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并且在国内大范围开展,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有效转变。在全新的教学理念当中,对于学生个性以及自主性的培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应当适应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美术教育占据关键地位,对学生人格塑造与审美意识能力的强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其发展的重要时期,塑造性极强,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推动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展,将美术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具备美的意识以及想法,使其未来的生活中更具艺术性。基于此,文章将审美艺术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措施,希望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阶段;美术教学;审美艺术;培养

初中美术教学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使其审美艺术得以提升。由此可见,审美艺术在初中教学中占据关键地位,需要教师给予高度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审美艺术和能力会伴随学生一生,属于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是漫长的过程,同样也要重视日常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在美术教育中应实现理念的转变,选择最佳的措施和方法,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艺术的重要作用

所谓审美,具体指的就是人单纯地鉴赏或者是观看艺术作品,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感受美,获取愉悦享受。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培养其审美艺术不可忽视的阶段,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审美艺术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学生审美艺术以及能力的全面提升[1]。即便人自身的审美艺术水平和能力都与天资存在紧密的联系,但也需要后天的努力以及培养。美术教育是初中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美术教学的影响下,学生可以主动观察与鉴赏,深入挖掘并感受生活当中的美。而教师选择使用特定教学方法,还能够使学生的审美艺术水平与能力得以提升。

二、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问题解构

美术与音乐课程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应当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严重忽视这一关键性[2]。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教育也逐渐呈现出压抑的氛围,导致学生处于题海战术的状态,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主要课程知识,而美术与音乐等课程的重要性却逐渐被忽视。这样一来,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时间更少。即便是设置了美术课程教学,但由于教师自身素养水平不一,而且美术尚未融入到考核内容中,所以,导致教师教学态度不积极,难以潜心地研究教学的内容。初中生同样会被教师个人态度误导,不再热爱美术。长此以往,学生个人的美术水平很难提升,其审美能力难以锻炼,最终只会影响其生活的艺术性与趣味性。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艺术培养的途径

(一)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初中教育在提高美术教学水平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将其当作重要媒介使学生审美艺术水平得以提升。而最关键的则是美术教师与学校理念的转变,正确认知美术课程的重要作用,理解学生审美艺术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并且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为此,美术教师应当定期地开展美术培训活动亦或是美术讲座,同时,校园内部管理工作人员需选择高专业水平的教师人才,为其提供进修的机会与平台[3]。在此基础上,应定期组织教师与领导人员对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行观赏,在真实事件对比的同时,切实地把握审美艺术水平对于学生产生的相关性影响,以实现思想的及时更新,确保与时俱进,和时展趋势相适应。

(二)对学生审美心理予以有效把握

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对学生审美心理予以深入的了解与把握,并且充分考虑其学习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确保教学针对性特征更明显。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审美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不应过于简单。另外,初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期,叛逆的想法较多,也很容易形成抵触情绪,因而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有必要了解学生审美心理,全面优化美术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审美对象方面主要包含了自然、艺术与社会等多项内容,可以通过事物表象看到隐藏的情感,特别是线条与颜色等等。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还能够正确地感知事物外在与内在美。但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美术爱好方面的特点也存在差异[4]。部分学生热爱国内的民间艺术,也有很多学生热爱西方印象派。作为美术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一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认知保护本土文化的重要作用。如果学生热爱传统的民间艺术,美术教师则可以让其阐述热爱原因,阐述民间艺术保护的相关看法与意见。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形成好学意识,对民族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初中生尚未形成成熟审美艺术体系,所以在欣赏并评价艺术作品的时候深度不到位,应由美术教师给予科学化的指导与帮助。

(三)营造艺术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兴趣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想全面提升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最关键的就是对其审美艺术进行有效的培养[5]。所以,有必要为其营造良好且具有较强艺术氛围的环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美术教学。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方式开展教学,保证美术作品展示出来的效果更加形象。在优美音乐的影响之下,学生能够在更具艺术性的环境中学习美术知识,切实感受美术课程中的艺术性。当学生对梵高《向日葵》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一艺术作品,并且将温和钢琴曲当作背景音乐。随后,教师还应当针对梵高与此作品创作的状况展开详细的介绍。具体的内容如下:梵高于1888年,在法国南部的画室中创作,而《向日葵》也由此诞生。作品整体美艳华丽却同样十分和谐与细腻。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与此作品相关的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影响,不断增强自身的审美艺术水平。

(四)强化美术作品欣赏以及临摹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临摹能够使学生认知与观察能力得以增强,使其绘画观察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在临摹并欣赏作品的时候,通常将作者创作作品当作重点观察对象,但并不仅仅只是观察作品,在欣赏的时候同样考虑并分析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情感以及时代背景,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等多种优势条件,及时处理相关图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学习到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在对董希文《开国大典》作品学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对作品作者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应当全面把握创作作品的背景,以保证学生能够对作品作者所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表情等展开深入观察。作品中真实表现出了开国大典活动的壮阔场面。在讲述并欣赏这一作品以后,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代绘画艺术成就,对于油画所具备的民族化特点予以掌握,不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自身的美术审美艺术得以强化。

(五)美术创作的有效开展

对于初中美术教学而言,学生个人创造能力十分重要。其中,创造能力需要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熟练地掌握相关信息内容,确保组织分类的科学化,在创新与推测的基础上,与既有信息相互结合,确保所选择的方案最理想。而为了保证成功创新,就一定要具备创新态度与思维,同样还应当具备创新的技能,这在创新性活动开展中占据关键性的地位。而创造性则是针对既有知识的一种加工与有效组织。针对初中美术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全面提升审美素质,实现创造性能力的全面强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严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会向学生强加个人意志,真正地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创新并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写生,以保证学生能够认真地观察并分析,以创新的思维创作绘画作品,向学生传授更多且能够满足初中生需求的绘画技巧,不断强化其审美艺术水平。而美术创作对学生想象力开发以及审美艺术水平的培养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自身的审美艺术水平与能力有所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其后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开设美术教学课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审美艺术水平,在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能够正确地认知社会与艺术美,以保证其审美艺术水平的提升。而在美术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必须要增强自身认知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理想的艺术环境,使学生自身的审美艺术和能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杨坦.基于通感审美模式的初中美术教学探索[J].速读(中旬),2015,(10):166-166.

[2]马冬英.初中美术教学中通感审美模式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140-140.

[3]石荣艳.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3,(27):181-182.

[4]戴伟.探讨通感审美模式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4,(11):115-115.

[5]季飞.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6,(02):45.

作者:韦浩 单位: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丹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