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社会活动规划精选(九篇)

社会活动规划

第1篇: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从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出发,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我局的实际工作中,积极引导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八荣八耻”为主线,大力宣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为实现我局“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构建“一强三优”的现代化供电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目的意义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进一步加强我局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及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基本内涵和要求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引导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观念,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无穷力量。

㈡“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位公民既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又是劳动者和服务者;既享受他人的服务和劳动成果,又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劳动成果。主人翁的地位要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服务他人与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所在。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公民,都要牢固树立人民的观念,时刻牢记和躬行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把对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融化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㈢“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世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无一例外地都是由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所带动的。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我国越是向前发展,越要高度重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劳动光荣,文化长久。劳动既是公民生存的手段,也是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求每一个公民要坚持勤奋学习,英勇劳动,扎实工作,兢兢业业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多做贡献。

㈤“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团结互助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团结互助,就是要把各种力量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同心同德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在不同意见面前,要心平气和,求同存异;在困难面前,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荣誉面前,要相互谦让,他人为先;出现了失误和挫折,要勇于内省,敢于承担。要提倡急他人所需,帮他人所难的团结互助精神,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处处尊重和爱护他人,促进社会安定和事业发展。

㈥“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也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来引导。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摩擦,降低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诚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道。构建和谐社会,个人需要诚信,集体、社会需要诚信,国家更需要诚信。只有人人讲诚信,取信于他人,给他人以信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㈦“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法治和责任理念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遵纪守法,就要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还要树立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和党纪。要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㈧“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正如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每一位公民,都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四、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活动主题

㈠基本思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推进我局干部、党员、职工群众思想道德建设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来抓,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贴近实际,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坚持知行统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不搞“一刀切”,不搞“一阵风”。要紧密结合我局的实际,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结合起来,把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每个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立足本职,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自觉践行“八荣八耻”规范,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八荣八耻”成为全局上下共同的行为标准和自觉行动。要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在常抓不懈中扎实推进,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此,局党委决定从 年 月开始,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分层次、有重点、多形式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在做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2006年重点组织学习前四句话“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年学习后四句话“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㈡总体目标:要通过组织全局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认真学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不断加深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集中解决在行为习惯和社会风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着力教育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掌握精湛的职业技能,遵守严格的职业纪律,形成规范的职业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使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思想上有新进步,境界上有新提高,作风上有新转变,工作上有新起色,切实增强服务社会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从而自觉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道德追求和生活方式,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新风尚,成为不断提升和优化**电力的社会品牌形象的内在动力,使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我局蔚然成风,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㈢活动主题:“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扬 电力新风尚”。

五、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我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分为宣传动员、组织实施、总结考核三个阶段进行。今年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

㈠宣传动员阶段。

1、做好思想发动。各单位党(总支)支部要迅速行动起来,通过中心组学习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和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做好本单位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教育引导与思想发动工作,使每个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及目地,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着力营造氛围。各单位党(总支)支部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的目地、意义、作用和内涵,在局域网上开辟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专栏,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领导的讲话、文件精神和理论文章,反馈工作动态,交流经验做法,组织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开展讨论,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荣辱人人皆知、深入人心。为了推进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二季度局党委宣传部将在全局组织开展供电职工规范化服务知识竞赛与十佳爱岗敬业职工和服务明星巡回演讲会。

3、制订措施方案。各单位党(总支)支部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多形式抓好活动开展,认真研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步骤,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形式新颖、组织严密。

㈡组织实施阶段。

1、抓好学习教育。各单位党(总支)支部要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精选学习内容,分层次制订学习计划,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本单位干部、党员和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之中。学习可采取集中学习、集中辅导和自学等多种方式。在学习中,各单位要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即“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出版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学习读本》(中共党史出版社)为主要教材,认真组织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学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及中央、自治区、电力公司领导同志关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充分认识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2、开展载体活动。创新载体是提高学习教育活动效果的有效手段,各单位党(总支)支部要结合实际设计载体活动,将学习教育活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活动、“树形象、创先进”活动、“爱国守法”教育活动相融合,努力创新形式、创新方法,通过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座谈讨论、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真正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广大青年职工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的主体,局团委要组织广大青年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电业工会要配合局党委把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并按照上级工会要求,在全局扎实开展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主题活动。

3、建立长效机制。在活动中,各单位党(总支)支部要注重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把强化教育与制度建设、评价考核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对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同时局党委还将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开展“十佳爱岗敬业职工”与“电力服务明星”评选表彰的重要内容和标准。

㈢总结考核阶段。

各单位党(总支)支部要通过开展回头看活动,自查自纠,查缺补漏,提出整改方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和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通过OA办公系统于 月 日前上报局党委宣传部。

六、工作要求

㈠建立领导责任制。各单位党(总支)支部要把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长期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在活动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学在前面、做在前面,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广大干部群众作出表率。同时各单位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纳入各级中心组学习,在二季度安排一次专题学习。并于4月30日之前将制订好的实施方案通过OA办公系统报局党委宣传部。

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供电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全局上下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及时把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工作的不竭动力。

第2篇: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规划和管理过程虽然采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但参与规划者过多地利用和依赖“自上而下”的传统方法。并且规划者和决策者本身不是自然资源的直接使用者,甚至不是当地居民,从而忽略了大量的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因而项目的实施也很难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种以社区群众为核心的方法作为补充。

1技术手段与参与式方法二者结合的重要性

无可置疑,在规划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从科学上来说是可行的,但参与式规划方法认为技术方法是做好规划所必需的条件之一,不是进行合理规划的唯一途径,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制定出的管理活动服务于社区。同时,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在确定需优先解决的问题及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上,技术支持和农民的参与均有不同的作用和优势,如何达到二者平衡是关键。只有社区群众对制定的管理活动充分参与,达成一致后,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社区群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规划的合理性

社区参与环境管理规划的成功经验表明:①当地社区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亚于外部科研人员对当地环境的了解;②当地社区是环境管理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直接最大受益者或受害者,社区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他们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决策的制定、实施及监测评估;③社区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直接影响着当地的自然资源,没有社区广泛有效地参与,规划的实施将很难获得成功。社区对规划过程的参与包括对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问题的识别、资料收集和情况分析;对自己做出的决策进行实施,可以大大增强群众的环境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对所要实现的环境目标和自身责任的认识。同时,社区与外部科研人员的合作也显得非常重要,科研人员可以协助社区开展资源管理的决策过程,并提供相关的信息。但这一合作的方式必须从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必须考虑到群众要从改善环境管理中长期受益,建立长效机制,短期的措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环境改善。如短期内发放补助,当补助停止后,经济压力就会上升,社区群众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和压力也会随之上升。

3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参与式规划中参与的主体

所谓的参与,是为了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规划过程中发展社区同政府部门间有效的工作关系和伙伴关系。主要包括:让社区群众参与制定他们喜欢做,并且能够做的决策;确保社区群众从项目的实施中受益,并分享项目活动取得的成效(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同时要让社区群众承担项目实施中所需的各种社区资源(如:劳动力、管理、土地等),并积极引导社区对参与项目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监测评估。这样,从长期利益考虑能增加当地社区对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和责任心。

在规划过程中,为确保项目活动的顺利实施,必须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项目的各项活动中来,尤其要重视妇女、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如村内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少数民族、主要资源使用者(如养畜大户)、村干部、较年轻的村民代表等。参与规划的利益相关者越广泛,越能减少决策过程权利益的影响。有效的参与式程序强调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直接参与讨论和决策制定,所有的成员应该作为自然资源规划和活动实施的一员参与其中。要充分发挥各利益群体的聪明才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由少数人来进行决策。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村内的好多事情由村委会来做决策,而村委会通常多半为男性,很可能是来自村内较富裕的农户,他们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者。但在制定改善环境管理的规划中只有村委会的参与是不够的,项目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建更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村级机构,如项目管理委员会。要将项目的各项活动置于集体活动之中,提高项目活动的透明度、可信度、有效性及参与度,以便将来为社区在组织、实施项目活动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然,在开展参与式规划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要根据规划和建设目标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员等各方面的优势,鼓励更多层次、更多行业、更多部门参与到项目的活动中来。政府部门要做好角色转变,逐步从过去的指令型向真正的服务型转变,在整个参与式规划过程中,政府不是主导,而是为规划和实施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协助社区开展项目活动。4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参与式规划的必要性和主要步骤

以生态环境恢复或重建为目标的管理策略,意味着要

减轻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并考虑相应的生计问题;这就要求在开展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将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与当地社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管理规划的活动;同时,要重点支持那些既能增产增收又能减少对环境非可持续性利用的活动。

参与式规划与传统规划相比,规划过程是整个项目活动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信息收集到技术分析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做得非常细致。其主要步骤包括:①示范点的选定。根据项目建设目标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选择标准,如当地资源现状、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社区群众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来源、文化、民族构成等。②开展大量的宣传和理念建设。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利用群众性集会等形式,采取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社区群众介绍项目理念、项目开展的活动内容和具体做法,在村民同意接受项目新的理念和做法的基础上,参与项目的各项活动。③开展培训,根据项目实施不同阶段的需求,要及时对政府人员和社区群众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从而协助项目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主要包括参与式方法和工具(包括:绘制社区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图、季节历、历史趋势矩阵等),技巧(访谈、交流),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维系因子,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等。④制定管理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初步的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战略及所要支持的活动内容,分年度逐步实施。

第3篇: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无可置疑,在规划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从科学上来说是可行的,但参与式规划方法认为技术方法是做好规划所必需的条件之一,不是进行合理规划的唯一途径,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制定出的管理活动服务于社区。同时,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在确定需优先解决的问题及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上,技术支持和农民的参与均有不同的作用和优势,如何达到二者平衡是关键。只有社区群众对制定的管理活动充分参与,达成一致后,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社区群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规划的合理性

社区参与环境管理规划的成功经验表明:①当地社区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亚于外部科研人员对当地环境的了解;②当地社区是环境管理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直接最大受益者或受害者,社区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他们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决策的制定、实施及监测评估;③社区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直接影响着当地的自然资源,没有社区广泛有效地参与,规划的实施将很难获得成功。社区对规划过程的参与包括对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问题的识别、资料收集和情况分析;对自己做出的决策进行实施,可以大大增强群众的环境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对所要实现的环境目标和自身责任的认识。同时,社区与外部科研人员的合作也显得非常重要,科研人员可以协助社区开展资源管理的决策过程,并提供相关的信息。但这一合作的方式必须从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必须考虑到群众要从改善环境管理中长期受益,建立长效机制,短期的措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环境改善。如短期内发放补助,当补助停止后,经济压力就会上升,社区群众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和压力也会随之上升。

3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参与式规划中参与的主体

所谓的参与,是为了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规划过程中发展社区同政府部门间有效的工作关系和伙伴关系。主要包括:让社区群众参与制定他们喜欢做,并且能够做的决策;确保社区群众从项目的实施中受益,并分享项目活动取得的成效(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同时要让社区群众承担项目实施中所需的各种社区资源(如:劳动力、管理、土地等),并积极引导社区对参与项目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监测评估。这样,从长期利益考虑能增加当地社区对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和责任心。

在规划过程中,为确保项目活动的顺利实施,必须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项目的各项活动中来,尤其要重视妇女、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如村内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少数民族、主要资源使用者(如养畜大户)、村干部、较年轻的村民代表等。参与规划的利益相关者越广泛,越能减少决策过程权利益的影响。有效的参与式程序强调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直接参与讨论和决策制定,所有的成员应该作为自然资源规划和活动实施的一员参与其中。要充分发挥各利益群体的聪明才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由少数人来进行决策。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村内的好多事情由村委会来做决策,而村委会通常多半为男性,很可能是来自村内较富裕的农户,他们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者。但在制定改善环境管理的规划中只有村委会的参与是不够的,项目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建更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村级机构,如项目管理委员会。要将项目的各项活动置于集体活动之中,提高项目活动的透明度、可信度、有效性及参与度,以便将来为社区在组织、实施项目活动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然,在开展参与式规划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要根据规划和建设目标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员等各方面的优势,鼓励更多层次、更多行业、更多部门参与到项目的活动中来。政府部门要做好角色转变,逐步从过去的指令型向真正的服务型转变,在整个参与式规划过程中,政府不是主导,而是为规划和实施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协助社区开展项目活动。

论文关键词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参与式规划

论文摘要分析了以社区为基础的参与式规划方法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规划中应用的重要性,探讨了社区参与的合理性,阐述了参与的主体、必要性及主要步骤,提出了参与式规划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规划和管理过程虽然采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但参与规划者过多地利用和依赖“自上而下”的传统方法。并且规划者和决策者本身不是自然资源的直接使用者,甚至不是当地居民,从而忽略了大量的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因而项目的实施也很难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种以社区群众为核心的方法作为补充。

1技术手段与参与式方法二者结合的重要性

无可置疑,在规划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从科学上来说是可行的,但参与式规划方法认为技术方法是做好规划所必需的条件之一,不是进行合理规划的唯一途径,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制定出的管理活动服务于社区。同时,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在确定需优先解决的问题及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上,技术支持和农民的参与均有不同的作用和优势,如何达到二者平衡是关键。只有社区群众对制定的管理活动充分参与,达成一致后,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社区群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规划的合理性

社区参与环境管理规划的成功经验表明:①当地社区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亚于外部科研人员对当地环境的了解;②当地社区是环境管理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直接最大受益者或受害者,社区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他们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决策的制定、实施及监测评估;③社区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直接影响着当地的自然资源,没有社区广泛有效地参与,规划的实施将很难获得成功。社区对规划过程的参与包括对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问题的识别、资料收集和情况分析;对自己做出的决策进行实施,可以大大增强群众的环境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对所要实现的环境目标和自身责任的认识。同时,社区与外部科研人员的合作也显得非常重要,科研人员可以协助社区开展资源管理的决策过程,并提供相关的信息。但这一合作的方式必须从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必须考虑到群众要从改善环境管理中长期受益,建立长效机制,短期的措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环境改善。如短期内发放补助,当补助停止后,经济压力就会上升,社区群众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和压力也会随之上升。

3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参与式规划中参与的主体

所谓的参与,是为了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规划过程中发展社区同政府部门间有效的工作关系和伙伴关系。主要包括:让社区群众参与制定他们喜欢做,并且能够做的决策;确保社区群众从项目的实施中受益,并分享项目活动取得的成效(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同时要让社区群众承担项目实施中所需的各种社区资源(如:劳动力、管理、土地等),并积极引导社区对参与项目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监测评估。这样,从长期利益考虑能增加当地社区对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和责任心。

在规划过程中,为确保项目活动的顺利实施,必须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项目的各项活动中来,尤其要重视妇女、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如村内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少数民族、主要资源使用者(如养畜大户)、村干部、较年轻的村民代表等。参与规划的利益相关者越广泛,越能减少决策过程权利益的影响。有效的参与式程序强调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直接参与讨论和决策制定,所有的成员应该作为自然资源规划和活动实施的一员参与其中。要充分发挥各利益群体的聪明才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由少数人来进行决策。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村内的好多事情由村委会来做决策,而村委会通常多半为男性,很可能是来自村内较富裕的农户,他们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者。但在制定改善环境管理的规划中只有村委会的参与是不够的,项目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建更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村级机构,如项目管理委员会。要将项目的各项活动置于集体活动之中,提高项目活动的透明度、可信度、有效性及参与度,以便将来为社区在组织、实施项目活动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然,在开展参与式规划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要根据规划和建设目标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员等各方面的优势,鼓励更多层次、更多行业、更多部门参与到项目的活动中来。政府部门要做好角色转变,逐步从过去的指令型向真正的服务型转变,在整个参与式规划过程中,政府不是主导,而是为规划和实施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协助社区开展项目活动。

4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参与式规划的必要性和主要步骤

以生态环境恢复或重建为目标的管理策略,意味着要

减轻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并考虑相应的生计问题;这就要求在开展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将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与当地社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管理规划的活动;同时,要重点支持那些既能增产增收又能减少对环境非可持续性利用的活动。

参与式规划与传统规划相比,规划过程是整个项目活动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信息收集到技术分析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做得非常细致。其主要步骤包括:①示范点的选定。根据项目建设目标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选择标准,如当地资源现状、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社区群众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来源、文化、民族构成等。②开展大量的宣传和理念建设。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利用群众性集会等形式,采取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社区群众介绍项目理念、项目开展的活动内容和具体做法,在村民同意接受项目新的理念和做法的基础上,参与项目的各项活动。③开展培训,根据项目实施不同阶段的需求,要及时对政府人员和社区群众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从而协助项目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主要包括参与式方法和工具(包括:绘制社区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图、季节历、历史趋势矩阵等),技巧(访谈、交流),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维系因子,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等。④制定管理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初步的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战略及所要支持的活动内容,分年度逐步实施。

5未来挑战

第4篇: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十二五”期间,走向低碳已成为我国社会应对全球增温、气候变化、外部压力的必要选择。中国低碳发展面临技术水平、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以市民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的低碳城市化发展,成为实现“低碳化”的重要挑战。城市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居住的主要场所,既是实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低碳生态技术建筑应用研发的基本单元,且对实现城市发展范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城乡规划通过对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锁定效应,对城乡空间的低碳发展有着长期的、结构性的影响。因此,如何从社区规划理论的研究方法出发,提高节能减碳的实践广度和深度,实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社区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愿景之示范单元,提升城市吸引力甚至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低碳视野下对城市社区进行研究探索,通过深入透视国内外低碳社区的研究成果,分析当前我国城市低碳社区的发展态势,从低碳空间布局、低碳技术支撑、低碳制度构建、低碳文化培育等方面探讨低碳社区的发展现状、机制特征和经验反思,探寻我国低碳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体系与调控机制。

2国内对“低碳社区”规划相关理念的探讨

2.1内涵认知社区是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的一定区域,是由城市中具体空间范围内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低碳社区(lowcarboncommunity),又称为碳中和社区(carbonneutralcommunity),在国外也常被称为生态居住区(ecologicalresidentialcommunity)、绿色社区(greencommunity)、健康社区(healthyCommunity)和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community),是指透过社区营造方式优化,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生态环境、低碳建筑、节约能源、绿色交通、资源循环、再生能源、中水利用、低碳生活等减碳措施,努力进行电、油、气、水、废弃物等(皆可转换成碳排放量)能源与资源节约改善,降低社区碳排放量,实现减少输入、最大化利用资源的社区永续发展。目前,低碳社区并没有统一的、可以量化的权威衡量标准。具体而言,社区规划是为了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开发与建设,从而制订比较全面的发展计划。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社区规划是以地区物质环境整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施配置规划)为主,同时考虑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的规划。随着低碳的理念由经济、社会领域细化到城市层面,低碳社区成为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单元和最小功能体,其配置的合理与否对城市低碳化程度影响重大,加之任何一项规划策略都必须依托社区而实现,重新审视低碳社区规划与低碳城市规划的契合,对其进行深入而有广度的研究,是促进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场域。综合上述分析归纳,笔者认为低碳社区规划是基于社区持续发展的视角,全面地考量居民的所有诉求,结合某阶段内社区的减碳和固碳这一发展目标,引入低碳空间设计策略进行创新,主要依靠再生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回收、绿色交通规划、用地布局紧凑、低碳建筑设计等综合手段,促成社区空间营建模式的转变,并运用系统分析技术,形成最佳行动方案,以达到预定目标,解决社区共同问题,引导社区优化的理性决策方法。

2.2实践探析“低碳”的概念提出后,低碳社区作为实现低碳发展范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应对的政策和手段。国外主要由社会志愿组织建设,透过社区力量来推动。形成如英国伦敦“BedZED”生态村、德国弗莱堡“Vauban”社区与瑞典哈马湾(HammarbySjostad)等低碳社区发展模式[1]。国内的低碳社区营建主要以示范项目为主体的实验性社区规划出现,大多由地方政府或发展商推动,以实验项目为载体寻找可以实施推广的低碳发展规划建造模式。如长辛店“低碳生态城”、天津“中新生态城”、上海崇明岛“低碳示范社区”等。通过对低碳城市社区的实践研究,可以发现现行低碳城市社区应该具备居住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等要素,并特别强调二氧化碳的减排与增汇问题,规划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以下趋势:(1)制订低碳建筑标准,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改善提高现有和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益。(2)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倡导与完善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智能交通体系。(3)构建低碳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可再生能源使用推广(如风能、太阳能、生物等)。(4)以综合资源(能源、水、废物)管理策略带动规划建筑设计,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5)引领健康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宣传教育,通过宣传使人们的心境、价值、文化达成共识,使节能技术物化到公众生活细节。

2.3困境剖析如何让低碳社区建设与规划完成“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化,任重而道远。在践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制约因素:(1)政策支撑滞后。缺少行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资金需求、政绩考核、财政转移、生态补偿等机制已经成为我国低碳城市社区发展的瓶颈。(2)开发商将低碳作为炒作手段,一些主打“低碳社区”的楼盘更多地是为了迎合购房者注重居住环境质量的心态,实际中仅仅是停留在绿化、美化和改善建筑物外部等浅显层面上。(3)消费形式不良,公众低碳意识淡薄,“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便捷性消费”等不良习惯比比皆是,低碳意识的培育以及低碳生活的践行尚需要合理引导。(4)规划人员理解偏差,规划设计人员对低碳社区的理解仍局限在工程技术层面上,导致低碳城市社区建设过多地强调物质环境的营造,设计时盲目推崇高新材料等昂贵的建筑模式和大环境绿化的手段,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低碳价值理念。(5)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与规划的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建立低碳践行过程中缺乏战略评价、规划评价、项目评价、施工期监管、试生产检查、环保验收和环境影响后评价各环节之间的联动反馈机制,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

2.4研究评述我国对低碳社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末期,随着社会学、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纷纷进入该领域,才开始出现较为系统的研究。宋玉祥、丛澜、石军、何燕宁等从绿色社区的概念以及内涵等视角阐述我国构建绿色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构建了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并创建了可持续性社区需要的具体步骤。叶昌东、周春山[2]提出并阐释了构建低碳社区的四种基本形式——基于地域空间的社区、基于职业空间的社区、基于生活空间的社区和基于虚拟空间的社区,指出低碳社区建设内容包括技能性、组织性、制度性、文化性四种要素。陈飞、褚大建[3]提出在城市社区空间层面强调混合使用和适度高密度社区开发的策略,打破传统方式上的功能分区,不同的社区组团作为城市最小功能体,依靠公共交通联系,减少小汽车使用,发挥城市地缘性作用。李志英、陈江美[4]提出实现社区建设低碳化的主要路径是引入低碳化规划设计理念、开发低碳化技术、采取低碳化能源系统、运用低碳化资源循环系统、实施低碳化运行管理、培育低碳化社区文化、倡导低碳化生活方式。王建国、王兴平[5]指出在城市空间营造方面,塑造可以持续适应城市功能动态变化的空间模式,按照地区级、街区与社区级以及建筑单体不同层面,综合应用低碳技术。孟文强[6]指出低碳住区的实现途径包括:住区建筑日常节能减碳、节水减碳、绿化减碳、交通减碳、住区建造期节碳与建筑材料回收利用减碳,并对低碳住区发展中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以及技术、产品问题进行了诊断,提出了相应对策。纵观国内相关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前沿与动向,可得出以下四点趋向,即:(1)主要侧重于低碳城市社区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缺乏对不同区域、不同尺度地区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具体探讨;(2)主要侧重于从技术层面研究低碳城市社区的规划内容,缺乏对空间、制度、文化要素在构建低碳城市社区中作用的认知,以及相应策略的研究;(3)主要侧重于引介国外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经验,很少从“此时此地”出发,提出基于某一特定区域的适宜的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策略;(4)多着眼于社区本身,而未扩展至城市乃至区域层面来研究社区低碳化问题,对于基于低碳的区域整体模式和对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关注较少。

3国内对“低碳社区”规划系统框架的解析

3.1动力机制“动因”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意指行为诱发、维持,并进而引向一定方向的过程,也称为动机引起。低碳社区空间系统作为一个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的有机系统,其空间系统的演进与发展始终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权力更替、社会文化变迁等有关。一般而言,低碳社区系统可以分为,能源系统、环境系统、建筑系统、人文系统。(图1)对于其动力因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般认为,低碳社区空间为满足现在区域开放条件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民生等多要素藕合,主要受生态环境因子、技术创新因子、经济结构因子、社会人口因子的影响。其中,生态因子从传统的社区空间的附属支撑要素转为核心要素。技术创新因子则成为低碳社区空间的最主要动力,社区发展由资金、资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而社会人口因子则是发展的持续动力,社会人口中团体和组织之间关系和互动的一整套共同的习惯、规范、常规、规章或法律是低碳社区空间得以发展的基点。经济结构因子则承担低碳技术研发、投融资、战略决策、分担风险、利益分配等职能,是低碳社区空间发展“载体”。注:根据相关资料改绘。图1低碳社区规划系统构成低碳社区的实现机制是由政府、社区居民、开发商共同协作而成,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政策制度创新是低碳城市社区发展的关键,根据低碳化目标,基于废弃排放标准、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制订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确定社区绿色交通系统、土地利用模式、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碳汇系统的规划等,构建完整的低碳城市社区发展运行机制,促进传统城市社区向低碳城市社区转型。在低碳城市社区发展制度的导向下,引导社区居民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选择低碳产品,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等;开发商在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监督下创建社区低碳环境系统,从而促进整个社区“低碳化”的发展。

3.2空间类型基于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低碳城市社区可划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以设施低碳化为主要途径的社区。(2)以推行低碳生活方式为主要途径的社区。(3)设施低碳化与生活方式低碳化同时推进的社区。基于空间类型,低碳城市社区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形式:(1)地域空间。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职业空间。泛指社区人类活动空间在工作场所中的扩展。(3)生活空间。指具有某种相同兴趣的人们进行交往、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空间场所,通常人们所指的俱乐部就是这种形式。(4)虚拟空间。人类利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中人们活动空间的扩展,如网络社区、各种集会等。[2]还可以通过区位、地形地貌、时间历程、社会集群、经济层次社会容纳度、功能混合型、建筑密度等来划分低碳社区的不同空间类型。3.3控制要素在社会对发展低碳的诉求下,许多规划师致力于将生态保护、永续发展观念纳入低碳社区规划理念之中,并开始强调民间参与,透过社区自发力量进行多元的节能减碳措施,以达到加乘的减碳效应。低碳社区的控制与引导贯彻了环保的理念,其规划建设将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创造出绿色、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更为重要的是,低碳社区建设涉及新能源技术、节能建筑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应用,必将推动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可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7]低碳社区规划主要控制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布局;(2)绿色交通;(3)资源循环;(4)低碳建筑;(5)生态绿化;(6)配套设施;(7)再生能源;(8)行为控制。低碳城市社区可采用节能材料、低碳技术手段、可再生能源、低碳社区规划、绿色环保的交通系统规划、适宜步行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布局等方法手段,使社区内各类相关设施具有减少碳排放的功能。(图2)

4低碳视野下我国城市社区空间实现途径探新

4.1社区规划体系解构各国的不同国情,赋予了社区规划的不同内涵。在我国,物质空间环境是社区各主体利益的焦点,因此空间与物质环境建设始终是社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具体的低碳空间规划(如表1)而言,学者大多从区域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分析规划编制方法和技术标准,认为在区域层面,结合轨道或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绿楔式的紧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在社区层面,综合型功能布局更符合低碳发展的要求。从社区空间规划本体出发而言,学界大多认为社区规划与城乡规划具有一致性,但社区规划更为关注从社会角度本质去理解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更加强调非物质层面内容的研究分析,在规划深度和规划方法上也有差异。一个完整的社区规划除对社区硬环境,如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服务网点等进行规划外,对社区经济、管理机制、文化形象等软环境亦给予充分关注。其成果除包括空间布局的图纸外,还有可供实际操作的发展纲要、社区规约等内容。通过对低碳社区相关理念和系统框架的探讨,笔者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社区规划构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空间布局的低碳化;(2)技术支撑的低碳化;(3)制度机制的低碳化;(4)文化行为的低碳化。(如图3)提高低碳社区规划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4.2社区规划流程建构传统规划方法缺乏对城市的能源管理策略作出指导性的规定,亦未必会把能源供求策略定为推动总体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内缺乏在详细规划层面执行低碳目标的有效法定框架。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推动城市能源投入、产出及其温室气体排放效应成为决策考虑的主体概念。首先要分析目前规划管理过程是否具有足够的政策深度和弹性,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法以及日常规划管理的工具,并应以新思维、目的和手段进一步调整传统城市规划决策过程,建立低碳社区规划流程。(1)分析层次:气候变化对城市影响评估,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现象对城市的具体社会、经济和环境有何影响。(2)调适层次:鼓励使用减低CO2排放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造方式作为量度和减缓的规划手段,此外城市规划要由“适应”的角度去分析那些将会无可避免的生物、自然和社会转变的实质后果,从而制定政策和行动去“适应”,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主要从低碳观念、政策指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交通系统、碳汇系统、建筑节能、能源体系等这八个方面的系统建构入手。(3)评估层次:建立可以评估和监控城市发展(包括个别项目、建筑物、交通系统、工业、能源供应等范畴)的机制,对规划手段进行反馈与调校[8]。

4.3社区规划策略重构将城市社区建成空间及其内部组成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社区空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各相关要素实际上构成了空间依托的细胞与器官。因此,社区规划策略重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混合多元的土地利用模式。通过这种综合、多样化的功能空间的混合形成功能网络,实现集约型土地利用,并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功能活动需求,增加社区的活力。(2)适度紧凑的空间布局结构。低碳城市社区应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在紧凑的建筑组群之间最大限度地留出开敞绿化空间,构建社区自然生态基底。(3)绿色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建立步行、自行车及公车网络系统。(4)适宜步行的服务设施布局。在社区内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促使居民在社区附近消费,便捷而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人们较少私家车的出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5)循环再生的资源能源系统。积极开发应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构建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和服务体系,建设节能型社区。(6)碳氧平衡的自然碳汇系统,最主要的碳汇是树林碳汇和湿地碳汇,这两类生态系统分别吸收并储存了大量的碳[9]。(7)科技创新的低碳技术支撑。低碳城市社区的建设依赖于相应的低碳相关技术的支撑,主要可从生物固碳减碳技术、清洁能源替代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碳住宅营建技术等四个层面进行研究。(8)公平公正的低碳制度构建。低碳城市社区除了低碳空间规划及低碳技术支撑外,还需要构建相应的低碳制度,主要可从低碳建筑设计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风险分配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制度构建,以保证低碳城市社区能够顺利地运营。

第5篇: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44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概述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就业动态和行情、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制定出一份切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最终成为一名有价值、全面发展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二、简析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职业生涯规划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高层次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教育;中间层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最基础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健康、审美和人文科学教育等。职业生涯教育有效地将思想教育的三个层次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对职业规划教育缺乏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笼统。长期以来,高校只是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其就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重视,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多数高校由于受到资金、人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部分高校简单地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只是象征性地举行几次形式上的就业指导报告,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实质上的帮助。部分高校只看重学生的就业率,并未考虑到学生的长远的职业生涯。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随意性较大,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力的支撑。大多数高校开设课程的目的是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即提高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对策、职业道德及求职技能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及职业生涯的长期性规划,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高校职业规划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目标在设计上只关注短期的就业率,忽视了长远的就业生涯规划。

(三)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职业生涯规划落实不到位。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当前,部分高校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很多高校都是临时的聘请一些学者在学生毕业前夕做报告,笼统地灌输就业技能、就业政策及职业道德。

四、以生涯规划为载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以生涯规划为平台,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例如,在大一阶段: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激发学生成才欲望,树立正确的人生口标,规划大学生涯;大二阶段:巩固学生成才意识,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其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大三阶段:培养学生自觉成才的意识,锻炼学生各种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进一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开展各种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一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口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如在学科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劳动活动、集会、集体活动等活动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的任务和要求;二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专题活动。如参观成功的中小企业,访问某个职场成功人士,请他介绍个人成长、奋斗一的历程;三是建立职业规划园类学生社团,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引导他们通过发挥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以社团为依托,提高职业生涯意识和职业能力;四是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简历设计比赛、模拟而试等。

(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识职业世界,拓展职业素质。切实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建立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进行未来职业生涯的体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在校期间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

(四)通过课程建设学习相关理论,提高职业生涯管理技育旨。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渗透教育内容,如在进行人生价值教育时可以强调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普及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课堂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继而引导实践的良好平台。

(五)通过网络平台,构建职业生涯教育平台。信息化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利用网络优势,建立“红色摇篮”、“思政园地”、“职业规划”、“生涯设计”、“心理在线”等网站,通过网络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用健康、向上的网络信息陶冶大学生的灵魂;同时引入人才测评和心理测评系统,用科学的测评技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开发自身潜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高校应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采取各种可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认识和了解就业相关的问题。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提高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更应该将目光定位在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J]教育评论,2005(2):33

[2]张春香.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理论观察,2007;(2):128

第6篇: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1 居住社区

“居住社区”作为“社区”的一种类型,是一个微型的市民社会,具有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机构,其成员在整个国家、社会中有自己的角色,又在其所居住的居住社区中承担另一种责任。另外,居住社区的个性也来源于它自身创造或继承的一整套地域性文化,即居住社区具有能独立于其它地域共同体的精神基础。

因此,本文将“居住社区”的概念定义为:一定规模人群集聚而居的地域共同体。包括围绕居住活动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为居住活动提供各种服务设施和为了确保这些活动正常运行的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机构。

2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

2.1 多元化发展背景

当今的国际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文化上提倡多元共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政治、经济上的体制改革直接引起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全面转型。由于各方面利益整合的结构趋向,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文化也形成了多流派、多观点的多元格局。

2.2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

在城市住房制度转轨时期,一般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①城市中心的住房向高层化发展,趋于综合型,周边居住社区强化,档次提高。②城市边缘居住社区的成片开发,安居工程的启动。③城市边缘高收入别墅区的出现。④近郊工业区周围的中低收入居住区。⑤城郊结合部的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的出现。⑥人口分布逐步向外疏解。针对上海城市的现实状况,按居住社区建构过程的差异及由此引起的居住社区差异,居住社区可分为六种类型:旧城改造区、旧宅保留区、近建居住社区、市政运迁居住社区、新辟高档居住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

综观我国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和类型的分布变化与重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在市场体制下,住宅连同其所在地域作为商品所引起的一种必然的再分配现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多样化的空间表征,这是研究如何建构、优化和完善居住社区所必须关注的现象。

3 居住区规划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无论从建构过程,建构内容以至社区的发展需求都不尽相同。然而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居住区规划依然延续着上世纪50-60年代的规划模式。本文主要应对近年来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进行反思,从规划的基本理念与模式上作出根本的检讨。

3.1 对居住社区经济目标的片面理解

基于50年代从前苏联的以“功能第一”为本的我国居住区规划体系与80-90年代房地产发展商对经济利润的追求一拍即合,产生了以追求最大开发利润为目标的居住区开发运作模式,部分规划工作者从计划经济时期由上而下的城市建设指挥省蜕变为房产开发商的附庸,使居住社区在建成之初便隐藏了诸多产生社会问题的诱因,诸如生活起居不便、交通拥挤、小孩入托上学问题、老年人生活照料问题、社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另外,在居住社区经济发展方面,出现了街道工商业、劳动服务业、居委会经济、社区服务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这一方面虽然丰富和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增加了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其小规模、低水平的经济基础,不可避免地存在结构不合理、基础条件差、设备陈旧、资金短缺等缺陷,限制了其进行大规模社会合作,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居住社区生活环境质量。

3.2 规划缺乏对居住社区文化的尊重

我国古代的文化观念对古代城市形态有着明显的影响,如天圆地方说、天人感应思想、风水说和伦理观念等。而住宅作为数量最大的建筑,更深深地烙记着这些文化观对它的影响。然而在近期的居住区规划与建设中,尤其是在旧城改造中,大规模的居住区规划缺乏对居住社区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对创造居住社区新型、有个性的文化缺乏信心。其实,对传统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扎根于传统的土壤才能开出创新的奇葩。在逐步摆脱了改革初期住房短缺问题的当今社会,居住社区已不能再满足于保障生活需求的低层次发展,应该追求居住社区历史性格的自我确认,在审视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出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居住社区空间。

3.3 对居住社区社会结构特征的忽视

居住社区建构的内涵并不仅是居住形态、空间、建筑质量、住房设备、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等显性环境的架构,还包括了隐性环境的延续与创造。主要分为两个层面:①表层层面,指直接反映“物-人”关系的空间结构意象(image)、场所识别性、环境纹理等;②深层层面,指反映“物、人-人”的社会精神内涵,包括如社会网络、认同感和定居意识、感知密度、环境意义以及多样选择性等。长期以来缺乏对深层隐性环境的关注和研究,总是延续“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分级结构模式的居住区规划,不仅无益于居住社区社会网络的形成,也阻碍了物质设施更好地发挥作用和促进居住社区的发展。

3.4 单一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模式与多样化居住社区的矛盾

居住区规划设计长期维持着单一的模式:相同的结构模式;面面俱到的用地构成;统一的用地指标;依据标准的技术经济指标布置的居住建筑容量;按照居住人口数量分级配备的设施与服务等等。这种无视个体需求差异的均质规划模式,可能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手段指导居住社区快速建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居住社区类型多样化,需求与发展目标多样化,住宅建设成为一种商品与服务进入市场,显然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是需要迫切改正的。譬如,一处旧城改造的居住区与另一处新区开发的居住区从传统居住区规划的视角找不出任何区别,然而在相同的物质载体上,却要承载着可能截然不同的居住生活和迥异的文化认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单一模式的反思。  4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规划应对

居住社区的良性发展既关系到我国亿万人生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而居住区规划又是我国现行制度对城市居住建设的有效控制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实践中努力把居住区规划与社区发展整合起来,寻求一种更有利于居住社区发展的规划机制。

4.1 宏观层面的规划理念转换

4.1.1 规划发展观的整合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既不放弃经济发展的目标,也不片面强调社会发展,而是将这些发展目标整合在居住社区“内在的”、“平衡的”、“公正的”和“自主的”发展基础上,保证居住社区发展的协调与持续。

4.1.2 可持续战略观的再认识

(1)居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与资源环境提供的有限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是一种互动过程。

(2)居住社区可持续发展包括:①可持续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充分发展的经济能为居住社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提供永续的支持;③可持续社会发展,培育和引导建立为所有人们提供认识社会、交流文化以及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机会;④公平的社区管理体系,确保所有的居民在社区服务以及对政策的发言权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3)居住社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居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居住社区予以相应的关注与努力,以不同的发展战略应对不同的居住社区。

4.1.3 规划政策制定的多元整合

在居住社区规划政策的制定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政策适用范围上的平衡,针对整个城市发展的宏观总体政策应与针对局部管理的微观局域政策协调与配套。其次是在微观层面的政策制定上应充分考虑多元化的可能,促进居住社区个性化的发展。再者要与其它相关政策相协调,诸如房改政策、住宅发展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相关政策与居住社区规划政策加以整合,以便更有力地促进居住社区发展目标的达成。

4.1.4 规划体制、程序的多样化应对

城市规划的运行过程基本可划分为规划编制、制定法规和规划实施三个部分。以往强调的是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而对规划实施的过程和组织则少有限定,甚至未涉及。

居住社区的类型多样化和动态发展,要求居住社区规划不能只是局限于前期建设,而应涵盖整个居住社区物质形态形成之前的研究分析,以及对结果作出的合理设计,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及时调整,建成后的跟踪调查与再一轮的信息反馈和后续完善的整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有广泛的居住社区参与机制的运作。居住社区参与是社区居民作为社会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与居住社区发展的制度,是确保规划对多样化居住社区有效应对的有力武器。

4.1.5 规划方法的整合

强调居住社区规划方法的整合,就是强调将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与工作方法和现有规划方法的有机融合。这种整合首先要重视行政手段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借行政命令的力量,更有效地推行有专业指导的社区发展;其次是政府行为与民间活动相结合,在房地产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在政府制度化运作方式之外,大力推动居住社区的内部与外部各种民间组织的功能,发挥其在促进居住社区的自我发育、自我发展上的作用。

4.2 微观层面的规划技术应对

4.2.1 规划设计多元目标的整合

从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发现,强调“物质性传统”规划容易把规划工作引入以工程技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怪圈。

规划设计不能再是一个简单的以解决物质空间问题为惟一目标的经济操作,还应包括对社会目标的考量,文化目标的建构,甚至是对政治目标的体现。尽管规划设计分项目标是多元的,但其最终目标还是“以人为本”,这便是“一体多元”的整合观。

4.2.2 规划法规条令的多样化支持

居住区规划一贯沿用的“人口定量指标”和“居住区分级制度”已逐步显现其落后于时代的缺陷,限制着居住社区的发展,不仅直接导致了单调的城市居住形态,无法满足不同居住社区的特殊需求,也破坏了居住社区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网络的建构。因此,规划法规条令应给予居住社区规划多样化设计以更灵活的政策支持,以求设计能真正反映居住主体的需求。

4.2.3 对多类型居住需求的多样化设计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现代生活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居住需求:①居住质量衡量标准的变化。②社会构成的多样化发展,如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社会信息化等对住宅功能提出进一步要求。③对住宅设施的智能化、程序化调控功能要求加强。④居民更多地要求生活个性化,表现自我。⑤对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居住文化、居住教育和居住保健等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涵。⑥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居民回归自然的心态需求趋多。

基于居住社区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的贯彻规划思想,体现“人本”目标内涵。

第一,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规划布局的研究。居住社区布局研究包括在城市宏观区域的总体分布研究与微观区域上的功能布局研究。在总体分布研究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区位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城市文化区位的构成与城市整体社会网络的结构。在微观的功能布局上,应将重点放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与创造居住社区的规划布局。

第二,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建筑设计的

第三,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设施、服务需求的满足。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第7篇: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城市规划;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保健技术的加强,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而随着出生率的降低,又使得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长。“银色浪潮”汹涌而来,很多国家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一、何为老龄化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60周岁及其以上人口的老龄化率在10%-20%之间或65周岁及其以上人口的老龄化率在7%-14%之间的国家称为老龄化国家(Aging country),60周岁及其以上老龄化率超过20%或65周岁及其以上老龄化率超过14%的国家称为老龄国家(Aged country)。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60周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总人口10%以上,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据推算,到2025年,60周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18.4%;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25%左右,意味着我国正快速步入“少生、少死、高寿”的老龄化社会。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2.1 人口基数大

我国是人口大国,本身人口多。实行了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使得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2.2 进入老龄化速度快

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才走上人口老龄化的道路,而我国仅仅只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就开始面对老龄化问题。

2.3 应对老龄化的保障制度建设薄弱

老龄化的快速来临,使社会措手不及。相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与经济状况,我国对老年人的政策法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生活服务设施等方面都还很薄弱。

2.4 经济发展速度赶不及老化速度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超前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实力不强的状态下迎来了“银色浪潮”。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先富后老”,而我国则是“未富先老”。

三、如何应对老龄化的到来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变革的主要手段。“银色浪潮”对城市规划中用地规划、公建配套、公共空间及道路交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也均对此提出了应对措施。

1、国外城市规划针对老龄化的措施

国外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国外的学者早就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中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性。但东西方国家由于不同的思想观念,面对同样的问题,采用了不同的做法。

1.1西方国家基本上都经济实力雄厚,社会福利保障齐全。同时,西方国家崇尚自由。子女在18岁后,与父母就不存在供养与被供养的关系。所以,在编制针对老龄化规划的时候,比较偏向将老年人迁移至适合于老年人生活的社区,社区内所有的交通安全性、住宅舒适性、设施齐全性均按照老年人的需求设计。比如美国的太阳城。

1.2而东方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家庭观念,使得在处理老龄问题的方面,与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在编制针对老龄化问题的规划时,偏向于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形式。主要在住宅的形式上开发可供几代人共同居住的新型住宅体系。在社区规划结构上创造能使老少几代家庭间建立亲密联系的空间格局。在社区建设中同时,秉承“适应终生生活设计”的原则,以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2、国内城市规划目前的措施

虽然,老龄化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但是,目前对城市建设所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凸显出来。所以,在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中,虽然也有涉及到敬老、养老问题。但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和规范。基本上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养老机构配置,其面积则比较随意。并没有真正考虑到社区内老人的比例以及出行的方便与否的问题。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

四、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从城市规划方面,去适应老年人的需求,将是即将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政府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理应为创建一个“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生活环境”做出自己的回答。在城市规划编制方面应做以下的应对措施:

1、前期调查

在城市规划的前期调查中,应将老年人的人口规模,现状的老年公建设施、活动空间以及老年人对诉求都调查清楚。

2、总规的层面

应在总规的层面就制订老龄设施的专项规划,内容包括各类公共绿地、城市广场、步行街以及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其中均应统筹考虑老年人的使用要求,提供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制定有关老年设施的定量建设指标,并以地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依据。这样既有利于城市建设的通常安排,又使下一步的城市详细规划可以有据可查,从而保证老年设施项目的落实。同时,在其他的一些专项规划像《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交通系统专项规划》中添加可供老年人使用的活动空间及方便老年人出行的无障碍设施等内容。

3、控规的层面

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应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公共活动空间、道路交通、老年住宅及配套设施的规定作为强制性内容。同时,在规划图纸中,安排老年设施的时候,以人口比例和服务半径作为配置的标准。在地块的指标控制中,对于老年住区,建筑密度不宜过大,建筑高度不宜过高。而绿地率应配置较高,形成可适应老年人居住的生活空间。

4、修规的层面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为老年人创造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在道路交通中设置无障碍步行道、室外晨练场地,在小区级配置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等公建配套设施,以及老人公园、小区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

5、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一直处在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规划“以人为本”的宗旨。在老龄化社会,鉴于老年人对城市空间环境中的种种不便之处的切身体会与迫切需求,城市规划部门和规划师更应该在城市规划编制的整个过程中,积极组织老年人的参与,以使规划更加合理、更贴近老年人的实际生活。应积极探讨老年人有效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并将他们的意见和观点整合到规划编制各阶段的内容之中。

五、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全社会各部门、各领域的共同责任。城市规划界也应该对“银色浪潮”的来临提出自己的措施,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邹惠萍.老龄化社会城市环境特殊支持体系规划编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李小云,田银生.国内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相关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11,35(9):52-58.

[3]曲莉,冯贵申.试论人口老龄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83-84.

第8篇: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关键词: 大学 新生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新生教育”,就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过渡,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甚至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种阶段性教育。这种教育可以消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断点”,使大学生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循环”。目前,高校实施大学新生教育大致包含以下内容:①校史、校情和校风教育、学院应新教育和专业教育、名家讲座活动、校纪校规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知识讲座、公民意识教育、学风教育、学习生活指导、入党启蒙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在新生教育的实践中,对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教育成为空白点,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的新生教育的方法和载体还未引起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一、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大学生明晰专业特点、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制定职业方向、完成职业目标的有效形式。职业生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活的开端,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也是职业生涯的黄金阶段。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新生教育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传授具体的测试和规划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一种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体发展;面向学生的未来,促进学生当下的发展;面向学生素质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合理、科学、规范地指导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成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持久驱动力。

二、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一)设定目标不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根本、最现实的目标是初级就业成功,拥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相匹配的岗位。新生教育,唤醒新生的自我意识、职业意识和生涯意识,使学生理解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积极地进行生涯探索和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

(二)规划年限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按时间长短可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四种。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贯穿大学四年。而大一主要是以最现实和最典型的中期规划为主,以职业目标为依据,重点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明确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有翔实的自我认知和环境认识。

(三)实施策略不同。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是根据职业发展目标,制订一定职业范围的学习培训、专项技能提高、职场人际关系沟通、企业文化融合等行动计划。大学生处于职业发展的准备期,而新生更是处在准备期的前期,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就业与创业协会等社团活动、主题班会、职业测评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在学习生活和校园活动中采取行动计划。

三、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有计划地实施一定的活动项目,让新生获得体验、领悟,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生活,有意识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以获得最新的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首要目的,强调学生从“做中学”。指导和教育重点要实现两个转变: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实现两个连接:从课堂到校园,从校园到社会。游戏、活动、问卷、测评、模拟等多种形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深入社会、理解社会,加深对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体验,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自主性原则。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成为活动的常态,自主性也自然成为教育和指导的主要原则。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自主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特点,以及新生的专业背景开展教育和指导,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的契合程度。二是学生的自主性。大学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教师引导下新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要想富有成效,必须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把外在的指导、教育和内在的反思、实践结合起来。

(三)综合性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打破了学科界限,不仅以某种知识为中心,而且根据新生的需求,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技能,让新生得到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锻炼。它强调实用性,以提高新生的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和行动计划,着眼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未来职业能力的准备,着眼于从个性特质出发,挖掘和发展自身的潜能。通过多途径的综合性活动,开拓学生思维,促进自我理想的实现。

(四)针对性原则。在全球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时代,我国古老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加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一是要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分类指导。大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专业教育,学生经过大学教育后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每个人的优势所在。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与专业、行业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相结合。二是根据新生个体差异个别指导。即使同一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职业生涯规划最关键的是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在课内,更要在课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前提下提供量身定制的指导。

四、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引导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力量,核心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生涯”、了解“社会”,平衡需求,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决策。

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核心内容是生涯觉醒、自我探索和职业世界探索。一是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如个人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需要和价值观等,通过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四个维度来了解自身条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二是了解职业环境,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学会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就业环境。介绍国外职业分类方法,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就业市场途径和分类,收集职业信息的方法等。三是做出职业决策和行动。教育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影响因素,掌握职业规划的流程与方法,科学决策指导自我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四是形成职业生涯规划书。新生在选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后,设计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分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目标要清晰,要量化,要有明确的目标实现时限,而且要具有可执行性并付诸行动,不能纸上谈兵。

五、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创新

(一)建设一支专家型的师资队伍。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专家型队伍。在以辅导员作为主要力量的前提下,在校内增加从事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教研教师及各专业课骨干教师,在校外增加人力管理专家、企业成功人士和地方人事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一个专家资源库。同时,学校要对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创造条件让他们到企业和咨询中介结构任职或调研,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专业化水平。

(二)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高校要根据学校定位、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系统地设置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系列课程。如浙江师范大学已于2009年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列为必修课,全校2009级新生必须修读这门课程,贯穿四年,一共38个课时,获取2个学分才能毕业。学校从2003年起就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将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并采用灵活多样的“四年一贯制”教学形式,主要是为了顺应当前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全程化。学校目前已建立一支由60余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成立了课程教研室,开展了多次集体备课会和教研活动。

(三)开展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首先,加强信息流动,营造就业文化氛围。在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QQ群、微博等新传媒的独特作用,广泛传递最新的就业资讯和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资料,唤醒新生职业意识。其次,开设职业体验活动。除学工部门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外,还要常规性地举行就业沙龙、就业规划工作坊活动、开设职业咨询日、组建职业与就业发展协会等,使新生在参与中成长、在分享中触动,在行动中提升。最后,建立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方向。②浙江师范大学交通学院在新生教育上打破传统模式,安排新生实地参观了浙江日普电动车有限公司的制造车间,邀请该企业老总与新生面对面交流――谈创业,谈求学,谈人生,分享他的创业经历和人生感悟。走进企业听老总讲创新创业,把新生教育“第一课”放到企业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注释:

①杨菁,邵建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30-131.

②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2):134.

参考文献:

[1]杨菁,邵建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2]罗睿.大学新生健康教育及大学生涯规划.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

第9篇: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一、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规划现阶段的主要特征与问题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总体规划,这其中便包括对公共设施、大型公共建筑等的具体布控。但从本质上说,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其“基本单位”――社区及其发展。学者哈维・佩罗夫在论及城市发展规划与社区文化之关系时,曾强调具有历史因素、城市布局因素以及地理范围因素的社区(及其文化)是整个城市发展规划中的“中心因素”。(Harvey S.Perloff.Planning and the urban community.University 0fPittsburgh Press,1967)而作为社区文化中的重要载体,社区音乐教育的合理规划亦无疑受一座城市的发展规划所决定,并以社区为单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城市发展规划将在三个方面对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规划产生影响,其分别是:1、居民点的规划与发展程度;2、城区广场位置与主要受众群;3、大型公共建筑的布点与发展。而其反映在社区音乐教育方面,则表现为社区音乐教育的场地设置规划、受众群体规划、活动形式规划三个方面。其中,居民点、城区广场与公共建筑不仅仅会对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场地选择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因环境影响的特定人群,及其活动形式而对社区音乐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依此,笔者在进行实地调研时将其细化为三部分,即活动场地、活动人群构成、活动形式考察三大方面。以下,笔者将通过其特征、问题,及解决方案三部分加以阐释。

一是活动场地特征。西安市市内九个区的社区音乐活动多集中于公园(如革命公园、兴庆公园)、广场(如大雁塔南广场)、社区(包括社区服务站,如航天六院社区),另在公共设施周边区域等位置(如省图书馆前的空旷区域)亦有出现,其与国外社区音乐场地基本相近(Sheila Whiteley.Music,Spaceand Place:Popular Music and Cultural ldentity.AshgarePublishing Limited.2005),未产生明显差异。其中,公园与广场占据了社区音乐活动百分比的半数以上,其优势分别在于:西安市市内公园场地普遍较大且秩序井然,可为多种不同类型的社区音乐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支持,比如歌舞、合唱、秦腔演唱、秧歌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广场则可在保证社区音乐活动多样化的同时,突出较大规模群体性音乐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如在大广场上开展大合唱、音乐歌伴舞等多种群体性社区音乐活动,并可保证不同类型的社区音乐活动的有机联系。

二是活动人群构成特征。在阐释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的人群构成特征前,笔者需要强调:现在全国范围内,社区音乐教育的构成人群多以中、老年人居多,而西安市则与此略有不同。根据笔者对市内九区所做的1500份问卷调查显示:其中18-30岁占据总人数的36.7%,而60岁以上却占总人数的16%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较全国而言,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中青年人数相对较多,发展相对均衡。笔者认为,造成西安市与全国范围内社区音乐教育构成人群比例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西安市大学城为周边区域带来了数量可观的青年人群。青年对社区音乐活动的关注与加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音乐教育在西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并为社区音乐活动提供了有机力量。

三是活动形式特征。西安市社区音乐活动现主要以唱歌与歌伴舞为主,器乐为辅。其中唱歌占40%(尤以合唱为主,占到唱歌总比的70%),歌伴舞占24.7%,而作为展现社区音乐活动多样性、丰富性的器乐合奏仅仅占到12-7%。

而根据以上三个主要特征,笔者认为,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在发展规划中面临几个突出的不足,以下进行具体分述。

第一,活动场地狭小。场地问题是笔者在进行调查活动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39.3%的群众认为,场地问题是限制社区音乐活动的首要问题。而在笔者对西安市广场、公园等主要场地进行大范围调查时发现,大部分场地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与监督,因此出现了局部滥用,规划失当,最终导致部分活动因场地狭小无法开展的情况。而在以社区为单位的小型活动场地(如社区绿化带附近或社区内体育活动区域)中,则主要因场地噪音大、场地活动不适宜(如在体育器材旁)等问题,导致活动无法有力开展等问题的出现。

第二,活动构成人群亟待扩展。西安市社区音乐活动虽基本保持了青年与老年的活跃度,但中年群众的匮乏则较为突出,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断档。另外,各年龄阶段因缺乏有效沟通,亦出现了社区音乐活动各年龄段人群相对分离的状态。

第三,社区音乐教育缺乏有力的组织者、教育者与联络者。根据调查显示,在受访对象中,25%的群众认为,社区音乐活动缺乏有力的带头人是影响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而从西安市各社区音乐活动的集成联系,大型活动开展的内容上看,因缺乏有力组织者而形成的弊端亦清晰可见,比如社区展演、社区联合活动等总体数量稀少。此外另一问题是,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虽有数量可观的青年人群,但起中坚力量的青年人群却并未活动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与活动深度,另外,如第二点所言,青年人群因在审美趣味、活动形式上与老年人存在分野,而又普遍未担任活动的领导者或引导者,所以使社区音乐活动开展时面临更为严峻的现实情况:组织不力、深度不够。

第四,社区音乐活动形式单一,终身教育的目的性不强。经笔者调查发现,在西安市社区音乐活动中,唱歌与音乐舞蹈伴奏占据了半成以上。而在唱歌与歌伴舞中,网络歌曲占52%左右,其中亦不乏粗制滥造的网络糟粕。而体现西安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秦腔、碗碗腔活动,蕴含秦风秦味的民族器乐合奏等,却仅占10%左右。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庸俗网络文化在社区的泛滥,亦对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有效领导群众开展活动,引导群众深入地方特色应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五,社会资源介入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经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对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产生影响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市区文化单位、民办音乐培训机构、音乐厅以及剧场、各大学中的音乐学院以及音乐系等。但以上各环节现却普遍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可概括为:市区文化单位并未对社区音乐教育提供必要的场地帮助、民办音乐培训机构则普遍存在与社区关系不强,活动开展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而音乐厅与音乐学院,则因宣传问题,而与社区音乐教育中的普及教育目的大多失之交臂。笔者以西安音乐学院与西安音乐厅为例。西安音乐学院在每年的4-6月毕业季都有大量的学生音乐会,但因学院定位与音乐会宣传问题,导致在周边社区的影响力明显不足,致使周边社区群众对音乐学院场次多、质量高的音乐会置若罔闻,调查显示,在西安音乐学院周边三个社区市民抽样发现,对本月西安音乐学院免费音乐会有一定的了解的市民仅有8%左右。西安音乐厅的问题亦比较突出,据笔者调查发现,自去年年末,西安音乐厅驻厅乐团西安交响乐团共有公益演出达8场之多,并在周边社区、超市、大学、广场均有涉足。但因交响乐团本身定位、宣传存在严重不足,导致群众参与人数、群众反馈人数均不足,与其投入未能形成正比。

二、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规划方案

经笔者对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的构成体系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审视发现,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规划可划归为三个梯度,其自上而下为:政府的总体规划、社会各资源介入以及社区音乐教育自身的科学管理三个方面,而将三个方面细节化、统筹化,则是实现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规划的三个要点。另外,在连接以上三个重要因素中,依托于网络方法的平台构建亦不可忽视。以下,笔者将进行具体分述。

第一,政府合理规划。学者埃里克・利维腾・里德等人在论及政府的社会角色时,曾强调其在社区文化中应起资金支持、拉动积极性等直接与间接作用。(Eric Leviten-Reid,TheSocial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Institute of social policy.2003)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认为:政府在社区音乐教育中,除去以上二者,还应保证地区本身特色以及统筹各区域之间的关系等作用,即形成资金支持一统筹支持一精神支持三个相互维系的纽带(即带动群众积极性)。依此,政府的合理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定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考虑社区活动的场地大小与周边环境(包括社区音乐活动),规划合理的群众活动区域,突出不同社区及公共区域的功能与作用,并根据社区网与广场、公共建筑为开展利民活动储备积累;2、为社区音乐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包括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如音乐教育讲座、音乐晚会筹办)、社区与社区间联动性质的交流与表演、社区音乐活动落实监督以及反馈三大方面;3、作为社会各资源与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中枢”,政府应统筹协调发展,保证先进社区的带动性与各社区之间的协调性;4、依托城市大学城特色,将“社区”与大学社区之概念相结合,以为社区音乐教育提供必要的场地支持,活动安排,并为社区音乐教育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安排,从而打破现有西安市社区音乐活动在年龄、认知等方面的壁垒,进一步实现社区音乐教育的共通性;5、突出西安市本土特色。根据不同的社区单位、社区主导人群有效地引导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将其与城市的发展主题、实时文化宣传内容、以及西安市本土特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在社区开展社区音乐教育实时展播、社区音乐活动内容主题更新介绍、在新主题下的社区音乐活动实践等内容,以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社区文化内容。

第二,社会各资源的多元介入。以多维审视的角度观察即可发现,社区音乐教育本身便处于一个复杂的交叉地带。学者黛比・罗威尔在论及社区音乐教育的多维性时曾认为,社区音乐教育本身便是介于社区、学校、大学、艺术小组等交叉的多维地带。(Debbie munity Music Today.NationalAssociation for Music Eduction.2012.)依此,笔者进一步认为:罗威尔所言及的交叉范畴还可以外扩,比如将市区文化馆、少年宫、音乐厅等划归在内,而这种多元介入,亦必会在具体规划中进一步繁荣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其具体内容应包括:1、充分利用专业院校――如音乐学院以及各大学音乐系的专业人才,将其以勤工俭学、大学生走入社区公益活动等形式与社区相结合,其目的在于,将西安市大学城这一特色与社区紧密相融,努力寻找符合大学城特色的多元社区音乐文化,并拓宽社区音乐教育在西安市群众中的受众群体。另外,通过年轻的专业人才的引入、融入、领导三个环节不断加强其归属感,为社区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中坚力量;2、高雅音乐与社区音乐相融合。首先应打破许多群众的认识误区,即高雅音乐与社区音乐并非一对相悖的概念。由此,再将音乐学院与音乐厅的诸多公益性质的音乐会、讲座与社区音乐教育相融,从而突出社区音乐活动终身教育的目的。在音乐学院与各大学音乐系的音乐会中,应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如在周边社区及时张贴近期音乐会海报、在社区音乐教育开展的同时对音乐会曲目进行趣味性讲解、在音乐会结束后及时与社区群众进行交流,此三环节将贯彻音乐会开始一进行一结束反馈三个环节;音乐厅公益音乐会的开展应注重其宣传实效,比如广泛开展音乐会会前讲座,普及高雅音乐的低门槛;交响乐团的公共演出应注重演出前的宣传环节,比如线上的微博宣传、西安市门户网站宣传、线下社区的海报张贴、社区宣传等。另外,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将学校、音乐厅结合,实现社区内资源的合理优化,以及开展多种活动的可能;3、民办音乐培训机构与社区联动。民办音乐培训机构具有其他形式所不具有的灵活性、多样性。依此,可充分将其与社区活动联动,通过公益培训、以社区为单位的公益演出等实现培训机构与社区活动的双赢。

第三,社区音乐教育自身的科学管理。笔者认为,一个合理的社区音乐教育模式,应包括:领导者一引导者一联络者一参与者四部分。其中领导者负责活动的组织与筹划、引导者为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与教育提升空间,联络者作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纽带而不可或缺,而参与者则为社区音乐教育的主体。其科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组织的有效性。每一个社区具体的音乐活动都应至少有一个领导者,其任务是根据活动人数与活动内容,制定有效的活动规划日程,并对活动效果进行监督;2、活动内容开展的有效性。活动的引导者即起到每一个社区音乐活动老师的作用,从而保证社区音乐教育内容的先进性与教育性;3、活动开展的广泛性。不同社区之间应有专门的外联负责人维持各社区基本情况的汇总,并实现各社区之间的有效互动,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区域性活动,如社区音乐活动展演、社区音乐活动交流等;4、活动开展的目的性。社区内各活动应加强联系,针对社区场地制定不同的社区音乐活动内容,实现场地与社区活动内容的有效利用;5、活动开展的地域性。经笔者调查发现,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活动地域特色较为浓厚,并保留了丰富的地方戏曲、器乐、舞蹈表演,甚至部分社区出现了多元混合的趋向。而突出地域特色,则既需要社区内成员的宣传与引导,以扩大活动的受众群体,又需要社区活动本身质量的提高,以不断提升社区音乐教育的活力;6、社区音乐教育的团队意识,即将以上四个构成部分――领导者、引导者、联络者、参与者紧密结合,突出各自的分工以及整体的连接性,从而实现社区音乐教育之基本单位――团队自身的科学管理。

第四,依托网络技术,打造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规划的新平台。其内容主要包括:社区音乐教育门户网站的搭建、对社交网络平台的关注与进入两大方面。国内社区音乐教育的网络化覆盖尚处在初级阶段,门户网站并未建立,而只在类似于中国音乐教育网(网址:http://)的子版块社区中得以体现。而在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网站的建设已日臻完善全备。比如世界知名的社区音乐教育网站:社区音乐教育网(网址:http://.au/Drograms/community-music-online)。该网站不仅与几大知名的社交网络平台采取联动策略(如Facebook、Youtube、Twitter),亦拥有完整的网络版块建设――社区音乐教育新闻、获奖、事件分析、不同年龄段活动入口等,从而可供我们建立地域性特色的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模式提供经验。此外,正如上文所言,对社交网络平台的进一步融入是势在必行。学者弗罗里・安塞尔等人曾强调,依托于音乐类试听网站与社交网站等几个方面,则能使互联网成为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中心与“地球村”。(Juan M.Tirado,Daniel Higuero,Florin Isaila,Jesus Carretero.Analyzingthe impact Of events in an online music community.CarlosⅢUniversity.2011)依此,笔者进一步认为,应突出不同音乐社交网站的作用,以实现资源的最大优化。如在社区音乐教育的音乐采集上,主要针对音乐试听网站,而在社区活动的组织、宣传上(尤其是在尚无法建立大型门户网站的前提下)可利用社交网络中的微博、小站、网络社区与成员进行进一步交流、切磋,实现线上宣传、线下连接之用。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