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社区建设问题分析研究

乡村社区建设问题分析研究

摘要:乡村社区从地域构成、人群职业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等多个方面有别于城市社区。但乡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却与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相似。当前乡村地区正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但大部分的规划设计与理论都借鉴于城市,关于乡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很少。因此,农村规划建设多借鉴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而忽视了当地的地域特征,产生了乡村社区“城不城、乡不乡”的现状。

关键词:乡村社区;规划建设;聚落

我国新农村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从乡村整体规划来看,改善村民的居住空间环境是极为迫切和重要的。当前乡村地区正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但大部分的规划设计与理论都着眼于城市,关于乡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很少。因此,农村规划建设多借鉴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而忽视了当地的地域特征。

1乡村社区的概念

在传统解释上,乡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乡划分的问题上出现很多争论。从地域、生态、文化、职业等角度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因此乡村的概念解释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本研究主要以行政区域为标准进行划分。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提出的。“社”是指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和同质性的人群,“区”是指地域范围。因此社区概念是具有相同价值观念和习俗的人口组成的且关系密切的团体或是共同体。而现代学者对于社区的认识又分为两种,一种关注地域的共同性,如城市、村庄、街坊等;一种关注人群的共同性,如共同的社会价值观、习俗等。而城市规划学科关注的是前者。因此,乡村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场所区域内,人们通过从事相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频繁的生活接触并且形成了共同的生活观念和习俗,以此为条件构成的地域性社会团体。

2乡村社区的特征

乡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从地域构成来看,乡村社区以血缘、地缘为主,密度小流动性弱,表现为村落或集镇形式。城市社区以业缘为主,密度大、流动性强,表现为街道或居住小区形式;从人群职业特征来看,乡村社区同质性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社区异质性较强,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社会经济特征上乡村社区存在自给自足和市场交换双重特性,城市社区以市场交换为主;生活需求上,乡村社区生活需求少且服务设施匮乏。城市社区生活需求多样且服务设施类型齐全;生态环境上乡村社区以自然环境为主,景观效果不明显,乡土气息浓厚。城市社区以人工环境为主,景观环境较好;地域文化特征上乡村社区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强。城市社区以社会公德为主要文化内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尚在建设中。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乡村社区的各个特征都有别于城社区,但社区规划的形式却极其相似。

3乡村社区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农村人口呈现出渐趋减少的态势。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从上述的数据能够发现,在我国,呈现出了明显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趋势,但在农村生活的居民体量依然巨大。相较于城市,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农村在整体建设上是极为滞后的。另一方面,农村的建设需求也是极为迫切的,因为他们更想使得自己生活居住的场所更好、更完美。所以从整体来看,乡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一体化,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4新农村建设中“城不城乡不乡”的现状

传统村落建设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聚落演变成一个“生命系统”,其外表“杂乱、无序”,内部却是极其复杂的秩序和关联,特别是村民之间通过地缘、血缘、家族等各种纽带被联系在一起,营造了极具活力的生活场景。但现在的一些乡村却正好相反,外部井然有序,内部却松散无序,村民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熟人社会”正在慢慢解体,村民凝聚力和对村庄的归属感也逐渐淡化。江浙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迅猛,社会变迁也同样剧烈。其中大部份现有建筑已失去传统风貌,但村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也不算是现代化,这些村庄正处于一种“城不城、乡不乡”的尴尬局面。当下乡村建设,通常容易走两种极端道路:一是向后看,回归“传统”;二是向前看,追求“现代化”。前者多是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后者则多为城市近郊,或经济发展快速的乡村。

5新农村建设中惯用的空间形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乡村聚落传统的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后,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就迅速发展起来。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各建筑要素严格按照预先规划好的方格网整齐排列,这更像是一个微型的现代化城镇而不是一个村庄。华西村就是这类村庄的典型代表。这种做法忽略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村民居住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否定了村落是长时间聚集自然发展而来的有机体。乡村从表象到本质都与城市有许多差异化,然而许多村庄在规划之初就被定位为底层的城市住宅区,布局形式多为兵营式或小区式。在同一个城市,乡村社区和城市住宅小区在规划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空间序列和组合关系上也完全没有体现出乡村聚落传统空间结构的痕迹。

6新农村建设与传统乡村聚落未建立起充分联系

聚落一般指人类群聚和生活的特定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根据自身生活需求改造自然所获得的生存环境。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文化丰富,所以我国的传统乡村聚落包含了丰富的地域特点和建筑形制。但因年代久远,很多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已经越来越模糊,这就导致村落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开始模仿相对成功的城市社区发展模式,导致村落发展出现了“城不城、乡不乡”的现状。很多专家和设计师致力于乡村建筑单体的设计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单德启先生在广西融水苗寨芦笙坪所做的改造,把该地本土的木楼房建造成耐火且保温性能更好的瓦房,使该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刘家平先生在云南永仁建设的彝族搬迁项目,结合彝族传统民居形态从而设计出来的新民居,这种民居方式使用起来相较于传统民居更加便捷更加安逸,并且也延续了传统民居的风格特质;谢英俊先生从事于乡村建筑的研究和设计已有很多年了,在中国许多地方,按照各地的民居传统和村民的实际需求,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建筑实践,他的轻钢构造在新民居的节能环保和降低造价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设计师都在尝试着他们的设计实践,为继承传统和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设计实践多是关于建筑单体的设计与研究,在新村落整体规划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而现在的新农村建设更关注于村落的公共设施方面。对于以社会关系进行空间设计的案例还很少。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与传统乡村聚落未建立起充分联系。

7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处在一个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折点,乡村与城市的多维度不同特征决定了各自建设的不同脉络,一味地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经验不能满足村民生活的真正需求同时也扼杀了地域文化的发展。乡村社区的建设应该走出自己的道路,而与传统乡村聚落建立充分联系将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多种可能性。

作者:葛超凡 单位: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