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精选(九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产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于卫星,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1-279-02

一百多年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豍列宁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主要是从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上来论述的。毛泽东同志对科学技术也是十分重视的,他在1958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邓小平同志则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升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豎”。在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时间里,马克思的科技理论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的由来与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是以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为背景来论述的。这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促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马克思、恩格斯密切地关注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并及时地进行了总结。

马克思曾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费的劳动量,……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豏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豐

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科学技术是指狭义的科学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马克思关于科技的论述集中在两点:一是理论上概括为科学是生产力。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生产时谈到:“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豑二是提出科学成为生产力的途径。按照马克思的叙述,科学之所以成为生产力在于对自然力的应用。马克思说:“自然因素的应用……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豒

在马克思看来,影响生产力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不论是工人的文化素质、生产工具和劳动手段的状况,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潜在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列宁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

列宁是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背景来论述的。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列宁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缔造者,他亲身经历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列宁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科学技术为苏联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二是要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列宁认为:刚刚走上社会主义的苏联是一个小农国家,社会主义因素同资本主义因素相比,处于弱势。只有把苏联的经济基础由小农为主的生产力变为以大工业,大机器生产的经济基础,苏联社会主义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列宁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立后,科学技术摆脱了资产阶级私立和狭隘眼界的束缚,大大的提高了苏联社会的生产力,改善了苏联人民的生活,奠定了苏联坚实的物质基础。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的,僵化不变的的学说”豓因此,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列宁还强调:发展生产力的这一任务要求迅速地,广泛的和全面的利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科学技术专家,尽管他们多半不可避免地浸透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习惯。”豔他甚至把“吸取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称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三)毛泽东同志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

毛泽东同志是从中国国情上来论述科技的重要性的。毛泽东同志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闭幕式上说:“现在叫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单靠老粗是不行的。”豖毛泽东同志关于科技的主要观点有:一是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三是提出要尽快改变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四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通过分析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深刻体会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和发展现代科技的紧迫感。毛泽东同志在听取《10年科技发展规划》汇报时曾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豗毛泽东同志还一再告诫全党:“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豘

自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后,列宁从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毛泽东同志虽没有提出类似的命题,但他对这一理论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邓小平同志对这一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由“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上升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气息。邓小平同志又是如何论述这一思想的呢?

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分析

(一)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依据

首先,这是由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当今时代,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限于体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智力的高低。科技一旦被劳动者掌握就会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能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在机械化初级阶段,两者之比为9:1;在中等机械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6:4;在全自动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1:9。

劳动工具的改进,对生产力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都是以劳动工具的改进为标志的。马克思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豙这足以体现出生产工具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和人的创造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有关数据显示:“世界上各种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每年又以5%的速度在增长。世界上现有800多万种化合物,每年还以25万个的速度在递增。”

其次,这是由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决定的。现代科技对国民经济影响已令人瞠目结舌。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也在产业结构、劳动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论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新情况而作出的论断;是在“文革”的余尘尚未完全消散的背景下,他以极大的勇气而作出的论断。

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豛1978年,他又指出“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来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豜“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豝1988年,邓小平在两次谈话中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豞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出发,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状况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意义

在现代化第四次浪潮的推动下,科学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并向知识经济迈进。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及时地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并联系我国的实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而且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从理论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上升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理论上扩展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内容,增加了科学技术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分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经济学研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把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同社会主义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证明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上能够比资本主义有更大的优越性。

从实践上说,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时要把提高科学技术摆在首位,更好地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要求我们要把科教兴国作为重中之重,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同时也给我们引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不要一味地追求一般的发展,而要以发展科技为目标,真正的把发展科技与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

第2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关键词]初三;科技技术;第一生产力;本土;较比

但凡关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熟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出处及其背景的老教师,无不对这句话感同身受。限于时代、阅历等成因,初三学生即便悟性再强,也难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于富国强民的巨大内驱。而以代际反差、本土故事的方式,在较比中感悟科技进步的现实意义,无疑更益于学生接受、理解。

一、初中生科技意识的缺失与误判

1.失于观察的熟视无睹

基于繁重的学业和个人的一些琐事,初中生几无多余精力用于观察、品评目之所及的科技进步成果。尤其是那些家在偏远乡村的学生,根本不可能象京城、省城的学生那样,每有最新科技成果展览会,皆可趁周末或假日前往参观,随时了解与关注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新趋。相较而言,偏远乡村初中生的科技意识,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生活环境中目之所及的科技成果,如手机、电脑、车辆等,二是从书里了解。

2.了然无趣的不闻不问

每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如喜欢车的同学,一般家里都有多种类型的车模和相关资料,每有时间就与车族蜜友交流、研讨某款车的最新配置,甚至成为车友俱乐部的万事通、问不倒。这种缘于个人兴趣,且长期追踪某一领域科技进步动态的同学,即便学业上不显山露水,但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成才规律下,一旦遇到合适的人生机遇,极易因兴趣与爱好的持久关注、积淀,而改变自己的人生之路。

3.基于天真的时空穿跃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初中生影迷在影视作品的熏染下,对当下的科学技术成果与问题毫无感觉,更别说让他了解此前的情形了。但在浮躁、虚荣心理的驱使下,空想于不付任何努力就能够一觉醒来,突然产生人类前所未有的某项重大发明,甚至是借助这一发明在时间的隧道时任意穿越、独来独往。此类不切实际的科技空想,多缘于对网络游戏和科幻影片的过度接触。老师与家长,既不必一味杜绝,也不可过于放任。

4.出于享乐的过份消费

任何科学技术及其产品,皆有其技术的前卫性,否则也算不得科技前卫产品。从科技意识的视角讲,作为尚未参加工作、无独立经济收入的初中生,理应珍惜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将有限的学费用于学业和基本的在校生活。然而,相当数量的初中生却恰与此相反——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产品面前,不是从科技的角度思考其关键技术与创新所在,而是以享乐的态度过份消费。如出行必打车、渴了喝饮料、饿了进餐馆。

二、科技与生产力意识的代际较比

1.远逝的山乡“夜明珠”

50多岁以上的家长,大都经历过电灯尚示普及的那段日子。以东北农村为例,大锅饭的背景下,每天的劳动报酬也就几角钱,孩子多的人家连油、盐及用于夜里照明的煤油都买不起。为节省煤油,许多孩子的晚作业只能限时完成,且煤油灯的灯芯线细之又细,其情与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后,夜里读书时一根灯芯的故事差不多。斯时,许多山里姑娘找婆家时,对方家里是否安上电灯,都是一个硬性条件。较之当下的“城里有楼、有车”等条件,可谓天壤之别。

2.毛驴拉磨的“老碾坊”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变化,用“巨变”形容再恰当不过。以原始靠驴拉磨的老碾坊为例,在机电磨米机尚未推广的那些年,粮食(玉米、麦子、谷子等)磨面需要人工完成:将米粒放在磨上,或人推或驴拉,既耗时又费力,往往是起五更爬半夜的,许多妇女因劳累过度留下病根。机电磨米机进入村屯后,再不必为此而发愁了,也使乡村农民切身感受到科技的先进性。斯时,不仅是磨米机,就连大队的电工,在大老粗的农民眼里也是难得的技术人才。

3.关东大帮的“靰鞡鞋”

广袤的东北大地解禁之初,大批的山东、河北等地移民涌入东北,成为关东这片热土的首批拓荒者。在斯时诞生的各行帮中,专事林木采伐与放排的木帮族,因大多冬季上山伐木。为抵御奇寒,皮匠们发明了一种用纯牛皮缝制的“靰鞡鞋”,穿时里边充填一种保暖的靰鞡草,再绑上一层布也就无畏大雪了。据老人讲,东北抗联官兵就曾穿过这种“靰鞡鞋”。较之当下轻便、美观的旅游鞋,“靰鞡鞋”既沉又笨,且丑陋无比,折射出关东人鞋子的科技革命。

4.草死苗活的“除草剂”

上世纪70年代,文化远远落后城镇的东北农村,晚上流行听小说、讲瞎话(以鬼狐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故事)。这些瞎话里,有一个懒汉种地的故事——别人家种地都是起早贪黑地忙,他却手拿小棍在地边上念叨:“草死苗活,地暄腾……”意指无须用锄头铲,地自己就会变得松软而有弹性。如此幻想下,懒汉的秋后收成可想而知。然而,随着科技在农业的普及,昔日懒汉的这一幻想早已变成了现实,播种后无须锄头铲草,只要喷上药就万事大吉了。

5.不择土壤的“改良种”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改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其实,还有一种巨变尚未被城里人认知——同样的土地,没有良种前全社(屯)的玉米产量,一般也就是5万公斤;自从有了良种,一户的玉米产量就超过以往全屯的产量。个中科技进步,业已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无形帮手。当然,除了优良种子外,化肥的作用也功不可没。过去,因没有化肥或买不起化肥,土地再肥沃产量也上不去。如今种子好、化肥足,产量自然就上去了,即便土地再贫瘠也能长出好庄稼。

三、结语

中国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有赖于学生的科技意识。对于许多农村籍初生中来说,与其空谈那些无法想象的高科技,不如从他们的生活之基入手,在父辈讲述的自家今昔生活较比中,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贡献及意义。有了科技意识,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也便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吴志华.加强对中学生科技意识的教育[J].学科教育,1997(11). 

[2]肖毅.中学生科技意识主题活动教育的研究[J].教育导刊,2001(9). 

第3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关键词:历史;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69-02

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是总结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而得出的科学论断,视之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科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诚然,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些研究也是必要的,更是有益的。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仅将这一思想放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小范围内来研究,不免疏于说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三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的全貌,难免会影响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深刻理解,不利于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创新的伟大意义,最终会妨碍发展科技生产力实践的深入。

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相关性的历史演进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相关”阶段

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一些简单而粗糙的石器、木器和骨器等手工工具上,这时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科学知识几乎为零,而技术也微乎其微水平也极低,由于科学缺位,技术微小且水平极低,人类的谋生又鲜有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也就无所谓相互作用,即三者是一种“不相关”的关系。生产力系统中除三大实体性要素外,别无所有。若用公式表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关系,则为纯粹的三要素和的形式即:生产力=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

2.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弱相关”关系

采集和渔猎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农具的制造和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部分“有闲阶层”可以专门从事所谓的“求知识”的科学活动,这时科学初步产生了。掌握科学知识的有闲阶级、贵族奴隶主、地主们鄙视掌握工艺技术的奴隶、农民等工匠劳动者,也鄙视技术。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相关联”阶段

工业社会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之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新的研究手段,从而引发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电力机械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中后期的高级阶段――电气时代。这一时代里,科技和生产力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以科学为先导,以技术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系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明显,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各实体性要素起到极大的“放大”乘数作用,科技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首位要素,突破了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模式。这时,生产力公式就是一种倍乘关系;生产力=科学技术 (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的一大理论贡献。在总结了近代自然科学和产业革命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指出了科学是生产力,而且认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强相关”阶段

19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整个自然科学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引发了新的科学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又为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显而易见,只有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原子能技术才得以产生;没有无线电电子学和数理逻辑的重要发展,就不会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相联系,产业革命随之兴起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已达到一体化,科学技术――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成分已占其GDP的50%以上。标志着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转入知识社会,当代科学技术引起了生产力结构的变化,使科技在生产力系统中成为第一位的变革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与发展

1.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

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但他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也是明确的。1956年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并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而奋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所以,“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ZW(DY]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59.[ZW)]并号召向“向科学技术进军”和进行“伟大的技术革命”。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和实践极为丰富、深刻和卓有成效。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378.[ZW)]将科学技术上升到生产力系统的第一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里,科技革命不仅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对生产力本身的构成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乘数增长的关系,而是指数增长的关系;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变成为首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力,现代科技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分不开的,不仅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实现人类的希望依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要靠科学。”[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ZW)]

3.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科学技术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容和指标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实践和形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高度重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思想,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判断。在中国共产党建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的科学论断和理论创新。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高度重视创新,把它视为民族之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ZW(DY].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0.[ZW)]他的科技创新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系统地思考了科技创新体系,把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都是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至此,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互不相关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从三者潜在的逻辑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演化到其现实相关性和外在统一性的历史进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外生产力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生产力发展史大体经历了石器时代、金属工具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和计算机时代。生产力历次划时代的飞跃,决定的因素和标志是劳动资料性能的巨大改进。而劳动资料的改进,又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的。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所证明了的。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尺度可以把人类产业史划分为采集和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等四种社会技术形态。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

第三,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论。科学技术从无到有,水平由低到高,力量从小到大,与生产力由不相关到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无不显示出科技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现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崭新的实践基础上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深刻揭示出科技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性变化,是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最新概括。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陈章亮.新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曾德高.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3,(4).

[6]李英姿.论对科技生产力认识的深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

第4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论文摘要]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科技与生产力的学说,强调“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无一不是根据新情况、新变化作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新概括、新总结,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思想又突破陈规的创造性成果。它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论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系统考察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从1975年开始,特别是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重申并强调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动科技事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原理实际上吹响了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号角。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科技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个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出色继承和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概括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重大突破,具有更大的解放思想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力认识范畴,把本质上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当作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极大地改变了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它突破了以往对科学技术作用理解的局限性,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它从生产力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如何提高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思想。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推动力量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江泽民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二、拨乱反正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从历史的高度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他说,“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嘛。”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明确赋予知识分子以主人翁地位。

    邓小平主张,对于知识分子要爱护、要提供服务、使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才智。他提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他提出要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他提出只要是人才,要容其缺点,放手使用。他提出对于科技工作者“不要用行政事务干扰他们,要尽量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钻研业务,搞好科研工作。”他提出“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以利于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他提出“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进而要求全党“研究和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等这些观点和思想为我党和国家尊重、重用知识分子提供了政策依据。邓小平还高兴地指出:“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

    三、必由之路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改革是解放科技生产力。既然实践进一步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么“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更大发展。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为了扭转我国科技体制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我国科技发展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中央又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些重要举措都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邓小平反复倡导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缩小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2][4][8][9][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第275页,第378页,第107页,第108页,第117页

    [3]《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见1995年6月5日《人民日报》第1版

第5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关 键 词】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 第一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

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相关定义

1、科学:人类对于规律的理性认识。科学革命: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有划时代的意义的飞跃,从而引起的科学观念、科学研究模式以及科学活动方式的根本变革;科学革命的特征:不等同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们观念根本变化

2、技术:人类有目的地应用科学理论和经验、技能借助物质手段,实现自然界人工化和协调人类社会活动的社会实践过程。技术革命:在技术上具有根本性的,有广泛影响的大的变化;是对旧技术体系的扬弃和新技术体系的确立。

二、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不同

1、着眼点不同:科学革命着眼于新的经验事实,继而由经验事实带来理论体系、宇宙观和宗教观的变革。虽然正确的经验事实可以成就新的辉煌但错误的经验事实往往使人误入歧途。技术革命着眼点是技术扬弃,总体趋势看是上升的,并促使新的主导技术群的出现,新的主导技术群一旦出现,技术革命的到来也不可避免。科学革命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革命,它的发生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根本变革,最终使实践主体的思想和实践活动进一步符合客观规律,使人类不断得到解放。

2、过程不同:科学革命从个别学科开始,突破原有学科概念,使传统学科概念分裂,将新的学科概念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最终引起整个科学的根本性变革。技术革命源起于新主导技术群形成,新主导技术群取代旧主导技术群,进而具有其决定技术总门类――时代科学认识水平的趋势、方向的能力。这一过程是新事物产生并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它主要改变人类改造大自然和协调人类社会活动的实践方式和过程。

三、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先进生产力

1、从两个角度进行梳理

(1)历史考量: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的力量暨作用,从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结论,并且这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技术理论。: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国别考量:苏联:军事领先、民用薄弱――苏联僵化的体制一味强调军事上的领先,忽视新科技的研究开发和民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到后苏联国力衰弱,优势荡然无存,以致最终解体。越南:建立苏联发展模式,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物质技术力量薄弱,不配套,设备陈旧,除一些重点工业基础项目外,科技水平普遍落后。这些问题将成为越南健康、长远发展的隐患。朝鲜:坚持先军革命的原则,朝鲜把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努力实现“解决好粮食问题,解决好吃饭问题”的目标。

2、殊途同归,辩证的统一

第6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关键词:认识功能 生产力功能 社会变革功能 

 

现代科学技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进入了它的巅峰状态。进入20世纪后,科学已经向微观和宏观领域进军,要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要靠理论思维,而且要依赖于最新的复杂技术装备的支持,这就促进了科学的技术化。同时,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现代技术完全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变得愈来愈复杂、愈精密。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高技术就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这就是技术的科学化。 

 

一、认识功能 

 

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这是其功能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因为科学技术首先是人类用以考察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体现: 

第一,科学技术通过构建理论和学科体系使人类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技术通过占有大量观察、实验材料和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出以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原理,揭示并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就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感性层次上升到了理性层次,并不断推动人类认识的快速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增强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因为知识的累积、理论体系的形成使人类逐步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开阔视野并依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预测和预见,提高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进了人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不仅揭示了自然规律,而且揭示了思维规律,从而改变了人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基本方式,提高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效度。同时,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还创造出了新的思维工具和新的思维方式如机器思维等,改变了思维内容,大大延长了人类的思维器官,提高了人类的思维能力,推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二、生产力功能 

 

人类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其中“知识”主要是科学,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人类历史上“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用的根本性、深刻性;第三阶段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了人类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由基础作用上升为主导作用,正在变成影响社会进步的核心领域。与这些科学论断相对应的是科学技术正在全方位地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生产活动的介入越来越直接,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对原有的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都有了革命性的改造,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的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在标志之一。

三、社会变革功能 

 

近代以来的几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把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在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由于其内在特性和高速发展,也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主要通过下述途径实现: 

第一,通过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和手段,特别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累积、技术手段的更新,为社会的全面变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7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具有多种功能,但就其实质而言,可以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功能,改造世界又可以分为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社会两项功能。 

 

现代科学技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进入了它的巅峰状态。进入20世纪后,科学已经向微观和宏观领域进军,要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要靠理论思维,而且要依赖于最新的复杂技术装备的支持,这就促进了科学的技术化。同时,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现代技术完全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变得愈来愈复杂、愈精密。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高技术就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这就是技术的科学化。 

 

一、认识功能 

 

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这是其功能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因为科学技术首先是人类用以考察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体现: 

第一,科学技术通过构建理论和学科体系使人类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技术通过占有大量观察、实验材料和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出以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原理,揭示并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就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感性层次上升到了理性层次,并不断推动人类认识的快速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增强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因为知识的累积、理论体系的形成使人类逐步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开阔视野并依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预测和预见,提高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进了人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不仅揭示了自然规律,而且揭示了思维规律,从而改变了人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基本方式,提高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效度。同时,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还创造出了新的思维工具和新的思维方式如机器思维等,改变了思维内容,大大延长了人类的思维器官,提高了人类的思维能力,推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二、生产力功能 

 

人类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其中“知识”主要是科学,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人类历史上“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用的根本性、深刻性;第三阶段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了人类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由基础作用上升为主导作用,正在变成影响社会进步的核心领域。与这些科学论断相对应的是科学技术正在全方位地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生产活动的介入越来越直接,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对原有的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都有了革命性的改造,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的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在标志之一。 

三、社会变革功能 

 

近代以来的几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把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在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由于其内在特性和高速发展,也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主要通过下述途径实现: 

第一,通过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和手段,特别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累积、技术手段的更新,为社会的全面变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变革生产关系。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力结构曾发生过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超过从事畜牧业的人数,第二次是工业劳动人数超过农业劳动人数,第三次是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数超过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数。特别是第三次变革以劳动者素质提高为前提,通过产业调整和降低劳动强度,大大缓解了近代以来十分紧张的阶段对立关系,改革了旧的生产关系,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努力建设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 

第三,通过与先进社会意识的结合变革上层建筑。科学技术是历史前进的大杠杆,是社会革命的催化剂,它与先进社会意识是天然的盟友,共同肩负着变革旧的上层建筑的使命。首先,它通过充当政治斗争的思想工具,加速旧的政治制度的灭亡和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其次,它通过改进军事手段、物化为武器装备来改变阶段力量对比,加速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再次,它通过自身的发展和感召力来增强信心、壮大国威、振奋民族精神、扩大政治影响。正因此,一些国家才极力通过夺取和占领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来巩固自己的上层建筑。 

第四,通过改进生活基础来变革人类的进化方式。首先,科学技术通过丰富物质生活产品巩固生活基础来转移和提高人类的生活目标;其次,科学技术通过扩展人类的生活范围来增加人类的深层交往,开阔人类的视野;再次,科学技术通过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规范来推动一种新境界的文化生存和生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使人类社会向更加文明健康的状态迈进。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不仅能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不仅能改造自然界,而且能变革社会。 

 

参考文献: 

[1]苏思毛,陈文龙,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创新论坛,1999(3):12—14 

[2]王飞绒,科技人员特征及其激励[j],科技与管,2003(5):121—124 

第8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关键词:创新驱动;新产业革命;战略机遇;中国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4-0005-10

2011年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我们只有奋力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2012年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历史经验显示,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先后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冶金和机械革命,第二次是电力、化工和运输革命,第三次是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革命。目前,第三次产业革命进入到第三阶段,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互相交织,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战略格局和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进入孕育期,有可能是仿生技术、再生技术和生物经济革命。抓住第三次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两个机遇,抢占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制高点,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国家政策性先导投资和风险基金可以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产业革命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机遇

在英文里,“产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一词大约出现于19世纪。1837年法国学者热罗姆―阿道夫・布朗基写道:产业革命正在席卷英国。[1]1884年英国学者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工业革命”一词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事实上,产业革命与其说是一场革命,不如说是一场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变革,是一个渐变的、持续的演化过程。在过去300年里,产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结构转变和中心迁移;抓住产业革命机遇的国家走向成功,失去产业革命机遇的国家走向衰落。在世界范围内,产业革命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性机遇,已经引起主要国家的高度关注。

1. 产业革命的基本概念

产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关于产业革命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普遍和持续的关注。迄今为止,关于产业革命的英文著作约有723部,中文著作约有33部,WOS(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1793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收录中文论文794篇(表1)。

虽然关于产业革命的学术文献非常丰富,但产业革命目前没有统一定义。在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中,关于产业革命的定义有所不同(表2)。有些文献没有明确区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差别,容易引发概念的混淆。

我们认为,要给产业革命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一般而言,产业革命指由技术革命推动的、新产业模式取代旧产业模式的活动和过程,它不仅带来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引起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还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从历史上看,产业革命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1)要有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和先导, 要有新技术群的产生,而不只是某一项技术进步;(2)要有紧迫和现实的重大需求;(3)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变化,包括引发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组织、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任何一项单一的技术都不足以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

2. 没有技术革命就没有产业革命

在过去的3个世纪里,世界经济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由一次技术革命所诱发和推动,没有新技术革命就没有新产业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系,是逐步加强的。18世纪以来技术革命是科技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19世纪以来科学革命往往是技术革命的科学基础,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关系日趋紧密,相互影响和促进。

首先,技术革命是科技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许多科技史学家认为,16世纪以来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包括2次科学革命和3次技术革命(表3)。从时间顺序上看,先有科学革命后有技术革命。关于第一次科学革命已有广泛共识,关于第二次科学革命尚存一些争议。

其次,18世纪以来技术革命大约有3~5次。目前,关于技术革命的标准和分期,尚有不同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发生了3次技术革命,有些学者认为发生了4次甚至5次技术革命(表4),究其原因主要是划分标准不同。其中,3次技术革命的说法受到普遍支持。

有学者认为,如果按5次技术革命划分,过去二百多年里大约有5个主要的技术时代,即早期机械时代、蒸汽机与铁路时代、钢铁和电力时代、石油和汽车时代、信息和通讯时代等。[17]还有学者认为,5个技术时代分别是:早期机械时代、蒸汽机与铁路时代、电气和重化工时代、福特大规模生产和航空时代以及信息社会等。[18]

其三,18世纪以来每次技术革命都导致一次产业革命。在过去300年里,技术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产业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结果;产业革命带来了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又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发生的时间上有一定时间差(前者早于后者)。技术革命是技术范式的转变,产业革命是基于技术范式转变的产业模式变化。

其四,新科技革命将引发新产业革命。在过去5个世纪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发展还在加速推进,可以预计,21世纪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我们预计,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包括仿生―创生―再生的三生技术革命。从科学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将可能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将可能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第三次科学革命、第四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大合唱。

3.18世纪以来先后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

从世界经济角度看,现代产业革命可以追溯到18世纪。关于18世纪以来的产业革命,目前大致有三种观点,即三次产业革命、四次产业革命和五次产业革命(表5),其中,三次产业革命说受到普遍支持。

我们认为,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 世界经济大致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 目前第三次产业革命尚在进行中。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来临已进入倒计时,它将包括第三次科学革命、第四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未来10年,第三次产业革命将进入最后的高潮,第四次产业革命处于孕育期。许多学者相信,未来10年将是从第三次产业革命向第四次产业革命转移的战略机遇期。

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高潮方兴未艾

第三次产业革命大致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在1945~2020年期间,第三次产业革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图1)。第三次产业革命受到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技术推动和世界经济的需求拉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呈螺旋式上升,目前处于智能化和绿色化协调推进的阶段,属于它的第三次高潮,仍然具有大量的战略机遇。

1.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基本概念

第三次产业革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关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研究,同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和持续关注。关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专著,最早见于1975年。迄今为止,关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英文著作大约有12部,中文著作约有2部(表6)。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学者就开始探讨第三次产业革命。亨利等较早分析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对员工、收入和研发等微观层面的影响。[20]格林伍德认为,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经济体系进入第三次产业革命,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会在初期降低生产率,扩大收入差距。[28]莫维利分析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对产业研发结构带来的影响,他认为自 1985 年起,美国的产业研发结构由大企业主导的封闭式创新走向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开放式创新,非制造业企业成为研发投资的重要来源。[29]

关于第三次产业革命,同样没有统一定义。在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中,关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定义有所不同(表7)。外国学者的定义关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趋势和特点。中国学者的定义较多地借鉴外国学者的预测趋势方面的观点,并加以融会贯通。

要给第三次产业革命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很困难的。我们认为,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以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智能化和绿色技术为代表的三个阶段的产业变革,它不仅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还导致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革,从而引发社会和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第三次产业革命是由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社会需求共同推动的。

2.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三个阶段

简单地说,第三次产业革命是由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推动的一次产业革命,它包括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三个阶段(表8);三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在时间、内涵和特点等方面有一些交叉。第三次产业革命将持续大约70年,每个阶段的关键技术、主导产业、工业政策、战略机遇和社会影响有很大不同。

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一阶段:自动化和高技术阶段。主要技术有: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和原子能技术等。相关科学基础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量子论等。主导产业包括电子产业、计算机产业、原子能产业、航天产业等。

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二阶段:信息化和全球化阶段。关键技术有: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主导产业: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等。

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三个阶段:智能化和绿色化阶段。这一时期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机会已无所不能,互联网正在向“云计算”演进。另一类是信息技术在其它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包括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先进制造、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绿色能源和绿色技术等。主导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产业、高级电子商务、智能制造业、先进能源和生物产业等。

新信息技术包括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无线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新计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可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新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等范畴。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技术多、应用范围广,与传统行业结合的空间大,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将远远超出本行业的范畴。

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深入渗透和应用,产生了先进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消耗自然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而应谋求与自然环境有机平衡的发展,生态化、绿色化是新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于是,产生了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等新技术。

智能化制造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它是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专家系统技术用于工程设计,工艺过程设计,生产调度,故障诊断等,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等计算机智能方法应用于产品配方,生产调度等,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而新型合金、石墨烯晶体管和超材料等新材料与3D打印结合在一起的制造方式则是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相结合的先进制造。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导致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改进服务交付和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支持创新和低碳经济。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以人为本、持续创新,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跃升。

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是一个自我修复,让消费者积极参与,能及时从袭击和自然灾害复原,容纳所有发电和能量储存,能接纳新产品、服务和市场,优化资产利用和经营效率,为数字经济提供电源质量的先进电力网络。在绿色节能意识的驱动下,智能电网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

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两类能源:(1)可再生能源,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海潮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2)非再生能源: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和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过的化石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等。核能虽然也属于绿色能源,但消耗铀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投资较高,而且几乎所有的国家,包括技术和管理最先进的国家,都不能保证核电站的绝对安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故、美国的三里岛事故和日本的福岛核事故影响都非常大,核电站尤其是战争或恐怖主义袭击的主要目标,遭到袭击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目前发达国家都在缓建核电站,德国准备逐渐关闭目前所有的核电站,以可再生能源代替,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比其他能源要高。可再生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现在许多科学家在积极寻找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的方法,使其在能源利用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绿色技术是指根据环境价值并利用现代科技的全部潜力的无污染技术。绿色技术不是单项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包括绿色能源技术、绿色材料技术、绿色生物技术、污染治理技术、资源回收技术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和从源头、过程加以控制的清洁生产技术。绿色技术和高新技术关系密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绿色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3.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

第一,第三次产业革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关键技术和社会影响。例如,自动化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业生产从手工到机械化再到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地理隔绝到地球村再到网络生活、网络空间等;智能化技术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生产过程中智能化技术将代替人脑进行控制,生活中的许多人工服务也将为智能化技术所替代,如管理智能化、家居智能化等。

第二,主导技术交替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三化螺旋式”上升。如表8所示,三阶段的主导技术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交替推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个阶段的时间划分也是互有重叠,共同推进的关系。

第三,高技术成为世界科技的增长点,高技术产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科学技术产业相互融合,形成高技术群和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与传统产业并存、比重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高技术产业集群是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产业集群。

第四,世界经济出现新的发展模式,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等新模式遍地开花。区域集群化是高技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高技术产业区域集群化能够带来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规模效应。于是,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等新模式就应运而生,这是表现的园区性集聚,此外,还有地区性集聚。

第五,国际经济竞争出现新格局。产业竞争从企业上升到国家层次,国家创新体系受到普遍重视。技术转移加快,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发达国家把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第六,风险投资在新产业革命中发挥战略作用。金融是高技术产业化的“血液”,而高技术产业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又对金融提出了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新要求。国外高技术产业成功的经验表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撑。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获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是高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在新产业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所长W・米勒认为“在科学技术研究早期阶段,由于风险投资的参与和推动,使得科学技术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由原来的20年,缩短了10年以上。”[32]

第9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变迁;影响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2-0124-02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是指科学与技术的合称,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科学与技术日益交织在一起以及人们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使用的习惯,因此本文在探讨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时,没有对科学和技术作过细的区分,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科学技术。

二、社会变迁的含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和结果。虽然任何特定的社会体系一经确立,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关系,但是,社会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和外界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因素。同时,社会体系的各个组成要素都具有自我组织和不断完善的特性,有可能出现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体系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和不平衡的出现,就要不断调整原有的结构关系,从而社会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尽管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满足社会的物质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能够影响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也是影响到社会变迁的因素。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巨大。

马克思在研究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科学与生产相互关系的新特点后,最先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的这一重要思想。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然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力量,那么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也必然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发挥不可小视的作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并不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科学技术是“物化”在生产力的各个组成要素之中,通过自身的进步以促进生产力的各个组成要素的不断变革、发展、提高和进步。

三、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古代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古代的科学技术发端于原始社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原始社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我们追溯的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只能理解为萌芽状态的科学技术,而不同于后来形成状态的科学技术,更不同于现代成熟状态的科学技术。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正是起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创造文字这些原始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发明创造,极大地促进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打制石器揭开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一个时代――石器时代的序幕。正是靠石器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采集植物、猎取动物,直到进行手工制造和农业耕种。人工取火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没有火就不可能有文明社会的出现。火的使用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有了火,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学会熟食,食物的种类和范围增加,营养增强,促进了人体特别是人类大脑的发育。人们用火取暖、照明,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空范围。文字的创制,使人们可以记录自己的历史,传承生产经验和自然知识,促进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原始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由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原始共产制经济逐步解体,私有制逐步出现,国家随之产生。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由采集、狩猎逐步向定居农耕和畜牧业过渡,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们开始定居生活以后,一些水力充沛、土壤肥沃的地区为原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等。这些地区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进而也孕育了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创造了灿烂的世界文化,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如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欧洲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2 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并大大推动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新大陆的发现,从而促进了商业贸易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印刷术传入欧洲以后,改变了僧侣垄断文化的状况,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火药传入欧洲后,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在数学、天文历法、医学、建筑、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方面的进步为人类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

(二)近代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严格地说,科学技术起源于近代的欧洲。西半球的欧洲产生的近代科学技术是东西半球各文明区古代科学技术汇流的结果。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促使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标志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牛顿力学和蒸汽动力的出现则标志近代科学技术的成熟。尤其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的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机械化生产代替了人力与手工作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并引起了整个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化;产业结构完成了由种植业向轻工制造业为主的调整,形成了自由主义新经济运行模式,并最终带动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根本上摧毁了整个旧的封建体制。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同时,英国主宰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和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体系也由此而产生。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以电能的开发和利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此进入全新的电气时代。工业生产结构从棉纺轻工为主发展到汽车、机电、石化等重工业,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比重最大的产业。19世纪晚期,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20世纪初,形成了以少数欧洲国家为中心的、在政治上、经济上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剥削的完整的全球体系,并导致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殖民地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等一系列国际政治现象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最终导致了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极其丰富内容的国际关系的形成。

(三)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越来越直接,它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必要条件。现代科技进步与创新,全方位地影响、决定着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方方面面。它与政治的联系日益加强,科学技术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科学技术化成为当代的一个重要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有了实现的可能。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但是,现代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例如人炸、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使人类面临着毁灭性的灾难。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一直伴随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之中。如今,它对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广泛地涉及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既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又要解决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陈凡,李兆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庆臻,卢继传,李春国.大协调――科学技术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