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学生语文课堂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中学生语文课堂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的问卷访谈,希冀能够揭示当前语文课堂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通过阅读文献,将人文素养界定为以一定的人文知识作为基础,由实践体验及个人理解产生的对待人文科学的态度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课堂;人文素养;现状调查

1问题提出

当今世界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上也普遍存在着对于拥有高新技术人才的崇拜与维护之势。而人文素养是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个人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为重要的阵地——语文课堂的情形也十分堪忧。但整体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语文课程大都是对书本内容的讲解,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对待语文学习太过于现实,只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近景性动机,认为语文只是考试的一门课程,单纯地听老师讲解课本知识便足够了,并没有认识到语文的意义,甚至产生语文学科可学可不学的想法。

2调查方案

该问卷的编制过程如下:(1)询问在职语文教师语文课堂现状以及课堂中人文素养培养情况,形成初稿。(2)参考学者对人文素养的研究,修改题目。(3)将初版问卷向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价与咨询,结合专家意见再修改。(4)老师和同学对题干明确性、内容相关性、意义简洁性、结构适当性以及条目格式与编排顺序进行复核与评估后,生成了最终版问卷。本问卷由第一部分学生个人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关于中学生语文课堂中人文素养的若干问题组成。对问卷进行了内部试测与修订后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39。本调查通过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发放,共收回889份问卷。男女生占比为44.09%,55.91%,各个年龄段分布较为均匀,文理科偏向占比为偏文:32.28%、偏理:44.71%、没有偏向为22.95%。其居住地的分布主要以城区(68.05%)为主。此次调研遍布全国所有地区(包含港澳台地区),其中以华东地区(239人)和华中地区(213人)以及华南地区(136人)参与人数较多。

3数据分析

所有题项均呈现正态分布。通过在STATA中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数据处理,从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意愿的因素,整体来看,学校和老师在语文教学上的投入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基本没有影响。学生个人因素结果不一致,但有一个有趣的结论是,觉得人文素养重要的学生和觉得自己人文素养还需要提升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有更强烈的喜好和个人驱动。学生的文理科偏好和居住地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4结论

4.1中学生已有人文素养现状

根据数据结果发现,大部分中学生个人认为自己的人文素养水平处于均值以上,大多数学生能够较轻易的理解小说内容(91.67%)但却不易理解文言文内容(能够轻易理解只占8.32%)。也就是说,对于较直白的语言文字中学生理解能力较强。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现在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还不算高。而教师在课堂上都会为学生推荐适读书目,但学生更偏向于课外的小说读物,并不会涉及教师推荐的各类书籍。

4.2中学生对待人文素养教育的态度及课堂期望

人文素养教育在90%以上的学生认知中是有必要的,并且从学生个人意愿来说,也赞同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绝大部分学生希望上阅读课(72.68%)和讨论课(74.97%),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希望利用课堂时间来做题(13.78%),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加入人文素养的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能力,也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4.3中学生所处的学校及其老师对语文学习及人文素养的影响巨大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学校和老师对其语文学习的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当学校以及老师能够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举办一些人文素养的活动、展现学校以及老师对其人文素养的重视性,则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意愿。

4.4对中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环境的问卷调查的基本结论

从中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的评估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评价较高,但依旧有近1/10的学生认为在校并不能受到较好的人文素养教育,所以学校在该方面依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家庭角度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选择用电子产品来打发休息时间,虽然数据结果显示家庭因素对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意愿的影响不大,但本研究还是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需在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同时有近一半的中学生认为在家庭中受到人文素养教育的机会较多,可以看出家长对下一代的人文素养教育是非常看重,也尽力在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6):54-58.

[2]戴红红,张梦新.论提高国民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当代传播,2008(05):103-104.

[3]李志强,张帆.加强人文学科健身提高学生人文素养[N].现代教育报:2007-04-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吴心田.谈语文的六个新理念[J].当代教育科学,2003(2).

[6]晏海莉.中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培养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5.

[7]关名朴.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7):30.

[8]周丽.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语文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9]贾永堂.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审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0).

[10]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

作者:邵颖磊 单位:南京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