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科学研究价值精选(九篇)

科学研究价值

第1篇: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科学价值中立说 

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1]。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亨普尔指出,有关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可以说是围绕着两个不同的方面而展开,这就是:(1)科学家的实际研究行为,和(2)批判评价和论证科学断言和程序的方法论标准。在科学家的实际行为层次上,价值评价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诱导因素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准则、审慎的思考和个性等等显然会影响科学家对所研究领域、问题和所采取的方法的选择。社会和政治价值有可能削弱研究某些特殊问题领域的努力,也可能鼓励人们赞同某些并无可靠根据的理论。当然,作为一种规律,科学研究中决定采取或放弃一个特定的假设或理论,将强烈地受到认知价值或准则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坚持某种方法论程序的标准上。[2] 

正是在构成研究行为的重要的诱导因素这个问题上,价值评价与科学研究相关联。因此,必须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解释科学研究行为时考虑价值评价的作用。然而,这种科学解释在谈到科学家受价值影响的时候,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它在解释科学家接受或放弃一个理论时,并不论证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或表明这是个不合理的科学程序。而合理性问题要求的是在可以获得的证据和其他系统的根据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批判的评价。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科学观,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张科学理论与证据关系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并认为这种标准可用证据与理论之间的肯定或否定的的逻辑关系来表示,由此而为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说提供了依据。按此观点,恰当的科学研究及其结果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的成见、信念或态度的,因而可以把某些程序看作违反了科学规范,并可以用对科学以外的价值观的过度依赖来解释研究者违背恰当的科学行为的动机。 

与上述科学哲学观点相类似,现代知识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的鼻祖卡尔•曼海姆也把自然的与文化的区别了开来,把数学、自然科学与宗教、道德、实践领域等其他方面明确区分开来。“可以说,形式知识在本质上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其内容并不受个别的主体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显然存在着范围广泛的主体事务,它只能由某些主体、或在某些历史时期被接受,而且从个人的社会目的来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3] 他认为,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性,而宗教道德等文化的领域则具有不可比的特征。所以他断言,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非真理的。一般来说,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对其范围广泛的对象进行高度明确的阐述,对其追随者有权威的明确的命令性。与其他类型的信仰相比,意识形态更加系统化,围绕一个或数个突出的价值观而整合。它往往抵制信念的变革,它的接受或推行还往往伴随着鼓动性的宣传。谁接受它,谁就要完全服从它,谁的行为就必须完全渗透着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中,因此它不可能与该文化的重要因素完全分开。意识形态故意掩盖人们的动机与利益,这就迫使利益与对抗着的人们相互欺骗,并用貌似普遍化的方式掩盖狭隘的局部目的和利益。意识形态不会把系统地追求真理当作自己的一项义务,因而采取取教条主义的认识态度,不愿接受新经验和真理。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尤其明显。 

曼海姆坚持认为,凡政治的或是涉及世界观的一切知识,不可避免地都是有党性的。他因此而暗含的论点是,像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均无法摆脱意识形态和党性的束缚,所以他也承认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这些观点引起了美国实用主义者胡克的争论。胡克在肯定了曼海姆的开创性工作以后指出,困难在于,曼海姆承认,表现阶级立场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导致在科学意义上被认为“真”的那些关于事物性质的理论和发现,因此,问题就转移到这些“真理”是否取决于导致探索和发现这些真理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这一点上。“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既然随着历史时期而改变,曼海姆认为这问题就成为一个知识社会学的问题。……现在假定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客观性是同一的,使曼海姆感到头痛的问题是:任何一种的科学知识是怎样成为可能的?曼海姆在他的书中,不同的一页就有不同的答案,而使读者对于他真正相信什么完全感到茫然。”[4]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科学主义思想,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胡克实际认为,即使存在阶级或党派观点的相对性,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仍然存在超越主观价值的客观性基础,比如根据经验基础所作的证实或证伪的判定。这是我们过去在认识实用主义时所忽视了一个重要论点。 

因此,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反映了西方一些思想家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论的反思。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的要求。 

对绝对价值中立说的批评 

韦伯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观点,在近数十年受到了西方哲学家主要是历史主义者和科学实在论者的批评或挑战。库恩以来的历史主义学派深刻地批判了科学的积累发展观,论证了科学理论的根本转变不简单地只是对关于事实的增长了的知识作出的理性反映。而科学不同学派之间的转换更像是信仰的转变,没有太多的合理性基础可言。劳丹则提出了一种关于科学家理性行为的适中的观点,指出理性的行动者持有各种目的和关于世界的预设信念,为了合理地接受一个信念,他必须能够限定与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有关的推理范围。劳丹试图把科学合理性的一般要求与价值论、方法论和事实层次的共识统一起来。 

科学实在论者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看法具有某些独特的意义。他公然声称自己要为一种几乎被推翻了的观点恢复名誉,这种观点认为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无论如何也是模糊不清、无法实现的。因为事实陈述本身,以及人们据以决定什么是事实和什么不是事实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都预设了价值。普特南指出,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传统观点是建立在科学的工具的成功和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基础上的。怀疑价值判断具有认识功能的一个理由是,它们不能用“科学方法证实”,而且在福柯所讨论的伦理学观点中还强调调,在伦理问题上,人们不可能取得普遍一致或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许多人相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可以作出使大家满意的论证。但在事实上,对于任意选取的一个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们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许多人对于科学和很多理论都是可悲地无知,至于科学的工具的成功,由于科学的意义决非仅限于它的实际应用性,故不能由此而推出科学的合理性。所以,用工具的成功与多数主义来证明科学真理的合理性和价值真理的非合理性,这是站不住脚的。[5] 

普特南强调,至少有些价值必定是客观的。精确科学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像“融贯性”和“实用的简单性”之类认识上的优点,因此,至少有些价值词项不仅仅代表使用这些词项的人的情感,而且代表了它们适用的那些事物的属性。如果这些词项不代表理论的性质,而仅仅代表有关人对理论所持有的“态度”,那么像“正当的”、“充分确证的”、“最有效的解释”等等,必定也完全是主观的。因为理性上可接受性不可能比它所依赖的参项更为客观。因此,至少这些价值词项具有某种客观的用法,即某种客观的正当性条件。同样,对于伦理学判断的主观方面也不能强调过分了。如果说,在科学领域坚持科学是一项客观的事业,并不等于认为每一个科学问题都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某些科学问题也许有一些客观的、不确定的答案,那么,在伦理学领域,某些价值见解是确真的,某些是确假的。“总而言之,某些价值见解(以及某些意识形态)肯定是错误的,某些见解肯定不如其他见解,在这个意义上坚持伦理学探究是客观的,同坚持根本没有任何不确定性的情况这种愚见,是两码事。”[6] 

由此可见,普特南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上,竭力从两方面来阐述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与制约。一方面,他不同意证实主义和旧实在论把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的观点,而坚持科学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融贯性、正当性、实用简单性和完美性等价值要求的统一,科学的客观性与多元性要求的统一。另一方面,从伦理价值的角度来看,普特南又不同意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而认为至少有些伦理价值是有客观标准或依据的。就认识而言,对于概念构架的任一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先决条件的,在选择一个描述日常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实的构架时,在众多的因素中首先会涉及到人们的道德价值。因此,真理理论以合理性理论为先决条件,而合理性理论又以我们关于善的理论为先决条件。 

普特南试图把事实与价值、真理与价值有机地、内在地统一起来,既不放弃实在论的客观真理论的基本前提,又不接受事实一价值两分的传统观点。其观点属于一种形式的价值真理论,是对那种离开人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而仅仅在本体论上强调真理是对实在或事实的纯客观描述的传统实在论的批评。它告诉人们,追求直理的科学不是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性活动。 

那么,是否可以像相对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由此而彻底否定事实与价值、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呢?显然也不能。正如普特南所断言的,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每个价值又都负载着某个事实。这后一命题说明,没有客观性依据的价值不能算作真正的价值。因此,这里的价值又与传统的事实价值两分观点所说的价值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后者主要指的是主观价值。可见对价值的不同解释预设了不同的结论。而从根本上说,价值具有主观与客观两重属性,纯粹的主观价值显然无法与客观性或科学性相统一。这里便存在不同层次的价值问题,客观性与价值只能在科学发展的高层次上统一起来。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前面论述了当代西方哲学有关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为我们合理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提供了借鉴。 

就本来意义而言,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系统的知识探究,因此它在实质上与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有所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基本立场、态度和方法上。从基本立场来看,社会科学以追求关于社会的事实知识或确切知识为基本任务,因而一般不预设立场。真正的社会科学是真诚而无畏的,无须迎合某些特定的个人或社会集团的口味,因而所采取的态度是合理的怀疑。研究无禁区,一切似乎已成定论或天经地义的东西或结论,都可能成为社会科学家的怀疑对象。即使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否定自己的先前结论或成见,也在所不惜,真正的社会科学家是“无我的”,不怕否定自己。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方法论上,社会科学多用归纳法、统计法等科学方法,以便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尽管归纳法是不可靠的方法,但为了探究事实,社会科学家仍然频繁地使用,包括统计法等科学的归纳方法。 

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追随者则与此不同。他们固执地追求信仰,从抽象的观念、原则、口号出发,竭力为某些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因而他们采取的是教条主义的顽固态度,对既成的传统和信念不敢怀疑或质疑。其方法大多为演绎法,即从抽象的大前提出发,推演出脱离现实的结论,所以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尽管也打着科学的旗号,但其论证方式却十分繁琐,追求华丽的词句或动听的口号,实质则空洞无物,思维也不讲究逻辑,经常出尔反尔。归纳法和统计方法在意识形态那里只具有纯粹工具的意义,事实成了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还存在一定的区别 ,前者指的是像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与自然科学更为接近的学科,可以采用经验研究和统计学等手段,后者指的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等更具有文化特点和包含更多价值判断的学科,往往与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分不开。然而,当代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日益要求人文学科也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即采用更多的科学方法和论证方式。比如,伦理学曾被认为只是关于规范价值的学问,但是,20世纪的科学主义者提出了伦理学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任务,伦理价值前提应从实际生活的伦理中得出。因此,人文学科如仍停留在传统的相对价值的水平,永远自说自话,无法像科学那样可作广泛而重复的比较和讨论,那显然是一种落伍的表现。 

将人文和社会科学只当作特定社会集团的学问,是其利益的集中表现,甚至提出所谓民族特色的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这实际上是将这些学科降至不具普遍意义的私学的水平,与占星术、风水术没有多少区别了。一门学科只有在成为可跨文化共同研究、讨论和验证的学问时,才能成为公认的科学。社会科学也许因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特色而加入了某些价值因素的考虑,从而有可能影响研究者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看法,但每门科学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公理、原则、范畴或概念,以及公认的研究和验证方法,包括共同的逻辑工具。比如政治学中的国家、政体、民主制、权利等概念及相关学说,用于民意调查的统计方法和一般数学及逻辑方法,便属于这种共同基础性的东西。 

当然,如前所述,纯粹的绝对的价值中立在科学研究中也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类似于乌托邦,而且正如普特南所说,从更高的境界来看,脱离客观性的价值只是主观价值,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意义。然而,这仍然不能说明科学研究丝毫不需要警惕主观价值的束缚或影响,妨碍认识客观性的实现。而且,人的认识与科学发展的高低阶段之分,在时间上也有侧重点先后的区别。可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上解决了事实与价值相对区分的问题之后,才能实现较高层次上统一的任务。 

由此来看我国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较低层次的主客不分、科学与意识形态混淆的状况。举例来说,伦理学几乎还没有脱离规范伦理的阶段,对于当前人们实际上如何处理或对待人伦关系,较少作实事求是的描述性研究,一般仍停留在从抽象规范向下推演的水平。诚然,规范伦理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作为科学的伦理学还要从事认定事实的工作,这就需要进行某种程度上价值中立的研究,避免把伦理的“应当”误作“是”。在传统伦理的研究上更存在事实与规范不分的情况,例如有人把写在经典中的规范伦理与中国社会实际处理人伦关系的事实混为一谈,几乎不指出两者间的区别;更有人将战后日本等东亚社会的成功归结为孔孟之道,对于这些国家在长期传统中形成的带有自身特点的伦理道德作如此轻率的概括,更显出概括者社会科学研究常识的欠缺。 

至于像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也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事实与价值混淆、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不分的情况。一些人不懂政策宣传与事实认定之间的区别,硬是把“应当”当作“是”,不懂得意识形态与科学并不是一回事。立场相对中立的问调查和事实报告,特别是在涉及政治、性等敏感问题上,做得还相当不够。有时候则以感情代替法律判断。例如,某个新兴小城市近年在吸引外资和城市建设及环境卫生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长期要求机关干部普遍加班加点,休息时间极少,在维护城市卫生时采取了一些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严厉惩罚措施等。这些都是涉嫌违反现有法律、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但有研究者写文章把这些归结为“善良违法”,试图以其行为结果的某些成绩来论证其违法行为的合理性。请注意这里的“善良违法”这一提法,这是用伦理价值判断来限定事实判断。如果有点现代科学的常识,便不会这样来认识问题。因为事实首先是,这些规定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的基本精神,至于行动者的动机是否善意,则完全是另外的问题。以对动机的价值判断来为违法的行为作辩护,显然是难以服人的。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中国社会在“百家争呜”时期多种学派并存竞争,源于民间的学问可以被某些统治者所利用,但尚未出现官方垄断学术的局面。只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一切学问才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其结果是历史、文学、哲学都摆脱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广义的统治术的一部分,更不用说法学和政治学了。这种情况甚至蔓延到自然科学,如天文学为皇帝订立历法服务。当西学经过外国传教士之手传到中国时,官方思想已严重僵化和落后,采取了抗拒的态度。直到20世纪初的政治和文化变革,才最终冲破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得以在在中国生根。然而,近百年史仍然是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争取相对独立的奋斗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得到贯彻,经历了百般曲折,至今仍然是项艰巨的任务。一些人习惯于唯上、唯书,偏偏不唯实, 连面对现实的勇气都没有,制造了许多指鹿为马、改事实、严重脱离实际的“研究成果”,以“遵命为术”为己任。因此,解放思想是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克服传统的体制弊端,使研究者真正摆脱各种束缚,取得真知。 

由此可见,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较普遍的事实与价值不分的问题。当然,社会科学中的事实与价值,客观性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二者在更高层次上可以统一起来。但在较低层次,在社会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则是更为重要的任务。只有解决了低层次的区分问题,才能解决更高层次的统一问题。另一方面,绝对化地理解科学的价值中立,在两者之间划出截然分明的界限,同样也会陷入乌托邦主义,因为我们只能做到大致的区分。 

因此,问题正在于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把纯粹的绝对的客观性与完全的主观价值当作两个极端,那么实际的研究者总是处在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在相当程度上还处在靠近主观价值的一端,有必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更接近客观性那一端,当然,谁也无法奢望达到彻底的客观性这一理想状态,只能尽力做到比较高的客观性。反之,毫无客观性的自觉要求,让科学与主观价值混淆不清,那就连起码的科学性也无法保证。 

注释:

[1] 论文载于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1949年自由出版社英译本,第1—47页。

[2] 亨普尔:《科学中的评价与客观性》,载科恩等编《25年概览》英文版,第277页。 [3]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36年英文版,第150页。

第2篇: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科学技术不包含价值标准,其作用效果取决于由谁掌握科学技术并服务于谁。“科学只能断言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当是什么’”。由于科学技术的工具性质,不可避免地使它产生双重效应:既可能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既可用于为善的目的,也可成为作恶的手段。这种性质相反的双重性所起到的作用,取决于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以及他们如何和为什么要应用它。的确,从科技发展史可以看出,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新的知识和新的实践手段,提高人们物质水平的同时,新的危机和不幸随之而来或加重,如环境恶化、暴力恐怖、掠夺战争等。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灾难空前的世纪。世纪初爆发了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大量科技的化身———武器、弹药被毫不犹豫地用于灭绝种族的战争实践,其负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充分暴露出非人性科技的反人类性。科学技术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安全最危险的敌人,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为二战画上了令人震惊的句号,至今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世界的末日随时降临的恐怖。人类挑战自然与未来的科技陷入沉重的危机之中,人们有更多的理由怀疑其对人类的意义。一位德国科学家曾说过:“科学本身并不值得我们害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运用科学”,这一点很重要。科技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丧失了人的意义,本身成了一切的目的,导致人的价值被遗忘直至被否定,造成科技非人格化和反人性的滥用。通过高校人文科学教育提升人的道德,有助于确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生命观和存在观,它与科技教育相结合,为科技摆脱非人格化提供思想基础,使之人格化、人性化,能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始终指向美好与至善,从根本上避免科技的异化。另一方面,高校人文科学教育能够为科技的发展、创新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科技发展只具有工具合理性,而不一定具有价值合理性。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更需人文的论证与指引。人类文明的极限———“克隆”技术一开始便引起各国政要的关注,提出诸多需论证的问题,就证明了这一点。科技创新没有人文的规范终将葬送科技本身,科技对人文的超越必将毁灭人类文明。

二、科技认识活动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

高校人文科学教育为科技成果的整理和交流提供语言基础。一个科学工作者,如果没有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是不利于科学成果整理与交流的,这势必影响科学的发展。在历史上,因为文字表述不清而使自己的科学成果不被人承认,或者有成就而没有给后人留下文字东西的科学家是不乏实例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定律。但是由于他文字表述不清,当时便没有被承认和应用,直到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电学和磁学论》一书中,将有磁理论表述清楚之后,这个理论才被承认和应用。麦克斯韦正是凭其特有的形象思维能力,明确简洁的文字表述,表达了电磁场理论,而在此领域超越了法拉第。特别是在今天,科技的多样性和广延性要求人们赋予它们文学魅力。否则,科学原理将是令人厌恶的。用清晰简洁的文笔、令人愉悦的形象和独具匠心的技巧把真理介绍给人们,会使之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和传播。高校人文科学教育培养的形象思维、艺术思维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想象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导航作用和催化作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对我国地质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想象,他能看到远古的恐龙、剑齿象,凭借形象思维他遍游千古、万仞,窥探地壳演变的奥秘。想象引入的外来新形象,启迪了达尔文对生物的本质规律的理解,他以树的形象去把握生物演化的谱系,进而用科学思维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不仅如此,借助形象提升而成的抽象思维也仍然时时需要形象思维。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领悟到引力,昭示了形象思维对科学思维的激活作用。当然,抽象理论思维的内容更需借助形象思维表达。爱因斯坦在解释狭义相对论的“钟慢”效应时,用坐在火炉上和坐在恋人旁的形象比喻,来说明时间流逝的不均匀性。科技活动决不局限于抽象思维的归纳推理,即所谓“科学方法”,而必须兼用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甚至要得助于灵感或顿悟思维。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科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1995年11月,钱学森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作了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特别是文学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发挥它们各自的思维优势,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极其有利于创造更多更好的科学成果。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特别是哲学教育为科技认识活动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任何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处在一定哲学观点的支配之下并实践相应的方法论。正确的哲学观给科技工作者开拓探索真理的道路,推动科学前进,而错误的哲学观则堵塞探索真理的道路,阻碍科学的发展或将科学引入歧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最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根本的科学方法。高校人文科学教育应着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充分实现其科技价值。

第3篇: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摘要:科学认识论作为一门创建中的学科,它有其自身的价值意义,即科学认识论既是认识论发展的新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而且科学认识论受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同时也指导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认识论;自我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A8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62-02

科学认识论把科学认识作为研究对象,是当代的新课题,也是创建中的一门新学科。从历史发展看,罗吉尔・培根的认识论标志着科学认识论的萌芽,他认为科学知识以个别事物为对象,以感觉经验为基础,推论得到的指示不一定可靠,还要由实验来验证,首次把实验引进认识论。到实证主义者孔德时,他进一步把自然科学作为他的哲学和认识论的研究对象,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拉开了序幕。20世纪的科学非常活跃,科学与技术大大造福于人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科学本身以及科学作为一种认识引起人们很大的关注和兴趣,提出了科学认识论学科建设的新任务,并逐渐得到重视,开始了系统深入地研究。

1 科学认识论是认识论的新标志

科学是人类探索和认识世界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活动,科学是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与科学认识活动的结构、过程和规律便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科学认识是人们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探索、发现和认识的一种活动。人们对科学认识的内在结构、过程和规律的一种认识,是人类对科学实践活动和科学认识的内在规律和过程的一种反思与总结,并由此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理论知识体系,就是科学认识论。在一定意义上讲,科学认识论也就是以科学认识的整体为对象,探索、认识、反思和总结科学认识的性质与规律,并形成的一套关于科学认识的理论。

科学作为认识对自身进行反省,科学认识论是一种认识的自身反省的理论,他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人类认识的自身反省正如自然界达到自我意识一样需要时间的发展。在生命世界出现以前,自然界是无意识的,即使出现动物界之后,自然界也无所谓有自我反省的意识。自然界产生出人类,才有了进行自身认识的可能,但在蒙昧时期,人类认识也得不到自身反省。到了科学认识独立发生,自然界能在其中照出自己的一些真相,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认识论成为主导的力量,整体的、系统的认识自然界。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的考察,在认识上发生了很大的作用。科学深入到的生活、社会和各个方面大大造福于人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威胁和造成潜在的危险。科学没有认识论,就会成为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就必须加强科学认识论的研究。 随着认识的发展和认识论的发展,科学认识也随之发展、变化。因为认识论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空架子。科学认识是认识的一种形式,认识论的发展要求对科学认识这一典型形式进行解剖,通过科学认识这种典型形式的研究来发展认识论。可以说,科学认识论是认识论发展的新标志。

2 科学认识论的哲学革命意义

在现代,科学认识论标志着认识论的新发展,它具有哲学革命的意义。

(1).分析科学认识论与通常说的认识论关系,二者有双重关系:一方面,科学认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形式。科学认识不是从来就存在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科学认识论研究这种特殊的认识形式,从而与认识论相联系。另一方面,科学认识论从认识的角度研究科学,从而与认识论相联系。对认识论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认识论包括所有研究人类认识问题的理论,例如美学、逻辑知识社会学都是;从狭义上讲,在哲学方面的认识论,历史上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古代认识论、近代认识论和科学认识论。科学认识论在现代成为了一种历史趋势,认识论研究中心转向了他的研究。这样的重心转移是认识论研究向最优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同时,它也表现了时代的基本精神,尤其是表现了科学发展规律性的最新要求。例如,科学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为科学本身作论证和辩护,世界新技术革命对科学认识的影响等等,使科学认识论作为认识论的主流成了哲学研究领域的内容。

(2).科学认识论意味着认识方式上的新变化、新趋势,且不可避免地对认识论产生影响,更全面、更深刻地解答认识论所研究的问题。科学认识论作为认识方式,其对象是自然界,则它是认识自然的方式。与此比较,科学认识的方式明显地不属于这个范围之内了,而是寄寓于科学认识论之中。作为科学认识论的研究对象科学认识,它是一种认识形势经历相当长时期的孕育才形成,在科学认识论中,它意味着:一方面,科学认识是在先有的认识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使认识自身发展较高阶段上的产物;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具有先有的认识形式所没有的某些特征和性质,从而为认识本身和思维领域增添了新东西。所以科学认识论丰富认识论的内涵。

(3).科学认识论透过研究科学认识去揭示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从科学认识论的功能上来看,科学认识还处在中决地位。在科学认识论中,科学认识无一处在研究对象的位置,科学认识论是科学认识的的元科学。而对于认识论以研究科学认识为中介,并不等于把认识论归结为科学认识问题。波普尔说:“认识论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研究:(1)作为日常知识或常识的问题,或者(2)作为科学知识的问题。”他对认识论中的常识观点持批判态度。他虽然承认科学知识不过是日常或常识的发展,但还是宁肯着眼于科学知识,从而对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

3 科学认识论的现实意义

科学认识论标志着认识论的新发展,它不仅发展和丰富了认识论方面的研究,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体现其哲学革命的意义,而且科学认识论从现实的意义来讲,它也有丰富的内涵。

(1).科学认识论充实、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科学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整体,其中最根本的是辩证法,而它的核心是对立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也是人类的认识规律,因为这是人类认识的本质的过程所决定的。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和深化的。马克思把人们运用抽象能力进行思维的过程,表述为“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和“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2]科学认识论则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对科学认识本身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辩证的总和,同时随着科学认识论自身发展的不断完善,它从现代自然科学所创立的新理论和总结的新的认识方法、认识过程等各方面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发展提供思想素材和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人类认识论史上的一次深刻的革命,它不仅把人类的实践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而且把辩证法与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既是科学上的认识论,也是社会历史上的认识论,为认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境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作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虽然把自然科学作为研究的对象,但是并没有把研究自然科学作为认识论研究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人类认识论史上的深刻变革,这种认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把实践作为人们认识的基础,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能够根据已有的认识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同样人们的认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人类只有在生产社会实践中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同样也是在生产社会实践中证明人类思维和理性的现实性和巨大的力量,在实践中证明人类思维和理性的真理性。人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得到解决的。人类的认识的过程就是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以至无限的认识过程。

(2).科学认识论指导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认识论通过总结当代不断取得的科学认识成果,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认识论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原理指导下,对科学这个系统整体进行“反省”;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科学认识论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概括,从中抽象出科学认识论的理论。在科学认识论中,除把科学这种认识形式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外,还要考察科学认识的典型形式的发展趋势。所谓科学惹事的典型形式即指科学中的某一学科。科学认识论的研究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主要还是物理学这一典型形式实现的。因为物理学继牛顿力学之后始终是一门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后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是科学认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现代自然科学继承、支持和巩固十九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核心的科学成果和方法,并且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关于普遍联系、辩证运动等观点深入和具体化了,并揭示自然界的联系和运动已深入到认识论方面。由于科学认识论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的最高水平,对各门自然科学进行高一层次的概括和总结,把它规范化、合理化和秩序化,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并指导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论证了科学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理论思维和经验事实不是简单地统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是一个不断纯化和修正假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由假说到定律到理论的过程。恩格斯指出,人们要想真正确实地认识世界,就要“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就可以达到的相对的真理。”这就说明了人们的科学认识既要注重经验事实和经验的实证,又要注重辨证思维对实证的科学成果进行理论概括,把两者结合起来达到对相对真理的认识。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的高度出发,深刻全面地总结了人类认识论的发展历史和过程,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总之,科学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一个系统工程,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认识论是认识论发展的新标志。从哲学革命意义和现实意义来说,科学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作为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具体方面,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而且科学认识论受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同时也指导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认识论站在人类认识的哲学高度,对于人类历史以来的自然科学成就的产生,科学定理定律的发明与发现,给予了科学的总结,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认识的途径与方法。《科学认识论》这一巨著是舒炜光先生等人的光辉结晶,曾有人评其为“登高极目的宏篇巨著”,此不愧为有这样高的评价。科学认识论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舒炜光.科学认识论的总体设计[M].长春:人民出版社,1993,110.

第4篇: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关键词】收入分配 科学劳动 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1 导言

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代表党中央提出了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方针,决定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这表明自我国十五大建立了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之后,在十七大我国全面完善并且强调了这套新的收入分配制度。

近日,省部级干部中央党校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讲话,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上他提出8点意见。而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头等大事,那么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新的收入制度的理解便有了新的必要。

回顾一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掀起了一场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革为开端的改革开放浪潮,第一阶段为1978年到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实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这一阶段主要恢复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二阶段为1987年到1992年,提出了多元分配格局的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2002年以后,形成了多元的分配格局。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

1954 年斯大林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倡导按劳分配,即每个工作者从社会产品中得到的份额取决于他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其所创造的价值正是劳动质量相同条件下由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的数量决定的,那么按劳分配的规律其实正是一个价值分配的规律。

经济活动过程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如何分享创造出的财富,是分配要解决的问题。[3]因此劳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构建科学的价值分配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考虑到科学技术在现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生产中的比例也逐步超过传统操作性劳动,本文着重针对收入分配中技术这一生产要素进行分析,利用劳动价值理论探讨科学技术劳动的特征与价值创造,并分析适应新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对技术要素贡献的分配特点,加深对科学劳动的认识,并根据对技术要素的理解深入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于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科学劳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的对马克思理论体系进行新时代的内容理解,更可以加深对我国经济变革方针的理解。

2 技术要素与价值创造

在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价值是由总体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的。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科学技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多,相比直接操作劳动者相比贡献大,那么科学技术劳动者获得相适应的报酬,正是贯彻了我国当下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4]然而对科技创造价值的讨论离不开对科技本身创造价值还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学界也有着对这两种看法的争论,一些学者甚至产生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怀疑。

2.1 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一些理论认为,科技本身能够创造价值,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活劳动不变,如果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生产的价值量增加了,该理论就认为其增加的价值量是科学技术创造的。[5]该理论颠倒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把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或使用价值的增加,理解为价值量的增加。

另一个理论认为知识是价值的源泉,社会进入了知识创造价值的时代,称为知识价值论。知识价值论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中提到的:“在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重要的因素。知识具有合作增强的作用,整体的值要大于各部分的和。在信息经济里,价值增长不是靠劳动,而是靠知识实现的,知识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6]于是知识价值论者认为马克思由于所处的时代原因,工业生产为主,阶级革命为目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失效了。[7]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马克思的本意。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但是决不能由此证明知识创造价值。如果离开劳动者本身,知识单纯是无法产生价值的。那么价值产生于活劳动的凝结,知识本身是无法创造价值的。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可以作为一种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人脑力的一部分,在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过程中创造价值[8],不过那时知识已经依附于劳动者本身了。

其实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已经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过,他认为,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不会改变其物化劳动的性质,作为物化劳动,它不能创造价值,价值只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他说:“机器与工场手工业中的简单协作和分工不同,它是制造出来的生产力。机器具有价值;它作为商品进入生产领域,在那里,它作为机器,和为不变资本的一部分而起作用。机器和不变资本的任何一部分一样,把它本身的价值加到产品上,也就是说,它使产品由于加入生产它本身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变贵。”[9]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成果不会创造新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2.2 科学劳动创造价值

科学劳动一词是马克思提出的,他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10]这就是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商品价值中来自直接劳动的部分降低到微不足道,商品价值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科学劳动”,是指掌握了一般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的劳动。

科学劳动本质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耗费是抽象劳动支出的一种形式。于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价值论一个规范的体现。

但是科学劳动创造的价值跟普通操作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不一样,科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11]科学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科学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高智力劳动;科学劳动是一种知识积累型劳动,科技成果一般不是少数人或者一两代人的劳动结晶,通常是人类长期摸索、配合协作的结果;科学劳动的成果一般是非物质产品,科技成果与一般生产的重要区别便在于科技成果不能像生产成果那样是真实可见的物质产品;科学劳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具有相对性,根据适用范围与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发挥不同的特定效用。

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对科学活动作为劳动的性质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思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总体工人”的范畴。他说:“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的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12]那么按照总体工人的观点,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那么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总体工人”的一部分,完成的是总体工人的智力劳动部分或为生产提供目的方式,他们的劳动当然也是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

一种劳动,如果它的生产劳动的性质已经确定,那么这种劳动在什么地点进行,是不会影响劳动的性质的。既然工厂里的技术人员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独立部门的研发活动当然可以进行地点上的转移,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研发部门逐渐分离成为独立的法人后,他们仍然是企业生产性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3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

3.1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

科学技术商品的生产是一次性的,是不能重复进行的,产品也始终是一个。如果有几个单位同时进行同一个课题的研究,只有首先取得成功的单位才对该项技术拥有所有权,其他单位则是竞争的失败者,他们的劳动单就局部来看,是无效的,这种无效的劳动无法和有效劳动直接并列来求平均值,因此科学技术产品只存在个别劳动时间,不存在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于是有学者认为衡量的方式可以采用计算发明过程中所使用、耗费掉的其他各种物质商品的价值的总和方法。[13]但是显然无法解决的是在发明过程中耗费掉的商品价值不一定完全转移到科技成果产品中,而且科技成果产品的价值往往大于期间科技人员的生活资料与研究用品价值。

纵观各种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赵学清老师提出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方法最为清晰可行,他认为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科学技术劳动的生产能力和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即生产能力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了科技商品的价值。[14]

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同样需要考虑两层含义:

一是考虑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及该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因为作为“总体劳动”的产品,科研成果是直接以及间接参与的所有研究者的共同成果,那么尽管最终成功者只有一个,但是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那么在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应该是所有成功与不成功的科研人员的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值。用社会总体耗费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劳动时间除以社会科研成功者们所共耗费的劳动时间得到一个系数a,那么对于个别科研项目来说,该科研成功者所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p上升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需要乘以系数a并乘以复杂劳动系数b,即q=p*a*b。

二是考虑某项科学技术劳动在社会总体需求中的水平,即通过社会对某产品的需求来分配该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设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为s,分配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r,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总类数为o,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所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分配中的水平c=(r*o)/s。设社会总劳动时间为t,全社会行业总数为n,分配给某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u,那么某行业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劳动分配中的水平d=(u*n)/t。

那么综合两方面的考虑,该科研成功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a*b*c*d*p。[15]这其实正是科学劳动产品价值的量化表现,而我国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正是可以以此为一个思路来参考进行衡量的。

3.2 科学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

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历史的范畴。价值的创造不可能离开使用价值的创造。

虽然我们知道科学劳动成果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是科学劳动成果的作用非常巨大,在生活生产中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概括一下科技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先进生产那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简单劳动转变为复杂劳动,从而使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创造更多价值。三是为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创造条件。

前两方面较好说明,第三方面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企业在本行中率先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平均价值,获得一般企业不能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不是来自本企业劳动者做的更多的劳动,而是由于采用了高科技成果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了社会平均水平以上。超额剩余价值会维持一段时间,直到同行业其他企业效仿进行科技创新使整个行业的生产率重新回到统一。

追求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断追求技术的进步,进行科技研发,而整个行业所有企业的同时科技研发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十七大提出倡导科研的“创新型国家”新型发展战略正是希望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拉动产业升级。

4 总结

本文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对科技产品以及科学劳动进行了分析,更加深入的理解了作为一个劳动产品非物质化,劳动性质复杂化,劳动力人才的特殊化的科学技术生产要素。通过分析修正了一些以往学者的论述的错误,指出科技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是科学劳动。

而通过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范式,更加清晰了技术要素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理解到了我国目前施行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必要。并且针对讨论了科学技术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提法进行了对科技产品价值的量化,可以给我国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制度中对科研人员的收入报酬的分配执行上一个参考思路。

第5篇: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关键词]文科高等数学 素质教育 课程价值 教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部分有志之士提出给文科大学生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培养文科大学生的数学素质。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课程的开设首先、甚至唯一关注知识的传授。这种误解导致一部分人或将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数学教学的目的,或认为在有限的课时内传授不了多少数学知识而否定在文科开设高等数学课程。还有在教材建设方面,到现在为止虽然陆续出版了一些教材,但由于我国各高等院校院系结构、学科布局的千差万别,办学层次与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模糊带来的诸多问题和各种地缘因素引起的诸多差异,使得其使用效果还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文科高等数学的课程价值以及教材。

一、数学教育对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塑造文科学生的科学精神

数学的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和结论的精确性。数学的功能,是社会、科学、认识、教育和文化功能。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运用文献资料的方法。数学本质、特征、功能和方法的运用,可以为高校文科学生提供量化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弥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不足,训练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可以提供模型化方法、公理化方法、数学试验仿真方法等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高度简洁、统一、和谐的美学方法;可以提供定量的符号化、形式化的表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整理自然、整理社会,还有助于“整理他们的头脑”; 可以提高文科学生智能素质和文化素质,使之形成严谨、细腻、坚毅、务实、追求真理等优秀品格和陶冶崇尚善美的情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此可见,在高校文科开设高等数学课,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处理和解决人文学科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化问题与逻辑推理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的数量化甚至数学化趋势使大学文科专业所设置的课程越来越需要数学的支撑,虽然眼下还没有达到类似数学在理工科中的重要程度,但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前沿领域则已经发展到不懂数学的人望尘莫及的阶段,这是近年来许多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普遍感受到的发展趋势,一些与数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分支与方向如:数理语言学、计量史学、教育信息处理学等研究热点的蓬勃兴起也无疑有力地说明了数学工具与思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生机和活力。对于有意进入相关研究领域的大学文科毕业生来说,在本科阶段就掌握必备的数学工具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意识,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良好发展铺垫更好的基础。但是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不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但可以通过文科高等数学的学习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有利于终生学习。

二、提高文科高等数学课程教材质量,实现文科高等数学课程价值

1.文科高等数学课程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文科高等数学教材和文科融合不够。作为课程建设重要一环的教材建设, 虽然已经有许多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突破, 具有文理结合的特点。但是大都受到工科高等数学的影响, 局限于工科高等数学内容的删繁就简,还是停留在传统理工科高等数学的基本套路里。使用这样的教材, 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这与开设文科高等数学的初衷相差甚远。

转贴于

其次,教材中对数学史的安排缺乏合理性。现行数学教材中仅有少量的数学史知识,一般还作为附加成分单独用方框圈起来,有的与所在课本内容有一点联系,而更多的则没有联系,仅仅是课外读物。老师课上不讲,课后也不要求学生读。因为考试不考,学生也就不去理会,形同虚设。还有部分现代数学史的内容对文科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学生根本不能理解。

最后,文科高等数学教材与高中教材的衔接不够。高中的教学内容在进行了多年的教学改革后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方面,现在高等数学中许多知识点已经被放在高中课本中。另一方面,许多原来的内容已被删掉。这直接影响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但现在的教材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2.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合理安排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内容

首先,文科高等数学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 其追求的目标不应只是传授数学知识, 而更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塑造文科学生的科学精神。微积分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应用,是许多课程的基础。微积分应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里,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和积分为主要知识点。微积分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与极限思想有关的,因此极限的数学定义必须给学生解释清楚。现在大部分文科高等数学对于极限的分析定义只字不提是非常不可取的,当然这个定义是比较难懂,但是这个定义恰恰最能体现微积分的思想,锻炼学生抽象思维。此外, 应适当强调现代数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应适当突出有关数学理论的思想性和某些具体方法的启发性,特别是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应写得尽量地详细,以适应一般文科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使文科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基础对其今后发展的意义。

其次,应重视在数学知识教育过程中, 贯穿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教育。通过数学史的教育, 培养文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应有的客观态度;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培养文科学生思考的逻辑性和科研的严谨态度。但要注意不能搞史料罗列照本宣科,而要与课本中的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到引导辅助学习的作用。数学教材中不但要有具体的数学史料更要注意数学精神的宣传,注意整个数学成果的产生及其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探索数学观念的历程,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例如数学一贯被认为是严密精细的科学。学生也从来不怀疑所学知识是否存在问题。但数学的严密性是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仍存在对巩固数学基础、探索数学意义等问题还有争论,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等热点。让学生了解这些,从而少一些盲从多一点探索,对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是有好处的。

总之,高校文科数学教育急需发展, 特别是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 教材建设及理论框架的建设都急需改进, 必须吸收一批有能力、数学造诣高且知识面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文科数学教育改革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国楚,邮继征. 高校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1, (9) :79-80.

第6篇: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广义上的科研,包括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近几年,高校大力倡导大学生科研精神,尝试了多种形式的科研类型,直接促进大学生的科研热情,促成了其优秀作品的呈现;首先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利于人才优势的发挥,科研课题的开展,其研究成果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其次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广泛而深入生活,对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和科技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大学生科研成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能合理运用,其社会价值性必然可以发挥到最大化。然而在大学生科研发展迅速的背后,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应用的低转化率造成的社会价值性低以及科研成果去向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新问题。通过对此课题的调查是对今后大学生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第一,能够了解大学生对其科研成果的去向问题的态度和对现状进行考察;也从社会价值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大学生科研过程中,社会的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高校有什么渠道能支持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促进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第二,通过调查能够知道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实践该如何结合,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该如何联系,找到解决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性和成果转化率;第三,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地,如何能使大学生在优厚的条件下发挥创造性,能让作为国家人才优势的大学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二、调查情况和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及去向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从2012年4月10日开始,至2012年9月9日结束。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文献调查四种形式先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和河北省保定市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针对调查地的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以及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计划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72份(其中海南省海口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90份;河北省保定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82份)。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学校科研老师、学校科研机构负责人、社会企业与相关科研代表、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了访谈。通过收集材料和资料数据,确保了该项调查研究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但科研课题价值性不高

由于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在此引导下,高校大力倡导科研创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日益活跃,而大学的科研实力也得以增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然而在这些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背后,却由于科研课题的“轻实际运用,重理论研究”和许多高校认为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强调所谓的结果,不追求大学生科研成果和社会需要结合的思想观念,导致了虽然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在逐渐增长,但是科研课题过于空泛,使得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大打折扣,价值性不高。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社会价值性低

由于大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偏差,使得大学生科研更重视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问题和各种的数据,却不去关心这些科研成果究竟和社会实际有多大的需要,导致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提供的大多数还是“实验型”成果,需要大量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但是我国企业的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也相对薄弱,迫切需要生产型实用化的高校科研成果,现阶段两者的矛盾较为尖锐,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大学生的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大多数并没有转换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也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性低。

(三)大学生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

大学生科研中往往忙于完成立项、报奖、论文写作,并没有考虑其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如何满足社会需要,重学术轻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虽然高校和社会鼓励大学生做科研,但学校科研室里积累的大学生科研文本与社会汲汲渴求的创新项目,这一对矛盾体,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学生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并不考虑科研成果未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科研项目而去做科研项目,所以大多数大学生科研成果就只能束之高阁。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低和去向问题探究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在对“你认为大学生的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这一问题中,选择“没有”以及“很少”的分别有52人,67人,达到受访者的69.2%。这种情况是反映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科研成果认同度不高,也表明大学生科研成果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不大。

在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你是否想过将自己的科研活动成果推向社会,产生社会价值”这一问题中,选择“没考虑”的受访者有108人,占到调查对象的62.8%。这说明在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考虑其成果的社会价值,也不考虑对社会生产与生活起到的作用,因此导致其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二)大学生科研成果“质”与“量”不并举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科研活动,更多的大学生科研作品得以呈现。然而在大学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加的背后,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价值性难于保证,这无疑是不利于大学生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统计结果表明,曾经参加过科研活动以及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对社会贡献不大或没有的受访者占到了63%。这说明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并举。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各高校的大学生科研论文数量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其中并没有多少前沿性或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表面上一片繁荣,但其实在国际或国内前沿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所以即使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增多,但其创造出来的科研成果质量以及针对性却不高。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去向难与社会需要结合

通过文献查阅和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只占被转换成果的30%,所以高校的科技成果只有少部分能够取得较大的效益。其次,高校的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与调查报告往往都是老生常谈,内容过广和较为空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许多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不能转换为生产力,也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调研报告和理论模型去向大多数被高校束之高阁,很难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大学生的科研成果难于社会需要相结合,导致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需要严重脱节。

四、研究启示与对策构想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应该紧密与社会需要接轨

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选择有经济增长潜力、有市场前景以及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对那些能够产生高新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效益的项目要重点开发。要主动走出校门寻找科研项目,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收集和研究社会与市场的信息,在科研活动中,不仅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也要从科研项目的现实可能性考虑,使得科研成果满足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并且与社会需要紧密接轨。

(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高校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换率低,高校毋庸置疑有自身的原因,没有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评估机制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换评估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转换力度,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转换工作得到加强。要对科研转换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允许以多种形式结题,鼓励科研成果通过市场、生产、社会需求的检验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从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第7篇: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活动课;彰显;数学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309-01

1.文化性缺失——数学教育价值失落的重要原因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价值观,特别要了解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教学中文化性的缺失给孩子们造成了什么影响?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六年级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谈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结果,几乎90%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最大用途是用来计算。学生对数学的这种片面认识,反映出目前我们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忽视数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与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新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

2.数学趣味活动课——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于对数学文化的粗浅认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在体现数学文化的形态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数学趣味活动课成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突出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数学,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

我们的数学趣味活动课在重视课程表层的趣味性的同时,更注重课程深层内涵,努力挖掘数学文化的底蕴,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发挥数学文化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数学趣味活动课不失为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具体途径与策略:

2.1 充分利用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数学背景知识等,定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2 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阿基米德既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他一生专心研究科学上的体积和浮力问题,其中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叫金匠打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因为怀疑金匠加了杂物,就请阿基米德鉴定,阿基米德一直在想鉴定的方法,就在他走进浴缸里洗澡的時候,看见满出去的水时,悟出体积的原理,他高兴地跑出浴室,大叫:“我找到了!”一时忘了自己是光着身体呢!

自从同学们听了阿基米德的这个故事,就一直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之前,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然后利用数学趣味活动课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故事比赛。现在的小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特别多,因此故事的内容也相当丰富。通过故事比赛,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更值得肯定的是让他们获得了一种精神动力。例如当学生听说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时,跃跃欲试;当学生知道著名数学家欧拉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时,激动不已;当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了解到欧拉在孩提时代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后来经过努力却成为了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后,信心倍增;……

数学家的故事,既能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和浸染,特别是磨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形成经得起成功和失败双重考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努力养成热情、认真、求是、求实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3.反思与展望

数学充满着人性因素,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现代数学教育应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在文化层面上找回失落的数学教育价值,是新课程赋予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

趣味数学活动课仅仅是我们所做的初浅的尝试,我们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探索更多有效彰显数学文化的途径与策略,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渗入日常数学教学,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可以相信,在数学文化的洱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心智得以不断的滋养,才干得以不断的升华,人格得以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 《教育文化学》郑金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数学文化学》郑毓信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7

[4] 《数学教育的价值》/ 黄翔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5] 《课程文化发展论》范兆雄著.-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第8篇: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关键词]梧州学院 宝石博物馆 青少年 科普 价值研究

博物馆是一个地域内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社会文明发展的平台。梧州因其地域的特殊性,弘扬宝玉石文化是梧州宝玉石博物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是提升地方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平台。

一、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

1、宝石博物馆的意义。宝石是人类文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漫长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对宝石开发应用的历史久远。由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历史局限,宝石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宝石学(Gemology),通常被认为从十九世纪初叶才发展形成的一门专门科学。随着宝石业市场繁荣和宝石科学的进步,促进了现代宝石学的发展。在现代宝石学领域,欧洲和美国都要比中国发展进步得更早更快些。然而,进入二十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大发展,带动并促进了宝石市场的大繁荣,宝石学知识的普及和宝石教育、找矿、科研、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地质类博物馆凭借自己的专业特点,在宝石科研、宝石展览、宝石出版物,以及延伸的珠宝首饰设计及加工的编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普及宝石知识、推动我国宝玉石行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梧州学院建馆的地理优势。梧州是全国人工宝石之都,占有世界人工宝石的60%左右产量,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的筹备与建设全面展现了地方特色的宝玉石产业与文化。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未来不仅为宝石学的发展提供了多样性的展示标本,也为广大参观者提供了认知宝石的活动场馆,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学习。

梧州学院作为当地高校,肩负高等教育的责任,W院具有宝玉石鉴定与珠宝设计专业,一直为珠宝业界培养输送高等专业人才,而学院也将专业化特色化的宝石博物馆建设作为最重要社会普及功能与教育核心价值的对象。在专业宝石介绍与宝石矿标陈列的博物馆开放中实现对社会大众的科学化普及,尤其针对青少年的成长,了解宝石文化,研究宝石特征,宝石矿标的多种互动活动中,潜移默化宝玉石与首饰设计作品的加工制作过程。珠宝首饰成品信息以观众更易理解接受的方式予以传达。宝石博物馆教育执行者从青少年教育对象角度,拓宽青少年认知发展宽度,实施具备鲜明主题和目的性的宝玉石社会科普教育活动,着重以青少年作为主体科普对象,为未来的社会需要奠定基础。

3、青少年成长阶段对事物认知的能力特征。青少年随着脑部组织发育与累积,一方面在这个阶段已经具有了重体验的特性即实物性与参与性,给感官带来分析运用能力,体验所获得的发展进入同一性形成。另一方面如能有机结合可以确保博物馆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亲密感。此时他们的关注度已在社会受众中发展为寻求社会印证的先锋,例如对某类兴趣表现出极度热爱忠诚,或坚持某种选择。

二、梧州宝石博物馆对青少年及社会的科普责任功能分析

1、宝石博物馆对青少年的社会科普责任。博物馆是社会科学文化普及的承担者之一,梧州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在具有人工宝石之都的地域优势之上建立宝石博物馆的社会科普功能将更为突出。学院本身具有珠宝专业涵盖了宝玉石鉴定与珠宝首饰设计与加工专业,对于科学推广珠宝类知识更有建设性的意义。青少年是未来文明社会的建设者,也是文化的继承者,其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具可塑性阶段,宝石博物馆对于他们知识的积累、道德与人格塑造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君子以玉比德,宝石博物馆从这个意义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参观中,宝石博物馆在自身的稀有性,瑰丽性,持久性条件下实现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类不断努力的方向。宝石博物馆之于青少年的教育有别于其它诸如少年宫等社会教育机构,更大程度地展示了高校风采,宝石教育特殊性,实现完成人类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宝石博物馆对社会的科普范围。当然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的教育对象不仅是青少年,也是开放宝石科学普及整个社会的,各年龄阶段均可在宝石博物馆中酣畅互动认知,国人好玉传统与当代珠宝品类更新一并进入到新领域。在梧州学院的宝石博物馆中从一般群众到特殊群体,从国内游客到外国友人,博物馆都为之敞开大门,梧州学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乃至全国中占有的人工宝石之都的优势地理,宝玉石为地方经济以及进出口贸易都做出巨大贡献,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进入梧州学院学习。来自泰国,越南等外籍学生在梧州学院留学,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也多,可见人工宝石之都的地域优势带来的影响力,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不可推卸地肩负着科学普及的责任,任重道远的承担对宝石常识,珠宝行业贡献力量的当代奉献。

科普与提高大众对宝玉石的鉴别和鉴赏能力。通过原石与宝玉石成品对照,让大众了解宝石的切磨、加工、设计、制作、雕刻及镶嵌、电镀、抛光、特效等一系列的宝石常识到珠宝加工成品的过程工艺。从各个环节突出宝石展品中重点展示介绍具有历史意义或纪念意义的宝玉石标本,特别是宝石精品和镇馆之宝。如新疆的羊脂白玉、山东的钻石晶体、克什米尔蓝宝石、哥伦比亚的祖母绿、塔希提黑珍珠、斯里兰卡的金绿宝石猫眼、俄罗斯碧玉、津巴布韦的变石、缅甸的翡翠与红宝石、福建的田黄、阿富汗的青金石等。当观众进入宝石展厅时,仿佛置身梦幻多彩的世界。

因此,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对社会大众接受的宝石知识洗礼与累积的重要科普部分,不断制定积极工作计划及活动策划,宝玉石矿物标本不断充实与互动,推动青少年乃至社会大众的专业认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色宝石科学推广目标在梧州实现,博物馆是重要的青少年教育平台,也是他们在学校之外最好的第二课堂。国际上目前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墨西哥等都将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结合,建立长期广泛的沟通,将学生的自然科学课、考古课、历史课等都搬到博物馆。博物馆知识容量是青少年获取各种课外知识的理想场所。但同时,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博物馆,各自采用普及适合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如部级、省级、地方、综合类博物馆或专题类博物馆,由于资源类型不同,服务的地域范围和参观对象有差别,在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是有区别的,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属于专题类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需要特色化方式传播珠宝玉石专业知识。

三、博物馆创特色活动带来青少年可持续性教育意义

1、国内博物馆同行的特色活动分析。树立主题特色意识,特色活动引导青少年广泛参与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是科普教育的持续性前提。从和谐自然中开展宝石博物馆的活动,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才能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因此博物馆自身需要不断创新创意活动,开辟青少年教育的途径。国内博物馆的各种活动,例如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史前工厂、河南博物院的编钟古乐活动、辽宁省博物馆情景剧活动、宁波博物馆开展的青少年探索体验3D立体拼图活动、甘肃省博物馆从开展的“亲子快乐营系列活动”,已经逐步成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暑期夏令营――野外模拟考古等活动已逐步形成品牌特色活动,在定期开展的博物馆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全方位能力,保持博物馆的活力和吸引力,成为青少年欢迎的社会教育阵地,推动社会科普的进步。

2、国外博物馆与学校联合活动借鉴。在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墨西哥等国家都将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结合,建立长期广泛联系,相关课都直接带学生在博物馆上。博物馆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它为社会的进步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博物馆的丰富性容量是青少年获取课外知识的理想场所。不同类型例如航天博物馆、航海博物馆、天文馆等应则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措施来组织实施m合青少年儿童的科普教育活动。

3、梧州宝石博物馆的特色活动号召力。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项目和梧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立足于人工宝石之都弘扬宝石文化,创立宝玉石教育品牌,培养宝玉石文化薪火传人,使青少年加深对宝玉石的理解,激发对宝玉石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开展体验式的宝石切割加工打磨活动,亲自动手在指导下完成一件首饰的制作,镶嵌宝石的各种技术现场比赛等,都是极具宝石博物馆特色的传播方式。通过动手感受宝石与金属之间的关系如何逐步建立,最终成为一件光彩照人的珠宝首饰艺术品。建立一种开放式参与性的品牌特色活动,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特色活动,吸引与号召大众的参与积极性,在动手中感受到宝石切割打磨、珠宝设计、珠宝加工的各种乐趣,还可以带动珠宝商业活动的开展。真正让梧州学院宝石博物馆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宝石文化的乐园,充分利用五光十色的宝玉石本身的色彩,以此调节观众的视觉体验,为了加深大众对宝石玉石的深刻印象,加深对东西方珠宝文化的深刻了解,创新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大胆使用设计宝玉石新材质、新工艺传播珠宝文化知识,提高大众对珠宝品质的认知。

四、梧州宝石博物馆未来的引导性科学普及发展

第9篇: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一、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灵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灵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国情以及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科学发展观无论是在理论传承上,还是对时代主题把握、国情认识上,都一直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精髓。尤其是对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当代社会的全新解读。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日益膨胀。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必然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因此,中国的价值观建设的视角必然由传统的民族性转向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中国的价值观建设也必然由传统模式转向新时代模式,建立起既有民族性又有全球性的价值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将价值观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首先,应当坚持价值观建设的民族性,这是我国价值观建设的立足点。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并不是消解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是对文化的民族性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我们必须增强价值观建设的开放性,积极吸取他国价值观建设的成功经验,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必须增强价值观建设的国际性,树立国际协作精神、国际竞争精神、国际风险意识。必须增强价值观建设的调适能力,应对价值观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提高价值观的分化与整合能力。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中,要想坚持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就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目标建设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时代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目标模式。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主体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拥护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只有坚持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主体,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志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是否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这恰恰是坚持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主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群众是科学的发展观的价值主体,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热烈拥护,才能取得圆满成功;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切实贯彻执行。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如果发展成果没有或很少被最广大人民享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就会落空,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基础。因此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群众是科学的发展观的价值主体,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

三、全面统一、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原则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人民的价值要求。但发展并不是无原则的,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而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追求发展的价值选择原则。

全面统一、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原则。它目前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价值观建设具体实际相统一。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建设需要世界观的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是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同时,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建设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时代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模式。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应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目标与整个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目标建设是整个价值目标系统中的一个层次,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目标建设同整个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有机联系起来,必须清醒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目标建设基础作用与整个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导向作用之间的关系。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应坚持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只有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市场经济鲜明特点相结合的价值观建设才是真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应坚持人、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人在追求自己价值目标时,必须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牺牲自然谋求所谓的发展,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同等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种科学发展观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必须坚持,不可动摇。

四、坚持将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相结合,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本身蕴涵着主体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科学发展观蕴涵的近期价值目标;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科学发展观蕴涵的远大价值目标。坚持将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相结合原则,体现了全面统一、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原则。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往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尤其是社会主义经历巨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谷,如何认识“两个必然”理论,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我们应当看到,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基本原则并没有错。我们要自觉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当然,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实现的远大目标。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路线,都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基础。

五、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途径

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没有实践就没有科学发展观,更没有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与完善。目前,中国最伟大的实践就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路。没有实践,就体现不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没有实践,全面统一、协调发展的价值选择原则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没有实践,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改革开放,才能达到发展的最终目的。

总之,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蕴涵着价值观灵魂、价值主体、价值选择原则、价值目标以及价值实现途径等,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价值观体系。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