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

中学网络教育全文(5篇)

中学网络教育

第1篇:中学网络教育范文

一是个性化的网络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然后加以选择和组织以及运用共享资源,对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学习目标及发展目标上比较重视,这种网络教学的模式在学习的时间上非常的方便,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进入相应的网站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并可以从数据库中寻找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和自己已得知识相关的新的知识,扩展了知识面和层次。[2]

二是互动类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QQ、邮箱、公告栏等传播信息的途径和学生进行及时或适时的交流,也可以利用远程的传递功能进行多媒体资料的传送,两者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是合作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中,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合作非常方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组并布置任务,这就对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有了很好地提升促进作用。

二、中学体育网络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中学网站里有关体育内容更新过慢,根据相关的调查得知,中学生对于网站内容的满意程度不是很高,择取满意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6.1%,这就激发不了中学生对于体育网络的关注度以及兴趣。在当前,对于教师来说,主动择取信息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相关知识信息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简单的说就是不能只靠在运动场上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体育与健康》上的指导告诉我们:教师在实践中给学生传授最新的体育信息的同时,还要求学生会主动的对这些信息工具加以运用,用新的信息来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网络软件的质量也是一个影响中学体育网络教育的一个因素,大部分的中学体育网络的硬件条件都是相当好的,但是在软件,就跟不上。另外,在很多中学网络方面对于建设工作很是重视而对于网络管理方面却忽视了,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致使不少的中学网络在不同的方面出现了问题,这对于实现中学体育网络教学的目标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对中学体育网络不利因素转化的建议

一是对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优化。最主要的还是在服务内容上得以拓展,对中学体育网络教学提供一个优质的信息平台。

二是使网络教育在中学体育上得到充分发挥。中学网络信息平台是给中学生提供信息的主要平台,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主要场地,学生在教师那里得到的知识信息是有限的,只要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就可以对教师在指导上的不足加以弥补。

三是中学网络的监控管理要进行加强,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要对应用的平台、信息的资源、网络的设施等综合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系统加强监控管理。

四是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在中学体育的相关系、部应该对体育教师专业的信息素质培训加以重视,要对教师信息素质的意义有足够的认识。

五是对体育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并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对信息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是教师素质的体现的一个方面,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的主动操作能力。

四、结语

第2篇:中学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网络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一、引言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运用成为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联合国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知识是每五十年一倍的速度增长,二十世纪初每十年增长一倍,现在每几个月增长一倍。在这种信息增长如此之快的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人从长期的物质和能量的关注中,从传统的观念和习惯中清醒过来,学习信息知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到来给教师和学生增加了任务。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但是如果不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必定会落后。青海省少数民族集聚地区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发展缓慢,基础教育薄弱,优质教育资源极度缺乏。从而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丰富的信息教育资源确实是解决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现状薄落后等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青海省大通县基础教育现状

1、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其次是教学设备的奇缺。在城区中小学校购买多媒体、液体投影仪的时候,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用的是直尺、三角板;当城市的小孩在网络世界游刃有余时,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孩看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都很难。第三是师资力量薄弱。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长期不向其注入“新鲜血液”,有的乡镇村级小学甚至没有一个正规的中等师范毕业生。这些教师有的教书几十年,甚至没有走出校门听过一节公开课,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他们的教学方法,知识结构,早已不能够使用现代的需要。

2、中小学校位置极不合理

青海省大通县现在许多地区都是几个村或是一个乡一所小学,一个乡或一个镇一所初中,整个县有七所高中,而且这些高中分布不均衡,再加上大通地理环境发杂,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农村占地面积又大,决定了农村教育空间的复杂性和学校布局的分散性。因此,农村中小学过于集中,数量过少,势必会导致适龄儿童不能入学,引起中小学生大量辍学。

3、师生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任务重大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几十年来,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其原因是县教育部门在学年末根据中高考成绩来给学校排名,而学校用学生的成绩给老师排名,而在老师眼里学习好的就是好学生,所以成绩就成了学生,老师,学校关注的对象。

三、青海省大通县网络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1、关于学生的调查分析

(1)学生运用信息工具、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文字材料作为知识源的局限性,通过各种相关学习资源使得封闭的、单调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丰满,极大地扩张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开阔思路。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水平较低,能够达到熟练程度(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熟练操作文字,处理表格、上网浏览网页)的人数不到百分之十。会基本操作(开关机、文件存取、文字的简单处理)的人数接近一半。还有一部分学生(农村小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如图1所示)。这和农村经济条件落后、教师专业素质较低、家庭教育文化背景偏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这个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慢慢进入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从以前的课本知识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电视节目、相关课外读物等,但是传统的文字资料任然占绝大部分,从计算机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的学生仅占少数(如图2所示)。但是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信息化时展,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我们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以及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2)学生通过哪些渠道接受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两种形式,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整合。专门使用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的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在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就会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图3所示)。青海省大通县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主要是在课堂中学习的,自主学习的仅占极少部分。

(3)学生使用检索工具进行检索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的信息资源丰富,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如此庞大的信息库中如何才能准确快速的检索出自己所需信息是衡量个人检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检索方法。其中关键词检索法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关键词检索法只需在检索框内输入自己所要查询的关键词,点击搜索按钮就可以检索出相关的搜索结果。调查中发现青海省大通县中小学生对信息检索工具的认识不够到位,也不能够规范的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来检索信息。在小学生中只有20%知道百度检索工具,但是其中只有百分之五的能够使用搜索网站检索出自己所需的网站。在中学生中有50%的知道百度、谷歌等检索网站,其中只有40%能够准确的检索出自己所需内容。生活在这个信息社会中,能够准确、快速地检索出自己所需信息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要前提。

2、关于教师的调查与分析

(1)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营造了信息化教育环境,在教育的新的扩张下,新的基于资源、基于任务、基于项目等协作方式无疑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角色,信息技术技能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自身通过网络资源来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信息。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可以看出,4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使用信息技术熟练地操作电脑(课件制作、检索信息),但还是有些教师(特别是45岁以上的农村小学教师)不会操作电脑。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都认为提高自己信息技术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并且都支持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但还是会有些老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比较的麻烦,网络资源可信度不高等原因而不支持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2)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含义、目的、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信息技术不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熟练操作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更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并且能够让学生培养主动使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良好习惯。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围绕着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来安排教学内容,所以不能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的课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线工作者,是学生直接面对的人,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技术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是在长期的工作经验而形成的,具有承前启后的连贯性。它是在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相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受外界的影响较多,例如城乡差异,学校差异等。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态度不全面、不深刻。大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只会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相关信息工具,只有极少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

(3)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理解和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改进,能够增强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收集、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民族地区教师对课程整合的价值观念直接反映出对教学整合的认可度,通过调查显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大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关联不大,基本上是独立的,认为在科学学科的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会影响正常的进度,教师很少主动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般都是为了完成学校制定的任务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对家长的调查分析

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家长是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的人,所以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更是跟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密不可分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计算机只会让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耽误学习,有一部分家长还是认为计算机网络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的,但是他们认为计算机网络的弊大于利,担心孩子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同时会沉迷于游戏而耽误学习,还是不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认为计算机网络可以开拓孩子视野,对孩子的学习以及各方面都是有帮助的。

四、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对策

1、青海省大通县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的限制

网络基础设施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前提,只有硬件设施齐全才有可能进行计算机网络教育。经调查发现青海省大通县有很多农村小学只有一两台教师用的计算机,所以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虽然中小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计算机数量少学生多,上课期间两三个同学一台机子,而且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程。虽然省政府、省教育厅以及财政部门制定文件、出台政策、多方筹措资金,青海省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有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任然要清晰的认识到青海省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发展部均衡,有些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几乎为零。从调查可以发现,青海省大通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方面的投资还是不够到位。

(2)教育信息化观念落后,意识不够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中学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也只是一个形式化,学校领导以及教师都不重视信息课,他们认为反正不是主课简单听听,让学生在上机课时随便练练最基本的操作就可以,因为现在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到高中会考范围,只要考试能过就可以。在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网就是玩游戏。一些家中可以上网的孩子家长认为孩子会因为上网而学到一些不好的东西,所以就限制孩子上网。这些现象说明教育观念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思想,给开展和普及信息化教育带来很大的麻烦。

(3)教育目标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盲目化

民族地区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认识不明确、存在误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以及学生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可有可无,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导致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调节心理压力、放松的时间,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就在上信息技术课时选择在教室学习其他课程而不去上机课。由于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来打游戏、聊天等不良行为,所以学校就在学生上机课时就会中断网络,这样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慢慢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是失去兴趣,信息技术本来的目的就变了。

(4)开展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师资薄弱

中小学生网络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贯彻实施到学校教育中,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信息意识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决定着网络教育的效果。但是,中小学教师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无法满足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所以发展中小学生的网络教育的根本是加强教师培训,重建教师适应信息化结构。

2、提高青海省大通县网络教育水平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学习方式

教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中。二是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教学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方面的优势。

(2)解决好家庭、学校的正面网络认识

解决好家庭学校的正面网络知识不到位是中小学网络教育的诱导因素。虽然许多学校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是还是没有达到真正的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形式化的信息技术教育。因此要求我们的中小学生的家庭学校准确认识网络教育,要消除教师以及家长的计算机是一种工具、网络对学生有害无益的认识。

(3)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自身的网络和信息技术水平

为了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要求,应大力加强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教育素养,除了培训一些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技术,还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学会创建网络环境,组织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培养学生使用网络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随着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发展,教师的综合专业素质也将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也将会越来越高,因此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切实可行的,从而可以提升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成功实施课程整合后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会有所改变,家长就是让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而学生自己也就知道如何使用网络来学习,这样虽然自己身在偏远的不发达的民族地区,通过网络可以见识外面世界的精彩,思想就会更活跃,当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协作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卓么措等.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J].中国远程教育.2010(05).

[2]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3]黄威荣.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状况的调查与培训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02).

[4]周玉霞等.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以陕西省汉中地区中学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0(06).

[5]古丽娜•玉素甫.新疆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08).

[6]姚传福.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趋势调查分析[N].人民邮电报.2009.6.21.

[7]康幕云.浅谈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于培养[J].教育探索2010.(10):7-88.

[8]郑燕林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10).

第3篇:中学网络教育范文

一、建立英语教学网站

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课堂教学又以课本教学为主,但是教材毕竟是纸质为载体的,资源十分有限,内容有限并且形式单一。小学教师可以建立自己学校英语网站,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料传到网上,然后再根据内容编辑文字,做到资源共享,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随时到网站进行英语学习。教师也可以让课堂中的主要内容传输到网站,学生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会,或者笔记没有记全,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网站上学习。在学校网站内给予其他英语学习网站的链接,这样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而且为广大师生节约了搜集资料的时间。英语网站建立以后,学校要做好维护工作,为学生长期性、实质性地学习提供帮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妥善保管网站资源。教师将搜集的学习资料传输到网上,不断丰富网站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资料。因此教学资料的妥善保管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对网站学习资料进行分类。网络上的学习资料大多数是根据更新时间来进行排列的,并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虽然会有一些提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加大了师生的搜寻难度,因此网站的管理者应当做好分类排列工作,将同种类和同性质的文件放在一起,这样查找起来就方便很多了。第三,及时更新英语网站教学资料。网络资源的更新应当与课程同步,包括课后练习题、课文音频、课后试题等,这样学生不但可以通过网站资源巩固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复习旧知识,而且学生也可以进行自我检验,明白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对于不会的知识要及时询问老师,不要糊里糊涂。

二、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网络资源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的网络环境是学习进步的前提。网站管理者应该在网站中设立投诉箱或者建议栏,因此在网络世界,学生可以自由聊天、发表言论,谈论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东西,网络很容成为学生泄愤的场所,这就需要网站的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注重管理网站的学习环境,避免改变学习网站的性质,成为传播消极思想的场所,失去网站原本的作用和价值。

三、注意合理选取资料

第4篇:中学网络教育范文

1.教育对象思想的多元性、复杂性挑战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其中网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然而,网络文学直接导致了中学生的价值观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从而给中学的教育的工作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网络不良信息剧增的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针对思想还不成熟、辨别能力比较薄弱的中学生来说,不良的网络信息将会直接导致其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从而给中学教育者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3.人际关系冷淡的挑战

在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隐形人”,这些隐形人将会散步各种网络信息,只见其事不见其人,从而导致大家的交流都非常冷淡,从而直接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网络文学背景下中学教育的对策

1.树立“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网络化时代,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中学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在大量的网络文学信息的浪潮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扮演好一个引导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2.借助优秀的网络文学,构建科学的德育体系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优秀的网络文学,并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德育体系,从而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文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由于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都还不成熟,自律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在中学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该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文学,促进高尚道德的形成。

三、总结

第5篇:中学网络教育范文

(一)加强教师对网络教育资源的认知

以前的大学数学教学方式单一,与学生的交流也少之又少,但是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这一切将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也是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种必然趋势。学校也应加大网络资源建设,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要封闭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中。大学教师也应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学习,摆脱落伍的危机。

(二)教师要把网络教育资源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

教师应该适应网络的发展,把网络教育资源融入到现代教学之中,但是不要盲目的引进,首先就要考虑引进内容的适用性,所引进的内容要与所学的内容有相关性,能起到补充,扩充的作用,这样能够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其次引进的内容还要具有适用性,能够让学生们把所学的内容融入到生活,融入到社会,达到学生们能认识数学,应用数学,培养他们的能力。最后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令学生更能接受所学内容,更愿意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所以教师合理的引进网络教育资源使十分重要的。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自主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教师不但要学习引进网络教育资源,还要充分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爱好数学的良好作风。以前的数学教育中,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过后学生们无法应用,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败,而现在的网络发展情况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可以布置学生做课前预习,到网络上寻求资料,还可以让学生们课后巩固学习内容,网上寻求交流,以便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

现在大学数学教育尽管很重视学生的学习,教师又会安排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们给他们进行答疑解惑,但是受到时间性和地域性的限制,效果往往是不太理想,现在网络资源的丰富,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络技术可以让学生和老师间进行多样化的交流和辅导,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一些论坛,邮箱,视频等等不断的学习巩固自己的知识。学习不再有时间地域的限制,学生们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兴趣也会越来越高,提高数学成绩不再是难事。

二、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