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护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高职护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摘要]基于高职护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结果,笔者提出高职护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包括开展护理技能竞赛、义工服务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实训场地的建设,加强培养护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立足于人文关怀精神及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护生;职业素养;培育途径

笔者对高职护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得出结论:高职护生对职业素养各维度的认知水平普遍较高,且学校的培养方向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基本达到一致,但认知水平与实践水平不一致,具体表现为认知水平较高但实践水平较低。基于高职护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结果,提出高职护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1开展护理技能竞赛

常规的基础护理教学只注重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的教育,从而影响高职护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创设各种的临床护理情境,为护生提供仿真的实践机会,不但能使其充分展示和巩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可以增长护理评估、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护理美学、职业防护、法律法规等知识,使护生的职业能力、人文关怀理念、敬业精神、心理素质得到提升。

2动员护生参加义工服务活动

义工是指社会上的个体或者群体,凭着自身道德、信仰、良心、同情心、责任感等社会情感,不求物质回报地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服务和奉献的活动。通过在医院或者敬老院等场所的义务劳动,学生可以更早接触临床,知道护理工作的实际面貌,接触弱势群体能激发学生的爱心,加深情感体验,提高医德修养。学校应该规范义工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义工活动,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护士职业素养。

3组织职业规划大赛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普及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和实践,同时使护生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锻炼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提升护生职业竞争力与就业满意度。

4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带教水平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高职教师是护生学习的促进者,更是护生职业发展的引路人,引领护理教育教学的发展。

4.1促使专业教师与临床接轨

当前,部分护理专业教师缺乏临床经验,不太适应当前职业化教育的要求。就教师个人而言,他们可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由于个人能力和学校资源有限,难以满足这个需求。因此,学校应当积极推进护理教师与临床接轨。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教师的课余时间把教师送到医院进修。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即使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再教育工作,但是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教师都送去医院进修。那么,从医疗单位适当地引进护理人才到学校参与教学工作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了。学校可以从一线医疗单位调动有经验的护士或护长从事教学实践工作,或者以兼职的形式聘请他们从事临时性的教学实践工作,从而促进学校师资与临床接轨。

4.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根据国外“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要求提出的。培养高职护生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护理专业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技能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知识间的结构,构建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并将知识融会贯通渗透到教学中。另外,高职护理教育不仅担任着学历教育任务而且还肩负着职业指导的任务。在实际护理教学中,护理教师要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感染和熏陶护生,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情感的教育,从中养成护生的人文关怀、奉献等护理职业素养,最终成为用高尚护理道德意识修养的优秀护理人才。

4.3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能力

临床学习是另外的一种课堂,在临床的实习中是离不开带教教师的帮助的。高职护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除了在校时期的努力以外,还要依靠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指导、监督及评价。在临床实习中,带教教师起着模范及楷模的作用,带教教师的严格自律、慎独奉献以及在护理患者过程中的行为意识会对护生产生潜在的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向着正确的方向提高自己。因此,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能力提高护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保证。

5加强实训场地的建设

实训中心是护生在校内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操作的重要场所。对卫生类高职院校来说,实训中心是必不可少的。护理专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非常高,因此学院必须建设完善且与临床实践接轨的实训中心,提供足够的实训设备和实训指导人员,增加学生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除此以外,学校还应努力开发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医疗单位合作,构建真实的职业实训环境,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技能的训练。在实训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护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教其为人处事之道。加强实训场地的建设,能促进护生距离接触认识社会并针对社会需求和反馈找出自身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地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

6强化护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

6.1加强培养护生的自学能力

护理领域内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交叉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而知识的更新,一方面是靠培训,另一方面是靠自己的自学。特别是当今多媒体教育平台的不断涌现,护生要想获得知识的更新比以前更容易。学校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自学能力,让护生在自学能力的养成过程中同时建立起评判性思维,对护生今后的发展有利无弊。

6.2提高护生的沟通技巧

“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模式就是要在充分了解患者需求的基础上,向患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护理服务。一方面,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就能使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要求、病情情况、心理状态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善意,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从而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在护士的日常工作中,除了与患者沟通以外,与患者家属间的沟通也是体现护理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

7设置人文关怀课程

在整体护理模式全面发展的环境下,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既是趋势也是要求。《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因此,通过设置护理人文关怀课程,使护生掌握人文关怀知识获得人文关怀感知习得人文关怀能力并最终养成人文关怀品质和表现人文关怀行为对护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实习期间的护生往往会受到患者的歧视,无形中给实习护生带来很大压力。其实,除了实习生在工作中会感到压力以外,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早已成为护理的行业标签。知识技能已经不再是衡量合格护生的唯一标准,心理健康的提升已经成为一个硬指标,成为高职护校必须重视和关注的因素。

8.1加强在校期间的心理教育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入学开始,对新生做全面的心理健康筛查,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为日后了解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处理护生心理问题对症下药提供可靠的资料。其次,在校期间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因材施教,系统讲授高职护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实例,达到让护生认识自我,找到合适的为人处事的方法,正确解决身边的矛盾的目的。再次,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专员。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阶段,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这就需要有专业资格和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专家来疏导,帮助他们发现心理异常的根源,提出解决建议,帮助他们重回生活的正轨。

8.2关注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

大部分实习生在实习初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临床经验不丰富,对实习表现患得患失等原因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倍增。这时,实习管理教师及实习带教教师应及时了解护生的心理状况,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其次,应根据学生身心负荷的进行排班安排,让学生逐步过渡适应临床工作的强度,避免学生过渡疲劳。此外,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状况并学会自我调适。更可以效仿一些先进医院的做法,成立职工诉解中心,引进并实施员工帮扶计划,帮助员工释放心理压力。高职护生职业素养内涵广泛,培养方式多样。笔者对了解与培养高职护生的职业素养作出有意义的尝试。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今后,笔者将继续加强学习,联系教育实践,拓展对高职护生职业素养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新莹 单位: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