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报范文

新闻报精选(九篇)

新闻报

第1篇:新闻报范文

关键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异同

新闻报道依照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新闻类型。就比如说,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域与范围来划分的,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而按新闻题材来划分的,综合报道、典型报道和述评性报道以及批评性报道;还有按新闻性质来划分的,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科教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以及文艺新闻,自2002年起又诞生了一种新的新闻报道类型民生新闻,由此国内各类媒体纷纷刮起了报道民生新闻的风,但民生新闻到底指的是什么新闻,它与社会新闻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笔者就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区别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定义上的区别

虽然截至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但是在《新闻学大辞典》就把社会新闻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的新闻。”而晚报与都市报等媒体最早定义的民生新闻就是“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定义上看出来,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在内容上是有重叠的地方,而且都是围绕社会生活展开的报道,仅仅只是在报道的侧重点方面有所偏差而已。像报道民生新闻侧重的方向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事件,而报道社会新闻侧重的方向则是社会中发生的各类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二、报道特点与报道题材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有着报道题材广泛性和报道内容贴近性与通俗性的特点,但是由于社会新闻对于趣味性要求更高,并且时效性要求低,因此对于新闻素材的寻找可以跨越时空;然而民生新闻则相对而言更加注重服务性,对于舆论监督以及帮助解决民众实际问题是它主要的报道素材,另外关于民众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实时信息也是通过民生新闻来进行报道。

在报道题材方面,虽然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比较注重报道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新闻事件,但是就具体选材上来说,两者选材的方向、角度以及层次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另,像是民生新闻就比较主张报道与民众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并且从旁帮助民众解决这些问题,为民众的美好生活做贡献;而社会重新所注重的则是批判社会中的丑恶,赞扬社会中的真善美,以及对社会上一些奇闻趣事的报道。

三、报道角度与报道形式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报道的角度可以说是站在了“他者”的角度来看待所发的新闻事件,它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以社会学的角度来报道人与自然中所发生的奇异现象。而民生新闻则是以一种感同身受与利益相关的姿态来对待老百姓身边所发生的事件,最终进行新闻报道,它用最直接与最广泛的视角实现了媒体应有的上情下达功能,同时在媒体舆论监督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社会新闻一般出现的形式大多都在报纸上,特别是像都市报以及晚报这一类的报纸,采写与报道社会新闻多大都是都市报以及晚报的重头戏。而反观民生新闻,它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电视上,这样报道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民生新闻的侧重点为倾听民声,解决民众的疑难问题,因此通过相对比报纸更加具有现场感的媒体来进行报道会更具进舆论监督的效果。

此外,两者的报道角度也存在差异,社会新闻基于“他者”角度进行报道,报道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自然中的现象,让人们了解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件,将事件的发生过程全程呈现给受众知晓,报道过程中不掺杂其他的情感因素,是对事件的客观记录。民生新闻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展开的报道,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公共道德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价值取向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注重的是反应社会上的各种形态,因此有正面的报道,也有负面的报道,在新闻采写方面也更为看重它的真实性与鲜活性,然而民生新闻注重的则是本地区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者是本地区民众相关的新闻事件来作为采写的主要素材,因此它的报道更加本土化,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与负面新闻相区别,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来作为新闻采写的第一要素。

五、结语

因此通过上文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很好的看出,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尽管在有些方面存在重叠与交叉的,并且追求的都是新闻的可近、可信、可用、可读以及可亲性,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报道题材、报道角度等等一些方面的区别,因此做为媒体工作者我们应该要正确的区分两者的关系,让民众在进行新闻阅读时,能在快速的获取对自身有利的各种信息,为民众的美好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肇潮. 如何兼顾“新闻”与“宣传”――时政新闻的误区与对策[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09) .

第2篇:新闻报范文

【关键词】新闻报道 平衡 客观性 新闻伦理

一、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西方新闻学术界认为:传统的新闻报道的平衡是指在报道中给予对立的事物或意见同样大小的版面或同样长短的播出时间。①他们关注的主要是报道篇幅上的平衡。美国新闻界在报道政治竞选时尤其强调这种平衡,虽然篇幅的平衡未必能够反映客观事实,但是这是西方新闻工作者为达到客观公正的一种努力。也有人认为,新闻报道的平衡是强调新闻报道在内容上和论调(content and tones of the news)上的“中立、不偏不倚”,而不是报道量上的平均分配。西方相当一部分新闻工作者把这种“中立、不偏不倚”的新闻平衡观看作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孙旭培在研究我国报道方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报道经验,于1991年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的概念。②他认为,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③他认为,平衡报道不是平均分配报道篇幅,面面俱到。平衡手法依然要把某种因素、意见作为主要因素、意见进行报道。对主要因素、意见的选择体现了记者的倾向性。④因此,新闻报道的平衡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念中的党性、倾向性原则并不矛盾。只是在报道主要因素和意见的同时,要顾及和点到其他因素和意见。

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平衡是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主导性因素和意见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和意见的理性表现。笔者对新闻报道的平衡的界定包含了“操作”和“理念”两个层面的内涵。“在突出主导性因素和意见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和意见”是指新闻报道的操作层面,也就是在新闻写作、编辑过程中的表达技巧。对于这些操作层面的技巧,前人有过不少总结。例如两面俱呈的方法:如果当事双方存在矛盾或冲突,不妨将对立双方的观点都摆出来,让读者自己作出判断;连续报道方式的使用,在事件产生初期,各种观点、矛盾未必都能体现出来,回过头去看最初的报道,很可能当时只强调了一种观点或矛盾的一个方面,当事件继续发展下去,记者应当在连续报道中平衡各种观点和矛盾。

平衡不仅仅是操作上的技巧,它更是一种理念。我们所处的变动不居的环境决定了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只有秉承平衡的理念才有可能正确完整地反映客观世界。因为,新闻以变动着的客观世界为报道对象,而世界处在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循环往复之中。依据记者主观判断完全偏向某一方从而失去平衡的报道,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真实而全面的反映。⑤

总之,客观世界纷繁复杂,外在事物变动不居。作为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新闻,在总体上应该是平衡的。在报道中秉承平衡的理念,新闻在观照世界的时候,就能大体上做到真实、全面与客观。平衡报道新闻事件,尽可能客观真实地为受众提供新闻图景是一个媒体的道德责任,因为受众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新闻所描绘的图景理解这个世界的。

二、新闻报道平衡原则对新闻业的意义

新闻报道的平衡是职业伦理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美国职业记者协会(SPJ)1996年通过的《职业伦理规范》要求记者:“支持公开的意见交流,即使这些意见自己很反感。”“让无声的人们发出声音;官方信息和非官方的信息被以同样价值对待。”“努力找到报道的主体,给他们对于声称的错误行为做出反应的机会。”该《职业伦理规范》认为:“公众应该有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判断消息来源的可靠性。”⑥

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该《准则》于1997年第二次修订)。这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准则》第四条“维护新闻的真实性”的相关文字里,事实上对新闻报道的平衡提出了要求。《准则》指出:“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由上述可见,在伦理规范方面,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对确保新闻报道的平衡是有相关规定的。

理性的平衡观念是基于道德观念的产物。它强调兼顾同一议题各个方面的观点,为受众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坚持报道的平衡是新闻业获得新闻自由必须履行的责任。

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在媒介的使用上,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力。任何媒介机构都不能任意地剥夺某一个人选择和使用媒介的权利与机会。即使是存在错误的一方,媒体也应该给他们以平等地利用媒介申辩的机会,否则,媒介就应当被视为违背了职业道德。

平衡在确立新闻业为一个专门行业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新闻报道的平衡作为一种专业精神,为新闻记者普遍遵循。坚持新闻报道的平衡使新闻从业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来自外界的批评。给予同一议题各方以表达的权利,使得各方对新闻报道都无法指责新闻报道有失公平。这是新闻行业在实践中逐渐找到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要素之一。

三、实现新闻报道平衡的途径

新闻报道平衡的关键在于,新闻媒介要站在公众的立场,公平地对待同一议题的各个方面,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公理和民意为标准,决定报道的内容和方式。

这里所说的平衡是指媒体和记者在观念上对待同一议题的各个方面的平衡。克莱德曼和彪灿提出从执行的道德层面去揭示平衡,认为记者有义务与新闻保持一段“专业距离”(a professional distance)。⑦他们所说的在“思索和报道上的平衡”,并非为了平衡而强作平衡;他们指的是“理性的平衡”(balance of reason),也就是使用一种公平的程序,对事件或议题的各种不同立场,作衡量和比较。⑧

客观性原则是西方新闻界专业理念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见的严格区分,要求记者超然于所报道的事物之外,不偏不倚,完全用事实说话。一个多世纪以来,客观性原则一直在世界新闻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实践过程中却也饱受抨击。

今天西方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同意,百分之百的客观难以达到。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戴维·布林克利(David Brinkley)甚至说,客观性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⑨于是,他呼吁以公正(fair)和平衡(balance)代替客观作为标准。只要客观的目标存在,记者可以通过实务上具有可操作性的技巧来逼近。于是,客观性从一种信念变为一种程式,变为一种对新闻事实的处理常规。⑩

客观性的方法成为处理常规的“文化形式”,有技术的符号和实践的准则。这种方法表现在:对所有不为人所熟知的引语均使用引号;确切指出新闻的来源;以适当的(符合事实的)逻辑结构和组织信息;对公共议题表达所有相关方面的观点(即新闻报道的平衡),等等。

对客观性原则的反省使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没有纯粹的事实,只有人对事实的构造和解释。⑾既然主观性无所不在,客观报道就不得不退而寻求正确(accuracy)与公平(fairness),尽量实现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制衡。如今,人们对客观报道的理解已发生显著变化,多认为客观报道就是正确、平衡、公正与不含偏见的报道。这一理解不再强调排斥主观见解,只要这种见解是以客观的形式出现。实际上,客观性已由一种理想信念演变为一整套处理新闻事实的固定程式。

人们尤其注重在报道中体现出公平性。布鲁克就认为:“客观即是公平。”魏斯汀也说:“你不能一直是客观的,因为你把你的经验置于事事物物之中——因此,你想办法公平。”⑿享利·卢斯更是声称,新闻客观性是神话,他宁愿将“公正”而非“不偏不倚”作为要达到的目标。平衡,最能体现报道的公平性。这不仅仅因为它给争论中各种不同意见提供表达和辩论的机会,给被抨击者公开申诉答辩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它要求记者全面观察和思考事物,并在报道中呈现不同新闻来源对事件不同的解释和评价,呈现事态发展中的各种复杂因素。避免因个人好恶而隐瞒对报道对象或权势集团不利或有利的事实。这对报道对象来说是公平的,可以使其免遭误解与过大的伤害;对受众来说也是公正的,充分尊重了他们获知的权利,使他们能看清事件的全貌,进而了解真相,免受蒙蔽与欺骗。

对公平性的追求使平衡在报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客观性原则在形式上的首要要求。博耶(Boyer)在归纳客观报道的要素时,就将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各方面的看法列在首位;彭加发在《新闻客观性原理》中总结了实践客观性原则的五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平衡处理资讯,而其他方法如忠于事实、祛除偏见、保证事实的完整性也都包含了平衡的必然要求。⒀

平衡地呈现新闻事实对于新闻报道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技巧,而是一种专业本质即追求客观性的要求。毫无疑义,要真切地观察一个事物,单一视点永远是片面的,而立体化呈现的最低要求是设置三个纬度以上的观察视角。⒁

当人们意识到客观性是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们将平衡作为逼近客观性理想的现实方法。作为达到客观的手段,新闻报道的平衡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通过平衡新闻事实达到客观、通过平衡新闻观点达到客观、通过平衡新闻议题达到客观、通过平衡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达到客观。

平衡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之一,不能仅仅停留于新闻从业人员的思维过程,更应当以具体可感的操作形式直接从新闻写作与版面编排中表现出来。平衡手法对提高报道的可信度与准确性大有帮助。

四、新闻报道平衡的负面效果

这种专业操守在行业内部保护了新闻从业者免受攻击;在行业外部,它作用于整个社会的效果是如何的?事实上,除了上文所阐释的正面功能之外,新闻报道的平衡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功能。

西方新闻报道长期遵循的“平衡”准则在近年受到了挑战。

平衡原则要求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主导性因素和意见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和意见。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常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很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记者更是不具备分析辨别的能力。在新闻记者看来是“客观”、“平衡”的展现,在其他行业看来却未必“客观”、“平衡”。甚至,新闻报道的“客观”、“平衡”可能遮蔽矛盾自身的主次,从而使新闻报道走向不“客观”、不“平衡”。

平衡问题引起了一系列的认识论问题。例如:平衡的实践暗示了观点的多元化近似真理的观点。情况真是这样吗?那么由主要竞争观点所共持的偏见又如何排除呢?例如,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的政治精英(反映在主流媒体上)“鹰派”和“鸽派”间就产生了一个主要争论,争论以战争的费用及其对美国的利益为中心。两派都持一些共同的偏见(美国干涉越南是好的;他们的越南敌人是共产党,因而是罪恶的)和盲点(战争给越南带来的严重灾难或更基本的——美国干涉越南的法律和道德的权利问题)。哈克特(Robert A. Hackett)等由此认为:“以遵循平衡原则的方式,新闻媒体再现的不是抽象或绝对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政治领域中获得统治地位的对社会现实的定义。”⒂

西方媒体的平衡报道平衡的是哪些方面的声音?哪两方被允许进入新闻的大门?一般来说,比较安全而且比较“公正”的做法就是,选择两个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预见的、同样也是比较合法的群体或政治家。如果意想不到的一方出现了,那些想要控制新闻的各方就开始大喊“不平衡”。这样,大多数新闻中出现的“双方”,不过是一系列可以预见的观点的模式。平衡是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平衡’实际上只限于平衡协调各精英集团的意见。”⒃

平衡法则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为维护其社会制度,为防止背离其意识形态的正统观念增添了力量。平衡法则绝不是科学的东西,而是捍卫这个制度、反对社会突变的一种力量。只要“对立双方”表明互不争强,那么,现状社会一如既往得到保障。根据平衡法则,异议允许存在,甚至受到鼓励。“然而,异议的范围是有限定的,抗衡正统观念不能逾越一个范围,即统治阶层所规定的范围,因为统治阶层是正统观念的代表,他们不仅手中掌握财源,而且左右着新闻界的权威人士。”⒄维护社会现状的合法性,排斥对于统治阶层的颠覆性革命,这正是实证主义广受批评的原因之一。基于实证主义的平衡原则也适用于这种批评。

即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讨论平衡原则,它依然不是一个公平的原则。研究证明,平衡报道倾向于占主导地位的一方的观点,即它倾向于维护现有体制。“如果是同样的时间条件下,往往是官方的、陈词滥调式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⒅而非官方的、新的观点很难在同样的时间内被表述清楚。

结语

平衡是客观性原则在形式上的首要要求。一个多世纪以来,尽管客观性原则一直在世界新闻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却饱受抨击。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完全的客观根本不可能实现,只能是新闻业追求的理想目标。于是,客观性不得不退而求其正确与公平,由一种信念演变为一整套固定的程式。在这套程式中,平衡的地位日益突出,逐渐成为西方新闻界普遍遵循的原则。

新闻报道的平衡追求一种理性的平衡,既看重表达中的平衡技巧,又强调将平衡意识贯穿于思索和报道的全过程。因此,平衡报道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内外联系,突出主要因素和意见;还要根据事态的变化使各类报道保持合理的比例,如同生物界数量不等的多种生物和谐共存一样,达到新闻报道的“动态平衡”。

同时也应该看到,坚持新闻报道的平衡作为一种新闻专业精神、一种实现客观的现实方法,并非是对新闻的本质要求。这是它与新闻的真实性之间质的区别。新闻报道的平衡它不是所有新闻实践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作为一种行业内部的专业精神,它对于外部社会产生的效果并非始终是正面的。作为通往客观性理想的一条途径,它不是唯一的,甚至未必是最好的。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新闻报道平衡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显现。

李普曼指出了真实世界与人们脑中世界的差距,媒介有责任将真实世界客观展现在受众面前。不同媒介的各种报道若能剔除一己之偏见并相互补充,达到宏观上的平衡,那么,受众将会更容易、更准确地把握世界的真实面目。达到了宏观平衡的媒介报道为各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新旧思潮提供交锋、碰撞与融合的机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变革方面都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①Melvin Mencher, New Reporting and Writing,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3

②孙旭培:《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236-248

③④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人民出版社,2004:307

⑤杨秀国,《新闻报道“平衡”论》,《当代传播》,2005(3):12

⑥/ethics.asp,March,12,2006

⑦⑧⒀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三民书局,1994:162-165

⑨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456

⑩⑾郭镇之,《客观新闻学》,《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61、58

⑿程之行:《新闻写作》,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92

⒁喻国明,《新闻是什么?——读班尼特的〈新闻:政治的幻象〉有感》,http://.2006-3-14

⒂⒃罗伯特·哈克特 著,赵月枝译:《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9、71

⒄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利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150

⒅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239

第3篇:新闻报范文

《新快报》 非一般的快

《解放日报》了解上海的第一选择

《新闻晨报》 新闻力量优化生活

《北京青年报》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

《北京娱乐信报》新闻一条是一条

《北京晚报》 晚报不晚报

《北京晨报》 报道昨天,服务今天,建议明天

《京华时报》 北京人的都市报

《武汉晨报》关注民生,反映社情,坚守主义,满足需求

《鲁中晨报》 让我们一起过好日子

《齐鲁晚报》翻开齐鲁晚报,开始精彩每一天

《法制文萃报》好人得好报

《海南日报》 每一天自然清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创造价值

《经济观察报理性、建设性

《大河报》 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

《华商报》 每天第一眼

《广州日报》追求最出色的新闻

《每日新报》报纸还是新的好,报纸还是早的好,新闻早知道

《环球时报》 和您一起看世界

《世界新闻报》 读《世界新闻报》天下大事都知道

《21世纪人才报》 面向现代企业、高校和白领阶层的新锐人力资源媒体

《南京晨报》 影响创造价值

第4篇:新闻报范文

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有线电视新闻台是香港有线宽频i-cable旗下的成员,作为香港最早的收费新闻电视,创办至今已有十四年历史,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

香港实习报告

第一天:“我们的出现将会引起别人的好奇”

实习报到第一天,我们一行四个实习生与有线新闻台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大家都叫他“周官”或者“校长”)见面,他是负责我们这次实习的导师。初次见面,大家都有点紧张,“周官”坦言,这是我们双方的“第一次”(我们第一次到香港实习,他们第一次接收大陆实习生),需要摸索,亦希望实习单位与实习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周官”从第一天就向我们强调:不能以正常实习生的要求标准来对待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不公平。同时,他指出我们这次实习的意义:observer(观察者),寻找学习与现实的落差。更确切来讲,这也是对我们的要求。

在稍后的时间,我们参观了荃湾的新闻台总部以及位于九龙塘和中环的DC(digitalcenter)。可能是第一次去电视台实习吧,进去里面觉得什么都新鲜,不过有线新闻的办公室真的很大,而且是全开放的,一个大厅坐满了人,各个都埋头工作。

“周官”说我们的出现将会引起别人的好奇,因为我们是首批来自内地的实习生。的确,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我们,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那天我们四个人穿得很正式(全部人黑色西装上阵,很有黑客帝国的味道),不引人注意才怪呢,呵呵。

香港有线电视新闻网“中环DC”

第一周:“湿台”(subsdesk)工作实录

所谓“湿台”是英文subsdesk的粤语译音,负责制作外国及中国大陆的每日新闻,每天24小时工作。我把它称作一个新闻加工场,在这里同时工作的人不多,主要是翻译外国通讯社的新闻稿以及中国大陆、台湾的电视新闻。

“湿台”的工作在别人看来是相对轻松的,因为新闻素材就摆在那里,文字与影像资料都是有限的,但对于我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首先是英文翻译,经过大二两个学期的媒介英语翻译课程后,我们都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技巧,但香港电视媒体的稿件是用口语文字和语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双重翻译,在将文字口语化的过程中还涉及很多香港俚语和惯常的说话方式。记得“湿台”编辑主任Tommy曾经跟我说过:“你平时都这样说话吗?”,在译稿时我就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提醒自己要用最简单最舒服的口语表达完整的意思。

为了保证新闻在“出街”前是最新最快,要及时查阅该则新闻的更新,完成一条新闻包括译稿,看片,定稿,剪片等工序,这样工作下来往往需要一个小时,或许该则新闻就在这段时间内有了新的进展,所以这样做是必需的。

最后需要弄清电视台里写稿的惯常用语以及写稿格式,一般情况下稿件可分为“lvo”(livevoiceover)、“sot”(soundontape)、“lr”(liveread)、“chart”等,这些都是播报新闻的不同模式,每个台都大致相同,在这里,新闻就像是加工一样产品,每样工序必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做,提高效率,这也保证了新闻的快速、新鲜。

前面说“湿台”的编辑是在有限的资料下做的,但是编辑主任与记者每天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而且新闻的更新速度很快,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新闻资源又可以是无限的。这里就有一个取舍的问题,究竟记者、编辑应选择怎样的新闻给观众呢?在我的观察来看,有线电视的“外电”新闻很强调新闻价值中的“贴近性”,关注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特别是港人移民较多的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地区的新闻。

以下付上一则2006年1月20日我写的稿件:

SLUG:(US)MINE

美国西佛尼亚州再次发生煤矿爆炸,最少两个人失踪,一人昏迷。

{CHART}

[CG:#H_HEADER_2-4\西佛吉尼亚州煤矿爆炸\美国]

[TAKE:CHART]

爆炸发生系当地时间星期四晚,呢次系三个星期内,西佛尼亚州第二次煤矿爆炸。系个次爆炸中,有12人死亡。

煤矿发言人话,爆炸系由坑下噶输送带引起,并未引发煤矿着火。两名失踪噶矿工仍有生存机会,救援工作正在进行。

第二周:“解读”专题新闻特辑

有线电视专题新闻组(feature)大约由十人的记者团队组成,他们不参与每日新闻的制作,每个星期都会推出两条约半小时的新闻专题片,星期三播出的是《香港刺针》(清谈节目),星期四的是《时事宽频》(专题纪录片)。

由于专题片的制作周期相对较长,从选题到搜集资料再到安排采访最后到后期制作等工序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需要到外地采访的话,制作周期会更长。要在几天内亲身体验制作的全过程谈何容易,更不用说参与其中了。所以我在这个星期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多看,多问,多想。

多看:在feature的前半个星期,我主要就是看各个台的专题节目,包括《铿锵集》、《时事宽频》、《香港刺针》、《星期二档案》,还有记者拍回来的采访素材,制成品的文字稿等。通过观察,我发现专题组的记者们工作较为缜密,喜欢与人讨论交流,无论是自己的片子或者别人的片子,大家都会发表不同的意见,这里的工作气氛活跃,与“subs台”记者工作独立、讲求效率不同。

多问:我认为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在“subs台”的日子,由于其他人都很忙,很少有时间解答你的问题,自己处于很被动的状态。但在feature就刚好相反,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会询问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他们希望你多问。甚至有些时候他们会反过来问你一些问题,希望听到你的意见。更有趣的是,这种问问题的过程最后会变成讨论。

多想:如果纯粹以一个观众的角度去看电视节目制作,你会觉得很容易,但当你以一个记者、制作人的角度去看时,你会觉得很吃力,这是我在feature组的感受,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感受到的是制作一个半小时的专题片是十分艰难的,在我看来,专题新闻片需要构建脉络,起承转合,都是一个计划、创作的过程,但同时它也是新闻,必需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记者往往是在这两者间周旋,有些计划中需要的素材偏偏没有发生,譬如被采访者说的话没有你预期的效果,或者跟你事先的设想相违背,导致片子出现真空,这时就不得不改变计划或者寻找其他代替品了。我的看法是:如果仅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想问题是不足够的,你往往需要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多问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样就会想得更多更细,所得也更多。

剩下的日子:“对不起,我是记者”

这次实共是五周,在经过两个星期的“规律生活”后,剩下的三周我被分配到assign组,assign算是有线新闻台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每天香港的本土新闻,24小时不断更新。有线新闻台的口号?——“最快、最新”在这支团队上得到充分体现。一般情况下,一则本地新闻的采访需要3-4个人完成,一个记者,一个摄影师,一个车长(负责接送记者和摄影师到采访地点),还有一个工程人员(如果需要现场把画面传送到总部,需要工程人员开启微波信号传送器传送)。特殊情况下,譬如突发新闻或重要的新闻事件,编辑部会派出几组采访队同时出击。

由于之前没有任何的采访经验,在一开始的日子里觉得很茫然,跟记者出去采访的过程中,总是觉得人很兴奋,想看很多东西,想听很多东西,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无所得,因为连自己都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时而看看摄影师怎样拍摄,时而看看记者怎样记录,时而看看同行是怎样工作,很多事情在干扰着你。过了一周,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身为一名实习记者,我不需要每一样都去看都去学,电视新闻采访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而我的角色就是记者。

通过观察以及其他记者的指导,我大概摸索到了记者的工作模式,每当我接到一项采访工作后,第一时间就要抄下这则新闻的“slug”(新闻部给这则新闻的代号),采访时间、地点、车长跟摄影师的电话号码。如果离出发还有一段时间,我会搜集该则新闻的相关报道或者询问其他记者关于这则新闻的相关信息,一般情况下,编辑部是会告知记者需要采访些什么,记者根据现场情况即时汇报总部。

去到采访现场后,第一时间是帮助摄影师架设好机器,然后就可以跟记者去了解相关的情况,一般的常规新闻会有新闻稿,而且不同媒体的记者间会互通消息,在我看来,他们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更胜于竞争。在采访过程中,我已经很少去理会摄影师的工作了,记者一般在事前就告诉摄影他需要些什么镜头,两个人商妥以后就开始各自工作。更多的时间我是在聆听,把新闻人物或被访者的一些话记录下来,有些重要的“bite”会打上记号。结束后,记者会在现场做一个“扒”(现场报道,说几句话),而我会将自己听到记到的东西整理下来,可以方便自己写稿。

回到DC后,我会跟记者一起看拍回来的素材,当选定一些画面和“bite”后,就开始把画面传送回总部(liveroom),通常称之为“feed带”,如果有工程人员,带子会在新闻现场即时传送。然后我会根据刚才选定的画面和相关资料写新闻稿,一般的新闻不会超过一分钟,多数是30-40秒。字数大概是一百字左右,写完后我会给记者看,询问他们的意见,即时改正。写稿的工序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一般的新闻,各个台的素材都差不多,新闻的优劣就在于记者怎样编排怎样“包装”(packstory),这才是致胜的关键。在香港,电视新闻记者都会为自己做的新闻配“vo”(voiceover),由于我们四个实习生都没有经过相应的训练,所以也只能看和听了,如果能亲身做一下也蛮好玩的。

以下付上一则我练习写的新闻稿:

SLUG:KUK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噶代表,今朝到乡议局解释"禁止散养家禽条例",多名执委质疑政府立法仓促,欠缺咨询及无顾传统习俗,要求政府给予散养家禽户赔偿。

{sot}

{takesot}

乡议局执委批评:条例处罚严厉,希望政府给予宽限期同埋加强宣传教育。

{takebite}

{note:inque:"政府有责任"outque:"广泛宣传"}

{takebite}

{note:inque:"两个礼拜就话"outque:"太过仓促"}

{takebite}

{note:inque:"我就强烈要求"outque:"适当补偿"}

卫福局话,虽然立法会影响传统习俗,但最终噶目的都系为左保障市民健康,同时为左避免有人走私家禽,政府决定无会赔偿比呢类散养户。

{takebite}

{note:inque:"现时措施"outque:"受到影响"}

{takebite}

{note:inque:"但系为左保障"outque:"希望大家理解"}

年初二“长毛”梁国雄到礼宾府请愿

年初二农历新年烟花汇演直播现场

年初三农历新年跑马

立法会内采访现场

《散养家禽条例》生效第一日,记者与环境卫生及食物局人员到牛头角某乡村巡查

实习经验总结:

有幸前往香港电视媒体实习,实在是受益匪浅,经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的不是“我想干什么”,而是“我能干什么”。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足,然后寻找提升的空间。

回想这五个星期的实习经历,的确是遇到不少问题,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以后到香港电视媒体实习的同学有所帮助。

1、粤语、英文、普通话一样不能少。香港人基本是粤语和英文结合使用,这时你就会发现听别人说话别扭,别人听你说话也别扭。至于普通话也是必备武器,现在走在香港街头,到处都可以听到普通话,内地自由行还有台湾东南亚旅客很多,采访的时候普通话就派上用场了。

2、最好学会“仓颉”或“速成”打字法。由于香港使用的是繁体中文,电脑打字多数是用“仓颉”或“速成”,不是五笔、拼音,而且一般大公司的系统是不准安装没有授权的软件,写稿的时候不会这两种输入法会很麻烦,最好是在去香港前先稍微学学吧。

3、准时是基本要求,手脚要快。新闻真的不会等人,而且人生路不熟,所以最最最好还是早点上班或者提早到达采访地。至于香港人的工作效率,本人真是深有体会,几次跟女记者出去采访时,明明刚才还是很优雅的,一旦工作起来,走路比跑步还快,而且他们的工作效率奇高,刚完成采访稿子就出来了,所以工作时一定得专心,细心,迅速。

4、学会看地图,方向弄清楚。香港最重要最方便的工具是地铁,弄清地铁线路基本就知道香港有哪些区域,我的方法是自己拿着地图到处走,不懂就问路,其实这也是很有趣的。

5、“有报天天读”。不得不赞叹香港的媒体发展,每天的免费报纸都有好几份,香港人每天忙碌的生活都是从看报纸开始的,在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你缺少资讯就好像跟社会脱了节,更不用说去报道新闻了。

6、自尊、自信。这两点说起来好像有点过时,但我却深有体会,当你面对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慢人半拍时,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很容易就会丧失自我,被人牵着鼻子走,在这时,你需要做的是——“精神胜利法”,我的想法是:我是来学习的,如果我什么都会,还需要实习吗?实习的目的就在于在困难中成长。

实习趣事:

我不是潮汕人

很多人一听到我们是汕头大学来的,会认为我们是潮汕人,特别是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总要解释一番,到最后,介绍我老家也就成了自我介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啦。

肚子叫得很厉害

香港人的吃饭时间一般是中午一点,晚上八点,中间有个下午茶,开始的几天差点就饿晕,加上新闻采访本来就不定时,有时一整天都吃不了饭的。不过后来也就习惯了,不过我得强调的是:不吃早餐,后果很严重。

新年去马场发新年财

赌马是香港一项很受欢迎的平民活动,农历年初三香港马会会举办农历年跑马,要求很多名人政要参加,记者会在门口等官员做采访,不过还有一个任务是:“逗利是”,采访完后顺便拜年。

原来香港最高大厦的顶楼没有栏杆

记得有一次去香港国际金融大厦采访两位外国人士破爬楼梯的吉尼斯记录,可以上到目前香港最高的88层“国金”(括号里写详细的名称啦,你以为人人都知道啊)顶楼,一走出天梯,只见下面是维多利亚港还有两岸的高楼,有些地方是没有栏杆的,不知大风的时候会不会被吹下去呢?

香港迪斯尼老板哭了?

农历年间,香港迪斯尼乐园连续两天满员,导致很多买了票的游客无法进入,香港迪斯尼马上召开记者招待会解释事件,乐园老板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对很多带着孩子而没有进入乐园的家长表示抱歉,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后来从乐园公关的口中得知,他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以至于触景生情。这究竟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

第5篇:新闻报范文

报社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一个很难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举个例子,有一期的潇湘晨报专门做了一个关于老百姓看病的专栏,记者暗访了湖南几个区域的大小医院,看一次小小的感冒最低也要58元,最高的竟高达189元。

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晨报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第6篇:新闻报范文

关键词:新闻报道 新闻侵权 法律边界

近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我国的新闻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然而新闻事业大发展的同时,不实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不仅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引发了一些新闻侵权现象。因此,如何避免新闻侵权成为新闻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欲从法律专业角度分析新闻报道和新闻侵权的冲突和融合,透析新闻报道权的法律边界。

新闻报道权的法律规定

新闻报道权又叫新闻自由权,按照王利明教授编著的《新闻侵权法律辞典》中所述,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所享有的从事、利用新闻活动而不受非法干涉的民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①关于新闻自由的直接规定,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有体现:香港、澳门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我国其他法律文件中目前还没有明文使用“新闻自由”这个概念,但也没有相关的禁止性规定。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其中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当然蕴涵新闻自由的应有之义,可见作为特殊的社会成员,新闻单位以及新闻从业人员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和出版的权利,因此在宪法和法律上,我国新闻工作者享有“新闻自由权”。

18世纪美国政治家杰斐逊曾经说过:“我们相信最终会证明,人是可以受理性和真理支配的,因此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可见,新闻报道人员享有采访权、报道权以及舆论监督权等权利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作用巨大,国外新闻媒体常被称作“第四势力”,有关保护新闻报道权的法律较为齐全,甚至通过设立“普利策新闻奖”等方式来鼓励新闻工作者新闻报道权的运用和发挥。

新闻侵权的概念和构成

所谓新闻侵权,我国民法学家比较权威的定义是这样的: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故意或者过失实施的行为侵害他人人格权的侵权行为。②因而,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侵权是民事侵权行为的一种,区别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在于新闻侵权行为发生在新闻活动过程中并利用新闻媒体等媒介对他人构成侵权,具体表现为新闻单位以及新闻从业人员故意或过失借助大众传媒通过公开发表报道、评论等途径对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和隐私权进行侵害,并导致他人的人格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侵权的方式为积极作为方式,常为诽谤、侮辱、毁损他人名誉以及窃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侵权的客体是人格权,主要为名誉权和隐私权。

从民法侵权原理上来看,新闻侵权性质上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因此新闻侵权的构成符合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而一般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有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损害事实确已发生;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简单地说新闻侵权的构成,应当具备损害事实、侵害行为、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要件,这四个要件也是法院立案、审判的依据。换言之,只要符合上述构成要件,就属于新闻侵权行为,新闻单位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为此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新闻报道权对构成新闻侵权的制约和对抗

我们在探讨新闻侵权问题时,常常会提到新闻豁免权,例如起草《侵权责任法》过程中,中国记协递交的新闻侵权立法建议稿中认为,四种情形下媒体机构不承担侵权责任:消息具有权威性来源;报道特许发言;正当行使舆论监督权;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其他传播行为。③笔者认为,这份建议稿准确厘清了新闻侵权和普通侵权的差别,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新闻报道权的尊重――那就是正当行使新闻报道权对可能构成的新闻侵权有充分的制约和对抗。

第一,新闻报道来源足够“确信真实”。当报道的消息具有“权威性来源”或“报道特许发言”时,新闻单位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谓权威来源指引用了政府机关的文件、报告,政府发言人的发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人大政协会议上的言论等;所谓“特许发言”是指一些有特许权利的人物、权威机构的材料,比如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上的发言,权威机构公布的档案,公民或法人在公开场合关于自己情况的陈述等,当新闻媒体引用这些言论时,即使不真实也应免责。

第二,新闻评论的公正性。公正评论是指新闻媒体在有可靠事实来源的情况下,针对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立场公正的、没有恶意的评论,即使某些言辞是片面的、偏激的,甚至具有诽谤性,也不应该追究法律上的责任。④单就评论本身而言,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意见、看法,这就很难要求新闻评述者精确预测事件的下一步发展,只要其做到公正、公平评论,就不能追究其责任。

第三,正当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可见,当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失误或错误时,新闻媒体完全可以对其提出批评,新闻工作者只要在没有捏造歪曲事实的情况下,即使造成当事人名誉权的损害,也应当免责。

第四,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受限制。公众人物作为时代的明星,名誉权、隐私权受限制是现代社会各个国家的通例,所谓公众人物是指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包括政府官员、艺术家、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社会活动家等。

新闻报道中如何避免构成新闻侵权

新闻报道权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权利,保障新闻内容的真实可靠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业操守,是新闻工作者的法律义务。新闻从业人员要遵守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避免出现新闻侵权。

第一,保证新闻消息来源的真实可靠,杜绝虚假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要求,新闻是以提供真实的事实来满足受众的,新闻工作者是靠真实吃饭的,新闻从业人员绝不能为了新闻轰动而编造报道虚假新闻;另外,还要处理好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记者的权利和权力之间的边界问题。⑤

第二,增强法律和道德意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指出,“任意中伤、污蔑、诽谤和缺乏根据的指控,都是严重的职业罪恶”,“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熟悉新闻侵权的相关法律知识,做专业的新闻人员。

第三,正确区分报道与评论,把握“公正”原则。要求做到报道与评论分开,不是说只能报道不能评论,而是不能把对事实的报道和对事实的评论混淆,避免以评论来代替事实;同时评论的基础事实须为公开传播的事实,即已揭露的事实,而不能是由评论者自己凭空编造的事实;评论的内容没有侮辱、诽谤等有损人格尊严的言辞;评论应坚持公益立场,坚持社会正义。

第四,采编要分离,把好“编辑关”。编辑或法律顾问要负责审核,把有可能引讼的地方挑出来,把潜在法律风险“过滤”掉,避免发生新闻侵权。

结语

新闻报道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窗口,优秀的新闻报道不仅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理想的实现,也是公众对知情权的殷殷期盼,如何既发挥好新闻报道权又避免陷入“新闻侵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解决这个难题最终还是要靠法律,笔者呼吁我国应尽早出台《新闻法》,同时在《侵权责任法》中增加有关新闻侵权的条款,使新闻报道在法律的轨道上发挥它巨大的社会价值。

注 释:

①王利明:《新闻侵权法律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王利明、杨立新编:《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③黄秀丽:参见2009年10月28日出版的《南方周末》。

④王军:《我国新闻侵权纠纷现状、对策及研究回顾》,《法学杂志》,2006(3)。

⑤孙波:《规避新闻侵权》,《青年记者》,2010(14)。

第7篇:新闻报范文

月盈之后是月亏,高潮之后是低谷,自然界是这样,经济、社会也是这样。虽然事物每天都在变化,“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但新闻却不是总处于层出不穷的状态,事实上,有很多时候让记者、编辑们束手无策,感到无新闻可报。这种时候,业界把它叫做“新闻淡季”。

“新闻淡季”具体来说就是媒体上缺乏吸引受众的新闻热点,尤其在社会生活较为平静的时期,发生较大新闻事件的几率不大,于是出现鲜活稿源偏少、时效性差、质量下滑、受众关注度降低的现象;再就是指假日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活动、经营活动明显减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对静止,新闻报道受其影响,容易呈现出疲软态势。笔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期间,也常遇这样可怕的“黑色星期一”。

那么,“新闻淡季”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在“新闻淡季”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完全可以做到淡季不淡,不但有新闻可报,而且还能出新、出彩,能利用“新闻淡季”采编出新闻精品,让受众眼睛一亮,提升自己在新闻竞争中的地位。

这里以笔者亲历的三个新闻策划为例,来探讨如何使“新闻淡季”不淡的问题。

化静为动 池水兴波

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利用“191传呼”办假证泛滥成灾,它带来的直接危害是使城市“毁容”。新闻单位对此进行过大量报道,有关部门也下力气打击过,但就是根治不了,“191传呼办证”成了“城市毒瘤”、“城市牛皮癣”,对此似乎无计可施了。2000年末至2001年初,我们在“新闻淡季”里进行了这样的选题策划:把“191传呼办证赶出长春”。为此制定和实施了如下方案:

第一步:对城市“牛皮癣”现象及危害程度进行轰炸式报道。如当时一家维娜斯婚纱影楼开业的第一天,大玻璃厨窗上就被用电喷枪喷上了“办证191―×××××”,极其醒目,气煞了老板,但又无奈。记者对此进行采访,图文并重发新闻,这一系列报道共10篇,使长春人和有关部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步:进行暗访,并与警方合作“抓现行”,并作报道。记者佯装要办证件,与办假证的人取得了联系,当进行交易时,事先埋伏的警察出现抓了个正着。从暗访到“抓现行”到警方对其处理,又出了6篇新闻稿,并配发图片。读者对此很感兴趣。

第三步:采访“联通寻呼”部门、电信部门、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对这些有关部门的说法进行报道。当时“联通寻呼”称寻呼虽然是他们的业务,但没有办法限制(191是全国寻呼,人可以在异地,还不付长途费用,管理有困难),我们把这一说法也进行了报道,结果读者反响强烈,纷纷写信和打电话给报社谴责这一说法,我们也进行了报道,先后又出了9篇新闻。

第四步:采访长春市“两委办”,由官方出面推动问题解决。在前三步的推动下,在长春形成了强大的舆论,也引起了长春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我们去找“两委办”的领导采访,他们很快答应通过市委和市政府的力量来处理这个问题,决定召开有关部门会议,并成立领导小组。工商、联通、公安等十几个有关部门和市委宣传部、各区委主要领导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把191传呼办证赶出长春”。会后各部门立即行动,分别拿出有效办法。对此我们又采写了7篇报道。

第五步:对“人民战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并配发言论。在长春市“两委办”的推动下,一场打击和清除“191传呼办证”的人民战争很快打响了。各行各业,大专院校、小学生、街道居民都纷纷走上街头清除“牛皮癣”;公安部门用各种手段严厉打击,抓到很多办假证的不法分子;联通部门也拿出行动,对群众举报的办证191传呼号进行封杀……这些新闻我们都进行了报道,先后发表新闻和言论28篇。

此后,“191传呼办证”在长春绝迹,城市容颜焕然一新。这一策划,产生了60篇新闻及言论,不但缓解了淡季稿荒问题,还与有关部门及广大读者产生了很好的互动,也为长春办了一件好事。这一策划的成功,是记者运用“化静为动:池水兴波”这一新闻策划理念的结果。在“新闻淡季”,一定要学会化静为动,在这个选题中,市容被破坏、传呼办假证分子、联通等有关部门、公安、市民、两委办等都是“静”的,都不出新闻,后经记者的推动都“动”起来了,成了新闻生长点。原先似乎呆滞、凝固的现状,经过记者“搅动”,就“搅起一池春水”,使这些“静”都变成了“动”的因素,新闻也就由此源源而生了。

“无中生有” 小题大做

本文所说的“无中生有”并不是词典上定义的“凭空捏造”之义,也不是兵法上说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新闻策划中的“无中生有”具有老子主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朴素辩证法意味,但更进一层:在现实社会中,对众多司空见惯的现象或事件,人们见怪不怪,哪怕它是错的,也熟视无睹,在人们的视野中、意识里,它是“无”的,在众多新闻媒体的眼中它也是“无”的,是无新闻价值的。“新闻淡季”时,成功的新闻策划就应该抓住这种“无”,记者和编辑们就应该在这种诸家皆看“无”的现象或事件中采编新闻,使新闻源源不断地从它那里生长出来。

同样,“小题大做”在新闻策划中也不是贬义词,它是指把小新闻的大本质、大意蕴挖掘出来,达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在“新闻淡季”,通过“无中生有”,再进行“小题大做”,就可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出现很多有价值的新闻。2002年末至2003年初在长春晚报上开展的“长春反脏话行动”系列新闻报道策划,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当时的长春有一种让女士和外地人很尴尬的现象: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乘人员、一些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经常口出脏话,甚至还骂人。这给长春的形象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时逢“新闻淡季”,我们进行“长春反脏话行动”的新闻策划,把这个人们眼中“无”的现象,做了一番“无中生有”、“小题大做”,采编了47篇新闻报道和言论,还有大量新闻图片。这组报道发表后,长春说脏话的现象大为减少,文明说话之风兴起。当时,这个策划方案及其实施是这样的:

1.对说脏话现状进行广泛采访。记者明访、暗访结合,对出租车、公交车和其他一些窗口行业进行了全面的采访报道。

2.与公交部门合作,发出倡议。经过对说脏话现象的报道,引起公交部门的重视,此时我们派记者与长春市公交总公司联系,请他们发出倡议,不说脏话、反脏话。公交总公司领导很快同意,并写出倡议书,提出对本单位职工说脏话者的处理办法,严重者要下岗参加培训。倡议书全文发表,并配以言论,得到长春市民的广泛响应,对这些响应又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3.个案报道。对一些做得好的、采取新措施制止脏话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报道,对因说脏话而受到批评或处分的单位和个人也予以报道,但更讲究策略,把握分寸。

4.采访窗口部门,并与其互动。对窗口部门的好做法及约法三章等,都作了报道。

5.采访出租车公司和司机,并与其互动。与金达峰出租汽车公司沟通,使其带头发出出租车司机不说脏话的倡议,并制定反脏话规章制度。对这些均进行报道,同时对带头倡议不说脏话、制止脏话的出租车和公交车司乘人员进行报道。

6.采访大学生,并与其互动。对各大学响应不说脏话的认识、观点、举措等情况作了大量报道。

议程设置 民本为上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为公众设置一个感兴趣且涉及大多数公众利益的话题,与公众产生互动,在互动中产生新闻,可能把“新闻淡季”变成“新闻旺季”。但在议程设置中要始终坚持“民本为上”的新闻策划理念,关注民生,关注大众利益。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响应而产生互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小区物业管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出现。有的与小区居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有些问题虽然与居民利益有很大关系,但居民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利益受到侵犯还以为是合理的等等。为此,在2003年7月的“新闻淡季”,记者进行了“小区物业出租公共用地租金归物业公司是否合理”问题的策划。这个策划分如下几个步骤进行实施的:

1.以小区汽车占路,业主反映为由头抛出话题。当时的长春威尼斯花园是高档小区,小区内环境有北方江南风韵,但小区内的道路和休闲场地均被物业公司出租了,作为停车位,租金还很高。走进这个小区,满目皆是停在路上、人行道上、休闲地上、居民出路口处的小汽车。记者通过采访居民,得知居民对此有很大意见,但是不知道物业公司这样做是不是合理。记者把几位居民的意见以问题讨论的形式在长春晚报上作了报道,并设热线电话接听各界观点。

2.各界观点、问卷调查。通过热线电话接听到很多观点,有的读者还亲自来报社反映问题、谈自己的观点,我们就将其汇总归纳后,图文并重地进行报道;同时我们还做了问卷调查,报道了分析结果。

3.采访物业公司。通过第一、二步营造了舆论,然后采访物业公司,听听他们的意见,并将他们的说法进行报道;物业公司的说法又引起各界的评论,把这些评论择要报道。

4.采访房地部门。对房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的意见进行报道,同时把他们的一些做法和将要进行的改革也公之于众。

5.采访房地产法律专业人士。把问题提交到法律的层面,采访司法界人士、律师等,报道了他们的观点;同时探讨了我国在物业法方面的一些问题。

6.促进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成立。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与言论分析,问题明确了。为了使问题的解决更有可操作性,我们突出报道了司法界人士提出的建议:小区应该成立业主委员会,涉及业主利益的事情由业主委员会来决定,重大问题由业主委员会组织召开业主大会表决。记者随即采访物业公司、房地部门,请他们谈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意见,并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这个策划共发表新闻报道和言论62篇,使当时的长春着实热闹了一番。此后,物业公司把收的租金转到了业主的账上,租金的使用需要通过业主来决定;房地部门也颁布了红头文件,要求各小区都成立业主委员会。现在的长春各小区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这应该说与当时的新闻推动有很大关系。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陈寅主编:《非常新闻策划大道》,海天出版社2004年版

[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第8篇:新闻报范文

本人于7月8日到8月20日在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新闻部今日一线实习。实习第一天就接到一个暗访任务,第二天早晨6点到广州火车站暗访手机诈骗。实习期间分别接受卢战、王世军、单湘石老师的新闻实战、出镜、拍摄培训。随后跟随多个记者、摄像较系统地学习了今日一线新闻的操作。懂的了dvcp机器,偷拍机,大洋新闻采编的基本操作。

新闻类型:会议、暗访、突发、投诉、封面、跑腿等。

会议——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一批赖帐者名单,电视不可能把那批名单播出去,只能从中找到典型的。比如欠钱最少的一个公司只是欠了几千块,但是法院还是将它的名单公布了出来。记者等开完会还要跟法院的人聊下,可以通过怎么样的途径来解决或者缓解赖帐的问题。法院想通过媒体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建立一个诚信的信息平台,可以通过那个平台来查询个人或者公司的信用信息。在这个新闻的处理上,记者要找出与别的电视台不同的东西。

暗访——社会新闻的暗访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记者要懂得保护机器,保护自己,要有忧患意识。养成好习惯是减少错误的最好方法。取机器时要检查,到了目的地要用机器之时也要检查,特别是隐蔽采访。检查过程可以在隐蔽的地方,比如在车内检查就要将机器低于窗口的位置。用小动作来把对方的视线转移开放置机器的地方,比如可以抽烟或者挠头等。【手机诈骗,伏击三天两夜】那个封面我在火车站等人的时候就挠了很多次头。

突发——突发事件不全部是灾难新闻,也有冲突的相关方加强冲突力度,比如暴力等。抓捕现场,还原现场很重要。关于车祸的突发,【失魂金杯车连夺三人命】由于当时事发地距南方台很远。等我们打车过去的时候,尸体已经运走,只是路上还留有血迹。在拍摄过程中我差点也给车撞了。事发在一个S形的转角处,汽车路过也不减速就在我身后擦过,现在想想都后怕。拍突发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保护自己。

投诉——有矛盾才有投诉新闻,矛盾相关方对事件的阐释,跳出事件本身。一次跟马东东老师去拍一个墙上漏水的投诉。小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强烈要求不准拍摄,我们的摄像叶剑老师就把机子放在大腿上,静坐在那里。把该拍的采访镜头都拍了下来。记者与摄像要配合默契,摄像注意看记者的暗示。【区划调整便民先行】——8月11日,早上8点半我就在办公室了。杨海涛老师问我有没有空,说要去拍一个新闻。当初也没问什么就跟着去了。到了现场才知道是原东山区矿泉水街道划归越秀区管,正在开现场咨询会。迅速摆好机位就开始拍了,心里默记从多角度拍,还要在现场抓典型人物。一个阿伯每个档口都去咨询一下,我就决定以他为重点来拍。拍了三个镜头我觉得够了,就去拍空镜。后来记者说我典型人物的镜头拍的还不够,不是三个镜头都能用的上,刚开始拍的时候就要多拍几个。

实习与学校所教的配合方面教与用

电视跟平面媒体一样都是要讲故事,只不过电视是要通过电视画面来表达。电视一定要在现场,有现场的画面。特别是要尽量塑造故事的主角,并要有故事主人公相关的画面来支持要讲的故事。

电视编辑学中的编辑思想:动接动,静接静。常理思维(比如有一段采访是记者A站左边,受访者B站在右边。如果编辑一下子就接下一个画面是A站在右边,B站在左边。给人一种视觉的错感。)主置相似衔接,在拍摄,编辑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用到这点。主体人在左边就要在他的右边留有一定的空位,做方框的时候也在他所面对的一面留空镜的框。

记者出镜,如果背后画面不能说明问题就要考虑选取正确的位置,可以通过记者的走动来说明一下现场的信息。带着编辑思想去拍摄,比如一些比较急的会议。当天的新闻非当天播不可,下午5点才拍完,晚上7点就要用稿子了。只能是不剪辑拍摄。要求非常熟练,可以采取对着通稿来拍的方式。拍到要的内容,构图倒在其次。一个字快。比如镜头起幅、落幅,重点在落幅,起幅、落幅都两秒,中间两秒匀速摇过。少用摇镜头是为了多表达信息量。一个摇镜头要6秒左右,相当于两个镜头。所有镜头都要求到最稳。

新闻是有立场,做给谁看?利益相关的选题,利益相关的镜头。与主体相关的一切有用镜头。全景交代环境,特写表达情感,中景交代事情的进展。空镜头用来衔接下个画面,不至于镜头硬接,让观众有中突兀感。

摄像

摄像,首先确保机器的安全,爱惜机器。出发前检查DVCP机器配套是否齐全,Mic电池是否有电。检查DV,偷拍机是否使用正常;调白,晴朗室外优先考虑D3、D4档,室内用C、B档,星光效果用A档;采访环境光线不足,带灯;调好水平,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用脚架。调白、水平、对焦、构图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用一个镜头可以表达的内容不用摇镜头。摇动镜头,重点在落幅,中间匀速,起幅、落幅留有两到三秒。

注意多角度,使镜头画面有冲击力。全景、中景、特写为一组画面镜头。每拍完一组镜头,拍个特写或空镜。画面简洁,突出主体。选定主体,将镜头拉到最近,调好焦,再拉开构图。暗访,隐藏身份,保护机器。预制室内C档4.3k室外D档6.3k(可以根据当时天气适当调灰度片,晴朗调到D4都可以,以画面的斑马线为准。主体物体有两三条斑马线就可以了。比如主体人的脸部突出骨头部位)灯泡3.2k演播厅黄色灯光AB档。镜头推进调实,再拉开构图,面向留空。

注意景别变化: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会议:近景中间三个主要领导)多拍不同镜头画面,多景别,镜头画面尽可能多的信息。镜头画面3秒,特写2秒,中景3~4秒,全景5秒。逆光主体,B手动光圈,细节用手动光圈。低室温拍高温(比如用C档来拍室外物体)画面偏蓝。高室温拍低温(比如用D档来拍室内物体)画面偏红。

电视新闻记者的能力:画面思维能力,现场掌控力,故事讲述力

现场报道现场目的:在现场的什么位置,最终展示在电视屏幕现场。画面表达不了的,记者出镜,补充画面信息,事件以外相关信息。要求记者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状态自信,具备应付突发的能力。大型直播,混乱事件正在进展等,记者要对现场适当描述,点评,预测。这时就要靠记者平时的积累与阅历,读书多、杂,能举一反三。多角度的镜头也可以运用图表字幕,动画在一起才更有感染力。

到达现场之前要考虑好将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一个跳楼事件,事件可能场景是什么?要讲怎么样故事,如何组织信息量,要有效地传达信息,并巧妙表达记者立场。讲故事开头,吸引观众眼球,在故事中塑造主角才是有特色的新闻,不是大路货。电视新闻将发生过的真实影像完全显示出来。现场掌控能力很重要,要求对围观的群众要判断能力,找到哪个群众?判断事件的事实,如车祸,就要找到目击者,死者。在现场不要被人利用,处于事件中能抽身出来。在事件之外用怀疑精神来思考。

感言

主动积极,多做笔记,多问。

如果单湘石老师的时间允许,我都请他看下我拍的新闻,请教下他镜头构图等不足之处,以后的注意事项。还有经常跟管炎子老师谈每个镜头的把握度。说出一个真实的场景或者模拟的,问管老师,假如是你会怎么样处理这样的镜头等等。

最多的时候办公室里面坐着28个实习生,如果不主动就什么机会都没了。每个实习生都有一个实习老师带。带我的记者是今日一线记者跑腿的组长,也跑南方报道的气象那条线。很多时候他不方便带我出去采访,并且他个人也忙,没空顾及到我。过了几天,他就对我说,以后有空看见哪个记者出去采访缺人的就跟去吧。以后如果是哪个记者、摄像要人手我就主动要求去帮忙。

开始的三个星期都是抬脚架,搬机子。三个星期后,杨文副监制说要我们主动点,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主动要求摄像让我们拍几个镜头。有时候跟着好的摄像出去,他会让我拍几个全景或者空镜,并且教我构图,拍摄中注意的细节问题。养成良好的用机习惯可以保护机器,也能尽可能减少失误。

第一次完全由我用dvcp机器拍的是一次省高院的院长会议。一到省高院,摄像就让我自己调白平衡,自己移机位。结果我拍出来的东西没对实焦,画面偏暗,构图不知所言。所拍的一系列镜头全部作废,导致当晚的南方报道关于省高院会议的新闻,用的都是资料画面。记者说,还好不是很重要的会议新闻,如果是现场报道,后果不堪设想。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以后用dvcp机器的时候就好了很多。八月十号左右出差的记者多,实习生也走了一批。汕大的两个师兄跟王世军、单湘石老师到罗定去拍专题片了。新闻中心的杨文副监制就说现在台里缺人就把我当成正式的摄像派出去。因此第一次在派单上看到了我名字。那是跟刘彪老师出去拍一个关于天桥装电梯的投诉,随后也是跟他去拍过一个关于眼睛能吹气球的奇人的现场,还拍了一个关于抗战图片展的南方报道【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刘彪老师说构图可以了,还要再提高拍摄的速度。新闻特别是突发新闻关键是要拍到画面,至于构图倒在其次,速度很重要。

兴宁矿灾发生后一个星期,我在六楼的编辑房帮董杰老师编辑一个关于流浪汉的现场。杨文老师在那里说要派我出差,我刚开始一听不信是真的,还在那里笑。肖琳老师就说正经点,笑什么笑,领导派你任务呢。杨文老师说大概是明天下午3点去兴宁换回第一批特派记者。被当作特派记者派出去,当晚兴奋得睡不着。第二天8点半就到台了,早上跟杨海涛老师去拍了个南报。本来派给他的摄像是崔航,但崔航老师说下午去兴宁就早上休息了。下午等我14:10收拾好行李到新闻部的时候,记者告诉我说去兴宁的特派记者14:00提前走了。可惜,这么好的机会就没了,并不是每个记者都能碰上这么大的灾难事故。我错就错在之前没有跟记者沟通好,以前每次有任务我都会提前跟记者打声招呼的,说要跟他一起去采访。那天刚好忙,晚上又兴奋的忘了。

――――――――――――――――――――

附录1、参与作品:全部参与作品名,稿件。

1、主要拍摄新闻作品:

暗访:《伏击两天一夜电话诈骗团伙落网》、《买件豆瓣酱附送三十多只蟑螂》

突发:《失魂面包车连夺三人命》

第9篇:新闻报范文

一、新新闻主义报道的主观化倾向

新新闻主义建立在对传统新闻的解构之上。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新新闻主义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主观色彩。它不像传统新闻报道那样注重消息的来源,也不强调追寻对当事双方的平衡报道,而是着力挖掘记者个人与事件以及其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探求的是一种让主观和客观的现实和解的报道方式。

新新闻主义提倡记者要以强烈的情感、宝贵的直接体验和真切的个人见证去揭示事实的真相,发掘出其中被遮蔽的意义,然后通过新闻写作体现出来,其中,记者是通过运用技巧进入他们所描写的人物的主观现实,以及记者在作品中直接表达个人的情绪和感受这两种方法来充分体现主观性的。

1.新新闻主义者主要是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或描写人物内心独白等技巧,进入他所描写的人物的主观现实的。

麦克・赫尔(MichaelHerr)在《快件》(Khesanh)中,对第三人称视角的运用较为出色。他尝试了更有难度的渗透进心灵的技法,就是采用了那些在越战中的军队的视角来描写这场战争,真实得就好像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一样。以至于沃尔夫大赞:“我不认为还有其他人在捕捉越南战争的恐怖画面上比得上赫尔。当然也没有一个小说家可以。迄今为止,对战争最好的描写出现在新新闻主义作品以及自传作品。”

对描写人物内心独白的手法的采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卡波特在为《冷血》写作准备的过程中,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两名罪犯完全信赖他,向他详细地讲述了他们犯罪及逃跑的细节,甚至他们当时的心情,十分有效地采用他们的自传性材料,从而实现在心理上细致地刻画了这两个人物的目的。作家将他在这五年漫长的岁月中和罪犯无数次交谈的记录、罪犯与外界的来往信件中有代表性的资料原封不动地捧出,反映了囚犯在狱中焦虑、祈求自由的心态。

2.记者在作品中直接表达个人的情绪和感受的方式是,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不时加入个人的意见和观点,甚至记者直接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以及在报道事件时,用作者的观点来综合材料,安排布局。

在报道事件时,用作者的观点来综合材料,安排布局。这是新新闻主义在作品中充分体现主观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自我的创造性观点来组织材料、编排布局,这对新新闻主义者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如乔・伊萨特赫兹(Joe Eszterhas)的《查理・新普森的启示》(Char 1ie Simpson’s Apocalypse)。作品中,伊萨特赫兹对小镇场景概略描写后,快速地进展到谋杀的那个时刻,然后突然以一个人物来介绍作为报道者的自己。他告诉人们他是怎样来到小镇,又是怎样伪装自己与小镇上的居民进行谈话的。此外,他在结尾处突然出现,告诉人们他是怎样结构这个故事的。可以说,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文章的布局进行了别出心裁的构思。不仅如此,他还如实地把他的这一充分体现主观性的手段,裸地告诉了读者。由此,个人的态度表露得一览无余。

二、新新闻主义报道题材的严肃性

面对动荡的社会,新新闻主义者绝不做袖手旁观的局外人,也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是对社会焦点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表现之一就是将新闻报道的重点转移到那些“被正统新闻界所忽视、歪曲或单纯地加以利用的文化发展”上去。许多新新闻主义的作品详尽描绘了“地下状态”的生活情景,包括政治骚乱、青年运动、女权主义、色情犯罪等。沃尔夫说:“事实上,我没有想像过任何一个重要的主题或问题没有被这个新的形式所处理。”①诺曼・梅勒关注轰轰烈烈的反战运动(《夜晚的军队》)、一代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的猝然死亡(《玛丽莲・梦露传》)、约翰・肯尼迪总统的被刺(《奥斯瓦尔德:美国奇案》)、卡波特关注青年犯罪问题(《冷血》)和法律不健全等问题(《袖珍棺材》)、汤姆・沃尔夫关注日益激化的种族矛盾(《名利之火》)。此外,许多作者还关注吸毒、性泛滥、物欲膨胀等美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所涉及的题材极为广泛。可以说,一切严肃重大的社会问题,都不能逃过新新闻主义作家的敏锐目光,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都能及时地看到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

三、新新闻主义报道的采访活动广泛而细致

新新闻主义所具有的扎实的采访作风,是写好新闻的前提。新新闻主义报道的独特性也在于,它选择已经发生的具有社会震动性的事件为切入点进行广泛调查研究,最后回到社会事件本身,透过具体事件透视社会现实。对此,《华盛顿邮报》杂志的撰稿人沃特・哈灵顿说:“基本前提是你必须比一般新闻更严格要求自己。一个报道有可能要花上几个月或几年的工夫,因为有太多的层次要报道。”②因为新新闻主义报道要比一般新闻的写作多花两倍、三倍甚至是四倍的时间,因为他们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去核对事实、场景、对话以保证其准确性。

的确,新新闻主义者在采访方面花了很大的气力,他们对具体事件的调查,不亚于警察办案时的细致,任何蛛丝马迹也难逃他们的眼睛。例如:杜鲁门・卡波特在写作《冷血》之前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专门调查。在他动笔之前,一共记下了六千多页的笔记。被害者一家和两名凶手以及与此案有关的人,他都一一进行了采访。写作《一九六八年总统促销》的麦基尼斯,在1968年为了收集各项详细的资料,几乎花了全年的时间待在尼克松总统竞选大本营中。佐治・菲利普顿(George Plimpton)为了写作报道《纸狮子》(Paper Lion),通过和底特律雄狮队(Detroit Lions)的运动员一起生活、训练以及比赛,才得到了那些运动员没有泄露给其他一般体育作者的内幕。正因为这样,沃尔夫才敢说:“报道的基本单元,已不再是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如何与何故,而是所有场景与对话的伸展。新新闻牵涉到一种深度的报道,以及注意到最细微的事实和细节。这些都是大多数记者,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报人,所从来不敢奢望的。”

四、新新闻主义报道的小说化趋势

如今,当我们翻开历史的宗卷,审视这些优秀作品时,尽管报道的人物和故事已经时过境迁,但读者读来依然引人入胜。可见,这些新新闻主义报道打破了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的箴言,超越了时代的界限,放射出一种永恒的光辉。这或许不得不归功于它借助了文学的慧眼,以更丰富、更深远的视角去洞察人事、洞察社会。

莫里斯・迪克斯坦在评价汤姆・沃尔夫的《新新闻主义》一书时,明确指出:“沃尔夫在他的入选作品、批注和长达五十页的前言中,只强调了新新闻的一个极为肤浅的特点:它的小说特性(‘像一部小说’)。沃尔夫选择了一些结构如同老式短篇小说的作品;作为一名时时夸耀自己学历证书的编者,他喋喋不休地数落着它们的叙述手法。”③尽管迪克斯坦对沃尔夫个人过于骄傲的言辞颇有微词,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新新闻主义作品的小说特性的认同。

不少坚持新新闻主义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大量运用了小说、自传体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力求把报道写得绘声绘色、生动有趣。他们认为,“记者与作家的混合才是新闻学的新哲学,只有用艺术手法写新闻,才能高于事实,进行真正的艺术概括。”④

关于新新闻主义报道中所运用的小说化的技巧,沃尔夫明确概括了四点:1.场景的描写;2.记录对话;3.第三人称的视角;4.象征性细节的记录。

注释:

①Tom Wolfe《Thc New Journalism》.Harper&Row.Publish.1973.p39。

②转引自楼坚编译《新新闻主义的复活》,《新闻大学》,1995年,冬季刊。

③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