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档案合同管理精选(九篇)

档案合同管理

第1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一、 甲方受乙方委托,将其聘用的__________人事档案存入甲方。

二、 甲方管理责任

1.负责办理人事档案接收手续,保留存档人员原工作身份,人事档案调出甲方时按原工作身份介绍到新的档案接收单位(存档人员为非北京户籍人员的,与乙方解除聘用关系后,档案不得在北京市内调转,其档案须转回原籍人才服务机构或变更新的委托单位,重新签订存档合同)。

2.保管人事档案,负责向有关组织、单位出具档案中已记载的材料。

3.负责按档案记载以及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为乙方提供相关人事服务和管理。

4.甲方在未得到乙方的书面通知时,不得应存档个人要求改变存档合同、调转人事档案或出具有关人事证明。

5.甲方不负责其它管理及保险责任。

三、 乙方管理责任

1.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存档人员办理各项社会保险。

2.负责收集存档人员在乙方工作期间形成的档案材料,及时交甲方归档。

3.乙方对聘用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在见习期(一年)满后应及时到甲方领取转正定级表,做出考核鉴定意见后,送交甲方办理转正定级手续。

4.存档个人到甲方办理各种手续时,乙方应为其向甲方出具介绍信。

5.乙方应按甲乙双方协议规定支付人事费。如发生欠费,须在甲方提供相关服务或档案要求转出时补齐费用。

6.乙方与存档个人解除聘用关系后,乙方应在一个月内,按甲方规定的书面格式通知甲方,同时出具存档人员聘用期间的工作鉴定,交回此合同并注明存档人员存档费缴纳截至时间。

四、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五、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_____

(签字盖章)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签字盖章)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2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合同档案 收集 整理 组卷

档案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组卷、利用等工作,合同档案是档案工作的一部分,做好合同档案的收集工作,是合同档案的起点和基础。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是与其他法律关系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关系的局面文件,包括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的表现所载内容形式。合同管理是对企业各类草拟、修改、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合同纠纷解决以及合同归档的基础管理,合同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笔者针对一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就如何做好合同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谈点一些看法。

1.合同档案的收集

合同的收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合同档案工作的质量。企业对合同的签订是统一管理,制订了《合同管理办法》。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对招标项目合同承办部门、货物验收和票据结算、以及部门在合同管理、履行的过程中职责分工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对合同签订程序进行有序的结合,对合同立项、谈判、起草、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全过程管理记录,统一管理。如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城市地下管道的建设工程等合同,由于工程规模大,时间跨度长,这对招标项目合同管理中出现的合同签订、履行等问题,采取实时跟踪,避免“先改造后补签”情况,先斩后奏,造成了一系列的合同混乱,对签订的合同,及时收集,保证了合同管理的安全、完整、齐全。

企业合同收集的种类有企业买卖合同;财务审计部借款合同;后勤保障部租赁合同;工程建设中心的建设工程合同;科技管理部的技术合同;企业法人委托合同;企业员工的行纪合同等。到2013年底止,公司共签订合同7174份。

2.合同档案的整理

收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整理是档案工作的升华,档案科学的管理基础在于档案整理的科学性,整理的混乱必然导致管理的混乱和利用的困难。而要科学的整理立卷,科学的整理,关键要选择适当的整理方法。根据国家档案局版发的《电子文件的归档办法》要求。在整理合同的过程中,以方便利用者为最终目的,真正发挥合同档案的作用。笔者结合公司合同档案实际情况与特殊性的要求,对合同档案采用按件整理的方式,整理遵循保持文件历史有机联系,更加体现整理的合理性,对利用者的满意度起到积极的作用。合同档案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

2.1合同档案按照年度分类法

废弃立卷,以件当家。就是以每份合同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进行鉴定、归档、利用等、一个年度内按月份一个流水号。以件的形式来完成合同档案的分类。保持了每份合同的完整性。合同按件进行保角。保角采取环保材料胶水,在保角的正面,编号归档号-年度-月份-流水号,在保管方式上将合同按顺序装入档案盒,这种归档方式不仅减轻了档案工作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保持合同原貌和合同补充归档。

2.2编制合同档案目录

笔者认为编制档案目录是档案管理中的一种检索工具,在当今是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为了保持纸质档案的安全完整。

2.3填写备考表

备考表是对本盒档案材料缺损、修改、补充、移出、变更等情况进行说明,对案卷的完整与完善的体现,在备考表中给予注明。

3.合同档案的利用

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最终的评判,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升。笔者认为对利用者所需给予一个全新的认识,便于快速省时地提供服务,当利用者提供模糊信息的时候,就使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软件,快速准确地提供,最短的时间里,满足利用者的要求,真正提高合同档案利用效率,使利用者模糊查询而来,清晰查找到而满意归,真正发挥其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合同档案工作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部分,随着企业发展的脚步加快,合同档案管理也迈上了新的台阶,企业“OA”系统各类数据,能使文件快速查询和电子档案的物理归档,但始终无法替代原始档案,所以原始的纸质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仍需放在首位。以上几点是笔者对合同档案管理中的一些体会,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汲取经验教训,积累知识,为企业做出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第3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归类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维权意识也随之不断的提高,合同作为人们维权的重要依据,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与运用。企业合同的定义是,在一个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经济项目的目的,通过相关法律条例,由公司法人或相关负责人与其平等的民事个体之间的共同设立的及可变更也可以终止的民事的权力与义务之间关系的书面合同。在企业之中合同档案是企业的经济项目活动中产生的,记录这一项企业的经济活动内容的重要凭据就是企业合同,也是企业维护自己权益的关键凭证,其档案的归类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合同档案管理的特点以及其内容

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其涉及的经济项目活动也越来越多,加上企业维权意识的加强,所产生的合同也日渐增多,要想管理这些合同就要合理化的进行归类存档,为其能更好的为审阅者更方便快捷的查阅这些资料,收集和整理合同材料就是其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与此同时其归类整理也是其重中之重。就目前而言,合同档案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整个档案库中归类到文书档案与科技档案之中的分散式管理归类法,这使得查阅有些困难。档案的管理基本要求按照企业运行情况和其管理方式来制定合同的内容。

我国最早的法律依据,在现如今更是市场权益保护的法律凭据的重要组成方式,它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有明显的法律特征,有很强的制约性。在合同进行的内容里面都是根据相关法律来进行的,否则将会受到制裁,正因为这种法律制约力使其有有力的凭证。[1]对于合同的甲乙双方,合同是重要的法律凭证,使得其在形式之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规范的合同是运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内容拟定,实行的合同技术资源的系统和真实可行的证据,其中包括:鉴定报告、责任书、技术合约等一系列操作来完成的,再按照当事人的要求进行拟定。

二、企业合同档案中出现的问题

(一)不利于的合同档案统计

现如今还有一些企业,在经济合同制定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对方的严格审查,轻信一些“熟”人的口头承诺,仅仅只凭借对方一个通知单就进行物品的交易,这样以来对方一旦失信,就会引起纠纷,从而影响公司的利益。另外一些企业虽然拟定的合同,具有一定规范性,但是其合同内容可能会使用模棱两可的话,这样很可能陷入诈骗当中。其中关键的就是,这样口头和不规范的合同收集起来相当困难,企业合同文件过于分散,经常会出现查找不清楚和丢失的问题,造成严重的后果,从而使得公司利益受到损害。

(二)企业合同过于分散

企业在合同签订之后,没有进行合理的档案规划和监控措施,导致合同的法律依照不高,也使得履行率非常低下。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对要进行变更的合同文件没有及时处理,合同文件没有及时传送,使得整个合同档案管理出现了混乱,归档没有进行分类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得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论是档案管理部门或是相关责任人都没有在进行关注,企业合同的效率不高,其查找困难,有一部分原因是合同的档案管理没有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排查,这也正是工作效率不高造成的,这也是其中必要解决的问题。

(三)企业合同档案不重视

档案管理除了在合同的有效期内进行能对合同双方进行制约和行事权力以外,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企业经济项目有效档案证明,其能在企业疏通管理流程制定计划等一系列的行动中为其提供帮助,企业之间的合同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劳务合同还能起到抑制员工流失的作用,和维护员工的劳动价值的重要作用。[2]但是就实际来说,企业合同在根本上没有起到其相关的作用,无论是员工或是领导都对其不是很重视忽略了其本身的意义,使得合同的查阅力不高,因为其不重视所以合同档案的管理一直没有被整改,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完整性。

三、企业合同档案的归类管理的必要性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合同越发的重视起来,企业合同档案的归类管理合理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上文提到,一般的企业都是采用分散管理文书档案中的方法,这就给日常整理文件带来了非常大的不变,下面是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合同规范化

合同的相应负责人应了解正常的合同程序,规范合同的形式,必须起到合同材料搜集的齐全并保管和移交给档案部门,从合同的特点可以清楚的知道,合同必须有全面的关联材料,不可随意拟定,应该按照标准的合同规范走,这样可以减少企业与相关主体的纠纷情况。档案部门也要随时进行合同档案的整理与归纳,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公司要制定相关的规定,每年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合同的审查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情况。[3]

(二)合同的归类原则

企业正常的档案管理,是将其分散到档案管理的两大类型当中,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改革与创新,根据每一个企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合同分类管理,其中包括在每一个档案分类中对合同进行单独分类,建立单独的归档处理,打破以往过于分散的合同归档,也可以按照《合同法》合同种类的相关规定进行合同归档管理,这样档案就清楚明确了。

(三)建立合同意识

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对合同必须重视起来,建立合同确立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也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知到合同是公司企业发展关键,也是企业发展的记录者。其应该对合同进行精细规划,可以对合同进行统一的编号处理,每一份合同都有自己唯一的标号,方便查找与保管。

四、总结

企业合同档案的归类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必须要严谨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终结,找出其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最佳的法律凭证,从基础的材料收集入手,对其加强管理,对每一个小的环节的精细把控和合理的运用都是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然而企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忠卿.电力企业产品档案分类管理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4):218-219.

第4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摘 要]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合同是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做好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成为了风电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任务。随着风电企业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展,合同档案的数量随之增加,如何更好的管理合同档案,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和便捷服务,是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随后在分析合同档案分类优化的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优化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合同档案;风电企业;管理分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107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合同档案详细记录了风电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在企业制定年度预算、评估和审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对合同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合同档案管理存在分散、混乱等问题,给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风电企业必须要采取合理的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办法,实现合同档案的科学分类和优化管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1 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

对风电企业来说,企业运营中产生的档案种类主要有技术合同、劳动合同、工程合同等,这些档案虽然在具体内容和使用价值上各有不同,但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法律性

法律性是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别于企业其他档案的标志之一。合同档案的内容主体是合同,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企业合同档案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合同档案的保存、管理还是销毁,都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定程序。除此之外,合同作为记录了企业经济活动和维护企业法律权益的文件,也只有在具备法律特性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2 凭证性

近年来,风电行业蓬勃发展,风电企业在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部分企业为了谋求私利,往往会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而带来许多经济纠纷。合同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记录,对企业应尽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进行了明确说明,在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凭证作用,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1.3 规范性

规范性是企业合同发挥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合同档案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合同档案内容的规范性。一份完整的合同档案,应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内容、当事人的H笔签名、合同的数量以及书写形式等,只有这些条件符合法律规定,才能确保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另一方面是合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合同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损坏或缺失,都会影响其法律效力的发挥。因此,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1.4 繁杂性

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合同,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同时,企业合同档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合同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等;合同签订后的招标书、评标报告、会议记录等。要想确保合同档案应用价值的发挥,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收集、整理和保存好这些合同档案。

2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优化措施

2.1 强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管理机制,能够为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管理机制应当包含合同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保存等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风电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补充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以确保合同档案的管理能够与企业发展向适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说,只有在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下,才能借助于合同档案,帮助企业减少市场竞争风险,进而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推动风电企业实现健康和持续发展。

2.2 加强合同档案之间的联系

企业合同档案数量较多,如果采用单独整编和单独管理,必然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剧增。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效率,在进行合同档案的整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有重点的寻找合同档案间的内在联系,而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其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例如,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单立类目、分类组卷,这能够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当然,企业管理者也要为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可指派独立部门负责合同档案管理的相关事宜。

2.3 实施合同档案的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进行合同档案的管理,风电企业在开展分类管理时,可以将不同的合同进行统一编号。这样一来,今后在查找某一份合同档案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翻找,而是直接查找编号,极大的提高了合同档案的管理效率。合同档案的编号要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例如可以根据合同档案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物资类、工程类等;还可以根据合同档案的生成时间进行分类等。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分类形式,都需要在档案袋上进行标注,避免混淆。

第5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用工;劳动合同;风险

当前,全国大多数供电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日趋规范,但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直至解除、终止都采用书面化管理,否则将面临巨大用工风险。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在劳动合同管理环节重新构造一个全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以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要求,降低用工风险,这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企业用工风险

1.1 用工机制风险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的,便可与该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企业将面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比例的逐年上升,固定期劳动合同的期限从过去的短期化调整为中长期,劳动合同长期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局面。由此,用人单位长期习惯于用劳动合同终止来调整劳动关系的方式已不适用。稳定就业的确对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益,但会减弱企业用工机制的活力,使企业竞争力减弱。

1.2 用工成本风险

这里指的用工成本风险是企业因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和新增的企业违规成本风险。

1)劳动合同终止成本风险

由于新法规定,企业终止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补偿金基数由原来的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实得收入(扣除个人税与费)调整为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含税与费),而这个经济补偿金总是隐性存在,企业始终存在风险。

可能会有人认为,既然合同终止会产生经济补偿,那么企业不终止合同不是就可免除补偿了。这是一个误解,企业不终止合同,经济补偿只是暂缓发生而已。另外,大量的劳务派遣员工通过劳务派遣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也不能忽视,因为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合同终止补偿金是同样适用法律规定的。

2)新增的企业违规成本风险

以下五项内容,都是新增的企业违规的成本风险。

(1)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未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

(2)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

(3)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能向劳动者支付双倍补偿金。

(4)用人单位不按法律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加班工资或经济补偿金,要按50%以上100%以下加付赔偿金。

(5)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

1.3 用工管理风险

用工管理风险是指用人单位用工管理不到位或用工管理不严造成的风险。

1)用工管理不到位产生风险

(1)不签劳动合同就用工;(2)本企业工龄未连续计算;(3)非全日制用工不签劳动合同;(4)合同到期不续签。

2)用工管理制度不严产生风险

(1)规章制度不健全;(2)内容不合法;(3)缺少民主程序;(4)制度未使劳动者知晓;(5)制度缺乏操作性。

2、化解企业用工风险措施

2.1 化解用工机制风险

用人单位必须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为本,处理好灵活的用工机制与控制好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增长的关系。

1)严格把好招聘关

把好招聘关是劳动合同管理的开始,企业一定要树立“招聘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的理念,特别是在招聘录用前书面告知员工录用条件和做好考核录用工作,绝对不能只看履历,或让应聘者经受心理测试等,忽视了招聘管理,放松了用工第一关,使企业丧失了试用期内单方解除权。

2)采用形式多样的灵活用工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保持用工机制的灵活性。进行岗位分析,有的岗位可以订立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有的岗位可以采用非全日制形式、外包形式、劳务派遣形式等形式多样的灵活用工。

3)根据岗位性质和企业不同实际需求签订劳动合同

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劳动合同管理有不同的侧重点。企业可根据岗位性质和企业实际需求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再者,企业的性质也有不同,有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其岗位不同,对人员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能都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建议可对专业性较强的骨干岗位签订3至5年甚至更长期劳动合同,对替代性较强的熟练岗位也要按企业实际需求签订,期限也可3至5年或较长一点,合同期满后,除少数人员留用外可终止合同。

4)控制好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企业为了灵活用工,形成员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必须控制增长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上述某上市公司测算,管理、技术岗位、班组长和技术工种岗位的可替代性较弱,无固定期合同可适当控制在70%以内;可替代性较强熟练岗位,无固定期限合同可控制在30%以内。企业总计无固定期合同比例一般控制在50%左右为好,以保持用人机制的相对灵活性。

2.2 化解用工成本风险

1)计提“终止准备金”,消化“终止”成本

劳动合同终止补偿是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发生,是潜在的用工成本。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劳动合同“终止准备金”来合理消化“终止”成本。企业可根据当年的平均工资计提1个月工资作终止准备金。如2008年1月1日之前订立的劳动合同,企业终止补偿2008年1月1日之后的年限。2008年1月1日之后订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企业终止补偿该员工在本企业全部工作年限。计提“终止准备金”将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发生的一次性补偿成本合理地分摊至每年用工成本,客观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2)杜绝违规成本发生

企业应依法规范用工,建立先订劳动合同后用工和续签合同领导审核制度,防止用工超过1个月未订立劳动合同和违反规定不与员工订立无固定期合同情况发生;按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加班工资;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企业依法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杜绝违规成本发生。

2.3 化解用工管理风险

1)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劳动合同管理、考勤管理、招聘、年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定额、岗位标准与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不仅保障员工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同时也保障企业依法行使管理权。企业在建立或修订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当依法经过民主程序和告知义务,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

2)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企业必须建立劳动管理台帐,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终止、解除台帐;员工培训记录台帐;员工考勤统计台帐;员工医疗期管理台帐;员工年休假台帐;人事管理台帐等,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杜绝用工管理不到位和用工管理制度不严等弊病,化解用工风险。

3)加大劳动用工自查自纠

企业在用工时依法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开展自查自纠可以及时纠正错误用工行为,减少企业损失。从用工基本状况、劳动合同订立、工作时间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费、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等方面检查,还可聘请专业单位检查。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以免造成损失。

第6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 苏州 215028)

摘要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是我国“十二五”档案事业的工作重点,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本文将探讨在开发区行政体制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同时以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为例,剖析开发区城建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城建档案 开发区 资源整合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0706-7049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实体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开发区城建档案既是城市化的集中体现,又是城市经济建设的缩影,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开发区城建档案工作如何适应开发区高速发展的需要,如何整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分散的档案信息,如何适应开发区精干、高效的行政部门设置,这需要有效的档案管理模式指导开发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于2011年5月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时,文章报道的标题即为“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并提出“我们将树立‘大档案’的观念,抓紧制定法规,加强文件归档工作,加强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加强档案收集工作,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力度”。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1、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内涵

目前对城建档案资源整合存在许多定义和理解,但需从资源整合的本质去理解。资源整合实质就是优化资源配置,达到1+1大于2效果。城建档案资源整合不是简单地将分散的规划、建设、竣工档案集中管理,而是通过对档案机构和档案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提升档案服务功能。同时,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相辅相成,档案服务是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亦是档案资源整合的动力。

2、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内容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包括机构整合、资源整合、服务整合和人才整合。机构整合是资源整合的基础,资源整合是服务整合的基础。

(1)机构整合

任何改革是否成功要看此项改革是否能够推动这项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广东的顺德和深圳、上海浦东、安徽和县等地在整合当地档案资源、改革档案管理模式等方面迈.出了成功的步伐,他们改革的共同点在于建立一个“归属明晰、门类齐全、服务高效”的国家档案资源管理机构,改革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即从体制上实现档案工作机构归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制。

(2)资源整合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包括与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有关的多方资源整合。包括硬件资源整合、软件资源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整合。

①硬件资源整合

包括城建档案馆建筑整合、恒温恒湿档案库房整合、监控与智能设备整合、数字档案馆设备和档案实体等整合。通过硬件资源的整合,可让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实体得到最好的保管。

②软件资源整合

软件资源整合主要指构建统一的数字档案馆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库软件、数字档案馆应用软件等整合。通过软件资源整合,达到减少软件重复开发等问题。

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指相同或异构数据库的档案数据整合,实现对电子图纸、声像、视频等档案数据集中保管。

(3)服务整合

开发区城建档案对城市规划、经济开发、交通布局、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档案资源整合,可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档案利用服务,从而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4)人才整合

档案机构整合、资源整合与服务整合是否成功的关健是人才整合,通过对不同专业人才整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应。二、开发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1、城建档案分散,权责不明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仅包括传统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责任部门的文书档案,还包括各种载体的电子图纸、声像档案、视频档案的专业城建档案,使得多头、分散的专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但目前城建档案还分散在规划、国土资源、消防、质检、交通等部门,受到部门保护、部门利益的钳制,各部门还未就城建档案信息的统一达成一致,开发区管委会体制的“简单灵活”和“一站式服务”不能极好线。使得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面临着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的问题,在查档和使用过程中,档案调度难度大,信息服务不尽如人意。

2、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城建档案涉及到建筑、市政、交通、人防、园林风景等领域,对城市规划、交通布局、节能环保、旅游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而开发区的城建档案相较于普通城建档案,具有档案信息量大,信息增长速度快、信息价值量高、档案信息时效性强等特点,对智慧城市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经济规划布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还未意识到开发区城建档案的价值,造成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价值属性不能完全体现。

3、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务意识淡薄

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城建档案利用率,增强档案利用效率,加强城建档案馆资源配置,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大部分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给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造成极大阻碍。同时很多城建档案馆片面关注档案的收集整理,还没有树立档案信息的整合性服务意识,导致目前城建档案工作还停留在城建档案的保管上,缺乏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编研整合以及信息化。

三、苏州工业园区“SIP模式”档案资源共享与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简称SIP或园区)为苏州市所辖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级行政管理区,于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的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于2007年7月成立,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是集中保存、管理苏州工业园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利用档案的服务中心。目前增挂“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和“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馆”两块牌子。

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馆以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为主导,借助新建档案馆舍之机遇,将辖区内规划、土地资源、消防、质检等各部门的城建相关档案集中到园区档案馆,成功实现了园区城建档案资源的整合。

1、苏州工业园区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通过机构整合、硬件整合、软件整合、数据整合和人才整合实现档案资源整合,它不仅仅是在物理形态上实现了档案馆对本行政区域内档案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体系和开发利用上实现集中和统一。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借助数字档案馆信息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双重管理,成功实现了档案资源的整合,并对外提供先进、优质的档案服务。

(1)机构整合

为适应开发区的机构精简,园区成立之初档案暂时由园区建设规划局下属机构整理保管建设档案,管委会下属机构整理保管文书档案。但随着园区快速发展,城建档案、拆迁档案、环保档案等其他门类档案日益增多,园区于2007年正式成立园区档案管理中心这家唯一的行政管理机构,主管园区范围内的所有档案工作。先后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整理、归档指导规范》、《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管理规定》、《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竣工图纸质及电子档案归档整理规则》、《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编制及报送办法》等指导性文件。

(2)资源整合

①档案馆资源、库房、档案实体等硬件资源整合

园区2008年5月开工建设高标准档案综合大厦,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建设标准是“建成国家一流的档案馆”,设计库房储藏规模150万卷。档案馆内配置了智能密集架、智能小车、风淋系统、消毒设备、安全监控设备、自动报警和灭火设备、温湿度测量与调控设备等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先进设施设备,为档案的安全保管、科学管理、提升服务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此,园区范围内所有门类永久保存档案都能共享到最先进的档案管理设施。对于查档要求频繁的房产档案等不实行物理归档,实现逻辑归档,也体现了档案资源整合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从城建档案角度收录了立项申报及批准文件、国有土地使用证、各部门(消防、劳动.环保)审核批复等前期文件,还有电子图纸CAD和声像、视频档案,形成了各类档案统一管理与保存,有效地实现了档案资源的整合。

②园区数字档案馆信息平台整合

园区于2010年起开发了数字档案馆信息平台,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档案管理网络,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技术保障。该平台集成技术先进,采用了SOA企业服务总线平台进行系统的集成和构建,为城建档案利用和平台扩展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持平台,方便实现业务系统和自建档案系统的接口对接。该平台将档案管理系统、虚拟档案室系统、在线业务指导系统、馆藏资源管理系统、离线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档案整理系统、CIS建设档案管理系统以及门户网站8个功能模块集成整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平台不同用户根据自身权限可以使用不同应用系统。

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园区档案中心多门类数字资源整合实现了多赢,不仅减少了立档单位在软件开发或购买以及后期维护的费用,同时也方便了档案中心对数字档案进行时时维护和利用。用户在档案大厅可以登录系统检索所需档案,档案中心则通过数字档案数据库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档案安全。

④服务整合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依托数字档案信息平台在实现应用系统集成的同时亦成功实现了用户的分类和整合,该用户包括档案中心、公众用户、立档单位、服务公司等,这些用户必须通过该平台才能实现自己的档案行为。公众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查阅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立档单位通过该系统可以建立自己的虚拟档案室,向档案中心提出报建申请并可时时录入数字档案信息;档案中心通过该系统可以管理数字档案信息,实现档案权限分配,跟踪项目进展等.

⑤人才整合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目前集合了众多档案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具体包括档案、建筑、计算机、信息管理、编研、写作、摄影摄像等多方面专业人才。完全达到各门档案资源管理的人才需求。

2、苏州工业园区资源整合与服务的“SIP模式”应用

“SIP模式”在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得到了充分应用,归纳起来为:

一个中心、一套班子、一个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中心员工、信息平台。

两块牌子: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苏州工业园区城建档案馆。

四项整合:机构整合、资源整合、服务整合、人才整合。

八个功能模块:档案管理系统、虚拟档案室系统、在线业务指导系统、馆藏资源管理系统、离线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档案整理系统、GIS建设档案管理系统以及门户网站8个功能模块。

第7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一、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劣势

长期以来,单一档案门类管理是大多数企业档案工作的主要形势,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单一档案门类管理日益呈现出与企业发展不相符的特征,结合笔者于项目部的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跨档案门类进行管理

就目前而言,不少企业进行的都是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就在于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对档案进行跨门类管理,例如: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不能管理工程类档案,反之亦然。如此,一个档案门类至少需要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因此,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模式与当今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以及培养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目标都不相符。

(二)不能有效整合多门类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利用

在传统单一档案门类管理的模式下,档案工作人员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整理以及开发利用方面也存在很大弊端,由于不同档案门类之间大都呈现相对独立的特性,使得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资源的汇总及开发过程中难以同时有效整合多门类、多类型的档案信息。这种互相独立的档案信息管理既不利于企业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企业开展档案综合管理进而推动其信息管理一体化的实现。

二、文书及科技档案管理技术的主要区别

对行政管理、党务等活动进行记录的档案统称为文书档案,而对生产活动、科技理论等进行反映和记录的档案则多称为科技档案。就当下而言,文书档案以及科技档案在收集、整理、归档以及利用全过程中运用到的相关技术手段和综合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书档案强调规范化的模式管理

虽然文书档案以及科技档案同属档案范畴,但无论是在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还是利用过程中两者都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别。就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其大都是对社会管理活动中的个人或者组织的参与资料,例如文字材料、声像、图表、文件等各种形式的载体都可以归为文书档案一类。文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文书档案管理应与企业文书工作相结合,只有两者形成分体式管理体系,规范文书档案的信息处理办法和公文格式,做好档案管理和文书工作的相互衔接,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2.提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当前不少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很难做到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只有保障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才有利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3.应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与各部门的配合度,从各部门收集的资料或者文件都应及时交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保管,制定统一的文件格式和目录编号,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科技档案强调精准的质量控制管理

不同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大都是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材料或文件,例如在企业学术讨论、设备改造、科学调研、产品制造以及基本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或资料。在当下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的时代,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许多不同于文书档案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收集要求的不同,科技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要遵循阶段性和成套性原则,科技档案的整理或收集工作不受年代的限制,无论是分期建成,还是跨年度建成,抑或是多少年之后扩建或改建的同一工程,其档案插卷方便,完全能够集中在一起,而文书档案的整理和收集工作则是按年份分类的,难以插卷。2.在对档案质量的控制方面,科技档案需要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件成套性和项目完整性是科技档案完整性的鉴定主体。而科技档案的准确性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要确保企业科技档案数据准确、内容详实;二是档案内容应与其所记录的科技对象无二,这样才能更好突出科技档案的严谨和准确;三是不同的档案信息资源对于同一项目的记录应是一致的。现实标准和历史标准的双重性是科技档案在准确性方面区别于文书档案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动态管理应作为科技档案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对于科技档案信息中的不准确之处,档案管理人员有必要而且必须加以修改,以实现对档案质量的更好控制。3.档案鉴定也是科技档案不同于文书档案的一个重要特征,档案鉴定的目的是预测档案对企业、社会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科技档案需要对档案价值进行鉴定,这样才能对其档案价值进行宏观判断。科技档案的鉴定应以其对本企业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证据价值和现实利用价值为基础,以科技对象主体为关键,合理进行档案价值的鉴定,进而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档案综合管理应用趋势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单一档案门类管理模式必将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档案综合管理将会成为企业档案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档案综合管理工作的优势以及发展趋势如下:

(一)档案综合管理的优势

对企业档案进行综合管理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实行档案综合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档案开发与利用效率。档案综合管理使得各门类的档案汇聚到一起,信息完整而全面,再加上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对企业档案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利用。同时,在实施档案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检索工具,应用计算机可以准确、快速并且完整地检索出其需要的档案,既方便又省时。第二,对企业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以更好适应企业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传统档案管理的模式是把档案分放在相应部门,然后由相应部门对档案依次进行编号、分类和排架,这种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有序开展。而在档案综合管理模式下,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还能够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的效率,更好满足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第三,实行档案综合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机构改革工作的开展,其能够更大限度地压缩企业人员和机构,对于企业信息一体化和现代化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档案综合管理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文书档案与科技档案在其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到档案再利用的一系列过程都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差异性,其各环节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也表明了从单一档案门类管理到多门类档案管理的档案综合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档案综合管理,不仅能够避免传统单一档案门类管理模式的弊端,还能够有效进行不同档案间的整合,有利于整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对档案二次开发利用起到极为有利的影响。在实行档案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各企业都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增进本企业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还能够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对本企业未来的工作提供更具价值的借鉴思路,能够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促进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更快提升。

第8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档案工作;制度;贯彻落实

全程管理已成为现代文件、档案管理的重要理念和方法。但全程管理“什么”“怎么管”到全程,这就要构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合同管理、培训指导、检查监督和绩效考核等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档案人员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核查、验收把关等多环节控制;特别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对各类档案实施动态管理,保障文件、档案的全过程控制和规范化管理。经考察与研讨,“344”制度可以建构起这样的体系。

一、什么是“344”制度

“344”制度是笔者对档案工作“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步”等制度的一种简单、概括的说法,是改善单位文档控制系统的突破口,是加强单位档案工作制度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更是文件、档案工作全程管理机制化建设的总抓手。下面,笔者对“344”制度进行更为详细的解读。

(一)对档案工作“三纳入”制度具体内容的解读。一是纳入单位各项工作计划;二是纳入单位领导工作议程;三是纳入单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

单位(这里指各级各类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档案工作要纳入全年总的工作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之中,开展重大活动时档案工作要纳入工作方案之中,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形成、积累与归档必须纳入制度或合同之中,目的是加强对文件、档案工作的超前控制、全程管理。纳入计划的档案工作事项通过考核来评介优劣并对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的奖惩。这是第一个纳入。

第二个纳入是指纳入单位分管档案工作领导的议事日程。根据档案工作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每个单位都有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但分管领导不能是个摆设,要通过认真贯彻《档案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企业档案工作规范》《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和《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条例》以及上级对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熟悉档案工作,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档案工作的领导。分管领导还要热心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关心档案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毋庸讳言,还有不少单位的领导有“分而不管”的现象,他既不去了解档案管理具体事务,也不想方设法为档案工作和档案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在档案事业的发展上,既要靠法治又离不开人治,所以,档案工作做得好不好,领导重视是关键。档案部门或档案人员要学会(并善于)争取领导的重视,与领导有良好的工作沟通和互动,主动地订阅档案报刊、及时呈送本地档案简报,经常向分管领导汇报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经常把工作情况、计划思路形成材料上报领导;档案部门的重要会议、工作和活动,要争取分管领导参与,让分管领导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责任,更多地解决档案部门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切实改善档案工作各方面环境与条件。

第三个纳入即纳入分管领导的岗位责任制、纳入办公室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纳入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之中,并最好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在年终考核时,办公部门负责人和档案人员组成考核组对单位各职能部门或下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考核或开展年检。当然,这种考核若能与经济责任制挂钩、认真实行奖优罚劣,那就会促进单位档案工作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各级各类单位都制订了各项工作制度或工作流程,档案工作的有关细节有必要作为一项重要条款纳入工作制度或工作流程之中。

(二)对档案部门或人员“四参加”制度具体内容的解读。一是档案部门或人员参加单位会议或重要活动;二是参加科研课题审定会;三是参加基建项目验收会;四是参加设备开箱验收活动。

关于第一个参加,有人会说,档案员哪有这么大的权力?是的,某个局的局务会议、班子会议或某某公司的董事会、班子会议等好多会议,档案人员是不能参加的,但我们说档案工作归口办公部门管理,办公室主任(或行政部经理)参加了会议,同样能起到对文件、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一般说来,单位办公部门负责人会参与单位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于是,办公部门负责人会将掌握的情况与档案人员沟通,档案人员在其领导下跟踪事情发展的全过程,这同样可以做到了解情况、全程关注、超前控制,履行好档案工作之职权。

其它三个参加,档案人员必须到场并行使职权,对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进行把关、验收;科研档案工作者不仅限于参加课题审定会,他应当把科研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和成果管理紧密结合。科研档案也应当实行四同步制度;生产性企业的档案部门和人员要参加新产品鉴定会。

单位引进或购置设备,开箱时,有关部门应当通知单位档案室及本部门兼职档案员参加设备随机资料验收,并准确填写开箱验收单,将收集到的开箱材料进行登记造册,及时向档案部门办理移交手续。开箱材料完成移交归档后,设备部门需要利用时,需向综合档案室办理借用手续。

(三)对档案工作“四同步”制度具体内容的解读。一是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二是检查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项目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三是验收与鉴定项目文件材料同步;四是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项目与档案部门出具项目文件材料归档情况同步。

“四同步”制度总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文件材料在每一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防止文件、档案材料失控、断档或散失。因此,各单位在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工作时,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做到保证档案工作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保密性,确保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如何贯彻执行“344”制度

当前,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也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生存环境。于是,档案管理法制化成为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障。

要确保“344”制度的执行,第一件事是要把这些要求纳入单位关于档案工作的总章程,如在《某某单位档案管理规定(或办法)》的总则中列入“344”各项条款。第二件事是把文件、档案管理要求纳入合同管理。

(一)纳入有关项目档案要求的条款。在各部门签订的合同中,必须要结合合同内容,编写具体条款,明确合同执行完毕时合同乙方应向甲方提交的项目档案的范围、内容、版本、套数、时间以及对所提交的项目档案的整理、归档责任;同时,为便于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避免重复投入,合同乙方应向甲方在提交纸质文本的同时提交数字信息。这项条款使合同乙方单位在签署合同时,就对档案要求有了概念,明确了档案和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避免了合同结束时,就合同执行中产生的文件材料的归档问题发生扯皮现象。

(二)纳入有关档案保证金的条款。在合同中设立有关档案保证金的条款,预留项目档案质量保证金。这笔预留款的多少,由制定合同的各有关部门来确定。施工合同中,档案保证金可与工程质量保证金捆绑在一起,通常在合同价款的10%左右。这项条款加入了经济制约手段,把项目档案的编制和移交作为工程实施的一项内容,不完成就无法拿到完整的工程款,强制合同乙方单位及时认真完成。通过合同会审流程中加入档案审核的环节,强化各部门的档案管理意识,通过合同签订环节控制文件和档案管理,避免合同文件材料归档时的扯皮现象,促进工程档案归档工作。说到这里,笔者认为,为了简化程序、强化合同管理,制定“项目”合同范本,单位签订的每一份合同,都有关于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和归档要求的不可省略的专用条款,省去了档案部门的审核过程,在简化合同会审流程的同时,达到了通过合同签订环节强化文件、档案管理的目的。

(三)严把合同付款关。财务部门在修订合同付款程序时,把档案部门加入合同付款审核流程,明确在每一份合同执行完毕支付每一笔款项时,必须经过档案部门审核。档案部门经清点、验收合同文件资料完整归档后,签字确认,再进入下一个付款审批环节。这样,所有合同每次付款都经过档案部门,使得档案部门能够及时催交应归档文件资料,督促文件资料归档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件事是要把文件、档案管理要求纳入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如,会计档案工作要纳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纳入财务工作计划,纳入财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在布置、检查、总结、验收财务工作的同时,要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财务档案工作。又如声像、电子档案工作必须纳入相关部门的管理制度中,与各项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实行文件制作工作和建档工作同步管理,即文档制作人员接受任务与认可声像、电子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进行。总之,单位工作制度有很多、单位各项工作流程不一样,但要把文件、档案管理要求纳入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做法是一样的,目的就是要确保文件、档案收集得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可靠。

第四件事是要建好台账,加强考核。档案人员要专门准备一个本子,专门记“344”制度是如何执行的。最好是在工作的每一个步骤之后或在每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就立即将已产生或形成的材料收集起来,做到及时取证,形成档案工作考核台账,保证有据可查,免得日久忘记遗漏。档案工作不到位,档案员有权行使否决权,可借助年终考核、项目验收、经济责任制兑现等手段确保档案工作担当起崇高而光荣的使命。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较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单位档案的拥有量和利用率高速增长,因此,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突出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不断提高单位各类档案质量和不断深化各类档案信息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档案合同管理范文

Abstract: The archives are one of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s for the final acceptance, goal realiza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and good quality of the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project. Fac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that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accelerating during the "Twelve-Five" period, we should further raise awareness of the project documentation management, incorporated it in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strengthen the whole process supervision to achieve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file management.

关键词: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档案管理

Key words: power grid construction;project files;archiv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084-02

1 新形势下国家电网建设现状

“十二五”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电网将建成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地区电网联系紧密、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其中,一是要加快推进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实现省内东部大型煤电化基地及风电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和合理消纳;二是要加强500千伏电网与特高压工程的协调对接,完善东部500千伏送端网架结构,保证东部煤电化基地电力可靠外送,完善西部500千伏电网结构,建设西部第二个500千伏输电通道,加速推进500千伏电网向建三江等地区延伸;三是不断优化220千伏电网分层、分区结构;四是加大城乡配电网改造升级力度;五是加快电力生产运行各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六是加快建设荒沟抽水蓄能电站,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总投资高达300多亿元。

2 新形势下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是电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建设管理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公司重要的国有资产。电网建设项目档案验收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或通过项目竣工验收,而且对于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和优质工程评优,档案都考核、评选的指标之一。面对着电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形势,为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直至竣工验收及试运行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切实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为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项目建设发展的新,更好服务于公司的“两个转变”、服务于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必须在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意义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实现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达到齐全、完整、准确的要求。

3 新形势下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思考

3.1 应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认识

3.1.1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是指电网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采购(含招投标)、勘测、设计、施工、调试、监理、竣工验收及试运行全过程中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纸质、光盘等不同载体的全部文件,也就是说,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的形成牵涉到上述的各个单位或部门,确保这些文件材料全部归档,不仅仅是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而且与这些文件材料形成的单位、部门和人员密切相关,最为关键的应是提高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将其纳入项目管理程序,纳入“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管理[2]。

3.1.2 为了提高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以及项目档案管理部门有责任进行档案管理意义的宣传和进行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这种宣传与培训的对象不应只限于档案管理人员,应扩展到相关单位或部门的主管人员以及相关的工作者,使档案意识深入到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让大家意识到档案管理是全员参与,人人有责;每个部门、每个工作环节都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都在影响着档案管理的质量,以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意识。

3.1.3 为了确保依法加强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宣传与培训的重点内容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GB/T11822-2008《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档发[2006]2号文《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以及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文《国家电网公司输变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及《国家电网公司输为优质评选办法》(2008版)的相关条款。

3.2 必须明确项目档案归档时间 国家电网公司及下属单位的项目建设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工作后1个月内,向项目法人和建设管理单位移交项目归档文件。①参加项目建设的各施工、监理、调度等单位需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规范整理,项目档案在竣工投产后1个月内移交到建设管理单位。②设计单位必须按项目档案的管理和工程进度同步的要求,将通过审查、审批后的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的文件材料整理组卷,1个月后向建设管理单位移交。在项目竣工投产后,设计单位根据竣工图的编制要求进行项目的施工图编制,并在两个月内将竣工图提交施工、监理单位审核签章。③采购机构(招标机构)、物资采购供应单位在完成环评、水保、设计、监理、施工、设备(材料)等招投标及签订合同、技术协议、设备监造等工作后1个月内,将形成的文件材料移交到物资管理部门(招投标管理中心),由物资管理部门(招投标管理中心)按要求,组织有关单位整理、组卷并向项目法人移交或向项目法人委托的建设管理单位移交。

3.3 必须以合同保证档案的移交

3.3.1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应纳入电网建设管理程序、工作计划及合同管理。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有关提交项目档案的责任[2]。”,即要求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合同时,应明确各方提交项目档案的套数、整编、移交范围、移交时间及电子文件等具体的责任。合同对于双方或多方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协调手段,将档案移交纳入到合同管理中,进一步地使档案管理走向了法制化轨道,必然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发挥良好的保证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依法治企”的一项重要内容。

3.3.2 为了充分发挥合同的作用,除了各参与合同起草、签订单位应注意到对项目档案管理、移交的责任外,应主动邀请档案管理人员参与招投标文件、合同等关于档案管理、移交条款的制定、审核以及合同谈判,切实保证能明确规定对档案的要求、相关条款的详尽,同时应在罚则中明确占质量保证的比例,保证档案管理部门参与合同支付控制。通过合同管理,制约档案形成的主体,进而确保档案标准的统一和档案管理的提高。

3.4 明确责任,各负其责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涉及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贯穿项目建设的始终,也就是说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也是档案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办法》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明确地规定了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单位以及包括设计、监理、施工、调试、采购(含招标)、物资供应及运行等各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职责,要求各单位建立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将项目档案工作纳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或岗位责任制中[3]。

项目法人负责建设全过程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服务性工作,管理或全权委托建设管理单位负责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当项目范围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建设管理单位时,项目法人应明确一个建设管理单位,其他建设管理单位为配合协调方,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档案工作。电网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单位、各参建单位及物资采购、供应部门应遵循“谁形成,谁负责”的原则,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和合同规定的整理、归档及项目档案的编制、移交工作,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

落实责任,首先要明确责任,必须使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明确自己在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中的责任。一提到档案工作,人们往往单纯认为这只是档案部门或档案管理人员份内的事,却忽略了自身的责任。为了治疗这种通病,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必须加强对有关领导、相关及工作人员的宣传和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只有涉及档案管理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明确了责任、负起了责任,才能保证顺利地完成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各项工作,才能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保管、利用。

3.5 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为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各参建单位能认真地履行自己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职责,必须建立相应的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监督机制。一方面,监理单位应切实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监理范畴中,承担起对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日常监督工作;另一方面,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各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或委托建设管理单位债权负责档案管理工作,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应对各参建单位的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应对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的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3.6 应做好项目档案验收工作 项目档案验收时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项目竣工验收。①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验收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国家档案局提出验收申请,并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档案的验收。②各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组织验收的项目,由各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的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省档案局负责组织项目档案的验收,验收结果报国家电网公司备案[4]。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由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项目建设及项目档案管理概况;②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所采取的控制措施;③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与归档情况;④竣工图的编制情况及质量情况;⑤档案在项目建设、管理、试运行中所起的作用;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前,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单位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根据国家有关项目档案验收的要求进行自检,并在项目投产后3个月内向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织单位报送项目档案验收申请表。凡档案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验收组应提请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于项目竣工验收前,限期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安排项目档案的复查工作。整改后复查仍不合格的,项目档案验收不予通过。

参考文献:

[1]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2]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