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精选(九篇)

数字化转型的技术

第1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2018—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此件公开)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7月16日

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

(2018—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字浙江建设部署,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加快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以标准化支撑数字化转型,推动我省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统一协调的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机制,构建完善结构清晰、系统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制定实施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亟需标准,组织开展一批关键领域的标准化项目,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成果,高标准引领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基础逐步夯实。到2019年,形成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涵盖政府、经济、社会各领域,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主体,以团体标准为补充,基本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标准体系。到2020年,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50项以上,组织开展部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项以上,新增全国、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以上,数字化领域标准话语权显著提升。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效应不断释放。进一步深化标准研制、标准化项目建设、标准实施监督评价等工作,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化成果,数字化转型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和引领数字化转型成效不断显现。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系统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强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架构。系统梳理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的短板和需求,制定实施任务清单,构建完善标准体系,确保高标准推进数字化转型。

(二)开放共享,协调发展。着力发挥标准化的互联互通作用,以标准化促进政府、经济、社会等领域数字资源深度融合,助力打破信息孤岛。针对数字化转型多学科融合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着力加强各领域标准化建设的统筹协调。

(三)需求导向,重点突破。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先导,撬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围绕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信用体系、服务协同等关键领域,优先制定政府数字化转型亟需标准。

三、重点任务

(一)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智慧政府。

1、构建数字政府标准体系框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按照“123466”的要求,完善标准化运行机制,助力争创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试点省。围绕大系统、大数据、大平台、大集成建设,构建涵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政府运行等领域的数字政府标准体系,加快总体要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管理和技术应用等标准研制。围绕公共数据整合、共享、开放等重点领域,抓好公共数据平台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管理中心、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列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打通数据互通关键节点。围绕建立“三大模型”的要求,直面打通信息孤岛的堵点和难点,加快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标准模型。围绕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开展数据汇聚、数据平台、数据安全、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亟需标准的研制,加快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制规范、“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数据管理规范及电子证照库、人口综合库、公共信用库等规范制定。加强政务领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标准研制,着力破除“三大模型”中标准缺失问题。(责任单位:省数据管理中心、省质监局)

3、扩大政府治理标准化效应。加快政府决策、执行、督查、反馈等数字化协同标准化步伐,强化财政、金融、国资、商务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机制建设。健全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结合信息系统建设,将监管要求固化为可量化、可执行、可追溯的全周期标准链和监管模式。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标准化联动应用。加强政府数字化转型标准宣贯和实施评价,在民政、人力社保、教育、卫生计生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打造政府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样板。(责任单位:省数据管理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二)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数字经济。

4、抢占数字经济高地。立足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施标准领航工程,加快制定实施先进标准,制定实施团体标准30项以上,抢占产业标准制高点。围绕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柔性电子、量子通信等薄弱环节,推动成立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3家以上。推动之江实验室成为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争取获批部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试点,加快创新成果标准化。围绕术语定义、产品评估、系统和组件接口、数据兼容、互换模型等国际竞争和市场应用重点领域,加快标准研制步伐,提升行业标准话语权。(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质监局、之江实验室)

5、促进新旧动能迭代更新。强化“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数字化要求,促进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创业孵化、协同创新、网络众包等“双创”平台标准化复制推广,制定并推广一批支撑制造业创新基地建设的共性和前沿技术标准。探索开展一批互联网协议版本第六版(IPv6)、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关键技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培育一批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生产、组织、服务模式标准。在化工、纺织、造纸等重点传统产业开展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标准化试点示范。(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经信委、省科技厅)

6、夯实数字金融基础。以标准化助力数字经济风险防控,围绕移动支付、借贷、保险、基金销售、信托和消费金融等数字化金融服务,加强监管、准入、第三方存管、信息披露、风险提示、网络安全、信用建设等关键标准研制和实施,构建数字金融行业管理和数据统计监测体系。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创新应用,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化,强化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质监局、浙江银监局、浙江保监局、浙江证监局)

7、助推数字经济创新融合。聚力之江实验室、实体经济、新兴金融中心、新型贸易中心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创新融合标准化建设,加快创新成果标准化。加强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对接,推动以之江实验室为代表的浙江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有关工作。优先做好之江实验室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标准化顶层设计,围绕医疗、交通、金融、物流、环境保护等领域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产品、服务标准研制,及时将有效模式和关键技术标准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质监局、之江实验室)

(三)支撑社会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智慧浙江。

8、推动公共服务智能化。探索“标准化+大数据+公共服务”模式,加快“网上办、掌上办”领域数据采集、分级、交换、质量、保密等关键共性标准的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及标准。建立全省社会数据标准化协调机制,构建涵盖教育、司法、文化、健康、交通、地理、金融、信用等领域的社会公共服务标准库。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商事登记联办、不动产登记管理等全过程标准化,建立公安、人力社保、民政、医疗等领域信息共享标准化路径。强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等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实施与评价。(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数据管理中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9、推动社会治理集成化。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社会治理事项标准化指导性目录,依托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加快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加强政府、企业、个人分层分级分流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标准化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发等环节的安全边界和监管措施,制定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的保护清单标准。开展基层社情民意监测标准化工作,围绕基层治理重点领域实施一批标准化项目,开展重要标准实施绩效评价,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水平。(责任单位:省综治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数据管理中心)

10、推动公众消费数字化。加快数字化消费云工程、云服务、大数据等领域创新成果标准化,促进虚拟/增强现实、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模式标准化水平,推动管理经验和关键技术转化为标准。围绕新零售、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国际先进标准。围绕打响“放心消费在浙江”品牌,探索建立数字化放心消费“三度一率”社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部门协同。完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机制,强化标准化主管部门的牵头、协调和监督职责,有效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标准制定、实施作用。在省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框架下,设立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专班,统筹各相关部门规划、政策和举措,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及时协调重点工作。

(二)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推荐一批重要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标准实施绩效显著的,按有关规定优先推荐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省标准创新贡献奖。支持我省企事业单位承担或参与国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优化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融合机制。探索建立数字产业服务认证体系。

(三)强化实施评价。将标准实施与数字化转型政策深度融合,加大标准实施协调力度,强化标准的制度性合力。建立第三方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探索实施符合国际惯例的认证认可模式,培育标准服务市场。每年选定一批重点标准化项目进行标准实施绩效评价,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标准实施信息公开,增强实施绩效评估能力。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办公厅,省军区,省监委,省法院,省检察院。

第2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出版资源是指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必须加以开发利用的多种要素集成。相较于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期的出版资源结构更为复杂,内涵也更为丰富。数字化转型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共同构成转型期出版业资源平台,取代了传统出版业以行业人才、选题信息、纸张材料为核心的资源建构,其间,技术与资金等资源要素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而纸张等物质资源要素在产业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有限。各资源要素的消长与重构是数字化转型中出版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1.信息资源

传统出版业以生产纸质出版物为主,生产流程连贯、独立,业态相对单一,出版业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与图书选题相关的社会发展信息和创作成果、与出版单位和出版物品牌附加值、文化市场需求信息。传统出版业的信息资源主要为出版物内容服务,价值单一。

出版业进入数字化转型后,信息资源的供给发生深刻变化。首先,随着媒体形态的创新,由此带来的可服务于出版物内容的信息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拓展。当博客、微博内容逐一成为可出售的信息商品时,出版人看到大片来自新媒体的信息蓝海。其次,大数据时代海量内容资源需要整合利用,不断创新的信息整合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利用体验。例如全文数据库的便捷和全面,是超越传统出版信息资源的整合想象的。再次,数字出版平台的组建为出版物产品提供更多的传播路径,开辟崭新的阅读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新平台下阅读需求的出现很可能并非由传统理解中内容的巨大魅力造就,而仅仅因为平台本身的吸引力。失去移动互联网络的平台支持,大量动辄数百万字的玄幻、穿越、言情小说阅读未必会成为许多人在地铁、车站打发时间的首选。数字出版平台对于信息的广泛传播很好地诠释了“媒介即讯息”。

2.技术资源

传统出版业的技术发展对于产业的推动在于,通过技术革新节约人力、物力等各项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从投入生产到实现效益的周期。2011年10月24日,中信出版社中文版《史蒂夫·乔布斯传》全球同步发售,这部历经提前出版日期和作者增加内容的图书,从接稿、翻译到下印、上市在50天内完成,其营销宣传号称“突破出版周期极限”。无疑,正是现代化的翻译、编排、印刷、物流等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出版周期被缩短的纪录,使图书能够在读者最需要阅读的时刻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而数字化转型中的出版业,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所带来的效益远不止出版周期的缩短。如果说,传统出版业中的技术力量引发出版活动时间的量变,那么数字出版中科学技术的运用带来的是行业的革命和业态的质变。当承载出版物产品内容等信息的编码数字流被转换成电流、光电或电磁波信号,通过网络传播到各类阅读终端时,传统出版业赖以生存的纸张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甚至实体零售企业对于出版业的意义就变得无足轻重。与此同时,更畅通的传播网络、更优质的图文音像呈现效果、更快捷的信息转换路径成为出版业竞争重要的决胜因素。

3.人才资源

传统出版活动是一个既开放又相对封闭的生产行为。尽管出版活动涵盖自然、社会、人文学科的方方面面,体现人类社会全面的发展与进步,其高度专业化还是决定了每一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涉及的人员、物质资料部门都相对有限。因此,传统出版业对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强调人才专业的多样和结构的合理,并且参与出版活动的人员有着明确的行业界限。传统出版业人才资源包括出版、复制、发行单位从业者在内的本行业从业人员、出版单位认可的专业作者和业余作者以及作为特约编辑的来自出版业外的行业专家。

数字出版鲜明的技术特征和完全开放的传播过程促使出版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所突破。首先,就从事传统编、印、发工作的出版行业内人才而言,数字出版将传统的复制和发行环节合二为一,这就使得出版业对于相关领域人才数量需求减少,同时要求人才具备更高的素质。其次,就作者而言,开放的传播过程使得出版活动不再神秘,创作也不再是个别专业作家、学者或者少数业余作者等知识精英们的专利。只要找到适合的平台入口,人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公开传播并可能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网络”、“草根作家”已经在这方面作出很好的榜样。最后,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使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维护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在内的科技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人。数字出版的转型基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不论是出版平台的建设还是阅读终端的开发,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有赖于专业技术人才支持。

4.资金

不论传统出版业还是数字出版产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同样迫切。传统出版业其资金来源、流向管理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成熟的模式,而数字出版资金的募集和流向管理尚在摸索之中。传统出版业历经计划经济和市场化改革,实践证明,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资金筹措方式和和计划指令的流向管理最终限制出版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我国传统出版业的积累无法支撑起数字出版巨大的资金需求量,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出版企业依然需要国家支持。与此同时,由于看到数字出版丰厚的利润回报,来自电商、电信运营商、数字技术提供商的资金正源源不断流入出版领域。此外,正在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传统出版业也在通过改企转制、成立出版集团和企业上市等积极寻求资金的市场解决之道。

二、数字出版资源开发、利用困局

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出版资源的变化是数字出版这一新事物出现所带来的联动反应。在数字出版这一崭新领域,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面对的不单是无限可能的机遇,也有无法回避的挑战。

1.信息资源的安全维护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数字化信息版权得不到完善保护。这与数字出版开放的传播环境和版权的保护技术与保护机制不健全有直接关系。数字出版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使得包括出版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如鱼得水,充满自由想象。但是抛去我国民众相对薄弱的版权保护意识不说,就传播技术而言,数字信息的防伪、加密技术尚不完善,信息资源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于是,信息资源的滥用随处可见,数字版权纠纷层出不穷。对此,现有法律保障体系缺乏准备。事实上,面对基于不断更新的技术所引发的可能出现的数字出版侵权行为,法律很难做到未雨绸缪。诸多因素威胁数字出版信息资源的安全,造成信息资源管理困境。

2.技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与内容形成良性结合,造成技术与内容的双重浪费

尽管技术的发展最为深刻地改变了出版业,最终导致其向数字化转型,但出版业毕竟是内容产业,缺乏优质内容的传播难以拥有持久的生命力。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成果多为极具流行气质的快餐式文化产品,出版业大量优质内容仍然保留在传统出版领域,没有转化为数字资源。出版业再现“劣币驱逐良币”。与此同时,技术平台充斥粗糙内容,阅读终端产品的研发流于简单重复、模仿并缺乏便捷有效的内容更新。技术与优质内容分别在寻找和等待,却始终找不到良性结合的默契,具有卓越性能的技术资源“恨英雄无用武之地”,优质内容苦于“怀才不遇”。

3.现有人才资源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期出版业对于复合人才的需求

数字化转型对出版人才资源进行重组,对出版行业原有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将相关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维护人才和互联网技术人才吸纳入出版业。数字出版要求技术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这需要从事内容整合工作的人员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数字出版技术、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人员熟悉和了解一定的内容整合规律。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文、法、理、工等学科分类明确,使得同时掌握出版专业知识与数字出版技术以及出版法律法规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作为一种新兴出版业态,数字出版所面临的人才数量奇缺、人才素质欠佳、人才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既无法避免又亟待解决。

4.数字出版资金流向有违出版行业资源配置规律,市场回报无法实现稳定多赢

目前,数字出版资金的获取或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来自出版行业内和行业外相关企业的利润或融资。就出版行业资源配置规律而言,资金应当流向创意人才聚集、出版品牌价值凸显、资本运营平稳的地方,但是,资金投放主体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决定了资金的流转背负差异化的考量和诉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人们来不及仔细思考和设计完善的数字出版运营模式,资本的投放与流向凭借逐利本能而非对于行业市场的深入了解。对出版行业和内容价值缺乏认识但是掌握技术优势的网络技术服务提供商率先尝试数字出版资本运营,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现有不够成熟的数字出版运营模式无法科学、合理地兼顾各方利益、形成多赢局面。

三、关于困局突围的思考

总而言之,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充满未知的过程。出版资源的重构既是数字出版新业态出现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出版业正在积极加快产业结构形成和调整的步伐,归根结底就是出版资源的配置问题:出版资源的初始配置形成产业结构,出版资源的再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由是,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关系到出版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帮助出版资源管理走出困境是实现出版产业转型升级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资源的安全需要系统维护

首先,信息资源安全的维护离不开法律保障。一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制定和参与的直接涉及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有十余种,信息资源安全的维护需要包括编辑和技术人员在内的出版业从业人员熟悉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另一方面,制定新法、司法解释等立法活动需要伴随数字出版实践及时开展,并且通过交流合作与国际保持同步。其次,需要将版权保护效果作为出版运营模式设计的重要考虑和评价因素,从出版流程上防范和预警信息安全风险。再次,提高技术保护的力度,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信息防伪、加密技术,从技术层面减少侵权的可能性。最后,出版行业自律也是数字化转型期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方面。出版行业需要减少各自为政的短视行为,将包括作者在内的出版过程全体参与者的共同利益作为行业的追求,共同保障信息资源安全。

2.技术创新与利用的目的需要回归出版活动本身

之所以在出版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会出现内容与平台之争,是因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搭建的各类平台过于强调和炫耀技术自身的卓越性能和各种可能。出版活动本质上是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普及、公开的文化活动,技术的创新和利用丰富了精神文化成果展现的形式。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回顾我国出版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一直存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满足人们对于知识信息的渴求,大量图书突击出版,其中不乏粗制滥造并涉嫌侵权之作;而当前各种数字出版技术平台纷纷搭建、各类品牌阅读终端不断进入市场的热闹场景,更是一场技术与商业联手的市场角力和狂欢,当读者转变为用户,阅读所展示的就不再是能够触及灵魂的人类智慧,而是充满新鲜和刺激的感观体验。面对数字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出版业不能视而不见,同时也需要防止在技术创新与利用的道路上脱离出版业自身的需要和目的。面对目前数字技术与优质出版内容无法良性互动的困境,出版业需要通过政策的制定、运营模式的设计等途径鼓励传统出版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出版转型,凭借自身成果积累和经验,充分发掘和利用新技术对于出版活动的适用性,让优质内容在多种媒介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展示,形成内容与技术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3.需要探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路径

数字出版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资源为其提供发展的动力和创意的源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路径的设计。我国出版业人才培养在出版人才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都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伴随许多问题。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在于人才的复合性与适用性。就出版专业教育而言,高校和研究机构需要重新调整现有教学方案和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培养既懂得出版专业知识又熟悉数字出版技术,既掌握编辑技能又通晓信息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就出版职业培训而言,除了继续完善出版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下的各类培训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对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技术能力进行全面、及时的更新。

4.转型期资金投放需要适度的宏观调控

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出版资金投放、流转,合理分配利润,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出版业最终形成和调整产业结构、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正处于新旧业态交接发展的转型时期,在数字出版人员配置、信息共享、盈利模式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不确定甚至混乱的状况下,对资金投放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干预,有助于当下出版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目前,以传统出版业为基础的内容服务不能够完全消化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可能,资金的投放需要着力解决与此相关的人员和技术困难。个别条件欠成熟的数字出版平台建设以及创新价值不足的阅读终端等硬件技术的资金投入,未必能够起到繁荣数字出版市场的效果,反而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王关义,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导;芦世玲,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生)

*本文受到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中国出版业转型与升级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GXS2B013)和北京市长城学者专项资助。

参考文献:

[1]贺永祥.出版资源流动规律与出版集团战略选择[J].出版发行研究,2010 (10).

[2]周蔚华. 通过加快改革解决我国数字出版转型中的制约因素[J]. 出版发 行研究,2010(12).

第3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一、国内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

数字时代,为了寻得一线生机,传统期刊开始探索转型的途径和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面临哪些现实困境,值得总结和思考。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传统期刊在摸索和试错中前行,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找到颇富个性、属于自己的转型模式。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传统期刊转型模式,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些许参考。1.传统期刊的“互联网+期刊平台”转型“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向数字化目标进军。但部分传统期刊仅仅是将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各个平台上,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较省力便捷,但却缺乏创新性,因此对提高传统期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帮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期刊平台”的转型模式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读者》的转型之路可称为典范。(1)“互联网+期刊平台”的形式《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多年以来,《读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读者》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全媒体布局,打造“内容平台+智能终端”的新型数字出版生态圈。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初尝转型滋味,将集团的纸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梳理,同时,将旗下的读者网、飞碟探索网等网站整合为新的集团门户网站。该网站除了具备门户网站的功能,如日常内容的更新,还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收入了包括《读者》杂志在内的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和图书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线阅读、下载。这个集团门户网站实质上成为读者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一个窗口。2010年,《读者》进军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业号粉丝数量已达143万多人;2012年,《读者》进军微信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分为“微刊”“书房”“读者+”3个板块,包括各类精选文摘、趣味杂谈等内容。《读者》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除了吸纳读者、提升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其推出了“优选商城”。总体来说,《读者》将长期积累的人气分流至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才实现了顺利转型。除了《读者》,很多传统期刊也采取这种转型模式,但为什么《读者》发展得更快?笔者认为,其内容上的转型可圈可点。(2)精简内容,重视互动传统期刊如果不注重内容的创新,只是转变形式,是无法顺利实现转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习惯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针对这种现状,《读者》在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不断精简。从2014年第16期开始,《读者》的栏目从20多个调整为8个,而后针对读者意见反馈,在2015年增加了《互动》栏目,这个调整的过程可谓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读者》还大量采用手绘图,增加记叙文和小说的比重,以吸引读者眼球。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读者》,审时度势,做出符合时展潮流和读者需求的改变,因此在期刊界畅销不衰,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传统期刊借鉴。2.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期刊模式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大规模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2004年得到我国政府的公开支持。虽然开放存取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却使我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简单来说,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影响,也不用考虑版权和经费等问题。开放存取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许多传统期刊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其中,可作为典范的当属开放存取模式运作得比较成熟的学术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1)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而创建的科技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简传统出版物的发表程序,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及时、便捷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史上具有领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同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公益OA平台,科研人员在该平台上在线发表、评审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其他独立经营的OA平台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则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运营模式。目前来看,无偿支持作者和期刊进行网络,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众多传统科技期刊愿意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2)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浏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发现,目前网站上主要包括首发论文、优秀学者、科技期刊、专题论文、高校认可等栏目。截至笔者统计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刊载首发论文共92730篇、优秀学者论文共92595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论文共1277866篇,可谓规模庞大、学术资源丰富。网站为用户提供对所收录文章统一检索的服务,是科技期刊、高校学报以及优秀论文便捷展示内容的集成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以科技期刊栏目为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类别将收录的期刊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人文社科五大类,囊括了各大院校学报以及地理、大气、医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期刊,分类详细,检索便捷,为用户检索所需科技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目前,开放存取模式处于快速发展期,面对学术成果愈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势,我国传统期刊采取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实际,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3.传统期刊的二维码模式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打开我们的手机中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其指向的功能。谈及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二维码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机》杂志。《玩手机》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月刊。在期刊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下,《玩手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转型,其具体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制于平面杂志上,几乎每页杂志都有3—10个二维码供读者扫描,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箱包皮具、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对《玩手机》杂志来说,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数字化,而且延伸了纸质媒介和广告内容的影响范围,帮助杂志实现内容的传播并获取经济效益。就目前情况而言,《玩手机》杂志的二维码数字化转型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平均每本杂志被每个读者扫描二维码的次数为10次。但笔者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仅靠在平面杂志上印制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新鲜感,传统期刊应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转型的辅助模式,与其他模式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转型探索。

第4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阅读;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77-03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变革,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从最初甲骨文时期阅读龟甲,到后来竹简为载体的读简时代,再到后来纸张发明之后的读纸时代,直到现如今数字媒介产生之后的读屏时代。伴随着每一场媒介革命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数字阅读地不断普及,数字出版逐渐成为出版企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数字阅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读者的认可程度得到了极大提高,数字阅读率不断上升。

如表1所示,国民对数字化阅读的认可度在不断升高,是数字化阅读方式解除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也是提高数字阅读率的重要推手。另外,在阅读过电子书后仍然购买纸质图书的人数是在逐年下降,这对传统出版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巨大的危机。如表2所示,数字阅读的读者群以年轻人为主,即数字阅读人群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这也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未来,民众对数字阅读的认可度也将更高。另一方面,纸质图书的出版销售面临严峻挑战。如北方传媒出版集团201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下降2.64%。而业绩下降主要是由于销售减少导致,从公司主营业务来看,其中发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9%。所有业务的毛利率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图书出版与发行受到严重挤压。

因此,不论是从外在的读者需求,还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广义的数字出版包括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音乐、网络游戏等的出版发行;狭义的数字出版是指以阅读为指向的数字图书出版。本文研究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其中所指的数字出版是以文本阅读为导向的狭义的数字出版。

中国传统出版企业数量较多,同时又各具特色,很难对其进行一一研究,即使对其一一研究也不能得出合理有效策略。因此,本文选取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简称北方传媒)、湖北长江传媒集团、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时代出版、新华传媒、中南传媒六家出版企业为研究样本。选择以上六家出版企业,一是因为其均为传统的出版企业,符合研究对象的要求;二是其均为已经上市的出版企业,其经营状况的相关资料较为公开,便于研究;三是因为其作为上市出版企业,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能够站在行业的前沿,把握行业发展的动向,对他们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的研究也就更有代表意义。

一、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现状

数字化浪潮汹涌而来,传统出版企业在经历了短暂的焦虑和无措之后,没有选择固步自封,而是选择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数字出版的到来,并身体力行地转变发展策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布局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来说,数字出版并不是新鲜事物,但是缺乏成熟有效的经验,在实践层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作为较早开展数字出版实践的出版企业,在数字转型方面,上市出版集团走在了很多传统出版企业的前面。通过对比他们彼此走过的路径、找出他们的相同或不同点,也就能对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窥探一二了。

1.加快优质图书内容数字化

对传统出版企业来说,将现有纸质图书通过数字加工制作数字图书是最为简单的方式之一。这样可以达到将现有内容资源的二次销售。在选择的六家上市出版企业中,将现有图书内容进行数字加工均是较为基础的数字化策略。纸质图书数字化转换技术门槛较低、操作简单,对于一般出版企业来说均是相对较为容易可行的措施。凤凰传媒董事长陈海燕认为:“数字出版又极大地解放了内容生产力。因此,凤凰传媒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便是存量内容的数字化传播、复制。”[1]因此,将现有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尤其是优质图书资源的数字化转换是传统出版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最简单有效的一步。

2.打造数字出版产业链

数字出版对出版产业的冲击不仅体现在内容载体介质的改变,更体现在对出版流程和图书销售模式的改变即改变了传统的产业模式。在传统出版模式下,出版企业往往只是内容生产者,不承担图书的销售,即是单纯的内容提供商。而数字出版的到来,对传统销售渠道的冲击是致命的,传统实体书店纷纷关门即是明证。因此,销售渠道面临着重新的大洗牌,作为传统的内容提供商的出版企业也纷纷加入到销售渠道的争夺中。如表3所示,传统出版集团纷纷自建平台,既是内容提供商又是渠道销售商,试图打造一条自己掌握的数字出版产业链。

传统出版企业通过自建或与第三方技术上合作的模式,纷纷打造各种类型的数字平台,在生产内容的同时,也在试图掌握销售渠道,在数字出版竞争中掌握自己的命运。

3.探索数字出版技术与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是引领此次出版业变革的重要因素,因此,掌握核心的技术或者发明更新更好的数字出版技术就能占领数字出版的先机,甚至引领数字出版的方向。

面对数字化冲击,传统出版企业主动出击,选择强强联合,与当地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开展合作,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这对推动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作用。

4.联手移动运营商开展移动阅读

移动阅读是数字阅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由于移动运营商拥有大量手机用户,移动阅读读者数量庞大。作为拥有较大的内容资源优势的出版企业与移动运营商开展合作可以达到以内容换平台的目的,无形中拥有了大量读者。如北方传媒集团旗下辽宁少儿出版社与中国移动签订了手机阅读业务协议,通过手机、移动电子书和网络终端,提供电子书的自有增值业务。再如时代出版2010年6月与浙江移动合作开发手机阅读业务,双方以公司提供的作品在手机阅读平台上产生的信息费为基础进行结算,对公司授予浙江移动的作品按信息费收入分成。在与移动运营商合作过程中,大多是出版企业将电子图书投放在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参与分成,从而盈利。通过这种形式,有些图书电子版的收入远超纸质图书的销售收入。

5.开发数字阅读终端

面对数字出版,以硬件生产为主的企业纷纷以电子阅读器投入数字出版的竞争,用终端掌握读者,从而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面对此种情形,部分传统出版企业也试水阅读器生产。如表5所示,在这六家企业中,只有长江传媒和新华传媒两家生产终端设备,而其中长江传媒的点读手机是数字教育终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电子阅读器。在投入市场之后,阅读终端的销售情况远低于预期效果,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夹击下,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二、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六家上市出版企业转型实践的分析,不难发现,他们在转型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也为其他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过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数字产品定位不明

通过对六家上市出版企业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出版企业已经能够认识到数字出版的势在必行,也在采取措施进行数字化。但是,在数字出版过程中,对自身的数字产品大多缺乏明确的产品定位,只是沿袭传统出版内容和出版策略,或者是将现有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加工。面对数字阅读读者,缺乏对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倾向的调查分析,也就不能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另一方面,数字出版仍处于发展初期,出版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数字产品品牌,往往还是在借用传统出版业态下形成的品牌开展数字出版业务。

2.盈利模式单一

当下数字出版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传统出版企业纷纷加入数字出版的大军,但是对于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还不明晰,盈利手段相对单一。出版集团虽然凭借自身强大的内容优势,可以与技术运营商开展合作,但技术运营商处于强势地位。在合作过程中,模式单一,内容出版单位提供纸质图书内容,但并没有参与图书的数字化过程,无法掌握数字出版的核心环节,也就丧失了对内容数字化的话语权。

3.数字产品国际竞争力低

在六家上市出版企业中,北方传媒旗下的辽宁科技出版社与美国数字出版商Actrace合作,将建筑设计类图书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并通过美方电子书销售平台进行销售推广,2012年实现了200种电子图书“走出去”[5]。但是,整体数字出版行业中,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数字出版竞争还略显不足:一是,参与企业少;二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少。这种“两少”造成了我国数字产品销售市场仅仅局限于国内。但这既是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机遇,说明我国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业务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4.数字出版人才不足

人才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在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才至关重要。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而言,不仅是内容载体的变化,更是整个出版流程、出版工艺的变革。从对六家出版企业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们都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均积极与技术运营商、研究机构等开展合作,引进技术人才。但是,对于出版企业来说,数字出版人才的紧缺并非单纯的引进技术人员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出版人员转变原有的出版观念,研究了解数字阅读的具体内涵,以及数字阅读背景下读者的新的需要和心理。因此,与第三方技术运营商的合作并不能解决出版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出版企业尽快地建立专业的数字出版人才队伍。

三、传统出版企业转型的建议

事物的发展以及我们对其的认识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对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应如此。转型期,错误亦或问题总是在所难免的,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得我们能够不断深入对数字出版的认识,为传统企业如何转型找到正确的方向。针对当下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尝试性的思考:

1.打造数字品牌

在数字出版领域,不仅有传统出版企业还有从事IT事业起家的技术企业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移动运营商等。可以说,数字出版竞争已经不单单是出版企业的竞争。在如此复杂的竞争环境下,出版企业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和知名的品牌就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甚至无法生存下去。所以,要根据企业自身现有的实力以及现有出版资源,找准目标读者,确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和行业定位,做到差异化竞争,这样即使规模小的企业也能做到特色经营,逐渐发展壮大。而品牌是提高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的有力砝码,在竞争中要有品牌意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做好产品的宣传推广,获得读者的认可,培养忠实读者。

2.探索数字图书多元盈利模式

数字产品能否盈利,是衡量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当下传统出版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盈利模式单一、数字产品不能盈利的问题。想要打破这一困境,出版企业就需要探索多元的盈利模式。出版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内容不同,探索不同的盈利模式。如大众类数字图书,可以学习借鉴Amazon和盛大文学的微支付模式,一些旅游类图书可以学习国外一些旅游图书出版商的“广告+旅游”的模式。根据出版企业自身的出版特色,探索更加多元的盈利模式,是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

3.开展“培训+引进”模式的人才队伍建设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企业的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管理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出版业向数字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面对新形势,人才问题已成为影响传统出版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传统出版企业亟须培养一批掌握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网络营销、新媒体传播等专业技术知识的数字出版编辑策划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要进行产品升级、跨媒体扩张、打造大型传媒集团,必须要有高层次的科研与创新人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引进技术人才这一条路,需要对企业内部现有编辑队伍的改造,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打造新型人才队伍。即一是需要加快对现有员工进行数字出版培训,让他们改变观念、领会数字出版内涵,同时掌握数字出版技术;二是从外部引进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4.展开国际合作提高竞争力

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经历了较长的历程,现如今数字产品走出国门也将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与国外数字出版企业开展合作,利用国外企业的数字产品销售平成数字产品的输出。如北方传媒旗下的辽宁科技出版社与美国数字出版商Actrace合作,将该出版社出版的部分建筑设计类图书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通过美国电子书销售平台进行销售推广,实现数字图书“走出去”,提高自身参与国际竞争的砝码。当然,这种走出去还是一种比较初级的方式,获取的利润需要和国外平台分成,但这一种比较有效和快捷的途径,能够将内容快速打入国际市场,树立一定的知名度。

数字出版来势汹汹,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来说,是“危”与“机”并存,出版企业只有主动出击,抓住数字出版的“机会”,才能躲过它带来的“危险”。虽然对于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的认识还有待研究和深化,但必须行动起来,投身于数字化转型的有益实践中去,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确立自身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地位。如若仍然停留在对传统出版的幻想和坚守中,那必将在新一轮的出版行业洗牌中被行业和时代抛弃。

参考文献:

第5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双升级;零售业;数智化转型;产业升级;消费升级

产业、消费双升级与技术互动的内在逻辑

数智化转型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内在逻辑上取决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与技术支持三方互动的影响。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精准响应、产业供给体系变化及数字技术支持的背景,推动零售业数智化转型(见图1)。表现为需求端消费升级的内部拉力。我国社会消费体量巨大,本身就具有拉动产业、行业发展的原动力,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新一轮消费升级正在展开,新的消费场景和内容应运而生。消费升级不仅带来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的变化,而且赋能企业创新,从引导企业加大在产品、技术、品牌等方面的投入,到倒逼企业改变产品结构、服务质量,相应的推动产业升级。对零售业的影响是在全面数字化服务方面早已超越零售的范畴,正是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日益个性化的预期以及崇尚快捷、便宜、贴身化服务的要求,催发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变革,并在数字化基础上实现更高的数智化诉求。这种诉求表现在为零售业创新迭代指明了方向,由重视产品、质量和效率,到关注全流程的消费者体验,成为提升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互动、连接、体验来提高品牌粘性,创造新客群、新需求和新服务,未来企业竞争力在于数据赋能的消费者洞察和触达能力,转型的基本思路都是围绕消费者需求,再到消费者供给的过程。为了实现成本、效率和收益的最优平衡,零售业将通过场景化、实时化和互动化覆盖尽可能多的渠道和目标客户,而数智化转型将作为行业触达消费者的重要手段。在数智化背景下,零售业可以利用数据智慧化管理时时洞察消费者内在需求,依托全渠道零售优势为自身发展服务。表现为供给端产业升级的外部推力。以消费引领带来产业升级,同时产业升级作用于生产要素的改进、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也会助推消费升级。从商品供给看,产业升级表现在产品生产的能力将具有极强的柔性和智慧性,企业必须确定关键业务,并将数字技术与需求相融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新品设计,并制定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策略以及智能化渠道终端运营,进而打造真正符合消费升级的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由此演进为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共振效应”,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释放产业外部推力,促进消费升级,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从当前三次产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也可以看出(见图2),渗透率在三类产业的逐年上升,以数字技术为驱动的数字经济在新经济业态下创造更多产能。事实上,数字技术的作用在改造产业结构上正逐步形成新的数字产业,虽然在第一产业的产业增加值效应不明显,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优化方面作用明显。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在产业升级中发挥的作用表现为智慧化供应链打造,从计划到产能管理、生产控制、订单执行,支撑整个供应链实现全方位融合。数据应用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态,由数据管理进化到使数据增值,在供给端的智慧化打造筑就现代产业体系,促进零售业新需求、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数智化转型更是带来新产品开发、新品牌吸引力和新物流效率,进而带来零售业运营结构的重新布局,推动新零售业转型。表现为技术价值赋能的第三方助力。消费与产业双升级的互动效应,推动零售业模式变革,而数字化为其变革注入新能量,反过来带动消费和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在由数字化转型数智化进程中,传统零售业演变为新零售,零售业面临营销、服务、组织管理、技术支撑的全方位改造。数字技术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不仅引领消费者行为,更是放大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进而促使整个消费市场结构发生裂变。数智化带来的大链接实际上变成消费升级的直接催化剂,而消费升级同时反作用于零售业,促成需求的“质变”,进而改变产业形态,带来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从此意义上理解,数智化转型既是消费和产业双升级的结果,同时也不是被动承受,其技术创新的能量又形成对传统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方式的深刻影响,进而改变传统零售业模式。显然,在推动零售业数智化转型上,消费升级的内部拉力和产业升级的外部推力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然而也不可忽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赋能,技术架构的背后是系统开发流程以及商业模式的重构。从技术核心诉求看,由提升运营效率转向支撑产品、业务、组织和管理的创新,一套基于云计算、数据和移动端的新特性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供应商、商以及客户的数据集成,构建起全局优化的支持体系。零售数智化不再是单纯的信息化升级或增加电商渠道,而是零售企业数字技术、业务和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以数据智能创造端到端商业价值,通过全域会员运营、全域获客、全域洞察,促进企业品牌建设、产品创新以及渠道管理。由此,技术价值将会被重新定义,通过数智化赋能,打通零售业人货场新链接,以及提高内外部生态组织协同能力,最优化资源配置和创造最大化价值。

产业与消费“双升级”下零售业数智化转型的方向

顾客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持续交互成为服务常态。从价值分析,随着消费升级和数智化进程,消费者并不限于对商品本身的重视,而是更关心商品中附加的文化、情感价值;从关系分析,消费者将更加注重与品牌之间的关系,产品越能贴近消费者,越能扩大市场影响度。因此,企业应从维护消费者关系出发,积极适应消费升级的要求,借助数智化转型,重构涵盖战略、组织、业务运营的新型能力体系。以战略布局看待这种能力,需要企业对顾客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交付产品只是服务的开始,持续交互才是服务的常态,如何通过产品、体验、服务延伸场景需求,是企业增加消费粘性的关键。构建以用户运营为核心的能力体系,数智化转型就是在培养企业能力上对每个阶段的有效性需求进行追踪和优化,提高转化率,在顾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帮助企业找到产品、服务、体验与末端需求的契合点。确立转型新战略是建立这种能力体系的基本前提,而精准响应用户需求的新品开发是实施转型战略的第一步。在新消费时代,以顾客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导,对消费场景数据进行分析,零售业数智化被赋予更多企业能力,“人”的因素获得更多重视,用户数据化价值将反哺到生产、渠道、销售、运营全场景,更有利于企业抓住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形成产品与顾客持续交互、顾客全生命周期对品牌的忠诚,并且对消费和产业领域产生影响。智慧化供应链打造:人货场价值被重新定义。一个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网络与供应链形态至关重要,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供应链结构正趋向扁平化发展,基于响应速度、服务质量、成本效率的供应链重构应能为客户、行业、社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打造现代智能供应链创造了条件,更加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数智化供应链体系,能高效打通国内大循环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在更大范围内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优化成本、效率和体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样的,对零售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在销售这一环节,而表现为对整个零售业全产业链的价值重构与资源整合,从预测、采购、生产、物流、交付的全链条优化,零售业也需要打造现代智能供应链体系作为支撑。人货场价值将会被重新定义,基于强化的数据分析驱动,实现人货场价值各要素的高效组合,在智能配补货、生产采购协同、智慧物流等业务环节直接进行链接,构建灵活且具有弹性的数字化供应链网络。智慧化营销渠道打造:有效“触达”用户。通过全面、客观的数据分析,企业更容易把握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能够精准触达目标人群,而营销渠道越来越被赋能智慧化。消费升级带来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特别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渠道选择,数字化赋能营销渠道智慧化,便利各渠道贯通,逐渐形成了全渠道营销。而互联网重塑了消费链,改变消费习惯,数字化场景的广泛应用,为新消费搭建了高效的体验场景,数字体验普及,前端需更强触达力和感知力。营销数智化转型构建了一个全触点、全内容、全营销的体系,从营销渠道上不再是以现实卖货为目的的促销,而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精准获客、爆款试推和互动活跃率等功能为主导,企业将围绕着消费触点和内容而展开一系列营销活动。而线上线下融合及新社交媒体为了解消费者提供了更广泛、更丰富的数字触点,全方位采集数据,就能够精准顾客画像,有效“触达”用户,更智能化的满足消费者购物体验。智慧化组织打造:可动态响应的开放组织至关重要。数智化零售业的重要特征,强调的不仅仅是增加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环节的数字化触点,而是数据赋能于价值链各端,进行实时的智能化运营,并最终固化成企业价值增长的数字模型和数智化能力。因此,数智化转型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组织管理来保障。从消费升级看,基于突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要求,零售业的工作流程和目标设施,应能灵活应用和积极响应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零售企业部门职责范围要随之调整,核心职能将由管理向赋能转变。与传统组织变革、流程重组不同,数智化转型的组织优化在于将人的作用回归到主观性、创造性与决策性判断上,并建立组织的自我驱动和自我优化能力。而传统零售业组织功能无法匹配智能时代需要,只有依靠数智化转型将企业塑造成一个无边界的组织,才可打造无限拓展的商业模式。但在数智化转型中,如何实现组织敏捷性工作机制,企业需要建立全新型组织方式和新型生产关系,一种数智化组织将成为未来争夺的焦点。数智化组织将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获得加强,包括员工数智化素养以及组织运行方式的数智化程度,使组织更具有开放性和可动态响应性。

产业与消费“双升级”下零售业数智化转型的思路

构建产业与消费双轮驱动的动力推进机制。一是从供给端强调产业升级的驱动力,构建更加敏捷的业务运行系统;二是强调消费端的数智化,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模式,特别需要创新数字化渠道和营销方式。基于人和货的精准匹配,持续优化新的消费场景,拓展消费空间,在消费端利用数据技术的力量运营消费者,在供给端通过数据技术进行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和体验,全方位、立体化感知消费者需求,构建更加完善的数智化零售机制。基于产业升级的数智化供应链网络建设。消费升级依托的是产业供应链能力建设,实现供应链数智化,基础能力的升级改造非常重要,云化和建设是支撑数智化供应链网络建立的基础。基于云化和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其目的是强化数据功能,建立起端到端营销密切联动、集成状的供应链系统。为此,企业需要一个全局优化解决方案,首先从规划上要围绕顾客导向进行技术架构,建立技术与业务双向驱动的完全融合的数智化架构。其次以服务化、藕合、共享化方式建设零售业务的数据,使前台系统和触点更加贴合内部使用和外部顾客的需求,支持顾客、商品、营销、物流、库存、支付等运营一体化和能力聚集,构建人货场全要素运营体系。加强数智化组织建设,持续提高运营效率。当前,组织模式正在快速演进与迭代中,打造未来组织的方向就在于从管理型组织演进为赋能型组织。组织转型是从根本上解决零售业数智化转型的结构性问题,而这种转型的价值,对于原有管理和业务效率的优化与提升是显而易见的。领导者是推动数智化组织建设的主要影响力量,需要具备数据化、全渠道的思维。另外,培养新数据的技术人才刻不容缓,包括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掌握适当的数字技能,通过加强数智化组织建设,持续提高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慧,隋钰冰.产业升级视野下实体零售流量价值释放和转型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9(11)

2.季凌昊.商业生态全链路数智化转型的价值重构[J].商业经济研究,2020(16)

3.杨成延.“数智化”助力精益供应链构建与运营[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9(11)

4.张景先.流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互动机制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9(9)

第6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2-0096-03

近年来由于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出版企业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业态,努力实现跨行业、跨媒体、跨区域的合作,研发新的数字产品,占领新型业态制高点。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传统出版业的组织结构、出版流程、交易形式、出版规则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出版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图书编辑也面临着转型,如何应对新技术给传统出版产业带来的变革,是每个编辑必须思考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传统出版社已经认识到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基本完成了文本数字化、图书仓库数字化等出版工艺的数字化。但一些专业出版社和编辑对数字出版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将数字出版简单地理解为纸质出版物的电子化或网络化复制,并没有研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虽然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物销售收入正在逐年增加,甚至已经成为一些出版社销售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大多数出版社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纸质出版物。

数字出版时代,图书编辑作为市场调研者、项目策划者、内容采集者、价值判断者、形式整合者及营销推广者的地位没有变化,依然在出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在技术产品方面,特别是理念和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版与传媒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内容整合与全媒体运作成为现实。目前,很多传统编辑对此类变化关注不够,对数字技术了解甚少,对数字产品的内容表达形态、传播形式、销售业态、阅读方式还不熟悉。

总体来看,数字出版涉及面较广,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出版、传播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许多方面。因此,数字出版时代需要的编辑应是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从事传统图书出版的编辑,在技术产品方面具有三个明显的不足:不了解产品技术,不接触研发团队,不了解整体运营。这就造成现有的数字出版对与技术商、平台商和运营商合作的高度依赖,即使出版社自己做数字产品,系统也是买的,客户端也是别人的。由于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排印装、编印发流程完全不同,许多编辑在网站、无线互联、手机出版等方面的资源整合、产品加工、推广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转型:从观念和技术开始

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编辑的转型,必须要从观念上开始。目前许多编辑还缺乏积极转型的主动性,没有认真地去认识数字出版,甚至担心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会使纸质出版物受到冲击,认为数字出版对于传统编辑来说是一个威胁,由此产生了抵触情绪。因此,编辑转型必须要转变观念。

首先,要认清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广义上来说,数字出版就是数字化的出版。凡是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可分为出版工艺的数字化、出版介质的数字化和出版物流通的数字化三种。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费用低、效益高、速度快、阅读方便、互动性强等。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快速普及,并不是简单地宣告数字化的开启,而是将伴随着一个相当长的纸质与数字化共生的时期。数字出版有跨界整合的趋势,即跨媒体、跨产业、跨地域。一些数字出版专家认为,中小型出版社适宜的定位是内容提供商;大型出版企业宜定位于产品/服务提供商;出版集团可作为平台运营商,成立数字出版公司,打造自己的数字平台。目前,大多数传统出版社很难具备数字出版的各项优势,最佳的选择就是与新媒体形成内容和技术、内容提供和管道服务的良性融合。

其次,要明确未来编辑的定位。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编辑将改变单一的图书策划和文字加工的角色,成为了解出版传媒规律,能策划数字新媒体产品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编辑在未来将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新业务流程而定。组稿编辑,将成为作者的版权人;策划编辑,将成为数字产品项目策划者;文字编辑,将成为内容整合者,参与产品的设计,成为内部测试者;对于数字产品熟悉的编辑,也将成为数字出版的售后服务者以及在线或无线的营销推广者。

此外,加强对数字出版技术的了解至关重要。对于传统编辑而言,马上掌握数字出版技术显然是不现实的,具备较好的技术理解力才是最切合实际的做法。编辑要熟悉了解互联网、数字出版的相关技术,并将其与内容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内容采集、编辑、制作、加工和营销的全流程数字化,使内容和技术不再是两个孤立的部分。因此,作为流程中最靠近内容资源的编辑,无疑最需要了解和掌握数字出版的相关技术。

总之,传统编辑一定要强化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学者型、研究型编辑;同时要密切关注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努力了解新的数字出版技术,紧跟数字出版的发展步伐,将自己塑造成为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出版的复合型编辑

三、变身:从产品操作开始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内涵日益丰富。一个具有职业敏感性的编辑要能把握读者的阅读口味,尤其是熟悉和掌握数字出版物的表现方式和运营方式等。他们能够为技术开发人员提供研发需求,并正确引导作者和技术人员共同创造出好的数字阅读产品。因此,主动变身的编辑在数字出版时代也是大有作为的。

从“来料加工”到“编辑流程再造”。传统上,编辑被比作“厨师”,优秀的编辑被誉为“大厨”。这种比喻到现在也不过时,但“专职厨师”角色的编辑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数字出版时代了。过去,编辑的工作多数以直接加工和被动策划为主,主动开发新产品的意识和积极性都相对较弱,对于新型图书资源的利用也有限。如今“编辑流程再造”在整个图书策划出版流程变革中处于核心地位,会催生兼容、多元的新式编辑。由于编辑流程再造的核心是编辑策划、位置前移,以编辑为主导,这样编辑将彻底转化成图书策划的策动者、组织者、实施者,会释放出巨大的编辑生产力。

从“价值判官”到“产品推手”。“把关”是编辑的基本职责之一,这在过去,基本不存在大的争议。互联网时代,监管部门多,出版政策多,关系更加复杂,对编辑的把关能力自然要求更高。尤其是对某些题材的把握,更需要掌握政策,合理处理,因此编辑压力很大。一些编辑则是简单化处理,拿不准的书稿一退了之。这样一来,风险是没有了,但伤害的是作者的积极性,损害的是出版社的竞争力。在新的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下,编辑要提高把关的艺术性,变“刚性把关”为“柔性把关”。

从“生产者”到“共同创作者”。传统意义上作者是内容制造者,编辑是中介,负责把作者提供的内容加工成摆在书店货架上的图书。数字出版时代,作者和编辑之间的界限不再像以往那样的清晰,编辑需要更深入地参与文稿内容的生产,作者也需要更多地参与策划营销。某种意义上,只有作者和编辑密切结合才能让图书内容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展现。此外,组织作者编几本书,不是件难事,但要长期形成一个品牌或一个系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编辑要具备强烈的经营意识,让自己的产品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作者成为图书的共同创作者。

从“闭门造货”到“市场增值”。有人说,传统出版社是披着工业外衣的原始农业,大家都是“闭门造货”。而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则是综合内容筛选、编辑、推广、设计、复制、销售等全部内容的综合创意产业。现代出版业的产品创意师的角色,理所当然要由图书编辑来扮演。编辑不仅要完成编辑流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每一本书找到甚至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市场增值点”,具体就是这本书的市场占有点,即它的宣传点。

从“做嫁衣者”到“推广传播者”。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工作重心是选题,出版过程中的排版、印刷、发行等工作由专门的岗位负责实施。因此,编辑的工作相对封闭,只要专心做好选题即可。在网络出版语境下,出版业的工作流程已从传统的线性流程向非线性流程转变,编辑的岗位职责也从封闭走向开放,编辑不仅要关注选题的组织和加工过程,还要关注选题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以及市场的回馈情况。“只为他人做嫁衣”已经不适应当今形势,编辑要提炼图书精华、将平面信息演绎成多媒体信息,八方传播,将作者内化于作品的价值让更多的读者知晓,从而影响到更多人。

从“单一纸质”到“精细拆分”。传统编辑最终的产品只是单一的纸质图书,数字出版时代,更多地考虑数字出版因素、对内容资源进行整合等技能变得十分重要。数字出版时代,伴随着内容载体、阅读习惯、出版形式、传播方式等的变化,编辑在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时需要更多地考虑数字出版因素,为此,编辑加工环节应该服务于精准搜索的拆分功能,对内容资源进行精细拆分,使之颗粒化;基于不同阅读需求、阅读习惯、阅读群体、内容载体、阅读平台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编辑加工;为内容资源找到合适的呈现方式,譬如纸质出版、电子书、数据库、复合出版等。

从“文字工匠”到“全息制造”。传统编辑工作的重点是稿子的文字处理,而数字时代的编辑不仅应该跟踪最新技术和产品进展,关注互联网、移动通信、有线电视发展动态以及三网融合和电子商务发展等,还应该了解互联网运营,熟悉社交网络和微博,并能积极参与;了解主要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管道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及其动态;了解专业数据库的特点,专业读者的大规模定制化、个性化需求、数据挖掘等;了解各种技术手段在数字阅读产品中的应用,如多媒体、互动、检索、智能推送、相关或相反关联等。值得注意的是,编辑还要对当下阅读心理有清楚的认识,对浅阅读化、碎片化、社群化、多媒体化、移动阅读等有充分的了解。编辑应该保持敏感性,主动研究读者需求,以优质的内容和技术呈现形式,引领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趋势。因此,这种工作是全息式的。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应用,传统图书编辑的角色定位、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人说未来编辑应该是作家经纪人、图书生产者、多媒体和IT行业的观察者、活动策展人与营销专家。传统图书编辑应该主动实现角色转换和重新定位,自觉融入数字化出版环境,既要有坚守,也要有转型。坚守的是作为文化工作者在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中扮演着别的职业不可替代的角色;转型是为了找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契合点,利用新技术,整合出版资源,将图书编辑的核心价值以最好的形态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第7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

作为生产的关键要素,继传统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等之后,有效利用通信技术、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充分利用数字知识和信息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能提高效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社会结构再造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全面转变,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主导力量。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率先将数字经济列为创新和增长的重要议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推动人类生产方式转变的数字经济协同行动的重要性,并在中国的带动下世界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这是第一份正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数字经济政策文件,是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前后追赶”的全球竞争格局,要求全球数字经济的“双星”之一中国要增强紧迫感,从动力转型的角度出发,学习美国优势,研究制定适合的战略,抓住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经济数字化机遇窗口,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力争走在世界前列。

一、数字经济内涵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光指出,在全球范围内脱颖而出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颠覆传统金融和贸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新经济形式。以腾讯、阿里等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经济的代表性企业在全球市值很高,金融和医药等传统领域的公司则相形见绌。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较高经济形态,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词不是一个新概念。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深入,数字经济的内涵2000年以后进一步扩大①。从今天对我国发展大数据的战略认识来看,以数字信息和知识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是包容、创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式的重要代表和重要推动力。其核心特征是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数据是元素,集成和转换是驱动力。数字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未来的物联网技术。以BAT为代表的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产业组织的主要形式。数字经济战略发展中最重要的资产无疑是数据元素,以产业融合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网络空间为关键力量,推动数据元素从资源到资产和资本的增值以及分红的实现过程就是我国数字经济的核心。数字经济时代的多元治理已经成为推动现实世界发展并推动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面对当今众多的数字经济概念,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新实体经济,是新时代新经济的显著代表,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划分产业的标准。河北雄安规划到2035年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80%。作为规划未来智能社会一个重要参考的数字经济,已然在国家政策层面站稳脚跟。

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特征。基于数字产业化和工业数字化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传统产业从数字经济中吸取了越来越多的新动力,能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三大变化。首先,以制造业为例,在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相对潜力较大的制造业方面,数字化有助于提高制造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质量的变化。针对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分析,通过数字化转型,将在优化生产过程参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数字化供应链。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可以进一步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其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化可以更好地促进供需双方资源的有效对接,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快速销售。随着数字技术在轻工、纺织、建筑材料、机械等传统制造业中的运用,对服务、生产、研发的全面渗透,行业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加快,TFP将全面提升。在我国305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中,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初步统计,数字化改造使305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平均生产效率较之前提高了37.6%,305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平均能源利用率较之前提高了16.1%,305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平均运营成本较之前减少了21.2%②。第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数字化有助于加速培育新经济高质量增长动力,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促进动力转换。数字技术作为科技革命的创新成果产生了许多动态的新模型、新格式和新行业。只有当传统的因素通过数字化实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不同方式的创新,发展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时,高质量的发展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动力。当前企业层面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有效地促进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新经济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主动能。面对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加强数字经济,加快工业数字化进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长期战略部署,对于推动中国工业走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要大力发展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基础设施,构建基于网络、平台支持、软件定义、数据驱动、智能增值的新范式。未来几十年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跨越期,要加大数字经济发展以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创新和竞争力这一目标。

(一)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要提高信息技术产业、信息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基础领域的质量,建立新网络,加强战略支持。首先,加强基础技术研究,通过基础研究,推动应用技术群体的突破及尖端技术在通用芯片、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基础软件、量子通信等方面的布局,培育具有自主创新和强大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产业的研发和商用,加快网络、智能终端、电子制造设备和一些重要的产业链发展提升③。其次,建设G比特网络,全面部署IPv6,加快构建具有高速、全覆盖和智能的网络成本降低以及5G商业流程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的新一代信息网络。第三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安全三大功能系统,进一步落实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内外网络的升级改造,建立覆盖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和数据的多层次、系统化的综合安全系统。

(二)提高供应系统的质量,突出主攻方向要在共享经济和智能物流领域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型,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数字经济的发展。在服务业数字经济的发展新动力下,提升服务业准确、高效和智能化的服务能力。要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经营管理和服务数字化的智能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第8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8-0018-02

数字化浪潮正在加速席卷全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了解最新资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通信技术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几乎无处不在,人们正在进入“数字化生存”。数字时代,出版业的出版流程、营销形式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版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制作程序、技术要求等与传统图书大相径庭,这对传统的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数字出版,传统编辑应把握产业动态,了解数字出版技术、制作流程,学会熟练运用网络营销手段,实现由传统编辑到数字出版编辑的转型。

1 数字出版的含义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1]数字出版物的范围很广,包括数字报刊、电子图书、网络文学、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

数字出版涉及面较广,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出版、传播学等的综合体。数字时代的编辑对数字产品和服务的策划、开发制作、营销推广、销售服务等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应是掌握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很多传统编辑对产业关注程度不够,对数字出版技术了解甚少,对数字出版物内容的表达形态、阅读方式、传播形式、销售手段都不熟悉。 由于数字时代出版流程与纸书时代完全不同,许多编辑都要从头学起,加之数字出版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多、内容庞杂,很多编辑对此有很大的抵触、畏难情绪。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不仅是产品形态发生了变化,而是从选题策划、产品制作到营销、销售的理念和运作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版与传媒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也会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将不仅是出版社之间的竞争,网络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多媒体技术公司等都将参与到竞争中来,传统的产业壁垒将被彻底打破,整个行业将面临一场重新洗牌,能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及时地调整转型是关乎出版社生死存亡的问题。作为出版社的主体,编辑应当树立危机意识,努力学习数字出版的相关知识,投身到数字出版中来。

3.1转变观念,打开视野,把握数字出版产业动态

传统编辑的转型首先要从观念上开始。对多年从事传统出版的编辑来说,做到转变观念尤为困难,他们已经在传统出版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已经形成,往往站在传统出版的角度审视数字出版,对出版产业数字化的趋势不以为然,或者认为数字出版时代还很遥远,得过且过。这些观念是迫切需要改变的。编辑应当打开视野,在全球数字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认真思考、分析产业发展的趋势,把握数字出版动态。数字出版产业的形态丰富,一些原本只在互联网、电子游戏等领域的业态与传统出版交叉、融合,并且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于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物的内容呈现形式日益丰富。编辑应当自觉地去了解各种产业形态如互联网行业、无线增值行业等,了解国内外数字出版的情况、重要出版商的业务动向、各种数字出版形态的运营模式,熟悉各种数字出版技术的特点、重要的技术应用创新,重点技术提供商、终端制造商的业务动态等,不断加以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清晰的数字出版思路。

3.2了解数字出版技术,为项目策划和产品开发打好基础

数字出版技术不是专门为数字出版而开发的技术,而是各种适合用于数字出版的技术。数字出版必须以技术为依托,虽然产品的技术开发会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完成,但是,技术人员对产品内容缺乏了解或相应的知识背景,并且在开发中技术人员需要就产品的呈现形式、功能要求等与编辑进行密切地沟通,因此,需要编辑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来深度参与和完成。对于传统编辑而言,学习数字出版技术不是为了学会技术开发,而是要了解可以利用哪些技术实现什么样的功能,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成本、呈现效果、优缺点等,为项目策划、资源加工、产品开发和运营维护过程中的决策打下基础。数字出版涉及硬件技术、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等领域的众多技术,编辑不可能面面俱到,应首先了解一些常用技术,建立起知识基础,然后在工作中随用随学,逐步拓展和提高。常用的技术有XML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站搭建技术、检索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2]。编辑还要了解媒体加工技术,在数字出版中,涉及的内容不再仅是文字、图片,还包括音频、视频、动画等,这就要求编辑了解各种媒体的格式、转换、剪辑等及一些媒体加工软件的使用如图像处理工具、音视频处理工具等。编辑只有了解数字出版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才能在数字出版项目策划、内容采集、产品制作、营销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中掌握主动权,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3熟悉数字出版流程,适应工作内容的多元化

在选题策划方面,由于数字出版相较传统出版在表现形式上大为丰富,编辑在策划项目时,不能仅局限在单一媒体出版上,要注重对内容进行多元和深度开发,如向支持主题检索、网络传递、开放链接、互动式交流等方向发展,使内容的表现更为丰富,使读者获得崭新的体验。例如,在教材开发中,从呈现形式方面,除纸版教材外,还可考虑制作融合操作视频、过程演示动画、交互式3D模型等内容的教学软件,以及开发在线教学资源和互动交流平台等;根据对象的不同,可以考虑制作教师版和学生版;根据不同的软件应用环境,可制作PC版、IOS版、android版等。编辑在策划阶段要考虑的元素较传统出版明显增加,要根据内容特点和市场分析,明确服务对象、产品形态和盈利模式;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具体的技术需求;分析成本构成,特别是多媒体制作、技术开发和支撑平台方面的成本。

在编辑、制作方面,编辑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图片,还包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编辑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如 OCR识别、标注、校对、格式转换等,此外,还要进行软件测试、多媒体信息的同步监听等。编辑工作的内容大大增加,要求明显提高。编辑要熟悉数字出版流程,充分认识其多样性、复杂性,努力适应工作内容的多元化和高要求。

3.4学会运用网络营销手段,全面提升营销效率

以往编辑的营销职能相对较弱,这与纸媒时代图书因其相对笨重、流转较慢而造成营销链较长有关,图书营销工作主要由出版社的专职营销人员负责。在数字出版时代,出版物的营销模式发生了巨变,营销流程大为缩短,编辑越来越接近读者和服务对象,编辑在营销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由于编辑是数字出版产品的策划者,深入地参与了产品的开发制作,对产品内容、特点、作者情况等十分了解,是专职营销人员无法替代的,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因此,数字出版编辑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营销方法,如网络广告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即时通讯营销、病毒式营销、论坛营销、网络事件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电子订阅杂志营销(RSS)等。编辑应主动地研究读者的需求和消费心理、阅读习惯,根据产品和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营销手段,提升营销效率。

3.5把握相关法律法规,合法地进行数字出版

编辑应关注涉及数字出版的法律法规,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3],一方面,避免在编校工作中出现失误,避免侵权行为发生;另一方面,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作者和出版社的利益。

4结论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给出版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单媒体出版到多媒体出版,编辑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编辑除了需要在出版功能和理念上转型和变化外,还要提高职业素养,熟悉数字化技术,学会运用网络营销手段,掌握数字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抓住转型机遇,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国出版,2010(21).

第9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出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结构;教育教学;出版产业;机遇;挑战;数字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5)01-0096-0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版行业也渐渐与数字信息化进行融合。美国出版商协会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出版业整体销售额较2011年增长4.51亿美元,达到65.33亿美元,电子书销售额较2011年增长了42%,达到12.51亿美元。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也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与数字出版行业的飞速发展不相称的是相应人才的缺失,尤其是既符合出版行业职责要求、同时又掌握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甚少。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与社会培养大都是沿用传统出版行业培养人才的体系与模式,教育方式滞后,教学内容陈旧,培养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要求,这严重制约了数字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出版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征的现状分析

数字出版行业与传统出版行业不同的是,数字出版是以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出版行业技能与内容为基础,通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海量储存技术等多个IT技术的融合,构建的数字出版平台,让出版行业的信息内容网络化、数字化。所以,数字出版行业对人才能力结构、行业素质、应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一)从数字与出版行业融合需求来看

首先数字出版行业人才必须要对其两大基础学科(计算机与出版编辑)的知识要有一定基础,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应用技术与理论支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数字出版行业的人才必须对数字出版的传播技能、媒介运行、网络设计、数字应用等基本行业技能有所掌握。同时,作为一名数字出版行业的人才,其本质还是新闻人、媒体人,必须要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这种素养就是新闻出版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要求行业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熟练地掌握采、写、编、评译、校发等新闻编辑技能,追求时效性与真实性。再次,数字出版属于信息技术产业的范围,作为一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除新闻出版专业理念外,还得具备专业的数字理念、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出版产业数字化的经验与知识技能。

(二)从从业知识与能力结构来看

从业者必须学习专业的出版知识、数字技术知识、媒介经营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学科等知识。同时,必须具备执行数字化媒介运行平台的能力,使数据在多平台上进行编辑出版,从而丰富编辑出版的数字形式。徐维东、许琼英对前程无忧网的数字出版人才招聘启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数字出版企业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也就是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技术、既懂内容加工又懂市场经营的“双栖”人才。而且还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观察力、强烈的求知欲与责任心以及创新精神,这都是一个数字出版人才应该具备的从业素质。由于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众多,从业者还应具备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精神,并有较强的团体协作能力。

二、数字出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数据进行统计,我国2013年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招生单位有100左右,其中设立数字出版硕士学位点的院校约70所。当前大多数高校将新媒体传播、网络传播作为其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和图书馆学等专业的方向之一。只有少数院校确定了数字出版方向。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再加之处于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高校数字出版人才教育大都停留在对于培养传统出版媒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上,使得从高校走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已经变化的行业现实,浪费人才与资源。

(一)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落伍

从国内还是从世界上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来看,传统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落伍。很多高校虽意识到了数字出版时代的变化,并且尝试进行转变,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但是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无法切实有效地为学生整体规划学习与课程体系,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行业要求,培养模式与行业需要错位,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分离。

(二)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对于数字出版这样的新兴产业有关知识与技能的认知与学习,要有一批精于此道的老师在实践与理论上孜孜不倦地指导。但就目前我国高校数字出版教育建设现状来看,熟练掌握数字与计算机技术,并且跨学科精通出版业务的教师不多,且在数字出版机构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更少,而且出版编辑专业的教师对于数字技术精通的不多,无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只能死记硬背,缺少实践性指导与讲解。在师资匮乏的难题下,高校中甚至一些本来教授中文、汉语言的人文学科的老师“迎难而上”,去教授相关课程,其专业性也可想而知。

(三)课程内容陈旧与设置的不合理

在国内,有关数字出版的课程与学科设置可借鉴的经验还是比较少的。这就造成了很多院校开设有数字出版的课程,内容却是老套的、僵硬的,甚至是资料堆砌起来的,在学科以及课程设置中,以新闻为主,辅之以文学、出版、甚至历史的学习,在高校中屡见不鲜。受其影响,数字出版的课程模式设置也趋于僵化,没有创新型,仅有的数字出版的课程大都也是在老师死板地教授、学生僵硬地抄写听讲下进行的。这种填鸭式的灌输理论知识,使之在僵硬的知识灌输中泯灭了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全国目前只有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院校明确确定了数字出版方向,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日趋完善,值得借鉴。

(四)数字出版机构的接纳力不强

目前,由于高校数字出版教育正处于转型和改革阶段,形成规模的输送数字出版人才还是不现实的,所以目前在数字出版行业最多的还是传统出版型人才,或者是IT等行业跨界人才。而且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平台运作技术是属于实践性强、专业性强和针对性强的技术种类,所以一般的数字出版机构,或者是传统媒介中的数字出版部门最多的工作人员还是技术类的,而对高校培养出来的传统型出版人才一般都是敬而远之。这是由于:传统型出版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在校没有接受过数字出版的理论和技能教育,所以先天不足;目前传统出版机构正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平台正在建构期,需要专业的技术型和经验型人才,高校初出茅庐的学生缺乏这种技术和经验;由于数字出版是新兴行业,其内部也是处在一个摸索前进的状态,没有过多的资源去对已经成型的传统或数字出版人才就重塑和教育,而刚刚走出高校的学生需要一个实践和学习的平台。所以这就造成,在数字出版行业中,对以前的传统出版体系下培养的人才接纳力不足,缺乏教育培养耐性,导致毕业生所学非所用,人才流失、浪费。

三、数字出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对策

大数据时代,怎样培养数字出版的应用型人才,这需要高校与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对于两者而言,培养理念与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体系必须重建,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也必须合理化,师资力量的培养也必不可少。与此同时数字出版机构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也需要更加合理化,社会选择和社会培养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国内外成功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

(一)转变高校培养理念

现有传统媒介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出版行业学科的细化。梁春芳教授指出,高校的出版教育应当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树立大编辑、大文化、大媒体的教育理念。面向数字出版产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基本素养、具备数字媒体编辑出版传播技能,了解数字媒体产业运作规律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高校的发展应该走在学科与产业前沿,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顺应社会的形势。

(二)构建多元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于适应数字出版产业形势是势在必行的。首先,对于整个出版编辑学科来说,高校应当为学生设立不同的研究与学习方向,让学科更为细化,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绝对不能盲目地设定方向,或者强制为学生开课,尤其是在学科建设不完善时。其次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数字化平台中,出版行业归根到底的任务还是对内容的编辑和出版物发行,所以实践技能的教授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一定的经验积累对于学生来说,走上社会以后是很有利的。

借鉴德国的校企办学、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的双元制培养模式。主要是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以“为未来工作而学习”为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开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这是实现学校与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的一种方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紧密相连,以学代工。高校依托自身强大的教育优势,拥有深厚的知识与理论底蕴,在此基础上推动校企联合,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积累了深厚的实践与工作经验,无需数字出版机构耗费不必要的资源进行培养,达到毕业即能上岗。

在培养模式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编辑出版为核心内容,综合多学科进行人才培养,不单单局限在单一出版学科内。以武汉大学为例,其数字出版专业以出版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理论为三大基础学科,在此基础上开设相关数字出版课程。为体现出版理论和数字技术的结合。武汉大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类课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传统出版理论,如出版学基础、编辑理论等;二是数字技术和信息管理,如计算机基础、软件工程、信息组织检索等。模块类课程主要面向新型数字出版业务,如电子书、数字期刊、网络游戏、数字动漫等。

(三)转变课程设置方式,加强高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高校在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为学生设置基础与专业课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和社会需求进行设置。在校企联合的双元制基础上,基础理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应同时交叉进行,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划分专业,实行多元化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编辑内容为核心,经营管理、传播为主导,在统一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同时,在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培养教育下,设置人文素养类、出版传播类、职业道德及法律法规类等公共基础课。不同培养方向应围绕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数字出版内容集群主要开设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数字信息内容的策划组织与搜集整合、信息内容创意表达等生产类课程;数字出版技术集群主要开设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开发与应用、多媒体设计与处理以及和数字出版相关的其他技术课程;数字出版经营管理集群,主要开设媒介经营管理、媒介经济学、市场调研分析技术、整合营销、电子商务、公共关系课程。避免设置课程的重复,根据企业、学校、学生个人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选择。

在高校师资方面,基于双元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的技术教育由社会实践教师与高校教师同时来负责。来自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以自己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深厚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为学生讲解数字出版业务;理论部分,由在校老师进行讲解,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学生学习的同时,老师必须“走出去”,去一线产业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让实践来印证理论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革,最后达到反哺学校的目的。

辽宁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利用已有的师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由来自出版一线的教师带队,在编辑出版专业开设数字出版相关课程,成立了出版专业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该校还将出版业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产业人员请到学校进行授课、开展讲座、担任兼职教师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结语

在可见的将来,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必将是十分迅猛和繁盛的。作为行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必不可缺。高校与社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积极应对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探索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模式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巨大任务。在实践中顺应趋势,继续完善数字出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市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数字出版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东霞.近年高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

[2]何迪.探讨出版人才职业化及培养机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

[3]吴鹏,程放.数字出版转型期高校出版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出版教育,2014,(2).

[4]余燕.数字出版理念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J].观点,2013,(12).

[5]许远.数字出版转型期出版人才能力结构的新变化[J].科技与出版,2013,(3).

[6]王东霞,赵龙祥.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开放性的三个层次[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7]陈丹,周红.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启示[J].出版研究与教育,2010,(12).

[8]郝振省,等.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 on digital publishing indeustry in Ching:2012―2013[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9]王军.数字出版教育的策略选择[J].出版与印刷,2009,(4).

[10]宋艳丽.数字时代地方院校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出版科学,2012,(6).

[11]梁春芳.转型期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出版,2011,(3).

[12]陈丹,张志林.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探索[J].出版研究与教育,2010,(8).

[13]徐维东,许琼英.上海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刍论[J].科技与出版,2011,(12).

[14]张照富.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学的变革之道[J].中国报业,2014,(4).

[15]甄增荣.数字技术环境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