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现状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5-049-03
当代中学生大多数都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予以回报,感恩社会的感人事迹令全社会为之敬佩。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道德感情的缺失而出现种种不良现象。
1.1 最想父母的时候是缺钱的时候
一些中学生不能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对本校100多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放假时和父母的谈话次数、谈论话题、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统计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谈话不多,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很好沟通的习惯,仅9%的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
1.2 伸手要钱,出门讲价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冷漠、自私,世故、社会责任感淡化,回报意识弱。2007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一次助学活动中,部分学生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这种对关爱的冷漠,让人寒心。
1.3 无心读书,荒废学业
在学习时间特别是自习时间,以玩扑克、麻将、桌球等方式为名聚众而赌,谁输了谁请客,否则限期交款或者被揍。他们不惜花费父母的钱财上街玩电子游戏机,或沉溺于网络游戏等。
1.4 公开敲诈勒索
少数无心学习的学生,他们经常旷课,校际之间互相勾结,对一些家庭比较宽裕的同学,或者对他们认为看不顺眼的同学,进行公开敲诈勒索,限定在某一地点按时“交货”,少则几十元,多则百元以上。斗殴打架,还常牵涉入社会上的无业青年聚众闹事,更有甚者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
1.5 贪图个人享乐
个别学生偷盗同学钱财、自行车,就连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具也不放过。或者内外勾结进行偷盗、抢劫。消费讲排场、好面子,同学之间流行相互请吃喝,进出高档消费场所。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
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2 中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要成因
2.1 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一些家庭过于溺爱孩子,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经常还有四大护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孩大都产生唯我独尊的心理。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使得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正是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的“冷漠一代”。
2.2 社会上的一些坏风气也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影响
近些年来,社会上一些人趁改革开放之机,把一些不该开的东西也开放起来。诸如赌博(包括一些电子游戏机),它将导致一些青少年学生犯罪。贩卖黄色书刊、播放黄色录像带、影视屏幕上形形的不健康镜头,都将使不少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精神上受到污染,有些学生无心念书,有些学生过早成熟,有些甚至犯罪。还有一些录像带都是一些杀人、抢劫、枪战的影片,使得一些学生也学得很野蛮,动不动也舞刀弄棍,有些还弄出人命。
2.3 学校教育存在片面倾向,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
学校以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尺度,导致一些中学生进入情感疏导的荒漠。在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些素质差,职业道德低下的人。一类是课堂上可以讲些大道理、道貌岸然,一离开课堂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再一类是只教书不育人,成绩好的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这种思想认识和方式方法,常常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逆反心理,致使学生对教师的反感递升为对学校的反感,增加了学生的厌恶的情绪。还有一类教师是投机钻营、贪小便宜的人,成天就想在学生家长上捞一把。今天要求这个家长这样,明天要求那个家长那样,使得教师的人格、名誉扫地。
3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些措施
3.1 创设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努力使学校墙壁也说话。”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学校应创设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学校的一切看作是育人的阵地。如:在校建立专门的德育橱窗,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敬校爱校教育;操场四周的围墙变成绘有各类启思益智壁画的文化墙,在醒目的位置修建庄严的升旗台,在显眼地方写上校训、校风,让广大师生在践行校训、校风的活动中逐渐培养起爱校、爱集体的责任感;楼道内精心设计了《热爱祖国》、《了解家乡》等各类图文并茂的牌匾,在教室内张贴学生《守则》、《规范》、名人画像、格言、标语班训和庄严的国旗,以名人事迹激励学生,以名人格言引导学生,以标语班训要求学生。让校园中的每个地方都起到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得到培养,良好习惯得以养成,情操得到陶冶。
3.2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教于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不断发掘教材中蕴藏的德育元素,将对中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道德观。
如教学思想品德课《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时,可让学生分别模拟盲人过马路、瘸子挑担、哑巴求救……使他们体验到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正常人多得多,从而明白为什么要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产生同情残疾人的良好品质,并养成自觉帮助残疾人的良好行为。
3.3 教师率先垂范以人格塑造人格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没有皇权的独断专行,却有皇权一样的让人顶礼膜拜”。学生由于年纪小,见识少,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等还没有成熟的观念和切身的体会。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的标准。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学校应特别重视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好头,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对抽象的规范和要求有“范”可依,让学生在富于形象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这不仅增强了教师德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实效性,而且让学生在教师表率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
3.4 以活动为载体,行为育人
课外教育活动范围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更能发挥特有的作用。以感恩父母为切入点,推行“三个一”活动,即算一笔“感恩帐”、写一封“感谢信”、替父母做一系列家务事,在感受父母为家庭奔波劳碌的艰辛中激发心底的愧疚之情,让学生在感恩父母中激发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原动力。学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种主题鲜明的活动。如可抓住欢度国庆的有利契机,在国庆前夕开展“歌唱祖国”歌咏比赛,组织《迎国庆手抄报比赛》。利用周会课和各种集会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在平时狠抓文明礼貌教育,让学生养成守公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3.5 建立科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教书育人
改革现行的思想品德课升学评价制度,把单一对知识的考查变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综合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
在评价方法上,除了采用考试这种评价手段之外,还要使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庭评价和操行分评价等评价方法。可以把德育工作中的操行分评价和班主任评价应用于其中。我们只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不科学的,学生的操行分是学生平时表现的真实记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思想品德的真实情况,所以学生的操行分应是学生思想品德得分的重要组成成分。
总之,中学时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家庭、社会,引导学生养成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治礼.浅析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安徽日报,2010.
2 王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走进新课程,2002.
3周济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的讲话.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2004.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德育
一、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师德师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的养成,老师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但是,有些老师思想落后,法制观念淡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简单,以为有知必有行,即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和发展了认知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德性,只教书不育人,把道德教育理解为说教。
2、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是一致的,都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和品德高尚的人,但由于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期望值不同,对问题的看法、理解和处理方法不同,两种教育集中在一个受教育者身上,有时会发生矛盾。家庭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能力教育,学校则注中全面发展。
3、德育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健全。德育工作不是一项具体的学科教育,但它是一项带有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工作,涉及教育教学的诸方面,学校、家庭、社会的诸方面。目前,多数学校把升学率作为重点来抓,而把德育教育放在次要的位置,没有长远规化,没有制度保障,活动零散而不规范,缺少科学的评价机制。
4、社会不良事件对学生品德的影响。社会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三课堂,是孩子补充知识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场所,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辨别事物真伪的能力,抵御侵蚀和诱惑的能里差,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忽视,社会上做了好事却受人诬陷,见义勇为受残却无人照管的事件,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也有较大的影响。
二、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1、把握方向,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关注学生的健慷成长与发展。指出:“要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中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阶段,一定要教育他们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树立强烈的事业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话,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到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等活动,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观念。
2、从我做起,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行动上。开展爱国先爱校,爱校先爱班,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的系列活动。可以通过开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团员誓师大会、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明确,爱学校就要爱它的荣誉,爱它的一草一木,爱辛勤的老师,爱每一个学生,遵守它的规章制度。从而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把它建设的更加美好。把爱国主义同爱校爱班爱家相结合,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做起,用情感陶冶的方法使思想品德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正确引导,积极开展心理建康教育。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深入学生,深入实际,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坚持“三个贴近”原则,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用说理引导法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学生有了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
4、以身作则,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抓师德,重身教,在学校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主导力量是教师。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德育水平的关键,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从教师的语言、仪表、工作方法人手,凡要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教师要以的换位意识研究学生,以辩证的方式看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克服应试教育中的各种误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朴素大方的仪表,严谨的教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用榜样示范法会使思想品德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密切配合协调统一
1、家庭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教育不能仅仅从自身考虑,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道德要符合公众道德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要教育学生对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永存感激、知恩图报;要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意识,要让学生从小事开始树立规则意识,无条件维护竞争的公平性。;要重视礼仪规范教范,礼仪和道德是不可分的,良好的礼仪传递着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友善的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
政治观点实际上来源于生活的总结,是对人类生活经验的归纳,生活结合知识,交相辉映,让学习变得有声有色,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政治观点不在是空中楼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刻周详。学习《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我破臼除窠,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播放音乐、即兴表演,可以登台演讲,可以引吭高歌,我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但是有趣而且常见的题目,让学生回答,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凭空杜撰,学生回答、小组评论、大家议论、教师总结。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学生群情踊跃,课堂上气氛活跃。思想品德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努去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结论,这也是锻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二、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课本上的道理是确凿而翔实的,课本的榜样是感人的至深的,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都是如此,有关理论常常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初中学生由于其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有限,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许多概念原理直接了解有一定的困难,很难把课本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这就需要借助实践的力量了。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在上《维护消费者权益》时,让学生自编自演这样一个小品:一个身穿马褂的老头在地上,正在口若悬河地向围观的观众吹嘘自己的药如何神奇能包治百病,这时不小心帽子被挤落在地上,原来他是个秃子,既然你的药能治百病,为什么不先治自己呢?骗局被揭穿了,他是卖假药的骗子,为了避免更多的人被蒙骗受害,问大家应该怎么办?学生都说:“送派出所。”短短几分钟,不仅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三、温故知新的价值
旧知识必须不断温习,才能够加深记忆,这样,原有知识能激活,和新知识融汇,新旧知识连带的方法多多,比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巧妙的提问,还有通过小测验等激发回忆,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通过对原有旧知识的唤起,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旧知识当做桥梁,这样非常有利于新知识的进入和接受。教师带领学生,检查旧知识的要点,检查复习的方法很多,要避免枯燥,目的在于激活,形式多多益善,可以是口头问答,可以是单词默写,可以是抢答,可以是黑板书写在检查课外作业之后,教师要及时批阅回复,学生的错误要纠正到位和及时,要给予一定的评价,优秀者要不吝赞美,设若有缺点,纠正后要给予解释和说明。一般而言运用五级记分法或百分制记分法,形式多种多样,活泼生动。教师检查复习的内容可近可远,近也许是上一次课上学习的内容,远则或许是上学期学过的内容,有机结合,根据学习的新内容,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问题趣味横生,尽己所能创设新颖的情景,让课堂热情洋溢,群情激昂。
四、认真分析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现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坚持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个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完成这一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后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重要的战略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这是因为: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国内外情况的深刻变化,使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们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腐朽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对未成年人进行渗透,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低估,尤其是资本主义文化垃圾和腐朽生活方式与一些先进的文化成果掺杂在一起,鱼龙混杂,瑕瑜难辨。其传播又以高科技手段为媒介,影响面广,渗透力强。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涉世不深,缺乏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识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腐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上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凸显,就业问题严重,未成年人过早地感受到未来竞争的压力,有些人对前途感到茫然和困惑。如果说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错误思想观念也往往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消极体验有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广泛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有的未成年人感到难以理解,无所适从;有的在求学、就业、交友等问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消极体验;不少人正在经历“成长中的烦恼”,对自身前途难以把握。未成年人没有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不善于区分主流和支流,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黑暗面。久而久之,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和扭曲。
五、结语
1.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完全保障
据中央教科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单亲抚养的达56%,隔代抚养的占32%。由于监护人或代监护人不到位,侵害儿童生存、健康权利的现象屡有发生。据报载,2004年,河南省系列杀人案件的受害人中,留守儿童占了大部分。近两年发生在本乡的五岁男童坠楼致死,两个男孩溺水死亡,均为农村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普遍较差
他们有的严重厌学,根本无心读书,屡屡逃学;有的学习习惯不良,学不得法,漠视学校纪律,学业成绩不好的不在少数。有关调研结果表明,多数教师都反映“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较差”。
3.留守儿童的品行大多不良
由于家庭不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了很大扭曲和变形。西部阳光行动“督守儿童教育研究”项目组调研证明:心理孤独是留守儿童的通病,多数儿童严重缺乏社交行为能力。他们有的欠缺热情,不思进取,表现冷漠;有的性情孤僻,寡言少语,独来独往;部分学生还流落乡里,同流合污,走上犯罪的道路。
4.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承担着抚养、监护、教育未成年人子女的义务。事实是监护人或代监护人都不能不折不扣地履行监护职责。儿童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甚至缺乏起码的父母情感的关怀和呵护,受父母文化和思想教育的机会远比普通孩子少。
二、农村打工族留守儿童道德建设对策
1.创新家庭教育思想
(1)优化农村家庭教育环境。一是提高家长素质和修养。各级妇联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加大对农村家长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二是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对子女教育要民主、平等、宽容,而不是专横、权威、武断,更不应该放纵、溺爱;三是对子女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勤俭节约、为人忠诚等;四是父母之间尽量为孩子营造充满情趣的良好家庭氛围。
(2)注重特殊群体的未成年人教育。一要创办寄宿制学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监护不力,造成学校管理与家庭管理相脱节;二要创新家长学校,利用春节和农忙,外出人员回家时召开留守孩子家长会,通报孩子的学习和在校表现,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有效管理好留守孩子;三要创建农民工子弟学校,让农民工把孩子带到身边读书;四要创新关爱载体,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要发挥各自职能,使全社会都重视关心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
2.改进学校德育方法
(1)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一要以“特别关爱”为主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支离破碎”,他们缺失的最主要的东西是父母情感的关怀与呵护。二要大力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不纯、品行不良自有其特殊表现,如放任、自卑、冷漠、孤僻等,通过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同学友情,在同学友谊中陶冶性情。三要学校、教师、同学多管齐下。
(2)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家长工作,要求家长不得放任不管,要求家长正确处理生产、倒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另一方面,学校应尽可能采取一些实际措施推进家庭教育,比如,建立家校热线联系网络,举办家长学校、祖父母外祖父母“教子培训班”等。
(3)主动联络社会教育,一要努力净化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堵死一切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场所。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行为。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三要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局面,使未成年人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时刻处于监管之中。
(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要从素质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建议和推广尊师爱生等良好礼仪制度,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反对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净化社会德育大环境
(1)营造良好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文化环境要加大对文化宣传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持续不断的扫黄打非和净化网络行动,尤其要严格规范网吧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杜绝未成年人进入游戏厅、网吧等不利健康场所。
(2)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要搭建社会平台提供活动场所,开展如文体活动、读书活动、义务劳动、志愿者暖务等一系列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长课外知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3)充分挖掘和利用有关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上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组织起来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加大指导与管理力度。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及由它衍生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而这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探索、思考、实践。
参考文献:
[1]蒋笃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中国教育报,2008年07月19日第3版.
某同学在楼道内吃零食,顺手把废物扔在地上,被老师看见,令其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该生随口而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废物,不吸烟不喝酒。问:既然你知道,为什么还这样做?答:我没想过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其实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街上违规范的人处处可见,也难怪社会上发出这样的疑问:国民的素质提高了吗?探根究底,还是品德教育未能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落实,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已。
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重在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社会价值观的复杂变化,德育工作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还未能形成系列的科学体系,还未能摆脱呆板的政治学教和死记硬背的抽象概念,还不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从弱到强,从被动到主动,从外露到内控,从抽象到具体的教育方式。中学生的模仿性、上进心强,但辨别能力、自控能力差,教育上有可塑性、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强化实践育人,注重行为的养成,做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校外与校内相结合。
一、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1.正面的思想教育
正面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对低年级的小来说是常用的方法。教师在平时可以讲述一些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等内容的古今中外的故事,使学生有一个模糊的情感认识,知道什么是对的。比如在国庆来临之前,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材料,讲一些仁人志士的爱国故事,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以生长在我们这样的祖国里而感到自豪。因此我们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实行灌输式的教育。
2.实际的思想教育
实际的教育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来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它是把德育工作寓于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努力去发展学生的特长,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增长才干。比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深入搞好社会调查,进行今昔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开展好学雷锋送温暖、助人为乐的活动。
二、师要以身作则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影响。基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就应以身作则,去带动感染学生,以引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每天上课提前1-2分钟到班门口侯课,这样就能杜绝学生无故迟到现象;要求学生讲卫生、爱清洁,教师首先要仪表干净整洁;要求学生勤俭节约,教师也要注意节俭,这就是“身教胜于言教”。教师通过无言的行动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三、加强学校的教育工作
1.建立有章可循的制度
学校的作用不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结合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指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条例、规定,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政教处、年级组、学生会、班干部等一切有利因素来督促检查。学校考评班级,班主任考评学生计算学生的品德分。通过考核、评比让学生明白:自己哪些不该做,哪些该做,从而提高学生道德水准。
2.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不同的教育主题
初一学生刚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依赖心理较强,所以就应重点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初二学生基本能适应学校的生活,知晓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培养他们珍惜时间和顽强拼搏等道德品质;初三学生面临进入社会或高一级学校,就应该培养他们一些社会规范所要求的内容。
3.加强师生沟通,开好主题班会
学生接受知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这一认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歪曲、曲解,教师要及时了解,帮助解决,举实例、讲道理把他们引上正确的轨道上来;或者召开主题班会,针对这一现象,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讨论这样做是否正确,得出正确结论来肯定或否定某种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道德观
初中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过程实施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当前,难度特别大,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只要我们坚持把自己平凡的工作与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领域各项改革,就一定能够开创出体育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人师表,做学生表率。
一、为人师表,做学生表率
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灯,上行不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子师以正,孰敢不正。"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的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首先作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要注意自身的形体、仪表风度美。与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着装要整洁。心灵美是最平质的美,要热爱党、忠诚祖国,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为培养合格人才而认真工作。语言和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教师在任何场所讲话要文明用语,语气温文尔雅,态度和蔼亲切,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使之成为学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二、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
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新课标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价值观,并赋予了其新的内涵,提倡把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加以发扬光大,这就为我们尝试进行课程改革创造了条件。长期以来,我们也在讲孝顺父母,尊老爱幼,但效果不太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保障的日渐完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很少指望子女为自己养老。这种情形导致的结果是,家长对于子女只有关心、奉献、付出,且不图回报。而子女对父母没有责任感,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难以想象,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都没有责任感的人怎么可能对国家社会承担起责任。初中学生,由于正处在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求知欲极强,但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关爱有加,使他们往往难以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甚至不知道尊敬自己的老师。而一些父母也是在长期批判“封建礼教”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在与他人交往时应遵循的礼仪也知之甚少。在学校里,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也经常发生。有的学生不尊重老师,甚至出现顶撞、辱骂老师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们宣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们了解认同中国古代优秀的道德文化;把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把儒家重要的思想引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古代学生求学的艰难,提高他们尊师的意识,把尊敬师长作为美德。
三、树立全新理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全面的完善和发展。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让人在一种自我、自主激励中,不断地发现并努力获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在学校里,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室是学生、老师、教材之间对话的场所;教室还是让学生、老师乃至教材发生变化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得到发展,教师在这里得以提高,教材在这里逐渐变老……教室难道不可以是一个染缸?教师难道不能在教室这个大染缸里把学生染的色彩斑斓、充满书香。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已远远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树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课堂教学放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来,放到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
四、结合生活实际,讲究教学效果
面对鲜活的社会生活,我们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提出的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层问题,必须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内部信息得到加工后,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教师除了讲清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达到这一效果:首先,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社会。如: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海南建省二十周年的巨大变化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领导不可动摇的正确性。其次,创造条件让学生认识社会。将“八荣八耻”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八荣八耻”是传统道德文化思想的最高体现,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八荣八耻”的提出使道德建设理论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与以往的单纯讲“依法治国”相比更加深入。
总之,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教师就要当好导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释放他们的潜能和才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力争通过自己的教学给学生以知识的满足、心灵的启迪、品德的升华。
参考文献:
摘要:受四川甘孜藏区的地理环境和民俗民风影响,当地的中学生不仅具有普遍的心理特征,还有着不一样的性格。所以,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迎合四川甘孜藏区学生的心理特征,不仅要讲求教学艺术,还要做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本文将简单谈谈加强藏区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方法这两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藏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许多人认为四川甘孜藏区的中学生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不接受学校的教育,有些人甚至还误以为“打架、逃学”是当地学生的“特点”,这些刻板印象,给藏区学生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其实,叛逆是中学生在成长阶段有的经历,是获取自由、挑战权威的表现,也是无法杜绝的成长现象。所以,合理疏导学生的成长情绪,有效地减少那些极端现象,是四川省甘孜藏区应重视的教育问题。总的来说,不论是四川省甘孜藏区还是其他地区,都需要在加强教育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教师与家长的力量,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努力构建出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达到“知行合一”,使思想品德新的生命力真正焕发出来。
一、加强藏区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1)藏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四川甘孜藏区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所以在知识基础和积累上显得比较薄弱,没有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行为。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积累不够,没有形成丰富的学习氛围,使得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榜样和方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缺少家长的监督,使得学生在毫无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引起作业拖沓不完成等现象的发生。所以,藏区的初中生要想更好地发展自我,必须要重视自身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2)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复杂的社会中,不少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受到污染,在四川甘孜藏区,大部分学生过早成熟,无心念书。改革开放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利的同时,也必可避免地带来了弊。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但是有些不利的东西也过早地开放出来。比如,中学生的心灵是幼稚、不成熟的,也无法分辨是非,而黄赌毒正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除了不成熟外,中学生还极具好奇心,若社会和家长一味地禁止某些东西,学生就越想接触。在这种矛盾之下,许多学校和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总是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让学生在悄悄接触时深受其害。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由于掺杂了一些暴力元素,出于某种模仿的念头,便加剧了甘孜藏区学生的野蛮行为,在舞刀弄棍时不经意便闹出了人命。还有一个必须要重视的,便是网络游戏,血腥暴力的网络游戏抓住学生追求刺激的心理,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分不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在崇尚暴力的同时,把游戏中的暴力带入到现实生活照,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3)受家庭的影响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心智的发展,客观的说,若家庭的价值观错误,则极有可能把孩子引向歧途。其实,第一个对孩子产生影响的人往往是孩子的家长。在进行家庭的激励时,若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则可能造成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四川甘孜藏区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普遍存在忽略孩子思想的现象,比如有的家长语言粗鲁、蛮不讲理、铺张浪费、聚众赌博等等,这些不良的习性,对藏区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4)学校教育的需求
作为中考科目之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需要得到学校重视的。但是,四川甘孜藏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对教育及教育水平发展的重视度不够,再加上思想品德在中考中占的分数不多,很多家长和学生陷入了误区,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时所花精力不够。而且,在新课改逐渐深入落实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水平也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的内容不断地丰富起来,思想政治也不例外。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与课堂融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对新的教育方式进行探索并利用。
二、如何加强藏区学生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1)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四川甘孜的初中生们与其他地方的初中生一样,也对美好事物的充满了追求和向往,富有可爱的书生意气,他们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希望用美来打扮自己,让自己的外表和心灵得到别人的赞赏。所以,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藏区教师应当重视利用中学生这一普遍的心理特点,以藏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重视学生独立意识的形成。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他们充分认识自己,不仅看到自己优点,也正视自己的不足,在做好自我定位的基础上自信地迎接挑战。具体来说,就是以“偶像崇拜”为切入口,鼓励藏区学生在发展与变化中树立正确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从而找到真实的自我,避免那些错误观念的形成。
(2)发挥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引导学生重视思想品德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比较综合的课程,其中的知识点和理论性的东西与生活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即使藏区学生的功底比较薄弱,只要在重视力度足够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加以掌握,便可以学好这门学科。因此,藏区教师在对藏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育以外,还需要从四川甘孜藏区的生活点滴出发,重视课外的引导。具体来说,就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的小事中寻找,发现那些高尚的思想品德,理解人生的意义。
其次,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若四川甘孜藏区的学校可以把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重视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并通过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便能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彰显出具有四川甘孜藏区特色的校园文化。具体来说,可以对学校广播台、班级黑板报、宣传橱窗、文学社等途径,及时地对学校的精彩生活进行宣传,通过对学生身边的典型的挖掘,营造出积极的道德氛围,鼓励和鞭策全校师生共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比如,为了符合藏区中学生的情感接近性,在校园广播时可以使用欢快活泼的内容和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融进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里,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不产生排斥心理,从而慢慢地接受广播的宣传内容,达到潜移默化改变藏区学生的目的。
最后,重视学校设施设备配置的加强。由于四川甘孜藏区的教学设备不完善,使得藏区教师开展新形式的教育受到一定阻碍。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应该以藏区学校的需求为依据,把教学所学的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特别是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让藏区学生在多种教育形式的吸引力下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藏区思想品德的教学质量。
(3)在生活实践中强调品德与信仰
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藏区教师应该以可课堂材料为跳板,把思想品德课程更大的教育意义挖掘出来,从而影响学生的道德行径。认知以实践为目的,所以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只有让学生多实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所以,藏区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以校园和家庭为中心的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社会改革的方向性和必要性进行思考。除此之外,还应该以小见大,帮助藏区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并树立报效祖国的壮志雄心。
总之,初中阶段是培养藏区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德的黄金期,随着藏区学生独立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藏区思想品德教师在传授品德知识时,还应该重视对藏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团结各个民族的力量,使整个国家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守学生;初中教学;思想品德;特点方法
一、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留守学生中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师资力量缺乏以及教育观念的落后,导致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再加上近年来农村留守学生的不断增多,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则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所在。针对这些留守初中生心理上缺乏家庭的温暖及父母的关爱而形成的孤僻、沉默的性格,必须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进行,除了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外,还能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指明方向,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二、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特点与方法
1.沟通交流法
留守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家里的老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代沟,久而久之形成了沉默寡言、孤僻的性格,甚至一些留守初中生在与别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排斥心理及厌学情绪,这些都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针对这些学生,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加强与这些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将思想品德知识渗入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其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比如在进入初中生活的第一课“我是中学生了”的教学前,首先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了解,教学中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哪怕是消极的、片面的,教师也要注意倾听,然后再作适当引导,疏解学生内心的不适,使其尽快投入到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中去。
2.集体参与法
在留守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班级作为其重要的生活场所之一,班级的集体氛围及同学的关爱程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留守中学生的心理、性格。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给留守学生一些关爱,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积极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在集体的帮助下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借助班级集体力量的同时,还需要结合着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性格特点,使他们能够在感受温暖的同时,产生感恩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在上半学期学校召开的秋季田径运动会上,我班取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其中就有这样的案例。运动会召开前我了解了学生各方面的优势,于是在班会动员时,我先结合第9课“众人划桨开大船”,让大家一起唱一唱这首歌,然后请同学分别讲述“水珠与大海”“飞天圆梦”“伊索寓言”的故事,再思考“迎国庆”板报比赛没有得奖的原因,引入运动会比赛的话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被激发起来,纷纷报名参加。
3.生活帮助法
与其他初中生不同的是,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年龄比较成熟,在处理家庭琐事的时候比较麻利。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生活的压力,这些学生在生活中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及生理都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及时地给予相应的生活帮助,帮助学生战胜困难,树立起自强不息的信念。在加深师生关系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一次二班前排的一位女生上课时趴在桌上,我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轻声问她什么事,谁知她只流泪不说话。于是我把她带到办公室再次询问,原来是生理期肚子疼,我立即给她一杯热水,又打电话给她的母亲接她回去休息。自此以后,我发现每次上课,这位女生都特别认真,从不会开小差。
4.家长结合法
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可以与学生的父母保持联系,使学生父母在外工作时,实时的加强与学生间的联系,经常关心孩子,与孩子加强沟通。此外,在家长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理解,教师应及时地对其进行疏导,使其认识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理解父母的难处,努力学习。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只依靠思想品德教师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学校、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结合着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与此同时,家长在外务工的同时,也应时时刻刻与自己的孩子保持沟通。只有全面总动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学生内心的平衡,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伟.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教学;信息技术
社会在发展进步,教育在改革创新,初中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性格的培养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期间各门课程的开设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就好比语文课教学生如何应用文字,数学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英语为学生的交际提供手段,历史帮助学生铭记,生物让我们了解人体结构,体会生命的伟大,物理以及化学让我们对生活原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本文将从生活教学与信息技术方面来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了解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讲解的现状以及改进的措施和采取有效措施的效果。
一、整合的内涵
所谓整合,就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将生活中发生的邻里事件以及国际新闻事例引入到与平常思想品德课程对应内容的教学中,这样既有形象的事例讲解,又有对应知识点的结合,获取知识更加方便,有利于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以及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真正起到思想品德内化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思想品德与生活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因
1.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一种责任意识,让他们在今后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且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和做人最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简单地说,就是用课本知识交给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人的一些原则,还要对我国的法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做合格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更好地服务社会,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
2.信息技术的发展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知识不再以一种单一的书本形式存在,它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影像等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发了大范围的教育革新。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教育家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新型的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提升教学质量,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结合显得越来越紧迫。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的整合指的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并将其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教师革新教学模式和手段的重要工具,为思想品德的教学提供大量形象的资源供学生参考分析、创设情景,促使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紧密结合在一起。
3.生活教学的迫切性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思想品德教学的联系,努力使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把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和遇到的有趣事件与思想品德教学相联系,把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摆在学生的面前,并允许他们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对这些不同的观点给出适当的评价,将生活中对未知事物的求知兴趣融于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去学习,轻轻松松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思想品德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巩固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将所学知识点与现实中的事例进行合理配置,让学生真正将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成绩。
三、初中思想品德与生活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的措施
1.开设情景教学模式
我们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是从他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并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逼真地展现出来。而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的教育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出现空洞说教的现象,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样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把课本上设计的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他们感兴趣的生活事件、歌曲、谜语等导入新课。
2.巧用新闻,将小课堂变为大社会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重要作用,所以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我们学校和教师要重视起来,一起推动它朝多样化去发展。对于国内外的新闻,作为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要时刻把握,并将它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课本知识上,将其所学的政治知识变成兴趣。例如,我在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课时,我运用改编的《中华儿女》的音乐配上很多军事演习图片,制作了保卫的视频,学生看后很兴奋,个个跟着歌词轻哼,要求教师再看一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自然导入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学生也应该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承担起对祖国的责任!用学生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军事演习等视频,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社会责任,把我国建设成和谐社会。思想品德教育是让学生对知识充分体验、感悟、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增加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法,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与技术化的整合越来越突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学习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他们的思想教育要密切关注。为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时常关注国家大事、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新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利用高新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现出来,做到思想品德与生活、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来判断是非,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觉悟。
参考文献:
[1]陈伯炎.品德与信息技术的“五步”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