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精选(九篇)

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

第1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道路桥梁病害;养护;质量检测;评定方法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建筑行业迅速发展,道路桥梁的施工面积不断增大,随着道路桥梁面积的增大,由于道路桥梁易产生道路桥梁病害。道路桥梁的养护已经成为有关部门的重点工作。本文就道路桥梁病害形成的原因和道路桥梁病害的影响,表明了进行道路桥梁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来相关质量检查评定办法。

一、道路桥梁病害分析

在大多数人心中,进行道路桥梁养护工作就是要对道路桥梁进行简单的修补工作,但实际上道路桥梁养护工作并不是这么简单,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对道路桥梁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合道路桥梁的损害程度来判断该道路桥梁病害是否影响车辆的安全行使,并合理地预算养护道路桥梁的费用,检查部门要将存在道路桥梁病害的道路桥梁段及时上报,以便管理层能够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养护方法,促进道路桥梁使用寿命的提高。笔者根据道路桥梁病害发生的原因将道路桥梁病害分为先天性质量病害和后天性质量病害。设计和施工方面的质量病害属于先天性质量病害;使用和管理方面的质量病害属于后现性质量病害。道路桥梁质量病害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能缩短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二、提高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策略分析

道路桥梁养护工作的系统性较强,道路桥梁的结构复杂,养护技术性高,并且外部环境能够较大程度的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为了保证道路桥梁能够安全、便捷地供给大家使用,发挥道路桥梁的社会价值,需要加大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力度。进行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必须具有周期性规律,通过对道路桥梁出现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及时进行修复,增加道路桥梁的抗灾能力,有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气候、当地环境的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道路桥梁养护系统,各个部门通过内部网相互联系,保证对道路桥梁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沟通,以最短的时间制定出合理的修复计划,制定出计划后要及时联系技术人员使用人员进行道路桥梁修复工作,在进行道路桥梁修复工作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避免因道路桥梁病害而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

通过研究发现,道路桥梁的先天性质量病害可以通过后天的养护工作来进行解决,周期性进行道路桥梁养护工作有助于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三、改进道路桥梁病害的分类方法

我国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了道路桥梁病害的分类办法,但是这些分类方法复杂繁琐,在进行路况调查时,几乎无法按照规范规定对实际道路桥梁进行分类,为了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并迎合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就要改进道路桥梁病害的分类方法,以方便进行道路桥梁病害的治理工作。

四、改进道路桥梁病害的检测方法

平整度、强度、抗滑系数和路面破损是评价道路桥梁路面性能的四项主要指标,我国的前三项的检测技术比较成熟,并且这三项的检测设备也比较先进能够满足道路桥梁病害的严查工作,要想提高我国现在的道路桥梁病害检测水平,只有从路面破损的角度来进行相关操作,我国的路面破损检测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而且存在适用性差的缺点,而像雷达探测技术这样的在国外普及的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较少,国外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这就需要我国技术人员积极进行创新,进而改进道路桥梁病害的检测方法。

五、道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分析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道路桥梁都是沥青道路桥梁,以下方法为沥青道路桥梁的日常养护措施。

(一)灌缝

当道路桥梁出现小于5mm的裂缝时,进行灌缝处理就可解决。需要注意的是灌缝的材料是热沥青,要小心操作,进行灌缝前要对裂缝进行清洁,在灌封后要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

(二)微表处养护技术

微表处养护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修复路面,由于路面的微裂缝难以被检察人员发现,在进行微表处养护工作使往往也会忽略了对细小裂缝的养护工作,由此可以看出该技术的精细化程度较强,该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微裂缝发生蔓延,影响道路的使用。

(三)凹陷路面的养护工作

由于路面凹陷破坏了路基,因此进行凹陷路面的养护工作时,不能仅仅处理路面形成的裂缝,要先进行重新建造路基的工作,为了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要在路基重新建造好后,在路面用沥青进行进一步处理,进而增加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六、道路桥梁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方法

(一)道路桥梁的养护手段和养护方法

在进行道路桥梁养护工作时要根据道路桥梁的交通量和车辆行驶速度来选择正确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作业时一般会采用机械化养护的方法,能够保证养护作业安全有效地进行,针对我国的现状,一般不会为了进行道路桥梁养护质量的检查评定而专门安排较多工作人员,因此要采用简单高效的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方法。

(二)道路桥梁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方法的修改与调整

我国针对道路桥梁养护的现状对道路桥梁养猪质量的检查评定方法进行了修改与调整,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修改与调整工作

1、将高速路养护质量的基本检查评定单元设置为单幅1km

由于我国的高速路都是双向分道行驶,养护管理人员在进行检查、养护作业时一般只会沿着道路一侧行使基本检查评定单位设置为单幅1km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道路的实际状况,为进行道路养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调整养护质量等级评定分值

为了增加不同路况之间的可比性,需要在道路桥梁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活动中根据保洁、绿化等重要工作的完成情况来对各项内容进行分级工作,并且应该调整单项内容的等级评定标准。

3、使养护质量综合值指标对道路桥梁的养护质量检查评定工作起主要作用

为了形象地表现道路桥梁的养护质量水平,需要按国家规定的公式计算出被检查路段的养护质量综合值,以帮助各级道路桥梁管理单位更好地进行道路桥梁养护质量检查评定工作。

结束语

我国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道路桥梁的病害养护工作,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来进行道路桥梁病害的判断和养护工作,要针对现实的道路桥梁状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养护措施,增加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应该做好道路桥梁养护质量的检查评定工作,采用科学的方法改进我国现有的检查评定方法,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养护产业的发展。(身份证号码:321183198110260021)

参考文献:

[1] 李捷. 高速道路桥梁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方法探讨[J]. 道路桥梁,2001,04:90-92.

[2] 吴平,王捷. 江苏省乡村道路桥梁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的应用研究[J]. 交通标准化,2009,16:64-67.

[3] 苗喜文. 促进道路桥梁全面养护的好办法――实施交通部颁发《道路桥梁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暂行办法》的体会[J]. 道路桥梁,1980,10:37-38+31.

[4] 齐希贤,董士义,田勇. 谈非整公里路段怎样评定养护质量等级[J]. 道路桥梁,1996,07:36-39.

第2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公路病害 原因 处理措施

1、研究背景

在公路上通行的车辆对路面的要求较高,为了确保车辆在公路上快速、安全、舒适地运行,就必须使路面长期处于良好的平整状态。首先,要有好的沥青混合料设计,铺筑的沥青混合料符合路面的设计要求,平整、抗滑、均匀、不透水。其次,在设计年限内满通荷载对路面使用性能上的要求,没有过大的车辙;没有过多的表面剥落,拥包等病害;没有过多的温度和疲劳裂缝以及龟裂等[1]。

提高公路病害的诊断水平,科学规范地处治,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紧迫的课题。

2、现有交通条件下公路病害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1“施工隐患”造成的公路病害

施工质量缺陷而造成的公路病害,在现阶段的公路病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现有的养护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施工的继续,这实际上是有悖于养护原则的。

2.2病害轻重不一有些病害难以治愈

公路上一般的病害用通常的养护措施是可以“治愈”的,但不少高填方路段由于原来未很好压实,在行车尤其是大量超限超载车辆作用下,路基压缩变形呈不稳定状态,浅层的处理很难奏效,而深层的处理由于难以中断交通以及费用过高而很难进行。

2.3超限超载车辆引发的病害

正是由于超限超载车辆的运行致使边沟的挤压变形,沉陷层出不穷,翻浆常年不断,桥涵板的突然断裂、倾倒,无不与之有关等等,这也是现有交通条件下公路病害的一个新特点。

2.4翻浆非常严重

翻浆作为多发生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季节性的公路病害现在愈演愈烈,每年都创历史新高。在现阶段其特点为由季节性变为常年不断,由零星的小段变为分布广的大段整段,由排水不良路段发展为排水较好的坡顶等路段(大部分为重车压坏所致)等等,危害极大。

2.5桥(涵)头搭板效果不好

桥(涵)头搭板作为处理桥头跳车的一种新技术措施,经过多年运营,从现在来看,不仅未能处理了桥(涵)头跳车问题,而且还出现了明显的下沉、断板,给维修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2.6复合病害

其病害的特点呈现出复合的趋向,沉陷、边沟挤压与翻浆伴生,桥(涵)表面的坑槽、断板、桥(涵)头跳车为伴,边坡坍塌、滑坡交织在一起等等。

3、公路病害的主要原因

3.1设计方面

通过对公路病害的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了很多的病害和设计是有很大关系的。设计不但要考虑通过科学的验证,还要必须结合我国现在的施工水平、设备材料质量状况及社会实际的使用状况,一定不能把设计的东西太理想化了,有的设计在理论上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在实践上它不一定能站住脚。比如,外排水沟设计的不合理,在雨量很大的时候,外排水沟汇集大量雨水,冲坏截水沟内侧变强后直接冲刷护面墙顶部,护面墙和土质边坡在雨水的冲刷下出现了坍塌。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设计工作,让它与施工水平、设备材料及今后使用状况相呼应和相配合。[2]

3.2施工质量方面

通过对公路病害的大量实践和使用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病害和施工的质量也有关系。比如,有的因为没有计算好路基的沉降速度,也没有按设计处理路面面层,从而没有达到防止路面雨水下渗的目的,使大量雨水进入沥青面层并渗透到基层顶面没有办法排除。在长时间的泡在水里,并且经过大量的高速、重载的车辆反复的经过下,有的路段的就出现了道路翻浆和坑洞等现象。有的是在施工的时候用的石料和细料等原材料控制的不够严格、碾压的也不及时、碾压的实度也不够、养护的不到位还有救市养护的时间也很不够等问题,由于上边的各种原因导致了部分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严重的不够。也有的是施工时,对沥青的质量、石料的质量还有配比、搅拌、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环节在质量上都没有严格的控制,也容易引起路面的网裂、松散、脱皮等病害。比如塘中溪大桥第四、五连续缝甚至没有升值钢筋自由端,如果遇到气温突然的升高时,连续缝凸边约10cm[3]。另外,在梁板预制时没有在板端埋设伸缩缝锚固钢筋,由事后打孔补设锚固钢筋,使伸缩缝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基层的厚度不足或者因基层材料、施工、养生不当导致基层整体的强度不足,使得道路表面变形过大从而形成辄槽和推移。有些公路沥青路面存在泛油病害,时得路面抗滑性能降低,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形成的主要原因时在混合料中沥青的用量过多或者空隙率过小,在车辆荷载反复碾压下,多余的沥青就由下部泛到公路的面便形成了泛油病害,也由于施工工艺掌握不好,粘层油用量不当或者喷洒不均匀而导致的面层局部泛油。所以在施工的质量上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把关。

3.3道路使用与管理方面

在我国的现阶段公路运输在运输比例中站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导致交通量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运货物的车有特别的多。我国的公路在使用的时候主要是正常行驶都是按道行驶,很多的车都是轧一条车道,使公路过度的损伤,尤其是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公路的损坏就更加的严重了。比如在高温的季节,公路本身在阳光的直射下,温度就已经很高了,再加上当一辆车经过的时候,轮胎和地面通过摩擦又产生了一定的热能,当这辆车经过以后没等地面及时的恢复,下一辆车又碾压了过去,导致路面温度相当的高,尤其严重的是四个行车道的公路。再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超重的车辆占有很大一部分,车辆的载重远远大于设计时考虑的系数,本来正常行驶的时候已经形成了很多的不利因素,在加上超载车的运行,就更加的雪上加霜了。所以,我们要想减少公路的病害就要加大力度严肃处理超载的运行车辆。按照各地不同的情况来设计道路结构。合理规范收费形式。

3.4养护方面

要是维修公路,必须要占用很长的一段车道。给公路的行车速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公路的每一种危害都对行车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要求在维修高公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维修。还有在养护方面,由于在公路上行车的频繁性,车速还很快,所以在维护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危险性。

4、病害的处理原则

4.1畅通性原则

作为公路,保障畅通应当是第一位的,但畅通的“度”应当有所区别,在经济干线,政治性很强的干线公路上,畅通应当是绝对的.

4.2彻底性原则

如前所说,公路上的病害有不同的程度,有些属于一般的病害,可通过适当的办法彻底根治,比如小面积翻浆、坑槽、边沟的恢复等;有些属于大病应当下一些功夫或者费一些资金和时间,也可以彻底处治,比如滑坡的治理等;但也有一些病害,属“癌症”,即使下一些功夫,花费巨大的资金,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因为病害发生在路基压实不好上,我们不可能把整个路基推掉重新碾压,这些病害最好的办法应该是通过多次处理慢慢恢复,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沉陷发生了再填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次下沉了,再处理等等。

4.3主动处治的原则

用主动的态度处治病害,使病害在发生、发展阶段或者在小病阶段就处治是比较好的,但实际上由于经费的原因,往往很不现实。

5、公路病害的处理措施

5.1加强对道路病害产生原因的研究

现在的阶段由于我们对高速公路的病害还缺少很及时的分析和提出预防措施,所以要各个养护公路的单位和研究部门对出现的公路病害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认真、深入的查找病害的成因,及时的汇报给相关的研究部门。经主管部门的统计和分析,总结出来具有共同特点的原因,在以后设计和施工及维护的时候,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沿海的地带软基上建筑公路,如何的减少沉降和因沉降而带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一直都是各个设计部门和研究单位还有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深入研究高速公路软基路段设计的研究,对于我们提高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2加大养护资金的投入

公路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维护公路的机动资金,能够很及时的对突发的公路病害进行治理。日常的维护费用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高速公路使用情况上给与不同的区分,因地制宜,不要一概而论,从而使养护资金得到合理的分配。

5.3购置快速维修设备

在公路上的维修施工,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除了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指标进行作业,还要尽一切可能的减少在公路的工作时间,这样也能够很安全的、高效的完成抢修任务,这就要求采用一些先进的道路维护的特种车辆,用以减少公路施工维护带来的危险,由于机械化的操作也能够加快维修和养护公路的时间,从而保证公路在维修和养护时候的高效性。

5.4综合治理

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施工里来那个经计算而定。而软土地基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沉降后才恩那个趋于稳定。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及投资,合理的掌握工期,不能因为盲目的最求缩短工期,给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隐患。必须严格施工的管理,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应该教育施工单位的人员,必须把质量第一放在心上,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提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观念,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考核责任制,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管理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比如,在一条公路上的两座长度基本上都是相等,结构也是一样的大桥,来年各个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相差的很大,一个开通后就有大面积的泛油和坑槽,施工单位自费进行了整修,重新铺设了公路的路面,几年后,由于桥面的水泥未做处理,运行中每年坑槽都是不断,每年要投资几十万元,用来维修,而且形象很差,而另一个桥梁却没有出现上述的各种现象,所以在综合治理中一定要严格的抓好质量关。应该对在公路上的超载、超速等行为给与严厉的惩罚,也应该改变重型车辆在公路上占有很大比重的问题。这样也许会减少了高速公路的收费额度,但是从长远的利益来看,综合整体来说,是一个利大于弊的方式方法。所以各个部门一定要加大管理和惩治力度,从而尽量杜绝超载事件,保证公路的使用年限和车辆的安全运行。

6、结论

总之,要重视对公路病害成因的调查与研究,从各方面予以防治,不积小患变大患,以保证道路的使用年限与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桐.高速公路病害原因分析[J].交通世界,2009(5).

第3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实行分级负责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乡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农业、卫生、交通的党政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安全稳定办公室、警务室、畜牧站、卫生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自然灾害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各单位要成立自然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高度重视,有人管事,全力救灾,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落实救灾办法

(一)干旱灾害

1、农业服务中心要配合气象部门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2、各村(社区)组织实施水库、堰塘、微水池防水及抽水,确保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生长用水,首保人畜饮水。

3、乡政府组织向重灾区送水。

4、卫生、畜牧等单位对灾区开展防疫、防病工作。

5、农业、林业等单位指导灾区农作物、林木防病治虫。

6、动员农民群众改种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

(二)风雹灾害

1、农业服务中心要配合气象部门组织开展人工消雹作业。

2、乡政府组织及时恢复损毁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3、各级干部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各种补救措施。

(三)防涝、地质灾害及雪灾

1、开展抢险救灾。组织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电信局、粮站等单位参加,发动广大群众进行紧急抢险救灾工作。

2、转移安置灾民。发生突发性灾害对人的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胁时,乡、村、社立即组织救灾队伍对灾民进行紧急转移安置,农村由各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地点,街道由街道居委会落实地点。安置方式可采取投靠亲友、借住公房、搭建临时帐篷等。转移安置由政府发出通知或进行动员,并安排运输力量,按指定的路线有序转移,保证转移安置地和灾区的社会稳定、治安有序。同时,保障转移安置后灾民的生活,做好饮水、食品、衣物、药品等的调集和发放,确保灾民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水喝、有医疗。

3、及时救治。卫生、畜牧等单位组织人员对损伤的人员和畜禽实施紧急救治,并对灾区严格消毒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4、加强监控。对地质灾害发生区,病险水库(堰塘)设置警示标志,并严密监测,重点排查,防止不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5、恢复基础设施。农业服务中心、乡交通办、电力等单位对毁坏的设施、道路和线路进行抢修,及时恢复。

6、抓好生产自救。全面落实帮扶措施,组织农民采取生产补救措施。

(四)森林火灾

1、组织派出所、林业站、卫生院等救灾队伍和义务消防队快速、有效地开展处置灭火抢险救灾。在作战中,采取先控制、后消除的原则。

2、组织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3、农业服务中心配合气象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实施人工增雨防火工作。

4、以所在地单位为主,派出所为辅,切实保护火灾现场。

5、派出所迅速查明起火原因,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五)畜禽疫病灾害

1、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排查,追溯传染源,确定疫区范围,并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排查。

2、组织民警、民兵对疫区进行封锁,对人畜实行隔离,禁止运出疫区和进入疫区。

3、发生的非高致疫力疫情,对疫区、受威胁区的人畜实行紧急免疫接种;发生高致疫力疫情,对防疫畜禽及同群动物要进行强制捕杀。

4、由卫生、畜牧等部门负责对疫区进行严密消毒,对病死的尸体挖坑消毒后深埋。

(六)病虫灾害

1、摸清灾情。在发生区域内,认真开展调查,认定发生的病虫害种类,确定灾害范围。

2、隔离病虫灾区域。为防止病虫蔓延,采取人工办法迅速对灾区进行隔离。

3、果断处置。发生传播性强、危害严重的病虫害对损坏的农作物要挖掉深埋,对泥土消毒处理;对损坏的林木迅速砍伐,并对地表进行消毒处理。

4、实施防治。采取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相结合,并科学合理用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保持自然天敌和生态环境,要突出重点病虫、重点作物和重点区域开展防治工作,对重大病虫害,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治理病虫灾害,减少农药污染。

(七)低温灾害

1、指导城乡居民对人畜采取保温、增温措施。

2、采取使用抗寒剂、硼肥和补盖地膜等办法,切实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

3、发动农民补种栽种。

第4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产生原因;防治办法

中图分类号:TU41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27603

1 铁路线路概况

钦北线从南防铁路钦州站南宁端K114+179.30接轨,正线长98.421KM。另有港区专用线段5.632KM,南防与钦北铁路联络线2.585KM,途经两市一县十一乡、镇、区(钦州市、合浦县、北海市,那丽、乌家、钦廉林场、沙岗镇、党江、环城、高德镇、西塘、银海及海城区)。线路位于桂南丘陵和滨海平原区,地势北高南低,全段线路共架设桥梁55座,延长8073m,设置涵渠319座,延长6132m;线路铺设石灰岩道碴,线路铺设钢轨为P50再用轨普通钢轨;铺设轨枕为混凝土轨枕;钦北正线上共有曲线74个,延长25.918公里,占正线全长的26.3%,其中半径小于600米的曲线有29个,延长11.906公里,占正线全长12.1%,最小曲线半径为R=393m;线路最大坡度达7.5‰。

2 地质地貌概况

钦北线地处于广西西南,途经丘陵和平原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钦江至白沙江61KM属丘陵或低缓丘陵区,相对高差40米,山丘多覆盖松林、灌木、线路走向以起伏坡与水系大致垂直交叉,至白沙江开始跨越10公里宽的南流江三角洲,河流纵横交错,村庄密布,农业发达,桥涵分布相对集中。线路于合浦城南3公里穿过后以自由坡进入北海半,行经滨海平原,相对高差约10米,大部辟为耕地,种植水稻、甘蔗、花生、黄麻等,局部覆盖桉林,桥涵分布相应减少。沿线所经地层,50公里以前局部为侏罗系泥质粉砂岩夹泥岩和花岗岩全风化外,余者均为志留系粉砂岩,砂岩夹千枚状页岩,岩层风化破碎严重,工程地质条件差;50公里以后除局部地段为泥盆系砂岩、粉砂岩夹页岩外,余均属第三系含砾砂岩和泥岩;南流江至北海,地表均被第四第海相沉积的粘砂土所覆盖。沿线岩质软弱,路基注意控制高度和边坡防护,低洼地带遇有软土,须注意基底处理,其余无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南流江三角洲,处于活动性断裂带内,地形开阔平坦,均为稻田沃野,地表除有第四系薄层粘砂土外,主要为各类砂层,厚达50余米,表层细砂存在砂土液化问题。其下为上第三系砂岩及砂砾岩。沿线地震基本烈度除那丽附近为六度外,其余地段均为七度。

3 常见病害类型、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3.1 路堑边坡坍塌

3.1.1 造成路堑边坡坍塌的主要成因

路堑边坡坍塌是在路堑边坡坡度陡于天然休止角(土体达到天然极限稳定平衡状态时,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天然休止角或稳定安息角)时,由于其稳定性差,在坡面水或地下水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变形形式,常发生于节理较发育、岩层较破碎、风化较严重的岩质路堑或土质路堑,这种病害在平常发展过程时间较长,开始时只是在路堑顶附近出现裂缝,并缓慢地逐渐扩大,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突然顺边坡坍塌下来,在大坍塌之前,常有局部坍塌伴生,并能听到岩石的错动声音,大变形之后,还常有小的局部坍塌发生,每次坍塌都不按固定的面移动,但坍塌体下缘均位于临空面,一直坍塌到岩层或土层的稳定安息角为止;钦州段近50公里修筑于群山间,大部分是高堤深堑相连,以深堑为主,且路堑边坡为砂岩夹页码岩,节理较发育,风化破碎严重,为软石,遇水极易软化,由于修建标准低,防护等级低,大部分采用浆彻片石防护,边坡坡度较陡,多为覆盖层坡率为1∶1、软石层坡率为1∶0.75,边坡坡度大多大于天然休止角,稳定性差,加上在施工时存在的质量偏差,从己暴露的的问题如浆彻不饱满、彻体尺寸不欠缺、反滤层不合格造成边坡排水不畅等还普遍存在,因此一旦遭遇大雨或暴雨来袭时,山洪来势凶猛,极易发生路堑护坡突发性坍塌灾害,造成线路断道,威胁行车安全及破坏运输秩序;钦北沿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低纬、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5-10月受台风影响大,全年降雨量在2000MM以上,出现强降雨天气比较多,极易诱发大面积的地质灾害,给每年的防洪防台工作造成极大的压力。

3.1.2 历年来的水害发生路堑边坡坍塌情况

路堑边坡坍塌,在钦北线管段线路上较为常见,据统计从新线建设到运营管理共17年间,大大小共发生边坡共50余次,且主要集中在K10-K50公里之间的地质岩性差、节理较发育的丘陵地带,有些深堑边坡甚至出现因土层软化形成类似泥石流的状况,使得整个山坡基本清平,在运营管理后大的坍塌共出现6次,均发生在雨季主汛期,造成了断道,其中2007年K25公里、K42公里的坍方断道最具有代表性,2007年6月14日钦州市那丽镇连降暴雨,连续雨接近200MM,K25公里、K42公里几乎同时出现山体滑动、挡墙垮塌,大量泥石坍落阻断线路,造成客货列车停开,每年雨季平均每月都有因雨水而引发的路堑边坡坍塌水害,只是程度大小不同而已,有些小坍塌面不大,数量也不多,清理也容易,没有危及行车安全,而有些则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3.1.3 路堑边坡坍塌的防治方法

为确保行车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针对路堑边坡坍塌的病害,防治的主要办法是:一是刷坡,对不稳定的路堑边坡进行刷坡,刷坡至自然坡和稳定的人工边坡;二是做好排水设施,所有流向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均应予以截排,防止水土流失;天沟至路堑堑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三是设置防护加固设备,对于边坡缓于1:1时采取铺草皮措施防止冲刷流泥,对于边坡陡于1:1时采取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挡墙加片石护坡或人字骨架护坡的综合加固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剥落或边坡局部坍塌。在整治实践中大部分采用刷坡、增设完善排水设施、种植草皮及增设挡护的综合整治措施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

下面以钦北线K25、K42两个水害点的整治进行具体说明。

(1)K25公里病害点整治。

①病害概述:钦北线K25+515-+658为线路右侧路堑边坡,原坡面以浆砌片石墙挡护,护墙上部有宽10M平台,上部为方格骨架护坡防护边坡,方格内为水泥沙抹面;边坡地质为表层覆盖的残积砂粘土,颗粒大土体松散;底层为褐色泥质页岩堆积土,结构松散具有弱膨胀性,坡顶设有天沟截流地表水;因连降暴雨,至使土体含水量饱和,土体结构稳定失衡,造成深层滑坡,将原有挡墙挤塌,坍土及挡墙片石覆盖至道床。

②病害形成及发展:本段土质为泥质页岩,节理发育较好,且节理面顺路基方向与地面成30度左右夹角,路基开挖过程中在侧沟位置将岩层脚斩断,并以片石挡墙进行挡护,挡墙施工完后,1996年雨季期间出现沿侧沟顶面上40厘米处岩层节理面滑动,造成挡墙外挤,后把此处侧沟拆除,挖深基础,设计成钢筋混凝土墙作为背墙,每隔1M设一钢筋混凝土支撑连接背墙与边坡挡墙,并设观察桩进行定期观察,观察过程中没有发现边坡继续滑动,山体基本稳定,2007年6月由于长时间的暴雨,造成土体含水量饱和,山体沿施工期间的滑动面出现错位滑动,挤垮挡墙,阻断线路。

③整治措施:(1)减少滑坡体荷载,挖除滑坡体至滑动面,拆除被挤裂残余挡墙,清除挤压道床的坍体,在原挡墙位置设置片石混凝土挡墙,并适当墙加挡墙断面,满足抗剪及抗倾覆的受力要求,以固定未滑动山体,挡墙上部用骨架护坡防护,并辅助用部分草皮进行坡面防护。经过以上综合整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K42公里病害点整治。

①病害概述:该段病害为线路左侧路堑边坡,原坡面以浆片挡墙进行挡护,挡墙上部为方格型骨架架护坡防护边坡,方格内密铺植被,边坡地质为表层覆盖残积砂粘土,呈层状相叠分布,土体松散;底层节理发育的泥质岩层,结构松散破碎,坡顶设有砼板式天沟截流地表水;因连日暴雨,土体含水量聚增,土体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滑坡,造成大量土方溜坍,坍体覆盖线路,造成线路断道。

②病害的形成及发展:本处路堑边坡高30米,下设挡墙高20米,坡率为1∶0.75,岩野破碎;覆盖层近10米,按1∶1刷坡后采用架护坡进行表面防护,土质疏松,堑顶是一片开垦的甘蔗地,遇暴雨侵蚀,大量雨水从开垦的甘蔗地参透到山体覆盖层,造成覆盖层土体含水量饱和,出现失稳向下滑动并挤垮挡墙,带动下部山体岩层坍落,经检查原挡墙施工质量存在厚度不足、沙浆不饱满、个别处所基础埋深不够等到缺陷也加速了病害的发展和扩大。

③整治措施:清理线路坍土,刷除表面浮松土,挖除滑坡上部土体,减少荷载,在山体下部设片石混凝土挡墙防护,覆盖层用浆砌片石护坡进行防护,堑顶平台用浆砌片石封闭,重新用浆砌片石改移天沟。经过综合整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以上两处病害点的病害情况、成因及整治在钦北线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同时对防止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恶性铁路事故出现有积极的意义,特别在防洪期间对深堑、高堤的重点巡查,加强排水设施,完善雨量监测制度,对重点地质不良地段进行加固,最大限度地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轨道线路翻浆

3.2.1 轨道线路翻浆产生的主要原因

轨道线路翻浆病害会使线路上部建筑难以保持正常的几何状态,是路基病害的主要类型,并伴随着轨枕吊板、暗坑等线路等病害,极易造成钢轨变形,夹板折断,道碴消耗大,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大,大多表现出轨检车的3、4级病害,使紧急补修工作增加,整治效果难以保证,维修成本提高,线路养护困难增加,大量消耗劳力和运能,也直接危及到行车安全,特别是提速、重载的铁路发展要求下,更易造成列车掉道翻车;轨道线路翻浆主要有道床翻浆和基床翻浆两种。

道床翻浆主要是由于道床不洁,含土量超限以及道碴不硬造成的,由于钦北线的道碴都是采用石灰岩,且道碴严重脏污,含有大量的泥土和粉尘,而石灰岩为软质岩,它的主要成份为碳酸钙,碳酸钙易打成粉末遇水成浆,水干就板结,若道床表层部分的道碴被列车碾压后形成碎屑或粉末,此时若道床不洁和排水不良,就造成道床翻浆。

基床翻浆主要是由于钦北线修建时由地方筹资,资金相当紧张,不得不采取先通后备的做法,修建标准低,路基宽度先天不足,一些土质不良的路堑没有进行换填处理,一些不合格的填料也以次充好用来填筑路堤,同时普遍出现的道床厚度不足,在列车动力的反复冲击下,路基面就被挤压陷槽,形成碴囊积水,久而久之,泥浆便被挤压上冒、翻出道床,造成基床翻浆。

3.2.2 轨道线路翻浆的整治办法

轨道线路翻浆整治也比较复杂,针对道床翻浆采取的整治办法是:一是疏通排水、清筛轨枕头石碴或全断面清筛道床;二是清挖掉翻浆的道床;三是彻底的更换道喳,由于钦北线的道碴是采用普通石灰岩二级碴,容易被碾压形成碎屑或粉末,这些碳酸钙粉末水溶解形成浆,然后水干了就板结因此只能彻底的更换成一级道碴,才能增强道床弹性、保持道床较好的排水通透性,钦北沿线那丽段产花岗岩石碴,可以满足需要;四是在轨枕下铺垫大胶垫增加弹性。

对于基床翻浆采取的整治办法是:由于钦北线路基宽度和道床厚度不足,部分路堑土质、路堤料不符要求,在实际整治要进行认真分析病害成因,对症下药,对土质及填料不符要求及己形成陷槽地段采用换填三合土,对没有地下水影响的基床翻浆和风化石质基床翻浆,主要采用垫沙阻隔泥浆上冒;对于有地下水影响的基床翻浆,主要采用排水板封闭,阻隔地下水及泥浆上冒污染道床,也可采用修整路基面抬高道床厚度,达到排水通畅、道床弹性良好有效减少对路基面的冲击。

3.3 曲线钢轨磨耗及轨枕小反

3.3.1 曲线钢轨磨耗及轨枕小反产生的主要成因

钦北线修建时资金紧张,技术标准低,定位为地铁一级,全线采用无缝线路切割再用轨和木枕铺设,小半径曲线多,曲线半径最小的为400M,同客货混跑,速度差较大,在小半径曲线轨道上钢轨发生磨耗和轨枕被切压,尤其是在坡道大及钢轨状态不良如硬弯、磨耗大调边使用、表面擦伤严重、曲线不园顺的线路上,钢轨发生磨损比较突出。

随着运量的增加及列车速度的提高,重载列车的不断增加和运营线路上下行车及客货车速度相差悬殊,钢轨发生磨耗也非常快。钢轨发生磨耗,除与钢轨本身材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外,还与机车车辆、日常养护、曲线超高的合理设置、路基病害情况等密切相关。经过对有关方面资料的调查和现场实际摸索,归纳小半径曲线轨道上钢轨发生磨耗的主要原因有:列车运量和轴重的增大及超高不合理设置是钢轨加剧磨损的主要原因;仅就钦北线15处小半径曲线钢轨定点观测调查数据看,每季平均磨耗值约在3.5mm以上;轨底坡不当,极易产生钢轨磨耗及轨枕小反;轨距超限和轨距变化率超过规定值,加剧了钢轨侧面磨耗;曲线超高设置时,忽略了客货列车比重及上下行列车速度相差悬殊,所设置超高没能尽量适应货车速度,行车钢轨侧面磨耗;钢轨没能涂油,由于钦北线坡度大且坡度长,机车爬坡困难涂油时有可能打飞轮,进一步造成钢轨伤损;其它如线路方向不圆顺,车辆摇摆及转向架各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等都是造成钢轨磨耗的原因。

3.3.2 近年来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状况

据探伤工区调查统计,近年来我段管内半径小于600米的17个小半径曲线的钢轨磨耗较严重,曲线外轨(上股轨)侧磨,每季平均磨耗值约在3.5mm以上,曲线内轨(下股轨)波浪磨耗或压溃。由于钢轨磨耗后轨道几何尺寸诸如轨距、水平、三角坑、高低等项目较容易变化,经常出轨距偏大或假轨距的现象,再有就是曲线上股外侧尼龙挡肩容易损坏,胶垫被压溃、轨枕被切压、轨距杆折断等;每次轨检车检查不良处所的三、四级扣分80%均由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所引起的。

3.3.3 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整治方法

对于钦北线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我们采取了多种办法进行整治,主要采用以下整治方法:

全线更换并加密混凝土轨枕,轨枕配置按每公里1760根设置,其中部分换成钢钎维混凝土轨枕和带钢板的特种混凝土轨枕,防止轨枕被切压造成轨枕小反保证轨底坡。

在小半径曲线轨道上,更换硬度较高的合金轨或全长淬火轨,同时在机车和车辆转向架上,应尽量减少几个主要部位间的空隙,最大限度地缩小车辆摇摆。

在小半径曲线轨道上,按外轨超高的不同,对内外股钢轨的轨底坡进行适当调整,使用带坡型的开发丝胶垫调整。内股钢轨轨底坡调整范围一般使外轨超高在0-75mm时,内股钢轨轨底坡为1:40,外轨超高在80-125mm时,内股钢轨轨底坡为1:17。

每年进行一次各次列车通过各处曲线速度的测定,并按上下行列车速度的大小来计算超高值,使选定的超高尽量满足货车速度又能满足客车未被平衡超高在《维规》第3•7•1条规定范围内。

强化对曲线的维修与保养,结合线路经常保养工作,重点是曲线轨距超限处所和轨距变化率的及时修整,使曲线轨距及轨距变化率经常保持在规定限度内,加强第季一次的曲线检查和定期拨道,使曲线经常保持园顺及超高合理。

对小半径曲线钢轨内侧采用进行每贮存器一次的涂油,磨耗严重曲线可适当增加涂油次数。

3.4 路基面宽度不足

3.4.1 路基面宽度不足及其原因

钦北线由于限额投资的一条地方铁路,资金比较紧张,原初步设计文件采用的国铁2级的路基面标准改为地铁1级标准,路基面宽度,土质5.6M,石质4.9M,路基面宽度很窄,道床几乎占掉了路基宽度,给养护维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部分地段由于路基下沉造成道床边坡溜坍,使线路几何状况无法保持,同时也造成行人在线路上行走时因无处躲避列车而极易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3.4.2 采取的措施

采取全线两侧增设路肩墙,路肩墙外侧之间的宽度为7.6M,部分下沉地段采用骨架护坡或技撑盲沟加固,配合局部的抬道,达到了轨道状态稳定、外观整洁美观、减少路外伤亡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纫秋.路基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路基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路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5]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线路修理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6]铁路工务技术手册.轨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7]铁路工务技术手册.线路业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第5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沥青砼;路面;养护 ;管理

加强公路养护工作,实行科学养路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如果养护不当、管理不严,同样会降低路面使用效果,增加养护成本。保证沥青砼路面质量的首先在于精心施工,而养护又是建设工程的延续。因此,做好沥青砼路面的维修与管理是显得十分重要的。

1 探索规律,精心养护,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多年的养护实践证明,沥青路面的损坏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初期阶段外观呈黑色,容易出现泛油、油包等。中期阶段外观呈灰色,容易出现坑槽、裂纹、龟裂、啃边、网裂、波浪、局部沉陷等。后期阶段外观呈灰白色,容易出现松散、沥青老化、路基或灰土基层翻浆等。根据不同时期路面破坏的特征,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如雨后易发生坑槽,低洼积水易裂纹,出现拥包、沉陷等。

射阳境内的沥青路面有相当多的路段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标准低、质量差,基层为石灰土,沥青路面的网裂为常见病害。大多数发生在冬、春季,由于温度较低,路面结构收缩,经观察,沥青表面有断断续续、没有规律的裂缝,并有湿润的痕迹,这意味着已有渗水的迹象。近几年一直采取表面封闭的措施进行处治。一般采取罩面或封层的方法其效果较好。对初期和中期产生的病害均以小型修补为主,后期采取罩面的方式处治。罩面的路段要具备较好的基层强度、路面平整度的条件。通过罩面使路面保持完好不再渗水,达到保护基层强度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路面的通行条件和服务水平。

罩面是沥青路养护维修的一种表面处治方法,不能达到根治基层病害的要求。在干线公路现有交通量下,基层强度不足的路段,罩面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对基层失稳、强度不足的路段采取必要的处理方法。对罩面路段的选定必须慎重,要经测试,强度不足的路段不能安排罩面。

沥青路面喷油加砂封层处置,初期养护是促其稳定成型的关键时期,要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对泛油路段,要及时撒布矿料(石料的粒径要求在0.5~0.8cm左右),少撒、勤撒,最好中午温度较高时均匀撒布,石料不能太小,也不能多,否则会出现拥包。在冬季,要及时清除路面积雪,及时排除路面积水,经常保持路肩坡度顺适,边沟畅通,这是防止沥青路面过早损坏的常规性工作,在养护上且不可忽视。要提倡以路面养护为中心,注意全面养护。发现的一切病害要尽快消灭在初期阶段,不可扩展。路面上的病害要防止不让其越冬,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水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源之一,由于地面水渗透,地下水侵蚀软化,导致路面强度下降,故要防水治水。养路先治水,治水能除根。

在处理路面病害要对症治疗。沥青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病害,都是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我们在沥青路的养护上,应讲究科学养护,按养护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在路面修补上要严禁贴膏药、摊烙饼的错误做法。处理坑槽必须切实遵守“切缝开槽,槽壁垂直,槽底平整,填料密实,衔接平顺”的修补要领,这样才能保证修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实践证明,沥青路的养护质量与养护方法和养护成本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养护上要加强管理,合理计划路段、人员、材料消耗等,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养护效率

公路养护工作,从实际意义上讲,是一个组织管理工作问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工作的关键。我们着重从建章建制狠抓基层管理工作入手,逐步实现养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促进养护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2.1 在计划、技术管理上,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制定了小修保养工程管理办法,保证日常养护有章可循;在具体措施上制定了小修保养路段到人责任制管理办法;在争先创优上制定了评选文明工区、道班、标准示范路段、全优良路道班等管理办法;在检查手段上制定了生产考核检查管理办法。做到工作有计划,管理有制度,养护有指标,经济有核算,消耗有定额,劳动有考核,操作有规程,岗位有责任,质量有检查,生活有安排,使养路资金、材料、劳动力、机具设备等充分发挥效益。

2.2 建立工区、道班岗位责任制:

2.2.1 工区、道班有学习辅导员、质量检查员、计划统计员、工具保管员、生活福利员。工区主任、道班长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指示,熟悉线路的技术状况,掌握全班人员的思想动态,安排好养护生产。学习辅导员做好政治、业务、文化的学习。质量检查员做到二不验收:质量不合格的不验收,不按操作规程办事不验收。计划统计员做到数字准确,实事求是,当天记录,按时上报。工具保管员做到点、查、净,出工点工具,收工查工具,工具入库干净。生活福利员做到管好生活,搞好卫生。

2.2.2 实行图表上墙,以示醒目,达到人人心中有数,便于促进工作。道班要编制月、旬作业生产计划,作为指导生产的依据。

2.2.3 加强技术管理,坚持“一过硬、二不补、三不铺、四严格、”制度(一过硬:养护质量过硬,二不补:开挖不规则不补,基层失稳不补。三不铺:罩面时基层不找平不铺,拌和不均匀不铺,基层强度不足不铺。四严格:严格区分和掌握病害原因、操作规程、质量检查、材料规格用量、油石比。)。

第6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沥青砼路面;完善补强;弯沉检测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我市某开发区,已建成通车4年。道路等级为城市Ⅱ级主干道,红线宽度为40m,原设计采用改性沥青砼路面, 路面结构如下:4厘米SMA13改性沥青(未实施)+5厘米AC-20C(AH-70)+7厘米AC-30C(AH-70)+25厘米5%水泥稳定碎石层+20厘米3%水泥稳定碎石层(部分路段加铺15厘米厚级配碎石垫层)+素土压实度不小于96%。

2.原有路面调查

2.1破损情况调查(见图1,图2)

横向裂缝(图1) 纵向裂缝(图2)

现状路面主要病害为纵裂、横裂、坑槽及检查井周围裂缝,检查井部分破损,路缘石部分破损,全线无明显的路基破坏。通过对裂缝位置、长度、宽度的详细测量,采用破损率及路面状况指数进行评定。(详见表1,表2)

表1 现状沥青路面损坏情况调查表

表2 机动车道路面调查评价汇总表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机动车道破损率较低,平整度较好。

2.2弯沉检测

通过对路面弯沉实测以及计算可以看出,路面结构强度大部分处于良以上。

2.3路面设计弯沉值:

第2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32.2(0.01mm)。

第3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36.9(0.01mm)。

沥青路面结构强度采用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评价。

路面强度系数SSI=路面设计弯沉值/实测代表弯沉值;PSSI=100/(1+a0ea1SSI);路面强度评价为:良。

2.4钻芯取样(图3)

图3 路面取样

通过裂缝处的钻芯取样分析,可发现裂缝已贯穿面层结构,基层也出现裂缝。

3.破坏原因分析

从全线通车以来的交通量来看,近年来交通量增长迅速,重载车辆明显增多,特别是集装箱、拖挂车较多,加速了路面病害的发展。

根据破损情况调查和承载能力评价,本段道路病害主要集中在中间车道,裂缝主要集中在检查井之间,综合分析本道路的管线布置情况,本道路裂缝主要为市政管道后期施工回填局部压实度不满足要求所致。经过几年的运行碾压,结合弯沉检测,路基已基本完成沉降,承载力满足路基使用要求,因此可考虑针对裂缝处的局部处理。对于检查井周围的裂缝,主要为检查井周围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引起,需补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其他局部破损进行小修后可铺筑上面层。

4.旧沥青路面处理

4.1旧沥青路面采用传统工艺修复

即根据弯沉检测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确定维修范围。以尽量利用旧路面为原则,局部路段进行翻建。路面维修后,原路面全线铣刨1厘米,再铺设1厘米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后,统一加铺一层4cm SMA-13改性沥青罩面,改善路面服务水平,同时又可以提高路面结构强度和密水性能。

4.2病害处理设计

对于以网裂、坑槽为主的病害,严格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扩洞修补”的原则,划出所需修补的轮廓线,采用逐层铣刨沥青层的方法进行路面病害修补(病害发展到哪个层次,即处治到那个层次),然后采用如下结构层恢复路面:

4厘米SMA13改性沥青+1厘米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5厘米AC-16C(AH-70)+7厘米AC-25C(AH-70)+原基垫层(利用原结构层)。如基层已经松散破坏,则原基层进行处治;如果底基层也出现破损,则按挖除重建路面结构层恢复路面。

4.3路面轻度破损及其他路面

对于轻度裂缝,无明显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路面,铣刨1厘米后,设置1厘米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再加铺上面层。

(1)对于翻挖处理(检查井或雨水口周围、底基层也出现破损路段),采用素混凝土回填至基层顶面,并进行拉毛处理,路面结构如下:

4厘米SMA13改性沥青+1厘米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5厘米AC-16C(AH-70)+7厘米AC-25C(AH-70)+24厘米C30素混凝土+30厘米C15素混凝土。

(2)对于缝宽大于5mm 的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开槽回填处置。具体工艺为:在裂缝两侧各0.5m范围内沿行车方向平行或垂直开槽,开槽深度为整个沥青面层厚度,开槽后在基层顶面回填AC-25沥青混合料和AC-16沥青混合料,回填材料总厚度要求经压实后与原沥青路面等厚,之后再进行罩面施工。

5.加铺面层

路面全线铣刨1厘米或翻挖处理后加铺面层,具体做法为(由上至下):4厘米SMA13改性沥青+粘层油+1厘米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粘层油+铣刨或翻挖处理后路面。

由于道路加铺,机动车道上的现状井盖、井圈若出现井盖与井圈不配套、破坏老化、非重型标准等情况,一致更换为重型球墨铸铁井盖、井圈。现状破损的检查井、雨水箅及井圈出现裂缝、沉陷等病害的检查井,砖砌井壁应拆除重做,顶面60cm改造为钢筋混凝土井壁。检查井收口井收口段及以上部分井壁均改造为钢筋混凝土井壁。

第7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一、宣传文明办

1、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并将卫生创建作为文明单位创建验收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依据,按照《山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从严把关,严格审批。督促指导文化、广播电视等单位做好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2、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及相关单位,共同做好社会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促进城乡文明进步。

二、工会、共青团、妇联

1、动员组织广大职工、青年、学生和妇女,积极参加爱国卫生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和健康水平。积极组织参与爱国卫生和防病宣传工作,开展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的志愿者活动和义务劳动。

2、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学生和妇女积极投入“城乡整洁行动”,减少降低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生,努力提高健康生活质量。

三、经委

1、负责把爱国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衔接平衡,负责安排和落实相关项目支持,按规定程序优先安排用于爱国卫生的投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储备,积极申报并监督组织实施。

2、把与爱国卫生有关的科研工作纳入镇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落实到年度科技计划中,做好爱国卫生应用技术和标准的研究、推广、应用,支持,协助相关部门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装备,改进爱国卫生工作方法,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镇爱国卫生工作的推动作用。

四、教委

1、负责指导、督查和考核各学校学生及托幼机构幼儿的卫生健康教育和体检工作,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室内外环境卫生、学生食堂饮食卫生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学校环境区域内的除“四害”活动。普及学生卫生知识,培养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制定校舍净化、绿化、美化的常规制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宣传,积极开展“健康学校”创建活动。

2、负责加强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环境卫生管理,全面开展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五、民政

指导管理社会福利性行业的卫生防病、健康教育和除“四害”工作,做好路牌更新维护。

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1、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山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重视和加强爱卫会办事机构建设,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为爱国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2、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和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女工劳动保护有关政策,完善劳动保护机制,创造和谐劳动环境,进一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重视和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健康保障,开展对农民工的岗前管理培训和子女健康教育,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

七、财政所

根据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及中长期规划等有关政策。负责安排爱国卫生事业经费,监督检查爱国卫生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推动全镇爱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对爱卫办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八、建委

1、编制市容环境卫生、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落实镇域主、次干道裸露地面整治任务,镇域主次干道、人行道及街巷全面硬化,路面平整、无破损、无坑凹,路肩石完好,道路附属设施配套完好,排水管网设施完好,排水畅通、及时,无污水溢出路面,路面无积水。

3、各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料齐全;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密闭无污染;城区内公厕布局合理、清洁卫生。

4、协调物业公司做好清扫清理所辖路段,做到每日清扫,全日保洁,保证路面无垃圾、浮土、污水,两侧绿化带、边沟外缘范围内无树叶、杂显病虫害、缺株和围杖种菜现象。

九、交管所

1、制订本系统爱国卫生工作计划,抓好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积极配合镇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客运站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强化服务人员的卫生健康教育,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重大疫情的管制工作,积极开展公共场所控烟、除“四害”、卫生创建活动。。

十、水务站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加强水资源和水功能区管理,做好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负责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建立评价、监测、报告和通报制度,加强对农村水厂和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农民饮用卫生水的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高饮用卫生水的普及率。配合卫生部门预防控制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

十一、卫计办

1、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逐步实施,努力提高新农合覆盖率。细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预案,组织协调卫生医疗机构对重大疫情和各种疾病发生、蔓延、流行,以及中毒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有效控制。协调解决好医疗卫生单位的垃圾、污水、污物的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传播及危害社会和污染环境,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协调指导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培训指导基地建设,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烟草控制干预活动。做好社区卫生保健规划的贯彻实施,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负责提供卫生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加强对食品、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

3.发挥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水质监测、除“四害”等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培训、指导和验收工作,有效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质。适时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及时开展区域内的各类水质监测,为政府提供准确的除“四害”依据和安全饮水信息。

十二、安环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负责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统一组织开展对大气、水体、噪声、土壤、固体废物、放射性废物、有毒化学品及医疗垃圾等污染防治和监督管理。加强对各类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和饮用水源的监测保护,加强城乡环境监管,杜绝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协调处理各类环境污染事件,严肃查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指导乡镇(街道)、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积极履行爱国卫生责任和义务,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卫设施布局合理、清洁卫生;加强垃圾中转站和处理场的消毒杀虫灭鼠工作,使“四害”密度符合国家标准.3.城市道路两侧行道树整齐无缺,有花有草,绿化、美化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负责城区河渠、下水系统、公共绿地的除“四害”工作。

十三、城管执法

1.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法制建设、执法监督检查。

2.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督促沿街单位和商户做好日常保洁。依法查处、取缔街面、道路、广场占道经营或店外经营,做到所辖区域内无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和摆摊设点等现象;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取缔户外烟草广告;组织实施城区违章建筑拆除.

十四、动监所

加强动物疾病控制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抓好屠宰场所、畜禽养殖场所环境卫生治理,开展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寄生虫病防治的宣传,保护农牧民身体健康。

十五、广播电视局

积极承担全民卫生宣传教育任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报道,办好大众健康教育、防病保健公益栏目,针对群众关心的环境卫生、文明素养、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有效的舆论监督,发挥媒体正确舆论作用。积极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信息,扩大爱国卫生及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十六、工商所

1、负责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交易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严把工商许可的审核、发放关,做到谁受益谁管理。加强各类广告的监督管理,严查非法烟草广告。坚决取缔非法从事杀鼠药剂的经营活动,严格查处非法销售急性剧毒灭鼠药剂的行为。配合有关部门督促市场卫生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创建文明卫生市场。

2、负责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做好长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日常落实。、

3、负责网吧、文化娱乐场所的卫生设施监管,指导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开展爱国卫生工作,遵守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所属单位的健康教育和争创“无吸烟单位”活动。

十七、各村

1、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村年度发展规划,调动群众参加爱国卫生活动的积极性.

2、认真做好本辖区环境卫生、行业单位卫生、居民区卫生、健康教育和除四害工作.

3、保证本级爱卫办组织机构健全,人员、经费、办公设施适应工作需要;因地制宜,组织实施本辖区的爱国卫生工作和上级布置的爱国卫生工作.

4、强化爱国卫生工作属地化管理,配备爱国卫生专(兼)职人员,重点加强辖区内的闲散场所、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与管理.

第8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沥青路面 病害 解决方案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和有良好的减振性等优点,使行车平稳、舒适而低噪声。但由于受到交通量增长、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冰冻功能、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沥青路面的裂缝、车辙和水损害等。根据我们这几年来对我省沥青路面的实际损坏情况的调查,谈谈沥青路面常见的问题和裂缝出现的原因及其预防办法。

一、沥青路面常见问题

沥青路面的损坏所表现出的形式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经总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问题。

1.沥青路面的裂缝

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功能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2、沥青路面的松散

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平安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功能,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和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3、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沥青路面在存在水分的条件下,经受交通荷载和温度涨缩的反复功能,一方面水分逐步侵入到沥青和集料的界面上,同时由于水动力的功能。沥青膜渐渐地从集料表面剥离,并导致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而发生路面破坏。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的原因主要有材料、设计、施工、土基和基层、超载车辆等原因。

4、沥青路面的冻胀和翻浆

沥青路面产生冻胀和翻浆主要是在冻融时期,因为水的侵入和路基土的水稳定性能差,由于冰冻的功能,路基上层积聚的水分冻结后引起路面胀起并开裂。道路翻浆是水、土质、温度、路面和行车荷载五个主要因素综合功能的结果。其中水、土、温度构成翻浆的三个自然因素,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形成翻浆。

二、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办法

1 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摘要:另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功能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

(1)非荷载型裂缝

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也有因施工不当、材料选取不当等引起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有:

1)沥青材料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应力松弛性能,温度升降产生的变形不至于产生过高的温度应力。但在冬季气温骤降时,土基和路面基层由于受温度变化,冬季冰冻产生的膨胀,导致路基和基层产生裂缝并反射到沥青面层,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赶不上温度应力的增长,同时劲度急剧增大,超过混合料的极限强度或极限拉伸应变,便会产生开裂。此外,随着温度反复升降,温度应力使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变小,又加上沥青的老化使沥青劲度增高,应力松弛性能降低,故可能在比一次性降温开裂温度更高的温度下开裂,同时裂缝是随着路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2)沥青的品种和等级也是影响沥青路面开裂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选用高粘度、低稠度的沥青,其温度敏感性较低,能延迟温度裂缝的产生;沥青未达到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低温抗变形能力较差,致使沥青面层在低温下产生收缩开裂。

3)地基处理不当,路基碾压不均匀,造成路基沉降不均匀;旧路拓宽时,新旧路基搭接部位没有严格按照台阶式分层压实处理,以及下部基层比较软弱,或地基处理不彻底等。

(2)荷载型裂缝

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行车荷载功能而产生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有:

1)随着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原有的路面强度日趋不足,路面满足不了交通量迅速增长和汽车载重明显增大的需求,沥青路面过早产生疲惫破坏,沥青路面很快开裂。

2)原结构设计不合理,未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施工质量不好,沥青路面面层厚度不足,沥青路面原材料的品质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路面强度明显不能满足行车要求。在行车功能下,非凡是超大吨位车辆的频繁碾压,沥青路面很快开裂。

2 防止办法

针对以上分析的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主要从施工材料、设计、施工、养护和交通管理等5个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办法。

(1)材料方面

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的裂缝主要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选用低温劲度小、延度大、温度敏感性差、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精选矿料,准确级配沥青面层的矿料和合理配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配制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用量,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均可有效减少裂缝。

(2)设计方面

精心设计,对地形复杂地段做好地质调查工作。要非凡注重加固地基,防止因地基软弱而出现不均匀沉降,使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填筑路基,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路面具有稳定的基础。

(3)施工方面

精心施工,选择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基处理,提高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防止其产生裂缝反射到表面层,保护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养生结束后,应立即喷洒透层油,并尽快铺筑沥青面层。

(4)养护方面

严格养护管理,加强路面保洁,确保排水性能良好。及时对裂缝的进行科学的处理,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

(5)加强交通管理

加强交通管理,限制大型超载车通行;在夏季连续高温时段,运营管理单位可将重车布置在夜间、凌晨路表气温较低时段通过摘要:禁止带钉轮胎对路面的过度磨损或者更加严厉地限制使用。

三、结束语

沥青路面中的病害给道路交通带来各种各样的隐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但这些病害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我们认真选材,精心设计,把握住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加强变通管理,很多病害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其破坏力的。

【参考文献】

[1] 张登良, 沥青路面,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2] 郝培文, 沥青路面施工与维修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第9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公路路基; 病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U4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79-01

前言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更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然而,在现实中,由于需要反复承受各种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会导致路基的形状、边坡坡度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由于所处地区的差异,产生的路基病害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有边坡崩塌、滑塌,路基变形等,产生的原因涉及土质、人为的破坏、养护和管理等因素。彻底的控制路基病害的产生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做好防范,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其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

一、不同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

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多种公路路基病害,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其危害。黄土土壤中粉粒含量大,且无层理,具有湿陷性和易溶蚀等特征,因而容易产生路基病害。主要类型有:路基边坡面的剥落、冲蚀和整体失稳;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陷;浸水地基承载力不足;沥青面层的裂缝等。吉林省的四平市长春市都是这种典型的地质。

2. 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其危害。①氯盐渍土。其易溶解,当含盐量多时,会造成湿陷、坍陷等病害。②硫酸盐渍土。其危害主要有:土壤盐分体积的变化会使路基表面疏松,边坡呈蜂窝状;会导致路肩疏松,且盐土粉末容易被除风吹蚀;土壤中硫酸盐含量过高时会造成路面鼓包、破裂。③碳酸盐渍土。塑性和黏附性较大,遇水后会导致路面泥泞不堪。吉林的双辽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3. 山区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①坍塌。出现坍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开挖路堑边坡较徒,导致边坡的支持力减弱,使土壤的抗剪强度降低,导致边坡的稳定性变差。由于坍塌发生时具有冲击力,经常会引起路基的变形,阻碍交通,给养护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②滑坡。滑坡是堆积层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一种地质现象。滑动的形成条件很多,从地质条件上讲,滑坡多发生在土质松软或软弱岩层上。从地质构造上讲,岩层构造对山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从水文条件上讲,由于地下水的作用,会破坏土体的稳定。发生滑坡现象往往会导致行车中断,给运输安全带来严重危害。③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催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和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④崩塌。大多数的崩塌是发生在雨季或暴雨之后,由于水的渗入,对岩石产生软化和作用,降低了岩体强度和摩擦力,造成崩塌;由风化的岩层组成的又高又陡的斜坡,稳定性差,易造成崩塌;其他的因素如地震、爆破及列车震动等,也都可能诱发崩塌。如吉林省的东部地区。

4. 泥沼、软土地带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泥沼、软土地带的公路路基,因其地面低洼、地下水位高、降水充足,土壤含水饱和、透水性强和、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当受到巨大荷载作用时,容易出现基底向两侧挤压挤出淤泥以及沉降、沉陷、滑动等病害。

二、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

1.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①增加排水设施。可避免由于排水不良而导致的病害的产生,适用场合如路堑和站场。对于雨水冲刷作用较强,但未设置足够排水设施的病害部位,需根据水量大小,增设排水设施,以消除或减小地表水或地下水对路基的侵蚀作用。②及时查修,采取措施,尽量在初期或未到严重时进行修补,如更换破损材料等,以避免病害的发生。③植物防护。是指在公路的边坡上种草或树,利用植物根系能固着土壤的作用,以减轻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减缓水流速度,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目的。

2. 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①保持排水良好。因为盐渍土受到雨水、冰雪融水的淋溶严重,其含水量较大,极易导致坍塌、路基发软、强度减弱而降低承载力。因此,保持排水良好显得尤为重要。排水沟的设计要保持有0.5%~1%的纵坡。在低矮平坦且排水因难的地段,应加宽加深排水沟。②加固边坡。对于硫酸盐渍土路基,宜采用卵石、黏土或废砖头平铺在路堤边坡上,以起到保护边坡的作用,防止边坡被风蚀或人畜踩踏而破坏。③合理设计路基高度、宽度及边坡坡度。设计时应按照一定的要求,合理选择路基边缘高出地面的最小高度以及高出地下水位的最小高度。④加固路肩。对土质中含盐量大于8%的地区的公路,应采用渗水材料掺在土壤内以封闭路肩表层。⑤加强路基养护。特别是在秋冬季或春融时节,路肩易出现膨胀隆起,甚至翻浆。这类情况多是由于地面水造成的,因此,应当及时的将隆起的部分铲去,使地面水及时的排出。⑥种植耐盐性的植物。为防止边坡上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应根据边坡的土质和植物生长情况,种植适合的耐盐性树木或草本植物。

3. 山区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山区公路容易产生的路基病害较多,所以,针对不同的病害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1)坍塌和崩塌的防治措施:采取措施截断地下水流,使塌方体干燥并排出地下水;设置挡土墙,增加边坡的支撑力,以防止土体塌落,增强坡体的稳定性;当塌方规模较大且难以根治时,可考虑改道绕线;采用种植植物或铺砌石块的方法,加固边坡,以增强其受冲刷的能力。

(2)滑坡的防治措施:在山坡上种植树木或草皮,借助其根系吸收地表水分,以排除地表水;设计截水沟或泄水洞,防止泥沙流入淤塞排水孔道,较好的排除地下水;采取减重或修建支撑物的办法,以确保建筑物基础的稳定,达到增设滑坡体重平衡条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