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城市发展因素范文

城市发展因素全文(5篇)

城市发展因素

第1篇:城市发展因素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公共空间;空间设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强国与文化兴邦的发展概念得以进一步推广及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若缺乏文化自信则难以屹立于世界,文化的兴盛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大业。对地域文化及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也因此对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和全新的发展指导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也正不断加快,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建设则相对薄弱,难以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相匹配,从而使得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序性及规划性,进而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特征逐渐削弱和减退。对于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问题来讲,要充分考虑和融合各地域不同的人文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现状等各方面的内容,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进行地域文化的深入探索及挖掘,避免重复化、复制化的地域文化构建模式,在继承地域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现代化的创新建设,充分挖掘和展现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的文化特点。

一、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地域文化概述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所谓地域文化,就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区域内,受到当地人文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特征、群众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进而形成的一种文明特征,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发展,这种文明特征得以在该区域内不断沉淀、传承和发扬开来。基于此,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人文因素、历史因素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三大因素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下,地域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其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指该地域的地形特点、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山川分布等,是影响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因素则是指该地域的历史遗迹、历史发展及变迁过程、重要的历史人物及事件等,是历经时代的变迁所沉淀和产生的文明形态;而人文因素则是指该地域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等,更加强调该地域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内容[1]。

(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原则1.自然至上的应用原则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及建设中进行地域文化的应用,首先需要强调和遵守的就是要积极平衡及维护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友好共处,即实现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并以此不断推动城市的长远化、持续化、健康化发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及建设中进行地域文化的应用及融合,不能够将城市的空间建设与开发凌驾于自然生态的维护之上,更加不能够以牺牲生态自然环境为代价进行城市的建设及开发,要充分尊重自然生态,依循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进行城市建设,避免对自然环境的大规划改动和过度开发,合理应用该地域内的原有地貌、山川环境等,加强对本土植被及物种的保护,将生态环境充分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开发中,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共赢发展,不断推动可持续化的城市建设及发展。2.功能主导的应用原则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有效融入地域文化,需要不断扩大其空间语境,将地域文化、空间设计、城市环境等各层面的因素进行有机的内在融合和联系。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并不仅仅是局限于地域文化的公共空间设计层面,更加需要不断地扩大相关区域的功能,实现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应用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格局分布和内在场所的精神。3.经济可行性的应用原则地域范围内的风土人情、传统民俗、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多精神及思想层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地域的人文素养。其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有效融合与应用,主要是以城市公园、主题广场等作为载体来进行表达的,或者是将人文素养的相关核心元素进行提取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细节进行有机融合,进而使该地域内的人民群众能够深刻感受到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二、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地域文化的应用现状及不足之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及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入,城乡之间的差异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在此社会发展现状及背景之下,各种创新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形式大量产生,为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全新的生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需要与文化建设进行紧密的结合,与此同时,地域文化也需要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得以体现及表达,从而实现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整体化建设。因此,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来讲,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和整体化构建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地域文化的视角充分联系和结合城市公共空间,进而实现有效的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与传播[2]。

(一)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缺乏具体性的设置在当今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中,诸如公园广场、地下活动空间、商业街道、城市步行街等,都承载着该地域内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内容。然而,在这些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掉文化品牌的树立和形象的营造,从而使得地域文化的构建缺乏对深层次内涵的挖掘,流于表面形式。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就要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地域文化,同时依照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和功能需求进行不同的地域文化内容的选择性结合。与此同时,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及构建中的重复、抄袭和复制也是极大的一个问题,缺乏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文化形象的准确定位和整体规划[3]。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缺乏地域文化的特色化符号各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社会符号进行有机的融合,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形态。与此同时,因人们在使用社会符号中存在个体差异,从而进一步产生了差异性文化和多元性文化。因此,对文化符号进行有效的整合、选择和使用,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途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所选择和应用的地域文化要充分体现该地域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进而构建起具有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理解,缺乏对特色文化符号完善的使用策略。

三、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传承和重构在当今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对传统的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是极为核心的内容。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环境下对地域性文化的保护性发展理念,我们就更加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基于现代化的建设及设计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打散及重组,在色彩层面和造型层面上对地域文化的设计性元素进行重构性运用,在色彩性重构设计中突出设计功能和地域文化标志,在造型性重构设计中突出设计空间的特征[4]。将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中的内容和元素进行打散及重构,是当今文化传承和运用中的一种创新手段,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运用和融合手段,从而使文化元素得以在空间层面和时间层面上不断凸显。设计师可以据此更好地把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元素进行融合性、重组性应用。经过重新组合的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能够彰显出更具标志性的设计元素,从而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加强地域文化和现代城市设计之间的有效结合,促进城市地域文化形象的树立。

(二)象征性文化元素的提取从地域文化和相关历史文化中进行象征性的内容的提取,是我国一直以来文化传承的重要智慧结晶,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我国的象征性设计中所提出的“五行观”和“五色说”。在进行象征性文化元素的提取时,需要设计者对该地域的相关文化内容拥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及认知,同时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设计者能够将此手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进行顺利应用,并且使设计作品在色彩、造型等各方面令该地域的人民群众产生深刻的文化情感共鸣。与现代其他的设计表现手法不同,象征性文化涉及和包含了该地域的历史人文及发展特色等内容,象征性文化元素的提取自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此,设计者就可以基于地域的地理自然特征、人文历史情怀等,对色彩、造型、纹饰等象征性的内容进行提取,并充分运用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加强公共空间设计与大众情感需求的契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对于当今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要充分体现出地域的人文精神、风俗文化等,切实贯彻和落实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九娜.基于场所精神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2]林卫宁.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地域文化的表现:记马尾图书馆设计[J].福建建筑,2016(2):9-11,32.

[3]徐蕾.文化视野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地域性特色设计表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3.

第2篇:城市发展因素范文

城市道路选线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在道路的选线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具体的地理地势对道路施工难度的影响,需要对不良地段和影响道路施工的地段进行回避,其次要选用正确的技术标准进行道路设计前的地形勘验和数据测绘。对目标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等影响因素,避开难以施工的土质,例如避开沙土、湖泊、冻土等土质的区域,同时在进行道路选线时要避开不适合施工的区域,比如不能安排在文物建筑区域。(2)少占用耕地。对于道路选线要注意减少对耕地农田的占用,同时要实现道路的平衡性,提高道路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3)城市道路选线的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城市道路选线中重要的原则,需要综合考虑道路施工成本和后期的运营成本,选择合适的指标来分析其经济成本支出与后期维护成本的情况,从而做到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确保道路施工质量和确保后期运营成本的经济性。(4最小工程量原则。最佳道路选线方案需要选用最小工程量原则,通过减小工程量来降低建设成本开支,同时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减少对交通的影响,以此来满足行车的安全和满足驾驶员的行车舒适性。(5)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经济、环境等资源满足当代人的生存要求,更是在于能够满足对于后代人的生存要求,而城市道路优化的设计和建设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二、城市道路选线的步骤与方法

选择合理的道路线路能够提高交通便利性,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同时减少拆迁的浪费等,因此要对城市道路选线进行合理的规划,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进行全局考虑、逐段分析,然后进行定线和优化分析。(1)全面布局。全面布局需要在道路主干道找到几个主要的控制点,通过控制点的走向来确定这条路线的基本走向,从而把握全局的控制。(2)逐段设计。逐段设计主要是针对已经划出的控制点之间的相邻范围进行逐一设计,根据通过地段的特点和设计道路的等级进行设计,同时综合考虑细节控制点进行路线划分。(3)定线设计。对设计好的路线进行确定和再加工,从而确定道路的具体位置和走向,结合施工具体因素进行设计。(4)建立单因素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将道路的地形图、路线图数字化,反应在单因素模型里面,此外还可以进行多因素的分析。

三、城市道路选线模型的优化

1.道路智能化选线影响因素分析与选取

影响道路选线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影响道路长度的因素。(2)影响道路地理位置的因素。(3)影响道路设计的因素。影响道路长度的因素主要有资金因素,资金因素是决定道路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资金因素里不光包括道路施工成本,也包含道路运营成本因素。影响道路地理位置的因素主要是地理环境因素,包括地形、土质、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道路设计因素包括行车安全性等方面。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道路长度和位置的因素进行分析,用计算机辅助智能选路系统对影响因素按重要性进行划分。

2.基于GIS系统的单因素影响模型

(1)确定基于GIS系统对空间进行分析,对单一影响道路选路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影响因素和数据。对各种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选取高程因子作为主要影响因子,利用GIS技术获取相关的数据,导入智能化选线系统。(2)建立影响因子分析地图模型。GIS的数据模型建立有数据支持,将矢量数据转化为格栅形式,建立基于格栅数据的数字模型待用。(3)将数字费用模型建立起来。采用数据重分类的方法对格栅内的数据进行属性划分,确定每个格栅内的费用大小值,建立数字费用模型待用。(4)生成最优路线。通过GIS的最优路径模型来计算最小成本积累,这样可以自动选择连接线和起止点,这样连接起来即为最优路径。

3.基于栅格数据的最优路径选择

通过ArcGIS软件进行最优路径分析,数据源是建立好的格栅数据,每个格格栅表现为影响因子,数值表示为路线经过需要缴纳的费用,这样可以用格栅来优化选线路径。

四、城市道路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1.科学合理的规划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在项目决策阶段的要求是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除了要满足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还要根据工程项目所处的条件选择最佳的路线,来确保交通行车使用的安全稳定性,还要对项目人力材料投资等成本进行大致的预算,结合道路设计实际,对城市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综合设计道路的空间布局。同时也要做好造价预算的控制,要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比如人力成本的变化,材料价格的涨跌等因素,综合进行各方面的因素分析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城市道路设计能够符合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

2.可持续性的设计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由于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要做好这个阶段的可持续性设计。要求设计师能够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避免后续出现设计变更影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设计耐久性来应对可能遇到的灾难,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要根据设计超前的原则来应对城市未来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发展,要分考虑其使用功能,使用消耗能源低的材料,采用对环境影响小的施工方法。这样也能够合理控制造价,必须要求设计要做到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要做到合理可控,这样才能确保设计阶段的合理性。

3.将施工因素纳入道路设计中

项目施工阶段是产生费用最主要的阶段,也是要求将施工因素纳入城市道路选线优化工作中来,一方面要在确保不影响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优先选用绿色环保和造价低廉的材料,可以充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金。另一方页,使用绿色城市道路选线优化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一定要确保施工的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和维修,这样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做好城市城市道路选线优化的控制要求,实现城市道路的可持续性发展,确保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道路建设的基础就是道路的选线,合理的选线能够提高城市道路的规划合理性。

五、结语

第3篇:城市发展因素范文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规划应对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烈的冲击,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次疫情的严密防控过程中,暴露出很多发展问题。值此“十四五”启程之际,有必要对中国新一阶段城镇化进行探索。

一、疫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袭击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日常生产生活造生了极大影响,给城市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后疫情时代,城市如何更加健康、科学、可持续地进行发展,城镇化如何高质量推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在疫情的影响下健康城市成为社会热点。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安全渊源深厚,二者均是在19世纪中叶为应对工业化时代城市快速扩张发展所引发的城市问题,尤其是当时十分严峻的城市公共卫生问题而诞生的。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城市安全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考验。公众对于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并将重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城市管理向智慧化迈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科学技术对于城市建设管理的支持,疫情管理走向更加精细、多元、及时和智慧。在此过程中,政府与第三方团队通过收集的上报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搭建了疫情数据开放平台,用技术支持疫情的防控与管理。第三方研究机构借助百度慧眼、微博、百度地图等手机应用软件获取LBS数据信息,识别了春运期间500万迁出武汉的人口的流动轨迹,进行求助者分布与画像等数据可视化研究,对相关重点城市的防疫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居民生活与日常供应方面,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普及,远程会议、办公、教育、零售等网络平台使用频率呈指数增长,在特殊时期保障着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基础服务等方面的正常运行,尽可能降低疫情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无人配送、无接触式配送、智能物流等新兴技术也为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基本物资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生活保障。管理模式的智慧化升级也在本次疫情的防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转。在后疫情时代,全国多地陆续开始进行城市大脑等城市智慧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从而有效推动了科学技术手段与城市现代化管理的融合提升。最后,韧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内涵。在疫情下,城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城市应对能力、应对机制的不足引发了对于城市自身应急治理能力的强烈反思,而应对这些“危险”的办法就是建设“韧性城市”。构建韧性城市,积极防护、弹性应对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建设韧性城市就是要有效地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后疫情时代,提高城市韧性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城市作为一个非农业人口、产业集聚的区域,城市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一直在作用于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城市进入工业化、信息化阶段,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吸引力显著增强,人口、产业等都在向发展较好的城市快速聚集。在这样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于人口和产业的聚集能力不断增强、螺旋上升,城市规模急速扩张。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转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60%,快速城镇化进程不仅给城市的运营维护带来了压力,同时也为城镇化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挑战。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过程曲折上升。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开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助力引擎。虽然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较西方来说相对滞后,但正因如此,才有机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吸纳借鉴西方城镇化的经验,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兴盛,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快车道,在市场经济的吸引作用下,大量的农业人口开始进入城市谋生,仅到1996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就已经突破了30%,截至2011年末,我国城镇化率突破了50%,城市居民人数首次超过了农村居民人数,现在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十四五”时期,面对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做出及时调整。一方面是因为城镇化已进入了一定阶段,根据美国学者诺瑟姆提出的城镇化“S”型曲线,城镇化即将进入第二个拐点,城镇化水平将逐渐趋向饱和;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开始发生变化,“双循环”、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的陆续出台正在改变我国城市发展模式和乡村发展实际,这一过程中农村的推力放缓,加之在城市规模集聚吸引力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减速,并逐渐转入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状态。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城镇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成效不能掩盖问题。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均衡、南北部差异进一步拉大、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效甚微、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增速、半城镇化人口扩张等现实问题都是制约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发展历程的梳理研究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现状问题,并总结出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应对手段。

(一)城镇化面临的发展困境。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发展困境。1、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尚不充分。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比率为1.73,不仅低于西方发达经济体,而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直观展示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有待加强。随着城镇化进程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城市均面临着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问题,产业结构老化、发展动能无力、高技术供给不足以及现代多元化服务业滞后等因素制约城市发展可承载能力,迫切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提质增量等手段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图1)2、城镇化区域格局有待优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南部与北部城镇化水平落差较大,同时从城市规模和密度上来看,东南沿海地区也远超中西部地区。受制于经济基础、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在城镇化建设方面一直相对滞后,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导致城市粗放式蔓延发展,土地浪费极大,土地利用率极低。城市规模集聚效应无法体现,城市有限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无法满足城市不断扩展的用地规模,导致城市病不断显现。3、城乡一体化融合程度不高。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三农”问题、城乡关系失衡等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因素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城乡差距拉大,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生活配套服务相对落后,与真正的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尚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受我国户籍政策的影响,农业人口进城面临很多生活问题,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原本的城乡人口二元结构又变成了城-乡-半城的三元分割,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仍然显著,并未得到解决。4、现代化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当前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发展问题也有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治理手段的不足,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但目前并未完全有效地冲破原有体制屏障。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关系仍在继续,户籍、土地以及要素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促使政府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在传统的城市治理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城市营商环境、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等多方面的挑战,政府治理能力在集约化、智慧化、生态化及紧急事件应对处理方面存在严重短板,亟待进行弥补。

(二)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将是我国下一阶段乃至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战略任务,梳理分析城镇化目前的发展思路与现状,我国新型城镇化任重而道远。中国新阶段的城镇化应该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切实保障发展成果人民共享。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影响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多元化发展。随着疫情长期侵扰,导致实体经济备受冲击,虚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经济模式正逐渐产生变化。而且工业智能化浪潮来临,产业界限逐渐模糊。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城市产业需求的改变,老年服务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收入水平、人口结构这两者对于产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未来产业发展应该重点落地服务型产业,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布局,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一二三产业走向全面融合。产业兴旺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驱动力。2、劳动力结构调整,人力资源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劳动力市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就业供给与新职业需求正面临显著矛盾。传统劳动力红利的丧失叠加创新人才资源需求,使我国劳动力供给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下一阶段的城镇化发展要注重保障人力资源。着眼西部欠发达地区,受区域条件限制,西部地区尤其是县域空间层级在发展过程中,人才引进困难、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匮乏、服务能力不足,人口流动多为劳务输出。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这类单元拥有广泛的人力资源,应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承接人力资源保障职能,发展人力资源培训、输配等特色产业。3、城乡二元融合,要素双向流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下,乡村与城市不再是传统的二元关系,而是一个互动共生的有机整体。随着乡村人居环境的大规模改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城乡差异得到有效缓解。搭建城乡良好的互动关系,吸引人才回乡,提高乡村振兴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4、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个有机系统,新旧更迭在这个系统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城市发展已经从增量发展模式转为存量发展的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复兴成为城市发展主旋律,城市建设向内转变,优化内部空间结构,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城市规模集聚效应。新型城镇化过程也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人为核心,消除人群孤岛,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弱化行政界限,消除管理壁垒,城市由单一竞争模式转为区域合作模式,推动城市之间产业合作、信息共享,走区域一体化发展道路。

(三)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后疫情时代,疫情常态化防控对城市发展产生的挑战引发了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与规划师的反思与总结。基于后疫情的时代背景,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要着力扭转之前传统单一发展的理念,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思想,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首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守住生态安全红线,转变城市长期以来快扩张、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局面。进入存量发展时期,要着力恢复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存量物质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迈入高质量、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模式。其次,要重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民,本质是要让更多人的生活更美好,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急速扩张,远超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城市已经不再拥有美好生活的环境。在下一阶段的城镇化发展中,着力推进城乡设施资源均等化配置、公共服务无差别供给,利用有机更新的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安全、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要素灵活流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和人居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后,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城镇化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着力解决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所累积问题、矛盾的重要机遇期,这一阶段城市需要迈入精细化管理阶段,提高治理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引进新技术、新方案、新模式,努力提升治理模式向着精细化、智慧化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和灾后快速恢复的能力。综上,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亟待从量的评判转向质的提升。新型城镇化不再单以城镇化水平为考量指标,而应以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需要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乡要素双向灵活流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保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稳定推进。展望“十四五”,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对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要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打造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激发市场潜能,促进动能转换和模式更新,以实现城镇化高质量转型。

参考文献:

[1]王凯,林辰辉,吴乘月.中国城镇化率60%后的趋势与规划选择[J].城市规划,2020(12).

[2]李兰冰,高雪莲,黄玖立.“十四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重大问题展望[J].管理世界,2020(36).

[3]王世福,陈丹彤.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智慧城市实践与前瞻[J].当代建筑,2020(12).

[4]武前波.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国城镇化的第三次浪潮[J].经济地理,2020.40(271).

[5]虞昌亮.中国城镇化研究述评———基于中国知网收录期刊的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493).

第4篇:城市发展因素范文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对智慧城市的不同概念进行了系统阐述及区别分析,探索了智慧城市构成要素并构建了智慧城市的研究框架。

城市演进与智慧城市概念辨析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的产物,并且随时间以及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其演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4]。

(一)城市的发展进程

严格来讲,真正的城市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改变了生产方式与劳动关系,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化城市随之出现。在工业化以前,城市以及城市理论的发展受历史以及科技限制一直比较单一。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发展呈现多样性,不同城市发展理论悄然盛行,这其中包括全球城市(世界城市1991)理论、柔性城市(后福特城市1997)理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1998)理论、智能社区(智能城,21世纪初)理论,以及包括最近几年盛行的智慧城市理论。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信息城市理论也就是数字城市理论,此理论的提出者将城市视为信息经济的集聚地。海量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离不开计算机与互联网。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下一阶段,强调无处不在的互联互通、全面的感知和更深入的智能,建立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主要技术代表的感知社会。

(二)智慧城市的不同定义

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环境背景下赋予了智慧城市不同的含义(见表1)。通过梳理发现,美国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大都侧重于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例如在Harrison等人的研究中认为智慧城市依靠技术实现城市的感知化、互联化与智能化。感知化是通过使用传感器、电话、个人设备、码相机、智能手机、植入式设备、网络及其他类似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人体感应传感器来实现真实世界的数据采集和整合。互联化是指这些数据能够整合到统一的计算平台,并且此类信息能够在不同的城市服务中进行交流。智能化则包含复杂的分析、建模、优化及业务操作流程中的可视化,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样,Toppeta关于智慧城市理解是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和新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的改善。Washburn认为智慧城市是智慧计算技术应用于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的集合。智慧计算指的是新一代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集成,智慧技术能够提供IT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实时感知和先进的分析,这将优化业务流程、平衡企业资产、给人们提供实时的信息,帮助人们对选择和行动做出更聪明的决定。国内学者骆小平认为各种先进的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智慧城市概念的核心。而张永民和杜忠潮所理解的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强调智慧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各种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的作用。

Giffinger等人认为智慧城市表现为以前瞻性的方式去考虑城市问题、提出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其中前瞻性有诸多代表,例如自我认知、灵活性、可变性、协同作用、个性、和战略性行为。Caragliu等人觉得智慧城市是人人参与的一个社会,通过对社会软件(人力资源、社会管理)和硬件(通信设施等)的投资,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自然资源实现智慧的管理。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连接多个子系统和部件的大型有机系统。Dirks和Keeling[14]把智慧城市看做一个有机集成系统。城市核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系统变得更加智慧,系统之间协作运行。秦洪花等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各个方面的系统整合,以此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达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生活的目的。

智慧城市要素研究

(一)智慧城市的核心构成

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水、电、交通、环境、经济、政府等等。唐建荣、邓贤峰等人[15]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光网、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政府服务、智慧电网、智慧青奥、智慧城市市民卡、智慧生态、智慧社区十大示范工程,分属于经济、市民与政府三大领域。吴余龙和艾浩军[16]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以及产业发展四大方面。其中基础设施是城市各个领域智慧化的基础。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其功能范围覆盖了城市的产业、生活、公共三大领域[17]。综合分析可得出,智慧城市主要由三大核心构成,分别是智慧产业、智慧市民和智慧政府,可有效覆盖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

1.城市基础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基础。基础建设的范围包括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Washburn等人认为城市智慧化的程度取决于七个关键的城市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18]。国内学者杨红艳通过案例验证了城市基础建设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要。她以首尔市、新加坡市、纽约市、台湾桃园县四个全球智慧城市优秀实践城市作为研究案例,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良好的信息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

2.技术。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推动,必须依靠多种有力的技术,包括建筑技术、能源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是智慧城市的主要驱动力,其集成与开发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外观,提高城市的管理和运作,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增强现实、数据融合、数据清洗、空间信息格、泛在网、无标签识别在内的八种核心技术。除此之外,智慧城市的建设还依赖于智慧计算技术在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中的应用。

3.经济。经济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拥有较高的经济竞争力被认为是智慧城市的属性之一。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也包括城市作为经济引擎能力的大小[20]。Giffinger认为,智慧城市的框架包括六个主要部分(智慧经济、智慧居民、智能管理、智慧的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其中智慧经济包括各地的经济竞争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商标数量、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还包括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整合能力。由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了商业经济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系统之一,包括城市交通、供水、能源、金融等服务体系。智慧经济的关键是创建良好的经济产业发展环境,因为它可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人力资源和改进生产力。

4.政策环境。从一个普通的(非智慧)的城市,到一个智慧城市的转型需要技术因素、政治因素以及体制因素的交互作用。来自于政府内部(如政策议程和政治纲领)和外部(社会因素的变化)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智慧城市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保障智慧城市项目的顺利实施,制度上的准备比如消除法律和监管上的障碍是很重要的。政策环境是城市的非技术问题,但是好的政策能创造条件让城市发展。

5.城市居民。智慧城市的建设主题与服务对象都是人,而人又是智慧城市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形资本),而且越来越取决于可利用的、高质量的知识交流和人力资本(人和社会资本)。Jesse的研究表明,受大学教育居民比例的增加可显著提升城市的生产力与城市的整体竞争力[21]。“物”充其量只有智能,“人”才是智慧的关键。智慧城市项目能够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同时能够培养明智的、具有创新性与参与性的公民。此外,智慧城市的项目能够让市民参与到城市的治理和管理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智慧城市的成败。

6.自然环境。智慧城市在环境方面具有前瞻性,其概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利用技术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实现,一方面,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又可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技术在城市节能环保领域的深入应用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城市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如对下水道和排污监控系统的感知预检。这些因素都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在建设和考核智慧城市项目时,这些因素应当考虑进去。

第5篇:城市发展因素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经济社会学;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动形式。按照经济社会学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和信息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户籍制度、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的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流入城市地区之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农民工的边缘化,无法实现身份认同,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化的趋势。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区,导致在城乡及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劳动力从较不发达地区转移到较发达地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待遇问题引起学者广泛的关注,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当地城市,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二元化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二元结构不仅仅只在经济层面体现出来,更应当体现在社会层面(庄士成、王莉,2014)。因而,不能仅从经济层面去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多层面关注,才是理解经济发展应有的态度。

二、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经济社会行为不同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经济行为。经济社会行为不单单是受到物质利益和理性驱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韦伯关注的重点。根据韦伯的说法,有四种主要的社会行动:传统的,感情的,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的。在经济行动中,没有使用暴力并且经济目的是主要导向。在经济取向的行动中,或者目标是经济的但使用了暴力,或者目标不是经济的但经济方面的因素被考虑进去。经济社会学既研究经济行动也研究经济取向的行动,而经济学传统只研究了前者(胡雅梅、韩克庆,2015)。相比于市场分析和文化分析,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同时包容了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且承认历史的影响。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分析

在刘易斯的二元论述中,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将出现从农业部门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何要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一个问题。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对经济收入的预期和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经济差别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值得探讨。1、社会经济因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早已有之,仅仅用经济学的推拉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移的原因。在传统上,我国以家庭伦理为中心,注重家庭及家族的延续,家族财产是延续家族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绝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在迁入城市地区之后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业收入低,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时候还需要承担养育家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许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农民工的一员。2、社会关系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员,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向外流转的过程中也受到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首先,面对众多的城市,农民工选择进入的城市往往是熟人介绍,因而在一个城市之中往往会形成同乡聚集的情形。如果个人能够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得到帮助,那他将某地作为选择的意向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其次,对初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城市的陌生感使得他们需要同伴的结伴来减轻这种不熟悉和不安。3、信息因素社会关系是农民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来源。社会关系网络为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是政府和媒体无法提供的,并且也更加可靠。一个农村劳动力首先流向城市,有关打工的信息接着会传到农村的其余人那里,并促发他们进城打工的心理。而其他人会通过已外出者来增加经验并且获得帮助,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要向外流动的可能性。在信息的有效性方面,亲友、老乡所提供的信息也更为可靠。

四、农民工为何难以融入城市

虽然我国目前已有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但时至今日,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1、户籍制度障碍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了限制人口的流动而制定了户籍制度,户籍规定了人的身份,也由此规定了与身份相关的权利和待遇,即使发生了人口的转移,户籍却未随之改变。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农民工不能像当地居民那样平等地享有本地的各项权利与待遇。与此相对应地,农民工没有户籍身份的认同,便会疏远这个城市,从心理上产生排斥。2、文化障碍市民和农民工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了二者的文化分化。对城市居民来说,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就是现代性和城市性的获得。这种匮乏恰恰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歧视产生的重要前提(卢国显,2010)。3、主观障碍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困境也有其主观原因。首先,农民工经济资本普遍短缺,经济收入较低,在物质生活上与城市居民相差较远,住房、生活质量都受到限制;其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大多是由老乡结成的小圈子,社会参与的障碍较大;再次,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城市之中的农民工普遍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所从事的工作也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五、总结

经济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它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此在分析农民工流动问题时,运用经济社会学的思想,要从经济、文化、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庄士成,王莉.社会融合困境与城镇化“陷阱”: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102-106+144.

[2]胡雅梅,韩克庆.从经济行动到经济秩序: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研究[J].东岳论丛,2015(08)77-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