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

第1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高职高专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简称为“2005方案”)的规定,从2006年秋季入校新生开始,在高校所有专业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因此,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需要,如何搞好《基础》课教学,已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

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又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生产和管理的教育,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组织教学。要求毕业生不但要有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需掌握某一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的是一种理论够用、技术熟练、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应用性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就要求《基础》课的教学,必须把学生定位在即将走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社会人,围绕课程内容,结合经济建设第一线的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有选择、有重点地组织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符合“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理论素质、道德素质、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法律素质。

(二)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更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问题。因此,课程设置中,立足于技能教学,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首先考虑到就业市场的需求,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并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来设置课程。同时,课程设置还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需要和部分学生升学的需要,增设一些选修课,兼顾就业需要的灵活性和学生发展需要的选择性。

(三)课程体系十分重视以实践教学为核心。

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高专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重要特色。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目标设定中的基本要素。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从“怎么做”入手,重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知识和经验,并通过解决实践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

高职高专教育在培养职业专业能力的同时,特别强调培养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对《基础》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以合适的形式和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道德与法律知识,然后靠自身的实践和修养,内化为良好的素质。

二、重新整合与精练高职高专《基础》课教学内容

在《基础》课教学中,结合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灵活性使用教材,重新整合和精练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突出与高职高专教育联系紧密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一)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在重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时,要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点,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思想方法和重大事件为要素,构建若干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块。如可以把“树立正确恋爱观”、“家庭美德”与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方面的法律“婚姻法”、“继承法”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在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结合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品质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把“社会公德”与调整公共秩序方面的法律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法”、“集合游行示威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内容整合在一起讲授,使学生明白遵守社会公德与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既是道德的要求,又法律的规范;把“职业道德”与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劳动法”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个人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职业道德与劳动及劳动法律关系的认识,等等。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高专《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职业道德的一般内容,还应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到行业层面,对不同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结合它们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二)教学内容要体现“精”和“新”。

《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科学性、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而广泛,而规定的教学课时数又有限,因此,高职高专《基础》课教学必须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改变原有的、追求系统性与完整性的习惯教学模式,重点提炼出一些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要体现“精”。“精”就是要筛选提炼出那些高职高专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需要提高和端正的重大认识问题和特别关注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人生价值、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工作就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等等。通过对这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对“依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提高高职高专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进而提高他们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和奉献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教学内容要体现“新”。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和个人生活重人转折时期的大学生,他们是一群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思考、精力充沛年轻群体。在渴求知识的同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变化,他们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困惑。对他们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他们关注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回答,显得尤其必要和重要。因此,高职高专《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既不能等同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又不能一味追求教学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必须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从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针对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和他们面临着的现实挑战,组织“内容新、观点新、视角新”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基础》课的理论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特点,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创新高职高专《基础》课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创新教学途径和方法,是搞好高职高专《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关键。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问题意识”,从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加强《基础》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一)加强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开展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是保证《基础》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仍然存在一些理论盲点和思想疑点,不能掌握教学热点问题,解决不了教学难点问题,就谈不上保证《基础》课教学的质量。

因此,《基础》课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学实践中的重点、理论难点和思想疑点等问题,要根据形势发展和情况的变化,时刻关注和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也可以借助申报各级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以及相关重大理论研究项目进行研究,尽可能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会议,特别是全国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会议,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总之,通过要研究和交流,把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搞清楚、搞明白。只有教师把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搞明白了,才能给学生讲深讲透,使学生清楚明白,进而接受和内化。

(二)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基础》课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实现由传统继承性教育、共性教育向创新型教育、个性教育的转变,改变“满堂灌”的作法,采取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必须多样化,如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讨论式、演讲式、报告式、咨询式、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改革考试方法。

《基础》课教学重在“陶冶精神世界、关注灵魂塑造、培养健康人格”。突显的育人功能决定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不能仅凭借一张试卷就能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来。要客观、真实地考察和评价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价值趋向、内心信念、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必须建立一种多样性、全面性、综合性的考核机制,通过对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考察,才可能是一个公正而客观的评价。因此,《基础》课考核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把课堂学习考核、实践教学考核、平时言行考核、试卷基本理论知识考试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中突出知行的统一,行重于知,让学生真正认识和感受到开设《基础》课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紧密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不断研究和探索好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基础》课重要性的必要要求。我们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做更多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以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要求,为国家培养诚信品质优秀、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强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

[4]《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

[5]许辉:论新课改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J].教育与职业,2005,(1)。

[6]方明:《高职高专教育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研究结题报告书》,教育部项目编号:II17-104。

第2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道德;专业伦理

在当今大力提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机会均等的背景下。专业道德的提出昭示着幼儿园教师在当代社会将面临更多的职责挑战。因为“教师作为变革的因素。在促进相互理解和宽容方面,其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今日这样不容置疑”,“他们要为培养一代新人的性格和精神作出贡献”。从保障儿童权利角度看,学龄前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弱,最需要法律保障与伦理关怀。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和专业发展中加强专业道德建设非常重要。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

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基础上。在专业领域内合理行使其专业权力以完成专业职责与使命的一整套伦理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对专业的道德信念与责任、对儿童及与其有关的教养者的伦理责任。它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而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所建立的伦理标准都有较为充足的专业和理论依据,充分考虑了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实际,全面,具体,规范,要求适中”。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幼儿教育作为特殊的文化或精神活动,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是首要的、基础性的要求。如果缺乏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本质的认识,那么其专业道德就难以真正确立,伦理方面的审视就缺乏标准,因此,只有认清专业道德规范。才能保障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生活价值并确保他们正确行使专业权利。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体系的向度

幼儿园教师论文专业道德发展的向度包括教师对专业的责任与信念、对幼儿发展的责任和伦理道德态度两方面。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体系中。教师对专业的责任、信念是基础。专业责任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包括对教育专业的承诺、责任及对儿童的责任。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师应担负的专业责任通过教育法规、教育政策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形式予以规定,例如我国《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二条、《教师法》第一章“总则”部分和第二章“权利和义务”部分规定了教师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相应的岗位职责和可以享受的权利等。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为例,其中包括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项要求,但这六项要求都在强调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具有职业化色彩,缺乏专业性特征,在教师专业标准方面还没有相关的准则。在教师对待学生的伦理道德问题上,也没有相关的、能够体现教师专业的法律法规依据,更多的是从传统道德的信念体系和职业道德角度看待问题。国外的一些相关文件则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全美教育协会。1975年制定的《美国教育协会教育专业伦理守则》不仅提出了教育的专业道德规范,也对教师履行专业职责提供了判断标准,它规定“教育者有无限接近最高大的标准的责任,教育者要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保护学与教的自由和保证所有人在教育上的机会均等”……为了得到同事、学生、父母以及社会成员的信任和尊重,教育工作者应当追求并保持最高水平的专业操守,要履行对学生的承诺、对专业的承诺。在“对专业的承诺”中指出“基于深信教育专业服务品质直接影响国家人民的福祉,教育工作者应当全力提升专业水准、带动行使专业判断的风气、吸收值得信任的人投入教育生涯、防范不合格的专业实习”。这些规定,表明教师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确立了教师在专业工作过程中应坚持的道德职责标准,体现了教师道德的专业性。

与幼儿园教师对专业的责任相比,他们对幼儿的伦理道德与发展责任的意义与价值更为深远。鉴于我国目前没有针对幼儿教育专业责任和专业伦理守则之类的条文,笔者以美国为例对此进行分析。美国不仅具有整个教育行业的专业伦理守则,而且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90年针对8岁儿童教育的特殊性专门制定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伦理守则》,该守则制定的初衷是“引导早期教育从业人员的责任及行为,并为解决早期教育可能遇到的主要道德困境提供一般原则”。

该伦理守则分为幼儿、家庭、同事、社区与社会四个方面,并说明了这四方面的专业责任和专业关系。每个方面又包括守则的理念和原则两部分,具体阐述了幼教专业人员在该领域的主要责任,并指出幼儿园教师论文教育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以对几个方面核心价值的承诺为基础的:承认幼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独特而且重要的阶段,以幼儿发展的知识为基础和幼儿共处。尊重幼儿的尊严、价值和独特性,在以信任、尊重和关心为基础的关系中协助幼儿和成人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在“对儿童的道德责任”方面,规定教师对幼儿的道德责任理念包括六个方面:熟悉幼儿教育的知识基础。并通过继续教育和在职训练跟上时代的潮流:以幼儿发展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对每位幼儿的特殊了解作为实务的基础:认识及尊重每位幼儿的独特性及其潜力;承认(认知)幼儿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创造及维持可促进幼儿的社会、情绪、智力和身体发展的条件;支持特别需要参与与其能力一致的正规幼儿教育方案的儿童权利。

美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守则成功之处在于不仅确立和表达了专业道德规范,还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履行专业伦理责任的指标和判断标准,并把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责任、信念有机融合在一起。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在建构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体系和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过程中借鉴。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路径

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是在完善教育法规、建构教育专业伦理体系、发展专业精神、走向专业伦理的过程中实现的。

首先。完善教育法规、建构幼儿教育专业伦理体系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基础。从我国当前的状况看。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多是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待的,或者说是基于对教师职业崇高性的认识而对教师人格的期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幼儿园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被定格为“道德的化身”。在对教师的期待与评价上,存在过分突出教师的道德标准、忽略教师专业标准的现象。支持教师职业感的是“园丁”“春蚕”之类强调辛劳和奉献的道德准则,而非真正的专业标准。这是一种理想的期待,而无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现实生活基础。上述提及的美国的两部守则。所规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职责都是基于法律和专业的视角,以充分考虑幼儿园教师论文工作专业特点为基础的,因此,幼儿园教师的各种行为规则都被定位在法律框架之内。如守则中关于教师与儿童、家长,教师与同事等伦理道德关系的处理准则。就是由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派生出来的。这种在法律和教育行业理论守则指导下的教育活动显然是一种专业道德活动。而不仅是一种职业活动。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换始终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从最初的一般性德行要求到具有道德法典意义的专业伦理规范。从重视知识、技能教育的技术性培养逐步过渡到专业精神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提升的兼顾是教师专业化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

笔者认为,我们也应结合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规范。使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违背教育伦理道德不仅涉及道德问题,更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意义上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的习惯。

其次,发展专业精神是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水准的途径。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实质上是一种“角色”伦理。即按照社会赋予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角色和教师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的主要职责来确定其基本的伦理规范。体现为一种专业精神。“教师的角色化是一个有着很深厚的道德范导意义的存在。它凝聚着教师对自身使命的某种敬畏。敬畏必然表现为道义、良知和职责。事实上它通过教师角色的‘耻感’来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德自律,体现为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所以,幼儿园教师专业精神培养应包括让其对自己的角色和专业使命形成一种敬畏的精神,敬畏不是迫使自己服从权威、承担责任,而是一种人性的内在要求,是尊重本专业的基础与实践的动力。发展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精神,需要规范行业准入制度,严格按照要求选聘教师。真正强调专业伦理(而非一般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将专业知识纳入专业伦理的视野之内,将比单纯地呼唤伦理道德更能发展出独特的专业伦理学术建制。

再次,走向专业伦理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建设目标。专业道德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方面。专业道德更强调专业性与主体性,专业性实质上是指某一行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性,因为一种职业的专业化提升如果没有专业道德规范及其提升。如果不能赢得社会对其的高度信任和尊重。那么该职业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取得相当的专业地位。也就是说。一种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除了专业人员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素养外,公众对于该专业人员的道德也能够抱有很高的信任与期待。幼儿教育一直以来被认为与专业无缘,幼儿园教9币的专业性难以得到社会承认,他们常常被定位为“保姆”“孩子王”的角色。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其专业道德发展由强调抽象、模糊、未分化的师德走向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伦理规范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幼教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幼儿,幼儿对于本身所受到的不当对待很少知觉,也无力改变,专业伦理可以督促幼教人员避免做出对成人有益但对幼儿不利的事情。

正如IBSTPI教师道德规范所指出的:教师应该思考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问题——“我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以便为特定受众有效提供特定内容,以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教师能力体系中的知识内容领域有问题,学习者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不是分割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甚至可以说其专业道德的建立依赖于专业知识。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特性理解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幼儿园教师论文道德发展的非专业状况必然会得到改变。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研究成果及已经建立起来的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形式来看。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之路已经铺开。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4.

[2][8]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U].教育研究,2005,(1):48—51,49.

[3]LYNDAFIELSTEIN,PATRICIA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39.

[4]黎琼锋。从规约到自律: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36.

[5][6]冯晓霞。幼儿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58—159,159—160.

[7]程晓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8—01—23.

第3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一、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一)未抓住良好职业道德教育时机

新生在入校前开展的入学教育可以做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良好契机。而实际上,新生入学教育的开展主要针对于对学校校规、校风等基本情况的介绍,各系部也会相应的根据专业特点,介绍专业的性质、就业前景以及一些学业要求等。对于会计专业来说,职业道德重要性则基本没有引起关注,在这种形势之下,会计专业学生会产生一种老生常谈的思维定势。入学教育作为新生教育的基础,可以起到占领学生意识形态,为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的良好机遇,但很多学校会计专业在这一方面错失了良好机会。

(二)教学过程中关注知识与技能培养,忽略职业道德渗透

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师都持有双师证,或在其它单位兼职会计,在教学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上都可以满足专业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关注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职业道德渗透的重要意义。部分教师即使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是也仅仅局限于就专业论专业,只谈到怎样做有违职业道德,但具体应当怎样做才能提升到职业道德层面上却很少涉及。

(三)学生更关注于技能与职业资格证的获取,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会计专业学生为了实现专业技能的获取,需要全面的投入专业课程学习中。一部分学生为准备就业,需要准备职业资格证考取,在受教者的意识里,会计从业人员拥有专业的技能,拿上资格证就算合格了,职业道德意识淡薄、了解甚少。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中,只有“经济法”,“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两门课。经济法,其重点在于公司法、税法以及合同法方面,而没有对会计法进行重点讲解。即使对会计法的阐述力度进行增加,其结果还是以法规论法规,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渗透内容极少。在这种形势之下,一些教师虽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精准的掌握,却对会计职业道德知之甚少。而“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中,虽有明确提到教学范围,却未对具体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阐述。这些现象都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模糊,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二、会计专业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一)抓住入学教育时机,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无论哪个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入学教育是学生新的学习生活起点,专业课程的开端,职业生涯的真正起始阶段,这时的学生对即将面对的新生活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做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需要通过新的学习过程学到哪些能力以及优秀品质,率先占领学生的意识形态,灌输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界观。明白“先做事、后做人”的道理,引导新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明确会计专业学习过程中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做为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基本的会计工作技能,与此同时,要做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掌握法律法规,正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二)教师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意识

做为教学工作者,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同时也是思想的启迪者。只有教师同时具备了知识传递以及思想启迪工作,才能带给受教育者真正全面的教育。做为教育工作者,其教育方针要落实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上,要承担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示范,其次,要及时的了解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更新。再次,作为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会计专业教师走出去学习与交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三)专业知识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把握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职业道德教育元素。如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出纳人员对自己所管理的货币资金、现金做到日清月结,不得白条抵库,公款私存。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结合一些公款炒股、私自挪用私款等职务犯罪案例,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对案例进行剖析,指导学生分析犯罪的动因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金钱诱惑面前,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避免因一时的贪婪,给集体、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与此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才的意义,德与才兼备才是今后的从业之本,会计职业应恪守的“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四)培养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在各个专业教学中都应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其次,针对“经济法”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将其与会计职业道德对接,因材施教,在法理讲述过程中,渗透会计职业教育教育,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在“经济法”讲述基础上,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法”教学。教导学生会计工作其政策性与规范性非常强,任何工作活动都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要求,超越或无视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久而之久 ,“依法办事”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就渗透于学生的意识之中,为学生拉响了警钟,防微杜渐,通过事前约束使学生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牢固树立职业道德精神。

三、结语

第4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摘要: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思想道德修B与法律基础”课必须结合人才培养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体系的新构建,才能更好的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迈上了快车道。如何适应时展需要,顺应国家建设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重要的使命。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如何围绕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具体要求,进行教学体系的新构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一、教学目标: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整体性教学目标设计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知识技能、道德伦理、审美素质、价值实现等的发展。作为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 “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必须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出发,进行整体性的教学目标设计。

(一)总体目标设计

“基础”课是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主阵地。根据“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基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定位在 “德”与“能”教育上。

“德”的教育,以培养“社会人”为目标: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扣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理想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规范教育、职业规范教育、法律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其将来融入社会、做个合格的“社会人”奠定基础。

“能”的教育,以培养“职业人”为目标:着重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岗位变化的职业核心能力为主,包括团队协作、沟通交往、自主学习、自我调控、解决问题等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夯实基础。

(二)知识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把握高职学习要求;系统学习理想信念及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了解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养成,把握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三)能力目标

根据培养“职业人”的目标,“基础”课对学生能力培养应体现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的培养上。学会做人,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健全独立的人格。学会做事,即培养学生对人生、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专一、专注的品质。学会求知,即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共处,即让学生懂得尊重、关心、分享、宽容、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有效合作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心理、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二、教学内容:围绕“四有”育人主题,整合课程单元体系

当前使用的“基础”课教材共8个单元,内容包括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等。围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育人主题整合教材内容,把教材整合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及行为规范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四个模块。“理想信念教育”模块整合绪论、第一章内容,中心是“有理想”,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为主题; “思想教育”模块整合第二、三章内容,中心是“有文化”,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观,学会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为主题;“道德及行为规范教育”模块整合第四、七章内容,中心是“有道德”,以学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培养正确的道德观,掌握社会生活领域、家庭生活领域、职业工作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做文明公民为主题;“法律意识教育”模块整合第五、六章内容,中心是“有纪律”,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以法律作为评价尺度,运用法律思维解决生活及职业领域的法律问题的能力为主题。在“四有”主题基础上的内容整合,目标明确,逻辑清晰,突出了培养“社会人”和“职业人”,能最大程度的体现课程的育人特色。

三、教学途径:实施专题式+项目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目标和内容重构的基础上,教学模式也必须有变革和突破:把重构整合了的四大模块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专题和项目,以专题式+项目化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例如“理想信念教育”模块设计为“适应人生新阶段”、“我的理想我的梦”两个专题和“大学三年我怎么度过”一个项目。其中项目的实施,把教学班学生均等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学生先围绕“为什么上大学”、“如何上大学”讨论,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我准备怎样度过大学”,再根据思考情况制定学习期间的成长计划。通过专题式+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使课堂上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能较好地实现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素质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式

“基础”课的考核方式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考核内容应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行为,进行综合素质的考评。具体作如下操作:课程综合成绩=知识能力考核50%+行为认知考核50% 。其中知识能力考核包括作业成绩10%、模块测试成绩40%(对应四个模块内容测试),行为认知考核包括出勤20%、学习态度10%、实践20%。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覆盖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行为进行的全面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动态性、全过程的特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http://. cn/Item/1440.aspx

[2]姜大源《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中国职业教育》2008年第19期

第5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会计中专生;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就业的大潮流中,招聘单位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执业要求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这一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会计职业教育在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于是本文站在社会需求的角度上,对现代会计职业教育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会计中专生的知识结构与素质培养的目标模式,旨在确定我国会计中专生的层次定位,使其更好地面向社会,服务于企业。

一、当前我国会计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作为企业大军的一批主力军,其对会计工作的需求不再只是简单机械的记账员,而更加需要的是财务分析、预测、决策等。会计职业范围不断扩大、会计核算内容日趋复杂。当前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培养会计中专生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会计教育中的专业方向类别偏多,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专业性很强,知识面过窄,适应性偏差,而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忽视了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由于自身定位很低,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需要灵活进行职业判断的问题,往往是束手无策。

二、我国会计中专生的层次定位

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和经济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专门会计人才,对受教育者施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关于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行为。会计教育体系包括中等职业会计教育、高等会计教育(普通高等会计教育、成人高等会计教育)和其他会计教育(如各种短期会计培训班)。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基础性、技能型人才,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不可小觑。

三、会计中专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当前的经济环境对会计中专生提出了时代的要求,要求其文化基础知识涉猎面广泛,要求其处理会计工作时更加高效快捷。

1、文化基础模块

会计中专生的文化课程计划里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演讲与口才、书法等。学生在学完文化基础知识后,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基本功,及一定的文化素养,并具备了会读、会写、会讲、会算的能力,不仅奠定了在财经岗位工作的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对口升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因此掌握好上述一系列文化基础知识,是作为一名会计中专生的必修课程。

2、专业技能模块

会计的涉猎面广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个体户等等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会计从业人员,这就引发了会计职业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中专生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相关的专业知识,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

目前学校校开设的课程大致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经济法基础、税收、会计电算化、珠算与点钞、翻打传票、财经应用文写作、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此为专业基础,开设课程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与实操能力的训练,加大专业实践课的比重,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四、知识经济社会下会计中专生生应具备的素质

知识经济下,社会各行各业对会计毕业生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相较于之前由传统会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会计人才,在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毕业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胜任实际工作呢?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会计中专毕业生除了扎实掌握上述的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实务技能以外,还应突出下列要求:

1、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修养

近几年,会计业界面临着“诚信危机”,仅管出台了相关的约束法律条文,但是其只能针对表面的违法行为,法律管不到的不良行为和心灵惟有依靠道德方能从根本上加以自律和他律监管。这就提出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层次的高度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由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发展,在会计活动中,会计诚信与道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2、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对所有职工的总的要求,不同性质的企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但就企业财务人员来讲,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论是哪个部门,哪类企业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二是要有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做到德、才兼备。

3、要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济领域不断拓宽和延伸,向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过去那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要。因此不仅要求我们掌握本专业的财务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边缘科学知识。

第6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G633.3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是指高中语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为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和自我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职位对其知识、能力所要求的程度。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具有下列特征:首先,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每个个体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出来的。其次,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由多个层面构成的。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含四个层面,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情意。

一、专业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石

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备一桶水,这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者同样要遵循这样的规则。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常识,语言学知识,逻辑知识,文学鉴赏知识以及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其它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例如,掌握汉语拼音、标点符号、积累一定的名言警句、修辞方法、听说读写方法、语法常识、文章体裁、写作方法格式等等。

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及评判能力。表达能力由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组成。高中语文教师的交流能力主要指能用语文语言传递信息并进行沟通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的阅读鉴赏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审美评判能力主要指敏锐的审美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以及批判的精神。这些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如何,是教好课程的关键,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必修课。

二、专业技能是语文学科的重点

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学重在能力强。高中语文是基础教学的收尾又是学生知识水准更上一层楼的开端,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长的多重期和活跃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是一场考验。

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知识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学知识由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知识组成。教学的理论的知识由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语文教学方法论、语文教育心理学组成。教学经验知识主要是指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总结而成的课堂教学经验。包括使用普通话、规范书写板书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等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主要是指课件制作和使用教学电子设备的技能。掌握好语文教学的专业技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三、专业道德是语文学科的准则

教人先做人,育人重育德。语文是国学的主枝,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语文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从事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专业道德的行为准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教师是用语言表达实现授课,用情节描述反映思维,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他面对的是从少年走向青年的学子,是思想渐熟的一代,这个时期才和德缺一不可,有时德比才更有积极作用。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于教师的专业道德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划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同样,以上的道德规范也适用于高中语文教师。除此以外,还应该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勤学进思,无私奉献。可以说语文学科专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高中语文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

四、专业情意是语文学科的职责

爱岗要敬业,责任重于天。高中语文教师岗位平凡,但位置重要责任重大。

语文学科专业情意是指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1)教师的专业理想,主要指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等方面内容;它要求教师工作要专一,进取和主动不能缺少,勇于负责和开创。(2)教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3)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4)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第7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一、“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厚德载物之说,“立德、立言、立功”是人生三大功业,可见,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品德修养,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崇高人格的“君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不仅是对中国深厚教育文化传统的继承,更是我国今后教育的根本任务之所在。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荣辱观。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其内涵一是指明高等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展人、改造人、塑造人;二是指出高等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三是强调高等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可见,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教育之本,立德树人。这是每个高校的共同目标,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更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寻求“立德树人”的机制,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基础”课全过程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基础”课教学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

高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教学双方强化主体意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立德树人”正是承担达到这种境界的神圣使命,是一种精神和氛围。“立德树人”的理念具有双重思想指向,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作为“基础”课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无疑包括两方面。

1.对“基础”课教师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立德树人”这一论断时,在同一段落明确阐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高校的德育理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首先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正人以正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教学过程中“基础”课教师外露的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是保证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的前提,教风和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因此,只有自己首先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以高尚的精神境界、崇高的人格魅力,给予学生正向激励,成为学生的优秀措模,才可能使学生也学习、信仰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2.对“基础”课授课对象的学习目标要求。

(1)学会做人。大学生升入大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确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说是大学生的第一门人生启迪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是做事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误。因此,做人应高于做事,人性应重于灵性,情感应贵于智力。“基础”课教学要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自尊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厚善良、为人正直、助人为乐、孝亲敬长、勤劳节俭、富有责任感的优良品德。

(2)学会学习。大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但与中学截然不同,面对自由、“放松”的学习氛围,“基础”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就是要掌握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操作的技能的科学方法和技巧;选择并建立适合自己及职业的知识结构;懂得如何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了解大学需要积极主动地自学各种知识的道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等等。

(3)学会做事。大学犹如半个社会,大学生面对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毫无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大一新生往往遭遇一些挫折和不知所措。“基础”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做事。这是对每个大学生人未来面对工作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其中包括做事要有思路、有方法、有竞争力,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教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情商,积累核心竞争力等。

(4)学会审美。立德树人不仅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强调了成才要素的全面性,其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审美。美的真正含义不在于外表,而在于人的文化气质、品质修养,这是大学生必备的优良品质特征,也是区别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群体的显著标志,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5)学会选择。刚步入大学的新同学常常出现目标中断、生活迷茫的理想间歇期,曾经的大学梦想已经实现,不知道未来的道路方向在哪里。“基础”课教学要及时帮助学生确立新的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大学是对未来选择职业方向的有利平台,教会学生学会择业与求职。以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重点,确定所学专业的职业方向,制订职业发展规划,实现由大学到社会的过渡。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就业能力,如科学规划择业、应对用人单位面试等。

三、“基础”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

1.创新“基础”课教师的师资队伍构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从“基础”课教师自身队伍建设上高度重视,德育教研室的师资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经验丰富的前辈教师和热爱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博士学位的其他兼任教师,建设年龄、知识和梯次结构合理的精干德育教师队伍。路径一是选任精干的德育专职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路径二是外聘学生工作经验和法律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或其他德育工作者兼任“基础”课专题串讲;路径三是彻底解决德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问题,营造当德育教师光荣的良好氛围;路径四是德育教师秉承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吸纳各种新思想和新观点,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增加更多鲜活的内容,具有连贯性和时效性的授课能力。

2.创新“基础”课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和专题设置中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主题,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逐步提升德育教育的品质,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将封闭式的小课堂变成开放式的大课堂,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校内校外紧密结合,探索出一套教与学互动、高校及社会互动、理论学习与投身实践互动的“全程互动”教学模式。

(1)构建立体化的教育形式。依托课堂、宿舍、图书馆和其他活动场所,对大学生进行分层面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碰撞交流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等专兼职队伍,构建由校、院、系领导及学校教师组成的全员、全方位、广覆盖的德育教育网络,依托校园文化节、运动会及其他文体形式,进一步活化德育教育的形式,营造德育教育氛围,逐步拓宽教育的渠道。

(2)创新网络的教育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推广,它在启迪心智、授予知识、答疑解惑方面的教育功能越来越明显。以校园网为核心,辟建“立德树人”的教育专题,宣传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等,同时推介全国各高校和本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好经验与好做法。为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可采取有奖问答等多种激励形式增加大家的互动机会。有关教师可设立心理诊疗室,帮助那些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排解思想难题。德育教师还可把课堂搬到网络上,通过设立博客、论坛和BBS等形式,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题,使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

(3)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形式,逐步确立双向交流的互动形式。教师授课时,若学生有疑问,则可随时提问。若学生有个人观点,也可展开表述,教师可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予以解答。通过类似的双边互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的效果。

3.创新“基础”课教学的教学内容。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基础”课的内容和体系,拓展崭新的视野和路径,提升符合“立德树人”的水平和境界,增强“基础”课“立德树人”教学的效果。

(1)及时充实丰富“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抓住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倾向性问题,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直面学生关切,使学生达成共识,化解学生困惑。每次课上都要分层次和分视角地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从重大意义、基本框架、理论创新等方面把党的十八大精神逐步纳入并贯穿“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

第8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德育教育

在高等教育的众多学科门类中医学,尤其是医学学科中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承载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医生的重任。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今天,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对医生的满意度却逐渐下降。因此,如何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厚基础、强素养、精技能、擅交流、能创新、重实用”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以充实全科医生队伍,是国内各开办临床医学专业高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办好医药卫生事业的基础。

1德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关系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在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规范职业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论美国医学院的建立》一书中,约翰•摩根说道: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其重要性源自其研究对象,而掌握这门科学难度甚高。医学生必须具备强大的能力,而且要求那些有志于此苦旅的人们具备博大、慈爱的心灵[1]。在中国古代,受儒家思想影响,“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是从医者最基本的职业行为和道德准则。所以,从医学教育的角度分析,德育教育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要素之一,应与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教育协同推进,而当前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德育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缺失现象严重。缺失德育教育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从当前的医患关系和医生对病人的过度医疗等方面就可见一斑。医学教育的宗旨是服务社会需求,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城镇化和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面前,人民群众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是医术层面的,又包含对医德的呼唤。医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社会公德在医疗行业中的特殊表现[2]。如果在医学本科教学这项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阶段,不加强医学德育教育,医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将会因德育内涵的缺失而无法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因此,在这个道德危机,信仰缺失的时代,教育研究者如何坚守对于教育的信仰,研究者如何通过自己的研究引发公众对于教育的道德感和信仰,当成为学科建设努力的方向[3]。

2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模式之中,教学模式又是核心[4]。教学模式是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5],近30年来,高等教育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创新着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以期能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助力。结合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国内各高校长期以来推行的是以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契合长期以来为临床医疗、医学教育、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其对以理论联系临床实践为原则、强调三基训练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因此,在人才培养中,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教学的重、难点多为“病”而忽视了“人”,从而导致学生在价值观最活跃的时期没有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这一理念牢牢固化,为日后的医患关系处理埋下了隐患。在专任教师层面,因医学学科的专任教师无师范基础,在入职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或人事部门会组织统一的岗前培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这种培训不分学科和课程特点,通常采用的是大一统的范式,其普遍性和典型性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虽起到了规范教学的作用,却限制了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未能顺应时展、未能紧跟国家大势,因此也就难以培养当前各医疗事业单位所需的合格医学人才。所以,当下亟须把“病”、“人”并重和“教”、“学”并举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中,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实施教学改革。

3融合德育渗透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因学科的特性,注重临床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仍然适用,无需再标新立异。但要达成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德育教育的统一,却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修正,修正的切入点则在于课程。因为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没有能够脱离课程内容的纯粹教学,一旦脱离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会有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要素,怎样分学科、分课型、分学段、分类型地建构更为具体、更具情境意义、更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模式,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课题[6]。国内各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虽有差别,却大同小异,基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多达50余门,近3300学时。在众多的课程中,承担德育教育主体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仅为4门,190学时左右,若想通过这4门课程在意识形态领域强化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迫切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根据专业特点,以课程为基本“作战单位”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领域延续前期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果。通过对课程、教材和学情分析,在临床医学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3类课程中,专业课程在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学时和开课学期,均具备进行德育渗透的条件,所以,以专业课程为试点进行改革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共性,无论是医学影像学还是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教学内容均以疾病进行分类。因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在“病”、“人”并重和“教”、“学”并举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达成德育渗透的教学目标,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要以病例为基础,充分发掘病例本身所包含的理论基础知识、临床诊疗实践和学科前沿内容,同时,将病例所引申出来的德育问题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进程中,实现在课堂教学中,

4融合德育渗透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

通过凝练教学理念,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要素,“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以学科前沿为支撑、以临床技能实训为抓手、以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而将这种模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全过程中则需要将教学设计具体化和实践化。

4.1新课导入,设计临床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新课导入部分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课堂教学已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开展融合德育渗透的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时,病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临床真实病例在丰富课堂信息量度,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和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起着贯穿全局的作用。因此,在选择病例时,既要内容丰富、体现科学性,又需结合社会热点、突出人文关怀。如在外科学的试点中,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选择腰腿痛这一节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展开教学,经过精心设计后实施,则可以融医学的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病例:患者,女,70岁,腰痛40余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1月,接诊时,老人表情痛苦,脸色苍白。新课导入部分以问诊展开,与学生进行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在问诊时问什么?怎么问?问什么是临床基础技能问题,是为治病,而怎么问则可以体现医德医风,是为治心。通过单独互动和集体互动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问题,为新课展开打下基础。

4.2新课展开,学生参与教学

新课展开以体格检查开始,模拟临床情境,翻转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前述病例在临床中需做仰卧挺腹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等体格检查,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德育渗透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重难点讲授之后,随机抽取两位学生上台,对学生进行医生、病人的角色分配,由学生进行现场操作,同时叮嘱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全程观而不语,待学生操作结束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很少有学生注意到这是一位70岁的老人,首先应该注重的是人文关怀。通过这样的互动之后,教师再进行科学知识和德育问题的强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明确诊断进行的辅助检查,如腰椎正侧位X线摄影、腰椎间盘CT扫描和腰椎MRI扫描等方面的教学,教师通过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展开,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该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其次,教师通过对比检查费用,从经济承受能力的角度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最佳的辅助检查方案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清楚当他们是临床医生后应如何站在病人的角度权衡利弊,避免无效检查申请和过渡医疗,从而减轻病人负担。完成了上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的教学内容后,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教学方法则可以延续针对这个病例的“教师主导,一次讨论理论知识问题、一次讨论德育问题”的“两次讨论”教学方法,使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4.3因课制宜,做好教学反思

传统的课堂小结教师是以PPT的方式进行展示的,告知学生重点、难点和考点。而融合德育渗透的课堂教学小结是基于学生在参与教学和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开的,通过问题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又将德育渗透贯穿其中,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

5讨论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过多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内外形势等内容,在课堂上从不涉及到学生个性上的需求,这种教育是教师讲的累、学生听得无味。崇高的理想教育、先进的人文实例与学生的现实没有多大的联系,这种曲高和寡的教育只能使学生敬而远之[7];而与此相反的,因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日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会对课程内容格外重视,对专业教师心存敬畏,这种因学科特性而形成的信任机制,如果利用得当,则可以在专业德育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再观临床工作实例,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合理的辅助检查申请和诊疗方案,相对于护士和医技人员的建议,患者更倾向于相信临床医生的意见。因此,在医学学科中进行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改革,选择临床医学专业进行试点更具现实意义。同时,专业教师应摒弃德育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因为受制于学制和学时,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增设思政课程难度很大,与其过多的强调“德育课程”,积极探索“课程德育”教育则切实可行,可“大做文章”。

6毕业生质量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渗透的教学改革实施5年以后,2016年,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了对2013~2015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62个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品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品质评价其中,93.0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职业品质各方面处于较好及以上水平,尤其是对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奉献精神和组织纪律的认可,体现了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人”的落实之严。

7结语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2017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9]。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协同推进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则在医学教育领域,通过强调医德培养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所以,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坚定医学专业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学研究方向并保障教学研究的持续性。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关系到健康中国建设的众多的保障体系中,人才建设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10]。因此,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师,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应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无论医疗设备更新如何之快,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医生的服务对象永远是富有温度和情感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生自觉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肯尼思•卡尔曼.卡尔曼医学教育史:昨日、今日、和明日[M].管远志,潘慧,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170.

[2]陈潇.我国医学院校德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5.

[3]何淑通.教育研究及学科建设的省思:来自医学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6(5):1-7.

[4]于剑,韩雁.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2008(4):139-142.

[5]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万伟.三十年来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5(1):60-67.

[7]王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5(4):90-92.

[8]: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EB/OL].[2016-12-08].

[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2017-07-11].

第9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教学设计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各高职院校尤其是示范院校,都已将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突破,正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深度改革。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适应这一新的改革形势,积极探索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政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教学实践问题。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为例,从课程设计的基本定位、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与方法,以期适应“工学结合”模式下变化了的新的高职教学体系。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定位——“职业人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整体设计也要本着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这一原则来进行。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关于《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的特点,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抓住职业人培养这一主线,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优势品质的职业人为轴心,指导课程改革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组织教学实施,开发辅助教材,全程服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此,课程设计力求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1、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在遵循教育部、有关精神前提下,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系统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素质培养为根本,强调德才兼备,以德提才,以才强德,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价值观,实现基本理论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2、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人生指导相结合。从面向社会职业人的培养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系统整合课程的内容体系,有针对性地回答高职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有关人生、事业、理想等方面普遍关心的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如就业准备、创业实践、职业选择、职业生涯和学业生涯规划等。配合专业教育,实现就业指导零开始,服务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3、基本理论传授与实践体验参与相结合。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以及高职教育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应对高职教育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教学实施中,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基层,走近工农群众,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参与中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模块专题式”

在深刻领会中央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文件精神和认真研读教育部统编教材及大量的调研活动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与高职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普遍不足的情况,我们从加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及高职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努力将全国统一的教材理论体系转化为有层次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

1、领航导引模块。重点是高职生的适应性认识教育,包括对高职教育本身的认识,对高职学习生活新特点的认识、对高职生成材目标的认识、对本课程内容与学习特点的认识等,以激发高职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引导高职生在人生的新阶段树立新的目标,新的学习理念,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2、理想情操教育模块。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为高职生成长与发展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结合职业理想,重点解决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使高职学生具备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能力,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3、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模块。

主要包括人生的目的意义,人生价值的评判,实现人生价值的环境等,重点是引导学生思考有关人生意义、人生价值本质、人生价值创造等问题;结合职业人生实践,引导高职生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4、道德观教育模块。包括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恋爱道德、家庭美德,旨在帮助高职生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明确道德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高职生面临的重大人生问题,如恋爱、就业、择业、创业等提供行为选择的价值导向和必要的知识武装,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锻炼学生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5、法制观教育模块。包括法理、宪法和其他部门法,旨在帮助高职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法律意识,培养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法律素质,初步学会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块的五大部分内容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分块但又相互渗透融合,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体现了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与职业人培养主线的结合,并把理想情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等问题放到了高职学生自我认识、群体交往和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去把握,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和优化。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互动与实践”

随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深度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任务为驱动”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我们也着力探索《基础》课教学方式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以互动与实践为基本特征的、问题中心法、案例教学法、实践体验法为主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1、问题中心法。问题中心法就是采用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安排在这些问题之中,从而创设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评价、体验和反省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并力求作出自己的见解。问题中心法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学生对某一问题和原则进行评论,增加学生对道德原则或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意义的深入理解;学生不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参与讨论评判,而是置身其中,以“当事人”的心态参与其中,从而感受、体味、反省,提高教育效果。其基本思路是课堂的理论讲授和实践活动都是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设计的,通过设计学习问题和任务,使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学习生活等环境,以主题交流,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带动学生预习和课外实践,引发学生对理论的思考与探讨,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从概念、原理出发讲授教学内容的方法,使教学目标更加直观、易操作,有利于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体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案例分析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在分析、探讨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启迪,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有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变“灌输”为“领悟”,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案例教学,选择案例最为重要。我们不断积累与行业联系密切、与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职业联系密切的案例,给学生以多角度的职业生活体验感受, 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纪律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树立能在基层生产、能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思想作风和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依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方向,把先进的职业理念、职业心理素质、职业行为素质等文化知识融入《基础》课教育内容,帮助学生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增强社会适应性,实现思政教育的“工学结合”。

3、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与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对《基础》课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即在相应的五个教学模块内容中,分别设计出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实践主题和具有一定选择性的实践项目。比如在领航导引模块,以“认识历史机遇,规划大学新生活” 为实践主题,设计了共话大学生活规划、计算大学学习成本等多个实践项目;在理想情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模块,以“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人生”为实践主题,设计了高职生职业规划设计、追寻成功者的足迹等多个实践项目;在道德观教育模块,以“锤炼道德品质,提升职业素质”为实践主题,设计了高职生诚信状况调查、高职生婚恋观调查、追寻我心中的职场榜样、未来职业人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设计、“挑战职场”模拟招聘活动等项目;在法制观念教育模块,以“训练法律思维,遵守法律法规”为实践主题,设计了高职生法律意识调查、模拟法庭——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案件审理等实践项目。这样的项目教学充分体现了“道德和法律知识的传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养成一体化”的要求,有利于引导主体“学习参与”,“亲身体验”,拓展和加深对具体学科知识的认识理解,使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取得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