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浅析3篇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浅析3篇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篇1

摘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目标,其中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随着居民可持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良好,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但是,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资源整合不利、多主体利益矛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等问题,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亟待优化升级。文章聚焦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就如何推动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生态平衡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变化,与此同时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明显。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每年聚焦“三农”问题,注重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极力缩小城乡差距。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以及文化教育价值”,为开发乡村旅游经济产业提出了明确目标。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是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投资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政策引导与消费市场吸引的双重作用力下,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乡村旅游产业,但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整体成果并不突出,乡村旅游开发虽然火热但是却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利益主体矛盾突出、旅游发展规划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平衡协调的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成为当前解决问题的关键。

1乡村振兴环境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概述

1.1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2018年颁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2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共中央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在政策保障方面不断推进。在城乡二元制模式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1]。

1.2乡村旅游概述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旅游方式,目前国内针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集中出现在2000年后,对于“乡村旅游”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现有的研究文献,乡村旅游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以乡村为目的地的旅游方式,旨在体验地方人文风情,感受乡村自然气息,释放压力、净化心灵[2]。乡村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是对农村资源整合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项目开设建设过程中能有效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积极改善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政策支持下,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乡村旅游产业,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增强市场活力,但是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可持续、绿色、高效的发展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关键[3]。

2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历史、现状与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萌芽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用于外事接待。20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行为才被定义为“旅游活动”的范畴。进入21世纪,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2018年乡村旅游示范县共有288个,我国乡村旅游市场正向万亿规模迈进。分析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对于全面掌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4]。

2.1乡村旅游业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02年以前)。我国乡村旅游的萌芽状态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市场化。20世纪80年代,深圳市第一届“荔枝节”的举办将乡村旅游不断向市场化体系推进。随后,“徐家大院”作为农家乐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在全国推广,我国农村旅游的概念初步产生[5]。第二阶段:起步阶段(2002—2005年)。2001年,原农业部与旅游局共同推出“全国农(工)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在政策引导下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不断清晰。与此同时,各个地市开始挖掘乡村旅游资源,该阶段的乡村旅游模式以“农家乐”为主,乡村旅游的产品以提供住宿、餐饮服务为主。在这一阶段,乡村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乡村旅游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旅游管理与服务均处于低水平的状态。第三阶段:成长阶段(2006—2017年)。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国家积极引导、关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社会资本对乡村旅游的投资热度不断增强。2011年,国家公布40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后,乡村旅游大规模兴起,但质量问题、利益矛盾冲突问题也开始越发明显。第四阶段: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实际投资突破3800亿元,乡村旅游达到2.5亿人次,但是实际旅游消费仅有1.4万亿元人民币。巨大的投资金额与有限的旅游消费形成了鲜明对比,乡村旅游进入升级转型的探索阶段。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其中乡村旅游经济开发所展现的质与量的问题、利益矛盾冲突问题充分暴露了乡村旅游产业优化与升级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仅依靠投资拉动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进。

2.2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跨境旅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在新冠肺炎疫情平稳后,“就近出游”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首选。根据艾瑞咨询的《2020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挑战及趋势》中指出,2020年1—8月,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仅有12.7亿人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乡村旅游市场在2020年1—5月份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在5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乡村旅游成为满足城乡居民被抑制需求的首选。在疫情冲击的影响下,游客越来越倾向于节奏慢、周期短、距离近的出游方式,选择乡村旅游作为远离城市喧嚣、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发展的区域差距实际上影响了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根据农业农村部与旅游局公布的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分布情况,乡村旅游示范点呈现出”由东向中、向西递减”的格局。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层次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强,乡村旅游市场消费带动力明显;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略缓,整体开发仍显不足。

2.3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

从市场规模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的质量差距、地区差距以及需求与服务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在乡村旅游业的改革转向阶段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2.3.1产业融合度不高,发展模式单一

产业关联理论(赫希曼)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是乡村产业结构的依据所在。在产业关联理论中,赫希曼提出:在产业关联链中必然存在一个与其向前产业和向后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系数最高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对其向前、向后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根据赫希曼的产业关联理论,诸多地区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属于较为单一的“农家乐”模式,该模式与农村文化产业、农业特色手工业、绿色农产品销售等产业的关联程度较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力较弱。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度考验了该地区的资源整合能力与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产业间融合度不高,充分暴露了地区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实力。

2.3.2多主体利益矛盾突出,服务能力差

利益矛盾冲突问题是影响乡村旅游市场的关键,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涉及村民、企业、村级集体经济、消费者等利益主体,村民与村集体经济的利益冲突、村民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多主体矛盾的主要代表。以村民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例,企业投资是拉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政府政策引导的前提下,企业资本进入乡村旅游市场能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品牌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市场运营成熟化。但是,企业的发展策略受限于企业定位与战略目标,部分追求短期利益,粗放式的发展战略只为快速收益,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形象工程”的建设、满足短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但是容易诱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村民与乡村企业都是在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的受益者,看重短期利益投资方式势必造成服务水平低、消费口碑差、环境破坏快等问题,由此造成的村民与企业之间的冲突势必影响该地区的产业建设,甚至还可能诱发群体事件。

2.3.3生态意识淡薄,标准化建设不高

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产业集群现象,加之乡村产业结构复杂,就会激发产业集群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部分地区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缺乏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一味地模仿,盲目地开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缺乏标准化建设目标与规划,造成土地、河流、森林资源破坏,同时使地方优质乡村旅游资源过于商业化,丧失了乡村旅游资源的优质文化、地域基因。乡村旅游产业规划是影响乡村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部分乡镇政策缺乏规划意识、标准意识,在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未能转变发展理念,未能及时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陷入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

2.3.4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品牌意识

产品同质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乡村旅游市场内部竞争激烈,“模仿”问题限制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乡村旅游开发为例,袁家村是陕西省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年均接待游客600万人,实现营收破10亿元人民币。“袁家村模式”开始被周边的县、市学习、效仿,据不完全统计,仿照“袁家村模式”开发的民俗村在陕西省内超过60家,但是模仿“袁家村模式”却没有获得袁家村的营收水平,甚至部分县市在基础建设完成后在短短一两年内消耗了热度,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只留下空寂的街巷和惨淡的经营者。品牌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同质化的项目与产品、缺乏历史文化底蕴的模式,使品牌规划没有目标。如何梳理品牌发展意识、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亮点,是摆在乡村旅游发展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乡村振兴环境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针对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应抓住以下4个关键点。

3.1强化产业融合,增强竞争实力

乡村旅游业需要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与延伸性,乡村旅游不仅仅在于“旅游”,更是一种放松、健康的消费方式。因此,推动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可以将乡村旅游产业与乡村养老、文化创造产业、大健康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为小规模经营者提供技术支持、资金保证,结合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切实增强乡村旅游产业的耦合度,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竞争力。

3.2协调内部矛盾,提高服务水平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注重多主体矛盾协调,地方政府要积极关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规范经济主体的投资行为。在产业投资的过程中要注重长期投资与战略目标,避免投资的盲目性、短期性,地方政府要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失地农民再就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改善村民生活紧密融合,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注重培养村民的就业能力,从旅游服务消费需求入手,注重从旅游服务理念、餐饮卫生服务标准、酒店服务规范等方面开展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础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3.3注重规划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则,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有关部门对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监督,旅游部门要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进行及时指导,实现旅游项目规划与生态建设的平衡发展。此外,地方政府要对家庭旅馆、休闲农庄、特色民宿进行环保监督,以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市场参与主体行为,将绿色发展理念与特色旅游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

3.4创新发展理念,打造品牌特色

“模仿+复制”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模式已不具备竞争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要紧紧抓住区域性特色,从特色乡村文化、特色乡村生活体验入手,实现突出地域文化特性,以文化特色作为项目的灵魂支撑。此外,要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全域营销工作,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推动乡村旅游项目“走出去”,可以利用“网红”宣传、推广体验来强化项目在潜在消费者领域的影响力,擦亮乡村旅游“金字招牌”。

4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镇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指引。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的状态下,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如何调整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推动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关键。聚焦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限制发展瓶颈的同时提出优化策略。

作者:王文佳 单位: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篇2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业受到了社会和资本的普遍关注。农村旅游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拓展方向,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对农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进行充分分析和考量。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计划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因此需要以联合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国家资源帮助下,科学的有效辅助乡村进行旅游经济开发,使乡村旅游产业和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乡村保留的自然资源和风貌相对完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国家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使人们愿意离开城市,在乡村地区进行休闲观光。而乡村地区相对来说,工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其生态风貌保护的较为完整,使乡村相比于城市具备了一定竞争优势。

(二)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沟通日趋便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以不断的完备,使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给乡村经济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三)乡村和互联网的联合发展模式,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机遇。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内容得以在广阔范围内更高效的传递。一方面给农村旅游经济提供了展示机会,同时也降低了相应的广告宣传费用,使农村对外交流和宣传更加便利有效。

(四)乡村具有特殊的产业模式和品牌文化。随着产业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乡村的旅游产业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乡村闭塞环境,在政府和资本的帮助下,农村引进了更多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和理念,使农村的旅游经济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促进乡村的旅游经济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二、乡村振兴计划下政府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一)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资金扶助和投资。乡村振兴计划是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加强对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投资,促进乡村地区农业产业的整合,使乡村经济得到稳步的提升和发展。其中乡村旅游产业以其诸多的优点,获得了政府的重点关注和青睐,促使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当前乡村经济发展的热门行业。[1]

(二)规范化乡村旅游的产业和市场,促进大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乡村地区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盲目性和规模小的特点,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给乡村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损害。有了政府部门的有效调节和指导,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以在范围内有效整合,促进相关产业规范和市场的不断完善,促进乡村地区旅游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政府在乡村旅游产业中提供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乡村旅游产业自身的宣传广告规模较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广告效用相对较弱。对此地方政府能够以自身的行政力量以及社会形象,对乡村地区的旅游产业进行大规模的高质量宣传,使乡村旅游经济为人熟知,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广告支持。

(四)政府对乡村生态起到了监管保护作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可能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给自然旅游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政府的生态监管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给乡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乡村振兴计划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

乡村旅游产业经济有其诸多的优势和特点。在实际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仍出现了较多的现实困境和问题,给当地旅游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一)旅游地区开发缺乏充分的分析和调研,导致开发资源的利用出现问题。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乡村地区也开始盲目的追随和模仿。一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罔顾事实,商业化气息浓厚,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和原始村落造成了自然要素的破坏,使地区旅游特色消失,相反旅游产业同质化严重,给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干扰。此外在一些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投资商及政府对地区的游客承载力缺乏有效的调查和分析,造成当地的服务设施过多或者过少,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干扰和破坏。[2]

(二)乡村旅游恶意竞争情况突出,规模化、科学化的服务措施较少。目前在乡村地区旅游产业资源开发过程中,仍是以个体和家庭占据着突出位置,便给相关产业造成隐患。例如私人单独的旅游资源开发,容易导致市场上的随意模仿和恶意竞争,导致当地旅游经济生态恶劣,对正常的市场秩序形成了干扰。此外个体规模的商业服务能力有限,游客在旅游区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也给乡村旅游市场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后恶意竞争使当地的旅游品牌建设变得困难,同质化的发展趋势导致相关产业的附加值无法有效提升。

(三)乡村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习俗受到影响和冲击。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传统的世俗逐渐消失。乡村地区相对的保留了更多的风土人情,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财富。但是在乡村地区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商业化行为导致当地的文化习俗、自然古迹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给当地的文化发展建设造成了不可预期的影响。

(四)乡村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利益分配存在问题。乡村振兴计划中的重要政策便是提升乡村地区的农业收入,使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政府投资和商业资本对当地的旅游经济收入进行了参与,而当地的居民却处在相对弱势的经济位置,导致部分居民没有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甚至其生存状况出现了危机。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对惠农政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使乡村经济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现实收益。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扶持特色旅游经济和品牌效应发展。品牌效益是提升农业服务和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方式,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产业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基于此当地政府和合作组织应该对注重经济发展的品牌建设,使产业发展的综合质量得到提升。此外政府部门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应该具备战略性的大区域思维,促进特色化的旅游产业发展,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消耗。

(二)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进行最大限度保护。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其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便是当地的文化和习俗,文化习俗是维持旅游经济特色,促进乡村地区原始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对此当地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基于当地的人文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和开发,使当地的文化习俗得以充分的保留。[3]

(三)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利益的有效分配。农村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其核心目的之一便是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使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对此当地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民生利益建设,防止与民争利的情况出现。同时对投资的资本比例进行限制,允许农民个体或者合作社参与到旅游资源开发中,使当地居民的收入得到提升和保障。

五、结束语

乡村振兴计划是国家探索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一。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目前相对优秀的农村振兴发展路径。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要对相关发展方式和路径进行合理的管控,使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有效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使农村经济得到较大的改革发展机遇。

作者:刘晶 单位:长治市上党区委党校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篇3

实现中国梦需要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现在整体的经济状况较好的,但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还是发展得较为缓慢。因为农村的资源和机会的确比城市要少许多,再加上现在很多青年不愿意再留在农村老家,大多去城市打工,造成农村中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经济更加难以发展。针对以上情况,人们忽视了乡村虽然在物质条件上不如城市,但却具有天然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果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将其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可以通过旅游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提高农村人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

一、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乡村旅游扶贫计划的实施,这项计划对于一些落后地区的作用尤其明显,而这种日益增长的经济效益更加带动贫困村民脱离贫困。我国目前极度重视旅游脱贫的经济战略,颁布了部分政策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城市人民前往乡村感受不同的风景。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例如《向往的生活》便是一款明星享受乡村“慢”生活的综艺节目,其向人们展示了承受着现代城市压力的明星们在乡村中放松身心的美好画面,乡村的美丽风景和可以自给自足的独特魅力,无不吸引着人们,这种可以拉近人们对于乡村生活向往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本质上均是有部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但是光有宣传还不够,当地政府也要充分挖掘乡村中的自然资源,打造出蕴含自身文化和特色的旅游景点,为游客带来身心的享受,让他们愿意来此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所在。旅游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但其也具有不足之处,即分为了旅游旺季和淡季,在旺季村民可以依靠旅游业来赚取生活费用,但在淡季,村民便显得有点入不敷出了,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也要想一些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推广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在游客前来旅游时可以向其推荐。因为农产品是天然的,很多城市人民可能偏好于这种绿色产品,再加上对于质量的保证,可以很好地打造出一款农产品。当然,目前乡村旅游产业还在初步发展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善,当地政府也要积极鼓励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业,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共同努力。

二、乡村旅游产业有效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旅游环境。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对于人们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需要提出一种更加新型的旅游模式。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会选择去其周边的乡村感触不一样的生活。乡村旅游必须有了故事才能有灵魂,有故事的乡村旅游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而要想乡村旅游有故事,则必须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调动游客的参与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游客对项目的关注。例如乡村旅游中的一些农家乐,可以让人们去体验种菜摘果子等农家生活,带给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这种多样化的旅游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旅游兴趣。并且,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旅游业也可以和互联网相结合,例如美国曾经出现过的虚拟种菜项目,用户可以通过网上操作拥有一块真实的菜地,并可以选择自己亲自去种或是雇人去种菜,这种和互联网结合的新型旅游模式,可以极大地减轻旅游相关管理人员的负担和成本,也可以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提高人们的兴趣。

(二)创建本地特色旅游产品。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当地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从多方面发展乡村企业,尤其是创建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创出更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因此,当地企业需要不断地开拓新型的发展道路,通过产品的多样化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型的市场产品,充分利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依靠当地的特色,发展乡村旅游特区,创造出一批批不同的旅游项目。例如,在靠近沿海的乡村,可以设置海洋资源旅游产业,并改善旅游体制创新,通过一些独特的度假村发展当地的旅游业。若是一些内陆地区,且农作物生长较好,可以将农作物变成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比如一些健康绿色的食品,或是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都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这些方法对于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特色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且对于当地特色的开发,可以极大程度上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当地企业向着更好的前景发展。在乡村旅游中,要加入更多的创意,打造能够带给人们视觉上、感官上新体验的产品,带给游客丰富多彩的体验。

(三)开设生态旅游产业。乡村旅游为农村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乡村旅游能够挖掘农业产业附加价值,促进其与旅游业、休闲业的融合发展。但乡村旅游如果不加强引导和管理,对于当地也有一些消极影响,比如可能会造成当地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更加严重的是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遵守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要在布局规划上有一定的安排,不能仅是为了追求更大化的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就不顾当地生态环境,需要兼顾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乡村。而对于树立企业相关形象和品牌,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旅游业的建立和农业结构有着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策略不断推进,实现更好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因此,生态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将追求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对于乡村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而如何在生态环境和旅游效益最大化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就需要当地政府制定相关的策略来维持这种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利益更大化,带领乡村人民走向更高质量的生活。具体可以采取实地走访等方法,一定要深入了解当地的资源特色,把这种特色最大化,达到旅游产业发展的真实目的。

三、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不止是当地村民,对于当地政府,都需要制定一份合适的战略,让贫困人民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带动一些农产品的销量,为当地村民谋取一份更加有保障的经济来源,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和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银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116(5):183~187,194

[2]许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美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18,175(10):52~54

[3]李红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18,11:40~42.

作者:司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