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精选(九篇)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1篇: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教育 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27-02

【Abstract】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humanity education to medic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analyze the humanity character of medicine. I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ity 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link poi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humanity education, and to exploit the new way of moral education which is on the base of humanity education and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Humanity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与探索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医学院校而言,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四有人才,适应医学的飞速发展,必须对整体医学教育进行改革,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这是一项新的课题,我们如何顺利的完成这项任务,关系到我们如何正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只有首先明确这一问题,才能缕顺我们的思想,防止盲目行为的产生,在以往的教育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点,实现良好的过渡,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明确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医学本身具有人文科学性质

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它具有精神活动和社会关系,并能动的改造世界(包括社会、环境、人体本身)。另外,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依赖于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已经或正在为医疗卫生活动、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方法和途径,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还突出的表现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是以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关爱为基础的,它能充分体现出人道主义的真谛。[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是人们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重新发现,是人们对医学本质的进一步反思。新的医学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达到全世界的共识。

随着当代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建设,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在科技与市场正负双向影响下,如何让医学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是对医学的人文基础的考验。

因此,医学人文科学性质是当代医学前进的保证,它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在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使他们共同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防治疾病而刻苦钻研。

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反思医学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并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使受教育者认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形成坚定的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掌握人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2]

2.医学教育应包含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具有人文科学性质,毋庸置疑,医学教育应包含人文素质教育。

21世纪所期望的医生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更应该是交流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社会卫生的管理者和保健者。这就要求从刚刚步入医学领域的医学生开始就要准备充当这些众多的角色,承担重大使命。因此,医学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上,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简言之,要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所谓“人文”是统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中国自古就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人文素质”一般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具体地说,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自身的基本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它对于其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3.合格的医学生应是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医学社会化的趋势,使医学生面对新的挑战。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既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参与,也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参与。新一代医生应从传统的局部论和外因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大卫生观念和全新的健康理念,能够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角度去考虑问题,研究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涉及到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关系),对未来整体医学事业进行筹划和管理。

可见,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医学生只有向全方位发展,才能肩负起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医学道德进步的重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社会责任感,真正肩负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使命。

二、人文素质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1.道德的养成是在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上产生

正如前述,“人文素质”主要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与人们从出生开始所接触的家庭、环境、亲友以及传统习惯、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范围广泛,大到对整个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理解与探讨,小到对于个人正义与职责、个人关系、个人追求、信仰、生活品味等方面问题的体会与感悟。而道德本身则是在这种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言“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德性则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塑造出来的。道德只有落实于每个人,落实于人们的内心,成为人格的一种稳定气质,才真正有持久和巨大的力量。当然,强化的道德教条会对道德养成产生一定作用,但是,只有在趋于一致的、正确的人文背景下,高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才能纳入我们的个性和本性中,产生一种不假思索但却自然而然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像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当然,这种道德境界是需要长期磨练的,需要在人文精神这片沃土上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道德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展起来,包括医学史、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医学伦理学以及“两课”的教学,与此同时,还开设了一些新型的医学人文学课程,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等,营造出充满生机的人文教学氛围。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否完全等同。人文素质教育以医学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简单灌输,它是人文精神在个体中的渗透与升华。[3]它要求学生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与熏陶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形成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必须要包含道德教育。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把众多分支的医学人文科学联系起来,形成他们相互交叉的节点,形成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的线索与准绳。道德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道德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力保证

1.道德教育为人文素质教育指明方向

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人文科学发展存在不同方向。这明显体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思想家、哲学家对于人文发展的不同理解。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虽然进行筛选,但为了保证知识的历史性与全面性,我们要把不同的思潮介绍给学生。这样就很难避免学生甚至教师出现个人偏见,产生信仰偏差。

通过研究,学者们发现,随着历史的变迁,道德发展的主线始终是积极向上的,而且东西方对于道德问题的理解也都是趋于一致的,都是为了达到善和公正。

因此,正确的道德教育能够把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2.道德教育以原则和规范的形式体现出人文素质的升华

道德教育的基点是他律,当人们确实处于迷茫、困惑和矛盾时,道德原则就像一把利刃,能彻底斩断这些乱麻。因为道德原则和规范是用时间和实践证明出的公理。我们向往道德品质的自然形成与内化,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道德他律的巨大作用。道德原则和规范就像是一种温柔的法律,捍卫人类的尊严。

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道德原则和规范,并能以此为标准,对所学的人文科学知识进行精确的把握和理智的分析,实现人文素质的升华。

四、道德教育应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

清楚了人文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后,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如何做到道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1.道德教育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道德教育工作除了有专门教师对道德观念、原则进行强化外,这一任务还应落实到承担其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师身上(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溶入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大系统中,伴随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教育,调整教学形式和内容的侧重点。

对于医学院校,道德教育的调整更是至关重要。例如,在早期学生学习公共课和医学基础课阶段,在泛泛的人文知识的背景下,结合医学史、医学美学等,搞好职业理想和专业思想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到了学生学习医学专业基础课阶段,随着医学知识的加深,医德教育应伴随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的教育,让学生深入社会,建立对于医德的感性认识,结合典型事例,开展讨论与分析,并就一些问题展开辩论,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医德情感转化为医德意志和医德信念;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医德教育要进一步向专业化和社会化过渡,如何深刻理解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分析并解决医疗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医学难题和社会难题,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此阶段是分散的教学形式,所以要求学生在重温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的基础上,由不同专业相应的代教老师来共同完成启发、点拨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应变的能力。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在整体教学工作中,渗透更真实更具体的道德理念。

以往对于教师的要求主要是搞好本专业的知识,使学生在专业水平上有所建树。但同时,教师的优秀品质,为人师表,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随着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师除了掌握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在从事具体的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道德教育的力度不仅仅表现为潜在的影响,而是形成对学生思想的显著感染与激发,使每个学生从他身边的教师那里体会更真实更具体的道德理念。

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深厚人文修养、较宽知识面、有学术造诣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键。

此外,在道德教育中注重情感教育,提高道德行为的主动性,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等也是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手段。

总之,正确认识道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是进行道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然而,我们整体的道德教育历程还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道路,我们只有积极探索、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弥补不足,才能使高校整体素质教育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金钟.关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J].医学与哲学,2003(3):10

第2篇: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创新

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根本性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形成与时展相适应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即社会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协调有序,良性发展。它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都以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为基础、为条件,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思想保证

思想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使人们很好地调节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最根本的素质,高素质的人是和谐个体的主体,和谐个体是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个体和谐的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和谐的程度。

(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是其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的灵魂。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不断创新其途径

和谐社会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促进中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两课”教育相结合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所以,要以“两课”教育为阵地,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素质和能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学生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从而正确分析现实生活中政治、文化、道德现象,不断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日常行为管理相结合

面对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道德认识与行为脱节现象,必须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序列化、层次化,强化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

(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中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它需要与学校的管理、教育、改善生活、学习条件及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相结合。

(五)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单靠高校是难以顺利完成的,学校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来共同完成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生命个体成长的摇篮,是最先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庭美德教育能使人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和责任,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育者,所以,家庭既是美德教育的摇篮,又是思想道德实践的重要领域。

(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与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

第3篇: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是新时期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化高职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学习好专业知识、技能和其他文化知识基础上,必须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2.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事业发展。

社会实践证明,学生的事业发展与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素质高度相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能够有效规范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待人接物,更快地融入现实社会,也能更容易被社会接纳。

3.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人生的追求离不开社会,高职学生也不例外。高职学生在未来就业和事业发展过程中,要体现自身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必须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在实际工作中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是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直接体现。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开展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有助于学生的人生价值实现。

4.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

面对现实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污受贿、、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作为社会一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自我做起,敢于同不良社会风气做斗争,为净化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可以使学生自觉抵制现实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传统陈旧。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培养而轻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现象,缺乏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职业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突发事件解决能力等的培养,导致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要求脱节。

2.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已经明确了该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但在课程设置上还是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职业道德课,缺乏与专业工作实际的联系,同时教材内容概念化、理论化,无法与社会实际对接。

3.教学形式及内容单一。

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实践性很强,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呆板,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使学生对职业道德行为的认同度不高,严重影响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内容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从社会本位宏观角度去理解职业道德,通常将社会道德规范作为职业道德核心内容加以灌输,导致针对性和时代性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需要。

4.教师队伍能力较低。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专、职校或成人高校等转型升格而来的,部分教师基础薄弱,素质和能力相对较低,加上没有参加道德教育工作的系统培训,没有相关生产一线工作的经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开展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导致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5.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还是书面考试,而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实践,重单科教师评价而轻其他授课教师综合评价。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课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改革思路

多年来的高职教育实践已证明,在目前学制情况下,期望通过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灌输式教学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是行不通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不能很好地与职业岗位对接,不能学以致用,因此需要对目前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实践中,要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衔接配套,完善目前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强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和学生的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统筹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使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课的效果落到实处。具体改革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资源。

在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整合高职院校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从专业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制订和完善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及计划,引导高职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工作向着既定目标有序推进。

2.优化课程体系。

统筹考虑专业课程体系,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纳入各专业课程体系,并分专业、分层次设置课程,从认知教育、能力训练和实践养成三个方面开展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

3.提炼特色。

虽然各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方面有许多相同做法,但应充分考虑各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学院独特的传统职业人文资源,提炼各自学校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特色。

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改革路径

1.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良好氛围。

要做好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首先要转变现行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主体精神的“人”。高职院校作为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设计者、指导者,要着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为社会培养“人”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任务,并制定相关制度,指导和规范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相关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更应转变教育观念,将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作为将来工作主体参加道德行为体验,并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吸引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转变传统“被动式”接受教育的观念,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全过程中去。只有解决好“观念转变”这个关键问题,才能使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在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过程中各司其职,形成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完善课程建设,建立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培养体系。

将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相关目标和理念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去,不断完善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课程建设,建立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稳定的培养体系,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一是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考虑将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从而使相关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的改革和建设,除常规公共课如“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可以增开“职业观与职业道德”“职场交流与沟通”等课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养成,并且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加以改进,避免空洞说教,通过项目与案例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认知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将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实际工作项目或者工作流程,使学生在了解、认识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增强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养成。四是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基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可以由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等多方参与对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课程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自觉性。

3.加强校园活动,营造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良好环境。

校园活动历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引入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是提高学生做人、做事能力十分有效的途径。第一,开展校园文体活动,特别是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基础文明礼仪,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基本素质和品质;第二,举办具有专业特色的课外科技创新与技能竞赛活动,可以通过模拟专业工作流程或工作场景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校园活动带动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也可以有效推进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意义重大,因此应该多设计有利于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的相关活动,形成良好的“职业实践”环境。

4.设立专门机构,明确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职责与任务。

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养成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系统教育训练,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的实际情况,设立职业素质拓展中心、职业规划指导中心和创业指导中心,从认知教育、能力训练和素质养成三个方面以能力递进的形式开展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职业素质拓展中心主要是通过素质拓展项目训练,使学生亲身体验,达到培养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探索意识等目的;职业规划指导中心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职业的自我设计,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找到自我奋斗的方向;创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自学生进校开始,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的发展和相关创业政策、法规,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养成。

5.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核心力量。

教师队伍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核心力量,也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成功与否的可靠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要强化课程教师素质教育意识,不能只专注于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学而忽视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能力的提高,要致力于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中也十分重要。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学业、心理、生活、就业等多方面,其工作性质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养成有着天然联系,辅导员队伍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在当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加速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也要向着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高职院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提升辅导员的水平与能力,将辅导员培养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管理、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专家,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人生指导和帮助。

五、结语

第4篇: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中学生;素质教育;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一直都是不可忽略的教学内容,也是当前中学教师需要思考的主要内容。同时,艺术教育的改革,也为素质教育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艺术教学的改革,认为艺术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艺术教育引出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艺术教育内容时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识,进而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概念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了道德素养、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审美素养、劳技素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强化他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他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同时使学生拥有较强的体魄,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艺术教育主要涉及到美术、音乐、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强化他们的创作能力,同时促进他们鉴赏能力的提升。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拥有一致的教育目的,拥有完全相同的教育目标,都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目标。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成为了开展素质教育所实施的具体手段,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相似的地方,却又不完全一致,存在着相互独立性,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艺术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一)促進学生智力发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艺术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产生重大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将理性化的思维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思考,进而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智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艺术教育将理性思考与感性感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由自我认知走向自我创造,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以理性的思维思考艺术的内容,对艺术形成全新的认识,明确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影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接受效果,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德育教学内容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息息相关。艺术教育对德育教学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改变了德育教育规范化的教学形式,以艺术活动逐步渗透与德育相关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较高的道德意识,不知不觉中形成高尚的情操,拥有广阔的胸襟,从艺术教育中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进而彰显出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产生的重大作用。

(三)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艺术教育有效地塑造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学校积极组织艺术教育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绘画、唱歌、舞蹈表演的机会,利用集体艺术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相处与合作,使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明确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形成协调配合的精神。同时,学生在艺术活动中逐步形成健全的品格,懂得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初中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气质,强化学生的形体美

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强化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给予学生更多艺术锻炼的机会。在艺术活动中,学生逐渐掌握到控制自我身体平衡的要素,通过参与活动形成良好的体态,拥有高雅的气质,形成文明得体的言谈举止,进而提高学生的气质,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学生通过学习艺术教育内容逐步形成良好的修养,积极参与到艺术锻炼活动当中,不仅掌握到舞蹈的技巧,逐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更加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加快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

第5篇: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德育工作自身结构体系来看,包括系统的学科德育,即“两课”教育;行为德育,即操行规范;渗透在专业学科知识教学中的功能德育,即理性思维素质、治学精神、意志和崇尚真理的精神和献身精神等。德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育人。

从静态来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两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同一性、一致性和包容性,是个体和整体、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包括德育的基本素养、功底和潜能。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各项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和探索中的一种感悟和突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它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使德育的重要地位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意义。

从动态看,素质教育对德育具有反作用,德育最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两者在过程上具有连续性、递进性和循环往复性,是相辅相成和互为促进的关系。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内核,对素质教育具有导向和辐射功能,从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作用机制的相互渗透和作用,向人才发展的终极目标进行导向和辐射,达到预期的整合效果,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反之,素质教育奠定人的理性、体能和素养方面的基础,使其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实际上为德育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机遇和氛围,对德育起着鸣锣开道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诸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仅为德育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也为实现素质教育转变明确了方向。

正确认识德育与素质教育的辨证关系,深刻理解德育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体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德育管理包括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育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在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以及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理论尤其在实践上,一些老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有效解决,同时又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就高校德育管理而言,目前还较普遍存在体制不顺、规划不实、队伍不稳、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①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学是融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知识传播场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适应社会、开拓创新、人际交往的能力,宽厚的基础知识,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德育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的制约和历史原因,造成了“重智育轻德育”、“厚专业薄人文”和“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等现象。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出现明显反差,与社会发展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虽然不能涵盖大学生主体,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②在教育管理方法与队伍建设上有待进一步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印记,使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沿袭或固守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着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③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上缺乏力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高校逐步改革了招生就业制度,先后引入了完全学分制、收费制以及推行双休日等改革,为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使与日俱增的贫困生问题,勤工助学规范运作和发展问题,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些院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院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上述问题在近两年的全国高校八省市大学生滚动调查中较为突出,并呈现出发展态势,表明高校德育管理问题具有不可回避的普遍性。德育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当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到来,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影响,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诸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德育内在的发展动力使然,也是适应外在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思路及对策

素质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针对高校德育管理现状和问题,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在增强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上水平,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目前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落实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决策规划的全面性。改革完善高校德育的领导体制、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前提。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的管理体制,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德育的领导,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要进一步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把立足点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功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全员参与,互联互动的系统管理。

(二)实现高效的现代信息化管理,促进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现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至少在院系学生办公室一级配置计算机等现代管理设施,建立国际互联网络,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国际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利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教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适应当前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强化队伍建设的实效性。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育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要把德育队伍建设问题纳入当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议程,以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要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队伍的合理流动。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队伍和管理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量化德育工作评价指标,加强检查评估的督导性。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估监控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转变的重点。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素质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由虚变实。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估体系,加强德育评估的督导性,实行多层级评估。在评估的价值取向上,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协调,适应未来与服务当前的互动;在时空观念上,体现个体与群体的结合,质与量的平衡,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链条,使德育由软变硬。加强适应新时期教育管理研究,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发挥职能部门管理效应的当务之急。

(五)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力求实施过程的整合性。明确有关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教育格局。要充分发挥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和优势,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加强教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增强服务意识,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当前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要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文体活动设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强化管理育人,使学生管理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达到入理、入情、入境的完善效果,继而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着眼德育管理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要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

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大宿舍管理的力度,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使学生能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的相互关系,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健康的寝室文化辐射整个学生群体,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和推动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6篇: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一是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所谓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高校德育评估要受社会发展等诸种因素制约,另一层是高校德育评估对培养社会的人起作用,以推动社会进步。高校德育评估实质上是对德育的社会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高校德育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提高德育成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高校德育评估既“受制约”,又“起作用”。两者之中,“受制约”是前提,“起作用”是目的。所以,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德育评估的目的,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高等教育评估相适应。作为教育评估的重要分支,高校德育评估必须遵循教育评估的一般规律。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实际上存在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微观评估三个目标层次,这是由高等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及其服务对象的层次性决定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管理体系中,高等教育的目标通常分为国家层面的宏观教育目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层面的中观教育目标以及学校层面的微观教育目标。这三个层面的教育目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相应的高等教育评估也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分别进行。从当前的教育评估情况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核心,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在内的系统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通过高等教育评估,我们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以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高等教育评估相适应,要根据中央16号文件及《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的要求,依据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评估的一般原理,分解德育目标,科学制定高校德育评估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德育方面的基本规格要求。

三是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高校德育相适应。高校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是对高校德育的现状及其结果的评估。高校德育有其周期性的特点,德育方案的制定是德育的起始阶段,而德育评估则是德育的终端,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评估,可以得出“量值化”的德育结果及定性描述相辅的德育结论。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结果”,更加科学地反映德育本质。在这里,科学的德育评估至关重要,只有合目的性、合规律的德育评估,才能正确把握和认识高校德育,才能正确反映高校德育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才能把握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趋势与方向。

高校德育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教育过程。高校德育有诸多规律,如“接受规律”,就是“高校德育要尊重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充分进行科学进而富有艺术性的德育渗透,使学生乐于和能够接受德育,并自觉进行思想政治实践和道德实践”。“合力规律”就是“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其诸要素在空间上要保持一致性,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实现诸要素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德育工作”。“层次规律”就是“在德育过程中,既要注意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统一起来,又要注意把一元性的价值导向和多元性的思想意识结合起来”,取得德育工作的最大成效。要使高校德育评估成为“科学的德育评估”,作为“系统”的高校德育评估必须遵循“母系统”的德育原理,遵循德育的“接受规律”“合力规律”“层次规律”等,必须遵循大学生成才发展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高校德育相适应。

二、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

“耦合”一词被用来表述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它是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通过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指的是德育评估主体要素使其他评估要素纳入自己的轨道,耦合到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德育评估系统和谐有序运转。高校德育评估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其内部包含着一定的结构与要素。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从其“共时性”的视角,德育评估可分为德育评估主体、德育评估客体、德育评估介体等三个构成要素。德育评估主体是德育评估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主导者,他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制定德育评估方案,借助一定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德育评估客体的德育价值作出判断;德育评估客体是评估对象,是特定的评估对象领域;德育评估介体是连接德育评估主体与德育评估客体并使二者发生双向互动关系的媒介。高校德育评估的这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于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在德育评估的诸要素中,德育评估主体起着主导的作用,德育评估客体的确定、德育评估介体(方案、方法)的选择、德育评估环体的营造都是由德育评估的主体决定并付诸行动的。也就是德育评估主体利用其主导地位使德育评估的其他要素纳入自己的“轨道”,“耦合”到自己的评估观中,耦合到自己的“轨道”中,从而使德育评估系统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并使之协同运作,保证德育评估有效运行。

从德育评估“历时性”的角度,高校教育评估可以划分为德育评估项目的明确、德育评估的准备、德育评估的实施、德育评估的结果四个构成要素。无论从德育评估“历时性”的角度,还是从现实中的每一个具体的德育评估环节,德育评估都是根据德育评估主体的目的,通过一定的评估手段与方法,从而获得一定的德育评估的结果。而一定的德育评估目的、德育评估方法与手段和德育评估结果之间也总是处于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方面,同样是德育评估的规律。德育评估主体的目的“耦合”着德育评估方案的制定、德育评估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并使得高校德育评估和谐有序运转,以期取得高校德育评估的科学结果。

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具有必然性,存在于德育评估“共时”与“历时”之中,既限制德育评估活动自由的规律,也是德育评估活动自由展开的规律。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表明:德育评估主体在整个德育评估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德育评估过程中,评估主体总要引导其他评估要素按照德育目标所确定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去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评估主体通过自己的评估活动决定评估客体等其他要素的行为,也就是德育评估主体要素对德育评估其他要素有制约作用。反之,德育评估其他要素对德育评估主体要素也有制约作用。要使德育评估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成效,仅有一方面的制约是不够的,还应有另一方面的反制约作用。这种“反制约”作用通过德育评估的准则、规章制度来实现,通过对德育评估主体的监督来实现。“耦合”就是“主导”与“制约”的动态平衡。高校德育评估耦合律保证德育评估活动沿着科学化的轨道进行。

三、高校德育评估量质统一律

所谓“量质统一”表示德育评估系统内“量”与“质”的关联与统一。“高校德育评估是评估主体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与技术手段,对高校德育这一特殊事物进行评述与估量,是对德育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作出某种意义下的价值判断。”总体而言,高校德育评估是以“量值”为主要特征的评估。

高校德育评估是以高校德育目标为依据,通过评估指标对德育评估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德育评估指标的制定是以具体的、动态的、切合实际的德育目标为依据。评估指标就是这个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德育目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从德育评估目标中分解出来的若干评估指标所组成的集合体,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和评估标准。它规定了评估的范围、内容与尺度。”是进行德育评估的基本依据。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在功能上,必须具有与德育目标相一致的导向意义,它既是德育评估工作的依据,又是引导评估客体的规范;在评估内容上,必须具有合理的测量间距,能够对评估客体的德育现状依次进行等级划分;在评估范围上,必须涵盖德育任务和内容的各个方面,并使各项德育任务和内容占有合理的权重、构成完整的体系;在评估表达上,各项评估指标必须明确、清晰、便于描述,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评估实施上,各项德育评估指标必须具有可测量性、可区分性。

由此可见,我们在高校德育评估中,通过一定评估方案得出的评估结论是以“量值”为主要特征的。通过这个“量值”反映高校德育的现状,反映高校德育目标的达成程度。高校德育的“质性”评估是针对“量化”评估范式而产生的逆向思维运作的评估模式,以改进“量化”评估的因果决定论、德育预定目标与统一标准的方式,主张自然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德育评估客体的性质。“质性研究力图追求解释理解以及对情景的推断推知,质性分析是一种不同于量化质询的知识类型。”德育“质性”评估弥补“量化”评估价值单一的取向,把评估的目光从德育的“现状”转向德育的“过程”;“质性”评估弥补“量化”评估过分依赖科学范式下的数据测量,强调“质”的探索,重视真实情景下对生动的、丰富的德育的解释与理解。德育“质性”评估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将德育评估客体进行高低优劣的区分,而是树立发展性的德育评估体系,它要求不仅是最基本的检查、评估,更重要的是激励发展的功能。德育“质性”评估关注学校德育的特色、尊重差异与个性特点。德育评估的结论是重要的,而德育评估客体思考评估的过程更为重要,能够进一步激发德育评估客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学校德育的丰富性、多样性。

第7篇: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潜能张扬;个性;心理素质

创新能力求知做事综合能力学会生存;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加强对他们的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校素质教育,是从开发学生潜能为着眼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专业知识素养。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学科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熟练基本技能,学科研究能力,练好专业基本功。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情感教育,科学精神科学意识教育,注重跨领域学习综合化趋势。二是开发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敢于质疑,不要为自己制造偶像,对任何知识都要有批判能力,大胆尝试,独立思考,实现知识的迁移。三是张扬个性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主性,主动性,个性极大发展,实现全方位的能力发展,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第一,对素质教育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影响了素质教育有效实施。许多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以为基础与创新之间有一种天然的正相关,认为基础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基础扎实有利于创新素质形成。殊不知,应试教育在基础扎实方面走入误区,表现在把基础教育限定在双基上,对扎实的度把握失当,误认为基础扎实与创新素质之间存在天然正相关,殊不知如果二者关系掌握不当,也会出现负相关,基础如果扎实过度,会对创新素质产生抑制排斥,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式,思想僵化,机械重复。有的学生对校园的文化活动缺乏参与意识,不能很快适应大学学习规律,不能从接受型学习转变向创造型学习。有的学生注重学习专业课,对公共课和选修课忽视,有的学生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这些都难于适应信息量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第二,素质教育内容发展不均衡。一是片面注重人才专门性。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不浓,学生个性和特长发挥受到压抑,生活缺乏情调,心理气质不能得到培育。二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成效不显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低。有的学校不重视思想政治老师,对他们不一视同仁,是后娘养的,导致教师积极性受到挫伤,没有归属感,专业发展受到限制,限制了他们对教学方法管理方法的创新思维。课堂讲授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亲和力差等问题,缺乏创新动力,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三是缺乏人文素养。重视科学知识,忽视人文知识,重视外语学习忽视汉语言学习,有的学生不会鉴赏文学艺术,忽视文学感染熏陶作用。四是不重视身体心理健康。有的学生兴趣爱好不广泛,钻进狭窄的专业,满足于按部就班,遇到问题没有自信,胆怯后退,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忽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教育,忽视科学与社会技术关系教育,忽视科学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忽视学科内部与学科之间综合联系,造成学生发展缺乏发展后劲。五是创新能力不强。学习智商高,掌握前人的知识精华快,但是缺乏创新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不善于在实践中突破传统禁锢和束缚,不善于突出新概念新理论和创造性作品。高校中缺乏大量创造性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推动国家兴旺发展。

三、如何加强高校素质教育

第8篇: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 和谐德育 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73-03

一、构建高校和谐德育系统

构建高校和谐德育系统,就是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和谐育人的德育环境、全面和谐的德育内容和有机整合的德育目标等措施,使高校德育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同,产生合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1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就是坚持以大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把教育工作提升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来开展。“以大学生为本”的和谐德育要从学生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视角来展开工作。自然性视角是指和谐德育应以弘扬人的理性、发展人的个性为基点,尊重人、关爱人。社会性视角是指和谐德育要实现人的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精神性视角是指和谐德育须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享受。总之,和谐德育就是不仅要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而且要使个体全面发展,并与和谐社会共存。

2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师生关系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个多层面的关系系统,是由教学关系、管理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法律关系、个人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关系所构成的。以此为基础,和谐德育主张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出了“师生双主体互动论”,即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和谐德育所主张的师生关系的“双主体”地位,决定了德育活动的交往特点和方式,指出德育效能必须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在德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德育活动的策划、设计和指导上,教师的教育理念、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蕴含其中,使学生人格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得以展示。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最终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升、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则主要体现在活动的“主角”地位上,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调动学生作为道德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自我评价,不仅成为先进道德思想的理解者,更要成为先进思想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3 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引导道德行为,并对影响德育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的过程。和谐德育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取决于四个环节,即知、情、意、行及其和谐统一的程度。一般而言,“知”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础;“情”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在这四个环节中起着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且又是“知、意、行”的内在动力;“意”对“知、情、行”具有促进作用;“行”以道德认知为指导,受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支配,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实现的关键和标志,同时又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起着检验的作用。德育主要任务的完成不但要求授之以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要求导之于行、持之以恒。和谐德育将“知、情、意、行”四环节和谐地整合在一起,并以道德知识的传授为基础,道德情感的涵养为关键,道德意志的培养为保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归结,从而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

4 和谐有序的德育环境。和谐德育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为支撑。对大学生来说,高校、家庭和社会是他们接受德育的最主要的场所,而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必须协调好高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高校作为从事德育的专门机构,是德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按照社会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采取有效的德育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培养和教育的场所。因此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而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德育是高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起点,而社会德育是高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的补充和延伸。所以关心、培养、教育和保护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职责,而且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只有努力构建好高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使这三方面的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推动高校、家庭、社会德育理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这样和谐德育才能得以实现,学生的思想品德才能健康发展,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才能得以养成。

5 全面和谐的德育内容。和谐德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其重要的理论来源。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精神生活能力与个性自由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这里的“个性自由发展”,即马克思所讲的“自由个性人格”,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是彻底实现了的“人的和谐”。所谓“彻底实现了的人的和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所谓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中,德育因其特有的思想政治导向性,在引导和塑造全面和谐发展人才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中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文件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素质教育都纳入了德育内容,从根本上保证了实现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德育内容的和谐是通过逻辑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来体现的。从逻辑性上来看,政治教育是根本,思想教育是前提,道德教育是基础,法制教育是保障,素质教育是目的;从层次性上来看,这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又可按学生的不同层次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分层递进;从动态性上来看,德育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需要不断变化、丰富、发展其内容的。总之,只有形成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系统性——以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和开放性原理为基础,规范性——以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全面和谐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德育内容系统,高校德育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6 有机整合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作为高校和谐德育系统的价值导向。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联系整个德育过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得到沟通、将教育者的和谐意识转化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桥梁。德育目标是由诸多子目标有机构成的,和谐德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子目标的和谐。在和谐德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1)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系。社会目标是指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带有全局性、普遍性、根本性的德育目标。个体目标是指针对个别的教育对象而确立的具有个体性、特殊性和具体性的德育目标。社会目标应大致适用于高校中的所有大学生,即将高校中的所有大学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个体目标不仅应该体现社会目标的基本要求,而且应该突出每个大学生的特殊性。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德育社会目标是比个体目标更高层次的目标。是确立个体目标的前提和依据,而德育个体目标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基础。个体目标只有符合社会目标的性质与要求,与社会目标相一致,才有可能获得强大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动力。(2)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德育远期目标是指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特点。德育的近期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所要实现的目标,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在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之间还可设立一个中期目标。中期目标具有阶段性、局部性和过渡性的特点。德育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具体来说,德育远期目标是确定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依据、指南,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德育近期目标与中期目标的性质和方向。中期目标是联结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纽带与桥梁,而近期目标是中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基础,是德育目标发展链条的首要环节。只有实现了德育的近期目标。才能积累经验、增强信心、创造条件,有力推动德育中、远期目标的实现。总之,高校和谐德育目标只有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确立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做到德育目标实施的序列性,并通过分层次、分序列的循序渐进,一步一个台阶,才能真正做到和谐德育的目标因人施教、因层次施教。

二、高校和谐德育系统构建的意义

1 构建和谐德育系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和主导,只有具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自主创新、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构建起与之相对应特征的和谐社会。和谐德育系统的构建,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在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时,能够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

第9篇: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八项工程 德育 高职

[作者简介]朱光东(1959-),男,天津人,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钢铁冶金;赵海军(1960-),女,天津人,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天津 30040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5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我们必须准确把握高职德育的丰富内涵,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实际,不断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创设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把德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一、高职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高职学生德育工作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当前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高职德育工作的特点、规律与时代内涵,统筹规划,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要抓住重点与关键环节,创设教育情境,搭建育人平台,拓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载体,着力增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预防性、实践性与时效性。

二、推进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八项工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以实施“八项重点工程”为载体,切实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具体要求,不断推进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协调发展。

1 全员岗位育人工程。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育人的根本职责。其一,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牢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责任。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重挖掘课程潜在的德育要素,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观点和鲜活的事例,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协调发展。其二,干部要做到管理育人。学校专职教育、教学和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班主任和辅导员以及党、政、工、团组织的干部教师要结合本职工作,主动承担育人职责。其三,后勤工作人员要做到服务育人。要主动增强服务意识。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总之,学校教育工作者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员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2 校园交化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要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努力创设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同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主旨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协调发展,加速学校的内涵建设,促进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要从学院、系部、班级、宿舍等不同层面,从创建优美校园、提升学习区、生活区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底蕴,创设高雅的人文环境入手,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精心设计,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学习场所的建设,加强学生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建设,加强校园景观建设,使校园的园、林、路等基础设施,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人文环境的育人功能。

第二,要切实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院、系两级管理与考核体系,推进依法治校,实现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第三,要精心培育校园精神文化。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要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中,进行统筹规划,重点打造。要彰显学校特色,培育人文精神,凝练校风、教风和学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结合起来,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3 理想信念铸就工程。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要加强党史教育,增强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的理解与认识,使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牢固树立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教育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提高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4 道德法纪养成工程。道德是人们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关系的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后天的教育以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有直接因果关系。学校依据道德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内在规律,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正向引导,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党和国家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力、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践行力。

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职业院校要以职业道德养成为重点,切实加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将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以及岗位和岗位群的工作规范、工作规程、工作守则、规章制度以及服务公约等。融入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政治理论课和职业指导课的教学中,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规范,熟知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对从业者的综合职业要求,从而将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等逐步内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法纪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基础”课的主渠道作用,着力提高教育

效果。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5 人文素质提升工程。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使学生在体验、鉴赏与陶冶中受益,并逐步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促进人文素质的提升。

6 身心素质阳光工程。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总称。身体素质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健康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健康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稳定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实施身心素质阳光工程,一是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院、系两级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全员培训,同时,要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中、高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职教师持证上岗,确保教育效果与质量。三是要充分发挥院、系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教育、疏导、心理救助与育人功能。四是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心理品质。

7 扶困助学爱心工程。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认真开展“扶困助学爱心”活动。一是为贫困学生开通入学“绿色通道”,通过减、免、缓、贷、奖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二是创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鼓励贫困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三是做好受救助学生的跟踪教育工作,鼓励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学会感恩社会。四是创造条件,建立爱心救助基金会,用尊重和关爱来激励贫困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8 青春绽放实践工程。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学校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教育、行为管理、跟踪指导与考核评价,帮助学生把握实践机会,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高职德育工作体系,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目标一致、方法互补、过程同步、资源共享,是加强和改进高职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在这一工作体系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延伸。

1 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家长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直接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要以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和影响子女,要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作风和子女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其施加正向影响。

2 学校教育是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学校要把以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综合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