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培训课堂范文

中学培训课堂全文(5篇)

中学培训课堂

第1篇:中学培训课堂范文

一、语言艺术的基本内涵

语言艺术从学科的角度来讲,是语言学与艺术学的完美结合,它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干部培训课堂教学相对于普通学校教学来讲,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把这些枯燥的内容传递给学员,新鲜有趣的导入、天衣无缝的衔接、动静交错的起伏、抑扬顿挫的节奏等语言艺术的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艺术从语体来讲,可分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按照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又可划分为诙谐幽默型、慷慨激昂型、形象生动型、逻辑严密型、平实质朴型等,在这些语言艺术应用的过程中,到底影响其应用表现力的因素有哪些,哪种语言艺术在干部课堂教学中最受欢迎,所取的授课效果最好,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判定,从而决定授课教师所采用的语言艺术形式,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语言艺术运用的现状分析

为准确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培训学员对学院授课师资语言艺术运用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坚持全面与典型相结合的原则,将参训学员分为县处级干部、乡科级干部、村社区干部三个层次,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并随机从县处级干部中抽取淮北市培训班、乡科级干部中抽取青海省组培训班、村社区干部中抽取句容培训班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

(一)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在淮北市县处级干部班、青海省组乡科级干部班和句容市村社区干部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75份,回收66份,回收率88%,清除无效问卷1份,剩余6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6.7%。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干部年龄状况此次参与调查65人,女性17人,男性48人,男性比例占绝对优势,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5~45岁31人占48%,46~55岁28人占44%,35岁及以下以及56岁以上6人,两者合计占比不足10%,总体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状态上,无论是从性别分布还是年龄分布,同我国目前的干部教育成长规律大体是一致的。

2.干部层次分布状况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参与问卷的学员中,县处级干部20人占31%,乡科级干部21人占32%,村社区干部19人占29%,其他5人占8%,参训学员层次所占比例大体和学院今年参与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符合。

3.干部学历基本情况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31人,占比47%,大专27人,占比42%,研究生、高中及以下7人,合计占比11%,学历与职务基本上呈正比例分布,具有本科学历的参训干部成为主流。

(三)调查结果基本情况分析

在设计调查问卷结果时,共涉及6个选项,根据实际回收状况,为便于分析统计,就六个问题归纳为三大类别:一是语言艺术的运用对学员的学习效果有没有影响,二是参训学员倾向的语言艺术风格有哪些,三是影响语言艺术风格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当前学院授课师资在课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具体问卷的数据分析如下: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无论是县处级干部、乡科级干部还是村社区干部都认为语言艺术的运用对于自身学习效果的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受问卷调查的65名学员中,认为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为41人,有点影响的为22人,没有影响或感觉不出来的仅有2人,认为有影响的比例占到受访人数的96.9%,充分表明授课语言艺术的运用对学员的学习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对喜欢的语言艺术风格类型的选择上,诙谐幽默型、形象生动型和慷慨激昂型选择人次排在前三名。在对我院授课师资语言艺术应用的总体评价方面,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员认为总体运用效果很好,接受调查的65名学员中37名认为好,占比为56.9%,21人认为整体效果很好,占比为32.3%,但是有7名学员认为一般,占受调研学员比例的10.8%。在语言艺术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反应比较突出与集中就是普通话不够标准和存在语句的重复问题,对于影响语言艺术运用表现力的因素方面,大多数学员倾向于表情的丰富与否、语速的快慢节奏及与调度松弛控制,而表情排在影响语言艺术运用的第一位,表明在干部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的适时运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语言艺术提高的相关建议

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经过对问卷调研结果和部分学员访谈分析表明,大部分学员倾向于诙谐幽默型、形象生动型与慷慨激昂型的语言艺术风格,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同时这也应是未来我院授课师资语言风格的一个努力方向,并力求克服学员在调查问卷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下面就上述相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措施。

(一)保证授课语音清晰准确

普通话标准是授课语言艺术运用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是,源于长期的语言习惯或地域因素造成的普通话不标准,成为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反映比较多的问题之一,而且这种长期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授课教师,要扬长避短,虽然普通话做不到很标准,但要清晰自然,让学员听清楚你在说什么,能听懂你的表达。

(二)控制教学语言轻重张弛

控制授课教师讲课语言的轻重张弛主要应考虑讲课内容和受训学员实际。具体而言,讲解内容中的重点或者抽象化的理论内容时,应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如果是浅显易懂或本身节奏明快的内容,应加快语速,放轻音量。表现急切、震怒、兴奋、激昂、壮烈等基调的内容,可用快节奏的语言;表现宁静、优美、沉郁、悲哀、沉思等基调的内容,可用慢节奏的语言。这样快慢交替,急缓相间,能渲染出与培训课程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气氛,使受训学员产生情绪、情感上的摹仿,在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见舒缓,学员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大大增强接受的效果。

(三)培养教学语言幽默生动

作为高级思维形态的幽默感语言,要提高,必须具有觉察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能力,同时又要以丰富的想象力对各种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从差异中指出共同点和因果关系,这样才能不断在生活和教学中创设幽默情景,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水平。社会交往的扩大是培养幽默语言的保障。成功的幽默语言艺术,不仅需要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而且还要求教师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细心体察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比常人有更多开拓视野的机会,可以通过参观学习,外出考察、参加会议等多种途径,扩大社会交往范围,这是教师汲取优秀幽默素材的资源宝库和提高幽默语言艺术的重要保障。

(四)适时恰当运用态势语言

第2篇:中学培训课堂范文

世界范围的英语教师培训模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理念陈旧,以培训者为中心,以培训者的主观认识设置培训内容,实施过程粗糙,与受训者的需求脱节,也不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培训方式简单、机械、落后。培训缺乏后续跟进指导和评核机制。培训往往是一次性的行为。由于中学教学长期受到唯应试教育的影响,能够参加培训的只是教师中的一小部分人,培训结束后他们回到原工作单位,往往又被落后和陈旧僵化的教育教学思想所同化,致使培训不能够产生持久连续性和辐射性,因而培训耗时、费力、低效。传统的英语教师培训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将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讲授,时间有长有短。讲授的内容多以英语学科专业的知识为主,专业教师讲、学员听。专业教师处于控制与主导地位,学员只是作为“被培训者”,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学员的这一地位决定了他们只是知识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而学员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提高了多少,在以后的实践中如何应用却无人问津。这种内容固定、方法单一、不做任何评价和检查的培训方法在现在的教师培训中仍然存在。所幸的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教育部和财政部联手加大了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关于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研究与实践得到了空前发展。在一贯的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其他一些方式,甚至出现了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跨国英语教师培训和走出国门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TESOL和BC等国际教师培训机构以及面向中学英语教师的其他国际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每年为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师提供了多种培训,有英语听说培训、读写培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培训,甚至还有针对中学教师的学历教育项目等。这些措施都助推了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新理念的培训模式的生成和发展。

二、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新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

新理念下的英语教师培训模式有很多种,但无一不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培训模式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态势。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主要是技术理性模式,即关注知识内容、强调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模式;反思模式,即关注基于教师经验和主动思考的培训模式;认知学徒模式,即关注年轻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带领的,旨在提高教师的主动思维能力的培训模式。这些模式都对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培训模式的变革体现在培训系统的各方面。在培训理念、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课程设置到培训形式、培训考核与评价、后期跟进指导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理念由以培训者为中心到以受训者为中心再到培训者与受训者双中心,规模由大而全的一统化到主题深入化,由中国人培训中国英语教师到聘外国培训师再到中外专家同台进行中国英语教师的培训。培训者由业余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培训机构由原来的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教育学院发展到多家机构、多种层次;培训内容由关注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到英语教学理论培养,再到教师发展和自我强化;培训课程设置由学科单一化向跨学科化,由课程混编到模块化;培训形式由集中面训到基于网络的教师远程培训、校本培训与脱岗培训相结合,建立了广泛的、多重的受训教师学习共同体,许多中学教师培训项目搭建了中外教师的培训师团队,与受训中学教师组建起跨文化学习社区。培训者不再搞“一言堂”,而是更加注重基于受训教师经验的互动引领与答疑,开设了多种围绕某个具体研修课题的工作坊,等等。正是这些方方面面的细节变革,才有效拓展了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空间,也使得培训的时间更加灵动起来。以下是2005年以来备受关注的一些主要的教师培训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对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启示。

(一)“问题—合作反思”教师培训模式

此模式是以教师行动研究为理论框架,以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为直接诱因,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成人学习特点而设计和实施的。其基本的操作步骤见下图:组建问题包主要是指收集教师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难点和热点等。分类整理收集资料是指:首先要从中筛选出有价值和能反映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并且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其次,根据内容进行分类。第三是指导教师与学员一起收集资料,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最后分组讨论。合作反思、探究、叙述评鉴、形成课题是指各组内学员充分发挥纵向思维作用,互动讨论,并总结研究结果。最后要求学员以合作反思中的问题为研究课题,这是对合作反思的升华。行动验证和实践再创是指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诊断、评价、发现问题,改革与新课程理念不吻合的行为,锐意创新,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01实验稿)》编写的多版本中学英语教材,多倡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由此衍生了关于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类似方法,即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鼓励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式的探究活动。例如,2012年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秦皇岛市教育局和保定市教育局联合实施的两市高中英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项目,开始即让受训教师写出自己教学的经验和困惑(组建问题包),并设置了“传播经验、解决困惑”的研修主题任务,之后对经验和困惑加以分类整理,同时辅以个别访谈,确立了研修的具体任务(分类整理、收集资料),建立了跨市、跨性别的研修团队。通过教学主题研讨、团队自主交流和课堂质疑互评等活动(合作反思、合作探究),提升了骨干教师的问题叙述与教学评鉴能力。在专家启发、自主反思和合作研讨中,教师聚焦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生成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并写出了预设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些教师在培训结束后把研修所得运用到自己的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了本人、本校乃至本地市的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水平(行动验证、实践再创)。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又形成了新的问题包,从而可以开展新一轮的任务驱动式的教师培训或研修。这种主题明确、任务驱动式的培训,适合高级研修型的培训,以50~60人编班,但是需要后期跟踪。跟踪考核实践再创的成果和效果,需要做大量后期质性数据收集和整理与分析。

(二)“学、研、实践”一体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体化”模式并不是按平面顺序进行的六个独立阶段,而是立体交叉、循环的过程,引导教师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在思考的基础上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理论素养与能力。与此同时,在每个过程的实施中突出成人学习者的自导性,在注重遵循理论流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员和具体情况构建各种各样的实践流程框架。“一体化”培训模式的六个主要学习方式为:专家理论引导式、案例教学式、交流合作式、基地跟班研修式、校本自修式、课题研究式。此模式的优点是设计科学;缺点是实施烦琐,考评难以全面、合理,远程学习阶段作业失真现象严重,质量不够高。

(三)以教材为依托的培训模式

此模式以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立足点,以增强时效性和针对性为前提,以培训教材为依托,培训内容的开发以问题—专题—课程为线索,培训对象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培训形式采用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管理和评价主要针对培训过程性资料和培训效果的验收,从而形成导、研、议、评、学的培训模式。导是指导分析问题,通过中考的引领,充分发挥中考的良好导向作用,有利于让教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主动寻求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研是指开发专题,通过骨干教师集中培训的方式推进。议是指形成课程,通过校本研修深入落实,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专题讨论,大家充分发表观点,依次发挥同伴互助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评指关注评价,通过大赛验收。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才能得以实现。各种教学大赛激发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热情,引发教师群体对各种课例的关注和反思。学是指关注学法。目前多数中学英语教师的教研活动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四)体验式学习理论下的培训模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构建出了体验式培训模式—体验式学习圈,并正式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从体验开始的,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种培训组织方式能很好地帮助受试者把自己的亲身感受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形成抽象思维,并联系日常工作生活,指导实践。这种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用得还不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尝试应用。

(五)课堂情境培训模式

“课堂情景式”教师培训模式是以行动研究理论为依据,以创设新课程课堂教学情景为突破口,以解决教师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平台,以最终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培训模式。它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教师说课、合作反思、讨论、同行与专家评课、实践再创等形式来展示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呈现规律与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技术和艺术。它主要通过调动、改变教师已有经验,实现对在职教师从观念转变到教学行为习惯改革的一系列培训。目前多数中学英语教师的校本课例研修就是采用的这种“一课三上”的模式,很有针对性,立竿见影。

(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网络、指向未来的教师综合培训模式,它是在实际问题的驱动下,让教师体验教育真谛;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思考教与学的关系;在Intel-net的平台上,共享人类教育未来的培训模式。这种新模式由两个模块组成。其中“培训目标定位”是为了给教师自荐与教研员推荐提供依据。在“学术沙龙式”的活动中,参培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成为培训的主体;而“课题研究”则是将参培对象的实践提高到一定的理论上来认识。“整体综合评价”是一种多元评价,由培训教师、学员自身和学员相互间来进行的评价,让参评者学会从多种角度、多元价值观来进行评价。它既是对培训活动的总结,又是下一轮培训活动改善的方向。目前这种培训模式因受到网络设备和技术条件的制约,采用的地区和人群有限,但应是未来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

三、结语

第3篇:中学培训课堂范文

一、树立“过程为本”教育理念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学生的立体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事实上是一种结果导向,更多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则强调的是过程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一方面,由于翻转课堂通过信息化渠道将“学”置换到“教”之前,因而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完成知识的接受工作,就需要学生能够积极提取有用的知识信息,并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内化过程,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如何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他人的质疑和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些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因而,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的建构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树立“过程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二、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居于被动接受地位,多表现为“我说你听”“我讲你写”的方式,属于一种单向灌输型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忽视,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翻转课堂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也由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建构者,其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因而,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建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角色的转换,由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领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组织和指导,比如组织学生对特定内容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如何去获取相关信息,建构起“师生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强化教育者的技术整合能力

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的有力杠杆,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直接影响着翻转课堂的实际效果。在翻转课堂的建构过程中,无论是微视频的制作还是在线作业的整理都依赖老师的技术整合能力,强化教育者的技术整合能力,提升教育者的技术水平是建构翻转课堂的关键所在。因而,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建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培训和锻炼,其方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学习,使教师掌握学习运用软件和各种媒体工具;另一方面通过讲课竞赛的方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应的教育主管单位要担负起组织工作和责任,通过设定特定主题来监督翻转课堂的建构落实情况,使教师在竞争之中求发展,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化水平。

四、建构信息化资源的共享机制

第4篇:中学培训课堂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向

1相关概念界定

1.1互联网+教育

2015年3月,“互联网+”行动计划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所谓“互联网+”战略就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和各行各业有机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但实际效果绝对不是简单的相加。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呼之欲出,但“互联网+教育”的“+”不仅仅是局限于技术层面上的“+”,更多地是模式、思维、理念的突破。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事业,其中以各种技术驱动拓宽发展方式,线下教学创新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1.2教师专业发展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赋予了教师专业发展新内涵,更多地侧重于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们在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创新为出发点,使自身在各方面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在这一时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理性和教育的人文属性之间的矛盾促使信息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素养包括教师要具备能够对大数据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提炼、筛选、研究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整合和评估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去进行教育活动和知识传播的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多元文化充斥着网络,其呈现形态的多样化也带给人们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基于此,教师的主体意识的建构就成为了“互联网+教育”时代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内容。

2“互联网+”时代对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2.1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挑战

2.1.1培训方法形式化

教师参加培训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每个教师都是独特的个体,其教育背景、专业方向、教育理念、个人规划、职业发展目标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种个性化需求发展。从意识上来讲,教师的发展应该是其自主性要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要满足教师的个性需求,解决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目前,我国中学政治教师的培训途径主要由学校或者上级教育部门集中组织,要求教师参加指定内容的培训学习,教师培训模式呈现形式化的趋势,大多以理论学习为主,教师只是专家意见的聆听者、接受者,而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同时,这也忽视了不同类型、不同水平、不同教学经验的中学政治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培训内容的设置、形式的选择上也缺乏必要的区分,体现不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不同职称教师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这种形式化的培训模式下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无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专业发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2.1.2数据信息多样化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在给教师们带来海量知识、信息和资源的同时,也会让不少教师产生困惑。首先,如何对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信息进行分辨、筛选、取舍和怎样利用好众多的网络平台、网络信息和网络资源,这对在传统学习环境下成长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不足的中学教师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次,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中,信息的真假、优劣仍然有待考证,若是教师缺乏溯本逐源的精神,处理方法欠妥,则很容易导致以讹传讹的现象。最后,在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修养不够、素养欠缺等原因也易导致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感到迷茫甚至是无所适从。

2.1.3教师角色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知识权威的代表,教师的职责就是把课本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授-受”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今天互联网时代,随着学生学习范围的不断扩大,教师的功能和角色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唯一代表,许多说教也变得苍白无力,在“互联网+教育”形势下,中学教师如何在这多元的环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2.1.4教学模式趋同化

从现在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上来看,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遵循着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所组成的“五段教学法”模式,普遍呈现趋同化的形式。这种方式虽然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课堂组织效率和测评考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和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趋同化的教学模式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创新性,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提升的障碍。

2.2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时代应对

2.2.1突破传统教学理念重塑自身角色定位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移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数据信息不断被挖掘和利用的时代。与传统的信息媒介相比,互联网信息传播更高效、更快捷,这些丰富的信息和资源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得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地位已经被打破。“互联网+”时代要求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努力革新知识。同时,中学教师也要重塑自身角色定位,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要成为教学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解惑者、引领者。只有教师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地跟随时代的脚步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2.2.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信息技术教学

目前,翻转课堂、慕课、微课、混合式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成为新时期下教育领域的潮流,这些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和知识信息,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中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借鉴这些教学方式,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师的“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和新技术的支持推动教学理念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也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颠覆传统单一、低效的面面课堂教学模式,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地接入。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与学密不可分,因此,“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师要走在时代的前沿,适应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断创新,设计并应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这样不能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也能提高其业务能力。

2.2.3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建立合作共享体制

现在出现了很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诸如论坛交流模式、主题研修模式、网上自学与辅导相结合模式、网络研修与校本研究想结合模式等等,这类模式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使相关学科中学教师结成学习小组来集体学习,通过定期在相关网络平台上布置学习任务,组内成员相互鼓励和监督下,进行自主学习,以最终形成教师个人学习成果,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同时,合作学习也是现代中学教师专业的发展的重要途径。虚拟教研、移动社区、网络博客等方式的涌现,实现了教师与学科专家、名师的零距离接触,也最大程度的促进了资源合作共享体制的建立。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分析、调整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自学能力,丰富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推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2.2.4培养信息析滤能力适应网络时代要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学环境的变化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了“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在信息大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更好地生存、学习和工作,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搜索、分析、析滤与评价的能力,有效地使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合适的教育环境中帮助学生。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传播过程中的个人和国家层面的桥梁和纽带,在引导、培养信息社会中的劳动者、学习者和变革者,在构建知识社会方面发挥这着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信息素养,注重自身信息素养能力和析滤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

3结语

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作为“互联网+教育”时代下中学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式讨论学习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互联网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卓越的中学教师更要透过表面的浮华,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特殊性”,把握机遇,开拓创新,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和资源学习、交流和研究。同时,教师也要多思考,将创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成为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党韶丽,宁静慧.“互联网+”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

[2]胡乐乐.论“互联网+”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5(12).

第5篇:中学培训课堂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课程;素质教育;解决措施

一、现状分析

第一,由于目前我国部分农村镇经济条件较为落后,部分中学化学教师无法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物品等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只能从课本中学习化学知识内容,而无法充分理解这些化学反应及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影响;第二,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并未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采用“是不是”“对不对”的方式进行提问,只能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并未达到使学生活学活用的效果;第三,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学院校中购进了多媒体设备,但由于化学教师自身科技水平有限,无法灵活运用其进行教学,导致大部分多媒体设备形同虚设,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分析原因

通过对我国农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后,笔者总结出以下原因:第一,受传统教育模式及思想的桎梏,我国农村中学虽充分了解我国新课改目标及教学理念,但迟迟不能全面贯彻,无法改变目前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导致其教学模式出现杂糅模式,既无法摆脱传统教学,同时也无法充分发挥新课改的作用,导致化学教师无法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第二,我国农村中学教师多数为教学年龄较长的老教师,其专业水平一直停留在上一阶段中,由于院校自身意识不够,并未对化学教师进行相关教学方法及理念的培训与指导,导致教师无法充分、合理地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设备开展教学,无法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而一些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新课改教学中课堂主体模式的转变,而是依旧过分注重自身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导致学生虽机械地接受着教师的教授,却未能提高其素质教育水平,与新课改目标相违背。

三、解决措施

由于以上问题及现状是长时间积累后存留下来的,因此,我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时,无法将其一下子改善,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将其逐渐完善并解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水平,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彻底改变教学观念及模式

第一,农村中学院校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推出的新课改目标及教学理念,而化学教师也要充分学习其内容,彻底改变自身教育教学观念,利用分组教学法、小组合作法以及实验教学法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体,而教师通过辅助讲解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提高其对化学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全面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第二,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之间差异性的观察,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化学素养,实现对其综合教育的效果,彻底改变教学观念。

2.提高化学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第一,农村院校应积极与城镇教育部门沟通,不断为化学教师创造外出培训的机会,使化学教师充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知识,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教育政策与相关事件,提高自身教学思想意识,进一步起到提升整体院校教师水平的作用;第二,应利用教师的其他时间加强对其进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与辅导,使其熟练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及资源进行教学,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跃的同时也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在利用微课、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时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看到化学反应现象,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同时也使化学课堂教学事半功倍。3.调整课堂结构,加强素质教育农村中学只注重知识的教学模式为开放式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启发—建构式课堂教学、创新学习五步教学课堂教学、模拟—探索教学法课堂教学、引导自学法课堂教学、创造性教学课堂教学、互动—探究式课堂等教学模式,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引起他们自发自主的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健全的人格、与人交流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当然,这些方式方法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照搬,不仅能依葫芦画葫芦,还要会根据实际需要依葫芦画瓢,甚至依葫芦创造出“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尽力教育学生发展自己对个性、力量和弱点的理解力;发展自尊和自我约束力;明确我们的生活意义和目的,并基于此使自己努力做到要充实地生活一生,负有责任地运用我们的才华而奋斗终生;为追求知识、智慧和理解力而奋斗终生;尽我们所能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课改在行动,它促进了教师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革,我们正在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虽然我们农村中学的条件很艰苦,虽然我们的知识理论水平也还有差距,但是我们都在努力地改变着,使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得到正确、有效的推进,最终使我们千千万万的孩子受益。

参考文献:

[1]郭跃东.浅谈如何提高化学课的课堂效率[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