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教育调查范文

中学教育调查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中学教育调查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中学教育调查

第1篇:中学教育调查范文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意识存在着分层现象。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强于初级中学英语教师,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由于学历层次偏低,多数教师往往缺乏专业基础。甚至有部分教师存在着“半路出家”的现象,有的教师在中专或大学阶段学习的不是英语专业,后期由于岗位需要才从事英语教学,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较低。但是在另一方面,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意识还是相对比较高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学校对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部分重点高中甚至引进了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由于高中英语教师学历层次的上升,多数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始终从事英语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技能方面其专业素质都比较高。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对待继续教育培训的态度上多数中学英语教师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有接近80%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反映了广大教师能够认识到随着教育飞速发展,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自身素养已严重不足,必须通过继续教育补充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在具体培训方面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当前的继续教育存在问题,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方式陈旧难以引发兴趣,时间集中难以形成长效机制,考核流于形式缺乏激励机制。通过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聊城城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滞缓,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在教师年龄分布上存在断层,性别比例失衡;总体教研水平偏低,职称和学历两级分化严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存在分层现象,差异较大;同时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方式陈旧缺乏现实效用,培训出发点出现偏差,功利性过强。

二、措施与对策

1.思想引导,树立教师终身发展观

教师信念受到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所以加强教师信念教育至关重要。在社会层面上应该完善中学英语继续教育机制,并使其制度化、体系化,在社会上创造一种氛围,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崇尚继续教育的良好风气。同时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也应树立“学无止境”的终身教育发展观,引导教师认识到任何专业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调整和提高。

2.革故鼎新,重构继续教育体系

当前对于继续教育形式和模式开发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上却存在着问题。一方面要将研发成果真正的付诸于实践。另一方面更要做到腾笼换鸟,重构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双提高,知识更新与实际水平相协调,切实发展教师的思维与教育能力。同时,应发展多元化课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相结合,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是受训教师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真正的扩充英语学科知识,提高解决教学疑难的能力,发展教研的能力。

3.开拓创新,构成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第2篇:中学教育调查范文

【关键词】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问卷调查

中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文化的国家,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息息相关。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是有限与不完善的,而随着全国教育事业日益完善,多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缺少了少数民族自身教育的发展,将影响到全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桂西北地区作为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桂西北地区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滞后,教育发展落后,教育水平在全广西居后,教育水平与全广西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带动桂西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其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此应深入了解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并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一、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解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普及情况及发展现状,本文通过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河池市某少数民族自治县某初中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教育水平,教育形式,教学质量,教学设备与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共发放问卷412份,回收问卷412份,有效问卷352份,问卷有效率为85.4%,有效问卷中,少数民族316人,汉族36人。

(一)样本分布

收集回来的352份有效问卷中,初一165人,占总人数的47.2%,初二156人,占总人数的44.0%,而初三人数最少,仅为31人,这与初三学生忙于复习中考有关。尽管样本分布不够均匀,但年级的分布情况并不影响本文的最终结论。

(二)样本基本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352名被调查者中,农村户口所占比重很大,高达96.6%,非农业户口仅为3.4%,这与少数民族自治县农民人数比重大息息相关。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51.4%的被调查者家中人口数为4人,25%的被调查者家中人数为5人,这说明,被调查者家中人数主要是4~5口人的为主。父母的最高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其累计百分比高达87.5%,而高中及以上的所占百分比仅为12.5%。这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够高,这可能会影响到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为此,我们还设置了“你们家族中是否存在未完成义务教育就辍学在家或去外地打工的现象?”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回答“很多”和“较多”的占总数的42.3%,而回答“很少”和“几乎没有”的占总数的57.7%,超过总数的一半。这说明,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少数民族地区中未完成义务教育就辍学的现象有所缓解,人们开始重视教育,这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1.教学条件。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设备与器材是否齐全、是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设置了有关学校教学或辅助教学的设施器材和学校的文体设施,如体育器械,文艺器材等是否完善的问题。仅有1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器材达到比较丰富或者丰富的状态,而有51.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器材处于可将就用状态,31.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器材严重缺乏。由此可看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器材比较缺乏,处于凑合着用与严重缺乏的现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样的,对于学校的文体设施,调查结果也显示,84.9%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和文艺器材处于“有,但很少”的状态。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设备与器材不够齐全、不能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

2.教学方式。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教学方式及是否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我们设置了有关老师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影响的问题。有59.4%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是按部就搬的,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多大帮助。24.7%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方法较好,帮助较大,而仅有15.9%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并且很享受老师的授课方式。由此可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态度满意度并不高。

3.学生满意度。由以上对教学方式的调查可知,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是很满意。为此,我们想了解学生对现在的教育质量及教育水平的满意度情况。有12.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质量很差,6.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较差,59.1%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一般,16.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较好,而仅有4.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好。我们在对学生是否满足于现在的教学水平进行调研时,发现有68.5%的学生不满足于现在的教育水平,迫切希望得到改善,而仅有22.4%的学生对目前的教育水平较为满意,另外有9.1%的学生对现在的教育水平处于一种所谓的状态。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满意度不高,希望学校能提高其教育水平。为此,为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必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父母对待教育的态度对子女学习态度的影响分析

为了解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否会影响到子女自身对学习的态度,我们设置了“父母对自身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这两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72.7%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17.0%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比较重视;有56.0%的学生很重视自己的学习,有33%的学生比较重视自己的学习。仅有11.1%的学生对待处于不怎么重视的态度。由此可知,少数民族地区的父母对子女的受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很重视自身的学习的。在被调查者中,当父母十分重视子女教育时,69.1%的学生会很重视自己的学习,24.6%的学生会比较重视自己的学习。而仅有6.2%的学生会对学习处于不重视,无所谓,不想读书的态度;而当父母不鼓励学生学习时,有0.0%的学生很重视自己的学习,有20%的学生比较重视自己的学习,有20%的学生不重视自己的学习,对待学习态度不认真,有60%的学生会出现不想读书的心里。由此可知,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的看重程度会影响到子女自身对学习的看重程度。三、解决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水平低的建议随着全国教育事业日益完善,多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想加快桂西北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大对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用以改善学校教学设备与器材缺乏、不齐全等问题,满足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需要(2)应对现有教育方式进行适当改革,以满足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方式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应鼓励大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任教,并狠抓青年教师的培养,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4)桂西北地区的政府应大力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及读好书的益处,以帮助父母树立正确教育观,从而提高父母对自己教育的看重程度,进而提高子女自身对学习的看重程度。

【参考文献】

[1]张引.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4,05:273+275.

[2]周真刚.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216-221.

[3]肖应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

[4]王娟.河南省回族中学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0.

第3篇:中学教育调查范文

1.1研究方法。为了了解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现状,笔者在2013年9月、10月间,分别对河南省信阳地区3个区8个县部分中学的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了解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在改革工作上所取得的进展和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以开放型为主、封闭型为辅的综合型调查问卷,收集中学英语教师的基本信息。调查对象共208人,回收问卷192份,回收率93.3%。

1.2结果与分析。根据调查来看,为了应对国家的相应政策和要求,信阳地区已经开始认真关注英语教师的教育改革,并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1.2.1中学英语教师在受教育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选择自由和权利。根据对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调查,58%的教师坦言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培训都是上级部门规定好的某个教师培训机构。就培训内容而言,86%的英语教师承认自己无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材和教训内容,导致培训内容缺乏一定的现实性,与实际教学有很大的脱节。另外,62%的英语教师承认在接受教育培训时,往往会受到个人学历、职称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阻碍了教师的个人发展。

1.2.2中学英语教师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实效性不强。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主要采取大班教学、地面辅导的形式,这往往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根据调查,67%的英语教师承认由于时间和地理因素,并不注重培训的实效,有时甚至出现让别人代替培训的情况。另外,48.2%的教师认为他们并没有达到教师培训的目的,而只是通过这一形式,获得学历或职称,或者只是集结一些人脉。

1.2.3对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并且提出在上个世纪就要达到4%的要求,但是很多地区仍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对信阳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调查,80%的教师认为在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方面投入不足,包括高校师范生培育的投入和工作之后对教师的岗位培训等的投入。

1.2.4部分中学英语教师由于受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导致专业知识匮乏,专业素养较低。根据调查显示,45%的英语教师表示在接受师范教育时,各师范院校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教育类的课程明显不足,不能将教育类的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结合和渗透,不能保证学生实践环节的有效性,与中小学的互动性不强。

二、中学英语教师教育改革策略

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地区英语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并结合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的现状和河南省教师教育现状,总结出进行英语教师教育改革的策略,有以下方面。

2.1重点改革中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模式。对于那些传统的教师培养单位,他们只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教师培训。然而,这势必会受到培训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导致培训效率不高,培训过程散漫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面对这些突出的问题,教师培养单位应该重点改革培养模式,学会利用并积极建设多媒体教育、数字化教育和网络教育,形成共建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课程与课件资源的协作组织和教师教育网联的有效运作机制。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如讲座、小组活动、个别指导、教师之间互相指导和评价等。另外,在英语教师的培养内容方面,应该确保其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符合各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这样,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育和网络教育既充实丰富又方便快捷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势必会提高学习效率。

2.2实施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分析目前河南省信阳地区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而在乡镇和乡村中学,教育资源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农村中学建立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并帮助他们配备先进的英语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室、英语语音室等,帮助他们快速发展。

2.3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强英语教育的学科建设。高等师范院校要积极探索,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于英语教育类课程,着手提高在课程开发、课程决策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加强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有效提高英语教师的素养,并且确保培养的英语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英语教育方法。

2.4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强英语教师的教育实践环节,确保足够的实践时间和较为优秀的实习场所。在教育实践环节中,要鼓励学生尽量走上讲台,而不仅仅是进行听课或批改作业等活动,这样才可以提高教育实践的有效性,培养出合格的英语教师。

2.5鼓励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一个成熟的教师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将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努力探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在不断的反思中取得进步,获得宝贵的经验。另外,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自评,尽管这样的评价会给教师自身带来压力,但是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2.6有关部门要努力构建教师教育的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比如,通过开展“有效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集体教研展示课”、“教师互评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教学活动,有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失误。

第4篇:中学教育调查范文

关键词:大学教育;中学教育;教育衔接;基础医学;先修课程

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的实践

目前大多数高中仍然以传统的文理分科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在学习中选择余地较小,因此主动学习,特别在是根据个人兴趣进行深入的探索性学习不足。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完成高考后,对大学专业的选择缺乏自主意识,具有很强的随机性[2]。高考制度改革后,这个问题将会提前到中学阶段,主要体现在选择专业时没有明确倾向性、缺乏对所选专业的理性认识、主要以教师或家庭其他成员的导向为主等问题。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医学院校、理工类院校中这些问题表现比较明显,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选择上尤为突出[3]。临床医学专业因为其专业性强、就业率高、待遇保障好等特点,是高考中的热门专业,也导致其录取分数居高不下。在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本专业的学习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其理性思维能力、性格的坚韧性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部分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难以适应学科要求,学习效果不佳,集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考试前集中突击过关,甚至放任自流,严重者无法完成学业、中途退学。2018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指南指出,鼓励高校建设一批面向高中、具有本校优势与特色的大学先修课程,能够起到供高中学生选修课程。为了进一步顺应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早期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设计了基础医学先修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通过设计制作基础医学先修课程,以短课程的方式,向中学生介绍临床医学以及相关专业所涉及课程。这不仅起到提前启蒙、激发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专业选择起到引导作用[4-5],而且加强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重要基础环节。因此,基础医学先修课程整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统解剖学等相关学科内容,是一门供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科普性、综合性医学基础理论课程。我们组织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以及第一附属医院相关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设计制作了一批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的课程,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寄生虫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基础医学先修课程在线课程分成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基础医学各个学科课程的基本理论、结合实验观察指标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演示课程主要内容、讲解课程要点以及与相关临床疾病的相关性等。实验部分则从生活中常见的医学、生物学相关现象,结合中学生物学教学内容,设计虚拟实验,供学生操作和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的在线课堂进行学习,内容包括课程简介、讲义、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理论教学录像、教学图片、教学动画、相关临床病例、习题库等多项开放资源.

二、衔接教育实践的效果

通过基础医学先修课程MOOC的建设,以在线学习的方式面向中学生开展医学相关知识的推广普及,系统介绍基础医学总论部分和各系统重要实验内容的相关理论知识,突出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该课程分别在不同学校进行了试点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初、高中开展基础医学先修课程接受度调查。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48份,其中初中学生103份,高中学生回收问卷45份。结果显示,55%的初中学生和75%的高中学生有意愿通过在线教学的方式学习基础医学先修课程;70%的初中生和83%的高中学生认为将初、高中的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穿插入基础医学先修课程中会对他们的基础课程学习具有帮助。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基础医学先修课程的学习,能够加深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识,有助于未来专业的选择。同时,该课程在马鞍山某中学班级进行试点学习后对学生调查结果还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本课程内容能够扩展课外知识;60%的学生认为,对以后个人专业的选择起到帮助作用。此外,我们还将该课程对医学专业大学新生进行了开放学习,使他们刚入学时就了解本专业的特点、知识体系和基本要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后,激发了专业学习兴趣,学习更有主动性,提高了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将大学的基础医学各学科内容进行汇总、拍摄和制作基础医学先修课程MOOC教程供中学生在线学习,不仅能够加深中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了解、促进医学科普,而且对他们高考后选择大学专业有很大的帮助。作为医学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基础医学先修课程MOOC教程还可以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大一新生的专业导论课程,使他们了解本专业内涵特点、主要知识体系、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等,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做好铺垫。因此,基础医学先修课程MOOC教程可以作为中学教育与大学医学教育的一种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王小平.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趋势[J].师资建设,2018(12):46-47.

[2]刘海峰.高考专业选择热门的不如适合的[J].甘肃教育,2018(12):7.

[3]马永超,赵志军.精准医疗背景下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浅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0):26-27.

[4]刘文,孙存昌.我国大学先修课程的价值探究[J].教育评论,2015(11):26-29.

第5篇:中学教育调查范文

提高女性教育质量,促进两性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国内的女性教育研究已从教育机会的均等,扩展到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的性别公平;研究视角从优化女性教育的外部环境,深入到根据女性自身发展需要,改革课程内容,培养能力等方面;研究区域从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山区,扩展到一般城镇。本调研旨在探究广东的欠发达地区即粤北地区女性中学教育的状况,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课题组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和浈江区6所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进行了系列调查研究。调研方式包括学生问卷、听课、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调研人员分别在这三类中学的初二、初三、高一年级各抽取1~2个自然班,先是让学生填写约20分钟的“中学生学校教育状况调查问卷”,然后在这些班级各抽取4名女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选择访谈对象时考虑了其家庭状况、学习成绩及是否担任班干部等情况;研究人员同时在所调查的班级听课,观察了解师生在课堂的教学活动,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约30分钟的访谈。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均采用半结构性访谈。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610份,收回有效问卷586份。被调查者中男生290人、女生296人;初二223人、初三198人、高一165人;学生平均年龄15.9岁。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根据访谈研究的规范要求,我们首先对这些访谈资料进行录音整理形成访谈文本资料,然后给予命名编号,如教师为T、学生为S,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分别用Z、P、N代表,初二、初三、高一年级分别用2、3、4代表,如T-P-物理,是普通中学的物理教师,S-Z-2,是重点中学初二学生。本研究访谈整理出文字资料的共有女学生25人,教师4人。其中学生初二9人、初三9人、高一7人,重点中学12人、普通中学9人、农村中学4人;男教师2人、女教师2人,文理科各2人,分别任教于语文、英语、物理、生物科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将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归结为学校环境的适应与满意、学科倾向与学科成绩认知、学习表现、学业期望与职业期望、学习成败归因、性别(形象)认同等若干维度,同时结合教师和学生访谈的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一)学校环境的适应与满意

表1是对学校环境的适应与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无论是校园环境、校园安全、学校体育设施的满意度,还是学习生活的满意度,都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根据具体的数据分析,所有指标都是女生的满意度高。

(二)学科倾向与学科成绩认知

图1是学科倾向的问卷统计结果。男生喜欢的学科排前五位的是:体育、数学、物理、计算机、语文;女生喜欢的学科排前五位的是:英语、语文、音乐、数学、历史。图1也反映了男女生学科倾向的明显差异:女生更多喜欢语文、英语、音乐;男生更多喜欢体育、物理、计算机。男女生共同喜欢数学和语文,喜欢数学的男女生差异不太明显,喜欢语文的女生较多。对于学科成绩的认知有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学科成绩的自我认知是被调查者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学得好、学得差的科目以及自己整体学习成绩在班上所处水平的认知。学科成绩的他人认知是被调查者对所在班级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的认知。图2至图4是学科成绩自我认知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图2反映的是被调查者学得好的科目的自我认知,男生排前五位的是数学、物理、语文、体育、地理,女生排前五位的是语文、英语、政治、历史、数学。明显较多女生语文、英语、政治学得好;较多男生数学、物理、体育学得好。图3反映的是被调查者学得差的科目的自我认知,男生排前五位的是英语、数学、历史、物理、政治,女生排前五位的是物理、数学、英语、化学、历史。明显较多女生物理、数学和化学学得差;较多男生英语和政治学得差。图4反映的是被调查者整体学习成绩在班上所处水平的自我认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性别差异显著(df=581,t=3.259**,P=0.001)。女生较多“中等水平”和“上等水平”,男生较多“中等偏下”。图5是学科成绩他人认知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从图5中看到,男女生的学科成绩他人认知基本一致。被调查者所在班级男生学得好排前五位的科目是数学、物理、体育、化学、地理;女生学得好排前五位的科目是英语、语文、政治、历史、音乐。女生更多认为男生数学和物理学得好,女生语文和政治学得好。教师访谈的观点有:“一般女孩子在语言这方面的课表现得会比较活跃一点,比较有优势”(T2-P-生物);“女孩子在语言方面比较好,一直都有这样的趋向,男孩子也有个别比较突出,一般来说,女孩子的英语成绩比较好”(T3-P-英语);“男生一般偏向理科,一般是物理化学好,在数学这些需要逻辑性思维的科目也好些”(T1-P-语文);“生物属于那种让你自己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的,男生的思维比较活跃,题答得比较好,理解能力强一点,学起理科来,肯定男生相对好一点,但也有个别女生学得好,思维特别活跃,这比较少,这些女生都是不死读书的,比较开朗活跃的”(T2-P-生物)。学生个别访谈的统计,有60%受访者的情况与教师上述的观点吻合,但来自重点中学或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的重点班、尖子班的受访者,认为学科学习无性别差异,即非文科女生好、理科男生好,甚至存在女生的理科比男生好的情况:“一般尖子班的女生理科都很好”(S5-P-4);“女生全部成绩都好,体育满分的比较多,理科、文科都是女生比较好,前三十名都是女生比较多”(S16-Z-3);“不论是什么科,理科还是文科,到目前为止女生都还是领先,物理数学全都领先”(S17-Z-3);“我们班的物理状元是女的”(S25-Z-2)。

(三)学习表现

表2是对学习态度、完成作业、遵守纪律等学习表现的问卷结果统计分析。从这三项指标看,性别差异明显。对待学习的态度,女生较多“十分刻苦”和“比较刻苦”(见表3)。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女生较多“总是能按时完成”(见表4)。对待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纪律,女生“完全遵守”者较多(见表5)。从表3、表4、表5的数据看,学习态度、完成作业、遵守纪律,均为女生较好。教师访谈的观点为:“男生虽然说头脑比较灵活,反应的灵敏度比女生更好一点,但学习态度不很认真,比较调皮,经常贪玩,结果成绩不是很好”(T1-P-语文)。学生访谈的观点与教师的基本一致:“女生比较勤快一点吧,就多数来说女生成绩比较好,男生比较贪玩,考试就没那么高分”(S6-P-4);“男生上课比较吵,纪律不是很好”(S9-P-3);“男生很调皮,喜欢打架”(S14-Z-3);“男生比较贪玩,不勤奋,打球啊,玩电脑啊,静不下来。女生背书背的啊,还有就是上课比较认真听,所以成绩就比较好”(S16-Z-3);“男生努力的话,我想很多都会超过女生的”(S17-Z-3)。

(四)学业期望与职业期望

关于学业期望,性别差异不显著(df=583,t=0.676,P=0.499)。图6是问卷统计结果,被调查者希望自己至少读到初中以下者为零,约有80%的人希望读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关于职业期望,性别差异非常显著(df=13,χ2=94.904***,P=0.000)。图7是被调查者理想职业的问卷统计结果。男生排前五位的是计算机行业、商人、企业领导、科学家、警察;女生排前五位的是企业领导、教师、计算机行业、医生、警察。男女生共同选择且排前的是企业领导和计算机行业及警察,企业领导显然是很多女生所期望的,计算机行业是很多男生所期望的,选择警察的女生比男生多。选择农民者均为零,此外护士职业男生零选择,工人和司机职业女生零选择。学生访谈的学业期望与问卷基本一致。“至少读到大学”,“越高越好”,“读到不能读为止”者更多些,约占30%。职业期望方面,有44%的初中学生没表达职业理想。

(五)学业成败归因

对于学习失败的归因,统计分析发现性别差异不显著。在被调查者中,有69%的将考试没考好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有26%的归因为“自己粗心大意”,其他归因的较少。表6是学习成功的归因问卷统计结果,更多女生将考试成绩好归因为“自己努力”。学生访谈的归因观点也一致:“英语差可能是不够用心吧,或者花很少精力去学吧,老师讲的时候挺懂的,课后就不把心放在那儿也就不怎么样了。可能因为成绩不好,就对它没兴趣”(S6-P-4);“男生超自信‘,我如果努力了绝对比你厉害!’很多人都会这样”(S17-Z-3)。

(六)性别(形象)认同

本维度反映了教师的性别认同和学生的性别自我认同的调查统计结果。表7至表9的数值可说明性别认同的具体情况。从表7看到,较多被调查者认为教师对男生女生同样都喜欢,但男生更多认为教师偏向喜欢女生。从表8看到,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教师对男生女生都一样期待,但男生较多认为教师的期望偏向于女生。卡方检验显示,男女生在教师的性别认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表9看到,被调查者较多因自己是一名女生或者男生感到自豪和感觉良好,男生更多自豪者。t检验显示,男女生在性别自我认同方面差异显著。图9是性别自我认同的问卷统计结果。30%以上的被调查者在所提供选择的40个词语中挑选了23个与自己实际状况相符的词语,男女生都选择且超过30%的词语有21个,其余2个词语男生较多选的是聪明和勇敢,女生较多选的是情绪化和敏感。选择人数超过50%的词语,男女生各有7个:男生选的是有同情心、坚强、幽默、乐观、守纪律、富于想象力、自信;女生选的是有同情心、乐观、守纪律、整洁、粗心、外向、善解人意;有同情心、乐观、守纪律是男女生共同选的。这表明有同情心、守纪律等传统的女性特征被大部分男生认同;乐观、粗心、外向等传统的男性特征被大部分女生认同。反映了性别形象自我认同的问卷统计结果。研究者要求被试在所列出的40个词语中,选择出自己所希望具有的品质的词语。有30%以上的男女生分别选择了24个和23个词语,其中男女生都选择且超过30%的词语有22个。除了这22个词语,男生还较多选了豪放、守纪律和感情细腻,女生较多选了温柔。选择人数超过50%的词语有8个,其中有7个是男女生共同选的,它们是细心、聪明、富于创造性、勇敢、坚强、理智、有主见。剩余的一个词语,男生选的是善解人意,女生选的是自信。这表明,传统的男性形象特征如聪明、富于创造性、勇敢、坚强、理智、有主见、自信等为大部分女生认同;传统的女性形象特征如细心、善解人意等为大部分男生认同,守纪律和感情细腻这些传统的女性形象特征被较多男生接纳。受访学生中有40%的认同女生守纪律、勤奋、细心、灵巧、害羞、温柔、文静、胆小、细腻、富于同情心;男生调皮(顽皮)、大胆、坚强、外向、豪放、有勇气、好冲动、有主见。

三、促进两性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两性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差异

在与男性的对比中认识女性学校教育的特征,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女性学校教育的质量,促进两性教育公平。本调研结果表明,男女中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如下差异。

1.学校环境设施满意度存在差异。女生对学校环境设施的满意度较高。

2.学科倾向和学习成绩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女生更多喜欢英语和语文及音乐,男生更多喜欢体育和物理;女生语文、英语和政治明显比男生学得好,较差的是物理、数学和化学;男生物理、数学和体育明显比女生好,较差的是英语和政治。但在尖子班、重点班及重点学校,上述现象不明显。

3.学习表现存在差异。女生学习刻苦,比男生能更认真努力完成作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4.学习成败归因存在差异。对于学习成功的归因,男女生都较多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但女生更多如此归因。对于学习失败的归因,性别差异不显著。

5.职业期望存在差异。男女生共同青睐的职业是企业领导和计算机行业,更多女生期望企业领导,而更多男生期望计算机行业。教师、医生、警察较多女生所爱,商人、科学家较多男生所趋。

6.性别(形象)认同存在差异。男生性别的自我认同感较强。男女生性别认同一致的特征有同情心、乐观、守纪律,此外较多男生还有坚强、幽默、乐观、富于想象力、自信等特征,较多女生还有整洁、细心、外向、善解人意等特征。男女生性别形象认同一致的有细心、聪明、富于创造性、勇敢、坚强、理智、有主见等,此外较多男生还期望细心、善解人意、守纪律和感情细腻等,较多女生还期望聪明、富于创造性、勇敢、坚强、理智、有主见等。

(二)促进两性教育公平的对策

男女中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影响因素有生理的、社会的等方面,但学校教育者对中学生的影响是起主导作用的,其中教师的性别观念和教学方法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科倾向、学习成败的归因、自信心及职业选择等,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予以改进。

1.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性别价值取向,对男女生期望及评价上存在不公平问题。有研究揭示教师对男女两性的性别价值认定和取向延续和复制着传统的性别价值观念。[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强调男女学生分别应当怎样,长此以往“应当”便成了规则或者规范。有的教师对男女生同一表现给予不同评价:同样学习成绩差,女生被认为笨,男生被认为贪玩;男生取得好成绩是由于聪明,女生取得好成绩则往往被认为是刻苦学习的结果。教师有性别偏向性的评价引发不同的期待与要求,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发展效应。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性别刻板印象不仅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态度和行为,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情绪、学业表现等。性别角色的僵化定位和某些性别偏见,使女生被有意或无意地告知,她们更适合于学习文科,因此在一般学校一般班级学习的不少女生对自然学科、工程学科有着恐惧和排拒心理。[2]我们不应否认男女学生在生理上的差异,但不能把男女生之间的这种生理差异片面地扩大到其他方面,以至于形成偏见。要促进两性教育公平,特别是应当针对男女学生发展的特点施教,长其善而救其失。教师要形成科学的期望和态度,养成科学对待和评价性别问题的作风,提高性别教育的专业素质。教师需要形成正确看待差异的性别意识,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意识。只有看到差异才能够了解男生、女生的需求,才能给予其更加有针对性的关怀,给予其更多的选择,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扬个性。[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将日趋缩小,本调研揭示中学生的性别自我认同呈现男女特征相互渗透,性别形象的认同呈现男女生趋于一致,职业选择和职业期望呈现男女生趋同现象,这些都要求学校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性别教育观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