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

第1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

十以来,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随之而来的关于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融入教材、融入网络、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把理论运用到现实中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青少年提供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途径研究

学者们经过充分论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它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诚实信用意识和社会道德水平,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对我国青少年来说,它还可以增强文化免疫力,帮助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促进人际和谐。因此,把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的融入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是非常必要的。融入途径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融入教材,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程系统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融入网络,通过新媒体构建思政工作新机制;三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家庭、社会教育,认为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现实困境

1、困境一: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经过党和国家、教育界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逐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了教材体系,如在小学里开设“思想品德与生活”课,中学里开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大学里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等,各科教材在修订中都有意识地加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在经历了各个阶段的思想教育后,青少年的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进行答题、理论探讨、演讲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然而在行动上却没有相应的具体体现。存在着言行不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现象。中小学生主要表现为唯我独尊,不尊敬师长,不关心他人,缺乏孝悌之心。大学生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漠视,没有历史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缺乏报国之志。课题组在济南市几所中小学和大学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上存在功利主义问题。他们感受不到传统人文精神的润泽,看不到传统文化的长久益处,单纯是因为“考试会有用”、“老师要求学”等原因而被动学习。可见,当代青少年在认识与承续传统文化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或迷失。

2.困境二:西方文化对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冲击势不可挡

当代青少年出生于世纪之交,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日趋发展壮大时期,西方文化通过洋快餐、洋大片、洋节日、互联网等各种途径涌入我国,无孔不入且正逐渐被人接受和推崇。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一些欧美国家的游戏软件在青少年中的使用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与内涵深厚、需要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体会的我国传统文化相比,新奇、刺激、快节奏的外来文化对青少年来说更具有吸引力。调查显示: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饮食上学生更偏爱西餐,认为麦当劳、必胜客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饮食习惯。休闲娱乐上更喜欢听HipHop、R&B、Rock&roll,看欧美电影和电视剧,觉得西方音乐节奏感强、富有激情,影视作品有张力,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文化需求。西方文化的强势来袭使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青少年获得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某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侵蚀,在价值观和道德修养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开始与主导价值观并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青少年是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腐蚀,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3.困境三:传统文化教育和引导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当前,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没有实现制度化、经常化,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指引。青少年接爱传统文化的渠道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学校里教师有意识的灌输,还有父母、书籍、网络、影视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比较有限,主要原因即缺乏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制度化、经常化的指导和教育。一些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深入考察传统知识的实质内涵,只是机械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个别语句原封不动地灌输给学生。学校里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状况,带有相当程度的敷衍性。社会上也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氛围。因此,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多是一些孤立的、零星的片断,不能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更没有形成一种自觉意识,难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从而内化为他们的精神品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与创新

笔者所在学校自2012年开始进行思政课教育模式改革,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服务。面对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创新:

1.知行统一,注重教育的实践性

在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中,主题教育模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多所学校的成功实践证明,主题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面对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实困境,我们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应重视实践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形成的作用,有计划地提供各种机会,组织、引导青少年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设计中,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的不同,实事求是地实施不同的实践教育内容。如:在“感恩与孝道”的传统文化主题教学后,对小学生的要求是帮忙做一样家务,给父母洗脚之类简单的活动;对中学生的要求是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制作感恩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要求则是进行相关社会调查和服务活动,通过实地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直观体会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通过劳动,使青少年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改变轻视劳动的思想习惯;通过社会调查,使青少年能够提高理性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服务,使青少年能够逐渐强化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增加社会责任感。

2.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在关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调查中,只有不足10%的青少年表示会全盘接收西方文化与思想,75%以上的青少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但是大都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太过于抽象,不符合现代青少年的文化需求,约15%的青少年表示不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西方文化,无从对比。显然,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之所以更偏爱西方文化,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没有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旧的传统观念被冲淡了,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确立起来,青少年茫然无所适从,很容易被外国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尤其是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西方“普世价值”的思想入侵,我们更应冷静观察,理性考量,通过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有利时机,及时纠正青少年过分西化的倾向。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融合,使传统文化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在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中,首先让青少年去参与探究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脉络,因为只读一些文本,不理解这些文本所反映的历史,是不可能真正读懂它们的。青少年通过回到历史中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所遭受的来自国内外的冲击,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的否定与破坏,“全球化”趋势下西方强势文化对发展空间和资源的挤压,由此就能够明白为何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变得模糊、淡化甚至产生偏激、错误的理解;看到传统文化曾经的辉煌与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与创新,就能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和谐、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外,在教育的内容上,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时代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使传统文化与时代主旋律相结合,与青少年的个体性相结合,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积极运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以人为本,真正从青少年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增强针对性,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青年关注的热点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整合资源,使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趋势,学者们意识到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学校的工作,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到目前为止,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的教育尚未真正形成合力,实践中出现了学校孤军奋战的现象。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当前全国范围内的传统文化教育大都是走走形式,理论浮在表面,无法进一步深入。尤其当教育对象是青少年时,骨子里的反抗意识又会让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头脑,成为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学校的扎实推进,家庭的全力配合,以及社会的良好氛围共同作用。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首先,国家顶层设计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顺利传承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同时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学校的任务便是从实际从发,尽快贯彻落实到位。有资料显示,在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途径的调查中,选择“课堂教育”的人占98.1%;课外阅读占68.5%;媒体的占56.9%;课外辅导的占4.3%;课外活动的占23.8%。显然,课堂教育仍然是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针对机械灌输和形式主义的弊端,学校应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造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教育,并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层次要求,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使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相对于学校的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和社会性教育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因此,除了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也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扎根在社会生活的土壤中,才能真正形成社会共识,融入到青少年的思想中,从而发挥出它的功效和作用。当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系统化建立与完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与深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圣先贤的智慧应被我们后人继承和发扬,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完善,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肥沃土壤,使其担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担,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作者:王玥 单位:齐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樊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3).

第2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针对社会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道德发展存在的问题,近日总书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内涵的精辟概括,是传统中华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凝聚与结合。

“八荣八耻”是针对现实社会道德发展问题而提出的,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

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来说,社会的激烈变迁使得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面临着多重问题。经济的发展,社会全面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在一些社会成员中,特别是在部分青少年中出现荣辱倒错的现象。处在观念多元、利益多样、职业自主、生活个性、结群多向的社会背景下,一部分青少年中形成了“新新人类”的另类价值。一段时间里,关于个别青少年另类价值和极端社会行为的报道屡见报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传统教育模式里,道德教育往往脱离了青少年的实际生活,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的实现,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贯彻中央“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坚持改革的思想,改变过去原有的道德教育形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第一,要改变青少年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青少年自身发展统一起来。道德成长是青年发展的基础,而青年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选择。“八荣八耻”实际上回答了青年道德发展核心问题——树立进步的社会价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直接关系到当代青少年个体是否适应现存社会,是否与周围世界建立起融洽的、和谐的关系。从这样的视角去思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教育者才可能真正把每一个青少年都当做能动的、具有潜能的、独特的对象来对待,青少年自身也才可能从自身发展需求去认识和理解荣辱观的内涵,去主动接纳与吸收。

第二,改变把青少年教育简化传递道德理念、管制约束行为的做法,突出青少年在当代社会中的道德实践活动。结合当代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从价值层面,也从行为能力方面指导青少年掌握处理个体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方式。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习惯于“讲大道理”的道德理念传递,在行为上习惯于“应该”或“不许”的制约和限制,忽略了在社会适应方面行为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社会认知和行为脱节恶习的形成,也给一代人的情感发展带来了障碍。情感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组成的重要部分。而情感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存环境的优劣和生存状态的好坏,更关系到一个人社会性发展。青少年只有经历了亲身的实践、体验,处于特定的道德角色和道德情境之中,才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状态和能力。

第三,改变对青少年传统教育脱离青少年实际生活的弊端,以当代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创新道德传统,实现青少年在文化传递中的社会功能。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概括了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精华,进行荣辱观教育,离不开传统教育这一命题。青少年作为优良传统文化的承继者、新文化的宣传实践者、不良社会文化的受害者,在民族新文化建设中面临着角色的尖锐矛盾与冲突,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社会形态飞速变革的情况下,青少年对于传统的不适应甚至反叛尤为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作为文化宝藏,需要青年一代传承。这就需要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努力挖掘传统中的现代元素,以今天青少年的思维特征去认真解读传统。

第3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

作者:何芳(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党的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新时代我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推动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出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曾在多个场合发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等精辟论述,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整体规划。其中,《意见》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青少年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渠道的日益丰富多元,各种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传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核心内容和行为模式造成较为强烈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在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中成长,受到不同性质的文化的影响,他们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与前几代人大不相同。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如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如今面临怎样的困境?新时代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都是亟须青少年研究者和教育研究者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本文在近5年来国内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当前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状况,分析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促进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开展了不少调查研究。从近5年来国内相关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呈现以下特点:

(一)态度上普遍认同,但缺乏深入理解

当前,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是积极向上的,绝大部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但是,调查也反映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比较有限,缺乏深入理解。例如,2016年一项对全国35所高校的350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5.6%的大学生“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91.1%的大学生认为“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89.6%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明显不足。57.8%的大学生未完整读过“四书”中的任何一本,完整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比例分别为12.8%、9.6%、38.3%和12.5%[1]。与此相似,在另一项对云南省3所高校的24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91.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77.7%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很大或较大贡献,93.7%的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文化对自身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大作用,85.2%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但是,当问到大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时,只有近四成(36.3%)的大学生自认为“非常了解”和“较为了解”,近六成(56.1%)大学生只是“一般了解”,甚至还有7.6%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2]。一项对青岛8所大学的调查也支持这样的结论:在312名受访者中,阅读传统经典原著超过5本的只有27.7%,54.3%的大学生认为阅读传统经典原著“比较吃力”[3]。大学生是接受了完整基础教育且学业较为优秀的群体,他们对传统文化尚且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可见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和影响非常有限。

(二)学习意愿浓厚,但实际践行有限

随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以及“国学热”“汉服运动”“诗词大会”等文化现象的不断推动,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意愿不断提升。中国青年报社2017年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但是,尽管有学习的意愿,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不占有很高比重。只有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61.0%的受访青年偶尔会,17.9%的受访青年很少会,还有2.6%的受访青年表示从不接触古典诗词[4]。在另一项对福建几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喜欢看传统戏曲演出的人数比例只有16%,过半数(55%)学生选择了“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近三成(28%)学生更是直接表示“不喜欢”。而对看传统戏曲演出的原因,84%的学生表示自己是“陪大人去看”,出于喜欢而去看戏的学生只占12%[5]。2014年,共青团上海市委对上海3000名14-35岁的青少年的调查也发现,从不去看传统文化文艺表演的受访者所占百分比最高,为43.3%,去过一两次的为33.7%,偶尔去看的占18.9%,经常去看的仅占全体受访者的4.2%[6]。这说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和践行实际非常有限。

(三)学习方式多元,更青睐参与体验

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也向多元化发展。一项对安徽某高校4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4.9%的学生通过广播、互联网、手机以及电视等媒体来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和阅读书籍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分别只占11.3%、4.7%[7]。在另一项对广东省1000名高职学生的调查中,日常习俗学习(67.2%)、观看纪录片和影视(63%)、参观历史遗迹或博物馆(45.9%)等都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8]。2014年,对上海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还发现,过去传统文化枯燥灌输式的传播方式难以吸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他们更倾向于参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青少年认为,传统文化“内容枯燥乏味,看不懂”的占25.5%,“学习形式单一”的占23.2%,“缺乏有效的学习渠道”的占20.4%,“认为不重要”的占19.2%,“宣传不够”的占11.7%。而他们乐于接受“旅游、探访文物古迹”与“参加民俗活动”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7.4%和25.1%[9]。一项对山东某高校的900名大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参与体验式学习传统文化更受学生青睐。64.4%的学生认为应到敬老院、福利院参加社会关爱活动,53.5%的学生认为应开展国学知识竞赛和经典诵读、“日行一善”等传统文化实践活动,44.3%的学生认为应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或讲座[10]。这说明,新生代的青少年并非刻意排斥传统文化内容,而是传统文化内容在当下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和枯燥,无法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接轨,无法让青少年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正向体验感,进而难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当今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缺乏对青少年学习、理解、践行传统文化的机制与环境。

(一)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明确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势在必行,但如何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并没有清晰的规划,有待进一步明确。

对于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式,一般认为有两种:一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即《意见》中所说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潜移默化,逐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传统文化渗入学校教育的理想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各学科教材的内容和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短期内较难实现;另一种方式则是开设传统文化的专门课程,编制专门教材,配备专职教师讲授。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且可以较快推行,但这种方式容易将传统文化教育变成知识教育,甚至变成应试科目,不仅加重青少年学业负担,也未必能真正实现价值观的内化,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可见,传统文化教育究竟采用何种方式进入学校教育,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在学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新一代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知识点的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现行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考试制度等都要进行相应调整,无法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依托于语文、历史等学科中的古代诗词、国学经典、历史故事等内容,由语文、历史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尽管中小学不乏优秀的语文、历史学科教师,但总体上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缺乏。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很难在中小学层面顺利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有古文、诗、词、曲、赋,还包括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武术等,中小学中能够胜任这些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师队伍中,那种具有综合传统文化学养、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开发实施的教师非常少见。其次,过去几十年来的师范教育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培养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的机制。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和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不同,它不但要求教师具有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还要求其受过教育学的基本训练,才能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传统文化教育。目前,无论是在师范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都未将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第三,和城市中小学相比,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就更无从谈起。可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家庭与社会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环境氛围

“90后”“00后”青少年的成长嵌入在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获取信息,网络游戏、欧美大片、日韩时尚、西式快餐等也已成为这一代人驾轻就熟的生活方式。相形之下,社会为青少年提供的亲近传统文化的机会则少之又少。在家庭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往往没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加强对学生统考科目的辅导,不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更有甚者扼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值得欣慰的是,前述多项调查表明,造成青少年远离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正是家庭、社会缺乏相应的环境氛围,而非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纷纷推出“传统戏曲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俗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都在青少年中广受欢迎。“诗词大会”“诗书中华”“国家宝藏”等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也在青少年群体中收获了大批拥趸。但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靠一时的活动、节目来实现,必须形成可持续的、常态化的、生活化的环境和氛围,而这正是当前的家庭与社会所缺乏的。

三、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以学校为主阵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营造整合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

(一)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全国大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组织编制《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把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2014年教育部印发《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但由于《纲要》未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专门必修课程,各地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比较零散,缺乏专门、深入和持久的安排。对此,建议教育部组织编制《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纳入考试科目。

二是组织编写《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的教材。建议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牵头,会同传统文化专家、教育科研机构、优秀一线教师、专业出版机构,在评估、借鉴民国以来以及全球“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文化教材的基础上,编撰出一套分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小学低、中年级段,选取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内容,同时辅以传统节日、节气、民间艺术等。在小学高年级段,选取四书等儒家文化经典,并辅以书法、国画等。在初中阶段,选取诸子百家思想,并辅以戏曲、民乐等。高中阶段则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着重提升文学艺术修养,更为深入地学习经典文献。在编排方式上,尽量以历史文化发展为线索,选取不同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经典之作,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演进与文明的传承。

三是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建议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开设国学院或传统文化本科专业,培养一批精通传统文化的教师后备人才。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基本修养和学养的教师,组织传统文化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探索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解决传统文化师资队伍不足的难题。

四是在全国大中小学设立“传统文化周”,以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所处的星期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民俗文化学习、中华诗词诵读、传统礼仪讲座、传统曲艺演出、汉服唐装表演,邀请皮影、剪纸、编织、绣花、舞狮等等,以这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体验。

(二)以家庭教育为载体,大力推动家庭参与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在国家层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家庭教育立法。立法的主要功能是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义务,规范健全家庭教育服务与支持系统。通过家庭教育立法,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风、家训、家规、礼仪传承下去。

二是建设社区书院,打造贴近青少年和家长的传统文化普及平台。中央文明办等职能部门可出台有关鼓励创办社区书院的政策,支持民间机构和社区自主建设社区书院。目前,各地已有不少优秀的现代书院活跃在社区之中,如上海的江东书院,以家教家风课堂、国学讲堂、琴棋书画课程、文化体验活动、游学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等课程和活动为载体,不只让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亦要让家长学习传统文化,让每个家庭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同时,推动社区书院与学校的互动,在社区书院中建立青少年学习基地,形成社区、学校和家庭的整体合力。

三是创建仁爱社区,培养青少年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社区党组织以开展公益活动的形式,把仁爱社区的建设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让社区形成仁爱文化氛围。通过仁爱社区的创建,让传统文化的精神走近家庭、走近青少年。

(三)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面向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要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立完善面向青少年的长效教育机制。资助市级以上场馆实现展现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展示传播。要求博物馆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应用等方式,加强与青少年的互动,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系列手机应用,让用户以现代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生活,广受青少年喜爱。建设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各地中小学将学生定期参观有关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场馆纳入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场馆,努力实现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均等化、便利化和全覆盖。

第4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教育

一、当代青少年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高速运行的社会环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至在三观、人文素质方面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身心尚处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其影响。总的来说,健康的精神世界依然是我国青少年的主流,但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其中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容忽视,具体如下。目标理想不明朗。目前,我国青少年学习压力较大,其中厌学、逃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下作业借鉴抄袭;考试作弊屡见不鲜。他们不仅不为此自觉羞愧,反而还有侥幸心理甚至以此为荣耀。这些青少年,不仅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说连最基本的荣辱观都无法辨识。长此以往,将直接酿成整个社会道德观“走下坡路”的恶果。心理素质较差。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依赖长辈,而且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发脾气,不懂得礼让尊重长辈,这现象在当代青少年中表现的比较突出。这一部分青少年他们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缺乏挫折教育,所以当他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阻力时,有一丝半毫的打击,便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会因此丧失对生活的积极性。一旦不能得以及时正确地引导,便很容易陷入错误三观之中走向歧途,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感恩之心缺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我国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有的青少年不仅没有对国家抱有感恩之心,相反总是各种抱怨;特别是在学习上,无论是面对父母苦口婆心、还是学校老师好言好语的教导,一部分青少年不仅不感恩图报,反而厌憎烦躁[1]。抱怨多过体谅,叛逆胜过顺从,缺乏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的意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历史变迁和时展,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培养道德素养。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得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哺育和熏陶,对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形成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2]树立行为规范。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教育就十分注重伦理教育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也是一直以来我国历朝历代青少年养成优秀品德、树立良好心性的经典。因此,要让青少年了解孔孟之道,待人接物才能通情达理,心平气和。改善文化结构。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经几千年,一直以来以儒学为主,兼取佛教、道教所长,一步步形成了蕴藏着丰富哲理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时至今日,传统文化仍对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在当今社会,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教学中不断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赋予其时代新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有对改善青少年各方面文化的认知结构、对孩子们的自身成长、素质全面提高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新时期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构建

素质文明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希望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特别是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构建,更应爱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参与和全力支持。

(一)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作用

家永远是青少年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对于家庭教育一直十分重视,然而那些曾经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国学经典,现在却被许多家长放置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青少年,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并日渐丰富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思维意识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3]。因此,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特有传统美德融入到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家长得言传身教来正确引导青少年。从而塑造优秀的道德品格、培育良好的行为修养、拓展积极的人文思想。在这些方面,家庭教育作用是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替代的。然而,每个家庭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同,这势必会影响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所以父母们可先通过自学、欣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运用自我教育法,先来增强自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继而内化成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再通过家庭教育使其外化,从而达到对孩子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建设,优化人文素质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场所,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将其作为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这一点毋容置疑。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重成绩轻品德的现象仍然存在,致使当代一部分青少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不强,这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缺位有着很大的联系。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教育阵地,学校要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从道德教育入手,开展各种主题系列活动,形成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4]。

(三)全社会要共同营造良好的崇尚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社会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通过亲身的经历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社会各界都有责任来引导青少年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接触社会,激发青少年关心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热情[5]。发展和构建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是纷繁多样的。特别是作为人们主要日常生活集散区域的村委、街道和社区,这些区域不仅仅在发挥着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的作用,还可以是提供人文素质弘扬与实践发展的优秀平台。日常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能保持良好的人文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环境中青少年身心的发展轨迹。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教育一直忽视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社会环境中的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属于全民教育也是终身受益的教育,其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如何充分发挥起社会、全民和以及各界媒体的力量,用何种具体措施来促进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良好形成,带动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当今所有教育研究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结语

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类文化宣传活动,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渗透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之中。切实提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积极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青少年群体一个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的栋梁,政府和社会应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在尊重和理解青少年文化选择和喜好的基础上,鼓励并创新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社会资源,根据青少年的敏锐感受力,开发创造具有我国特色人文教育。这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引导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断稳步前行。

作者:谷汇梁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苏.谈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J].大舞台,2010,08.

[2]王家美.如何将传统道德文化融人《思想品德》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0,06.

[3]王文静.“韩流”现象与中学传统文化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2007,08.

第5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教育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明之魂,是民族素质的精髓。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传统文化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吸取借鉴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价值观的优秀思想,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2]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是德育资源的一部分,德育资源是德育价值取向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有效的德育价值取向需要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作为支撑。德育价值取向内容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等。它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载体。

1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各族儿女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不仅外显地表现在民俗风情、经典文献中,而且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民族的心理和性格,成为制约人们的重要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为本位,将道德作为文化体系的核心,因而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许多德育资源,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和青少年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二)倡导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所蕴涵的青少年德育资源举不胜举,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艰苦朴素、尊师敬贤等。 在青少年德育中,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赋予新的内容,使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2我国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的交流在不断加深。目前,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还处于劣势地位,外来文化的渗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同时,在外出务工大潮的冲击下,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处于真空、半真空地带,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处于空白状态。在升学的压力下,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够。

目前德育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校改革方面,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也受到挑战,青少年德育价值呈现出多元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教育内容缺失、形式教条,人文素质弱化。其次,价值选择单一,基础知识不牢。最后,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不和谐。

3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的导向作用

德育资源是德育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有效的德育需要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作为支撑。传统文化既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德育的载体,对我们拓展德育内容和途径,改进德育方法,实现德育目标有重要作用。

(一)可以增强青少年德育的人文底蕴,提高青少年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以往我们在青少年德育中,对德育内容理解太狭隘,太过于政治化了,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德育内容空洞,形式单调。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在青少年德育中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完善文化品格,增强人文底蕴,提高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可以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削弱市场经济的负效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勤于思索,勇于挑战,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受到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克服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冲击和影响是青少年德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三)可以增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艺术。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形成了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体系,提出了有关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内省、自讼、慎独、知耻、笃行等道德修养的方法对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传统文化提倡“修身为本”,激发了德育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注重道德践履,对我们改进德育方法,提高青少年德育的艺术重要的启迪。

我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其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中,青少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中德育价值取向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获得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健康地成长,担当起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参考文献】

[1]高乐.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完善与社会责任感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5―16.

第6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青年女性;生育观

一、问题提出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时期,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农村传统的文化体系、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就业,外出务工青年在城市中感受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他们的生活再也不愿意接受传统乡土礼仪的制约,他们也在开始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农村青年女性作为农村青年的重要部分,在这场变革中,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尤其在生育观念方面,农村已婚青年的自主性在增强,她们的生育观也在发生着一些悄悄的改变。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生育率持续下降,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发生很大变化。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在持续上升。这给变迁的中国社会带来很大挑战。农村已婚青年女性作为生育的主体,探讨她们的生育观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农村青年由于受城市文化的影响,现代性在增强,但是作为农村青年她们在生育观方面不可避免受到传统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双重影响。那么作为中国转型期的已婚农村青年女性她们的生育观有哪些传统性特征?又有哪些现代性的影响?这正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

生育观指人们对生育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支配人的生育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变革生育行为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生育目的、生育数量、性别偏好、生育质量及生育间隔等问题[1]。

目前关于生育观研究较多,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农耕文化和宗法文化是影响我国生育观的主要因素[2]。二、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认为生育观是受经济条件、经济方式影响。三、个体微观因素进行研究。四、关于生育观的转变趋向,一些学者认为,目前人们的生育目的、生育意愿、最子女的质量期望都发生了变化。一些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青年的生育观已经由落后的传统生育观转变为现代的生育观[3]。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对生育观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城市青年的生育观。青年群体分为城市青年与农村青年,农村青年与城市青年生育观存在差异,而农村女性的生育观与男性又有所不同。因此很多研究忽视了对特定群体的研究,对农村已婚女性的生育观的研究更少。因此关注农村已婚青年女性的生育观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二、农村已婚青年女性生育观的传统性特征

(一)生育目的

农村社会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引退与侵入的社会历史阶段,农村青年的生育观也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一方面他们的生育观仍受传统乡土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他们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4]。农村已婚青年女性的生育观在生育目的方面具有传统性特征。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缺乏正式的社会保障,主要依靠血缘、地缘形成的社会网络对传统农民起一定的社会保障作用。而在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虽然生产力水平、经济收入等都有大规模的提升。但是我国的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尤其是在养老方面,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宗族观念仍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已婚青年女性大多数生育的目的是为了“养老”。一般结婚以后都会顺理成章的生育子女。甚至一些已婚农村女性认为,结婚也是为了要孩子。有孩子才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家庭”。在生育目的方面,仍具有传统性的特征。

(二)性别偏好

在农村地区,近年来女性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已婚女性在家庭事务决策权、财产分配权方面,显示的女性的主体性地位。但是从性别秩序的角度看,目前农村地区仍主要延续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很多调查显示,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是由女性承担家务。受传统婚姻习俗的影响,在农村家庭一般延续着以男性为主的家庭性别秩序。青年男女婚后的居住模式一般也是“从夫居”,在这种性别模式从,农村居民认为,女孩早晚是“人家的人”。而男孩不管以后是否孝顺,都是自己家的人,延续的是自己家的香火。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农村已婚青年女性在生育中大部分都有男孩性别偏好。希望生育的子女中要有男孩。否则被别人称为“绝后”,没有面子。

三、农村已婚青年女性生育观的现代性特征

(一)子女数量上减少

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主要靠人力进行生产,在这种条件下,“多子多福”成为传统社会的生育观念。女性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生育子女、抚育后代中度过的。随着现代化的观念的影响,目前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主性意识开始觉醒,开始重视个体的独立性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多女性均认为生育过多子女对于女性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在目前农村家庭的性别分工中,抚育、照顾子女一般也是由女性来承担的。已婚青年女性开始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愿意一生多次遭受生育孩子的痛苦,承担过多照顾子女的劳累。同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抚育子女的经济成本也越来越高。在目前农村,男孩娶媳妇的成本节节攀升,彩礼少则三、四万,多则六、七万,加之婚前给男孩盖房子的成本,在很多农村地区,男孩盖房子、娶媳妇的费用大多在十几万元之上。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已婚青年女性基于生育成本的理性算计,都意识到孩子越多,家长压力越大,尤其是第一胎是男孩的已婚青年女性都对生育存在一定的紧张心理。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很多已婚青年女性对子女数量的理想状态是一男一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极大提高,人口质量而不是数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女性的主体意识觉醒,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之相适应的后代的养育成本也提高。加上生活节奏紧凑,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在养育孩子身上花费过量的财力和精力,理性的生育观念逐步形成[5]。

(二)对于子女的教育日益重视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得高素质的人给家庭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相对而言,子女数量给家庭带来的效益却在不断下降。农民对子女教育培养的投资已成为家庭投资的主要项目[6]。青年女性在生育上对子女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已经意识到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已婚农村青年女性很多有过城市务工的经历,城市的现代文明对她们的思想、行为有着一定的冲击。目睹了城市人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她们对自身及子女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望。希望子女能够很优秀。受城市优生、优育的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村青年女性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育儿观念。尝试用一种科学、先进的态度对待子女的抚育及教育,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十分重视。据调查,在一些农村地区,很多已婚青年女性开始重视孕检,对怀孕期的饮食、起居都非常在意。很多已婚青年女性在子女年龄达到3周岁以后,想办法让孩子享受较好的学前教育。尽量让孩子接受较好的小学、中学教育,希望孩子成为有文化、有素质的人。

四、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社会结构的形塑

农村已婚青年女性的生育观念与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有着必然的联系。当前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中,传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同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处于激烈碰撞中。体现在农村已婚青年女性的生育观上,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影响。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传统生育观念,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深入到人们的灵魂深处,构成了普遍的生育文化基因[7]。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已婚农村青年女性的生育观显示出农村青年对生育的重要地位的认可,同时生育观明显带有传统的烙印。目前在中国家庭男性在社会地位、家庭地位方面优于女性,以男性为主的性别文化最终造成了农村已婚青年女性的“男孩偏好”。

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代表现代化的城市文明也在不断冲击着农村青年的价值观念。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利益与权利成为现代农村青年的价值诉求。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已婚农村青年女性不愿意成为生育的机器,少生优生成为她们的价值选择。

(二)个体的理性选择

社会个体在强大的社会结构面前也是积极的行动者。农村已婚青年女性的生育观也体现了个体的理性选择。在目前转型中的农村社会中,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养老、医疗等的需求。农村家庭养老的模式必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已婚农村青年女性的生育目的体现了个体对子女提供保障的需求。基于男孩与女孩在提供给老人方面的不同侧重,以及生育成本的提高,已婚农村青年已不再盲目的追求生育的数量,“一男一女”,成为她们生育子女最佳的理想组合。

基于对生育的理性考虑,更多的农村已婚青年女性对生育及抚育投入更多的关注。她们既考虑到作为女性主体的价值诉求,不愿意为生育承担更多的痛苦。同时也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基于对子女未来的理性规划,为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

五、结论与思考

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场变迁中,传统的乡土性文化与现代性的观念并存。已婚青年女性作为生育主体,她们的生育观体现出传统生育文化中的“养儿防老”、“男孩偏好”的特征。在城市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农村已婚青年女性的生育观也存在现代性的特征,她们否认了“多子多福”的观念,从理性的角度考虑,对子女的数量要求减少,重视孩子培养的质量。不可否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生育观念与现代生育观念必将长期存在,目前情况下,如何用现代生育文明引导农村青年生育观念,促进农村人口发展的和谐,必将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培津,潘振飞.皖北农村青年生育观念转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研究,2005(7):22.

[2]王晓燕.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独特的生育观[J].医学伦理学,1994(5):44、45.

[3]杨巧.中国育龄青年生育观研究:解释范式与现代性变迁[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131、132.

[4]颜其松.社会交换视角下的农村青年生育观[J].当代青年研究,2006(7):54.

[5]杨 菁,章 娟. 未婚女研究生的理想生育观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22.

[6]谭克俭. 我国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转变分析[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