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探析

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探析

内容摘要: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以高度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为特点的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数字经济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作用和机理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为分析框架,从流通功能重塑、流通业变革、效率提升视角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助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理论机制。高效建设现代流通体系,需要借助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发展态势,微观上要强化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流通职能和流通价值意识,中观上要加强流通体系各部分进一步数字化建设以及弥补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宏观上要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基础上,最大化数字经济增长潜能,实现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持续赋能。

关键词:数字经济;流通体系建设;流通功能;理论创新

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急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入2021年,为实现畅通国内大循环、扩大国内消费、经济较快增长的目标,必须将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整个2021年以及“十四五”时期的重要目标。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是建设我国现代流通体系的必然需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数字科技开始渗透到现代流通领域的各个部分和环节,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点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助推我国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当前国际形势不明朗,国内进入经济新常态之际,更要把握新一轮数字革命发展机遇,聚焦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几年,一方面主要探究数字经济的本质及其特征。裴长洪(2018)研究认为,数字经济是比传统经济更发达的一种新型市场经济形式,通过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从而带来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关会娟(2020)根据国际标准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并提出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具体划分情况。此外,探究数字经济的经济效应。唐要家(2020)研究认为,数字经济在供给侧、需求侧均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张于喆(2018)研究认为数字经济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主要体现在创新了产业发展内涵、扩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催生了产业发展新地带。杨慧梅(2021)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不仅对数字经济本质进行了详细探究,而且进一步对其经济效应展开了深入研究,从而丰富了数字经济这一崭新领域。但是目前对于数字经济影响流通领域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其作用的理论机制以及影响,将有助于我国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理论机制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融入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过程已经成为了必要趋势。本文认为现代流通体系主要包括运行体系、保障体系、规制体系三大块,其中运行体系有主体,客体和渠道三部分;保障体系由环境和载体两部分构成;规制体系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本文关于数字经济的界定是从生产手段中的技术属性出发,强调数据信息和传送作为决定生产率的手段,代表先进生产力,这种技术手段通过渗透到经济活动中的各个板块,带来板块明显效率提升以及结构优化。本文拟采用微观-中观-宏观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理论机制。数字经济重新定义了流通理论和流通价值,在实践层面通过对流通体系各部分的赋能,实现对现代流通体系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主要聚焦于数字经济如何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进而引起了经济活动(生产-流通-消费)发生能动性改变,形成流通起主导作用的新型生产关系,并最终重塑了流通价值,实现了以流通主导的经济活动价值体系;中观层面以运行体系、保障体系、规制体系各部分为分析主体,分析数字经济与其各部分之间的融合渗透、数字赋能,并最终使流通体系在数字经济的赋能下,形成了层次多样、运行高效、保障完善、规制有度的现代流通体系;最后,由于数字经济是一种综合、具有创新的技术手段,因此能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现代流通体系各部分协同创新,并带来整体效率提升。此外由于数字经济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征,因此扩大了流通体系规模。

(一)微观层面上实现流通功能和流通价值重塑

在数字经济时代,借助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全面的效率提升,提高了流通效率,进而使流通职能得到扩展。此时,新型流通职能表现为:流通向前传导过程中优化了产品供给,创新了产品生产;流通向后传导过程中满足了消费需求,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因此,实际上形成了以流通为主导的新型生产-流通-消费关系。流通已经不再是被动服务于生产和消费,技术赋能激活了流通的巨大潜力。

1.数字经济提升“四流”效率。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作为流通活动过程中的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完整的流通过程。数字经济时代为“四流”效率提升开辟了新道路。具体来说,数字经济实现商流加速,产销对接加快;信息化技术改善了物流条件,形成了现代化管理的服务网络型流通企业,提升了物流效率;流通企业在市场上能选择供应商和零售商,缩短流通时间,加快资金回流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经济活动中的信息收集、识别、处理和传递能力得到提高,使得生产-流通-消费间形成信息共享,借助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供给和需求得到高效匹配。“四流”是相互促进并有机统一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效率在数字经济时代得到显著提高。

2.数字经济扩展流通职能。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流通效率,提高了流通能力,进而实现了流通职能的扩展。主要包括流通业态和流通模式多样化、流通活动的优化升级,以及流通信息的完善。具体来说:由于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企业能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流通业态来实现效益最大化。传统的流通渠道得到了扩展,通过网站、购物终端、邮件、社交媒体以及智能化设备等多种渠道,可以实现生产端和消费端的连接,渠道的扩宽带来了流通模式的发展,除了传统线下门店的经营方式,还存在以线上平台为基础的电商模式,以及线上线下相融合、优势互补的新模式;当前畅通高效的流通过程加快了商品流动和资金周转,企业能通过增加产品供给实现更高收益。同时由于自由竞争,产品价格会降低,实现了消费品质的提升。通过挖掘供求信息,分析消费者消费规律,并进一步预判生产以及创新生产;此外,完善的流通信息和反馈机制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保障了各方利益。

3.数字经济实现流通价值重塑。流通价值是由流通所处地位决定的,当前流通职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说明流通价值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经济已经形成了渠道为主的新形势。各国纷纷积极建设全球供应链,培育壮大流通企业,这些行为都体现了流通价值的重要性。从流通价值层面看,今天的流通决定了市场主导权、定价权、话语权。也就是说数字经济重塑了流通的价值,流通已经成为了当今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

(二)中观层面上实现流通业变革

数字经济通过对商品、交易、结算、运输各环节进行数字化赋能,对环境建设、载体建设、主体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各部分进行全面数字化,实现了流通体系与数字化技术、产品、服务的融合,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变革了流通体系建设的传统方法,构建了全面、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具体表现为:

1.数字经济赋能流通载体建设。通过建立智能化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和智慧物流公众信息平台,市场竞争所造成的信息封闭现象转变为在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上实现共享非敏感信息的一种合作共赢的状态,物流效率得到提升,企业和物流的成本下降,进而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和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技术提高了金融结算水平,云计算、分布式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重塑了组织和技术架构。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服务,提高了其在信用管理、风险评估、投资决策、精准营销等方面的效率;此外我国其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如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等也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2.数字经济赋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数字信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信用形态,具有高透明度、自动化、智能化、虚拟化等特征,其出现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进入了新的阶段。数字信用时代,通过整合商业信用评级机构、大型综合商业平台等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建立全面的企业监管和信用数据库,对企业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并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借助开放联通的信息平台也有望早日实现。

3.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主体建设。借助大数据处理、平台搭建,流通企业掌握了大量消费需求,通过对供应链逆向整合,增强了自身主动权并对上游环节加强控制,实际上形成了以流通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在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订单履行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创新,流通企业建立了协同开放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体系。同时,流通模式和流通业态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三)宏观层面上效率导向型的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1.通过与体系各部分渗透融合,加快建设分工深化和协同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技术变革一直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的催化剂,它促进了各部分之间的分工深化并进一步实现了协同高效的运行体系。如以平台为核心的流通模式需要处理大量物流信息来实现供需匹配,需要专业化物流配送来保障效率。这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和专业化的网络布局协同合作能力,监管部门行使监督职能也需借助数字化技术才能处理大量经济活动信息。总结来说,数字经济助力实现了以载体体系为基础,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为保障,主体体系多样化发展的协同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2.数字经济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助力建成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现代流通体系,并逐渐模糊流通体系边界。由于数字经济的规模经济特征,以及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使得流通行业普遍受益,行业平均成本逐渐降低,行业利润增加,进而进一步扩大行业规模。同时,由于范围经济的存在,企业可以高效低成本的开展多项业务并获得更高利润。数字经济助力形成了流通体系的规模扩大和交易产品种类多样化的趋势,扩展了流通体系的边界。大型流通企业甚至开始涉及生产和消费环节,数字化基础设施也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消费,使得流通体系边界变得模糊,各个环节逐渐融为一体。

3.数字经济通过创新实现现代流通体系效率提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带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通过与传统流通行业结合,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提高供需匹配效率、要素配置效率,实现了现代流通体系全面效率的提升。

三、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体系建设未来方向及建议

(一)微观层面上加强流通职能,强化流通价值意识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及应用赋予了流通新的使命,即主动创造消费和创新生产,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增长关键点。从价值层面看,“中国制造” “中国消费”已经成为了国际共识,但“中国流通”却难觅身影。在数字经济时代,应该深刻意识到中国经济早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国际市场的竞争在于各国流通功能是否强大,是否能将市场规模转化为权力优势。因此,在各国纷纷加码建设数字经济之时,应进一步明确流通职能和流通价值,提高流通地位,强化流通价值意识。

(二)中观层面上加强体系各部分建设,弥补地区差异

1.流通产业的发展应朝着更深度的专业化和整体产品多元化方向努力。流通产业向数字化发展转型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流通效率而非一昧地追求规模,力图建立起一个供给多元、业态层面丰富多样的新型现代化流通产业。

2.继续加快数字技术在较落后的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应用。通过增加流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供给,加快实现流通运输设施现代化,缩小其与发达城市的差距;加快建立和布局各类商业网点,鼓励流通渠道下沉及电商落地,建设现代化流通网络服务系统;优化末端服务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高落后中心城市和农村的供给水平。

3.流通服务功能要进一步改善,根据各类流通企业不同的行业和市场定位,依托数字技术,积极探索开发丰富多元的流通服务功能,提升消费质量。

(三)宏观层面上实现现代流通体系健康发展新局面

数字经济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政府的职能就是在遵循产业发展、自由竞争规律的基础上,最大化数字经济增长潜能,促进其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持续赋能。具体做法包括:第一,加大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第二,培育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第三,加快数据信息开放共享;第四,维护市场有效竞争;第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保护数据隐私。

作者:梁鹏 李宁宇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