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精选(九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

第1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表1是上海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架构比情况,由表显示,新旧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课程架构及考试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第一,旧方案总课时数比新方案多了240学时,是新方案的1.5倍;第二,课程学时分配比例上不同,新方案在旧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项理论3.89%、能力培养1.11%、考核3.75%和机动0.97%的比例,减少了各项基本技术实践课9.72%的时数比例;第三,专项考试的内容比例及排序上有所不同,新方案增大了专项技术实践的考试比例,减少了理论和能力的考试比例。形成了专项学习学时多得考的少,学的少反而考得多的格局。

田径专项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学期分配比较

田径专项课程是在田径普修课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将来工作的需要而选修的进一步提高的课程,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各占学时的比例、课程内容、学期的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及质量。据调查,在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学时数上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基本相同,只是新方案所占总学时的相对比例提高了。在授课学期安排上,旧方案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与田径普修课同步教授,新方案第一学期没有专项课,只有田径普修课,到第二学期才开设专项课,即在学完田径普修课后开始学习专项基础理论,在时间上新方案推迟了半年进入专项基础理论学习。在实践课程安排上,旧方案第一学年学生是在跑、跳、投三类中各选一项进行专项训练与提高学习,新方案是在重复田径普修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项掷标枪技术和教法的学习。

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实施效果比较

教师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和指导者。教师根据专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通过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发生联系,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接受旧方案教学的学生有88%人认为田径专项课在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上比较多样,信息量比较大,较好的地掌握了各自专项特有的技能技巧,形成了一定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新方案认同的学生比旧方案少16%,这与专项课时的减少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实施旧方案教学的学生中有58%的人认为专项教师在大学期间所讲授的田径理论知识及技能与实际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不相符,应用的很少;新方案中有42%的人认同,稍优于旧方案。对学生在解决田径教学课中问题,最缺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旧方案有六项因素指标低于新方案,其中旧方案的专项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训练方法与手段及示范与纠错能力的掌握程度要优于新方案二个等级,说明旧方案的专项教学能力实施效果明显好于新方案。同时也可以看出,旧方案侧重于对学生田径理论知识和技术往纵深方向的训练与培养,在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未能充分考虑到未来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脱离了中学体育教学需求,导致了学生学非所用,缺乏各项运动知识、技能之间的迁移能力的教学与应用。没有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实践消化应用,及时寻找出症结,适时进行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案。针对上述调查统计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我们找到了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任课教师们普遍反映,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选拔上来的,接受体育正规训练的时间比较短,体育技能基础一般,进入大学以后很多方面的体育技能要花时间加强。因此,从目前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生源的现状和培养目标来说,适当增加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处理好田径专项知识技能的广博性和精深性的矛盾,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方案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重组,使之结构更合理、科学。将有利于打造出学生具有一定的田径专项“核心竞争力”。

学生达到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结果评价

跟随上海体院实施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一轮两套不同的课程改革方案的结束,我们对实施两套不同改革方案的田径专项学生达到田径专项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达级的项目中,实施旧方案学生中有40%选择径赛,60%的选择田赛项目;而新方案中有54%学生选择径赛项目,46%选择田赛项目。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实施新方案教学的大部分学生选择径赛项目是因为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对身体条件要求不是太高,在教学时数少的情况下,容易达到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而田赛项目技术动作比较复杂难学,对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高,为了减少学习难度,尽早达到课程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只能选择径赛项目。

田径专项课程规格要求与培养目标实施成效评价

在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对培养学生“多能”教学训练目标中,学生认同所学的知识比较实用,实现了田径专项课程教学目标的人数,旧方案为64%,评价等级为中等;新方案为52%,评价等级为合格。经过大学田径专项课程学习,认同自己达到了学校对学生“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数旧方案为68%,评价等级为中等,新方案为56%,低出12%。综上所述,在深化田径专项课程改革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不同学习水平的共存现象,给教师的教学训练安排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如何设计优秀的课程,如何将优秀的专项课程设计转换成完美的产品。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中均未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第2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课改的核心与灵魂是什么?――绕不开考试这个中心。我们正轰轰烈烈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

1952-1956年:教育部公布《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明确了中小学的性质、任务及培养目标,规定了学校的课程设置、组织管理体制、教学计划、教学原则、教材、升留级制度等等。

1956-1959年:自1956年秋季起,全国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确定基础教育学制为12年。从1953年至1958年,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

1959-1963年:教育部党组颁布《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编写10年制中小学教材,随之10年制试点学校产生。

1964-1966年:中共中央颁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确立了以“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训练)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劳动、假期等都作了必要的安排。

1978-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吸收国际中小学课改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81-1986年:1981年,教育部修订《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的小学部分,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和历史课,增设劳动课,外语课从四、五年级起开设(有条件的),1986年,教育部:《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1981年,教育部颁行《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从高中二年起开设选修课,分文、理两类教学计划,并将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

1986-2001年: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义务教育法》,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第一次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统一设计,课程表分“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将课程分为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重新修订了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较大幅度修订了教材,适当降低了难度;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1996年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2000年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新颁布的课程计划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链接,克服原计划文、理科课程比例不够合理的情况,减少一些教学内容,加大选修课的比重。

2001年至今:启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实验已4年多。从1996年酝酿开始,新课改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96―1998年,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1999~2001年7月,课程文本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阶段。2001年6月1日,教育部全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并要求2001年秋季组织实验。2001年7月至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课程方案的形成,实验规模逐步扩大阶段,2004年至今,义务教育课程反思、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阶段。在新课改实施的这几年中,理论和实践层都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近一段时期,一系列冲突的观点相互交锋,社会名流批评日盛,一些专家勇敢站出来说话:“教育质量”下降了,要“立即停止实验”!

点评与思考:建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目前的课改而言,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确实提出了一些新理念,移植了一些思想、理论和技术,创新了一些思路和做法,有其积极意义。但仔细对照不难看出,其实这次改革的理念内容在前几次改革已有体现。所以,为什么难以推进,实施不力,效果不佳?一言以蔽之:没有首先改革考试与评价这个永恒的轴心问题。一直以来,尤其是近一段时期,一系列冲突的观点相互交锋,在突显学术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深深的隐忧。部分学生家长、教师,甚至教育行政官员担心,在新课程中成长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不好,基本功不扎实,“教育质量”下降了。批评的声音不仅来自实践层面,更是来自学术界。教育理论界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激烈论争,争论的焦点还是:质量的内涵一一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其背后的实质无非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其基本功能是否实现了?绕来绕去还是同一个问题:由什么样的考试结果来证明什么素质和人才。可见,考试与评价问题不解决,课程改革就难以奏效。

制度走向:理想变革有多少?理论与现实之间鸿沟难越。正是认识到评价和考试问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课程内容的同时,关注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具体的政策文本概要如下: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小学生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考试。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与考试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

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小学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公办学校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必须依照国家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和学生排队并公布名次;制定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和公示制度,杜绝腐败现象-深化高考改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注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高考科目实行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逐步使中学对学生的评价记录成为高校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加强高校的招生自。

点评与思考:教育部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曾在9个省(市)1.6万多名学生、2000多名校长教师中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在10个省(市)1.4万多名学生、1600多名校长教师中对普通高中教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由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评价方式单一,偏重智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德育实效性差;更多关注书本知识,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尊重学生的情感、自尊和个性培养,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出台《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作为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文本依据。

第3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英语周报》如何做到与素质教育战略、基础教育改革、社会发展进步密切联系?答案就是创新。创新是主线,也是出路。《英语周报》用自己充满智慧的实践诠释了创新的真谛,这就是独创“学案型”编报理念以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这一理念,《英语周报》从传统的教辅报纸顺利转型为充满现代气息的“课时化、学案型”同步辅导类报纸。转型后的《英语周报》版面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了与高效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有机互动,成为一线教师认知课标理念,掌握教材要点,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贤内助。

箭在弦上,不容不发

时间追溯到1999年6月13日,国家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一决定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对于推动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事业具有指标性的意义。随后,教育部于2001年下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并于2004年秋季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根据相关规划,2010年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铺开,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将顺利实施。这些反映了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基于我国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的现状,教育部研制了《英语课程标准》,加快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力求从教学的目标、观念、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改变目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一场由课程改革直接推动的新教学革命,给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播下了火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定位“素质教育”。这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深刻地影响传统的教辅报纸。

箭在弦上,不容不发。《英语周报》的决策者科学地预判了未来教辅报纸发展的方向,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精品化发展的要求,其前提必然是编辑思路的创新。《英语周报》唯有立足课标,紧紧围绕课堂这个课改主阵地,抓住科学创新这条主线,主动改变,甚至完全打乱过去的编辑模式,创造出适合新时代课堂教学的编辑模式,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决心,《英语周报》编辑部立即行动,对教学中的演绎法、归纳法、情景教学法、任务型语言教学、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等进行归纳、汇总,对比、分析各种教学方法的背景、内容、特点、优劣,结合《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最终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报纸中如何呈现为突破口,经过反复实验、论证,建构了“课时化、学案型”这一新型、科学的编报理念。依据课标精神,《英语周报》在 “学案型”理念编辑报纸的同时,还吸收、借鉴了一批一线优秀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在栏目的设计和编排上进行大胆实验、创新,如何基老师的“导学―自悟”新课程教学模式,俞声弟老师的“五项任务阅读策略”教学思想等。因此,《英语周报》打造“课时化、学案型”同步辅导报纸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千报一面,战略突围

教材多元化使得教辅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竞争,部分出版物为了单纯追求市场空间和经济利益,竞相模仿,甚至照搬、照抄,完全忽视了教育发展和学生认知规律,造成了今天教辅报刊同质化,直接导致教辅行业发展无序化乃至泡沫化。产品同质化反映到教辅类报刊的同质化就是“千报一面”。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折射出部分出版商短视、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也给整个教辅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极大损害,有碍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面对“千报一面”,面对市场拷问,《英语周报》别无选择,只有战略突围,改变编辑思路。尽管报纸载体一样,版式、栏目、内容相似,但评判其质量优劣最根本的标准有一条,即“内容为王”。但如何实现“内容为王”呢?《英语周报》从改变编辑思路入手,既优化产品组合,破解版式僵化,也从横向上使栏目设置与搭配更加合理、科学,达到了以点促面的最佳效果,给读者以耳目一新、寓教于乐的体验。实践证明,《英语周报》从“依据课程标准,同步辅导教材;服务教师学生,提升学业成绩”到“同步辅导,能力立意”,再到“课时化、学案型同步辅导”,体现了转变编辑思路,改革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性、针对性和客观性。这无不体现了周报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迈向基础教育改革新征程的决心和锐力。

勤恳实践,厚积薄发

“学案型”编报理念的提出,也是建立在教学需求、学生发展与编辑素养、编辑内涵同步发展这个基础上的。众所周知,创新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实践的积累。《英语周报》编辑部是伴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发展的步伐成长起来的。编辑们深入教学一线去体验,去观察,去探究,去思考,掌握教学实际的第一手材料。他们与老师加强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走进课堂,认真听课、做笔记,以一名学生的姿态向课堂求教、求学问。他们踏踏实实,致力于编辑素材的挖掘和设计,精细于编辑经验的积累和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将编辑和教师的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才能编辑出更适合教学需求的报纸来。

第4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与创新

所谓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所以加强应用型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中之重。

为了全面落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也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基础》课程组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当前《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目标

(一)《基础》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高校公共必修课,目前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统编教材,但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

1.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是仍旧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教材本身理论性较强,在授课中如果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就容易导致学生厌倦本门课。怎样在遵守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灵活使用教材,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建立起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需要、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又全面体现课程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地增强本课的教学效果是当务之急。

(二)《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要达到的目标

1.全面落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深化教学改革,使《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塑造出政治素质高、社会公德好、法律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

2.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全面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精炼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不仅专业技术强,而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应用型人才。

3.解决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不够、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全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用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丰富的影像和音像教学替代简单说教式教学,使《基础》课教学生动起来,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脑入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计划将国家统编教材的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形成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在不脱离原《基础》教材基本要求和精神的前提下,以教材为蓝本,结合我校学生思想、能力、学习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并针对我院校学生特点进行专题教学,使教学内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该教材拟定为九个专题,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简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形成该课程的教学教案、大纲、课件。这种专题式教学方法能够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改革

1.开展丰富的实践形式教学,增加教学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课外实践和课内实践两种,课外实践一是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和讲解,回来写参观体会的方式,使学生从实践中深刻感悟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二是利用寒假时间安排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在下学期开学上交调查报告,由教师进行批阅并推选出优秀实践报告装订成册;课内实践则是利用每次课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根据教学内容有组织地让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或辩论,每学期开展演讲比赛,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实践形式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以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导,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实行每个专题运用两个典型案例,开展一次课堂讨论,每节课给学生一个研究问题,并汇编典型的教学案例、典型的讨论题目和典型的课件,在任课教师中推广运用。加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每位上课教师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三)选编一本教学经典案例

每一专题精选教学案例,所有案例都经过任课教师精心选择,在选择和利用案例教学时,教师主要本着四个原则进行。

1.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典型的事件便于学生抓住本质和共性的东西,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较复杂的事情并学会举一反三。

2.选择的案例以正面为主。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之间的比例要适当。在一般情况下,宜选择正面案例,但是为了形成对比,让学生明确知道什么是错和违法,也可作为正面案例的对照而同时选择反面案例。分析反面案例时最终要回到正面阐述,向学生说明这是个别现象,社会主流是好的。

3.案例应具有客观真实性,但不一定完全是事物原型的简单重复,可以是源于实践而经过提炼的案例。经过艺术加工,使其更能突出地反映客观存在,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

4.教师利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并非简单地重复案例,而是先给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之后教师加以点评,引出要讲解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案例,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创新

在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边探索边总结,总结出如下创新点。

(一)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相结合

为解决教学内容多、授课时间短的矛盾,为此,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章、节讲授教材的教学模式,进行专题教学。在专题教学中,一是抓住和突出重点进行教学,解决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二是更紧密地联系社会、企业现实,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和企业,体现课程的深刻性、针对性和现实性。三是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目前专题教学分为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教育、法治观教育四个领域,九个专题。

(二)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以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导,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实行每个专题至少运用三个典型案例,并汇编典型教学案例在任课教师中推广运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运用形象生动的音像材料,配合和补充理论讲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通过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变难为易,突破课程教学的时空局限;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课程教学的说服力;通过寓教于乐,帮助教师讲深、讲透理论,促使学生爱听、想学。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第5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在课程改革的情境中,没有任何一个领域的人能够独立于改革之外。

真正明白了坚守课程方案的价值并决心从自我做起,认认真真实施课程方案之后,怎样坚守课程方案就成为有讨论价值的话题。课程方案的真正落实,是在每一所学校中不断认真得到实施的。从那些坚持实施课程方案的学校所取得成功的经验来看,学校层面的新课程方案实施,应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遵循教育规律。课程方案落实到学校的具体情境中,会经过若干变形,甚至还有被歪曲的可能。捷径是遵循教育规律:学科知识、教学法、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教学管理等都有规律可循,它们每一项都会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师在根据这些教学规律进行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反思、努力建构自己的教学知识,假以时日,他们在增加学科教学知识的前提下,很有可能成长为能够坚守课程方案的专家教师。如若他们一味追求教学工作的起点和目标的话,则可能成为课程改革的阻碍者。

第二,树立正确的基础观。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一再容忍那些不规范的办学行为,除了迫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还与一个观点有关: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日后继续学习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的学校甚至把“基础”二字作为办学理念或校训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可是,相当一些校长和教师心目中的“基础”,往往是定位在扎实的“知识体系”中的“基础”。这种基础观固化了应试教育思维,并将师传生受的教学方式合理化。如果要坚守课程方案,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必须花上大力气把校长和教师的基础观转变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基础”上来,即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体系置于“基础”的位置。

第6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这次省级实验小学学业评价改革学校实施方案交流会,是今年三月份在建湖召开的全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研讨会的一个后续会议,旨在进一步交流全市省级实验小学对市教育局颁发的《盐城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指导意见(试行)》贯彻落实的情况。会议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比较丰富。昨天下午七所不同层次的学校作了会议交流。今天上午,同志们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军博士的专题讲座,吴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小学发展性教学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相信大家受益匪浅。下面,我想就我市今后推进小学学业评价改革工作谈几点想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实施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年初,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在20*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充分表明教育部领导对这次课程改革的态度和决心。今年春天,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等一批教育界的老领导,联名写信给总书记,恳请党中央、国务院扎实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切实抓好素质教育的实施,胡总书记、温总理对此都作了重要批示。最近,教育部正在开展全国范围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素质教育发展状况调研。可以说,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回顾我市课程改革三、四年来走过的历程,我认为,我市小学新课程实验总体来说运行情况是良好的。20*年我市大丰成为首批省级实验区,同时建湖起始年级率先使用新教材。2003年秋学期我市小学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当前,全市小学正朝着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发生着深刻、喜人的变化:变化之一: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现在的课堂大多改变了以往满堂讲、满堂灌的状况,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也富有了灵性,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变得更加喜欢学校、更加喜爱学习了。变化之二: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培训、教研活动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研活动,正在各地各学校广泛开展,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风气正在逐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广大教师得到了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一大批教师,特别是许多年轻教师,正在借助课程改革这个极好的平台和难得的机遇,脱颖而出,成为小学各科教学的骨干。变化之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改革开始启动。不少实验学校已经把评价与考试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课程实验同步推进。注重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发展。一些学校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在重视知识、技能考核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业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健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学校、老师总认为:这次课改同以往的课改没有什么两样,也就是开头轰轰烈烈地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所谓改革,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草草收场,重新回到过去的老路、老模式上去。二是改革主动性比较缺乏。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途径。要改革就要有创新,就要动脑筋、花力气。而一些同志已经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对新的改革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味等待观望。三是畏难情绪较大。这次改革不同于以往的七次改革,而是一个整体改革,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在教育理念、师资质量、经费投入、教学资源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于是一些同志过分强调这些困难和问题,在新课程实验面前望而却步。四是形式化现象严重。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许多人对这次课程改革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甚至还有人认为改革只是换一换教材,说一说时髦用语。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现象,课堂教学中搞一些看似热闹的对话交流和所谓的小组合作探究,还有的过多地将歌舞绘画、多媒体等引进课堂,从上课到下课热热闹闹,花拳绣腿式的课堂教学显得浮而不实。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等真正需要改革的东西,却很少去思考、去研究。

以上这些问题是改革发展进程中必然要面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各位校长、各位教研人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二、落实措施,扎实推进,以评价改革引领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开展。

评价改革既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评价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度以及参与新课程实验的积极性。我市自新课程实验开始以来,就同步进行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初,市教育局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盐城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指导意见(试行)》。上半年,全市32所省级实验小学和市大庆路实验学校、市开发区实验小学按照市教育局的《指导意见》,分别制定了学业评价改革的学校实施方案,市教科院已经将这些方案汇编成册,并作为会议材料分发到每所学校。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各自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践和探索,将纸上的方案变成实际的操作行为,以评价改革的扎实推进,引领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发展。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宣传。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影响改革深入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各位校长要带头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学习《盐城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指导意见(试行)》。在统一班子成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讨论,以形成共识,增强广大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与此同时,还要把改革的精神、改革的利害关系向家长、向社会进行宣传,以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从而为新课程推进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课程改革中舆论宣传工作很重要。今年市区小学毕业生的文化成绩测试,改革了成绩公布方法,学生考试成绩以等级制公布,学校考试结果直接通知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学生成绩只公布等级很是不理解,有的还找到学校质问老师:我们的孩子在你们学校读书,结果考试连个分数都不能知道,这怎么行?这是对学生、对我们家长负责吗?有一些领导干部也找到我们,要查一查孩子的考试分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素质教育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没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此,对新课程实验中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做法,要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利用宣传栏、校报、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从而赢得社会、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要对《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市教科院已将各校的实施方案汇编成册,并在会上发给了大家。昨天下午,代表不同层次的七所学校,又做了大会交流。这些根据各自学校不同校情制定的、各具特色的、有一定操作性的实施方案,都给我们以启发和思考。希望各学校组织班子成员及教师认真学习、借鉴。应当指出的是,有一些学校对这项改革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自己的思考,实施方案制定得简单、粗糙,有的干脆把市局的《指导意见》依样画葫芦地翻版了一下,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做法。这次会议后,希望每所学校根据自己的校情对《实施方案》进行认真的修订,并进行细化,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位老师。要发动全体教师参与,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把方案修订、完善的过程,变成全校教师进一步学习提高,进一步统一认识的过程,绝对不要仅仅一两个人草草地拿个方案。市一小等学校的方案制定得比较具体、详细,操作性比较强,大家回去可以看一看。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和研究。实施方案有了之后,不要仅仅是纸上谈兵,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为什么这次《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市教育局要紧紧抓住省级实验小学?一是因为省级实验小学有条件来承担这个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也有责任和义务带头实践和探索。二是因为评价改革不仅能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而且也为学校提升办学内涵,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因此,我们的校长应当好好把握机遇,主动地去研究、去实践。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理论大家都知道,关键是要探索具体的实施途径。比如形成性评价怎么评?展示性评价展示什么?水平性评价如何命题?等等,这些需要各实验小学先行探索、超前思考。当然,现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扬弃,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对水平性评价改革的实践和研究问题。水平性评价是指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的学科水平笔试。强调这个问题,就是想表明这样两个观点:一是考试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改革并不排斥考试;二是考试需要研究,要严格把握试卷的难易程度,坚持考查学生应知应会、教师应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了解学生对学科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又要避免任意拔高教学要求,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推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在学科考试的命题上要进行研究、要进行改革。市教育局组织的20*年、2004年的质量调研及今年市区小学毕业生的文化成绩测试,其试卷命题坚持“用素质教育思想命题,为课堂教学改革导向”的原则,对试题进行了精心的研制,应当说,较好地发挥了教学调研的导向作用,对全市小学教学改革和新课程实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各学校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的考试命题,进一步改进水平性评价,使考试的导向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四,要进一步积累经验。实施评价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可能一蹶而就,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实践和探索过程。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并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不断地完善、提升,从而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次会议主要是实施方案的交流会,下一次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召开评价改革的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希望大家到时能介绍自己学校有特色、有个性的经验,展示自己学校在评价改革实践中的探索成果,更好地发挥省级实验小学的示范性、实验性作用。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我市小学学业评价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学校校长是评价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评价改革是校本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各学校都要成立学业评价与监控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一把手校长不要成为一个不问事的名誉组长。校长、分管教学的校长要和老师们一起研究、一起探讨,真抓实干。学校的职能部门、学科的教研组长、相关教师要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和实验,努力探索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评价改革操作途径。各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档案资料,加强学生学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确保学业评价与监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教研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研究和指导的职责。实施新课程,教研部门、教研人员要身体力行。教研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能力;要把评价改革作为新课程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和课堂进行调研,和一线老师一起实践、一起研究,并及时解决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和教师一起及时反思评价改革中的优劣得失,不断提升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实施水平;要及时发现、培植、总结先进典型,绝不能做“教研官”。最近,市教育局常局长在大丰召开的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对市、县教研室和教研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县都要建设高水平的教研队伍,各县(市、区)要配齐配足教研员;要实行教研员聘任制度和流动制度,能进能出不搞终身制;要加强教研员的工作考核,考核要和学科教研活动、学科教学质量挂钩,要看帮助基层解决了多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研员每年要开设示范课,下基层指导教学工作四周以上,要在学科研究、教师培训、命题研究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提高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要加大教学视导力度,今后要改变教学视导只是数数学生作业,查查教师备课,看看学校课表等粗浅的、低层次做法,要强化教学视导的指导作用,反馈意见要站在教改前沿,击中实质和要害,重在帮助学校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市教科院、各县(市、区)教研室很好地贯彻落实常局长对教研工作的要求,加大对小学教研员工作的考核力度,努力发挥教研员这支队伍在全市新课程实验中的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

第7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20*年我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在区委、区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20*年11月,高质量通过了省教育厅对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阶段性评估。为深化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内涵发展,稳步推进我区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在全面总结第一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现就我区第二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努力构建适应时展需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快速、均衡、优质发展,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牢固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围绕“新课程新德育”,坚持“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网络,勇于探索创新,呈现具有*特色的德育新亮点。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着力于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和人本教育,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严肃执行课程计划,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消除两极分化现象,有序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并形成基本教学指导策略,提升区域基础教育的整体实力,增强人民群众对区域教育的信任度。

3、建立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新课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增进对三级课程价值同一性的认识,开发、建设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地方课程,逐步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普遍形成“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的良好氛围,按计划涌现10所市级特色项目学校和30所区级特色项目学校。

4、完善与课改实验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义务段学生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实施方案,规范操作程序,加大网络支撑,强化诚信制度,形成比较成熟的多元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生成长的过程管理,完成义务段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与成长记录册的整合,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单,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的三级课程修习学业考试(考查)和学分认定管理制度。

5、建设一支能适应和满足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科研先导、专业引领、自主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以学习促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学生、从事教学和对待自己,激发各校加大争创“名师工程”梯队、校本教研示范校和品牌学科的力度。全面推进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教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改实验的能力,营造一批在市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团队。

6、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工作任务,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学习培训,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和发挥样本学校的作用,妥善处理好课改与高考的关系,坚持积极、稳妥、务实、创新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高中教师参与课改的主动性,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使部级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课改中得以延续和体现。

三、主要工作内容:

1、总结经验,重视积淀,在继承中继续深化提高。经过四年的课改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需要在课改纵深发展的第二阶段继续予以保持。我们必须坚持把握课改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地位和关键环节;坚持落实课改的政府行为和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的氛围;坚持均衡发展、倾斜农村和典型示范的策略;坚持把教师专业成长放在首位,把课堂教学优化作为重点,把校本行为作为着力点的思路;坚持推动教研训有效整合、三级教研联动、网络技术支持和区域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坚持课程建设与特色办学的有机结合,推进德育教育课程化体系的构建;坚持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并举、百分制和等第制并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端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机制;坚持课改的系统理念,形成各部门支撑保障课改的合力。

2、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建立适合课程改革实验的教育管理制度。调整和充实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课改工作的统筹、规划、指挥、协调和监督。区教育局机关科室及区教师培训中心要各尽其责,强化优质服务,起好指导、培训、研究、管理和保障等作用,努力营造能满足学校需要的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和长期性,正确对待课改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克服课改实验中的片面认识,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注重实效,循序渐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区实际的课改之路。着力建设一支懂课改、善实验的校长队伍,不断强化校长指挥、管理和参与课改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各校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加强教育管理,重点突出学校的人本管理和课程管理,摸索出符合各校实际、富有学校个性的管理模式,促使学校的课改工作向个性化、高效化发展,创设学校课改特色。同时,要正确处理和协调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实验工作为核心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学校各教育要素的关系,确保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发展性督导工作,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发展。

3、提高认识,着力推进,不断提高我区课程建设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办学,开足开齐,既要重视各校体艺类、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又要扎实有效地推进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区教育局成立校本课程指导和审定委员会,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提高校本课程运行的质量。抓紧出台《关于推进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和创建特色项目学校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切实予以落实。要进一步提高对课程价值观的真正认识,激发和引导全区学校和教师投身课程建设的热情,由基于学校资源、教师特长逐渐向基于学生的个性需求转移,拓宽视野,融入德育,健全课程的研究、交流、评比和共享制度,努力打通和理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以及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盘考虑、渗透整合、校际共享,在规范化、课程化、本土化和制度化上再下内功,促进各校在内涵发展和特色品牌创建中再上新台阶。

4、攻坚克难,加大对农村学校课改实验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城乡课改的均衡协调。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点,也是实验推进的难点。区教育局在积极做好政府参谋的同时,密切关注农村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着力解决农村教育的发展和保障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培训指导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加快学校办学设备设施优化步伐,缩小校间差距,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继续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这一有效载体,区教育局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指导、研究,实验学校要增强主观能动性,确保小班化教育实验在外形和内核上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课改实验质量。更加关注外来农民工子弟接受公平教育问题,在落实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全方位帮扶,并有序推进本地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子弟减免学杂费工作。

5、深入研究,将新课程理念体现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进一步将课改的理念与目标内化为学校发展的计划与远景,从制度、课堂教学行为等多种途径带领广大教师深入推进课改,鼓励教师将课改中新的探索转化为课堂教学常态,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讲究课堂效益,在推进课改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想目标与显示制约关系,坚持方向不动摇,争创特色求实效。重视新的教学常规要求的学习和贯彻,要加强备课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加强课堂的预设与调控,引导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继续把握课堂为主的原则,完善和框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强化“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共识,自觉养成按课标施教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使“简洁活力、扎实有效”的模式广为推行。

6、扎实推进教研训一体化,整体提高区域教师驾驭课改的能力,促进教师与课改实验协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推进课改实验的重要着力点,是课改实验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的内在要求。教师是课改的实施者,要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和研讨,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发展教师的专业智慧。一方面,学校、教师要摆正在校本教研中的主置,建立“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教研训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把校本教研、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教育实践的第一线,使教师在实践与研究中加强学习和锻炼,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教师自主发展研究,增强教师学习、研究、反思和规划自我的意识,全面推进教师发展性评价,继续强化教师培训的全程化和校本化工作,从面向骨干转到面向全体,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并生成教研文化。要凸现科研的引领作用,构建好大小课题的层面,提高其实际价值,并有计划地推广。要创设载体,完善激励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在课改中培育教育科研的优势,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势,课程资源的优势,办学特色的优势。

7、加快实验研究,探索切实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课程实验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是一次重大变革。新课程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正是由于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生的自主性、民主性、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课程教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甚至于无所适从,成了课改实验中学习的观望者、被动的形式化参与者。对此,各校要组织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关注所有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品质教育,努力创造学习中的参与机会,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专门辅导,从布置基础性作业着手,因材施教,同时还要积极倡导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以此作为教师个别化教学的有效补充。要不断关注教学细节,研究学生的差异,注重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重视学法指导,加强学段衔接,继续做好对首届课改年级学生的跟踪调研工作。

8、构建平台,创新载体,开创富有特色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树立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德育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德育工作整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内容、活动要求和实施途径,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强化德育渗透,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完成区委、区府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项工程”和“十件实事”,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实验中“导师式”德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推进“教育融入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工作,切实保护外来农民工子弟快乐健康地成长。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与培训,加快建设书馨校园,不断提升“三校”建设水平,实施“德育创新工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第8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改革

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掀起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加快培养科学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运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推广"发现法 "或"探究学习"。这一改革很快波及许多国家,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改革浪潮。国外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其教学改革主要突出启发式和实践性特点,刑诉法学的教学改革自然也是应当在教学中进行类似革新。在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努力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随着当前司法领域的改革逐步和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现有的实践性教学在方式方法上仍显单一,而且实践表明现有的教学改革做得还不够,课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刑诉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更深入的厘清,并紧跟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刑诉法学的实践教学,从而真正体现刑诉法学学科的理论性、实践性特征。

《刑事诉讼法学》是14门法学核心课之一,是法学教育的主干课程。由于传统文化重实体轻程序,所以这门课程难讲也难学,与传统习惯、观念的冲突比较多。刑事诉讼制度尤其表现于侦查、审查、审判的具体过程的刑事证据操作在教学中一直是教学难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改善,我国法律制度建设速度加快 ,刑事司法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迅速变化。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出现较大变化,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对于具体司法过程的理论分析逐步深化,并且推动司法改革的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刑事诉讼制度、刑事证据制度、侦查技术、以和解为代表的特别审判程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刑事诉讼的操作性、技术性越来越强。学生学习压力明显加大,教师教学难度也随之加大。《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中,必须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也必须注重加强基础理论讲授的中心地位,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使基础理论教学能够做到全面、准确、科学、提纲挈领。必须使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刑诉法学是法学基础教学科目,如何在保障刑诉法知识得到充分传授的基础上,既汲取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又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科研的创新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打造刑诉法教学的精品课程,这是为培养更优秀的法律人才而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刑诉法学也是应用性极强的法学科目,刑事司法近年来的一系列改革实际调整了刑事司法职权配置,增强了刑事侦查、、审判的技术性。因此,刑事诉讼法教学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坚持基本理论讲授,也强调各种具体制度的学习、具体案件的定罪量刑过程和法律运用技巧的练习,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司法实践能力。

一、适当划分课堂重点

在教学方式上,刑诉法教学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除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外,提倡学生参与和师生实践性互动讨论、辩论、扮演模式,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潜能,注重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这与刑事诉讼法学这一课程本身的结构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刑事诉讼法的特殊性决定了刑事诉讼法学必须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话语。刑事诉讼法学对刑事诉讼本质的揭示,对刑事诉讼专门术语的准确含义的认识,对刑事诉讼结构模式、基本原则、证据制度和诉讼程序等重要问题的理论提炼,是刑事诉讼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然结果。刑事诉讼法学要发展、要繁荣,固然要以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为基础,但是仅仅停留在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层面上,忽视对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研究,那么刑事诉讼法学就永远只能在"注释法学"的低层次上徘徊,从而难以与其他学科正常对话,更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近代西方各国的刑事诉讼法学立足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基础之上,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证据法学等学科。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学学科体系比较严谨、理论构建完善。英国、美国等海洋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学紧密依靠宪法学,更为注重社会功利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正当程序"理念影响到了各国刑事诉讼法学,目前两大法系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潮流正方兴未艾。新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学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几经曲折,至今基本完成完整的学科体系。2012年3月14日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是这一体系的代表。没有深厚的理论积累就没有高水平的刑事诉讼法学,也就没有文明、科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因此,应当不断加强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教学改革中对美国法学院相关教学模式的引入,即逐渐改革原来由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消极灌输模式,采取教师预先布置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由指定预习者讲授或提出疑难问题,其它学生予以解答或讨论的主动式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将疑难问题的解决放在课内,把握住教学要点,节省教学资源。但是教学改革并不能完全放弃传统教学在于基本理论方面的体系化积累中的作用。基于这一考虑我们认为在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改革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大多数教学班级内的教学应当划分基础理论教学模块与程序实践教学模块。前者主要进行基础理论讲授及教学大纲里面规定的本科基础理论部分的讲授、讨论、布置阅读、读书P记考核;后者主要进行依托案件研究室、模拟法庭、实务部门讲座、案件角色扮演等活动完成,由学生相互打分,通过竞赛等环节完成,成绩计入教学档案。最终学生的本科门成绩由基础理论部分和程序实践部分完成,以取代传统的期末考试。在部分班级基础理论教学模块与程序实践教学模块可以有所区别,比如理论研究方向的班级更侧重基础理论研究,而实务方向的班级更侧重实践教学模块。

二、适当引导课外学习方向

随着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刑事诉讼法学理论方面的争论并未见减少,反而争论日渐激烈;实务部门在各地进行的各种改革,以及"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都对于学生学习刑事诉讼法学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有些学生就此感到有些沮丧,表述为"学得越多,知道的越少",这当然是荒谬的,如同所有的学科一样,学习需要不断的投入注意力,但是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很难从中得到学习进展的具体感知。

与学生面临的迫切需要相反的是,教师也面临许多困难。高校不断压缩课程教学时间,课程讲授压力越来越大,许多老师都认为无法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课程讲讲授。许多老师将原本设计的课堂讨论时间压缩,进行课堂讲授。但是即便这样,原本72课时的课程压缩到54课时,时间依然非常紧张。有些老师因此倾向于进一步压缩实践教学时间。这就预示着随着教学时间压力,原有的教学改革成果朝不保夕。

我们的想法是组建刑事诉讼法学教研室统一的网页,让教师在网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论文进行推荐,在具体理论、判例问题上展开讨论。这样的好处有三个:其一,不同问题之间的不同意见可以形成课堂讨论的延伸,这样讨论就表现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允许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其二,网络之中的资料可以被完全引入课堂讨论,加大对学生的引导,引发师生之间的讨论深度。其三,师生之间的讨论可以分为不同阵营,激发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研究、实践操作的学习、研究热情。

案例应当以真实案例为最好,也可以是真实案例的改造。之所以要以这样的态度和方法选取案例,是因为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够反映生活,才能够更真切地使学生体会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案例、案例所反映的问题错在哪里,怎样解决这样的案例。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个教学团队的努力。据相关资料介绍,哈佛大学的案例库建立历经十几年,由专门人员负责案例的搜集分类,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并且在哈佛大学采取的是单纯的案例教学法。由此可见,我们有些学校所推行的教学案例库,只是对案例习题集的一个再汇编,充其量只能够作为课程考试的小案例,如果作为13常教学的案例使用,实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好案例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讨论,要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发现,即使是如邱兴华案、重庆系列打黑案这些能够引人注目、震撼人心的案例,学生亦不能主动展开思维,诉讼法学的案例评论并非强调隐晦,但具体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需要我们运用严谨的法学思维和诉讼法学的知识进行细致的分析,因此,案例不能只有教师在讲和评价,而是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的作用主要放在点评方面。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在于学生自身在案例中的探寻和发现,像律师和法学家一样思维。

案例教学应当更多地鼓励学生写出评论。这一要求是对学生深入讨论的一个延续。讨论,强调会说;写出评论,则是会写,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书面语言的组织能力。作为初学者,眼高手低的大有人在,这种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准备,也是学生在毕业后进行法律文书写作的一个前期锻炼,而我们的教学恰恰忽略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适当改革考试方法

从就业范围越来越宽与就业率不高的矛盾中不难得出,目前高校法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和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存在着误差。考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检验学生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不应该仅仅对科目进行考核,应该针对市场的需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实现优质就业,必须将考什么、怎么考、谁来考、什么时候考等问题都要精心的计划和设计。首先考试内容必须与市场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相一致,其次考试模式必须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这样的考试模式体系下合格的学生才能符合社会的真正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笔者认为考试改革应当分别从所有教学课程整体定位出发,然后再具体到每门课程自身的考试改革。

(一)学校应当针对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定位现有的法学教学科目所应具有的地位与功能。

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考试模式应根据课程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和课程性质等设计。由于教育目标具有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的全面性或多面性,而常用的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成果试(设计、论文、报告和制品试)、操作试、计算机及网上考试、观察考核(各种考试方法的解释见附注)等考试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的局限性。因此,欲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并促进其能力、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必然应采用由多种基本考试方法构成的考试模式进行多次测试综合评价,即:采用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为导向,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核心,采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课程结束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考试模式。

当然,不同特点和类型的课程,其教育目标对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在方案中应对不同类型课程的考试提出原则意见,包括考核内容的主次、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核的方法和成绩比例、命题要求等。

课程分类建议:

(1)以知识和理论传授为主型:如法理学、法史学等,应突出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核;

(2)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重型:如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既要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又要考核操作技能;

(3)以技能、能力为主型:如模拟法庭、实习等,应突出技能与能力的考核;

(4)综合型:如综合课、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应突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考核。

(5)选修课: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可采用以形成性检测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突出学生个性化能力的考查。

当然,根据专业特点也可以采用其他分类方法,以便形成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教学文件。

(二)具体在刑事诉讼法学中考试系统应当考虑的是:

1.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相联系,针对西部基层执法人员的特点要求,确立"厚基础、宽口径"的职业教育方向。强调基础理论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的深度衔接。

2.应用性、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考试考核系统必须综合考虑基础理论学习研究考核与实践性操作能力考核两部分内容。将传统型考试考核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具体表现在平时成绩中应当包括基础理论部分的考核与课外法学实践活动考核两部分内容,减少到课点名形式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经师生同意可以采取口试或闭卷考试形式,但是闭卷考试应当更侧重实际案例分析和基础理论研究部分,杜绝"挖坑"形式的考核。

3.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在整个考试考核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实践课和课外实践活动应当围绕专业核心课进行。教师参加实践课程和课外实践活动应当计入教学活动,学校应当资助并尊重教师在此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适当考虑增加基础理论导读、讨论、研究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包括前文谈到的刑事诉讼法学教研室网站的跟帖能否加入平时成绩,值得继续探讨。

5. 将平时成绩比例提高到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考勤纪律占10%、作业成绩占20%、读书笔记占10%;期末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口试成绩占20%、笔试成绩占80%。最后综合评定,力求客观公正,让学生切实感到是"实力作证",并非老师"手下留情",营造你争我赶、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作者简介】:

祁平(1973-),男,汉,甘肃庆阳人,硕士,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司法科学与区域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常务主任 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

第9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实验教学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50-02

一、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职业教育投资力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实现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为目标转变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变到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并且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在高职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包括教学与实际脱节、教学与应用脱节、教学与实验脱节等诸多问题,其中高职教育基础课程实验教学问题明显且突出,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如何有效提高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职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新的重要目标。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改革自然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高等职业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各高等职业院校均加强了实验教学的管理和重视程度,高等职业院校均结合各院校实际情况开设了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课程,并基本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总体上分为必修实践课程和选修实验课程,每周实验教学课程基本在2-4堂。实践教学教师主要是专职实验教学,也有部分兼职教师。在实验教学考评方面,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验报告质量情况评价学生实验成绩,但实验成绩也仅作为平时成绩,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几乎不涉及实验课程成绩。

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在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受传统实验教学观念、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仍需要持续加强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1.高等职业院校在实验教学定位不清晰、重视程度仍需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教育,教育重点是应用性、技术性和职业性特点,人才培养主要是实用型、应用的职业性人才,需要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实践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根本的能力要求,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可见,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便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目前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尚未充分认识到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定位也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成为制约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深入的最根本障碍。

2.高等职业院校实验教学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教师素质是推进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然而,目前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教师普遍存在素质偏低的现象,通常是刚刚进入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在知识的应用、实验教学过程的把握、实验教学课程的设计等方面均缺乏足够的经验,甚至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存在不同数量的兼职实验教学教师的情况,实验教学的质量更是难以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实验教学改善的效果,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是推进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

3.高等职业院校在实验教学模式及考评方式待优化。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方法完成实验,实验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注重的是对课堂上所教授理论知识的验证。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常常是孤立的,忽略了实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目前的实验教学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考评方面,基本是根据学生实验报告质量进行考评,实验成绩仅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且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几乎不涉及实验教学的内容,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实验不认真,甚至抄袭别人实验报告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教学质量。

4.高等职业院校实验教学硬件设施待改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教学硬件设施也是决定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一方面与实验教学课程以及内容的优化相关,多年来实验教学课程以及内容变化不多,实验教学硬件设施自然也没有改善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实验教学硬件设施也与资金投入关系较大,新型的实验教学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往往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均难以承受。

三、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思考

针对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需要传统实验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验教学内容及考评方式的优化、实验教学优化的手段以及实验教学硬件设施的更新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突破。

1.改变传统实验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等院校首先需要持续加大对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从关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败的角度上认识和关注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需要彻底改变忽视、忽略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问题。实验教师作为实验教学的主导者、实施者,需要切实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在知识面、沟通引导能力、学生心理的把握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在知识面提升方面,需要实验教师同样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在沟通引导能力方面,需要教师能科学地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教学艺术。在学生心理的把握能力方面,实验教师需要能够较好的换位思考,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变化,切实推进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进行。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考评方式。高等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需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重点围绕培养和提高高职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实验教学内容,要构建明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验教学内容,在现有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保留、优化、调整、创新,逐步形成经典验证性实验、更新优化性实验、创新探讨性实验三种不同的实验内容,经典验证性实验主要以保留继承为主、更新优化性实验主要是对现有的部分实验进行更新、创新探讨性实验则主要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新增设置,设计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化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满足多种实验教学需要。在实验教学考评方式方面,需要彻底打破现有实验教学考评方式,在实验教学考评指标设计上兼顾实验操作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设计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书面考试、实验过程操作展示、实验报告质量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客观、合理地评价,并将学生的实验成绩纳入年度综合考评成绩,增强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重视,实现实验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协调统一。

3.优化实验教学手段,积极引入探究互动教学、信息化辅助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除实验教学内容、考评方式之外,实验教学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积极引入探究互动教学、信息化辅助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探究互动教学,即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性精神,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由教师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设备,安排好实验程序,学生只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的传统实验模式得到转变,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相应的实验题目,然后由学生自己主导学习的方向和内容,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学习,寻求答案,独立完成探究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高职实验教学中部分经典的论证性实验主要是现象、原理、规律的阐述,较为枯燥且抽象,学生接受起来也是非常困难,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化辅助教学。信息化多媒体技术能够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易于接受和传播迅速等显著特点,其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任何教材、任何教师都无可比拟的,大大提高实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保障实验教学资金投入、更新实验教学硬件设施。实验教学硬件设备是实验教学开展的保障,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加大实验教学资金投入的力度,并实现对实验教学资金投入的保障,从源头上杜绝挤占、挪用实验教学资金的现象,为改善实验设备、优化实验条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实验教学硬件设施更新方面,需要与实验教学课程、教学需要相适应,与实验教学相匹配。在实验设备采购过程中,设备采购人员需要与实验教学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实验教学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的实验教学设备型号、性能等建议,使之能够更好的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尽最大程度避免资金浪费。

四、结束语

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是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转变传统实验教学观念、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综合素质是基础,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考评方案、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是重要手段,实验教学资金投入、实验教学硬件设备更新则是保障,并需要在实际实验教学应用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优化,切实提供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步云,周勤,温光浩,李红.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5)

2.宋卫星.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规范化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7)

3.周鲜成.规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7)

4.钟云燕.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兼论金融数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完善[J].统计教育,2007(7)

5.刘素心.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