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德育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完善

德育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完善

摘要:从德育视角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同时,改善当前就业严峻形势。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了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以外,学生择业就业功利性强也是一个主要问题,不利于学生个人价值的有效实现。针对这些不足,从端正学生择业就业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学生行为方式矫正、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关注就业心理指导、充分发挥榜样力量等方面入手优化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在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下成功就业。

关键词:德育视角;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还能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改革,进而实现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将德育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效结合,能妥善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存在的期望值过高、心理素质较低等问题。[1]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德育工作着力点,从德育角度优化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在正确就业观引导下清晰客观地认识自己,并通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顺利达成职业发展目标。

一、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德育工作着力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

1.文化基础较差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先天不足”,在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锻炼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方面跟不上教学节奏。而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不牢,会为学生将来进入职场工作埋下隐患。

2.生涯目标模糊

很多学生选择的专业与理想专业存在差距,一些学生入学时并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在缺乏明确奋斗目标的情况下,得过且过,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给职业生涯发展带来极大阻碍。

3.缓解心理压力差

与普通本科大学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随之产生的焦虑、迷惘等不良情绪若不能得到有效疏导,会给学生成长和就业带来极大影响。[2]

(二)德育工作着力点

1.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

高职教育不仅是学生人格成熟的阶段,还是个人身份从学生向社会过渡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外,还要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给予学生更多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言行、精神情感、生存价值等,妥善处理这些关系,帮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推动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一线人才,让学生在自身岗位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就业展开,在发展德育功能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使学生为满足自身求知欲望和就业要求,主动学习和提高职业素养。在实践中,也要以就业为向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排解职业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从而进一步落实并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3]

二、德育融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想要更好地就业,就要精准定位,在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下,恰当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加强学习,使自身具备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顺利实现职业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德育的渗透可以避免学生出现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状况,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情况,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二)促进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职业发展意识,并将其融入实际专业学习和实践,以顺利达成职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渗透德育,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自身学习实践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更理性地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并将命运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努力,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提高高职院校德育成效

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并将德育作为重点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以推动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将德育与就业指导工作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拓宽德育渠道和空间,还能深化德育内涵,在妥善解决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心理素质偏低等问题的基础上,达成就业指导工作目标,提升德育成效。[4]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渗透不够

没有深刻意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导致德育与就业指导工作联系不够紧密,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并影响学生就业和学校持续发展;缺乏针对性,无法为学生就业和学习提供强有力指导。

(二)方法不当

高职院校将重心放在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在就业指导工作方法上暴露出采用不当、方法单一等问题,降低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尤其是在搭建就业平台、矫正学生行为、加强职业教育等方面,还要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

(三)心理教育欠缺

心理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针对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择业就业时表现出的期望值较大、心理承受能力低等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耐挫折能力。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大多高职院校忽视心理教育或教学缺乏针对性,无法取得理想效果。[5]

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做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改善就业状况。

(一)端正学生择业就业观

从德育视角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对学生择业就业中存在的期望过大、自身素质偏低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国际形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等作为德育重要内容,渗透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清晰认识自我,结合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就业环境等,树立正确择业就业观念,并在有效解决学生就业、创业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德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度融合。[6]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内容,做好该项工作,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习原动力,朝着职业发展目标迈进。实践中,老师要将德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指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和客观环境的差距,明确自身优劣势,制定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对目标进行分解,采用阶段性、渐进性等方式逐步实现。还可以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之星选拔等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并使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三)注重矫正行为方式

在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下,高职院校要注重求职面试这一环节指导,学生在面试中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求职礼仪会直接影响面试成绩。高职院校可以针对面试涉及的内容开展课程指导,向学生详细介绍企业的需求与喜好,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日积月累和不断修正,学生就会学会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并在面试求职过程中展现出来,进而为顺利就业提供帮助。[7]

(四)积极搭建就业平台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不能采用“一刀切”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以确保最终工作成效。这项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施难度较大,但可以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了解、分析人才实质需求,将重点放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上,同时深入用人单位和社会企业,积极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并将用人单位及企业贯彻的用人标准渗透到就业指导中,引导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实践。加强学生用心做事、踏实做人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使之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当中脱颖而出,最终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五)关注就业心理指导

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自身社会经验不足,工作岗位竞争激烈,所以越接近毕业,越会出现焦虑、自负等不良情绪,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科学就业择业,还会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极大威胁。[8]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关注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深入学生群体,掌握、分析学生学习、择业、就业等较常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与疏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引导学生以更加健康向上心态把握机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促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六)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将成功的职场精英引入高校,参与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可以丰富德育内容,还能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可以充分挖掘历年学校风云人物事迹及其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学习、实践和发展提供借鉴,使学生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帮助制定详细的自我培养计划,促进人生目标更好达成。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历届优秀学生回校演讲,让学生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学习经验,在岗位职责认识、胜任岗位要求等从业经验方面,带给学生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深化就业指导工作内涵。[9]

五、结语

高职院校从德育角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可以丰富就业指导工作内涵,还可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在实践中,除了要深化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认识以外,还要对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端正学生择业就业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关注就业心理指导等工作,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黄帅 陈佳园 尹航 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