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精选(九篇)

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

第1篇: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农村;高血压人群

老年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的常见病因。长期缺乏锻炼、精神紧张、饮酒、吸烟、高盐饮食、过多脂肪等都会导致高血压,高血压还会引起肾、心、脑的功能障碍[1]。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和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农村高血压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60岁~7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8±1.3)岁。这些患者中一级高血压患者6例,二级高血压患者67例,三级高血压患者34例,两种以上的疾病的患者有56例,患者患病病程7~31年,平均病程18年。

将120例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是60例患者。120例农村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分组前,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确诊都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病程、年龄、性别、疾病检查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农村高血压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高血压患者出院之后,要对高血压患者定期回访,在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实验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对于农村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主要目的就是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和减轻患者的体重。护理干预中饮食指导要让高血压患者意识到控制食盐摄入量的重要性,口味清淡为主,并且避免食用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农村高血压患者摄入食盐量大约为4~5g/d。②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指导高血压患者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降压药物。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漏服药之后的应对方法,能够把降压药和日常用药联系起来,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不会影响日常的用药,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③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烟酒指导。护理人员要把烟酒对身体的危害讲述给高血压患者,让患者明确烟酒会加重动脉硬化,还会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恶性高血压等并发症。在住院过程中,监督患者戒烟戒酒,还要叮嘱患者家属做好相应的配合。出院回家定期回访,患者争取做到自觉戒烟戒酒[2]。④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责任医生入户随访,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讲述血压监测的重要性,有条件的自购家庭测压仪,将血压正确的测量方法教给患者及其家属,并且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制作测量血压的记录表,定期做好血压监测。护理人员给再三陈述血压监测的重要性,做好血压检测记录。⑤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护理人员要让高血压患者明白高血压患者在受到精神强烈的刺激之后,就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收缩血管,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能够控制自身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遇到不良刺激的时候,也能够自我调节心情。⑥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干预。运动能够降低血脂、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是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高血压一定要限制食盐的用量,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合适的运动治疗,例如太极拳、气功、体操、游泳、自行车、慢跑、步行等都可以降低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在运动的时候,强度为40%~80%,运动持续时间为30~60min/次最佳,进行3次/w以上的锻炼就可以降低血压。⑦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早睡早起的干预。高血压患者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疲劳和紧张,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使用t检验进行数据的整理,P

2 结果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戒烟戒酒、血压监测、心理指导、运动干预和早睡早起干预,两组农村患者在3个月之后的情况如下。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到,对照组60例患者自主控制饮食的有32例患者,实验组60例患者有54例患者;按时用药对照组为30例患者,实验组53例患者;戒烟限酒对照组14例患者,实验组32例患者;按时监测血压对照组26例患者能够做到,实验组有43例患者做到;早睡早起中,对照组45例患者符合要求,实验组57例患者符合;适当运动方面,对照组有36例患者能够进行合理的运动,对照组有49例患者按照护理人员嘱咐,严格进行运动锻炼。

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对农村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3 讨论

如今我国老龄化加快,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尤其是农村农民忽视日常护理重要性,导致很多农村高血压患者经受身体的折磨。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的心脑血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制约,例如情绪变化、社会环境、家族遗传等,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原因。单纯依靠药物治疗高血压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农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健康的生活习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3]。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很好的效果。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指导,饮食指导能够帮助农村患者意识到食盐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刻意减少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多种疾病,用药指导能够提高患者服用药物的意识;烟酒对高血压危害巨大,患者要减少烟酒的摄入;定期进行血压监测非常重要,高血压患者能够自觉的检测血压并且记录;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平和稳定不生气;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患者可以进行合理运动锻炼;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帮助患者劳逸结合,提高身体质量。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魏士凤.时间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22-23.

第2篇: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c)-0177-03

Influence study of individual continuous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HEN Xue-yun HUANG Ying-hua HU Gui-fang

General family medicine,Futi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Shenzhen 5180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effect of individual continuous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30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1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received individual continuous nursing,control group wa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wo groups was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 of psychology,physiology,daily life and social support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dividual continuous nursing;Patient with hypertension;Quality of life;Clinical effect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临床各类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其中以高血压尤为严重。该病症是临床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由于患者血压过高,极易导致局部血管膨胀或破裂,导致局部出血或压迫神经,发生脑卒中等[1],同时血压过大对肾脏,尤其是肾小球的过滤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2],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和护理高血压患者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治疗手段以药物控制血压与院内护理内容为主。有调查[3]显示,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延续性随访和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旨在探讨临床护理内容和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146例为男性,154例为女性;年龄19~76岁,平均(46.2±2.3)岁;病程1~5年,平均(3.4±1.3)年。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男性73例,女性77例,年龄19~75岁,平均(46.3±2.4)岁,病程1~5年,平均(3.4±1.2)年;对照组男性73例,女性77例,年龄19~76岁,平均(46.1±2.1)岁,病程1~5年,平均(3.3±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4];患者年龄18~80岁;神志清醒,自愿参加本实验研究。

1.3 排除标准

患者年龄80岁者;伴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脑卒中等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者。

1.4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降血压治疗,待血压平稳方可出院。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日常护理,包括患者离院常规护理及3个月以后回院复诊进行生存质量的测评。实验组根据既定方案,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的制订:研究者通过对大量文献及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发放给患者[5]。②个体化延续护理护士专业培训:作为个体化延续护理护士,应该具备的条件为急诊护理工作经验>10年且责任护士工作经验>2年;专科护士;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筛选出符合上述条件的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突出个体化延续护理理念、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并在培训结束后对其进行考核[6]。③临床护理:对患者实行个体化护理,即对病人进行健康资料评估表的填写、常规出院指导,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如有情绪激动以及饮食、排便等异常情况则在患者日志中进行记录;第2天摘除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相应的指标及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记录,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第3天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包括患者服药情况及血压监测情况等[7];第10天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血压进行检测,对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疏导;出院3个月后回院复诊,进行生存质量测评。

1.5 观察指标

采用临床常用的生存质量评价表对患者进行相关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日常生活、社会及家庭支持4个方面,每方面的满分为25分,对患者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分数越高说明该项功能越好[8]。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将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具体如下。①非常满意:分数≥90分;②满意:90分>分数≥60分;③不满意:分数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心理、生理、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21.49,*P

3 讨论

3.1 开展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意义

个性化延续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电话、短信、医护人员家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性访问,对其病情进行调查以及指导[9]。目前发达国家多数医疗机构已经对该高血压患者开展该类型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出院后可能发生的,如治疗依从性降低、血压控制药物应用不当等问题进行调查,对患者生活方式进行适当干预,一方面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改善其生活质量。然而,我国由于传统原因,对护理过程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我国对于该类护理模式开展情况极少[10-12]。高血压作为一类较严重的慢性病,发病后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利于家庭和睦以及社会和谐,因此,本院提出对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进行个性化延续护理,以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以及日常行为进行适当干预,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调动患者自身以及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对患者进行监督和管理,旨在控制血压情况,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2 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选择在本院进行高血压病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对症降压治疗流程以外,护理人员还从自身技术提高、给予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临床治疗护理等几方面对患者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患者出院后坚持进行随访调查[13]。以生存质量评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作为护理效果评价标准,结果提示,实验组患者在心理、生理、日常生活功能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3 个体化延续护理实施的展望

临床相关调查[13]显示,我国居民中高血压患者数量较多,于2006年已接近2.5亿人,并且数量仍在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使患病人群年轻化,因而高血压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形势极为严峻。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为显著,然而达到改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的目的,单纯依靠临床治疗和院内护理内容远不能达到要求[15]。院外护理内容作为目前研究和工作开展的热点,一直被本院医护人员重点关注。该方案从社区居民入手,可开展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又能与医院治疗流程相衔接,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达到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对于大型医疗机构,可选择性地划分医疗责任区域,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亦可向责任区域增派人手,提高患者护理的效率和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护理模式,其护理效果显著,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也有一定效果,但护理内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值得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吉云兰,崔秋霞,单君,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01-1403.

[2] 吉云兰,崔秋霞,殷晓红,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4403-4405.

[3] 汪才侠.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5):125-127.

[4] 李艳红.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48-49.

[5] 马红梅.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5,9(17):248.

[6] 张国虹,刘莉萍,常鸿晶,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0):113-114,117.

[7] 丁艳菊.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9(6):53.

[8] 徐,陈雪薇.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34):7737-7738.

[9] 禚爱芳.高血压患者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养生B,2015,9(5):115.

[10] 徐新红.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2014,9(7):281.

[11] 王言.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5):2664-2665.

[12] 余利娜.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7(10):122-123.

[13] 张放文.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4,5(7):255-256.

[14] 黄雯倩.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341-342.

第3篇: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近些年来,高血压患者与日俱增,其病情也日益复杂,难于实现短时间内治愈[1]。由于患者不能长时间依赖住院以及门诊治疗,因此,就需要社区充分发挥方便、快捷的优势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护理帮助。高血压通常会伴有靶器官损害或其他的危险性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性干预,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病情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社区高血压实施家庭护理的有效性,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在35~77岁,平均年龄为(57±2.18)岁;其中:中度高血压患者23例,重度高血压患者1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社区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为34~76岁,平均年龄为(56±2.13)岁;其中:中度高血压患者20例,重度高血压患者19例;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护理基础上配合进行家庭护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社区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定期组织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参与户外活动,以有效抑制患者胆固醇的升高,改善其血液循环情况;指导高血压患者形成定期的、适用于自身身体实际情况的运动习惯;向高血压患者及家属发放关于高血压的成因、预防、治疗及护理方法等相关资料,同时,社区人员定期组织高血压患者级家属集中听课,详细解答关于高血压的疑问及注意事项等,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高血压患者在康复以及治疗中遇到的难题等。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家庭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心理指导,指导高血压患者及家属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如何控制患者的不良患病情绪等,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②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准确掌握用药规律和用药方法。同时提醒家属不能无故停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出现停药综合征。③指导饮食结构:护理人员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情况,指导其完善饮食结构。比如,膳食的搭配,保证钙、钾等的摄入量,减少钠盐摄入量等,以避免体重过高的高血压患者过多的摄入热量和脂类,进而为其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1.3观察指标 护理2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①显效:收缩压下降为100~130 mmHg,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并降至正常范围或者下降20mmHg以上。②有效:收缩压下降为131~140 mmHg,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者下降10mmHg~20mmHg。③无效:收缩压>141 mmHg,舒张压为96 mmHg。

其中,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2]。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χ2进行检验,P

2结果

两组护理的有效性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第4篇: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护理;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1-0149-02

doi:10.14033/ki.cfmr.2016.11.085

高血压主要特征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出现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三高”现象,与此同时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又十分低,出现病情控制率低的局面[1]。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对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与分析,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进行就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进行就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6~78岁,平均(63.6±2.6)岁,病程4~18年,平均(11.8±3.5)年,其中高血压Ⅰ级21例,高血压Ⅱ级18例,高血压Ⅲ级11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5~80岁,平均(63.2±3.2)岁,病程3~22年,平均(12.4±3.7)年,其中高血压Ⅰ级24例,高血压Ⅱ级13例,高血压Ⅲ级13例;所有患者均表现有恶心呕吐、头晕、失眠等典型高血压症状,舒张压≥90 mm Hg或收缩压≥140 mm H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降压药物指导、常规宣教、日常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护理人员及时整理好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资料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2)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拉近双方距离,以便获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以利于患者更好地接受健康教育的开展。(3)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患者耐心讲解降血压药物的主、副作用,告知患者服用药物的必要性,同时要使患者意识到要尽量减小对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最好选用温和的药物;应时刻遵医嘱用药,宜从小剂量逐渐加大剂量,同时根据血压水平的变化调整剂量,嘱咐患者切勿乱用药;在用药期间要按时测量血压,尽量保持血压处于稳定状态,血压不宜降得太低、太快,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左右,切勿自行停药或者改变用药剂量,以免引发停药综合征,避免血压水平出现反复波动;嘱咐患者服用药物后卧床2~3 h,避免发生性低血压[2-3]。(4)由于患者常年被高血压病所困扰,情绪难免会出现波动,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激动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一个乐观的心理状态,正确面对疾病,克服疾病带来的困扰。(5)嘱咐患者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控制疾病的关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口味,帮助其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盐摄入量应低于3 g/d,饮食因以低脂、高蛋白、低热量食物为主,增加对镁、钾等的摄入,戒烟戒酒,避免发生高代谢综合征[4]。

1.3 观察指标

(1)评估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优:分数≥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达88%,对照组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8.431,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7.364,P

2.3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54,P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系列教育活动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消除各种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促进康复以及疾病预防的目的[5]。临床护理中,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治疗指导,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达到长期性的疾病预防的目的[6]。

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血压控制、并发症抑制为原则,避免因高血压诱发其他病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患者的心理状态、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根据WHO制定的相关标准,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该低于6 g,严格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排便规律,避免便秘,戒烟戒酒[7]。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在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该知道患者掌握自我血压监测的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还应该知道患者一些必要的日常护理措施,嘱咐患者其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坚持治疗,精神放松,避免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8-9]。

本组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发现,观察组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优良率达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的环节中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都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建莉.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1):296-297.

[2]许美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5(37):130-131.

[3]张英慧.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究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社.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论文汇编[C].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究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2.

[4]尤东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3(31):125-126.

[5]卢淑清,呼琴琴.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0(26):298.

[6]冯建莉.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0):296-297.

[7]郭金玲.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的效果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5,6(21):140-141.

[8]越琦.专科健康教育延伸护理在高血压综合健康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8):104-106.

第5篇: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 最佳给药时间; 给药时间;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6-0096-02

高血压患者的给药时间治疗是临床较新的治疗方法,是指人体血压在每天24 h后出现了节律性的变化,尤其是在清晨醒后的6 h内,患者的血压会迅速升高达到峰值[1],而在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血压节律进行服药,进而维持患者血压24 h稳定的效果。而目前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尽管使用了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会因降压药物使用不合理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2]。笔者所在医院护士给予高血压患者时间护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无精神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无其他器质性疾病,无严重肝肾疾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使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46~74岁,平均(58.62±5.54)岁;高血压病程1~12年,平均(6.69±1.89)年。试验组患者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47~73岁,平均(58.70±5.07)岁;高血压病程1~11年,平均(6.68±1.7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护士耐心地讲解有关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并安抚患者情绪。高血压用药时间分别为:使用高血压治疗药物1次/d的患者,清晨8点用药;用药2次/d的患者,每日8点和20点用药;用药3次/d的患者,每日7点、15点和23点用药。

试验组患者在入院后,护士立即为患者做24 h动态血压监测,每小时记录患者的高血压和收缩压,记录患者的血压峰值和血压的波动情况。根据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合理安排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如患者每日用药一次,则选择在清晨血压峰值前1~2 h用药。如患者每日用药两次,则选择在清晨血压峰值前1~2 h、睡前血压峰值前1~2 h用药。如患者每日口服药物需要三次口服,则选择在清晨血压峰值前1~2 h、下午血压峰值前1~2 h、睡前血压峰值前1~2 h口服药物。例如试验组1例患者,其动态血压结果显示血压峰值分别为:每日7点、14点、20点,患者口服药物为氨氯地平,1次/d,则护士将时间设定为每日晨起6点口服。护士在时间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本次试验的目的、方法,并告知其动态测量血压的意义,在得到血压峰值结果后,与患者沟通,告知其用药方案。在开始时间用药1~3 d内,护士要对患者进行监督,强化时间护理内容。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内容[3]。

两组患者均叮嘱患者在用药后半小时再进行运动,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根据患者的喜好,建议患者选择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一般为半小时。例如喜欢散步的患者,步行速度一般为80~120步/min,以无心悸、头晕等为宜。每周至少进行5次运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两周后的血压控制效果,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定时间、定测量部位、定血压计,定测量人员。同时注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两周后的焦虑程度,使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在50分以上即为有焦虑状态,且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状态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S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血压在24 h之内会呈现一定的节律改变,而药物在服用后也会有药物代谢的节律,并存在个体差异。且药物代谢会受到年龄、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试验组患者采用了时间护理方法,将药物使用时间与血压的节律变化进行结合,进而使血压高峰期的血药浓度更高,促使疗效更佳[4]。同时,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可以明确自身的血压变化,加之药物的对应时间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护士做好配合,主动进行血压监测,积极控制血压。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由于不良反应出现的焦虑和恐惧感受降低,也会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5]。根据患者的血压峰值用药还可以减少患者的血压波动,使血压控制在有效、平稳的状态下,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6]。

从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魏豫东,童素梅,于桂香,等.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影响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2021-2023.

[2]高淑瑞.中医时间给药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77-78.

[3]杨术兰.人文关怀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73-74.

[4]黄松,杜凤莲,邓华生,等.时间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455-1458.

[5]赵颖,张丽丽,余爱华,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时间治疗学理论进行口服给药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660-662.

第6篇: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 高血压 降压 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3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33-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论,绝大多数高血压的病因无法确定,这种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发病人群也有从老年人逐渐发展低龄化的趋势。高血压容易引发其他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2]。这是因为这种情况,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干预疗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同时为临床护理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年龄在62~85岁,平均年龄为67.2岁,病程在8个月到4年之间,平均2.8年。一级高血压患者18例,二级患者23例,三级患者19例。观察组的分级分别有9,11,10例,对照组9,12,9例。所有患者无心力衰竭、肾小球动脉硬化、精神疾病等。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质量,尼莫地平初始剂量为20~40mg/日,每日3至四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80mg/日。对照组在进行基本药物质量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和基本看护的基础上还进行加强的临床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辅导、用药护理等措施。[3]

1.3 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家庭干预,及时回访,对已经出院的病人和家属进行指导,指导内容包括用药、康复、预防、复发和家庭护理,维持用药、病情观察、心理疏导、生活照顾。比如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运动量、对诱发因素的规避、不良生活习惯的摒弃、自测血压方面的知识。对家人进行家庭护理方面知识的教授,定期进行回访,对患者休息、饮食规律结构、运动量、用药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指导家人进行护理、用药,根据病人的认知水平制定回访次数,一般要求两周一次,对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观察,监督患者服药情况,提醒患者按时复查。

日常护理中注意减少引起患者头痛的因素,为病人提供舒适、温暖、安静的环境,当患者头疼病发时嘱咐病人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时要注意不能太过突然。

避免意外伤害。患者血压升高将伴随着头晕眼花视力模糊,容易晕厥摔倒,患者上厕所或外出应该有人陪伴看护,防止意外伤害,呼吸器也要放在病人手边,防治跌倒。

用药护理。用药时叮嘱病人不能私自加量减量,不能突然停服,避免血压急剧升高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急性低血压,服药后尽量平卧避免血液在下肢集聚造成脑供血不足,不能突然改变,不能用过热的水洗澡。

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状况和并发症。当出现血压急剧升高、烦躁不安、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时要马上联系医生处理。

饮食护理。饮食是高血压预防和减轻的重要措施,现在已经出现了“食疗”的概念。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能够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并发症,还能够增加药物作用效果。

运动护理。不要进行推、拉、压、举等动作,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骨头韧性差,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注意病人的心理疏导。患者容易情绪激动,伤害患者家人。积极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减轻心理压力,同时做好家属工作。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表

通过表1可以得知,干预组的总有效率在九成以上,显著高于传统护理方式。因此可以得知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临床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控制血压。

2.2 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临床护理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同样起着很明显的作用,通过临床护理有效的减少了高血压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的困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习惯,通过临床护理使患者对于高血压的发病远离和控制措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提高患者自我控制的意识。临床护理可以控制患者饮食,培养更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发病的条件,通过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稳定患者情绪。通过两组的对比可以看出,临床护理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3 结论

通过本组取样研究,两组患者出院时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是和治疗之前对比明显。患者出院六个月之后,观察组血压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常规药物疗法的基础上加强患者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压状况。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充足的临床意义,是保护患者生活质量的有力措施,值得推广和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丽华.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9(17):321-322

第7篇: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思维导图;循证护理;高血压;社区护理;体质指数;健康行为;依从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7年8月随机抽取我院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社区服务对象中已由医疗机构确诊的90例高血压病人。纳入标准:①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控制治疗,降压药服用时间>1年且<4年;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脏器性疾病;②患有恶性肿瘤;③存在听力及视力障碍;④患有精神行为障碍。90例高血压病人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38~72(46.2±4.4)岁;高血压Ⅰ期42例,Ⅱ期43例,Ⅲ期5例;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2例,无并发症67例;本科及以上23例,专科25例,高中26例,初中及以下16例。

1.2干预方法

1.2.1信息核查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病人家庭情况、饮食习惯及不适症状,发放记录表,嘱病人连续记录10d行为、饮食、精神状态、生活作息等。收集问卷后,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各项指标的全面对照评估,根据护理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病人确定其护理重点项目和内容;再次利用上门服务或者病人到医院候诊机会进行调查核实,依据高血压危险因素,如高脂、高热、高盐、吸烟、酗酒、肥胖、精神状态差、服药依从差等,面对面核实研究对象存在的不良生活行为。

1.2.2循证问题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基础资料,归纳总结出8个主要循证问题:①高血压病人血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及其控制措施;②体重超重对高血压的影响;③烟酒与高血压的影响;④适量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⑤高盐饮食对高血压的影响;⑥合理饮食对高血压的影响;⑦情绪波动、无规律作息对高血压的影响;⑧治疗依从性差对高血压的影响。

1.2.3文献检索及评价

根据上述问题在万方、知网等数据库中以“循证护理、高血压、脑卒中、不良行为、服药依从性、烟酒”等为关键词进行相关文献检索,阅读全文获取信息后,通过实践对信息实用性和可推广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高血压病史是脑卒中发病高危因素,血压水平与年龄相关,高血压病人更容易发生脑卒中[5-8];病人服药时间、服药依从性、就诊规律性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是高血压控制的重要因素,其中病人服药依从性与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因素、疾病病程、有无症状表现、用药种类和次数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关[9-11];吸烟、饮酒已成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12-13];负面生活事件、情绪波动、精神紧张、负面心理刺激、焦虑失望以及不良行为等都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14-15];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率呈正相关,控制体重可以使高血压发生率降低28%~40%,同时,根据康军等[16-18]研究结果“高血压发病与食盐摄取量相关”可见,超量摄入食盐直接影响降压药服用效果;在病人健康行为改变的可能性中,循证护理可以适时发挥督导与帮助作用,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9-20]。

1.2.4制作思维导图

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问题,通过文献和护理实践寻找护理实证,初步评估病人护理治疗需求;②与研究对象面对面查找其影响血压的各种不良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③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文献查询结果,对病人进行科学宣教,内容包括人体器官血压控制机制、药物控制血压的原理、高血压并发症及其预防、危险因素的危害及其控制原则、控制目标的制订等;④以稳定血压和避免出现并发症为最终目标,与病人共同制订预防措施思维导图。医护人员和病人各保存1份思维导图以利于指导。

1.2.5加强循证信息应用,及时更新思维导图

于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定期健康行为指导,主要包括:建立微信群,加强医护患联系;进行血压计使用培训,指导病人使用盐勺和油壶;实时监督服药、监测记录情况,避免药物多服或漏服;开展高血压相关主题活动,采用团队信念激励疗法、音乐分享疗法、关爱疗法等改善病人心态;社区医生及社区护士开展高血压疾病并发症预防、治疗相关知识讲座,加强疾病预防管理,改善疾病预后;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掌握病人心理状态与治疗进展情况,鼓励病人在微信群分享活动、运动记录和治疗结果、心得,同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1周)巡视病人和进行护理效果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新的护理干预方案,及时更新思维导图以指导病人不健康行为;改善病人高危因素,达到高血压防治最佳效果。

1.3评价指标

①血压控制:以干预结束后(2018年10月)病人血压较干预前降低情况作为血压控制指标。良好:收缩压降低>10%或舒张压降低>5%或降至正常值范围;一般:收缩压降低5%~10%或舒张压降低2%~5%;无效:收缩压降低<5%或舒张压降低<2%。如测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效果不同,则以较差者计数。血压控制有效例数=血压控制良好例数+血压控制一般例数。②体质指数(BMI):计算高血压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2018年10月)BMI。评价标准依据中国人群肥胖判定推荐标准[16]制定:18.5~<24.0kg/m2为正常范围,其他为非正常范围。③低盐饮食:要求高血压病人合理降低每日食盐摄入,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前10d分别对病人摄盐食入量进行评估,取10d平均值进行评估对比,<6g/d评价为低盐饮食达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不超过6g[16])。④合理饮食:根据身高计算病人理想体重,根据体重计算其工作活动程度的标准体重热量供应量后确定食谱,食谱制订原则:膳食脂肪产热<25%,其中饱和脂肪酸应<10%;60%~65%热量来源于糖类;10%~15%热量来源于蛋白质,且以豆类为主;多食用富含钙、钾、镁的食物;每日蔬菜摄入量≥400g,水果摄入量100~200g,适当增加海产品;粗细和荤素搭配合理。根据以上原则,结合病人饮食行为习惯,指导病人修正饮食行为习惯,并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前10d至干预结束期间统计病人每日摄入食物量,根据食物成分含量表[21],计算出各种食物热量和营养素含量,以算术平均值来评价,不偏离以上原则者,评价为合理饮食。⑤适量运动:针对病人体质指数和运动行为制定运动指导方案,以能出汗的有氧运动为主要形式,每天运动连续时长45~60min。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前10d至干预结束期间填写每日运动量,并据此进行评估,每日能坚持运动,评价为运动达标。⑥戒烟:吸食者以戒烟为达标。⑦限酒:饮酒者以摄入量<100g/d为达标。⑧规律作息:根据病人生活习惯,主动改变其生活方式,饮食定时定量,劳逸结合,心态平和,每日有效睡眠时间累计6~8h,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前10d至干预结束期间填写每日作息情况并据此进行评价,符合上述原则,评价作息为达标。⑨定时自我监测血压:高血压病人可自备(若需要可以发放)血压计,医务人员指导病人正确测量血压,要求其每日定时监测并记录。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前10d至干预结束期间检查病人血压记录情况,能做到定时监测者评价为定时自我监测血压达标。⑩定时服药:根据病人服药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其分析擅自停药危害性及按时、按量服药重要性,并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前10d至干预结束期间评估病人服药记录,能按医嘱要求做到定时、定量服药者,评价为定时服药达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临床医师统计学助手(V4.05)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高血压病人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2.2社区高血压病人干预前后BMI比较

2.3社区高血压病人干预前后健康行为依从性比较

第8篇: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心理干预;高血压心脏病;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2.180

高血压心脏病在临床中最为常见, 其好发人群主要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高血压心脏病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除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控制血压之外, 给予患者相关的护理工作也极为重要[1]。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 调解患者情绪。本次研究将分析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效果, 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本院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3例。对照组男38例, 女25例, 年龄55~73岁, 平均年龄(68.3±3.5)岁;观察组男31例, 女32例, 年龄53~72岁, 平均年龄(70.3±3.1)岁。排除标准:①严重抑郁、焦虑患者;②患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衰竭患者;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认知干预 为患者和家属解释关于高血压心脏病的相关知识, 提升患者的认知率, 使其能够了解和认识到疾病对自身的危害以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告知患者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帮助患者消除内心的顾虑, 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从而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1. 2. 2 心理干预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的心理特征,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采用启迪、劝导、关心等心理支持方式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可以通过气功、太极拳以及催眠按摩等多种方法放松心情。同时可与家人、朋友等多沟通、交流, 培养自制能力。

1. 2. 3 日常干预 使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平日里应当降低食盐的摄入量, 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运动, 严禁烟酒。同时应当教会患者观察药物副作用。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可通过散步、看书、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科学合理的进行自我调整。

1. 3 观察指标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依从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临床中高血压性心脏病较为常见, 其发病因素是由于左心室负荷加重、长期高血压以及血管扩张所导致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烦躁、焦虑以及恐惧等各种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均将使患者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升高, 从而使患者血压发生升高情况, 加重了病情。所以, 采取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 帮助患者控制血压, 提升生活质量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和进步, 在高血压性疾病的治疗中, 心理护理干预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措施[2]。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疏导, 可减轻患者抑郁、恐惧、不安等诸多不良负面情绪, 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血压出现持久性升高[3]。除此之外, 通过这种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从而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进一步提升患者依从性[4]。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会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情况, 这将对患者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等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同时缓解和消除患者的内心压力。

综上所述, 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宋连霞. 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心脏病的护理效果探析. 现代养生, 2014, 11(18):260.

[2] 侯岩芳, 姚恒臣, 李晓雯, 等. 心理干预对介入治疗心脏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12(1):10-13.

[3] 邓凤芹, 侯凤莲.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社区医学杂志, 2014, 10(3):6-7.

第9篇:高血压日常有效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 综合护理;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Surgery/HUANG Ren-e,JIANG Geng-si,LI Jun-ho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7):086-08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surgery.Method:From October 2015 to January 2017,98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cerebral hemorrhag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4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Barthel index,Fugl-Meyer sco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aily activities function and motor function of patients,Stroke Impact Scale(SIS310)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the differents of postoperation recovery parameter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1.63% and 61.2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troke; Comprehensive nursing; Neurologic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Dongguan 52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7.022

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头晕、头痛等,该病发病速度快,发展快,病情较为严重,具有非常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脑出血患者的康复问题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线治疗方案,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的改善,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1-3]。临床研究发现,扎实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与手术的成功及患者术后的恢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虽然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患者的术后康复问题依赖着护理工作,也是神经外科医生一直研究的热点问题[5]。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关于此方面的护理工作一直没有规范化的方法,综合护理是一种系统护理,是为了患者的康复而制定的一系列护理措施。笔者在此重点探讨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采用微创脑出血手术治疗,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试验组中男22例,女27例,年龄43~78岁,平均(56.8±11.2)岁,高血压病史4~30年,平均(16.7±8.8)年,脑出血部位分为:基底节区20例,脑叶11例,丘脑16例,脑干2例,从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6 h,平均(4.9±1.6)h,出血量30~60 mL,平均为(45.9±10.7)mL;对照组中男20例,女

29例,年龄42~79岁,平均(55.9±10.3)岁,高血压病史3~33年,平均(15.3±6.9)年,脑出血部位分为:基底节区21例,脑叶15例,丘脑11例,

脑干2例,从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6 h,平均(5.1±1.5)h,出血量32~61 mL,平均(47.3±11.9)mL;(1)入组标准:①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②无手术禁忌证;③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④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③术后存在较为严重的并发症;④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⑤存在认知功能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利尿、脱水、止血和对并发症的预防,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出院指导干预。试验组则在此同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案为:(1)舒适的病室环境:护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对病房患者经的营造,减少或者避免声音、光线等刺激,尽量减低病房内的噪音,每日限制家属探视次数,注意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舒适安静。(2)心理护理:由于脑出血疾病的病死率极高,因此患者均会存在一定的情绪紧张与恐惧,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安慰,同时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以及转归,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的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更好地配合各方面治疗。(3)营养护理:脑出血以及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刺激,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处在一个应激的状态,患者免疫力显著降低,对于术后的恢复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综合护理方案中添加饮食方面的干预,通过胃管留置,给予患者维生素、水、各项微量元素的补充,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4)康复指导: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部分会存在语言以及肢体方面的功能异常,因此在术后给予患者系统有效的康复护理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研究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锻炼时间应该安排在术后的48~72 h后,此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趋于平稳,可以开始进行适当的锻炼[6]。首先向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讲解康复锻炼的原理以及重要性,使患者能够树立起自信心,有回归社会的自信,更好地接受康复锻炼,在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时,主要分为:①康复卧位,即良好的功能位指导;②各个关节的被动运动;③床上的主动活动,活动遵循先简单,后困难,先单一,后多样,先轻度,后适中的原则进行,在语言方面可以通过图片、声音等资源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5)理疗护理:在给予患者康复指导的同时,本研究加入中医的按摩护理,旨在更全面的帮助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按摩时间安排在每天9时和15时,2次/d,20 min/次,在按摩过程中注意用力柔和均匀,根据患者耐受能力调整,避免对其皮肤造成损伤,上肢选择曲泽、内关、手三里、天府、外关和合谷等穴位,同时配合上肢肌肉的按摩,下肢选择双膝眼穴、足三里以及昆仑穴,然后采用滚法对下肢肌肉进行按摩。笔者考虑到工作量问题,在理疗护理方面,首先对患者家属进行讲解示范和指导,之后由家属每日对患者进行按摩。(6)并发症护理:根据以往的经验,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低蛋白血症以及电解质紊乱等进行护理,术后及时进行排痰,对于痰液较为粘稠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对于有发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处理,密切关注患者大便情况,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食,部分患者可以视情况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预防,对于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基本痊愈:生活方面可以自理,症状消失,患肢肌力已达到Ⅳ~Ⅴ级;显效:生活可部分自理,主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患肢肌力超过Ⅱ级;有效:生活不可自理,相应的症状体征有改善,患肢肌力Ⅰ级;无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基本痊愈+显效+有效。

1.3.2 生活质量 使用SIS310对患者生活|量进行评价,包含行动能力、手部功能、记忆和思维、力量、交流、生活能力、社会参与及情感8个内容,共计59项条目,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7]。

1.3.3 神经功能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使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患者日常活动功能与运动功能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和6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000,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分

别为(76.38±11.34)分和(44.98±12.47)分,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6.57±14.87)分和(44.83±1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行动能力、手部功能、记忆和思维、交流、力量、生活能力、社会参与以及情感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出血有较高致死率与致残率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8]。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主要依靠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法奏效的脑出血患者,研究指出应早期给予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9-10]。手术治疗可以及时地消除血肿,解除其对神经的压迫,从而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微创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用于治疗脑出血患者,有非常理想的效果,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及认可[11-12]。研究显示,人体的中枢神经有较强的可塑性,所有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接受手术治疗后,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均可以恢复部分坏死或完全坏死的神经功能,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13-15]。本研究主要对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制定术后综合性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为护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加入的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含舒适的病室环境、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康复指导、理疗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e为81.63%和61.22%(P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能达到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的目的,综合护理对于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金平兰.高血压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3):563-564.

[2]陈静,吴楠,戚晓秦.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56-59.

[3]柯燕燕,马丽萍,蒲萍,等.综合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体会[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174-175.

[4]吴拥军.综合护理干预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8.

[5]王力伟,李学良,湛金梅,等.早期康复指导在高血压脑出血运动障碍患者护理中的评价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20-122.

[6]郭宝兰.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7-9.

[7]肖艾军.优质护理理念在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6):77.

[8]刘俊俐,苏晓梅,周灵静.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整体护理效果[J].西部医学,2016,28(6):878-880.

[9]李小卉.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4-6.

[10]王爱凤,王正梅,金妍,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60-363.

[11]张建荣,李燕,张金秀,等.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1):37-40.

[12]叶惠,李旭.综合护理干预在围术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20):3113-3114.

[13]王柏红.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应激反应及术后疗效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1):1587-1588.

[14]钟凤,骆立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浙江医学,2016,38(12):1031-1032.

[15]崔翱,林容旭,张宝月,等.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6,27(3):506-509.

[16]马晓红,张爱华,彭玉洁,等.预见性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引流术后便秘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J].中国医药,2016,11(8):1157-1161.

[17]王天舒,谢玉环,相艳艳,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介入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6,20(9):1797-180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