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德育的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德育的核心素养

第1篇: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8)01—0035—01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一词已经不再新鲜。所谓核心素养,指的主要是学生整体的素养,它包括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以及学科方面的知识水平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让老师去判定该学生的素养合格与否。在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完善也关系到自身学科知识的进步,更对他们的道德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工作中,“知”与“行”缺乏融合。在德育工作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贯彻和德育教学有关的知识和内容之外,还要注意给他们提供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否则就算说得再多,也仅仅只是局限于纸上谈兵的这个层面,根本起不到更为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和渗透。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给学生行动的机会,他们有时候会倾向于直接揭露对和错,好与坏,去给学生进行一种比较直观和盲目的道德教育,这样一来,学生的道德认知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办法去进行和自己灵魂以及内心深处更为深刻的对话,这样就失去了德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2.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德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传统的道德教育中不难看出,道德教育缺乏较为系统和科学的方式手段,没有给学生一个有条理的行为导向。换句话说,传统的道德教育有时候会比较随意,比如在发生重大地震等事故的时候,才想到逃生演习的重要性,或者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才想起给他们进行心灵疏导的意义。而这些逃生演习和心灵疏导实际上都是需要通过前期的不断演练而不是事到临头才开始的。因此,这些碎片化的道德教育有时候对高中生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

二、解决策略

1.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定期开展交流会。当学生进入了高中阶段之后,升学压力、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异性的探索和求知欲都是导致他们产生困惑和不解的源头所在,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教师应该以一个主动者的身份去和学生进行定期的交流和谈话,这些内容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要是学生想问的,老师都可以在思考再三之后通过合理的方式告知他们,而不是采取隐晦的方式一问三不知,这样的做法只能让他们感到更为不解和迷茫。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将性格相同的学生分别聚集到一起,在课下或者周末的时候进行一次简短而温馨的交流会。交流会的内容可以是关于他们最近的烦恼,也可以是最近对于班里或者是年级里哪个异性的好感得不到回应,所以觉得烦闷等等,其实解决他们正在烦恼的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聆听者,一个愿意为自己的困顿和迷茫排忧解难的人,一个愿意疏导自己的人,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就算问题还是一成不变,但是他们心里的愁闷一定会和从前相比少了许多。

2.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实现师生关系融洽。道德教育其实不仅仅是只停留在说教阶段,有时候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和团体活动的机会,這样他们才能够在不断的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德育渗透的法则,从而更好地去适应德育教学,这个效果绝不是简单地听几节德育课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同时也需要德育实践活动的支持。教师可以提前走访各大社区和养老院,问问他们能否接受一个班级学生的来访,比如利用周末和其他课余时间来到像养老院这样的地方去进行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接触了社会,有了切身体会之后,再给他们宣讲和德育有关的知识点,他们才能够感同身受,否则只是空谈,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第2篇: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然而,在具体的化学课程教学中,如何既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又进行学生道德的培养,实现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呢?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第四节“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为例,阐述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过程。

一、教学内容及其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四点:第一,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蒸馏、萃取、分液、重结晶、柱层色谱等;第二,现代仪器分析知识――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第三,分子式确定方法――实验式与相对分子质量求算;第四,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后续进行有机物性质的学习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有机合成、提纯等)提供知识基础;为学生研究陌生有机物物质结构提供程序性思维模型。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为陈述性科学知识,无感彩,较少包含德育素材和资源。

二、融知识于德育化教学情境中

化学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化学规律的发现、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物质的发明或合成都有其历史。因此,化学课程教学需要情境化,通过创设情境,使呆板生硬的知识生动起来。教师需要扣住情境,设计好作为学习支架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增强自我效能感,产生快乐的情感;同时,利用化学史或化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科学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贡献,体会到科学家的崇高精神,从而将陈述性的科学知识置于德育化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传授,实现科学知识传授与学生道德培养的有机融合。

三、凝练双重内容线索

把屠呦呦团队发明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事件进行整理,作为情境材料编入学案中,供学生阅读。这份材料是双重内容线索的结合:一是知识内容线――蒿类植物中如何提取青蒿素,如何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涉及色谱柱法、萃取法、蒸馏、重结晶等),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分析结构(涉及质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二是情感内容线――介绍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忘我精神、科学态度、查阅古籍、团队合作、科研接力等内容,让学生在阅读完材料后,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思考,以此产生情感触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见解和感受,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倾听和评价,最后总结知识和感受,实现知识与德性的“双成长”。

四、以题体系彰显教学目标

1. 设定学习目标

基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指导思想,确定如下学习目标:能以青蒿素的研究为例,说出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模型;了解蒸馏、重结晶、萃取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实验方法;了解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的思维方法,并进行有关的计算;能根据提供的阅读材料,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有触动或启发。

2. 构建问题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通过构建以下的问题体系作为学习支架,以引导学生的学习。

问题一:阅读完上述内容后,你对祖国传统医学――中医(中药)、青蒿素的问世、科研人员试验新药、夜以继日地工作、团队合作等有何感触?

问题二:如何确定蒿类植物中的青蒿素的结构,包括:操作的主要环节;从植物中提取、分离与提纯青蒿素时,涉及多少种分离方法;以碳元素和氢元素为例,说明如何对青蒿素进行元素分析;如何确定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问题三:结合教材内容和已有知识,对蒸馏、萃取、分液、重结晶做一个更“精致化”的认识――这几种分离方法的原理、实验操作的要点是什么?

问题四:若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如何确定青蒿素的结构,包括:基于已有的经验,阐述确定青蒿素结构的思路;科学家用了何种方法,快捷、准确地测量出青蒿素的分子结构,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五:研究有机物化合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通过构建上述的问题体系,体现出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重视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认识模型;拓展知识学习的价值,让学生体会科学精神、形成社会责任。

五、教学实施流程

第3篇: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在参加一次思想政治学科教研活动时,笔者了解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要素。这是要培养世界公民的节奏?还是要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政治人物的节奏?思想失去了政治,或者思想只有政治,都不是思想政治。本不想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还是不能免俗,也想说几句。

什么是核心素养?查阅文献得知,“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欧盟理事会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2002年),及经合组织(OECD)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2003年)。这两个报告所用的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直译为“关键的”;“Competencies”直译为“能力”。“Key Competencies”直译就应为“关键能力”。报告中关键能力包括互动地使用工具、与异质群体互动、自主行动,是一种基于能力本义建构的体系。有趣的是,我们国内将“Key Competencies”译为“核心素养”。而且200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推出“21st Century Skills”,直译应是“21世纪技能”,也译为“21世纪素养”。日本“21世纪型能力”的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要素结构,也被称为核心素养结构。

在中国语境中,关键与核心,能力与素养,词义是不同的。关键,本义为门闩或关闭门户的横木,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侧重于功能或作用。核心是指事物的中心、中央、中枢、重心、内心、内核之意,与其所对应的是、边缘,侧重于位置或地位。能力是指人对自然的探索、认知、改造等活动中,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账体现出来的身体及心理的素质。素养之素,朴素、平素、素来、素质、素色、素雅,不加修饰之意。素养之养,本义为饲养,即饲养动物,给动物提供食物供其成长;对人而言,有抚养赡养、修养教养、养心养性等;可见素养是一种平素的养、平实的养、平常的养,不富养不贱养,是一种慢慢地养,顺其自然地养。人的素养是指人的道德素养,是一种修养。显然,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有着各自完整的话语体系。个人以为,将关键能力翻译成核心素养,显然欠妥,不是科学求真的态度。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目的,是任务,是方式、是方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素有哪些?

一是中国。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应该是中国的。中国是最核心的标识,要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及伦理。不能把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中国表达或者弄成中国版本,不能用别人的话语表达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是立德。核心素养体系中最核心的是德。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首,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正确的教育来引导人、教化人、激励人。要以德立身、以德率众、以德致远、以德领才,要德才兼备。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核心的德,是德的核心。

三是树人。即树的是中国学生,树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树的是有国际视野、传统底蕴、时代特质和生活智慧的人。国家富强文明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力奋斗,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道德素养,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道德素养,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道德素养。

五是体系。即以德为中心的素养体系。有道才能有德,因此是一种道德素养体系,也是一种伦理体系,不应是关键能力体系或者关键技能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第4篇: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如今,学生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为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以下简称东区)聚焦核心素养,不断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育人模式

提炼学科核心知识,促进育人模式变革。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新课堂教学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如何“因材(教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如何“因才(人才)施教”?东区教育局以核心知识、关键内容教与学的研究为突破口,加强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的研究,编印了文化学科《核心知识与关键内容教与学》丛书,对文化学科的教材进行了重组、梳理,进一步提炼了学科核心知识,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教学策略和研究方法,给教师实施课改提供了指导。

打造学科课型模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它依赖各个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特征的发掘。在区、校两级模式的基础上,东区将视线聚焦于立足学科价值,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学科课型模式构建上,着力打造具有东区特点、学校特色、学科内涵的绿色课堂。各学校教研组结合学校模式,挖掘学科核心素养,把握学科课型教学本质,从原则、要素、操作流程等方面自主探索、构建具体的学科课型模式。目前,全区共推出学科课型模式40个,涵盖小学、初中各门学科,推选出19个“2016年度东区学科模式构建示范教研组”。如“构建思路清晰,针对性强”的攀枝花市第二小学校教育集团龙珠学校的“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课型模式”“有理论、有思路、补短板、有创新、易操作”的市攀枝花市第二十中小学校的“初中语文‘读、评、议、结’作文评讲课课型模式”,等等。

二、聚焦核心素养,实施绿色德育

1.以拓展“学生绿色成长空间”为愿景,实施“家校互动建设工程”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现实、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为进一步集聚家校教育合力,东区启动“家校互咏ㄉ韫こ獭保分学段编印《家教指导手册》,邀请知名家教指导专家举办讲座,组建“东区家教讲师团”,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家长委员会、家长教育协会、家长志愿者、家长学校等一系列完善有序、推陈出新的工作机制,成为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常规,编织起了“三结合”育人绿色网络。

2.以“全员育人”理念为导向,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更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技能大赛”是东区班主任多维展示、深层感悟的实训舞台。从2013年的班主任治班策略、班级活动方案撰写、学生心理个案分析、班主任礼仪规范比评,到2014年的“情景再现”架设家校沟通桥梁;从2015年的“交换空间”班级文化环创大赛,到2016年的“沟通无极限”网络媒介育人能力展示,东区班主任技能大赛一年一个主题,促进了班主任队伍德育能力迅速提升。

3.以“绿色班级”创建为契机,推进“一班一品”的建设

东区以“绿色班级”创建为着力点,助推“一校一品”建设。要求校长对班级文化建设做好顶层设计,班主任围绕“校品”建设打造班级文化,学校以课程化的方式推进“班品”创建等,上下互动、内引外联,打造“班级学生人人有品,实践体验快乐成品”的“绿色班级”。“国学诵读” “经典养德”“成长社团”等校园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东区这片教育的沃土上生长,方兴未艾。

4.以争做“阳光少年”活动为重点,拓展德育活动内容

丰富的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自2013年以来,东区就启动了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艺术活动等德育内容的“争做阳光少年”主题活动,努力营造起“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灿烂”的良好氛围。

5.以构建“绿色教育评价体系”为依托,加强评价育人导向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东区教育局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评价改革,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东区特色的“绿色教育评价”体系,即以教育质量“绿色”指标(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为关键指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促进学校绿色生态发展的新的学校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学生品德修养、身心发展、学习状况、兴趣特长、学业负担五个指标。这种以“基础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全新评价框架,树立起了不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指标的学校教育质量观,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目前,东区教育局“实施‘绿色教育评价’,推进管办评分离”的省级课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6.以开发“多元校本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调动学生发展积极性,促进学生协调发展、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东区教育局编印的《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指导纲要》明示,养成教育课程化、传统教育课程化、成长指导课程化、实践活动课程化、家庭教育课程化等,给“十三五”东区“绿色德育”指明了方向。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攀枝花市第四小学校、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教育集团作为课程研发试点率先展开,区属各校相继积极组建课程研发团队、制订课程研发方案、培训课程实施师资,层层推进,将以思品课、班会课为代表的学科课程,以专项活动、节日活动为代表的活动课程,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为内涵的隐性课程,整合、固化、序列化,建构起多元开放的德育课程体系。目前,区属共计25所学校已编印了校本课程。

三、聚焦核心素养,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东区始终坚持建设教育、考核、奖惩相结合的师德评价机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师德师风自查、督查行动,建立师德失范行为责任追究机制;以《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弘扬专业精神、敬业精神、创业精神,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开展“三心”“三爱”教育;结合“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活动,弘扬优秀师德风尚。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是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出台《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试行)》,该措施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教育人才引进、教师培训等措施,切实保障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

搭建研训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同时也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东区通过选派领导干部和教师送外培训,依托东区教师培训中心,研训结合,抓好区级、学区、学校三级培训。2016年,|区教师送外培训、校本培训、学区培训、学科教研、专项培训共计11670余人次,先后开展了“新分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训”等培训活动,促进了各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举办东区第二届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活动,以“教研员上观摩课”“绿色课堂主题沙龙”和“教学副校长课堂展示、校长评课”等为载体,进一步引领教师加强教研教改。

四、聚焦核心素养,弘扬学术科研

第5篇: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道德是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在广大社会成员个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新生教育核心理念内容之一。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参加就业之后的从业工作态度等,都是职业道德核心价值理念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职业院校在校就读学生个人职业素质的前提条件,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具体指在全国范围内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以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基本教学准则[1]。在此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教学理念。相应教学内容的设计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对学生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勇于承担工作责任和乐于与他人团结合作”等方面职业道德素质内容的培养。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以往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在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当中,授课教师以学生作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中心和主体,自己则作为知识内容的教育引导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作为思想内容传播的载体和媒介,将爱国主义政治思想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在相关知识内容方面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将成为新型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工作目标[2]。

二、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一)满足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相符需求。职业院校是教育行业中的一个较特殊的教育院校,职业院校培养的多是技能型人才,其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实践型人才,所以在办学中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即为各个职业岗位输送符合职业要求和标准的学生。不同职业除了专业技能各有千秋外,其同一个要求就是对从业人员有着统一的职业道德标准,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之中提到“爱岗敬业”是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职业院校教育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各自需要的专业技能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职业观是极为必要的[3]。当代职业院校已经将职业道德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并且从各个方面开展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活动,以此培养适应社会新需求的新型建设人才。职业院校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符合现实要求的,这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二)满足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建设者需求。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符合当前社会对新型建设者的需求目标。职业道德是每一名职业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这既是岗位要求,又是社会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更深刻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职业规定标准执行工作内容。职业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将职业道德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全面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这是当今职业院校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表现[4]。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逐渐提高,从注重专业技能到重视职业道德素质,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想成果。当前社会对新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要求更严格,需要在具备才能的同时,有良好的德行。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认识到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这不但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对学校的声誉、发展有重要影响。职业院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将其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造良好的院校形象。(三)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职业院校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强调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与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相符合。当前,我国开放程度日益扩大,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些外来观念影响着年轻人的思想。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应当肩负起重塑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重担,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为社会输送兼具诚信、文明、礼仪等素质的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5]。通过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全面打造“德才兼备”人才队伍,使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栋梁,这样才能消除社会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构建真正和谐、友好的社会。

三、有效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队伍人员素质。职业院校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首先应强调教师队伍人员的素质。应该着重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通过教师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培养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素质水平如何对学生将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引进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才能使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真正发挥作用,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对此,职业院校需要严格规定招聘程序,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时,积极引进业务精、觉悟高的教师,对于不符合教育职位标准的人,应该坚持杜绝;思想政治教师入职后,应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获取最新理论知识,融合各种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制订充实的学习计划,改进课堂授课方法;职业院校应该邀请一些专业学者,到校开展讲座,可以聘请这些专业人士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中的兼职教师,以此提高整体团队的教育水平。(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模式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积极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院校学生年龄较小,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容易引发学生的不良行为,这都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素质的提高。因此,职业院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纳入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同时开办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咨询室,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倾诉对象,缓解压力,安抚情绪,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保持平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更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习。学校围绕职业素质进行授课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向学生导入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让职业院校学生认识到具备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向不同的学生灌输该职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为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奠定基础。(三)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活学活用。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握职业道德是什么,能够活学活用。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开展为期1个月的短期实践,让学生提前作为职业人感受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且直观观察职业人的工作内容和行事准则,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比如“学雷锋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总而言之,以职业道德为基本核心理念、构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是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新型教育手段。只有职业院校相关授课教师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核心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最终实现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作者:张伟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魏立娜.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52-54.

[2]林秉智,林海榕,陈淑芳.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和可行性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7-8.

[3]林秉智,林海榕,陈淑芳.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新模式途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4):18-20.

第6篇: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摘 要 2016年随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出台,我们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什么是核心素养,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在哪里?本文通过文献综述,论述了核心素养的定义,并研究了体育学科中如何结合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与评价,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发展,以期为一线的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体育 教学与评价 学生发展

我们的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作为一线教师应站在学校和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的实际需求。站在国家“立德树人”要求的角度,考虑如何进行改革教学方式,体现学科独特育人价值。明确体育与健康学科最有价值的核心素养有哪些?重视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关注体育学科的性质、特点与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或水平上的表现特征是什么?有哪些成分和维度构成。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创新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前课改只制定了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没有提出学生核心素养概念,尽管提出了学生素养问题,但对素养的要求分散在各个学科中。这样,对人的培养目标过细过碎,导致目标模糊不清。因此,我们只有高屋建瓴地把握育人目标,理清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纲举目张地指导和实施教育。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及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P键能力。对于体育学科而言核心素养是指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其内涵包括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品质:自我认识、自我约束,阳光向上,抗拒挫折;良好的品德:责任;向善。

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通过增进大脑供氧,使人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其次,体育培养社交能力,包括团队合作、公平竞争、尊重规则、尊重对手,以及遵守纪律,这些都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中国,通过体育运动培养社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该门学科后所形成的能力和品格。

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要求

(一)发展学生运动能力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的要求,实施学科育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国际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三维健康观,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作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接受体育与健康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些能力和品格对于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未来实施终身体育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逐步形成锻炼习惯,掌握健康技能,学会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合作,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和生存能力。

(三)提升学生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促进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研究是一种持续的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的集成,历来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关注。时代要求人要能适应急剧变化发展的社会,人只有具备了核心素养才能适应。核心素养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所需要达到的能力和素养作出了规定,也就是对于教育结果进行了规定。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加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是衡量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依据。

在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指导下,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体育学科所规定的能力或素养,可以用以检验和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结果,同时也可以用以衡量教育质量,优化体育教学的评价模式。核心素养的制定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导向,能够指引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核心素养并不满足于制定学生已有的学业能力水平,还包括放眼未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第7篇: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初中德育;德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06-01

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作用,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道德意识和行为上的认知,同时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等环境,引导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教师在德育中要用自身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困境

(1)道德教育与道德观念难以相互贯通。当前,中学的德育虽然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道德理论知识的教育上仍然存在灌输的方式,道德观念与道德教育难以相互贯通,使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融合到德育中来。

(2)德育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缺乏灵活性。德育要求教育者在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情感信念、道德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来加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仍旧存在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呆板的现象,使学生的德育意识很难得到培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工作中有效实施的路径

(1)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初中生心理发育较为缓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其在社会文化的冲击下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心理危机。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的德育课程,以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为主要课程内容,为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落实到各科教学中去。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到教学中去。

(2)创新德育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合。在当前德育的发展形势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在德育中得到有效的体现,在实施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在讲授式的德育教学模式中穿插情感陶冶教学,以理想激励的方式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中通过对心灵上的培养和行为上的锻炼,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设计以学生为教育中心的德育内容。任何教育形式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在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工作。教师倘若以一种抽象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讲解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德育说教,就会脱离以学生为教育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价值观讲解时,要利用具体的表达形式将抽象性的内容转变为具体可操作的内容,如结合政治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对价值观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德育意识。

(4)完善学生价值评价的制度。道德评价是对学生价值水平高低的评价,中学生道德评价通常以单一的知识性考试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水平进行估测,忽视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这种评价制度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具有公平性。此外,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说,这种价值评价制度难以完善学生道德意识的构建。首先,学校必须完善学生价值评价制度,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如将传统的笔试考试转变为谈话的形式,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来评测学生的价值标准。其次,学校还要建立学生个人的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同时以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促使学生在相互竞争中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最后,学校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的表现,加强家长的德育意识,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能保留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5)提高教育者的职业素养水平。教师作为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威严性。因此,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对自身进行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提升,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德育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提升自身的素养时需以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等三个基本维度为前提,必须要有坚定的道德意识和优良的行为、专业学科的水平和基础的文化素养、教学思想与教育技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专业训练的平台,为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提供帮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建设中要想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和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使新的教学思想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从而在德育中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式,加强与家长与社会间的联系,促使学生价值观在德育中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第8篇: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养成教育  内容构建  人格素养 实践体验

养成教育是指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从“知、情、意、行”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的基本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学生社会性行为学习、获得、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课程,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层面。2015年,教育部颁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要求,贴近时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既有原则性的要求,又提出了具体的,便于学生操作的行为规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尘埃落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确立了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六大学生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学校如何开展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为此,我们要认清现状,把握时代特点,在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对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以切实培养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成长所需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构建一体化、生活化的养成教育内容

养成教育的内容对整个养成教育的过程起着指导、调节和导向的作用,是实现养成教育目标的中介和重要依托。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定得“高、大、空”,要求过高过急,欲速不达。如爱国主义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一直讲到中学、大学乃至成人,不分层次,统一要求。这种缺乏层次的德育目标不能很好区分道德要求和道德追求,既高又空,导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为此,一方面应围绕德育的总目标,有计划、按阶段、持续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养成过程成为一个多阶段、多层次、多梯度、依序进行的系统工程。即在道德认识上,要求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在道德情感上,要求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在道德意志上,要求由无意到有意,由不自觉到自觉;在道德行为上,要求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另一方面应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下,结合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围绕优秀做人、成功做事、自主学习、幸福生活等维度,构建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养成教育内容,使养成教育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如围绕“优秀做人”这个维度,可开展爱党爱国爱人民、明理守法讲美德、孝亲尊师善待人、诚实守信有担当等主题的养成教育。而对于每个主题的要求,又要落实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的、可操作行动上,比如:针对“爱党爱国爱人民”这个主题,有可细化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等要求。而在小学低年级段,热爱祖国落实到行动上就要求做到: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旗时庄严肃立,不戴帽子、手套、围巾,目光注视国旗并行队礼;国旗下讲话时认真倾听讲话的内容等。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格素养

如同我们不能把视力放进盲人的眼睛里去一样,规则同样无法“放进”没有高尚灵魂的人们的内心。因此,养成教育的核心要务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而不仅仅只是灌输规范。

(一)   全面更新家长的人才观

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长大后才会有“出息”。于是,忽略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更严重的是把孩子学习质量的变化视为孩子人格培养和健康成长的过程与结果。对学生来说,面对家长在学习上的高期望,每天的学习过程成了冰冷知识的灌输,每天必须面对浩如烟海的题库,从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我主体性的丧失,对社会和家庭的温暖视若无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引领着我国的课程改革、育人模式及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为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更新家长的人才观,使之重视孩子人格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一)   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活动能集中体现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品格和能力。因此,学校应有开展针对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开展“争做绿色小卫士” “感恩于心,感恩于行”“ 和美校园志愿服务” “小手拉大手 和美齐步走” “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人格中的积极成分不断得到发挥,品格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最终达成让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去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习惯的目的。

三、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

    “社会参与”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具体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而养成教育中的许多道德行为、意识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而当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乏耐苦、耐挫精神,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体会不到父母养育的艰辛,不爱惜劳动果实。因此体验性教育更显得十分必要。日本就很重视这样的的教育:一是要求学生都要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二是要求学生定期参加社会的公益劳动或简单的生产劳动;三是每年都有7到10天的耐苦性生活体验。让学生体验生活,品尝生活的甘苦,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锻炼机智和意志,转化学生体验生活的甘苦,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锻炼机智和意志,这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在我们养成的教育活动中,要在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下,有计划有目的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育阵地和途径进行各种体验性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最终达成知行统一。

四、开发家庭、社区内潜在的育人功能

学校、家庭和社区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养成教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学校也可与家庭、社区联手充分发挥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网络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养成教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的今天,只有我们教育者抓住时代的脉搏,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融入到学校的养成教育中,并努力探索养成教育的新路子、新办法、培养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成长所需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让德育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02:85.

[3]吴天武.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特征及实施[J]. 教书育人,2015,17:12-14.

第9篇:德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截至2016年11月,搜索“核心素养”的条目,百度上的数字高约230万,中国知网显示约99.8万条结果。这一年召开的各种全国性的高端教育论坛也纷纷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为什么这么火?除了“核心素养”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走向,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无论是学术界、学校层面,甚至行政方面,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学术研讨、借鉴引导和实践创生。

从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进入3.0时代。盘点2016年关于核心素养的论文、报告、新闻,聆听来自专家校长的声音,聚焦以下问题,希望能澄清误区,找出落实的方向,分享前沿的实践,助推核心素养从学术思辨走向行动落实。

怎么看: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解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仅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从现实意义上来理解。那么,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成为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概念。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

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也拉开了从文件到实施的序幕。

可见,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再到深化课改的核心素养,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指出:“从价值定位而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柳夕浪说:“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命题,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这一命题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提出核心素养,是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指出,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无论是素质教育、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核心素养,无一例外都是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国家意志。所以,以一种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才可能创造核心素养的本土范式,核心素养才有落地的根与魂。

教什么: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构架,提供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为了扭转分数至上、分科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尚未消化落实好。这下又冒出来一个全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怎么办?这就需要中间环节来联系核心素养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为本体的转化。这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教学校长占德杰的一席话就很有代表性:“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对于老师们而言,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的话,可能就会引起一种模糊或者说一种混乱。通过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觉得这样一下就有抓手。”更直接的,如西安市第三中学副校长赵海娟的观点――国家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完善和修订现行的课标。这样学校和教师可以依照课标来进行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认为:“当前的核心素养建构,先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再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论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转化到课程标准的一个过渡环节,否则学科课程标准将‘对不上’过于上位的学生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文章进一步指出,“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

于是,本轮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首次纳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虽然,有专家指出,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披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意识;即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但是,这一步的迈出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制定方向,也给一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遗憾的是,正如专家所指,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性描述性状态的,很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经验及文本研究后的理性思辨式的论证。所以这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量化的、基于实证的研究与构建。李晓东认为,应该“寻求当下课程标准与高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深入发现和挖掘现有教学过程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和做法,结合现实发展的实际完善,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这也适合基础教育各个学段。

怎么教:在教育3.0版本下,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发、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学校实践需要并行

《南方周末》曾发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从“屠呦呦是谁”说起》。文章从学生不认识“屠呦呦是谁”说起,说到屠呦呦求学的经历,特别是中学时期她考试分数并不高,但初显“只要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 屠呦呦求学是抗日时期,国家没有精力搞教育改革,更不要提“核心素养”一说。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只要是指向人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就可以被称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

所以,在一些纲领性文本,如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尚未出台时,更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创生。为此,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提出:一是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二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特别谈到,“要超越‘双基’,走向素养。”他认为,“第一,转变课程知识观。课程内容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或孤立的事实构成的,而是由核心观念构成。学科探究与实践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第二,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倘不把教学变成真实的知识创造,不让以‘问题解决教学’和‘协作教学’为核心的新教学方式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难以落实。第三,将‘双基’优势转化为核心素养优势。我国学生‘双基’熟练本身不是缺陷,通过泯灭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性、以牺牲核心素养发展为代价而达成‘双基’,才是致命缺陷。”

学校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基于自身情况,创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介绍,学校各学科都在制定学科纲要。学科纲要当中第一个板块叫学科宣言,就是讲的这个学科的价值,这个学科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也就是说要解决为什么而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学校形成了六大课程体系,包括科技与创新类课程,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人文与社会类课程,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类课程,国学类课程与体育与健康类课程。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动作就很大”。学校变革课程结构,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化课程,由单维课程转向立体课程,体系课程转变谱系课程。比如,小学数学变成了彩虹数学,有双基、人文、生活、活动数学。文科综合,中华文化、语文、思想品德三个学科整合。理科组合,改变学科孤立、缺乏联系的状态。学校高中阶段开设有海绵城市研究课程。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学校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

尹后庆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尤其需要关注五点。一是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统一的过程;二是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三是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应该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五是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应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其实,学校面临的挑战越大,变革的空间也越大。国家督学张卓玉建议: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于是,这就引出了很重要的评价标准问题。

怎么评:从结果评价走向学习过程与品质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然而专家们一致认为,“最难的地方是评价。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文提出:为了测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品质,传统的结构化试题已经不能满足评价的需求,甚至纸笔测验本身也不能够完全用于评价的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史宁中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关注思维品质、考查思维过程。他指出:“2015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数学领域的监测标准中就提出:不要求计算速度,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达成。这些标准就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关注。”

《从结果评价走向核心素养评价究竟难在何处?》一文提出了多管齐下的方案:一是切实厘清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二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针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专项研究,集中攻关。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各学段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及其评价工具的研制,列入国内重大、重点项目,集中全国范围的学术力量,进行聚焦式攻关。在这一方面,心理学的技术、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用场。三是及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素养已有的评价成果,广泛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国外,PISA测试中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的成功测试,为我们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测试提供了成功范例,其中的数学素养大多符合我国中小学数学实际。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认为,“学业质量标准必须是根据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品格和能力要求,与课程领域所提供的知识内容相结合而制定。”“学业质量标准不同于基于学科内容建立的表现标准;后者是在学科内容标准确定后根据大规模测验结果制定的,而前者是基于细化了的学生核心素养制定的。”在“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上,他指出未来探索的方向: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