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学生家庭教育道德社会化分析

中学生家庭教育道德社会化分析

摘要: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优势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受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使得许多家庭道德教育步入“重智轻德”“重基础轻高度”“重言传轻身教”的误区,文章从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影响的优势分析,现存问题的剖析及对策思考等层面略作探讨,以唤起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及家长对子女道德教育的重视,促进中学生道德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学生;道德社会化

一、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在社会学视域下,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客体的交互活动中不断接受所在社会的规范与要求,促使个体在意识与行为、角色、身份等方面朝着符合社会标准的方向发展并得以完善的过程。有学者从社会化过程发生领域的角度,将社会化内容分为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再社会化。[1]110人的道德主要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这三个方面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2]道德社会化是指道德主体在后天的社会教化中通过学习,掌握所属社会基本的道德价值规范,形成道德意识,道德意识又将指导个体的道德行为,使之在身体力行的道德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能力,进一步内化为道德信念,从而形成理想的道德品格的过程。丰富的道德活动体验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不断加深、修正与完善自身的道德意识,更好地指导道德行为。个体就是在这样交互影响、持续反复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最终获得理想的道德人格的。中学生是指年龄处于11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3]54中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是个体在中学阶段通过学习知识,掌握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形成道德意识并主动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锻造自己崇高的修养品德和道德人格,并不断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的一个循环过程。

(二)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特征

1.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处于时代变迁背景下的人们所承受的社会转型期多元化价值观所带来的冲击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强烈。中学时期正是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中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体系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样的时代性。他们的身上保留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社会主流的思想道德观念与生活方式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4]同时,他们又是思想活跃、标新立异、紧随时代潮流的群体,更趋向于多元价值观的选择。总体看,大多数中学生勤奋上进,目标明确,人生价值观多元而又积极,但也呈现出道德理想感情化、世俗化的消极倾向。[5]

2.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矛盾性

中学生在价值观选择过程中呈现的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后容易出现犹豫和冲突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他们意气风发,有着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力量的崇高理想,但在人生规划中他们又更加关注自己的个人现实利益,将未来社会地位高低、金钱收入作为学习目的;他们有着较高的热情关注国家政治事务,但是在选择是否投身国家建设的实践中却表现出犹豫和勇气不足;他们会有同情弱势的思想认识,会为社会不公而愤愤不平,但是往往不会伸出实际的援助之手;同时,由于中学生生活经历较简单,没有经受过太多挫折、艰辛与困难的洗礼,往往表现出骄傲而敏感的姿态,心理承受力较差,对人对事的包容度也不够。

二、家庭教育对促进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发展的优势所在

家庭作为促进个体发展的初级群体,对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发展有着最基础、最深刻的教育影响,当然,也有着社会与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家庭道德教育具有早期性和持续性优势

个体自出生起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便是家庭,父母抱着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不但对其生命给予细心呵护,更是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便开始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着启蒙教育。另外,个体所在家庭的种族、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其他成员的素养、交往活动等等都无不例外地对其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A.拉琴斯提出的首因效应理论,家庭教育作为个体最早接受的教育,其成败对今后的社会与学校教育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是个体道德教育的“摇篮”。同时,在家庭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生活环境和教育者的相对稳定性保证了个体道德社会化教育的连续性,因此,家庭又是促进个体道德人格发展的“终生阵地”,对中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影响是基本而且长远的。

(二)家庭道德教育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优势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双重变化的时期,他们张扬个性,同时又极度渴望得到教师、同学、家长与社会的关注与认可。但是,由于学校教育自身的局限性,教师在同时管教几十个学生的道德思想时难免会出现教育的疏漏或顾此失彼的现象。而在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个性特征、思想变化、优缺点的真实状况有着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了解。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根据子女的个性特点和行为表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

(三)家庭道德教育具有亲情优势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联结而成的亲密组织,父母与子女之间这种天然的亲情关系无可替代,并且不可分离。父母对子女无私奉献的爱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将有助于子女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在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这种“情”的教育往往比“理”的灌输更能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四)家庭道德教育具有生活化优势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丰富的“教科书”,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个体自出生起便开始受到家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无意识的教育包括家庭宗教信仰、文化氛围、经济水平等等,也包括父母在生动活泼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价值观、修养德性、行为模式、生活习惯等渗透到子女身上。这种“不教而教”的教育影响将产生“润物于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影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

“重智轻德”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追求的境界等都影响着对子女成才标准的选择。一些家长受当下教育体制和功利化思想的影响,认为中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升入更高学府获得更高文凭,为未来取得高薪职业和社会地位作准备是关系子女一生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事情。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花费大量钱财和精力为子女“择名校”、报各种辅导班、请家教,但是却对子女的道德发展不以为然,认为智育的发展比起道德品性的养成更为重要。

(二)教育内容

“重基础轻高度”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意识到教会子女做人,培养其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但是,受家长自身文化素养、个性品质、精神境界高低等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内容多以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基础性教育为主,对培养孩子责任心、团结协作、创新开拓和独立自主等品质的追求略显微弱。更少有对其子女进行尊重一切生命、关心他人和社会、保护环境、热爱自然、为集体利益牺牲自我利益、为人民服务等等更高一层的家庭道德教育追求者。

(三)教育方式

“重言传轻身教”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其生理的变化也促使他们的心理发生着激烈的变化。他们敏感而骄傲,既渴望融入群体,得到教师、同学,甚至家长的认可和关注,又追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他们往往意气风发、理想远大,但却不切实际;他们是幼稚而又成熟、依赖而又独立的矛盾体。但是,由于家长自身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方面的不足,容易忽略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一味进行说教,机械地灌输成长的要求,反而适得其反,引起子女的反感和叛逆。同时,有些家长往往将子女置于教育的对立面,而忘记自己本身也是影响子女道德教育的一面“镜子”,重言传轻身教,因此导致事倍功半,取得的教育效果甚微。

四、提高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影响力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促进家庭教育效能的实现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确保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评价标准选择的科学性的先导条件。要促进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发展,关键在于转变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并帮助其树立正确、全面的成才观。家长应加强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并同时在道德修养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家长应尊重个体成长规律,从子女的角度出发,根据其个性特点和成长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科学、灵活创新、活泼生动的教育方式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纠正其可能出现的成长偏差。中学生是敏感脆弱而又矛盾的发展性群体,家长在对其进行道德教育时应更加耐心、包容,本着客观与科学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讲究教育的艺术。

(二)加强学校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家长教育能力的提高

学校作为一个专门提供教育的组织机构,拥有受过专业训练和具备专业职业道德、掌握专业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的教育者。同时,在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对其所实施的教育影响是有组织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而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生动的“教学课堂”,也是一个集聚信息、人力等的资源库。因此,我们要重视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的紧密联系,例如,加强学校对家长科学教养的综合指导并促成“家校”有效沟通的机制保障;借助社会的力量实施家庭教育指导计划,开设诸如像中国台湾地区的“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类似的指导培训机构,或者如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办的“家政课”“家长讲座”和“父母作为老师(PAT)计划”等等的教育活动。在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只有加强学校、社会与家庭的紧密联系、强强联合才能使三者形成“教育合力”,有效促进中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弓丽娜.试论道德社会化[J].黑河学刊,2010,(7):151-152.

[3]邵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发展特点的实证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2,(1):6-10.

[5]顾曙明.中学生思想道德时代性教育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9):7-8.

作者:张娟妮 李赐平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