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工业产品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产品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产品论文

第1篇: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业设计;DFM;设计管理;评价体系

提出注塑产品的艺术创意与制造工艺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通过一系列从技术、工程、市场、管理和艺术等方面的设计管理,突破传统单一设计理念,突出工程技术和管理特性,为注塑产品的工业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1产品可制造性

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即面向制造的设计(DFM),是并行工程的重要部分,其关键在于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到产品的可制造性;目的是设计产品易于制造和装配,在保证满足设计要求和功能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很多DFM系统是基于零件的可制造性研究,其重点是考虑减少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即考虑产品本身的可制造性。注塑产品DFM重视产品的结构对制造费用的影响,通过DFA(面向装配的设计)来简化产品结构,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品制造费用、装配费用,同时缩短产品制造,装配的周期,注塑产品DFM效果比单一零件DFM更显著、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所以,可制造性是对现实的制造工艺条件,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设计对制造资源的一种优化,产品可制造性主要涉及制造成本、时间、加工工艺性、装配工艺性等,而且各种因素对可制造性影响程度不同,所以注塑产品可制造性囊括模具设计、制造和装配,产品生产等全过程的所有因素。

2可制造性设计方法与实践

国内工业设计师普遍缺乏制造知识背景,很难理解注塑产品的功能和市场定位,设计产品尽管具有艺术创意,但从制造方面来看,可靠性不高甚至无法制造。国外工业设计起步早,水平非常高,其设计的可靠实现是以发达的制造水平为基础。参考国外的可靠设计方法,合理搭配设计和制造工艺,强化设计管理,突破以往单一设计理念,突出工程技术和管理特性,为注塑产品的工业设计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

2.1可制造性设计方法

可靠设计方法是通过设计管理,从技术、工程、市场、管理和艺术等方面综合实施的设计过程,将材料选择、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选择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信息共享,使设计工作在最短周期内、以最小成本获得设计目标的收敛和优化。通过图1所示的设计方法实施量化设计管理,该方法符合现代企业TQCS(交货期、质量、成本和服务)的竞争战略。

2.2可制造性设计实践

图2所示为电线缆扣,该产品是传统金属卡扣的替代品,其复合特性决定了产品定义是由技术特性的工程概念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概念,构成了设计师、工程师、管理层和用户群体共同理解的基础。同时,产品定义的特性决定了市场定位,提供了生产管理决策,使设计从模糊需求转化为可测需求。

该产品的功能易用性复合了人性化使用设计特性,满足了表面接触、习惯因素和时尚元素;另外,产品的颜色、形体、表面等设计都是建立在用户体念的基础上,复合了工业设计的外形设计方法;材料选择热塑性塑料,不仅满足了产品的弹性要求,还确保回收再生的可靠,复合绿色设计与制造要求。

电线缆扣的孔、铰链、筋、圆角等结构的设计复合了产品结构设计、安全设计要求,便于安装、受力均匀,还满足产品的便利、安全标准的特殊要求。筋的设计为减少底部的应力,确保制造的可行性必须设计底部圆角,如图3(a)为圆角过小的分析结果,图3(b)为可靠结构。

3基于实例的可制造性评价体系

注塑产品工业设计的可制造性评价是对可靠性设计方法的评价,同时是对产品DFM技术的鉴定,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评价指标

产品可制造性评价指标分为两种: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可制造性评价体系如图4所示。

(1)技术指标技术评价主要是评价设计方案满足设计要求和技术性能要求的程度,包括可加工性和可装配性等。

(2)经济指标经济评价主要围绕产品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包括方案的成本和周期等。可制造性中所包括的成本有物化劳动成本、活化劳动成本、利润、税金。周期是指产品整个开发周期的时间,但可制造性所包括的时间主要有:准备时间、加工时间、装配时间、调试时间等。

3.2基于实例的评价过程

基于实例推理的求解过程如图5所示,设计信息输入评价系统与从实例库中检索出实例信息进行比较,得到的权值大于设定的临界值判定为完全相似,否则为不完全相似或完全不相似。其中完全相似的情况极少发生;不完全相似与完全不相似也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临界相似度值,即相似度的下限值。不完全相似的信息经过修改,储存至实例库,使实例库具有学习和改进性;完全不相似的信息则判定为可制造性差,返回重新设计,以提高制造的可行性。

4结束语

面向注塑产品可制造性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基于制造知识通过设计管理的方法,对产品可靠性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在产品设计过程的早期就考虑制造因素,减少设计的反复,从而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设计了可制造性的评价体系,通过创建实例库,将设计信息与实例进行比较评价其技术性和经济性,确保注塑产品的模具设计、制造和装配,以及产品生产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吴凤芳.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模式的研究[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31(5):441-445.

第2篇: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业产品;工业总产值;分析;预测

前言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工业做为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二产业,其发展的状况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1990年至今,中国工业都在稳步前进中,工业的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各主要产品的产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后,中国实施了各项举措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随着加入WTO的步伐,中国不断引进外资,加大工业的投资力度,十六大的召开更加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分析并且预测工业发展的走势,对于国家经济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原始数据及其新型直观展示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搜狐财经收集了1990年到2008年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工业总产值的相关指标,现采用新型直观图更科学地直观展示数据信息,选取新型直观图中的列比较直观图将各指标绘制成图1。新型表图在每个格子内用椭圆表示数据的相对大小,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每一栏指标最小为直线(理论上应该是空白,为可视效果绘成直线),最大的为满格椭圆,这种新型直观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数据的上下变化关系。

由图1可以看出,在这11项指标中,除了布和原煤的产量局部有略微波动外,其他9项指标全部呈宝塔形串珠排列,表示逐年的递增,整体尚未显现出周期性波动。原油、水泥在早期增长速度较快,其余指标的早期增幅比较小。大部分指标的增幅和总量都是在新世纪以后迅速加大的。从每个串珠的上下变化速度看,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协调的,每个产品产量都是逐渐递增的,这都导致了工业总产量在这19年里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

二、分阶段分析

从1990年到2008年这19年来,中国在风雨中不断摸索前进。下面用Q型聚类试探下各年份间经济特征的相似性,19年的谱系图见图2,相似性的度量指标采用夹角余弦。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各年份都按顺序整齐排列,没有打乱。Q型聚类是把特征相近的样本聚为一类,原来预计年份排列不应当维持原来次序,现在年份仍按原来顺序。这表明一个重要特征,即我国工业的发展每一个时期(相邻年份)有其相应的特点,特点的变化是渐进的,暂时还没有出现周期。如果出现周期,相隔一个或多个周期的年份数据必然因其相似性而聚为一类。

再利用多元有序数据最优分割找出本文所研究的这19年来工业产品产量的明显界线,分割出多个组(时期)。分割的原理是用数学方法,使组内离差平方和最小、组间离差平方和最大,保证一组内有相似的特征,不同的组之间特征差异较大。本文进行最优2分割(计算过程略),得到一条重要界线,这个界线恰巧在聚类分析的分类界线上。

根据Q型聚类分析和最优分割的结果,我们可以把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即1990—2003年为第一时期,2004—2008年为第二时期。

第一时期的特点是:选取的主要工业产量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指标没有急剧增大。这使得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也随之减慢。

这一时期是中国的工业正处于缓慢提高的阶段。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3年国务院决定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主要任务。这些举措使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缓慢的提高。第二时期的特点是:选取的主要工业产量增长速度加快,指标急剧增大。这使得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也随之加快。

这一时期中国工业产品产量提高速度很快。这是由于中国加入WTO后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进外资,再加上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各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并且2004年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商务部和外交部联合了首批《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该目录涉及的国别共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67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都进一步加快了工业发展的步伐,使得工业的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发展指标预测

普通回归分析方法不能用于对未来指标的预测,现采用前移回归分析方法来预测工业总产值。这种方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前兆或基础的,某年的工业总产值指标值,反映了这一年为下一年各项事业打下的基础,是下一年工业总产值指标的自变量。故采用前移回归分析新方法,可以进行预测,具体原理和算法在此从略。最终得的回归系数。

建立预测型回归方程如下:

下年工业总产值=-627.3945-286.2064×上年原天然气产量+11.70771×上年钢产量+93.83727×上年汽车产量。

由这个方程计算1991至2008年的工业总产值,并与实际值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2个指标相对误差超过0.1,有14个指标的相对误差在0.08到0.01间,有2个指标的相对误差小于0.01,相对误差平均0.046,效果很好。

2009年预测为455779.2亿元,有待明年一季度出炉公报后证实。根据前述预测的准确性和表1的误差可知,这个预测数据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按照这个值,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为-1.35%。

本文总共考察了11项指标,事物的发展是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将其中任何一项作为因变量,其余作为自变量,预测出这项指标2009年的取值。若全部都轮流做一遍,则可以求得全部指标的预测值,如表3。预测2010年的指标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2009年的预测值代入回归模型直接求得;另一种是将2009年的预测结果加入建模后,再预测2010年的指标值。在已知样本较多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结果几乎是一样的,预测出来的2009年的值只是一个样本,参不参与建模影响不大。2010年的预测效果预计比2009年差,这需要2011年初结果出炉后证实。预测2010年的指标,最好有2009年的实际值参与建模。

四、结论

从1990年以来中国的工业产品的11项指标的直观图可以看出,除了布和原煤的产量局部有略微波动外,其他9项指标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整体尚未显现出周期性波动。利用最优二分法可得2003年这一重要界线,把中国1990年以来的工业产品产量划分为两个时期。并且通过前移回归分析在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动机”。在当今世界格局下,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成为工业强国,必然要走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3篇: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可持续性设计的基础是系统设计

可持续设计并非针对某一个产品或产品的某个环节,而是针对整个系统,这是因为人对产品的选择已从纯功能品质转向了综合效能品质,人们不再满足于某一功能的实现,而是需要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产品系统又分为纵向和横向系统,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都牵涉到许多相关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连贯,相互支撑,形成了立体的产品设计系统,这个系统正是可持续性设计的基础。纵向产品系统的可持续性设计在产品设计系统中,产品的特有属性决定着具有自己的纵向历史沿革。从具有创新性的第一代产品开始,就必须要考虑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后续的产品商业开发中,如何节省材料,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等,通过外观设计、技术研发,结构设计和其他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以空调产品为例,最初发明的空调是以氟利昂为主要的制冷剂的,而且耗电量大,对环境影响较大,在更新换代纵向发展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在二代和三代空调中就出现了无氟空调和变频空调。可见,可持续性设计一直引导着产品纵向系统设计,让整个产品设计有着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偏离轨道。横向产品系统的可持续性设计在横向产品设计系统中,产品构成中具有自成一体的众多横向联系因素,如功能、结构、色彩、线性、材质、人机关系、社会人文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整体性表现[2]。只是解决其中某一个要素是无法达到可持续性设计的要求的,所以必须将这些要素结合起来,系统性的按照可持续性设计的要求展开设计,才能达到设计目标。比如电动汽车,不仅仅要考虑使用电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尾气排放,同时也要考虑生产电动汽车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产成本的高低,同时还要考虑电池的回收处理,这些系统因素相互关联,不能抓住一点,其他不管,要综合衡量,设计出适合于现有技术条件,同时符合可持续性设计要求的产品来。

可持续性设计的核心是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2l世纪的一种全新设计理念,将环保意识纳入产品设计过程中,主要针对传统设计在资源消耗、生态破坏方面的问题,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3]。这要求在产品设计的开发过程之中,对生产技术选择、材料运用、废物回收等全过程都必须注意对环境的影响,要有利于生态的改善和环境的保护。绿色设计的内涵在于4R。4R是由英文的Recovery(回收)、Recycle(再循环)、Reuse(再利用)和Reduce(减量)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来。由这四个词的词意结合起来的绿色设计,充分考虑产品原材料的特性和产品各部分零件容易拆卸,使产品废弃时能将其材料或未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回收、再循环或再利用,如图1所示的可组合办公桌,利用回收后的聚丙烯材料制成,可以任意组合,增加了使用的乐趣,同时也满足了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减量”的含意是:在设计开发之初,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将生产产品所需材料降到最低限度。在造型设计时要尽量做到简洁、明快、适度,细部设计要质朴而不乏精致,体现出高雅的设计品味。如图2所示的竹制音箱,既采用了竹子这样的天然材料,同时整体显得清新简洁,简化了造型,节省了材料,同时又充分发挥了自然材料的特点,通过培养,竹子不断的生长,音质越来越好,体现了环保理念和创新设计的统一。在包装设计上要避免过分奢华和超过产品自身价值。以合理满足产品的保护、运输及消费者审美需求为宜。把绿色设计的4R内涵作为产品生产策略,将为企业创造一个“量少、质精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绿色设计的文化。

可持续性设计的时间跨度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可持续设计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延长生命周期,降低产品系统成本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可持续设计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延长这几个阶段(尤其是延长成熟期),延长产品寿命,通过产品的批量化,模具共用,不更新生产设备等方式,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生命周期的循环重叠,节省成本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重叠,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的成本,也可以实现整体系统的可持续性。比如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曾多次举办以“全寿命周期管理”和“再制造”为主体的学术会议,并对诸如启动器线圈等一些具体零部件的再制造制定了标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制造商联合在海兰帕克建立汽车回收利用研发中心,就是为了专门研究开发汽车零部件的拆卸、再制造和再循环利用[4]。这种“全寿命周期”体现的就是生命周期的循环重叠,即上一个生命周期的某些环节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一些环节打下了基础,这样每一阶段环环相扣,设计和生产决定了回收的方便,回收又促进新的设计与生产,这样的有机循环,大大节省了材料,也节省了生产成本,体现了设计和制造的可持续性。

第4篇: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1.重复

这种构成方式主要通过不断重复同样的造型来实现。在工业产品的设计中,重复构成的运用十分普遍,例如产品造型的重复排列、产品的按键、手机按钮等等。通过重复构成这一方式可以使产品具有高度的统一协调,从而使产品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且一些按钮进行重复排列之后也更加容易使用操作。不过在进行产品的重复构成设计时,要注意方向和空间的变化避免过于单调乏味。

2.发射

发射也是重复形式的一种,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中心进行形状的排列组合,在生活中例如阳光光芒的排列、水花四溅的图案、绽放的花朵图案等等都呈现出发射的形态。发射这一构成方法的焦点十分明显,而且具有很强烈的光芒感,因此产品会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一般灯具的造型设计会常常使用到发射的构成方法以实现更好地产品效果。

3.对比

对比的构成方法是使两种或多种不同特征相同属性的介质进行相互比较,从而使它们的不同特点更加突出。在自然界中,黑白、冷暖都是很明显的对立统一。对比这种比较方式,既可以是强烈明确的,也可以是轻微模糊的,可以进行简单地对比,也可以进行复杂化的对比。在不少工业产品的设计中,就运用到了对比的构成方法,从而使产品的某些特征更加突出,从而实现造型和功能完美地融合。但是在对比过程中也要注意产品的统一协调,避免过多对比而使产品整体观感杂乱。

4.特异

特异的构成方式主要是通过设计中一些不按照规律的设计来使产品的一些特点更加凸显。特异夹杂于规律之中。一个产品设计异的构成要素不应该太多,而应该放在比较显著的位置,从而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特异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一种对比,但是这种对比效果更加强烈,很容易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受。例如一些大型机床或者危险性较高的产品,在设计一些常用按钮时往往会选择更佳醒目的色彩和形状,从而方便人们的使用。

5.分割

分割是构成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将整体分割成部分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例如报纸杂志的版面、房屋的吊顶、冰箱的空间,这些都是依据分割的原理进行构成的。现代的产品设计中也常常使用分割的构成方法,例如灯具的设计、家具设计、手机面板上面的显示屏幕、手机按钮的大小和比例等等,都充分利用了分割的原理。

二、立体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立体构成主要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产品的设计组合,是一个由分割到组合或者由组合到分割的过程。立体构成更加看重不同材料的研究,并且对立体形态的形式美进行深入的规律探索,从而使设计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立体构成是现代产品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中一些家具或者灯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立体构成的原理。

1.线材和产品设计

线可以很好地表达方向性,线材主要有两种,硬线材和软线材,而线材的构成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垒积构造、框架结构、伸拉结构等等。在进行产品设计中,有一些默认的规律,例如:曲线代表动、直线代表静;圆滑的曲线可以代表女性,硬直的直线可以代表男性。一些手机产品的边角采用圆弧结构,并配以亮色,很容易受到女性的欢迎。而一些汽车选择流线型的车型,简洁大方,就很容易被男性看中。

2.面材和产品外观

面的最大特征就是其具有一定的形态,很容易被辨认。面材主要分为曲面和直面两种构成形式,曲面富有变化而且造型十分丰富,而直面就显得更加挺拔有力,在产品设计中,面材主要运用于产品的表面设计,从而使产品更加具有充实感。

3.块材和产品造型块材作为立体造型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具有几何体和自由体两种不同的形式。自由体有非常广泛的体现,例如河边石块、海边贝壳等等。而在现代设计中,产品的设计更加强调统一整体的美感,例如1998年的苹果电脑外壳、华根菲尔德设计的台灯等等,都体现出简单大方的整体设计美感,充分体现了立体构成的完美运用。

三、色彩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构成是色彩设计的基础,通过一定方式的组合和搭配形成最佳的色彩关系,在产品设计中,色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呈现效果,从而对消费者的购买欲产生刺激。

1.色彩的调和构成和产品设计

色彩的调和构成主要是由两种或者多种色彩和谐的进行搭配,通过色彩的调和可以将原本对比强烈的色彩和谐统一的存在于产品设计中,根据产品的不同功能和要求进行色彩的调和,从而使产品更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色彩的联想和产品设计

色彩的联想主要是人们在看到某一色彩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相应的联想。在产品色彩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调节用户的情绪,从而使产品更好地表达出自身特点,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放松。

四、结语

第5篇: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际分工与贸易 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 基本范畴

当前国际分工与贸易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分工方式逐渐从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转变成为工序分工;二是贸易对象逐渐从最终产品转变成为中间产品。这种转变正逐步影响着当今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及实际贸易形式,影响着整个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前景,需要予以重视。鉴于此,需要对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基本范畴进行准确界定。

国际分工与贸易发展阶段回顾

国际分工与贸易是相伴相生的。最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实施的专业化分工,才产生了为专业化服务的交换形式―贸易;各国为了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参与生产的国际化分工,才产生了为国际化分工服务的交换形式――国际贸易。因此,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形式的变化也将导致贸易形式的变化,研究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阶段,需要先从国际分工的类型和内容入手。国际分工形式包括产业分工、产品分工和工序分工。

产业分工是各个国家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经济发展程度及产业结构特征,通过专业化发展自身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国际分工形式。各国通过产业分工,可以通过生产专业化和国际交换提高资源及要素禀赋的利用效率,促进本国乃至世界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分工实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外扩张更是能够使各国在原有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享有更多产品。产业分工与贸易是以产业标准为基准、以最终产品的交换为贸易内容、以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为目标、参与主体是各个产业或部门的分工与贸易形式,也是传统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关注的是各经济体专业化从事哪一种或几种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活动。

产品分工又称为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把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每个国家只是专业化生产产品整个生产价值链上的特定环节的国际分工形式。因此,产品分工是同一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是产业分工形式的进一步深化,既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实现,也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产品分工是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分工细化而出现的,并且在二战后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步盛行起来的国际生产形式,自其产生以来,中间产品的交换开始逐渐盛行并逐渐在产品交换中占据较大比重,使最终产品交换不再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相应的产业贸易也不再是国家贸易的仅有形式,产品贸易逐步走上历史舞台。于是,原来的产业分工标准不再适用,国际经济学界开始使用“产品内分工”来描述现代国际分工的特点。产品分工和产业分工相互补充,共同描述了当今现实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并共同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基础。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产品分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产品分工与贸易既可以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扩展方式的中间产品贸易,又可以表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延伸方式的中间产品贸易。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进行的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各类工序组合形成最终产品,并生成了一条具有相联关系的链式生产组织形式,这种生产组织关系在空间上延伸便形成了产业链(芮明杰等,2006)。工序分工与贸易是指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中,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开始跨越国界,同时实现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并通过工序贸易形成生产联系的新型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工序分工与贸易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生产工序;二是产品生产必须跨越国界,两个或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的形成提供生产服务;三是至少有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产品作为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并且生产出的一部分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必须出口到别国(Hummels et al.,2001)。

国际分工与贸易各发展阶段对比

从产业分工与贸易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包括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其贸易主体是最终产品,从事的是一般形式的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消费者偏好相似理论、产品异质性理论等经济理论;而产品分工与贸易也称为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其贸易主体是作为下阶段投入品的中间产品,从事的贸易形式从最终产品贸易转化为了中间产品贸易,现实中其具体的分工和贸易形式表现为加工贸易、全球外包与合同外包、OEM、ODM、公司内贸易和战略联盟等,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等基础理论都是其理论基础。可以说,产业分工与贸易和产品分工与贸易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替代,共同构建了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基础。

与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工序分工与贸易相比,产品分工与贸易在二战后盛行,其界定范围既包括跨越空间和时间界限的分工,也包括像斯密所描述的同一空间的生产分工;其贸易主体性质主要为中间产品,但是在一定贸易统计标尺下,它可能还涵盖一部分直接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具有中间产品性质的最终产品;其贸易主体是实物产品,具体形式不包括跨越工业或者行业的服务等劳务产品;其分工贸易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而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内涵小于产品分工与贸易,其界定范围与产品分工与贸易相比更具有专指性,它的出现是由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交易成本下降以及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带来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下降;它所界定的分工范围仅仅限于跨越时间和空间界限的生产环节和工序分工;贸易主体范围完全是投入下一阶段生产所用的中间产品以及生产性的服务产品,不包括任何进入直接消费领域的产品;主体性质是生产环节和工序,主体的具体形式既包括实物产品又包括服务和劳务产品;由于其分工与贸易体系的复杂性和分工方式具有较高深度,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内部化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等理论综合构成了工序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基石。

综上,产业分工与贸易、产品分工与贸易、工序分工与贸易的比较可以用表1清晰地表现出来。

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界定

由上文论述可知,“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进行的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芮明杰等,2006)。工序分工与贸易是指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中,以工序分工为基础,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开始跨越国界,实现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分离,并通过工序贸易形成生产联系的新型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

对工序分工与贸易中“工序”的进一步划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内涵。本文对工序的划分主要分为三类:实物工序和服务工序;劳动密集型工序、资本密集型工序和技术密集型工序;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其中,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将是研究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利益分配问题中重要的衡量标准。

根据工序投入品的性质和属性,工序可以分为实物工序和服务工序。工序分工与贸易最基本也最显著的特点是上游工序的成品成为下游工序的投入品。随着现代产品的品质和技术提升,生产过程也更加复杂化,不但物质产品成为产品生产的中间投入,服务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是生产产品也成为现代产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区段和工序。

根据生产工序的比较优势,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的工序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工序、资本密集型工序和技术密集型工序三种类型。工序分工与贸易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即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虽然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通常被视为产业间分工的理论,但是其对于工序分工依然适用。由于在同一产品的工序链条上,具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各个工序环节是各国根据其要素禀赋、按照其比较优势进行选择的。因此,相应的工序也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按照生产工序附加值的高低,可以将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的工序分为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附加值原指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如果将生产工序看作中间投入品,也可以用附加值将工序进行分类。高附加值工序是指与一般工序相比“投入产出”比例较低、文化价值和技术含量较高、价值增值幅度较大、生产利润较多的生产工序。而与之相对的低附加值工序是指投入产出比例高、文化价值和技术含量低、生产附加价值增值幅度较小、生产获利较少的工序。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值的高低是一个相对概念,高附加值工序也不等同于高科技工序,而只有高科技工序成为高效益工序时,才能称为高附加值工序。

综上可见,工序分工与贸易的概念范畴对于描述当代世界生产过程国际化,比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概念更加准确和具有专指性,更能够刻画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新格局,不但刻画出产业链分工的特点,而且将贸易主体界定为工序和环节,更加准确而形象具体地描述了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新特质,真正反映了国际贸易学分工贸易模式的理论内核(曾铮,2009)。

参考文献:

1.陈英.国际贸易类型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评述[J].学术论坛,2010(11)

2.代中强,梁俊伟.分工与贸易利益:理论演进与中国经验[J].当代财经,2007(9)

3.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梁碧波.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效应―一个基于工序分工的贸易模型及其政策含义[J].国际经贸探索,2011(12)

5.罗琳.国际分工、利益集团与贸易摩擦[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曾铮.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研究―基于新兴市场国家视角的理论和中国经验[D].中国社科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8.朱廷,胡安亚.工序贸易的研究路径与进展[J].经济经纬,2010(4)

第6篇: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热衷研究工业设计的对象和范畴问题。相关的论说较多。如:指出,工业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是当代文化的新形式。中指出,工业设计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方法论,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思想和修正,其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要。设计是除科学与艺术之外,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3种智慧。

综上,关于工业设计对象和范畴的表述过于宽泛和抽象。凭借工业设计的专业知识,即使通过跨学科协同设计,也无法对整个产业链进行设计,超越了工业设计的本体范畴。而指出,工业设计是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也是产品的文化设计,是以满足人的多种需求为目标的技术人性化的创造活动。该论述相对具体,指出了工业设计的对象或范畴是产品设计,目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手段是将技术达到人性化的应用。《设计辞典》中关于工业设计的表述为:工业设计是为工业产品进行设计]。由此可见,工业设计的范畴是客观的、具体的,其主要对象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是从用户与企业双方的角度解决产品的概念、造型、色彩、结构、功能、人机界面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同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要融入对社会、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哲学思考。工业设计主要侧重在人机关系的研究上,这是与机械设计的主要区别

2工业设计的方法

科学方法论大体分为4个层次:经验层、一般方法层、具体方法层及哲学层。社会及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各种科学方法论也在不断发展,主要有:突变论,信息论,系统论,离散论,智能论,控制论,对应论;优化论,寿命论;模糊论;艺术论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为现代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工业设计方法属于科学方法论的范畴,主要研究工业设计中的3个基本问题: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现代设计方法学的研究为工业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一般方法

广义上讲,设计方法是设计思维的反映。目前,世界各国总结出的创造性方法有300余种,包括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移植法、缺点列举法、形态矩阵法、希望点列举法、KJ法、逆向发明法、TRIZ法等。工业设计常用的一般方法有:功能论设计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设计调查法、商品化设计方法、人性化设计方法、系统论设计方法等。

2.2具体方法

工业设计的研究重点是用户的需求及其与产品之间的映射关系,而用户需求由于涉及到文化、价值观、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给工业设计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心理学、脑科学、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工业设计研究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文中将介绍几种较主要的设计技术方法。

2.2.1感性工学技术

感性工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将用户感觉与意向转化为产品设计数据的支持技术与方法,最早由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年首次提出,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工业设计的研究热点。感性工学一般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方式描述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向与产品造型要素的对应关系。述了产品意向的理论体系,阐述了感性意向的研究方法及关键技术,如语义差异、口语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利用意向尺度的技术方法对数控机床造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造型意向尺度分布图。以数控机床色彩为对象,进行了色彩意向尺度法实验,通过心理量表测量、因子分析和口语分析建立了数控机床二维色彩意向感知空间,提出了色彩辅助设计过程的模型框架。运用感性工学技术将消费者对产品的材料感性认知因素量化,综合运用多元尺度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对塑料的质感意向进行研究,建立了由感官评价因子和效用因子构成的二维材料质感意向认知空间,并在实际设计中进行了验证。研究了产品设计中用户感知意向的思维结构,以太阳镜外观设计为例,采用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技术构建了产品总意向与造型、色彩、材质及光影等子意向的关系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求解了4个子意向的最优组合。感性工学技术为产品设计过程的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一种典型的科学设计方法。

2.2.2面向产品族的工业设计方法

产品开发设计是一个反复迭代和细化的过程。为实现面向不同需求的系列化或具有更大变形能力的产品,面对产品的大规模定制设计,有学者提出了面向产品族的工业设计方法。提出并讨论了产品族和产品族DNA的概念,对产品族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产品族设计DNA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电话机产品族外形生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业设计产品族本体知识的表示结构,产品族设计DNA的遗传与变异等,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对眼镜产品族设计DNA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手段对数控机床进行了产品族造型设计的实践研究。面向产品族工业设计方法是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通过共享通用技术有效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使企业产品获得统一的家族特征,有效解决了由技术同质化带来的问题。

2.2.3基于知识整合的工业设计方法

工业设计是知识密集型的创造活动。设计知识作为企业或设计师的无形财产,对知识系统的有效管理可在产品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机床工程师的设计思维及所需知识体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控机床工业设计知识的获取和表达体系,开发了机床的侧面轮廓草图器表达技术。将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提取作为获取工业设计知识的方法,提出了为用户解决数控机床工业设计问题的知识系统模型。进行了以获取知识过程的隐含知识为目的的口语分析实验,提出了基于ICAID系统的知识处理模型、功能模块和设计流程,构建了具有知识辅助功能的数控机床工业设计系统。提出了知识驱动的产品设计情境研究方法,提出了知识转移的交流模型和旋转模型,探讨了基于知识的产品建模技术、推理求解技术、感性意向评价技术和知识库技术等。对设计知识重用的产品外观分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由规范案例构成的8类外观知识框架,可用于建立产品外观案例库,分解产品外观。提出了一种构建知识地图的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抽象粒度的设计过程模型,搭建了相关的知识地图框架。

2.2.4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方法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媒介和工具,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产品设计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日益成熟及CAD/CAM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技术已成为工业设计、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CAID是在计算机及其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工业设计领域的各种创造性活动。采用CAID技术可大大提高产品的整体设计质量。当前,国内外对CAID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辅助造型技术(NURBS曲面设计、造型参数化设计、草图设计等)、人机交互技术(人机界面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智能技术(智能CAD、智能设计)及高新技术(虚拟现实、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并行设计、协同设计、基于VR的产品设计)等方面,在一些工程设计软件(如UG,CATIA,EDSUnigraphics等)中都提供了工业设计模块,为工业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协同提供了平台。随着技术发展,产品设计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将朝着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发展,工业设计师与工程师将逐步融合,走向统一化。综上,现代工业设计中,设计师紧靠隐性的知识经验和定性判断已不能满足设计需求和设计过程的需要,而采用科学的、定量的、精确的研究方法是工业设计方法学的发展趋势。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结合人文学科相关知识进行多学科协同化、交叉化研究已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方法。也有学者认为,现代工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

2.3哲学方法

从事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工业设计的系统方法,认为设计事理学是针对设计的内在目标,对外在因素有意识、动能、系统地协调与组织,是人为事物科学的基础。认为,工业设计应提到事理学的高度,从根本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生存方式更趋健康和合理。该论述仅从宏观层面探讨了设计的方法,作为一种哲学思考,对工业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但遗憾的是,仅从哲学层面定义工业设计的方法过于片面。

3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1)并行设计、协同设计是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工业设计领域中,产品的功能与技术原理开发必将与造型、材料、人机界面等方面的设计走向统一平台,设计师与工程师进行协同工作;(2)综合化是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另一大趋势。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及大规模设计定制服务的发展,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设计必将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未来的工业设计将朝着多元化、更优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3)随着人们对社会、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生态设计或绿色设计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设计包括面向再生的设计、面向装配的设计、面向生命周期的评估设计及基于低技术的可持续设计等;(4)更智能的CAID技术、先进的CAD/CAE/CAM技术、人机交互及耦合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感性意向设计技术等将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支撑技术,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工业设计的研究层次将大大提高;(5)面向人文关怀、面向更优化社会服务系统的设计思想也将成为工业设计关注的方向。

4结束语

第7篇: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正文】

[中图分类号]A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85(2000)12-0013-03

正确认识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曾进行过广泛讨论。这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其中有的同志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总体工人的论述,得出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总体工人论”并不能说明整个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本文想就“总体工人论”与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关系作几点分析。

有的同志断言,马克思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正是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根据。”这种把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完全纳入总体工人范围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的观点,是对马克思总体工人论的曲解。

关于总体工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第十二、十三章中阐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时曾几次作过分析,而第五篇第十四章只是对第四篇的小结。总体工人是相对个体生产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剥削范围扩大了,剥削程度提高了,从而使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这同整个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个体生产者转化为总体工人,总体工人中的直接生产者、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生产商品,共同创造价值,这是社会化商品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简单协作中,个体工人正在向总体工人转化,产品成为许多人协同劳动的结果,而资本的确占有了由此产生的新的社会生产力,捞到了不少的好处。通过对工场手工业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了畸形物,”“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在工场手工业中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也就是说,工场手工业由于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工人终身成为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从而大大压抑工人全面发展的积极性为代价的。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总体工人,就是手工业工场内部局部工人的总和,它没有超出一个企业的范围。

在工场手工业中,虽然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但作为总体工人一部分的局部工人,还有一定专门技术特长,熟练劳动力还不容易被排挤。然而在机器大工业中,机器代替了许多局部工人的局部劳动过程和熟练技术,把工人则变成了局部“机器”。因此,总体工人即结合工人的构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同工场手工业时期相反,现在,只要可行,分工的计划总是把基点放在使用妇女劳动,各种年龄的儿童劳动和非熟练工人劳动上,总之,就是放在使用英国人所谓“廉价劳动”上。这一情况不仅适应于使用机器或者不使用机器的一切大规模结合的生产,而且也适应于在工人的私人住宅或者在小工场中进行生产的所谓家庭工业。资本除了把工厂工人、手工工场工人和手工业工人大规模地集中在一起,并直接指挥他们,它还通过许多无形的线调动着另一支散居在大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工人大军。”而且,“现代工场手工业中对廉价劳动力和成熟劳动力的剥削,比在真正的工场中还要,……在所谓的家庭劳动中,又比在工场手工业中更加。”在这里,马克思对总体工人的分析又深刻了一层。第一,总体工人是指不同性别、年龄和技术水平的生产工人的总和;第二,总体工人既包括机器大工业工厂的工人,也包括配合大工业加工零部件的手工工场工人、手工业工人以及家庭工场的工人;第三,从总体工人看,资本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的剥削范围更大,剥削程度更高。这样,就有力地驳斥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会给工人阶级带来幸福的资产阶级理论,证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会给工人阶级带来灾难。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总体工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本企业,进一步扩展到与大工业企业密切相关的其它中小企业和家庭生产者,这是机器大工业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机器大工业不仅使那些厂外直接生产工人纳入总体工人,而且使一大批不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要员和管理工员加入总体工人队伍。这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不仅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为科技成果的大力推广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场所,科学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生产力当中去。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所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劳动者必然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直接的生产工人一样也创造价值。无论他们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已经成为独立的科技部门,其实质都不会改变。不过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实际上既是间接生产者,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同时又成为独立的技术商品的直接生产者,因而同样创造价值。与此同时,机器大工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需要管理。因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因此,被资本所雇佣的管理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也成为总体工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体工人中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一点,马克思曾讲的十分明白,他说:制造社会产品的总体工人中,“有的人做管理工作者、工程师、工艺师等等工作,有的人做监督者的工作,有的人做直接手工劳动者的工作或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愈来愈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之下,这种能力的承担者也被列在生产劳动概念之下。”

由上可见,马克思讲的总体工人,无论是直接生产者还是科技工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指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雇佣劳动者,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才在第五篇第十四章分析生产劳动时对总体工人作了如下小结:“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工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直接地或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了。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肯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待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应了。”怎样理解马克思这段论述呢?如果把它和上述关于总体工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我们就不难看出:第一,总体工人是商品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使一般性的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概念必然扩大,这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特殊性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二,总体工人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和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共同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第三,单个工人如果离开总体工人,就无法生存,因此,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但资本对总体工人的剥削加深了。这就是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化商品生产作为资本生产力表现的必然结果。版权所有

从上述马克思的整个分析来看,总体工人是指直接从事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和间接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它并不包括其它领域的职工。马克思根据社会化商品生产一般规律得出的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理论探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期对总体工人的分析,难免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一百多年来,世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马克思未曾设想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较快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并未过时,无论社会化生产程度如何提高,总体工人三个部分的比重如何变化,第三产业如何发展,但只有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会创造价值,总体工人始终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相联系,它并没有也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而扩大到其它领域以至于整个第三产业。事实情况也正是如此。在现代以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直接生产工人的比重大大减少,而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大大提高,同时,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而且需要大量的协作厂家和某些专门机构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所有这些人都是从事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他们分别成为总体工人的组成部分,执行不同职能,共同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例如,所谓现代资本主义的“无人工厂”中并非无人,无论自动化程度有多高,机器人的作用有多大,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本身既不会生产商品,也不会创造价值。“无人工厂”里不仅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操纵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而且有更多的人从事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制、安装、维修、调节、控制和对生产的监督管理等等。总体工人范围的确扩大了,但它的扩大不可能离开自动化、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其实,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虽然第三产业无所不包,但也并没有把第三产业中的职工都看作总体工人,或说他们都创造价值。例如说,总统、警察、教师、演员等都是总体工人,都在创造价值,显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那末,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总体工人是否已经扩大到整个第三产业呢?也没有。因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除了从事商品生产的总体工人外,客观上存在着大量从事商品的交换、分配和生活消费以及其它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而属于第三产业的广大职工。只有前者创造价值,而后者一般地说不属于总体工人,也不创造价值。总体工人是就商品生产而言的,它并不等于全体职工、全体人员等等,比如,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业职工(商业运输、包装、保管、储藏等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里继续劳动的除外)、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及证券交易的银行职工和证券交易所职工、社会科技工作者、教育、文化艺术、体育部门的工作者等,尽管把他们都可看作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但却不可能都纳入总体工人范围。在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就其政治地位和阶级属性而言的,决不是说所有知识分子都是生产工人,都创造价值,至于把国家党政机关,不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军队、警察等看作第三产业,这本身就是欠妥当的,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是否是总体工人的问题。在第三产业中,的确有不少部门、行业、企业或其中某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然而这并非因为它们被纳入总体工人才创造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作为商品生产者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所以,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现代商品生产这个概念,如果把它仅仅限于传统的物质商品生产范围当然是不正确的。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概念的外延扩大了,不能作过于狭隘的理解。比如除了最基本的物质商品生产外,还有大量的非物质商品生产,主要指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它生产的结果是客货场所的变动)和服务商品的生产(即理发、洗澡、照相、旅馆和医疗等行业通过劳务活动,为人民生活消费提供各种服务);兼有生活和服务二重性质的邮电、饮食、修理、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商品生产;技术商品的生产(这是由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结果)。总之,现代化商品生产不是单一化的,而是综合多样化和相互交叉的。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关键,就比较容易理解第三产业中的不少劳动创造价值的,进而探讨这些不同形式的商品其价值量决定的特点。

然而,如果我们不做具体分析,人为地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范围,而笼统地论证其创造价值,这不仅会造成许多理论上的混乱和矛盾,而且对于指导实践也是非常有害的。从理论上讲,它不仅把劳动价值论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几乎一切领域,把商品生产和产业混为一谈,似乎任何劳动都创造价值,从而使其逐渐脱离商品生产而失去科学性,而且混淆了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严格区别,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抹煞了工商、农商矛盾,降低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意义等等。从实践上看,它也为当前市场上的第三产业乱涨价、乱收费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认为只要从事第三产业,就都会创造价值,由此形成全民经商热潮。企图都靠流通领域来发财致富。教育部门片面追求创收捞钱,少招计划内学生,多招委托培养和自费走读生,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艺术部门脱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方向,追求金钱,劣质作品市场泛滥,门票价格成倍上涨,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严重损害。诸如此类,枚不胜举。当然,第三产业创造价值论就目前看,在客观上对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作为科学探讨,不应含混不清,追求形式,而应该实事求是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作出具体科学的分析。由上可见,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马克思的总体工人论也并不能说明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是缺乏科学根据和实践基础的。

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本身是一个不科学的、含混不清的概念,统统把以产业或部门来划分是否创造价值很不准确,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去认识第三产业,就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进行具体分析。要充分认识第三产业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事业单位的特点;把第三产业中从事商品生产、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严格区别开来;把第三产业的收入与其本身创造的价值严格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概肯定或否定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收稿日期]2000-06-2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第8篇: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17-02

近年来,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相关专业或课程。但对于这门产品设计特色课,其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只是沿用和参照旧的专业教育模式,讲究按部就班。固定型的教学方法抹杀了教与学的个性发展,使得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相距甚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很有必要从教学改革上对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进行思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旅游产品设计方面的教育与市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与艺术有关的大学中很多都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专业,如德国、美国等,它们有着完备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手段,以及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训实验室。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旅游产品设计教育方面,与企业合作进行开发与设计,同时注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将传统文化运用到旅游产品上。欧美在旅游产品设计教育方面,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地域特征非常明显,政府会以引导消费者的方式配合和支持学校的设计教育。

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也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相关专业或课程,将其设置为专业核心课或特色课。如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其特色课程就是《旅游产品设计》;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则是将其设置为专业。纵观国内旅游产品设计本科教育,它侧重理论知识的阐述、设计实践的调研、设计技能的表现,由于欠缺与之配套的设施,教育成果往往停留在设计效果图上,止步于实物制作。而高职高专大都建立了专业的旅游产品制作实训室,也有比较完善的一套教学体系,但大多局限于技艺操作层面。

相对国外而言,我国的旅游产品设计教育与市场结合少,实践性差,不重视对地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注重教学成果的转化,培养出来的相关设计人才往往缺乏文化素养,缺少创新意识,集中体现为其艺术作品缺乏文化内涵。因此,笔者认为对《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的基本设施情况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以培养具有系统的现代化产品设计理论和专业设计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生活产品、旅游产品等工业产品设计、研究以及设计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为主。学院拥有校级重点学科“设计学”、人文基地“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产品设计专业有模型实验室,拥有二维(激光切割机、丝印等)和三维(油泥制作平台、快速成型3D打印机)等产品设计制作设备,与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桂林龙胜大塘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中心、桂林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建立了设计实习基地,为《旅游产品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产品设计专业现有学生200多名,经过师生多年的努力,在软硬件等方面都已有了较多的积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和多项产品设计项目,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中频频获奖,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做好了铺垫。

三、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一)《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1.构建基于广西地域文化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工艺讲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对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地域文化素质的培养。

2.完成旅游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产学研互动合作方式,发挥高校在旅游产品行业中的龙头作用,更好地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旅游产品设计》课为例,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1.立足广西地域特色,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1]科学论证,设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2.建立“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工艺讲究”的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几个或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将部分课堂搬到车间,搬到市场,将课堂放在设计产业的第一线,实现专业与市场相结合。

3.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改革。强调师生深入民间、博物馆、艺博会等参观和学习,并请“能工巧匠”、设计师、行业专家、企业家等为学生授课。[1]

4.完善教学效果的考核。邀请工艺美术师、企业家、设计师等,共同评定学生成绩。

5.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以大赛或企业实际项目等为设计主题,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三)基于地域文化对旅游产品课程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

1.对特色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旅游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管是代表全球文化的迪斯尼乐园,还是中国的欢乐谷这样的纯粹娱乐性的主题旅游乐园,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2]需要针对广西地域文化、广西旅游产品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逐步推进“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工艺讲究”的教学模式改革,构建有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2.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邀请民间艺人、设计师、企业家等走进课堂,让授课主体不再只是任课教师。师生一起深入民间艺术产地、博物馆、艺博会等进行参观和学习。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校外教师为辅,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把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组织者,这将使授课内容更接“地气”,学生设计创意更具鲜明的地域性。

3.以“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推动产学研结合。企业应该依据该地域的文化特点开发具有文化品味的产品[3],通过资源整合,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和项目,完成旅游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最终实现部分成果的转化。比如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旅游产品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设计工作室”,形成若干中小型项目组集群。或者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成生产性设计实践基地,按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设计实践条件。

四、结Z

本文从地域文化视野出发,以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为例,对其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创新研究,一是对特色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二是“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三是旅游产品设计课程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希望这些研究可以更新地方高校的传统教育观念,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为全国旅游产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分析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泽仁,潘春跃.“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发展思路[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3):31-32.

第9篇:工业产品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产品质量; CEES数据

一、引言

产品质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术界已从技术创新(Schumpeter,1934)、政府监管程度(Posner,1974)和人力资本(Schultz,1975)等角度来解释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原因。其中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员工与产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是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推动者。对于人力资本如何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已有从制造业企业员工的年龄、性别、教育和工作经历等不同角度来解释员工个体特征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和企业员工相关的理论中,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把员工的专业特征纳入研究模型,认为员工的专业化程度将影响员工的生产行为,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经营绩效和产品质量的变化(Baumol,1990)。本文将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中所提及的企业员工的这些相关专业特征归纳为工匠精神,其内在表现为员工的专业精神,外在体现于员工的专业能力。工匠精神作为员工专业化内在特征的重要变量,能够集中和综合反映出员工的阅历、经验积累、心智成熟度以及专业技能等特征。工匠精神同时也作为影响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重要的无形因素,对员工生产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产品质量。“以人为本”是产品提升的一项重要内涵(颜鹏飞,2014),工匠精神是将企业的质量战略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关键一环。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并推动长期发展,工匠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程虹,2014)。因此,从工匠精神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产品质量,对于改善我国产品质量不高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程虹,2016)。

但是现有关于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的研究,大多是从员工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精神的角度来说明工匠精神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笼统地将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整体去解释其与企业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没有实证检验的支持,研究缺乏说服力。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制造业企业中,工匠精神对于企业产品质量到底有没有影响?如果确实存在影响,工匠精神将通过哪些方面影响产品质量?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余下的部分:第二部分为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工匠精神对企业产品质量影响的作用机理;第三部分为调查设计,介绍如何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则是实际论证一线员工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的关系;第五部分根据计算的实证结果加以总结,并提出建议。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回顾

现有文献中关于工匠精神对于产品质量的研究,主要是根据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认为工匠精神使得员工专业化程度提升,进而提升其所生产产品的质量。现有的文献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工匠精神通过提升员工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和专注于生产的严谨程度来使得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这种观点更多是体现在员工的专业精神层面。国内学者肖群忠(2015)认为工匠精神是实现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转型升级的关键,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来感受匠人专注程度带来的产品质量提升。任宇(2016)认为在制造业企业中员工专业和专注程度使得我国产品供给端和需求端实现有效匹配,进而对企业生产造成影响。通过对中国手工业制造史的研究发现,古代匠人的世代相守的专业和专注使得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技艺得到传承,间接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宋时磊,2016)。国际上,Kazuo(2002)在其著作中从制造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制造流程、员工是否具有制造精神的角度来考察不同企业的生产绩效,并且认为工匠精神一定体现于员工的日常生活精神态度中。Drucker(1985)认为工匠精神使得企业员工的专注程度得到增强,从而提升了产品的效用和质量。Senge(1990)提出拥有工匠精神的员工更具有组织凝聚力,从而使得企业的执行力提升,因此具有较高工匠精神的员工所在企业其产品质量也较高。Suvorov(2014)分析了员工对于工作的专注程度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出生产人员专注度越高,企业产品可以改进程度越小,产品质量越高的结论。Foege(2014)通过分析认为员工精益求精的品质可以大大降低制造业企业产品的废品率,从而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Murray(1991)则将企业员工的人格特质中专注性、外向性、情绪稳定性、亲和性和创新性作为企业员工的五大人格,实证分析了五大人格对于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Porter(2002)通过研究发现,一线员工诸如体力、知识和心态这些综合的素质都会影响企业的产品合格率,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这些研究都表现出员工的专业精神将影响其生产的产品质量。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工匠精神体现在员工外在专业能力的表现上。这种从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分析一方面主要通过分析员工的性别、年龄、工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研究不同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这一分析视角的主要结论是,员工的年龄和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企业工资差距和产品质量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结论不仅有国外文献的支持(Fukao,2010),国内研究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程虹,2016)。从这些角度进行研究,数据较为容易获得,并且研究结果较为明确。另一方面则是从员工的专业能力进行分析。Hasenkamp(2013)将员工的创新能力作为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并探究了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的影响,证明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促进效应。也有学者从产品质量的定义来研究员工工匠精神与产品质量之间关系,将产品质量的内涵分开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产品质量的内涵可以分为产品标准、产品特色和产品品牌,不同质量内涵对应员工不同的技能要求(Manova,2012)。还有学者将产品质量的内涵扩展为展品表现、外观特征、可靠性、统一性、持久性、售后服务、美观和顾客认同度这八项指标(Garvin,1985),认为产品质量的不同内涵也对应不同的员工专业能力,如策划、市场调查、工艺设计和具体生产控制,这些因素都对应着员工能力的不同方面(Bloom,2010),同时也论证了由于专业生产带来的员工劳动倦怠使得产品质量存在不同(邓悦,2016)。还有研究(Carsten,2016)认为一线员工对于产品卓越品质的追求是一项专业的能力,也是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改进的关键因素。这些均为员工专业能力对于产品质量影响的分析。

综合上述对于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关系的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工匠精神作为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重要的无形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可以看作是企业生产中员工对于制造成果的影响。而员工的不同方面的特质均会对其所生产产品造成影响,一方面是员工的专业精神,另一方面是员工的专业能力,员工两个方面的特质共同构成员工的工匠精神进而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创新所在。依据已有的研究,同时结合本次调查问卷中所设置的选项,其中员工专业精神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1)专注程度,是指员工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改进产品,追求完美和极致;(2)严谨程度,是指员工一丝不苟,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3)耐心程度,是指员工在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时,耐心查找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而员工的专业能力则可以归纳为:(1)电脑使用能力,包括使用电脑的时长和熟练程度;(2)解决问题能力,包括解决复杂问题的时间和问题困难程度;(3)高数使用能力;(4)团队合作能力;(5)英语听说能力。本文根据上述分析将员工工匠精神构建为包含有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并选取CEES调查问卷中相对应的指标,实证检验是否因为员工工匠精神的缺乏而导致中国产品质量不高。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调查(CEES)。2015年CEES调查是由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在2015年发起的调查。此次调查发放了874家企业问卷和5300份员工问卷。其中回收有效问卷为531家企业问卷和4788份员工问卷,按照相关文献的做法,剔除出现下列情况,如:职工数小于8,流动资产大于总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大于总资产,总固定资产大于总资产,实收资本小于或等于0的这些企业。

在此次的调查之中,企业问卷包含了企业产品、生产、产品质量、设备、土地、厂房、原材料、销售、进出口、资金、税收、社保和人力资源共计157项问项。而员工问卷则涉及包含员工教育水平、家庭信息、财产状况、工资收入、劳动合同、劳动技能、社会保障、工作历史和性格特征共计163项问项。

(二)企业产品质量的度量

为了保证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工匠精神的指标以及产品质量评价的同趋势,需要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相应的处理(卢亚娟,2016)。因此本文主要是通过用1减去产品的一次性抽检不合格率来得到产品的合格率,用企业产品的合格率作为主要的指标度量企业的产品质量。

(三)员工工匠精神的度量

参照已有文献的分析,本文构建对于员工工匠精神的模型,将员工工匠精神分为员工专业精神和员工专业能力。对于员工专业精神的测量,主要参考调查问卷中员工心理测评部分中的专注程度、耐心程度和严谨程度这三个问项。而员工的专业能力主要参照调查问卷中电脑使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高数使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英语听说能力这五个问项。

这些问项在问卷中均以四个等级来显示,员工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越强,其得分越高,最高为4分;而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越差,其得分也越低,最低为1分。

(四)员工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间关系的推导

本文研究的假设为企业产品质量不高是由于员工的工匠精神不足导致。关于两者间的具体关系,可以通过模型来进行推导。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如果产品有较高的异质性,其产品质量也会相对较高,并且Hallak对于产品质量决定进行了公式的推导,这样的推导使我们能够更为清楚地了解产品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虽然该模型仍存在改善的空间,我们仍以Hallak和Sivadasan(2009)的研究为基础,讨论企业产品质量的决定机制,为产品质量和工匠精神间的关系分析来提供理论支撑。该推导是假设企业生产成本包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如(1)式和(2)式:

(五)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按照上述对于工匠精神的分类和理论的推导,将影响产品质量和员工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以及控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表1。

表1给出了广东制造业企业基础变量描述性统计值,包括了各个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观测样本的数量,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从描述性统计我们看出一线员工的电脑使用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不高(量表值4为水平较高,1为水平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526和1.777,较为接近员工不会使用电脑或者英语的水平。而员工的解决问题能力则相对较强(量表值4为解决问题能力较强,1为无法解决问题),平均值为2.813。员工的专注程度和耐心程度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645和3.454,说明企业员工自身的专注程度和耐心程度较高。从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平均值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专业精神的平均得分比员工专业能力的得分要高。

四、实证分析

(一)对工匠精神的分析

对已有有关工匠精神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后,我们可以发现,在研究工匠精神和企业绩效或者产品质量之间关系时,这些文献大多数只是把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同质化的假设并进行分析,这样并不能深入剖析工匠精神的内部因素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关系。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对员工工匠精神进行更为精细的划分,很难得出具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为了研究工匠精神和企业产品质量之间的具体关系,本文参照经典文献对于生产能力的研究(Roberts,2012),本文将问卷中关于员工工匠精神内涵的问项分为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主要参考本次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问卷中员工专注程度、耐心程度、严谨程度这三项指标。专业能力主要参照问卷中英语听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高等数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电脑使用能力这四个指标。这样进行分类的好处在于更为清晰地了解员工工匠精神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具体分类如表2所示。

(二)对产品质量的回归分析

要进一步验证制造业企业员工工匠精神与产品质量间的关系,则需要控制企业产品质量受到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类型以及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利润率。在控制了这些因素以后,如果变量仍然显著,那么说明员工工匠精神与制造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有着因果关系。否则,我们可以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回归模型:

其中被解释变量PQ代表企业产品质量;解释变量its代表企业的类型;itq代表企业的规模;ipf代表企业的利润率;AST代表不同员工工匠精神因素。采用的是水平-对数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控制变量当中企业的利润率对产品质量的相关性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利润率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有强的促进作用;企业规模与产品质量相关性也显著为正,说明规模越大的企业,产品质量越好。总的回归方程还显示,在员工的工匠精神指标中,员工的专注程度和耐心程度较为显著,说明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员工的专业能力的五项指标中,解决问题能力较为显著,而其余四项均不显著。这也说明了员工专业能力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有限,同时,员工的工作年限对于产品质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其指标较为显著。而企业规模对于产品质量来说,是负向的影响,但是并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员工变量之中,性别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很显著,男性员工比女性员工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大。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部分用1减去产品的退货率作为产品质量新的变量,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将企业按行业类型分组进行回归分析以观察模型是否受到参数设定的影响。对新的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原有模型中较为显著的变量在稳健性模型中仍然显著,这也说明原有回归结果是稳健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的企业产品质量的指标,工匠精神的影响仍然是显著的。这也说明在用产品退货率作为企业产品质量的衡量指标时,工匠精神内涵中的专业生产能力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也同样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工匠精神内涵中的员工专业精神,主要是由专注程度、耐心程度、严谨程度这三项指标来构成。我们通过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员工的专业精神对于企业产品的提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这也说明员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专注和耐心将使得员工在生产时能大大降低失误率,也降低了产品的退货率,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对于工匠精神内涵中的员工专业能力,主要是由英语听说能力、高等数学能力、电脑使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五项能力指标来构成。员工的这些能力指标对于员工来说是一些基本的专业能力,但实证的结果显示,除了员工的解决问题能力对产品质量有较强影响,其余能力指标如高等数学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因员工应用较少,这些员工专业能力的指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进一步讨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可以回归到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来进行解释,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员工其人力资本专用性也较强。由于专注于某一产品或者工序的生产,使得这类员工的流通价值较低,对于企业的创新甚至起到不利作用(李文东,2006)。如果一个员工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而企业需要其进行岗位调动,对于企业来说,反而会造成损失。因为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员工在适应新的环境时,有可能会产生无法适应而导致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绩效下降,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并且,在当今的制造业企业之中,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使得员工不需要掌握较多的英语和电脑或者是数学知识就能够操控设备。因此,制造业企业员工是否掌握这样的专业能力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小。而对于专业性的人格特质来说,无论员工从事何种岗位,都需要保持专注和耐心,对于从事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的员工来说,严谨程度也十分重要。因此,工匠精神中的专注、耐心和严谨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有着较强的影响。

综合来看,工匠精神中的员工专业精神和员工专业能力这两个内涵对于产品质量有着较强的影响,员工专业精神的提升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也解释了为何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进行高人力、物力资本投入后产品质量提升并不显著的原因,工匠精神的缺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的讨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引进德国二元职业教育制度。在二元教育制度中,受教育者先是以“学徒”的身份,由师傅带领和指导,在企业的生产岗位中接受培训。与此同时,受教育者又以“学生”身份在职业技术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在学校中,受教育者能学习到有助于提升其特定职业能力的知识,如专业理论等知识;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企业中能在师傅的亲自指导下,在生产一线学习到实际生产技巧。因此,引进德国二元职业教育制度,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通过这样的“学徒制”方式来培育员工的工匠精神,将使得我国的产品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增加技能型大学的比例。造成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今社会普遍对于技能型学校,尤其是技能型大学不重视。劳动力当中低学历的员工已经逐渐减少,高学历的员工的比例在逐渐增加。而这些高学历的员工却因为不能熟练掌握特定的生产技能,造成产品质量不高,而被企业淘汰,形成了一种“高学历失业”的现象,也导致我国劳动力技能的严重错配。因此应该增加技能型大学的比例,更加细化职业技术教育的授课种类。并且在注重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同时,将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转向职业技术教育,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实行包括生活费在内的免费,提高技能型人才职业资质的政府公共补贴,使之与专业技术职称享有同等的经济和社会待遇。

第三,发挥企业员工“干中学”的优势。由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产品质量与企业规模间的关系要弱于产品质量与企业一线员工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不应一味地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建立企业特定技能人才的后备梯队,使得更多的员工能够通过生产线上的实践来提高其特定职业能力,实现更多的员工能够一边生产一边增加其职业技能的目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对于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员工,应实施引进计划,实施所得税减免的政策,并对于这些员工的医疗、子女、社保和教育等方面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

第四,在中高等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精神本身就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坚持和追求。世界制造强国诸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对于生产工人都是按照培养工匠人才的标准来进行。因此,在我国推行新职业教育模式发展时,可以结合所学的专业特点,把工匠精神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工匠精神。并且为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可以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落户采取增加积分的特殊鼓励措施。在政府公租房中,拿出固定的比例定向分配给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虹,2014:《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从“速度时代”转向“质量时代”》,《宏观质量研究》第4期。[Cheng Hong,2014,“China’s Economic Growth: Transition From Velocity Era to Quality Era”,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4.]

[2] 程虹等,2016:《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选择――基于570家企业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管理世界》第2期。[Cheng Hong et al.,2016,“The Basic Situation and Route Choic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4794 Employees and 570 Enterprises”,Management World,2.]

[3] 程虹、张诚,2016:《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经济与管理研究》第5期。[Cheng Hong and Zhang Cheng,2016,“The Effect of Enterprise Internal Wage Gap on Product Quality”,Economic and Management Research,5.]

[4] 邓悦、黄诗雅,2016:《技术进步如何影响我国产品质量?》,《宏观质量研究》第2期。[Deng Yue and Huang Shiya,2016,“How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2.]

[5] 李文东、时勘,2006:《美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软科学》第2期。[Li Wendong and Shi Kan,2006,“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China Soft Science Magazine,2.]

[6] 卢亚娟、刘骅,2016:《江苏省科技金融发展成效、障碍因素与创新机制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Lu Yajuan and Liu Hua,2016,“Research on the Effect,Obstacle Factors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n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Social Science,1.]

[7] 任宇,2016:《培育工匠精神,加快质量强国建设》,《经济观点》第5期。[Ren Yu,2016,“Cultivate the Spirit of Artisans,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Power”,Economic View,5.]

[8] 宋时磊,2016:《让工匠精神落地生根》,《光明日报》2016年6月9日第7版。[Song Shilei,2016,“Let the Artisan Spirit Take Root”,Published in the “Guangming Daily” on June 9,2016,7th Edition.]

[9] 肖群忠、刘永春,2015:《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湖南社会科学》第6期。[Xiao Qunzhong and Liu Yongchun,2015,“Artisan Spirit and Its Modern Value”,Hunan Social Science,6.]

[10] 颜鹏飞、李酣,2014:《以人为本、内涵增长和世界发展》,《宏观质量研究》第1期。[Yan Pengfei and Li Han,2014,“People-Oriented, Connotation Growth and World Development”,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1.]

[11] Alec Foege.,2014,“The Tinkerers”,Cheers Publishing,pp.203-226.

[12] Suvorov A.V.,2014,“Approaches to Measuring the Dynamics and Structure of Human Capital and Assessing Its Accumulated Impact on Firms Economic Growth”,Studi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25),pp.215-224.

[13] Baumol W.,1990,“Entrepreneurship: Productive,Unproductive,and Destructiv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pp.893-921.

[14] Carsten Eckel and Leonardo Iacovone,2015,“Multi-product Firms at Home and Away: Cost Versus Quality Based Compete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pp.216-232.

[15] David A.and Garvin,1985,“What Does Product Quality Really Mean?”,Sloan Management Review,(26),pp.25-43.

[16] Dixit K.and Z.Stiglit,1977,“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7(3),pp.297-308.

[17] Fukao K.et al.,2010,“Output Quality,Skill Intensity,and Factor Contents of Tr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Micro-data of the Census of Manufactur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9),pp.645-660.

[18] Hasenkamp H.,2013,“Innovation Through Craftsmanship”,Management and Marketing,(5),pp.46-65.

[19] John Roberts,2012,“Labor,Emancipation,and the Critique of Craft-Skills”,The Journal of Modern Craft,(5),pp.137-148.

[20] Kazuo H.,2002,“Keeping the Essence of the Manufacturing Spiri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45(1),pp.1-15.

[21] Manova K.,2012,“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 Quality”,Nber Working Papers,No.17725.

[22] Murray R.et al.,1991,“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 Analysis”,Personnel Psychology,(44),pp.1-26.

[23] Bloom N.,2010,“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on Management Quality: Evidence from Public Hospitals”,Nber Working Papers,No.16032.

[24] Peter F.and Drucker,1985,“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ublic Productivity Review,7(2),pp.77-78.

[25] Senge PM.,1990,“The Leader's New Work: Build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s”,Sloan Management Review,56(32),pp.439-457.

[26] Porter M.E.,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 and Basingstoke Press ,pp.2-39.

[27] Posner RA.,1974,“Theories of Economic Regulation”,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8] Scherer F.M.,1965,“Firm Size,Market Structure,Opportunity and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5),pp.2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