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课程培训范文

中学课程培训全文(5篇)

中学课程培训

第1篇:中学课程培训范文

1.1研究方法。为了了解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现状,笔者在2013年9月、10月间,分别对河南省信阳地区3个区8个县部分中学的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了解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在改革工作上所取得的进展和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以开放型为主、封闭型为辅的综合型调查问卷,收集中学英语教师的基本信息。调查对象共208人,回收问卷192份,回收率93.3%。

1.2结果与分析。根据调查来看,为了应对国家的相应政策和要求,信阳地区已经开始认真关注英语教师的教育改革,并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1.2.1中学英语教师在受教育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选择自由和权利。根据对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调查,58%的教师坦言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培训都是上级部门规定好的某个教师培训机构。就培训内容而言,86%的英语教师承认自己无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材和教训内容,导致培训内容缺乏一定的现实性,与实际教学有很大的脱节。另外,62%的英语教师承认在接受教育培训时,往往会受到个人学历、职称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阻碍了教师的个人发展。

1.2.2中学英语教师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实效性不强。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主要采取大班教学、地面辅导的形式,这往往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根据调查,67%的英语教师承认由于时间和地理因素,并不注重培训的实效,有时甚至出现让别人代替培训的情况。另外,48.2%的教师认为他们并没有达到教师培训的目的,而只是通过这一形式,获得学历或职称,或者只是集结一些人脉。

1.2.3对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并且提出在上个世纪就要达到4%的要求,但是很多地区仍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对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调查,80%的教师认为在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方面投入不足,包括高校师范生培育的投入和工作之后对教师的岗位培训等的投入。

1.2.4部分中学英语教师由于受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导致专业知识匮乏,专业素养较低。根据调查显示,45%的英语教师表示在接受师范教育时,各师范院校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教育类的课程明显不足,不能将教育类的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结合和渗透,不能保证学生实践环节的有效性,与中小学的互动性不强。

二、中学英语教师教育改革策略

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地区英语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并结合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的现状和河南省教师教育现状,总结出进行英语教师教育改革的策略,有以下方面。

2.1重点改革中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模式。对于那些传统的教师培养单位,他们只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教师培训。然而,这势必会受到培训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导致培训效率不高,培训过程散漫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面对这些突出的问题,教师培养单位应该重点改革培养模式,学会利用并积极建设多媒体教育、数字化教育和网络教育,形成共建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课程与课件资源的协作组织和教师教育网联的有效运作机制。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如讲座、小组活动、个别指导、教师之间互相指导和评价等。另外,在英语教师的培养内容方面,应该确保其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符合各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这样,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育和网络教育既充实丰富又方便快捷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势必会提高学习效率。

2.2实施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分析目前河南省信阳地区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而在乡镇和乡村中学,教育资源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农村中学建立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并帮助他们配备先进的英语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室、英语语音室等,帮助他们快速发展。

2.3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强英语教育的学科建设。高等师范院校要积极探索,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于英语教育类课程,着手提高在课程开发、课程决策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加强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有效提高英语教师的素养,并且确保培养的英语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英语教育方法。

2.4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强英语教师的教育实践环节,确保足够的实践时间和较为优秀的实习场所。在教育实践环节中,要鼓励学生尽量走上讲台,而不仅仅是进行听课或批改作业等活动,这样才可以提高教育实践的有效性,培养出合格的英语教师。

2.5鼓励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一个成熟的教师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将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努力探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在不断的反思中取得进步,获得宝贵的经验。另外,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自评,尽管这样的评价会给教师自身带来压力,但是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2.6有关部门要努力构建教师教育的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比如,通过开展“有效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集体教研展示课”、“教师互评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教学活动,有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失误。

第2篇:中学课程培训范文

世界范围的英语教师培训模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理念陈旧,以培训者为中心,以培训者的主观认识设置培训内容,实施过程粗糙,与受训者的需求脱节,也不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培训方式简单、机械、落后。培训缺乏后续跟进指导和评核机制。培训往往是一次性的行为。由于中学教学长期受到唯应试教育的影响,能够参加培训的只是教师中的一小部分人,培训结束后他们回到原工作单位,往往又被落后和陈旧僵化的教育教学思想所同化,致使培训不能够产生持久连续性和辐射性,因而培训耗时、费力、低效。传统的英语教师培训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将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讲授,时间有长有短。讲授的内容多以英语学科专业的知识为主,专业教师讲、学员听。专业教师处于控制与主导地位,学员只是作为“被培训者”,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学员的这一地位决定了他们只是知识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而学员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提高了多少,在以后的实践中如何应用却无人问津。这种内容固定、方法单一、不做任何评价和检查的培训方法在现在的教师培训中仍然存在。所幸的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教育部和财政部联手加大了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关于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研究与实践得到了空前发展。在一贯的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其他一些方式,甚至出现了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跨国英语教师培训和走出国门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TESOL和BC等国际教师培训机构以及面向中学英语教师的其他国际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每年为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师提供了多种培训,有英语听说培训、读写培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培训,甚至还有针对中学教师的学历教育项目等。这些措施都助推了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新理念的培训模式的生成和发展。

二、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新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

新理念下的英语教师培训模式有很多种,但无一不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培训模式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态势。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主要是技术理性模式,即关注知识内容、强调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模式;反思模式,即关注基于教师经验和主动思考的培训模式;认知学徒模式,即关注年轻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带领的,旨在提高教师的主动思维能力的培训模式。这些模式都对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培训模式的变革体现在培训系统的各方面。在培训理念、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课程设置到培训形式、培训考核与评价、后期跟进指导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理念由以培训者为中心到以受训者为中心再到培训者与受训者双中心,规模由大而全的一统化到主题深入化,由中国人培训中国英语教师到聘外国培训师再到中外专家同台进行中国英语教师的培训。培训者由业余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培训机构由原来的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教育学院发展到多家机构、多种层次;培训内容由关注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到英语教学理论培养,再到教师发展和自我强化;培训课程设置由学科单一化向跨学科化,由课程混编到模块化;培训形式由集中面训到基于网络的教师远程培训、校本培训与脱岗培训相结合,建立了广泛的、多重的受训教师学习共同体,许多中学教师培训项目搭建了中外教师的培训师团队,与受训中学教师组建起跨文化学习社区。培训者不再搞“一言堂”,而是更加注重基于受训教师经验的互动引领与答疑,开设了多种围绕某个具体研修课题的工作坊,等等。正是这些方方面面的细节变革,才有效拓展了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空间,也使得培训的时间更加灵动起来。以下是2005年以来备受关注的一些主要的教师培训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对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启示。

(一)“问题—合作反思”教师培训模式

此模式是以教师行动研究为理论框架,以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为直接诱因,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成人学习特点而设计和实施的。其基本的操作步骤见下图:组建问题包主要是指收集教师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难点和热点等。分类整理收集资料是指:首先要从中筛选出有价值和能反映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并且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其次,根据内容进行分类。第三是指导教师与学员一起收集资料,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最后分组讨论。合作反思、探究、叙述评鉴、形成课题是指各组内学员充分发挥纵向思维作用,互动讨论,并总结研究结果。最后要求学员以合作反思中的问题为研究课题,这是对合作反思的升华。行动验证和实践再创是指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诊断、评价、发现问题,改革与新课程理念不吻合的行为,锐意创新,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01实验稿)》编写的多版本中学英语教材,多倡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由此衍生了关于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类似方法,即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鼓励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式的探究活动。例如,2012年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秦皇岛市教育局和保定市教育局联合实施的两市高中英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项目,开始即让受训教师写出自己教学的经验和困惑(组建问题包),并设置了“传播经验、解决困惑”的研修主题任务,之后对经验和困惑加以分类整理,同时辅以个别访谈,确立了研修的具体任务(分类整理、收集资料),建立了跨市、跨性别的研修团队。通过教学主题研讨、团队自主交流和课堂质疑互评等活动(合作反思、合作探究),提升了骨干教师的问题叙述与教学评鉴能力。在专家启发、自主反思和合作研讨中,教师聚焦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生成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并写出了预设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些教师在培训结束后把研修所得运用到自己的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了本人、本校乃至本地市的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水平(行动验证、实践再创)。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又形成了新的问题包,从而可以开展新一轮的任务驱动式的教师培训或研修。这种主题明确、任务驱动式的培训,适合高级研修型的培训,以50~60人编班,但是需要后期跟踪。跟踪考核实践再创的成果和效果,需要做大量后期质性数据收集和整理与分析。

(二)“学、研、实践”一体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体化”模式并不是按平面顺序进行的六个独立阶段,而是立体交叉、循环的过程,引导教师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在思考的基础上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理论素养与能力。与此同时,在每个过程的实施中突出成人学习者的自导性,在注重遵循理论流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员和具体情况构建各种各样的实践流程框架。“一体化”培训模式的六个主要学习方式为:专家理论引导式、案例教学式、交流合作式、基地跟班研修式、校本自修式、课题研究式。此模式的优点是设计科学;缺点是实施烦琐,考评难以全面、合理,远程学习阶段作业失真现象严重,质量不够高。

(三)以教材为依托的培训模式

此模式以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立足点,以增强时效性和针对性为前提,以培训教材为依托,培训内容的开发以问题—专题—课程为线索,培训对象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培训形式采用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管理和评价主要针对培训过程性资料和培训效果的验收,从而形成导、研、议、评、学的培训模式。导是指导分析问题,通过中考的引领,充分发挥中考的良好导向作用,有利于让教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主动寻求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研是指开发专题,通过骨干教师集中培训的方式推进。议是指形成课程,通过校本研修深入落实,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专题讨论,大家充分发表观点,依次发挥同伴互助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评指关注评价,通过大赛验收。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才能得以实现。各种教学大赛激发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热情,引发教师群体对各种课例的关注和反思。学是指关注学法。目前多数中学英语教师的教研活动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四)体验式学习理论下的培训模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构建出了体验式培训模式—体验式学习圈,并正式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从体验开始的,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种培训组织方式能很好地帮助受试者把自己的亲身感受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形成抽象思维,并联系日常工作生活,指导实践。这种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用得还不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尝试应用。

(五)课堂情境培训模式

“课堂情景式”教师培训模式是以行动研究理论为依据,以创设新课程课堂教学情景为突破口,以解决教师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平台,以最终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培训模式。它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教师说课、合作反思、讨论、同行与专家评课、实践再创等形式来展示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呈现规律与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技术和艺术。它主要通过调动、改变教师已有经验,实现对在职教师从观念转变到教学行为习惯改革的一系列培训。目前多数中学英语教师的校本课例研修就是采用的这种“一课三上”的模式,很有针对性,立竿见影。

(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网络、指向未来的教师综合培训模式,它是在实际问题的驱动下,让教师体验教育真谛;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思考教与学的关系;在Intel-net的平台上,共享人类教育未来的培训模式。这种新模式由两个模块组成。其中“培训目标定位”是为了给教师自荐与教研员推荐提供依据。在“学术沙龙式”的活动中,参培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成为培训的主体;而“课题研究”则是将参培对象的实践提高到一定的理论上来认识。“整体综合评价”是一种多元评价,由培训教师、学员自身和学员相互间来进行的评价,让参评者学会从多种角度、多元价值观来进行评价。它既是对培训活动的总结,又是下一轮培训活动改善的方向。目前这种培训模式因受到网络设备和技术条件的制约,采用的地区和人群有限,但应是未来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

三、结语

第3篇:中学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及“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为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地方教育局、地方中学、教育机构为合作伙伴,培养师德高尚、语言功底过硬、教学技能突出、理论基础扎实的、自我发展能力强的高水平中学英语教师,为中学和各种社会办学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合格的中学英语师资。

(二)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1.协同合作办学

实施“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开设“卓越英语教师班”。与新东方投资集团(香港)、南宁星火教育、明大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入以上教育培训集团落户学校,开办对社会开放的教育培训学校。聘请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的教师为英语专业(师范方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协同制定培养目标、建设课程资源、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设计评价体系。

2.协同制定培养目标

围绕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3.协同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以新东方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师教育专业主干课“新东方英语教学法”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

4.协同组织教学团队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聘请百色市教育局中学英语教研员、中学优秀老师、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教师为兼职教师,加入学院英语教师教育团队,参与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实践教学及就业指导,实行教师和中学教师、教育培训集团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

5.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引企入校”,把百佳新东方、南宁星火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建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培训学校担任助教与教学实习工作,学中做,做中学,是一种在岗式学习,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也可以从中获得报酬。

6.协同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协同研究师范生培养中的重点、难点和其他突出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协同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评价体系,校内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校外,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对学生见习、实习的评价。

7.协同开展“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百色市教育局、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开展教学专项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有计划安排教师各高校或赴境外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首先,在教学理论讲授课上,教师讲得少,学生讨论活动多;照本宣科少,实际教学问题探讨的多;师生互动多,学生分组讨论活动增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通过组织研讨小组、学习沙龙、工作坊、名师讲堂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兴趣,加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

2.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网络教学环境

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拥有的多间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和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英语在线学习软件以及调频台等现代教学设备与条件,改善课程的网络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评价体系

实践课程评价内容:微格教学技能,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等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课堂表现、考勤与学习态度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设计、调查(读书)报告、实践测评等多样化评价方式,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结合见习、实习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真题真做,改变毕业论文设计单一化模式。

二、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培养成效

(一)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成效

1.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语言运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科竞赛成绩良好2010年以来,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人才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300多项,其中部级奖励100余项。

2.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社会服务实践能力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已在百色市东合小学等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10余次,参与师生人数达200余人。

3.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科研创新能力

近三年来,参加见习活动近1000人,参加教育教学实习近100人。学生基于实践教学基地的见习、实习活动,撰写教学论文143篇、毕业设计77篇。学生参与教师教研课题近20项。

4.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创业就业能力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42项,其中部级7项、区级31项。2010年起,在学校、培训机构等担任英语教师的学生有560人,毕业生自主创办培训学校的案例有30多个。

(二)师资培养成效

1.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大为提升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参加广西高校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人次。受聘为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受聘为广西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质提升实验项目”自治区级指导专家2人。指导百色市中小学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人次、二、三等奖5人次。与中学、企业合作开展教育研究相关课题2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各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教师教学大赛20余项、教学多媒体课件大赛20余项、教学论文获奖10余项等。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教师外出到兄弟院校听课、参加专业教学技能培训等近200人次;6人获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44人;校外兼职教师共51人。

三、结语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自实施“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来,获得了许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派出优秀教师授课的稳定性问题,对学生学科竞赛指导的参与度等问题,都要做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蒙志珍,李晓.教师角色信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1(10):93-95.

第4篇:中学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音乐中考改革;音乐教育;教育发展

一、相关政策的实施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1]对学校美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学校美育课程是以艺术课程为主体,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和美育实践活动课程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通过加强美育课程与各科的渗透与融合,创新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改进美育教学,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在学校中要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充实教学力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要加强对美育教育的投入力度和评价制度,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美育改革是我国美育工作者近年普遍较为关注的话题,这次改革真正把音乐课程提高到了新的历史点。[2]虽然过去也对音乐课程进行多次改革,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整,只是一直空喊口号没有落到实处,师资不增加,课程数量不增加等。但这次改革把音乐直接与升学相联系,真正触动教育部门管理者、学校的“神经”。虽然国家制定出新的政策,但没有具体落实到各省、市,缺少统一标准,在国家政策框架之下,建议各省、市根据自己教育发展的情况制定更精细的标准,这就造成无论执行时间、考试课程分数的比例以及考试内容等各不相同,形成了多元化、多标准的形式。[3]

二、音乐中考改革的意义

中考改革无论是对学校方面还是社会方面的影响都是空前的,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对学校方面具有实际的意义,根据政策调整课程的比例,增加音乐教师的数量,更积极主动地实施中考改革政策。

(一)对学校方面的意义1.对学校领导管理者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多数学校领导管理者会认为音乐课无非是教学生唱歌跳舞娱乐性课程,然而误解了音乐教育的功能,学校领导管理者不考虑音乐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否有意义,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关注学校的升学率。这项政策的实施可以让学校领导管理者更加重视音乐课,消除“主科”与“副科”的偏见,对所有的课程一视同仁。提高管理者对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的认识,真正了解音乐这门学科,做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领导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比如音乐会、讲座、合唱比赛等,充分调动学生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加大对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比如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或电子琴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音乐、实践音乐。2.对音乐课程比例调整的意义中学音乐课程安排比重较低,根据教学计划,音乐课程开设的课程量本已很少,[4]与其他科目课程数量相比,语文、数学、英语课每班每周5节课甚至更多,政史地物化生每班每周2节课,而音乐课一周一节,以往每到学生进入期中或期末期间,每班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很难达到要求,这段时间的音乐课都被“主科”占用。初一、初二年级音乐课基本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课时,初三年级由于面临升学考试,甚至取消了音乐课。在中考改革政策实施以后,将会改变这种情况。音乐课在中学课堂中的数量得到保证甚至增加课程课时,比如每班一周两次音乐课。对于初三年级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课减缓升学压力。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对中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增加学生的知识,真正领略到音乐魅力。3.对教师方面的意义音乐课程成绩计入中考成绩,对专业音乐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声乐老师和器乐老师,提高音乐教师在学校全体教师中的比例。同时,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音乐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在教学中不仅是教授课本中的内容,也要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加入中考,也要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4.对学生方面的意义音乐课与其他主要科目比,趣味性与自由性都较高,[5]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成绩计入中考成绩,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让他们真正有了时间学习音乐、更喜爱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音乐教育真正的作用。音乐中考改革让学生更重视音乐课程的学习,淡化音乐课程是“副科”这样的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审美能力,更深刻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在最终专项考试的“表现”领域中,可以任一选择器乐或声乐作为考试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比如,在平时的器乐学习中,对学生毅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表现音乐时可以发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供空间;乐器演奏时需要学生识谱和记谱,这对学生记忆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政策实施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从音乐的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包括识谱能力、视唱练耳能力、对节奏的掌握、音乐欣赏、音乐历史、演奏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纳入中考不仅可以使学校领导管理者更加重视音乐课程,促进了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加大了对音乐设备设施的投入,同时,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提高了音乐教师在学校全体教师中的比例,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中考改革同样对学生家长、校外培训机构和高校的音乐师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对社会方面的意义1.对学生家长的意义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并不深刻,也不重视,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不重要的科目,对音乐课程的了解局限于唱歌、跳舞,这类形式上的认识,因此,他们并不重视音乐教育。随着音乐纳入中考政策的实施,家长对音乐教育的关注也逐渐提升,除了关心改革中艺术课程带来的中考加分项,认识到了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艺术课程能够在中考考试加分,还意识到了孩子的艺术素质对于孩子气质的提升,增加才艺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于孩子们的中考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家长们开始逐步重视音乐教育,更多的孩子们开始学习乐器或声乐技能,家长们也发现了通过学习音乐,孩子们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练习音乐技能的习惯。2.对社会培训机构的意义许多艺术培训机构在中考音乐改革之前,所推行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学到会即可,没有让孩子们真正地去学精艺术,也谈不上什么了解艺术了。而随着中考进行改革,很多孩子开始接受艺术教育,并且更多的孩子报名培训机构开始学习艺术,使得艺术培训机构的学员量大幅度的增加。而中考音乐的考试不是只要求孩子们学会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中考的学生们有质量的学习。这样,这些培训机构会带给孩子们更为优质的教育。教育中除了要认真教学以外,培训机构的老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想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艺术,那就需要一个有水平、认真负责的老师。

(三)对高校音乐专业师范生就业的意义很多高校学习艺术的师范生,在毕业之后有一部分毕业生除了考事业编,考研究生之外,也有许多人选择进入一个培训机构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给培训机构注入新鲜的教师血液,还可以对参加培训机构学习艺术的孩子们做一个有坚实基础的质量保障。由于现在学习艺术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不少高校师范毕业生除了参加一个培训机构,还可以自己进行创业,增加了这些高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率,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专业选择工作,为缺乏职业选择并迷茫的高校师范生点亮了一盏明灯。通过音乐中考改革,完善了教育体系,是教育体系的重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不仅有力支持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且促进了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将音乐课程的重视落到了实处,真正发挥了音乐教育的作用。初中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6]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生活、拓宽视野,同时音乐教育的功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它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教育是永远在前进的,需要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一起为之努力,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希望未来的中学音乐教育越来越好,走向辉煌的里程。总而言之,在音乐中考改革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师应当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紧密结合音乐中考改革思想,强化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雨嘉.美育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探析[J].当代音乐,2019(4):90-92.

[2]何程远.论美育改革下高等艺术院校音乐师范生培养模式[J].当代音乐,2019(3):17-18.

[3]邓竹.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J].黄河之声,2017(11):25

[4]张蕾.对中学音乐教育提升学生品德修养的思考[J].当代音乐,2016(24):38-40.

[5]端木萍萍.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J].当代音乐,2017(18):35-36,39.

第5篇:中学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学教师;理论思考与探索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为远程教育培训营造全新的学习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自主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宗旨。通过发送设计好的多媒体课程软件,通过建立通信上的学习支持与服务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能够让教学更加生动和自主,通过学习资料的共享与交互性的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培训方式多样化。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好多媒体教学软件,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化,从多种角度和多个层次展现出知识内容,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把静止的文字变得生动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而且远程教育是结合了现代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于一身,让学习理论得到综合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建立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给老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个性化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现代的信息教育技术能够给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更好的传播途径,提供更加先进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依靠多媒体与互联网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观点。比如说,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通过离线方式也能够接受到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线学习能够及时让老师给答疑解惑,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准确的培训定位

在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过程当中,过于强调理论的学习,把理论知识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而没有把技术作为培训的着眼点。从而使得远程教育技术在各层次上出现问题,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把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但是在现代的远程教育培训课程设置中,仅仅把技术培训内容罗列出来,并没有真正的实施技术培训,这就导致很多老师不能够科学合理的把远程教育应用在教学当中,不能够利用远程技术设计课程教学的软件,而是简单的把黑板板书变成电子板书,不能够用利用好多媒体与与网络技术来制作自己的教学课件。

(二)培训模式过于单一

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当中,都是面对面的教老师,就类似于传统教育中老师让学生被迫的接受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培训方式忽略了老师的自身感受和老师的知识背景,没有考虑到老师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群体特征,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没有考虑到老师之间的个体差异,忽略了个性化培训的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培训的效率与质量。除此之外,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更是忽略了网络技术的优势,没有体现出远程教育培训的意义与技术特点。

(三)培训的内容没有针对性

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当中,没有根据老师的实际情况与自身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专业发展上,又或是计算机技术水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种没有针对性的培训,往往会造成一部分老师吃不饱,而一部分老师消化不了的现象发生,不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能够达到培训的目标要求,培训效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合。

(四)没有健全培训考评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现代的远程教育培训还处于萌芽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还处于一种随意、放纵的状态。主要是因为领导对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培训机构;没有合理的安排老师的培训时间,管理质量不够高;没有完善评价、考核和奖惩等激励机制,老师本身对培训没有主动性。这些原因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技术没有真正落实起来,仅仅走了一个形式的过场。

三、针对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的政策支持

首先,应该在政策制度上给予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一定的保障,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培训的对象是老师,因此老师在培训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对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与培训技术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很多学校在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刚刚处于起步的状态,没有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激励体制,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方法,对参加的培训人员没有制定政策上的束缚与激励的措施。因此,要想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真正价值,一定要制定和完善好老师的培训制度,通过鼓励老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把培训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其次,要强化硬件软件的建设力度,给老师创造出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技术的环境,让老师能够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保障好教学的质量。学校应该对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加大投资,科学合理的配置好培训的资源,给培训营造出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通过加强对网络设备与安全软件的配置,给老师提供一个快速和安全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培训技术资源的建设一定要符合老师的教学需求,把优秀的课件资源制作成多个模板,每个模板细化到各个学科,让老师学会培训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老师的创造能力,让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模板,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资源,让培训更加的个性化与人性化。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软件,开发新的教学软件,让老师真正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在提高老师自身教学技术水平的同时,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最后,要给老师营造出良好的培训环境,促进老师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真正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合理充分的给老师安排课程学习,让老师感受到现代远程教育的优越性,激发出老师参加培训的兴趣,让老师保持住学习的积极性。

(二)根据老师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对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第一,要保证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培训的内容要符合老师教育技术水平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从事的岗位和老师的年龄,根据不同学科老师的特点,选择好培训的内容,进行分模块的课程培训,满足不同学科老师的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力度的培训老师开发多媒体课件,根据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中存在的问题,对培训进行科学而精心的指导;在利用课件对老师进行教学设置培训的时候,使用多媒体软件要适度,让老师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不要让老师觉得有了多媒体软件就不需要板书了,一定要科学科技的使用好共享的课件,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技术的时候,一定要让老师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联系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适合老师学科教学规律,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的意义。第二,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培训的时间,利用灵魂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因为中学老师的任务就是承担常规的教学,对教学进行改革,对课件进行设置等,因此,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赋予培训模式弹性化。要把现代远程教育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起来。除了采用集中面对面培训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网络直播和培训资料网上共享等多种培训方法。对与老师在教学当中遇到的图像处理、课程整合和网页制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疑答惑,真正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真正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还应该给培训的老师交际一个专门的学习网站,请专业的人员对老师进行培训,把全国各个地方的优秀资源应用在培训当中,给老师的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能够给老师提供实践与应用的机会,降低了培训的成本,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与质量。

(三)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的重心转移到信息素养的培养

为了保证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一定要对老师进行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让老师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好教育技术的理论思想与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通过这种培训方法,能够培养老师的信息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请相关的专家开展专题的讲座,让老师能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信息素养,从纵向和横向上对信息素养有更好的认识。但是,一定要注意开展讲座是为了让老师能够认识到信息素养的内涵,并不能够提高老师的信息素养,只有老师通过生活实际结合教学,亲身实践,通过对课程的讨论与点评,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中学老师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改善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加强老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真正让老师意识到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出现代远程教育的效果,提升教学的水平与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晓玲,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