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科学发展的意义精选(九篇)

科学发展的意义

第1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全面推动科学发展,不是偶然的,也不仅仅是时间点的巧合,而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对前30年道路的一次总结和升华和对今后发展方向的明确。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后讲到了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放在这个世纪中国第三次革命的高度来看待,对改革开放评价很高,寄予的期望也很高。我们在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第三次革命,稳固了执政党的地位,事实上也使整个中国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层面。那么今后道路该怎么走,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需要回答许多问题,它身上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而决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改革开放30周年恰逢这次金融风暴的冲击,可以说给我们再次上了生动一课。我们真正认识到什么叫市场经济、什么是经济全球化、我们在其中该发挥什么作用,我们又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必须准确定位自己。

有人总结说,广东这30年的经验,就一个字,“放”。我的理解,既要放开,还得会放弃。如何“活而不乱”的放开以及“急而不躁”的放弃,是相当长时间内我们的重要课题。要始终牢牢把握这一点,让每个市场主体,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必须得到尊重。改革开放30年来的许多成绩都是由人民群众摸着石头过河先去试探,取得一定成功之后再由国家以政策或法律的形式固定、认可下来。改革开放的道路是不断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再由党和政府加以指导来完成的。在这个时候讲科学发展观,我们还是要把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放在改革开放的大局,放在三次革命的大背景下和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虑。

科学发展观与“发展是为了什么”

当然最终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究竟发展是为了什么?一切的经济发展,如果失去了目的的话,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是比30年前有钱了,但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不能说已经做出回答。这个时候我们讲科学发展,作为核心的“发展”二字是要努力去找到发展是为了什么的答案。所以要特别重视民生、稳定、社会公平、城乡统筹。在经济发展之后,要实现社会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许多工作必将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建设等,我们整个社会的真正全面协调发展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同志提出了“不动摇”、“不气馁”、“不折腾”的指导思想,其中“不折腾”三个字广受关注,这其实是一种执政的艺术。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些道家传统思想与我们党的执政艺术有些也是融合的。其中深意也有待进一步的领会与实践。

我们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一是不照搬,二是要学习。同志说,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做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所以说科学发展观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能够结合不断更新的事业发展的潮流和经验、能够总结我们党和国家若干年的发展经验,能够展望未来,把这些都融合进去,再不断吸取新鲜血液,不断吸收新的理论,不断总结实践中提炼的知识和经验,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够长远指导国家的发展。

第2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Abstract:Putting forwar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want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guidance to the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particular the leadership of their inherent value of the profound level of leadership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inally, I implement the specific ways and means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领导工作 落实途径

Key words: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leadership; the ways of implementation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实质

十七大用简明精炼的语言把科学发展观概括为:“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1]

二、科学发展观对领导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和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必须深化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让其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大力提高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者树立科学生态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引领着科学政绩观,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而,发展观是否科学是政绩观是否正确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政绩,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科学的政绩观,因为它不只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关系到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长久发展。之前以GDP论领导干部工作好坏,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陷入了误区,只讲求经济快速发展腾飞,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浪费了大量资源,盲目追求高指标,盲目上项目上工程,大搞形象工程,浪费了国家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警示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必须讲求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者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三,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者树立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

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干部要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办实事、务实效、求实情。领导干部的作风,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都要求领导干部把求真务实作为思想境界来追求、作为领导原则来坚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所以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干部要尊重群众,深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实践,坚决克服和形式主义。

第四,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者树立系统领导思维。

领导的思维方式是领导者领导活动中借助一定的思维形式带领他人达到组织目标的手和方式。在领导思维方式上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树立系统领导思维。系统思维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结构与功能、控制与反馈、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中综合地研究和考察对象,以求达到最佳认识客体和正确进行实践活动的思维。系统思维从本质上说是全局性思维。[1]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筹帷幄和系统分析,全方位看问题,从各个层次考察对象,判断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势。

第五,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者进行科学民主的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是领导履行职责,实现领导目标任务的经常性问题,也是领导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表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公开听取意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对领导决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自觉地把提高领导决策水平, 保证领导决策的正确,看成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 是提高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需要。[2]所以领导决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民的意见,倾听人民的呼声,集思广益,做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创造条件。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的提高与科学发展观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然而科学发展观还强调要以人为本,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民主决策的基础。所以只有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使领导者的决策能力提高,才能实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并且切实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

三、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和方法

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邓小平在著名的南巡讲话中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2]、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人”,从地位、职责、职能和作用的角度强调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重要性,还从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决定作用给予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本领导。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阐明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业的极端重要性,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人本主义发展观则是从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出发,认为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全面发展。总书记指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以人才是发展的着眼点,物无非是人的工具而已。所以,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先做好人的工作,积极寻找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发展的现实力量。

第二,坚持开拓创新,实现创新领导。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创新是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必须加强领导干部的创新观念,实现工作方式的创新,善于学习心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提高领导工作的效率,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面临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形成符合自身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注重观念创新,可以开辟管理活动的新局面,让领导者自觉主动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不断地开拓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先机,出奇制胜。还要进行管理创新,可以为组织除旧布新,也是组织发展进步的需要,因时因地采取新方法和新措施来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三,坚持人民民主,实现民主领导。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了不断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领导干部必须实行民主领导,改变以往的专断式领导风格。首先,要强化民主的领导意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领导必须在权力的强制性中看到权力是领导效能的基本保证,使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前提,但是领导的权力是有限制的,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所以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权力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其次,还要建设民主制度,特别是坚持决策科学民主化,集思广益,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和下属的意见,方案要经过反复论证,而不能主观臆断,杜绝经验决策代替科学决策。还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协调领导。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和制度。要切实把握事物发展的脉络,看清事物发展的趋势,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系统筹划,整体推进,努力实现各项建设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能力。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领导工作中去,并实现领导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瑞芬.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综述[J] .理论与改革,2008,(4).

[2] 刘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领导文化[J] .领导与管理,2008.

[3] 吉炳伟.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角色定位[J].领带素养,2007,(24) .

[4] 秦健.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 .行政管理探讨,2007,(03) .

第3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039-01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生动运用和体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正因为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有着极为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完整概括。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革命也好,改革开放也好,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前提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励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国内各种矛盾的解决,说到底也要靠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一句话要靠发展去解决,不发展或发展慢,就不是社会主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还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要把经济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和实现人民的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成果。在政治的建设发展上,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上,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上,一方面,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人民的凝聚力,构建好和谐社会,保护好环境,让人民生活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教育,发展科学文化,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品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如何发展呢?基本要求是发展的全面性,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四大方面的建设,而不是某个方面和领域的发展。发展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不能顾此失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追求某个方面和领域的发展。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全国是一个大系统,系统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看不到这一点,就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在发展中兼顾各方面关系,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坚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曾说过,统筹兼顾,各得其所。邓小平同志,同志都曾讲过发展中的统筹问题。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讲了四个方面的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的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从世界发展变化的大局中把握国内发展的机遇,决策我们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的发展观,是对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新的阶段性重大成果。它正确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艰苦探索,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党积累了不少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经济增长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等。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坚持了正确的发展观,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六大在深刻总结这段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提供了指导。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经验加以深化,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国情相结合,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因而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回答了社会发展的问题。

科学理论的伟大意义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理论。现在,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科学发展观系统深入地回答了“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继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新的阶段性重大成果,是重大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进一步结合,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第4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实践;风险社会;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K02;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6-0003-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05JC720027)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05SJB7200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庄有刚(1971- ),男,江苏连云港人,苏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是充满各种全球性风险和危机的风险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风险已成为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程遭遇了风险悖论。科学发展观为扬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悖论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指导。本文认为,只有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批判、反思并最终消除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结合起来,即只有在弥合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裂与对立的进程中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实践发展,才是人类摆脱生存与发展悖论的根本历史出路。

一、人的风险生存与风险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它构成了人类生活世界的真实基础。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建构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结果。人“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76;“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7。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仍须对自然界进行实践改造,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改造自然以

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其他各种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人类实践就终极目的而言,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人类实践具有继承性和开放性特征,即总是在原有实践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从而使人类生活日益丰富,范围日益扩大。实践的发展性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上升的动力源泉。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点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人日益走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进程。

但是,人类实践的实际后果与其原初目的并不总是一致的,并非在任何时候实践的任何后果都对人类有利。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不仅存在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人化现象,同时也存在着不利于人的反人化现象。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实践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有积极的自由后果,也有消极的风险后果。这就告诉我们,风险是实践的内在特征,只要人类在活动,总会不断面对新的风险。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是创新,而在熊彼特看来,“创新”与“风险”是相伴共生的。一方面,风险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创新又是导致风险的重要原因,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3]。实践的发展、扩大,不仅使实践的积极后果增加,也使实践的消极后果加剧;实践规模越是扩大、程度越是加深,人类面临的风险后果也就越是严重。

就此而言,人类的生存就是一种风险生存,风险已成为人的一种存在状态,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也表现出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是增强,意味着人类越是走向自由。但与此同时,人类又面临两种不确定性的限制。一方面,客观物质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总是有限的,人类认识与实践的水平越高、规模越大、范围越广,人们面对的不确定性就越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了人类更多的自由,但自由的增加有时并不意味着必然性束缚的减少,反而意味着人类要受到必然的更多束缚。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本身也是人类认识的对象,对其功能和后果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对具体的科学技术来说,当其功能、后果尚未被清楚地把握的时候,其应用对人类而言就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即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这两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人类走向自由之路总是充满坎坷与困惑。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类实践能力的增强,人类所面临的风险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至于对人类存在本身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使人类社会成为全球风险社会。正如乌尔里希・贝克所言:“工业社会的社会机制已经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可能性,即一项决策可能会毁灭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这颗行星上的所有生命。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当今时代已经与我们人类历史上所经历的各个时代都有着根本的区别。”[4]所谓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是对人类实践终极价值目标的根本否定。人类实践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现实实践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标志人类进步高度发达的自由社会,也导致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根本威胁的风险社会。人类实践在实现自身终极目标的进程中走向了自身的反面,风险社会成为人类生存的悖论!

这里,必须对人的风险生存状态与风险社会做出相应的理论区分。生存风险的存在并不必然意味着风险社会,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才是风险社会存在的根本条件。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相关性日益加强,实践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才使原来局部的、区域的风险转化为全球性的风险,使风险主体从局部的、区域的主体转换成为人类主体――即风险从原来对局部的、少数人的影响转变为对整个人类的影响,风险程度从原来对少数人生活的某些方面的影响转变为对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威胁!也就是说,正是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为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前提。

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不是某一个因素孤立作用的产物,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风险社会有其实践存在论基础,但不能因此就说人类一直生活于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之前的社会中,实践风险虽然存在,却并未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根本的威胁。贝克认为,“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4],这就忽视了风险社会的世界历史背景这个前提条件,难以把世界风险社会与此前的社会真正区别开来。更为重要的是,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是全球资本关系深度扩张的产物。一般而言,实践在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的富足和自由的增加,与风险的增加和加剧是相互制约、相对平衡的,前者的扩大意味着后者的扩张,前者扩大的程度又限定了后者扩张的程度,反之亦然。自由与风险的这种相对平衡性,使风险的存在对人类而言处于合理的限度,不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威胁。但是,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裂的条件下,私人利益便成为个人行动的出发点。对私人利益的过度追求,使占有并攫取物质财富成为首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这时,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完全意味着人类发展的自由程度的提高,从而失去了对实践风险应有的限制和制约作用。于是,出现了相互分离的两种极端趋势的同时并存: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另一方面是实践风险的无限扩张与加剧,最终对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威胁。因此,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是风险社会的直接促成因素。资本所有制是最高形式的私有制,它所代表的是最高形式的私有观念。在资本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私人占有观念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任何与资本增殖并占有的欲望相违背的要求都会被完全抛开。于是,获取物质财富成为实践的唯一目标,而完全不考虑实践风险问题,实践的终极价值目标被异化了――只要能最大限度地攫取物质财富,任何障碍都可以被摧毁,任何公共利益都可以抛在一边。在全球性的资本关系形成以后,私有观念固有的这一缺陷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球风险社会实质上是资本关系的固有矛盾在全球化时代的极端表现。

二、风险社会中的科学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风险社会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悖论现象,那么,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否还有可能?或者说,风险社会条件下人类的活动能否服从于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社会背景中人的所有实践活动及其后果都能汇入这一干流。对人类实践的深层反思,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并最终扬弃风险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这种反思可以从对实践后果的方法论反思和对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反思这两大方面展开。

第一大方面,是对实践后果的方法论反思。实践的后果具有二重性,就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而言,实践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个性自由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又带来了不利于这一目标的负面后果。实践不仅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和自由程度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风险与不确定性,实践的后果并不总是与其目的完全一致。首先,在进入具体实践之前,人们总是对实践的后果有所预期,这一预期构成了具体实践的行为动机,是触发具体实践的直接动力。但是,人们对具体实践结果的预测总是相对的。一方面,对实践结果的预先认知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另一方面,总有些东西是尚未被认识的,尤其是风险后果。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意味着实践活动本身的巨大风险性。其次,人们对具体实践过程的预先把握总是有限的。实践计划的制定、实践方案的设置、实践方法的选择、偶发因素的影响等等,人们对这些方面的把握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即使对于某些特定的实践目的而言,人们对它们已经有了完全正确而充分的把握,那也只能保证特定目标的实现,而不能保证其他后果的不出现,尤其是风险后果。再次,人们对实践过程和后果的认知与评价也是有限度的。通常,人们总是把实践后果与原先的预期目的相对照:如果达到了原来预期的目的,则对实践行为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如果没有达到,则给予否定性评价。但是,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对实践后果的认知与把握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在特定的阶段,这种认知与把握总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风险具有潜在性,它是一种可能的危险,具体实践的风险后果可能会在很长时期以后,在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之后才显现出来。因此,对具体实践的评价只能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特定阶段上的评价,而对于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而言,如何评价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认为曾经得到肯定评价的实践就可以任意地重复施行,这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实践的规模越大、涉及的范围越广,实践的风险也就越是增加。正因为如此,在具体实践特别是大规模实践前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盲目,不能操之过急。这涉及实践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问题。

对实践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还涉及到一个利益问题,这就进入到我们要讨论的第二大方面,即对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反思。实践总是围绕一定目的进行的,实践目的与实践主体的现实利益虽不能直接等同,但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大多是围绕着实践主体的直接现实利益展开的。正是由于多数情况下实践主体的直接现实利益成为确立实践目的的主要决定因素,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种后果:为保证直接现实利益的实现而对风险后果不予考虑,或者仅仅是在不妨碍直接现实利益的前提下才考虑风险后果。只要看一看我国触目惊心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就不难理解这一点。由此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理智让各国对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忧心忡忡并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时,美国政府却迟迟不愿签署《京都议定书》。对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反思,核心的问题是对利益分配的反思。从利益的视角而言,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应予以考虑:第一,不同利益层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集体与社会、国家之间,社会、国家与人类整体利益之间尚存在着各种利益差别。利益立足点的不同,不仅直接影响到实践方式的选择,而且影响到对实践风险后果的评价。第二,长远利益与近前利益的合理定位问题。第三,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分配问题,即代际利益关系的处理问题。这三个方面都关涉实践目的的选择与确定,最终都关系到风险后果的分配,亦即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问题。

对人类实践的深层反思,全面、深刻地展示了科学发展观在风险社会背景中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在内容上涉及众多的理论方面,但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决策的科学化与利益分配的合理化。这两个方面恰好正确地反映了我们在反思当代实践时提出的要求,或者说,科学发展观完全适应了对实践的当代反思的要求。首先,对实践的方法论反思表明,由于实践具有二重本性,实践决策不仅在态度上要慎之又慎,更要强调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不仅要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正面目标,还要尽可能防范、规避和化解实践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的风险后果。当代风险社会的现实,进一步强化了这方面的要求。就是说,对实践活动本身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把握,增强预见性。对实践活动把握的科学性越强,就越能够达到强化实践的正面后果,并降低、防范实践的风险后果的目的。在这方面,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方面为决策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要求实践活动要体现和贯彻彻底的科学精神,把科学作为实践的依赖性工具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为具体的实践决策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五个“统筹”的统一,这既是一种要求,又是方法论的指导。其次,对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反思表明,实践目的的确立是否合理,直接关涉到实践的风险后果及其分配状况。实践目的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处置利益关系问题,而科学发展观的另一个核心思想便是强调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强调发展要坚持个人、集体、国家发展的统一,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近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坚持代际利益关系的统一。这些内容不仅提供了合理分配利益的观念指导,而且提供了合理分配利益的方法论。只要真正全面、深入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防范和化解实践的风险后果,在风险社会条件下,这一点有着更为重要和急迫的意义。

从人的实践生存论的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对人的风险存在状况深层反思而形成的一种发展理念,它反映了人的认识和实践的特点,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趋势。就此而言,科学发展观带有世界观的意蕴。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科学发展观作为规避风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理念,它不仅是对人类风险生存状况反思的产物,更是对当代风险社会理论把握的产物。正是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全面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与风险社会的扬弃

风险社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悖论现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类实践的目的在于使自身不断发展、提升,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有序、自由的社会状态,而现实的风险社会却日益成为一个“失控的世界”。难道混乱、失控是人类发展必然的悲壮宿命?难道构建和谐、自由的社会状态只是人类理性的乌托邦?笔者认为,人类生存的悖论是确实存在的,但它并不具有终极的意义,扬弃这一悖论才是人类理性的必然选择。

扬弃生存和发展的悖论,超越风险社会,就必须了解风险社会的历史成因和存在条件。前文已述,风险社会是在世界历史前提下,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裂而直接促成的。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人类历史的必然进程,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实践风险的存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性,因此,超越和扬弃风险社会只能从弥合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这方面来寻求思路。

私人利益或个别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有所区别的概念。在社会生活中,现实存在的主体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个人利益的存在是天然合理的。另一方面,人又处在社会关系中,不同关系范围内的人们总会存在一些共同的要求,因此,也就存在着不同范围的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并不必然对立,二者的分裂与对立只是在私有社会才存在的现象。个人利益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始终,而私人利益或个别利益只是个人利益的特定表现形式,是与公共利益相对立的个人利益。现实的人的利益是分层次的,这使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区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集体利益是公共利益;相对于国家利益而言,集体利益又是个别利益,国家利益是公共利益;相对于当代人的利益而言,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共同利益成为公共利益。也就是说,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在不同的层次上表现出来。马克思在谈到人们道德观念的对立时说:“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5]价值观是人们利益的观念表现,是被意识到了的利益。如果说人们的价值观是对立的,只是表明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益的对立。

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不可避免地单向、片面地强化了人类实践的风险特征。因为,在利益分裂与对立的前提下,实践主体的直接现实利益成为确立实践目的的直接的决定性因素。当公共利益被抛在一边时,实践对于公共性主体而言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且,这样的实践规模越大,程度越深,风险也就越大。在世界历史条件下,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深度扩张,利益的分裂与对立成为风险社会的直接促成因素。在唯物史观看来,利益的分裂与对立是社会本身分裂的结果,是私有制和强制性分工的产物,这种现象是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相对应的,迟早会被历史的发展所超越、扬弃。由此可以确定,风险社会这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悖论现象不会永远存在下去。资本所有制是最高形式的私有制,也是最后的私有制形式。随着人类历史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私有制和强制性社会分工的逐步消失,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将得以弥合,风险社会也将被扬弃。

既然消除利益的分裂与对立是跨出风险社会、扬弃人类生存与发展悖论的根本历史出路,那就意味着,只要这种分裂与对立还存在,就不可能根本消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悖论现象,不可能根本超越和扬弃风险社会。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解决利益分配的合理化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在利益的分裂与对立历史地存在的前提下的发展观;如何最大限度地协调利益的分裂与对立,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防范和规避风险,是科学发展观着力追寻的一个中心问题。从这方面来看,科学发展观是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发展理论,或者说是风险社会限度内的发展理论。最终跨越风险社会,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界限。另一方面,从对实践后果的方法论反思所展现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来看,科学发展观又包含着对扬弃风险社会这一人类生存和发展悖论的深层思考和探索。对实践活动的世界观层次的反思,包含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意义。因此,只有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批判、反思并最终消除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结合起来,即只有在弥合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裂与对立的进程中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实践发展,才是人类摆脱生存和发展悖论的根本历史出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7.

第5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于农村新合作医疗体制建设探索与实践》、《区域性氟斑牙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安国中药材价格的调查报告》等一大批优秀的调查报告脱颖而出,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和研究,促进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了广泛欢迎,参与学生人数逐年增长,课题质量日益提高。药学专业专家、博士带领学生考察黑崖沟村药用植物资源和中草药的生长情况,设计出“木本与草本藤木药材结合种植”的致富之路。药学生开展中药栽培技术指导示范、成果转化推广、信息咨询传播等系列服务,开展野生中药资源调查、天然药用植物标本制作,寓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于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专业科研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实践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用知识回报社会主动性和积极性。临床医学专业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全国食管癌高发区邯郸磁县,从饮水、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防癌意识等方面进行走访、调查,撰写出食管癌高发原因的社会调查报告,并提出对策。将专业知识、德育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三结合,利用医药院校专家、技术和信息优势,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革命传统教育相辅相成,为百姓送温暖解忧急的同时,让同学受锻炼长才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创新外延扩充———深入社区,探索建立医学、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模式

随着医学向生物医学—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严谨医风”的高等医药人才成为了高等医药院校的重任。美国的医学院校让学生走进医院为病人提供基本护理,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感[2]。我们积极探索医学、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模式,不局限于开展义诊、健康宣传等传统医学活动,将其拓宽到社会医学领域,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内化为关怀人生、尊重生命的内在动力。我们在全省各地的社区建立了多个稳定的社会服务实践基地,与办事处、居委会开放合作、优势互补,长期有效地开展活动。扁鹊医学社赴安国社会实践小分队“、奥运北京”社会实践服务团、爱心医疗服务队、扶老助残小分队、义务导诊小分队、农村医务人员培训服务团等小分队各有特色,从医学、心理、社会多角度增进人民健康。医学生们与孤老、军属等长期结对,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爱心小分队成员每周六日去看望市福利院的孩子,组织他们课外拓展学习,通过游戏讲授生活、文化知识,用线串成“心”形的纸鹤抚慰了孤残儿童的心灵。研究表明,人一生中所用到的知识只有20%是在学校里获得的,其余80%是在社会适应中取得的。内科小组讨论了一名冠心病患者显示频繁的早搏的心电图,儿科小组发现了一名患蛔虫病的儿童,头发稀黄,智力体力发育缓慢……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接触社会,既让当地群众得到了良好的医疗建议,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

第6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一、搭建平台、 培养人才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人才,推进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科研人才队伍,是油田研究院的现实选择和历史使命。

第一,人才梯队建设“适度超前”。 “三种类型”人才要分类培养。重点培养专家型“英才”,突出培养创新型“奇才”,重视培养复合型“通才”,促进了人才队伍多元化发展。“三个梯队”人才要分层培训。优先培训领军人才,突出“补新”;重点培训青年骨干人才,突出“补专”;广泛培训一般人才,突出“补课”,强化了培训重点和针对性。“三支队伍”建设要同步开展。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操作技能三支队伍人才素质整体提升。

第二,岗位能力建设“面向全员”。要把达到胜任力作为基本要求,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细分工作任务,个人能力差异分析等措施,帮助员工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分工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自主学习提高。要把提高学习力作为主要途径,强化个体学习力、团队学习力和学习创新力的引导提高,提高学习效率。要把增强创新力作为培养方向,帮助员工树立创新大局意识,建立创新思维模式,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培训体系建设“融入科研”。要学以致用,人才培训工作致力于“助推科技发展”,以科研工作为中心,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学研结合,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分析学研结合的切入点,积极探索人才培训新举措,拓展渠道和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同时“缓解工学矛盾”。要学研双收,立足油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双定位,出成果的同时也要出人才,实现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双丰收。

二、完善机制 使用人才

通过完善科技项目选人用人机制,为科研人才搭建起平等竞争和实践锻炼的舞台,让优秀科研人员在实践中、在岗位上实现价值、贡献价值。

第一,实行科技项目首席专家竞聘制。要以竞争上岗和择优使用为原则选拔科技项目首席专家,体现领军人才选拔的公开、公平、公正性,打通科研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才创造机会,促进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调动他们引领科技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实行科技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科研项目要实行项目管理运作方式,赋予了项目首席专家对项目组成员选聘权、科研经费支配权和使用权、项目成员绩效奖金和项目成果奖金分配权、外协项目建议和管理权,外协研究成果验收审查权等权利,提高项目首席专家对项目成员和项目运行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第三,实行科研项目成员双向选择制。在定岗定能定责的基础上,实行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下的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尊重科研人员自主选择权利的同时,有效确立首席专家在科研活动中的领导地位,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水平,有利于建立高绩效科研团队,促进科研人才的有效使用和优化配置。

三、薪酬倾斜、激励人才

让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让他们拥有更高的回报,真正体现出“收入凭贡献,价值看业绩”,有效激发人才潜能。

第一,绩效奖金向科技项目经理倾斜。科研项目首席专家肩负着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任,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压力大、责任大、贡献大”,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绩效奖金兑现系数。科技项目首席专家的绩效奖金可以超过他们的管理岗位领导。

第二,绩效奖金向科技研发岗位倾斜。突出勘探、开发科技创新的贡献,绩效奖金向科研单位和科研岗位倾斜,科研岗位绩效奖金明显高于机关管理岗位和基层操作技能岗位。

第三,绩效奖金向绩效优秀员工倾斜。严考核硬兑现,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兑现绩效奖金,未完成工作目标扣减绩效奖金。设立单项奖,对超额完成储量产量任务或创优创效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重点加大奖励。

四、优化环境、凝聚人才

激发科研人才的价值创造同样涉及以人为本,要努力营造出“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一,营造奋发向上的舆论环境。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活动,制作和建立“专家风采”、“光荣榜”等宣传栏,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舆论氛围。

第二,营造民主向上的学术环境。要倡导“民主、平等、客观、对事不对人”的学术风气,在技术讨论、学术交流中不设,不设权威、不讲年龄、不论资排辈,为年轻技术人员学习、成长、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搭建舞台。

第三,营造温暖舒心的工作环境。要改善办公条件,建成大型工作站,构筑创新人才和团队成长的基地和平台。要以深厚的人情味和亲和力感召和凝聚人才,营造出 “拴心留人”的环境。要关心员工生活,使员工在温暖的环境下工作和成长。

第7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科体系中开始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基本同步的,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梳理建设历程、分析发展原因和总结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简要历程

 

    1.思想政治教育(1984—1995)

    设置本科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奇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指出“: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教育部于1984年连续发出三个文件,布置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本科班、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的工作。1984年正式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全国首批办学点共13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几年本科层次的办学经历、经验积累以及社会需求,党中央、教育部、各高等学校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可以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军事学一级学科中增设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经过严格审批程序,1988年全国10所高等院校获准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学科评议组正式通过相关学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996—2005)

    1991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许征帆教授开始领衔挂靠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博士生。这是全国首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专家组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进行调研,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综合评估。准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调研组建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博士点。

    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新目录的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代码为030205。

    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全国只有三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清华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1997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科层次的政治教育(师范)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师范与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既可授法学学位、也可授教育学学位。从此,形成了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上的不一致。

 

    3.思想政治教育(200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05年12月23日的学位【2005】64号文件指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从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得到统一。2008年4月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共包括6个二级学科。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3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2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6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7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2个,思想政治教育66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二级学科硕士点842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4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00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89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96个,思想政治教育253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点大约300个。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4年间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今后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1.党中央高度重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一,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事特办、重点扶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中央,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颁布了中央16号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特事特办原则。从198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8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到2005年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06年批准2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都是中央文件决定的,无一不是特事特办,没有其他如何一个学科享有这样的规格;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其中,在设立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定和要求等,都是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具体举措。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重点扶持得以落实。教育部先后由政教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等一个甚至两个司局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各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也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这一学科和专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幸运之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

 

    2.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一,设置、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事业需要确保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克服和清除各种消极落后现象和不良社会思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与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依托和支撑。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宣传与传播,需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了这一重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果为此提供了理论、原则、思路与方法。

 

    3.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家学者是个广义的概念。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等学校的很多相关领导同志,他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有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专家学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辛勤努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仁申请和完成了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出版了众多著作与教材,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包括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奖励;在学科理论创新、完善学科体系、学位点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第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及学术委员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以及沟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团结队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会在、教育部领导下,1984年2月在上海成立。至今已拥有31个省区市、军队院校系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体会员33个。研究会举办学术会议、举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专著与论文的评奖、出版论文集、创办学术性刊物《思想教育研究》、成立学术委员会,加强与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的联系,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2007年春开始,学术委员会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及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两大专题进行研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分别承担两个系列共22项专题研究,预定于2008—2010年分批出成果。

    第三,报刊杂志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都定期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版面;《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求是》等都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刊物的办刊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最近,《北京教育》出版了《北京教育(德育)》版。报刊杂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发挥了媒介平台作用,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刊物品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对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生命线”工程提供理论、学理和人才支持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结论提供学科依据。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就引起了争论和讨论。如1980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1982年,、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直存在疑问。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才从学理和学科层面解决了这一问题,结束了一些无谓的论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提供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提法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被党中央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所确认。但从理论与学科、历史与现实等角度科学论证和系统证明生命线结论,使之建立在理论和学科之上,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充分发展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才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创办以来,培养了数十万优秀人才,大量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奋战在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更加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在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得以确立,不再存在其他概念和说法,避免产生歧义和造成混乱。16号文件也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上述6条重要原则的确立,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结晶。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明确和规范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等,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与效果的有效结合。上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取得的共识,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成果,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学科基础。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观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六个二级学科支撑,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四门课程分别具有直接对应关系。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强有力支撑。

    3.设置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第一,先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后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1996年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两个大方向中的一个,而且是学科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的学科。在2005年底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独具特色、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也是中国大学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保障。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12个学科门类中,虽然在哲学、经济学等门类中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科,但始终缺少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的设立,填补了从整体上系统研究、把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空白,使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进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83年7月1日)[db/ol](2007-06-07)[2008-10-26]/xwzx/gnsz/szyw/200706/07/t20070607_11633643.shtml.

[2]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84年9月4日)[db/ol](2005-06-20)[2008-10-23].cn/viewtitle.jsp?url=3964412.

[3]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1日)[db/ol](2008-04-19)[2008-10-29]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4/19/dca8442908f04b255abbd91b0a88ab9c_0.html.

[4]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5月29日)[db/ol](2001-09/06)[2008-10-18]/20010906/3000447.shtml.

第8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企业管理  管理科学化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实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修正,是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总结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才能有新举措。每一个企业的迅速发展,均得益于正确的战略选择,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探索,得益于企业远景的部署和推进过程的美好实践。就是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实践过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企业科学化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

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繁多,包括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市场开拓、企业文化等,可是,为什么在同一个国家、同一种制度下、不同的企业发展水平常常会有天壤之别呢?原因可以有多种,比如说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等等,但是导致企业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这里,而是科学化管理,有了科学化的企业管理,没有技术可以创造技术,没有人才可以吸引人才,没有市场可以开拓市场。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企业的科学化管理。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企业管理水平很人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内容、企业管理的理念、企业管理方法,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方针,就能敏锐地把握时展热点,紧扣企业当前面临的质量成本的竞争或新产品等竞争的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克敌制胜、做大做强。此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仪用科学发展指导企业内部管理,而且可以把科学发展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在企业发展战略一以贯之,尤其是在围绕如何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化解发展难题,以顾客和全体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为主旨,为企业和市场贴得更近一些,更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取得政府和顾客的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企业管理工作,才能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科学发展观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精髓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滞后是对企业发展最要害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寻求在努力适应市场的同时,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管理的体系,确保以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一是在建立管理科学化体系中注重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人才培养,注重调动人的聪明智,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因素。把抓好人才培养和管好职工队伍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使管理体系既科学化又人性化。_=是科学建制、合理规范、高效执行,实现企业在更高层次上的科学管理和持续经营。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完整的管理制度。要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发,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管理制度要体现严密性,完整性,可操作性,易考察性。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管理制度也要系统化,哪一处存在管理漏洞都可能导致企业全盘失利,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完全能够闭合的“制度环”。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好的制度能够得以落实,必须要配套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就是要鼓励全体员工照章行事,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要求内充分发挥其才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对遵章守纪,对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职工要给予表彰、奖励、重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就是要对那些不执行制度,不照章行事的职工实行纪律约束。激励和约束要形成规范的机制,体现公平、公正、合理性。四是大力加强管理监督机制的建设,建立机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大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党和职工群众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企业全面发展来。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三、科学发展观是管理科学化的行为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是企业通过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奋斗目标。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管理科学化的动力,辨证地认识和处理与企业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关系,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改革创新,企业发展才会有新思路和新突破,才能打开新局面,使企业在管理科学化的作用下走出低谷,迈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完善管理科学化,必须要在当前形势下,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是抓住机遇,发挥现有优势。坚持走自我发展道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存质量,争创各种效益,共同协调发展。优化企业内部格局,提升服务竞争力,以最科学的管理手段,最实际的目标制定,推动企业向新型化方向发展。二是在管理作风上下工夫。注重调查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求企业领导者不能单靠听汇报,拍脑门来进行管理,而是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狠抓工作落实,到生产一线中去,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获取第一手资料,针对不同情况解决不同问题。三是向管理民主化方向努力。建立符合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周密,高效的民主管理机制。注意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作用,从抓班组建设做起,调动工、青、妇等组织的基础优势,形成人人参与管理,管理条理明确,民主参与浓厚的局面。

第9篇:科学发展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企业管理  管理科学化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实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修正,是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总结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才能有新举措。每一个企业的迅速发展,均得益于正确的战略选择,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探索,得益于企业远景的部署和推进过程的美好实践。就是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实践过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企业科学化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

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繁多,包括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市场开拓、企业文化等,可是,为什么在同一个国家、同一种制度下、不同的企业发展水平常常会有天壤之别呢?原因可以有多种,比如说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等等,但是导致企业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这里,而是科学化管理,有了科学化的企业管理,没有技术可以创造技术,没有人才可以吸引人才,没有市场可以开拓市场。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企业的科学化管理。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企业管理水平很人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内容、企业管理的理念、企业管理方法,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方针,就能敏锐地把握时展热点,紧扣企业当前面临的质量成本的竞争或新产品等竞争的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克敌制胜、做大做强。此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仪用科学发展指导企业内部管理,而且可以把科学发展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在企业发展战略一以贯之,尤其是在围绕如何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化解发展难题,以顾客和全体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为主旨,为企业和市场贴得更近一些,更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取得政府和顾客的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企业管理工作,才能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科学发展观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精髓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滞后是对企业发展最要害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寻求在努力适应市场的同时,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管理的体系,确保以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一是在建立管理科学化体系中注重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人才培养,注重调动人的聪明智,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因素。把抓好人才培养和管好职工队伍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使管理体系既科学化又人性化。_=是科学建制、合理规范、高效执行,实现企业在更高层次上的科学管理和持续经营。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完整的管理制度。要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发,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管理制度要体现严密性,完整性,可操作性,易考察性。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管理制度也要系统化,哪一处存在管理漏洞都可能导致企业全盘失利,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完全能够闭合的“制度环”。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好的制度能够得以落实,必须要配套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就是要鼓励全体员工照章行事,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要求内充分发挥其才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对遵章守纪,对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职工要给予表彰、奖励、重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就是要对那些不执行制度,不照章行事的职工实行纪律约束。激励和约束要形成规范的机制,体现公平、公正、合理性。四是大力加强管理监督机制的建设,建立机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大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党和职工群众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企业全面发展来。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三、科学发展观是管理科学化的行为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是企业通过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奋斗目标。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管理科学化的动力,辨证地认识和处理与企业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关系,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改革创新,企业发展才会有新思路和新突破,才能打开新局面,使企业在管理科学化的作用下走出低谷,迈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完善管理科学化,必须要在当前形势下,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是抓住机遇,发挥现有优势。坚持走自我发展道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存质量,争创各种效益,共同协调发展。优化企业内部格局,提升服务竞争力,以最科学的管理手段,最实际的目标制定,推动企业向新型化方向发展。二是在管理作风上下工夫。注重调查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求企业领导者不能单靠听汇报,拍脑门来进行管理,而是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狠抓工作落实,到生产一线中去,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获取第一手资料,针对不同情况解决不同问题。三是向管理民主化方向努力。建立符合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周密,高效的民主管理机制。注意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作用,从抓班组建设做起,调动工、青、妇等组织的基础优势,形成人人参与管理,管理条理明确,民主参与浓厚的局面。

四、科学发展观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