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德育育人体系精选(九篇)

德育育人体系

第1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一、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校的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此,学校通过畅通与家长沟通的渠道,使学校和家长都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内外的活动情况。

1.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

学校把家长委员会建设作为强化家庭教育的主渠道,分级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民主选举家长委员会代表。主要突出两项作用:一是强化监护人责任意识。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向家长宣讲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使家长明确自己作为学生监护人的职责,分清学校与家庭的责任,并从安全保障、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心理健康、学习指导、人际关系等方面给家长以科学的指导。二是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学校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参加历次的家长会,就学生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学业成绩、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使教师和家长在对学生的特点把握和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

2.建立电话联系家长制度

借助便捷的通讯平台,学校建立了班主任电话联系家长制度:班主任在新学年的第一天都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告诉学生,由学生转告家长,并且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公开,确保每个家长都能知晓;班主任必须掌握每名学生的家庭电话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班主任的手机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保证班级情况和学生动态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

3.落实学生动态跟踪反馈制度

学校规定:除了正常的放学时间,学生凡是离校回家,班主任都必须通知家长并向家长落实。由于作息时间等原因,大部分走读生晚上不能回家吃饭,对小部分晚上回家吃饭的走读生,班主任要一一打电话向家长核实,防止个别学生以回家吃饭为借口外出闲逛、玩耍;对请假的学生,班主任在学生离校前打电话告知家长,学生回家后再由家长电话告知班主任,实现学生校内、校外动态监管的无缝对接。

二、拓展家庭德育阵地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的育人质量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和参与密不可分。学校巧妙设计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家长发挥家庭德育的阵地作用,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

1.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诚信及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学校发放了《为孩子做文明、诚信的引路人》的家庭教育倡议书,倡导广大家长在发扬传统美德、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公共卫生、参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在历次家长会上,学校要求家长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在日常细节上给学生以有益的引导和熏陶。

2.拓展家庭教育内容

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分为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四个活动板块。在“感恩父母”教育板块中,主要开展了以“帮父母打扫一次卫生、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给父母洗一次脚”为主要内容的“我向父母献爱心”活动和“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主题班会。学校还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效果作出评价,签字确认,并征求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广大家长对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从做家务、搜集材料、撰写心得、办手抄报等环节都给了学生以指导和帮助,使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素质教育“新规范”实施以后,学校分级部召开了家长会,要求家长帮助学生合理制订双休日学习和活动计划,并在《家校联系反馈卡》中按时间段详细填写计划的落实情况,教师和家长合力共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在新课程学生素养评价体系中,家长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主体。学校主要通过“一会、一卡、一书”等形式,充分调动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奠定了基础。

“一会”就是家长座谈会,主要是为学生评价提供参考。家长座谈会的召开由班主任随机选择,可以结合有关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前筹划,也可以利用家长来校探望学生的机会临时组织。座谈会的内容,一是就学生的各方面阶段性表现与家长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商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二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诊断学生在道德品行、意志品质、性格特征、学习习惯、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共同研究教育措施。

“一卡”就是《家校联系卡》,主要用于日常的动态评价。评价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学习出勤情况;二是基础素养评价,包括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文明礼貌、文体卫生、遵守纪律、团队合作六个评价要素;三是学业成绩评价,主要从阶段检测、模块测试、作业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效果做出评价。每月最后一个周,班主任依据上述要素对学生做出评价,由学生带给家长,家长再从作息习惯、自主学习和在家的行为表现等方面提出评价意见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据此建立学生日常动态评价台账,作为建立《学生发展报告》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的重要依据。

“一书”就是《家长通知书》,主要用于终结性评价。学期末,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做出等级制评价,并从德、勤、绩、能等方面写出综合性评语,通过《家长通知书》反馈给家长,家长对班主任评价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开学后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对评价意见进行合理的修正,将最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发展报告》,保障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2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关键词:德国;军事教育;改革实践;人才培养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其联邦国防军自1992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精简整编和调整改革,分别以裁减军队员额、调整指挥领导体制和提升效能为主要标志,根据地缘区安全环境的变化,从应对大规模入侵的国土防御型军队转变成灵活精干、反应迅速、具备全频谱作战能力的小型职业化军队。

一、两德统一后德国军事教育的

改革与实践

德国军队历来十分重视军事教育和军事院校建设。国际冷战结束以后,德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军队的任务从过去的保障国家安全并为最终实现德国统一创造条件,转向保障未来欧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为了适应新的安全形势和战略环境,提高德国军人的素质和部队的作战能力,德军对军事院校进行了系统的改革。

(一)调整及完善院校的层次和体系

为适应军队任务的转变,德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三类”“三级”“三结合”的军事教育体系,“三类”即指挥院校、专业技术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三级”即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三结合”即军地结合、正规院校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军校理论教育和部队岗位训练相结合。具体举措包括将2所原国防军高等学校改为联邦国防军大学;合并2所国防军体育学校;关闭联邦国防军心理防御学校;增设联邦国防军安全政策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对于陆军院校,新组建了3所陆军士官学校,将2所战斗部队学校更名为步兵学校和装甲部队学校,将2所技术部队学校改名为陆军技术学校和陆军补给学校,将陆军军官学校由汉诺威迁至德累斯顿。对于空军院校,将原隶属于空军第一工程学校的4所专科学校独立成校(直属空军局领导),关闭1所空军武器学校和1所空军工程学校,将空军士官高级训练学校改名为空军士官学校。对于海军院校,合并2所海军武器学校,关闭1所海军工程学校,增设1所海军指挥系统学校,将10所专业性海军院校重组为7所功能型院校。

(二)严格准入标准,调整训练程序,军地院校接轨

德军院校学员称为候补军官,均是从应届高中或中专毕业生中征召入伍的,选拔条件严格,淘汰率高。德军初级军官在成为正式军官之前要经历系统复杂的培训过程,采取部队训练、军校培养和高等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德国大幅增加了部队训练和军校培养的时间,并增设不同培训阶段,加强每个阶段的准入考核力度。从1994年起,学员训练的第一阶段,即基础科目训练的时间由5个月减少至3周,学员毕业后不必再到各参谋部任职实习,直接参加第二阶段的应用科目训练。第二阶段为应用科目训练,在原有的参谋部参谋业务训练和总参谋部参谋业务训练两种科目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政策进修班”训练,以培养参谋军官和指挥军官的战略思维能力。同时,将2所联邦国防军大学的专业数量从8个增加到28个,难度与地方大学相当,其专业课程设置达到地方大学的水平,毕业文凭得到全国承认。[1]

(三)增加训练科目,调整教学内容,完善培养手段

在具体的训练科目和教学内容上,德军院校积极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及时做出有效调整和完善。第一,增设“冲突预防和危机处理战备训练”,减少本国军队单独训练的比例,增加本国军队和多国军队的联合训练;在训练手段上,减少实兵训练的比例,增加现代化训练手段。第二,在传统教育和思想教育中,新增加伦理道德和文化交际教育,将语言训练升格为必训内容,增强军人的海外沟通与行动能力。第三,继续加强顶尖人员的联合训练,培养高素质的多国联合指挥人才。第四,根据未来信息化作战要求,将原来的重兵对抗训练转轨到信息化联合作战训练上来,提高部队信息化作战能力。第五,进一步注重军地交叉混合培训,培养战略型领导人才。

二、德国现行的初级军官教育培养体系

为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德军把大力加强候补军官队伍的培养作为推动军队职业化建设的一大重点。在军事人才培养方面,德军大力推进改革,不断完善候补军官培养体系,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陆军初级军官培养为例,德军候补军官的遴选对象为应届高中或中专毕业生。每年3月,考试成绩合格的应届高中或中专毕业生依据本人志愿向位于科隆的军官申请审查中心提出入伍申请。然后,该中心对申请者组织大规模的招生录取考试,主要包括身体、心理、学术、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军官申请审查中心会综合考核通过的申请者的志愿、考试成绩、军队的岗位需求等因素初步确定其将来的专业培养方向。在候补军官的培养上,德国采取院校教育与部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计划大致分为以下七个阶段。[2]

第一阶段,学员会被分配到不同地域的3个新兵营,接受为期6个月的军政基础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军事基础科目的训练和军队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学员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联邦国防军军人,具备基本的军事素质,培养军人服从命令的意识。

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学习和训练考核合格者,进入位于德累斯顿的陆军军官学校(GAOS)进行为期3个月的军官培训课程的学习。该阶段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战术、军事法律、领导学、军事历史、政治、逻辑、体育等课程的教学和一些拓展性教学实践活动,并有机会参与各种国际军事交流和参观见习。该阶段的培训旨在提高学员们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初步具备基本的军官素质,形成一定的军官意识,掌握必要的军事知识和指挥管理能力,为以后继续接受培训并成为军官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学员被分配到全国各地不同兵种的部队,进行为期3个月的领导能力实习。该阶段针对学员不同兵种的区别,组织学员进行兵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和指挥管理能力的锻炼,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

第四阶段,学员到位于德国西南部的专业院校进行3个月的英语语言集中强化学习。这是德国作为欧盟和北约主要成员的特殊国际地位决定的。德军与西方很多国家存在着广泛的军事合作,从联邦德国时期,美国一直在德国保有驻军;另外,德国与法国军事合作密切,在德军各兵种中有一支专门的德法联合部队,称作法德旅;同时,德国与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军事合作也相当密切。近年来,德国与世界很多国家建立了长期军事交流机制,定期邀请各国军事代表团赴德交流,并积极派遣军事代表团出访,参与国际军事交流,积极参与维和行动。笔者在德交流期间发现,每位德军军官和学员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体现出很高的语言素养。这对于积极参与国际军事交流和军事行动都是很重要的先决条件。

第五阶段,到位于汉堡或慕尼黑的联邦国防军大学接受3~4年学历教育。只有参加过前期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军校学员才能有机会在联邦国防军大学就读。联邦国防军大学为军地共管,开设的课程分为大学基础课程(本科)和高等专科学校课程(专修课程)两类。各专业学员结束基础课考试后,继续在某一专业领域深造,撰写学术论文并答辩。根据学员在读期间的学习成绩,毕业时可授予其学士或硕士学位,成绩优秀者也可攻读博士学位,成绩不及格者则需提前退役。在这期间,还可根据个人的学习成绩进行兵种专业的调整。从联邦国防军大学毕业后,候补军官晋升为少尉。

第六阶段,再次回到德累斯顿陆军军官学校,进行第二部分军官培训课程的学习,为期3个月。这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候补军官具有营以下级别军官应具备的所有指挥能力,课程内容则以不同兵种战术培训为主。

第七阶段,根据学员的不同的兵种分配到全国各地相应的部队,进行排、连一级的职业培训实习,为正式担任分队军官做好充分的岗前实践训练。

德军候补军官完成整个培训过程需要6~6.5年的时间,经历军人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岗位任职培训三个类别层次的培养过程之后,才能分配到部队正式成为初级军官。整个德军候补军官的培养体系充实而完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充分结合,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完美结合,有效实现了培养现代化军官的军事教育目标。

三、德国军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

理念和特点

(一)军官培训原则遵循“训人必成和训成必用”

德军军事教育培训体系计划性很强,不提倡过多、过量培训军官或士官,培训数量和需求数量基本保持在1∶1。这就是说,学员培训之后就一定要用。这就会给学员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动力,使学员们必须专心致志学习,有效地保证了培训效果。所有候补军官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都会得到军队各级各类部门极大的关注,确保每名受训合格走入军官序列的新任军官都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超群的领导能力,并在他们毕业后对其委以重任,实现继续培养和锻炼,促进其快速成长。

(二)军校教学保障条件完善

德军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其军队建设中有着颇为重要的地位,在装备、经费、人才、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优先保障,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位于德累斯顿的陆军军官学校,不论是教学训练设施,还是校舍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凡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想法和活动都会得到批准和支持,并且大力给予物质保障。正因如此,才使得德军的军事教育始终具有先进性和一定的超前性。

(三)教学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讲求实效

教学内容、科目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的,并定期进行研究和更新,过时的科目被及时摒弃。德军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灵活,广泛采取小班教学,授课形式丰富多样,特别注重专题讨论和现场参观见习,注重锻炼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这对于有效提高学员们的自信心和组织指挥能力都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四)培养过程突出实践锻炼

德国候补军官培养过程的七个阶段的培训环境类型多样,从军事院校到军地共管的国防军大学,从语言培训中心到作战部队,整个过程反复强调学员的实践能力锻炼,从新兵入伍训练筑牢军事基础素质,到军事院校实践战术指挥能力培养,直到毕业前兵种分队指挥岗位分队长职业培训实习,都体现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强调指挥实践能力的锻炼的特点。

(五)重视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

德军院校开放办学力度较大,定期邀请外军院校教官和学员来访,举办学员参与的国际军事交流活动,让绝大多数学员在读期间有与外军军官和学员进行军事文化交流的机会,同时积极派遣部分优秀学员赴外军院校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提升学员的国际视野,锻炼未来军官进行国际军事交流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德育体系 高校及管理者高校教育者大学生职责权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41-02

1 高校及管理者的职责及权限

1.1高校及管理者要健全,并改革德育管理体制

首先,要改革大学生学分评估体制。在大学生学分评估中要重视德育学分的比重,在以往大学生进行学分制进行综合评估中,德育学分一般都是固定值,所有学生一律平等,没有差额。所以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能提高广大大学生德育素养的德育评分标准。比如,可以适当加入或加大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学分比重,多举行一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志愿者活动等等。其次,要调整或完善单纯把教师学历、职称和科研成果当作奖罚、晋级标准。要注重学生对教师教学成果评价、对学生成绩的效果和成才的贡献等作为标准。最后,要加强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管理。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对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形式轻结果。所以高校要强化教授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德育教育本质的理解和重视。加大对学生政治理论课过程及效果的检测。许多高校对大学生政治理论课都不重视,在考试前老师点重点,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

1.2丰富德育实践活动形式,形成民主的开放的德育实践模式

在传统德育实践模式中,教育者往往采用单一的理论灌输教育形式。而当代大学生多元的思想特点对德育的实践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让曾指出:“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1]所以要采用民主的开放的德育实践模式,首先,要注重思想上的支持,由于当前大学生德育建设的氛围并不浓烈,效果也不明显,所以学校要通过相关有利于发展高校德育实践开展的政策并给予鼓励、指导,只有学校的思想理念得到重视,才能为民主的、开放的德育实践模式创造氛围。其次,要保证物质上的帮助。鼓励大学生到社会中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扩大大学生“三下乡”的规模,丰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形式等,或多或少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做保证,高校德育实践的开展更需要物质的支持,只有充足的资金,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开放的德育实践活动,同时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才会高。

2 高校教育者的职责及权限

2.1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互动教育

高校教育者只有用心去浇灌德育事业,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而关爱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一种基本道德情感,它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献身精神。由于消费需求带来的经济压力,激烈竞争带来的学习压力,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对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失去信心。[2]因此,教育者要用真心去关心和关注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等各个方面,了解他们的兴趣、特点、爱好,深入学生的生活,全面了解学生的动向,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德育工作。教育牢牢把握以生为本的德育理念,这样既可以增进师生的互动,使彼此换位思考,又可以使双方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不把单纯的理论教育作为高校教师的唯一工作,而把了解、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实现师生共赢。

2.2榜样示范,不断激励学生

首先,作为教育者要选择正确的榜样向大学生宣传,这需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来确定事例。作为榜样的事例要具有典型性、号召性,切勿空谈。同时可以采用大学生身边的、所熟知的人或事作为榜样。比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旗帜鲜明、准确恰当地表扬先进,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学习积极分子”,发展优秀学生入党等,让先进学生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及先进事迹,激励更多学生成长和进步。[3]其次,作为教育者要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大学生树立真实的榜样,康德也曾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更可注意的是,只有人才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自身受过教育的才能教育人。[4]所以作为教育者要教育大学生,首先是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理论功底,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德育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们,形成融洽的师生环境,这将有助于强化教育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感召力、影响力及实效性。

3 大学生的职责及权限

3.1养成良好的德育自育习惯,提高德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首先要主动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从思想上意识到自身的成长、成才与良好的德育品质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在学习德育理论课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其本质,并要从思想上并运用。同时要学会自我调控,避免那些不利因素的诱惑。也就是要自觉的用规章制度、纪律、道德规范、法律等来约束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对待网络,大学生要善于运用网络掌握其中对大学生有利的部分,比如有关国计民生的新闻、有利于学习的各种信息和工具等等。但是,网络中仍然有一些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垃圾信息,比如诋毁社会主义、共产党的信息,黄色垃圾信息等等。

3.2积极参加各种有关良好道德行为的实践活动

首先,大学生在学校中应该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相关社会实践的活动及安排,把握大学这个有利的场所,积极参加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使自己的道德品行得到深化,比如经常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及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在实践中的感受到的道理,并使自身逐步养成在实践中学习德育的习惯。其次,在校外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由于当代大学生从小收到父母的溺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实践能力更是缺乏,而学校能为大家提供实践的机会是有限的,大学生要主动在校外发现机会,比如参加家教或者创业实践等,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德育,感知人性的真谛,使自己的德育得以深化。

4 高校及管理者、高校教育者、大学生,三者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相互配合、相互依赖

高校及管理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策划者,他起着总揽全局的作用,高校只有制定正确的方针,才能为高校教师的教育活动提供准确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活动才有时效性。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大学育人活动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高校教师在这一工作中,担任着主演的角色。所以高校教师对人生和学术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和日常言行举止对学生的隐形导向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高校教师不仅要把德育贯穿在课堂中,在课外更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德育,让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体现在课堂,体现在生活,体现在娱乐。对广大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是以人为本德育体系的主体,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围绕这大学生这个中心,但是大学生本身并不是被动的学习过程,而是自主配合前两个主体的工作,同时还要树立主体意识,引导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762).

[2]赵秋平.“以人为本”理念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J],2008:(27).

[3]欧阳丽、罗金彪.人格平等:师生和谐关系养成的策略选择[J]. 攀枝花,2002:(45).

第4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的指导思想

本实验力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原则,把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学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这一德育体系,应当是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应当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应当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

(一)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这种情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其中先进的思想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着整个文化的前进方向。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根据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整体内涵,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道德传统,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做到“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先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现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内容特点和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德性论、德育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本体论基础

1.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人的德性具有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德性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德性的整体性与生活的整体性的全面关联,还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德性的理性维度与情感维度的辩证统一。德性的形式结构是个体德性借以存在的形式。一般将德性的形式结构的诸多要素分解为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德性的内容结构指在个体意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化。德性的内容结构就其纵向来看是由思想道德信念、原则和规范构成的;就其横向来看则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心理品质等构成的。德性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一定的内容总是寓于一定的形式之中,而一定的形式总是具体表现为具有某种内容的形式。

德性的主体性,从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是人,客体是实践对象。作为道德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应是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己任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然而,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提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

德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知与行的关系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德哲学对此有十分深入的思考与论述。总的说来,知行统一的主张是一个基本的取向。

2.德性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德育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德育内容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的统一体。其次表现为德育过程的整体性,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不同于智育过程,一是体现在教育者的组织、教育、引导与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践行的双向互动关系。二是体现在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全过程。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过程。三是表现为德育管理的整体性,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督导与评价等要素组成的整体。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整体性德育观,着眼于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德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所以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育目标、内容的正确把握和对德育途径、方法的正确运用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对德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上。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动,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德行上,只有学生践行、践言了,德育目标才算最终实现了。其次,德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再次,德育实践活动及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二)系统科学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更多事物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是根据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的原理,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教育评价六个子体系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整体构建。

(一)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德”的方面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和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要力求达到方向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成长自身需要的统一。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2.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要求

(1)总体目标,一以贯之;(2)学段目标,各有侧重;(3)年级目标,具体明确;(4)情意兼顾,知行统一。

(二)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

2.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要求

(1)德育内容;循序渐进;(2)德目规范,形成序列;(3)要素完整,层次清楚;(4)注意衔接,螺旋上升。

(三)德育途径体系的构建

1.德育途径的涵义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

2.构建德育途径体系的要求

(1)德育途径,对应内容;(2)一项内容,多条途径;(3)有主有辅,协调配合;(4)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四)德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1.德育方法的涵义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

在课题研究与实验中,德育工作者总结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概括起来分为四类18法:(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2.构建德育方法体系的要求

(1)根据内容,对应途径;(2)多种方法,优选组合;(3)辩证思维,法无定法;(4)留有余地,鼓励创新。

(五)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1. 德育管理的涵义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

2.构建德育管理体系的要求

(1)理顺健全领导体制;(2)稳定提高教师队伍;(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

(六)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1.德育评价的涵义

德育评价是根据国家对于学校德育的政策、法规、文件、德育大纲等的要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三部分内容。

2.构建德育评价体系的要求

(1)三级评价,体系健全;(2)指标体系,科学简明;(3)认真研究评价原则;(4)正确掌握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结论

(一)广义理解德育概念,提出了德育内容的“五要素说”

我们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是: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二)系统研究德育体系,提出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

根据系统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主张德育文化融合,提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思想

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战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整合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德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主张通过中西文化的融合,构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体系。

(四)重视德育实践环节,提出建立“德育活动课”的观点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道德践行不是完整的德育。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

第5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关键词:德育生态;基本内涵;评价指标体系;CSAED模型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4-0141-04

随着生态学科的发展,生态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断拓展,德育生态已成为部分学者关注的议题。人类社会的生态化,有赖于学校教育的生态化,而德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促进德育的生态化对实现学校教育的生态化,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德育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德育生态化的基础和核心,可以衡量、监测和评价学校德育生态化的实现程度。建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德育生态的建设可以起到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使学校德育的投入决策更为科学合理,从而对学校德育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转型期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考察其缘由,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德育背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现代化、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最为突出的客观现实,致使学校德育必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二是道德教育环境亟待优化。由于对德育整体性认识的缺乏,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培养方面的作用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导致学校文化氛围及教育理念出现凝滞现象,表现出德育生态系统对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不适应性。三是缺乏对德育主体关系的整体把握和研究,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等出现偏失。如,在德育目标上,关注现实需求,缺乏终极性关怀;在德育内容上,侧重社会现实的解释和社会规范的传授,忽视学生内心追求;在德育管理上,各种调控机制(能力建设、信息反馈、绩效评估等)缺损,致使德育模式与新的道德精神产生冲突。(见表1)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德育困境,从内部和环境两个方面反映出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生态在要素、关系、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均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同时也充分说明我国道德建设、教育实践都缺乏生态理念。德育非生态性带来的德育低效不能满足社会转型的要求,我们必须赋予德育以生态性。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不是由单一方面、单一因素促发的,而是一种生态性、整体性的危机,是一种缺乏生态基础的表现。实践中的道德教育忽视个体兴趣和发展需要,德育内容、方法、模式与新的道德精神以及教育对象相脱钩,单个德育因素的影响不足以使要素之间相互协调,整体的优势效应难以发挥,从而导致学校德育面临生态困境。强调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和动态平衡性的德育生态的构建是激发德育活力、提升德育效力的有效机制,德育生态建设将是我国走出社会转型期德育危机的关键突破口。

二、德育生态的基本内涵

学校德育生态化是以创设良好的德育生态内在环境与外在承载为基础,以提升德育主体的生态互动性为表征,以培养学生的德育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行为规范为目的,采用生态导向的德育内容的动态过程。德育生态理念强调。学校德育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应促使德育向社会各层面全方位地拓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保持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达到整体育人的月的。德育生态理念更强调德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所以德育工作不能限于校内,而应广泛存在于学校及社会生活的生态系统中,其内蕴表现为高度和谐、生态融合、共享发展,以人为本是其核心表现,整体和谐是其发展归宿,生态调适是其基本形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其未来方向。(见图1)

1 核心表现:以人为本

德育生态的价值诉求在于人的自由幸福。在德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始终是德育生态的核心表现。德育生态强调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确保学生自然生长的适宜性,使身处良性的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学生是自主体验建构生命的生态个体,并促进师生二者生命的整体和谐发展。

2 发展归宿:整体和谐

整体和谐是德育生态的发展归宿,主要体现于把德育视为一个发展的、整体的生态系统,通过探寻这个系统各层次结构的有序性、各构成要素的和谐性和功能发挥的整体性,使得学校德育有所作为。营造德育生态的整体和谐,包括创设德育系统内部生态和谐、德育系统与学校系统的生态和谐、德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生态和谐,主要表现为坚持平等互动,促进包容发展,保持体系完整,实现协调共进。在德育生态实践中,教育者、教育措施、受教育者始终都基于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相互关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德育措施这一中介平等互动,共同发展。同时以教育措施为中介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互动,又是在社会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德育生态系统的层次性整体结构中开展的。通过内外关联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互动,德育生态系统的共生性、互动性、自我调控性才得以有效体现。

3 基本形态:生态调适

从生态世界观的角度来看,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联成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德育体系,形成德育生态健康发展的内在调适机制。生态调适是德育生态的基本形态,包括保持德育系统内部、德育系统与学校系统、德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等三个层面的生态平衡。主要表现为促进循环协调,保持和谐平衡,开展网络构建,实现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具有调控能力的生态系统,层层整体推动和维持德育生态的动态平衡。

4 未来方向:可持续发展

在正常的状态下,德育生态系统的发育进化将不断展开,将实现正向的、积极的演变,从而不断向前发展,呈现出生态化和科学发展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依据生态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德育生态更强调德育制度的生态导向,关注德育制度的生态合理性,从而促进德育生态系统发生积极的变化,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德育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是党中央关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它不是对学校德育的某个环节、某个方面作技术性的调整,而是在新的德育理论支配下对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德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改革,使这些关键的要素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获得最佳的德育效果。学校德育生态的建构,是一个各种要素全面协调、互动发展,各种能量和信息顺畅运作、有效循环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然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形成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品行,促进教师、学生双主体生命的完整、和谐发展。而德育生态指标体系是衡量、监测和评价德育生态实现程度的必要工具,也是实现整体规划德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德育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德育生态建设起到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对德育生态改革与发展等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1 评价模型

德育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功能上表现为德育环境的持续改善、德育内容的适应发展、德育课程的有效设计、德育主体的和谐提升、德育目标和德育管理的调整与完善之间的相互融合。参考自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可以将德育生态的功能归纳为CSAED模型,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子系统:(1)承载力(Cat-tying Capacity)——生态化价值的发挥,主要表现为德育环境生态调适;(2)支持力(Supporting Capability)——有序化的促发,主要体现于德育课程生态导向;(3)吸引力(Attractive Capability)——软实力渗透的增强,主要表现为德育内容生态设计;(4)延续力(EvolutionalCapability)——主体性和谐的维护,主要体现于教师和学生双主体间的平等互动;(5)发展力(Developing Capa-bility)——资源配置合理性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生态定位和德育评价机制和谐调控。(见图2)

根据CSAED模型框架,基于生态理念的德育建设体系可从“资源与环境基质改善课堂教学支撑主体提升与学校管理共进”三个层次实质推进。德育生态系统涉及发挥生态化的价值、促发有序化、增强软实力的渗透、维护主体性的和谐、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多种因素,把生态学中的CSAED模型运用到德育生态系统上来有助于理顺该系统中各种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反映不同向度的影响因子对德育生态的整体推进作用,为定量化研究德育生态提供概念框架。

2 指标体系的构成

考虑到德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点,本文以CSAED为模型,对支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同时考虑到指标基础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结合我国关于德育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专家的建议,对照德育生态各分项子体系的表现,将支持系统划分为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和发展力等五个层次,得到涵盖生态化价值的发挥、有序化的促发、软实力渗透的增强、主体性和谐的维护、资源配置合理性的提升等五大指标体系的总框架。(见图3)

在承载力子体系中,生态化价值发挥的关键在于德育环境的生态调适。按基本形态可将学校德育环境划分为知识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制度环境,生态调适的重点在于维持德育知识环境、德育物质环境的外在承载与德育人际环境、德育制度环境的内在容量之间的适度平衡,因此其评价指标应以外在生态承载和内在环境容量为核心,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协调、人际环境与制度环境的融合两个方面。

在支持力子体系中,有序化促发的核心表征是德育课程的生态导向,通过德育课程的内部协调和外部拓展为德育生态发展提供功能支持,其评价指标主要用于衡量德育生态教学体系的完善程度、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和综合考核的重视程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维持德育生态教学体系的完善,一是道德理论课自身的完善,实现课程体系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理论性的和谐统一;二是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相互包容,要将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将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材和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道德表率作用及课堂道德气氛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三是道德理论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共生发展。

在吸引力子体系中,软实力渗透增强体现于德育内容的生态设计,培养学生生态资源意识和增强教学内容生活贴近度是核心评价内容。德育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体系,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又要从不同受教育群体的实际出发,选择教育的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态资源意识、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贴近度,正是立足于当前德育生态的基础性缺失而在德育内容上保持教育对象不脱钩于现实的环境,可产生更多有利于学校德育生态和谐发展的功能。

在延续力子体系中,主体性和谐维护的实质在于师生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尊重学生平等性、发挥学生自主性、维持学生差异性正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德育生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是其重点评价内容。在生态性的德育系统中,学生和教师均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必须把培养师生的双主体性作为根本目标。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实现师生主体的共融发展: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包容,即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和学习差异,并善加引导;二是学生间的包容,这种相互包容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条件;三是学生的自我包容。即学生自己基于现实对过去的包容,基于整体对个别思想及行为的包容。

第6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关键词:对话哲学;大学德育;开放德育范式;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5010005

德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范式,德育范式是德育工作者用以开展德育活动,思考和解决德育问题时所认可的共同信念、传统、理性和方法。德育范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即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德育范式。从全球视野来看,德育范式的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并没有建立起这样一种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形式,主宰学校道德教育运作的仍是基于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因其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忽视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因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日显苍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1]4。

当今时代是一个洋溢着对话氛围的开放的时代,对话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现代大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它打破了象牙塔的藩篱,从神圣的知识殿堂中走出来,从封闭走向开放,面向社会大众开放,与社会“对话”,与社会融为一体。大学德育也正成为一种与“对话”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开放德育范式是对以封闭、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传统德育范式的转换,是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型过程中德育向现代化变迁的一次艰难的蜕变,是一种适应现代开放型社会要求的新型德育范式。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揭示了当今时代的对话本质和特征,为我们观察、分析和思考大学德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域,基于对话哲学的视域构建大学开放德育范式体系成为摆在大学德育工作者面前一个新颖而现实的课题。

一、马丁・布伯对话哲学及其道德教育思想

以“我―你”、“之间”和“对话”为核心概念的马丁・布伯对话哲学对自笛卡尔以降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批判,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发生关系的方式。布伯认为这种方式有两种,分别由两个原初词“我―它”与“我―你”[2]1来表达。近代西方主客体二分的世界观是“我一它”关系,“它”(客体)只是“我”(主体)认识、利用的对象[3]9。在这种对立而非交融的关系中,“我”不能发现自身的意义。“我一它”关系不是真正的关系,而“我―你”才是人类应有的真正关系。“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2],当“我”与“你”相遇时,“我”以“我”的真诚和信任迎接“你”,“我”敞开了“我”的全部存在以至本性欢迎“你”,真人在“我―你”关系中得以显现。布伯进一步指出,在“我”与“你”相遇的“狭窄山脊”上,存在一个“之间”的领域。“之间”不可能在“我”之中发现,也不可能在“我”理解的世界的对象性中发现,“而是存乎二者之间,超乎二者之上的实体。在对话的最强烈时刻,那里真正是‘深层对深层的交流’”[4]227。布伯强调“之间”的出发点既不在“我”也不在“他者”,而是在“我”与“你”“之间”,是与以往近代哲学中主体性领域相区别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布伯的“关系本体论”哲学也即“对话哲学”,“我―你”“之间”的最好体现就是“对话”。“对话”使你与我既保持各自特点,又使我们联系在一起,却未淹没于整体中而丧失自身。“我―你”相遇是相互沟通的保障,并为“对话”创造了契机。马丁・布伯对话哲学成为继西方认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之后又一异军突起的现代哲学思潮,对20世纪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5]267。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彻底改变了传统哲学探讨道德问题的方法,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础。布伯从人的对话性本质入手,一语切中教育的时弊,指出:“对于教育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缺乏方向的自由,而是具有方向与目的的对话”,“没有它,一事无成。”[4]132布伯认为,“我―你”相遇关系,在教育形态上表现为“我―你”对话关系,而不是“我―它”式的对象性的改造关系,“教育中的关系是纯粹的对话”[4]132。在道德教育领域,布伯认为道德教育不是形成无意识的自控的习惯系统,而是使规范与价值在个体自我意识中得以发现和确定,使其能对每一情境作出恰当的有意识的独特回应,道德教育的完成靠师生之间的“对话”。布伯就此进一步指出:“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的那样自发的真诚地生活”。[2]在布伯看来,人的道德关系存在于人与人的对话之中,人在道德实践中充满了各种风险。布伯甚至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作出的任何一个道德决断都是一种道德风险,因为我们并不真正明了最终的有价值的答案是什么。对于如何防范这种风险,布伯认为需要通过自我觉醒获得个体道德行动的指令,而个人最终的道德行动则在于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能修复损害的关系,而且使个人的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不断得到提高。布伯还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应以师生之间自发地建立个人联系为基础,“教育者只有以他的全部身心、以他的所有自发性方能真正地影响他的学生的全身心。对于培养品格来说,无需要道德上的天才,但着实需要一个生机勃勃而能直接地向伙伴传达自己的思想的人。他的活力流溢到伙伴身上,有力而纯洁地影响着他们――在他无意影响他们时”[4]153。

由此可见,“对话”是马丁・布伯对话哲学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最核心内容。道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而其本身也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中进行;真正的存在只能在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交流之中,在鼓励和提升个性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发展等观点对于在开放时代背景下构建大学开放德育范式体系有颇多启发。

二、对话哲学视域中大学开放德育范式的体系构建

(一)大学开放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也就是说,在进行德育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品德的人,在观念中所具有的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形象。[6]130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德育主体、选择德育内容、优化德育方法、开展德育评价的依据。因此,德育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有哲学、社会学的依据,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定,另一方面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但总体上说,我国大学传统德育以目的代替目标,过分注重人的工具价值,忽视人的主体性发展,旨在通过规范、准则协调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使得大学德育目标成为“高、大、空、远”的代名词,使得大学德育变成了束缚、限制人全面发展的工具,其实效性长期低迷不前。

为有效扭转这一困境,大学开放德育目标的制定应立足开放的时代,放眼开放的世界,以对话哲学为视域,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德性成长,关照人的终极发展。为此,要以开放的视野、对话的态度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和行为目标等四方面构建大学开放德育目标体系。在大学开放德育的“我―你”对话过程中,“认知”是形成大学生道德行为意识的思想基础,“情感”是决定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直接动力,“意志”是促使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重要保证,“行为”是提升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的目标关键。由此可知,“认知”是基础,“行为”是关键,“认知”、“行为”都不能离开“情感”和“意志”的调节,它们是辩证统一、共同发展的。因此,在构建大学开放德育目标体系时,要在确立“我―你”对话本质的过程中,着重把“我―它”层面的知识(非个人意义的客观道德知识)向“我―你”层面的知识(个人意义的主观道德知识)转化,晓之于理,动之于情,炼之于志,导之于行,培养大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大学生的对话人生。这样的大学开放德育目标是对一度异化了的大学传统德育目标的反思、批判和重构,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大学开放德育“促进生命的自我完善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7]48。

(二)大学开放德育主体体系

德育主体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建立在近代主体性哲学高扬“自我”背景下的、倡导“主体―客体”思维模式的传统德育主体理论认为,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对象是德育活动的客体,德育过程是主体接触、作用于客体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由于主体被囚禁在‘自我’之中,究其实质是一种建立在‘唯我论’基础之上的个体占有性主体性,‘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一样,都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关系,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8]5,导致主体和客体的机械分离,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二元对立的紧张状态。因此,传统德育主体理论牺牲和淹没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无法满足开放时代背景下德育实践发展的要求,难逃被超越的宿命。

布伯对话哲学的“之间”概念正是对近代主体性哲学主客二分的克服,因为“之间”不可能在“我”之中发现,不可能在意向性中发现,不可能在主体的内在性中发现,也不可能在我理解的世界的对象性中发现,而只能在“我”与他者建立的关系中得到确立,即所谓“精神不在‘我’之中,它伫立于‘我’与‘你’之间”[2]57。德育作为一种“成人”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应更加凸显我与你“之间”的主体性因素。因此,构建大学开放德育主体体系就是要从“主体―客体”思维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开放的视野、对话的态度转变到“主体―主体”交互主体性思维模式中去。从“主体性”走向“交互主体性”,目的是突破“唯我论的自我学”,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而“我―你”关系也正是通过交互性的关系建立,其中主体不再是关系中的惟一成分。在大学开放德育的交互主体性思维模式中,大学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不再是以单独的“主体”或“客体”身份出现,而是集“主体”和“客体”身份于一身,这既体现了对双方主体的尊重,又让双方的主体性得以彰显,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

(三)大学开放德育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是按德育目标要求而确定的、借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的总和。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服务于德育目标。受传统德育目标的影响,我国大学德育还未形成一个反映开放时代特征的、符合人的道德成长规律的内容体系,德育内容在模式构建上普遍存在着“重规范轻心理、重理想轻现实、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9]102-105的症状。这种普遍较陈旧、空泛、狭窄、无序,缺乏时代性、社会性、个性化、生活化的德育内容脱离了时展的要求,远离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疏离了师生“对话”关系,将德育工具化和抽象化,把理性作为道德判断的唯一尺度,失去了深厚而生动的生活底蕴,出现了大学生对德育产生抵触情绪、反感心理甚至逃避行为的现象,严重削弱了德育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的价值。

德育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即德育本身是一种生活,德育是为了生活,德育应在生活之中。脱离生活,道德就无法形成,德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和主观自生的东西。因此,德育的内容应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从生活中不断挖掘德育的内容。布伯指出:“我与你的对话不仅是言语上的你来我往,而是寓于‘生活深处’的具体体验。”[2]83这里的“生活深处”是“我―你”对话关系的源泉,是开放德育的“生活化”根基。因此,构建大学开放德育内容体系就要树立“回归生活”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开放的视野、对话的态度回归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中去。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迅猛化和网络大众化的开放时代背景下,勇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借助生活中道德学习机制,克服只有道德知识、缺乏道德信仰,只有道德认知、缺乏道德情感,只有道德语言、缺乏道德行为,只有空洞形式、缺乏实际内容的严重缺陷,构建多层次的动态的大学开放德育内容体系,从而消除生活对人的德性的消极影响,生成真实的、整体的德性,真正过有道德的生活。

(四)大学开放德育方法体系

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10]230。德育方法在德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方法恰当,才能事半功倍,最终达成德育目标。我国大学传统德育方法是以“灌输”现成结论与传授道德知识为主,重灌输、轻引导,重外炼、轻内化,重共性、轻个性,重正面教育、轻反面教育,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教育,忽视对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德育实践。这样的德育方法说到底就是“独白式”教学方法,强调灌输而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当成客体来雕琢,无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道德成长规律。久而久之,这样的德育过程就成了教师的“独白”,大学生仅被当作“物”对待,作为“美德之袋”进行德目注入,德育的本性也将消失殆尽。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德育中,使“我―你”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话”。对此,布伯指出:“关系是相互的,切不可因漠视这点而使关系意义的力量亏蚀消损”。[2]6注重“我―你”对话关系,从根本上体现了开放德育范式所遵循的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精神。为此,要以开放的视野、对话的态度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平等对话转变、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以开放式教学和对话教学为核心内容构建大学开放德育方法体系。开放式教学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学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方法,重视师生交流、合作与体验,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广泛的道德成长空间。对话教学是以交互自主、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生成共享的崭新教学形态,是实现开放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11]。通过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开放式教学和对话教学方法,在开放中对话,以对话促大学生道德养成。这样的德育方法有利于大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生活,体验社会道德情境,在与人对话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五)大学开放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和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评价是推动德育人性化、科学化、现代化,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支撑。由于德育过程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德育目标的局限性,我国大学传统德育评价主要是采取量化、实证的做法,以教师评价为主体,采用闭卷考试或印象打分的方法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衡量,以此鉴定学生的道德等级。这种德育评价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更多的是测试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而较难测试出学生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往往是成绩好的学生品德评价高,而成绩差的学生品德评价低,无法确保德育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在德育中还发生一些“考试成绩的巨人,行为规范的矮子”的反道德现象甚至是严重违纪、违法犯罪的案件,使评价失去了其应有意义。

科学、客观、公正、有效的德育评价将有助于培育“我一你”的“对话人生”,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布伯指出,本真的公共人生与本真的私人人生乃是和谐协调的两种构成,它们之存在与延续不能完全求助于情感和制度,而须依仗人于现时中所领承的“你”,作为万有中心的“你”[2]39。为此,德育评价有必要从单纯的量化、实证的评价方式中解放出来,实行一种更具人文关怀、更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人格尊严的德育评价方式[12]127。在兴盛人文关怀的现时代,德育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你”的主体作用,以开放的视野、对话的态度从德育评价主体、客体、原则、内容、方法、过程、指标体系等方面构建大学开放德育评价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教师是评价主体,学生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客体,坚持时代性和导向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坚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社区评的“五位一体”的自评与他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侧重道德行为的测评,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大力推进大学开放德育范式的体系构建进程,不断增强大学开放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

[2]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3]孙向晨.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J].复旦学报,1998,(4):9.

[4]马丁・布伯.人与人[M].张见,韦海英,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227.

[5]Friedman,M.Martin Buber’s Life and Work[M].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8:8.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30.

[7]刘卓红,钟明华.开放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8.

[8]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

[9]匡促联.构建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102-105.

[10]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0.

第7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针对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与分析,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为基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中心任务,我们进行了德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摸索出一套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德育教学新体系:第一,注重高职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性建构,形成了一个横纵交叉、循序渐进、自我修复的高职德育课教学体系。第二,积极开发德育资源,对德育课程教学体系诸要素进行了调整与创新,形成了目标层次化、内容系统化、途径多元化、方法多样性、管理与评价多渠道的德育课教学体系。第三,创建了“德育项目领办制”,创造性地走出一条高职德育课程创新的新路径。从强制灌输走向德育对话,强化了隐性教育氛围,增强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2具体解决办法

第一,在完全遵循教材内容范围的前提下,我们将讲授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更新了德育理念,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课程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本,发现学生每一个亮点,关注学生每一点进步,让每个学生收获自信,让每颗心灵得到成长,竭诚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增强德育课的人文关怀,形成了德育人文关怀的叠加效应。第二,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及高职大学生心智特点,重新定位高职德育目标,并进行分解性和应用性研究,增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职德育实际问题的可行性。第三,从我校高职德育课教学体系的现状出发,以大德育一元化为指导,立足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汲取项目化教学的基本理念,对高职德育课的教学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与评价进行了调整与创新,逐步形成了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为纬,以高职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为经,横纵交叉、循序渐进、自我修复的高职德育课教学体系。第四,积极开发德育资源,打造学校与社会、企业、家庭“四位一体”的德育合力机制,对德育课教学体系诸要素进行调整与创新,形成目标层次化、内容系统化、途径多元化、方法多样性、管理与评价多渠道的德育课教学体系。第五,创建“德育项目领办制”。本成果汲取当前高职院校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有益成果,对高职德育课项目化教学进行范式研究,围绕着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创设德育教学情境,以德育项目为驱动,德育任务为载体,学生为德育主体,能力训练为德育核心,素质教育为德育目的与归宿,创造性地走出一条高职德育课创新的新路径。德育项目领办制的实施,建构起了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高职德育课教学实践体系,这对整体构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实效性提供了借鉴。

3范式推广的成果

第8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德育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06 ― 02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1〕。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学习贯彻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泰山学院积极探索高校德育的教育规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以院长及行政为主实施的德育工作体制,把德育看作是既与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又先于智育、体育、美育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思考实与践,泰山学院制定了《泰山学院德育系统工程》(以下简称《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提出,德育建设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及思想实际,加强与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其他教育内容相协调,构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大德育体系,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一、构建大德育体系的整体架构

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适应社会需要,就需要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德育工作来说,传统德育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强调教师、课堂、教材等有形灌输发挥的作用,把人的品德培养当作一次性完成的教育过程。这种传统德育已经无法完成培养现代人的任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建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德育体系――大德育体系。

大德育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校、家庭、社会一体性。学校德育是大德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德育是对学校德育的必要调整和补充,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二是品德修养终身性。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着各种挑战和诱惑,无时不在考验着人们的道德水平。因此,个人品德的修养将伴随着人的终生;三是主体作用内驱性。个体的主观努力是内因,其它方面都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有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才能实现。四是文化影响潜在性。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文化氛围、社会关系状态等因素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个体品德发生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非计划、非预期、潜在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可通过精心规划的无意识情境实行文化熏染。

在实施系统工程时,泰山学院确立了“8个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原则,即把知识能力的培育与价值观培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服务学生与学生自我服务、及时应对与构建长效机制、专职教育队伍与兼职教育队伍紧密结合起来。按照这一原则,学校构建完善了党委领导,宣传部统筹,学团组织为主体,德育课程教学为主渠道,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多位一体的大德育工作体系,实现德育工作在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形式上的有机结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二、构建大德育体系的基本途径

(一)发挥德育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德育课程教学是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夯实主阵地、拓宽主渠道,泰山学院按照《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课等的知识特点,努力做到内容上的科学合理。教学的编排和设计力求新颖创新,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使德育课程教学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

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教育,是实施德育最经常的途径。在专业课程建设上,泰山学院把强化德育功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寓德育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务处、宣传部、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协调各教学单位,结合课程特点,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课程德育考评和奖励体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晋升、进修学习、教师培训、人才选拔、评先树优等方面突出课程德育考评结果的作用。鼓励教师发表有关教书育人的文章、著作,支持教师开展优秀教育教学示范活动,激励广大专业课教师以自身良好的道德追求和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泰山学院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抓手,弘扬优良的文化传统,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向善向上”的校风、“敬业乐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励志图强、学而不厌”的学风和“勇攀奋进”的校园精神,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的作用,着力打造富有泰山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全面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生的文化素质。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好以下专题教育:一年级重点开展“讲文明、遵法纪、正学风、争做合格大学生”专题教育,具体包括国防、道德规范、专业思想和遵纪守法教育;二年级重点开展“讲诚信、明目标、固信念、力求全面发展”专题教育,具体包括诚实守信、生涯规划、特色理论和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三年级重点开展“讲理想、比成才、争创新,提高综合素质”专题教育,具体包括深化理想信念、职业规划、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教育;四年级重点开展“讲责任、比奉献、勇创业、争做优秀毕业生”专题教育,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创业就业、职业素质和感恩教育。通过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滋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优秀学生不断涌现:司桂莹入选“奥运舵手”全国15强;段文菲入选2011-2012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号”中国籍9名船员之一、成为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籍船员等。

(四)规范网络平台建设

为了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泰山学院重视加强校园网建设,开辟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理论园地”、“红色经典”、“学工在线”、“泰山学子”等网络平台既紧跟形势,又注意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全校17个二级学院都在积极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网络德育的实现路径,设立党总支书记信箱和院长信箱,开通辅导员博客和微博,把德育工作延伸到了虚拟空间,构筑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上教育系统,营造了开放、互动的德育工作氛围,成为引导和帮助学生弘扬美德、陶冶情操的新阵地。

三、构建大德育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全员德育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更新教育理念,就是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化管理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同步改革和创新。必须解决好德育课程教学薄弱、内容重复单调、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滞后、评价考核重“考”轻“用”、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必须解决好专业课程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问题,必须解决好德育课程教师只“教”不“管”,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只“管”不“教”的问题。学校制定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分基本学分、奖励学分和附加学分三个模块纳入学分制,完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体系。激励教师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设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科专业结合密切的新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所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形成全员德育意识, 建立全方位德育格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

(二)健全组织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大德育体系组织机构既包括学校、二级学院、科研机构等成立的领导机构、教学机构和研究机构,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课题组、协作组、社团等。学校党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面领导德育工作。学校成立德育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全校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三全育人”经验交流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新路子;成立关工委,负责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二级学院也分别成立本院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等方面的组织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点抓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主干课程体系建设,并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学生社团有思想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会等社团组织。学校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等途径及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三)提高师资水平,发挥教师育人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担负着教书育人、培育英才的重要职责。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民主法制、社会公德和师德规范教育。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要解决好现实中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的突出问题,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40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四)实施德育评估,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德育工作是全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为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测评体系,定期对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德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按照《山东省学校德育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遵循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与效果并重、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协同、奖优与罚劣并举的考评原则,分别制定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德育工作评估内容和标准。定期开展德育评估,并把评估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成绩中。健全完善德育工作保障激励机制,把德育工作情况作为衡量二级学院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重视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用身边事鼓励身边人,努力营造人人德育、处处德育的良好氛围。

〔参 考 文 献〕

第9篇: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关键词 系统工程 高校德育模式

1 引言

行为反映思想,思想支配行为,引导思想就等于转化了行为,大学生的思想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系统工程的属性去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结合当前大学生特性和社会实际形势需要,按照德育模式运作的机制,构建一套现代德育操作体系,可以切实发挥德育的有效性。加强德育实践模式构建、做好预警体系和德育科学规划工作,可以将系统方法与高校德育实践模式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就是以当前德育运行体制为突破口,注重整体性思维和系统分析方法,利用工程技术手段,科学决策、层层渐进,加强德育活动过程的规范与控制,克服德育的僭越,搞好德育前瞻性研究,从而全面推进高校德育工作。

2 运用系统方法和工程手段使高校德育模式最大程序化

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将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运用系统方法和工程手段可以使德育实践模式更具有可控性。从工程技术出发,对德育活动程序进行科学定位,可以分为:

(1)明确目标。运用系统工程解决复杂的高校德育模式的预测、评价、计划和规划、分析等问题,必须要弄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目标、范围,条件、要求等,即必须首先明确工作目标。一般说,工作目标是由国家或其他主管部门提出的。如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总体目标就是由党和政府提出的。但是,由于客观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加上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使提出任务者只能说明目标的一部分或说出笼统目标。这时,就得需要从事德育模式实践的人员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分析之后,才能清楚。

(2)调查研究。要精确地分析各种具体道德系统,如区域道德建设系统或整个国民的道德信念、活动等系统。必须把握反映这些系统的某些基本情况——关系数据或信息,然后,依此制定该系统的现实基本发展状况,描述出它的基本结构,再去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考察。这些数据或信息,最好是德育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践调研来取得的。它更客观和准确,是通过各种统计部门或书面问卷、重点走访取得的信息,当然也可以作为研究时的重点参考。要在每次调查之前确定好具体目的,安排好行为计划和应急措施。

(3)建立模型。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把各种数据进行归纳分类,研究优选,然后根据选择结果及所反映出的基本情况,概略地描述出该系统发展的基本结构模型。由于高校德育模式较之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更为复杂,人的因素在其中起的作用更大,且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又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其模型的建立就应较其他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在对高校德育实践建模过程中,可以根据某一具体道德系统的接受影响和传出影响建立模型。

(4)分析、决策。有了高校德育发展的基本结构模型,就可以依据对它的一定作用和它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了。如可以针对一个学院道德建设发展模型,给它输入一定的新道德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尺度和思考方式,然后看它在该区域产生的反映,即引起人们的道德关系和活动,以及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有多大的变化,来认定该模型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印证程度,来确定这个模型是否是客观和基本准确的。若是,则应把它固定下来,用于各种模拟试验。有了客观的模型,就可以进行模拟试验,就能够有效地协助各级决策人员,搞好高校德育工作。制定出一系列有效而又可行的德育实践活动发展的最好方式、政策和策略。在决策者进行决策时,应该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一系列可操作的具体行为方案。

(5)评估反馈。虽然我们使用科学方法对德育模式进行了分析,协助领导者进行了决策,为德育实践提供了具有重大参考和使用价值的方针、政策或规划,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这种效果究竟能否保持下去?它的优点和缺点到底是什么?如何不断完善它?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把人们观察到的实践结果不断反馈给分析者和决策人员,以便这些人时时对比实际效果和预期目标之间情况,对德育效果进行针对性评估,检验实施过程,反复修改已有决策,以及行为方式和目标。

3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来加强高校德育过程和体系控制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性,涉及组织、政策、管理、教育等上层建筑因素。系统工程是随着解决各类综合性很高的复杂任务发展起来的。德育实践模式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也基于此点。

3.1 从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入手看待德育过程

对高校德育的内容、方法和程序要进行系统思考,从反映系统控制科学的出发,启发现代德育控制论的思考,针对人们思想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可以采取系统思考、整体控制”为核心的德育过程理论。

对于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事物的控制,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设“网”,才能有效实现自己的控制目标。这是一个现代控制论的控制能力问题,也是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德育工作,也必须承认自己有限的控制能力,寻求科学的控制“网”,以便对有多种发展可能性的控制对象实施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同样,高校德育也不可能网罗天下,但它在一定范围内的工作是有作为和有效果的,即是有控制能力的。控制论的理论依据是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接受教育,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作用于人。它也符合德育方法论思想,即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一旦形成了这样被人们共识的教育“网络”,从内容、载体到方法上都比较符合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就能有效地实现德育的目标和功能,真正体现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能获得满足的价值。

3.2 从系统工程的层次性原则入手看待高校德育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系统工程的认识程序理论是20世纪大系统工程实践与科学哲学和一般认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世界上各种系统大工程的工程设计、实施、组织和管理的经验总结。因此对于我国高校德育实践也有重大意义。

(1)系统工程方法论是技术科学方法论与管理科学方法论,层次性是德育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既然系统工程方法论将目标选择与价值评价的问题当作技术管理认识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来认识,这就启示我们,德育的渐进目标也是德育模式的重要问题,要着重加以研究。

(2)我们过去的科学哲学研究中对于应该取什么样的认识程序模式,是采取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检验的程序模式,或者是二者同时采用呢?一直犹豫不决。通过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研究我们发现系统工程的认识程序模型与运筹学解题程序(认清运筹目标—确定约束条件—描述目标函数及可行解—构造数学模型求最大可行解—评价其模型及不行解)以及基础科学认识程序极为相似,这就加强了我们在工程德育模式中采用从思想现象入手的认识程序模式的决心。

(3)系统工程方法论启示我们,科学哲学的认识程序模式要具体化。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工作的对象范围很广,德育工作的内容、手段、方式和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分层次地开展工作。这不仅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3.3 从系统工程的整体性原则入手看待高校工程德育模式的整合体系控制

不论何种结合方式,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的诸如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就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它是现代思维方式不同于以往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之一。建立起与新形势下实现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德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在整体德育目标一致的要求下,形成幼、小、中、大学不同层次,不同阶段而又相互协调照应,依次递进和纵向发展的目标体;二是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幼、小、中、大学德育相衔接的系统的内容体系;三是构建为实现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要求相适应,并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品德形成规律的育德树人工作体系;四是建立能够实现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德、智、体相互渗透的管理体系;五是在探索新时期德育规律的实践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学科理论体系。最后在总体上基本形成目标、内容、管理序列化;大、中、小学一条龙;学校、家庭、社会联成网络;德、智、体育相互渗透;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德育队伍专兼结合;多方力量同心育人的整体格局。

(1)高校德育模式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它的效应取决于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配合,是否形成教育合力。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里,尤其需要解决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协同一致的问题。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构建综合育人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各方参与教育。这些既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又为学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高校德育模式是理论灌输、思想引导、社会实践齐头并进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枯燥的“思品”课变得融思想性、理论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精神的净化。在宽松与丰富的环境中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健全人性。

其次,依托高校所处的地域优势,大力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同时要让学生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采取“课堂——基地——社会”等小、中、大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高校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3)高校德育模式是政工人员、教师、教辅人员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作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工程,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局,必须纳入思想品德建设体系的总体规划,纳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部署,统筹安排。与此相适应的领导管理体制,领导直接抓,教育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学校党、政、工、团、教师、教辅人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4 从主客体系统耗散结构论入手看待德育目标达成。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系统自组织理论登上了科学的殿堂以来。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的新成果,逐渐形成了建立统一的系统学、探索复杂性的科学新方向,并延伸到德育等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成为当代知识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借助系统自组织方法探索思想自组织现象,进而体现在德育客体活动中,对德育内化过程和促进德育模式的目标达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耗散结构的概念是以比利时自由大学普利高津教授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建立起来的。产生耗散结构应具备以下必要条件:①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②系统应当远离平衡态;③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④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是通过随机的涨落来实现的;⑤德育目标达成无疑是一种耗散结构,具有自组织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加强思想自组织机制,搞好德育队伍自我建设和学生“三自”教育,德育目标达成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能自行按照某些规定形成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并以其特定方式协同地朝某一方面发展。但是由于德育目标达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因此,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高校德育模式,目前尚不可能进行定量研究,只能定性地进行探索,待条件成熟时发展。

在高校德育模式实践过程中,特别是摸索阶段,还必须借鉴工程手段和系统方法,完善整个高校德育科学评估体系和技术手段,将定性和定量、重点和全面、过程和结果、短期与预期、自评与他评、确定与不确定等因素结合起来,全力探究新时期德育活动规律,创新德育科学模式。

在构建高校科学德育模式过程中,各系统和要素之间只有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循序渐进,才能形成一个层次控制、逐步规范、甚而达成一个以自组织系统为主的德育实践模式(如附图)。

参考文献

1 吴同喜.构建德育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2 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J].管理科学学报,1999(6)

3 屠蕴雯.论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6)

4 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