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合同管理智能化精选(九篇)

合同管理智能化

第1篇: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智能化

一、我国建筑工程智能化水平表现

1、时展使得建筑行业逐步成熟,在建筑领域新兴了建筑智能化管理模式,随着改革开发水平提高,应时代潮流发展趋势出现,建筑产业管理方法智能化发展不断提高,保证顺应全球化发展要求,同时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智能化建筑管理方法要求坚持创新发展模式,开辟高效和合理的建筑管理方法,保证建筑智能化运行,最终达到服务与人们生活目的,同时和国际先进智能化建筑相互接轨,面对当前智能化发展水平,需要当代人能够不断付出努力实现对于建筑智能化改造深化提高。

2、建筑工程智能化是国内建筑业发展必然趋势,都是顺应历史发展,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行业一样,逐步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最热门两点,也成为建筑行业发展必然方向,当前建筑行业智能化水平需要合理规范,不断健全建筑规范化,总体上讲建筑水平不够健全。智能化水平和功能方式根据住宅标准进行合理规范设计,按照建筑实施定位和管理方式,可以将建筑分为三个部分,标准型、提高型和先进型,设立单位也根据住宅个性化要求,选取相对适合系统构成了理想智能化建筑系统。

二、建筑工程智能化管理方式

1、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合理实施管理,具体智能化定位和系统化整体规划是最重要表现形式,需要重点把握智能化工程设计标准,按照功能要求进行智能化建造,确保体现工程项目具体功能管理要求,在选择系统设备型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对于建筑整体稳定,满足可靠性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到智能化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网络扩展力量。同时结合施工队伍选择重点工作,关系到智能化工程,要根据智能化工程特点实现对于施工队伍智能化系统管理,对于每个系统进行整体协调和统一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正常合理运行模式,选取最佳智能化施工队伍服务于建筑建设中,对于智能化工程要做好良好的前提管理。

2、同时还要保证做好智能系统售后服务工作,良好服务模式能够很好保证建筑建设顺利进行,最终达到良好的工作目标,实现预期建筑建设目标,竣工的智能化工程,可以很好运行智能化系统。后期系统售后服务要根据智能化工程运行特点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最终实施系统维护和管理智能化模式,提高建筑管理安全稳定性。建筑工程智能化充分运用高科技方式,不断提高了建筑智能化管理,最终实现了建筑内外用途全面智能水平,是现代科技发展必然趋势。

三、建筑工程管理办法智能应用

1、在建筑系统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技术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对于系统维护工作,逐步分析智能化系统工程组成,需要及时完成系统维护工作,合理对于系统进行维护,提高网络关系稳定性。针对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处理,还要有目的和有重点及西宁系统任务完成,提高技术管理措施,实现统筹兼顾和整体智能系统管理,抓住重点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从整体到局部合理化,区别处理系统各个要素,对待不同系统管理要素,要实现合理安防防护工作,及时解决系统管理问题,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智能化发展质量管理。对于各种线路检测系统要不断提升管理模式,适当的降低长距离传导信号,还要充分依据设计合同规定,实现对于施工过程中系统内部智能化管理。

2、还要实现智能化系统和其他电力系统之间关系合理化,各种工程承包项目施工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到分工负责制度,及时调整好施工过程中关系,做好工程层面条横布局管理措施,确保图纸资料审查核对标准没有错误问题。最终确保图纸资料安全,对于涉及各个专业工种智能化工程设计,要在设计前提充分做好工程技术管理审核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采取合理措施解决问题,确保工程任务质量合格,还要做到工程顺利完成,减少出现返工现象,要针对智能化建筑工程,实现对于审核图纸资料合理管理,确保合同设备清单和监测表合法化,保证系统完整性,对各项问题要及时处理,符合工程施工要求。

3、对于工程管理工作要做好及时管理,不断强化专业工种之间协调配合工作,智能化建筑工程设计领域非常多,主要包括土木、排水和装饰等,还有有限电视和电信等,都需要配合相关工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持必要协调,重点就是要在管线、管道和流量等方面进行合理安装,还要对于开口地点保证工种配合,强化各种工序检测和验收,还要根据智能化的管道和路设备,安装好不同施工单位。在每一个工序和施工项目上实现工程良好发展,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和表格安装,对于从事单位设备安装和接线地方,要做好适当工程验收原则, 最终设计好相互交界验收,还要做好相应的设备检测记录工作,为建筑施工提供良好资料文件管理,还要做好各种信息管理工作,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进度,防治对于工期延误,最终实现对于建筑顺利建设目的。

四、对于建筑工程智能化存在问题分析

施工有时候会出现进程安排不是很合理问题,施工进程安排不合理主要表现就是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会导致规划严重脱节问题,如果工期不能保证,需要及时对于文件资料进行合理分析,建筑质量不能保证工程安全时候,要进行合理安排处理。在缺乏相关管理单位时候,在智能化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管理,对于导致建筑缺少智能化水平造成返工问题和延误工期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处理好使用者、建造者和设计者之间关系。

五、针对智能化工程中存在问题要如何处理

1、首先要确保设计者设计周期性,建造单位要在布置建筑物模式上,要充分考虑到设计者和施工者想法,对于施工中存在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到相互协商、沟通和确保设计者能够有足够时间进行研究,提高设计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良好协作,工程前期要做好规划方案,智能化建筑需要进行整体性规划设计,保证多功能和高质量管理模式,智能化建筑还要确保建筑能够具有一定时代气息存在,立足实际同时做好相应管理工作,摒弃过失设计思想,及时对于设计材料进行管理。

2、考虑智能化建筑发展问题时候,要能够很好对于设计思想进行及时规划,分步骤在建筑设计中进行施工难度考虑,实现对于设计人员必要遵守管理,提高施工中工程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从而很好保证施工设计质量,要根据设计者施工图纸进行重点设计,对于智能化建筑要进行全方位设计规范实施。智能化工程项目要根据设计为主导思想,在设计中进行智能化水平提高,这也是项目施工最关键地方,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项目进行合理施工措施。

结论:

随着建筑行业社会进步发展,建筑总量不断提升,行业管理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建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方法也日益突出,提升竞争力最有效手段就是对于工程管理实现科学化。建筑工程直接关系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综合水平,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需要更多智能化策略,最终实现对于建筑合法化施工。

参考文献:

[1]王波,翁小龙,吴维,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01期;

第2篇: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 建筑 智能化 项目管理 要点分析

1 方案设计阶段的管理要点

(1)进行合理的智能化需求分析。所谓的合理的智能化需求分析,其实可以简单看成是设计师根据甲方的建筑的建设要求再根据其投资金额最后结合自身的智能化建筑设计经验,从建筑整体的智能化需求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较为适宜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现如今,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到如今变成了集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电子信息查询系统、中央集成管理系统等为一体的整体建筑多方面智能化。当然,这些智能化功能还是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有目的的安装组合,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充分熟悉建筑智能化所要求的方面的功能与工作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应用自如。才能为建设方提供更加合理经济的智能化建筑方案。(2)智能化建筑方案设计需考虑以后的发展趋势。在目前来说,在国内外各种技术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快。设备的更新速度完全可以让目前所谓的顶级设备在几年后淘汰。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项目编制时,可以多将目光放的长远些,在进行智能化建筑的设备配置时,可以考虑预留一些空地,在保证目前的需求量的同时,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型技术的冲击做好准备,这其中最为直观的就是通信介质的变化,比如说从铜线到光缆。(3)再进行建筑智能化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建筑本身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民众,所以在设计时,要尽可能的考虑智能化系统人性化方面的设计工作。这些就需要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建筑设计经验,从建筑使用者的舒适性与便捷性考虑。只有这样的方案,才能称之为一个成功的设计。(4)虽然作为一个较为新型的方面,但行业还是有一批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所以组织一批业内专家对智能化方案进行评审是设计方案得到充分优化的途径,毕竟专家在现场施工、设备材料应用都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专家的意见再结合实际的建筑智能化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更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

2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招标中的管理要点

(1)建筑智能化招标时,投标方所提供的招标图纸必须达到建筑智能化要求的招标的深度才行,主要表现在图纸除要具有较为详细的设计说明、系统图、平面图、信息点表、监控点表外。还要附加一些智能化所需的设备、线缆、管材的规格型号与相应的参数等,这些都能提高智能化建筑招标的规范性与合理性。(2)在我国,智能化建筑的投标时除了要求施工具有相对于普通建筑的智能化建筑施工资质外。一般还要要求投标单位能够具备相应的智能化设计资质,所以在进行智能化建筑招标项目管理时要多加注意好投标方的企业能力。不过,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我国具有相应实力的企业已经在慢慢增加。

3 具体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要点

(1)说道具体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因为涉及的方面实在较多,像消防、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等专业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所以,在进行智能化建筑具体设计阶段项目的管理人员可以将这些人员与智能化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一定的会议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智能化系统与相应专业间的接口与联动控制问题,还能确保现代化楼宇控制功能自动化的实现。(2)在建筑智能化过程中,弱电设备的造价成为整个智能化工程的总造价中的大头,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深化设计阶段。就要在充分考虑到设备造价的同时,尽可能的选取设备技术更强、服务更加完善的设备提供商。这样既能保证建筑弱电设备的合理运行,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以后的设备的保养与维护。(3)在深化设计阶段还需注意的方面就是,不同专业对建筑智能化的干扰作用,所以,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在智能化建筑管线密集部位绘制相应的剖面图与平面图。这样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各专业与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冲突,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建筑的装修要求。(4)所谓的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其实是指将若干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系统集成到统一、协调的系统中。主要包括像通信网络(CNS)、信息网络(INS)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火警自动报警系统(FAS)、安全防范系统(SAS)。作为智能化设计、安装、调试的重难点,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要多多对其它成功的智能化建筑进行考察学习外,还要根据系统的组合形式,根据其原理达到满足用户基本使用与管理要求的目的。

4 智能化建筑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要点

(1)建设方在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时除了督促相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外,还要根据智能化建筑的特点,对整个智能系统进行梳理与优化,最后就是要做好施工时的隐蔽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2)相应的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智能化建筑施工时,最好列出较为详细的施工计划与设备供货时间。提前对各专业提出相应的智能化配合要求。并对相应的材料进场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质量的合格性。(3)还有就是因为智能建筑的系统较多,所以也导致相应的管线系统也将变得复杂起来,所以,提前对建筑中的各个管线进行施工顺序的协调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还有就是建筑的智能化设备因为自身造价相对较高。所以在安装时,要督促管理人员认真负责。(4)最后就是因为智能化建筑是各种不同系统的组合。所以进行联合调试与专业系统的独立调试也将变得必不可少。只有确保调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保证建筑达到预期的智能化效果。

5 结语

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使着智能建筑出现更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代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的高新技术集合体,但由于我国的建筑智能化领域起步较晚,现如今的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简单通过项目管理的几个阶段应注意的要点简单分析。供同行交流。

参考文献:

第3篇: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智能化模式

前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电力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尤其是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已经难以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从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角度,电力企业需要创新电力营销模式,构建起智能化的电力营销体系,提升电力营销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智能电网的更快更好发展。

1智能电网与智能化电力营销

智能电网即电网智能化,主要是在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支持下,结合先进传感技术、设备技术、决策支持技术及先进控制方法等,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相比较传统电网,智能电网的电能质量更高,承载能力也更强,不仅支持火电,还支持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的接入,电网本身良好的自愈能力可以切实保障其运行效果。电力营销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强调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对供用电关系的调整,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产品和服务。在智能化电网背景下,立足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配合智能化技术,可以形成全新的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可以在智能化设备的支持下,实现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的实时交流,从而更好的满足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化用电对于服务多样、开放友好、灵活互动、经济高效以及技术先进等方面的要求[1]。在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中,能够通过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分发、更新及反馈等的智能化操作,也可以保证电力能源的供需平衡,对电力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使得智能电网建设多样化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2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营销智能化模式

在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中,包括了多个子模块,这里分别对其进行分析。

2.1客户知识管理

立足信息化背景,结合智能化终端设备,对客户知识进行自动采集、更新和共享,就是客户知识智能化管理。在智能化电力营销中,客户知识管理模块能够实现对于信息的归档和管理,从而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在电力营销智能化模式运行环节,其他四个模块能够根据自身需求,从客户知识管理数据库中,自行提取相应数据信息,结合智能化的运算和评价,就结果形成测评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电力营销决策的制定以及电力营销方案的编制。测评的结果同样会被输入到客户知识库中,更新对应的数据信息。与传统电力营销模式相比,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中的客户知识管理可以对客户知识的内容进行持续更新和完善,实现管理的动态化,提升管理效果[2]。

2.2客户负荷管理

客户用电负荷管理关系着电能供需平衡问题,也关系着客户的用电体验,意义重大。通过智能化客户服务管理,可以在理想状态下,实现对于电量的自动化计量,也可以实现分布式上网监控,在技术层面上确保客户知识交互的顺利实现。双向通信的存在,使得电力企业能够结合相应的传感设备和终端设备,对用户负荷需求进行分析,挖掘其用电模式,结合统计数据预测电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参照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多样化的用电方案,提供给用户自主选择,使得用户能够主动参与到需求响应中,保证电力供需平衡;而从用户角度,能够以智能化负荷终端为依托,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用电方案,响应电力营销市场的变化,实现互动营销[3]。用户数据收集能够为客户负荷智能化管理提供良好的依据,通过对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指定切实有效的负荷管理措施,然后根据具体实施效果,做好反馈信息收集,使得电力企业可以实现与用户的双向互动。在智能化客户负荷管理体系中,数据收集和分析、需求响应以及负荷控制是最为核心的内容,以模块化结构独立存在,通过信息共享实现相互支撑。与传统电力营销模式中的负荷控制系统相比,智能化体系的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用电监测,可以利用智能化终端设备和软件系统代替人工进行监测,在减少成本支出的同时,也能够提升用户信息收集的效率和质量;二是数据通信,通过智能化通信系统,电力企业可以随时掌握用户各种用电信息,并通过短信等方式传达给用户,用户也可以在相应的网络平台上,对历史用电数据进行查询,保证了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流通更加高效,能够直接提升客户负荷管理的实际效果;三是数据处理,包括了数据甄别和数据管理,两者都能够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实现,配合智能化设备,减少了人工处理的误差,体现出了更强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可以为智能负荷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四是负荷控制,这也是智能化负荷管理的核心所在,结合用户用电信息,运用智能分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智能通信技术等,将信息传递给负荷控制终端,对负荷质量进行改善,能够有效缩短负荷控制时间,提升控制的准确性[4]。

2.3客户关系管理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客户关系管理模块可以对客户数据进行收集,配合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市场运营、销售管理和客户服务等的信息化,通过相应的分析和评估,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外部风险,通过对客户资源的合理应用,在企业与客户之间营造出良好的关系,创新电力营销理念和电力营销管理机制。智能化客户关系管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意度测评,可以自动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依照设定好的流程进行智能化处理,实现企业与客户的良性互动;二是智能化响应,包括了销售、营销和服务的自动化,能够通过自助服务、交互响应等,实现智能化全面客户关系管理[5]。

2.4信用风险管理结合

客户知识管理中提供的各种数据信息,智能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对电力用户的信用水平进行评价,对可能出现的拖欠电费或者偷漏电风险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措施,使得电力用户能够对自身的信用水平进行持续改善,确保电力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相比较传统电力营销模式中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势更加明显,一是可以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预警,这是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所没有的,相比较单纯的事后处理,智能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对客户出现信用风险的几率进行预测,有效减少拖欠电费等问题,也可以减少追缴电费引发的额外开支,保障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二是能够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与传统信用等级评价采用的定性评级不同,智能化信用风险管理在信用等级评定中采用了量化指标,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完善,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6];三是可以针对客户信用风险提出有效决策,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用户,采取不同的服务措施,在企业内部构建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用户的引导和激励,使得其能够自主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

2.5客户价值评价

客户资源价值具备综合性的特点,通常可以分为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两方面。对于电力营销管理而言,合理的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能够依照知识管理中心的数据西悉尼,结合相应的评价模型,分析客户资源价值,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理念。智能化客户资源价值评价的优势主要包括:资源价值评估,在收集和分析客户数据的基础上,构建资源价值指标体系,对客户资源价值进行量化,提供个性化服务;客户群体细分,在价值评估基础上,将价值相似的客户划分为同一个群体,分析其需求特征,提供个性化服务[7]。

3结束语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构建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可以实现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双赢,意义重大。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需要先进硬件设备支持,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智能响应等措施,确保智能化电力营销的有效实施,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彭松洁.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的营销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1):47.

[2]孙明霞,荆慧,刘海波,等.智能电网下的网络化电力营销建设探讨[J].价值工程,2013(34):145-147.

[3]曾鸣,赵建华,刘宏志,等.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研究[J].华东电力,2012(5):703-707.

[4]芦伟,董洁,赵丽新,等.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的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2):287.

[5]徐磊.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董燕.智能电网下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5):229.

第4篇: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园区是智慧化要素的集聚区

园区经济是加快区域建设、带动城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战略平台。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园区为区域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推进“四化同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实操平台。其次,园区作为生产各要素的集大成者,有效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单兵作战”发展方式,强调实现区域产业耦合发展。再次,通过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设打破传统的“小而全”、“大而全”的常规发展格局,依托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市场需求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经济发展布局。最后,园区聚集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高端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其在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园区智慧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引领作用。

智慧园区与智慧产业共同发展

传统智慧园区建设以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电子政务系统等建设为重点,关注公共领域管理与服务。随着园区入驻个体对信息化需求的提升,智慧园区建设逐步将政府需求、入驻企业需求以及公众需求结合起来。智慧园区建设也一改单向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开始关注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共同发展的互动模式。

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互动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首先,在智慧园区规划阶段,智慧园区顶层设计既要包含信息化内容也要包含相应的信息化产业内容。其次,在智慧园区实施阶段,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智慧园区建设的基本内容。这一阶段智慧园区建设将不再是单纯的外部资源采购,而是充分利用园区内已有的企业信息化资源配备能力的同时适时地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将外部信息化资源引入园区“扎根成长”。再次,当智慧园区初步建成后,其考虑的重点将会转移到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智慧产业互动发展。引入一批市场前景好的智慧产业,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务”一条龙园区产业格局。

智慧园区是产业融合的驱动力

智慧园区的建设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信息化手段装备过程,它是智慧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孵化过程,为城市管理、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等孵化平台,智慧园区已经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智慧园区的建设过程是新技术探索与应用的过程。智慧园区的建设不是单一技术的叠加,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内高、精、尖技术的聚集。各大园区在建设智慧园区时大多依据其园区发展实际,适时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智慧云数据中心、智慧城市(园区)运营服务平台、IT服务云平台等新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借助企业研发成果转换及园区智慧公共平台建设,园区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安防等领域持续地推陈出新,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智慧园区为园区智慧产业的发展提供孵化平台。智慧园区是智慧产业的聚集区,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带动了一批科技产业孵化器的兴起。各专业科技孵化器作为园区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为园区通信、软件、移动互联网、工业设计等领域内的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等专业支持。

智慧园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从行政权划分来看,园区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配套资源等支持,园区管理遵循城市管理的要求。从管理职能上来看,园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城市的简化版,也就是说园区管理既包含了产业发展方面的管理,也包含公共行政方面的管理。因此,未来智慧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将与城市化管理实现高度的融合。

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发展核心要素聚集、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未来园区的功能将从传统的招商引资和管理职能向全方位的政府、产业及城市综合化服务转型,并建立园区内外主体之间的整合优势。

未来城市发展与管理可以以智慧园区建设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园区的管理职能融入智慧城市的管理体系建设中去,实现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打造极具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

推进“一体化”发展

智慧园区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企业有必要合力推进城市管理、园区建设、企业进步一体化发展。

政府引导做好智慧园区顶层设计,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总体规划支持。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将决定规划的高度和边界,其包含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层、园区智能感知平台、园区应用支撑平台、园区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保障制度、信息化标准体系几个主要部分。通过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可以有效地理清智慧园区建设思路,为园区建设提供制度、标准等方面的支持,满足园区发展的超前性需求。

第5篇: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 工程监理

一、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包括环境)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A+4C”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例图)略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与相关工程的配合配套情况。

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相关工程配合表 系统名称 相关技术、知识 配合工程 配套与监管 楼宇自控 自控、建筑设备 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电梯、装饰安保 电子、电视、 安防知识 安装、装饰、消防报警、门禁 公安技防办 消防报警与广播 电子、控制、 消防知识 安装、强电、空调、 给排水、装饰 消防局 综合布线通信、计算机 安装、装饰 卫星电视接收与CATV 电视 土建、安装、装饰 音像管理处 门禁 电子、自控、 安防知识安装、安保、装饰 背景音响 音响、广播 安装、装饰 程控交换机 通信 综合布线、装饰 电信 电话 通信 综合布线 电信 无线直放站 通信 安装 无线电管委会 停车控制自控 安装 LED大屏 电子、计算机 安装、装饰、综合布线 BMS 计算机 BA、消防报警、安保、 综合布线等 办公自动化网络 计算机、管理 综合布线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

1 规划设计阶段

(1) 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

(2) 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

(3) 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

(4) 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2 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1) 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

(2) 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3) 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

(4) 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

(5) 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

(6) 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3 施工准备阶段

(1) 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

(2) 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

(3) 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

(4) 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5) 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

(6) 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

(7) 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划

(8) 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4 安装施工阶段

(1) 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

(2) 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

(3) 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

(4) 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

(5) 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

(6) 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

5 系统调试阶段

(1) 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

(2) 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3) 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4) 调试计划进度控制

(5) 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6 系统试运行阶段

(1) 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

(2) 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

(3) 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

(4) 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

(5) 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7 系统验收阶段

(1) 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

(2) 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审核

(3) 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

(4) 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5) 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

(6) 按工程合同、设备供应合同、变更记录审核系统造价决算。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随着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如何在一些投资大、技术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中实现投资、质量、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包括业主、承包商之内的各方人员都提出了极高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的要求,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概念和模式的引入,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第6篇: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综合体;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所谓的智能城市综合体指的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提取三项以上在智能科技的辅助下进行有机结合从,使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高效、智能的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全部功能的“城中之城”。

当然不同的生活空间组成的综合体也各不相同,如旅游综合体-深圳华侨城,产业综合体-天安数码城,体育综合体-春茧体育馆,会展综合体-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交通综合体-虹桥枢纽,酒店综合体-深圳凯宾斯基,物流综合提-华南城,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等等。不管城市综合于何处,源于哪些生活空间,它都已经成为城市繁华的风向标之一。

一、智慧城市具备的特征

一是智能化的感知。全面感知城市运转方方面面的信息,是智慧化的基础,通过遍布于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活等基础设施的传感器与智能设备将组成物联网,全面地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与分析,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地全面感知。

二是全面化的整合。通过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城市各子系统网络的全面整合,将城市运行的信息全面融合,得到最大程度的沟通、挖掘与利用,提供智慧化的基础设施。

三是协同化的运作。基于智慧化的基础设施,城市政府、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庭与个人通过系统的参与与感知,达到城市有机、协同化的运作,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四是智慧化的经济。在围绕和服务于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智慧化发展模式要求城市经济更多地围绕智慧化发展构建相关的产业,发展相应的技术与经济,从而推进城市经济的智慧化。

二、智慧城市综合体的基本模式

目前,城市综合体的商业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分为几个层次:

1. 集团模式:以城市综合体开发为基础、投资并购重组为重点、商业运营管理为主线,整合城市商业地产链,形成开发、收购、管理的完整体系;

2. 商业地产模式:构建大型商业中心、城市步行街、五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写字楼、高级公寓等,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独立的大型城市中心商圈;

3. SOHO办公、商业中心、公寓模式;

4. 一站式Shopping Mall模式,集五星级影院、量贩式KTV、精品零售、生活超市、时尚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

5. HOPSCA模式,集酒店、写字楼、公园、购物中心、会展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以及公寓为一体的模式。

简单来说是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的,如图:

总的看来,“整体统一规划、整体建设、整体招商和物业管理”是大型地产商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采取的盈利模式。因此,城市综合体运营服务的核心任务就是:一是让地产开发商和运营商实现商业地产的增值!同时,通过区域城市综合体群的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通过物业管理实现商业地产的可持续增值。

三、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智慧城市的全景是将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灵活运用在每个行业,大体包括以下几个行业如图所示:

具体运用有以下几点:

1、互联互通。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广电网络或城市综合体专网,实现相互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系统的相互接驳,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实现社会各层面纵向与横向之间的互联互通。 具体来说,包括几个层面的互联互通: (1)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的互联互通; (2)建设城市综合体市民卡,实现公交、地铁、出租、商场消费、门禁、医疗等系统的一卡通; (3)实现不同城市综合体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百姓生活舒适度。

2、协调共享 。智慧城市综合体能实现商业、酒店、公寓、写字楼等建筑的资源协同共享,价值相互提升,提升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商业价值。通过采用智慧城市综合体管理平台系统,建立综合管理、决策、融合协同、共享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全面支持城市综合体各级部门的决策办公,提升办公效率;同时,通过提供各类公共信息服务,方便市民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等等活动,增强市民的生活便捷性和幸福感。

3、智能感知。 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 具体来说,就是以打造智慧城市综合体为目标,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管理、智能公共安全、智能旅游、建筑节能等系统的综合集成,通过构建城市综合体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停车诱导系统、智能车库系统,完善智能交通信息平台,实现城市综合体交通信息的智能感知和自动采集,实时交互路况信息以及车辆管理信息,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泛在交通智能感知和调度系统。同时,围绕以提高生活品质、方便百姓生活为目标,推动物联网技术融入日常生活领域,在城市综合体的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智能医疗保健等领域开展综合系统集成,推进智能抄表系统、智能周界安防、特殊人群实时监护,构建智慧城市综合体舒适的人居环境。 大型城市综合体的智慧能耗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推进智能电网、智能物流以及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的综合集成,通过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定位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相关的软件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对智慧城市综合体进行智慧能源管理。 而围绕生态监测、保护,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应用到智能视觉物联网当中,可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对城市综合体的水资源、大气环境、地下管网和林生态安全监测试点进行综合监测。 简而言之,建成之后的智慧城市综合体将融合云计算、互联网、通信网和物联网,无限延伸智能感知能力,并在持续演进的云模式统一平台上,构建绿色智慧城市综合体。

四、应用远景

在搭建了上述构建智慧商业必需的、基于智能视觉物联网的视频分析系统之后,结合可视化管理平台技术,通过对城市综合体不同的楼群、不同的楼层以及不同功能的楼内建筑进行可视化建模,可以构建基于可视化管理平台的智慧城市综合体。其应用远景表现在如下方面: (1) 提升城市竞争力 。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配合像大屏幕投影、环绕屏幕等设备,将整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真实的展示在客户面前,大大提升城市综合体的整体档次和实力,使项目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2) 聚集商圈的人气 。可视化打破传统模式的被动性,让购物者能通过链接到可视化管理平台的视频终端或手机,可查看综合体各个不同商业楼宇的三维地理信息,在借助于现场安装的各类监控摄像头,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提高购物者的兴趣。 (3) 可视化管理。城市综合体集酒店、写字楼、公园、购物中心、会展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以及公寓为一体,通过一体机、大屏幕或环幕等,物业管理人员利用可视化管理平台能对城市综合体进行在线管理。同时,也可作为领导视察、应急指挥和调度以及险情处置的平台。 (4) 综合集成。采用云单元主机技术,可以把停车场管理、停车诱导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消防与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办公系统、机房环境监测系统等综合集成为IBMS系统,与3DGIS可视化管理平台一起,嵌入VIDC主机之中,实现“智能感知、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城市运营”理念,为城市综合体创造安全、环保、节能、舒适、高效的生活休闲和购物天地。

第7篇: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未来;环保

Abstract: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this sunrise industry in the 21st century will certainly be able to step into a brilliant and important contribution not only to conserve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level, as well as to our overall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the entir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to call the shots.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future; environmental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智能化,集成是关键。伴随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以及金融危机后国家对扩大内需的硬性需要,对软件、硬件配套共同迅速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智能建筑的建设施工企业也要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市场与机遇,给设备供应商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加之IT巨头们纷纷涌入,给未来的建筑智能化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背景: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上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 (Hartford)市建成。而智能化建筑,在我国90年代才起步,但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准的要求日益提高,也带来了智能化建筑的迅猛发展。

二、定义:

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三、性质: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智能建筑应当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 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建筑智能化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四、现状:

目前,国内楼宇建设中流行一股“智能化”热潮,冠以“3A智能建筑”“5A智能大厦” 的广告屡见不鲜,而建筑物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六、七年前的智能建筑只有一些智能功能如消防自控,其它方面的设备根本没有自控。四、五年以前的智能建筑基本具有楼宇、消防、保安等自控功能,计算机为主控机,多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和DOS操作系统,监视和控制多为简单模式,软件水平较低。近一、二年落成的智能建筑很多都具有较完善的建筑设备自动化(BA)、通讯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简称3A系统。这些系统多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采用集散式甚至分布式控制,监视和控制可以采用精确方式,且有较先进的Windows、OS/2操作系统及中文图形方式界面,软件编程方便,面向对象。可见近年来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有长足的发展。

而与此同时,透过国内多数智能建筑我们也能看到建筑智能化存在的一些问题:除了消防、保安等系统的设备有部分国产名牌外,楼宇自控设备则几乎完全被外国产品垄断。调查中用户普遍反映国外产品质量较好,售后服务较完善。楼宇自控产品主要采用美国霍尼维尔、江森、西门子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2010年,智能建筑业内巨头们可谓相当忙碌。EnerNOC购买了Cogent Energy和eQuilibrium Solutions,同时开始为英国能源供应网络提供需求响应服务;西门子并购了SureGrid;施奈德重拾Vizelia和D5X;而霍尼韦尔购买了Akuacom,同时开始建立其自己的开放性ADR系统(open 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 system)。

不仅如此,IT巨头们也想在智能建筑领域分得一杯羹。2010年4月,IBM和江森自控宣布合作,将智能软件介入了智能建筑的综合解决方案中。两家公司联合宣布,这个项目将由公司、目标政府、科研机构、商业地产巨头和工业企业共同完成。

在两家巨头合作初始,IBM就宣布:“IBM的新建筑解决方案以Tivoli软件和资产管理软件(Maximo asset management software)为基础,可在机械系统未按预期规格要求运行时立即向现场操作人员发出警报。”IBM称这一举措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缩短响应时间。

同时,江森自控也在新闻通稿中表示,会将其EnNet软件,整合到IBM的软件产品中,以此来共同构架建筑系统、业务系统和智能电网技术。

除了巨头们,打算在这一行业雄起的还有无数的中小企业。GreentechMedia预测:“在欧美市场,一些中小型企业将成倍增长。

以上这些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智能建筑领域的未来,集成才是关键!

五、趋势

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兴起不过十多年时间,它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作为一种新事物、新技术,它一直处于不断的飞跃与变化之中。按照老眼光,人们很少把建筑这样的典型传统行业与信息化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的建筑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必须的要素。国内已建成超过千座的智能化建筑,用于建筑智能化的投资比重从最初占建筑总投资的5%增长到现在的10%,甚至个别典型项目达到15%左右的份量。智能建筑也由发展初期的独立系统逐步向综合平台控制迈进,国内目前已出现了北京中关村数字园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化工程等一批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同步的智能建筑群,还有的地方建成了集办公、居住、商用、厂房等多种建筑物群为一体的数字化街区,使单体的智能建筑走向建筑群的智能化、数字化。回顾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是一个由独立体系向综合体系过渡的过程,是由高成本向低成本转化的过程,是由复杂化向简约化迈进的过程。1、独立系统造成信息孤岛现象智能建筑系统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当前智能建筑涉及到的不同子系统已达二十多个,包括楼宇自控、安防系统、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公共广播等等,而这些系统在智能化初期基本都是单独建设,采取相对独立的技术路线、系统设备和控制软件。这样使软硬件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系统运行与实际管理之间相互分割,造成资源浪费,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适应客户综合监控与集中管理的要求。由于各个系统的进货渠道不同,设备型号不统一,所以维护成本较高,更换配件困难,不少系统使用过新鲜期后,就被束之高阁,成为对外宣传时的一种摆设,丧失了其本来的作用。更有一些开发商为了制造卖点,不考虑项目的特点及用户的实际需求,盲目追求脱离实际的智能化设施,反而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例如,设置外窗红外保护装置,在使用中需要布防及撤防操作,对于别墅等不是经常有人居住的项目非常适合,而对于一般公寓、老年公寓等项目就不一定适合,操作不慎将引起误报,反而增添了许多麻烦。2、集成管理是智能化成熟期的表现智能建筑系统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标准化和模块化,这是实现不同生产厂家产品互相兼容、具有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重要保证。产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使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为建立各个智能系统的综合管理平台提供了可行的基础。于是,具有统一软件平台,以信息管理为基础,以整合应用为目的的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应运而生。智能集成管理系统就是把不同功能、不同技术、不同厂商、不同要求、不同操作平台,不同接口的不同设施和系统,用统一的系统平台连接起来,协同动作,实现一体化智能管理。国内著名智能厂商正是基于智能建筑整合应用市场的发展态势,推出了IBS智能建筑信息管理平台产品,它是建筑智能化行业趋势与先进的IT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产物。以IBS智能建筑集成管理平台为例,它具备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采用领先技术,搭建开放架构。作为贯通的智能建筑集成管理平台,要求在技术上必须采用符合开放、标准化的主流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先进性。(2)功能全面,安全可靠。全面的功能模块,确保满足管理者和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用户界面可定制,保证了系统界面友好、直观;一站式登录避免了繁琐的资格审查;系统具有丰富的决策支持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预案灵活地定制系统联动;具备丰富的选装门户程序模块。(3)低投入、高收益,降低运营成本。智能建筑集成管理平台是一个可供智能建筑集成商二次开发的行业应用平台。它融合了国内厂商多年的智能建筑行业经验,因此适用性和贴近性更好。它使得其他各种智能建筑方面的集成商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开发应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智能建筑产业链。由于以上几点,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必然的。智能建筑的高层管理人员能够更快、更准确、更具体地了解整个建筑的运行情况和故障信息,监督故障处理,避免传统的逐级上报可能造成的延误。平台应提供灵活的模式,整合在一起的各个独立子系统,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另外,立体绿化智能建筑是未来智能的发展趋势。席卷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居住建筑绿色概念的兴起提供了背景,同时绿色居住建筑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节。在当今的住宅设计中,生态居住区的提法已逐渐成为房地产业的一大卖点,它似乎能满足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特别是各种具有异国风情的居住区更是被炒得火热,不可否认,这样的主题口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也不否认这也是消费者精神方面的某种向往。不难看出,无论住区冠以什么样的主题,它都要以人为本,以人亲近大自然为出发点。任何的主题都是以绿化为基础,只有绿色才是永远的主题。在未来居住区,电脑智能化系统控制着建筑技术功能,包括内部气温的调节、供暖、防晒、照明,装在墙上和屋顶的太阳能提供植物和人们的部分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生态效应。可见,利用智能系统来构筑未来的立体绿化生态住宅,倡导一种绿色建筑文化,住宅建筑才能真正成为具有一定自控能力的绿色建筑。

第8篇: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智能管道;发展思路;策略控制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25-01

一、内涵

智能管道,主要是指在以高宽带固定以及移动承载网络的基础上,与光进铜退部署相结合,通过建立可管控的端与端差异化管道,使得网络资源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合理匹配,满足用户接入的灵活性需求,网络资源智能化水平得以提高。智能管道的建立应从用户角度出发,科学配置,让业务能够自动适配,自助服务更加灵活、快捷,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提高用户综合感知满意程度。另一方面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智能管道主要体现为提升宽带的规模性,实现协同灵活的接入形式,能快速指配资源、端到端差异化服务质量得以保障,这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智能管道服务,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其中,用户可识别性、能根据需要合理调控流量、根据需求划分不同业务同时能有效管理网络是智能管道的主要特征。

二、智能管道的发展架构

目前为止,虽然还未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来表述智能管道,但是智能管道所涉及的质量保障以及网络资源控制管理等的构架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主要包括固定网络、移动网络以及其相互融合的范围,通过引入策略控制层,将承载层处理与业务层需求关联是其最为基本的思路方法。为了实现移动与固定等不同标准之间融合的策略,有效控制标准架构与接口,移动与固定融合的业务不断推进和扩大,目前,BBF与3GPP正处于联合状态中。不难看出,这些标准对智能管道的架构虽然提供了一定的基本依据,但是在层面的具体化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比如怎样让业务层的关键参数提取出来,同时将其出具传递到相关的控制层,如何通过网络层对关键参数保持感知的良好性,怎样对底层网络按需控制好等情况。因此,在实际的网络部署中,应根据网络的实际状况与业务需求等,适应性或简化选择标准架构与接口。智能管道整体架构如图所示。

能管道整体架构

智能管道建立的基础在于承载层,不管是移动网路还是固定网络,都需要端到端QoS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部署网络感知能力,实现系统有效区分和识别各类流量数值,并依照控制层提供的策略方案,及时处理相应的流量。与业界内已有的标准架构相似,智能管道需要添加策略控制层在运营商网络中。其中,对策略控制系统进行融合管理是策略控制层的核心内容,它是智能管道的主要管理程序,在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统一化管理,保持业务需求在网络层传递的通畅性,统一调度机分配移动网络资源、固定网络资源得以实现。此外,智能管道的建立离不开业务层与承载层之间的联动配合。作为智能管道需求的提供者,业务层需要将各类型也去平台所需要的业务需求传递给策略控制系统,特别是有动态控制需求的相关业务尤为突出。与此同时,业务层的认证系统相关的用户属性、用户位置等信息也能够传递给承载层的感知点,为承载区分配流量提供依据。此外,在当前业务平台中,内容分发网络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智能化控制也从属于智能管道管理范畴。特别是对于许多视频类业务,对内容分发网络十分依赖。

三、关键技术

目前,静态化、粗放管道是我国运营商网络呈现的基本状态,通过采取静态配置方式,可完成基于端口的限速功能以及基于QoS等级处理功能,却不能实现较为细致的动态带宽匹配以及差异化处理。而智能管道能够通过对端到端QoS能力的部署,实现网络的多维感知能力、提高网络资源的分配能力,基于业务策略,按需匹配网络资源得以实现,并通过智能承载能力的差异化,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网络价值也随之提升。在承载层面上建立智能管道主要包括以下几要素:

第一,网络传送的高速性。智能化实施的重要基础在于是否具备足够大的网络带,而广大用户感受最为直接的方式在于网络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城域网、接入网等通道带宽。对于城域网,应与接入提速进程积极配合,引入端口和路由器设备,同时合理规划网络,让大宽带业务如视频业务等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而对于接入网,需要通过推进光进铜退,采用先进技术促进带宽拓展。第二,端到端差异化管理能力。对于智能管道而言,应将Diffserv作为其基本能力,使全网的QoS部署进一步扩大范围,差分处理各种特定流量,如带宽分配、限速等。同时还应让QoS部署粒度进一步做细,结合网络感知技术,实现用户的细粒度区分及其业务的针对性处理。

四、运营策略

对于运营商而言,未来趋势在于引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打造综合能力平台,整合智能传输管道,提高网络“用户可识别、业务可区分、流量可控制、网络可管理”能力,让客户充分体验全新的信息化生活。通过加快光网建设,以光纤化宽带网络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从底层网络接入服务到上层增值应用的全方位多层次通信、应用和外包服务。智能管道要细分各类用户,并提供灵活便捷的差异化业务,如为各类行业用户提供宽带网络基础上的新视通、全球眼、协同通信等融合类应用;如为家庭客户提供高清IPTV、3D及富媒体产品,融合视频通信,平安社区等业务,如图所示:

同时,运营商要逐渐转变当以运维管理维度为主的运维评估策略,深化战略转型目标定位,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业务、端到端客户视图,从管道、平台、内容及应用三个维度建设基于客户服务维度的评估体系。

五、结语

智能管道能够使运营商网络的智能化水平得以全面提升,其发展与完善将会进一步提升以用户需求与体验为主导的网络水平,促进传统运营商的多方位转型,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其构件与发展将会对未来运营商进行网络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9篇:合同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

一、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包括环境)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A+4C”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例图)略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与相关工程的配合配套情况。

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相关工程配合表系统名称相关技术、知识配合工程配套与监管楼宇自控自控、建筑设备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电梯、装饰安保电子、电视、安防知识安装、装饰、消防报警、门禁公安技防办消防报警与广播电子、控制、消防知识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装饰消防局综合布线通信、计算机安装、装饰卫星电视接收与CATV电视土建、安装、装饰音像管理处门禁电子、自控、安防知识安装、安保、装饰背景音响音响、广播安装、装饰程控交换机通信综合布线、装饰电信电话通信综合布线电信无线直放站通信安装无线电管委会停车控制自控安装LED大屏电子、计算机安装、装饰、综合布线BMS计算机BA、消防报警、安保、综合布线等办公自动化网络计算机、管理综合布线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

1规划设计阶段

(1)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

(2)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

(3)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

(4)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2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1)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

(2)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3)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

(4)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

(5)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

(6)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3施工准备阶段

(1)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

(2)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

(3)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

(4)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5)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

(6)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

(7)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划

(8)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4安装施工阶段

(1)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

(2)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

(3)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

(4)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

(5)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

(6)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

5系统调试阶段

(1)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

(2)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3)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4)调试计划进度控制

(5)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6系统试运行阶段

(1)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

(2)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

(3)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

(4)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

(5)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7系统验收阶段

(1)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

(2)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审核

(3)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

(4)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5)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

(6)按工程合同、设备供应合同、变更记录审核系统造价决算。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随着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如何在一些投资大、技术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中实现投资、质量、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包括业主、承包商之内的各方人员都提出了极高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的要求,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概念和模式的引入,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