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精选(九篇)

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

第1篇: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世界观形成 世界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40-02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思想最为活跃、个体社会化最为关键的时期,是世界观的形成与巩固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将来端正言行、正确衡量与判断是非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大学生的世界观,以期能为大学生世界观教育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世界观

世界观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狭义上看,世界观集中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看法。从广义上讲,世界观不仅包括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总的看法,也包括对人与物质世界之间关系的看法,具体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即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态度和根本看法。

二、世界观形成的心理前提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制约作用。其中,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社会化发展水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是影响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三个基本心理前提。

(一)思维发展水平

世界观是一个具体而又抽象的概念。狭义看,它集中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讨。广义讲,它还包括对多方面联系的看法,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看法。世界观建构于实在具体的人、自然与社会问题之上,因而说它具体。同时,世界观指对这些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要求思想的深刻和观点的凝炼,具有抽象性。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正处于从形式逻辑思维向辨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能够对这些纷繁交织的种种联系和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尝试着从这些现象中推理升华出一个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从此角度看,思维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前提。

(二)社会化发展水平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过渡期。在此阶段,随着知识的丰富与积累,视野的扩展和宽泛,思维的深刻与辨证发展,社会阅历的增多,大学生开始对世界、对人生等问题产生疑问并进行思考,对已经存在的正确或错误的世界观进行辨析,以期能建立一个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可以说,大学生社会化发展水平促使大学生产生形成世界观的需要,因而,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水平是世界观形成的基本前提之一。

(三)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从总趋势上看水平较高,自我认识更加主动,自我评价更趋现实,自我体验更为深刻,对自己正在建立或已形成的世界观能根据正确的理论导向以及实践的检验进行积极剖析与深刻反思,以求日斟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为大学生世界观的正确形成提供了内在的自觉动力。

三、影响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心理因素

(一)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对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正确的世界观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同化能力上,从而决定了对正确的世界观信息吸纳的数量和深度。在既定的知识结构中,四方面因素对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1.对世界观概念的明晰程度。在大学生既有的知识结构中,世界观的概念只局限于政治课中老师教的哲学定义: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个定义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而对于世界观广义的理解,许多大学生并不知晓。概念的清晰是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如果这一基本环节出现问题,那么,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也无从谈起。

2.对科学知识了解的多寡。一个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的人,相对那些对科学知识知之甚少的人,他会比较习惯地用理性的思维来考虑世界中存在的“为什么”,并且能够用科学知识进行解答,而不易于被愚昧的迷信所蒙蔽真相。

3.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风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在广大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源于中国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这种思想为唯心主义思想提供生存的空间,不易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经验”的影响。“经验”具有双面性,它在既定的条件下是真理,但是一味以经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没有用发展的辨证的视角,同样不利于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

因此,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需不断改进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科学理性的思维来建构它,以广博的科学知识来丰富它,以辨证发展的眼光来完善它。

(二)价值取向

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影响其对外在接触的世界观信息采取“选择性”的方式注意、理解和吸收。当外部接触的世界观信息符合他既有的理想、信仰、观念,这些信息则易于吸收,反之,对新信息的同化吸收就相对困难。现实中,某些大学生存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认为能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目光短浅,没有顾及到集体和环境的整体利益,亦或对迷信思想采取暧昧的态度,而对正确的唯物主义思想采取关门的态度,这些都是因为价值观的偏差导致正确世界观建立的障碍的表现。

(三)意志品质

意志影响着大学生将外在的世界观信息内化为自觉的世界观并指导行为。虽然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自觉品质较高,并且吸收新信息较快,但是,由于大学生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叛逆心理和独立心理,心理矛盾激烈,情绪不稳定,从而导致在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因此,在世界观内化的过程中,意志品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情感因素

情感伴随着认识产生,并贯穿于世界观形成的整个过程,对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比如乐观进取的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因为,积极的情感能使人保持健康的情绪与心境,促使其朝着希望前进。反之,悲观厌世的情感则不利于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他们会习惯性地将精神寄托于虚渺的神佛世界中。

四、大学生世界观形成过程的特点

从静态内容的角度看,大学生的世界观具有零散性、片面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从动态过程的角度看,大学生的世界观具有不稳定性、尝试性和不自觉性的特点。

(一)静态内容的角度

1.零散性。大学生世界观内容的零散性,一般是因为对世界观本身概念认识的不完整而造成的。他们往往根据具体生活或个人经历来抽象成他们个人世界的世界观,而这种过程带有经验性,不完整的特征。

2.片面性。片面性指的是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的理想化,从而导致极端。他们要么认为世界是完美无缺的,要么认为这个世界是黑暗丑陋的。前者当看到世界不完美的一面时,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后者永远活在黑暗消极中,甚至产生叛逆与仇恨,这二者都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多元化。大学生世界观的多元化特征的形成是因为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网络将每个人的不同观点通过bbs、博客、qq等以秒的速度跨国家跨地区的传播,让敏感的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们时刻准备着对新观点的认识,从而导致对原有观点亦或是置疑甚或是改变,亦或是保留的情况出现。多元化的社会成就了多元化的大学生的世界观。

(二)动态过程的角度

1.不稳定性。虽然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自觉品质较高,并且吸收新信息较快,但是,由于大学生在情感上存在着非理性的反叛心理和很强的独立精神,且还有其他原因,诸如学业、就业的压力,社会发展的增快导致的信仰缺失与心灵的迷茫,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心理的矛盾与动荡,以至在形成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的过程中出现观念与言行的不一致。

2.尝试性。由于对世界瞬息万变的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从而在形成和建立世界观时带来尝试性的特征。也因为形成一个新观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尝试错误不断验证的过程,大学生在形成自己认可的世界观的同时,要求自己的世界观能符合社会的主体思想,因而,大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便带有尝试性的特征,这也体现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社会化的一些年龄特征。

3.不自觉性。大学生世界观形成过程的不自觉性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不懂得有意识地去建立世界观;第二,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建立了部分的世界观并潜意识地在运用它。这一方面是因为世界观教育的不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五、从心理学角度构想大学生世界观教育

以往的大学生世界观教育的最大弊病在于忽视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难于吸收和同化。结合大学生世界观形成过程的心理影响因素,可改善大学生世界观教育。

首先,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倡案例教学、两难问题教学法,使世界观问题落实为具体的问题、大学生关切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易于消化并融化为自身的意识,进而正确的指导行为。

其次,应结合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进行强化,来克服其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再次,注意大学生世界观教育的阶段性。对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这两个特殊的大学群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教育。

最后,应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科学文明的社会与校园环境。将社区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为大学生建立科学、健康的世界观形成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颖原,林雪原,杨胡列,王佩爽.辨证理性地面对世界——对大学生世界观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7):77-79.

[2]程新英.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接受机制[J].伦理学研究,2004,3(2):76-79.

[3]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162-193、207-233.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and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the world

Chen Xin

(Computer Department of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Fujian Ningde)

第2篇: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复习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对旧有知识的系统整合,把以往零乱无序的知识、概念以及解题思路等整理、归纳,从而达到条理化、体系化,最终实现浓缩化。一堂高效的复习课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一理念下,历史复习课也要进一步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领悟历史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课为例,谈谈新课程下提升高中历史复习有效性的几个策略。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和考试说明,指导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和方向

高中历史考试说明是考察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要求、考试范围等,也是高考复习的指明灯。所以教师首先要积极研读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从而为每一节复习课抓准复习目标和核心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做法就是: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标和考试说明中对于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行为动词,把握其要求的难度与深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一般而言,常采用“知道”“了解”“理解”“概述”“归纳”“认识”和“探讨”等行为动词,以区别不同的能级要求。如《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节的课标是:“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其中“了解”属于相对浅层次的知识的概述与再认的要求,“认识”在能力方面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探讨”则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下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特点。

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这些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知识难度的界定,从而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策略,并有效掌控复习过程中的难度定位,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另外,在研读新课标时,必须严格以课标为基准,凡是与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没有关联的,都可以进行删除,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二、大力夯实基础,加强学法指导,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高考命题,离不开历史基础知识,知识又是能力和思维的奠基。只有全面夯实基础,注意知识之间点与点、点与线、线与面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清晰连贯的历史知识网络。中学历史的复习课也是要求在全面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弥补以往的知识漏洞,并多方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积极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自我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再次深刻理解主要历史概念的内涵、重要历史现象的本质以及知识间相互的内在联系,从而整体把握这个阶段的体系特征?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教材的研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阅读书前目录,思考这节所在单元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其次阅读本单元每节的标题,思考每节内容与单元标题之间、各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单元引言加以理解和掌握。进入本节研读时,不仅要读前言、正文、插图,还要读书上的注释和习题(包括“学思之窗”和“本课测评”)。在研读中还要求学生做到及时思考课文中段落、章节、图文的一些内在联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同时笔头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或者教材没提及但是有助于理解本节重难点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进一步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夯实并促成提高。

例如,本节处于必修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节,首先分析出与前面单元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及我国的改革开放密切相关。接着单元内各节之间分析如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区域集团化则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短期内又会对全球化产生阻碍。接着,进行本节的教材研读和梳理:第一目“经济向全球化发展”要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历程、原因及经济全球化影响”;第二目“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要读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宗旨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第三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围绕“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以及这一举措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领会全球化是必然趋势,进而深刻理解全球化下中国应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进而积极融入全球化。

三、积极创设情境,努力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

复习课的教学时,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知识的掌握,一般的归纳反复往往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极易产生思维疲惫现象。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无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复习内容产生了新的兴趣,学习动机再次被激发,对历史的体验与感悟进一步加深。在多种的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可以算是打造复习课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情境的创设有很多种,如问题情境、角色情境、情绪情境等,不同的情境也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及其作用”考点的分析中,笔者先呈现了一段材料,由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地将已有的知识积累积极调动起来,对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充分体验了作为学习主体的成功,从而突出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提升了课堂的复习效率。

“2002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对大多数国家的多种钢材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30%的高额关税,这意味着欧盟、日、韩、中、俄的数十亿的钢材无法进入美国的钢铁市场,但这并不对加拿大、墨西哥实行。”问题如下:(1)最初是哪一国际机构来维护世界贸易公平的?为什么说它是奠定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之一?(2)既有关贸为何还要新建世贸?(3)世贸组织的宗旨与之前所学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有冲突吗?几个问题在回顾旧知时,激发探究欲。由此得出:世贸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其发展的重要表现,过渡至另一考点。

四、加强资源的重组,合理构建知识体系,调动学生的迁移能力

复习课的教学,特别要注意一个方面,即如何不会演变为单纯的重复?所以复习时应把所学资源重新组织,将各个静态、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动态的串接,同时调动学生对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再加工,链接成一清晰合理有序的知识网络,以促进内化和吸收,运用时也就能够由点到线,连线成面。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那么复习课的资源重组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究竟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真正的实效,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将其合理有效的迁移到新问题的解决中去。所以复习课的资源整合也不能只局限于本单元,可延伸至不同模块,甚至是地理和政治的学科知识,最终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相应也就提高了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例如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的复习,先以2009年江苏高考一道错误率较高的选择题引入:“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①全球化导致了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从本题中分析出要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入手,那么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究竟有哪些不利影响?如针对造成“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和感染性也将增强”这一问题,可以联系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和第六单元“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也是继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和影响也日益加深。

接下来看到:反全球化者不单单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也来自发达国家。那么这两类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作出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进而领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那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还要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呢?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直接过渡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考点。

接着联系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以及必修一中中国历史上闭关锁国带来的问题和危害,分析出中国为什么应该扩大开放,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趋利避害。政治学科的“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也提及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中国加入世贸的意义”,可以引入补充,加深对中国入世的必要性的理解。

五、精选习题,改编中提升解题实效,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复习课的教学中,练习设计需要更多地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水平。教师也就需要积极钻研题目,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典型性加以选取,搜集来的题目也不能生搬硬套,拿来就用。要经过重新整合改编,考虑好学生的个体特征,处理好难度和数量,并通过解题来再现知识点的串接,感悟其中的方法和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答题得分率,这也是复习课练习的根本意义所在。

另外,在选题中,还可以多加利用近年的高考题目,训练学生活学活用,注意答题规范,预先体验高考。这样的“实战演习”也使学生多次接触了高考题目的难易程度、出题思路,逐步减低对高考的恐惧心理。同时试着让学生更改某个角度,编制新题,把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解题能力的提升有效联系起来,进而指导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学会主动发现和捕捉命题角度,相应也就提升了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

例如,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进一步分析时,选用了已经做过的高考题:(2010年全国卷I)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先让学生分析出解题的一般思路方法和采用的哪些知识点,把规范化要求渗透于平时训练过程中。分解如下:“解题思路:解读题干,再审问题,划出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最后看选项,确保逐项分析,明显错误的结论首先排除,剩余选项精细判断。”“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从而得出:民族性显示的是地域性,明显与全球化冲突。其难以生存并不是说完全消失,而是寄存融入于全球化中发展成为世界的、跨国的企业。由此足可看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推动力。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然后,让学生调动已有的其他相关知识,更改某个命题条件,编制分解为几个新的小题,逐层设问。如:①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关系?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那么什么因素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③经济全球化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问题?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境遇有何不同?原因何在?④发展中国家应对这一趋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⑤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等等。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直接回答或者理解的问题,教师再辅之以相关的史料补充,从而加强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层次领会。

六、建立历史新视角,联系热点,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文明的演变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些变化必然要引起高考命题的相应变化。因此,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引入是现阶段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是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同文明的交往与碰撞也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也历史的必然选择。

另外,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社会、关注世界。而热点问题更强调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和“以史为鉴”的功能。所以,上历史复习课时要注意把实际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要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多角度地挖掘现实问题所涵盖的历史考察范围。例如本节最后总结探究时,给出下列问题: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评价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中的重要合作和发展问题;近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总之,提升高中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们要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把有效教学理念更好地运用在教学上,提升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于沛.全球化和全球历史观[J].史学集刊.2001(02).

第3篇: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我以为,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作为一名从地理专科学校毕业的教师,更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尤其是使学生了解一些世界及中国的一些重点地理事物的分布很有必要。所以,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学得有兴趣,真正学到地理知识,我常以人教版的教材为基础,针对现有课时,进行大胆的地理课堂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点成绩。

我为了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概况,重点设计了地理分布研究,如大洲大洋的分布,人种与语言、宗教的分布,世界气候的分布,世界地形的分布,世界大河的分布,世界矿产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世界著名景点及名胜古迹的分布等大约10个内容,然后每个内容大约用1-2课时。通过一两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也拓展及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一、 引入“竞赛机制”,激活平淡的地理课堂

例如:在讲世界的人种分布时,我事先设计了15个问题,然后把问题分成三个组,每一组分别赋于不同的分值,最后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必答与抢答,决出分数的高低。这样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效果很好。这些问题有:①东亚以哪一人种为主?②印度主要有哪两个人种?③撒哈拉以南是什么人种?④西亚与北非以什么人种为主?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翻书,边讨论,边回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 活用地理图表,引导学生记忆地理分布规律

例如,在讲气候分布时,我给学生一张世界气候空白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对照教材逐步填写,并作如下设问:

①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主要有哪一种气候?请用一种图例在空白图上填写出它们分布的位置?

②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它们的分布有何特点?

③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哪几个洲?请用一种图例在空白图上填出它们分布的位置。

④世界分布面积最广的是什么气候?

⑤中国主要有哪几种气候?我们苏州是属于什么气候?

⑥两极地区是什么气候?

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边填边学,边讨论边分析,能对世界的气候分布有一点大概的了解,虽然不深,但也能略知一二,这对他们今后升入高中学习,以及选学地理是很有帮助的。

三、 以精美的板图、板画吸引学生,尝试引导学生掌握世界的大江大河

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世界地图,然后在其中标出中国的轮廓,学生一下子被我的举动吸引了,然后逐步在世界地图上画出著名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我还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尝试着填一填。我对每一条河流剪辑了一小段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填,边填边讨论,课堂里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一堂课下来,学生也不觉得累。通过学习,学生对这些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有了充分的认识,也知道了我们的长江、黄河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加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 介绍每个洲的一两个名胜古迹,引导学生放眼看世界

这些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当代人的,这一部分内容既属于某一国家,更属于全人类,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让初中学生了解这个很有必要。地理学教会了人们放眼看世界,发现了新大陆,在这日益全球化及开放的现代社会,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应该对世界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去吸收世界一切优秀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东西。这一部分,虽然在初中教材中是零散的,甚至是简略的,但却是所有初中生特别好奇以及向往的。因此,我通过查阅教辅资料,通过上网整合了一些资料,整理了中外十大名胜,依次介绍它们的位置、成因、存在问题、合理保护等,我在教学时选取了如下景点与名胜: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美国的拉什莫尔山像、巴黎的卢浮宫、巴西的巴西利亚、悉尼的歌剧院、菲律宾的大梯田等,学生丰富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学会了吸收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更热爱世界的锦绣河山。这部分教学时,我充分注重师生间的双边互动,把讲的主角充分给学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名胜古迹及世界遗产的了解,然后补充及丰富这些资料,使学生真正能够学到些东西,最终实现在地理课堂中放眼看世界的作用。学生作为21世纪的公民,不能让他们只学“数理化”,应该让他们学点“文史

哲”,而地理在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看世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 在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分布时,树立学生的“大国意识”及“大国责任”

第4篇: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而等高线知识的学习,则为地形图的学习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习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总领效果。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的学习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三 教学进度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1—2 一 《让我们走进地理》 4

3—6 二 《地球的面貌》

8

7—10 三 《世界的居民》

8

11—14 四 《世界的气候》

8

第5篇: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部分,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点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考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本期我任教九年级历史课,加上是毕业班,所以更加不能放松了,要为同学们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生动的讲述,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9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

1.1917—1945年是十月革命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搞好中考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

本期教学共约16周,共32课时,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新课教学:其中

第1--6周12课时讲授《世界历史》下册1---18课(包括1节晚自习课)

第二阶段:会考总复习,其中:

第7---8周,4课时复习中国古代史

第9---17周,6课时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第12---14周,4课时复习世界历史

第15——16周,4课时综合复习,考前强化训练。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2一、目的要求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

1.1917—1945年是十月革命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上内容,即是本学期讲授的重点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

四、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加强辅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3一.教材内容:

本期为九年级下学期,教材为《世界历史》下册,内容包括整个世界现代史部分,时间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至20世纪末期。

二.教材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包括:

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了世界现代史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在战后得到了短期的相对稳定,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意大利、日本、德国先后法西斯化。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战后时期,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了飞速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战后,在美国扶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甚至局部战争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当代国际面临的重大问题。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同时,文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反映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觉醒的亚非拉的文学艺术开始勃兴;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学艺术领域里,产生了各种流派,反映了社会的复杂面貌。

(二)、思想教育部分包括:

世界现代史教学,结合教材内容,注意向学生进行下列思想、观点和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社会发展的观点;改革奋进的精神;事物互相联系的观点;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

(三)、能力培养部分包括:

通过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培养学生如下能力: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简要记录教师讲课的内容要点;编出历史大事年表;在世界历史地图中,找出历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填出教材中叙述到的主要国家、重要城市和重大战役的地点;在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中,根据教科书或课外历史读物所提供的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发表意见;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评价;比较类似的中外历史事件,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作出简单的结论;联系当今世界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问题,运用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二)、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

(三)、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美国的霸权政策;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时局的新变化;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五.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学习历史课程的学习经验,能基本掌握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因此重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学期还要进行初中毕业考试,怎样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也是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课堂教学必须按照课标的要求,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要适度,不加重学生负担。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以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之间,中外历史之间,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要充分运用历史地图、图画、图表,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和考核,复习要抓住线索,突出重点,弄清概念,活跃思路;考核要注重思想性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六)、课堂教学要和课外教育相结合,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课外教育包括阅读通俗历史读物和参观、访问、调查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第三周:德、意、日的法西斯化、大战的爆发与扩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第四周:“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辩论会、单元回眸

第五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欧洲联盟、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单元回眸

第六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第七周:单元回眸、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八周: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第九周:单元回眸、美苏“冷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十周:单元回眸、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文学、艺术和体育、历史学习经验交流

第十一至十六周:中考总复习,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考标

第十七至十八周:中考模拟考试毕业汇考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为了积极备战20--年中考,使历史复习做到有章可循,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的中考成绩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特拟定该复习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解题看,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历史的综合素质离中考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学生的阅读分析、灵活运用知识、文字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学生花在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时间不多,有部分学生主观题是不愿意去做,交上来的是空白卷。

三、备考计划

教学进度

1、20--年2月—4月中下旬,完成第一轮复习;

2、20--年5月下旬前,完成第二轮复习;

3、20--年升学考试前,完成第三轮总复习。

四、复习计划及措施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夯实基础。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但课时少,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结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题型训练,熟悉解题技巧,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做选择题尽量不看书,材料题和问答题一定要看书。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用时4周,在复习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在中考历史学科中题型有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其中选择题覆盖面广,能较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想品质,所占分值比重大(占了卷面40),从历年考试题目看,选择题难度值低,考的都是较为基础的知识,因此选择题力求学生不能丢分。学生在解题时要求学生抓住“题干”和关键字,理清题意后,运用正确方法进行解题,例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同样的,学生在做材料题与问答题时,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第三阶段:关注热点、小专题复习。用时4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全面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但知识相对会比较零碎和孤立。为了把知识学活、用活,还需结合教材,打破体系,比较对照,纵横联系,点面结合,进行一些小专题的复习,例如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史专题;新中国的外交史、三次科技革命等小专题。同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最终是为了解决现实现世问题,在历年的历史中考试题中均涉及时政热点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收集资料,例如周年事件、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把热点问题与历史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剩下的时间,就以学生复习,做一些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模拟试题,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历史复习中注意事项

1、加强复习的力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本,保证基础的方面少丢分。

第一轮,全面复习,细化知识点,打好基础.即讲课时要注意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时间空间概念明确,语言精炼,并辅以条理化的板书.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第二轮,比较对照,纵横串连,辨异求同.经过系统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更牢固了,但知识是零碎的、混乱的、孤立的,这一段复习要求师生双边互动,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重新组合教材,进行知识归类,触类旁通.把已掌握的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形成网络,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联系,总结寻求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强化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

2、九年级下学期加大学生的练习量尽量寻找一些较好的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多创设一些与生活情境相关的试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点,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以史为鉴,评论古今,提高能力。

3、增加考试次数,把握好时间和解题速度,练练学生的应试能力。

我们要指导学生紧扣课程标准扎实基础以课本为本全面系统地做到五看三抓,即看提示、看正文、看插图、看资料、看大事年表抓线索、抓网落、抓重点。

4、研究试题,提高作答技巧现在的历史试卷已经与时俱进了,人文语言的表述,时政热点的结合,图文并茂,让历史不再只是“古董”。

于是,我们设计出类似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愉悦读题,沉着思考,从容作答。作答时力求语言文字简洁,中肯、生动,而不是拖泥带水,更不能答非所问。同时,养成学生规范作答的习惯。

5、抓住有利时机,获取中考信息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上网并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多渠道获取中考信息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5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1)、(3)两个班级的历史教学任务。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争取中考成绩稳中有升,打好中考这场攻坚战。为了更好地迎接中考,我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以我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中考的应试能力。力争中考历史及格率达到65%以上,达优率在40%以上。

三、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两个班,从上学期的教学情况分析,(1)班优生教多,但后进生也多,也就是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学生思路比较活跃,但是学困生厌学情绪严重,且基础知识不够扎实;(3)班整体较沉闷,只有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愿意动脑思考,其他学生遇到问题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自己解决问题比较困难;但(3)班整体素质还可以,只是达优率不高。目前这两个班整体的中考气氛都不浓,没有紧张感和学习的迫切感。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训和教育,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和迫在眉睫的紧张感,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上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强调,反复记忆及训练,再次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拔高训练。

四、复习计划:

(一)复习要求:

1、认真研读《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切实把握中考历史的方向。

《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是供复习时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明确考试的范围要求、内容、要求,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落实知识点。

2、仔细研究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

中考试卷相当数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讲好、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潜能,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它包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线索等。基础和主干知识是载体,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了更有效地记忆、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线索,教会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教科书,熟练使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目录和大事年表,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对比等。

(二)具体工作:

(1)、备课:

针对九年级的复习课,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由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第二步,由讨论思考题组成。针对单元重点和近年来中考的试题,教师设计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题目。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第三步:巩固练习。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评,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梳理”、“探究”、“训练”三环节完成。第四步是课后反思。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相互交流,查漏补缺,共同进步。

(2)、上课:

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命题思想的逐渐转变,中考改革的不断完善,对九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复习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3)、习题与试卷训练:

科学的布置作业,体现层次性、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力求做到举一反三。第二、要精选习题与试卷。强化训练主要体现以下原则:

①、适量性原则。事实证明,学生所做习题,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做一定量的习题为。九年级阶段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为了在短时间内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适量性原则。要精选习题,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效益。

②、整体性原则。本学期的复习阶段分为两个轮次。第一轮复习依据中考历史新评价按章节顺序进行知识梳理,指导学生完成每单元的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进行历史专题训练与综合卷测试。选题要突出热点、联系现实,以达到综合训练,提高能力的目的。

③、适应性原则。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注重学生在知识迁移、问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

④、梯度性原则。同一年级或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知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梯度性原则。保证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做到激励尖子生让其吃饱,关注中等生让其吃好,兼顾学困生让其消化得了,充分落实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4)、研究典型试题及评析,把握命题方向。

研究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明确中考历史的命题趋势,试卷讲评要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关注命题意图,了解解题方法,找出解题规律。

(5)、加强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进行解题方法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构思、组织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测评,让学生了解试题类型、掌握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等。在练习和考试中都应注意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化,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6)、关注重大纪念、社会热点和时政。

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家及世界重大的纪念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政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学困生学得轻松。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在设计习题时,注意分层次和梯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我将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将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无愧于我的心,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五、教学进度安排

1、1—5周完成九年级下册新课教学。

2、6—9周结合中考历史新评价系统复习七、八、九年级的历史基础知识。

3、10—12周进行历史专题复习。

第6篇: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这样一来,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就转化为如下的问题,即如何实现中国哲学史“总体写作思路上的实质性变化”?毋庸讳言,我们这里说的“总体思路”涉及到哲学观。换言之,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重写中国哲学史的人来说,如果他还没有确立起新的哲学观,那么,“重写”就只是一个修辞学意义上的口号。要言之,没有新的哲学观,就不可能有新的中国哲学史。然而,任何一个研究者要确立起新的哲学观,就必须对传统哲学观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不了解哪些哲学观是旧的,又如何知道另一些哲学观是新的呢?众所周知,哲学作为学科是唯一的,但哲学观却是多元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而只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观,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观”。既然哲学观是多元的,那么从不同的哲学观出发撰写的中国哲学史就会在总体思路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当然,所有对中国哲学史的有效的“重写”都蕴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传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所蕴含的哲学观的批判性反思。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前提,“重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那么,在传统的哲学观中,哪些哲学观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哲学观:一是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二是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三是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下面,我们逐一批判这三种传统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观。

哲学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吗?

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把哲学史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史,进而简单地把唯物主义与进步、唯心主义与反动等同起来,构成了一种简单化的、但又极有影响力的哲学观。不少治中国哲学史的学者深受这一哲学观的影响。比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1957)中就这样写道:“中国哲学的历史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样,是唯物主义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①在这样的表述方式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几乎成了哲学的代名词。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未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作为正价值与负价值简单地对立起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中,马克思指责那种撇开社会历史、奢谈抽象物质概念的唯物主义是“抽象的唯物主义”,它与同样撇开社会历史、奢谈心灵作用的“抽象的唯灵论”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②在《神圣家族》(1844)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对“抽象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他在批评霍布斯把几何学家的抽象感性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时,气愤地写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中,马克思在批评旧唯物主义的被动性时指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④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并没有把唯物主义的一切形式都作为正价值而与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事实上,在唯物主义的所有形式中,他肯定的只是“实践唯物主义”,而对其他形式所具有的共性———抽象性进行了不懈的批判,同时也对唯心主义的能动性作了高度的评价。众所周知,列宁也在《哲学笔记》(1895-1911)中写道:“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⑤这段重要的论述实际上消解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那种被夸张的、简单化的、绝对的对立.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作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不但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了,而且也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两种不同见解抽象地对立起来了。而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丰富性则表明,这种黑白两分的、贴标签式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就老子学说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来说,任继愈先生在其哲学史著作中先后有过两种不同的见解。但仅仅满足于给历史上的哲学家贴标签,又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如果把这样简单的思路引入到中国哲学史领域中,中国哲学史研究必定会走进死胡同。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吗?

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也是一种广有影响的哲学观,至今仍然被许多研究者所认同。肖前等人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张:“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思维(认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①毋庸讳言,这一传统的哲学观也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们所认同。肖萐父等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也肯定:“这种哲学认识,来自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实践中对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②毫无疑问,这种哲学观也制约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史的看法。然而,这种哲学观至少存在着以下三个缺陷:

其一,“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这样的提法并不能涵盖哲学与之打交道的全部知识。比如,数学知识就既不属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也不属于思维知识的范围内;同样地,语言学、修辞学、音韵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既不从属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也不从属于思维知识。何况,“知识”这一表达方式也是不严格的。比如,宗教是与信仰相关的,我们当然不能说信仰也是一种知识。记得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1781)的第二版序言中曾经说过:“我必须扬弃知识,为信仰开拓地盘。”③十分明确地把信仰与知识分离开来。所以,“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这样的提法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严格的。

其二,就“概括”这个术语而言,它关涉到的是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方法。比如,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金属A是导电的,金属B也是导电的,金属C也是导电的……。于是,我们就“概括”出如下的结论:一切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然而,用归纳法获得的真理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倡导的“反归纳主义”就指出了这种以“概括”为特征的归纳方法的局限性。在他看来,即使人们发现10万只天鹅是白的,也不能合法地“概括”出如下的结论: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因为说“一切天鹅都是白的”意味着说话者必须担保今后还没有出生的全部天鹅也必须是白的。事实上,在经验生活中,谁都无法担保这种普遍必然性。前面提到的命题“一切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同样缺乏普遍必然性,因为除非你能担保将来可能发现出来的金属也都是能够导电的,否则你就无权作出“一切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这样的全称肯定判断,而至多只能这样说:“迄今为止发现的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问题还在于,像“概括”这样的表达方式限制了哲学所能采纳的逻辑方法,仿佛哲学只承认归纳方法,而完全不考虑演绎方法。事实上,演绎方法在哲学研究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归纳方法只能导出偶然真理,亦即缺乏普遍必然性的真理,那么,演绎方法才蕴含着对必然真理,亦即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的认同。举例说来,假如我们接受了这样的大前提:“一切人都会死的”;又接受了这样的小前提:“XXX是人”;那就一定会引申出一个必然性的结论:“XXX会死的。”不管“XXX”是什么人,其结论都具有普遍必然性。可见,只承认“概括”功能的哲学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

其三,就“总结”这个术语而言,它关涉到的只是对以往已经发生的事实和观念的回顾。这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黑格尔的哲学观:“哲学作为有关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④按照这样的哲学观,哲学只能面对和“总结”过去,无法面对和预期将来。

换言之,哲学只能做黄昏到来时才起飞的猫头鹰,却不能成为早晨啼鸣、面向白天的雄鸡。然而,我们知道,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中强调的正是哲学的预期功能:“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①显然,只肯定哲学的“总结”功能,必定会忽略它的“预期”功能。要言之,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的观点显然是成问题的。把这样的哲学观引入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全部哲学命题就只能在偶然真理的框架中挣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吗?

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一种传统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观。什么是世界观呢?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认为:“所谓世界观(亦称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想统统在内的根本观点。”②只要认真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这种哲学观也有着本质性的缺陷:

首先,这里使用的“世界”概念就是成问题的。一方面,把作为认识者的人和作为认识对象的“世界”分离开来并对立起来了。其实,海德格尔早就告诉我们,作为人之存在的“此在”乃是“在世之存在”(inderWeltsein),四个德文词都是用连字符号联系起来的,意在表明,人与世界是不可分离的。世界就是由人的生存活动构成的。换言之,人的生存活动的展开就是世界。另一方面,把世界理解为“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想”这三个层面的总和,也是成问题的。因为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只是时间在先的观点,也就是说,最先存在的是自然界,接着是社会历史,最后才是人的思想。而被忽略的正是逻辑在先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逻辑上具有先在性的恰恰是人的思想和社会历史,而自然界只是在这样的逻辑先在性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比如,在老子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重大贡献是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历史中的辩证法。这样的见解就蕴含着对老子思想的根本性误解。其实,老子的思想本质上是政治哲学,其逻辑起点是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如果他谈到自然界的某些辩证的现象,目的也只是为了以更形象的方式阐明自己的治道,即政治哲学的观点。所以,必须重新反思“世界”这一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的概念。

其次,这里使用的“世界观”概念也是成问题的。一方面,按照康德的看法,“世界”乃是一个超验的物自体,而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当人们运用知性范畴,试图去认识作为物自体的“世界”时,就会陷入二律背反。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的整体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所以人们是无法把握的:“644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世界是这样的。”③既然整体世界是不可认识的,人们的“世界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的可靠性又在什么地方呢?另一方面,海德格尔认为,“世界观”的概念是在18世纪末出现的,虽然其含义不无变化,“不过,‘世界观’一词仍然保持自身为表示人在存在者中间的地位的名称,这个情况给出了一个证明,说明一旦人已经把他的生命当作主体带到了关系中心的优先地位上,世界如何决定性地成了图像”④。在海氏看来,“世界观”这个术语正是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形成的一个标志,人们不但不应该以价值中立的方式来谈论它,而且应该对它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批判。海氏还指出:“世界观虽然需要并且利用哲学的博学,但它不需要任何一种哲学,因为它作为世界观已经接受了某种特有的对存在者的解说和构形。”⑤这就使无批判地使用“世界观”的概念成为哲学上的不合法的行为。

最后,“学问”这个术语也暗含着一种倾向,即哲学与实践活动的分离,仿佛它只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种看法、一种观点,而并没有把蕴含在哲学内部的根本要求———“知行合一”凸现出来。

第7篇: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这样一来,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就转化为如下的问题,即如何实现中国哲学史“总体写作思路上的实质性变化”?毋庸讳言,我们这里说的“总体思路”涉及到哲学观。换言之,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重写中国哲学史的人来说,如果他还没有确立起新的哲学观,那么,“重写”就只是一个修辞学意义上的口号。要言之,没有新的哲学观,就不可能有新的中国哲学史。然而,任何一个研究者要确立起新的哲学观,就必须对传统哲学观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不了解哪些哲学观是旧的,又如何知道另一些哲学观是新的呢?众所周知,哲学作为学科是唯一的,但哲学观却是多元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而只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观,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观”。既然哲学观是多元的,那么从不同的哲学观出发撰写的中国哲学史就会在总体思路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当然,所有对中国哲学史的有效的“重写”都蕴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传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所蕴含的哲学观的批判性反思。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前提,“重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那么,在传统的哲学观中,哪些哲学观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哲学观:一是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二是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三是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下面,我们逐一批判这三种传统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观。

哲学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吗?

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把哲学史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史,进而简单地把唯物主义与进步、唯心主义与反动等同起来,构成了一种简单化的、但又极有影响力的哲学观。不少治中国哲学史的学者深受这一哲学观的影响。比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1957)中就这样写道:“中国哲学的历史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样,是唯物主义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①在这样的表述方式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几乎成了哲学的代名词。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未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作为正价值与负价值简单地对立起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中,马克思指责那种撇开社会历史、奢谈抽象物质概念的唯物主义是“抽象的唯物主义”,它与同样撇开社会历史、奢谈心灵作用的“抽象的唯灵论”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②在《神圣家族》(1844)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对“抽象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他在批评霍布斯把几何学家的抽象感性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时,气愤地写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中,马克思在批评旧唯物主义的被动性时指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④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并没有把唯物主义的一切形式都作为正价值而与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事实上,在唯物主义的所有形式中,他肯定的只是“实践唯物主义”,而对其他形式所具有的共性———抽象性进行了不懈的批判,同时也对唯心主义的能动性作了高度的评价。众所周知,列宁也在《哲学笔记》(1895-1911)中写道:“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⑤这段重要的论述实际上消解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那种被夸张的、简单化的、绝对的对立.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作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不但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了,而且也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两种不同见解抽象地对立起来了。而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丰富性则表明,这种黑白两分的、贴标签式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就老子学说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来说,任继愈先生在其哲学史著作中先后有过两种不同的见解。但仅仅满足于给历史上的哲学家贴标签,又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如果把这样简单的思路引入到中国哲学史领域中,中国哲学史研究必定会走进死胡同。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吗?

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也是一种广有影响的哲学观,至今仍然被许多研究者所认同。肖前等人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张:“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思维(认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①毋庸讳言,这一传统的哲学观也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们所认同。肖?父等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也肯定:“这种哲学认识,来自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实践中对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②毫无疑问,这种哲学观也制约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史的看法。然而,这种哲学观至少存在着以下三个缺陷:

其一,“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这样的提法并不能涵盖哲学与之打交道的全部知识。比如,数学知识就既不属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也不属于思维知识的范围内;同样地,语言学、修辞学、音韵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既不从属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也不从属于思维知识。何况,“知识”这一表达方式也是不严格的。比如,宗教是与信仰相关的,我们当然不能说信仰也是一种知识。记得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1781)的第二版序言中曾经说过:“我必须扬弃知识,为信仰开拓地盘。”③十分明确地把信仰与知识分离开来。所以,“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这样的提法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严格的。

其二,就“概括”这个术语而言,它关涉到的是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方法。比如,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金属a是导电的,金属b也是导电的,金属c也是导电的……。于是,我们就“概括”出如下的结论:一切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然而,用归纳法获得的真理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倡导的“反归纳主义”就指出了这种以“概括”为特征的归纳方法的局限性。在他看来,即使人们发现10万只天鹅是白的,也不能合法地“概括”出如下的结论: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因为说“一切天鹅都是白的”意味着说话者必须担保今后还没有出生的全部天鹅也必须是白的。事实上,在经验生活中,谁都无法担保这种普遍必然性。前面提到的命题“一切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同样缺乏普遍必然性,因为除非你能担保将来可能发现出来的金属也都是能够导电的,否则你就无权作出“一切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这样的全称肯定判断,而至多只能这样说:“迄今为止发现的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问题还在于,像“概括”这样的表达方式限制了哲学所能采纳的逻辑方法,仿佛哲学只承认归纳方法,而完全不考虑演绎方法。事实上,演绎方法在哲学研究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归纳方法只能导出偶然真理,亦即缺乏普遍必然性的真理,那么,演绎方法才蕴含着对必然真理,亦即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的认同。举例说来,假如我们接受了这样的大前提:“一切人都会死的”;又接受了这样的小前提:“xxx是人”;那就一定会引申出一个必然性的结论:“xxx会死的。”不管“xxx”是什么人,其结论都具有普遍必然性。可见,只承认“概括”功能的哲学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

其三,就“总结”这个术语而言,它关涉到的只是对以往已经发生的事实和观念的回顾。这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黑格尔的哲学观:“哲学作为有关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④按照这样的哲学观,哲学只能面对和“总结”过去,无法面对和预期将来。

换言之,哲学只能做黄昏到来时才起飞的猫头鹰,却不能成为早晨啼鸣、面向白天的雄鸡。然而,我们知道,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中强调的正是哲学的预期功能:“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①显然,只肯定哲学的“总结”功能,必定会忽略它的“预期”功能。要言之,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的观点显然是成问题的。把这样的哲学观引入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全部哲学命题就只能在偶然真理的框架中挣扎。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吗?

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一种传统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观。什么是世界观呢?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认为:“所谓世界观(亦称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想统统在内的根本观点。”②只要认真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这种哲学观也有着本质性的缺陷:

首先,这里使用的“世界”概念就是成问题的。一方面,把作为认识者的人和作为认识对象的“世界”分离开来并对立起来了。其实,海德格尔早就告诉我们,作为人之存在的“此在”乃是“在世之存在”(in der welt sein),四个德文词都是用连字符号联系起来的,意在表明,人与世界是不可分离的。世界就是由人的生存活动构成的。换言之,人的生存活动的展开就是世界。另一方面,把世界理解为“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想”这三个层面的总和,也是成问题的。因为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只是时间在先的观点,也就是说,最先存在的是自然界,接着是社会历史,最后才是人的思想。而被忽略的正是逻辑在先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逻辑上具有先在性的恰恰是人的思想和社会历史,而自然界只是在这样的逻辑先在性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比如,在老子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重大贡献是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历史中的辩证法。这样的见解就蕴含着对老子思想的根本性误解。其实,老子的思想本质上是政治哲学,其逻辑起点是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如果他谈到自然界的某些辩证的现象,目的也只是为了以更形象的方式阐明自己的治道,即政治哲学的观点。所以,必须重新反思“世界”这一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的概念。

其次,这里使用的“世界观”概念也是成问题的。一方面,按照康德的看法,“世界”乃是一个超验的物自体,而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当人们运用知性范畴,试图去认识作为物自体的“世界”时,就会陷入二律背反。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的整体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所以人们是无法把握的:“6 44 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世界是这样的。”③既然整体世界是不可认识的,人们的“世界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的可靠性又在什么地方呢?另一方面,海德格尔认为,“世界观”的概念是在18世纪末出现的,虽然其含义不无变化,“不过,‘世界观’一词仍然保持自身为表示人在存在者中间的地位的名称,这个情况给出了一个证明,说明一旦人已经把他的生命当作主体带到了关系中心的优先地位上,世界如何决定性地成了图像”④。在海氏看来,“世界观”这个术语正是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形成的一个标志,人们不但不应该以价值中立的方式来谈论它,而且应该对它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批判。海氏还指出:“世界观虽然需要并且利用哲学的博学,但它不需要任何一种哲学,因为它作为世界观已经接受了某种特有的对存在者的解说和构形。”⑤这就使无批判地使用“世界观”的概念成为哲学上的不合法的行为。

最后,“学问”这个术语也暗含着一种倾向,即哲学与实践活动的分离,仿佛它只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种看法、一种观点,而并没有把蕴含在哲学内部的根本要求———“知行合一”凸现出来。

第8篇: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高中地理主要分为自然、人文、区域三大块,众所周知,人文地理离日常生活近,相对简单好理解,但是知识点零碎,且相似相近知识点多不易区分,学生答题往往找不到要点。针对日常学生上课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有效措施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人文地理存在问题

1、课本干条知识记忆不牢

人文地理条框的知识特别多,如旅游资源的分类,一共两大种9小类;比如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有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环境三大方面分消极、积极影响一共17条。学生在课下背诵时不是背少了就是背混了,在做大题时得不到满分。这在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中此类现象都比较普遍,学生对干条的知识点记不全,很影响大题基础知识的得分。

2、图文知识转化困难

在讲旅游地理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时,中国35处世界遗产是常出的考试点。学生辛辛苦苦费了很大力气,能记住大部分甚至全部时,结果遇到考旅游资源分布地区时一个都答不上。如中国著名三窟分布在哪个省份,往往张冠李戴;更难一点的如,例举北京的世界遗产,例举出距上海500千米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学生还不知道上海附近的省都有哪些,更别提能例举出来了往往都瞎写一通。图文不能做到随时转换。

3、原理性知识不会迁移运用到具体案例

在讲到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旅游自然的评价时,课本上从旅游自然本身、旅游资源的环境、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三大方面九小点进行评价,由于内容少好理解,学生背诵情况较好。但是当遇到如对泰山、对我们熟悉的壶口瀑布进行评价时,部分学生无从入手,部分学生写不全,甚至部分学生九点全部都评论一遍,以致前后矛盾。

4、课堂死气沉沉,时效性不强

人文地理容易理解但知识琐碎、要点不明晰,所以课堂上学生提不起兴趣,死气沉沉。有的学习特别认真的女生课下反映,上课认真听了、理解了也认真记了,可是考试时得不到高分,觉得自己写的对但是根本就答不到得分点上。有些学生上课恹恹欲睡、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人文地理学习时,学生提不起精神很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堂中的实践,对人文地理的学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拼图游戏法记忆――以中国34省区为例

学生对图文转化不敏感,主要原因是记不住中国的省份、分区。我偶然在网上发现一个关于34个省区的拼图游戏,游戏中把34个省份按照轮廓形状分成34份,只需按照位置一一回归原位。在给班里同学播放时,学生特别感兴趣,都争着抢着上台做游戏。在接下来调查发现,只要拼过一两次游戏的同学,很多都能记住34个省份的位置。为了更有效的提高省区轮廓的记忆效果,我把省区轮廓想象成现实中的类似事物,如陕西像兵马俑,宁夏像箭,贵州像哈巴狗,青海像兔子,内蒙古像狐狸,广东像象鼻,山东像老鹰,吉林像雾凇,四川像兔皮,台湾像萝卜、海南像菠萝,湖北想警察帽子,湖南像男人头,河南像三叉戟。我又把几种动物之间的联系起来,如狐狸(内蒙古)吃兔子(青海)吐出骨头(甘肃)剩下兔皮(四川);戴帽子(湖北)的男人(湖南)与女人(江西)照顾老人(福建)和小洋人(浙江)。这样相邻的省份既能记住位置又能记住轮廓,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省区的速度和效度。这对学习整个人文地理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在学习世界地理国家定位时我们也可以应用此类方法。

2、统计法记忆――以35处世界遗产为例

学生在记35处世界遗产时,好不容易记住了名称,结果一对应省区就迷糊了。所以结合本节知识的考点,我按照常考题型用统计法让学生记忆。如按省份划分六处世界遗产的有北京、五处的有四川、三处的有云南等。再比如我又按照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分类,如北京、山西、广东、甘肃、、辽宁等只有文化遗产;这样分类之后,学生不仅能记住常考的几个省区的世界遗产,也能做区域定位的题目了。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世界农业分布、工业分布、气候分布等内容的学习。

3、实例法验证原理性知识――以旅游资源评价为例

用实例分析印证原理知识。如,我在课堂中先讲了旅游资源评价的原理,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评价壶口瀑布。等学生纷纷发言后,我们开始总结做题规律,又让学生对如熟悉的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评价,之后又让学生对不熟悉的安徽九华山进行评价。经过实例反复印证理论知识,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都知道如何入手了。这对于学习人文地理中原理性比较强,应用范围比较广的题目都有一个很好的指导方法。

4、死记硬背、默写加强干条知识记忆

学生在记忆旅游资源特点、旅游资源分类等干条内容较多的知识时比较困。针对此问题,开始我让大家死记硬背,先记住一共几条,再分别给每一条填内容,这样就不会少哪条了。后来又让大家课前上台默写,再让同学上台点评,这样反复写反复评,学生互相争强好胜,记忆效果比以前好很多。这对于人文地理中干条知识比较多的内容时,比较好用。

5、组队法加强零碎时间的利用

人文地理中零碎知识很多,但是难度较低,失分主要是课下不记,零碎时间利用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根据月考所带班部分得分不高、失分主要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同学进行分组,如把只考了50多分的张萌乐、张雪纳、杨倩、陈立、吕鑫、袁云六位同学组成一组,张萌乐任组长,每天组长早上规定背诵内容,晚上晚点之前两两一组互相提问背诵情况。这样零碎时间既得到有效利用,学生成绩也有很大提高。如张萌乐同学在期中考试时获得地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

第9篇:中学世界地理知识点范文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剧烈,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必须有很好的提高,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世界史的教学显得特别重要。下面结合笔者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创新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当今历史试题的呈现已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表述,而是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不仅包括调动和运用知识,还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基础上提供新情境、新材料,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提升历史思维力。

例如,高中历史教材将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归纳为“和平与动荡并存”,并选用了科索沃战争和9·11事件这两则距离我们相对较远的材料,以说明“动荡”这一特点。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援引伊拉克战争、叙利亚问题等新材料,鼓励学生思考当今世界出现动荡的原因,并探究有利于和平的因素。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直观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动荡,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历史思维和培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发展的历史意识。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 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例如,在学习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时,我们可以增用如下材料: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年来,美国陷入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并设问:有人依据材料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这一教学设计,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多极化趋势影响的理解,更全面认识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种设问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素养的养成等有积极作用。

2. 分层教学模式

高中学生学习的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的宽度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设计能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以罗斯福新政中“美元贬值”这一措施为例,我们可分层设问:罗斯福为什么要实行美元贬值?这一措施对当时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第一设问重在加强学生对新政背景,以及此措施对缓解危机的影响的理解。一般学生均能准确回答这一问。第二设问重在养成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将某一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重新认识,有利于提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认识,有利于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问相对较难,不能针对全体学生。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将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落实给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导学案来实现的。

分层教学模式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进步,既能保护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优生的思维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1.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先做好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视频等媒体来辅助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可重复性、内容更丰富、更迅速等特点,能更好调动学生的兴趣,巩固重点难点,更多展示历史的面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例,教师如果按传统教学手段仅仅凭书本上的文字与图片进行教学会显得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全球化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图片,播放反全球化运动的视频,展示全球化下的全球问题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激发学生主动地、理性地认识全球化。

2. 情境教学的运用

历史知识的很大部分是比较枯燥的,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弱甚至出现学习障碍,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将教材中的情境再现,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就能很好地记住和理解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