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

第1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城乡“数字鸿沟”不容忽视

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向东在接受《中国信息界》采访时表示,进入数字时代,我国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首先就是城乡数字鸿沟。城乡数字鸿沟,表现为城乡之间在信息基础设施与公共支撑平台、信息技术渗透率、数字化应用条件与水平、应用主体的素质与技能等多方面的差距。城乡数字鸿沟始终存在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之中,特别是在一轮接一轮的信息技术快速迭代的时候,城乡之间技术更新的不同步,更容易出现已经有所缩小的城乡数字鸿沟再次拉大的情况。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月23日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其中,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2017年到2021年,我国网民规模从7.72亿增长至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3%,特别是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57.6%,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11.9个百分点。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接续推进,城乡居民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城市与乡村之间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仍然明显。比如5G,根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已建成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用户数达到3.55亿户,千兆用户规模达3456万户。但目前5G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刚刚开始接入县域,而乡村才实现4G普及;再比如互联网普及情况,虽然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异在逐年缩小,但目前农村地区不足60%的普及率与城镇地区超过79%的普及率相比,显然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而且,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不是建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互联网普及就可以了,还要应用起来,在这方面城乡差距更为明显。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助理研究员赵文景对《中国信息界》表示,目前最大的问题和挑战还在于数字技术手段在农村地区的“使用”上,即存在城乡数字使用鸿沟,也就是在信息技术利用能力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如农村地区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相对不足,农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低于工商业,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对数字设施的使用能力相对落后,农村的精准化、数字化治理同样不及城市地区。显而易见,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关键在乡村。为此,国家将发展数字乡村作为国家战略,加强规划。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设立了“十四五”期末及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到2035年,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对当前的数字乡村发展作出部署,提出到2023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

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不足

国家对数字乡村发展作出了规划,制定了发展目标,那么,要如何推进?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展数字乡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以农村电商为主的乡村数字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2.8%。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今年5月底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显示,在乡村经济数字化方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互联网平台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2020年超过10%的农产品零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差距,使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变成不是一件单纯在数字化上发力即可奏效的事情。数字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综合施策,特别需要针对数字乡村面临的挑战,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办法。售额来自网络销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帅对《中国信息界》表示,在部分地区数字经济对促进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淘宝村为例,从最初全国只有3个发展到2021年突破7000个。很多农村呈现出了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产业发展。与城市相比,目前乡村在数字经济发展上仍明显落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数字经济在农业的渗透率仅占农业增加值的8.9%、远低于工业21%和服务业的40.7%。中泰证券今年4月题为《农业数字化专题研究:助力农业的一场“阳谋”》的报告指出,虽然我国总的数字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数字经济农业渗透率刚刚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距离高收入国家12.5%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数字经济在乡村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可能加剧不同地区间的城乡数字鸿沟。据《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数字水平发展较高的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县域仍处于数字乡村发展的中等及以下水平阶段,地区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亟待提高

第2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村级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村级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村级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

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第3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乡镇 广播电视 科学发展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广播电视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乡镇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市场及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居民生活的必然选择。因此,认真分析目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科学研究相应措施是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的重要任务。

一、目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1、首先是编制上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有编制不在岗,在岗没有编制

文化和广电合并以后,在编人员东借西用,不能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在岗没有编的同志,有的长达近20-30年的工龄至今仍然是一名临时工,这样导致他们的年龄老化,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文化广电事业的积极性。

2、部分干部职工认识不到位,思想不够解放

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占少数干部职工,面对文化广电事业的新发展、新问题没有能够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发展意识、机遇意识不强,观念保守,缺乏敢想敢干、开拓创新、敢问人生的胆识和魄力。

3、部分领导对其工作认识不到位,忽略小节

部分乡镇自文化广电合并以后,个别领导对其工作认识不到位,只抓主流,忽略小节,只抓经济发展,不问科学发展。

二、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

1、目前乡镇文化广电站的办公用地、办公窗口、服务形象等因素制约文化广播事业的发展

有的乡镇是集体办公楼和办公室,文化设施和器材都集中在政府大楼内,有线电视机房在政府大楼。个别乡镇的办公地址和文化设备及电视机房是独立自主的,所以办公条件和服务窗口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

2、乡镇人口众多,居住分散等问题制约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由于乡镇人口众多,居住分散,涉及的用户广泛,还有很多行政村未能实现有线电视联网,目前实现开展“村村通”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两大工程,乡镇施工量非常大,而大量的设备器材都无仓库和堆放场地,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运输、保管施工人员工资调整等大幅度提高,给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制约。

3、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滞后,难以跟上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步伐

文化市场单调,器材设备落后,文化场地不够,有线电视发展入户率较低,好一点的乡镇入户率也达不到50%,差一点的不到10%,这样要在乡镇全面推广数字电视的目标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乡镇经济相对落后,政府财政困难,农民大部分年轻人进城经商务工,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孩子。在目前连续传输模拟信号的情况下,他们对安装数字电视的愿望不是很强烈。二是尽管目前“数字电视”家喻户晓,但是群众对于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有何不同,数字电视究竟会带给用户什么价值等问题,也就是说带来什么好处,大多数群众概念不清,认识模糊,同时数字电视也是新生事物,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老百姓心里都还不太清楚,所以乡镇发展数字电视是很困难的。

三、科学发展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对策和措施

1、设立文化广电服务中心

随着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在居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个功能相对完备的广电综合服务中心已经必不可少。广电服务中心的设立将大大加快文化广电事业的发展,也为全国上下一张网全联网全覆盖、有条不紊,更为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和谐、繁荣的乡镇打下一个坚固的思想文化基石,对整体推进乡镇文化广电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是意义非凡,它能开展统一有效的管理,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满意群众。

2、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工作思路

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的大繁荣、大发展,把上面的送戏下乡和乡镇农民自娱自乐相结合,大力配备农民文化娱乐设施,充分发挥农民自身娱乐空间,使农村的文化娱乐市场规范化、自由化和文明化,这样使农村的一些封建迷信市场和不文明的市场得到全面打击和抵制,净化了社会氛围。

3、全面推进乡镇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中,由于乡镇经济相对落后、村居分布分散、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尤其是山区和丘陵地带等多方面原因,将直接影响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程,因此要创造一切条件、全力以赴、积极稳妥推进乡镇的数字电视转换工作。我认为,进一步做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必须在三方面上下功夫:首先,各级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要当作民生工程中首件大事来抓,指定专人专干负责落实,把资金和人员提供优先的保障。二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目前,乡镇文化服务广播电视站一方面要完善工作制度与流程,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便民利民的宗旨。对于客户服务的每个岗位,根据数字电视业务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工作职责和绩效考核办法,优化运行流程。另一方面,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改为文化服务中心会更好注重服务细节,加强对全体窗口服务的培训,尤其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知识、服务礼仪、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培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要从客户的感知出发,同时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各自乡镇的民风民俗等特点,充分发挥当地居民对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存在而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以农民文化市场为向导,以数字电视发展为契机,塑造农村文化广电人员服务新形象。其次,要加大对数字电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乡镇文化服务中心要积极行动,制定一套符合当地实际、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案。全体工作人员更要主动发挥自身力量,深入村居发放数字电视宣传资料,提供数字电视相关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耐心讲解数字电视业务知识,充分发挥本乡镇的广播、电视和各村组的宣传栏,实施宣传和张榜公布,使广大群众对数字电视有全面清晰的了解,从心理上逐步了解、熟悉、接受数字电视这个新生事物。再次,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寻找事业发展的突破点。有线电视数字化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是推动政务公开的阳光工程,是促进社会信息化、现代化的信息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贯彻落实。

第4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摘 要: 对于作为人类文明重要载体的乡村古建筑,研究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其保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探讨了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古建筑保护的价值和方法。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古建筑保护; 虚拟现实; 信息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1-20-03

Discussion about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conservation of rural ancient architecture

Jin Chengyu, Wang Qin

(1. Zhejiang cultural information center, Hangzhou, Zhejiang 310013, China; 2. Zhejiang Topche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bstract: It is meaningful to study on how to apply digital technology in protecting rural ancient architecture, which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value and methods of applying digital technology in rural ancient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virtual realit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0 引言

古建筑一般是指建于民国以前,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和格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古建筑不仅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无声的历史载体。浙江省具有众多的古建筑,散落在全省各地农村的古老村落里,这些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古老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具体的细节表现出江浙农村的典型地区差异性和多样性。但是,经过岁月的剥蚀和人为的损坏,许多古村落的建筑或多或少地遭到了破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拆旧建新也使得乡村的古建筑逐渐减少,古老的记忆正在消失,中华文化的基础日益薄弱。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如何保护好这些艺术瑰宝,则是当前我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 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意义

古建筑中木构件的木质地很脆弱,受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发生变化;此外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以及遭受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坏。江浙一带乡间的古建筑有一些是石头结构的,但多数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极易遭受各种侵害。乡村古建筑是一个地区特殊的文化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惟一性,具有工艺考究的特点,而目前掌握精湛工艺的匠人越来越少,古建筑所包含的工艺元素没有得到发现与研究,而是渐渐失传。保护古建筑的目的在于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需要让我们能依照历史记载为依据,并能参考当地其他古建筑中类似东西的图案进行复原设计,尊重当地的建筑风格,以保证地方特征不至流失,体现出地方建筑的多样性。

传统使用纸质文献来记录古建筑的构造、工艺、相关历史等信息资料,这些原始的纸张、书籍等纸质材料笨重又占空间,易损坏,一旦毁坏就难以复原,不方便查阅,而且图片资源不准确、不完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摄影摄像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遗迹信息的记录能以录像和相片的形式保存,但这些资料同样存在难以长久保存且不够准确的问题。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乡村古建筑的保护开拓了一个新途径,为古建筑的长期保存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数字化古建筑保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在信息保存方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再加上其具有高精度和高逼真度等优势,能帮助我们更有效更全面地记录乡村古建筑上传达的各种信息。多种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我们在尊重历史古建筑原真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复原、重建、信息资料保存等工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当今较为成熟的数字化保存技术,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高精度和高真实度的保存,可将各类信息转化为计算机数据提供给不同领域用于研究,同时又不会对原始建筑造成破坏。

2 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信息数字化技术涉及到数字的转换、存取、处理、传输、控制等一系列高技术。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数字、文字、图象、语音,包括虚拟现实,以及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信息数字化技术实际上是由一群高技术综合发展而实现的。

数字化保护技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与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古建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有了数字化技术,可对与古建筑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提供数字化保存、组织、存储与查询检索等手段,并进一步建立数字化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为古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服务。

当前,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古建筑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2.1 数字化保存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更高精度的图形图像技术设备相继产生,更精确真实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也随之诞生。与数字化摄影相结合,激光扫描可以捕捉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比如说建筑表面的裂纹。通过记录激光从发出到被物体反射或者折射回来的时间,用相关软件进行计算和处理就可以了解物体的角度、位置乃至材质,最后形成三维图像。数字化保存主要是利用先进的二维三维扫描、数字摄影、三维建模与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文物图形结构与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保存。目的是在计算机里建立相关的数字模型,为文物的信息保护、修复、研究、参观和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

第5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村落学校;乡土中国;离土中国;农村学校布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离土中国”逐渐替代“乡土中国”成为中国农村当下最显著的事实。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农村自然村落的迅速消减和村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由此,村落学校也“被”置于这种新的历史处境的挑战中,因为文字下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迅速诞生,又因为离土中国而被迅速撤并。这浓缩了村落学校的多舛命运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这种局面需要从教育体制外寻求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体制通过内部适时改革担当起应有的社会文化责任。

一、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村落学校历史处境的变迁

这里所谓村落学校,就是指那些坐落在村落中的学校,本文所指主要是小学(村级小学),也包括部分初级中学。而所谓的“村落”,是指在农业社会里,由于地缘的关系,把许多个家庭、家族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生活群体。它主要指的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村落”不包括高度工商业化的某些农村社区,如沿海小企业发达的农村新镇。村落学校的命运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

(一)乡土中国:“文字下乡”与村落学校的兴盛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指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上去是乡土性。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的需要。”在他看来,乡土社会是一个用不着文字、面对面的甚至连语言有时候都显得多余的社群。由此,“乡土中国”经费先生提出和界定,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学者的认同,并成为村落学校兴起的最初背景。

乡土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在自身结构的调试过程中酝酿一套自给的意义系统和价值体系,借以维系村民生活和村落运转。“世代继替”“差序格局”“礼俗秩序”便是村落意义系统的行动逻辑。乡土中国田园式悠闲的村落生活与文字的疏离,不利于整个民族现代化素质的提高,而现代化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乡土中国的改造就成为时代使命,“文字下乡”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化主题,村落学校由此开始大量诞生。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字下乡”始于清末新学的创设。这种学校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姿态试图渗透到包括村落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当中。这被费孝通概括为“文字下乡”的渗透过程在中国始自19世纪晚期的新学运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政府的“双基”工程,历经一百余年的时间,虽然期间经历种种艰辛和磨难,但现代性教育往下渗透的客观总趋势没变。大体上说,这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合流的“文字下乡”进程,是外来殖民宗教势力、国家政府力量以及民间社会力量磨合、博弈互动下的产物。1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掀起了新的兴学热潮,“普九”运动规模可谓史无前例。无论是20世纪初的“新学运动”,还是20世纪末的“普九”运动,都是主要以政府行为改造乡村社会的教育行动,特别在1949年以后,教育在村落的扩充表现得更纯粹。历经百余年,村落学校终于坐落在乡土社会那并不富裕的土地上。

(二)离土中国:村落学校不得不应对的事实

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改革,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工业的快速崛起促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从村落向小城镇和城市流动。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流动表现出三个特点,即规模大,务工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举家且长期脱离农业生产。这致使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82.08%下降到55.1%。

如今,工业化的成果迅速转换成为生产力,日益改变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冲击着乡村生活,同时,农村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迁,促使“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总量不断上升。中国社会国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转型,社会结构从“乡土”到“离土”演变。因此,“乡土中国”逐渐被“现代化”吸引,

“离土”成为这个时代乡村社会转型的主旋律。

“离土中国”之下,村落学校遭遇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建设发展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只是过程性的,在笔者看来,更可能是中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次新的历史机遇。

二、“离土”的连锁后果:村落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离土:村落学校不得不由“校”变“点”。但学校整体转型困难

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适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举家流动,使得适龄儿童数量减少幅度更大,而且导致村落学校的在学儿童数量极不稳定,学生“流失”(包括辍学、转学、退学、弃学等)严重,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尤甚。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村落学校在按学生人数拨款办学的制度下已经无法正常按“校”办学。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一般都变“校”为“教学点”,缩减教师规模,减少教育经费投入。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原来的学校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适应困难但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加上资源的有限性,又无法留住高水平的教师坚守村落“教学点”,教学质量呈直线下滑之势。如此,“教学点”就日渐失去了对家长及其孩子的吸引力,继续“流失”也就在所难免。如此的不良循环,村落学校只能面临“撤点”的唯一结果,也就意味着它在一个自然村落里的终结。

为应对儿童数量锐减、部分学校资源浪费、教育投入效率不高等问题,我国农村教育应集中资源办学,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采取撤点并校,建立中心校或寄宿制学校。

(二)撤点并校:学校离村、“文字上移”,导致与乡土文化相隔离

如果说百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以往下渗透普及或者“文字下乡”为特征,基本上达到了其顶点,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均已接近100%的绝对限度,那么乡村教育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口。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实行了大规模撤点并校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导致大量村庄学校急剧消失。中国改变了原来“村村有小学”的格局,众多农村小学被逐渐撤并或升级,不少地方已达到一个乡镇只有一所中心校的程度。这一次农村中小学布局大调整无疑体现出一个相反的“文字上移”趋向——学校离村,这一趋向成为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显著事实。而且,这一进程与村落的终结相同步,并比村落终结的速度更快。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新阶段的客观反映,也是现代化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新拐点。

学者李书磊以历史人类文化学的视野对处在这个拐点上的村落学校予以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村落学校是村落中唯一的国家机构,它在乡村背景与乡村气氛中就更显出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几十年间它在村落中的功能变迁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史意义。村小是村落中的“国家”,它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乡土。从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乡村学校除了在学校内行使职能之外,还走到社会上去发挥作用:它是各种政治的宣传队,也是各种生产工程的突击队。不过,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此时的学校将力量专注于学生本身,它作为国家文化机器的功能在校园围墙之内实现。学校有它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围墙,它只是通过农民的子弟才同乡村社区发生关系。村小在成片的农舍与田野中间显得既特别又孤单,它居于乡村、为乡村而设,却又不属于乡村。

可见,今天的村落学校已经不再直接对乡村文化做贡献,而仅仅依靠对学生实施现代文化素质的培养来作用于社区,这形成了它的“飞地”色彩。它只是一种外来存在的嵌入,少了与乡土社会的和谐融合。李书磊还真切地感到,学校作为一个机构不仅在组织上与它所处的村落相分离,而且在教育内容上也同乡村生活相脱离。在学校的围墙之外,村落的生活按自己的节奏与逻辑进行着。现行国民教育的课程设计也不是为农村生活准备的。现行学校课程对乡村生活的某种满足也只是一种附带产生的结果,如识字、算账、文化消费能力。

学校离村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以“文字上移”为特征,村落学校从社区文化的抽离成为“寄宿制学校”,其“飞地”色彩更加突出,社区及家庭教育模式世代相传、繁衍成习的一套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就与学校教育现代性传播相隔离。村落没有了学校,也就失去了村民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农村社区文化的传承就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三)学校离村:儿童离家寄宿“圈养”后身心健康问题突出

村落学校离开了大多数的村落,所以大多数的适龄儿童不得不离开依恋的家,到寄宿制学校过集体生活。而这种在低龄期所承受的缺乏足够关爱的“圈养式”的集体生活对儿童的身心影响很大。与非寄宿制生相比,寄宿学生更倾向于出现自卑、无法安心学习、怀疑自己能力、易为一些小事烦恼、焦虑时易失眠、易对日常食物怀有恐惧心理以及冲动和控制力差等问题。可见,离家过集体生活使低龄儿童的正常发展受阻,这需要予以极大的关注。

同时,家长离土,所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一般交由父母的长辈隔代抚育。这些儿童由于缺少至亲的呵护和关爱,心理健康问题也很突出,个性存在较多缺陷。由此带来村落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负荷增大,学校的教学管理难度也加大,但大部分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个体无助感较为普遍。

(四)儿童离家:教育成本部分转嫁农村家庭,村落学校学生辍学率升高

学校离村后,大多数儿童只能离家,而寄宿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不止于儿童身心、教师工作负荷、教学管理等,还体现在基础教育的公共成本被转嫁到家长身上。这使经济收入来源本来就匮乏的农村家庭负担更加沉重。有学者研究显示,一个寄宿生,中部地区农民家庭每年就平均增加657.3元钱的支出,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平均增加了787.8元钱的支出,增加的部分主要是学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这组数字还表明,越是家庭收入低的地区,家庭增加的支出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权衡上学路远、安全风险、身心健康隐患、家庭劳动分担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选择让孩子辍学,以此规避上学所产生的沉重经济负担和劳动负担。因此,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村落学校辍学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村落学校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离土中国之下政府抉择的农村学校调整政策的初衷相去甚远。可见,

“控辍保学”并不是一个过气的词汇,仍然是当下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应对的关键词。

三、凸显乡村教育的公益性:化解村落学校建设问题的策略建议

村落学校建设中出现的“离土—离村—离家—离校”的问题链,并非单单因为乡村社会的“弱、老、少、边、穷”等原因,还因为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样态越来越不依赖于土地或以土地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教育也就必然不再留恋乡土和村落。所以,村落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就需要针对乡村社会新的生存样态,从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建构到教师培训机制等诸方面来逐步解决。

(一)建构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缓解基层政府教育财政压力

虽然离土是村落学校被大规模撤并的直接背景,但更主要的是基层政府在此情形下没有足够的财力保障做其他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政策选择。基层政府只能追求规模效益,撤点并校,并在此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产生逆向选择、应声虫现象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这些行为无疑会放大村落学校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后果。所以,就有必要改革原有的地方教育财政体制,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经费负担的财政层级,建构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解放基层政府财政压力。

而且,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供给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而它的充分供给需要重新划分各级政府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财政责任,“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地方教育上的财权范围,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是地方教育的投资主体,实现地方教育产品的分层次供给。在中西部地区,中央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支出,省级政府负责公用经费支出和助学经费,县级政府分担基建支出。在东部地区,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共同负责农村教师工资,省级政府负责公用经费支出和助学经费,县级政府负责基建支出。”这样就能避免地方小政府要办大教育的两难处境,撤点并校等政策选择就更有可能因地制宜,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二)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校车系统与送教上门相结合

村落学校撤并或新建寄宿制学校,对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集中、交通发达的地区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政策选择。但在广大的经济欠发达、人口相对分散、交通滞后的地区而言,则是一种欠妥的选择。前者因为学校离村、孩子离家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相应校车系统解决孩子离家、上学远等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而对于后者,则可以采取送教上门、变“校”为“点”、一校两“点”的办法,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避免低龄儿童上门求学难的局面。贵州基层政府采取与公益机构合作的方式,成功地“找回”教学点,力控辍学率反弹。无论是校车系统还是送教上门,都能够彰显政府的公共责任,又不会大幅度增加农村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本,也能避免因儿童离家寄宿所产生的诸多身心健康问题,真正体现基础教育的公益性价值。

(三)赋予村落学校综合性职能:促进与乡村社区文化的有机融合

离土中国之下乡村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被提上政事日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农村基层政府可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尽量保留村落学校,赋予其多种职能,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教育活动场所,分季节、分时段发挥不同社区功能。有了场地和活动载体,村落学校与乡土文化的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就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

(四)理顺村落学校的管理关系:“以县为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和教育水平

第6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教学点;教育资源;问题;项目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国家考虑到教育均衡,为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惠师惠民的项目工程。其目的是针对边远山区教学点教育资源十分匮乏的现状,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而专门实施的一项惠师惠民的项目工程,但该项目在教学点具体运行的过程中从学校管理层面、教师教学观念、设备资源使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在教师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为此向教育管理部门、项目实施学校及教师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以提高项目实施的教育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

一、“全覆盖”项目助推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在临夏是2013年开始实施的。项目实施以来,通过电教人员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县乡点”梯次培训教师、强化相关制度建设等多种形式,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的有效运行,不但弥补了临夏县山区教学点教师不足的短板,优化了课堂教育教学的形式,使没有接通互联网的37所教学点全部实现了课堂教学信息化,实现了全县16个乡镇教学点项目设备达到100%覆盖率和数字教育资源100%的利用率,而且为全县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教育信息建设。

教师培训提升技能,应用资源弥补不足。通过州县、中心校和教学点进行梯次培训的形式,对各教学点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基础、项目设备使用和数字资源的教学应用等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了参训教师对设备的操作和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技能,所有设备配置及教育资源基本能满足于当前农村教学的需要。中心校网络管理人员定期有计划地推送优质资源到各教学点,定期用移动硬盘或U盘将中心校录制或下载的优质教学资源拷贝到教学点使用。经过近年来的学习及实践应用,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及时弥补了师资力量不足,开设了一些原来不能开设的音乐、美术课程,扭转了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教学点教师能自觉、正常地使用设备,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为了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教学点全覆盖”项目QQ群,建立了中心校园网与教学点资源库的教学衔接和资源支持共享,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工作平台,弥补了教师信息化知识的不足和教学点分布偏远,交通不便的问题;积极开展针对教学点的中心校与教学点专项联合教研活动,引导、鼓励教师应用资源。

二、“全覆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惑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极大地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对促进了教育公平,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农村地区教育和师资力量方面与城市有巨大的差距,该项目在具体的运行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和困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师资结构不平衡

农村学校的教师结构普遍趋向于高龄教师,对教学点资源的使用上缺少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不能顺利地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用。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调整、优化教师资源,把每年新录用的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多为农村教学点教学考虑,改变教学点缺少年轻教师的现状。

2.教师使用资源的积极性不高

一些的农村学校(教学点)教师认识不到位,教育观念落后,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项目启用“三分钟”热度后又走上了沿用了几十年的“我教你学”“我讲你”的传统教学的老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教育资源的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教育教学与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

3.不能熟练数字资源操作运用

很多农村教师因为没有学习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对数字资源的操作和运用上缺少技能,除了基本的开机、关机等操作,平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力不从心,比如下载资源和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时经常出现问题。

总之,甘肃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对农村教学点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分享名师的教学成果,实现农村教育均衡、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我相信农村教学点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会初步得到解决,真正实现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随着经济的繁荣、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面对现实,积极响应党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发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逐步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让信息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乡、镇农业资料室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图书馆业务指导下的农业资料进行管理利用体系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党和国家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对我们公共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而乡、镇农业资料室又有着与乡党政机关、中小学图书室不同的特点,把乡镇农业资料室建设好,对普及乡镇文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有着重大意义,而乡镇农业资料室面临如资金严重缺乏,资料少,信息不快,不易被农民朋友认识等现状。造成这些现状主要原因有:

(1)资料室的房屋建筑破旧,没有专门的读书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2)资料室仍然以印刷型文本形式收藏为主造成慢、散、不全现象,而有的乡、镇资料室还徒具形式,有名无实,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无资料室。

(3)数字化信息资料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又出现诸如声像、音响、多媒体等新载体的分类、管理等问题。

(4)农业资料室目前仍处在或基本处在原始的文本检索状态,对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科研都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5)声像、音响、多媒体等信息资料的出现,对建设新农村有着独特的意义。

因此,乡镇农业资料室的建设发展就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在网络条件下,数字化农业信息的大量涌现,给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检索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资料室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我们建设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乡镇农业资料室建设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络信息,他们多以数据库超文本、多媒体的形式存在,电子型、数字型信息资源逐步占据网络时代的主导地位。随着网络信息数量的不断扩充,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与控制的要求日益迫切,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于资料室,不仅是将手工操作转换为计算机操作,更主要的是它将服务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载体的多样性,数字化影像资料的大量利用,解决了长期以来依靠手工检索资料的难题,因而大大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尤其是满足农村读者可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就能搜索到所需的文献信息。

3乡、镇农业资料室特点

3.1农业资料载体特点

农业资料一般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几大学科。特别是各种动植物标本,由于专业种类繁多,农业文献资料类型多样化,资料室收藏不但有印刷型的纸质文献,还有非印刷品的实物标本资料,以及磁、光、电介质的资料如VCD、LCD和磁盘、光盘等。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构成了农业资料室的专业文献收藏。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迅技术将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进行综合数字化处理,不但使大农村读者更有效利用这些文献,还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彻底解决特殊文献难以实现的查检和存取难题,实现按需阅览和随机存取,同时还可提供多用户使用,不再受藏书量、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农业资料室网络化、数字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具有新的活力的。

3.2乡、镇农业资料室的特点

乡、镇农业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不同于公共图书馆较集中于城区,而是主要面向广大农村,而农村读者居住较散,交通不便。许多村社距乡、镇较远,且农村读者白天还要忙农活,他们主要是夜间学习。农业资料室还有一个特殊的收藏特点,即实物标本的收藏。这些标本不能像书刊一样借给读者,其定期展示的受益面也是有限的,所以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资料室更方便读者学习。

4乡、镇农业资料室的困境

4.1资料室工作人员网络信息服务意识不强,计算机操作技术欠缺

首先,由于受传统文献服务方式的影响,资料室工作人员目前仍然偏重于手工检索和局限于资料室收藏的印刷型文献的查找,对于网络信息的利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计算机知识不够深入和全面,不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网络信息的检索和利用,仍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分类、加工、著录。

4.2资料室文献收藏形式单一,现代化设备不够完善

目前,乡、镇农业资料室仍然以印刷文献形式收藏为主,绝大多数没有自动化系统。

5农业资料室管理的组织设计

负责制定农业资料室建设的发展、目标、方案、制度和运行机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其争取更广泛和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促进农业资源共享,有计划地协调和控制管理职能,宏观调控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调控资源建设。根据各农业资料室所处的地理位置、特长、特点等因素,对信息建设进行合理的调配,解除资料室的后顾之忧,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切合实际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发展具有自己优势的信息资源。

6对农业资料室建设发展的设想

6.1进行资料室网络信息组织设计

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依托,构筑一套农业网络信息技术系统模型。首先,建成单位农业信息网络数字资源库,向全乡、镇广大读者提供农业资料查询、信息资源开发,大众目录服务,开展网上读书、光盘数据库查询和提供文摘、索引、全文数据库及多媒体信息服务等。

6.2抓紧进行资料室资源库建设

抓紧进行资料室资源建设是实现农业网络信息组织优质服务的首要任务,资源建设要把重点放在建立本乡、镇农业文献资源库上,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献资源库。

6.3注重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社会上大量分散的农业信息资源,经采集、分类、整理、加工、建库,形成大型的农业数字资源库,向大众提供服务。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为建设新农村服好务。

6.4进行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给传统资料收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难得的机遇。网络信息资源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比传统资源大得多的空间,拓展了资源利用和服务的渠道。进行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可以使大部分读者不用走进资料室,就可通过网络得到大量宝贵的农业资源服务。

第8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群体建强”活动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是激励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办法。

“群体建强”活动是乾安县委在贯彻落实省委“三级联创”活动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即: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农民党员三个群体联动,建设“六强”(领导核心强、干部队伍强、经济实力强、民主管理强、工作作风强、工作格局强)乡镇党委、“五强”(核心强、队伍强、实力强、服务强、管理强)村党支部、“五强”(政治意识强、党性意识强、发展意识强、守法意识强、带头意识强)农民党员。自去年8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以来,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进一步提高了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健全落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保证了领导力度和工作质量。

全县各级党组织都能充分认识开展“群体建强”活动的重要性,把“群体建强”活动放在整个农村工作牵头抓总的突出位置,明确建强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制订具体督查计划和奖惩措施;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对“群体建强”活动亲自部署,细致指导,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评、同奖惩;坚持党建联系点制度,确定了县委常委、政府党员副县长、县直包保部门和乡镇党委委员党建联系点,把各级领导的党建联系点建设成为“群体建强”活动的示范点,推动了面上工作的稳步开展。到今年9月末,全县“六强”乡镇党委达到3个,“五强”村党支部达到24个,“五强”农民党员比例达到34%。

二是健全落实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群体建强”活动整体推进的发展目标。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乡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于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引导他们不断创造新的特色,努力向更高目标迈进;对于中间状态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指导他们围绕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尽快跨入先进行列;对于后进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从整顿班子、整顿思想入手,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导他们尽快改变面貌。所字镇前入村长期受思想观念、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在包保部门和领导的具体指导帮助下,村党支部从转变观念入手,面向市场大胆实践,依托传统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这个村生产的“泥林”牌小米已经投放市场,全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三是健全落实了“群体建强”活动载体创新机制,推进活动不断深化。具体工作中,各地围绕“群体建强”活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突出地方特点,不断创新载体,赋予了“群体建强”活动新的内涵。严字乡党委开展了支部争“五好”、党员创“五高”活动,到去年末,已有3个村党支部实现“五好”目标,30%的农民党员达到“五高”标准,他们的经验在中央、省、市级刊物上予以广泛推广;让字镇党委在镇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树三思、当三家、练三功、发三财”活动,千方百计为农民开辟富路;道字乡党委开展了以支部包党员、党员包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网”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部分乡村还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由党员干部牵头,成立了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脱贫致富铺路搭桥。暑字乡党委成立了“金星”瓜业协会,有效地解决了种瓜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在总结各类典型的基础上,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无职党员上岗理事活动,为广大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开展了“联动建强”活动,打破了乡与乡、村与村、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地域界限,鼓励党员跨乡镇、跨村屯组成联动对子,实现了资金、信息、技术的充分流动,形成了先进帮后进、富裕帮贫困,协手共进的生动局面。

四是健全落实了“群体建强”与经济建设协调动作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党建与经济相得益彰,互促发展。“群体建强”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各级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一种抓好党建、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赞字乡赞字村党支部建起了畜牧小区,共吸引127户农民入股,现在小区固定资产达到600万元,饲养品种牛200头,羊2400只,奶牛120头,成为全县畜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让字镇号字村在各级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形成了养殖黄牛的热潮,现在全村养牛4000余头,初步实现了户均一头牛的发展目标,仅此一项户均增收500余元。此外,后鸣村的香瓜、余字乡的林果、才字乡的芝麻等都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成为加快本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开展好“群体建强”活动,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必须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群体建强”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通过调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不明确,工作抓的不实。通过调查感到,虽然乡村两级都制定了“群体建强”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但大多数规划质量不高,目标任务不明确,工作措施不具体,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没有指导价值。具体落实过程中也存在消极推诿、应付检查、时紧时松等问题,影响了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2、农民党员结构不合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效果不理想。集中表现在年龄严重老化、文化偏低,相当一部分党员致富能力弱等问题上。全县5156名农民党员中,60岁以上的961人,占18.6%,35岁以下的1055人,仅占20.4%;初中文化以下的党员2936人,占59.6%,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45人,占16.4%;人均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党员户只有619个,702个党员户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还有少数党员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淡化,丧失了先进性。

3、经济基础薄弱制约工作开展。由于受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农民科技素质低、收入来源单一、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县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有的村债台高筑,有的村甚至连村部都没有,村党组织缺少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物质基础,制约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了为群众办好事、办大事的能力。

4、联动机制不完善。“群体建强”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但就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乡镇站所和部分涉农部门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没能主动参与到“群体建强”活动中来,上下联动、左右联合的工作机制还很不完善,影响了整体效果。

三、深化“群体建强”活动,必须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抓法上做到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实现新突破

在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回顾总结乾安县“群体建强”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群体建强”目标,必须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措施上求实,在要求上求严,确保活动常抓常新、长期管用。

(一)抓核心,强化主体功能。乡村领导班子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群体建强”活动的主体。在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上,要注意放宽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不拘一格地把政治素质高、思想观念新、驾驭全局能力强,特别是熟悉农村经济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进乡镇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使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村党支部的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村党支部成员的选配机制,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配强班子,让一批政策、法制观念强、工作有能力、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走上村支部书记岗位,筑强村级堡垒。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实行“两推一考”制度,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抓队伍,强化群体功能。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群体建强”活动的实施进程和综合成效。要采取教育与培训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实践锤炼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县级培训村“两委”负责人、乡镇培训“两委”其他成员和农民党员的两级教育培训机制,坚持每年对乡村党员干部轮训一遍,“实现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提高他们的素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较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三)抓发展,强化保障功能。乡村两级“群体建强”活动能否取得真正的实效,主要取决于能否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提高效益的新阶段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必须放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上,帮助农民确定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技术信息,组织科技培训,提供信息咨询,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此外,要紧紧围绕实施农业产业化科学立项,选好发展路子,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多渠道增加村级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为民办事的能力,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9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计划生育基础信息不实现象分析干部责任落实“死角村”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检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人口计划实施结果和对人口政策进行人口预测的根本依据。但是当前基层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不实已经成为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各级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造成基础信息不实的原因

计划生育基础信息不实是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管理体制的问题,也有各级领导和村组干部的责任意识问题和村级网络不健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生育对象

1.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与部分群众生育观念的矛盾。由于受“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生育观念以及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再加上自然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对养老问题顾虑大,“早生贵子,养儿防老”的观念从根本上未解决,特别是双纯女户为了想法生儿子,逃避管理,长期外出,生下孩子后几乎再不回家,使计生干部束手无策,再加上乡部分干部有同情心理,管理不到位,形成“本人逃避,村上保避,乡上回避”的局面,形成出生人口漏报。

2.生育对象存在超生要受经济处罚和落实节育措施的实际问题,于是抱着侥幸心理,超生后能瞒则瞒,推迟上报甚至不上报出生,形成出生漏报、瞒报。

(二)工作管理

1.近几年来,各级下大决心狠抓了“模范村、合格村”建设,但由于部分村班子瘫痪,更换频繁,又疏于培训,责、权、利落实得不好,基层网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真实的数据从源头上上不来,出现漏报、瞒报。

2.部分计生管理人员不负责任造成漏报,部分村级计生干部文化水平低,胜任不了计生工作,对台账表册理不清,道不明,丢三落四,自相矛盾;还有的责任心差,工作不扎实,出现漏报、瞒报。

3.依法管理、齐抓共管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计划生育人人有责,但有些部门的配合意识不强,“只问用工,不问计生”,“凭一证办多证”的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导致流动人口失管和漏管,流动人口的漏报出生和不落实节育措施现象时有存在。

(三)干部责任落实

漏报、瞒报的主要症结在乡村两级,乡级主要是畏惧“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这根高压线,又涉及党政领导的荣辱升迁,乡镇领导干部怕亮“丑”,怕自身的工作被否定,谎报成绩,虚报问题,更不愿主动上报政策外出生,如发现问题就在数据上作手脚,造成出生漏报、瞒报;村一级是碍于人情,怕得罪人,纵容瞒报,责任跟踪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缺乏责任心、事业心,不深入村户摸底,上报出生知多少报多少,有时甚至政策内的也不能及时上报,形成出生人口漏报、瞒报问题。

(四)干部作风

指标的下达是可靠性与科学管理的统一,过低的指标不利于人口增长,过高的指标只会导致玩数字游戏。指标过高造成基层部分领导报喜不报忧,只讲好的不敢讲坏的,导致上级决策失误,为完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只好采取瞒报、虚报等手段降低计划外出生,乡镇驻村干部因不负责任,对村级出生瞒报、漏报现象熟视无睹,这样计划外出生的当年就报不上来,形成漏报,掩饰了实际的工作水平。

二、治理对策

(一)抓实事求是的思想工作

1.治假求实工作必须坚持查防并举,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抓起。目前,人口出生能够得到控制,主要靠行政手段和经济制约来实现,所以很不稳定。因此,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要着力解决思想多变工作,抓领导层思想。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要有充分的认识,既肯定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领导干部带头讲实话、讲真话、办实事,一是一,二是二,工作有成绩不虚夸,有问题不隐瞒,不护短,勤于督查,勤于落实,勤于奖罚兑现。

2.抓基层干部思想。把建立层层责任制同动态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司其职,奖罚分明,促使计生干部人人有责任感,千斤重担人人挑,建立出现问题,不能推卸的责任追究制,提倡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办实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抓群众的思想。立足于宣传教育改变群众生育观念,除抓在人口控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政策法规等宣传教育外,更应从道德、文化、习俗等观念上进行指导,同时政府应在奖励及优惠政策的兑现上加大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群众旧的婚育观念,真正把国家的政策要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乡村队伍建设,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1.多年的统计工作实践证明的关键是源头数字上下大力气,从村级抓起。要把工作重心下移,就必须加大创“模范村”、“合格村”、扫“死角村”的力度,建立制度,落实责任,逐步形成县领导、乡负责、村为主、户落实、组配合的管理格局。

2.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按照分段负责的原则,县对乡、村每年培训不少于4次,乡镇定期、不定期对村专干进行手把手的业务指导,坚持开好每月例会,同时,由于统计工作专业性强,队伍要相对稳定,要真正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工作扎实的计生队伍。

3.加强乡村表、卡、册、簿的管理。严格按照有省、市规定的表、卡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上报、交接、归档和保密制度。要明确这些卡档是计划生育管理的村级记录,是计生管理最基础,最主要的资料来源,是各类计生统计数字的源头。

(三)抓规范管理工作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控制和工作质量指标。若人口控制目标过紧或过高,就脱离实际,结果欲速则不达;若人口控制目标过松,要求过低,既不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又会影响人口的有效控制和工作水平的提高,所以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把握好目标的“尺度”。

2.摸清底子,夯实基础,在认识上,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方法上,每年每季从源头上做起,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核对,全面整顿好台账,尤其要将新入户、新结婚、新出生、新节育等有关对象所涉及的有关资料进行认真填写、核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

3.严肃纪律,奖惩分明。对计生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歪风,做到追究领导责任,对严重失职、造假制假的实行“一票否决”。

4.规范管理建章立制。要围绕“村级规范化管理”

这一中心内容,逐项落实。经过抓好规范性的管理和制度、促进计生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5.齐抓共管,形成共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走综合治理之路,形成治假求实的良好社会局面,计生、统计、公安、卫生、工商与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加强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做好人口与计生统计工作。

(四)抓干部的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是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灵魂。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统计数字不实、不仅影响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败坏党风、民风所以各级计生干部要以实为荣,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办实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各项人口数据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参考文献

[1]蒋正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与考核评估[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