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数字乡村的背景精选(九篇)

数字乡村的背景

第1篇: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摘 要 题】教育史研究

三十年代的中国,“教育救国”风行一时,而教育界也是新名词迭出:生产教育、艺术教育、军事教育……新式教育的推行从表面看亦是轰轰烈烈。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私塾教育的盛行。私塾教育,在30年代的中国极其发达,据1935-1936学年度的统计,塾师人数约110,933人,学生数约1,878,351人,仅江苏省塾师即有24,259人,学生数为436,647人。[1]

私塾的盛行,作为民众教育投资选择的结果,展现了与教育当局迥异的心态背景,然而长期以来却缺乏对这种心态以及这种心态所凸显的复杂的农村文化背景的考量。本文拟从剖析教育素称发达的苏南地区私塾及塾师的状况入手,以私塾教育的消费群体——农民的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作出初步的回应。

一、三十年代苏南私塾之概况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民国时期的私塾,较之科举时代,其功能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举时代,私塾是国家教育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公学、义学、书院并行不悖,私塾的教化功能与地位为国家与社会所认同。民国以前的私塾有经馆、蒙馆之分,分别承担着读书仕进和略识文字的两大功能。随着科举制的废除,新式学堂取代了私塾的前一功能,民国时期的私塾已无经馆、蒙馆之分,[2]其所授内容亦已被视为“腐朽不堪”,私塾在教育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在观念上已不为政府和主流社会认同。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当时苏南的私塾情况。

当时教师所授课程大都依旧,间有思想开通之塾师讲授国文、算术、尺牍等科,但大都仍以《三字经》、《幼学琼林》、《四书五经》等为课本。教馆大多条件简陋,许多教馆没有窗户,光线昏暗,课桌椅制式不一,而师资亦参差不齐。据曾参加过塾师训练班工作的高馨圃回忆,“其中受训的就资格言,有逊清的禀贡生、秀才,有民国成立后的小学毕业生,还有些从前考秀才未取的童生和粗通文墨而教学多年的塾师……就年龄言,有须发皓然的老者,有初涉社会的青年,最可异的是,有几位塾师曾受过完全的中等教育。”[3]

当时的私塾教法多为灌注式,对初级学生,一般只读书识字,不加讲解。然而就是这样看来死板的私塾,却在乡间大行其道,在与学校争夺生源时常占上风,令教育当局徒呼奈何。无论从受教育人数上还是民众拥护程度上,私塾的号召力都远远高于新式学校,这从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来:镇江入学儿童共计11,346人,私塾儿童即占8700人。无锡入私塾学童达5,592人。据《江苏教育概览》介绍,本省入学儿童虽占百分之十四强,但入私塾者概略估计当亦不在百分之十以下。当时作为省会的镇江,“私塾为数极多,几乎每个街巷中都有”。[4](P.131)而据调查,句容1934年全县人口识字者31,562人,曾入私塾者22,802人。占2/3强。[5]

从30年代初起,江苏教育厅开始为取缔私塾作一系列努力,先后颁布了《江苏省各县塾师登记及核定暂行办法》、《江苏管理私塾暂行规程》(1930)、《江苏省各县私塾改进及取缔简则》(1932)等,试图将游离于新式教育体制之外的私塾教育纳入新式教育的框架,然而收效甚微。当时江苏省教育当局将之归咎于新式教育经费难以落实以及农民思想守旧。然而事实上,江苏省教育经费还是比较充足的。1927年,江苏开征义务教育捐,有忙漕附税、屠牙各税,年收约380万元。地方教育方面,全省各县教费总额已达1200余万元。故就经费而论,实为他省所难企及。[6]

二、私塾盛行的经济考察

私塾的盛行,从表面上来看,是“劣币驱逐良币”,出现这样的情况,30年代的农村经济凋敝作为一种背景确实应予考虑。

农民的收入原本不高,据1929年苏南10县的调查,不分业佃,不论面积,每亩农田(含桑、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平均收入在10-30元之间,总平均为18,71元,去除各项开支,自种田每亩纯收入为13,49元,租种田为9,82元。

苏南各县田亩均收表(1929)[7]

县别

每亩平均

自种田每亩

租种田每亩

收入

平均纯收入

平均纯收入

嘉定

20.45

8.09

——

太仓

14.60

7.80

5.15

川沙

15.57

14.11

3.98

松江

18.37

16.28

10.52

昆山

14.60

10.40

8.71

武进

30.04

23.27

10.13

常熟

22.23

14.62

10.89

无锡

26.20

17.76

19.37

镇江

14.52

9.89

——

江宁

10.53

12.64

——

平均

18.71

13.49

9.82

30年代的农业危机更使农民收入下降,而学校高昂的费用是农民无力承受的。当时的教育界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自从采用欧洲学校制度以来,教育的内容较前复杂,教育的费用从而增加,教育差不多成为富裕阶级的专利品,一个人进大学,每年非花三四百元不可,一个中学生每年亦非一二百元不可,惟富有阶级才能担当这么一笔学费。”[8]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农民在教育投资倾向上偏好于私塾。

同新式教育相比,私塾收费低廉而且灵活。据统计,江苏全年所收学费数(私塾)为人均3.4元。[1](P.683)而乡村塾师,全年每人收入仅三四十元[11](P.97),“那些只能在小区域里竞争位置的乡村教师,常常只有一点点微薄的收入。这种收入不过是:仅够吃饭的谷物,一些作燃料的干柴禾,一小笔钱,一般一年不超过十元钱,有时,那些只有一两个学生的教师,除了供饭,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什么报酬。”[10](P.72)学费的收取也不像学堂一次收取,而是按端午、中秋、春节三节分期缴纳,[11](P.143)这更符合农民现金流动的习惯,而且“穷照穷出,富照富出,家长无不胜担负的痛苦”。[3]相对低廉的学费和灵活的收费方式招徕了众多学生。

另外,民国时期的私塾大多为蒙馆,其“消费群体”与学校有别,大多数选择私塾的家长教育观念比较现实,并不指望子女能从政入仕,而以读书识字为满足。加上私塾不是国家教育政策扶持的对象,私塾的生存直接仰仗于家长的供给,私塾先生需要满足家长的需要,所以事实上其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超过了新式学校。当时一般商贾、业主对子弟的文化学习重在识字、作文和珠算,而这些皆是私塾的强项。

当时的改良私塾“着重读写算的训练。学生肄业两年,一般都娴于写算:能写一手工整的字,会写往来书信和其它应用文章(浅近的文言),会打算盘和算帐。这些技能正适应社会上的需要,特别在当时能适应某些学生到上海等外码头去学生意的需要。当时所设课程有习字、国文、尺牍和珠算等。习字是每日午后必不可少的一课。规定以欧、柳、颜的楷书字帖为临写范本,老师分别指导,学生刻苦临摹。尺牍和珠算两门课,老师都编有讲义,循序渐进。尺牍,从称呼、格式教起,指导学生学习各类书信的内容和写法。珠算,从口诀和发珠教起,指导学生练习加减乘除的打法和程序,以及各种应用题的运算,并经常对学生逐个考查和个别训练。”[12](P.64)由于私塾先生能迁就事实,迎合家长的心理来开设课程,故而其“适用性”优于学校。

私塾不仅收费低廉,而且杂费亦较学校为少。

学校虽收费高昂,但质量并不很高,当时的教育专家吴研因曾检讨说:“中国的小学,除极少数已依照教育原理,应用科学方法,在那里自耕自种之外,其余大多数的小学,实在程度远在水平线下,差不多和私塾一般,谈不上什么教育。”[8](P.310)而“学生的文化知识,就作文的测验看,是惊人的低下。”[13](P.29)

因而无论是从教育投入成本还是从产出效益来看,从乡民的角度审视,私塾无疑要超过学校。从“经济人”的角度,选择私塾作为教育投资的对象是自然的。

三、私塾盛行之文化心态

私塾的盛行还有着更广泛的社会背景。毕竟,作为“社会人”的农民,其选择必然受到乡村社会的影响。他们把私塾称为“本学堂”,把新式学堂称为“洋学堂”。这一方面说明了农民对它模糊的艳羡或仇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农民与之相生的陌生感与疏离感。

私塾与塾师是作为维护乡村文化秩序的重要力量被认可、接纳的。这种认可不仅仅源于塾师对儒家经典的占有而产生的权威感,更多的是对塾师在“乡村人脉网络”中扮演的角色的回应。塾师在乡村的地位是独特的。他们往往是乡村为数极少的识文断字者中的一员。这种知识技能使得他们在乡村交际系统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塾师对于社会上各种应用文的程序大都熟悉,他们会替人家看信、写信,会帮助人家写各项票据,会替人家写各式帖子或对联。一到红白喜事,这类书写工作自非塾师莫属。学校老师由于其生活质量的保障源于城市,他们的知识背景与个人认同同样源自城市,所以无论是他们自身还是在乡民的心目中,他们均属于另一个世界。而塾师,从情感上是一位熟人,然而又是必须带着几分敬意来交往的熟人。

私塾所拥有的一整套仪式更加强了乡民对塾师的敬畏。私塾学生入学第一天,要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神位或神像行跪拜之礼。跪拜时,燃香点烛,地铺红毡毯,礼节甚为隆重。[11](P.62)老师受聘时,先由东家定好关书(聘书),书上写明东家姓名及学生姓名,这种正式的文字在乡村也是不多见的。[9]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权力几乎是无限的,他能够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责罚。

在乡村,分家产及转让田地的契约的执笔者及代签名者也往往是塾师,由于塾师经常参与乡村权力机制的象征性事务:田地的转移,仪式的组织,加上塾师自身的权威感,因而虽不掌握真正的乡村权力,却分享权力的程序性资源,而在乡民心目中显现其为乡村权力结构的构成部分的感觉。这就是“软性权力”。

无疑,“软性权力”塑造了乡民对塾师的尊重感,然而,隐藏在背后的,却是乡民对整个乡村秩序稳定性的肯定,而这种肯定又因乡村秩序面临现代化的挑战而日益动摇而强化。从总体上看,苏南农业经济属于“过密型经济”。[14](P.129)这种相对于产量增长劳力过于密集从而造成边际报酬递减的经济增长模式无疑是缺乏效率的。人口与土地的紧张使得这一模式下的农业人均所得极少,农民为生存而挣扎,缓解的途径是释放相对于土地过剩的人口。然而由于缺乏流通的渠道和城市吸纳能力的欠缺,农业社会长期以来是单向流动,粮食与农产品流入城市,而大量的过剩人口却只能滞留在农村。因为与农业相比,中国的工业无疑更加脆弱,无力吸收庞大的剩余人口。因而农村经济虽已由自给经济的传统形态进入到商品经济阶段,但仍带有自给式小农生产的浓厚色彩。[15]而同时,自晚清以来的各种现代化的力量却逐步动摇着农村,士绅集团从总体上所起的乡村——城市维系功能的丧失,意味着中国的政治精英与乡村社会出现了沟通上的功能性障碍。在他们看来,一方面,城市需要农村提供现代化所需的原料,而另一方面,又把乡村视做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这一点在30年代江苏省教育厅对私塾的态度上映衬出来。

30年代,周佛海出掌教育厅,制定了《江苏教育三年计划草案》,其教育重心放在义务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及社会教育。针对小学教育,全然不顾农民无力负担的事实,要增设初级小学,联合增设完全小学,增设高小,推行小学区制,[6]而对于私塾,则采取打压态度,1932年通过的《江苏省各县私塾改进及取缔简则》,一味要求塾师及私塾的正规化、“小学化”,规定私塾的课程,每周应授党义一小时,国语12小时,算术6小时,常识12小时,体育2小时,并以取缔相威胁。[16]这种借鉴欧美与日本而生的学制,并没有考虑城乡分别的现实。

这种一味追求教育正规化、西方化的趣求,即使在当时,亦有有识之士觉察到其难以实现的一面,教育界人士姜琦认为“中国教育确是有缺陷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经济组织的社会,而教育却是模仿欧、美及日本的工业经济组织社会的教育政策。这种教育为‘乐育英才主义’的教育。”[8](P.22)而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在开弦弓村的调查中,曾任村中小学校长的陈村长也认为这种新的学校制度在村中不能起作用。并列举了三点理由,第一,学期没有按照村中农事活动的日历调整;第二,学校的教育方式是“集体”授课,很少考虑个人缺席的情况;第三,现有的女教员在村中没有威信。而这三点,均是普遍存在于学校而私塾所无的。[32]

虽然教育社区化的思路一直存在,并展现在陶行知等人的实践中,然而,教育的国家化从“现代化”的话语来看,具有天然的正当性,这种努力作为一种合法性,从清末废除科举以来一直至今,都是主流学制。然而这种主流学制更多地考虑城市现代化的需求,它与农村的实际需求关联较少。农民对私塾的选择,实质上是对教育社区化的选择,可以看做对这种“现代化”破坏自身生存系统的反应与调适,然而这种反应在“现代化”的视角下被看做是愚昧的证明。这反过来强化了农民对城市的疏离感及对渐遭破坏的乡村文化秩序的依恋。这种依恋在对塾师的尊敬中凸显出来。

然而农民心中充满了矛盾,他们不自觉地抗拒着西化对乡村社会的侵蚀,但他们也意识到,要想让他们的后代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走出乡村社会或者在这个社会中能改变自己的地位。而这两者的实现,都只能依赖享有软性权力的塾师。因为在乡村,职业与教育很有关系。识字者常有职业的优先权。根据人类学家林耀华在福建义序的调查,识字而无职业者,几绝无仅有。15-49岁之间识字而无职业者仅有0.4%,而不识字无职业者占4.9%。[18](P.13)珠算及尺牍可以使子女成为学徒,从而离开乡村社会,识文断字亦可以使他在乡村获得尊重。塾师可以帮助他们,在农民的视角,塾师是他们社会支持网络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是同一秩序的共生物。

要之,30年代苏南地区私塾的盛行,从“经济人”的角度来看,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从“社会人”的角度来看,与塾师在“乡村人脉网络”中的作用及享有的“软性权力”有关。农民的选择不仅作出了在教育国家化还是社区化这一两难命题上乡村社区的回应,同时也凸显了国民政府30年代现代化努力(包括教育现代化)的阙失及农民对这种阙失的回应。

[收稿日期]2002-10-16

参考文献

[1]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M].

[2] 宜兴文史资料:第十三辑[M].

[3] 江苏省小学教师半月刊[J].1936.(1):40.

[4] 镇江文史资料:第14辑.

[5] 吴相湘.民国史料丛刊[M].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

[6]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教育概览》(一).

[7] 古木某.中国农村经济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8] 革命文献:第55辑.

[9] 常州文史资料:第2辑.

[10] 〔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11] 江都文史资料:第6辑[M].

[12] 无锡县文史资料:第4辑[M].

[13] 费孝通.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14]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5] 周中建.二三十年代苏南农家收支状况研究[J].中国农史,1999.(4).

[16] 江苏教育[J].1932.(3).

第2篇: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新疆;有线电视;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091-01

新疆地处我国偏远地区,由于地域广阔,人口较少,乡镇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截止到目前为止,新疆大部分地区乡镇村民仍然用“村村通”“户户通”收看电视节目,没有实现与县(市)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联网。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数字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应该加强新疆地区乡镇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丰富农牧民群众的节目源,满足农牧民群众对现代文化的需求。

1 新疆有线电视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节目源已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的需要

乡镇农牧民群众目前收看电视节目用的都是“村村通”或“户户通”,虽然“户户通”增加了一些电视频道,但相比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相对较少,其节目源已不能完全满足农牧民群众的需求。

1.2 收看节目信号不稳定

“村村通”或“户户通”都是用户直接接收卫星信号来收看电视节目,其缺点是信号不稳定,遇到刮风下雨卫星接收天线经常偏移或接收信号产生损失,影响正常收看电视节目。

1.3 无法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获取媒体信息的渠道越来越方便,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村村通”或“户户通”只能提供单向性节目,不能提供双项互动性节目,也无法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怎样让农牧民也能收看到城市人收看到的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 新疆乡镇群众对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的需求

传统的收看电视节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地乡镇农牧民的需要,乡镇农牧民对新媒体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其主要体现在:

1)随着乡镇农牧民群众收入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数字技术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村村通”或“户户通”形式收看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的需求,有条件的县市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有线数字广播电视,将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延伸到基层农牧民家中,以此满足农牧民对电视节目内容的需求。

2)如何实现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的受益问题。新疆地域辽阔,乡镇农牧民居住比较分散,因此把有线电视延伸到乡镇农牧区需要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投入较大的资金,因此,如何实现其经济利益,也是发展乡镇有线电视媒体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3)农牧民对有线电视媒体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乡镇农牧民经济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科技种植的重要性,因此,希望新媒体在具备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要开展专项节目以此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帮扶。

4)有线电视的维护等问题。由于乡镇人口分散,将有线电视媒体延伸到基层农村,虽然能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经济需求,但是由于距离较远且分散,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传统的农牧民习惯于免费的收看“村村通”“户户通”节目,因此开展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延伸,需要农牧民缴纳一定的费用,而该费用有时会受到部分农牧民的反对,因此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收视费用的征收困难也是影响乡镇媒体发展的瓶颈之一。

3 新疆乡镇新媒体发展的潜力

1)新农村的建设,特别是乡镇安居富民房的规划建设,使村民集中居住在了一起,大大节约了有线电视传输距离和传输成本,使得城市中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覆盖乡镇成为可能。

2)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日益丰富。乡镇接入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不仅使乡镇各族农牧民群众可以收看到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还可以收看到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节目点播。获取到更全面的文化教育、生活信息、科普知识等海量的信息,接受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同时还可以为哈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互联网接入和智慧乡镇信息等服务,使哈密乡镇各族农牧民群众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文化和信息服务,这也是推动哈密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举措。

3)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图像质量清晰、可以自由选择。除了提供直播数字广播电视以外天山云信息平台还提供大量的视频点播和互动回放节目(包括汉、维、哈3种语言),视频点播内容时长达20万小时,每周都会有节目更新,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信号优势:节目信号质量高,画面清晰,音质更优美,传输安全,收视稳定。广电宽带:广电宽带采用EPON+EOC的方式进行组网,扩容方便、延展性好、节省光纤资源,另外,广电宽带是绿色宽带,屏蔽了大多数的不法网站及一些负面网站。服务领域拓宽:提供电子商务、电子指南、股票、便民服务信息、农副产品购销推介信息、本地文化信息等多种服务。

4)有线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融合,不仅丰富了电视内容,而且还为广电网络公司经济创收提供新的途径。拓展了乡镇电视媒体传播渠道。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传统的电视传播渠道提供了新的平台,以电视微博、微信为例,很多县级电视台开设了网络平台,以此吸引更多的网民参与到电视制作与交流中,以此为电视节目拓展市场影响力;创新了乡镇电视媒体的运营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有线数字网络电视中不仅实现了盈利模式的多样化,而且还打造多渠道的综合平台,提升了有线数字网络电视的市场竞争力。

4 新媒体时代乡镇有线电视媒体发展的对策

4.1 创新经营模式

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乡镇电视媒体运营的要求,因此有线数字网络电视必须要从创新经营模式入手:一是构建多元经营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就是从转变经营理念入手,挖掘自身的产业潜力和市场需求潜力,在满足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的基础上,要积极打造互联网模式下的专业服务,具体就是专业频道服务。广电网络公司要紧紧结合当地的特点开展特色节目制作。例如,针对当地农作物种植特点,开展专门的农作物讲座节目,以此提高受众,做到服务于当地经济。

4.2 提高乡镇有线数字网络电视的管理和维护人才

乡镇有线数字网络电视的覆盖,需要一批有线数字网络电视专业人才队伍。因此,需要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树立竞争意识,选拨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广电网络公司也要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3 地方政府和运营商协作促进乡镇电视媒体的转型

乡镇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民生工程,一方面建设乡镇有线数字网络电视要积极争取政策和财政支持,以有力的行政推动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乡镇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要抓住商机,看准市场采取和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的办法,对基本节目免收视费,对收费节目对农村给予优惠,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例如,哈密市政府为使乡镇农牧民能收看到有线数字电视与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政府投资完成哈密市乡镇现代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传输设备和线路的安装,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将为哈密现代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免费提供10年直播基本标清节目113套。

总之,基于新媒体互联网技术对有线数字网络电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线数字网络电视必须从一元经营模式转向为多元经营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好有线电视网络自身的优势来实现其产业价值,以此实现乡镇有线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节目,实现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第3篇: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大连海大赢海科技xxxx有限公司参加我们智慧农业乡村振兴主题研讨会。其次要隆重感谢尹总,作为协会的秘书长单位,为我们秘书处提供这么良好的办公环境,协会将在新的起点为所有会员单位提供更优化的服务。

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乡村振兴主题研讨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要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这一宏伟目标。在数字经济时代实施乡村振兴,需要促进农村产业数字化。智慧农业是推动农业数字化最典型的代表,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组成内容之一,更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基于此背景,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乡村振兴主题研讨会,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积极献策,共同探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

首先会议第一项,请协会会长致辞。

……

感谢xx的精彩开场。今天我们也有幸邀请到了xxxx的,那么下面请xxx有限公司的xx为我们介绍数据安全专委会的职能,掌声有请。

……

感谢xx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对数据安全有了更清晰的界定。数据安全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首要前提,是企业在发展中必须把握的风向标,这正是我们数据安全专委会成立存在的意义。

同样,有数据即有标准,下面请xxx为们介绍大数据标准专委会的职能,掌声有请。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的数据应用标准,消除不一致规范存在的卡点难点问题,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是协会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17年10月,党的报告中首次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12月底,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乡村振兴“七条路径”以及“三步走”时间表。接下来再次请xx上台,为我们介绍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

……

第4篇: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 劳动力 吸纳 转移

一、新时期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背景分析

(一)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当前,在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与转移存在着弱化,这种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表现是最近几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大城市为主。在2013年我国新增的转移劳动力中,靠进城务工实现转移的劳动力大概有640万人,这一数字占新增转移劳动力的80%。第二个表现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回乡务农等现象增多。新时期所存在的这种转变,一方面催生了我国每年春节波澜壮阔的农民工迁移问题,增加了我国的公路、铁路等运输系统的压力。在另一个层面上,给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生存带来了更多的转移成本。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对当前我们国家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状况分析看,在现有转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为指标,仅仅有25%的农村劳动力受到高中以上教育。农村劳动力文盲比例占到0.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有的比例最高,为62%。这表明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因为学历低、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突出等问题明显,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多农村转移劳动力不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进而影响了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效,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个体发展。

(三)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与劳动力转移

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之后,主要有下面两个具体的表现:第一个表现是小城镇发展的之后,使得我国县域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数量等不足,当前大部分城镇仅仅依靠规模和产出较小的非农企业。在我国县域经济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相关的数据表明县级市吸纳劳动力较多,而我国80%的县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都不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我国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逐渐的下降,而城镇人口比重只上升了20%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这种局面导致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结合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前进,也使得我们国家的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进步伐。

二、城镇化背景下加快我国 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与转移的策略

(一)提升县域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更好的吸纳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的价值,提升县域经济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吸纳能力,一是要通过不断的加强县城中心城镇的建设,有效发挥县城中心镇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来开创农村劳动力工作的新途径。第二,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为乡镇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再次是要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以及县域二三产业,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二)创设大中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吸纳能力降低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离土离乡”成为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势。所以在城镇化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需要不断的提升我国各个城市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政策,这就使得农村劳动力进城以后较难找到理想的岗位。因此,加大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进程就业环境的培育,是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之一。

(三)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成为一种客观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生产效率的提升,需要以农业剩余产品的不断增加为前提。因此,城镇化背景下只有依靠提升农业发展的速度,不断的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促进我们国家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转移创造客观条件。

(四)统筹与扶持中西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其主要的因素是非农产业发展动力的不足,城镇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城镇化背景下中西部农村非农产业为了更好的发展,需要在抓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契机的同时,不断的加大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的投入,以此来扭转区域经济差异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局面。要抓好抓实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机会,争取能够给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

(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养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影响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升级速度的加快,给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抓住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政策,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劳动力自身的优势,来寻求切实可行的劳动力培训路径,全面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教育作为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提升现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丰富劳动力专业技能培养的路径,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大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与转移研究,需要我们将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与转移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进行分析,在把握新型城镇化劳动力转移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着力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等措施,来为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与转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乐勋,章守明.后金融危机时代沿海地区“民工荒”成因剖析[J].经营与管理. 2012(02)

[2]张宏丽,郭英.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 2010(34)

第5篇: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三网融合网络信息技术城乡一体化

三网融合指的是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一、网络信息技术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众多机遇

(一)促进新型城乡地域组织形式的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全国各地各种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在当今IT技术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下,使得这些高科技产业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设置在环境优美以及基础设施优良的乡村、农村区域,并将其建设成城乡融合的纽带,从而实现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良好势头。从当今的发展趋势看来,我国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必定会向着该工业园的结构布局发展,从而不断取代传统散乱分布的工业布局。所以,正是由于这些园区的出现,将能够缓解我国就业形势紧张的局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而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而且能够从另一个层面上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素养。所以各类园区布局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逐步满足当今信息化产业时代的基本要求要求,并借鉴城市成功的发展经验,最终实现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的目标。

(二)信息化促使城乡空间作用的集聚与扩散力不断加强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已经不能笼统地通过扩散或集聚来阐述城乡之间发展的相互作用,而是应该要逐步地发展并使城乡之间的扩散与集聚作用力形成互动局面。同时,得益于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城乡信息交流更加有效、快捷、方便,从而不断地加速城市的扩大与发展,并加强了城乡间人们的联系与沟通,进而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步伐。

(三)信息化使得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在当前三网融合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下,使得城乡之间的日常交流不断深入与并且越来越普遍,从而人们更容易获得各种商品和就业等信息,人们的生活目的与对城市的了解更加明确,当然,居民的幸感也将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人们对各类市场信息的获得较为方便、快捷,从而为如商品信息、就业信息以及供销信息等在城乡之间的传递提供先决条件,进而更能促进农产品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与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效地吸引了许许多多来自城市的投资者,从而促使原先在城市工作的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也陆陆续续地向农村地区的企业进军,不断加快城市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开始向农村的渗透速度。

二、三网融合下城乡一体化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好这难得的高科技手段,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陷,并注意相关问题,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向前。

(一)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市场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要不断建立与完善我国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确保当前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快速地发展。尤其是在IT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需要相关部门切实地加强市场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进而为我国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依靠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改变传统的城乡信息资源相互以及市场经济相互独立的僵局。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优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的发展目标。

(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经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协调、很不均衡,并且城乡之间文化水平差异巨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大力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可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可促进城乡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精神生活等方面的融合、协调发展。自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开始,我国城市与农村的文化交流以及科技信息传播等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势头,从而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

在我国大力建设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决不允许将环境视而不见,务必将环境的保护作为不可或缺的建设步伐,因为在城乡一体化中肯定会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构建一个城乡生态环境监测站,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共同管理,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种破坏环境举动进行实时监控与纠正,确保区域城乡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构和谐社会、加速城市和乡村现代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利于弊,切实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国家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季福岳,白音仓,麻术红. “三网融合”与广电网发展的思考[J]. 中国数字电视, 2010,(09)

[2]廖健来.HFC网络实现“三网融合”数字化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

第6篇: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网络环境;数字阅读;农村用户

一、引言

2016年7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发展长效机制的原则,而早在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向支柱性产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何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致力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探索在数字化平台下培养农村用户的数字化阅读习惯的策略,我们结合贵州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实践,采用电话采访、现场访问、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贵州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

二、传统阅读与数字化阅读及其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一)两种阅读方式的比较

1、传统阅读的特点

传统阅读就是以印刷形式为载体的阅读方式。世界上,每年出版370万种图书,100多万篇会议文献,13万种期刊,100万件以上的技术标准、专利文献、产品资料,而这些90%以上采用纸质印刷形式。阅读纸质文献具有独特的优势,无需专用设备、保存成本低、具有权威性以及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等,这种方式的存在是尤其必然性的。另外,纸质的传统阅读方式能够让读者深入其中,仔细研读、品味,从而获取所需要的内容。传统阅读具有的特殊优势,使得这一优势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有也无法取代的[1]。

2、数字化阅读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迅速普及,为阅读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基础。数字阅读由于其新兴、时尚、便捷,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特征。

章海涛、董亚峰在《以数字化阅读的三大优势推动全民阅读》[2]中指出数字化阅读具有以下几种优势:(1)数字化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2)数字化阅读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阅读;(3)数字化阅读是多媒体展示和多手段交互;(4)网络出版物不易发生损毁、丢失,内容更新及时;(5)携带方便、便于查找,能有效的解决查找难的问题。

3、两种阅读方式的比较

(1)传统阅读更具阅读的深度优势

传统阅读主要以纸质类型载体的文献为主,历史悠久、信息来源固定,分类和整序之后更加适合休闲阅读和深度阅读。

(2)数字化阅读更加具有广度优势

传统阅读因其采用纸质载体,因此占用空间大,信息存储量较小,且检索速度慢,整理和存储比较麻烦,给阅读带来多方面限制,由此导致了阅读面相对狭窄。而数字化阅读借助于信息载体,有利于推广阅读,不限于时空限制,检索非常方便,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获取文献的效率[3]。

(二)两种阅读方式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阅读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无论是传统阅读还是数字化阅读方式都有利于加快培育文化阵地,提升人文素养。农家书屋作为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工程,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创新服务理念、培养人才队伍,努力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农村人文环境[4]。因此,在当下我们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之下,通过对农村用户阅读情况,特别是数字化阅读情况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农村用户的人文素养,更能使广大农村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贵州农村数字化阅读环境的调研

贵州农村数字化阅读研究的项目在调查阶段研究采取电话采访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贵阳花溪所属七个行政村的数字农家书屋和贵州六盘水和黔东南地区的25个行政村的数字农家书屋进行实地调研,对贵州农村地区现有的数字化阅读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贵州数字农家书屋阅读环境

调查表明,贵州数字农家书屋多数设置于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村委办公司。图1给出了调查结果中数字农家书屋的设置点分布方式。数字农家书屋装配一万测电子图书的电脑,一台打印机,既可以网上阅读和数字化阅读,也可以实现纸质方式的阅读。

1、设备情况。电脑和打印机配置比达到81.4%。

2、专一性。电脑为数字农家书屋配置比率达76.8%,其余情况用作日常办公和远程教育。

3、网络情况。数字农家书屋上网率达62.3%

4、上网经费来源。村委自筹经费的占72.4%,少数由文化局,乡政府承担。

5、数字农家书屋管理人员

(1)管理人数为1至2人的占93.8%,其中62.2%的管理人经过专门。

(2)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分布,如图2所示。

(二)贵州数字农家书屋阅读使用情况

调查表明,虽然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已经存在,但是农村用户实际的使用状况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条件

能够自由使用数字农家书屋的居民不到受访总数的74%,其他都受到各种条件限制。

2、使用频率

3、数字农家书屋平台

其中,了解在线和离线阅读方式的村民占到受访总数的51.2%;了解本地有1万册图书的村民占到受访总数的20.1%;知道数字农家书屋网站的村民占到受访总数的18.5%;数字农家书屋有自己的管理措施的占到受访总数的87.7%;数字农家书屋有专人上门安装软件以及其他维护服务的占到受访总数的47.8%。

4、数字农家书屋利用不足的原因

(三)数字农家书屋的利用培训状况

调查研究表明,真正到数字农家书屋阅读的村民非常少,16%村民受到针对性培训,行政村表示支付培训费用的占40%,村民们对于养殖、机械、法律方面的阅读阅读资源需求较高,呈上升趋势。

四、贵州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

前述项目进行的调研结果表明,现有贵州农村地区数字化阅读环境为基础,基于目前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的行为习惯以及遇到的问题,我们总结出如下针对贵州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的策略:

(一)数字农家书屋平台认知度

首先,要加大针对农村用户的数字化阅读培养,首先需要强化农村用户对于数字农家书屋平台的认知度,因此需要在贵州农村中加强宣传。现阶段,广大农村村民对数字化农家书屋的认识度较低,且在自身宣传上做得不够。各个乡镇采用了张贴海报、支部大会等方式宣传,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乡镇领导对农家数字书屋的认识不够,不够重视,宣传方法单一,力度不够。也因此导致了农家数字书屋监督和管理缺乏,运营无秩序。

其次,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受众受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地理环境不够畅通、信息系统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仅仅依赖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来传播数字农家书屋的相关信息,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要求。因此,增加农村间的人际传播是增强宣传力度的重要补充方式。在农村中,村干部、种养大户、农村企业带头人等农村能人在农村扮演着领袖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农村文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意见领袖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引导及服务显得尤为重要。[5]另外乡镇领导需对农村能人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讲解,帮助他们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发挥他们在农村社会中的行为示范和信息引导的作用。

(二)数字化阅读内容的建设

要培养农村用户的数字化阅读习惯,有针对性的迎合农村用户的阅读需求,大力加强数字农家书屋的内容建设是很重要的手段。

一方面,应该选取合适的图书期刊上传至数字农家书屋中。由于广大农村村民个体的异质性,所以他们的阅读心理也会呈现多样的特征,但是无可置疑广大受众对于数字农家书屋还是充满着“价值与期望”和“使用与满足”的期盼心理。

数字农家书屋的受众通常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对阅读内容进行选择性解读,从而获取知识和愉悦。根据当前数字农家受众“农”、“实”、“闲”等多样性特点,建设多样化数字阅读内容平台,满足需求。

另一方面,应该对数字农家书屋进行及时更新,并且这些更新以后上架的书籍应该真正满足农民读者的阅读需求。数字农家书屋的图书出版传播中存在着问题,出版者并不能完全了解到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他们对乡村文化缺少理性的认识,带着明显的城市出版的“刻板成见”,来做“三农”读物选题的出版。[7]要消除这些片面的成见,改进农家书屋图书建设的适用性以及多样性,首先,出版社应拓宽“三农”读物的内涵,不能通过“农”来解读。其实,只要适合农民阅读需求、适合农村发展方向的读物,都有利于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无论读物内容是否含有“农”字样,都应该适当划定“三农”图书的范畴。另外,文化的传播必须适应农村农民的喜好,选择农民看得懂的书,能够浅显易懂的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养的书目。了解农民的阅读特点和风格,选择农民喜欢的语言形式。第三,需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尽可能的配置一些农民喜爱的音像制品,在图文声像具备的情况下,帮助农村受众提高文化素养。从而大大提高数字农家书屋的影响力。

(三)农村用户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

数字化阅读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要从基础上奠定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的能力,就应该提高农民读者操作计算机和各种智能终端的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贵州省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广大农民读者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大大限制了数字农家书屋的使用频率。对于乡镇来说,政府应当宣传讲解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去学习操作计算机,使广大农民读者能够使用计算机去阅读电子书籍,使数字农家书屋平台的利用能够真正的推广开来,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的水平。

总的看来,文化产业大发展是促进贵州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水平提升的机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培养贵州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能力。同时要根据贵州农村的实际情况,应该大力加强广大农村用户操作计算机等智能阅读设备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并且愿意使用数字农家书屋阅读电子书籍。

我们相信,建构有效的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能够在新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对于提升我省农村用户的文化素养,保障我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逐渐得到普及。在此条件背景下,转变农村弱势人口阅读方式,培养数字化阅读成为时展的趋势。国家倡导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研究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宣.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比较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2(2).

[2] 章海涛、董亚峰.以数字化阅读的三大优势推动全民阅读[J].科技创新导报,2013(14):225-227.

[3] 郑君平.传统阅读与数字化阅读渐变中的图书馆服务[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

[4] 杨鑫,候炳.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8-49.

[5] 王金霞,康庄.刍议乡村传播视野下的农家书屋发展[J].青年记者,2009,(7).

第7篇: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旅游语文教学;古村建筑;传统文化鉴赏

中国分类号:G633.3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古老传统的情怀似乎淡了不少,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农家村寨,古老建筑却依然保留了下来,它具有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魅力。在古村建筑旅游景点简介,以及导游词的写作和解说等教学中,旅游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古村建筑的传统文化意蕴,提高文化鉴赏能力。

一、古村规划设计体现的天人合一理念

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其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其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它具有耐久性,是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虽然古村当初并不全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

笔者的老家如岗湾,以及对面同宗祖的学舍村,地处鄱阳湖畔都昌县的苏山乡,是两个古村落,有着千余年历史,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朴的明、清及民国时期建造的数百栋徽派民居建筑,砖木结构为主,虽然经受大自然严峻考验,但数百年来依然耸立。古村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左青龙、右白虎”是古村规划设计的主要特征,房屋多呈“座北向南、座西向东”特点,房屋冬暖夏凉、便于通风采光。或有人粗浅地认为这是“风水先生”的封建迷信之说,其实这里面有一定的科学性,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是一门风水学问。现在有的大学还将“风水学”列为选修课程。

如岗湾,村庄依山傍溪,房屋因山势而建,前面是一个大的开阔地。规划布局十分讲究,整体座北朝南,分湾东、湾西两大部分,中间由龙筋(山)埂自然隔开,村前是公路,村后背靠东西走向的灯山山脚。村庄“左青龙,右白虎”特征明显,总体呈“丁”字型。总祖厅建在龙筋埂右边的山凹里,前面是龙筋埂右转弧形800余米长段的青龙嘴,周边花岗石砌垒,有如城墙之形势,坚固而气派。青龙嘴上绿草如茵、绿树成荫。村前广场正前方是特制露天戏台(祖厅旁边还建有室内戏台),周边可容纳万人看戏。祖厅正门前方的两边是官家(或大户人家)标志的旗杆石和上(下)马石,再往前,是纵向排列的三口人造活水圆形池塘:上塘规定洗菜,中塘只能吃水,下塘专供净物。祖厅左边(左青龙),是龙筋埂以东的整齐一字形纵向排开的20余栋湾东房屋,一律坐西(背靠龙筋埂)向东,湾东分部祖厅与总祖厅结构相同,只是房屋门前三口池塘一律为方形。总祖厅大门的右边(右白虎,所有房屋前沿线与祖厅大门前沿线平行),是整齐一字形横向排开的20余栋湾西房屋,一律坐北(背靠灯山)向南。总祖厅左边(湾东)和右边(湾西)各辟有三条深巷,经左转右拐,或右转左拐直通到村庄主行道。村里所有道路均由规格花岗石铺砌,雨天不用打伞、穿上胶底布鞋也能从这家走到那家,从村东跑到村西,不湿衣鞋。整个村庄是弄接着弄,巷通着巷,家连着家。平常将连通门一关,独成一家一户,遇有婚丧喜庆,连通门户都敞开,全村为一个大家庭,帮忙理事方便极了。特别是一茬又一茬的“儿童团”,更是生龙活虎,在这曲折多变、类似迷宫布局的村庄里,上演了无数场“童子军迷藏战”。

古村这里东连瓷都景德镇,南接鄱阳湖波澜,西望匡庐秀色,北通湖口九江。村人生生不息,代代血脉传承,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村庄。其历史积淀和神韵孕育了村民的智慧与秉性,同时也造就了独特的地域建筑文化。开村之初,吃苦耐劳的人在周边开荒种地湖口,精明能干的人到外地做生意赚钱,尤其是到景德镇做瓷器活。景德镇与婺源(中国最美乡村)临近,村民赚足钱之后,引进徽派建筑风格,回到村里大兴土木,建造与婺源如出一辙的徽派房屋,令家乡享有“小婺源”之美称。

二、古村建筑表现出的文化意蕴

民居古建筑不仅讲究外形的恢宏、奇伟,而且刻意追求屋内的装饰美。传统的徽派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极大地丰富了这种装饰内容。从建筑学和美学两个方面展示着自身的生命力,它不仅体现了先民的智慧与伟大,也表明了建筑与雕刻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尤其是木雕,艺术形式与建筑物装饰和实用完美结合,既考虑到美观,给人以艺术熏陶,陶冶人们情操,又考虑实用,有利于建筑的坚实耐用,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构图制作时,都立足于装饰角度来思考题材的表现手法。

如岗湾、学舍村古建筑屋檐下方的工艺木雕,栩栩如生,或狮子彩球,或双龙抢宝,或双凤朝阳;天井两旁的窗花雕刻,巧夺天工,或是四季名花图案,或是人物故事天仙配、八仙过海等……这些雕龙画凤的宝贝无不透出幽远古朴的气息。

古村有大三进、小三进,大八间、小八间等数十栋棋盘老屋(类似北京的四合院),但又各有特色:“天花”、“进藻”,多姿多彩;飞檐斗拱,形神各异。房屋用天井采光,屋上雨水从天井下落(即,四水归堂),进入地下暗管道流入池塘(又称四水归塘),象征财不外流。整栋屋不向外开窗,除了安全保障外,还象征着财不外露。

远远望去,成群的古建筑鳞次栉比,青砖、灰瓦、白檐,山头、转角、马头墙,风格独特,古色古香。村内巷道纵横交错,村前池塘明清如镜,村外群山环抱连绵,惹来《聊斋》《牡丹亭》《铁血共和》《风雨下钟山》等影片剧组现场狂取镜头。在村里土生土长,后来走进城市的村民,留下不少难忘的童年趣闻,总免不了迷恋乡里古村,禁不住梦中回放棋盘老屋的生活剪影;许多世居城市的村民,唯愿经常回归乡里,着意观赏气势恢宏的徽派建筑风格,顺便寻觅先祖景德镇官窑瓷器珍品之踪迹;更有慕名前来的文人墨客、记者编导和游客们驻足古村采风、摄影……

第8篇: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阮义忠

作品速递

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的摄影家阮义忠,少时并不能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去往城市。长大后回顾生活,却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与乡情支撑着他,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迈出每一步。于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开始折回乡村,在台湾的各处行脚,拍下了无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动人瞬间。《失落的优雅》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收录其中八十一幅照片,并首次讲述每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从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一个变动中的台湾。而书中所记录的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在如今已成为渺不可寻的古风,正是在这些淳朴的影像和文字背后,我们发现久已失落的朴素和优雅。

读图素材

优雅・本色

精彩书摘

在远处瞥见这位农妇,我就暗暗称奇。她土气十足,仿佛祖先几辈子的劳作积习全压在身上了,而且就这么大剌剌地躺在自家门前,一妇当关,全然不在意旁人怎么看,自在得如同卧佛!一派安然,连我突然闯入也惊动不了,整个人什么也不用说,就清清楚楚表明了“这是我家,我在休息。我很舒服,别来打扰”……老实说,我还真是被她慑住了。我大胆举起相机,猜想会受到她的粗声喝止,却没想到,她依旧无视我的存在。

在我看来,本分真诚面对自己、坦然无碍面对他人,就是优雅。

微评论:优雅有很多种,身着旗袍嫣然一笑的名媛是优雅,惬意地躺在长凳上休息的农妇也是优雅。她的魅力来源于她历经世事、千帆过尽后的淡然从容与无畏无碍。这种洗尽铅华而最终回归自我的修为与境界,实为难得。

适用话题:真实的魅力;勇敢做自己;从容……

优雅・孤独

精彩书摘

当眼前豁然开朗,现出山谷间的这片田畴时,外景车上的所有同人齐声喊停,大呼此景非取不可。《映象之旅》电视节目开拍之初,我们邀请登山专家邢天正同行,这个背影就是他。访谈在山上已经录好,他闲着没事,独自离队,默默蹲坐在一株被砍倒的老树干上,远眺农村的宁静景致。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随政府撤退来台的他,一夕之间与亲人分隔两岸,在台的四十年间始终孑然一身。邢天正如同孤鹰,喜欢一人独自入山,在大多数人准备退休的年纪,四十八岁,才开始登山,却是最早完成攀登台湾百岳壮举之人。

微评论:孤独也是一种美。当你安静地守护着自己的灵魂,当你执著地追求着你的梦想,即便一路只剩下你一个人的身影,那依然是道美丽的风景。谁说孤独一定意味着凄惨与悲哀,不是的,孤独除了是种美丽与优雅,更是一种力量。

适用话题:孤独也是一种美;执著;有梦就去追……

优雅・爱

精彩书摘

这正是我刚来到吉村的第一眼所见。一位才及学龄的小女孩,怀抱着不足岁的弟弟,由梯田远处一小步一小步地慢慢往这一头移动,却在大约十米外犹豫地停了下来,遥遥望向拿着相机的我。

这个时辰,身穿制服的她本应在课堂,却长姐如母般地担起了呵护婴儿的责任。她的臂力不小,立姿笔挺,具备山里小孩勤于劳动才能有的身手。两个小人儿四周,盘踞山腰、级级而上的梯田生机盎然,绿秧是多么茂盛啊!好个风调雨顺的年头,丰收可期。

第9篇:数字乡村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教师流动;教育均衡;文献综述

“城乡统筹”字面解释为“城”、“乡”,在一定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摒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保护。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教师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流动”就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而教育的“城乡统筹”也使得城乡间教师流动成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

教师流动按性质和影响可分为合理流动和不合理流动,合理流动应该是双向流动。目前,研究者认为某些地区城乡教师的流动是以一种不合理的单向上位流动的方式存在的。如周诗伍、王凌(2010)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根据临沧市教育局提供的《临沧市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分析得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逐渐形成这样一条流动路线:山头校点—山区—半坝区—坝区—城区。这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不仅加剧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困境,更阻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1的结论。

可见,其主要趋势为从经济发展较差地区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那么影响教师流动趋势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么?下面即是对教师流动现状的原因分析。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原因分析

有些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有些则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对造成教师流动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虽然各自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但却得出了相近的结论:政策、经济、个人三方面为影响教师流动的主要因素。农村教育政策的动摇、政府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失调、教育政策调控的失效都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对农村教育的轻视,使得农村教育没能得到坚强后盾的支持。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第二个影响因素的出现,即经济因素。如牛殿利,牛波在《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现状调查》中提到的“经费投入低依然是制造不公平、吞噬农村教育的毒瘤,它仍在不断地促使很多的农村教师‘弃暗投明’。” 2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工资拖欠、福利补贴空缺都迫使农村教师为了生存而流向城镇条件更好的学校。而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人们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其得到物质肯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农村教师也开始考虑自己目前的工作与自身的发展目标是否一致,而经济上的不公则更加剧了农村教师向“高处”流动的情况。

整体来看,虽然经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影响教师流动,但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政策因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根据以上因素的分析,研究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对策分析

1、要加强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

部分研究者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共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应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李方强 2006、袁桂林 2007、田锐2008、周诗伍 王凌 2010、庞丽娟《加强城乡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 ,修改和完善教师编制制度(袁桂林 2007、马文起 2008、谢秀英 2010、王甲平 2011),施行弱势补偿制度(袁桂林 2007、田锐 2008、郭文琴 2009、),规范代课教师管理制度(袁桂林 2007)等。良好的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为城乡结构下教师的双向平衡合理流动起到推动和激励的作用。

2、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如周诗伍、王凌(2010)认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及学校的资金投入……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和看病难问题,是教师能够安居乐业。” 3郭文琴(2009)强调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化农村教师工作环境。……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4赵周祺、梁高全、姬娜(2010)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陈秀红(2008)也同样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待遇,……”。5可见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成为了阻碍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又一绊脚石。因此出了在政策制度上的强制实施外,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也是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良方。

3、要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培养其敬业精神,同时还要改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提高对农村教师价值的认可度

如张拴云(2005)提出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和发扬优点的有效途径。……如果学校逐步采取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相信会给教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同时,也是他们有了归宿感,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种责任感”。6王萍(2007)指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内在动力,环境与生活条件只是外在因素,应引导教师树立事业意识,使农村教师从思想上主观上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李天鹰、杨廷茂(2009)提出学校应创建合理竞争机制,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及工作负担。

这些都是从农村教师思想素质水平方面提出的观点,但不能以此作为牺牲农村教师的借口。农村教师价值也是需要国家政策与资金投入的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的。

四、结语

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城乡教育也同样要实行统筹发展。从政策上,从根本上,切实抛开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真正做到教育政策在农村教育方面的倾斜。

总的来说,目前对城乡统筹背景下教师流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众多学者主要是从农村教师流动的研究入手,对教师流动进行分析,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教师流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将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与教育均衡发展统一起来作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周诗伍,王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J].中国教师,2010(1):49-50.

2牛殿利,牛波.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现状调查[J].基础教育

3周诗伍,王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J].中国教师,2010(1):50-51.

4郭文琴.农村教师流动的组织行为分析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