方面,是学生信息道德的完整体现,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作业反馈,而且返回要从多维度进行,不能只对其结果反馈,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只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信息道德教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将信息道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在接受说教的、生硬的教育,而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信息道德教育素材,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信息道德教育渗透,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伯黍等.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广东教育,2003, (1).

第6篇: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一、德育信息的特点及分类

德育信息是指在德育系统中和德育过程中得到利用、传递和转换的信息。德育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转换、交流、传递等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文字和人的行为。

德育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德育信息具有正确性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有时传递信息不一定完全正确甚至故意传递错误信息。但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必须是科学的和正确的,绝不允许教育者利用德育传播错误的思想观念,以致误人子弟。教育者要始终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受教育者传递正确的德育信息。

2.德育信息源具有不固定性

一般情况下,信息源在德育过程中的出现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往往很难固定。就时间角度而言,德育信息的来源既有传统的道德观念,也有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甚至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期望;就空间角度而言,德育信息有的是源于国际环境,也有的是基于对本国现实社会生活的认知;就主客体关系而言,受教育者德育信息的获取既有教师、家长、同学、朋友,也有网络媒体、广播电视、书籍报刊等传播媒介。

3.德育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新旧价值观念激烈的交织、冲突,学校德育的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变化更加剧了受教育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受教育者的思想的多层次和千差万别就要求德育信息也必须是多层次和多样性的,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德育信息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包括德育信息在内容上的多样性、德育信息在传输形式和渠道上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例如报告、演讲、谈心、访问等。

德育信息按照其传递的目的和作用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知识性德育信息。如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青少年学生坚定理论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第二、教育性信息。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第三、控制性信息,即教育者为保证德育系统的有序性,保证德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传输给受教育者的信息,如公民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准则等。第四、反馈性信息,即反映德育信息传输结果的信息。反馈信息是教育者将德育信息传输给受教育者之后,受教育者做出的反映性信息。如学生对老师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的评价、建议等。

二、德育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往往是由外部信息刺激开始的,当外部德育信息对青少年产生刺激时,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中,德育信息的刺激是前提,德育信息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1.德育信息量的增大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辨别和接受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德育信息随着青少年获得信息量的增大而相应地增大。无论知识性德育信息还是教育性德育信息将会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进入青少年的视野。这些德育信息使当代青少年思想变得更复杂,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而且由于信息的铺天盖地使青少年无所适从,德育信息量的增大正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辨别和接受能力,使他们在选择中出现苦闷与彷徨,部分青少年甚至吸收了错误的思想道德信息,形成了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最终被引入了思想道德发展的误区。

2.德育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比较和选择能力

如前面所述,德育在传输形式和渠道上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传统的传输渠道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而当前随着德育信息传输渠道的增多,青少年获得思想道德信息的方式呈现多渠道、多层次性,这一变化使传统德育中单一信息渠道带来的信息不畅通的弊端得以弥补,而且可以实现比较和选择多种信息渠道传递的信息,以此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但是由于正规信息渠道和非正规信息渠道的差异,一旦出现不同信息渠道传递的信息相异甚至矛盾,就很容易导致青少年思想出现混乱。如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的传输差别较大,需要教育者加以引导,才能使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德育信息传递速度的迅速考验着青少年的吸收能力

当前社会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对青少年吸收能力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青少年及时、有效地掌握最新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等信息,而且可以随时掌握这些信息的发展变化,由此强化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信息的吸收能力;但由于信息传递速度快也容易导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中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可能使青少年无所适从。

三、德育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的提高策略

第7篇: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网络德育 大学生网络德育 基本特征

传统意义的德育主要是教师主宰整个课堂,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以及内在的精神需求,因此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单向灌输。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容易造成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相互脱节,而教育形式会越来越单一,越来越僵化,更严重时无法实现德育教育的功能以及教学目标,而在网络活动中确立了一种新型的主客体关系,可以实现人机互动与网络空间中实现动态统一,德育教育通过借助网络形成网络德育,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的形成。可以说,大学生网络德育丰富和发展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突破。

1 网络德育的内涵

网络德育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并且利用网络带给我们的各种资源和便利,区别网络的利弊,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网络人。

网络德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对在校学生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影响,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一种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网络的普及而产生,网络德育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是一种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

2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内涵

大学生网络德育是网络德育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即针对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进行的网络德育教育。所谓大学生网络德育是指高等院校中,教育者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范,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条件和工具,通过在“网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开展德育管理和实施各种教育活动,同时注重“网下”日常德育工作的联动,使大学生形成德育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德育内容包括德育信息、就业指导、网络德育课、虚拟社区、网络文化、网上咨询答疑、在线讨论、网上德育基地等等。获取、选择、创造以及传播网络德育信息的过程也是使用丰富、生动、正确的信息而影响和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的过程。大学生网络德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不仅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德育教育的时效性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教育者通过教育的过程,对被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而产生的实际效果;第二种观点认为德育的时效性是指预期目标任务的完成率和到达度即指德育工作成功率,一个德育过程结束后德育工作取得的结果即为德育效果,这个观点包括德育效果和德育效率两个方面。因此,德育的时效性是一种内外两种效益的结合,即德育的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德育的内在效果,针对的是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推动全社会的全面进步,针对的是社会的整体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3 实施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必要性分析

3.1 高校网络德育是净化高校网络信息源的重要力量

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传统的高校德育,显然不足以应付业已形成的网上不健康的、反动信息和西方文化,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将有利于净化学校网络信息源,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建设,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从而对有害信息进行有效地抵制,在网上信息传播中发出最强有力的声音,在网上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的思想阵地。

在传统的德育中,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接受的外界信息,从信息源至信息流动过程都有较好的可控性,使得信息工作较“纯净”。互联网的普及打破这一局面,扰乱了以前的局面,对信息源的限制以及对信息的过滤变得非常困难,在计算机网络形成的信息环境中,使得大学生周围的信息空间难以控制,信息质量大幅度下降,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能够在校园中传播,从而形成复杂的环境,高校德育空间也不可避免的遭到破坏。

3.2 高校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手段和方式转型的需要

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探索人生价值的重要阶段,高校在传统德育模式下,用这些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来约束年轻人的行为,着重于向青年大学生传递现有的道德和法律,一般很少涉及如何引导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开展道德和法律的建设问题。通过网络他们可以宣泄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毫无拘束地浏览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和参与聊天,自由地抒发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自己的理想,网络教会他们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做人。只要网络与网络空间是现实存在的,就无法避免网络对学生思想、情感、品质、心理的影响,也就无法避免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寻求实现他们多元化的愿望与需求。对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高校德育要消解网络的冲击,应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筑起一堵思想上的“防火墙”,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的转型。

3.3 高校网络德育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保持高校德育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高校德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要全面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工作,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另一方面它也是运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高校德育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全面介入互联网这一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同志明确指出,“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政治斗争阵地。因此,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的问题。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否则是很难做好的。”

4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特征分析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通过网络传播大量的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拓宽了眼界,它具有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以及虚拟性等特点,同时传播新闻的媒介还具有广泛性、时效性等特点,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知晓天下事,而且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虽然网络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网络也有一些良莠混杂的思想观念,面临网络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高校的教学也应当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环境,这些负面的信息使得高校的德育教学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

4.1 教育对象的不固定性、多层次性和身份的隐匿性

由于大学自由时间比较多,大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心情等安排自己的网络生活,大学网络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在校的学生网民,因此,大学生群体的上网具有高流动性。从大学生上网的目的看,有的是通过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进行个人创作,有的是浏览信息资讯网站,有的进行网络聊天进行沟通,还有的是酷爱网络游戏,因此,网络受众的年龄、喜好等各不相同,网民的基本信息不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网民的真实身份很难确定,加上众多网民上网的目的也是不同的,都给大学的网络德育教育造成了特殊的困难,这也是与传统德育教育的明显差别。

4.2 教育手段、教育语言的多媒体性和生动性

采用网络教育会使学生融于其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和教育,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传播信息不单一,网络传播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的积极性,如文章、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于一身,学生就会感兴趣,对网络产生不可拒绝的吸引力。网络也不可避免的使一些缺乏自制力的主体产生精神依赖,源自于网络传播信息的生动性、参与性和吸引性,造成过分依赖虚拟空间而影响了现实生活。网络社会的这种双面性,一方面提出了增强现实社会责任感以及提高自我控制力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这项问题。

4.3 教育情景的虚拟性和隐匿性

网络社会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由于主体身份的虚假性,学历、职称、职务等带有很大的虚假性,甚至主体的国别、民族、年龄、性别、籍贯都存在着隐匿,带有很大的虚拟性和隐匿性,相互交流沟通中所表达出的感受、看法也带有一定的虚假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内,由于网络社会中主体们撕掉了现实社会中的假面具,这种虚拟性、隐匿性所带来的虚假性和真实性的并存及渗透,另一方面观点的真实性、可信性,给网络德育带来了挑战和困难,由此,网络辨认能力就变得格外重要。

4.4 施教范围的超时空性

通过网络,信息的高速传播技术不仅跨越了国界,人们之间没有了时间的隔阂,人类的知识、世界的信息可以瞬间传播,也缩短了空间距离,消除了空间的概念,消除了主体间国家、民族、年龄、性别等的界限,似乎网络社会中的每一个主体都生活在一起,拉近了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由于网络超越了时空,大大提高了网络德育的针对性、覆盖性以及时效性,使得人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各地的情况和主体感受。

4.5 教育主客体交互作用性强

在网络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之间也不再具有制约关系,教育的主客体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教育,选择、接受和发表何种信息完全具有自主性;同时,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不可改变的,可以自由地在网上交流和讨论,进行交互的教育,教育的主客体通过网络达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主客体的这种平等关系使得教育者更具有人情味,改变传统的那种局限在校园内、课堂上的教学,这种教育模式还一改传统的德育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容易在德育中取得理想效果,变成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这样一方面给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德育工作的全新的平台,另一方面也给受教育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使网络德育有了更加广泛的传播途径和高速的传播效率。

参考文献:

[1]蔡丽华,何建新.国外网络德育实践的理性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05).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社政[2000]10号文件.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9年1月.

[4]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5]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网络信息;中学生德育;冲击;应对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的渗透无孔不入,已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对学校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信息对学校的渗透,一方面为中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知识,另一方面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消极的思想道德影响。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积极应对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带来的巨大冲击,消除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的不良影响,提高中学生德育水平。

一、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带来的冲击

网络具有极强的信息传播能力,在海量驳杂的网络信息中,各种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在某种程度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健康内容。网络信息对中学生的渗透,给中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冲击

网络信息严重冲击着中学生的道德认识。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特点,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绚烂多彩的网络世界,网络极强的知识传播能力,为中学生带来了海量的驳杂信息。在这些海量驳杂的网络信息中,充斥着许多包含暴力、色情等极为不健康的内容。这些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中学生的道德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模糊了中学生是非善恶的界线,影响了中学生对是非善恶的基本判断。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幼稚时期,思想和性格都还很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还未形成,且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还比较弱,无法准确分辨各种信息是否健康,也缺乏对不健康信息的免疫力。因此,中学生非常容易受到网络信息中不健康内容的影响。中学生会在网络信息不健康内容的影响下,产生错误的思想道德认识,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悖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网络不良信息对中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的巨大冲击,会导致中学生忽视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对思想道德产生轻视或者错误的认识,形成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中学生思想道德沦丧。中学生在错误的思想道德认识指下,会做出悖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规范的行为,这对中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2.对中学生道德意志的冲击

道德意志,是实现道德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于一个人道德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意志能培养一个人的顽强毅力和坚韧性格,对于人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学生是人生的萌芽期和发展阶段,要加强对中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为中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打好基础。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意志,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网络信息对中学生道德意志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信息的便捷性严重冲击着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觉动脑的习惯;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则严重冲击着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爱好。受网络信息的影响,中学生大多不愿意自主思考,开动脑筋去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是喜欢走捷径,通过简单的操作,诸如“百度一下”去网上寻求现成的答案。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过多地吸引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缺失,使中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畏难心理和厌学情绪。另外,网络信息严重腐蚀着中学生的意志品格,使中学生沉溺于网络,导致中学生意志消沉,懒散堕落。另外,中学生沉溺于网络,不利于中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进而影响了中学生顽强拼搏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的培养。

3.对中学生道德情感产生的冲击

中学生的道德思想感情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信息对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丰富多彩的网络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严重影响了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中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严重受制于网络信息。中学生不能正确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压力,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精神的慰藉,逐渐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显著退化。而且极大地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中学生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和各种交流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中学生产生抑郁症倾向。

二、应对网络信息的有效策略

1.创新教育观念

网络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的冲击,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发挥网络信息对中学生的有利影响,抓好中学生的德育,提高中学生的德育水平。首先,要创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中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拥有广泛的兴趣,而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创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实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发挥网络信息的有利影响,加强中学生的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改变以往对中学生德育中枯燥的政治说教,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制作以德育内容为主动漫、微电影,通过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对中学生的德育。还可以广泛收集中学生中的助人为乐、好人好事的相关事迹,制作数码作品在中学生之间大力宣传,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平等的姿态和中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和掌握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中学生子女进行有效地疏导,而不是一味地禁止中学生子女接触网络信息。家长可以对海量驳杂的网络信息和各种网络游戏进行甄别,将那些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信息分享给子女,将有利于开发中学生子女智力的游戏推荐给子女。同时,要加强对子女的引导,避免子女过分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2.创建专家型网络德育人才队伍

应对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的冲击,提高中学生德育水平,关键要创建一支专家型网络德育人才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既要有专业的网络知识,有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创建专家型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具体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网络德育工作者要树立“专家”意识,立志成为中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专家人才。网络德育工作者要从宏观大局上对网络技术发展做出准确的把握,努力学习网络相关知识,增强网络德育的技能,提高网络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提高浏览网页查询信息的能力等。(2)组织管理者要加强对网络德育人才的政治素质教育和网络专业技能培训。要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实现对网络德育工作者能力的提高。对网络德育工作者开展深度的政治素质教育,提高网络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加强对网络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技能培训,开拓网络德育工作者的技术视野,增强网络德育工作者的网络专业技能。

3.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是一个具有强大技术优势的平台。学校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学校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强大的技术优势,激发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中学生成为自我心理教育的主体。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虚拟环境的优势,加强心理辅导老师和中学生的网上交流,避免面对面交流的尴尬。通过师生之间网上交流的互动,实现心理辅导教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

4.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因此,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对中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实现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加强。强化对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结合时代精神,将公民意识、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注重对社会时事问题和焦点问题的关注,并加强对中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建设的有益营养,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课程教学等方式实现对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化。在此基础上,组织中学生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5.强化中学生网络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

海量驳杂的网络信息并不完全是洪水猛兽,只有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才会对中学生德育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要强化中学生网络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中学生德育水平。要从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的层面上,加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判断。同时,强化中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

三、结语

网络信息对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创新教育观念,创建专家型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中学生网络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实现中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智勇. 浅析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的冲击和应对[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51):47-48.

[2]葛剑鸣. 网络时代中学生德育工作对策[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2(6):140-141.

[3]陈晓宁. 网络时代中学德育的问题及其应对[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4]王凤秋, 何葵. 网络对学校德育的冲击[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1):8-10.

[5]翁宗琮. 网络环境下提高中学生德育实效的对策[J]. 教育信息技术, 2013(6):39-41.

[6]周建军. 互联网对城市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D]. 广西师范大学, 2003.

第9篇:德育信息化教学范文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德育工作更具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堂成功有效的思想教育课,总要需要大量的材料、信息。当前的德育教育存在信息量少,视野不够开阔,内容不够丰富,只有教师的空洞说教,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缺乏说服力,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在当代信息量超大的网络条件下,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存储量。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德育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和互动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工作,传统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活动不仅仅是文字,学生可以通过声音、动画、图片等不同的形式去感受和理解德育教育,从而解决思想上、情感上的障碍。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德育教育的手段、方式、效果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时更加强化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感知,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德育内容,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向前方发展。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对传统、封闭式的育人方式进行了变革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网络上搜索各方面的德育资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本质特征。

(四)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以推进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学生差异各千,根据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搭建一个合理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自尊。教师给出相关的探讨问题,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去搜索相关的资料,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变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教育方面扮演者积极重要的角色。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最大发挥,同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文化知识素养,其中一项重要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如何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网络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去丰富学科的教学内容,优化学科的教学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六年级信息技术课中进行过制作幻灯片的教学内容,当时正值学校的法制宣传月,我就借此机会让学生搜集法制学习的信息,整理法制宣传的资料,制作法制宣传海报和刊物,并提出在互联网中一系列不道德、不守法的行为,警示学生认识到不正当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认识到其中所涉及的道德层面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指导学生理解世界上公认的信息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要求其自觉遵守。学生们在学习制作电子报刊的阶段学习过程中不但体会了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的过程,同时也接受了法制教育。如语文《我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我从心理学教育学中得知,这一阶段的学生把友谊视为他们心理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源和兴奋点的友爱感,我组织他们制作“珍爱自我”和“珍惜友谊”主题网站,把爱的教育和美的教育结合起来,让他们用美的规律来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形象,使真挚友情升华为深厚的道德体验,以此作为鼓舞他们一生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