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

第1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运用到旅游业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智慧景区相关概念,分析了智慧景区的兴起与发展,提出在“智慧+”背景下景区发展对旅游人才的新需求,并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了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以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进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智慧景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理念应运而生。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形态。在此背景下各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智慧管理模式的跨越,为景区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目标。在智慧旅游的发展背景下很多学者进行了智慧酒店人才培养分析、导游人才培养分析等,但对于智慧景区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智慧景区背景下对人才新的技能的需求,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智慧景区的内涵及其发展

1.智慧景区的内涵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景区在我国蓬勃发展,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国内对于智慧景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学者们对智慧景区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能达成统一定义,主要观点见表1。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智慧景区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与科学管理理论的高度集成为基础,围绕游客体验和景区管理两条主线,建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为中心、以智能化管理为保障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

2.智慧景区的兴起与发展

因“智慧地球”“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概念的实践与启发以及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智慧景区应运而生。2013年,九寨沟景区实行“智慧九寨”这一全新管理模式,“智慧九寨”的实质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高峰期游客分流难题、实现景区办公自动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保护系统化、决策管理实时化、游客体验舒适化、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2015年,古北水镇、乌镇两家旅游公司与高德软件公司进行合作,在两景区建设智慧化、移动化、互联网化的“智慧景区”服务,将高德的定位系统与景区数据进行对接,实现景区智能化管理。智慧景区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潮流,我国很多智慧景区相继开发了电子票务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语音导游系统、实时监控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危机决策系统、智慧导览系统以及纪念品购物O2O系统等,这大大提高了游客体验度和景区智能化管理水平。

三、智慧景区背景下对我国旅游人才的新需求

1.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

智慧景区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跨界复合型人才成为新需求中重要的一点。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景区管理自然也不例外。近年来,智慧景区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智慧景区的规划是在景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景区的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导览服务、餐饮服务、援助服务等进行综合高效治理的方式,因此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为日后开展景区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掌握新媒体营销能力的人才

随着智慧景区的发展,很多景区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建设了景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景区APP,游客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景区近期动态、景区布局、景区发展历程、最适宜的交通路线、网上购票、餐饮住宿以及周边概况等服务。同时这也要求我们要具有微平台、网站以及APP的开发与后期维护能力,使得这些平台能够及时更新,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新媒体的应用能大大提高智慧景区的宣传、管理和运营能力,使景区的发展充满智能化与信息化,使游客有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因此,高校应针对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培养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为智慧景区的发展献计献策。

3.拥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智慧景区旨在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景区通过设置电子票务系统,避免了旅游高峰期人工购票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的现象,通过自动购票,自动检票,为游客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电子门票相当于景区一卡通,通过提前充值,可以在景区内购买各种娱乐项目,支付餐饮费用,乘坐景区观光车等。智慧景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旅游景区,销售旅游产品,游客即使足不出户也能购买到全国各地的旅游纪念品,享受优质的旅游服务。因此,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智慧景区注重旅游人才的创新思维与科技能力,要求旅游人才处于时代前沿,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了解智慧景区创新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创新能力大赛,运用智慧景区的管理、服务、技能、营销等手段促进旅游人才培养。此外,学生还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与顽强的社会抗压能力等。

四、智慧景区背景下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1.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以智慧景区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顺应时展、顺应历史潮流的大势所趋,改革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以及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的发展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针对目前智慧景区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时展的培养目标,另外各个高校应根据当地智慧景区的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智慧景区背景下的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综合能力,首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在潜移默化中受信息的影响,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对信息进行识别,筛选出对我们有益的信息。然后,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通过安排学生到智慧景区顶岗实习,延长学生实习时间,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景区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对智慧景区的管理与操作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只有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同步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软硬件环境

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智慧景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因此高校旅游师资队伍应是具备互联网背景与智慧景区管理背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高校旅游管理教师采用兼职与专职教师并行模式,一方面,学校应积极聘请智慧景区管理人才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讲述景区内部经典案例、景区运营情况和景区对人才需求状况,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旅游人才;积极邀请企业行业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旅游发展情况、最前沿的旅游信息,丰富自身阅历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丰富旅游知识的优秀教师来高校担任专职教师,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例如,教师亲自到智慧景区中参与管理工作,到各个学校进行调查访问等。高校旅游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是顺应智慧景区发展的关键。高校教学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方面:首先,建设功能齐全的旅游多媒体教室。学生通过多媒体机器获得智慧景区最新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电脑连接与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讨论,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建设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利用零碎时间观看旅游新闻,了解旅游最新动态,可谓足不出户,遍游天下。软件环境方面:通过多媒体课件库、教案库、习题库、素材库、学科资料库、数字化图书馆等,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更多旅游信息,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校企之间、校际之间合作共赢

旅游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智慧景区下旅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实践与操作。加强高校与旅游景区之间的合作,高校根据旅游景区实际需要培养适宜景区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景区接受高校学生在景区内顶岗实习,高校与优秀智慧景区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旅游人才。随着智慧景区的发展,资源共享也变得尤为重要。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软硬件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各不相同,不同学校旅游管理教学各有自己的优缺点。这就要求不同学校建立资源共享体系,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吸取不同学校的优点,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党安荣,张丹明,陈杨.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2011(7).

[2]盛方清.智慧景区游客体验维度及调控策略研究:以南京中山陵景区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21

[3]季国斌,陈丽,暴莹.大连市智慧景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6(2).

[4]邓贤峰,李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9).

[5]胡晓聪.“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5(10).

第2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慧酒店;云计算;无线射频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26

1 智慧酒店相P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有两种模式即B/S和C/S,后一种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需要将程序员开发的软件安装在客户机上,显然这种模式不能适应智慧酒店系统的构建,而B/S模式不需要将软件安装在酒店的计算机上,而是将程序架构在服务器上,酒店用户直接通过WEB服务器即可访问,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既能方便的应用软件又能为酒店节省开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成本)。总而言之,B/S模式能给智慧酒店信息系统的开发带来诸如实时性强、数据在后台数据库统一处理(安全和批处理)、智慧酒店相关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投入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B/S模式系统前台开发工具现阶段流行的有JAVA、PHP、H5等;后台数据库的搭建有SQL Server、Oracle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其中的任意前台技术和后台技术进行搭配。

云计算技术在智慧酒店中具体应用有两个方面:云服务器和子系统。云服务器构建思想是逐级分层的方式,首先将智慧酒店的云服务器放在酒店企业中心目的是为所有的下一级服务器提供总体服务;其次将下一级服务器布置在酒店的数据信息中心,作用是为智慧酒店的所有智能终端设备提供数据信息服务;最后,智能终端设备(手机、计算机终端)通过WEB服务器得到与智慧酒店相关所有数据信息,通过交互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在反馈给上一级服务器,通过逐级递送数据,将信息交还给数据中心,形成实时交互的数据处理系统,从而实现酒店的智慧化。

物联网技术中有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无线射频技术(RFID),通过无线识别技术,将酒店的每个客观实体如员工、客房中的物品(如洗漱用品、电视、空调等等)连接在一起,赋予“生命”和“智慧”,达到提升智慧酒店的客房管理、前台管理的管理水平和最大程度节省管理成本的目的,进而提升酒店的综合竞争能力。

2 前台子系统解决方案

前台子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游客住宿预订(在线和电话)、客房智能决策分析、前台综合服务、餐厅综合服务;其中前台综合服务又包含接待、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游客入住报表等业务。前台子系统的技术支持是电子标签,也就是说,游客携带的任何进入酒店的实体都需要附上电子标签,达到车辆小到手机等,酒店通过无线WIFI技术,将这些物体实时监控起来,达到既安全又方便的目的,同时通过及时了解游客的状态,还可以给游客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满足游客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3 客房子系统解决方案

客房子系统的解决方案以云计算为基础,RFID技术为着力点,SQL Server、Oracle数据库技术为支撑,实现客房的智慧化,满足游客基本的娱乐需求。子系统模块可分为有线组网和无线自组网(ZigBee)两部分,主要是无线自组网部分,无线自组网是利用先进的ZigBee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分支),将客房中的智能终端连接在一起,同时还能自动对其进行实时识别。搭建的模式是在客房中放置一个带路由功能的服务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线自组网管理中心;在服务器上开发相应功能的软件;实现的效果是将进入客房中的无线终端如手机、智能开关、智能窗帘、门禁、可视电话、自动门窗等设备,通过无线连接在一起,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手机终端的功能将进一步被扩大,手机终端可以轻松显示酒店基本信息、当地天气、旅游线路规划、餐厅状态等,随着手机APP的广泛开发以及应用,未来的酒店客房设备还能在手机端进行远距离控制,如室内温度、室内所有开关、门窗、电视、空调、照明等,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对客房进行控制。

4 服务子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酒店的实质是为游客打造一个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实质是将每个游客当成一个不同的个体来对待,以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和水平,方法是将游客数据信息总和整理,形成智能决策。如为了满足每个客户不同用餐习惯和方式的要求,酒店可以在餐厅的门口设置一个由服务员、智能决策中心、游客三方组成的智慧服务系统。当游客准备就餐时来到餐厅时,其佩戴的电子标签上数据会被及时传送到智能决策中心,决策中心通过对数据信息分析处理,将游客用餐习惯和方式传达给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引导游客进行就餐,这种系统还可以应用在智慧旅游过程中的集体活动、大型会议、大型宴会等方面,可以通过及时了解相关相关人员信息,为游客提供针对性“私人定制”式的服务,提升旅游服务的水平。

5 结语

智慧酒店信息系统的构建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本文阐明了发展智慧酒店和计算机技术之间的关系,同时具体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智慧酒店子系统的具体应用,目的为智慧酒店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济明.未来酒店业应朝着智能化、数据化方向发展[R].中国会展,2013.

[2]黄玉兰.物联网(RFID)核心技术详解(第二版) [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12).

[3]张凤琴.云计算原理及应用技术[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04).

[4]李明.基于Web的智慧旅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12(03):61-64.

第3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109-05

1 引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旅游行业信息化正式进入“智慧旅游”阶段。“智慧旅游”阶段从2011年开始,是我国旅游信息化的第四阶段,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标志[1]。智慧旅游资源条件评价是科学合理构建智慧旅游框架的基础,科学的评价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资源条件是决策层及相关机构更好的把握“智慧旅游”的发展水平及构建智慧旅游系统的必要前提。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各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信息化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由于各个智慧旅游系统开发团队进行智慧旅游系统研发前尚少对旅游目的地现有智慧旅游资源条件进行分析评价,一方面导致同一区域旅游信息门户网站、APP等种类繁多,且建设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用户体验较差,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开发成本加大与现有资源的浪费。

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西部乌江两大源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地跨织金、黔西两县,大部分位于织金境内,总面积170 km2,有织金洞景区、东风湖景区、绮结河景区三个景区组成。公园距织金县城22 km,距黔西县城45 km,距毕节市120 km,距省会贵阳市146 km;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05°44′42″~106°11′38″、北纬26°38′31″~26°52′35″。织金洞作为贵州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虽已有人领先研发了织金洞智慧旅游系统、APP等应用,但由于经费和精力的问题,各个智慧旅游系统建设的实际效果欠佳,用户体验较差,且存在已有功能重复开发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智慧旅游框架设计之初,尚未对织金洞现有智慧旅游条件进行评价分析。

针对织金洞现有智慧旅游系统、APP等应用部分功能重复开发、不同功能模块未能整合、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织金洞“智慧旅游”,从而更好地为织金洞智慧旅游框架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提出了对织金洞现有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的评价研究。

2 智慧旅游资源条件定量评价指标

2.1 评价指标确定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智慧旅游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人文科学、经济学等综合性学科,通过应用创新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服务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使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智慧旅游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用户体验。综上概念所述,本文将智慧旅游资源定义为能为智慧旅游的构建提供基础条件的各类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资源、景区信息化资源与景区管理资源等四类。因此,本文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的评价主要从自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景区信息化程度和景区管理条件四方面进行。其中,景区自然资源条件和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是智慧旅游资源的根本条件,景区自然资源条件是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和游客最直观的体验来源,良好的景区自然资源条件是景区构建智慧旅游的先决条件,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是提升游客体验的必要辅助设施;景区信息化条件是智慧旅游资源的必要条件,可以提供给游客一个便捷的门户平台,为游客提前做好旅游攻略及了解旅游目的地状况提供便捷;景区管理条件则是智慧旅游资源的重要条件,景区管理有利于更好的景区资源规划,是提升景区工作人员规范化、旅游产品产业化、景区整体形象提升的前提。

2.2 评价指标解读

2.2.1 自然资源条件

(1)资源要素价值。观赏游憩价值,指旅游资源单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和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指旅游资源单体具有世界或全国或一定区域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指旅游资源中具有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的多少。规模、丰度与几率,指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及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疏密度、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的概况。完整性,指旅游资源单体的形态与结构完整性概况。

(2)资源影响力。知名度和影响力,指旅游资源单体在一定区域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或构成区域承认的名牌。适游期和使用范围,指旅游景区适宜游览的日期或适宜于游客使用和参与的日期。

2.2.2 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

(1)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是影响旅客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旅行者旅行时的心情,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易达性,直接影响景点的客流量。医疗,是保障游客出行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求治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医疗条件有助于旅游景点应对突发状况、给予及时求助并减少伤亡人数。卫生,一个城市的公共卫生状况是城市最直观面貌之一,直接影响游客对于这个城市的印象。通信设备,指景区出入口及游人集中场所设有公用电话,移动基站等通信设备,且通信设备布局应合理。其中,公用电话应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手机信号覆盖主要景点,通信方便,线路畅通。电子信息设备,主要指景区主要路段设立的LED显示屏、触摸屏等多种电子信息设备。电子信息设备显示的信息内容主要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网络传输方式,由后台统一更新到前端显示设备。

(2)服务接待条件。服务接待是指通过智能化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定制导览终端)等基础设施,配合二维码、GPS定位等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全程式的游览服务、丰富的旅游体验、互动的游览方式和拓展的消费形式。游客中心,景区游客中心内一般设置信息触摸屏,提供电子信息与信息查询服务。同时专门设置设备发放点,提供自助导览设备租借服务、咨询服务、旅游消费卡发放等服务。食宿条件,景区周围一般会设置不同级别的酒店和餐馆,用于提供游客休息和餐食服务。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景区设置基于景区资源和文化的游戏产品,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丰富,并可实现实体店面购买后网购等方式。保障及应急机制,指针对突发事件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自动获知和告警,同时开展相关部门的联动救援。服务质量,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或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良好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整体印象及评价的有效途径。

2.2.3 景区信息化程度

(1)信息门户。景区设置专门的信息门户网站,且具备电子商务、景区信息实时播报、在线交流、紧急帮助等功能,支持手机、电脑、信息触摸屏等终端设备访问。有利于景区更好的向外宣传和提高游客自由购换票的便捷度及满意度。电子商务,即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景区门票、住宿、景区内交通、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支持多种支付手段,包括网上支付、手机支付、银行转账、电汇、前台POS机刷卡、现金支付等。景区信息实时播报,为游客提供景区当前景区客流量、交通压力、停车场场地状况、环境质量以及旅游专用交通工具空闲情况等实时信息。在线交流,指可以利用在线咨询与投诉、论坛、征文活动等形式增强在线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游客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手机客户端软件 ,指可以在手机端下载安装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并能够提供景区信息及酒店预订、在线帮助等功能的软件,此外,还具备提供附近区域的消费引导信息。紧急帮助,紧急帮助是指当景区内有突发状况发生时,游客可以通过固定按钮或拨打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客户端软件请求救援的一种方式,提供安全呼救功能,帮助游客在紧急情况下一键联系公安、医疗单位。安全呼救功能可以自动提供游客当前的位置。紧急帮助警示牌或按钮应设置合理。

(2)导游。电子信息资料,指经过数字化的纸质资料,该信息可以用在游客中心、导览设备及电子信息设备上展示,其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文字醒目、制作精美并适时更新,展示方式能体现游客互动、便捷或环保的特点。电子导游,指游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自助导览移动终端或固定导览终端等设备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的能力。手机和导览移动终端能为游客提供基于位置的电子导览服务,具备游客和景点定位、游览路线规划指引、自动讲解(文字、图片、音频)、多媒体资料点播等基本功能。

(3)导航。导航是指基于移动导览终端或手机客户端为游客提供的电子导航服务,能帮助游客了解景区内部及周边的交通、餐饮、购物、娱乐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简要情况,便于游客进行游览路线规划和时间管理。电子地图,景区导航地图能正确标注景区内部主要景点、内部及周边交通道路、服务网点、公厕等游客常用基础设施的位置。

(4)导购。电子支付,景区中的旅游设施和旅游商铺具备为游客提供刷卡消费(银行卡、旅游一卡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的能力,大型旅游场所(饭店、会所、酒店等)能够支持在线电子支付和手机支付两种支付方式。商户在线推广与销售,指景区内商户具备网上交易平台,且该平台能够为其产品提供在线的信息与销售渠道。

2.2.4 景区管理条件

(1)规划和制度管理。“智慧景区”规划,指经过具备专业规划资格证书的规划单位的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制定智慧化建设规划,且正式通过相关部门批准,开发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求。电子档案,指定期监督检查,对游客客源及数量统计、旅游投诉建议、旅游安全等记录并进行电子档案备案。

(2)资产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指景区内用于消防、防盗、救护、交通、游览、娱乐等设备能够有效通过信息与通信系统进行管理,保障设备齐全、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视频管理,景区内重要景点、客流密集地段、事故多发地等重点区域实现视频监控设备覆盖。前端实时视频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控后台,由后台进行视频存储,并实时监控。可以采用智能视频技术对视频中的预设目标进行分析(如越界、进入/离开、移走等),为游客疏导、重要物品监控、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指挥调度提供保障。能够对景区安保人员进行远程管理和调度。可通过手机、集群通信等设备实现远程通信。火情管理,具有有效的火灾防范和自动报警机制,相关设备运行正常。对于拥有大面积林区的景区,建设有专门的森林火灾监控系统。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对林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险情并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具备最高温自动追踪、自动设定温度报警值等功能。车船管理,利用GPS定位技术、电子地图技术,提供对景区内车辆、船只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的监控、调度、导航和防盗功能。车船消费支持旅游一卡通、手机支付、现金等支付方式。利用GPS获得车船位置坐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后台,后台存储数据,完成坐标信息获取并在电子地图中显示车辆位置。具备增加反向通信功能,由后台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车辆发送调度信息,完成指挥调度。对进出景区的车辆能通过信息屏进行指引和疏导,有效保障景区内部交通畅通。

(3)资源和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指景区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天气、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信息。水质和空气监测能够利用相应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定期采集样本,通过分析仪器获取监测指标情况,并作出环境变化情况的评价。环境监测信息,景区能够提供环境信息功能,将前端环境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后台,并在网上和信息屏上进行,信息能够适时更新。

(4)游客管理。购物点管理,对景区管辖范围内的购物场所进行集中规范化管理,并建立电子档案。游客统计分析,指利用景区电子门禁、智能视频监控、电子门票预订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景区系统自动收集、全面统计、及时上传和智能分析。对超过限度的情况能够自动报警,协助景区管理者进行人员分流。客源统计分析,指利用游客进行电子门票预订是预留的电话号码、IP地址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自动收集、全面统计分析客源来源。手机客户端使用情况统计,手机客户端软件或导览移动终端能够自动记录游客对各种不同功能的使用情况。

(5)系统管理。景区系统管理,对于“智慧景区”下辖的各个信息系统能够进行统一指挥与调度,实现信息的及时感知、数据的及时更新、系统间的全面互联互通、旅游管理和服务应用的深度开发,最终为游客和管理部门提供集需求、效果反馈于一体的“智慧化”景区服务管理新模式。景区数据管理,景区管理中涉及的管理系统均可开放接口给上级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平台,为其自动提供各个信息系统的运行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更新与汇总。

综上所述,织金洞智慧旅游评价分为4个方向,13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详见表1。

3 评价方法

基于参评指标的确定以及旅游目的地实际调研数据的收集,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确定各参评指标权重值,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处理智慧旅游资源评价中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解决的问题[4]。其原理是通过把各个参评指标间两两进行比较和判断得到模糊判别矩阵,计算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值,过程中必须保持参评指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即CR

在各参评指标权重值确定的前提下,采用“加权求和法”,即利用参评指标权重和指标的得分值,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方法计算出织金县智慧旅游资源条件评价分值。目的是定量反映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的成熟程度。

加权求和公式: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AHP方法,建立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根据加权求和计算得到,织金洞智慧旅游条件评价得分6.963分。评价结果表明,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总体条件较好,具备发展智慧旅游的良好条件。具体情况结果如下。

(1)自然资源条件中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较好,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设施中交通、通信设备、电子信息设备、游客中心、食宿条件和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建设条件良好,手机客户端软件和紧急帮助设置方面客户体验整体较差,有待提高。

(2)旅游服务设施空间信息调查与数字化方面,通信设施和电子信息设备较完善,游客中心建设较好,但是导航功能和购物宣传强度功能方面则需提升,电子支付类型有待多样化。

(3)游管管理与服务功能信息化调查方面,手机客户端游客使用情况统计及停车管理、购物点管理和商户在线推广销售等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评价指标的构建与评价可为后期智慧旅游系统构建给出更具针对性且有效的建议。例如,针对评价指标值中得分值较高的指标,如视频管理等已有功能,在后期构建智慧旅游系统时可以通过相关功能模块所预留接口,进行功能调用,避免重复开发,缩短开发周期;此外,针对评价指标值中得分值较低的指标,如电子支付类型单一、APP应用用户体验较差等功能,在后期进行智慧旅游系统开发时,有利于开发人员有针对性的对此部分功能进行重新开发。

参考文献:

[1]李云鹏,胡中州,黄 超,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J].旅游学刊,2014,29(5):106~115.

[2]邓贤峰,李 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9):100~106.

[3]李云鹏,晁 夕,沈华玉,等.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花[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4]鲁小波,陈晓颖.基于AHP方法的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5):136~138.

[5]郑耀星.旅游资源评价与自然环境影响的关系[J].资源科学,2000,22(6):62~66.

[6]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想与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3,25(3):90~97.

[7]张凌云,黎 j,刘 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5):66~73.

[8]李 伟,李慧凤,杨 洁.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景区网站服务功能及其评价――以华北地区10家5A级旅游景区网站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9):1149~1152.

[9]吴 晶,马耀峰,高 军.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86~191.

[10]汪 侠,甄 峰,吴小根.基于游客视角的智慧景区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448~456.

[11]刘利宁.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6):67~71.

[12]黎忠文,唐建兵,刘龙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1):1299~1304.

[13]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想与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3,25(3):90~97.

第4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市的旅游工作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揽,围绕做优做强旅游城市、做精做大旅游景区、做美做特乡村旅游、做好做足服务环境四项重点,持续推动旅游产业特色化、旅游服务规范化、游客出行便利化、旅游环境优质化,全面打响“山水生态华阴,宜业宜居城市”全域旅游品牌。1—3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x万人次,同比增长x%;旅游收入实现x亿元,同比增长x%。

一、坚持不解,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一)全域旅游规划工作稳步推进。目前,规划已顺利通过各镇办、相关部门和市级领导讨论评审,并完成了修订完善,正在与渭南市文旅局衔接沟通,计划4月上旬进行专家评审。

(二)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3月27日,我市举行了旅游发展委员会暨旅游综合执法机构、旅游数据中心揭牌仪式,成为陕西省首家设立综合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分局等“1+3” 模式并建成旅游数据中心的县市,标志着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走上了规范化服务、法制化管理、有序化发展的道路。

(三)旅游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开展了春季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旅违法行为;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旅游安全服务工作,在城区高速出口、华山北站、华山火车站等重要节点设立了“旅游志愿服务岗”,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旅游咨询服务。聘请著名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魏小安教授为党员干部和涉旅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全域旅游专题讲座,组织举办了全市导游及服务人员培训和旅游技能比赛活动,全市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制定了全市A级景区创建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华山国际滑雪场、万亩荷花苑、赛华山、金岩沟等景区配套设施,完善景区服务要素;市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含智慧旅游中心)选址工作已完成,装修工作已启动;出台了全市旅游星级厕所建设方案,计划新建旅游星级厕所8所,其中,城区2所已开工建设;完成了旅游标识牌、交通指示牌完善方案,计划新设立13块旅游标识牌和6块交通标识牌,目前,选址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标牌制作。

(五)宣传推介工作不断深化。4月1日,成功举办了以“邂逅十里桃花,相约大美华西”为主题的“华阴市全域旅游推广月”宣传推介活动和以“荡司家秋千、品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秋千文化艺术节。充分利用电视旅游智慧窗、媒体网站、车载LED显示屏及大型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我市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加大力度,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虽然前阶段我市的旅游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量大面宽,任务繁重。加之,部分单位重视不够、措施不硬、工作不力,创建工作的序时进度距离验收的具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正视问题,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创建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市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管分局和旅游巡回法庭要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扎实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正常的旅游秩序和旅游安全。市旅游数据中心要充不断加强我市旅游业统计体系建设,高质量完成全市旅游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等工作,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二)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市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项目对创建验收工作意义重大,市住建局要积极衔接华旅集团,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早日建成使用。全域办牵头,要加快临时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力争五月底前完成装修工作并投入使用。同时,以此为基础,市网信办牵头,文旅局、住建局等责任单位配合,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按时限要求全面推进华阴市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旅游网站、全域旅游APP、微信公众号、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应急指挥中心、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智慧旅游营销平台等服务功能。

(三)加快旅游基础设施提质升档。交运局要尽快启动实施司家秋千园、魏长城遗址等景区景点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住建局要加快实施城区道路绿化亮化美化和文化提升工程,早日启动实施城区北部新建自驾游基地建设。各镇办及相关单位要结合乡村旅游景点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早日完成旅游公厕和停车场新建改建工作任务。商务局要加快建设特色餐饮和旅游商品集聚地,建成旅游产品购物场所,健全旅游综合服务产业体系。移民局、岳庙办、华西镇等责任单位要以华山御温泉、华山国际滑雪场、万亩荷花苑等为重点,制定景区提档升级规划,尽快启动创建申报工作,早日完成全年A级景区建设任务。

(四)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全域办、文旅局、文广局等单位,要按照“月月有活动”的要求,每月推出一场定位高、面向广的文化活动或旅游节会,开展华山论剑、华山论道等系列活动。当前,文旅局牵头,重点做好“国际自行车旅游节”的各项筹备工作。市文广局、网信办要在政府网站、电视台开办全域旅游创建专题栏目,定期宣传创建工作动态;市文广局牵头,文旅局、住建局配合,要尽快完成全域旅游宣传片制作,在市电视台、政府广场、北站广场和生态广场大屏幕循环播放。住建局、交运局以及各镇办要加快完成宣传牌悬挂、客运车辆全域旅游标语及图案覆盖、全域旅游灯箱制作悬挂、旅游文化墙建设、特色旅游纪念册制作等宣传工作任务,全方位开展全域旅游宣传。

(五)突出抓好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文旅局要以全域旅游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牵头抓总、统筹安排,公安(旅游警察大队)、物价、交运、市场监管(旅游市场监管分局)、卫生、住建等部门全力参与,有针对性的对城市公交、出租车、餐饮住宿、导游市场等进行整治;强势打击黑车黑导、围追兜售、抢客拉客、欺客宰客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确保正常的旅游秩序。同时,切实做好游客投诉处理工作,做到有诉必处,处诉必快,最大程度的维护游客利益,确保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第5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更全面的架构

国家旅游局近日了《关于印发2014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的通知》,“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成为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尤其要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方面加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和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努力提升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的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而在此前,不少城市已经在智慧城市进程中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了多样化的智慧旅游建设。

近年来,随着张家界“一诚通”信息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一诚通”信息系统应用范围已整体援建新疆自治区并近期全疆推广,已为实现张家界市“智慧旅游”一应工作和建设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家界最早于2004年开始研发的“旅行社‘电子行程单’管理系统”,2007年正式推出全市旅行社应用,后更名为“旅游目的管理‘一诚通’信息系统”,2012年在张家界深入推广,并影响至武陵山片区,于2013年作为旅游技术援疆项目推广至新疆自治区。

据张家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张家界旅游局介绍,“一诚通”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关于目的地旅游智慧管理工作的概念和体系已经完备,系统信息化应用框架目前已全面建成,数据库已经覆盖目的地旅游各要素,设置了旅游企业及产品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为涉旅相关部门共享成果、统一行政,用现代方式服务旅游企业和管理旅游市场秩序统一提供了信息化联动平台。2012年,“ 安导通-景区安全随护导览系统”(简称“安导通”)项目正式落户张家界,这是一个专门针对武陵源核心景区量身打造的智能化旅游服务项目。通过安导通,游客能够迅速便捷的获取张家界旅游的各项准确信息,实现旅游途中的安全导览;政府、景区、旅行社可对旅游进行便捷管理,实时监控。安导通搭建了景区、旅行社、导游、车辆、游客、商家随时沟通的平台,助推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安导通的所有信息将实现与“一诚通”系统及正在筹建的张家界智慧旅游官网的对接,形成综合一体的旅游信息网络。未来安导通将把周边的天门山、黄龙洞、张家界大峡谷等景区纳入系统,不断完善相关信息,逐步全面实现张家界景区的全覆盖,2014年实现在张家界的全面投放使用。

在旅游业中平台已成为行业竞争要点,奉化市旅游局副局长冯晓虹介绍,自2011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以来,奉化市旅游局始终致力于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着力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除推出了智慧旅游手绘地图外,还建立了旅游图文数据库,实现了宁波市旅游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完成旅游商务网和基于二维码的WAP网站;建设了智慧旅游视频导游系统;开发了“有梦就去奉化”的手机客户端APP等,并率先在滕头景区试点开通免费无线宽带,在智慧旅游建设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面对智慧旅游变革的浪潮,宁波市旅游管理部门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智慧旅游建设,积极构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地综合网络,推进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新建全市范围内的公共交换平台,实现各网络平台互联和资源共享,推进相关领域信息化建设,重点扶持旅游产业的电子商务功能建设。目前已建成宁波旅游商务网络平台、以“阿拉旅行卡”为起点的宁波旅游支付体系、宁波旅游公众信息查询体系、行业管理系统、网络营销体系等一系列智慧旅游项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行前体验、行程设计、网络预订、自助查询、旅游咨询投诉、行程反馈等多个环节的一站式服务。

服务的市场

如今,旅游市场已经不单是依靠自然资源的市场,而是逐渐转变为技术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实现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和产业整合网络化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因此,智慧旅游的开展更应该注重平衡,处理好平台建设与服务和市场间的关系。

例如:张家界已投入500万建设“张家界智慧旅游官网平台”。“智慧旅游”官网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打造一个品牌、构建两大门户、面向三类用户、聚焦四项能力。 构建两大大门户:即建设以互联网web网站为核心,以移动终端APP(IOS/安卓手机wap门户)为辅助,跨渠道、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立体化、多语言的张家界官方旅游服务门户。该平台面向三类用户:即面向政府,实现张家界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共拓平台进行信息、

政策咨询、行业管理等功能;面向企业,为张家界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在线办事服务、旅游产品营销等功能;面向游客,提供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有关的各种旅游信息和预定服务。聚焦四项能力:即完善旅游信息内容的汇聚与分发能力,提升旅游服务的整合与推广能力,强化旅游产业运行的分析与监管能力,发挥旅游行业对宏观经济的辐射与带动能力。

平台项目包括5大部分:张家界官方旅游资讯网站、张家界官方旅游移动应用、张家界旅游行业管理平台、张家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张家界智慧旅游数据服务平台。

第6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字】山东,旅游,文献综述

山东作为旅游大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并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品牌实力。随着移动信息化的推进和智慧旅的发展,山东旅游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深刻变革,笔者从山东旅游现状、山东各地区旅游业和智慧旅游发展、山东智慧旅游三个方面对知网权威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尝试结合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为山东旅游业发展提供思路。

一、山东旅游现状的文献综述

郑兵兵(2009)对威海市的温泉旅游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威海市温泉旅游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威海温泉的产品开发和产品组合策略。郑兵兵提出要在完善法规、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来发展威海市的温泉旅游,其研究较其他研究来言,长处在于运用了问卷分析的方法,较为翔实可靠。

王蔚(2010)提出山东休闲旅游应该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策略,树立软硬件过硬的娱乐设施,强化品牌竞争力,塑造旅游吸引力。

石学慧、曹继磊等(2011)指出山东省800余处景区,3200多公里海岸线的旅游资源优势,指出山东的美食文化与山东旅游品牌“好客山东”相得益彰的关系。

王圣、孙吉亭(2011)指出山东海岛众多(326个,有居民35个),应在政策保护下合理规划、在保护海岛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克服多数海岛面积较小、受天气影响大、海岛基建缺乏、特色资源欠缺等劣势因素,对海岛进行开发,促进海岛旅游资源可持续的发展。

封甜惠(2013)在研究中详细介绍了山东省旅游业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概况和经济状况,并列举了山东省10年间(2000-2010)的旅游数据,提出山东旅游业要进一步联动发展,加强保障体制和强化品牌与形象建设。

金成辉(2013)通过对山东高尔夫旅游产业的球场及规模、从业人员、消费价格、客流量和年收入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后指出,国内高尔夫兴趣爱好者逐渐增多,山东省需要合理调控,通过规划整合来发展高尔夫旅游,同时要加强管理、联合营销、打造品牌,可与韩国联合来促进本地高尔夫旅游的发展。

王乐(2014)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山东省的乡村旅游,指出:截至2012年,山东已具有627个好客人家农家乐,380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550个全省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4.8万发展业户和20.1万从业人员。王乐指出,山东省乡村旅游的优势为:齐鲁文化风韵突出、农业和现代农业体验产品发达、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冯媛媛(2016)对山东入境旅游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指出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是山东省入境旅游的主要力量,约占全省的40%。冯媛媛的研究借助灰色模型对山东省未来十年的入境旅游游客量进行了预测。

小结:在研究山东省旅游发展现状中,笔者第一参考了官方网站的资料,如官方统计、政府文件、领导讲话等,第二参考了“好客山东”系列等权威书籍和知网上学术权威的论文。等笔者认为,要想了解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这个大命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从官方资料入手,尽量引用官方资料中的数据。第二,在找不到官方权威论述时,尽量查阅权威学者的研究资料。第三,除了定性分析外,需要做定量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加准确可信。

二、关于山东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张琳琳(2010)通过对山东泰安肥城市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肥城市的乡村旅游应该以政府指导、完善结构的原则,走开发保护相结合、提高宣传促品牌的路子。

林德山(2011)研究了日照的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况,认为民俗旅游对日照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具有深刻影响,在日照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不但能提高当地经济收入水平,更能较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满意度。

李莉(2011)对枣庄市的红色旅游进行了研究,提出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枣庄城市转型的发展策略,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对后人的一种教育。

张腾(2013)研究了烟台市的节庆旅游,提出了烟台市围绕渔业展开节庆旅游的发展思路,在对烟台市渔业节庆的发展现状做出较详细的评述的同时,提出可以通过清晰定位、明确主题、加强营销的手段来促进烟台的节庆旅游。

杜德义(2014)对山东潍坊青州市的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要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培育重点旅行社来不断提升青州的旅游服务接待水平。

胡立灏(2014)通过对山东济南章丘市的龙山文化和龙山黑陶进行研究,认为章丘市旅游业需要进行区域联动、加强人才培养、树立品牌等手段来进一步宣传龙山文化和龙山黑陶,同时要立足于自身的优势,不断开发新的产品。黑陶在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做大做强。

于洋、吕春莉(2015)阐述了山东半岛沿海地区高尔夫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指出要在解决产业发展诸多问题的同时制定好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

小结:要想了解山东省旅游业的概况,必须先了解山东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并从中提炼总结,同时要求研究者既要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笔者查阅的文献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很小的切入点下手,来探究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一些特色、不足以及发展建议,而这些文献的研究者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和研究方向。除了走差异化的路线,文献中几乎一致的提到,各地要注意对资源的整合利用,总结并放大自身旅游业的独特之处,坚持不懈的培养旅游人才,注意营销手段的选取,加大宣传力度来宣传当地品牌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山东智慧旅游的文献综述

朱岩(2011)非常全面的对山东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山东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山东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旅游网站功能不完善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东旅游智慧化的发展。

吉慧(2012)阐述了山东智慧旅游的具体实现方案,指出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应用发展为山东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陈晓迪(2014)对山东旅游业和智慧旅游的发展做了详尽的研究,清晰地指出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山东智慧旅游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所在。陈晓迪以新加坡的旅游业建设为例,深入剖析了新加坡旅游的背景、战略目标、具体举措和成功的经验。陈晓迪的研究详细的从基础层、应用层、保障体系三大方面对山东省智慧旅游的框架进行了搭建,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研究山东智慧旅游的宝贵资料。

王天宇(2015)通过调查发现2015年山东省将编制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规划,最终实现2015年旅游消费总额6850亿元,较2014年实现增长12%的目标。王天宇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为旅游业带来优质服务,山东旅游已经进入大数据为技术支持的智慧旅游时代。

李丽娜(2016)通过总结山东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从管理、服务、营销三方面提出了山东智慧旅游发展的具体路径,从而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智慧旅游一词常见诸于山东省内的各大媒体、政府会议文件、领导人发言等文件,这充分显现出政府和社会对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视和期待。在笔者查阅到的文献中,学者一致认为山东省智慧旅游的发展仍在初级阶段并略显雏形。智慧旅游的发展在山东省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在山东正将逐渐完善。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推动,旅游的网站、微博、微信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为搭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信息支持。第二,旅游卡和电子票务成为发展趋势。旅游卡不但实现了旅游景点的捆绑销售,提高了效益,还可以逐渐实现旅游产业的品牌化。电子票务使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旅游景点的门票,更使旅游管理和决策部门利用大数据和相应数据挖掘技术更好的对本地旅游景点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统计监控。第三,移动终端的智慧旅游APP大有潜力可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智能手机信息处理速度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更乐意使用移动终端的APP来完成日常的一些消费行为。第四,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优质旅游资源的支持。优质的旅游资源不但能给游客优质的旅游体验,还能更好的对景区景点起到人际口碑的宣传作用,优质的旅游资源辅以专业的品牌和适当的营销宣传才能达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的。

在山东省智慧旅游的建设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信息。现代爆炸的网络信息,造成了信息的不统一、虚假信息有时存在、网络门票价格不一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智慧旅游建设中网络信息的不规范现象。第二,无线网络的进一步覆盖。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无线网络的需求大增,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无线网络的进一步覆盖甚至是普及。第三,移动终端APP的推广使用和完善。移动终端APP可以使游客更加便利的了解旅游信息如实时天气、交通工具、票价等,方便游客出行。

参考文献:

[1] 菅文静,宋晓英.旅游文化传播视角下山东旅游资源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6:172-173.

[2] 陈婕.提升“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原则和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81-85.

[3] 谢如红.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山东旅游商品设计[J].大舞台,2015,08:60-61.

[4] 宋飞,师守祥.山东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及模式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3,20:49-52.

[5] 李静.试论齐鲁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3:175.

第7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无线城市 总体框架 发展策略 智慧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1发展愿景

1.1 无线城市含义

“无线城市”就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通过合理部署无线网络和有线宽带,使每一个人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能够接入网络的终端,方便快捷的上网,享受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无线城市”继“水、电、煤、气”后被称为“第五类公共设施”。

1.2 无线城市应用

无线应用是指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终端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得与政务公开、公共事业服务、个人生活等相关的各种城市服务信息;同时,借助智能管道、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电子商务等技术,为政府和行业用户提供城市信息化应用。

从无线应用这一层面讲,无线城市自身并不是一个业务,它是多项应用的集合,通过集成多项应用为用户提供服务。

2总体框架

围绕“1张基础网络、1个平台、4项技术,多项智慧应用”的总体框架,逐步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如图1所示。

2.1基础网络

(1)GSM/TD-SCDMA/TD-LTE/WLAN/有线宽带,多种网络支撑无线城市接入;

(2)基础网络业务能力:短彩信、飞信、WAP、GPRS、流媒体等;

(3)新业务网络支撑能力:位置服务、支付、二维码、RFID等。

2.2无线城市平台

涉及到无线城市平台的所有信源,均需互联到无线城市平台。同时,对于涉及到无线城市平台多个信源的聚合类服务,通过无线城市平台进行承载。

2.3“四项技术”支撑无线城市应用

(1)智慧管道实现通信网络的用户可识别,业务可区分,流量可调控,网络可管理,区别服务,区别收费,并在终端和应用之间,可以智能实现资源优化,以实现精细化运营与管理;

(2)云计算为无线城市提供有效的业务承载模式和计算能力,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

(3)物联网使无线城市延伸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而无线城市让物联网的信息获取随手可得;

(4)移动电子商务与无线城市相结合,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

2.4智慧应用,构建真正的“智慧城市”

智慧应用主要包括智慧政务、公安、民生、环保、健康、交通、物流、文化、旅游、城管、电网等行业应用。

3发展策略

3.1网络平台策略――网络立体覆盖

为了能真正实现“完全自由接入”将通过“2G+3G+4G+WLAN”的立体覆盖构建无线城市。发挥2G、3G、4G、WLAN网络的各自优势,扬长避短,满足“无线城市”的应用需求。2G网络主要用于承载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小于200kbps),实现全地区的广覆盖;3G用于承载中低速率数据业务(200kbps到500kbps),实现城区及重点乡镇的连续覆盖;4G主要用于承载中高速率数据业务(500kbps到1Mbps),实现密集城区的连续覆盖;WLAN主要用于承载热点区域的静止/游牧型高速数据业务(大于1Mbps)。

3.2产品管理策略――做好产品规划、强化产品管理的多环节交互

构建产品规划体系,规避多业务间松耦合状态所带来的弊端,推动全业务的有序发展。

(1)通过外部环境(经济、客户需求以及竞争)分析,确定无线城市发展的方向;通过内部能力评估寻求发展的瓶颈以及推动力;

(2)通过制定科学可执行的产品规划目标和路径,推动多业务之间的纵深协调发展,同时做好相匹配的资源优化配置;

(3)强化产品管理流程,强化无线城市推进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交互,推动无线城市业务的良性运转。

3.3商务模式――丰富收入来源,促进产品健康发展,图2所示

(1)探索多种商业模式,丰富无线城市的收入来源;

(2)初期以前向收入为主,在平台聚集规模之后,逐步考虑广告、代办费、酬金、分成等后向收入模式。

3.4推广模式――政府主导、产业联盟推荐,图3所示

以政府为主导,以客户为中心,充分整合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系统建设商、内容提供商等价值链各环节,共同推进无线城市规模发展。

(1)成熟行业。针对教育、农业、城管、公安、金融等成熟行业,应深化应用,实现客户价值提升;

(2)成长行业。针对政府、电力、航空等成长行业,应通过案例复制,加强客户覆盖促进规模推广;

(3)孵化行业。针对医疗卫生、社保、汽车等孵化行业,应制定方案,实现行业应用零的突破。

4智慧应用

4.1智慧政务

由政府牵头,实现政务网站“掌上化”,城市应急广播及信息统一。基于无线城市平台,实现无线视频会议、无线实景招商及无线视频回传。

4.2智慧交通

整合公共停车场资源,建设智能停车系统,实现停车场查询及预约。提供公交站点、公交车线路、行车路线、地图及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多种公共交通信息查询。通过公共车辆GPS定位、电子站台、公交出租一卡通等,将乘车方式由“被动等待”转化为“主动预约”。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并设置预约铃响提醒,定点定时预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站点视频监控,实时动态上报公共自行车租赁信息,提供租车还车便捷服务。

4.3智慧健康

建立市民健康系统,通过短信、手机WAP等方式,实现专家门诊预约、历史健康档案调阅、共享跨医院检查诊疗结果等。同医院合作,开展无线视频监控实时看护等,如:新生儿父母及家人可通过手机视频观看婴儿在育婴房里的状况。远程实时监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手机等通信设备传送到附近的监控监督中心和装有特定软件的终端上。

4.4智慧电网

将远程的监视、遥控、防盗、消防、报警联网系统和监控无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可以基于无线、有线网络进行远程的监视、遥控和图像传输,又具备通常联网报警网络的功能。

对用电企业、单位和个人用户,开展手机短信提醒业务,如电费催缴、停电提醒、线路抢修提醒以及用电安全小常识。

4.5智慧民生

(1)公共事业类。配合城市亮灯工程,实现对全市路灯的远程管理、控制、排障服务,达到保障城市照明安全、节能减排效果。利用本地移动手机作为传感终端,对市民行为进行动态分析。在防空演习、自然灾害、紧急事件时,实现有组织和自觉主动人员撤离。市民通过无线城市随时随地查询家里的最新水费、电费、煤气费等账单详情,并提供历史账单随时查询。市民随时随地查询每月最新的公积金、社保、医保等详情。

(2)生活服务类。通过无线城市平台为各社区提供咨询服务、家政服务、生活用品配送、社区信息、城市预定服务等。满足用户咨询、购买和交易多种金融产品的需求,用户除办理银行业务外,还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买卖股票债券等。将用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账号进行绑定,通过手机短信息、语音等操作方式,为拥有银行卡的用户提供方便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和快捷的支付渠道。

本地电视节目接入无线城市,市民随时随地通过“掌上移动电视”流媒体观看电视。

4.6智慧文教

一体化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包括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图书馆系统、食堂消费系统、智能水控电控系统、机房管理、考勤管理、门禁管理;校园弱电解决方案、无线LED系统、校园监控系统。以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主阵地,建立完善网络视频教研平台,开展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等教学活动,在信息化环境下充分发挥专业教研活动优势。通过手机短信,老师将孩子在学校的健康状况、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考勤情况、每周和期末评语、学校的动态和通知等直接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家长可以上行短信与学校老师进行互动。

4.7智慧公安

为公安民警提供可随身携带的移动警务终端,通过移动APN专网可访问公安内网,不仅实现查询和录入人口、车辆及防控数据信息的功能,还可结合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单兵信息终端,使公安民警按照指挥中心的调度,完成各种任务。在发放的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上加入电子标签,然后在各道路的治安监控点安装电子标签读取器,只要将读取器读到的标签信息与摄像机拍摄的车牌进行比对,即可判断该机动车是否为套牌车。

4.8智慧环保

智慧环保主要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包括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噪声监测等。

4.9智慧物流

全面建设覆盖物流园区、企业的有线、无线通信网络,为各企业使用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无缝上网通道。以RFID传感技术为手段,建设智能仓储示范项目。

4.10智慧旅游

通过无线城市平台,定时将各景点、酒店、旅行社等旅游统计数据上传至旅游主管部门,进行旅游企业经营分析、旅游行为分析、旅游资源动态配置、旅游告警、应急疏散及旅游联动分析。促进各旅游景点的信息化发展,与景点合作推出二维码电子门票。通过电子门票系统,可实现景点旅游人员数量的实时统计。并将各景点游客接待数量等情况通过监控指挥中心LED显示,让管理层及时掌握景区接待情况,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数据。依靠手机的便捷性和网络的广泛覆盖性,摆脱电脑网络的束缚,打破时空的限制,旅游者随时随地查询旅游信息。

4.11智慧城管

以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业务系统为核心,实现综合执法信息平台与无线城市平台互联,实现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各环节全过程的信息化,便捷执法信息及时通报。

5 结语

本文针对无线城市发展规划,阐述了无线城市发展愿景、总体框架、发展策略和智慧应用,为无线城市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不断进步,智慧应用将进一步深化,无线城市将升华为智慧城市,使得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更加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品质生活。

参考文献

[1]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研究,2010,11.

[2]张永民,智慧城市总体方案.中国信息界,2011,03.

[3]王静远,李超,熊璋,单志广.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计算机研究及发展,2014.01.

第8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慧旅游 资源整合 产品创新

一、旅游资源整合

全域旅游的背景下,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很多旅游资源的旅游知名度高,但线路上各旅游点之间的契合度低。无论从旅游品牌效应还是旅游资源整合能力、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来看,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智慧旅游”的建设将是完成这些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旅游资源整合的模式

(一)空间层次整合

结合智慧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将同属于一个较高空间层次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资源,建设一个大景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集中力量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

(二)主题整合

在某一个区域内,根据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和市场状况,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确定区域旅游的主题和形象,借此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使其服从或服务于区域旅游的主题,形成鲜明的旅游形象,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三)产品整合

将某些不能形成成熟旅游产品或市场竞争力较弱的旅游资源依据某种产品开发理念整合起来,形成新的旅游产品。改善市场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例如山南地区的旅游开发就将一些小散弱的旅游资源整合成为了藏族源地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四)线路整合

利用旅游资源在区位交通和功能上的联系,将分散的旅游资源组织起来,组成旅游线路整体推出。共享客源市场,丰富旅游内容,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旅行社运作的可行性。

(五)产业链整合

某些旅游产品的消费上具有一些关联作用,典型的如北京周边的休闲度假旅游与民俗旅游,以及异域观光旅游与购物旅游等。旅游活动还与相关产业有深刻的联系。可以根据这种联系对旅游资源甚至整个大旅游产业进行整合,完善旅游产业链,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六)保障系统整合

旅游资源的开发有赖于保障系统的建立,广义上的保障系统包括交通、通讯、电力、金融、卫生等构成的社会经济体系。充分利用旅游保障系统是整合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思路。交通线路的形成和改善往往作用最为明显。

三、智慧旅游体系下的本溪旅游资源整合方案

智慧旅游是一种信息化工具,运用物联网、云计算、高性能信息处理、下一代通信网络,为游客与景区、酒店、交通、饭店、旅游局、旅行社提供一个智慧旅游公共平台,以实现旅游全程服务、游客互动体验、旅游智慧管理。

(一)本溪智慧旅游云计算平台

旅游资源谋求整合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智慧旅游支撑平台,海量的旅游信息处理、查询等计算问题由一个数据中心自动完成,这就是智慧旅游云――云计算平台。平台将对区域内所有旅游数据进行集中、交换、存储和处理,从而满足游客、旅游局、景区、旅游商家、各类旅游通过WEB、手机客户端、导览仪终端对所需服务信息的调用。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是本溪旅游资源整合的基础工作。

(二)建立本溪智慧旅游网

智慧旅游将为游客带来便利旅游体验,而这种便利体验的达成需要依托一个环线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本溪需要建设智慧旅游门户网站――本溪智慧旅游网,提供公众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电子商务以及旅游行业管理信息,把所有本溪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适用于智能手机及电脑。

主要提供功能包括:意向景区信息查询、网上支付、智能旅游线路规划、旅途旅游配套信息查询、游程体验反馈等。以自驾车游客为例,他们的旅游信息需求包括:驾车选择距旅游目的地最近的路线、选择途中景致和路况、道路收费情况、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及其真实价格、有特色的餐饮及住宿标准及收费、怎样找到讲解精彩的导游等。要鼓励游客在网站上晒照片、发表游记、线路c评、经验分享、旅游攻略等,实地游览的客人在实地观赏、消费、游历后的切身体会将成为潜在游客决定是否前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因而可对积极在网站反馈游程体验的客人给予积分奖励或景区门票折扣优惠等鼓励政策。

(三)建立本溪旅游感知网络

旅游环线感知网络的建立基于各类数据采集和感知技术,为整个本溪智慧旅游体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比如智慧旅游体系主动感知景区的流量、游客的停留时间、感知智慧网站上游客的关注度及口碑,智能分析游客偏好,主动推送旅游项目、餐饮酒店;利用布设在景区的传感器、摄像头及RFID射频识别技术、无线终端和网络的位置服务技术感知景区及旅游通道的客流量、天气情况、运行状况等,主动推送信息至游客手机;当感知到有无线网络终端靠近、路过景区,系统主动推送旅游线路与景区信息,争取把一个普通过客变为环线上的游客;游程结束后系统记录游客的手机号、电子邮箱,适时将符合游客喜好的环线新产品、旅游节庆、旅游促销信息推送给游客。

(四)加强与其他地区智慧旅游区域协同

加强与周边城市和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的区域协同,建立智慧旅游区域协同机制,通过机制的建立可以多方参与重大问题联合研究;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协同安全与救援;可以联合进行产品开发;可以实现合作补偿;实现区域联合营销和保障等。有力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调高旅游业务的服务质量,推动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9篇: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慧景区评价体系游客体验期望―满意度矩阵中山陵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其发展得到了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不断融合,推动了旅游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发展,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智慧旅游。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智慧旅游建设与发展日渐重视,并不断进行着战略性的规划和思考。2011年1月,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全国旅游局长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我国旅游业要争取花费10年功夫初步完成“智慧旅游”建设。2014年,我国以“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为旅游宣传主题。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在《智慧旅游:成为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指出:随着旅游在线服务、网络预订、网上支付、网上营销等手段的迅速使用,“智慧旅游”在未来将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智慧景区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衍生和载体,其智慧化程度对于景区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系统化、低碳化、对优化景区业务流程以及提高游客满意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游客是旅游市场的灵魂,游客对智慧景区的体验感知与满意度评价是反映景区管理及运营状况的一项关键指标。本研究通过构建智慧景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调研游客对智慧景区建设的感知与满意度评价,以期了解景区在智慧化建设中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策略,这将对加强景区服务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国内外智慧景区建设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大部分文献对智慧景区的研究主要依托于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的背景之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智慧景区系统的构架研究,游客与旅游地关系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Giffinger R (2007)[1]指出智慧城市的完整性应围绕环境、生活和人等领域来构建展开。Andrea Caragliu (2009)[2]提出一个城市发展智慧旅游,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以及交通运输业有必要与现代通信(ICT)间协调共同发展,只有对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才能有效的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ason Chung (2012)[3]以日月潭风景区为例,通过信息技术整合不同部门的出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拥堵问题。Kothari(2012)[4]提出智慧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通过对数据的不断收集和处理,能有效分析市场变化情况。一个旅游组织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往往决定了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此外,Gretzel(2011)[5]和Owaied(2011)[6]研究了智能化在旅游业中的应用。Gianpaolo DAmico(2013)[7]通过对游客旅游体验的研究分析,提出一个智慧旅游总体框架:底层互动装置帮助游客创建行程、设置位置信息以及出行喜好,顶层移动应用程序收集用户数据并进行处理,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以“智慧景区”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201011―2016831期间的文章,共有149篇。其中2010年6篇、2011年12篇、2012年15篇、2013年25篇、2014年32篇、2015年35篇、2016年24篇(截止到2016年8月31日)。总结发现大部分的文献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的:①智慧景区概念的界定。例如李洪鹏等(2011) [8]提出智慧景区是将无处不在的网络、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建立情报网络,增强人类的感知、控制和管理能力,实现更精准的景区智能化管理,促进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更有效的保护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此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②智慧景区建设的方法以及措施。例如章小平等(2010)[9] 认为智慧景区是一个创新的管理系统,景区可以利用网络实现更普遍的互操作性和更科学的可视化管理,可以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进行感知。③智慧景区旅游体系构建的整体框架的构建研究,比如党安荣(2011)[10]从平台、系统和保障三个方面构建了智慧景区建设的总体框架;④智慧景区在管理以及服务中对GPS、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研究。例如邓贵平(2011)[11]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消息传递机制等技术, 设计并实现了视频巡航功能系统,满足了智慧景区建设和管理对视频监控的需要,并将此技术应用于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中;⑤智慧景区安全防范系统的构建,左齐等(2011)[12]以都江堰为例研究了智慧景区的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智慧景区的概念、管理服务以及景区建设框架等方面,对智慧景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定性分析、描述性分析占多数,在定量分析以及数理分析上都需要加强;从研究视角来看,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景区的建设服务以及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很少有学者系统的从游客体验视角对景区智慧化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二、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智慧景区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在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为实现景区智慧管理、营销以及服务的目的,对景区的资源、服务等软硬件因素进行综合考评后,形成的一个智能系统,该系统能对智慧景区的发展现状和水平进行准确的衡量。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结合智慧景^建设的特点,认为景区智慧化的建设应遵循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由于每个景区资源环境以及发展现状的特殊性,与其相适应的智慧景区评价体系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中山陵智慧景区发展的进度和水平以及实地调查和访谈情况,并结合《北京智慧景区建设规范(试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指南》、《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原则》、《旅游景区服务指南》、《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等,将能够描述智慧景区功能的各项指标列出,对指标进行整理,最终确定了中山陵景区智慧化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游客体验视角出发,从运营管理系统和游客服务系统两个维度,最终选出7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构建了中山陵景区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表1所示)。表1中山陵景区智慧化服务水平评估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运营管理系统景区智能管理系统视频监控、游客流量监控、景观资源管理、应急广播、应急处理响应系统、指挥调度中心景区智能交通系统景区路况播报、用车安全调控、车载自动风景导游系统、GPS导航景区资源保护系统旅游资源电子监控、生态环境电子监控游客服务系统游览系统游客互动及投诉联动服务平台、自助导游、旅游资讯、呼叫中心、多媒体展示票务系统电子门票网络、远程查询、自助售票、门票识别、在线预订、在线支付资讯系统门户网站、虚拟景区平台、虚拟景区展示、多媒体嵌入、虚拟旅游分享、智能加载图像通信系统公用电话网、无线通讯网、无线宽带网三、中山陵智慧景区建设调查与评价

(一)研究对象选取

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智慧旅游发展计划,2012年10月南京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近年来南京市在全面推进智慧旅游的平台建设上走在了前列,比如门户网站的建立,将“旅游综合信息”和“手机终端”合并在一起的“南京游客助手”等信息化产品的开发等。景区在建设中通过借鉴智慧景区已有的先进经验,融合了现代技术,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外加免门票政策等,使游客逐年稳步上升,其经营管理和智慧景区建设状况在全国诸多智慧景区试点单位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问卷设计与发放

问卷调查通过两种途径展开。一方面是实地调研,分别于2015年10月及2016年1月两次赴中山陵景区开展实地问卷调察,发放问卷120份;另一方面是网络调查,依托携程网、驴妈妈网平台,针对性的对网上预订中山陵景区信息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两种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93%。问卷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确定样本的人口学特征;第二部分测量旅游者对中山陵景区智慧景区各项评价指标的期望值;第三部分测量旅游者对中山陵景区智慧化建设的满意度。问卷设计采用李克特5分赋值法,将每一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划分为1―5共5个等级。对问卷的满意度数值和期望值计算Cronbach's α系数,其信度为0853,说明本研究问卷数据可靠性较高。

(三) 样本统计

四、结论和讨论

本文通过对智慧景区建设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构建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实地调研中山陵智慧景区建设现状,对其进行评价,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一是国外智慧景区的建设主要集中在智慧景区系统的构架研究,游客与旅游地关系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国内智慧景区的建设主要集中在概念、管理服务以及景区建设框架等方面,以游客体验为视角,对智慧景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

二是本文选取中山陵为例,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构建其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这为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总体而言,中山陵景区可以从景区智能管理系统、景区智能交通系统、景区资源保护系统、游览系统、票务系统、资讯系统、通信系统7个方面进行景区智慧化的建设。按照游客满意度和期望值的打分情况,景区资源保护系统、资讯系统、景区智能管理系统、景区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最为重要,其他依次橛卫老低场⑼ㄐ畔低澈推蔽裣低场K淙恢猩搅昃扒已经成为南京建设智慧旅游的重点景区,但是在景区智慧化方面尚处于一般水平。其中,“视频监控”、“虚拟景区平台”、“门户网站”、“自助导游”、“旅游资讯分布”、“生态环境电子监测”、“景区用车电子安全调控”、“游客流量监控”、“应急处理系统”等方面是景区打造智慧景区建设的优势所在。景区应该尽力维护其发展和现有的优势,以保障景区资源合理利用以及避免游客随便破坏等情况。但是可以在保证少资金的情况下进行更好地提升开发,避免资金浪费阻碍了其他高期望值的指标的发展。

三是智慧景区标准化的建设要求景区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发展,参考其他景区成熟经验,而不能闭门造车孤立建设,防止景区建设缺乏人性化、标准化、智慧化。根据调查分析,对中山陵景区智慧化建设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第一,智慧服务创新。①创建游客体验中心。首先,游客体验中心应以游客的需求为主根据智慧化的旅游服务为核心来设置,包含旅游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局限在景区内;其次,多提供智慧旅游产品供游客体验。②建设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为了游客更便捷查询景区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资讯,中山陵景区有必要完善“钟山游客助手”APP;其次,目前景区手机APP不支持网上支付,有必要完善使用终端,考虑到游客的支付偏好;再者,设置景区二维码以供游客扫描;最后,经营好景区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及时的获取游客体验经历以及投诉问题。③提供人性化服务。首先,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合理科学的景区规划,比如无线网络覆盖全景区等;其次建立管理平台,要实现全面汇总游客信息,例如在假期高峰时期,景区根据游客量控制入园的游客数量;最后,建设旅游监督体系,提供评价窗口,使景区管理更加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