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精选(九篇)

中小学生诚信教育

第1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 教育信息技术;诚信教育;学科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40-02

对于正处在身心成长可塑性强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而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诚信教育,相对教师课堂的说教更具有直观性、感染性与趣味性。本文据此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以期服务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1 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信息技术具体运用形式

在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小学生诚信教育实现了内容的拓展与载体的多样化。

内容信息化拓展 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或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支持下,教师能结合教学进度的适当内容,在课堂上为小学生选择更多地同类性质的教学内容,快捷、高效与大容量地实现诚信教育信息化拓展。

如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和**交朋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关于朋友之间诚信的一些案例,并制作教学课件教育小学生,让他们在他人的事迹中学习到什么是朋友,为什么朋友之间要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教师运用多媒体或班班通展示关于退伍军人照顾去世战友的父母案例、诚信兄弟的案例、诚信母亲的案例与诚信老爹的案例等,把教材的内容丰富起来,使小学生对诚信有更直观的了解。

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从同类的到不同类的,以训练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运用家庭联网实现诚信素质与信息技术运用知识和能力的同步,查找各种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信息化呈现 信息化技术的科学运用,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创设了多样化的载体,既有在屏幕上阅读的电子平面载体,也有音频、视频与动画等多样性的载体,能直接提升小学生诚信教育的趣味性。

如在小学语文《诚实和信任》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文中运用多媒体或班班通播放更多自己做了错事勇于担当的诚信案例,结合电视记录采访、系统的电视节目与其他的相关的照片等,实现诚信教育信息从教材或字面向立体化转变,让小学生在信息化情境中感悟诚信教育。

由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在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案例时要有所抉择,有机穿插,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 信息化条件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与实践

学校信息技术的装备与运用,极大地满足与支持教育教学、教改探索与相关创新,为小学生在学科课堂学习中的渗透,创设了现代化的科技基础。

课堂多媒体专题运用 课堂多媒体专题运用模式有两种。

一是课堂诚信专题教育。如运用于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或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教学,每周的班会或德育专题教育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专题教育片,或以多媒体为载体组织专题学习、谈论甚至辩论活动等。

二是学科教学中诚信专题环节或知识点课堂运用。即在语文、数学或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根据其中的教学内容与诚信教育的关系,教师运用多媒体组织与实施相关的教学内容,实现环节性或知识点性的诚信教育活动。教育小学生诚信地面对自己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做人、处事,避免因为自欺欺人造成不良后果。

微课运用 微课作为完全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的学科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学具有出四两拨千斤的积极作用。根据当前小学生诚信教学的实际,对小学生可以开展两种方式的诚信微课教学。

一是诚信理论知识微课教学,即学校德育部门、专职德育教师、班主任与少先队辅导员等,根据学校诚信教育的工作计划,系统地制作关于诚信教育的理论微课,让小学生或在学校或在家庭,运用课外的时间开展相关的知识学习,然后结合学科学习或专门的德育课堂,去消化知识与反思运用。

二是诚信案例微课教学,即上述部门与人员,根据时事新闻与其他的网络或电视节目等,抽取其中的内容或直接运用,制作成适应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学习微课材料,让他们在案例事件、人物、后果与影响的反思中,感悟诚信、学习诚信、践行诚信。

3 营造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信息化环境

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为学校需要充分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信息技术设施,在校内打造立体的信息化诚信教育氛围。

诚信教育信息化校园文化氛围创建 根据学校信息化设施情况,可以运用三类信息化载体创建诚信信息化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在不同时段内,适当插入诚信教育内容,使诚信教育能全程发挥积极地引导或警示作用。

第二,发挥学校网站、班级网页的作用。可以在学校网站和班级网页内,开设专门的诚信教育板块。可让各班小学生定期常规性地更新班级网页的诚信教育内容,并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评比活动。

第三,发挥学校显示屏的作用。即把编辑好的内容在学校的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把握好每条诚信教育内容播放的周期,也要注意根据时事与形势的发展适时地刷新,在发挥教育持续性的同时,也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诚信教育信息化网络构建 小学生诚信教育信息化网络,主要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一是家校诚信教育信息化网络,指在学校的组织下,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建设的信息化网络。当前较为实用的有校讯通、家长与班主任QQ群、微信群、微博关注群等,学校或班主任可以根据需要相关的教育信息,以获取家长和群众的支持。目前运用率较高且深受家长欢迎的是家校QQ群,实现了小学生诚信教育的联动化和即时化。

二是学校诚信教育信息化网络,主要是学校、学校德育部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化互动,如上述的校园广播、校园网、班班通、学生QQ群与学生微博或博客等。

诚信教育的信息化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以学校与班级为基本的单位,加强诚信教育内容的选择、设计、编辑与教学转化,在信息技术载体的不断创新中,有机融入到小学生的学科学习、业余娱乐和其他的信息技术活动中,达到对小学生全程、全面和全体的诚信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诚信问题 原因 教育策略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一个说谎的孩子,最后失去了救援之手,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它告诫人们:“人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稳”,只有诚信,才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孩子教育为出发点,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

一 诚信、诚信教育

诚信即诚实守信,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有学者认为:“‘诚’的重心在我,强调的重心在人,是主观动机,是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强调言行的客观后果,涉及自己外在言行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诚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教育规律,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诚信品格所进行的教育,包括三层内涵:首先,指培养诚信之人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富有理念和诚信品质的教育。其二,指教育本身是诚信的,即教育自身对受教育者、社会和国家是诚信的。其三,指教学自身的诚信,即在自觉和自在中教学诚信的教育。

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连接着生活的无形纽带。诚信教育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为了瞬息万变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必须要进行的。

二 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口号在小学校园里愈喊愈烈,作为素质教育之根本的诚信教育也不甘示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题。自然,小学生诚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着其教育的发展而日见凸现!据诚信内涵和意义的阐述来审视小学校园的诚信现象,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诚信阻滞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有些问题甚至表现得相当突显。

一个“诚信”课题组对小学生“诚信”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题目如下:在下列十项品行中,你认为未来社会最应提倡的是什么?正直、礼貌、诚实、守信、孝敬、宽容、责任、独立性、合作、守时,在小学生的选择中作为现代社会重要价值观的守时、守信被列为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位,其结果反映出的诚信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小学生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经过查阅多方面资料总结发现,其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为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向师长撒谎、抄袭同学作业等,而且像雇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伪学”现象屡见不鲜。校园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部分小学生整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与诚信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最终堕落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2.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具体分析,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影响的结果。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小学生诚信观念的薄弱。它是导致小学生诚信出现问题的主观因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贮备少,认识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是非判断力低,意志品德不坚,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随着核心家庭的剧增,孩子在家中常处于中心地位,容易造成很强的虚荣心。当孩子虚荣心遭到挑战时,也会出现不诚实的现象。

第二,父母的品行“有失楷模”。中国有句老话:“不知其人观其子”,这说明以父母品行为标榜营造和谐诚信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一项调查中,只有42.7%的孩子认为家长是诚信的!高年龄父亲,低学历母亲,单亲家庭或核心家庭,不和谐家庭等,家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会为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三,教师的道德“有失风范”。铸造诚信之魂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一面镜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教师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比如,老师要求小学生要守时守纪,不许迟到、旷课,而老师就有上课迟到、下课拖堂的现象;老师要求小学生不许打手机,但有的教师却在上课时公然接打手机。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小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行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学校的教育“有失调节”。从学校内部的教育来说,学校本应是教育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甚至以智代德,对小学生如何做人缺少关注,道德教育名存实亡。

缺乏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上现行的教材内容陈旧老套,缺乏时代性、人本性、前瞻性,无法使学生全面、自由、创造性地发展,使得“教”“育”分离,“知”“行”脱节,存在严重的“失调”现象。

第五,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使得部分经营者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现象,经济中的虚假欺骗程度不同地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从而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的诚信危机必然会影响校园和学生自身。

三 小学生诚信教育策略

党中央强调公民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们将来能够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并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在小学中开展诚信教育,采取相应的对策是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的。

1.形成小学生诚信观念的摇篮: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刚懂事甚至刚出生时,就要深入浅出地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孩子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诚实守信。

第一,家长要具有诚信的品德,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对孩子说谎话,做到言而有信,欺骗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父母要在言行上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良好的品格来感染孩子、熏陶孩子。

第二,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诚信教育。“以诚待人,以信办事”,就是说为人要诚实,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如今很多家长认为“老实人吃亏”而教唆孩子耍圆滑,终究造成孩子的诚信存在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诚信教育,对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第三,家长要用心营造良好的诚信家风。古人云:“家风淳,子孙贤”,诚信家风是孩子成长的沃土。诚信品质的养成,要靠长期的熏陶。在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良好的言谈举止,诚实守信的品质,特别容易潜移默化,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诚信的家风是形成孩子良好的诚信品质不可缺少的因素。

2.塑造小学生诚信品格之关键:学校

学校是教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场所。诚信的学风、师风、校风对培养诚信之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教师在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一,良好学风的建立。把日常小事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从细微处见风格,从小事中显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向同学借东西要及时归还;做好人好事的情况,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学生给学生提供和树立榜样,在相互学习中,培养小学生整体的诚信品质。

第二,规范师风的约束。老师是诚信的领航者和实践者,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的教学工作保持一致,切实给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应言行统一,表里如一,不失信于小学生,否则,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第三,诚信校风的建设。诚信校风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在诚信校风建设中要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在学生学习中经常性地开展以诚信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以诚信建设为主题的辩论会、演讲会;组织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等,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高质量的诚信校风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帮助小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3.小学生诚信意识强化的支柱:社会

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仅依靠教育的力量难以实现其本质的转变,还需要系统的社会配套工程进行强化。在现代社会中,任何教育都要接受社会的检验,以得到升华和发展。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更离不开社会,需要社会的加强与优化。

第一,各级政府要以身作则倡诚信。要人民群众诚实守信,政府首先要率先垂范,对老百姓“言而有信”,取信于民,政府做好了,老百姓自然跟从,人人都以诚信为荣。从目前局势看政府应采取加强德育规范建设,大力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市场逐步完善,让政府部门成为实施诚信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第二,借助媒体宣传和推崇诚信美德,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社会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健康向上的舆论引导人,并通过推典型、树榜样,形成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舆论氛围,使诚信人受到表扬,使背离诚信的人受到舆论的批评,让诚信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3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一、小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主观原因包括小学生诚信观念薄弱,虚荣心强,心理不成熟等。

客观原因,有社会的环境,一些不诚信的社会现象,影响到小学生诚信缺失。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不良的言谈举止,或不诚实守信的品质,也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诚信缺失。此外,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教师存在的不诚信现象,也是导致小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二、提升小学生诚信度的对策

(一)通过社会强化诚信意识

1. 营造氛围,渲染诚信。学校要精心设计,布局好校园,在显眼处悬挂有关诚信的标语,张贴名人名言。展示师生的诚信事迹,通过校内广播、宣传栏、校园网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2. 政府引导,倡导诚信。各级政府要以身作则倡导诚信。加强德育规范建设,大力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市场逐步完善,让政府部门成为实施诚信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诚信缺失责任追究机制,通过社会监管,提高公民的诚信自觉性。

3. 媒体导向,传递诚信。社会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健康向上的舆论引导人,并通过推典型、树榜样,形成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舆论氛围,使诚信人受到表扬,使背离诚信的人受到舆论的批评,让诚信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通过家庭感悟诚信美德

1. 良好家风,感知诚信。家长要用心营造好诚信家风,让小学生在充满诚信的家庭环境下感知诚信。

2. 小事做起,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诚信教育,引导孩子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诚实守信。父母要在言行上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良好的品格来言传身教。

(三)通过学校塑造诚信品格

1. 重视德育,强化意识。学校不应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甚至以智代德,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经常性地开展以诚信为核心的德育工作,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

2. 规范行为,养成习惯。把日常小事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生活中,强化措施,规范诚信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3. 为人师表,树立典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让学生学会诚信,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诚信的典范,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自身的诚信度来为人师表。

4. 学科渗透,诚信教育。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渗透诚信教育,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把诚信教育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诚信人物、事件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学生学习中组织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

5. 实践活动,体验诚信。诚信教育来源于生活,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开展主题班会,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开展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活动,强化诚信意识和道德情感。组织诚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6. 道德评价,弘扬美德。组织开展“诚信学生”评比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人人争当诚信小学生的热潮。建立评价制度,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品行评价,给予口头表扬或奖励,及时总结活动中做得好的班级和个人,及时表彰先进典型,适时地批评暴光不讲诚信的人和事。

第4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以加强诚信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谈了以下两个方面:一、从大处入手应加强学校诚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培养诚信意识。二、落实到具体做法应讲究低起点、实内容、有针对性并能循序渐进。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中国人从古代便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它告诫人们:一个不诚实爱撒谎骗人的人,最后会失去求援丧失生命。

一、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和道德的要求,不管各行各业或是年幼老少,都应遵守“诚信”二字。事实证明,一个小学生不守诚信,他将养成不诚实的坏习惯。“诚信”二字非常重要,不得忽视,它几乎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小到说实话不说谎,遵守时间,大到对祖国,对工作的忠诚。

“人无信不立”正如“自食其言”的故事,一个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的人,必然会引起大家强烈的反感,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损害自己的声誉,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相反诚实守信的人,会使人对你产生敬意。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晏殊,因为他的诚实,而受到皇上的赏识重用;学者宋濂,虽然家境贫寒,但由于他的守信,人们都乐意资助他。

二、诚信教育的落实点

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小学生做起。首先,孩子是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现在的孩子们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诚信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将来。第二,小学时期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不易蜕变。第三,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仅重要而且紧迫。他们欺骗老师、欺骗家长、欺骗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更可怕的是,某些同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认为,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从长远着眼,从细处着手。

一是加强学校诚信建设。在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学校承担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因此,学校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学校诚信教育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和领导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和领导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

二是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家庭道德教育薄弱是最不容忽视的问题,家长乃至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应该为子女创立高尚的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楷模,积极介入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自觉抵制媒体的负面效应,协调学校做好教育工作。总之,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力量协同工作,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三是培养学生的诚信自觉。学校应该从小做起,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诚信教育,还不应把起点仅仅放在要不要诚信上,而应该让学生思考怎样建立诚信,使社会多些诚信。让学生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设计诚信社会,由此培养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培养道德的自觉。

三、诚信教育的几点方法

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还应以《新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一是从简起点。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一些"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之类的道理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晦涩难懂。因此,教育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比如,以"不说谎话,做个诚实的孩子"起点,使他们懂得这是诚信品格的最基本要求。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说出事情的真相,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从小养成诚实的品质。

二是从实抓起。诚信教育要从小事抓起,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所叙述的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活动,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当教师根据教材举征引申、补充事例时,也需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引发共鸣,以求认同,特别是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来进行诚信教育,这样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从点落实。在实施诚信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错误认识和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做错事情的时候,自己能够主动承认就是诚实的表现,帮别人隐瞒错误则是讲义气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时要深入挖掘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例。通过学文明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讲义气。其次,针对现在学生比较流行的享乐主义思想、虚荣心理、嫉妒心理等不良表现,教师应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规范。

总之,诚信是小学生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础。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多角度钻研小学生教育问题,研究加强小学生诚信意识的措施,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略,以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出发点,逐步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品质,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第5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一、环境熏陶悟诚信

荀子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1],寓教于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养成学生诚信品质的现实路径。因此,小学校园诚信文化建设首先要从环境优化入手。具体来说,要从空间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首先是空间环境主题化。校园的空间环境设计要有一个主题思想,即学校的教育哲学,所有的建筑都要围绕这个教育哲学展开。整体性和连续性是具体操作时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整体性是指教学楼、休闲区、操场等要紧扣主题(如“真诚”)设计,使其相互映衬,体现某种追求;连续性是指这个主题要分解在不同的建筑物中,形成一个有机的逻辑序列。

其次是自然景观概念化。根据校园原有自然地貌,因地制宜对校园景观进行概念化设计,使其与学校的教育哲学相融合。具体而言,校园绿化、水体、长廊、庭院、广场,甚至是一块石头、一个小山丘等的布局都要隐含特定的信息,使其成为一本无言的教科书。设计时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即根据原有的自然景观艺术化地建构,将学校办学理念通过自然地景物化出来。二是以人为本,顺应学生。在具体设计时,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心理等进行精心考虑,让小学生能够接受、乐意接受,并能产生良好的互动和愉快交流,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感受并接受环境蕴含的思想内涵。

最后是人文景观养育化。校园人文景观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隐含着巨大的养育功能。人文景观主要包括校园雕塑、景观小品两类。校园雕塑是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体现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和文化旨趣。景观小品是点睛之笔,一般分为三类:建筑小品,如壁画、亭台、牌坊等;生活设施小品,如座椅、电话亭、垃圾桶等;告示设施小品,如校园示意图、告示牌、警示牌等。校园雕塑与景观小品的设计一要符合诚信这个主题;二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三要位置选择巧安排;四要形式灵活多样,如雕塑可以是诚信名人雕塑、纪念性雕塑、寓意雕塑、装饰性雕塑等。景观小品可以配上提示语,楼道边可以挂一些诚信的名人名言等。

总之,要让校园的一草一木发出诚信之声,每一道墙壁透出诚信意蕴,每时每刻散发出诚信之光。

二、课堂引导知诚信

课堂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主要完成小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一般可以分为显性教导和隐性渗透两种路径。

首先是显性教导。知是行的前提,无知则无行。而关于什么是诚信、诚信包括哪些内容、怎样的言行是诚信的言行、不诚信的言行会给自己和社会造成哪些伤害等知识和规则是无须争辩的公理,因而显性教导是必要的。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小学生守则》的学习、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的教学、诚信规范与诚信准则的理解、诚信言行的练习等,促进小学生对诚信感知、理解和记忆。显性教导具有预设性的特点,因而可以系统地、全面地、循序性地开展,使小学生获得系统的诚信知识。

其次是隐性渗透。显性教导有些时候会导致小学生的逆反,因而需要在各学科教学中运用隐性渗透的方法加以补充。小学各科教学内容中隐含有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只要牢记教学的德育价值,那么隐性渗透就会成为常态。例如,小学语文中的《狼来了》《曾子杀猪》《九色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皇帝的新装》等课文,都可以让小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明白做人要恪守诚信。自然学科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科学家们求真务实、不懈探索的结果。因此,完全可以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等诚信品质。艺术、体育课程中存在诸多比赛和游戏规则,不守规则活动就无法开展,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同时比赛的胜利也会让小学生体验到诚信的快乐。

三、活动强化固诚信

人的道德品质是在活动中形成的,而小学生天性好动,静态的课堂教导可能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有必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强化。例如,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可以让小学生说说本校、本班诚实守信的好人好事,加深对诚实的认知与理解;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会让小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增强小学生诚信意识,从而树立诚实守信的信念;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为诚信教育活动提供了一种顺应儿童天性的道路,游戏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就会出局,这样学生可以自主地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养成诚信的习惯;搜集或创编诚信歌谣,让小学生在传唱歌谣的过程中内化诚信、践行诚信;诚信故事会、诚信演出活动,引发小学生自省,树立诚信的意识,做到不欺骗、不说谎;诚信宣传活动、诚信签约活动、班级诚信公约制定活动、诚信模范少年评选活动等等,促使小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伴随自己健康成长;诚信日记,则可以帮助小学生反省自身的诚信行为,形成自我控制力。当然,学校还可以举办亲子活动等来增进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信关系的建立。

四、教师示范彰诚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也自然地成为小W生的重要榜样,因此,校园诚信文化的建设,必须特别重视教师示范的重要性。具体要求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首先是立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有以身立教的觉悟和态度,更要有履行职责的坚持和执著。教师要坚持诚信待人、诚信教学、诚信科研,将诚与信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以诚育诚,以信育信,做诚实守信的道德典范。

其次是立言。教师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语,努力做到真诚、真实、可信,不能言而无信,更不能欺言以获信。在教学中,教师要言语真诚,与小学生建立真诚的交往关系,真实地表达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看法和对知识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参与对话,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敢于对现有的知识和权威说“不”。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此外,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言语评价时,也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最后是立行。夸美纽斯说:“他应该经常把他们应该模仿的行为的榜样给予他们,应当把自己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榜样。”[3]教师就像一面镜子,小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真伪、善恶、美丑,知道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教师应用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身教来验证平日的言教,推动小学生在诚信品质的塑造中由知向行转变。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对自己诚信,真实不自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对学生诚信,尊重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诺学生的要求要努力兑现;对家长诚信,尊重家长,经常和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对学校诚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教学职责,对教学中出现的小差错要勇敢承认并及时纠正,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

五、制度约束育诚信

小学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利益的诱惑和艰难的抉择,单纯依靠个人自觉自律很难保证顺利开展。因此,一定的制度约束显得尤为必要。学校要建立并完善各种诚信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师生的行为,形成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双重机制,使全校师生恪守诚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

首先,完善学校德育制度。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德育工作纲领性文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种细则,如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公约、诚信契约、仪式教育制度、争章(诚信少年章)制度等。

其次,规范学校教学制度。学校教学制度是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方面的具体表现。[4]它既包括师生的行为规则,如教师的资格、职责、工作量、行为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课间行为、日常行为规范等;也包括学校教学行为的规则,如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管理等;还包括教学外部管理的规则,如课程教材管理、学校外部考试等。[5]完善的学校教学制度能够保障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培育诚信执教、诚信求学的良好风尚,促进校园诚信文化的生成。

最后,细化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职工岗位职责制度、校园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奖惩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依据权责分明的条款对全校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行为做出约束和规范,要求人们遵守一定的管理程序,严格履行相应的职责。学校要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规范作用,将“诚信”作为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制订关于诚信管理的相关条款,明确规定各类人员诚信参与管理、接受公正管理的基本义务和权利。

小学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种路径都有其特定的价值与功能,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因时制宜并根据需要灵活组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92.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80.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00.

[4]李永生.学校效能建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2.

第6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诚信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相应出台,各地、各校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本文就目前的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谈我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诚信缺失的表现

1.1认知与实践相脱节。学生都知道要做诚实的孩子,课本中的思想教育、品德课、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但是真正落实到生活实际,许多孩子却不能做到诚实相对。比如:完不成作业,他们很少有人直截了当的承认,往往是找理由为自己开脱。再如,坐班车的同学从车内向外扔垃圾,被发现后谁也不承认。

1.2逃避责任,造成诚信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追究责任时,许多同学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不是从内心来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先揭发其他同学而回避、隐瞒自己的错误,撒谎欺骗老师,想方设法逃避责任。

1.3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有些学生自我中心严重,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造成答应别人的事自己做不到,并且自己心中连丝毫愧疚也没有。

二、造成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家庭、社会环境与学校诚信教育脱节,造成诚信问题。学校教育学生要讲诚信,学生也按诚信誓言中的内容做了,但换来的可能是家长的一句“你怎么这么傻”的埋怨;面对学生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有的家长轻者训斥,重者打骂,从而造成学生不敢说实话;家长日常生活中的不诚实的做法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影响了学校诚信教育的实施。

2.2教师的不当处理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某些教师对“诚信”表现的严厉和对“虚假”的默认也导致了学生诚信危机。比如:学生不写作业,当学生诚实的承认时,换来的却是教师的批评;而撒个小谎“没带来”,可能就逃过了教师的批评。这样一来,学生就学会了撒谎。

2.3教师的随意性,导致诚信打折。由于教师的粗心、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导致诚信打折。比如:老师布置完作业后说第二天要检查,可第二天却把这件事忘了,老师的诚信度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老师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影响了学生。学生认为老师说话都不算话,自己也就不以为然了。

三、应采取的对策

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3.1教师首先要做诚信为人,诚信育人的楷模。诚信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作为我们教师要带头讲诚信,教师在诚信教育中首先能诚信为人、诚信育人,不能欺骗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我们教师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知识与品德的完美结合才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诚信,是一位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温度计。

3.2诚信教育要起点低、内容实。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施教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从“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最基本要求人手。不说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既不自欺,又不欺人。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诚信教育的内容要真实可信,列举的事例以及名人故事等,都要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求得认同。

3.3诚信教育针对性要强。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而帮别人隐瞒错误是义气,教育学生时就要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其次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心存侥幸心理,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

3.4寓诚信教育于养成教育之中。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据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六条就是“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我们教育学生就要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最基础的要求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5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我们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3.6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第7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诚信教育 方法 有机结合

加强诚信教育是青少年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可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加强诚信教育也是青少年道德现状的迫切需要。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诚信准则意味着刻苦踏实,实事求是,遵守校纪校规及学生行为规范,不做任何不诚实的事情,从而取信于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样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呢?

一、利用学校这块主阵地,做好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教书育人是学校育人的基本规律,三尺讲台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学校80%以上的时间在课堂度过的,因此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情操、治学精神、工作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从思想上让学生确立诚信意识

部分中学生头脑里并没有诚信意识,他们或忙于学业无暇顾及,或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而轻视诚信。教师要从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的渗透,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诚信,诚信对学校、对他人、对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告诉他们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在待人接物上讲究诚信。

2.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加深对诚信的认识;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诚信的名人轶事,利用班会时间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交流完毕,由班委组织以“诚信”为论题出一期板报。另外,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诚信的社会调查,了解有关诚信的社会现象。再就是开展“我讲诚信”活动,让学生“从我做起”讲诚信。

心动不如行动,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就要将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学生都来讲诚信,教师应教育中学生认识到,诚信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还可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同时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以诚信为话题,写一些关于亲身经历过的与诚信有关系的文章,并择优打印装订成册,存放图书室里供学生阅读。

3.要重视以身作则,从多方面给学生创设讲究诚信的环境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各学科教师都必须强化育人意识,明确课堂是德育的十分重要而又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有机结合学科特点,探索育人的路子。为人师表,固然要讲博学,讲技巧,但更要讲诚信,讲本争,讲仁爱,因为为师的一切风华、感召力,都从这“诚信”出发。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去感召人、教育人,以自己人格的魅力促使犯错的学生迷途知返。言传还需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以身作则会起到榜样效应。作为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做到以诚相待,以真诚的心对待学生,以理解的心体谅学生。教师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说,尊重与信赖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二、发挥孩子诚信养成的摇篮――家庭的作用

要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正确运用表扬、鼓励和适当的惩罚手段。温馨、和睦、民主的家庭环境是养成孩子诚信品质的良好氛围。孩子有了过错,当他如实向父母坦白,父母一方面要批评孩子犯错误,让孩子明辨是非;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行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很多方面的学习是以父母为对象的,尤其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它以生动的素材给孩子良好教育。

家庭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俗话说,无规矩难以成方圆。父母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光靠讲道理有时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通过严明的纪律来约束孩子。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按诚实守信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孩子养成诚信的好习惯,那么诚信的品质就自然会形成。

三、加强学校、家庭对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机结合

开展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只有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筑起诚信的社会道德大厦,诚信教育是开放式教育,仅有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使之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应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的形式提高家长素质,使他们在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切实可行的青少年诚信教育评价体系

在建立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每学年初,每个学生都要填写诚信评价量化表、签订诚信承诺书,在学年末,将学生信誉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

开展“诚信团员”评比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评选。首先,各班评选出班级诚信团员,然后在这些班级诚信团员中评选出全校最佳诚信团员,在学生中形成了人人争当诚信中学生的热潮。同时,对每个学生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如学生作业独立完成、考试的诚信状况等。通过建立这样的个人信息系统,记录每个学生的资信状况,用来评定学生诚信程度,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确立和诚信行为的养成。

总之,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只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我们的诚信教育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8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物理实验、课外活动向学生灌输诚信思想,真正做到诚信育人。

古人云:“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其寓意是答应了别人的东西,就一定要兑现,即使有人用千金来换,也不能改变主意,一个人如果丧失了信誉,也就不值得交往了。由此可见,诚信从古至今就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诚信缺失的现象在社会各领域时有发生。在食品领域,从海南“毒豇豆”事件到“五常香精米”,再到最近出现的“肌肉溶解”小龙虾,甚至在婴幼儿食品中掺杂使假,从“大头娃娃”到三聚氰胺“结石婴儿”。在金融领域、非法集资、恶意贷款、短信诈骗,哄抬物价等现象屡禁不止。在教育领域,高考买“”“打小抄”,英语四六级考试买答案,学术造假等现象层出不穷。面对日益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人们不禁会咋舌,要想从根本上加以杜绝,必须从教育抓起,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所谓“诚信教育”是指将教学与育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为目的,把诚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体系。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相对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倡导人们:育人要以文、行、忠、信并重,使学生具备博学多闻、敦品厉行、尽忠职守、诚实不欺的优良品质,他的教育理念将智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国现代诚信教育的典范。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构建诚信教育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作为理科之首的物理学科,以科学、严谨著称,物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把诚信教育渗透其中,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诚信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物理教师提高自身诚信素养,课堂教学贯穿诚信思想,物理实验渗透诚信思想,课外活动灌输诚信思想。

一、物理教师提高自身诚信素养

原苏联教育家霍林姆斯基指出:“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言行上取得一致、和谐,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这说明平日里教师的教态、仪表、品德、作风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与空洞的语言说教相比,教师的言行在学生的心灵中更具备穿透力和说服力。因此,物理教师要想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诚信素养。

1.提高政治素养,遵守师德规范

作为一名物理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自己拥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思想上和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的一致。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认真阅读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法规,牢记职业道德规范,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兢兢业业地工作。

2.治学严谨,诚信育人

物理是一门探究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的实证科学。物理学科的严谨性要求物理教学必须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渊博的学问,不但要精通专业理论,还要对学术研究有所建树,才能避免遇到教学的瓶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严谨、严肃、严格、严密”作为自己的教学格言,积极查阅相关教学资料,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同学科教师探讨教学经验,真正做到诚信育人。

二、课堂教学贯穿诚信思想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曾教导学生:“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由此可见,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遵循物理知识的正确性、科学性、完整性、逻辑性和实用性,将诚信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在讲解《时间和位移》这一节内容时,对于“时间”的概念不能一语带过,混淆概念,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常说的“时间”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间隔,二是时刻,在具体情况下一定要具体分析。此外,在人们的大脑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习惯性的误区,教师一定要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予以纠正。例如很多同学认为轻的物体下落得慢,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教师可在讲解《自由落体》一节时向学生演示牛顿管实验,让学生自己探明其理论的错误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诚信素养。

三、物理实验渗透诚信思想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一条规律的发现都离不开实验。中国有句古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迷信书本,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变一些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使学生透过纷繁的物理现象看清其本质,引导学生使他们的大脑活跃起来,积极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如:课本上提供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有无改进之处;对于物理规律自己可否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实验成功或失败,其中的经验、教训何在。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大胆地提出质疑,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寻物理奥秘,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

四、课外活动灌输诚信思想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物理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灌输诚信思想。通过创建物理兴趣小组和组织物理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诚信素养创造学习氛围。

1.创建物理兴趣小组体现诚信原则

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讲究诚信,如自制学具时必须由自己动手完成,不能模仿他人作品或由他人代劳,探究课题时必须由自己独立思考,亲身加以实践,以此来体现诚信原则。

2.组织物理竞赛体现诚信规则

物理竞赛是一种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其运作机制应以诚信为基础。在物理竞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制定诚信考试规则,使学生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不抄袭课本资料和他人的试卷,认真独立答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实现竞赛的真正目的。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诚信素养,通过课堂教学、物理实验、课外活动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成功欲,从而为诚信育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密,《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结构模型初探》,刊登于《学科教育》,2002年

第9篇:中小学生诚信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诚信问题  原因  教育策略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一个说谎的孩子,最后失去了救援之手,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它告诫人们:“人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稳”,只有诚信,才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孩子教育为出发点,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

         一 诚信、诚信教育

         诚信即诚实守信,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有学者认为:“‘诚’的重心在我,强调的重心在人,是主观动机,是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强调言行的客观后果,涉及自己外在言行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诚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教育规律,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诚信品格所进行的教育,包括三层内涵:首先,指培养诚信之人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富有理念和诚信品质的教育。其二,指教育本身是诚信的,即教育自身对受教育者、社会和国家是诚信的。其三,指教学自身的诚信,即在自觉和自在中教学诚信的教育。

 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连接着生活的无形纽带。诚信教育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为了瞬息万变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必须要进行的。

         二 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口号在小学校园里愈喊愈烈,作为素质教育之根本的诚信教育也不甘示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题。自然,小学生诚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着其教育的发展而日见凸现!据诚信内涵和意义的阐述来审视小学校园的诚信现象,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诚信阻滞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有些问题甚至表现得相当突显。

         一个“诚信”课题组对小学生“诚信”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题目如下:在下列十项品行中,你认为未来社会最应提倡的是什么?正直、礼貌、诚实、守信、孝敬、宽容、责任、独立性、合作、守时,在小学生的选择中作为现代社会重要价值观的守时、守信被列为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位,其结果反映出的诚信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小学生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经过查阅多方面资料总结发现,其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为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向师长撒谎、抄袭同学作业等,而且像雇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伪学”现象屡见不鲜。校园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部分小学生整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与诚信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最终堕落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具体分析,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影响的结果。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小学生诚信观念的薄弱。它是导致小学生诚信出现问题的主观因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贮备少,认识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是非判断力低,意志品德不坚,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随着核心家庭的剧增,孩子在家中常处于中心地位,容易造成很强的虚荣心。当孩子虚荣

   

心遭到挑战时,也会出现不诚实的现象。

         第二,父母的品行“有失楷模”。中国有句老话:“不知其人观其子”,这说明以父母品行为标榜营造和谐诚信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一项调查中,只有.%的孩子认为家长是诚信的!高年龄父亲,低学历母亲,单亲家庭或核心家庭,不和谐家庭等,家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会为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三,教师的道德“有失风范”。铸造诚信之魂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一面镜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教师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比如,老师要求小学生要守时守纪,不许迟到、旷课,而老师就有上课迟到、下课拖堂的现象;老师要求小学生不许打手机,但有的教师却在上课时公然接打手机。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小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行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学校的教育“有失调节”。从学校内部的教育来说,学校本应是教育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甚至以智代德,对小学生如何做人缺少关注,道德教育名存实亡。 

缺乏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上现行的教材内容陈旧老套,缺乏时代性、人本性、前瞻性,无法使学生全面、自由、创造性地发展,使得“教”“育”分离,“知”“行”脱节,存在严重的“失调”现象。

         第五,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使得部分经营者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现象,经济中的虚假欺骗程度不同地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从而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的诚信危机必然会影响校园和学生自身。

   三 小学生诚信教育策略

         党中央强调公民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们将来能够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并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在小学中开展诚信教育,采取相应的对策是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的。

         .形成小学生诚信观念的摇篮: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刚懂事甚至刚出生时,就要深入浅出地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孩子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诚实守信。

         第一,家长要具有诚信的品德,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对孩子说谎话,做到言而有信,欺骗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父母要在言行上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良好的品格来感染孩子、熏陶孩子。

         第二,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诚信教育。“以诚待人,以信办事”,就是说为人要诚实,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如今很多家长认为“老实人吃亏”而教唆孩子耍圆滑,终究造成孩子的诚信存在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诚信教育,对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第三,家长要用心营造良好的诚信家风。古人云:“家风淳,子孙贤”,诚信家风是孩子成长的沃土。诚信品质的养成,要靠长期的熏陶。在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良好的言谈举止,诚实守信的品质,特别容易潜移默化,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诚信的家风是形成孩子良好的诚信品质不可缺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