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精选(九篇)

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

第1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民间信贷 政府规制 博弈模型

一、引言

在“二元化”金融市场模式下,正规金融与民间信贷间是一种互为补充关系。然而民间信贷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在解决中小企业信贷的同时亦带来种种问题,扰乱中国金融市场。在政府干预性市场经济体制下,采用合适的政府规制是解决中小企业民间信贷问题和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途径。

由此,本文先对我国中小企业民间信贷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中小企业民间信贷问题,构中小企业、正规金融在无政府规制下的供需博弈模型,并分析博弈结果。进而进行模型的修正,构建不同因素政府规制下正规金融的博弈模型,从中找到为使正规金融合理优化的途径。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在当今中国宏观环境下,对正规金融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政府规制的弹性小、难度大。而民间信贷的发展与管理空间大,具有合适的政府规制弹性。由此逆向得到作为其互补关系的民间信贷的影响因素。文章最后对中小企业民间信贷政府规制问题给出建议。

二、我国民间信贷现状分析

(一)民间信贷繁荣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国有制改造以来,国有企业规模占优势,中小企业量规模小,政府对金融市场严格把控,中国长期维持正规金融的单极化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的深入实施,对外开放的深化实行,一大批私有制企业陆续建立,过往的金融抑制促使民间信贷活动的再一次活跃起来,中国金融市场“二元化”格局逐步建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小企业数量与规模逐步扩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渐加深。中小企业因发展的需要对资金借贷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由于中国国内的金融抑制,正规金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资金借贷的需要,由此,中小企业民间信贷市场迅速膨胀、繁荣,“二元化”的金融市场模式最终形成。

(二)中小企业民间信贷现状

中小企业由于数量多、产值占GDP比重大、解决就业规模大,使得中小企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从金融危机爆发到欧债危机,欧美市场迅速萎靡。由于作为中国第一、第二大对外市场的欧盟与美国市场的疲软,使中国订单锐减,中国实体经济遭受重创,也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受阻。再加上美国一再实行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国内为稳通货膨胀而实行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正规金融银根收紧,贷款门槛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生存更是雪上加霜。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中小企业急需资金用以“翻身”,而金融市场上充斥的大量资金需求与融资渠道的缺乏,刺激了中小企业民间信贷规模的膨胀。

三、中小企业民间信贷完全信息博弈模型

(一)模型的假设与选取

1、模型的基本假设

①博弈模型中的决策主体符合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即作为经济决策主体的中小企业及正规金融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②博弈模型中的决策主体是风险规避者,即在博弈过程中会选择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最优决策。

③中小企业信贷额度较小、偿还期较短、模型使用单利计息法计算。

④金融市场属于完全信息博弈。

2、模型符号的确定

中小企业为E,正规金融为F(完全信息模型中指正规金融,非对称信息模型中指民间信贷机构),中小企业贷款额为 m,贷款利率为r,贷款期限为t,中小企业贷款再投资收益率为b(br),政府规制变量为X,正规金融政府规制变量成本为 X1,中小企业政府规制变量成本为X2,正规金融执行政府规制变量成功的概率为P。

(二)无政府规制下正规金融的静态博弈模型

基于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理论与模型的假设可得无政府规制完全信息下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间的支付矩阵如下[1]:

图1:无政府规制完全信息下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间的支付矩阵

从上图的博弈支付矩阵中我们得知,当正规金融放贷,中小企业还款时,双方均获益,,达到帕累托最优;当正规金融放贷,中小企业拒绝还款时,正规金融受损,中小企业受益,;当正规金融拒绝放贷,中小企业还款时,双方都受损,;当正规金融拒绝放贷,中小企业拒绝还款时,双方收益为均为零。

由理性人的假设可得知,在无政府规制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最优选择为拒绝还款。在完全信息假设的博弈下,无政府规制的纳什均衡解为(拒绝放贷,拒绝还贷),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存在政府规制下的动态博弈模型

1、模型的构建

政府规制以维持整个金融市场稳定为前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实现中小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对引入的政府规制变量 进行探讨,找出影响正规金融的影响因素,作为之后政府规制建议的基础。构建政府规制下正规金融博弈模型如下:

图2:政府规制下正规金融博弈模型

对模型进行分析,由逆推法,对④时期进行分析得,正规金融执行变量条件的约束条件为:,即。对③时期进行分析,在正规金融执行变量条件基础上,要使得中小企业还款的约束条件为:,即。由此可得,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动态博弈的均衡区间为:

2、模型的分析

(1)当时,金融机构会选择执行变量条件,中小企业亦会选择还款,此时,双方动态博弈结果为(放贷,还款),达帕累托最优。

(2)当时,金融机构会选择执行变量条件,然而中小企业仍然会选择不还款,但与引入政府规制前相比,金融机构遭受的损失会因执行变量条件而降低。虽然博弈会发生(放贷,不还款),但动态博弈的最终结果是趋向(拒绝放贷,拒绝还款)。

(3)当时,金融机构选择不执行变量条件,中小企业选择不还款,动态博弈结果为(拒绝放贷,拒绝还款)。

显然,要想达到(放贷,还款)的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引入政府规制,并且金融机构对政府规制因素执行成功的概率值P的大小是决定其博弈选择策略的关键因素,由此我们得到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对政府规制变量条件进行分析。

3、对变量条件的讨论及分析

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现状,变量条件主要包括法律、监管及信用三方面。对正规金融来讲,法律成本主要是诉讼费用及时间成本;审查主要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可靠担保,进而审查成本为追索费用;监管成本主要为贷前贷后的相关监管费用。

上边分析可知,由得到(还款,放贷)最优决策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可得到政府规制的影响因素为。由现实情况与模型假设可知中小企业借款额度较小;期限少;而在我国宏观环境下,正规金融的利率变化幅度弹性小,规制效果不明显;而同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贷款相比,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的法律、审查、监管成本相对高,且规制可行性低。而影响正规金融中小企业信贷的因素也是其作为互补关系的民间信贷的影响因素,而民间信贷由于其游离于国家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特殊性具有很强的政府规制弹性,政府可行性强。

四、中小企业民间信贷政府规制建议

通过上文对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到影响中小企业民间信贷的因素,继而从宏观角度出发,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对中小企业民间信贷政府规制提出以下建议。

(一)放宽民间信贷对利率的自,允许合法的民间信贷以高出正规金融的放贷利率对中小企业进行放贷,且民间信贷对放贷利率的设定具有相对自,允许民间信贷与正规金融在金融市场上进行直接竞争,国家仅需在独立监管体系范围下进行监控、预警与调节。这样既可以保证民间信贷持续发展的前提,又可以刺激正规金融通过放贷利率优势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的业务规模,解决民间信贷问题的同时,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完善对中小企业民间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监管与诉讼环节,降低诉讼成本,加深惩罚力度,确保中小企业的还款力度,从而降低中小企业民间信贷风险,维持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规范对中小企业民间信贷的监管,对中小企业民间信贷风险进行预警[2]。建立独立于正规金融监管体制下的包括民间信贷在内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对每年度合法化的民间信贷运营规模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市场变异动态,对民间信贷机构及中小企业发出预警,减少金融风险,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完善诚信体系的构建,将中小企业民间信贷纳入诚信体系,对具有良好借贷信誉的中小企业给予政府担保,促使其能够以更低的借贷利率从正规金融获得同等额度的放贷,进一步刺激中小企业间的长远发展规划的重新评估,保障中小企业的还款力度,降低民间信贷风险,从而稳定金融市场。而对于信贷信誉低的中小企业,亦会给民间信贷方提供信息,令其作出高利率高风险放贷或拒绝放到的最优决策。

参考文献:

[1]郭秋霞,张琳.中小企业融资博弈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103-104

第2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我国现阶段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73亿,使用率提升至35.6,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前进,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共同推动了中国网民规模增长,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电子商务这种以互联网为载体连通实体经济的商业模型,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扩大销售空间,从而使其在转型发展这个环节中获得更大话语权。一是我国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信息资源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为企业搭建了广阔的信息平台。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我国现阶段拥有网民超过4.85亿,3O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58.1,接近网民总数的2/3;我国网民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大专及其以上的占网民总量的22.2,高中的占33.9,网民较高素质是中小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有利条件;我国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网民规模达到3.9亿人,网民上网非常方便,很容易获得网络信息和资源。庞大的网民数量及网民方便的上网条件为企业针对网民开展网络营销提供了机会。二是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平台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信息收集成本、传递成本、交易成本等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灵活性也在增强,中小企业规模小,很容易根据市场信息调整经营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三是电子商务巨大的市场规模。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到2On年6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73亿,使用率提升至35.6,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4万亿元。庞大的网上购物群体和巨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电子商务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不仅是一个信息平台,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交易平台。交易平台的主要方式是如今流行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随着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必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竞争力。

第一,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不仅适合于大企业适用,而且对众多中小企业也非常有利。

第二,电子商务使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使中小企业随时掌握顾客和市场的需求,缩小业务的成本,降低贸易管理成本,改善服务质量,加快资金流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电子商务促使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态势,使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也能在较大范围内发挥其灵活机制的竞争优势。

三、山西中小企业抢占面对汹涌的互联网浪潮,山西省中小企业应尽实现自身的突破和转型,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最新互联网技术帮助传统企业快速搭建行业营销平台,互联网营销成为许多中小企业跨越发展的很好途径

(一)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已成为必然

企业网站是企业通向世界的一扇窗户,面对发展困境,我省的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已成为必然,网站的建立可以给中小企业经营带来新的价值和利益。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展示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员工活动等信息,介绍企业技术实力、专利、获奖等情况,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高。企业网站也是一个交互式的、一对一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网站方便快捷的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互动,在为客户服务的同时掌握客户需求的变化。

(二)自建行业门户网站是传统行业互联网营销的新趋势

让我省的中小企业自己搭建行业网站平台已是大势所趋。形成优势企业自建行业网站模式,这种模式把电子商务、行业网站、企业产品推荐结合到自建的电子商务平台中。中小企业逾越技术瓶颈,快速建立起网络营销的平台,让网络与企业的传统经验和资源结合,达到最佳营销效果。如我省“山西醋业网”的开通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第3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一、企业与市场的共生关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特瑟罗教授曾指出,全球型的大企业和缝隙企业(Niche Player)是当今全球竞争中最有效率的两种企业组织形式。这种在企业规模上的两极化趋势,产生了经济全球化中所谓的“哑铃经济”现象。国内有些学者(例如黄桂田)根据现实中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同时扩大的现象,否定科斯关于企业是为节约交易费用对市场的替代的观点。认为科斯理论逻辑与现实相背离,企业与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其实这种观点无论从方法上看,还是从结论看,都是值得进一步推敲的。

科斯把企业和市场看作两种可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把交易费用看作是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原则。这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即把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进行比较,来说明企业的性质和企业的边界。其实,科斯强调企业与市场相互替代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它们之间的互补性。企业与市场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既有相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统一的一面既体现在两者相依存而存在,又体现为在协调作用上的互补性。

企业与市场的共生和互补关系可以表现在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的关系上,但是不能反过来,仅仅从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的关系上来判断企业与市场间的互补关系 。从静态观点来看,即一个经济体系的经济活动总量不变时,在企业组织内部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增加,便意味着由市场机制协调的经济活动的减少。或者相反,如果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是企业组织协调经济活动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那么就意味着市场的规模相对于企业规模而言会加大。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之间因而就是一种此消彼涨的关系。从动态角度来分析,则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由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企业替代市场的发生不一定会使市场的范围萎缩。在发生企业对市场的替代时,原来由不同企业间通过交易来完成的经济活动,被“内化”到同一个企业之中。这的确会引起市场关系的减少。可是,经济活动总量迅速增长,更多新的经济活动源源不断进入市场,推动着市场关系的发展,有可能使市场规模与企业规模同时扩大。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以麦当劳为例,全世界119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26800多家餐厅。自1990年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至今,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40多个大中小城市开设了260多家餐厅。麦当劳在全球分店的增加,直接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市场交易活动量也是增加的。抛开分析上的“企业与市场”两分法,可以看到,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一类被称为准市场或中间形态的组织形式正日益显示出其优势,如企业集群、战略联盟、虚拟企业和物流公司等等。这类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后,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原来由传统企业进行的经济活动。

第二,从经济存量调整的角度看,各种兼并与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简称M&A,)所导致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市场的交易量下降。兼并与收购实质上都是一种企业产权的交易,会引起股权所属关系的变化。兼并企业获得被兼并企业的全部业务和资产,并承担全部债务和责任。被兼并企业作为经济实体不复存在,这意味着原来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被兼并后的企业所取代。而收购企业通过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票达到控股,只以控股出资的股金为限承担风险。被收购企业的经济实体依然存在,这就意味着被收购的企业可以继续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和法人单位进入流通领域。由于自身股权关系的变化,被收购企业不得不在总体上服从收购企业的战略性安排,体现为被收购企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加大创新的研发工作,通过与收购企业之间形成经验共享和互补效应,进一步获得规模效益,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和交易的能力,市场交易量因此而加大。所以,从整体上看,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市场交易规模的减小,即使在兼并的情况中,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即兼并后的续存企业由于竞争优势地位的加强,进入新行业新市场障碍的减少,或者实现了多角化经营,使得在市场上的交易行为日益活跃,交易总量甚至大于兼并前各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交易量总和。下表简单概括了以上各种情况。

表1 企业与市场规模变化及关系一览表

静态

企业替代市场

企业规模扩大

替代关系

市场替代企业

市场规模扩大

动态

(新的增量加入;原有存量的调整,以并购为例)

经济总量加大,企业与市场规模同时扩大

互补关系

中间形态的组织出现,承担一定的经济功能,广义上的市场替代企业

替代关系

收购情况

企业规模不变或扩大,市场规模扩大

互补关系

兼并情况

企业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减小,或扩大,或不变

替代关系

注:表中最后一列代表的是在每一种情况中,企业与市场之间主要的代表性关系。

以上分析表明在经济增长时期,企业替代市场不一定会使市场的范围萎缩,所以不能仅仅以企业与市场之间规模的变化来证明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并进而否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替代关系。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始终是动态的,其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和市场两者之间基于各自力量对比而形成的替代过程。而且这一替代过程也是动态的,可以是企业替代市场,也可以是市场替代企业。在共生关系的条件下,两种替代现象或者说替代趋势也可以同时发生。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现展特点就体现在这种替代关系的演变上,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又表现为一种新型的超市场契约关系。

二、市场替代企业与企业替代市场并存的内在一致性:费用最小化

科斯及其之后的学者都倾向于研究企业替代市场的趋势。这是因为在工业化时代,企业替代市场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可是近几十年来,现实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是国际兼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强强联合,大公司战略越来越被视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又使企业的平均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开始把原来一体化企业中的某些生产环节外包给专门的制造企业加工生产,而自己只从事产品的研制、开发、设计、市场研究和营销。物流公司、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也不断发展。也就是说,现实中存在着兼并与分裂并存,一体化趋势与非一体化趋势并存的现象。这就要求经济学者,不仅要研究自科斯以来大家就关注的“企业替代市场”的现象,更要研究现实中越来越重要的“市场替代企业”的情况。

市场替代企业与企业替代市场这两种现实中并存的、看似相反的趋势,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的这种市场交易行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相互交换信息、相互作用的市场关系,而是一种在新经济条件下,基于分工的细化形成的一种紧密的、互相协调的关系,节约了在市场交易的成本和其它相关的费用,所以市场机制重新替代企业后在生产上是有效率的。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节约了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相关费用。如企业之间分工的细化需要企业之间加强交流与协作,而交易各方由于持有的信息分散,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导致的彼此不信任现象,虽然可以借助于法律来规范双方行为,但无疑增加了交易的难度和潜在的费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通信联络,缩短了企业之间在信息持有上的差异。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便捷地实现信息交流,增加沟通来了解对方,以缓和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明确各自责任增加相互协调,弥补正式契约的不完备性,从而实现一种企业之间的默契或隐含契约。另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存在一个判断合作方劳动贡献的问题,即如何确定其劳动产品或服务质量及其相关定价的“测度问题”。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保证了行为的规范性,减少交易时的考核困难和相关测度费用。例如条形码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使相关企业了解物流的变动情况;自动分拣机、自动化立体仓库、信息处理通讯自动化都有助于现代配送中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库存和成本,并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防止货物串换,保证货物来源正宗,进而也大大减少了道德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交易风险。所以,技术手段提供的监督控制越来越多地替代了科层组织的监督控制,组织本身也依靠先进技术的运用发育为更为成熟、完善的市场主体,它同时提供了更加便于交易的对象,因而组织之间能够发展起有效率的市场交易关系,以代替科层组织内部关系。

第4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规模经济;电子商务;企业规模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2―0001―05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可分为两类,即企业水平上的内部经济和行业水平上的外部经济。以下将重点对内部经济,即企业规模经济进行探讨。内部经济指单个企业水平上的报酬递增,即厂商通过自身生产规模扩大,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平均成本,从而获得规模报酬。较大规模的厂商能更好地克服技术设备的不可分割性,使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某些管理费用并不随生产规模同比例增加。

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在《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中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DS模型认为,从生产者方面来讲,由于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因此产品的品种越少越好;从消费者方面来讲,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因此产品的品种越多越好。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冲突:消费者要求产品的品种越多,而生产者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条件下,生产规模就会缩小,导致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及价格上升,但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市场竞争能使这种两难冲突达到一定的,或是一种次优的均衡:每一个生产者都去生产一种差别性产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和廉价的消费需求,又能使生产者本身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利益,从而形成某种垄断竞争的局面,结论是一个统一的规模扩大的市场更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使这一两难冲突的解决空间增大。由于国际贸易能使市场规模延伸并覆盖整个世界,使更多的人有更多机会消费更多样化和更廉价的产品,因此能更容易地达到均衡。

DS模型从专业化生产的视角较好地解释了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但是并没有考虑交易费用的影响。实际上,规模化生产势必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或内部交易成本,产品的多样化势必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的加大,最终会减少消费者偏好达到均衡。

制度经济学正是引入交易费用来进行企业规模经济分析的,当更多的交易由一个企业家来组织时,交易似乎将倾向于既有不同的种类也有不同的空间位置。这为企业扩大时效率将趋于下降提供了一个附加原因,即:倾向于是生产要素结合得更紧和分布空间更小的创新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倾向于降低空间组织成本的电话和电报的技术变革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一切有助于提高管理技术的变革都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

美国制度经济学家科斯(R.H.Coase)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人们实现同一功能的具有相互替代性的制度安排。当企业内交易的边际成本与市场中交易的边际成本相当时,企业与市场之间达到均衡。假设Cm代表市场交易总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Cm下降。假设Co代表企业内部组织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Co递增。企业边界应确定在Cm与Co形成的总成本C的最低点Tm上(图1)。

图1 交易成本与企业边界

为了确定企业的规模,不得不考虑市场成本(即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和不同企业家的组织成本,而后我们才能确定每一个企业生产多少种产品和每一种产品生产多少。在边际点上,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或是等于在另一个企业中的组织成本,或是等于由价格机制“组织”这笔交易所包含的成本。经营意味着预测和通过签订新的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规模取决于,企业中的组织成本和价格机制“组织”这笔交易所包含的成本(交易成本)的均衡。

与在工业社会中发育起来的规模经济不同,在电子商务下,以信息网络为媒介,不但使各产业之间完全不同的技术相互联结,不断产生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而且在生产和销售上出现了产业间相互渗透与企业结盟,从而出现了兼业化、融业化的趋向,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纷纷开展跨产业的多角化经营,拓展其经营范围。扩大范围之所以能产生经济效应,可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梅特卡夫(Metcalfe)法则,它的本质是网络外部性。如果一个网络中有n个人,那么网络对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这样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n*(n-1)=n2-n成正比。网络价值同网络的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这样的效率增长与旧经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收益递增定律。因此电子商务使得具有“资源”优势的企业追求收益最大化在横向和纵向上不断地扩张规模。这也可以揭示跨国公司、企业联盟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进而部分地解释了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成因。二是网络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网络经济是一种边际收益递增的经济,或者说具备了范围经济性的特征。网络经济边际成本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网络经济具有累积增值传递效应,可以获得一般的投资报酬,还可以获得信息累积的增值报酬;网络信息系统具有信息的自动记忆和自动生成功能,规模足够大的情况下,信息的来源就会变成自发生成或自然而然地产生,并且在网络内自动整合,甚至生成层次更高、价值更大的综合性信息;网络经济中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连带外部正效应;网络经济具备明显的创新效应。三是未来预期效应,由于电子商务超越时空的特性,企业将未来预期纳入规模经济考虑范围,企业规模的确定有“静态”向“动态”因素转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知识和信息愈来愈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生存方式,它从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委托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等方面降低了企业成本,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降低了企业进入门坎。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知名度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大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广泛的市场影响来提高知名度,反过来企业利用其较高的知名度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电子商务使规模差距的竞争变得微不足道,中小企业可与大企业在较为公平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在网络这个载体上,企业可以不分大小,用大体相同的费用在网上电子公告,平等地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开展经营活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通过提高市场效率和市场透明度减少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程度,通过提高管理和交易效率、降低管理和交易成本、“拉近”服务距离影响着企业的规模。由于企业的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下降,使企业总成本――企业规模相关曲线水平化,以至于由“成本均衡”或边际成本确定企业规模的解释力大大降低,有可能出现企业规模的不确定性,而由于企业的性质、客户群体的不同或者其他因素(如:竞争)的干扰而出现企业规模发展的不

确定性的概率在加大。这一特性有助于解释电子商务时代企业规模结构的两极化趋势,即具有“资源”经营优势的大企业、跨国公司能突破组织管理机构等方面的约束向更大规模发展,也使具有个性化、灵活的小企业摆脱了市场中面临的许多不利因素,焕发出勃勃生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倾向,即企业的规模扩张和规模收缩相互交织,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在强化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获得了高速的发展。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特征愈来愈明显。

二、电妇商务下企业规模的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电子商务的兴起促使企业规模结构向两极化发展,即具有资源或经营优势的大企业与具有灵活和个性化优势的小企业大量并存。为了检验这一理论判断,笔者将对企业规模和电子商务的相关性作一个计量检验,若检验结果能够表明电子商务对企业规模(大、小)有显著性作用,则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说得证。若不能得出上述结果,则本文提出的理论判断是否成立便值得怀疑。

根据待检验假说,我们的计量检验包括世界100强企业平均规模(收入)与世界信息化平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美国20人以下企业总量与美国信息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以衡量电子商务对企业规模变化的影响作用。

1.样本国家、变量及数据的选取 根据待检验假说,我们选取了世界100强企业平均规模、世界信息化平均水平、美国20人以下企业总量、美国信息化水平作为样本空间。我们选取世界100强企业平均收入作为大企业规模的变量;在选取小企业规模变量时,由于没有找到小企业平均收入或资产规模的有关数据,因此选取电子商务发展较为发达的美国作为样本国家20人以下小企业总数作为变量;分别选取世界和美国的信息化水平作为电子商务的变量,以互联网普及率(用户数/万人)作为信息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我们的观察期为1995~2004年的10个年份。所有数据的来源为http://www.census.gov/网站、《世界经济年鉴》各期、《INFORMATION ECONOMY REPORT》(原名:E-COMMER CE AND DEVELOPMENT REPORT)各期。

2.模型设定 模型I:AV100=a0+a1WINFO+

其中,AV100为世界100强企业平均收入,WINFO为世界互联网普及率,其余为待估计参数和误差项。

模型Ⅱ:U20TN=β0+β1UINFO+

其中,U20TN为美国20人以下小企业总数,UINFO为美国互联网普及率,其余为待估计参数和误差项。

3.估计结果

运用统计软件Eviews3.1对上述模型进行OLS估计,结果如下:

模型I:AV100=483.8728407+0.1 376866241*WINFO

(8.232)

R2=0.894 R2=0.881 F=67.769 模型Ⅱ:U20TN=6447.80257+0.09917661551*UINFO

(15.157)

R2=0.966 R2=0.962 F=229.748

回归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分别对大企业规模和小企业规模有显著的正效应,从R:,R2,F统计量表明,本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规模的决定因素有“成本均衡”转向“资源(创新、知识和资本)均衡”、“静态”转向“动态”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企业规模向两端牵引,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得到有效的协调统一。实证检验的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和观点。

从该结论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策在支持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的同时,应注意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培育。大企业(集团)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资本规模的扩大,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资源”优势的整合和培育,减少内部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适当加大R&D的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而相对于大企业(集团),中小企业有着资金不足、技术人员缺乏、信息化水平低等劣势,政府应在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领域给与重点鼓励和支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加快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使得中小企业方便、平等地获得相关“资源”,推动和激励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扶持服务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商务效率,推进经济和谐全面的发展。

第5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厘清;小微企业;集群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3

一、引言

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机制完善的影响,小微企业已经从技术壁垒低、资金需求少、劳动力密集和市场需求弹性较大传统行业进入到新兴产业、现代服务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等,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自身信息不透明、资产规模小和发展前景不明朗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发展中受到诸如融资、成本、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和限制(申月,2013;李俊江等,2015)。

近年来,小微企业、政府和社会等都在积极探索小微企业有效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以期解决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难题,而小微企业集群发展模式作为正在被积极探索的途径之一,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产业集群是一个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组织网络(吴德进,2004),受到区域的地理空间、生产要素、政策干A、市场交易成本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由于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和内部高效分工的作用,产业集群降低了进入壁垒,如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市场壁垒等。同时,信息技术人性化的商业普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互联网经济时代。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市场交易活动的交易空间、交易成本、交易时效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李海舰等,2014),促进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市场竞合中不断创新,以至于在商业企业、工业企业、金融企业、医疗企业和教育企业中出现一批“小、精、亮”的小微企业集群或产业园。

然而,作为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集群往往是受到生产要素优势和政策干预影响而形成的,并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驱动优势,所以在发展和治理的过程中并不能简单的照搬,要有所取舍。而且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的成本比较优势已不再突出,新的“制度红利”效果还未充分挖掘。因此,在推动中部区域内小微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新问题或旧问题翻新的困境。本文拟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厘清小微企业集群发展的若干问题,以供参考。

二、小微企业集群发展若干问题梳理

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结构需要适时有效的进行调整和优化,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小微企业集群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经济发展日益深化的今天,移动、社交和数据三方面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制度和商业规则出现新的内容和方式,多变而灵活的小微企业在生存空间和运作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针对小微企业集群发展的交易成本、融资、区域品牌、承接城镇化发展转移的人口、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转型和小微企业集群治理理念转变等问题进行梳理和解释。

(一)小微企业集群发展中交易成本问题

小微企业集群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这里的交易成本可以分为集群外部因素造成的外部交易成本和集群内部因素造成的内部交易成本两部分。

因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般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小微企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的干预角色至始至终都存在,而且在集群发展遇到“锁定”效应时,政府的干预又变的尤为重要(龚丽敏等,2012),这表明小微企业集群受到政策影响比较显著。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讲,任何制度的实施均是产生成本,在现有的研究中制度成本可以分为三类:法定成本、生产要素成本和市场反应成本(周其仁,2016)。法定成本主要是指税收和社保。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得到消减;但是员工众多和社保比重大依然是小微企业难以应对的问题之一,以至于在小微企业的运营中直接放弃员工社保的缴纳,这导致小微企业难以留住核心技术人才,最终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生产要素成本是小微企业获取各种生产需要的要素的费用。这里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设备、技术等需要从集群外部获取的部分。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小微企业只能被动的接受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价格,并且部分要素的市场化运作依然匮乏,如土地、资金等要素(人民日报,2016)。市场反应成本是指小微企业面对市场商机而采取行动所需要隐性和显性成本。如区域内市场成熟度的培养、配套资源的制约等,这部分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比较大,牵涉到政府、社会和公众等多方。

小微企业集群内部交易成本主要是集群内的小微企业之间进行中间产品交易而产生的费用,集群内部小微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和外部市场交易相比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集群内部的交易各方可以有效、便捷的获取相关的交易信息,信息较为对称,此情景下,小微企业更倾向于结合自身长期经济利益进行考量。因此,在交易中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较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也随之降低,甚至可以免除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相关契约费用。同时,根据信息经济学,因集群内部信息较为对称,“柠檬市场”产生的可能性较低,这利于集群的战略性发展。

(二)小微企业集群发展中融资问题

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理论界和实业界认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即小微企业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就内因而言,首先,小微企业一般是轻资产模式的经营,资产规模小,而业务规模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其次,小微企业的治理与管理混合执行,结构规范程度低,财务管理体系风险高,信息不健全,历史数据欠缺;再则,小微企业的产品大多是依托较低层次的技术和生产工艺,附加值不高,结构单一,受市场制约因素多。外因在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多,融资方式缺乏多元化,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的供需严重失衡,融资成本较高。

从宏观的角度讲,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小微企业融资难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银企信息不对称,社会信用体制滞后,融资体系不完善等。

小微企业集群因在运作方面具有内在的共生性,集群内部成员之间互动范围和频率高于外部成员,信息共享的维度较多、关联度较高,通过这种集群内成员的信息叠加,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得以放大,以此增加了集群内小微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的透明度,从而具备明显比较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缓和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需要依据更加广泛而有效信息数据,小微企业集群就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企业的销售、生产、采购等实时数据库,为融资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信息。

在克服单个小微企业由于自身信用数据缺乏、担保资源欠缺和抵押资产不足等因素造成的融资困难的问题,小微企业集群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集群发展通过量变引起质变,以集群的整体信用改善小微企业个体信用不足的局面。可以在政府、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集群和小微企业个体四方共同作用下,通过集群内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融资,集群内部在自管理模式下的融资模式,集群内小微企业互助担保下融资模式等途径解决小微企业因信用不足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三)小微企业集群发展中区域品牌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触角已深入民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商业企业、工业企业、金融企业等中不断深化,营销平台的投放精度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模式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以开放的平台,精准的品牌营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扩大用户基础,创造具有“增量空间”的利润池。

集群式发展弥补了小微企业个体在市场上品牌效应的缺陷,为小微企业打通市场的品牌障碍提供了有效途径。集群品牌在区域经济空间内易形成“回波―溢出效应”,一方面通过回波效应利于吸收优势资源进驻集群,增强集群在区域内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溢出效应带动集群边缘地区的配套产业的发展,利于集群内部的次优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转移,提高要素配置有效性,以平衡区域内经济发展。小微企业集群内部,在集群品牌效应的作用下,该区域空间内的小微企业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会不断增加,内部交易市场竞争的维度增加,拥有能力和战略视角的小微企业开始自我革新,在技术、人才、资金的面的管理和运营的规范性、市场性、有效性不断提高,利于区域内产业的升级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

(四)承接城镇化发展中转移人口的问题

城镇化和小微企业集群在经济新常态下应该是协同发展,城镇化发展可以为小微企业集群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要素,提高集群的空间密度,改善集群发展需要的配套公共设施等(陆根尧等,2011);小微企业集群可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改善民众生活质量,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善等,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小微企业集群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制,承接中国城镇化发展中转移的人口,在理论界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而且现实中也存在许多实例,比如城镇化程度较高和小微企业集群规模较大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必然缩小第一产业中人口占比,增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人口比重,特别是第三产业,进而影响区域内产业结构、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城镇化的人口转移不是简单的生活空间转换,还要注意人口转移后就业、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换。不过小微企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市场驱动的影响,必然被迫或主动的不断完善技术、人才、管理、生产等方面的工作,而完善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是企业制度的改进与规范;另一方面则是员工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对城镇化转移的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培训,改善他们的知识状况,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以便于他们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生存技能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从实质上促进了人口城镇化,甚至城市化发展。

(五)促进区域产业升级转型问题

与东部沿海地区市场驱动机制下形成的集群相比,中西部小微企业集群多是依赖资源优势被动发展,在市场需求挖掘、产业链位势上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经济新常态下,“人口红利”不再具有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而在劳动技能、知识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同时,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这些均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很好的契机。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并结合小微企业的特征,本文认为小微企业集群发展在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产流程升级。在政策、资源和市场的综合作用下,集群内企业数量增多,竞争者增多,小微企业为争夺市场空间,不断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其次,产品升级。随着市场空间的逐渐饱和和供给增多,商品的利润空间缩小,此时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巩固和扩大自身利润空间,此阶段也受到区域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再次,功能升级。通过技术研发、品牌创建、跨区域市场拓展等,增加企业所在产业链的附加价值;最后,跨行业升级。随着技术、生产要素、消费需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的行业出现衰落、更新和重构现象,此时企业通过跨行业发展,规避这些因素的制约(阮建青等,2014)。

(六)小微企业集群的治理理念的转变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性化的发展,社会经济进入了以“微经济、分享经济和平台经济”为主旋律的时代,商品(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呈现一体化演变,而小微企业已在这种演变中成为产消合一模式的重要组织载体之一。当小微企业个体在集群效应的作用下,对社会和市场产生影响的范围、程度、性质等也在发生着质变。如此而言,对于小微企业集群的治理理念也应与时俱进,适当转变。

首先,智能移动设备的商业化普及不断促进信息和数据收集的丰富化,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小微企业集群的技术研发、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信息、税收等方面的治理,可以进行发展趋势预测、实时动态O控和相关公共产品优化配置等治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克服以往因信息和数据不足而只能采取事后跟进治理机制的局限;其次,通过信息化办公,推进小微企业集群的治理成本优化工作。这里的信息化办公是指通过构建集群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协调处理集群的相关治理工作,通过增加治理工作的客观性、公开性和制度化优化治理成本;最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等级化成为市场发展较为显著的特征(李海舰等,2014)。媒体的影响力从传统的精英层让渡给现在的大众层次,传导机制高效而有力,应对突发的“蝴蝶效应”事件和重点公众事件不是“堵”,而是理性客观的“疏”,使治理工作既有灵活性又不失严肃性。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微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程度较低,企业主的集权程度较高,导致小微企业的治理和管理较为混乱,生产要素配置多以短期内利润大小为标准和原则,缺失长期和战略性规划。但是,小微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利于小微企业个体借助集群的价值网络,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选取价值网中适合自身发展的节点,有针对性进行生产要素配置,符合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利于长期的战略规模。在小微企业交易成本、融资、产业升级转型和治理等方面有优势也有转变。

参考文献:

[1]申月.农村小微企业集群发展取向与实现策略[J].农业经济,2015,(11):60-62.

[2]李俊江,于众.产业集群视角下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优势及对策[J].当代财经,2015,(4):60-65.

[3]吴德进.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中国工业经济,2004,196(7):14-20.

[4]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5]龚丽敏,江诗松,魏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治理模式与战略定位:基于浙江两个产业集群的比较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2):59-69.

[6]周其仁.系统降低体制成本是中国走出经济困境关键所在[EB/OL].http://.cn/ycpd/sdyd/1738918.shtml,2016-03-19.

[7]本报记者.这些成本最该降!―对两省四市五十三家企业制度易成本的调查[N].人民日报,2016-05-09(17).

第6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等,企业,环境,策略

一、中等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特点

中等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一般为地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它处于城市化、工业化扩张的区域中心结点,上接大城市、下联小城镇,是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桥梁,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最直接、最现实的力量。中等城市既可向大城市发展,也可保持原有中等城市规模,也有可能衰落。我国中等城市大都是由小城市发展起来的,有相当一部分有条件发展为大城市。它的突出特点是弹性大,可上可下,可大可小,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具有较大的可塑性[1]。

另一方面,中等城市发展又与周边城市和区域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合作,整体推进。当今每个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以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群体为基础,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作用与辐射作用,提高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然而,中等城市中小企业传统发展模式,是以发展中小型传统工业,单纯追求规模、产值和增长速度为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脱节,城市结构呈封闭型。而现代城市发展模式则强调以人为本,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建,城市发展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城市质量为主要目标。

因此,中小城市必须以相互依存的理念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加速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更多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进入到二、三产业提供更好的条件。当前,城乡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统筹,使城乡居民都能获得平等的财产、受教育、就业、医疗服务、提高生活质量等各项权利和发展进步的机会,要努力实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从而逐步促进城乡的稳定与繁荣。

中等城市在发展上,根本的是要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注重量的扩大、规模的扩张,向城市质的提高、稳定增长转变。城市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不能盲目做大,而是在于求精。在经营上,要多元化,在市场上,要从单一市场向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经济模式转变。要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生产要素一定要在全球优化配置,这是客观规律。因此,要强调大力扩大内需,同时大力发展开发性经济,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

二、中等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

1.充分利用中等城市周边的人力资源优势

如前所述,中等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常是传统县域的区域中心,它处于城市化、工业化扩张的区域中心结点,上接大城市、下联小城镇,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最直接、最现实的力量。在中等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微观实体,具有大城市和小城镇不可替代的功能。

中等城市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交通方便,接受大城市文明辐射影响大,经济社会发展比小城市快;同时与小城市以至广大农村有天然的、广泛联系,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来源上,较大城市又有方便之处,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等城市周边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每座中等城市因所处空间位置不同都有所区别,更因其承担的不同社会分工而相异。一般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地区的特色,而且对周边城镇能有带动作用。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潜力大,工业生产集中,专业分工精细,协作能力较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中等城市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中等城市周边的人力资源优势,立足本地资源,找到属于自身的市场,开拓新的领域,使中小型企业走上发展壮大之路。

2.转变营销理念,开拓中等城市周边的市场

从总体上来看,市场营销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众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所接受,传统的销售理念正在被新的营销理念所代替,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学会采用先进的营销方式来武装自己。然而,由于中等城市环境地域,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诸多因素,一些中小企业的营销观念仍然没有转变,信息渠道不宽、开发市场能力欠佳,产品创新能力及品牌意识不强,对市场营销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更不能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技术和质量处于同一水平层次,它们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不惜竞相压价,挑起价格战。而简单的价格战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不愿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营销创新,缺乏营销创新,他们往往认为,对营销创新上的投入看不到实际效果。

现代营销学把市场视为生产过程的起点,企业在决定生产之前,就必须了解、分析市场需求,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生产的出发点。这是一种全新的以消费者为中心,以买方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引导消费,开发需求,是它的基本特点。观念创新是企业营销的先导,中等城市的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营销理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营销理念,提高企业开发市场的能力。由于中等城市处在城市化、工业化扩张的区域中心结点,上接大城市、下联小城镇。进,可面向大城市,退,可联结小城镇乃至周边的广大农村地区,立足开拓中等城市周边的市场,拓展大城市营销渠道,是中等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3.进行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竞争力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我国工业设备本来就较落后,而中小企业更为落后。中等城市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以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全国研究经费的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资本有机构成偏低,设备老化,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不高,资源浪费和工业污染严重。产品技术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技术容易被模仿是中小企业普遍的缺点。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中等城市的中小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加强企业竞争力。通过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储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的产学研联合之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转型时期,更新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树立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技术、市场的创新,来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调整中等城市的经济结构,围绕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效益型的经济结构。中小企业要摆脱以价格竞争、薄利多销为核心竞争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增强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品牌为依托的市场竞争力,以加快转型升级为核心,在危机中发现和抓住发展机遇。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创新求变、重新塑造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发展形态的过程。

4.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

人是的首要资源。一个企业有人、资本、机器、土地等各种要素和资源。但在其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和资源。只有通过人的作用,其他各种要素和资源才能发挥作用和效益;只有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技术的发明和进步才能实现,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优质产品才能被研制开发出来,企业才具有竞争力。“以人为本”是发展观的实质,“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对内以全体员工为本,对外以顾客、用户为本,要提倡平等、公平、公正意识。企业员工是企业生产力的能动因素,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创造财富的财富。企业应该赋予年轻活力与快捷灵气,辅以完善的制度框架,要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人才作为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精简管理层次,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建立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成为当务之急。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员工的发展、成长及价值,体现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要能够尊重人、理解人并重用人,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员工的利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要营造充满信任与亲情感的文化氛围,让员工团结友爱、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积极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推动企业和谐发展。而对外要充分为顾客、用户着想,提供使顾客满意的服务,对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重视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而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人才短缺、员工素质低的问题,现实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发挥人力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加强信息沟通,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中等城市由于地域因素,中小企业展开市场竞争时,往往由于信息的不沟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加剧了决策风险以及经营风险。企业在投资中若购销渠道不畅,则易将企业带入绝境,增加企业的破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经营收益。

许多中小企业为了降低市场调研的成本,企业主要依靠上游和下游合作者来了解市场状况。依靠二手信息来了解市场,使企业只能掌握滞后的信息,企业会错失快速进行产品调整的时机。每一个企业投资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中小企业必须全程进行监督,快速洞悉市场,充分预测市场变化。而中等城市中小企业没有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未建立信息反应系统,市场信息收集比较滞后,信息资料的处理和反馈功能比较弱,缺乏对市场全面、动态的了解。一方面,让企业难以及时掌握对市场所反映的信息,失去对市场潜在发展机会的把握,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也可能让企业错失退出市场的时机,尤其是在投资项目出现亏损时,不能及时进行商业止损。

在世界经济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范围加大。因此,中等城市中小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提高信息识别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并建立起规范的信息服务体系,并以此为契机,中等城市中小企业构建相应的组织形式、管理理念与之相配合,实现企业信息化,建立以信息的高效传达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及时反馈信息,保证信息反馈通畅、快速、高效,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铁臻.中等城市的特点及其发展模式. 中国城市发展网.09年11月09日

2 张显春.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J].特区经济, 2004, (12)

第7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24-02

一、引言

由于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色,中小企业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重要性显著,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我国企业最有活力的构成部分之一。工信部联企业在[2011]300号文件中,依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及资产总额等指标,对各行业设置不同的划型标准并据此将中小企业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说法。对中小企业规模和观念的细分,是对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及政府的政策结构和制度调整的要求,体现了政策的导向性逐步提高以及金融服务重心的进一步下移。小微企业往往经营情况复杂且规模小、贷款资金可得性低。在征信体系、补偿与担保、信息披露制度不成熟,银行审贷、企业管理不完善,非正规金融信贷迅猛增长以及政策落实情况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的前提下,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较为迂回复杂。对此,政府已出台并完善了涉及税收收费、政府采购、金融及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近年来我国小微的信贷风险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二、小微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一)小微信贷发展现状

自2007年8月次贷危机浮出水面至欧债危机逐渐升级,国际资本市场一蹶不振。欧洲市场需求消退、贸易保护主义及欧元的汇率贬值,部分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经营发展受阻,我国经济实体的经营情况受到一定影响。受外汇占款持续上升、经济流动性过剩及通胀压力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连续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首次下调。2012年,社会信贷融资总规模到达历史新高,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

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近年增长强劲,微贷技术与风险管理技术有所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中小银行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在银行网均贷款方面优势依然明显,专营机构进一步发展,事业部制的小企业专营机构获益明显,民间金融不断阳光化,2012年初,规模约为3.5至4.5万亿元,小额贷款机构发展速度迅猛,国家开发银行近年也在小微信贷中体现了良好的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导向作用。

(二)小微信贷风险影响因素

1.经济制度背景。我国小微企业具有风险抵御能力弱,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分析能力较弱,应变能力不足等特征,经营与信贷风险受宏观经济波动及经济制度、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相对于整个宏观经济与其他经济主体,小微企业竞争力有限。对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或对行业发展前景的预知能力上存在劣势;同时,企业反应决策不够敏感,自身规模又有限,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单方面承受外界带来的影响,却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恰当措施进行抵御或缓解。

2.法律法规与市场建设。由于签署的贷款合同受到各项法律法规的限制,都能对贷款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信贷审批、发放,以及在事前和事后的风险都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市场因素作为掌握较为困难但又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分析其对信贷风险影响的关键和难点就在于除了对未来市场要有合理的预期,还需要研究市场及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需求市场的转移、传递以及替代市场的出现与变化。

3.信贷模式及信息披露因素。在现有情况下,我国传统信贷模式亟待发展,商业银行的流程化改造的“信贷工厂”模式、零售模式以及商业银行专营机构模式兴起。信贷中贷款审批流程显得十分重要,大体涵盖了小微企业绝大多数的“硬”信息与“软”信息。现有情况下,“软”信息的合理判断对信贷风险管控意义重大。因此,贷款审批必须建立在高度透明的风险分析的评价之上,在信贷风险不透明的前提下,会使贷款审批变得盲目。

《贷款通则》第40条做出对审贷分离的规定,降低了发放的贷款成为潜在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也突显了商业银行风险收益不匹配,引发信贷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倾向于利用“软”信息,对不同的借款人实行差别待遇形成信贷配给行为。贷款审核与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对审贷结果也有重要影响,需要最大限度避免分析评价人员的主观偏颇。并应满足合规监管的内容,研究每笔交易贷款的贷款条例,多层次多角度监视信贷风险,尽可能多的掌握客观变量因素。

4.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企业自身而言,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信用风险上,重点在于信息不对称。伴随着我国体制转型的特点,我国小微企业管理模式较为陈旧、信息获取不足、产业技术落后,缺乏周密的市场调查。对于技术密集型的小微企业,技术更新不够,建立初期对资金需求量大,又缺乏足够的人力及抵押担保品,难以起步;对于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由于缺乏品牌及核心竞争力,经营受制于宏观经济波动与行业整体水平的波动影响,信贷风险可控性差。

体现在财务信息管理上,其一,小微企业现金流错配的现象较为明显,用于投融资的期限与现金流、资产负债与贷款总额的错配会引发企业贷款偿付的危机。其二,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预警与风险内控机制不健全。以上原因易引发高违约率、高破产率吊销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信贷风险产生不利影响。

5.抵押/担保条例。小微企业存续变动大,经营能力不强,且具有较少的可抵押的资产,担保机构对其担保意愿不高,影响了企业贷款的增信等级。我国实物资产的担保、抵押行为存在较大困难:90%以上的中小企业厂房用地多为集体用地、宅基地,同时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至少3个)在法律上的模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难抵押问题较为普遍,还要考虑抵押品的估价、变现能力、实物价值保持时间及处理的程序费用,抵押产品的选取尚需创新。不同于美国全面的风险担保体系与中小企业管理局、金融投资公司和政府资助的多管齐下,日本政府介入的方式,贷款计划的政策指导,德国的全能银行建设及财政预算中的小企业信贷补贴,我国的担保机构尚需整顿与完善。

6.非正规金融渠道。资金供给者的身份,由于影子银行、民间金融作为非正规金融能够给一部分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也逐步在向光明化、规范化方向前景,但两种融资方式的开展较为隐蔽,受监管少,融资成本逐级增加,它的高利率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部分曲线流出的信贷资金在民间借贷链条出现风险甚至断裂的情况下,不仅在贷款审批中存在局限性,安全性也无疑会受到挑战,对信贷风险的影响需要综合考量。

(三)小微信贷风险综合分析

假定时期,参与人为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利润期望,在[0,]上分布,投资者只知道的概率分布。在当前小微企业选择传递信用信号X(包括公司素质、财务质量、发展前景、经营情况、偿债能力预测等),投资者观察信号X判断企业融资后经营状况在时期的实现:

其中,是给定企业信号时,企业在时期的盈利水平;/2是企业的期望价值;X/≤1表示中小企业在内失败的概率;是中小企业失败受市场惩罚;是权数。

根据根据上式得到的精炼贝叶斯均衡博弈,获得以下综合结论:第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消除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关键在于企业信用能力与企业的征信行为;第二,众多小微企业由于不规范存在各种信用问题,需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提高竞争力,使企业的信用建设得到根本保证;第三,小微企业比较弱小,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需借助征信体系、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社会信用担保体系等外来辅助力量;此外,政府的政策性扶持也会对企业信用建设起重要作用。

三、小微信贷风险政策建议

(一)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补偿担保制度

小微企业缺乏专门提供该类企业信息的机构或数据库,我国银行征信系统发展虽已取得一定程度进展,但在实际贷款中的作用并不明显,需进一步扩大该系统平台对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良好的补偿与担保制度可以给予小微企业信用增级,从而加强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控。

(二)优化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在商业银行对小微信贷的审批中,不仅要基于我国特殊情况合理考虑相关的“软”信息和“硬”信息,也应将供应链理论的思路转化到贷款中,倘若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的上下游是有固定的较为垄断且资信情况出色的企业,或者考虑到一些内在的人力资本要素对信贷风险有也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有对产业链企业的数据库的建立。此外,对商业银行审批的流程与效率也要求进一步提高,已有数据表明,拥有较少网点数的中小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争夺中小企业客户实力已有所增强。同时,商业银行专营机构进一步发展,就标准事业部至的小企业专营机构已在微贷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此外,还需抓住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扩大“信贷工厂”和零售贷款服务的实施。

(三)促进小型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服务的合规发展

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有重要的历史原因。由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给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差异较大,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企业信贷问题的重要出路,同时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模式、风险收益比与小微企业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倘若能专于小微企业信贷,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产生规模效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的环节有所帮助。虽然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信贷困境。但由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只能是正规金融的补充。我国必须不断提升和改进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尽快出台扶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强化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在有效防范影子银行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及其市场深化,促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弥补当前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不足。

(四)满足小微企业升级转型的需要

小微信贷的核心在于企业自身,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于小微企业经济更为公正的待遇,完善公平市场竞争机制,从创业环境、财税政策、金融支持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经营环境的改善,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此外还要加强小微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制定相应的财务政策促进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以及现金流错配导致无法正常还贷影响信用等级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安仰东.风险分析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J].金融研究,1997,4:42-45.

[2] 范飞龙.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号传递模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6):59-60.

[3] 魏永亮,韩雪峰,王文荣.影子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的相关问题研究

第8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摘 要 中小企业是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它们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由于融资难问题的存在,削弱了这一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以使得中小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融资 中小企业 信息不对称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资本缺口

在传统理论解释信贷市场时,一般认为资金的价格――利率会调节信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使信贷市场最终产生均衡利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决定的市场均衡利率R0,在均衡利率水平上借款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信贷市场达到均衡。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我国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而且在现实的市场上,利率并不能完全引导银行的信贷供给。在供求平衡的理想状态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应该得到满足。但由于小企业规模小、利润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大等原因,即使中小企业愿意接收更高的利率,但银行考虑到风险经营并不会因为中小企业愿意接受较高的利率水平向中小企业增加贷款。银行会按照一个市场利率水平向企业提供贷款,这个可接受的市场利率水平实际上是对大企业提供的市场利率水平。

虽然人民银行多次下文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现在的政策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为30%,城市信用社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为50%,所以说中小企业已经是身负重担去银行贷款了。但从实践来看,商业银行仍然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金融缺口是因为我国存在金融压抑造成的,实际利率没有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导致资金的过度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出现金融缺口。同时,由于存在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使得资金有效供给减少,加剧了金融缺口。

(二)银行规模和中小企业贷款的负相关性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有着贷款额度小,资金需求急,频率高的特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信贷权限集约化经营,审批决策过程复杂,信用评级体系大而全及担保要求严格等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贷款。国有大银行的组织机构庞大,网络分布广,不论是对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论是贷款金额多少都统一实行固定的贷款程序,即信用评级、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及审批等,因此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是规模不经济的,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成本是大企业5-8倍。此外由于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大多数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大银行很难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所以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收益上对中小企业存在不全面的认识,银行会优先考虑贷款给那些资信高,信息透明度高的大企业,而中小非国有企业很难从大银行贷到款。所以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与银行的规模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即大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市场上并未达到帕累托最优。根据信息传递理论,作为资金需求者,中小企业可以主动采取行动,向外界一种好的信号,从而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一)加强中小企业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信息透明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良好的内部组织机构,建全财务制度,提高信息质量和透明度,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信誉,增强人员素质,企业应创建“厚德载企,诚信立业”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摒弃任人为亲的用工观念,组建知识型、学习型的领导团队,不断提升人力,充分认识到人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中小企业加强创新,应发挥其“船小好调头”的特点,快速捕捉市场信息,研究市场对口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还必须联合起来走“同业集群之路”在同一领域或空间接近从事相同或相关的生产经济活动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产业群和产业带,发挥整体优势,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融资能力。

(二)发挥政府职能,完善信息披露

政府职能准确定位积极扶植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发挥政府功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从立法、税收、投资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统一管理防止政出多门统一力量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领导,完善法制建设,明晰产权制度,从根本上激励民营企业谋求自身的长远经营树立企业信誉。利用政策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商业信誉,在政府采购中规定一定比例给当地的乡镇企业。政府可以组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调查公司,批量出售中小企业的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和银行经营效率。完善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积极配合出台公正权威的信用评级系统,只有如此才能打通信息不对称的瓶颈。

(三)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规避信息不对称

发展多方位的融资渠道,降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市场准入门槛,尤其是对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前景好和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中型企业,积极促成其直接融资。规范非正式金融的发展,非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巨大的化解作用,由于地缘和人缘关系,非正规金融例如民间融资,对中小企业有较多的接触,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收入状况、还款能力等方面有较多的了解,避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贷款逆向选择。此外民间借贷可以对贷款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组织中小企业建立互助型担保体系,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自发组建担保机构,缓解自身贷款难的问题。允许由地缘和人缘关系建立互担保机构,这样的中小金融担保机构非常熟悉中小企业的状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由此可以降低中小的融资成本,使融资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金华.中国产业:结构、增长及效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红.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现代金融.2005(7).

第9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新模式核心竞争力战略

一、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概念及现状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是旅游企业为完成既定的信息化管理目标,使用的一种可重复利用、能够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标准化的系统框架或方案集合。就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旅游企业普遍属于规模小、作坊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在信息革命充斥世界的今天,旅游企业如何进行体制改革、规范市场、实现产业集聚化和企业分工体系的重建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现实的内部环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旅游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改变经营理念、更新观念,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将无疑更加处于不利的竞争地势。

二、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新模式

1.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模式

企业资源规划即围绕既定的管理目标,对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规划与管理。在信息时代,旅游企业的组织机构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成为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原有的塔型组织结构转变为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的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另一方面,各种“工作小组”将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科层的监督协调成本,更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2.虚拟企业管理模式

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各成员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摊费用,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的一种企业形式。虚拟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最佳动态组合,不光能迅速抓住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且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企业注重专精,培养核心能力。此外,虚拟企业改变了过去企业间你死我活的输赢竞争关系,代之以竞争合作式的双赢关系。竞争则提高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旅游企业通过低成本和建立服务与产品的差异性来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旅游信息化服务将“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信息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这个过程中,信息流和资金流涉及得多,物流很少,这些特征很适合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去实现。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支付电子化、信息高效传递、宣传覆盖面广等特性是传统旅游企业所不具备的。旅游电子商务中,售前旅游企业可以借助网上主页和电子邮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宣传,客户可借助网上搜索工具快速找到需要的旅游产品信息;售中可以实现网上订购、网上支付,还可以实现旅游产品模拟体验;售后的信息反馈更及时,可以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有效分析。因此,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三种发展战略选择

1.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专业化战略选择

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便于企业整合战略的运作,实现规模化生产,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有利于CIS战略的贯彻实施,使企业品牌与产品有机融合。从竞争的角度看,企业业务的专业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较广阔的竞争范围内超过对手。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可使企业赢利的潜力超过行业内的普遍水平。这种战略为我国中小型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的借鉴。

2.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集团化战略选择

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集团化,是一种产业集聚形式。依靠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中小企业可以分阶段推进,实现产业集聚,逐步建成信息化管理战略联盟,构建旅游企业的战略航母。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非常现实的经济地理现象,它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它可以是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产业的集中。在旅游产品与服务方面,其特性和生产、消费的高度同一性,使得有协作意愿的旅游企业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在同一个经营目的下集合成为可能。从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这种集聚效应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必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向构建区域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

3.旅游企业与新兴旅游信息服务公司合作化经营战略选择

旅游企业与新兴的旅游信息化服务公司合作化经营,考虑与新兴旅游网站构建战略联盟。以向E-commerce中的一种B2C(BusinesstoCustomers)模式发展为目标,实现Internet与旅游企业传统资源的整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并以此为起点,为最终实现真正的B2C模式的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和物流配送的真正的电子商务做铺垫,这样一来,旅游企业不仅要利用Internet进行E-marketing,而且,要依据自身的市场定位,考虑进行EC。选择一个实力强大、信用良好的或者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网站合作,这是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又一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伟.尹家绪.构筑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力.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