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数字通信报告精选(九篇)

数字通信报告

第1篇: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关键词: 数字媒体 广告设计 发展趋势

设计是艺术与工学的结合体,广告设计即是在艺术与工学的结合体下与新时代的广告调和与融合形成的结晶体。在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从最开始的吸引消费者,到现在的数字媒体视野下创作出并非只是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是让消费者通过数字媒体与产品交互运动起来,更深层次地了解产品相关的各种信息与生产产品的企业,以及企业的发展历史与企业的历史文化。

数字媒体广告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的艺术,它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技术为支撑,提升艺术的表现力,给广告创作带来无限可能。

一、数字媒体广告定义及数字广告分类

数字广告在传统广播、电视、电影的基础上,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交互融合,由二维到三维、静态到动态,虚拟与现实交互融合,不再简单运用文字和图像两种传统符号表现广告内容。

数字媒体包括数字广播、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数字报纸、数字报纸、手机电视、移动电视、视频网站、网络游戏、电子杂志、微博、博客等。数字广告在城镇、乡村的广泛应用简易地传播了大量的国内国际信息,让广大消费群体更简单明了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数字广告简单来说就是借助数字技术支持、新兴媒介的广告信息传输形式,主要包括:互联网络广告、手机媒体广告、数字电视广告。

1.互联网络广告,借助网络媒体的广阔空间,使各种各样的通信简单化、多样化、快捷化,为人们提供巨大的信息资源。互联网络广告主要的传播形式有视频广告、RichMedia(一般指使用浏览器插件或其他脚本语言、Java语言等编写的具有复杂视觉效果和交互功能的网络广告)、插播式广告(弹出式广告)、文本链接广告、电子邮件广告、聊天室广告等。

2.手机媒体广告,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手机媒体广告简单、快捷、信息资源广阔、适应人群广泛的优势特性,迎合了消费者消费心理,促进了手机媒体广告的迅速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微博、手机博客等是手机媒体广告主要的传播形式。

3.数字电视广告,其广告画面效果清晰、视觉效果冲击力强、收视效果好,可以实现与受众的互动等多种优势,加深观众对广告的印象,刺激观众的购买欲望。

二、数字媒体广告优势

数字媒体广告相对于传统广告报纸、广播、电视而言更多样化、快捷化、简便化、生动化,更便于广告的投放,实现广告的利用价值。其主要优势有:

1.覆盖率高、应用广泛。从公共交通工具的车载电视到机场、火车站、商业楼宇、医院、酒店里的LED,从门户网站到视频网站、网络游戏、电子杂志、博客、微博的快速发展,从手机短信到无线网络、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普及,可以充分说明数字媒体广告在各个领域的覆盖。数字广告在我国城镇、乡村得到广泛的应用,很简易地传播大量的国内国际信息,让广大消费群体更简单明了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可见数字广告逐步成为我国信息传播的主流。

2.数字广告信息简易、生动。新媒体广告由二维到三维、由静态到动态,能通过精美的动画视频、3D影视及生动的音效等方式表达广告的本质内涵,广告信息更简单明了,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增强了观众对广告的认知。

3.数字广告全面性、整合性。人机交互、数字媒体与产品交互、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融合等展示形式多样化,具有文字、图像、色彩兼备功能,吸收传统广告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实现静态到动态、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做到企业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理念等要素完美结合。通过构思和独特创意,以强有力的视觉刺激,吸引观众的眼球,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广告的最终目的。

三、数字媒体广告的发展现状分析

1.数字媒体广告的现状。在当今二十一世纪信息速度如此快的状态下,全球范围内的新媒体、数字影响、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数字媒体广告依靠各种现代电子高科技载体迅速发展,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拥有强壮的生命力及长远的发展前途。就数字媒体广告发展的现状来说,不论是设计师、商家还是消费者,对数字媒体广告的期许与期待都是强烈的:设计师希望借助数字媒体下的广告让消费品有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及发展的舞台,商家希望借助于数字媒体媒体广告让自己的产品深入消费者的内心深入,使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消费者希望体验数字媒体下的广告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方便与便利。

2.数字媒体用户增长快速。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增多,数字媒体技术更成熟,使手机用户、互联网用户等迅速增长,通过以下手机用户迅速增长数据,可以看出数字媒体广告孕育的巨大投资价值。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手机)用户净增1.26亿,达11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82.6部/百人,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达7.6亿。到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2亿,比上年增长18%。无论从移动电话等终端的普及率,还是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绝对数量、增长速度和使用频率上看,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有了可观的用户群,成为覆盖最广泛的数字化新媒体。

3.国家对数字媒体产业的重视。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动高附加值、低消耗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突破数字媒体产业化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国家科技部高新司的指导下,国家863计划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组织相关力量,深入研究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内涵、体系架构,广泛调研数字媒体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仔细分析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我国数字媒体技术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这充分说明数字媒体广告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前景是无法预估的。

四、广告设计对数字媒体的影响

过去我们比较熟悉的媒体几乎都是以模拟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传播的,而数字媒体却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和传播的。数字媒体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学习中随时随地地感受到数字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高质量的优质服务。享受优质服务消除不了广告设计对数字媒体的影响,只有有了广告设计的锦上添花才能够让数字媒体大放异彩,只有有了广告设计的点睛才能够让数字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消费者的面前,只有有了广告设计的艺术工学的修饰才能让数字媒体有长远的发展。

数字媒体的传播渠道与传播速度和技术优势都是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的,这使得广告设计能够在数字媒体的依托下得到更淋漓尽致的释放,在数字媒体的传播渠道与传播速度中让广告本身的实质性内容与潜在意义都慢慢渗透在接收信息的消费者的思维中。不论数字媒体视野下的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何,最终都离不开新媒体与旧媒体在时空上的结合,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融合,才是当下数字媒体视野下的广告设计发展的最佳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篇: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7月4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了全国首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使用功能测试报告》,从读者体验的角度对我国335份数字报纸进行了测试,这是我国第一份全面、深入、细致的数字报纸研究报告,对报业单位的数字报纸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为推动数字报纸的发展,《传媒》本期摘录了部分测试结果,以飨读者。

――编者

一、测试背景说明

测试对象 该测试以有独立域名的在线网络版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为对象(选取爱读爱看网和Xplus两个数字报刊发行平台上的444家报纸,测试当日由于部分网站无法打开,实际有效测试对象为335家数字报纸),从用户角度对多媒体数字报纸的使用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指标是以读者在浏览阅读多媒体数字报纸时,是否方便、快捷、人性化等方面进行设定的,其特性主要包括:功能性、易用性、互动性、效率等。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指标共有13个功能分类,其中包括40个测试指标(略)。

测试方法 采用人工手段进行单项功能测试。单项功能测试是指对每个单项功能进行一一测试,测试人员依据测试指标,打开所测试的多媒体数字报纸,点击按钮并查看其是否具备某一项功能。

测试时间 本次测试从2008年

1月14日开始到2008年3月27日结束,由于历时较长,在测试期间和测试后进行的更新因无法跟踪,故不在本次测试的统计范围内。

二、测试的基本结论

1. 八成多媒体数字报纸导航功能完备目前大多数多媒体数字报纸在导航功能设置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完备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导航方式,如版面导航、标题导航、时间导航等,从而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同时具有这3项导航功能的有272份,占总数的81.19%。

2. 近四成多媒体数字报纸不具备

简单检索功能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具备关键字检索功能的多媒体数字报纸有200份;具备高级检索功能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仅18份。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将近四成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不具备简单搜索功能。这使已经习惯在互联网上通过搜索方式来快速获取信息的年轻读者不易接受和使用多媒体数字报纸这种阅读方式。

3. 绝大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更新周期与纸质报纸一致

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新闻内容进行实时更新的仅有1份,即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播•报》;同步更新的多媒体数字报纸有322份;数据显示,虽然超过九成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已做到与纸质报纸更新的一致性,但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数字报纸的技术和传播途径的巨大优势来彰显新闻报道的及时性,进行内容的实时更新;更为遗憾的是,有少数报社因担心纸质报纸的发行量受到影响,而有意推迟了其多媒体数字报纸的更新时间,这明显忽略了多媒体数字报纸的传播优势,使其沦为纸质报纸的点缀或附属品。

4. 半数以上多媒体数字报纸有两种在线浏览格式

目前,多媒体数字报纸主要通过四种格式来展现数字内容,分别为:Html格式、Flash格式、PDF格式和CEB格式。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不能在线浏览的有2份,占0.60%;具有一种在线浏览格式的有146份,占43.58%;具有两种在线浏览格式的有185份,占55.22%;具有三种在线浏览格式的有2份,占0.60%;没有一份多媒体数字报纸同时具有四种在线浏览格式。超过一半以上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具有两种在线浏览格式。

5. 近半数多媒体数字报纸用户控制功能设置不完善

本次测试主要从七个方面来考查用户控制功能,即翻页、返回上一级、退出、字体缩放、自动滚屏、帮助功能、相关文章链接。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不具备用户控制功能的有22份,占6.57%;只具有其中一项功能的有41份,占12.24%;具有其中两项功能的有95份,占28.36%。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在用户控制功能设置方面不完善。这七项基本用户控制功能的完善与否,将影响读者在阅读和使用多媒体数字报纸时的最直观感受。在使用一种新的阅读介质时,只有其用户控制功能人性化程度高,读者才会继续通过使用该阅读方式来获取信息。

6. 绝大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没有真正实现多媒体化

数字媒体的特点是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在线直播于一体,从而使信息得到全方位的传播。本次测试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具备视频播报功能的仅有5份;具备语音播报功能的有30份,这些数据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多媒体数字报纸在这一方面的欠缺,而网络媒体在使用多媒体形式播报方面却有着很强的优势,它很好地利用了视频、语音、电视、FLASH等多媒体形式来传播内容信息。所以,我国多媒体数字报纸在这方面的功能设置有待于大幅度提高。7. 1/3多媒体数字报纸读者交互功能差,不太重视与读者的沟通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不具备在线评论、在线订阅、在线投稿、在线调查、RSS订阅、网上论坛六项读者交互功能的有110份,占33%;同时具有其中一项、两项、三项、四项、五项读者交互功能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各占总数的15%、11%、19%、22%、1%,没有一份多媒体数字报纸同时具有这六项读者交互功能。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1/3的多媒体数字报纸没有设置任何读者交互功能,忽视与读者间的沟通交流,这可能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报业都是以自行采稿的作业方式为主,缺乏与读者互动的习惯和意识有关。

8. 仅有1份多媒体数字报纸是无纸版的原创数字报

本次测试显示,只有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播•报》是原创数字报,不存在相关纸质版报纸;其余334份多媒体数字报纸,均是以纸版报纸数字化形式存在。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形式多以其纸质报纸为基础,进行生产和制作;仅有的原创数字报宁波《播•报》,为每日4版,包括精华版、时政版、社会版和生活版。它是通过精选《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及中国宁波网最新资讯组合成的一张新的互动多媒体导读报。据此,我们可知该报也是以其他纸版报纸的内容为基础来生产和制作的。换句话说,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数字报,这一点不同于现阶段数字期刊的发展模式,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报纸内容的实时性、权威性等特性有关。

9. 多媒体数字报纸均未采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是以数字加密技术为基础,结合一系列软硬件技术,来实现对数字化内容的保护。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没有一份使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这也许与多媒体数字报纸的特点有关,毕竟新闻媒体不同于电子书,过度保护可能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10. 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多媒体广告形式未得到广泛应用

广告目前很可能是多媒体数字报纸获得收益的主要方式之一。多媒体化有利于扩大广告的冲击力、影响力,更利于读者理解广告的宣传内容,而超链接技术又为实现即时交易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广告的价值得到极大地提升。受众范围的扩大,传播效果的增强将有助于报社提高与广告商谈判的筹码,收取更高的费用来增加多媒体数字报纸的收益。遗憾的是,测试结果显示,在我们抽样点开的页面里,尚无一份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广告内容是以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展示的,虽然有多家多媒体数字报纸在使用说明中指出其具备这项功能,但测试期间并没有看到任何多媒体形式的广告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多媒体数字报纸完全具备把广告形式多媒体化的能力,但其加工成本、社会认知程度、运营等种种原因终使各家多媒体数字报纸并没有真正广泛地利用起这项功能。

11. 仅有4%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为

付费浏览,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中收费阅读是多媒体数字报纸增加收益的主要方式之一。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需要付费浏览的有14份,占4%;免费浏览的有321份,占96%。不过,本次测试发现,许多多媒体数字报纸,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收费系统的调试改造并向着收费发行服务的方向发展,有偿阅读发行很可能是未来多媒体数字报纸非常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只有盈利模式不断成熟,才能更好地促进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健康发展。

12. 绝大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依

托报社综合门户网站而存在目前很多报社和报业集团的网站已不仅是一个新闻平台,它们已成为包括各种实时新闻、资讯的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资讯、信息服务等。多媒体数字报纸通常会被安排在这些报纸综合门户网站首页的某一位置,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读者,以便于读者进行阅读。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以报纸综合门户网站的形式展现的有286份,这表明超过4/5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存在于报纸综合门户网站。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共享、更新速度快、内容涵盖面广,而互联网读者对信息的渴求与时间的投入形成矛盾,所以如何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社会信息成了一般读者最突出的需求。很显然,从这个角度来看,综合性网站比特定的一份多媒体数字报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13.多媒体数字报纸排名情况

(1)按测试指标数进行排名

此项排名是按照多媒体数字报纸在本次测试中所具备的使用功能的多少进行排名的,参与排名的使用功能指标数共有7个功能分类指标,即:导航功能、用户控制功能、检索功能、多媒体功能、读者交互功能、在线浏览格式、下载格式。这些功能分类指标共含26个测试指标。按测试指标数量多少进行排名后的排名情况见表1(只列出前五名)。

(2)按测试指标的赋值排名

本次测试指标的赋值评价采用百分制,是按照多媒体数字报纸的特点来设置的,仅对涉及多媒体数字报纸本身的用户使用功能进行赋值并排名,旨在客观地列举出在使用功能设置方面比较突出的多媒体数字报纸。赋值标准如下:多媒体功能是网络媒体相对于平面媒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导航功能、检索功能、读者交互功能、内容实时更新、在线浏览格式(Flash)、下载格式(Flash)等都是体现了互联网特点的功能,为比较重要的衡量指标;用户控制功能( 字体缩放、自动滚屏、帮助功能)、在线浏览格式(Html、PDF、CEB)、下载格式(PDF)等都是多媒体数字报纸的辅助功能,为一般重要的衡量指标;内容同步更新、用户控制功能(翻页功能、返回上一级、退出功能)等具有与纸质报纸相同或相似特征,为普通衡量指标;内容滞后更新设置为0。

所有赋值均按统计学原理所得,具体赋值见表2。按照上述赋值分配情况,计算出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分数,并进行排名(见表3)。在此只列出排名前十位的数字报纸。

三、多媒体数字报纸发展趋势

(一)提供服务项目将增多

通过本次测试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多媒体数字报纸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多数多媒体数字报纸仅仅是其母报的简单翻版,与其报纸内容相关的服务信息提供得少之又少。地方报业的真正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区域性,只有充分地利用区域优势,即本地的政治、新闻、品牌、受众优势,才能把新闻做好、做足、做透,形成自身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将积极转化本地优势,为本地消费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将读者转化为消费者,从而促进网络广告和其他网络增值业务的增长。

(二)将成为集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载体

调查中发现,目前多媒体数字报纸还不能做到同网络媒体一样集各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网络媒体的便利性以及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使纸媒体的读者产生分流,逐渐流失。未来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将成为整合视频、音频、流媒体、FLASH、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的最佳载体,通过插入广播、电视、FLASH等信息形式,即可实现多介质、多平台、多层次的媒体组合,强化其传播优势。

(三)个性化定制服务将得到加强

网络时代突显个性化需求,读者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地依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制特定的新闻,不必再为不感兴趣的文章花费时间,所以个性化定制服务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SS订阅就像订报纸一样,它可以把读者所关注、感兴趣的新闻内容第一时间送到读者的计算机上供读者阅读。如读者订阅关于沈阳的新闻,RSS就可以通过所订阅网站的新闻供应,可自动、定时地更新新闻标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相关的动态信息送到读者面前,从而省去每天登录新浪、搜狐、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满世界找新闻的时间。

(四)阅读载体携带将更为方便

测试中发现,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开通了手机报订阅功能。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多媒体数字报纸的阅读载体不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终端,还将呈现在手机上或可折叠、有纸质阅读感的电子阅读器上,使携带和浏览将变得更加方便,以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多媒体数字报纸。

(五)将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

目前多媒体数字报纸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只有一少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采用收费阅读的盈利模式,而大部分的多媒体数字报纸盈利点并不明确,目前仍以免费形式进行赠阅。多媒体数字报纸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数字出版技术和阅读群体的不断成熟,多媒体数字报纸将探索出成功的盈利模式。

(六)广告形式将不断创新

本次测试发现,现阶段的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广告形式尚停留在与纸质报纸相一致的层面,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这个平台来制作和宣传广告内容,以扩大其影响力,给广告主带来更多的效益,从而获得广告主更多的青睐和资金投入。随着多媒体数字报纸的不断探索和成熟,多媒体广告形式将会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特点。

第3篇: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业已经进入医学影像界,并以奔腾之势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如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正电子体层成像(positiveelectrontomography,PET)、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及数字放射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在客观上要求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的计算机化、标准化、规范化。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和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整个放射科发生着巨大变化,提高了影像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述

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1-4]。PACS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贮、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及用于传输影像的局域或广域网络等5个单元[2,4]。

PACS是一个传输医学图像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信息传送的先决条件。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标准是第一个广为接受的全球性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它利用标准的TCP/IP(transfer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网络环境来实现医学影像设备之间直接联网[3]。因此,PACS是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的核心构架,DICOM3.0标准则是保证PACS成为全开放式系统的重要的网络标准和协议。

1998年我院放射科与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GEHangweiMedicalSystems,简称GEHW)合作建成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系统,它以DICOM服务器为中心服务器,按照DICOM3.0标准将数字化影像设备联网,进行医学数字化影像采集、传输、处理、中心存储和管理。

材料与方法

一、系统环境

(一)硬件配置

1.DICOM服务器:戴尔(Dell)PowerEdge2300服务器(奔腾Ⅱ400MHzCPU,128MB动态内存,9.0GB热插拔SICI硬盘×2,NEC24×SCSICD-ROM,Yamaha6×4×2CD-RW×2,EtherExpressPRO/100+网卡;500W不间断电源(UPS)。

2.数字化医学图像采集设备:螺旋CT:GEHiSpeedCT/i,DICOM3.0接口;磁共振:GESignaHorizonLXMRI,DICOM3.0接口。

3.医学图像显示处理工作站:SunAdvantageWindows(简称AW)2.0,128MB静态内存,20in(1in=2.54cm)彩显,1280×1024显示分辨率,DICOM3.0接口。

4.激光胶片打印机:3M怡敏信(Imation)969HQDualPrinter。

5.医学图像浏览终端:7台,奔腾Ⅱ350~400MHz/奔腾Ⅲ450MHzCPU,64~128MB内存,8MB显存,6GB~8.4GB硬盘,15in~17in显示器,10Mbps以太网(Ethernet)网卡,Ethernet接口。

6.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打印服务器:2台图像浏览终端兼作打印服务器。

7.激光打印机:惠普(HP)LASERJET6LGOLD×2。kr~e6w=,N!''''#X_Ow+bafe~nNw法律论文b&mWw;\+?=u(tAvzA€\J?~^v=

8.集线器(HUB):D-LINKDE809TC,10MBPS。

9.传输介质:细缆(THINNET);5类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电缆。

10.网络结构:星形总线拓扑(STARBUSTOPOLOGY)结构。

(二)软件

1.操作系统:螺旋CT、MRI、AW工作站:UNIX;DICOM服务器:WINDOWSNT4.0SERVER(英文版);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WINDOWSNT4.0WORKSTATION(中文版)。

2.网络传输协议:标准TCP/IP。

3.网络浏览器:NETSCAPECOMMUNICATOR4.6。

4.数据库管理系统:INTERBASESERVER/CLIENT5.1.1。

5.医学图像浏览及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开发软件:BORLANDC++BUILDER4.2。

论文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开发与初步应用来自免费

6.医学图像浏览终端:GEHWADVANTAGEVIEWERSERVER/CLIENT1.01。

7.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GEHW医疗诊断报告1.0。

8.刻录机驱动软件:GEAR4.2。

(三)系统结构

螺旋CT、MRI和AW工作站按照DICOM3.0标准通过细缆连接到主干电缆(细缆)上形成总线拓扑结构的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通过双绞线以集线器(HUB)为中心连接成星形拓扑结构的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星形总线拓扑结构的PACS。螺旋CT、MRI、AW工作站各自通过光纤电缆与激光胶片打印机相连,进行共享打印。本PACS由如下各子系统构成:

CT/I:GEHISPEEDCT/I;AW2.0:SUNADVANTAGEWINDOWS2.0;MRI:GESIGNAHORIZONLXMRI;DICOM: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ETHERNET网络:以太网络;T-BNC:同轴电缆接插件T型连接器;TERMINATOR:终结器;TRANSCEIVER:收发器;UTP:无屏蔽双绞线;THINNETCOAXIALCABLE:细同轴电缆

1.数字化图像采集子系统:从螺旋CT、MRI等数字化影像设备直接产生和输出高分辨率数字化原始图像至DICOM服务器,供中心存储、打印、浏览及后处理。

2.数字化图像回传子系统:将中心存储的图像数据回传给螺旋CT、MRI等数字影像设备,供打印、对比参考及后处理(三维重建等)。

3.医学图像处理子系统:在AW工作站及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上进行调节窗宽/窗位、单幅/多幅显示、局域/全图放大、定量测量(CT值、距离、角度、面积)、连续播放和各种图像标注等。

4.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子系统:书写规范、标准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

5.图像中心存储子系统:图像短期内(5~7天)保存在DICOM服务器的硬盘中,当图像数据累积到一定数量(650MB)时,将其刻录到CD-R(COMPACTDISK-RECORDABLE,刻录盘)盘片上作为长期存储。

二、医学图像浏览及影像诊断报告系统

医学图像浏览及影像诊断报告系统使用的软件包是由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简称GEHW)提供的ADVANTAGEVIEWERSERVER/CLIENT1.01。该软件以WINDOWSNTSERVER/WORKSTATION4.0为操作平台,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服务器端软件负责完成医学图像的传输、中心存储、数据库管理等任务;客户端软件具有医学图像浏览和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功能。

服务器端软件包括图像浏览、图像管理、光盘数据库和系统设置4个模块。(1)图像浏览模块具有简单的图像浏览功能;(2)图像管理模块包括存储、删除、图像输出等子模块,在这些子模块中通过以患者姓名、年龄、性别、CT号、检查序号、检查类型、检查日期等为关键词在DICOM服务器硬盘、光盘上查询所需图像并进行相关处理;(3)光盘数据库模块储存有每张光盘图像检索信息以备查询;(4)系统设置模块管理各输入输出设备的IP地址等。

医学图像浏览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可以通过网络从DICOM服务器硬盘、光盘上调阅所需图像,并进行图像浏览和后处理。它包括窗宽窗位、图像、几何、网络、显示格式、连续播放等功能模块:(1)窗宽窗位模块通过预定义、用户自定义及精确设定窗宽窗位,使图像得到最佳显示,另外还可以通过鼠标左键进行调节;(2)图像功能模块可以对图像进行放缩(1~300倍)、滤波、对比度(-100~100)、旋转(0~360°)、三原色(RGB)色彩处理;(3)几何功能模块可以将图像垂直或水平翻转、加网格、负片处理、定量测量(CT值、距离、面积、角度)及标注等。经过后处理的图像可以直接输出至诊断报告系统或以不同文件格式存盘以供制作幻灯片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软件镶嵌于医学图像浏览软件内,可以在浏览图像后直接书写诊断报告。医疗诊断报告主窗体上的输入项如姓名、性别、年龄、CT号、检查序号及检查日期可直接从数据库获取,报告日期由系统自动生成,科别、报告模板等项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检查所见、印象两项可直接从诊断支持库提取正常或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查所见、印象,直接或经局部修改后形成诊断报告主体。程序提供了撤消、剪切、复制、粘贴、清除、全选、字体等编辑功能。该软件可输出4种格式的诊断报告,其中可包含1~2幅典型图例。用户可通过1个或多个关键字段检索和调阅诊断报告。

结果

在上述PACS的硬件设备安装、组网完成后,在基础网络连接(TCP/IP)和DICOM水平传输这2个层次上,对PACS进行整体调试,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易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NT)不同格式图像(Adv和Dic)在DICOM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影像交流,以及PACS内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共享、打印等功能。1999年初PACS正式用于我科的CT及MRI室,显著提高了科室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

讨论

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要求医生逐渐习惯于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观看医学图像;通过计算机检索和调阅医学图像,并且调节窗宽窗位;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所需的医学图像及诊断报告等相关信息。

一、传统的医学图像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1)保存胶片需要很大的存放空间。(2)在显影、定影、冲洗、烘干、归档等环节上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3)胶片库手工管理效率低,查询慢且容易把胶片归错档。(4)数年后由于胶片的老化使其上的图像变得模糊不清,给再次查阅和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5)把CT、MRI等图像硬拷贝到胶片上,固定的窗宽、窗位已经丢失了大部分原始信息,保留的只是操作医师认为有用的信息,图像无法后处理,丢失了对病人复诊和其他医师认为是有用的诊断信息。

二、PACS在影像学科中的应用价值

(1)利用PACS网络技术,在CT、MRI等影像科室之间能快速传送图像及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方便医师调用、会诊以及进行影像学对比研究,更有利于患者得到最高的诊断治疗效益。(2)PACS采用了大容量可记录光盘(CD-R)存储技术,实现了部分无胶片化,减少了胶片使用量和管理,减少了激光相机和洗片机的磨损,降低了显定影液的消耗,节省了胶片存放所需的空间,降低了经营成本。(3)避免了照片的借调手续和照片的丢失与错放,完善了医学图像资料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4)可在不同地方同时调阅不同时期和不同成像手段的多幅图像,并可进行图像的再处理,以便于对照和比较,为从事医学影像学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方便的工作、科研和学习的条件。(5)有利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运用PACS可无损失地储存图像资料,待日后调阅发现有价值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图像,标上中英文注释,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教学幻灯片,采用大屏幕多媒体投影仪示教。

规范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功能,可打印出图文并茂的影像诊断报告。

三、诊断报告规范化、计算机化

(1)基本项目要求规范化。诊断报告中反映病情的一般项目齐全,备查项目比较完整。(2)报告的专业术语规范化。内容表述清楚,主次分明,先描述阳性征象,后描述阴性征象,先描述主要病变,后描述次要病变,描述部分与结论一致。(3)基本格式规范化。先一般项目,再描述图像情况,然后作结论表述,最后还有做其他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第4篇: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电子商务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由美国带头发起并迅速向全球发展。根据目前企业电子商务的运作情况和发展趋势可将其划分为二个应用层次:一是普通电子商务层次。主要表现为单个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网上商务活动。二是电子商社(E-businessCommunity,简称EBC)层次。在电子商杜中,互联企业通过InternetExtranet(企业外部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和确保安全的虚拟专用网VPN等网络手段和企业运作规则把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资源迅速组合成超越空间约束的统一经营实体,以最快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电子商社是电子商务应用的高级阶段。

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也改变了传统会计运作的环境。随着我国商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下的会计问题将会逐步显现出来,以下十个问题仅是笔者的初步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环境,也必然对会计选论带来影响。如电子商社是建立在两上的一个经济组织,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地理上都是一个虚拟企业,且在内部成员的组成和整个组织的存续时间上存在不稳定性,这给会计主体的认定、是否持续经营的判别带来困难。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将受到冲击。又如被誉为新兴数字经济最大和最明显推动力的数字化产品,不仅表现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物质资产,也无法用物质资产的方法对其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传统的会计要素理论及相应的计量原则需要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相关会计法规的冲击

传统商务活动从签约、履行合同到款项结算,伴随业务过程的信息流、资金流等一般均以书面形式出现并由经办人签字确认,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结算制度、审计制度等均离不开这些原始资料。电子商务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数字签名代替了纸面签名,这必然对传统的适应于纸面交易的现行商业法规(包括会计法规)带来冲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交易双方身份认证办法在会计上的确认,即制定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法律认可的认证办法;(2)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在会计上的确认,包括电子合同的规则与范式、构成有效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的条件;支持数字签名和其他身份认证的手续规则;数字凭证合法性有效性的规定等等;(3)电子支付管理,即规定电子支付命令的签发与接收规范以及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

电子商务对企业传统货币及其结算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支票、现金的主导地位将逐步被数字货币所替代。数字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的按照法定货币单位来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它实际上由一组数字构成,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等内容,并以字节形式储存在个人电脑中的数字价值单位(DVU)。数字货币可以通过Internet从一个作为付款而提供的帐户上下载,也可以用数字信用卡从网上购买。与数字货币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则是没有银行大厅没有营业网点只有Internet站点的网上银行(或称虚拟银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也造就了新的金融犯罪和各种形形的舞弊行为的出现。如何保证自己的某些数据不被窃取,怎样保证对方的真实性等安全问题将成为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最突出问题。

四、数字产品的会计核算问题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诸如计算机软件、报刊影视产品等是以实物产品形式出现,在会计上作为存货以历史成本原则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进行进、销、存数最金额核算并反映到会计报表上。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数字产品已超越了资源限制的约束,数量和内容可无限制地复制,按实物产品方式?quot;映资产价值失去意义。在具体会计核算上,这些产品无法反映具体存货数量和金额,只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并必将成为未来的遁要产业之一,因此,会计界需要从会计理论到实务:包括会计准则)对数字产品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

五、建立网上实时会计报告模式问题

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一般指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告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础上的,不管是提供定期信息还实时信息,是提供综合信息还是明细信息,具向债权人、投资者提供还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技术限制已不复存在,建立网上实时报告模式成为可这给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表现在会计报告的目标上,传统会计报告模式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营责任的信未来将更侧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息;(2)表现在会计报告周期上,建立在分期假设成本--效益原则约束之上的定期报告模式,将被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实时动态报告模式所替代;表现在会计报告要素上,传统模式把会计报告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几大多已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划细会计报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是发展趋势;(4)采用上述网上实时报告模式,还须研究如何通过会计法规和准则来规范和约束报告司的会计行为,以及如何进行网上审计等问题。

六、会计的国际化问题

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全球性的。近几年来在美国的推动下,WTO、APEC、OECD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相继发表了电子商务文件,国际电子商务框架正在形成,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将面临深刻变革。另外,电子商务也给多国企业合作、国际证券市场等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运作空间。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差异提出挑战,不同的会计准则反映不同的会计信息,如果这种差异需要投资者、合作双方甚至多方在网外经过特殊调整后才能解决,将影响电子商务作用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和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及,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再过份强调会计准则的本国特色,不符合时展的潮流。

第5篇: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随着互联网和各种数字化终端阅读设备的普及,作为传统印刷媒体的报纸也走上了数字出版之路。但人们对报纸的前景存在争议,对报纸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也看法不一。本文试图从报纸用户需求的角度和新媒体经济价值的角度,分析报纸的发展前景及报纸的数字出版趋势。

关键词:

印刷报纸 数字报纸 用户需求 经济价值

一、报纸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报纸的渗透率不断下降,同时报纸广告收入也出现下滑,印刷版报纸的市场份额和广告份额不断被新媒体蚕食。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家,虽然报纸的销量和广告收入有所增加,但渗透率也呈现出下降趋势,社会热点话题更多由网络等新媒体引领 。[1]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设备的普及,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默多克甚至认为:“平板电脑也许会成为传统报业的拯救者,我们要让年轻人读报。这对新闻业而言,是一场革命”。[2]报纸,作为最主流和最具备灵活性的传统媒体,理应在数字化过程中走在前列。

1. 报纸读者的用户需求分析

报纸作为一种印刷媒体,具有其他媒体不具备的特性:(1)报纸是最便捷的媒体,无论是购买、携带还是阅读、传阅都非常方便,这使得报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报纸以简短的信息为主,对读者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要求较短,这使得用户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随时翻看,而不影响其他工作和生活;(3)报纸的内容以文字和图片混合排版的形式呈现,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使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最多不同信息的媒体;(4)纸质媒体独有的阅读体验和触觉体验,使得报纸读者养成了固定的用户习惯,形成了对报纸的偏爱。

美国密苏里大学针对持有iPad的消费者的使用行为调查显示,有超过8成的民众首选用iPad来看新闻,但仅有1成受访者已放弃报纸,完全改用iPad阅读。从调查看,iPad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被人们接受,但人们还会对报纸抱有极大的热忱。[3]报纸用户可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选择:购买或遗弃、阅读或停止阅读。

然而,新型的数字化媒体不但在很多方面可和报纸相媲美,数字出版媒体完全可满足前述报纸的用户需求,且在以下用户需求方面做得更好:(1)可实现信息即时更新的需求;(2)信息量大且丰富,可搜索,可互动;(3)可为专业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从而为不同行业的研究者提供最快捷、最全面的行业信息;(4)人们可随时通过网络下载或浏览信息,且不仅仅局限于一两份报纸的内容,而是包含了全世界的媒体内容;(5)数字媒体还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选择,可以通过定制服务获取版面和信息。

《华尔街日报》执行总编罗伯特・汤姆森就曾表示,该报的iPad版真正还原了“纸”的本来面目,它和印刷纸版的报纸版式、内容完全一致。它还原了“读”的精髓,对读者来说,读报读的也不是信息,而是观点。数字版的《华尔街日报》还原信息价值,延伸了“纸”的功能,延伸了“读”的空间,它包括了印刷报纸所有的新闻报道、深度报道、分析报道、连载、调查报告、特刊等,因此,无需担心读者不愿付费阅读。[4]

2. 报纸媒体的经济价值分析

广告不但是报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报纸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报纸广告的特点概括如下:版面容量大,传递信息丰富;灵活性高,可根据客户的各种需求灵活安排;相对于广播、电视可反复阅读,方便传阅和保存;以静态页面呈现,其表现力不如广播电视,而印刷效果不如杂志;覆盖面广,但受众缺乏针对性,不利于细分市场;报纸对读者文化水平要求高,对于低端市场覆盖率有限;报纸以地方性报纸为主,覆盖市场具有地域性;报纸广告的到达率高,每个读者都会成为广告的到达用户。

目前,印刷报纸广告面临着流失,一方面与零售业合并等经济上的变化有关,但更多方面则来自于媒体的竞争。与地方性的报纸相比,广告主更青睐于能以更低的成本覆盖更广受众的杂志和电视;而互联网广告、分类广告、直邮广告也在夺走报纸的广告份额。尤其是对分类广告的分流非常明显,对比今天的报纸和十几年前的报纸,分类广告比重大幅降低,而工商广告的比重则有所增加。十几年前流行的招聘类报纸和消费产品类报纸很多现已销声匿迹。

百年名报《华尔街日报》数字版的广告、发行就达到了逆势而上的成功,其数字报纸的业绩与传统报纸订户并进增长。据美国发行量审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6个月内,《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环比上升1.2%,在高达210多万份的发行量中,电子版发行量与上年电子版发行量相比,增幅高达21.9%。2011年财年的前9个月里,《华尔街日报》美国印刷版的发行收入上涨接近8%,广告收入上涨接近7%,而电子版的发行收入上涨22%,广告收入上涨19%。[5]

二、印刷报纸或是数字报纸?

1. 印刷版报纸优势的考量

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特色、无法给用户提供独一无二的内容和服务的媒体将会失去生存空间。美国最大的两份全国性日报是《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今日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创刊,凭借其轻松的风格获得快速发展,并在21世纪初超越《华尔街日报》成为美国销量最高的日报。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今日美国》的销量快速下滑,而《华尔街日报》下滑速度则慢很多。因此,传统报纸的用户需求与经济价值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1)具备自己独有的、无可替代的内容,满足用户需求,是印刷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华尔街日报》正是凭借其高水平的采编团队、独有的内容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同时也可看出,财经类的报纸比一般大众化的报纸受到的网络冲击更小。

(2)传统报纸在满足用户的一般需求方面,需更加强调地方性、实用性、权威性,以此与网站抗衡。同时,寻找自己的用户群体,并满足其独有的用户需求,提供其他替代性媒体无法提供或无力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比如社区报、地铁报、本地折扣信息等。

(3)印刷版报纸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版面和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而互联网用户则对需要集中较长时间注意力的阅读没有兴趣。因此,报纸可将重心放在相对大篇幅有深度的文章上,既可一定程度上保持读者注意力的集中,同时又不需要太多时间。在视觉效果上则可使用大幅面的图片和有视觉冲击力的排版来吸引读者。

2. 数字版报纸优势的考量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媒体,不同于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地方在于实现了载体和内容的分离,用户可通过一个终端接触多种媒体和多家媒体的内容。传统媒体以载体为核心,而数字媒体则以符号为核心,并结合实现媒体融合的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媒体内容和服务,而载体(即终端)实质是一个新型的数字出版平台。因此,数字报纸适应读者新的用户需求与其作为新媒体的经济价值考量如下:

(1)数字报纸的平台为用户提供综合的服务,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新闻、广告、游戏、电子商务、地图等,从而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服务融合和技术融合。报社等传统媒体机构则成为数字内容提供者,并与整合营销更加紧密地结合。由于内容和载体的分离,报社在为用户提供数字内容方面有了更多更灵活的选择。

(2)报社也有更多的选择给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既可选择印刷版本,也可选择不同排版和样式的数字版本,不同的数字版本可通过不同的终端提供给用户,并呈现出不同的样式;数字出版物不再受油墨、纸张表现力的限制,不再受出版物制造、储运和销售成本的制约,制作黑白版本和彩色版本成本相同,可出版多种尺寸的出版物,可用多媒体来增强出版物的表现力,可提供与内容相关的支持性数据或可执行软件,将出版物和其他出版物链接起来。[6]

(3)数字出版物最大的优势在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报社可为不同读者群提供符合他们个性的出版物,如不同的排版和设计、不同的互动界面、不同的内容。同时充分开发和利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信息整合和互动服务,开发基于社交网站的服务,并充分挖掘信息的价值,实现向整合营销领域的扩展。

三、报纸在数字时代媒体经济价值的调整

综合而言,针对印刷媒体独有的阅读体验和触觉体验,数字出版物应在数字终端技术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用户体验。但印刷版报纸广告的流失无法避免,报纸真正的出路在于寻找一种适合数字时代的媒体经济模式,即利用新媒体,整合报社的各种资源,与整合营销紧密结合,构建一个便捷灵活的广告和营销平台。

1. 印刷版的报纸应是低售价、免费发行。事实上,印刷版广告的流失,并不会降低报纸的覆盖率。与之相反,报纸新闻成为网络新闻的主要来源后,其覆盖率大大增加,很多地方性报纸都增加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曝光率,但竞争也更激烈。覆盖率的增加并没有增加报纸的销量,更没有增加广告收入。这种变化也表明,印刷版报纸的根本读者群在本地,报纸广告也必然更倾向于本地广告。同时,如前所述,分类广告的流失也使得报纸的工商广告比重增加。报纸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需要找准自己的受众定位。

2. 数字化报纸最终要走向收费。人们并不习惯于为购买报纸的内容付费,因此报纸的发行费用一直很低。当这种习惯被延续到更加强调免费的网络时,报社所作出的所有的收费的努力似乎都面临着失败的危险。在经历了一个竞争、淘汰、整合的过程后,直到需求和市场供给之间达成新的平衡,用户才能愿意为获取高质量的数字版内容付出费用。以《华尔街日报》为例,其网络版是最早收费并盈利的报纸网站,每年每户收取79美元,纸质印刷版定价189美元,印刷版用户订阅网络版每年49美元。此外,《华尔街日报》还发行了iPad版,每月定价为17.99美元。

3. 专业记者和编辑的人力资源是无形资产。《华尔街日报》数字版的发行验证了报社所拥有的高水平专业记者和编辑人员的价值,也验证了读者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报纸要在数字时代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充分利用自己在人员和内容方面的专业优势。但在短期内,面临竞争和转型的压力,报社须作出调整,以削减成本,如削减数字出版不需要的部门和人员,除非数字出版的收益可维持报社现有结构成本。

4. 数字版实现收费须考虑版权保护。只有完善的数字版权保护法律,才能保证数字版报纸收费成为可能,也才能保证报纸行业的生存,保证用户可得到高质量的内容。由于网络新闻基本都是免费提供的,读者面对收费的网络新闻,第一选择是去浏览免费新闻网站。在美国,启动付费模式的报纸网站中,只有1%的用户选择付费。但免费提供的网络新闻,其内容质量无法保证。而付费新闻得以吸引读者付费阅读的根本条件就是来自专业采编团队制作的独一无二的内容,避免这些内容被免费新闻网站随意剽窃和使用就成为保障付费新闻生存的根本条件。也只有如此,高质量的新闻供给才能得到保障。

5. 整合营销结合印刷报纸、数字报纸。数字时代,媒体的功能已发生根本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与营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今天,打开微博或一个社交网站浏览信息时,很难把新闻信息和营销信息区分开来。传统报纸数字化过程中的一个选择,就是把新闻、评论、广告、营销、用户互动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社交网站平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优势,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集媒体和整合营销企业于一体的新型传媒公司。

参考文献:

[1] 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吕怡然.报纸将在平板电脑上变形转型?――ipad上的中国报纸以及初步阅读体验[J].新闻记者,2010(11).

[3] 周冯灿.ipad与新闻阅读方式的变革及其影响――消费主义的视角[J].东南传播,2011(6).

[4] 余婷.iPad来了,它能否拯救世界报业 从《华尔街日报》iPad版说开去[J].新闻实践,2010(7).

[5] 章平,徐小淇.论《华尔街日报》数字化战略[J].新闻传播,2011(8).

第6篇: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传统报业的式微是因忽视媒介市场网络化的现实。报业遭遇经营拐点的根本原因在于报业固守传统的商业模式而无视数字化、网络化对传播经济规律的冲击,低估了在数字背景下资讯的海量和受众主体性的崛起对传统的受传关系的改变程度。在 “碎片化”的受众市场面前,单一报纸的内容生产能力(或影响力)是渺小的,即使是报团,如果在生产的内容结构和内容的生产模式方面未有相应的调整而想固守传播产业链中的“内容提供商”的位置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数字传播环境中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已经彻底的打破了几大传统媒体主宰传者市场的格局,多媒体融合趋势促使传播机构“混业经营”,报纸、电视等传媒的传统商业模式已逐渐被“消解”和“入侵”。就报纸而言,内容的“二次销售”模式已难以为继,因为数字环境中,报纸的内容已被其他数字媒体轻易取代(复制),信息接受渠道的多元化也给了受众更多的选择。

数字报业是网络经济的有机组成。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关系。它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Internet和移动互联网)、数字存储、传输技术基础之上,以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网络产品为主要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快捷性,高渗透性,自我膨胀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可持续性和直接性。

所谓数字报业,是以“数字化”为引擎的在媒介定位、发展方向、组织结构、管理手段、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等诸方面对传统报纸的全方位的战略升级和产业再造;是建立在对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结合、整合、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报业核心能力与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建构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产品采集、存储、编辑、制作、、增值服务的业务架构,进行多种媒介形态的内容产品的开发、组合和销售,是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重塑。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报业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信息生产、传播的经济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手段来对传统报纸以铅字生产、以纸质传递的业态的全新改造和提升,数字报业的介质技术、显示技术和传播技术都是以数字、网络、多媒体为代表的新型的信息技术来支撑的。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变革的实质其实就是打破报纸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确立以网站、手机(彩信和WAP)、PDF电子报和手持阅读器等新媒体为主、纸介报纸为辅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方式。这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甘尼特报团等成功的数字化改革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因此,从本质上来分析,数字报业完全符合网络经济的所有主要特质,是网络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数字报业发展应借鉴成熟的网络经济模式。网络经济从发轫至今,蒸蒸日上,就是因找到了成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企业千千万,各有各的经营之道。有人总结出网络经济几种到十几种模式,我们认为,“3种模式说”概括得比较精当,即广告赢利、销售赢利、渠道盈利。广告赢利是指网络作为媒体,靠帮助广告主制作或者广告来获得收入,如新浪等门户网站的运营;销售赢利是企业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产品或者帮助生产商销售产品来盈利,这以阿里巴巴、淘宝网、慧聪网等代表;渠道盈利是企业搭建通往用户的网络渠道,通过渠道服务来获得收入,如流行的SNS社区、即时通等。当然,从实操层面看,各类网络平台在经营中的模式多表现为以主导兼营的形态。

数字报业的“奶酪”在哪?作为网络经济的有机部分,理论上,数字报业应该遵循网络经济的商业规律。无论是把网站、电子报(网络版)、阅读器作为数字报业的呈现形式,还是将手机视为未来重要的终端,广告盈利无疑是数字报业最可能的选择,其他相关的增值服务赢利突破的方向。

广告赢利模式是互联网从Web1.0时代到今天Web2.0一脉贯穿的主要商业逻辑。网站靠内容聚集注意力而实现二次营销的目的。内容为王是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价值所在。“内容为王”模式下形成了多种商业形态,包括有自己做内容(新华网)、买内容(新浪网)、搜集内容(奇虎网)、用户贡献内容(博客、论坛),或者仅仅提供内容索引(百度、google),等等。这类网站往往是以综合门户或专门性门户为主要业态,靠生产、整合内容的能力聚集人气。

做内容本是报纸的专长,因此,几乎所有的报业集团和有实力的其他报纸很早就开设了自己的网站,可为何这类网站的广告不尽人意?这里可能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点击率门槛问题,像传统报纸一样,获取广告的基础是一定的发行量和传阅率,数字报业的经营网站时必须达到一定的点击率门槛问题,否则,即使内容丰富也不能转化为广告收入;二是定位问题。除三大中央报团外,我国其他报团(报纸)都是地方性的,他们的新闻门户在内容整合能力上远逊于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和光明网,在内容几乎免费的环境中又如何与全国性的门户网站(如新浪等)如何去竞争?我们认为,关键是做好定位,在地方性、专门性和专业性上做文章。在这点上美国甘尼特报团数字化经验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借鉴。他们强调“更加全面, 细致、深入地报道极其“本地化”的新闻,各子报将在网站上建立本地社区子网站,报道各社区发生的新闻事件”。

作为网络重要的商业模式,销售赢利和渠道盈利其实反映的是网络的服务价值。除了广告外,数字报业要赢利同样可走其他服务增值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不要简单的将数字报业定位为“数字内容提供者”,而应是“综合信息服务商”。

一般看,在销售赢利模式下的网络公司的核心价值是商品,是对线下资源的整合能力。同时,我们认为,信息本身也是商品,许多从事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网站就靠将线上资源库(内容、观点、商业资讯和服务类信息)包装为可出售的商品,成功盈利。如新华网靠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占据价值链的上游,华尔街日报网靠财经类的权威观点(资讯)开展付费阅读业务,新浪等门户开展各类SP业务,等等。当前,数字报业在手机报(彩信版)普遍赢利也是数字报业成功转型的范例。此外,通过多种数字平台,数字报业如能依靠报纸多年做分类广告信息的经验和资源,转型做相关的信息服务,甚至是电子商务未尝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我们关注到,江南都市报“网上商城”就开始了这种尝试。

“人气”和互动是Web2.0时代的主题。基于人与人的沟通和社交需求建立起来的“人气”是社区、即时通等网络平台是其渠道赢利模式的根本。从以即时通发家的腾讯QQ到一大批SNS社区,虽多数还在盈利线上挣扎,但不少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青睐。渠道赢利模式的核心价值是“人气”资源,凡是聚集到“人气”并策略性的运作好这个“群”的网企就能够成功。有了人气,广告、会费、销售及相应的增值服务都是其赢利点。通过网站、手机等平台,数字报业完全可以依靠多年积累下的品牌力和影响力建设各类数字社区、论坛,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赢利。

参考文献:

[1]娄珍须 贾 岳:从技术到战略――“数字报业”解析,《新闻战线》.2007年05期

第7篇: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材料。2010年以前,由于信息传播速度、信息量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都落后于今天,全国各地的科技情报研究所都是使用人工的手段从科技档案中收集情报,然后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去重、统计,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档案平台、科技报告系统的兴起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情报研究部门对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人工检索数据、筛选数据的方法必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算机技术自动地对数据进行检索、处理和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全用计算机代替科技情报研究人员进行情报分析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很多情报的判读需要科技情报研究人员常年累积的经验,计算机可以做的是在最大限度上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做重复性的工作。此外,情报领域与计算机领域有一定距离,情报研究人员往往不懂计算机技术,甚至对软件的使用都感到棘手。针对上述实际需求,需要开发一个无监督的系统,该系统可以按照需要自动采集数据,并可以对数据进行去重、分析。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计划在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研讨方法指导下,基于数字档案平台、科技报告系统等数据库设计建立一套以人为主,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综合集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智慧情报系统,从系统的物理构成来看,包括三部分:一是由参与情报解读的专家组成的专家体系;二是由为情报工作人员和专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组成的机器体系;三是由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组成的知识体系。从情报分析过程来看,该系统包括三部分:一是基于专家体系经验判读的定性情报综合集成系统;二是基于数据采集处理工具的定量情报分析综合集成系统;三是从定性情报到定量情报的综合集成系统。总之,该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建立由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专家组成,具有能面对复杂巨系统问题所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的专家体系,而且还需要设计开发能够有效处理海量数据的工具,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与精确分析。从技术构成分析,归类能力、关联性分析能力、辅助解读能力、报告辅助生成能力是该系统应具备的几大核心能力。

文章将主要运用信息智能检索、数据统一结构化、信息抽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等前沿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各数据库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文本进行处理,实现对海量信息的数据挖掘,完成数据的关键词输入、引文爬取、数据解析分析、统计。最终形成关于学术专题情报报告雏形。

二、学术专题档案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特征为情报服务过程中数据采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档案数据库和科技报告数据库等结构化信息异构、重复,质量参差不齐,时效性不强,使数据整合成为基础数据资源建设的难点;其次是是如何通过大数据时代高度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人际网络获得一手数据,并与网络、文献和数据库信息进行整合,也成为大数据环境下数据采集的难点。与此同时,无论何种数据来源,由于数据的价值密度低,数据筛选技术都是关键的技术难题。

本系统通过利用网络环境下的搜索引擎技术、本体库、SVM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和信息筛选技术,构建面向大数据的档案数据库数据、科技报告数据库数据、人际网络数据和信息筛选的大数据采集与筛选工具,为情报服务的数据资源建设提供工具。

(一)系统需求分析

1.搜索需求:互联网数据库信息是情报服务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数据的获取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但是由于算法本身局限性,普通搜索引擎只能采集到约10-30%的信息,只能完成情报大概情况的收集,不能满足情报检索中查全率的要求,对于查准率也只能满足部分要求,这种现状对于情报服务来说,是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浪费。本系统需要在普通搜索引擎的基础上通过重点、互动、专业垂直搜索,完成深入的、交互式的、专业的科技情报搜索。本部分的科技情报专用搜索工具是由元搜索系统、重点搜索系统、互动搜索系统、垂直搜索系统和深网接口系统封装在一起构成。

2.大数据筛选:数据库数据具有数据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因此,数据的筛选对于情报服务的质量尤为重要。数据来源的广泛性使得大数据难以根据同一标准进行筛选,因而计算机难以独立完成筛选工作。本系统根据研究内容设定采集数据的范围,将采集得到的数据去噪、剔除相似数据后,根据领域词汇距离、情报点关键词录、情报报告关键词录摘录出较具情报价值的信息,力争把以十万计的海量信息压缩到600条以内,同时保存足够的核心信息,并采用人机结合的工作方式,提供专家判读的界面,为数据筛选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3.动态情报跟踪与基于科技主体的社会网络情报需求。搜索引擎完成的是面向互联网数据库数据的静态数据获取工作,然而对于情报服务来说,动态跟踪能够展现情报研究对象的活动轨迹,对于情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根据社会网络理论,完成科技主体(单位和个人)相互关系的表达,从而确定某一主题下各个科技主体的特征,以使我们能从中找到适合进行情报分析判读的行业专家。本系统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情报采集技术,创新情报采集模式,全面采集由情报所所内人员、行业专家、专业情报员,通过科技情报生产的规范化流程、规范化方法,依照科技情报质量控制体系,在情报分析模型方法库和情报分析方法工具包的协助下,完成情报的分析流程。

(二)系统模块设计

本系统根据关键词并行进行科技报告系统网页爬取与数字档案馆中的科技档案爬取,获取有效的网页信息与档案信息,去重、去噪后得到需要的网页信息与档案信息。对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采用特定的算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生成需要的图表格式并得出结论。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按照档案情报流程节点的不同,该学术专题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可以细分为几个大模块:搜索大模块,控制大模块,整理大模块,分析大模块及结论生成大模块。大模块下又可细分为几个小模块。学术专题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模块划分如图2所示

1.搜索模块:搜索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搜索模块和数字档案搜索模块两大模块。网页搜索模块致力于在科技报告系统网络上搜索与关键字相关的网页集合,为后续的操作提供初始的科技报告系统网页信息材料来源。数字档案搜索模块是在制定好的数字档案馆中搜索与关键字相关的档案集合,得到与关键字有密切关系的档案集合,为之后的整理分析等工作提供初始的材料来源。

2.控制大模块:控制大模块主要有两个小模块:内存控制模K和线程控制模块。无论是从网页中获取信息还是从档案库中获取信息,系统在获取信息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容量比较大,所以需要内存控制模块来高效的非配运行此系统的计算机的内存,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由于要获取的信息内容十分多,因此采用并行技术进行获取信息的操作。

3.整理大模块:整理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整理模块和档案库内容整理模块两大模块。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整理模块只要是对获取到的网页进行去重,去噪等处理,得到干净、整齐的网页内容。档案内容整理模块是对已经获取到的档案集合进行去重,去噪等处理,获取格式整齐的档案内容,以便进行后续工作。

4.分析大模块:分析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分析模块和档案内容分析模块两大模块。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分析模块是对前边已经处理过的网页信息采用分类,对比等特定分析方法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以帮助后边的模块得到想要的结果。档案内容分析模块是针对之前通过搜索,处理得到的整齐的档案信息内容采用特定的分类,对比等分析方法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的结果。

5.结论生成大模块:结论生成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生成结论模块和档案生成结论模块两大模块。科技报告系统网页生成结论模块使用通过关键词筛选出的网页信息经整理、分析得出的结果采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现给用户,让用户对结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档案生成模块使用通过关键词帅选出的论文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得到的记过采用与网页生成结论模块基本相同的样式,如表格、柱状图、饼图等方式向用户展示该关键词搜索的内容的结果。便于用户进行相关的决策等。

(三)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结构共包括元搜索模块、垂直搜索模块、URL调度器、数据存储器、多线程控制器、源码解析器和数据分析模块,其中元搜素模块主要是对科技报告系统网页数据进行检索;垂直搜索模块主要是对档案数据库进行检索。由于网页数据与档案库的格式差异较大,故本系统开发两个软件分别对网页数据和档案数据进行处理。从系统结构上来说,除了信息采集模块外,两个软件的结构基本一致,都是通过上述模块进行相互协调控制。用户在系统运行初始化时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如检索的最大页数、检索的时间间隔等,然后输入关键词,系统结合上述功能模块就可以脱离人工自动对数据进行检索和处理,最终实现无监督的信息采集工作。

系统的基本流程:在传统网络爬虫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网页信息进行抽取,将下载下来的数据保存到内存中,与之前的一级链接相同,当内存中的数据超过一个阈值时,将它们输出到本地文件中。

当全部数据抓取下来后,数据被分为网页数据与档案数据,由于档案数据是标准的结构化数据,并且科技档案技术方案的重复率并极低,也不存在大量噪声数据,因此可以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模块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

三、学术专题档案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的功能实现

文章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使用本系统进行实验,验证本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是本系统可以实现对档案数据库、科技报告数据库的中文数据采集搜索,可以自动实现对档案、科技报告相关词库的搜索,对相关文献详细信息(包标题、摘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完成时间、项目名称等)进行搜索采集,对相关文献内高频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二是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去噪、去重处理,筛选出较具情报价值的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筛选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清晰的档案文献相关信息统计分析表格。三是系统可以用来搜索某学术领域相关机构、相关专家,还可以对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专家之间的合作关系、专家学术研究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

第8篇: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二进位制的重大意义在于拉开了数字革命的帷幕:将一切数字化。而数字革命。才是所谓“信息时代的第三次浪潮”的核心。

数字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对信息传输的帮助。举个例子来说,记者出差报道这件事。没有数字化的帮助,繁琐得令人难以想象(用马车、邮轮将稿子发回去)。这种繁琐直接催生了包括美联社、法新社等通讯社:多家媒体共用几个记者来带回远方的消息。后来电报发明了以后,稿件的传输变得方便了点,但毕竟还是成本高昂(电报的价格是按字数计算的!)。直到有了电子邮件这档子事,今天,一个跑外勤的记者可以不会摆弄博客,但不会收发电子邮件。几乎不可想象。

数字化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复制成了越来越低廉的事。扫描一本红楼梦,恐怕得费上个半天时间,但复制一本红楼梦电子书,分分秒秒的事。复制的低廉,外加传输的便捷,其结果就是分发的低廉。分发的低廉的结果,就是:信息海洋。

一夜之间,我们醒来,已经发现,新浪网又多出了成千上万条信息。而恐怕今天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把新浪网的每条信息都看一遍。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同样规模的几乎相同的信息,在搜狐上有,在网易上有。在人民网上有,在QQ网上也有!甚至还有在号称从未进行人工干预的搜索引擎――谷歌,抑或百度里,还是有!

信息海洋的核心点不仅仅是信息很多,更核心的是,同样的信息,更多。而身处海洋中的我们的困惑,并非是没有信息,也不是信息过载,而是重复信息,让我们疲惫不堪。在0和1的不断复制中,内容的稀缺度,在不断下降。今天的大众媒体中,已经很难发现什么独一无二的东西了。所谓的独家报道,也就是时间上抢得快一些而已。我不是在说报纸对报纸的复制,杂志对杂志的拷贝,而是在说,跨媒体中所不断发生的重复。这种重复,使得传统媒体大为光火,以至于传出国内数个传统媒体集团要停止向新浪供稿的传闻。但传闻依旧是传闻,今天,你读到的这篇本来专供《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这份报纸的文章,很有可能,是在新浪,或者网易,或者搜狐上阅读的。

虽然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信息”(其实这句话真正的意义,很多人不甚了了)。但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是购买一份报纸。然后阅读一份报纸中的内容。我们因为那个内容的好看而去购买,但如果那个内容可以免费获得的话。我为什么还要花钱?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免费信息,可以让一个人真正地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而作为信息的提供者,重要的收入来源,便在于广告。

于是,媒介即信息,在我的理解情境中,在这样一个渠道融合加剧的后媒体时代中,便是广告化生存:我们在阅读铺天盖地的免费信息的同时。也在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包围。今天媒体的工作重心已经不是制作内容了,而是如何吸引广告。杂志社的编辑们坐下来所开的选题会。已经开始讨论如何运作一个商业性专题了。而广告对规模的要求,反过来使得媒体之间的融合变得前所未有地迫切。只有一并再并。成为跨界的媒体巨头,才有可能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因为,仅仅通过出售内容来盈利,已经成了一个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另外一些过去从来不可想象会被广告侵入的媒体中。比如电影,也开始索取广告收入。那些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制作者太明白他们根本无力去对抗和剿灭盗版。与其在那里困守票房,不如新开财源。那就是“植入式电影”。只有植入式电影,它才可以不追究盗版的责任,甚至有些期盼盗版(因为受众够广)。从《变形金刚》,到《非诚勿扰》,到《家有喜事2009》,广告商的影子无所不在。

第9篇:数字通信报告范文

所谓多媒体,即多种信息媒介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介的简单复合,而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数字信息技术。在当今信息社会,以计算机科学为标志的数字多媒体技术给广告设计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气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广告推广战略也从单纯的品牌推广阶段向更加细化的市场推广阶段转化,开始注重和选择区域媒体、行业媒体以及更加细化市场定位的媒体,数字多媒体广告运作和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数字化多媒体时代的广告视觉传达效应越来越受到关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效应好,视觉传达样式多样

传统媒体广告的信息传播是从媒体向受众单向流动,其诉求策略和表现形式因此受到限制。传统的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广播、电视、户外媒体等形式。它们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只能传达有限的内容。随着20世纪末数字化多媒体广告的出现,孕育着各种新的视觉样式的形成,视觉表现方式也更加生动和更具渗透力。数字多媒体将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体联成一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全方位立体地为用户提供双向信息系统。例如,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使网络广告在视觉传达的形式手段上丰富多样;多媒体电子显示屏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户外、商场、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广告场所,车载电视广告也出现在公交车和地铁,它们以新颖时尚的姿态,发挥着各自的投放优势。人机互动的触摸式计算机平台也广泛使用在展厅、书城、医院以及企业的宣传介绍中。这些新兴的广告媒体样式,不仅丰富了广告的传播媒介,拓展了传统视觉传达的层次,并且获得了较好的传达效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上海外滩游轮上的巨幅LCD显示屏广告,不仅因其尺寸大,而且因其良好的黄金环境,在黄浦江上移动的视觉吸引,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给来到外滩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形成了外滩独具一格的广告风景线。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在广告领域将会有更多的视觉传达样式,给人们带来更多新的视觉体验。

二、交互性好,体现人性化视觉传达效应

数字化多媒体具有形成人与机器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信息交流方式和过程进行调整,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无论从形式上或是内容传达上都给使用者更多的关心与服务,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交互式广告的真正意义在于体现了用户、广告客户和数字化多媒体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说,数字化多媒体提供高效的广告环境和资源,广告客户则可以自主地进行广告投放、更换、效果监测和管理,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广告信息及其表现形式。也只有建立了三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交互式广告最和谐的环境,才可以让交互式广告真正成为大多数企业都可以采用的营销策略,广告的价值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互动式数字多媒体广告不仅使用在商业广告运作中,甚至在非商业广告运作中也得到使用。例如,博物馆、医院、书城、旅游景点设置的人机互动的触摸式计算机平台有助于帮助人们按需要获取信息。

三、技术先进,给广告设计提供更大创意空间

人类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的巨大变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几乎可以使一切艺术想象变为现实,给新时代的广告设计师们带来创作上更大的自由度和创作空间,使作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感染力。数字印刷技术、国际互联网、数字电视电影、多媒体电子屏幕、数字摄影摄像技术,提高了广告视觉传达的科技水准。运用电脑操作的彩色喷绘技术,使广告视觉传达作品的画面幅度加大,形象更真切感人;电脑及其相关软件在广告视觉传达创作中的运用,使广告创作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动画,从视觉艺术到视听交互,从虚拟现实空间到可以由用户选取交互点的虚实结合的交互广告媒体。毫无疑问,广告视觉传达将会在不断运用高科技及其新媒体中得到发展。

四、形成跨媒体传播的整合传达效应

数字化多媒体广告使现有的各类相互独立的媒体走向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整合各种传播媒介的跨媒体平台。其实质,即统一所有的信息源与传播媒介,将全面的信息与内容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快速、低成本地传递给最大范围的受众,以发挥不同媒体之间的协同效应。跨媒体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布与互动,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其二是指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例如,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传达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将传统的、界限分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结合在一起,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传播广告信息的独特优势;互动电视除具备一般高质量彩色电视接收功能之外,将广播电视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三者完美结合起来,实现了双向通信功能。就广告传播媒体而言,21世纪是媒体整合的世纪,是媒体创意的世纪,人类真正进入了以数字化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信息整合时代。

结语

广告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交叉学科,目前,数字多媒体广告形式在我国已逐渐具备了社会影响力,其地位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预测,数字化多媒体广告形式将成为21世纪广告视觉设计的主流,甚至成为中国广告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胡飞.基于网络媒介的交互设计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