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

第1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在国家新四化战略的指导下,立足“高端装备基地、都市绿色粮仓、大都市生态花园、区域休闲中心”的发展定位,争取通过3-6年的建设周期实现“生态、文明、活力、幸福”的特色生态园林水城的建设目标,融入南京都市圈。抓住创建智慧城市的契机,明确“以信息资源整合为支撑,以促进智慧应用和发展现代产业双轮驱动,以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优化环境”的建设策略,使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特色产业形成创新示范(工业物联网创新),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以大数据、信息技术服务的智慧产业、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生活水平走在县域经济的前列。

二、完善工作机制

各部门应充分认识智慧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建立有利于促进智慧科学和规范化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为智慧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一)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的智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智慧建设的指导协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住建局、经信委、信息中心、有线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智慧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推进工作。各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具体建设要求建立多方协同推进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在规划引领的前提下,将按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的方式明确建设任务,建设过程考核督查机制,科学合理地分解任务,确保建设目标实现。

(二)加强政策保障。

以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为智慧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着重探索深化信息资源集约共享制度,推动信息化建设从分散建设尽快走向集约建设、资源共享的高级阶段。拓展应用领域开放制度,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公益性应用领域。

(三)加强资金保障。

智慧建设是一项涉及城市管理、企业发展、居民生活的系统工程,该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必然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落实和有线公司签订的合作建设协议,智慧建设采取BOT合作投资模式:由有线投资建设运营(特许运营期10年),政府每月支付运营费购买服务,投资运营期满后,产权移交至政府。落实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县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智慧建设,使用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所有资金),应当坚持资源整合、共建共享、集约高效的原则。

(四)规范项目管理。

科学建设规划智慧项目,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应用效益,严格执行智慧建设管理办法,按照项目申报审批、规划建设、招投标、资金管理、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流程,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建设内容及分工

智慧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依据住建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围绕“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产业与经济”,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原则及目标,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以“适度超前”为设计原则,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体系。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应尽快满足智慧城市应用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统一的智慧业务支撑体系及应用环境。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宽带化、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水平和支撑信息化的能力。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宽带及无线网络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升级拓展等项目,显著提高我县的信息网络覆盖率与宽带接入率。

2、云计算中心。整合计算资源和数据,支撑大规模的智慧应用,处理大规模交互请求和数据,并且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公众服务提供更好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已做的准备工作基础上尽快建成,在云计算中心的基础上,将搭建智慧所需要的“政务云”、“制造云”、“企业云”等。

3、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建设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建筑物和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各数据库内容完整、功能完善、更新制度健全。加大宏观经济、企业信用、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法规文件等数据库的建设,构建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

4、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智慧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不同部门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避免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有效支撑城市正常、健康的运行和管理。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组织、编目、管理以及应用绩效评估,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共享服务,为城市政府专网和公共网络上的各类智慧应用提供基于城市公共数据库的数据服务、时空信息承载服务、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知识服务等。

5城市信息安全建设。建立全面覆盖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标准统一的城市级信息安全体系,提供实时全面保障,预防和管理信息风险,创造有利于智慧安全运行的环境。牵头单位:住建局、开发区、信息中心、有线。责任单位:发改委、公安局、经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土局、环保局、卫计委、统计局、人社局、民政局、科技局、商务局、档案局、各镇。

(二)提升城市建设与宜居水平

智慧建设主要着力于提升城市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能力,美化居住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在此目标基础上结合区域建设发展方向,完善各专项规划,系统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智慧城管。构建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创建“民主、高效、生态、和谐、智能”的城市新形态。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以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为支撑,以协同应用为主导,以“执政为民”为目的,建成功能完善、高效实用、高度集成,具有国内县级先进水平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牵头单位:城管局。责任单位:发改委、信息中心、有线、各镇。

2、综合网管信息系统。建设全县范围内的综合管网管理系统,形成面向全县的市政综合管理的专题空间信息,并将整合的管网信息与全县公共空间信息平台叠加显示,进行管线分层加载、管线属性查询、统计、空间分析、管线横断面分析、管线碰撞分析、爆管分析以及关阀分析、抢险分析、预警分析等多种突发事件分析。牵头单位:住建局。责任单位:开发区、安监局、水务局、信息中心、有线、供电公司、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燃气公司、各镇。

3、智慧创新体验中心。主要包括创新体验中心、体验中心、交流研讨中心、论坛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企业会展中心,打造会客厅与名片,传播规划方案。让政府或园区在传播智慧城市理念与展现规划前景的同时,让市民亲身体验城市发展的愿景,成为对外展示宣传的重要窗口。牵头单位:宣传部、住建局。责任单位:开发区、发改委、信息中心、有线。

(三)加强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

围绕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利用先进、可靠、适用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强化跨部门数据整合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同时,通过信息平台的搭建,完善政府服务功能,对政务服务、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1、@智能门户(市民云服务平台)。建设成为智慧城市各项服务于市民的“连接器”,接入政府提供的如驾驶人违规查询、个人纳税信息查询、社保查询、政策法规查询、物价查询、水电煤缴费等政府提供的服务,还可提供包括医疗、酒店、餐厅、百货、快递、票务、高校、景区等第三方行业应用。牵头单位:信息中心。责任单位:纪委、组织部、开发区、发改委、公安局、住建局、安监局、交通运输局、经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土局、环保局、卫计委、统计局、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商务局、局、国税局、地税局、文广新局、政务办、有线、供电公司、各镇。

2、“大联动”平台。通过机制的创新,通过一线队伍整合、职能整合、管理联动、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举措,实现信息采集、指挥高效正确、处置快速及时,科学运用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资源,集城市服务、管理、执法为一体的综合管理。

牵头单位:信息中心。责任单位:公安局、住建局、城管局、安监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卫计委、消防大队、有线、供电公司、各镇。

3、电子政务。建立统一的政务数据交换平台,以政务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数据库为核心,覆盖全县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受理、审核、批准、办结的统一行政审批,使行政许可实现“一表式登记、一网式审批、一站式领证”的先进管理模式,提升政务形象、公众服务能力与效率。牵头单位:信息中心。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纪委、组织部、开发区、发改委、公安局、住建局、安监局、交通运输局、经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土局、环保局、卫计委、统计局、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商务局、局、国税局、地税局、文广新局、政务办、有线、各镇。

4、绩效考核。包括地区目标制定、进展报告;职能目标制定、考核;单列目标制定、考核在内的功能均可指定本级党委、政府的下属部门负责。通过各部门的分工协作,有效解决目标制定、分解难,目标执行过程跟踪难、目标绩效考核难等问题。牵头单位:发改委、有线。责任单位: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委办,县各委办局,县直各单位。

5、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充分兼顾公安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在加强社会管理、提升警务效率、组织群防群治、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实时视频监控检索、信息数据上传下调,并能实现与卡口识别系统、区域联网报警系统、警用PGIS系统集成联动。有效整合视频监控资源,最大限度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互控,可以为城管、交通、环保、水利等政府其他管理部门预留图像接口,实现资源共享。牵头单位:公安局。责任单位:安监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局、卫计委、水务局、城管局、教育局、信息中心、有线。

6、智慧住建。围绕“住房管理、工程建设、物业管理、燃气管理”四大重点服务方向,通过基础支撑、整合提升、共享利用和公共服务四个领域的信息化项目实施,打造“规范统一、协同高效、共享畅通、决策科学、服务便捷”的信息化应用环境,进一步推进住建局的业务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牵头单位:住建局。责任单位:发改委、公安局、经信委、国土局、科技局、有线、各镇。

7、智慧社区。完成社区综合管理、智能家居安防、社区“健康小屋”等系统平台搭建,并利用智慧社区中的功能进行广泛宣传;更好地提升试点小区的整体智慧化管理水平,让用户充分享受智慧社区带来的便捷,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感。牵头单位:住建局。责任单位:宣传部、公安局、卫计委、民政局、信息中心、有线。

8、应急智慧平台。以资源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信息表示系统为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对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处理城市突发事件和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系统,为城市构建一张全面的应急预警和处理“安全网”,完善政府对公共突发事件(如流行病、恶性案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机制。牵头单位:公安局。责任单位:住建局、安监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局、卫计委、城管局、商务局、局、有线、供电公司、信息中心、各镇。

9、智慧生态。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个生态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云计算将环保和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牵头单位:环保局。责任单位:住建局、国土局、水务局、有线、各镇。

10、征信平台。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以行政执法信用记录为重点,建立健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各领域的信用记录,启动建设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完成全县人口和企业(包括外来人口和企业)的信息监管平台的建设和数据建库工作,有效地改善投资融资环境、提高市场行为透明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提高的综合城市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牵头单位:信息中心、有线。责任单位:开发区、发改委、公安局、住建局、经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人社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人民银行、工行、中行、农行、建行、农商行、农发行。

11、智慧教育。以“智慧教育”为抓手,建设基础教育“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牵头单位:教育局。责任单位:发改委、住建局、有线、各镇。

12、智慧卫生。加快构建并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医疗服务机构,通过更深入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实现居民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构建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全民健康体系。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为居民解决各种医疗问题。牵头单位:卫计委。责任单位:发改委、住建局、民政局、有线、各镇。

13、智慧安监。通过建立的各种数据模型与传感器采集的计算数据,使用计算机、光纤、无线通讯、遥感、传感、红外、微波、监控等科学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安全生产。实现对涉安人员不安全行为和事物不安全状态,迅速、灵活、正确地预测和解决,实现综合管理设备现代化。牵头单位:安监局。责任单位:开发区、公安局、有线、各镇。

(四)增强城市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

我县已形成了以石油机械、汽车配件、新能源、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智慧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1、智慧园区。主要是面向园区、企业、居民三种服务对象,通过平台、应用、数据三种服务形式,提供六大服务内容包括网上服务门户、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制造、企业云服务、园区管理服务、公共资源服务等。牵头单位:开发区。责任单位:发改委、住建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人社局、科技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政务办、信息中心、有线、各镇。

2、政企云平台。大力扶持地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人才匮乏、管理滞后、信息化能力弱、产品和市场信息不畅、市场竞争力不足、政企互动渠道窄等问题。通过平台迅速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程度,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目标,推进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进程,促进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牵头单位:经信委。责任单位:开发区、发改委、住建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人社局、科技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政务办、信息中心、有线、各镇。

3、智慧农业。主要包括实现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12316”惠农短信平台、农业部“12316”云呼叫系统平台、培育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在生产中运用、面向行业应用的农业物联网数据中心、面向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生产管理平台、农业种植标准化管理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农产品物流仓储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牵头单位:农委。责任单位: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科技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政务办、信息中心、有线、各镇。

(五)加快发展创新项目

为又好又快地建设幸福,针对本县特色,在城市发展中,创新技术手段,改变思路,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之路。具体任务包括:

1、智慧旅游。通过三湖、入江水道水乡特色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提供集餐饮、娱乐、景点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从而提升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全县统一、功能完善、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旅游信息网络系统和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管理精细化、旅游市场全国化的目标。牵头单位:文广新局。责任单位:宣传部、发改委、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信息中心、有线、各镇。

2、众创空间。从服务平台、运营机制、孵化基金、载体空间、创新学院、文化氛围等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速孵化创新产业。持续优化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引领创新创业进入新时代,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为创新城市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做出新贡献。牵头单位:经信委。责任单位:开发区、发改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局、商务局、教育局、政务办、有线、各镇。

3、工业物联网。利用RFID技术无线射频自动识别和无线网络,实现对资产全生命周期(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维修等)过程的智能化动态实时跟踪集中监控管理,为企业投资决策、资产合理调配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有效增大投资边际效益和提高资产使用率。牵头单位:经信委。责任单位:开发区、发改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局、商务局、有线。

(六)有序推进扩展项目

扩展项目42个:智慧市场监管、智慧档案、智慧公交、智慧金融、市民一卡通等。

四、工作要求

1、细化任务,明确进度。各单位要按照要求,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对所有分工任务,都要提出阶段性时间进度安排,以保证贯彻落实工作按进度有序推进。

第2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未来五年,长春市将以“政府智慧运行、产业智慧发展、市民智慧生活”为目标,围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公共交通、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等领域,构建“智慧长春”的基础支撑环境,建立起“智慧长春”的初步框架。

“智慧长春”建设将建立三个中心,搭建三个平台,启动六大工程。即建立电子政务管理中心,搭建运维电子政务公共支撑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搭建运维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指挥中心,搭建城市综合运营指挥平台。

提升信息设施建设

长春市将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主线,着力构建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全面推进“智慧长春”建设。

加快光网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及云计算三大公共平台。以“下一代互联网(IPV6)”、“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核心,大力推动智慧感知网络建设、城市宽带网络建设、无线城市建设和“三网融合”。

到2017年,长春市将基本建成全面感知、普适计算、融合应用、安全可控的信息网络设施。实现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2T以上,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90%以上,3G网络覆盖率达100%,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全市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率达100%,住宅小区实现100%光纤接入,行政村实现100%光纤覆盖。

通过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监控应急和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同时,规划建设应急防范、灾难备份等平台设施,构建与“智慧长春”建设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体系。

完善智慧旅游城市

长春市正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硬件基础设施,实现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涉及旅游环境的WiFi全覆盖。启动了长春市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旅游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选择重点A级景区、星级饭店等旅游行业单位作为首批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单位,进行智慧旅游改造升级。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长春市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届时,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查询长春旅游信息资源、产品、服务。

建设智慧城市公共平台

围绕着市民智慧生活,长春市正在重点建设六个智能应用系统,即市民卡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卫生医疗综合服务系统,智慧教育信息系统,智慧社区综合服务系统,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长春市计划建成一系列集硬件、软件、集群设备、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信息于一体的公共支撑平台,面向政府运行、产业发展、市民生活等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持。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依托,面向政府构建智慧政务应用支持平台;通过呼叫中心、智能手机APP应用、社区服务站等多种形式,面向市民建设社保、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公众服务应用平台。以电子商务、农业及农品为切入点,面向企业建设智慧产业应用支撑平台。

还将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化支撑体系,建立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及协同办公体系。政务公开信息网上率100%,政府部门普遍实现网上办公,90%以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通过网络办理。

长春市将以“市民卡”为载体,整合各类与个人社会事务相关的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政府部门信息系统,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社保、档案等各领域的智能化服务。让市民从吃、住、行、教育、医疗、社区生活等方面全面享受智能化服务,城市公共服务更加便捷。

促进智慧产业发展

为实现智慧产业规模化提升,促进“两化”融合,长春市重点培育智慧产业集群;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培育智慧农业示范区;推动传统商务模式转变,培育智慧商务示范区;整合文化旅游信息资源,培育智慧文化旅游新业态。

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产业发展和智慧型城市建设。近年来,长春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园区”等诸多称号,信息产业涵盖了光电子、汽车电子、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等广阔领域,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保持增长,基本形成了重点企业引领、科研院所支撑、园区集聚辐射、政策环境保障的信息产业发展格局。

到2017年,长春市的智慧产业将实现规模化提升,产业规模将达3000亿元。传统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将达到80%以上,重点产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比重达到90%,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以上。

长春市正在建立智慧医疗体系,即“智慧医疗云”,以智慧医疗平台为主体,医院可以公开其医疗资源、医疗技术方案和医药价格。通过这个系统,患者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多种方式的实名门诊预约,医生可根据患者预约门诊时提供的病情和以往检查结果,进行必要检查项目的预处置,并根据预约时间排队。

长春市还实施建设了“1378”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即建立一个平台、三个数据库、融通七个系统、实现功能。未来将建立一个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公共卫生服务三个数据库。联通医疗、疾控、妇幼、血液、急救、卫生监督、卫生行政等七个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互联互通,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卫生服务协调与快速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为百姓询医选医约医,获取健康知识服务能力,提供医疗质量、基本药物、财务监管服务等八项服务职能。

相关链接

智慧城市建设需破解三大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认为智慧城市从三个维度认识:“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

我国的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地方、业务层面,尚未与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相衔接。在具体实施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落实。

近年来诞生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共同构成新一轮、更强劲的信息化浪潮。这一轮信息化浪潮对于经济社会的潜在影响,我们尚难以预料。但是,可以预料的是,当前基于传统的行政区划而展开的智慧城市建设不适应技术发展要求。

第3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大数据;高职;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58-02

Thinking on Construction of Wisdom Campus in Health Voca-

tional College under Background of Big Data: in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LIN Jin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health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introduce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digital campus, 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based on the forefront of the school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veral successful cas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big dat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sdom campus

1 引言

大数据时代北京下,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知识增长速度加快,教育逐步由原有的班级授课模式化向网络化、分散化的个性化教育转变,教育的环境、学习渠道和方式等也发生巨大变化。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中指出,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到2030年,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监测、预测将全面实现。高职高专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中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原有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向智慧校园发展,成为现在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2 数字校园的必然趋势是智慧校园

近年来,我国研究智慧校园的学者逐年增多,关于智慧校园的概念也有很多。清华大学蒋东兴教授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呼唤CIO体系》一文中对于智慧校园的概念阐述得最为全面:“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它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数据挖掘、知识管理、虚拟化等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在网络空间建立校园虚拟映像,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通过在网络空间的计算掌握校园运行规律并反馈、控制物理空间,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实现学校智慧运行,支撑学校开展智慧教育。”[1]

3 该卫生类高职院校建设现状

截至2016年10月,该校建成双万兆上行、千兆桌面、有线无线全覆盖的校园骨干网,完成了服务器云计算环境建设,开设数字化校园用服务器23台并投入使用,建成了功能完备的一卡通系统,可实现借阅、消费、洗浴,_通了一卡通手机端、自助终端充值,自助现金充值。

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建设已经完成四大平台建设,完成数字迎新、招生系统、学工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办公系统、电子离校系统、财务系统、一卡通系统建设,并完成了财务系统、一卡通、图书借阅及教务系统数字化校园方面的系统对接,基本上实现了学生管理、电子办公信息化,为全院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环境,为学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及软件支撑。

该校建有98间多媒体教室、6间计算机教室、1个高清录播教室,购置了网站群建设软件,已建设成集宣传、教学、艺术与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技术网站,建设有部分处室(系部)二级网站。

4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该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资源平台建设和深层应用推进困难。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时建设了很多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网络平台,由于该校数字化校园仍处于初级阶段,各个系统仍不够完善,还有许多应用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调试更改,使得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减退,因此,应用系统使用率低,资源平台点击率低。

2)很多师生认为,将原有的工作模式改为使用OA系统、教务系统、学工系统等需要重新学习,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对于新系统热情不够高。

5 关于卫生类高职院校智慧校园未来建设的思考

该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数字化校园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如表1所示[1],集成阶段、信息化程度不够高,还没能做到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借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成功案例,提出以下几种平台和应用,以促进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智慧校园的发展。

教学质量监控大数据平台 该平台扩大原有的数据源,将数据源分为:学生评教、督导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管理人员评价;运行状态数据源,包括一卡通刷卡考勤、录像数据。数据源的扩大,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此平台实现以下三点转变:

1)原有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模糊宏观,应用该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量化精准;

2)由原有的每学期一评制转为常态持续,学生可以在本学期任何适合时间进行评教,数据是实时动态的;

3)由原有的随机抽取的部分学生进行评教,转变为全面覆盖,每位学生均进行评教。

教师综合档案平台 该平台可以解决数据分散存储与管理的碎片化问题,是教师职业生涯数据全程记录,提供各类报表自动填报,实现及时准确的数据分析统计,为学校领导、学院发展、行政部门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具有情景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新型教室[2]。

智慧实验室 智能实验室作为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物联网、传感器、射频识别、云技术等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为师生提供一个智能化实验环境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打造一个泛在互联、互动协作、高度开放、信息共享、智能化、可视化、低碳化、安全化的智能应用平台[3]。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由RFID标签、RFID读卡器和配套软件组成,设备、仪器、耗材、药剂上带有RFID标签,实验室门口安装有超高频RFID读卡器,对设备等采购、出入库、实用操作、维修进行统一管理。

基于图书借阅记录的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大数据在心理学方面应用优势明显,具有代表性、客观性、收集简便、时效性。由学生日常行为数据挖掘心理状态,被动式服务转化为主动式排查,建立心理状态平台。借阅记录放映学生心理需求。

其他应用 如智能电子书、在线学习(MOOC)、翻转课堂、失联告警系y、智能助困系统、学生画像系统、学生个性化学业引导研究等。

6 小结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与医学、护理、药学等相关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专业性、技术性更强。高职院校在数字校园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也为学院的管理、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离智慧校园还有很大差距,本文提出几种成功的前沿案例供各高职院校借鉴。

参考文献

[1]蒋东兴,刘臻.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呼唤CIO体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7):1-5.

第4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垃圾围城 3G技术 智慧环卫 发展趋势

引言: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如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保护环境,破解“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已迫在眉睫。由于环卫业务点多,面广,即有城市、又有农村,实时性要求高,工作量大,同时环卫作业由人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的发展趋势,垃圾分类的发展趋势,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的发展趋势,都要求环卫业务管理要更加精细化更加标准化,为此急需借助3G(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处理技术、GPRS/3G无线通信技术)信息化手段提升环卫作业的及时性、准确性、预见性、可控性,进而提高环卫作业效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高环卫服务水平。

一、项目概述

借助3G(GPS、GIS、GPRS/3G)技术搭建物联网接入平台和运行监控管理平台,建设环卫数据中心,实现环卫日常作业数据、生产运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自动收集、统一管理。整个智慧环卫平台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层、软件基础设施层、管理平台管控层、前端感知设备接入层、管理人员多渠道接入层组成。

1.1方案设计

前端感知设备接入层核心部件聚合了GPS/GPRS/3G及各物联网感知接口,具备接入各种AI/DI信息。如要对终端进行控制,则以相反的方向进行数据通信,系统实现了完全的双向通信功能。模块结构:

系统的工作流程:前端感知设备终端采集的定位信号、启停信息、称重信息、油耗信息、视频图像等等信息,通过GPRS/3G无线通信发送到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之后再通过光纤专线传输到智慧环卫平台管理中心,智慧平台结合GIS地图进行分析处理,图形化显示实时作业状态,自动处理报警信息,自动生成作业过程的考核评价报表。各分控中心通过VPN数据专线与智慧平台连接,具备远程查看、填报、修改、处理相关作业信息的权限,实现区域化、层次化、本地化的管理功能,及时准确对辖区范围内的作业人员、作业车辆、作业场所做出指挥调度、应急响应等措施。

系统组网结构如右图:

2.1机械化保洁管理子系统

系统主要针对机扫、洒水、清洗作业进行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为每辆作业车进行作业区域规划、按规划实时监控作业过程、自动形成针对作业车辆的考核评价报表。

系统实时采集前端设备上报的各种状态信息和GPS信息,结合作业规划指定的作业标准确,实时分析车辆各种状态,包括:空驶状态、作业状态、停车状态、超速状态、越界状态等,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图标在地图上分别将这些状态标识出来。

2.2垃圾清运管理子系统

针对所有摆臂车、压缩车、收集车等垃圾清作业过程进行管理,实现车辆定位、清运过程实时监控、油耗监控、异常事件报警、统计分析等功能。

监控车辆出车收车情况、清运车行驶状态、路线、在清运过程中有没有超速、超时停车等违规情况、负责区域及清运任务完成情况、每天清运收集点的数量垃圾桶的清运状态监管,能够在GIS地图上看到所有的垃圾桶当日清运状态,对清运清运状态及时预警、报警。

用车辆GPS结合垃圾桶位置信息及垃圾桶电子标签,通过GIS自动计算垃圾桶收运情况,监控垃圾桶清运状态,统计垃圾箱收运进度,用不同颜色图标直观区分已收及未收垃圾箱。在GIS地图上看到所有的垃圾桶当日清运状态。

2.3垃圾箱满溢报警系统

我们对大垃圾箱的收运频率主要是司机凭经验自觉收运。由于气候变化或突发事件会造成垃圾箱满溢而司机不知道,给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需要为每个大垃圾箱安装箱满报警设备(GPS/GPRS/报警探测器),当垃圾箱内垃圾将要满时自动预警,系统自动通知负责该垃圾箱的司机或指挥中心调度去清运。报警值可以按高度设定,也可以按照百分比设定。

2.4餐厨垃圾收运管理子系统

餐厨垃圾收运系统,通过为车辆安装GPS、车载称重设备、车载视频、油耗传感器、语音对讲等感知设备,自动采集车辆出车时间、收车时间、行驶里程、行驶轨迹、收运餐厨垃圾量、作业油耗、作业视频等数据,防止车辆不按规定处理餐厨垃圾同时也对餐馆进行管理监控,防止餐厨垃圾他用,提高收集效率、规范收运过程、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便于实时调度。

收运过程描述如下:收运车辆进出厂检测:采集车辆、人员、进出厂时间等相关信息、并通过地磅对整车进行称重;

1.车辆沿规划线路开始收运工作。收运过程中可通过手机对讲实现实时调度、突发事件处理,通过视频监控规范收运过程, GPS定位系统对车辆进行定位、追踪 、越界报警等;

2.收运过程中,针对每一户餐厨单位,通过RFID身份识别技术采集餐厨单位及桶相关信息,并对餐厨垃圾进行分户分桶进行计重,通过对车辆提桶装置改造,实现自动称重及无线采集、实时上传等功能,另外,通过视频监控规范收运过程;

3.按照规定的收运序列,完成该线路所有餐厨单位餐厨垃圾的的收集过程;

4.收运车辆返厂,进行车辆二次称重及相关数据采集。

2.5保洁人员管理子系统

按照网格化管理思路划分作业区域,为每个人制定作业规划,规定责任区域、到岗时间、作业次数等指标。通过给每名人员配备的GPS模块或电动车辆安装的GPS终端(系统将至少每隔5秒即上报GPS模块所在的地理位置),实时采集人员位置数据,实现对人员位置实时定位、人员作业过程实时监控、历史作业轨迹回放、人员违规事件点查询预警、作业规划、考核评价等功能。通过实时作业监控解决了人员作业规划不合理、不按时到岗、越界办私事、无故滞留、聚众聊天等问题。

系统平台运用GPS技术及GIS地理信息技术,在GIS地图中,可显示责任网格内的责任区域划分,每个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名称,区域名称,规划内的巡查次数、到岗时间、巡查时长等信息。

2.6视频监控系统

通过在全市重点路段、中转站、公共厕所出入口对接和安装视频监控,将摄像头位置信息全部录入到系统中,可以通过地图随时查看各摄像头的分布情况。实现重点路段、中转站出入口等关键点位的在线视频监控,监管中心可任意切换中转站监控视频,便于直观了解所有中转站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及作业是否规范。

在监控中心、手机端都能够实时看到被监控位置的视频。

第5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智慧城市; 集约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46

[中图分类号] D630.1;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80- 02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3G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向政府和社会提供覆盖政务、经济、民生等多方面的智慧应用和综合服务。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城市所包括的各个系统(信息通信、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卫生、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房地产、公共服务、政府管理与服务、商业经济、民生及环境、文化教育、科研及产业等)都要实现智能化、智慧化,而这些都需要通过电子政务的手段来实现,智慧城市是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建设智慧城市,当务之急是要做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1 “智慧泰州”建设的基础

近年来,泰州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电子政务、数字城管、平安城市等多个涉及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项目已建设运行,为打造智慧城市奠定了基础。由市经信委主办、市电信公司承建的“智慧泰州”门户已经上线运行,这是泰州市“智慧城市”国家试点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志着泰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门户平台涵盖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便民缴费、智慧查询、智慧旅游等七大类100多项智慧城市应用项目,支持电脑、手机和Pad等各种终端访问方式。今后,市民缴纳水、电、煤气费用,各类政务、社保、医保、公积金、交通违章查询,购置电影票,交通出行等100多项服务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智能服务。

2 “智慧泰州”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泰州市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 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目前泰州市信息化项目建设各部门(单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审核,重复投资建设的现象屡屡发生,影响了智慧城市整体效能的发挥。从当前泰州智慧城市建设实际来看,很多部门对于智慧城市的内涵认识不一,例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往往是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来考虑,信息化主管部门则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规划,而城市管理部门往往从执法便利的角度去审视,一些部门还没有跟上信息化步伐,没有考虑到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采用老式的技术思路和模式。

(2)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目前,泰州市许多部门(单位)已建或在建的信息化项目已经包含了多个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项目,各部门(单位)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但这些数据和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不能共享或共享程度比较低,例如人社、公安等部门都各自开发建设了人口数据库,公安、邮政、国土、城管等部门都建有地理信息系统等,实际上这些数据库的数据都一样,亟需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信息资源中心,实现政府多部门的信息采集和资源共享。据调研,泰州市信息资源共享率极低,仅为13%,如按现有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各部门(单位)重复开发信息资源的投入将达数亿元,即浪费数亿元。

(3) 各部门之间缺乏业务协同,“信息孤岛”大量存在。由于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大都是本部门使用, 各系统不具备信息自动抓取、动态及时更新、异构资源汇聚、实时服务等功能,导致数据多但用不上,有数据但用不好,有信息但找不着。同时,各部门应用系统数据格式不同,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难以实现数据和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缺乏体制、机制的支持,如企业法人数据涉及税务、工商、质监、统计等多个部门,但这些部门的数据没有实现共享,往往需要花大量精力单独比对获取。

3 “智慧泰州”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3.1 总体目标

通过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重塑城市公共信息系统的创新管理机制,形成功能完善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成信息资源高效融合的公共信息服务支撑平台,推广一批成熟高效的助力经济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政务建设和民生保障服务的重点应用,率先建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环境国内领先、城市管理运营与民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与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的智慧型现代化城市。

3.2 主要任务

结合泰州城市发展现状和规划,编制泰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完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建设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通过持续推进政务、交通、社保、医疗、城建等重点智慧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提升城市功能和智慧化水平。创建特色是通过“智慧泰州”建设,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市场化运作,整合医药企业信息资源,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园区建设,积极打造集约、环保、智能的智慧医药城,进一步带动园区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

3.3 “智慧泰州”七大重点项目

(1)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对城市各类公共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建立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目录,通过建库工程实现既有公共基础数据的入库,并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增量采集、更新、关联等操作,实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

(2) 智慧交通:构建立体互动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对公交车、出租车系统智能调度,提高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充分运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交通监控平台,深化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FID等先进技术应用,结合气象、路况、车辆、人流量、位置、线路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实现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

(3) 智慧警务: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引擎、数据挖掘、影像技术、下一代宽带技术等前沿高新技术,进一步深化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按照“1+3+6+8+N”的基本应用框架建设智慧警务系统,具体可概括为:1个中心——市、县警务云计算数据中心;3类数据库集群——基础数据库、应用数据库、专题数据库;6大综合性应用平台建设;8类支撑保障系统建设;N个专业应用系统建设。

(4) 智慧医疗:建设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体的服务平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测专用信息网络、以应急处置为重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等。

(5) 智慧城建:建立住建系统公共资源中心,整合房地产、园林绿化、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等重要基础数据,和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建立泰州智慧城建门户,为机关、市民、企业等提供综合的服务;建立智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实现对重大建筑工程统一管理,及时、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问题。

(6) 智慧社区:建立社区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内容涵盖民政基础数据库管理、社区管理应用平台、社区服务应用平台、民政业务信息平台、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物价服务系统等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社区便民服务和老弱病残信息化监控服务系统,实现业主对社区信息的掌控,实现信息广泛、及时的主动推送,实现社区内老弱病残的信息化监护。

(7) 智慧医药园区:建设专业级的IDC机房和医药公共资源服务中心,汇聚全国的医药信息,为医药城企业提供数据容灾、云计算、云存储等服务。整合并统一建设医药高新区政府门户网站群,为机关、企业、居民提供统一、便捷的信息服务。积极推进医药高新区综合管廊建设、可再生能源应用及绿色建筑项目监管,建设低碳、集约、环保的医药园区。

4 构建“智慧泰州”保障措施

(1) 强化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将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是推动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点,我市应当从区域全局发展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指定一个强有力的主导部门并组建相应的工作班子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建议:成立由市信息办牵头、市住建局和市经信委具体负责实施的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泰州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制订《泰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计划。

(2) 建设泰州市云计算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南京、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宿迁等周边地区均已建成云计算中心,这些城市已拥有了政务云、医疗云、旅游云、交通云等多个小云,通过一个云中心覆盖了政务、智慧城市建设、便民服务等方面。如我市通过政务信息化云计算应用的改造,信息化建设投入可以节省40%,能耗较原使用模式减少30%,专业技术人员成本降低30%,安全性提高70%。建议:由市政府办牵头,市经信委具体实施,参照周边城市做法,采取政府主导,通信运营商或设备制造商投入的方式建设泰州云计算中心,将各部门单位已建的信息化项目逐步整合到云计算中心,新建或拟建的信息化项目尽量放在云计算中心。通过云计算中心搭建市智慧城市计算的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单位)的信息资源,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运算处理的集中、安全防护的统一,节约能源、资源及人力,减少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

(3) 以应用为主导,稳步推进“智慧泰州”应用项目建设。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引入智慧城市的概念;二是把城市的信息化规划转变为智慧城市的规划;三是把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转变为智慧城市的规划。目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第一个阶段。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认清自身的发展现状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盲目跨越式地追求智慧城市建设,否则有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却达不到期望的目标,引发诸如城市化建设中纵向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问题、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问题、资金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等,造成城市的发展不可持续。建议: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做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稳步推进泰州智慧城市建设。

(4) 强化、完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精准推进泰州智慧城市建设进程。技术支撑保障体系是智慧泰州建设的基础,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智慧泰州建设的关键。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涉及高性能计算、物联网、传感器网、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网络服务与网格服务等多学科和多技术,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队伍和支撑体系,而且核心技术人员、人才和团队要逐步实现本土化。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整合现有研发平台资源,营造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用户牵引、研究院(所)与大学深度参与的智慧泰州研发环境,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参与有关标准制定,争取使泰州一些重点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要制定智慧泰州信息安全目标与策略,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物联网和云计算传输信息安全,完善基础数据冗余备份措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网络及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从技术上保障信息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 沈明欢. “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J]. 城市观察,2010(3).

[2] 袁文蔚,郑磊. 中国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比较研究[J]. 电子政务,2012(4).

[3] 秦洪花,李汉清,赵霞. “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J]. 信息化建设,2010(9).

第6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中国有关部门也于1995年宣布推进信息高速公路及建设国家“金字工程”,信息化涵盖了国家经济命脉的各个重要行业。199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首次成立了中国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总理在任期间两次在无锡提出物联网、智慧中国的概念,为云计算和物联网在国内的全面发展吹响了号角。

未来中国的发展动力是什么?“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四化并举,即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未来中国城市发展就是要依靠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其发展产物就是智慧城市,目标是追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建成的数字城市,是把基础地理信息、街景景象、全景影像、三维模型等数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数据库。政府各部门和企业市民只要在政务网上注册,就可以实现数据信息服务共享,同时有关部门如果在政府公共平台、互联网上通过二次开发提供各种交通、导航、旅游、文物、购物等服务,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就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互联互通,实现智慧城市的各种应用。

智慧城市的应用可以干什么?我们认为,城市是人类生存繁衍、经济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地方,也是享受文化生活的地方。按照这四个功能,我们提出了城市智能化,比如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城管、智慧养老、智慧国土规划、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等,都是让人们有更好的环境来生存繁衍;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已经推动的有智慧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在社会交往方面则有智慧交通、智能购物、社会综合管理等;在文化生活享受方面,可以考虑智慧户外流媒体、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等。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提出的智慧城市试点工程,其实质内容都包含上述这些领域。

城市中的大数据需求

在城市的建设和应用中,将产生从TB到PB(1PB=1024TB)级的海量数据,智慧城市从而进入了大数据时代。2011年,Science杂志就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美国工程院院士也撰文指出大数据可以让我们实现海量数据,一个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预测、建模、可视化和发现新规律的时代就要到来。目前美国政府已经正式启动大数据研究计划,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大数据就是未来世界的“石油”,这个计划要超过美国以前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可见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时代已经到来。

大数据首先体现在城市空间数据的激增。城市空间数据随着空间传感器资源的增多而增加。据统计,目前美国拥有185颗卫星,中国也拥有91颗卫星,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200多颗卫星,卫星每天回传的数据可以达到PB级。包括空间数据库、信息处理和空间信息、地学知识库资源都可以传到网上,通过可视化的服务精神,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利用云计算环境,实现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共享。

今天城市中已经拥有海量的空间大数据,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地图软件已经上线,目前天地图的数据已经达到了100TB。天地图通过倾斜相机等工具采集城市空间信息,进而建立城市三维模型,我们最近在贵阳市已经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通过天地图监测技术我们能够解决城市中的哪些问题呢?拿上海来说主要就是监测地表下沉,如果把各种雷达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就可以随时随地监测地表下沉情况。通过监测得到的数据,我们会发现不同地区下沉速度不同,有些地区每年下沉20毫米,有些只有几毫米,特别是远郊区和市中心的下沉情况大不相同。这些结果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我们拿天地图检测到的空间数据跟上海市国土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对比,精度可以达到2.5毫米,目前通过意大利有关的检测方法精度是3.7毫米。天地图已经对上海、苏州、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的空间信息进行了监测,同时还监测了三峡大坝,未来还要监测高铁运行情况。

另一个重要的需求领域是城市安防。200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宣布启动平安城市建设以来,现在全国约600个城市安装了超过2000万个摄像头,投资超过3000多亿元。通过摄像头可以保证城市的平安、交通的通畅,但是问题在于目前的数据量太大,现有设备难以存储。仅以天津为例,到“十二五”期末天津城市将安装60万个摄像头,按照公安部的要求这些数据将要被保留3个月,数据总量将达到4600多个PB,这比现有的整个城市空间数据量还要大。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保存这些数据每年就要花费580多亿元,相当于2012年的GDP总和。同时数据量太大,也会导致信息查询很难进行,海量的数据超过了人工处理的极限。如果监控数据发挥不了作用,城市安全就难以保障,公安部门在案件破案效率、速度、质量方面难以获得提高。这是今天城市安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目前大数据在城市各个领域都有巨大的需求,在城市交通领域同样如此。目前中国有13亿多人口,城市汽车保有量近几年增加非常快,和交通有关的数据量也在飞速增长,达到了PB级,并且城市每天24小时都有交通流量更新,我们要把这些数据保存起来,没有大数据的技术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智慧安防领域,要实现365天×24小时城市监控,没有大数据技术也是不行的。在智慧养老方面,现在中国超过65岁的人已达到2亿~2.5亿,要使老人得到及时的救护和帮助,就要把每天的变化记录下来,需要保存的数据不可估量。在制造领域的数据量也很大。这些领域都已经离不开大数据技术。

依靠云计算与数据挖掘

可以肯定,目前城市海量的数据信息已经离不开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早靠经验,后来靠理论,今天我们进入了通过数据发现知识的时代,在这一阶段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人们已经可以把计算、存储、交互等方面的能力放在云端,按需使用,这种服务叫云计算服务。今天我们进入了以虚拟化为特点的云计算时代,出现了大批以云计算为中心的生态产业链,即在同一个网络上除了自身的计算资源之外,还有一些企业提供云服务器或者集成服务。这些商业主体构成了一个云计算产业链条,它们无所不在,随时随地为大家提供服务。

遥感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例子。它把海量的遥感数据以及复杂的遥感处理与分析方法放在远程的云计算平台上,利用云计算平台弹性的计算能力实现资源共享,用户无需购买数据、不需搭建环境,也不需要买软件,只需要选择数据和算法后即可获得计算结果。我们的服务不再是提供一个文件拷贝和数据共享,而是基于云计算的注册服务。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遥感云英文是OpenRS-Cloud,这是一个开放的遥感云,目前对个人用户是不收钱的,在这里可以检查任务进行的速度,也可以查看计算结果,把需要计算的数据输入进去后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察看到结果,用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现在大家已经可以上网免费体会OpenRS了。以气候应用为例,通过该系统可以搜索下雨之前的卫星影像,还可以搜索下雨之后的卫星影像,有了这些影像以后自动生成了服务链条,得到遥感服务的结果。

另一个热门应用领域是位置云。位置云将手机收到的导航卫星信号与其他定位相关的传感器信息传输到云计算中心,通过实时计算,可以实现室内外高精度的手机连续位置定位和实时导航。不仅地理国情检测员需要位置云,而且灾情报告员、土地调查员和城管员都需要。通过这样的系统把卫星定位方法、室内的传感器定位方法、无线信号定位方法糅合在一起,就叫做混合定位。

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定位系统正在研发相关的位置服务云,北斗定位系统从2012年已经全面民营化运营,目前已经有120个文字的短信报文功能。在导航定位功能方面北斗做了增强,220公里的距离内可以保证导航精度达到每秒钟十个精度,如果是60公里内则可以实现区域三频厘米级精密定位。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采用GPS定位系统,信号完好率只有44%,初始化时间需要40多秒。如果采用GPS双频加北斗三频,就可以保证每平面精度达到1厘米、高程精度达到3.6厘米,信号完好率达到100%,初始化时间也只有6秒,这样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现在运营商已经把这个软件运行起来,进行精密定位只收0.1~0.2毛钱,通过高精度导航性能分析,可以避免95%的误差,精度达到了1.4米,这个成果可用于智慧交通中的车辆控制和智能驾驶。目前物资运送规定只能在慢车道行驶,但实际上很难控制物资车辆是否超速,如果有了米级精度定位就可以实现车辆控制,一旦车辆犯规,城市交通指挥中心马上就会知道。

数据挖掘是今天离不开的另一项关键技术。目前现实世界看到的数据往往并不是我们需要的结果,今天我们需要的是挖掘信息或知识,找到最终结果。现在有些书籍就是专门讲解如何利用大数据挖掘知识,用这种数据分析方法可以从中挖掘发现我们想要的知识。

在对平安城市视频数据分析中,需要经常要对市民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和挖掘。这就不仅需要对视频数据进行自动处理,从而把这些PB级的数据压缩下来,而且接下来还要通过智能设备对人体异常行为和异常事件进行监测分析和挖掘,这是公安部门最感兴趣的。比如通过对人群奔跑、翻墙、徘徊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武汉市公安部门破解了一桩盗窃案件。波士顿爆炸案的两个嫌犯被抓,主要就是人家都往外走他们却往里走,最终被人怀疑。有个专业术语叫异动,他们的行为都属于这一范畴,所以就被抓住了。我们曾做过一个试验,通常人眼看监视屏幕,一个人两个屏幕看了22分钟,错误率达到95%,怎么办呢?能不能用计算机做这类事情呢?如果计算机可以对目标进行跟踪,不但不会出现误差,还能自动对被监测物体中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分离、跟踪,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有效识别,那么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如果有了这个软件,视频数据就能被充分利用,正常人隐私的活动应该会被删去,把可疑的数据留下来,从而实现高效的处理结果。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未来,智慧城市一定是基于数字城市、物联网和云计算建立的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以实现对人和物的感知、控制和智能服务。感知是数字城市的功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是智慧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对经济转型发展、城市职能管理和对大众的智慧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使得人与自然更加协调。但是做这件事情也不是很容易,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让大家把网络基础设施建好,让大家用得好、用得起,如果网络用不好、用不起,智慧化就等于零,这是工信部等政府部门肩负的重要任务。其次作为专家和企业的任务是抓好技术创新和攻关研究,抓住智慧城市带来的数字服务产业发展机会,更好地实现各种智能化的应用。最后,智慧城市是在具体一个城市里进行和建设的项目,城市一把手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规划和走向很重要,在国内外智慧城市都是一把手工程,我们要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第7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目前,大连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区域卫生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发展不平衡,各级医疗机构缺乏统一医疗资源共享平台,无法有效开展区域协同诊疗服务;无面向公众的公共卫生服务门户,无法为市民提供即时、便捷的健康诊疗服务;缺乏对全市医疗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挖掘,无法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因此,加快大连市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建设是提高大连市整体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关键。

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是可以被感知的公共医卫服务的潜在力量。提升大连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以强大的云计算和物联技术为载体打造公共智慧健康云。“健康云”理念的运用,意味着打破城市地域、时空限制,对以往医疗卫生体系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重新整合、升级;拓宽城市公共医卫服务的公众感知范围和深度,使更多潜在的公共医卫服务得以实现和拓展,从而有效提升大连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

一、从服务维度出发,提高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就是通过面向大众构建随时、随地可感知、反馈的“公共智慧健康云”服务,进一步深化服务型政府职能

(一)是以国家卫生部“居民健康卡”工程为依托,以“公共智慧健康云”的资源整合、共享为基础,为居民提供全市医疗机构“一卡通”式就诊服务。在全市任何一家医院,一卡即可完成身份识别、健康档案查阅、费用结算等多种医疗服务功能,实现就诊流程优化,便捷就医。

(二)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居民就诊服务为核心,以“公共智慧健康云”为载体,双向优化便民服务与医疗资源。第一,实现居民就诊服务流程再造。以现代云计算技术和物联技术打造的“公共智慧健康云”,可为居民提供多终端的智能自助预约挂号、咨询服务;以居民健康档案资源云存储和共享为基础,为居民提供双向转诊服务,简化转诊流程,实现诊疗下沉、社区首诊、层级转诊的有序就医新格局;第二,实现全市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的再整合、再优化。利用“公共智慧健康云”对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生资源进行整合、定位,通过对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信息的分析、感知,为居民提供所患疾病诊疗的最优诊疗服务选择路径,实现全市号源的合理调配;以“公共智慧健康云”的优质专家资源为核心,提供区域医疗远程会诊服务,通过健康档案与病历报告的“云”端共享、专家远程视频会诊,实现居民于社区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质量,推动“社区首诊”便民就医的切实落实。

(三)是利用物联技术加大对健康人群和患病康复期人群的服务力度。实现居民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个性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家庭健康医护服务。一方面,结合现有智慧城市战略,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主导,推行区域远程智能健康监测,做到区域内监测对象的体征监测数据“云”端共享,同时利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动态居民健康模型,为健康居民和疾病康复期的病患提供包括营养配餐、体能运动和疾病防护等全方位的即时个性化健康生活专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要构建“区域远程智能健康监测”突况的配套应急服务体系,利用“公共智慧健康云”整合全市急救资源,为特殊疾病人群提供远程实时监护与危情急救呼叫服务,通过监护报警、监测数据“云”端共享、GPRS定位与急救协同调配,实现病情信息及最佳急救时限的有效掌控。

(四)是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质量公众测评反馈服务,实现公众对医院整体环境、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和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的跟踪测评,并形成全市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星级评价体系,为医院综合实力、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职业道德考评提供有效参考。

二、从数据维度出发,提高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以国家“5321”工程为依托,通过云计算技术随时、随地感知、整合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数据

(一)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居民健康卡为载体,构建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云存储,实现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管理记录和诊疗记录在内的所有居民健康档案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深度挖掘与动态管理,作为“公共智慧健康云”服务的共享数据基础。

(二)是以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公共智慧健康云”服务为载体,构建全市以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为核心的云存储。一方面,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等相关医疗数据的汇聚、整合、挖掘和分析;另一方面,以电子病例为核心,对全市区域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院际协作的数据进行“云”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强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协同。

(三)是建立全市统一医疗卫生数字认证服务平台,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规范要求,为医疗卫生信息化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和责任认定服务,为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支持,同时为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共享提供可信的安全保障。

三、从管理维度出发,提高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就是通过对公共智慧健康云的感知数据挖掘,提升政府卫生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

(一)是通过对“公共智慧健康云”海量数据深度挖掘与多维分析,构建面向不同主题的多维数据集,进行数据源信息转换,以形象直观的图形方式展显示分析结果,为卫生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是建立全市医疗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以“公共智慧健康云”为基础,建立高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机制,实现预警指数分析、危机事件提醒、应急响应、跨部门联动,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是以“公共智慧健康云”为数据基础,以云计算和机器学习为技术支持,通过对公众医疗行为数据的采集与深度挖掘,实现对全市范围内的各类典型性疾病动态感知监测,形成有效的疾病监控机制,为全市疾病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四)是通过“公共智慧健康云”的所提供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共享与三级医疗网络协同服务,实现针对全市慢性病人群的定诊与管理。同时,通过医疗行为感知监测,为慢病高危人群提供危情提醒、康复指导及用药提醒等健康干预服务,以实现慢性病便捷诊疗及随访服务。

(五)是以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为业务导向,建立更为有效的辅助决策体系。一方面,加大对公众数据的感知力度,建立基于“公共智慧健康云”的感知、挖掘辅助决策系统,使公共决策更加准确、可行。另一方面构建一套科学、精细、专业的医院医疗行为监管网络系统,实现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监管的系统化和常态化,逐步实现对医院医疗行为的全过程、动态监管。

四、从知识维度出发,提高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就是通过对公共智慧健康云的知识感知,进一步提升现有医务人员的知识与业务水平

以驻连医学高校教育资源为依托,构建集远程继续学历教育与远程非学历专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区域网络学院,为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医护人员提供统一的教育与培训服务。

(一)是加大对北三市医护人员的学历教育支持力度。随着区域医疗的推广以及国家医改和新农合政策的稳步推进,区域医疗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尤其是乡镇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亟待提高,通过建立区域网络学院的学历教育平台,实现北三市医学学历教育、学习模式上的新突破。做到理论课程学习、作业批改、考试网络化、实践操作课程就近集中化,切实有效解决区域医疗队伍学历偏低、教育资源匮乏和学习时间有限等实际问题。

(二)是远程非学历专业技术培训是医疗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平台远程非学历专业技术培训实现健康知识库共享、疑难病例远程讨论与学习、手术视频教学、医技技能远程培训、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和职称考试远程培训,促进全市尤其是区域医疗队伍实际操作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是建立区域知识共享数字社区。加大对领域专家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大脑中隐性知识的共享力度,利用数字社区平台增加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促进专家隐性知识的共享、显化和流动,从而带动区域内组织整体知识位势有效提升。

作者简介:

第8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经济发展实际,贯彻落实好省《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9]28号)和市《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坚持示范带动、创新引领、开放合作及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推行以数据为基础资源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数字政府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逐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增强数字经济发展竞争力,实现产业发展数字化,民生服务智慧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为加快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助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数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工业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惠民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基本建立。

到2025年,先进泛在的数字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交通、教育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高效便捷的信息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安全保障有力,数字化监管机制发挥巨大作用,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三、重点任务

为扎实做好全县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工作,结合实际,将重点实施好五大工程,24项具体工作。

(一)实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督促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电信运营企业按照省、市公司统一规划部署,优化网络结构,增加网间互联带宽,促进LTE增强、5G等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结合本县实际科学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并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适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提升本地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在的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机房建设,统筹协调5G通讯设施的需求,将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到2020年底,完成县政府、县医院、轴承工业园区等15个5G网络站址覆盖。(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应急管理局、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二是在先进装备制造行业,推动建设和完善企业IT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支持信息化集成度高的企业开展基于IPv6的改造升级,支持IPv4/IPv6双栈运行,在新建IT网络全面部署IPv6;鼓励企业结合IT/OT有线网络,科学部署和应用无线网络,支撑工业生产全流程的网络覆盖和信息采集;加强5G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融合应用,带动物联网、VR/AR、车联网及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到2020年,基本完成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理能力建设,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光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文广新体和旅游局、县交通局)三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加快以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的低压配电网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强化低压配电网故障研判、拓扑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等应用成效;配合省、市推进公路、水利基础设施数字化,推动汽车客运站等交通场站多家宽带运营商网络覆盖;配合市相关部门推进矿用水资源保护与水害防治微震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国网供电分公司)

(二)实施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工程。一是支持“找轴网”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构建面向轴承产业集群,提供全供应链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有实力的重点企业构建基于云架构、叠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推动国内外优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布局,加强平台企业、制造企业、电信运营企业、第三方开发者的跨界合作;积极推动智能电网、机器视觉、远程控制、缺陷检测、AR辅助、VR装配、远程控制、AGV控制、机器人控制等技术的推广。推动轴承工业园区,在可视化指挥调度、一体化物业管理、全方位园区安防等方面实现智慧园区建设。到2022年,力争培育1个面向产业集群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发改局、轴承工业园区、运河工业园区、东留善固园区)二是围绕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加快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步伐;在中伟、诚为等重点企业中探索建设“工业大脑”,打造一批信息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生产线的试点示范企业;推动“轴承+互联网”,强化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集成应用能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供应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新模式;推动企业上云,以基础设施上云、平台系统上云、业务应用上云、设备产品上云、制造能力上云为重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普及应用;完善工控安全风险预警与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工控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设,推动工控产业发展,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发改局)三是实施“大智移云”应用科技专项,推动新兴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围绕工业企业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开展基于云平台的综合集成应用服务,打造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的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大力支持“找轴网”开展工业电子商务、供应链、产业链金融等全链条新型服务,促进轴承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发改局)

(三)实施服务业和民生领域数字化发展工程。一是整合全县交通运输全要素信息资源,配合市直相关单位构架建养管运大数据平台,建立完善全县域、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机制,提升交通网络的基础建设、运营监测、路网养护、综合调度等能力;积极支持在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运行监测、教据分析等方面参与建设,重点聚焦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5G及信息化应用建设。(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工信部门、县公安局)二是支持对运河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数字化挖掘,积极融入市直相关部门建设的旅游云数据中心、旅游智慧管理平台、智慧服务平台和智慧营销平台;推进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闻出版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广电建设步伐,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对玉兰纪念馆、四二九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的智慧化建设,提升旅游景区的智慧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县委宣传部)三是支持“找轴网”、“轴承联盟”等轴承产业平台扩大知名度,完善服务功能,推进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五邦同城电子商务平台”、“微同城”、“供销e家”等O2O电商模式的发展壮大;加快“闲来先得”农特产品和“好乡亲365”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本县特色食品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上规模的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责任单位:县商务部门、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四是积极融入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开展5G+VR教学等5G联合教学应用,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校园的信息基础设施100%覆盖;实施联网攻坚行动,到2020年各类学校(含教学点)全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2022年各类学校校园网络全面覆盖,所有教学班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校园无线网络逐步普及,发展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空中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及在线教育等教育服务;深化与清华大学慕华成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慕华成志旗下“爱学堂”的基础教育在线资源,引进清华附属学校优质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建立清华附小互联网联盟学校;提升县实验中学与北京101网校联合办学效果,推动全县高中教育提升;加强教育云平台及优质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大力推进STEMA教育,中小学阶段开展教育机器人、智能开发板、智能创客等教育课程研究。到2023年,在中小学阶段普及scratch、python、C++等编程课。(责任单位:县教育局)五是依托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县级全员人口、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健康扶贫等数据库;通过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类业务应用系统,自下而上采集各级各类卫生健康机构服务信息,实现各级各类数据共享。以县三院“互联网+医院”建设模式为引领,鼓励全县医疗机构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推进移动医疗应用。配合市直相关单位建设市、县两级远程医疗综合管理和运营监管系统,做好与省系统的对接;推进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县所有医疗联合体和县级医院,并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延伸;加快“咱家健康”手机APP家医签约移动平台建设及推广,同时提升“家庭医生”数量与质量,争取实现全县覆盖。(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医疗保障局、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六是推进互联网与社会保障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全覆盖,重点推动“老来网”APP的应用,实现社会服务网络化,推进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社会管理等方面数字化。融入市级建立面向居家、空巢老人服务的社会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逐步提高县域数字化养老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医疗保障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七是在粮食、畜牧、蔬菜等方面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培育1-2个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生态农业新模式。积极推动本县产品生产企业融入省级农产品监管追溯平台,完善数字农业服务体系,提升种养环节的监管水平;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创新推进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益农信息社村级服务站建设,到2020年,力争益农信息社村级服务站覆盖率达70%。依托全省大数据精准扶贫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部门间扶贫开发相关数据的跨地区、夸部门交换共享,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脱贫。(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委网信办、县商务部门、县扶贫办)八是引导企业依托现有生产能力、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提供个性化、柔性化、分布式服务,建立网络化协同共享体系。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新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具有深度感知功能的消费平台、融资平台。加快找轴网、轴承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等建设,为轴承企业发展提供轴承产业政策研究、质量监督检测、信息咨询、展览展示、网络宣传、产品研发、创业辅导、人员培训、生产技术、销售信息、金融、仓储物流等系列服务,助力轴承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委网信办、县科协、县商务部门、县轴承产业管理服务中心)

(四)实施政府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工程。一是加快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积极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和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形成数据需求清单;主动对接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建设政府公共数据开放目录,逐步推动政府部门数据依法有序向社会开放。在移动执法、应急响应、立体安防、智慧环保、城市人口大数据、电子政务等方面与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运营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政务应用示范。(责任单位:县委网信办、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局、县行政审批局)二是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整合登记备案、质量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竞争执法、消费维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涉企信息数据,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建设大数据平台,推进监管信息全程可追溯和“一网通享”,对市场环境强化监测分析、预测预警,提高市场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推进“冀时办”政务服务软件的推广应用,实现各项审批事务的手机网上办理;配合市直部门建立健全全市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数字化系统,加强对县域内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及重点领域的实施监测和动态分析;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积极高效推进智慧河长管理平台、远程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建设及应用,实现河库水质状况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力争到2020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保监测数据100%上网,积极争创5G+智慧环保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三是加快数字化城管平台向智慧城管转型升级,打造全县城市管理一张图,构建全时段、全方位、全市域的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新模式。积极推进智慧园林、智慧环卫、智慧照明等系统建设,纳入智慧城管中心统一管理,实现对人员、车辆、设施的高效、智能化管理,提升数字城管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功能;积极推动农村管理服务转型,构建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加快“综治云”平安建设,重点实施以公安“天网”平台为基础建设的“雪亮工程”,与市级平台实现联通,构建市、县两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推进公共安全视频图像智能化应用平台建设,打造公安实战平台,提升精准打击、整体作战能力,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推进退役军人信息管理服务及视频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提高退役军人管理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住建局)四是推进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实现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用服务开发与应用,鼓励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建设第三方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征信系统二代升级工作,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人行)

(五)实施数字产业支撑和创新能力增强工程。一是鼓励找轴网、轴研院、等建立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整合、存储系统,逐步推动数据采集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引导并推动相关企业、机构、协会等围绕决策保障、跨域协作、公共服务、经济调节等领域开展一系列专题应用深化。(责任单位:县委网信办、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金融办等县直有关部门)二是鼓励有发展意向的企业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育发展本县的信息安全产业;积极利用本地的招商引资鼓励政策,引进建设1-2个支撑本地数字经济发展的研发机构、孵化机构。(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委网信办、县交通局)三是贯彻落实《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可视化、边缘计算、认知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推动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数据挖掘算法、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支持数字工厂、数字家庭、数字化医疗等新产业发展;支持区块链技术研发及试验,培育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技术产业化进程,推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电子商务、智慧医疗、扶贫、农产品安全追溯等领域的应用。(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委网信办、县科协)四是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在主导产业中的重点企业中的应用,实现两化技术的融合。(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五是支持重点企业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主导产品的智能化升级;鼓励富恒、恒运、东方等机床生产企业加大对智能高端数控机床的的研发,实现产业化生产。(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科协)六是鼓励工业、农业、服务业、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民生等领域的积极推进专业软件的应用,重点推进工业控制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定制和应用。(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发改局、县科协、县商务部门、县交通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新型市场主体引育。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培育一批以开展数字经济业务主体的中小微企业;积极引进和承接市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成果来转移转化,实现本地企业与县外优势企业、机构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推进技术交流与战略合作。支持数字经济领域产学研平台资源整合,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检验检测、标准信息、成果推广、创业孵化、跨界合作、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一体化服务。(责任单位: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商务部门)

(二)加大域外人才智力引进。立足本地数字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在职称评定、科研服务、医疗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按规定给予优惠待遇,吸引一批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来临发展,重点吸引一批籍人才返乡创业;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指导本县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参加域外大型人才交流活动,适时开展科技招才引智;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一线流动,提高落实待遇,畅通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渠道,提高基层职称申报评审比例;鼓励县职教中心与民营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将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实训资源有机结合,为民营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搭建良好平台。(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工信部门、县科协、县医保局)

(三)支持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在智能制造领域推动建设一批应用示范项目,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支持光明生猪实施生猪养殖大数据农业应用示范项目,支持光明九道菇公司实施节能型智能化高效无菌植物工厂项目,支持中伟、诚为等重点企业推进工业智能制造支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切实发挥项目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省各类引导基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挂牌或发行债券融资。(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部门、县金融办、县人行)

(四)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统计监测和监管。严格执行省统计局制定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做好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评估。严格执行市统计局制定的数字经济发展监管方式,做好合理划分权责边界,完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建立工作。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数字经济监管体制,推动政企联动、行业联动的信用共享共治。引导互联网内部管理和安全保障,严格规范经营。(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县发改局、县委网信办、县工信部门、县市场监管局)

第9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范文

1.用细心做好幼儿安全管护工作

幼儿年龄小,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是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群体。有句话说“幼儿园工作无小事”,幼儿安全工作更是如此,任何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工作的失误,出现不安全隐患或现象。因此,幼儿安全管护工作必须重视小事,从细节做起,教师细心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认认真真地做好、做精、做到极致。如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我们通过幼儿在园 “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健康活动”等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内容,变教师被动的保育为幼儿主动的防护,引导幼儿逐步树立安全意识;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题内容,以及周围环境中易发生的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如不把东西放入口中、鼻腔和耳内、不拿尖的东西奔跑玩耍、不触摸电线和电源插头、不玩火,不在池塘边、河湖边、马路边玩耍等,做到教育内容与幼儿的身心发育、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相适应;还结合具体事件、节庆等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如“遇到危险怎么办”、“交通安全我知道”、“安全用电”“防火常识”等主题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幼儿获得有关维护自身安全和促进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教育幼儿自觉、积极地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和养成有益于身体健康和自身安全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进行说教,很难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幼儿教师要怀着对幼儿的满腔的爱心来照顾好幼儿,细心、耐心、认真组织好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如,组织孩子户外活动,活动前要检查孩子的衣服是否便于活动、鞋带是否系好,提醒孩子户外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活动中教师要做到“眼勤、腿勤、手勤”,关注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活动后,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帮助幼儿了解“注意锻炼,劳逸结合”等保健知识……这一系列繁琐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2.用智慧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细节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这些细节的发现、判断和处理无一不显示出管理者的精细和智慧。在多年的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实践中,我深深体验到:幼儿园安全管理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管理者和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

首先,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常言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保证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操作规程,具有强力有效的安全指导作用,是国家关于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上级安全管理政策的具体化,是指导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指南针和平安符。因此,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多年来,我园为保障在园幼儿安全、健康成长,我们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作用,认真听取教代会成员的建议和意见,在日常工作中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卫生保健检查,严管后勤服务,逐步健全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控办法》、《幼儿接送制度》、《卫生保健制度》、《食品采购制度》、《炊事员卫生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工作各方面的内容都涵盖在制度里,形成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制度管理体系,并且不断深入研究,从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寻找隐患、从被认为安全的地方查找问题――努力把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及时给制度“刷新”,使制度切合本园实际,能真正成为规范教职工行为的基本规则。

其次,细化教职工岗位职责,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幼儿园的孩子是弱势群体,因此对教师在幼儿保育、教育的每一环节中的岗位职责必须“细化”,严防在哪一个环节出现安全疏忽和漏洞。因此,幼儿园教职工岗位职责也必须强调在团结协作的前提下,细化岗位职责,并且在工作实践中,努力使制度的约束性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安全管理思想,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这个安全监管系统的每一个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都要具体、明确,层层落实责任,使全体教职工人人都有一块“安全责任田”,并用心经营自己的“安全责任田”,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根据各自岗位不同的性质,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坚决杜绝责任事故,力求减少意外事故”的安全总体目标,层层签订责任书,分部门、分岗位实行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每天有检查、每周有小结、每月有考核。逐项检查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安全措施是否得力、安全隐患是否排除、安全责任是否落实,为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及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的执行提供真实依据。

3.是密切各部门联系,建立安全管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