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大学审计范文

大学审计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大学审计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大学审计

第1篇:大学审计范文

关键词:审计问责;服务;大学治理;路径

引言

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健全大学治理结构,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审计作为大学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正面临着屡审屡犯的困境,审计问责跟进不力,直接削弱了审计的威慑力,影响了高校审计参与大学治理的深度。

一、大学治理与审计问责

(一)大学治理大学既受外部主体,包括政府、市场等环境的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有自主性,存在多元利益主体,因此不同于公司治理和国家治理,具有模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大学治理的实践中,外部是以政府宏观主导、社会中介评价、大学自主办学的格局而形成的多元参与治理模式;内部是以权力配置为核心、以机构组织为抓手、以职能布局为基础而形成的结构体系。相对应的,大学治理也分为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中,政府以办学资金拨付的形式为大学运行提供保障,社会则通过提供更多的发展资源来激发大学活力,两者在大学治理运行中表达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内部治理是大学内部各方在参与重大事务决策的互相博弈中形成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主要有党委领导、校长治校等体制安排。本文的大学治理主要针对的是内部治理。大学的治理者并非大学的所有者,所以就存在委托关系。对于内部治理而言,校长作为派生的委托人,无法经办大学的所有事务,所以在日常工作运转、组织机构设立和行政与学术权力划分等方面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多级委托关系,大学内部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甚至重要岗位的员工都是派生的人,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人的动态变化性,便形成了极为复杂和困难的治理环境。

(二)审计问责问责的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是指由于存在委托方和方的受托责任关系,被授权的方有责任就其所受托的职责和权限向委托方做出应答。问责需要满足三个要素,一是人拥有配置资源的权力并被下达双方认可的责任目标,二是能够取得人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和资源使用情形的报告;三是评价人责任目标的实现程度及资源使用情况,并有权力和依据根据责任目标实现程度和资源使用情况给予奖励或处罚。近年来,问责主要用于政治领域,其目的是监督权力的行使以确保权力得到制约和控制。对于大学来说,问责也分为外部问责和内部问责,外部问责主要为外部治理主体的问责,包括政府问责、社会问责等,内部问责主要为内部监督检查机构的问责,包括审计问责、纪检问责等。审计问责是针过高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问”的方式追究相关部门及其人员履职中产生否定性结果应负的经济责任,其实质是对大学内部受托人的受托经营绩效进行“权责对等”式的责任追究。它在高校审计监督的基础上,强调了委托关系中的责任,并使这种关系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在特定规则下得到有序协调,是推进大学良治的重要工具。

二、委托—大学治理与审计问责的交叉点

大学治理和审计问责都是基于委托关系而产生,因而都会出现人违背委托人的意愿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为了及时发现或者避免机会主义的发生,委托人会通过获取鉴证服务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或者直接控制人行为。如果委托人不相信人即大学治理主体提供的业绩报告,就需专门机构为其提供客观公正的受托责任履行报告,以便为问责提供依据,这就产生了审计;如果委托人要抑制大学治理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就需要对履责进行奖惩,这就产生了问责机制。审计问责实现了两者的有效结合,通过审计,提供了人履责情况真实完整的信息,通过问责,实现了对受托责任的追究。受托责任是大学治理过程的关键,良好的大学治理在于大学内部的人有效运用了校长委托的权力和资源,实现了大学组织和目标发展的最优化,而审计问责是解决受托责任关系冲突的重要手段,是大学治理中重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大学治理本质上就是包含着权利分配、利益诉求以及办学效益等内容的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在法律保障和权责对等的前提下,用一系列制度机制来界定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并监督其责任履行情况,从而协调和保障学校、社会、师生等各方利益,促进并实现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审计问责作为用权力制约权力,并推动委托人和人之间关系良性发展一种机制,是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关键领域为大学治理保驾护航。审计问责是对审计效果和效率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是有效遏制腐败、为大学治理扫清障碍的重要环节,主要根据失责情况追究相关责任,推动大学实现“良治”。随着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以及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推进,急需其内生出一个制度化与常态化的审计问责机制,确保大学治理目标的实现。审计问责要想成为大学治理的利器,必须先打磨好自己,所以必然会引发对审计问责的挑战。审计问责需要改革并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实施办法以及监督检查,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服从大学治理的制度安排,筑起审计问责推动大学治理的防护网络,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审计问责服务大学治理的路径

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审计是问责的一种工具,问责是审计服务大学治理的利器。尽管审计通过对审计对象的检查,具有评价受托责任的职能,但如果缺乏常态化的问责,审计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大学治理的目标也无从实现。审计与问责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审计为问责提供资料和鉴证信息,是问责的信息保障机制,最后的落脚点是查清责任,问责则通过责任的界定和追究实现审计的清除和修补功能,提升审计实施的效果。其服务大学治理的路径包含两个步骤:审计如何更好地实现问责功能;审计问责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学治理。审计问责是形式,大学治理是内容,随着依法治校进程的推进,审计问责成为压实大学责任,实现良治的重要工具。其服务大学治理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保障和引导信息是问责机制运行的核心,要想实现有效问责,前提是要能够取得关于大学二级单位和负责人活动的相关信息。如果问责缺乏必要的信息保障,便会陷入困境。审计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问责机制,就是因为它不仅可以获得所需的材料和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发现问题,并在条件具备时可以公开信息,利用占有的信息资源来提供大学治理所需的信息。相关审计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高校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有权获取必要的资料,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取证等,这说明高校审计在信息获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获得的信息具有面宽、量多、程度深的特点。信息加工是高校审计人员以委托方与受托方签订的受托责任目标为标准,对受托方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完成目标情况进行评价,并以出具审计报告的鉴证形式提供给委托方。高校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加工,为问责输出了必要信息资源,并对问责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供合理保证,正确引导了有关问责主体关注责任,并促使问责客体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负责,从而为大学治理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以无形之手(独立的精神和专业的水准)参与并完善了大学治理。

(二)预防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用的是提出建议及整改措施的方式,由于责任追究机制的不完善,缺少事后严厉的惩戒机制,治标不治本,导致此种形式只能被动地随着出现问题类型的改变而改变,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对治理的效果更是有限。而审计问责通过与其他追责部门协作,利用掌握的受托责任履行报告,将审计监督与追责问责相结合,保证了审计的严肃性、权威性,因而具有内生性的威慑作用,有条件从源头和体制上治理大学经济秩序,引导制度完善,优化治理实践。审计问责对大学治理发挥预防作用的机制是基于高校被审计部门负责人都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其任何行为都是自私且具有利益动机的,并能够预知自己行为的后果。对于审计中发现的违反财政财务收支法规、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其发生的原因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但通过严格的审计问责,切实追究领导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等,让责任人可以合理预见到审计结果一旦被追责将要承担的严重后果,这样无论是从主动性还是被动性方面,都会形成一个尽职尽责的良性循环趋势。因此,审计问责可以对未履职尽责的事项及行为及时进行警示,并将其扼杀在摇篮中,预防“屡审屡犯”,为实现大学的良治和善治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三)过错追究及配合责任是审计推动大学治理完善的重要通道。审计问责作为一种责任追究机制,通过对财经责任的高度关注,借助过错追究及配合等手段,实现大学的良治。审计问责具有直接性和强制性,直接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服务于治理目标。高校审计在本质上就是依据相关法律、规章等对高校内部各部门和负责人的履职情况以及自身履职情况的报告进行独立验证的过程,根据委托方和审计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但只要验证的结果与目标有偏差,都属于应该被问责的范围。高校审计与民间审计的重要区别是在提交审计报告后,还要继续跟踪落实审计结果,即对于在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有通报、警告、责令改正等权力,是一种立即纠偏和问责的行为。高校的权力机构或者被授予问责权限的审计机构应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偏差界定责任并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过错,对于涉及严重违纪违规和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行为,高校审计应及时移交线索给纪检监察或有关部门,发挥协助、咨询和建议的作用,配合其他部门完成处罚和问责。

结语

审计问责是形式,大学治理是内容,要不断加强问责,完善相应制度,随着依法治校进程的推进,使审计问责成为压实大学责任,实现良治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马志娟.国家审计与腐败治理——基于制度、体制层面的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13(07):36–40.

[2]张立民,许钊.审计人员视角下的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4(01):9–17.

[3]吴秋生,黄贤环.国家审计参与实s现国家善治要素的路径研究,[J].当代财经,2016(03):120–128.

第2篇:大学审计范文

【关键词】高校管理;内部审计;作用

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审计要发挥积极作用:一是要坚持凡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要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提高审计法治水平,同时也要为推进以法治国家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加强审计监督与党的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等监督的协调配合,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加监督合力和实效。二是努力完善审计制度,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18年,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中对审计机关提出“四个促进”,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支行、促进反腐倡廉,要求审计机关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提出推动新时代内部审计和内审协会工作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推进内部审计发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一、加强公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本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施的独立审查和评价,其目的在于促进组织健全内部控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研究内部审计在我国公立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加强我国公立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促进我国公立高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作为我国普通高校的主体,公立高校的教育经费急剧增长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后,伴随着我国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也急剧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我国有普通高等学校数1020所,全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3904842万元,平均每所高校教育经费3828万元;到2017年我国有普通高等学校数2631所,全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111090000万元,平均每所高校教育经费42223万元。从1997年至2017年,校均高校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约12.75%,远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

(二)资金来源日趋多样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末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公共管理领域渗透了市场元素,国家加大了对教育财政投入使高等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不断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大学法人资格得到确认,地方高等教育行政的统筹权得到肯定,多元办学蓬勃发展,多渠道筹资成为主流,高校的经费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三)内部管理需求日益多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内部组织机构和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复杂,高校的内部管理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财政性拨款,其费用的使用管理趋于严格;另一方面,高校除了众多的学院、系部和行政管理部门外,大部分高校还有不少的研究所、校办产业、附属的中、小学及医院等二级管理单位。另外,作为一个综合体,高校的经济活动复杂多样。

(四)委托制度安排下的受托人逆向选择与道德背离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委托体制的受托责任的普遍存在,受托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受托人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背离。因此,高校内部经济业务及其下属的学院、附属医院等二级单位,在履行《会计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受托责任时,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审计部门去了解部门经济管理活动方面的信息并对其进行评价,防止损失浪费;去发现风险领域,防范财务风险,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利用专业手段解决有关经济案件中的财务、审计等专业技术问题;配合组织部门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依法行政、认真履职,等等。

二、新时期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表现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确立和“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无论是办学规模的扩大还是教育经费的增长,高校经济规模在不断扩大,高校内部审计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内部审计对加强监督、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依规、有效,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强。以M大学为例,审计处在学校党委和校长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对学校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

(一)事前查漏洞,治未病,提建议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方面。近年来,M大学审计处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根据上级的最新要求,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2016年,按照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要求,审计处全面梳理了学校现行的内部审计制度:根据2016年新修订的《广东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广东省教育系统科研经费审计办法》,修订了《M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颁布实施了《M大学科研经费审计办法》《M大学审计结果运用及公告办法(试行)》和《M大学财务收支审计办法》;2017年初,制定了《M大学科研经费审计办法》;2018年根据《M大学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开展合同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对《M大学合同审计办法》进行了修订等,这些新制度与原有的《M大学物资(工程、服务)采购审计办法》《M大学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办法》《M大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M大学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为学校依法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事中查缺陷,治执行,提免疫1.以保合规促效益为重点,按年度开展M大学本部财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财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工作的规范开展,提高了M大学预算管理工作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有效促进M大学依法理财、科学理财。2.围绕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开展直属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对直属单位各项资金以及财产物资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鉴证和评价,加强学校作为主管单位对直属单位的管理,促进医院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管理并提高效益,从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3.以完善管理提高效益为重点,开展科研经费审计。为强化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提升学校科研管理水平,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增强教职员工规范使用科研经费的意识,促进学校廉政建设,确保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4.以履职尽责担当为重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学校的有关部处和各直属单位的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审计,按照新时代审计工作要求和学校内部管理的需要,采取四项措施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一是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完善编制审计方案、进点会等环节,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二是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资产管理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提高被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三是严格审计过程,应审必审,对发现问题绝不放过,如实反馈,及时督促整改;四是按照尊重事实、谨慎稳妥的原则,充分沟通后再出具报告,使审计结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努力控制审计风险。5.开展合同、工程和采购等常规审计工作。合同审计是目前常规审计工作的主要部分,通过审计,提高了学校经济管理意识,规范和完善了合同的权利与义务,维护了学校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审计,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项目管理,较好地维护了学校利益;采购审计的开展,在加强支出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事后提查错弊,治已病,提方子1.以彻底整改为目的,开展后续审计。为促进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大整改力度,提升审计效果,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按照学校领导要求,2018年审计处首次开展了后续审计工作。一是对学校2016年度财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了后续审计,提出审计建议10条。二是对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2016年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后续审计,提出审计建议6条。还对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实行了对账销号清单管理,将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清单与审计整改结果清单对接,跟踪审计整改情况,并对整改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进行约谈,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2.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做好审计结果公告工作。根据《M大学审计结果运用及公告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自2017年起,审计处将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审计等大项目的审计结果向学校主要负责人报告并在党政领导班子内传阅通报,同时抄送纪检监察室,部分审计结果抄送组织部。加强了校党委对审计情况的掌握,增强了和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联系,有利于合力的形成。另外,对群众普遍关注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审计事项,审计处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告其审计结果。由此可以看出,M大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保障学校健康安全运行中的“体检表”作用,积极探索、促进审计监督制度化、常态化,并取得明显成效。结合新时代审计工作特点,提高了政治站位,强化了责任意识;在审计开展中坚持原则,严格监督,不留情面;走在外部审计和上级巡视之前发现学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揭示管理的薄弱环节,敢于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意见建议并严格追踪审计整改。通过完善制度和运行程序,堵塞漏洞,规范管理,达到审计“健康体检”和“防未病”的目的。

三、公立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高校内部审计由于工作起步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内审地位不高且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人员素质偏低、后续教育跟不上,审计方法手段落后,基建审计不重视事前事中审计只做竣工结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等问题。从M大学实际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冗长的审计流程影响管理的效率合同审计是目前常规审计工作的主要部分,通过审计,提高学校经济管理意识,规范和完善合同的权利与义务,维护了学校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审计,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项目管理,较好地维护了学校利益;采购审计的开展,在加强支出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M大学在开展合同审计等常规审计过程中,审计流程冗长,具体审计流程如图1所示。该审计事项需要经历业务承办部门申请、业务主管部门、经费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处审核、审计部门审计、分管业务校领导审批、校长审批等步骤,光从流程发起到内部审计部门接收流程就经历多步,审计流程冗长,影响管理的效率。

(二)科室分工、责任不明确名义上,M大学审计处目前设综合科、财务审计科、工程审计科三个职能科室,但开展审计业务时并不完全是按职能分派,除了工程审计业务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外,其他业务的分派均随机划分到各科室的人员。如一般的合同审计业务,可能有综合科前面负责审计、财务审计科科长与工程审计科科员搭配审计、工程审计科科长与财务审计科科员等多种搭配模式,各科室及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不清晰。

(三)审计方式方法落后如2018年审计工作480项,常规审计工作共374项,占比78%。其中合同审计284项,占比59%;工程审计59项,占比12%;采购审计31项,占比6%。合同审计的工作量占日常审计工作的近六成,由于审计方式方法落后,造成审计处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花费在合同审核等非审计业务上。

(四)重要性水平过低,工作负荷大审计的重要性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信息错报漏报程度判断。当错报和漏报能够对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度时,那么审计人员应当认为该错报漏报是重要的;否则,应当认为不重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是成反向关系。一般来说,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而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少。M大学审计工作将审计起点金额定在10万元,概括为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10万元的重要性水平,相对内部控制健全、资产规模近30亿元的M大学来说是明显的低估的。重要性水平判断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重要性水平的低估将影响审计实务全过程,特别是影响确定审计实施阶段获取审计证据的时间、性质和范围,造成审计目标模糊、审计面面俱到而无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困境。

(五)审计委托与审计付费主体不一致根据M大学实际情况,M大学对直属医院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业务委托中介机构实施。根据M大学规定,对直属医院开展的各项审计业务要求被审计单位付费。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单位、委托方均为M大学,但付费主体却是被审计单位。审计委托方与审计付费主体不一致造成M大学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业务开展被动、沟通协调困难。

(六)学校规模与下属单位规模不匹配M大学作为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高校,学校下设众多学院等机构,特别是直属医院。M大学地处华南经济中心,直属医院实力雄厚、业务量大、经济规模高,大部分直属医院的经济规模和体量是M大学本部的2倍以上。上述情况造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加上前述的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委托与审计付费主体不一致,M大学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业务开展更是弱势。

四、建议

M大学内部审计存在的上述问题不仅仅是某一高校的独特问题,在M大学所在的地区甚至是全国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一轮浪潮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推进内部审计发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对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下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一)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审计的效率为确保内部审计监督职责的切实履行,内部审计部门要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提升审计的效率,实现“四个全面”审计全覆盖的战略布局。一是整合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构建职责分明、分工明确、专业高效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有利于提高对公共资金的监督和使用,保护学校利益。二是统筹社会审计资源,有利于缓解审计资源不足带来质量风险。三是整合系统协调力度,加强系统内下设机构内部审计人员与高校内部审计的配合,上下级之间的联动可以最大程度开发和利用组织资源,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

(二)提升内控审计能力,加强审计监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应该通过提升内控审计能力来加强审计监督。账项基础审计将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账簿作为取证工作的切入点,制度基础审计以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为基础进行,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测试和评价来确定账表余额检查的深度与广度,风险基础审计以审计风险为基础分配审计资源开展审计。从审计的发展上看,采用账项基础审计的审计风险是比较低的,但是审计效率不高。采取制度基础审计,引入抽样的审计方法将大为提高效率。从审计的资源上看,受到审计资源限制的影响,审计取证模式的选择也必然要做出变化。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提升内部控制审计能力,采取制度基础审计,引入抽样的审计方法同时采取信息化手段,将大大提高效率,全面有效实现“四个促进”的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三)提高审计起点,抓住审计重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提高审计起点,有针对性地突出审计重点,对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提高审计起点,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审计起点的提高将使审计人员把时间与精力更多的花费在大额、高额的审计项目上,有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

(四)争取审计经费,保障审计独立性“独立性”可谓审计的灵魂。审计独立性也是审计权威性的重要保证,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辅相成的。权威性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而独立性也是权威性的基础。审计主体独立的组织地位,独立的精神状态,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了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包括实质独立性和形式独立性两个方面。保持独立性可以从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两个方面入手,其中对于公立高校来说,审计组织有充分专门独立的经费来源就是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关键,要保证审计组织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经济利害关系。另外,审计组织争取到充分的经费和有专门独立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进而保证内部审计权威性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针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出现的审计流程冗长、审计方式方法落后、任务分工不明确、过低的重要性水平等问题,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审计的效率;要提升内控审计能力,加强审计监督;要提高审计起点,抓住审计重点;要争取审计经费,保障审计独立性,充分发挥审计在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领域的作用,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冬慧.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03).

[2]马小丽.浅析内部审计在高校财务治理中的作用——基于财务管理视角[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3]董丽英,马宏双,吴佳栋.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4,(36).

[4]林慧.关于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体系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8,(03).

第3篇:大学审计范文

关键词:环境审计;生态环境;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随着国家将生态环境纳入政府审计范畴,环境审计已然成为重要的环境监管手段。基于此,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对国内关于环境审计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揭示20多年来环境审计领域的研究情况,为研究者了解环境审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环境审计研究的基本特点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CiteSpace软件可以通过科学知识图谱来表达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相比传统的文献综述,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将科学知识更为直观、系统地展现在研究人员面前,使得理解更容易,并且对未来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把握。目前这一方法在审计学中应用鲜见。

(二)数据来源。本文样本来自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数据时设置主题为环境审计,设置文献来源为SCI、EI、北大核心、CSSCI和CSCD。由于我国环境审计领域起步较晚,在21世纪之后才逐渐成为重点研究领域,因此将检索时间跨度设定为2000~2021年。初步检索结果得到1,412条结果,为确保文献的相关性与准确性,对涉及学科进行限定,并对检索到的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等进行浏览再做手动筛选。最终筛选得到1,190篇文献,此即为有效数据。

二、结果分析

(一)作者分析

1、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作者反映了某个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通过对1,190篇环境审计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到发文作者知识图谱(N=1056,E=1054),见图1。其中,节点越大,表示发文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可以发现,由5位及以上作者之间形成的合作网络有4个,其中合作产出较高的分别是以郑石桥、吕永龙、陈希晖、李兆东等为核心的合作团体。其余大部分环境审研究领域的作者之间也存在合作,但多为2~4人的小型团体。(图1)2、核心作者分析。以某一领域内论文的绝对量和被引频次为基础,可以确定该领域的核心作者。根据普莱斯定律,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核心作者所撰。其计算公式如下:m≈0.749×姨nmax其中,m表示论文数量,nmax表示对应年限中论文发表数量最多作者的论文数量。本次研究中nmax数量为20,所以m取整数为3(m≈3.35)。作者论文3篇及以上有98人,发表论文462篇,占总论文数量的38.82%,远低于生态环境审计研究论文总数的50%,说明环境审计领域尚未形成既定的研究群体。进一步分析发现,郑石桥、李雪、李兆东、杨肃昌、蔡春是环境审计领域文献发表数量最高的5位学者。从初次发表文献时间来看,李雪、耿建新在2002年首次涉及环境审计领域。从高产作者的主要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多与国家审计有关。如,郑石桥梳理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框架;吕君杰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进行了相关研究;马志娟进一步研究了“互联网+”模式下如何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土地资源审计。此外,杨肃昌对国外环境审计发展进行梳理,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审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在实践方面,李兆东主要对水环境、农业环境、草业生态审计进行研究;耿建新主要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如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二)机构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到环境审计研究领域发文机构的合作可视化图谱(N=1011,E=540)。发现发文量较高的较为显著的合作群体有两个———南京审计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为核心的两个合作群体。其余多为2~3个机构组成的小型合作网络,此外图中还有许多分散的点,表明这些机构并未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总体而言,机构之间关于环境审计领域的合作力度有所欠缺。(图2)就已有合作的机构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北京理工大学与安徽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机构之间产生的合作;另一种是同一机构的合作,比如南京审计大学下的审计学院与商学院、经济学院之间产生的合作关系。后者产生的原因是部分学者发文时署名可能是某大学,也可能是大学的二级学院。这也导致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了排除机构名称重复可能带来的影响,将各个大学与其二级学院合并后统计环境审计领域高产机构,发现南京审计大学是最早涉及环境审计领域且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其次是审计署、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中,审计署首次发文时间较早,即对环境审计领域涉及较早,这说明审计署作为国家机关起到引领作用。

(三)研究热点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是对论文研究主题的高度凝练。对环境审计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线分析,可直观展示出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及热点。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N=323,E=526),对其类别进行划分,得到以下四类:一是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例如审计模式、审计主体和审计内容研究;二是环境审计路径研究,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云审计等概念,创新审计方法;三是环境审计实践研究,如碳审计、领导干部、大气污染等;四是环境审计制度方面,国家审计、政府审计、国家治理、环境治理等关键词不仅说明国家对环境审计的重视,也体现出了环境审计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图3)为了更准确地显示关键词地位,本文统计了环境审计研究高频词及高中心性关键词。当节点中介中心性>0.1时,则认为该节点是重要节点,对整个图谱起到较强的中介作用。由表1可知,中心性Top10的关键词均为重要节点,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环境审计、国家审计、大数据和政府审计组成。(表1)2、关键词聚类分析。平均轮廓值是判断CiteSpace图谱聚类效果的重要指标,该值>0.5时聚类一致性高,同质性结果好。环境审计领域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如图4所示,其聚类轮廓值均>0.8,故该图谱是有效聚类。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由“#”标注出来的研究热点共10个,分别为#0环境审计、#1审计署、#2审计委托人、#3审计理论结构、#4云审计、#5资源环境审计、#6审计单位、#7环境、#8水污染防治、#9离任审计。(图4)图谱中聚类的颜色随时间变化由深到浅,如#3审计理论结构聚类颜色较深,说明其研究开始较早,而#5资源环境审计和#9离任审计则是后来的研究重点。这是因为2008年以后资源环境审计成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环境审计逐渐向资源环境审计发展;而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关键词聚类图谱转换为Timeline聚类时间线图,发现环境审计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8年)是环境审计探索阶段。此阶段学者们多进行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如环境审计主体和环境绩效审计等,政府环境审计与国家审计初步进入公众视野。第二阶段(2009~2015年)是环境审计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资源环境审计正式成为六大审计形式之一,随着审计制度的变迁,环境审计领域的研究更加偏向实践。如,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流域水污染环境审计实践的问题研究及审计技术方法研究。第三阶段(2016~2021年)是环境审计新时代阶段。在国家审计全覆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之下,我国从2015年开始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而后逐步向全国推行。环境审计已经成为国家进行环境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另外,在新时期阶段大数据时代已然降临,环境审计领域也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数字化、云审计等相结合。(图5)3、关键词突现分析。频率急剧增加的关键词被称为突现关键词。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进一步观察关键词热度持续时间、目前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研究方向预测。图6中“Year”表示关键词出现年份;“Strength”表示关键词突现强度;“Begin”表示关键词突显初始时间;“End”表示关键词热度结束的时间。图中红色(深色)部分表示突现延续的时长,体现了热点持续时长。根据环境审计领域突现关键词图谱,整体看来环境审计领域的研究趋势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研究,且不同阶段的具体研究议题与国家政策关联度极高。其中,审计署、审计效益、审计单位和制度环境在2008~2011年间先后成为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又逐渐失去热度。2012年以后,云计算、云审计、审计费用等关键词爆发,但很快便平息热度。另外,国家审计、国家治理、大数据、政府审计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且一直持续到2021年。由于关键词突现有一定的延续性,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数据审计和国家审计仍会是环境审计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图6)

三、结论

本文以2000~2021年收录在中国知网的1,190篇环境审计领域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别对环境审计研究领域的文献基本特征、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分析,从不同维度详细描绘了环境审计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作者和机构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其中南京审计大学处于环境审计研究领域的前沿;但仍有许多孤立的学者或机构单独进行环境审计研究。总体来说,该领域的作者及机构均有领军人物,但作者或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仍有待加强。其次,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色块和Timeline图谱,发现环境审计研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国家审计、大数据、政府审计和绩效审计方面,且该领域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研究转为应用型研究;结合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审计和大数据仍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1]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2]陈淑,王健姝.政府资源环境审计文献综述[J].财会月刊,2021(01).

[3]李璞颖.基于CiteSpace的“区块链+会计”应用研究分析[J].财会通讯,2021(09).

第4篇:大学审计范文

关键词:环境审计;生态环境;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随着国家将生态环境纳入政府审计范畴,环境审计已然成为重要的环境监管手段。基于此,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对国内关于环境审计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揭示20多年来环境审计领域的研究情况,为研究者了解环境审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环境审计研究的基本特点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CiteSpace软件可以通过科学知识图谱来表达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相比传统的文献综述,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将科学知识更为直观、系统地展现在研究人员面前,使得理解更容易,并且对未来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把握。目前这一方法在审计学中应用鲜见。

(二)数据来源。本文样本来自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数据时设置主题为环境审计,设置文献来源为SCI、EI、北大核心、CSSCI和CSCD。由于我国环境审计领域起步较晚,在21世纪之后才逐渐成为重点研究领域,因此将检索时间跨度设定为2000~2021年。初步检索结果得到1,412条结果,为确保文献的相关性与准确性,对涉及学科进行限定,并对检索到的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等进行浏览再做手动筛选。最终筛选得到1,190篇文献,此即为有效数据。

二、结果分析

(一)作者分析。1、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作者反映了某个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通过对1,190篇环境审计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到发文作者知识图谱(N=1056,E=1054),见图1。其中,节点越大,表示发文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可以发现,由5位及以上作者之间形成的合作网络有4个,其中合作产出较高的分别是以郑石桥、吕永龙、陈希晖、李兆东等为核心的合作团体。其余大部分环境审研究领域的作者之间也存在合作,但多为2~4人的小型团体。(图1)2、核心作者分析。以某一领域内论文的绝对量和被引频次为基础,可以确定该领域的核心作者。根据普莱斯定律,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核心作者所撰。其计算公式如下:m≈0.749×姨nmax其中,m表示论文数量,nmax表示对应年限中论文发表数量最多作者的论文数量。本次研究中nmax数量为20,所以m取整数为3(m≈3.35)。作者论文3篇及以上有98人,发表论文462篇,占总论文数量的38.82%,远低于生态环境审计研究论文总数的50%,说明环境审计领域尚未形成既定的研究群体。进一步分析发现,郑石桥、李雪、李兆东、杨肃昌、蔡春是环境审计领域文献发表数量最高的5位学者。从初次发表文献时间来看,李雪、耿建新在2002年首次涉及环境审计领域。从高产作者的主要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多与国家审计有关。如,郑石桥梳理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框架;吕君杰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进行了相关研究;马志娟进一步研究了“互联网+”模式下如何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土地资源审计。此外,杨肃昌对国外环境审计发展进行梳理,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审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在实践方面,李兆东主要对水环境、农业环境、草业生态审计进行研究;耿建新主要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如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二)机构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到环境审计研究领域发文机构的合作可视化图谱(N=1011,E=540)。发现发文量较高的较为显著的合作群体有两个———南京审计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为核心的两个合作群体。其余多为2~3个机构组成的小型合作网络,此外图中还有许多分散的点,表明这些机构并未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总体而言,机构之间关于环境审计领域的合作力度有所欠缺。(图2)就已有合作的机构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北京理工大学与安徽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机构之间产生的合作;另一种是同一机构的合作,比如南京审计大学下的审计学院与商学院、经济学院之间产生的合作关系。后者产生的原因是部分学者发文时署名可能是某大学,也可能是大学的二级学院。这也导致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了排除机构名称重复可能带来的影响,将各个大学与其二级学院合并后统计环境审计领域高产机构,发现南京审计大学是最早涉及环境审计领域且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其次是审计署、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中,审计署首次发文时间较早,即对环境审计领域涉及较早,这说明审计署作为国家机关起到引领作用。

(三)研究热点分析。1、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是对论文研究主题的高度凝练。对环境审计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线分析,可直观展示出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及热点。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N=323,E=526),对其类别进行划分,得到以下四类:一是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例如审计模式、审计主体和审计内容研究;二是环境审计路径研究,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云审计等概念,创新审计方法;三是环境审计实践研究,如碳审计、领导干部、大气污染等;四是环境审计制度方面,国家审计、政府审计、国家治理、环境治理等关键词不仅说明国家对环境审计的重视,也体现出了环境审计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图3)为了更准确地显示关键词地位,本文统计了环境审计研究高频词及高中心性关键词。当节点中介中心性>0.1时,则认为该节点是重要节点,对整个图谱起到较强的中介作用。由表1可知,中心性Top10的关键词均为重要节点,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环境审计、国家审计、大数据和政府审计组成。(表1)2、关键词聚类分析。平均轮廓值是判断CiteSpace图谱聚类效果的重要指标,该值>0.5时聚类一致性高,同质性结果好。环境审计领域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如图4所示,其聚类轮廓值均>0.8,故该图谱是有效聚类。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由“#”标注出来的研究热点共10个,分别为#0环境审计、#1审计署、#2审计委托人、#3审计理论结构、#4云审计、#5资源环境审计、#6审计单位、#7环境、#8水污染防治、#9离任审计。(图4)图谱中聚类的颜色随时间变化由深到浅,如#3审计理论结构聚类颜色较深,说明其研究开始较早,而#5资源环境审计和#9离任审计则是后来的研究重点。这是因为2008年以后资源环境审计成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环境审计逐渐向资源环境审计发展;而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关键词聚类图谱转换为Timeline聚类时间线图,发现环境审计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8年)是环境审计探索阶段。此阶段学者们多进行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如环境审计主体和环境绩效审计等,政府环境审计与国家审计初步进入公众视野。第二阶段(2009~2015年)是环境审计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资源环境审计正式成为六大审计形式之一,随着审计制度的变迁,环境审计领域的研究更加偏向实践。如,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流域水污染环境审计实践的问题研究及审计技术方法研究。第三阶段(2016~2021年)是环境审计新时代阶段。在国家审计全覆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之下,我国从2015年开始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而后逐步向全国推行。环境审计已经成为国家进行环境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另外,在新时期阶段大数据时代已然降临,环境审计领域也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数字化、云审计等相结合。(图5)3、关键词突现分析。频率急剧增加的关键词被称为突现关键词。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进一步观察关键词热度持续时间、目前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研究方向预测。图6中“Year”表示关键词出现年份;“Strength”表示关键词突现强度;“Begin”表示关键词突显初始时间;“End”表示关键词热度结束的时间。图中红色(深色)部分表示突现延续的时长,体现了热点持续时长。根据环境审计领域突现关键词图谱,整体看来环境审计领域的研究趋势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研究,且不同阶段的具体研究议题与国家政策关联度极高。其中,审计署、审计效益、审计单位和制度环境在2008~2011年间先后成为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又逐渐失去热度。2012年以后,云计算、云审计、审计费用等关键词爆发,但很快便平息热度。另外,国家审计、国家治理、大数据、政府审计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且一直持续到2021年。由于关键词突现有一定的延续性,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数据审计和国家审计仍会是环境审计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图6)

三、结论

本文以2000~2021年收录在中国知网的1,190篇环境审计领域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别对环境审计研究领域的文献基本特征、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分析,从不同维度详细描绘了环境审计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作者和机构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其中南京审计大学处于环境审计研究领域的前沿;但仍有许多孤立的学者或机构单独进行环境审计研究。总体来说,该领域的作者及机构均有领军人物,但作者或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仍有待加强。其次,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色块和Timeline图谱,发现环境审计研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国家审计、大数据、政府审计和绩效审计方面,且该领域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研究转为应用型研究;结合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审计和大数据仍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1]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2]陈淑,王健姝.政府资源环境审计文献综述[J].财会月刊,2021(01).

[3]李璞颖.基于CiteSpace的“区块链+会计”应用研究分析[J].财会通讯,2021(09).

第5篇:大学审计范文

【关键词】高校审计;内部审计;高校治理;权力运行

一、高校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

(一)高校内部审计及其责任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行为,可以通过组织的风险管理工作,对组织的业务进行评定预估,保证业务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公司治理,以促进组织增加价值和实现组织目标[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将高校内部审计定义为: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2]。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下,经过三十多年的沉淀、积累,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促使其参与到学校战略决策中,为学校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构建提供意见和建议,审计模式由风险导向型向战略导向型演变,审计业务由事项审计逐步改革发展为规则审计,审计对象从部门资源审计延伸至整体能力审计,审计方法则由手工事后审计转变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的实时审计。(二)高校治理及其内涵张维迎教授2004年首次在我国引入“大学治理”概念时指出:大学治理结构必须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必须以社会价值为目标,而不能以现有的教员或学生的利益为目标。张佳春等认为:高校治理是指为了确保高校制定出正确的政策与目标,并在其实施时监督其过程,而制定出的评价全体参与者的一种机制。高校治理希望通过遵循大学内在逻辑,与现代社会相适应,降低大学在处理内、外部关系时可能发生的失衡风险,顺利地调和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坚持大学学术自由的同时坚持服务社会的原则,维护和保障公众期待的合理的价值追求。简而言之,高校治理是一种运转机制,它对高校政策制度的确定有一定的保证,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目标的实现。美国学者科尔森[3]认为的“大学和学院的治理”是“做决策的结构和过程,从而区别于行政和管理”。笔者关注如何通过内部审计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行为,妥善进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审查,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发展目标实现的问题。运用文献查询法,发现近年对高校内部审计、高校治理的研究论文在逐年增多,截至2016年底已达1412篇,但是,同时研究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的论文却很少,仅占2.76%。

二、高校治理的推进

纵观全国高校,实现高校治理的途径较为多元化,目前较为突出的高校治理的三种推进方式是高校综合改革方案、高校“十三五”规划和大学章程。(一)高校综合改革方案高校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是中国政府针对公立高校推出的一项改革措施。它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引领下,基于自身特点为学校量身订制的改革高校治理方法的方案,它会推动高校治理模式发生转变,可以视作高校在中长期变化环境中进行教育改革的总纲领。选取BD、QH、SJ、DN、NS、SD、JD七所著名高校的综合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对比可见:(1)改革方案项目数分别由六项(2所高校)、七项(2所高校)、九项(3所高校)组成,内容比较集中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和科研管理改革、资源配置模式改革等方面,当然,少数学校还重视校院两级运行机制改革和考核评级体制机制改革。(2)七所高校中,有六所明确提到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比例达到了85.71%(另有一所大学表述的是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大学制度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建立与政府、社会的良好关系,二是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其中就包括进一步约束高校治理中存在的权力失衡问题。(3)七所高校均强调深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并对学校资金、资源使用效益提出了要求。评价人才培养效果、学科和科研管理成绩、资源配置使用效果的任务,可以由绩效审计等施行。(4)七所学校中,有三所学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对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综合改革方案推进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基础,其评判标准可依据2014年1月1日施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显然,这是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方向上的指引,即需要内部控制审计来评价综合改革方案执行情况并判断方案执行效果。(二)高校“十三五”规划高校“十三五”规划是在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分析学校现状,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确定的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从而形成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或拟达到的中长期高校治理效果)。由于包含明确的时间维度,相对于高校综合改革方案和大学章程,高校“十三五”规划有着明确的政策性指向,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有着更强的政策约束性与强制性,对提升高校治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SD大学的“十三五”规划来分析其对高校治理的推动作用。如图1所示,SD大学提出要规范管理运行系统,提升学校管理治理能力,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改革教师晋升聘任方式和薪酬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活力;提升党建民主化水平和制度建设,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内部治理体系等。这说明SD大学对于学校内部权力运行、内部治理结构、系统管理、资源配置以及配置效益问题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加以改进的要求。对此,在制定规划前,可以根据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制度设计、流程梳理加以风险防范;在规划执行中,可以配合相应审计项目进行过程监管及工作思路修正;规划终结时,还可以通过三类综合审计来总结主要的成功经验、问题和不足,借以指导下一个五年计划编制。(三)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高校治理在当前形势下的又一个重要推进方式,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大学办学和管理的“纲领”。一方面,以大学章程为抓手,能够全面推进高校治理结构建设;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是规范高校内部审计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所以,大学章程的制定明确了高校治理模式的定位,促使高校治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分析高校大学章程,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以列举或概括的形式强调大学与政府的权力分配问题,对学校主要负责人任免权,学科、专业权限设置,学校教学水平、办学质量的考核评估权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二者权力的边界。在大学章程中,明确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内容,健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与监督机制,在管理体制中明确具体自主权事项的基本规则、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大学章程也规定了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规定:各个主体的权限划分和财务管理制度等,各主体权利与权力的分配情况,包括党委权力、校长代表的行政权力、学术委员会代表的学术权利、教代会代表的民主监督权以及师生权利等方面。分析RM、DH、DN、HS、SW、WL六所高校的大学章程发现:(1)RM、DH等在《大学章程》中对校长的职责进行了设定,规范了校长的权力运行;(2)DN、HS对高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实行绩效考核制度;(3)SW、WL采取严格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障学校资金使用安全;(4)RM、SW把风险作为高校治理的一部分,逐步开展风险管理控制等。对于研究者来讲,也许会更多关注《大学章程》出台后其形成的优势在哪里?还存在何种缺陷和不足?作为审计人员,对其实施效果评价很容易选择具有综合检查和评价功能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三种审计方法。

三、高校治理推进中的主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张佳春等[4]研究“高校治理问题”认为,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高校治理问题主要有四大方面:高校治理高度集权、高校治理结果缺乏考核标准、高校预算管理方法陈旧和高校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本文进一步凝练出三大问题:权力运行不顺畅的问题、资源配置及经费使用问题、内部控制乏力的问题。(一)权力运行不顺畅的问题目前,高校中存在的权力运行机制有分权制约、制度制约和权利制约。其中:分权制约是指通过权力制约权力,当现实中出现决策权远大于监督权时,就容易造成权力的失衡。制度制约是预先规定好一套权力行使的具体机制方法,通过该方法的实行来制约权力的运行,然而实际上往往存在着制度规定有盲区和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权利制约是用权利来形成对权力的约束,我国高校的普通教师和广大学生是最普遍存在的权利主体,他们通过教代会和学代会参与学校民主治理。但当代表大会的权利制约影响概念大于实质结果时,制约强度被削弱。2014年3月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相互配合,鼓励教授治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高校的权力运行机制。劳凯声[5]认为规程的出台意味着在高等学校,除了法律所规定的党委、校长以及具有参与、监督权力的教代会、学代会等权力主体之外,又确立了一项新的权力即学术权力及其行使主体——学术委员会,其有望扭转高校的行政化倾向,推动各种权力的协调共治。然而,我国高校权力运行不顺畅的问题依然存在,权力共治的真正落实仍需避免来自内、外部的干扰。外部需处理好高校和政府间的关系,处理好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问题;内部需协调好不同权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都离不开一定的监督与制约。高校审计部门和纪委监察部门作为主要的监督机构,对高校权力进行监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实行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如果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则工作效果会更好。(二)资源配置及经费使用问题高校资金指的是用于维持普通高等学校日常运行和发展的所有资金。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高校资金按来源不同可分为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王永华[6]研究认为:我国高校预算编制仍采取“基数+增长”为基础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未能有效结合高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预算控制与监督不力,预算结余结转情况普遍。相对而言,不符合公平效率原则,不利于调动各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容易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当然,这种长期存在的预算编制不科学的问题在逐步得以改善。随着高校投入资源的大幅增加,高校腐败案件呈现增多趋势,而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还是高校治理乏力,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和监督上出现了问题。因此,从科学预算抓起,认真梳理工作流程,注重预算执行监控,严格预算结果考核,充分利用考核结果修正预算方案,就显得尤其重要。当下,对资源配置及经费使用有效性的评定往往通过绩效审计来分析。(三)内部控制乏力的问题我国大学的治理模式在1989年时正式确定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中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的权力失衡,学校与院系权力分配不合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对我国大学的行政部门来说,他们往往既是方案规章的制定者,也是具体实施者,还大多承担着监督职能,容易形成集权,导致内部管理上权力的失衡。通常认为,高校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平行的。但是,一方面高校行政权力的中心是校长,而另一方面,学术权力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学术委员会一般也由校长统一领导。学术委员会在进行教授职称评定、学科院系设置调整以及学术人才引进时,校长拥有重要的话语权,容易产生行政权力向学术权力蔓延挤压的倾向,从而致使学术不够自由,科研不够规范,教授的科研热情下滑,学校科研产出受到负面影响。除了权力失衡产生的风险外,高校还面临公信力丧失、行政行为不当、贪污舞弊以及效率低下等风险。相对而言,内部控制审计对上述问题的发现及治理推进可以发挥较好的效果。此外,信息化管理薄弱,数据关联度不高形成的数据孤岛、管理死角,也严重影响着高校治理工作推进和审计工作质量提高。

四、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实施途径

在高校治理推进工作积极开展的背景下,高校治理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要求内部审计在发挥自身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按照高校治理要求,进一步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审计成果,更好地为高校治理服务。结合高校治理要求,本文推荐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三种审计方法,强调通过审计来发现问题、修正思路、改进问题,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作用。(一)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依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审经责发〔2014〕102号),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履行本单位有关职责,推动单位事业科学发展情况;(2)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情况;(3)有关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4)重大经济决策情况;(5)本部门(系统)、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6)国有资产的采购、管理、使用和处置情况;(7)重要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情况;(8)有关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9)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以及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10)对下属单位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11)履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以及本人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12)对以往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13)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发挥着对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监督与约束的作用,始终贯穿于高校治理工作,体现着被审计领导对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十三五”规划、大学章程的理解程度、贯彻执行力度和具体落实效果,以及对缺陷修正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各级管理部门要充分关注经济责任审计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包括:(1)在审计准备阶段,需要充分考虑高校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权力运行问题,制定贴合实际的审计计划,并在审前调查中做好预案;(2)在审计实施阶段,需要结合大学章程中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情况进行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在获取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发现风险点,进而能够编制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审计工作底稿并撰写审计报告;(3)在审计终结阶段,除了一般审计的流程之外,需要注重最后的反馈控制环节,对高校治理提出改进建议,修正后续治理方案,改善治理中的问题,形成有效的控制闭环,从而推进高校治理的长足发展。(二)绩效审计高校内部审计与高校综合改革方案、高校“十三五”规划和大学章程结合的关联,一般反映在与这三者有着相同的目标上。根据收集到的国内高校综合改革方案、高校“十三五”规划和大学章程内容,除了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之外,还明确了要合理利用教育经费,以及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这就涉及到完善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问题。对此,绩效审计作为评判高校教育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有力工具,承担起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需要将推动高校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绩效审计的重要突破口。要提高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绩效,就要做到合理配置和安排教育经费,服务于学校整体战略和发展目标,抓住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核心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审计中,要把建立以绩效为中心、强调绩效管理的预算制度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做好预算申报工作。其次,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教育经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就要求高校在制定评价标准时综合全面,既要关注财务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要综合考虑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上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要从关注过程转为关注结果,从注重投入转为注重产出。例如,在评价高校学科建设情况时,不能仅仅评价每个学科的拨款数额及变化情况,还要评价各个学科的实际发展水平。最后,要创新绩效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对高校教育经费的审计不仅要反映和评价高校在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着眼于制度层面的问题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例如,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些高校从国内外大量引进人才。在绩效审计时,除了对师资投入的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取得成效等进行分析外,还需要挖掘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如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引培并举、合理布局等。绩效审计可以对高校治理的效果进行评判和审查,可以有效地改善高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高校综合改革方案、高校“十三五”规划和大学章程中都有对其精神的体现,对高校治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三)内部控制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指南(试行)》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又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内部控制审计促进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与高校综合改革方案、高校“十三五”规划和大学章程结合的具体体现,尤其体现在大学章程对于内部治理结构所作规定的落脚点上。大学章程规定了一所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结构,进行了机构之间、学院之间,甚至行政和学术之间的权力分配,而内部审计对之表现则呈现在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及运行的评价及整改建议上。本文认为,要做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环境包括领导的态度及素质、议事决策机制、组织架构、人力资源政策、单位文化等,就高校而言,内部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是基础性和全方位的。在相同的外部环境影响下,造成高校内部控制效果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内部环境的不同,而高校治理中与此紧密相关的要素就包括高校的组织架构。高校的组织架构是高校明确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权责配置、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在内部环境中处于基础地位,重点是高校机构设置和权责配置。功能机构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者缺一不可,且三者之间的权责分配要合理,要保证监督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对高校的组织架构要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掌握单位组织架构设置可能存在的风险及程度。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议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由上而下的内部控制执行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其次,要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以防范重大风险。根据经验梳理工作中风险易发点,将其纳入风险预警系统中,进行事前预警、事中识别、事后评估,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再次,要建立合理合法的预算控制制度。这不仅是对学校年度、季度预算的编制和实施的过程控制,更是对预算规划的分配细化、执行授权、执行监督、盈亏弥补、业绩评价等具体环节的整体控制。最后,要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工作。例如让审计部门对校理事会直接报告并负责,赋予其更大程度的独立性。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让内部审计部门有能力、有渠道进行深入的追查,并提供合理的咨询沟通服务。当然,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立对高校治理推进工作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结论

高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对高校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完善作用。本文结合高校的“十三五”规划、大学章程和综合改革方案等高校治理工作,探究了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实施途径,指出:高校治理推进初期,应该运用内部审计思想引导方案制定,从审计经验中总结梳理工作中的风险点并在治理框架设计中加以体现;在实施内部审计工作时,要制定贴合高校治理实际的审计方案,伴随内部审计功能重心由确认向咨询转移,提供切合高校治理需求的审计建议;审计项目结束后,还要将审计建议用于完善治理方案,形成相辅相成、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高校发展良性运行态势。在高校综合改革方案、高校“十三五”规划和大学章程的引领下,内部审计通过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多种途径,最终服务于高校治理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TheInstituteofInternalAuditors.Thestatementofresponsibilitiesofinternalauditor[Z].1999.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A].2011.

[3]CarnegieCommissiononHigherE-ducation.GovernanceofHigherEd-ucation:sixpriorityproblem[M].NewYork:McGraw-Hill,1973.

[4]张佳春,戴小月.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4(12):78-81.

[5]劳凯声.创新治理机制、尊重学术自由与高等学校改革[J].教育研究,2015(10):10-17.

[6]王永华.中期财政规划背景下高校预算管理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5(24):72-7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