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精选(九篇)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

第1篇: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69-02

伴随我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的冲击,新闻学专业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的本科专业之一。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学专业面临诸多挑战,能否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能否满足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成为新闻学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对新闻学专业教学体系,特别是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改革。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发展既面临着来自学科专业内生的变革动力,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用人单位等外部的改革压力。从新闻学演变的视角看,该专业自诞生起就与新闻事业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以报纸为代表的新闻事业的繁荣催生了新闻学专业的产生,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带动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加快,各类新媒体发展迅猛,而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等印刷媒体则日渐式微。很明显,随着传统纸媒影响力的减弱,新闻学专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只有改革才能跟上媒体发展的脚步,否则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这是新闻学专业改革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至少有仅700所高校开设有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超过了20万,专业存在较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而传统媒体自身也面临着转型和调整,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新闻专业毕业生想要进入传统媒体从事记者工作比较困难,只能大量流入与专业相关甚至不相关的其他行业。与此同时,各类网络媒体却在招募大量能适应新媒体工作需求的创新人才,却常常面临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窘境。这是新闻专业改革面临的外在压力。

二、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1.紧跟媒体和社会发展趋势。新闻学是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新闻专业教学与发展必须紧跟新闻媒介变化的需要,这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目前,传媒产业格局明显呈现出了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新媒体日益强大的趋势,新闻学专业建设必须紧跟这一规律和发展趋势,不断对传统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等进行改革,才能跟上媒体发展的步伐。

2.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大学专业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新闻学专业建设也必须要兼顾学生身心特征、发展状态和专业学习需求。新媒体时代,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新闻专业学生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在进入高校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影像拍摄技能和信息创作技能,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都与学生实际特点和学习需求产生了较大差距,只有根据学生发展要求进行专业改革才能获得学生和社会认可。

3.树立品牌意识。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要有品牌意识,创建一流学校、一流专业,其实质也就是创建教育品牌。对于高校而言,既有高校的“母”品牌,也有专业的“子”品牌,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依存。对于专业而言,专业建设无异于就是专业的品牌打造,专业培养的学生无异于就是该专业生产的产品。因此,新闻学专业进行专业建设,必须坚持特色发展,要以打造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国内外一流专业、品牌专业为建设目标。

第2篇: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主题内容;新闻制作;意识形态;新闻价值;媒介意向性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这一变革在中国的新闻改革进程中亦有体现。时政期刊作为中国时政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及时迅速地反映了政策变化,本文通过1978—2008年分别代表体制内与市场化两种不同属性的时政期刊《半月谈》和《三联》的1000篇标题进行主题阶段性变迁特征的梳理,发现两种属性时政期刊社会性变化的显著特征,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这些属于不同社会领域的新闻标题主题可分为三类:政策性主题、经济主题与社会主题。

时政期刊“主题”的共性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主题的“条件一致性”。即社会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是时政期刊“主题选择”的风向标,无论是体制内的《半月谈》,还是市场化的《三联》,都无一例外是对社会宏观政策的一种媒介话语方式的反映。第二,主题的信息融合性。在不同阶段中,同一主题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侧重点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同一本时政期刊中,四大主题之间比例的流动性变化,即三类主题彼此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同领域的“主题”在历史纵向的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融合程度在逐步提高。第三,主题的“时代盘点”相似性。时政期刊都喜好做年终“主题盘点”报道,记录大的、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做“时代的记录者”。

时政期刊“主题”的差异性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主题”选择上的区别。体制内时政期刊偏向于选择没有争议的话题,市场化期刊选择的多为有争议的话题。第二,“主题”报道倾向上的区别。对比《半月谈》与《三联》在“政策性主题”的新闻报道上,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对该主题的观察视角。《半月谈》对政策性主题的报道倾向于“正面宣传”,《三联》倾向于“批评分析”。第三,“主题”盘点类型的区别。时政期刊做年终“主题盘点式”报道时,《半月谈》与《三联》的区别在于,《半月谈》主要做新闻信息的综合和梳理,而《三联》擅长做具有“历史纪念性”的“主题系列报道”。对社会“主旋律”的坚持,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突出的是对主旋律的“政策性”和“英雄模式”的弘扬,后者突出的是“时代性”和“个人模式”。

借此,本文意在回答三个问题——媒介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媒介意识形态”、“媒介新闻价值”与“媒介意向性”与时政期刊文本话语现象之间究竟是何样的三种关系。

一、新闻组织与政治经济体制的关系: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

新闻组织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这里我们从两个层面来对连接媒介组织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关系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

首先是作为社会政治信念的意识形态。这个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是相对稳定的,不易发生变化的。在当代中国的媒介环境下,任何一种媒介不是受市场控制,就是受国家控制。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介的所有制类型与媒介新闻制作的意识形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意识形态是由社会这个更大的环境基础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时政期刊文本中没有变化的两个核心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是时政期刊新闻选题和新闻报道的“风向标”。究其根本,就在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在国家意识形态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国家路线”,而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媒介工具——时政期刊,必然始终要坚持这样一个理念,而不可能随意变更。二是话语形态的严肃、谨慎是时政期刊共同的、持久的一个特征。时政期刊作为国家政治导向的重要媒介形式之一,在话语形态上的严肃与谨慎,是对政治体制严肃与谨慎态度的一种媒介延伸,这是时政期刊话语的本质性特征。

其次是在政治信念意识形态基础上的媒介意识形态。这里的“价值观”即指主流文化价值观,它与“新闻价值”有所不同。这里笔者主要强调的是时政期刊“新闻价值”中具有本质性的、核心的一个宗旨。时政期刊具体的“新闻价值”都必须在这个核心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基础上来建构、修改和完善。

对于体制内时政期刊而言,它与政府的关系是从“依附关系”到“非对立关系”的转变。而市场化时政期刊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监督角色”出现的。因此,这两种时政期刊对“社会主流文化价值”不同的意识形态形式就直接反映在了各自的媒介文本特征中。然而,无论是体制内的还是市场化的时政期刊,从“控制主体”的本质上来说,两者的“意识形态”都是一样的,即为“精英控制”。

二、新闻组织与社会文化结构的关系:相同“官方信息来源”反映的不同“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建立在“新闻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更为具体地影响着“新闻制作”的一种组织模式。我们将以“新闻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来源”为本节的分析框架,分别对时政期刊“新闻价值”演变的“共性”与两种类型时政期刊“新闻价值”演变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由此对两种类型时政期刊话语演变特征作出解答。

其一,“新闻来源”在两种类型时政期刊演变中的“共性”。在“新闻制作”过程中,反映“新闻组织”与社会文化结构之间关系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媒介“新闻来源”,即新闻素材的来源。时政期刊作为社会时事政治新闻的主要媒介机构,“官方主导新闻来源”是时政期刊的一个基本特征。时政期刊中的新闻记者获得的有关时事政治活动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官方的信息通报。我们通过对《半月谈》中新闻报道的统计发现,政府活动、政策颁布、中央会议精神的传达是《半月谈》中主要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原文使用官方提供的文件资料是其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即使是在市场化属性的《三联》中,其专题报道中,约有50%的深度报道文章,仍然可见其官方意识的明显痕迹。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新闻报道中具有“信息来源于官方”这样的标志,与时政期刊所需要建立的“权威性”和“公允性”有关。

其二,“新闻来源”在两种时政期刊中的“差异性”。两种期刊不同的市场体系和盈利组织模式的经济本质,决定了其新闻制作过程中“新闻价值”的根本不同。《半月谈》的体制内属性决定了它在“新闻来源”的选择上,是一种天然的、必然的选择,且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既有的受众群体,相对而言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因此,“官方信息来源”与《半月谈》“新闻来源”的本质关系决定了其新闻生产的核心,就是“记者与官员”之间的联系,当然还有其背后的新闻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因此,“以官僚机构的结构看待社会”,正是该时政期刊中的记者能够发现各种事实的基础。相对来说,在“新闻来源”上,虽然市场化的《三联》主要源于官方渠道,但是“官方信息来源”更多的是作为其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视角,而不是作为该期刊的唯一信息选择。因此,《三联》必须要面对的是在市场上生存下来的问题,因而其“新闻价值”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广告发行、市场销售和订阅的盈利性等问题的影响。

三、新闻组织内部结构的运作关系:“媒介人”的组织依附性与独立的新闻理想

第一,“媒介人”作为专业组织中的成员。在社会“劳动分工”的理论范畴中,“媒介人”的社会身份,被界定为“作为专业组织中的成员”,这就意味着媒介人“新闻价值”的依附性。

媒介人是依附于该媒介组织的成员,其“新闻价值”最终必然要服从于“组织”的“新闻价值”,因此媒介组织“新闻价值”的变化就会直接作用于该组织中记者的“新闻价值”,而近些年“媒介人”对“新闻工作者”提法的取代,反映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要素逐渐被一一呈现。

由于“媒介人”这种“社会性生存”的结构,带来的便是“新闻价值观”的依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研究媒介组织,实际上就是对“媒介人”研究的基础和第一步。如同萨义德所述那样,“会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代表广泛的公众,按照一套共享的普遍价值观,以标准化的方式把握和解释现状,由此产生一个全体、一套话语和组织制度”。

第二,“媒介人”作为“知识分子”。媒介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概念本身就是社会劳动分工中的一个产物,因此这个群体必须与其所依附的“媒介组织”在新闻产品“新闻价值”上保持一致。但是,显然“媒介人”作为一个个在身份上独立的“知识分子”,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新闻价值”标准,这个标准在整体上与该组织的标准大致重合,但在这个重合的“交集”之外,必然会有一部分是这些“知识分子”自有的、坚持的“新闻价值”。这部分具有媒介人个性的“新闻价值”被称为“新闻理想”更为合适。在这里,我们需要借用“语言意向性理论”来理解媒介人的“新闻理想”对新闻产品的影响。

纵观30年里时政期刊的阶段性变化,可以发现“新闻理想”存在的两个痕迹:一是新闻“态度”的坚守,二是媒介“风格”的标志。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了媒介人的“新闻价值”或“新闻理想”,还体现为一种个人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媒介人个人品质、素养的话语反映,这种看似模糊的“风格”概念,实际上正是市场化时政期刊一种无形的“品牌标志”。

任何一类时政期刊,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里,都有它一以贯之的精神,这对期刊本身而言是一种固定身份的象征,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习惯性心理的标识。如果没有这种统一的长时间存在的风格特征,那么读者难以形成心理认同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媒介在制作新闻过程中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下图描述了新闻发生与传播的过程:

图中圆圈A表示新闻事件本身,新闻事件依存并制约于一定的国家、组织、个人或媒体(也是一种组织)。也就是说任何新闻都是这些社会细胞共同构建的,但是出于国家、组织、媒介、个人的自身利益,新闻事件的公开报道圆圈B选取的新闻事件本身永远只是A的一部分C。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关于事件A的报道B,远比事件A本身大,这是由信息资源的使用特性决定的,世界上的任何资源都是随着使用消耗变少,只有信息资源越用越多。本文把新闻传播的这一属性描述为“新闻发酵”。B大于C的部分是凝结于新闻的部分事实之上的价值取向、态度、情感因素和观点的织体。这就是新闻制作的工艺流程。

由此可见,“时政期刊的话语变迁”,一方面,是由其所反映的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相应变迁;另一方面,时政期刊的话语变迁,也产生于其自身在一次次的话语表达的实践中,潜在地改变了社会传统话语的某些惯例,当这样的变化足够大时(更多的媒介在使用这些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媒体传播和人际交流的合力),就有可能影响社会的话语变迁。这两个过程是交互发生的。

参考文献:

[1](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M].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3](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蒋冰冰.新闻语言与城市社会[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第3篇: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最初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中以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学者为代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媒介素养的外延和内涵,并对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作了分析。综合不同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主要有两种核心观点:一是将媒介素养视为利用媒介获取并传播信息的能力;二是把媒介素养与媒介教育联系起来。根据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受众理解和鉴赏媒介内容的能力,使其了解媒介信息传输和加工过程,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媒介内容的本质特性,即媒介内容并非是现实的单纯再现,而是对现实的构建。美国著名学者杰姆斯•波特在他的专著《媒介素养概论》一书中对媒介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他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接触媒体和诠释媒介信息的视角。这个视角的构建取决于人们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较为完善、层次较高的人具有相应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力,相反,知识结构较杂乱肤浅的人,其媒介素养水平也相对较低。他认为媒介素养具有以下特点:媒介素养不是一个绝对概念,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范畴,有的人媒介素养较高,有的较低,但这种状况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通过后天的习得,媒介素养会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提升。

媒介素养是一个复合体,由认知、情感、审美和道德四个层面构成。认知即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思考过程;情感指人的情感感知能力;审美则指以艺术的眼光评价和理解媒体内容的能力。道德层面指从媒介信息内部提取价值观念的能力。认知和情感层面是媒介素养的较低层次,而审美和道德层面则是媒介素养的较高层次。媒介素养能够增强人们正确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美国俄勒冈大学媒介研究学者加里•凡润顿对媒介素养也作了阐述。他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不仅看他能否获取和接受信息,而且看他能否用笔、纸、电脑、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进行信息交流。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媒介素养的人能够熟练运用多种媒体进行信息交流,就像过去只用语言文字交流一样自然。文献研究显示,尽管不同学者对媒介素养的阐述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普遍的认识是媒介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的。这里所涉及的媒介主要是指诸如电视、广播、网络等以视觉听觉符号系统为特征的新型媒体。多数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媒介素养不仅仅是从事大众传播活动工作人员所应具有的素质,而是文化人应该具有的普遍素养,这体现在能够有选择的获取,并有能力解读现代媒体信息的深层意义,最终还能亲自创造自己的媒介产品。由此可见,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对信息时代人们素质的一种更高要求,是对传统“有文化”概念,即说文解字能力的延伸。人们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使自己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所以有些学者把媒介素养和教育相联,在某种意义上把媒介素养等同于媒介教育。那么,在传播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文将着重探讨这一问题。

二、国际新闻传播与媒介素养

国际新闻顾名思义是跨越了一国国界的新闻,它是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国际新闻的形态,学界有以下主要观点:一种是把对发生在本国之外的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视为国际新闻,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世界新闻观”,这种观点为中国媒体界普遍认可。我国家喻户晓的《新闻联播》节目里设有的“国际新闻”栏目,就是“来自外国的消息”。《人民日报》里的“国际版”也是关于中国以外新闻事件的报道,这些都属于国际新闻的范畴。照此理解,最地道的国际新闻莫过于《世界新闻报》、《环球时报》等专名媒体。另一种是把对外宣传视为国际新闻,可以称之为“对外宣传观”。这方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做法较为典型。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上述各单位的英文网络版以及一些其他英文报纸(如Shanghai Daily)和电视英语新闻节目等。把上述媒体的新闻传播视为国际新闻传播是完全有道理的,因为他们的传播对象是国外,而对外国受众来说,这些信息都来自本国之外,自然是国际新闻,尽管都是关于中国的报道,更何况上述媒体都有“名副其实”的关于世界性事件的国际新闻报道。还有些学者把全球性的新闻报道视为国际新闻,认为国际新闻传播实际上是世界性新闻媒介机构从世界各地采编信息,并向“世界受众”传播的活动。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国际传播观”。按照这种观点,新闻传播的主体,即媒体,不属于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而是不受任何政府支配的跨国媒体,而受众也不限于某一地区或国家,是国际受众群体,这一观点是信息全球化的具体体现。基于这一观点,诸如CNN、BBC一类世界媒体一般所传播的新闻皆属此例。从以上三种观点中不难看出,“跨国界”是国际新闻传播的显著特征。不管是“世界新闻观”、“对外宣传观”还是“国际传播观”都强调新闻传播活动的世界性或国际性。相比较,从传播方向上看,“世界新闻观”和“对外宣传观”都是单向的,前者是“引进来”,后者是“传出去”,而“国际传播观”则是交互的,既有“引进”又有“外播”,新闻传输的范围更为广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际传播观是国际新闻的广义范畴。采取这种广义的国际传播观,有助于构建全球化的信息交换平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在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融入世界,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媒体自然肩负着对内传播世界信息、对外宣传中国的双重责任,以便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与此相一致,我国国际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也必然具有双重性:对国内受众主要是做好“报道世界”的工作,对国际受众则要履行“宣传中国”的职责。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工作者的特殊使命。从结构上来讲,国际新闻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必然具有所有新闻活动的一般属性,即新闻性和大众传播性。除此以外,因为国际新闻是跨越国界的新闻传播活动,那么还应具有涉及不同国家文化交融的跨文化性。新闻性。新闻性本身包含大众性,但新闻又不同于诸如电影等其他大众传播内容,因而这里专门与大众性区别开来。把新闻性作为第一要素提出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新闻性是国际新闻传播的根本属性,是它赖以存在的前提。国际新闻可以有不同的形态,但哪一种形态都离不开新闻这个中心。这就是说,国际新闻从业人员首先必须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新闻业务所要求的一切基本素质。大众传播性。新闻传播依赖的载体是大众传媒,因而必然具有大众传播性,这对于国际新闻传播也不例外。任何形态的国际新闻都具有大众传播的一般属性,例如传播要借助于大众媒介工具、新闻受众具有广泛性、不确定性、自主性等特点,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要有实效性和可信性等。这就意味着国际新闻工作者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大众传播工具,认识大众传播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并熟知大众传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跨文化性。按照“媒介文化”(mediated cul-ture)研究的观点,“新闻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文化是一种传播文化和文化传播”。如前文所述,国际新闻是跨越国界的新闻传播活动,这就必然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人员之间的交流,即跨文化交流,这一特点决定了从事国际新闻传播的工作人员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工作者,而且还是跨文化传播者。因此,国际新闻传播还具有跨文化的特性,这一点是国际新闻区别于一般新闻活动的特殊属性。总之,跨国际、跨语言、跨文化的性质是国际新闻的特殊性,它决定了国际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一般新闻业务的基本素养外,同时还必须具备跨国际、跨语言、跨文化的媒介素养。

三、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国际新闻传播是跨越国界的信息流通,这种传播活动的载体是新闻信息,但其实质却是跨文化交际(或跨文化传播)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在传播过程中承载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国际新闻传播主体,即作为信息发出者的新闻工作人员,将异国的新闻事件通过一定的文化视角进行解构、编码形成“国际新闻”,再将其传输给作为信息接受者的本国受众,这一过程正是一个交互的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编译码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际新闻是通过大众媒介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具有跨文化交际的一般属性,即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到不同文化和语言的交流与转化。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恰当交流与转化成为国际新闻传播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文化和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传统。了解各国文化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前提。一些文化研究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中人们交际的目的是“贯和”,通过谈话融洽关系,言语表达比较委婉。而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中人际交流的目的是“个人本位”,在于通过说服、规劝来伸延自我,言语表达上比较直接。这一点体现在对应的语言及其使用上也有差异。语言文化的差异往往表现在实际交流中。在东方特别是中国,语境对言语行为的影响很大,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会大相径庭,这也就是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而西方人在很大程度上靠清晰的言传,语境虽然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与东方相比还是相对较弱,也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更注重“face value”,即相信言语本身。

与此相似的是,在汉语、英语篇章结构对比分析中我们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中国人在谈论某一问题时,不是直接切入主题,总是经由一个次要到主要,由相关背景信息到话题发展的过程。人们在向别人提出要求时,总是先陈述原因、背景,以使对方有个思想准备,引起对方同情和理解,之后才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西方则相反,他们径直提出要求,开门见山,对原因的陈述则有可有可无。对于国际新闻传播来说,哪些跨文化因素制约着传播效果呢?实际上,文化差异存在于国际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我们以中美文化差异为例,从传者、传播方式和接受心理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传者来看,由于新闻传播主体———新闻记者是有意识、有思想的人,导致新闻信息传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新闻记者本身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美记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所持有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这就会反应在新闻报道上两者选用的视角和叙述方式不同,最后有可能导致同一新闻事件不同记者的报道却会使受众得到不一样的信息,这一点在国际新闻报道特别是有关国际政治事件的报道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这当中除了新闻记者本身的偏好所致以外,更多的是不同文化和价值取向所使然。其次从传播方式来看,中美属于不同的文化语言体系,因而在叙述结构、语言习惯和表达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也反应在新闻传播活动之中。根据文化语境的相关理论,中国文化属“强势语境”,所传播的信息很多情况下不是靠传者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靠听者“悟出来”。在交流方式上,中国人一般重含蓄,忌直言。在表达风格上,汉语讲究工整对仗、和辄押韵等技巧。与之相对,美国文化属于“弱势文化”,传播的信息主要靠传者明白地说出来,而不是靠听者“悟出来”。在交流方式上,美国人喜欢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在表达风格上,英语一般讲究简洁、明确。最后从接受心理来看,由于不同的认知习惯,中美在传播取向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受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社会关系、和谐统一,因而倾向于采取集体取向的主导模式。与此相对,美国人更注重自由平等和个人价值,所以倾向于采用个体取向的主导模式。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国记者的视角可能更突出集体观,而美国记者的视角往往会从个体本身出发。

四、结语

第4篇: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迈克・麦金(Mike McKean)教授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新闻项目创始人之一、密苏里新闻学院未来传播技术中心主任、密苏里大学信息科技委员会主席。2005年9月,经过两年的前期调研,麦金教授正式创办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如今这个专业已经发展成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三大系。无论在密苏里当地,还是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麦金教授都是新媒体科技教育的先驱之一。他把媒介融合的教育理念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并帮助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学院,如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中国汕头大学和南京大学建立媒介融合实验室并且设计和改进媒体融合专业的课程设置。

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邀请,迈克・麦金教授于6月3日―5日在该院为教师和研究生开设了为期三天的“媒介融合新闻”专题培训。在讲座间隙,本刊特约记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付晓燕就本刊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这位媒介融合教育的先行者――迈克・麦金教授。

媒介融合到底是什么

记者:媒介融合这个概念在中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引起广泛关注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但我知道作为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的创始人,您早在2003年就开始思考并筹办这个专业了,能不能介绍一下您当时的想法?

迈克・麦金:创办这个专业,我们主要是基于三个想法:

越来越多的公众希望能在任何时间,通过任何媒介方便地获取高质量的新闻或信息。因此,未来的新闻专业人才不能仅仅只会一种单一的报道技能,他们必须接受多项专业技能培训,成为能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新闻人才。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都掌握了媒体内容的制作技能,他们比过去的受众要主动得多。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喜欢创作、回应或者对媒体内容做二次加工。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要接受这种强大的转变,并从中发掘出新的机会。

密苏里新闻学院非常重视探索新的媒介技术、新观点以及新的商业模式以指导媒介产业发展。因此,除了最前沿的新闻报道技术以外,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还要了解数字时代受众需求的变化,新观念显然比新技术更加重要。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介融合新闻还处于“精品店”阶段,在当前规模还很小。但我认为,所有的新闻专业学生在最近的未来都应该接受媒介融合新闻的培训。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多媒体报道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体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个报道团队。此外,在新闻事件发生以后,他们也能通过当时能够利用得到的任何媒体进行报道。

记者:媒介融合这个概念现在非常流行,但关于媒介融合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想法。作为媒介融合教育的先行者,您认为媒介融合到底是指什么呢?

迈克・麦金:媒介融合确实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但我认为,媒介融合的定义中至少要有三条线索。

第一个是经济和运营目的。传媒组织融合不同媒介平台来传播新闻,主要是试图赚取更多利润。因为,目前年轻的和富有购买力的受众正逐渐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媒体,因此广告商也在追逐他们。2008年美国学者的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全球网络广告的支出将达到1060亿美元,从现在到2011年,富媒体广告将以50%的速度增长。而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网络广告的增长量将达到25%。同时,著名的咨询公司普华永道也预言:未来两年,任何地区融合平台上的广告投放量增幅都将远远超过其他媒体平台。融合平台上的广告量将占到广告总量的72%。因此,传媒组织都希望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广告份额。

第二个是新闻报道方式。媒介组织融合不同的报道方式制作新闻产品,是为了追求最佳传播效果。例如广播台创办网站为自己的节目补充视觉信息。

第三个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公众(或受众)和媒介之间新的社会关系。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由公众创造的内容越来越多地被专业媒体采用,同时正在流行的社交网络服务(SNS)也对人们的信息分享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都大大改变了公众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关系。公众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媒体的议程设置过程中。因此,如何加强专业记者与公众的互动,使二者的报道相结合也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重新定位

记者:在互联网上我看到一种说法:“社会不需要报纸,但我们仍需要新闻”。意思是尽管传统媒体对公众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有吸引力了,但人们还是需要新闻业,也期待传统新闻媒体在未来能够有所创新。从媒介融合的角度,您认为传统媒体该做出哪些改变呢?

迈克・麦金:我认为传统媒体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通过相关的培训使记者掌握数字报道技术,以便更高效地从事报道活动,并使报道的内容与受众更加密切相关;

第二,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用户创造的内容,但要在用户原创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的编辑、修改和包装,使这些业余记者制作的内容符合专业新闻的标准;

第三,专业的传媒组织还要嵌入到个人的空间中,在媒体与公众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前面我们提到了“拥抱用户创造的内容”,这并不是指坐等观众提供内容,我们还要鼓励公众,提供多种渠道让公众发表观点,让他们在媒体营造的空间里就有关话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美国学者做的一项调查表明,互动性越强的媒体越能激发受众的兴趣。只有使受众介入到媒体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去,他们才会更加关注媒体。

记者:您认为媒介融合给美国媒体带来的一个最大变化是什么?

迈克・麦金:媒介融合给美国媒体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从整体上看,媒介融合对美国媒体最大的影响在于使媒体组织对自身做了新的定位。在过去有些媒体对自己的定位可能是广播台、电视台或者是报纸,但现在则变成了传媒公司。他们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媒体形式,而是广泛采用跟新闻相关的各种新闻报道手段。现在美国的传统媒体都非常重视他们的网站,因为网站是他们弥补单一媒体局限性,开展媒介融合报道的重要平台。如今,美国大大小小的广播台、报纸都开始在他们的网站上提供视频报道。在网站上很多传统媒体也开始尽量淡化过去的广播台或者报纸的身份,而把自己当作一个媒体公司,这样他们就能提供各种媒体形式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采用不同媒体特有的广告手段来与网络媒体竞争。

媒介融合新闻怎么教

记者: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媒介融合专业的新闻院校之一,现在很多中国的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教育者都想知道你们的媒介融合专业和传统新闻学在培养模式方面有什么不同,您能介绍一下吗?

迈克・麦金:不少人都认为媒介融合专业的学生都是为网络媒体培养的。事实上,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我们媒介融合专业的学生确实要学习多媒体技术和媒介融合的报道手段,但他们同时也要学习专业、优质的传统新闻制作准则。因此,我们要求他们至少要精通一门传统新闻技能,比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版面设计等等。这样他们同样也能够为传统媒体工作。

在第一学年,我们给学生开设了一些通识课程,以便学生们了解新闻专业的概况,在未来他们才能更清楚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一些项目激发学生对媒介融合的兴趣。

第二学年,学生就要选择一些初级的媒介融合课程和新闻专业课程。密苏里新闻学院向来都非常重视基础的新闻报道和写作。因为我们认为不管新闻教育如何变革,新闻报道课程都是基础。另外,我们也认为新闻学教育不能太超前,我们不希望离现在的媒体产业太远,因为学生们毕业后还得在这个环境中就业。这一阶段的初级媒介融合课程也就是教学生在新闻文本中如何加入照片、视频、音频资料等等。

第三学年,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选择自己的核心专业方向,围绕这个专业方向再选择一些高级的媒介融合课程。这个阶段的媒介融合课程主要是一些多媒体制作技术,例如:网页、播客、Flash等等多媒体产品的设计。

第四学年,学生们要结合自己的就业倾向组成团队来共同完成一个学期的基石项目。这个项目必须是跟传媒相关的特殊产品或者服务。比如,重新设计一个网站、为商业网站制作一个地方经济新闻专题、为一个网站设计营销战略等等。学生们必须先做一个受众调研,然后根据受众的需求确定自己的项目应该采用什么报道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同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学。课外,我们举办了各种多媒体大赛,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参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今年秋天我们就有一个移动媒体设计大赛。

记者:媒介融合是一个新兴专业,对这个专业的教师来说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能介绍一下你们的教师团队吗?

迈克・麦金:媒介融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老师自然也有很高的要求,我们选用的都是技术型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学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教所有的媒介技能。所以,我们每门课都是团队授课,每个老师只需要把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教授给学生。

记者:很多人认为媒介融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全能记者,您认为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吗?

迈克・麦金:没有任何人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好,同样,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成为熟练掌握所有媒介技术的能手。因此,我们始终认为团队合作是媒介融合的基础。现在传播科技发展如此快,就算学会了一个特定的软件或者工具又能怎样呢?我们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媒介融合的态度――以团队的方式工作,同时记住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要使用各种方式为他们制作不同的内容。我们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主要是全能记者,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

记者:现在英国和美国新闻媒体都正在进行重组机构,缩减编制,大量媒体从业人员失业。在这种就业环境下,你们的媒介融合专业毕业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

迈克・麦金:2005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创办时,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是从大三学生中选拔的,现在为止已经有几届毕业生了。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些学生就业的情况很好,他们的起薪比单一媒体专业学生的平均起薪高。由于经济危机,美国的传统媒体一直在裁员,他们甚至裁掉了很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但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招聘具有特殊技能的新人,比如受过媒介融合训练的新闻人才。

虽然,近年来美国媒体产业的现状不好,但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招生规模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因为,在很多新闻从业人员看来,现在的行业危机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刻回到学校接受培训,恰能获得老一代所不具备的新技术和新知识。

美国新闻业的最大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公信力危机

记者:对世界新闻业,特别是报业来说,2009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国一些历史达百年以上且有一定规模的报纸都先后宣告破产或停刊或停出纸媒版,其他媒体公司日子也不好过。您能不能再介绍一下美国媒体的近况?

迈克・麦金:需要澄清的是,我们说美国媒体陷入金融危机,并不是说美国的媒体不赚钱了,事实上,他们仍然是盈利的,只是他们的利润额下降了。由于美国大部分媒介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当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媒介公司的股票自然也大跌,经济肯定受到严重影响。统计数据表明,受利润下滑和股市低迷双重影响,美国各大媒体公司的股票价格都有大幅下降,这样持有媒体股票的股民和受众会逐渐失去对媒体的信心,从而使媒体公司的经济状况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全世界只有西欧和中国的媒体经济状况还不错。从世界范围看,过去5年里报纸的发行量增长了9%,报纸广告额增长了13%。每天全球有超过五亿人买报纸,其中接近1/5的人在中国。可是,一旦你到了美国,你就会发现新闻业确实是处于危机之中。如今美国全国性电视新闻的平均收视率已经从1990年的53%左右降到了2008年的25%(据《2009年美国新闻媒体状况报告》),而报纸的平均阅读率到2008年9月其增长率分别为-4.6%(非周日版)和-4.75%(周日版)(据《2009年美国新闻媒体状况报告》)。另外,美国的传统媒体不仅面临着受众流失的问题,而且还面临着受众“老龄化”问题。

现在美国新闻业的危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状况,另一个是公众对新闻业的态度。尽管互联网的出现是使传统媒体“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认为一个更重要的,常常被忽视的原因却是媒体公信力的下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如今只有39%的人认为能从新闻报道中直接获得事实真相,55%的人认为新闻报道中带有政治偏见。

记者:面对美国媒体所处的困境,美国学界和业界有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呢?

迈克・麦金:现在美国很多学者和媒介公司的高层都在研究帮助传媒业渡过难关的经济举措,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有效的广告策略。由于美国媒体对广告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要走出金融危机,他们首先得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增加广告收入。近年来,网络广告,特别是网络视频广告、搜索引擎广告增幅很大。特别是像网络游戏那样的渗透式体验广告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的青睐。因此,研究者建议媒体多开发渗透式网络广告。

第二,征收报纸订阅费。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开始为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提供名为“时报读者”的电子版报纸,而非简单的纽约时报PDF版。他们希望通过开发新的传输渠道来增加订阅量。

第三,开发付费服务。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为代表的一些传媒公司现在正计划投资一些新的网络媒体服务,他们希望为特定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然后让这些用户为这些内容和服务付费。

第四,政府经济补贴。有些人认为媒体的衰落是因为资本主义造成的,他们认为新闻产业应采取非盈利的方式,比如政府、基金会、协会资金扶持的方式,使媒体不用为生存和经济利益发愁,而专注于高品质新闻的制作。

第5篇: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走向

近年来,媒介的融合发展,使得新闻传播人才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应对媒介融合变局,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亟须走出固有的狭隘的人才培养思路,建构全新的育人、育才理念,主动融入时代大潮,服务社会。其中,突出学科价值,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助推社会进步,积极开展公民媒介素养,应该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发展走向。

一、突出学科价值,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

媒介的融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新闻传播的进入门槛,越来越多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够比较方便地加入到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化的新闻传播教育就不需要了,未来的新闻传播业仍然要靠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主导。因此,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仍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重头戏”,这也是其学科价值所在。

(一)传媒技艺教育与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并重。媒介的融合发展,使得新闻传媒业越来越需要具备“全套”传媒技艺的职业新闻传播者。因此,加强传媒技艺教育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相对于单一媒介的新闻采编人员而言,融合媒体的编辑、记者需要掌握交叉使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开展新闻报道的能力。所以,高校今后的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调整,培养学生具备多种媒介业务操作技能。

在日常的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处理的信息常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广泛领域。记者、编辑只有具备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视野,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和把握这些不同种类的信息,更有成效地完成新闻报道工作。我国不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都认为记者应该是个杂家,需要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实践表明,单纯注重媒介技艺而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将使学生在专业上缺乏长远发展潜力。新闻工作者业务上的专、精、深,往往需要多学科素养作铺垫。特别是传媒业的数字化发展,弱化了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的技术性要求,使得普通人略微花点时间也能掌握新闻传播的一般性技能。但是,将新闻报道做精、深、透所需要的相关人文社科知识素养却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迅速堆积起来的,而是需要系统化的学习和久长时间的消化、吸引和积淀才能形成。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在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时需要将传媒技艺教育与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并重。

(二)新闻职业精神传承与业务实践能力训练兼顾。在媒介融合趋势下,随着非职业新闻人的信息传播活动的增多,职业新闻传播者更加需要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和专、精、深的业务实践能力以体现比较优势,确立自身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意义。因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兼顾新闻职业精神传承与业务实践能力训练。

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今后新闻工作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职业压力与职业风险将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势下,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工作者能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履行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职能,有效服务社会的重要保障。新闻传播教育要向学生传递新闻职业信仰,教给他们应该遵守的行业规则和职业伦理;要让他们树立对新闻事业的责任感、事业心,传承前人优秀的新闻职业精神、职业理念和职业风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要求和使命有明确的认识,才可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自觉抵制各类不正之风,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另外,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杜绝片面的理论说教,要让理论与实践以合适比例相结合,重视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成为新闻院校的重要课题。”[1]不仅要培养和锻炼学生采、写、摄、录、编等多项业务技能,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深化对新闻传播规律、媒体运行规律的认识,建构新闻传播职业修养。

二、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

从长远看,媒介的融合发展消除了传媒业固有的业态分隔,有利于我国传媒业的资源整合和资本重组,从而为传媒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传媒经济的繁荣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不过,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和传媒经济的繁荣,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保证。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传媒业已经由依赖名记者、名编辑的时代进入了更加需要出色的媒体经营者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关注传媒业发展变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对策研究,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应该成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走向。

(一)关注传媒业变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对策研究,导引传媒业发展。媒介融合不仅消除了不同形态媒体间的行业壁垒,同时也促进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电子通讯间的产业融合。习惯了“划地而治”和有等级差别的中国新闻媒体如何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进行改革,突破现有的体制束缚和区域限制、行业限制,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整合,以推动整个传媒业的加速发展,需要理论界能够及时给以指引。我国现有的新闻媒体中报刊部分是事业单位部分是企业组织,广播电视都是事业单位,出版社和网络公司则基本是市场化运作的企业组织。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与企业组织之间存在着角色冲突,二者融合到一起,该怎样发展?传媒业的融资问题如何解决?政府有关部门又如何划分监管权限、履行监管职责?这些都需要有相关的对策研究提供支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机构无疑可以借助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有效地分担上述难题,进而导引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二)培养媒体职业经理人,推动传媒经济走向繁荣。从国际趋势来看,中国传媒业要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获得充分发展,必须借助资本市场这一杠杆,运用资本运营手段来筹措资金、加速扩张。同时,中国传媒业运行的侧重点也要由新闻采编、报道策划转移到经营管理上来。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传媒业日渐意识到经营管理对其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显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传媒业的经营管理非常滞后,适应市场化运作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极度短缺。“而我们当前新闻媒介缺乏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高层管理人才、既擅长新闻采编又精于策划组织的中高层新闻人才。”[2]中国传媒领域迫切需要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特别是需要大量完全意义上的优质传媒职业经理人来为媒体服务。在当今中国,传媒业往往既承载着意识形态宣传功能,又担负着公共文化服务任务,还履行着产业经营主体职责,传媒业在发展中需要兼顾意识形态、社会责任和媒体利益等多重诉求间的平衡。因此,中国的传媒经营管理人员一般需要具备三方面能力:一是有政治头脑和国情意识,具备把握政策走向的能力;二是熟悉新闻业务,懂得采编业务的具体运作;三是媒体经营管理的能力,深谙管理、营销、财会、金融投资等经管知识。特别是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中国传媒业越来越需要熟知国情,懂得新闻业务知识,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理念及技能,以媒体经营管理为职业的传媒职业经理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主动顺应这种迫切的社会需要,将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

三、助推社会进步,积极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由传媒系统所建构的媒介环境,己经成为人类社会继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之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系统。它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甚至形塑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精神世界。而媒介融合的推进,进一步加深了人类社会媒介化的程度,使得人们对媒介环境的依赖度继续增强。人们不知不觉间习惯了依照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来认知社会、理解社会,并据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这种情势下,媒介素养即具备合理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对于生活于媒介化社会中的每位公民来说日益变得重要。近年来国内频发的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中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局面,让人们见证了公民媒介素养缺失的可怕性。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大众,都需要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因此,加强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刻不容缓。在目前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主体缺位的情况下,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机构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责任,成为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

媒介素养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早期的媒介素养主要是使用语言文本的能力,随着电子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媒介素养逐渐从使用声音、视频媒体的能力发展为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尤其是使用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能力。同时,媒介素养的层次也从当初简单的读写能力,发展到能够理解媒体内容和形式后面的权力关系,能够赋予各种符号以意义,并使别人能够理解。在媒介融合时代,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意味着掌握了一套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意味着具备了一种把握世界和介入世界的理想方法。它要使人们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既能理解其意义,又能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并具备一定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以解决他们如何与媒介相处的教育,既要培养他们认识媒介、理解媒介的能力,也要培养他们运用媒介的能力。“在资讯日益发达、人际网络日益紧密、媒介生产环节日益为受众所熟悉的今天,受众不仅仅要行使自己作为媒介内容消费者拥有的反馈的权利,而且要行使一定程度参与媒介制作的权利,至少在某个制作流程上可以发挥一定作用”[3]。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公民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媒介素养的普遍提高,不仅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是一件幸事,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件幸事。综上所述,面对媒介融合发展态势,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应该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锐意改革进取,努力开拓创新,积极调整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思路,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才能走向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黄楚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当代传播,2010(6).

第6篇: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生产流程;规制融合;多维内涵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放松规制的语境下,不同传媒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达到内容、平台、网络、渠道和终端的融合,实现数字化、互动化、集约化的融合新闻生产的过程。媒介融合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内涵,需要积极面对。对于传媒业来说,需要改造新闻采集、编辑流程和组织架构,再造新闻生产的流程,建构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对于传媒规制者来说,需要树立融合规制理念与思维,为媒介融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媒介融合的发展与演变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媒介融合。一旦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各种信号被数字化,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信息,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可以以无数种方式来改动和处理它,并把它传给各种终端,就产生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我们生活的数字化的媒介环境。

1994年,第一次提到“媒介融合”概念的是《纽约日报》,它在报道《圣荷西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名为《水星中心新闻》电子报服务的时候,文章标题是“第一次媒介融合”。1995年,《论坛报》《时报-镜报》、奈特-里德报业、先进出版公司、考克斯公司、甘乃特报业、赫斯特、《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各出资100万美元组建了新世纪网络公司,通过互联网获得读者和在线广告。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坦帕市新建了一座传媒大厦,一共投资4000万美元,将《坦帕论坛报》、电视台WFLA-TV、网站Tampa Bay Online一起搬入新大厦办公。虽然一起办公的报纸、电视台与网站各有独立的人力资源、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是,可以共享资源。对于突发新闻事件,设有专人指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传递新闻给三家媒体,协调对新闻的采访与。

有了媒介融合的实践,理论工作者开始总结媒介融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拉里・普莱尔(Larry Pryor)从新闻生产的角度给媒介融合下个定义,他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7日、每日 24小时的周期运行。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尼其森(Andrew Nachison)从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角度给媒介融合下个定义,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融合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融合新闻”的类型: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所有权融合。[2]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的戴默(Lori Demo)等几位学者在论文――《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一种模式》中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具体包括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融合等不同媒介融合层面。[3]这些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媒介融合的多维内涵。

我国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05年,著名学者蔡雯教授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将媒介融合这个“舶来品”引入国内,她系统介绍了美国媒介融合的现状以及融合为传媒业带来的变化。她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同传媒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的过程。[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从Web1.0向Web4.0快速推进,我国的媒介融合也在不断演进,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这个阶段,传统媒体直接把内容搬到互联网,处于“翻版阶段”。信息的传播是单向性的提供,受众被动接受。传统媒体是主要的信息提供商,互联网仅仅是一个新兴载体。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开设自己的新闻网站,提供电子版报纸,报纸开始实施数字化战略。

第二个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发展。网络成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平台,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博客(Blog)成为这个阶段的互联网新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技术和平台上完美融合,报纸网站的内容与印刷版有了较大区别,新增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特点而传播的内容;广播电视网站除了转播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外,开始提供自己编辑的新闻;网络媒体开始利用自身优势来进行新闻内容的取舍与传播。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报纸网站、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刊、数字化平台、电子阅读器、手机二维码、户外数字媒体、电子商务、移动采编系统等九大类“数字报业的创新方向”。

第三个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等,形成了人和网络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促使媒介融合从内容融合、平台融合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融合。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综合了包括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成为综合的信息服务者,开展电子商务、游戏娱乐、网上社区等其他服务项目。

二、多维视野下的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因使用语境不同,具有不同的所指,厘清其不同内涵尤为必要。总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意义。

(一)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渠道有机联结在一起,衍生出不同形态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实现全媒体传播的业态。例如,人民日报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工作,已经从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方阵”,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屏、微博、微信、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体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传统媒体积极涉足新媒体业务,开办微博微信公众号;依托自身的丰富媒体形态资源,介入网络、IPTV、移动电视与手机等多媒体领域;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合作,发挥多平台互补优势,通过多渠道传播全媒体信息。

(二)内容融合

在媒体融合之前,我们已经习惯了媒体机构单一介质的运行。如报社以纸张为介质,以文字、照片、图表等传播符号进行信息传播;广播电视台以电波为介质,通过声音、画面、视频共同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随着数字编码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成为可能,数字化后的素材和内容促进了内容融合。媒介融合促进了内容生产的融合,受众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频、飞信以及QQ、MSN、人人网等社会流工具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逐渐盛行,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为内容融合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网络融合

网络融合主要是“三网融合”,就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三网功能趋于一致,能够提供包括文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业务之间相互竞争,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网融合的本质实际上是广播网和通信网都与互联网融合,三网融合的核心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网络融合目的是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寡头竞争,消除垄断,提高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多样、快捷方便的信息和文化服务。

(四)平台融合

随着智能化终端的不断涌现,网络的数字化、宽带化、交互化与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广电平台、网络运营平台、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以及政务平台等多种平台逐步融合。例如,中央电视台正在建设中国视频云服务平台,已经成立央视新闻、央视影音、4G手机电视平台等项目组,加快实施融合发展项目,建立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四大平台的协同联动,向手机、电视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视和户外大屏等多种终端分发内容。

微信、微博、二维码平台、客户端成为媒体与受众互动的最便捷的融合平台。微信、微博传播新闻信息,制作话题;二维码平台连接线上线下,与用户实时互动;客户端成为最活跃的传播平台、经营平台。特别是随着4G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移动客户端成功超越电脑版客户端。各个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各种客户端,例如,报纸客户端、节目客户端、频率频道客户端、新闻客户端、阅读客户端等,形成了客户端矩阵。例如,湖南广播电视台的移动客户端“芒果TV”、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啊呦”、四川广播电视台的“熊猫视频”、浙江广播电视台的“中国蓝”等,影响力较大。一些地市级媒体的客户端影响力超出了当地,覆盖全国,成为重要的传播与经营平台。

(五)终端融合

终端融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数字终端设备融合,二是终端设备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的融合。终端融合最终实现通过单一设备就可以兼容所有类型媒介。例如,电视、手机、电脑都具有打电话、上网、看电视的功能,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等三屏逐渐走向合一。在媒介融合时代,将打破原有的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渠道,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不同的载体视为一体化的“融合信息终端”,以新闻内容在不同载体的相互嵌入,以新闻内容的多形态化,实现全天候传播,满足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六)所有权融合

发达国家的媒体所有权融合是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的方式实现的,呈现跨媒介、跨行业与跨国界的特点。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阻隔,我国传统媒体单打独斗的局面较为普遍,迫切需要所有权融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多媒体传媒集团。通过政府的推动,我国也形成了一些所有权融合的跨媒体传媒集团,例如成都传媒集团、佛山传媒集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等,这些传媒集团涵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以及出版等领域。但是,我国传媒集团还存在产权不清、主营业务不突出、受众定位缺乏差异化等问题,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与一体化运营,甚至形成了地方垄断。我国鼓励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所有权的融合,近年来,这方面的所有权融合不断推进。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并购事件总共超过165起,排除有23起未透露并购金额的案例,其它并购事件的金额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0%。

(七)机构融合

媒介融合要促进组织机构的融合,改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分立单干、各自为政的状况,适应融合新闻生产的需要,构建融合型的组织结构。例如,BBC的媒介融合不仅仅呈现在终端上,而且体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整合中。BBC将原来各自独立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部搬入一起办公,共享资源,形成一个跨平台的多媒体新闻中心,将融合理念贯穿于新闻生产、传播和反馈过程中。BBC新大楼的新闻编辑部堪称“超级编辑部”,中心是一个由八个工作台组合成的棱形的中心调度区,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的工作区围绕大厅中心呈四处放射状。由中心区向两边呈放射状散开的工作平台,一半是面向国内受众的国内部,一半是面向国外受众的国际部。这样的编辑部设计恰恰体现了BBC媒介融合的理念。

(八)管理融合

管理融合包括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体现为国家的媒体管理体制的融合,微观层面是指媒体内部的管理机制的融合。为了促进融合,2013年我国合并了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了融合性的规制机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不同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例如,我国对IPTV、手机电视与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遵循《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实行融合规制。在微观管理层面,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一些省级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探索与新兴媒体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导向管理与运营管理的一体化,实现传媒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与共享融通。

三、融合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

媒介融合的基础是生产形态的融合,其核心是开发与共享内容资源,生产与传播融合新闻。因此,它必然要改变新闻传播流程,形成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和营销方法,实现从载体到内容,从采集制作到传输、接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形成新的融合生产流程。

(一)再造融合新闻生产指挥中心

再造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生产流程,核心是要建立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对整个新闻生产流程实施有效指挥调度和有序调控管理。

按照融合新闻生产的要求,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的管理模式是:调度中心位于这个平台的中央位置,其他纸媒、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业务部门环绕周围。调度中心统领选题管理、线索管理、内容管理、用户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统筹新闻信息采集平台、线上线下编辑平台、信息平台与用户管理平台,并使之一体化运行。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的决策层,要是一个既懂管理又能协调新闻生产的创新团队,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一名擅长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决策与领导作用。

针对重要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要实行滚动式信息管理和重大新闻动态式的整合策划,指挥中心根据其稿件的新闻价值,决定呈现的方式,转而分发给各自编辑业务部门进行深加工,并分别在不同介质平台上对外。信息调度中心通过数据库储存、加工和处理,形成自有的信息库和内容超市,供新闻生产者选取或向外传播。[5]

(二)全能记者的多媒体信息采集

媒介融合时代的全能记者,必须具备跨媒体传播思维,同时又是“一专多能”的新闻信息采集者,能够娴熟地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采写技能。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需要跨媒体思维进行新闻信息采集,这考验着记者的思维能力、采访技能与现场应变能力。

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全能记者”,具备能写、能拍、能摄的基本技能,能够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等大学都在重新设置新闻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为未来的“全能记者”培养多方面的才能。这种未来记者的基本技能是,可以携带一个苹果电脑、索尼数字摄像机、录音笔和移动卫星手机,完成所有音频、视频以及Flash的编辑工作。“全能记者”能够根据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采集文字稿、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等进行报道。[6]

融合媒体时代,在后期编辑平台,必须有一支适应媒介融合的新闻编辑队伍和运行机制。融合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除了必备新闻策划能力、对信息的整合能力、编辑能力、把关能力,还要熟悉数字化媒体设备技术,对来自记者的新闻信息、用户信息、数据库信息进行分层处理,了解各种媒体的操作技能和传播特点,具备深入解读新闻能力、快速的现场反应能力、多媒体信息整合能力等,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闻编辑要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层处理,实现新闻资源整合开发。所谓分层,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要按照多形态多终端传播的要求,对内容资源进行分类处理。其二,按照受众的需求,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媒体分层开发。根据新闻内容及传播媒体的特性,对相关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新近发生的资讯类信息,编辑要及时编发到网络、手机、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提高其传播的时效性;需要现场报道的,则可考虑编发电视节目和视频节目;需要进行深度报道的,可发挥平面媒体的特点进行深入解读,也可用电视专题节目、视频专题节目的形式做深度报道,还可以利用微博形式,吸引受众参与其中。

(四)多媒体终端的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终端是新闻传播流程的最终出口,也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流程构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融合新闻生产需要具备一套可以在统一界面上加工与编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编辑根据各种不同终端的特质加工整合,以报纸、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户外大屏、移动电视等多媒体渠道多媒体信息,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扩大受众规模。跨媒体信息的融合终端主要有三大类:即网络终端(电脑)、移动终端(智能手机、 Pad)和电视终端(IPTV、互联网电视)。

信息终端是与用户接触最密切的端点,加强信息终端的用户管理,是提高新闻信息传播与服务效应的关键环节。用户终端管理要集中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建立用户生产信息内容的上浮机制,使用户生产的内容(UGC)成为专业新闻生产(PGC)的有效补充。第二,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对多介质信息终端的信息接收和反馈状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用户的兴趣点;依据用户对所接受新闻信息的意见和评价,及时改进新闻产品。第三,建立用户档案资料。要利用数据库和信息推送技术,对用户进行细分,建立用户管理档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新闻产品。

注释:

[1]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forum, HongKong, June 5,2001.

[2]Stephen Quinn and Vincent F.Filak, Convergent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 Elsevier,2005,P5.

[3]Dailey,L.,Demo,L.,&Spillman,M.(2003),The convergence continuum: A model for study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dia new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Kansas City,MO.

[4]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

第7篇: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生态环境;发展对策

生态系统在生物学上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而媒介生态系统就是由媒介的群体和媒介生存发展的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看,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的动力既来自行政、经济、文化、技术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整合,也要求新闻媒介从业者对新闻报道进行规范和调整。通过内因和外因的组合,巩固我国电视新闻在新旧媒体融合的结构性调整中的话语权。

一、我国电视新闻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制度生态环境因素

我国目前的电视制度有人用“事业建制、管办合一、四级建设、喉舌定性”来形容。在不断深入的市场经济建设环境下,这样的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要求。

1.现存体制变革困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多种经济方式共同发展。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媒体都属于国家公有制的性质,作为一个国家的公共机构,电视媒体一直由国家直接管制。改革开放后,媒体业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电视新闻业务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方式,社会资本很难进入电视业务领域,自身运营资本已经无法满足电视产业自身的资金需求。再者,“管办合一”的制度下,政府部门和电视台管理职责重叠,权限冲突。在先进的制度下,电视新闻正常的生态系统运转困难,各方面协调不顺,运营机制矛盾重重,从而大大削弱了电视媒介的生态机能,只能导致电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要扭转这种局面,只有通过改革体制。

2.区域、行政管辖重合困局

打开电视机,每个省台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在放本省的新闻,县上电视台是本县的新闻。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国家中、省、市、县“四级办“的电视体制模式使媒介市场被分割、细分。除了央视可选择范围广泛外,其他的则有31个省级电视市场瓜分,每个省的电视市场又从本地域内部市场进行细分。这则导致了我国电视新闻市场从横向基本上是封闭的,各省电视媒体的市场运作,想在其他省市推广是很难的。媒介信息深度不够,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这种人为分割,破坏了媒介生态的互动性原则。使电视新闻无法平等的在全国大市场进行竞争。

(二)经济生态环境困境

所谓经济生态环境是指构成媒介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出模式的因素,它包括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等。社会经济状况包括经济要素的性质、水平、结构、变动趋势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市场及自然等多个领域。媒介多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交通运输、资源等情况,是制约媒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电视新闻业的经济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1.电视受众遭遇新媒体瓜分

在我国,电视刚刚出现的时候,由于受众经济水平不高,物质需求占主导地位,受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远远不及现在,并且由于社会发展缓慢,手中的娱乐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受众对传统电视媒介的要求不高,电视媒介发展压力较小。但是近几年,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强势成长,很大程度上瓜分了电视媒介的受众资源。

2.盈利模式单一

和西方媒体相比,我国电视台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而在发达国家,广告收入约占整体收入30%,基本付费收入与额外付费收入占总盈利绝大部分。

众所周知,我国的电视新闻媒体受行政影响较大,放开电视媒介市场,打开多元盈利渠道,对现行体制会造成不小冲击,行政管制也是制约现在电视媒介盈利的重大因素之一。

(三)文化生态环境因素

这些年来,我国电视的产业化、集团化得以迅速发展。媒体集团化会导致媒介产品同质化的现象,其根源问题在于媒介集团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过渡迎合受众口味,以受众需求为风向标,淡化媒介社会责任。媒介产品商品化的一个明显的表现即,节大部分节目形式、内容基本一致,照搬,照抄,完全没有新意和特色,近些年还出现一些从国外直接购买的节目来做,有人称这是一个媒体版权的狂欢的时代,媒介集团只要出足够的资金即可买到国外的节目版权,其中内容详尽,媒体只需按照要求布置现场,按部就班。但是依靠从国外买版权的形式使我们的媒介丧失活力,沦为赚钱工具,对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从技术生态因素

网络的诞生对电视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以其信息的自由行、海量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在短暂的时间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电视媒体表现出了自身存在的缺陷,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手机都抢占了很大部分的电视受众,所以多元的媒介形式迫使电视要在提升节目质量的同时注重电视技术的开发,满足信息时代受众对电视的新需求。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媒介发展史,媒介技术的改革,传播工具的诞生都会迅速的改变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所以新技术改革,是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丰富电视媒介技术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策略

1.破除行政割裂,整合新闻资源

① 跨地域经营

跨地域经营是传媒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部分电视台曾发起过多次跨地区的合作,省台之间的联盟、城市区台的联盟,沿海地域台的联盟、有线台的联盟都是媒介跨区域经营的趋势,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对媒介提出的新要求,虽然目前没有改变我国媒介跨区域经济模式的现状,但是市场化的发展,这种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模式,如西部频道、西部黄金卫视、旅游卫视等顺应时代潮流的跨区域经营媒介模式都是鲜明的例证。广发办[2001]46 号文件《2001 年至 2010 年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后十年要“建设若干个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力、影响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政策上的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② 跨级别经营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企业只有大小强弱,没有行政级别,企业之间只是相互竞争,以强食弱,效益好,管理先进的而企业兼并管理老陈,效益差的企业,而在中国,电视产业机构都是依附各级政府部门,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之分,比如中央电视台作为部级电视台是副部级单位,县级电视台是副科级单位。因此中国的电视产业有严重的“行政本位”的思想,这使得电视行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非常尴尬,社会利益与媒介经济利益的博弈使媒介从业者无法抉择,由此可见,媒介身份的双重性是媒介发展的障碍,行政化与市场化的矛盾是阻碍媒介发展的桎梏,媒体的集团化并不彻底,媒介集团行政色彩浓厚,用此,媒介要实现跨级别经营必须要大胆的进行行政改革,以产权为纽带,破除行政本为带来的影响,应该允许电视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受到行政级别高低的限制,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自由竞争,充分展现媒介自身的活力。

③ 跨行业经营

跨地域经营是中国电视产业破除横向整合的途径,跨级别经营将为中国电视产业破除纵向整合的障碍,跨行业经营把媒介产业从孤立的垄断中解救出来,参与产业市场的循环,获得超常规的能量,中国电视行业独特的地位,行政化、集团化双重身份,媒介垄断地位的合理性受到理论、技术、实践等多方的多重质疑,跨行业经营已经成为产业内外的共同呼声,中国电视产业要实现跨业经营,尤其是让其他行业跨到电视业里来经营,首要的问题就是对现行的法规和政策进行检讨和调整,因为跨行业经营方式多样,如跨行业投资(包括直接投资注册新企业和参股)、跨业联营、跨业购并、跨业租赁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如果上述跨业经营是指电视产业企业到其他行业去经营,那是被允许或默许的(电信业除外);如果上述跨业经营是指其他各行业到电视行业来经营,那是被法规和政策所明文禁止的。

2. 多元发展,扩展利润来源

多元化发展战略是电视媒介产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充分发挥自,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源,与社会资源形成良性的互动,我国电视媒介产业与国际电视媒介产业差距较大,国际电视巨头庞大的产业规模是建立在他们延伸的经营产业之上,媒体多元化的投资经营方式主要集中为三个类型:横向多元化,纵向多元化、混合扩张,跨行业多元化。横向多元化主要是指与媒介集团主导产品相近的行业或产品发展;纵向多元化主要指向电视媒介集团与上游供货商,下游分销商建立完整、共同形式的产业链,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利益最大化经济效益;传媒混合扩张主要指跨行业多元化发展。中国目前宏观经济一直保持健康快速增长的状态,电视产业有足够的条件和资源利用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发展,发展媒介的延伸产业经营,对媒介集团获得更多的资金、产业经营、资本经营提供机会。实现良性的循环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视媒介集团。但是,在探索电视媒介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寻找多元投资方式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些原则性问题,媒介生态理论不能忽视,遵循适度原则。有些媒介集团超出媒介生态耐力界限和要求,对电视媒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有些电视媒介集团没有充分的进行市场调研,盲目多元化扩张,进行多项与电视广播毫无关系的产业,例如盲目设子娱乐业、旅游业、房地产等等,这种情况不但不会增加电视媒介集团的效益,反而对媒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此外,电视媒介延伸产业的发展,。对社会闲置资源的合理开发起到促进作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促使电视台从事业型单位转化为经营性企业。

电视媒介集团多元化经营模式不仅可以为企业增加收益,分散经营风险,同时也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和模式。多元化投资或延伸产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不进入没有可能形成新优势和不能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的行业或产品。而应依托原有的基础,逐步稳妥地拓展,先围绕原有产业及相关产业拓展,逐步传递到其它产业,这样,才能在每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时,都形成新的优势。

3.与新媒体合作,实现跨媒体经营

媒介融合成为当下媒体生态环境的一大趋势,电视的诞生没有取代广播,报纸,网络的出现虽然分割了一部分电视受众,但电视仍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主流媒体,各媒体以自身的优势并存,媒体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出现相互替代的现象,反而明显的出现媒介融合的现象,印刷术的诞生并没有取代语言传播的地位,电讯传播也没有取代印刷术的地位,因此,新媒体的诞生也不会取代电视,电视媒体聪明的做法不是与新媒体抗争到底,而是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化敌为友,跨媒介经营,使媒介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体系,丰富共享资源,互利共赢,相互协作,通过相互合作实现跨媒体间的经营。

三、结论

当今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电视新闻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无时无刻不再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动力既来自行政、经济、文化、技术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整合,也要求新闻媒介从业者对新闻报道进行规范和调整。通过内因和外因的组合,巩固我国电视新闻在新旧媒体融合的结构性调整中的话语权。(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敏直:《媒介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2]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著,甄春亮等译:《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赵月枝:《公共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4]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崔保国。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传媒报告,2003(2)

[6]刘云,试论中国电视文化生态的转型[J],中国电视,2007(4)

第8篇: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发生显著转变,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日趋清晰,其中,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有效途径,引起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新闻发言人的信息,直接体现着政府公信力,也与媒介公信力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本文拟从国内新闻发言人的媒介公信力的视角做一概要分析。

一、国内新闻发言人的媒介公信力及现状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受众是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主体,在如今激烈的传媒行业竞争中,媒介公信力既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由于新闻发言人需要借助多样化传媒来信息,既为媒介提供了重要信息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媒介的公信力,这与新闻发言人自身的媒介公信力又构成什么关系,也就成为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新闻发言人及媒介公信力的基本内涵

有专家认为,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的新闻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会,或约见个别记者,有关新闻或阐述有关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逐步成熟,新闻会以及新闻发言人也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所谓媒介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媒体公信力的高低,决定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媒体公信力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对于媒体来说,就是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独特优势的资源和能力[2]。

本文分析的新闻发言人限于政府系统,作为面对受众上情下达和传播信息的信息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直接依托政府的一类大众媒介。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革命,为信息总量激增、信息的传播和处理方式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媒介公信力也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发言人如同一个具有高品质的品牌,它是一种无形的载体,具有其特有的价值和个性。其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形象对整个产业链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发言人也是一样,只有让受众信服,在受众意识中树立可信赖的正面形象,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受众才能与之配合,并且达到预想的传播效果,从而减少负面反应。因此,打造具有高水平媒介公信力的新闻发言人,是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决策执行力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现状

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为界,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渐改进和成熟,越来越成为体现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式。总体上看,在面对突发事件、国际局势、国内外事务等方面,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基本上及时作出反应,为媒体提供权威性信息,保持与公众信息通畅,在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部分政府新闻发言人在一般事件面前尚具备应对的必要能力,然而,在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危机性事件时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回应媒体的语言和方式欠周全。更多关注向媒体既定信息,忽略媒体反馈的公众意见,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近期一些部门新闻发言人回应媒体的语言和方式屡屡引发众议,不说不行,说了不信,说多错多,似乎成了他们难以避免的尴尬。二是在对事件真相尚未掌握条件下匆忙应对。缺乏系统战略,信息搜集分析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例如,“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这是在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铁道部新闻会中,其新闻发言人因此闻名网络并引来公众普遍讨伐的一句话,而会一开始他说“请你们相信我,你们相信吗?给予我信心”,其中“你们相信吗”不少于三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发言人对媒介公信力自信心不足的状况。三是信息不及时不够客观全面。从部分政府新闻发言人信息类型看,形式上公开多,实质上公开少;结果公开多,过程公开少;原则方面公开多,具体内容公开少;公众被动接受多,主动参与少;公开政府正面信息多,公开负面信息少[3]。

因此,正确看待和客观分析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现状,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发展迅猛的新形势下,政府公信力会与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2011年3月11日因日本地震导致核辐射危机,使国内部分地区群众轻信“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和“海洋污染影响盐生产”等传言,引发席卷多个省市的抢盐风潮。应该说,政府对此事件的反应要比非典时期快得多,但直至3月17日,政府和各大媒体迅速大量辟谣和食盐供应充足信息后,一些地方民众依然狂购食盐,再加上商家推波助澜,一波接一波地形成“食盐恐慌”,后来抢盐风波平息了,却又引发退盐潮。这一案例表明,在类似的突发事件中,部分地区公众对政府通过媒体信息的信任度偏低,导致辟谣信息难以通过媒体传播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影响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关键因素

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制度,让新闻发言人统一事件真相与处理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行为的重要体现。从深层次来看,影响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制度建设。

(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理基础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求政府信息公开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是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所规定的“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曾说过,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从这个立场上来看,新闻发言人更多的是体现着一种政府的沟通方式。新闻发言人也因此与一般的大众媒体不同,他们代表的不是他们个人的思想,而是代表政府的立场,他们也因此更需要专业的媒介素养和强有力的公信力。

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信息及时公开显得格外迫切,在日益发达的网络媒体尤其是手机自媒体的舆论监督之下,受众越加渴望得知更多真实可靠的官方信息,更需要第一时间得知事件的缘由,许多时候,政府信息速度与受众需求之间很不平衡,甚至出现事件发展状态先由网络媒体传播开来,政府才在传统媒体开始关注和应对的格局。比如,一些新闻发言人动辄以种种借口合理化自己的“事后诸葛亮”行为;一些公开的信息,对于受众而言要么不是他们最关心的,要么就看不懂,由此产生的媒介公信力“负面影响”会激发受众与政府及其新闻发言人的矛盾。2010年我国“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展过程告诉人们,在面对危机时封锁消息,不及时信息,不管其初衷原何,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核心功能在于引导舆论协调矛盾

综观世界各国,在日趋敏感的媒体目前,政府和组织越来越倾向聘请受过正规训练的新闻发言人,负责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以确保以最适当的方式、最合适的渠道来公开信息,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利消息的影响,并尽量减少不利消息的影响[5]。从西方国家实践来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一种有限的信息源,作为一种润滑剂,协调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舆论。从传播学角度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控制。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在其议程设置理论中认为[6],大众注意某些问题,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体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各种问题所确定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体就是通过定期一些权威的、经过审定的信息来引导公众关注哪些事情,忽略哪些事情,从而引导舆论,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7]。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宣传工作一直本着内外有别的原则,回顾1983年我国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要原因,也是满足中央政府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外宣和内宣工作在宣传区域、对象、内容上的区别趋于模糊。同时,由于新信息通讯技术革命显著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距离,所以,近年来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政府部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内外宣传的传统模式,是在主导性、全面宣传架构下进行内外兼顾的整合,立足于实事求是,按新闻规律办事,全力与世界接轨,以展现中国政府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形象。因此,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借助媒介平台与公众沟通,为公众提供信息,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获取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发挥好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增强其媒介公信力,必将有利于协调政府机构想要在相对保密环境下工作的要求和新闻记者及公众要求充分披露政府信息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8]。

三、提升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主要策略

政府新闻发言人担当保障公民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改善政府形象的重要使命,负有上情下达和回应提问的多重责任[9],其中,坚持“真实诚信”态度,秉承“三贴近”方针,提高媒介交流能力,是所有新闻发言人都需重点增强的基本素养,对于提升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真实诚信”态度是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底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第一信仰。坚持内容真实是媒介以及发言人提高公信力的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决定新闻,新闻反映事实。失真新闻不仅会误导受众,更会引发持续的负面影响,甚至产生一种“塔西佗(Tacitus)陷阱”[10]。倘若我国新闻机制陷入这一陷阱,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极为不利。况且在现在“微博时代”,人们获取及信息方式方法更加便捷,一时欺瞒等一切非真实信息的行为只会欲盖弥彰。相应地,追求真实而守信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范,诚信既包括日常行为的诚实,也指正式交流的信用;既属于个人意识观念,也有制度约束保障。做人如此,做新闻发言人更是如此。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人类文明都极为重要。诚信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层次,尤其是新闻发言人,代表了一个国家、一级政府的形象,唯有坚持“真实诚信”态度,才能更好地向媒体和受众信息、引导舆论,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提高其媒介公信力。

(二)秉承“三贴近”方针是新闻发言人的自觉行动

首先,新闻发言人需要主动贴近实际。也就是要准确把握政策要点和事件事实调查成果,尽可能以真实透明的原则、以正确表达的方式新闻信息。切不可浅尝辄止、敷衍塞责,不能一说成绩就滔滔不绝,一说问题就浮光掠影,而应依据深入调查的结果,努力让受众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新闻发言人如能将信息延伸到信息背后的实质问题之中,善于分析深层次问题成因,就可以有效增强媒介公信力。其次,新闻发言人需要主动贴近生活。也就是要注意回应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像饮食、住房、交通、医疗、教育、安全、环境等问题,都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多注意采集信息,及时反馈政府实施相关政策、积极改善民生的信息,尤其多关心关注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问题,随时展现政府立场和做法,以实际行动赢得媒体支持和群众信任。再次,新闻发言人需要主动贴近群众。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知情权,为群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事实上,只要坦诚公开事实,透明及时地满足群众需求,群众更易理解、配合政府的合理安排,如在“非典”危机爆发之初,有关政府部门没有足够重视群众对疾病蔓延真实情况的需求,后来调整了信息公开方式才动员社会各界共克时艰,这一教训为政府近年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了重要范例。

(三)提高媒介交流能力是新闻发言人的基本功力

新闻发言人知道的应比媒体和受众多,如果不会妥善地与媒体交流,也就不能将政府意图正确传达给媒体,如果没有很高的信息表达技巧,也不能很好满足受众了解尚未清楚事实的需求。因此,新闻发言人的媒介交流能力是多方面的,直接决定了其媒介公信力,除了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形象素质外,重点需要加强的是语言表达和隐性引导舆论的能力[11]。关于语言表达能力。传播学认为传播方式影响传播效果,只有选择贴近群众的语言才能贴近群众的心,才能让他们产生信任感,在接收信息过程中慢慢接受和理解。新闻发言人应成为事件第一解释者和谣言第一辟谣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新闻发言人而言,“器”就是语言。发言人的传播也是语言的传播,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和政府形象。因此,发言人需要表述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明显语病,并注意语气态度。另外,政府新闻发言人完全可以利用微博来信息,也可利用微博进行“微访谈”,第一时间公开事件消息,时时更新事情进展情况,零距离与媒体和受众互动,这是塑造新型政府形象和提高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又一利器,进一步尊重了公众知情权。关于隐性引导舆论能力。新闻会是维持社会稳定、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会可以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尤其是针对一些诽谤、造谣之言,及时澄清事实真相,真实信息,让受众对新闻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相对于显性引导,隐性引导更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累积性等特点。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受众,传递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与媒介宣传的配合度,改变他们的情绪,这比显性引导要更有利于引导舆论。因此,追求良好的隐性引导舆论效果是新闻发言人需要重视并且学习的媒介素养之一。

转贴于

四、小 结

总的看来,国内新闻发言人的媒介公信力,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新闻发言人个人媒介交流能力固然起着很大作用,根本上取决于政府部门对媒介公信力的认识水平,可以说,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如何正确看待公众和媒介对自身依法行政、履职尽责的监督与评价,已成为最关键的问题。最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强调指出,“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12]。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作出了新的部署,同时也对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提出更高要求,相信国内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一定会呈现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2] 媒体公信力[OL].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3] 新闻发言人制度[OL].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EB/OL].en.wikipedia. org/wiki/Spokesperson,2007-04-24.

[5] Maxwell McCombs. Setting the Agenda: The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2004.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OL].求是,2009(19).

[7] 单晓红.媒介素养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 塔西佗陷阱之意[OL].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 2269564.htm.

[9] 王婷.面对媒体的策略——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实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10] 潘知常,彭铁林.怎样与媒体打交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第9篇: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传播;新闻专业主义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91-02

随着博客、微博等个人传播平台的普及,个体在传播中的自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以至于学界和普通民众同声欢呼“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但事实上,个人传播平台的作用被不恰当地夸张了,至少在新闻传播领域,“自媒体时代”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一、自媒体与传统媒体

2001年9月,美国著名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率先提出了journalism3.0的概念。他认为,journalism1.0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journalism2.0指的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和新闻门户网站等;journalism3.0指的是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2003年1月,他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双月刊上撰写了题为《下一代的新闻业:自媒体来临》(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1]。而第一次针对自媒体给出严谨定义的是美国媒体学者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2003年7月,美国新闻协会出版了二人联合提出的有关博客传播模式的研究报告,报告采用了丹吉尔默的“we media”概念,并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2]”

根据学界的研究,可以对丹吉尔默、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的观点做进一步的解读。以代表性媒介不同为标准,现代新闻传播媒体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其传播主体是专业的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其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线性传播;二是以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等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没有显著的变化,但借助网络的技术支持,其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三是以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个人传播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传播主体不再由专业的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垄断,每个人都能够面对公众直接发声。传播方式也由一对多的“教堂传播”,改变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集市传播”。正是这种改变,引发了人们不切实际的联想,夸张出一个虚幻的“自媒体时代”。

二、自媒体与新闻传播

(一)自媒体是否参与了新闻传播

其实,自媒体是否真正参与了新闻传播都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取决于对新闻传播的界定。

关于新闻传播,比较常用的定义是:“新闻传播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并认为“‘人们之间相互进行’,这首先表示新闻传播并不只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新闻传播媒介出现以后的传播活动或者仅仅是这些媒介所从事的活动,它包括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在不同层次、以各种方式进行的获取新情况、新信息的一切活动。[3]”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其外延甚至超过了通常对“大众传播”的定义,几乎等同于对“传播”的定义。如果按照这样一个定义来理解新闻传播,那么,自媒体毫无疑问是参与了新闻传播的。

但是,以上对新闻传播的定义遭到了学界的质疑。有学者认为,“新闻传播就是无数传播活动中的在性质和形式上都有着严格界限的传播活动的一种”,它和非新闻传播应有如下区别:第一,信息的来源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必须是最新的。第二,信息的媒介必须是专业的,面向全社会的和大众化的,必须是真正传播“新闻”的专业媒体。第三,传播的渠道必须是新闻从业部门和专业机构[4]。第一项区别强调的是“真实性”和“时新性”;第二、三项则着重强调了“专业性”。毫无疑问,不管以其中哪一项来衡量,自媒体都被排除在新闻传播之外了。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一些传统媒体也开设了官方的自媒体平台,例如官方微博等。但这些官方自媒体平台和他们的报纸、广播、电视本质上是一致的,严格地说只是一种媒介。而媒介不同于媒体,媒介指的是居于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是承载人类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载体。而媒体,则应该是掌握并操作这些媒介的人或组织[5]。

由此可见,所谓的自媒体是否有资格参与人类最重要的传播活动之一——新闻传播都尚无定论,更遑论什么“自媒体时代”。

(二)自媒体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冲突

新闻专业主义,是指新闻从业人员所持有的一种职业意识形态,具体表现为新闻从业人员所应遵循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新闻专业主义源自于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新闻界信条》(Canons of Journalism),成熟于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其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On Freedom of the Press,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中提出的新闻业的基本标准。它已成为被多数国家业界、学界和社会广泛接受的新闻传播的基石。

新闻专业主义准则的版本多种多样,但其最核心的理念有三:一是新闻的客观性;二是新闻自由;三是媒体的社会责任。自媒体与这些核心理念同样格格不入。

1.自媒体在客观性上的无能为力。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也是新闻传播的底线。新闻专业主义对客观性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实、真切,不仅要求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而且要求在新闻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严格区分客观事实和制作者个人或者机构的观点,正如西奥多彼得森(Theodore Peterson)所言:“传媒必须准确,不能撒谎……必须清楚事实就是事实,观点就是观点。[6]”二是全面、平衡,即公正地向受众展示新闻事实的全貌。

在传播实践中,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等媒体,为了确保新闻的客观性,不仅培养起一支训练有素的采编团队,而且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制度,建立了严格的核实纠错机制,对新闻由制作到传播的全过程进行把关。在这方面,自媒体先天不足。作为个人,即便具备了较高的新闻素养,也无力建立起完备、有效的核实纠错把关机制,新闻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的错讹和有失公正无法限制在最低限度。更何况绝大多数的自媒体操控者不具备起码的新闻素养,甚或根本不知道客观公正为何物。这样的自媒体遭到新闻专业主义的拒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和客观性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媒体的公信力。传统媒体因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而在受众中拥有相当的公信力,因而也保证了新闻传播的效果;自媒体因无法保证新闻的客观性而不具备起码的公信力,其传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自媒体对新闻自由的滥用。新闻自由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基石。新闻专业主义崇尚新闻自由,但同时认为这种自由必须是有限制的。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别强调,“完全的自由和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缺少限制的自由只是一种幻想”。

法律法规和一般社会伦理是新闻自由的边界,突破了这一边界就是对新闻自由的滥用。需要指出的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有时会成为滥用新闻自由的借口。在最近的几次灾难报道中,个别记者片面追求新闻的客观性,做出了不少有违社会伦理的行为,或影响了救灾工作,或直接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以致业内人士痛斥:把紧张、严肃、悲痛交织的灾难现场,直弄成媒体狂欢的大秀台。

滥用新闻自由不独存在于自媒体,传统媒体也有同样的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个体性和随意性的特征决定,自媒体存在着更普遍、更严重的新闻自由滥用现象。一些自媒体操控者打着客观性或者新闻自由的幌子,肆意践踏他人的自由,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出现了专业的“网络水军”、“网络打手”等负面势力,更加重了滥用新闻自由现象对社会和受众的危害。

3.自媒体对社会责任的漠视。社会责任原则是对新闻自由的矫正、限制与保护,也是新闻专业主义能被社会和业界广泛接受的重要理由。事实上,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理所当然的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由和责任相伴相随。自由使媒体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身功能;责任使媒体不至于滥用自由而更具生命力。

媒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有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一方面来自于媒体的内部建设,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的监督。而这些恰恰是自媒体最缺乏的。零门槛使得社会公众一窝蜂地集聚在自媒体下,其间就难免良莠不齐。同时,海量的自媒体平台、海量的信息、瞬间的传播速度,使得公众和管理部门的监督因无能为力而形同虚设,给自媒体逃避社会责任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媒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有足够的责任能力。传统媒体以整个单位的人力、物力和信誉作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和保障,这些保障条件同样是自媒体不具备的。加之自媒体操控者虚拟的网络身份,使得社会难以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责任追偿机制,以至于自媒体可以一方面拥有滥用新闻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则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和服务社会的责任。

总之,自媒体因与新闻专业主义格格不入而在新闻传播领域受到限制。但这一事实并没有引起业界和学界足够的重视。相反,有人在盲目地欢呼“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甚至在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媒体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颠覆。需知基石的坍塌意味着大厦将倾,客观性、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诸原则被颠覆,新闻必将死亡。

三、结 论

所谓的自媒体,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平台,其主要功能是交流和娱乐,它以自主、快捷等优势给大众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因其不能保证新闻的客观性、较多滥用新闻自由和对社会责任的漠视等缺陷,无力进行新闻生产,更不可能真正入主新闻传播领域而开创一个“自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沈金霞.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探析[J].今传媒,2012(9).

邓若伊.论自媒体传播与公共领域的变动[J].现代传播,2001(4).

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郝雨,何懿.新闻定义批判与新闻本质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