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

历史文化故事全文(5篇)

历史文化故事

第1篇:历史文化故事范文

(一)编写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

不同地域有各自的历史文化,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和特色。齐鲁大地,因为是先哲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因他们而发轫的齐鲁文化闻名中外;位居我国西北的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半坡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昭陵、乾陵等古代遗迹而使三秦文化大放异彩;地处中原的洛阳、开封因有多朝立都而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即便位处岭南一隅的桂林,也因为古代文化遗址众多、古代文人墨客来往者众多而位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然各地都有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文化,如能将其编写成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不仅能极大地拓展古代文学的外延,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会进一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可亲可近,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

以前的成高教学很容易落入普高教育之俗套,即内容上以文学史及理论学习为主,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全然不顾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成高教学应大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着力加强教学的形象性、具体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桂林为例,因为桂林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存遗址(如甑皮岩遗址、兴安灵渠、独秀峰下东晋颜延之读书处、唐曹邺南溪山石刻、宋城墙、明王城等)。这些遗存遗迹反映了古代桂林灿烂的文化。它们大多位于市内或城郊,有的步行可达,有的骑自行车半小时可到,它们就在我们眼前或身边。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我们不妨把更多的时间从课堂搬到具体现实环境中,使教学从死板变活泼,从抽象到具象,使学生从昏昏入睡到兴趣盎然。如当我们学习到先秦文化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到兴安灵渠进行文化参观,考察灵渠修建年代、修建的原理、修建的巨大历史意义等;当我们学习到东晋陶渊明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参观独秀峰下颜延之读书岩,让学生了解当陶渊明“除荳麦苗稀”“戴月荷锄归”的时候,颜延之正在独秀峰下挑灯夜读的故事;当我们以愉快、轻松的心情欣赏李白的《朝辞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我们不妨在学期考试结束以后带学生到漓江乘舟而下,体验一下当时的心情;当我们学习元杂剧的时候,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古代的桂林(乃至广西)有哪些戏曲形式,哪些已经消亡,哪些还在流传中,消亡了的“广西文场”有什么特点,是否还可以挖掘、整理,使之复活?还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桂林彩调”与“京剧”“昆曲”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找出桂林彩调,如“黄三打鸟”或“三看亲”进行排练?等等。其实,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与地方历史文化恰当结合起来,就能使课堂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实地考察,绘制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

一个地方具有如此丰富的古代文化文学资源,如何让它们更具象更有效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呢?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一个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桂林既然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文学遗迹遗存众多,我们不妨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进行大胆的改革,把过去那种以分析作家作品为主,变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到实地,分门别类地对文化文学遗迹或遗存登记或拍照,然后根据登记或拍照的情况,绘制一幅当地文化文学的实景地图,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举办各种沙龙,让地方历史文化在我们的手中不断得到传扬与传承

在传统的成高教学中,举办沙龙真是少之又少的。这往往囿于一种观念:沙龙多数是普高才采用的一种学习与交流的方式,成高没有必要搞。其实不然,不管哪一类学校,都是可以搞沙龙的。作为成高来说,围绕地方历史文化,搞几次沙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再以桂林为例,地方历史文化如此丰富、厚重,不妨举办以“桂林石刻”“桂林古代状元”“临桂词派”等为内容的沙龙,让学生搜集、研究这些文化现象的形式、内容、特点以及来龙去脉,从而加强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加强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地方当代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结语

第2篇:历史文化故事范文

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规划方法:规划对古镇山水格局进行整体保护,理山顺水———村落的空间关系,保证古镇所依托的外部环境与古镇相协调,同时对古镇的原始空间形态加以控制,避免破坏古镇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挖掘传统空间元素,构建文化古镇入口空间.规划范围内,复原传统文化古镇元素,如山水格局、特色建筑、园林、文化景点、米市码头、河道空间、牌坊等,通过挖掘古镇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以体现历史文化古镇的地域特色.

2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

实践证明,正确的保护理念与科学的保护方法是历史建筑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与保证.历史建筑重在永续利用,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历史建筑的空间价值,才能体现出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另外,历史建筑面广量大,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现实情况,制定不同级别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从以往古镇保护案例中吸取经验,从规划层面的空间要素、天际线等角度,以及建筑角度对建筑细部、建筑立面类型、环境要素等多方面深入思考.历史文化建筑改造应保证其形式、高度、体量、饰面材料以及建筑色彩、尺度、比例上与古镇建筑风貌协调.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再利用,不论其空间价值如何,历史记忆价值的保留和营造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出发点.许多时候,这种历史记忆价值远远大于空间使用价值.

3案例分析

为深入探索和了解建筑理论的实践性,以运漕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开发项目实践为例,探讨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的特点.

3.1古镇概况

项目选址于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项目规划用地位于裕溪河畔北,地块范围内包含运漕酒厂原址以及酒厂东侧至幸福街西侧的部分民居.方案主旨:一方面以保护历史文化为根本,改善古镇人居环境为基础,以提升功能为导向,力求将项目打造为安徽省旅游名片,成为体验“最安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安徽的“城市会客厅”.另一方面提升古镇环境品位和城市美誉度、关注度,打造特色的古镇名片,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2总体规划

3.2.1古镇“梳式”规划格局运漕古镇民居,从单个民居来看,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但从总体看,却又显得错落有致,协调统一.古镇鼎盛时期,全镇有36条大街、72条小巷,与台、楼、庙、阁、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过街木楼石板街,青砖小瓦马头墙”的优美画面.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和谐组合,构成了运漕古镇建筑的基调。

3.2.2总体规划布局本地块原始街道由幸福街、湾巷、五福和巷、徐家巷、以及横向的西大街和沿河路组成了独具风格的“梳子形”街巷文化.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本区域西大街、幸福街、保留的老酒厂建筑之间基本保留了原有村落纵向街道的“古镇梳式肌理”.以保护古镇的肌理为核心,新建街巷尺度服从古镇的肌理,形成协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参照运漕古街巷的布置原则,结合运漕老街原有的尺度与空间格局,保持原有街巷的尺度感与空间感.重要节点位置,通过“情景再生法”恢复本地块原有的五福和荤馆、洪义泰等代表性商号,将其打造成运漕古镇的标志性启动区域。作为古镇的主要展示面———街巷空间景观,是由建筑、街、绿化、水等元素,结合古镇生活、社会交通等功能而形成.规划设计的着重点是反映建筑风格、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巷以及古镇原本的空间肌理.空间肌理:不仅是古镇历史文化风貌的视觉关键性因素,也是古镇空间组织及构造形态的体现.空间肌理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1)空间肌理在建筑布局上,可理解为图底关系;

(2)空间肌理在空间尺度上,可理解为各个元素组成的空间结构.传统小尺度街巷与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因内部单元的属性变化的组合变化形成了街坊构成特点:内部巷道曲折,而陆续加建的房屋,较为自由,平面肌理带有自由化倾向.与建立丰富的动线相伴而生的策略就是开放空间.在旧建筑中,其原本的空间特征、结构逻辑、材料肌理等均需要在开放的空间内明确呈现,故在设计中,设置多景观广场,以保证空间具有足够的开放度,植入休息、展览等功能.空间视线:传统古镇街巷中,人们在运动中观察景物的要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隔景”、“对景”“、障景”“、夹景”、“框景”等建筑和景观手法多有运用,不仅增加了街巷的趣味性,而且加深了空间的内涵感,体现了“空间增值”的特点,古镇村落曲折的街巷空间,造就了街巷空间的光影变化,给人以美轮美奂的空间想象.轮廓线:坡屋面、马头墙、斗拱翘角、装饰木构件等,在构成街巷空间景观中,这些元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坡屋面与马头墙的轮廓线,在视觉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层次感、节奏感、韵律感.古镇整体凭借坡屋面与马头墙的交相辉映,一个完整的古镇印象基调由此确立。

3.3建筑设计

历史文化建筑街区的建设采用原始街巷尺度复原,整体上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调,聚合的小体量的采用,历史街巷空间肌理的缝合,以错动的建筑手法强化建筑空间肌理,使之向整个古镇空间肌理平缓过渡,相映相融。立面控制街巷空间重点从三维立面出发,以再现古镇历史风貌及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各个节点的空间肌理设计和古镇街巷基础设施以及一些装饰木构件上.修复街巷空间,维护组成古镇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各种要素,如坡屋面、马头墙、沿街立面、水体、驳岸以及装饰构件等,以保证各种元素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注重建筑第五立面———屋顶设计屋顶改造采用古徽州传统的四水归堂形成,采用四边坡屋面向中心倾斜,采用轻巧的屋面瓦以及轻钢支撑以减轻屋面荷载.历史文化街区力求与原有建筑群相似,自然融入到整体环境中,坡屋顶以古镇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错动变化,采用折线连续的坡屋顶,形成与古镇空间肌理一致的屋顶景观。

4结语

第3篇:历史文化故事范文

这一时期是文化交融的时期,先后经历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统治,两次湖广填四川(一次是在元末明初,一次是在清代前期)等的影响,造成了会馆的兴起。清末重庆开埠后,外国建筑文化渐渐对本土建筑造成影响,出现了西方风格的建筑、教堂等,也出现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吊脚楼、古镇建筑、寺庙道观、会馆等。通过重庆考古所对慈云寺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察了寺庙主体及附属建筑遗迹33处,包括殿基址4处、房址2处、院1处、排水沟8条、道路4条、焚烧坑6个、佛台7个、佛龛1处。出土了铜、铁、陶、瓷、石等各类明、清时期遗物百余件。本次发掘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弄清了寺庙主体区域的布局与结构。此次考古调查发现了大型台基5进、石碑3通、各类题记8则、各类造像5尊、精美石构件9件及墓地3处。结合出土碑刻、题记及石质文物雕刻工艺和风格判断,此处早期建筑基址的年代上限可及明代晚期,下限至乾隆五十四年;晚期建筑基址的修建年代则为乾隆五十五年,慈云寺遗址是重庆地区目前保存最好的古代寺庙基址,其布局清晰、结构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佛教考古价值,是认识与研究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明清时期佛教寺庙布局特点的重要实物参考。在汉东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城墙、房址、墓葬、灰坑、水沟、道路、陶窑等各类遗迹101处,房屋的柱洞、排水沟和墙体的基座等都被完整保留下来,面积共计10000平方米。此古城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汉代、唐宋元及明清各个时期建筑风貌。随着文物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揭示了重庆这一时期古建筑的文化原素和本地特色。时代不断地变化,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地方特色建筑逐渐与古镇相互融合(如徽式建筑)。特别是重庆开埠以后,本地建筑受到外国建筑元素的影响,出现了西式的圆拱、柱式等特征。

二、重庆地区古建筑的主要特征及现状

重庆地区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缩影,它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基本构造,还有它自身的特色,虽然保存至今的很少,但是留下来的仍然具有很大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一)古建筑的类型

重庆古建筑的类型有军事设施、公用设施、民用设施、园林设施和其他的古建筑形式。

1.军事设施。重庆因为地理环境特点的原因,有着非常丰富的军事建筑,如城墙、城门、碉堡等,这些军事建筑及设施分布在许多古城镇之中。重庆历来都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如巴南区的丰盛古镇在古代是通往南川、涪陵的必经之地,其在清代修有数十座用于防御的碉楼,现今保存完好的有10座。

2.公用设施。历史上重庆地区的公用设施有寺庙、道观、会馆、墓葬群、古镇村落老街和道路等。寺庙有很多,包括双桂堂、慈云寺、罗汉寺等;道观有老君洞、张飞庙、南山老君洞、沙坪坝龙泉洞等;会馆有湖广会馆、禹王宫、文昌宫等;墓葬有岩墓、砖墓、土坑墓等,古镇村落老街有磁器口、涞滩、双江古石板街、清西沱云梯街、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罗氏宗祠、巴县衙门等。

3.民用设施。重庆民用设施有民居、书院等。民居大多是传统的中式建筑,特色民居是吊脚楼。吊脚楼依山坡就势而建,因地制宜,是为了防洪防灾而建的,遍布于重庆各大古镇及重庆主城区。书院在产生之初,常与僧院、道观为邻,选择的地址往往在深山老林中。古老的书院体系从中国唐代开始,到清末退出历史舞台,存在了1000多年。重庆书院大都是由寺庙或有钱人家的大院改建而成的,如磁器口古镇的翰林院。

4.园林设施。中国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一种,讲究的是自然山水,融合了中国的各种建筑小品于一体。重庆的园林多属于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区园林,寺庙园林与寺院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园林的形态,又反映出宗教的特征。构成寺庙园林建筑群的有亭、台、楼、阁、雕窗柱廊、桥梁和牌坊等,结合书法、牌匾、绘画、雕塑、建筑、家具等艺术底蕴,更便于寺庙与园林的完美结合。这些寺庙园林大多又处在风景名胜区内,与重庆山水相结合,通常是背靠山面临水的风水绝佳宝地,如华岩寺、老君洞等。5.其他。重庆地区还有其他的建筑类别,如窑址、戏台、石刻雕塑和盐泉等。窑址,如涂山窑,清溪窑等;戏台有偏岩古镇禹王庙前名为万年台的戏台;石刻有涞滩摩崖石刻、路孔的千佛洞、北山摩崖造像、宝顶山石刻;盐泉有宁厂盐泉中的白鹿盐泉。

(二)重庆地区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重庆地区的古建筑属于紧凑型山地建筑,有着本地的个性文化特征。重庆地区的建筑多以穿斗结构为主,少量抬梁式;砖木竹土为墙,竹作筋相当于现在的钢筋,再夹土或者碎石作夹壁墙;桃檐形式多样,有庑殿、悬山等;城镇街道多以青石铺之,因此很多古镇都有石板街之称;斗拱较简单,以实撑撑拱居多;吊脚楼设有阁楼、临街面的单挑或双挑外廊;窗有空花窗饰和镂空雕饰等,门主要是以合页门、搓板门为主;建筑群中都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用水主要是以打井取水。

1.建筑原料。重庆地区建筑原料主要是就地取材,如竹、木、砖、石等都是重庆本地方便取用的建筑材料。特别是竹子,此地竹料丰富,为这一地区建筑增添了独有的特色,竹的运用是重庆地区古建筑材料的一大特征。

2.建筑构图。重庆的建筑构图要从建筑个体和群组平面布局上分别来看,个体建筑还是以中国传统建筑为模式,坐南朝北、木砖瓦结构为主;群组建筑中布局非常灵活随意,建筑物与园林常常结合在一起。中国的院宅讲究的是规矩礼制,而园林讲究的是自然。在重庆地区寺庙园林中,宅没有特别讲究对称,而是随地形而建,空间形态中重庆古建筑物中通常分为单开间、双开间和三开间,宅与宅的关系变得主次不明,讲内讲外。

3.艺术特征。建筑美是设计美和功能美的组合,建筑的形成由于受到思维的局限性,有其不完美性。建筑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建而成的,不能随意地建造,建筑除了要满足精神的需求外,还需要稳定的结构。精神世界需用物质所表现,建筑是精神世界的物质产物。建筑形态通常由点、线、面、体、质、色构成,并运用光、阴影的作用,带给建筑的是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建筑所处的位置、构成的形式都要遵从于功能。艺术特征由装饰、造型、山水文化、写意山水、诗意、文人墨宝等方面组成。装饰类别有门、窗、撑拱、脊饰、檐枋、拦板、雀替、家具、石桌石凳等。文人留下了很多诗、画形成了山水文化。重庆古建筑所处的环境各异,也因功能意境而不同,所表现的艺术特征具有独特性。在整体与单个建筑的关系中存在对比关系,单个的建筑具有节奏感,多样的单体建筑构成了整个建筑群,它又具有整体性。

(三)重庆地区古建筑的现状

通过对重庆地区的古建筑的走访及调查,重庆现存古建筑群,如古镇、老街和古城有数十个,里面的民居、商铺、牌坊等建筑群保留得相当完整,遭到破坏的古建筑也有许多。其中寺庙建筑也有几十座,但多数存在不少的损伤,因为白蚁噬咬、自然风化等原因还在不断地受到侵害。宗教建筑多存在于古镇中,市中心也有不少,多数都经过几朝几代的维修与重建而得以保存,当然也有很多毁于战争、等非自然因素。重庆地区古军事建筑文化保存最完好的是合川的钓鱼台,也有逐渐消失的重庆古城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古建筑,它们多集中在一处,有的已经被考古发掘出来,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尚未发现的还需要考古队调查研究。

三、重庆地区古建筑历史文化解读

第4篇:历史文化故事范文

关键词: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

文化事业单位涉及到的范围面十分广泛,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对于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制度也随之得到完善,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致,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一些管理上的缺陷,因此文化事业单位还需着重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一、文化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是文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点

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预算管理、购置、报废等工作,从计划到执行,再到最后的处理,需要达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那么在这一过程当中,文化事业单位做好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重点。这不仅能够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文化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也能够发挥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二)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可以说是支撑着文化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文化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与发展。若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不到位,会造成固定资产的遗失、损坏和浪费,这就会造成国家和单位资源的浪费,增加单位的维修费用和额外的购置费用,造成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增加单位的成本,不利于单位的整体发展。因此文化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对于单位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能够推动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规范化

纵观以往的经验,许多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的重视,在管理过程当中不规范的操作,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与流失。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得到重视,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因此在制度的规范之下,文化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也能够在实践当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促进我国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有关制度的完善,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用。

二、当前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没有足够的重视

尽管相对以前来说,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工作已经逐步得到重视了,文化事业单位也逐步建立起了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与管理制度,但相对现实来说,目前文化事业单位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的重视度依然不够。文化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不具有所有权,因此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前,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效用及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在购入之后的经营过程当中缺乏维护和管理,就无法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价值,造成文化事业单位资源的浪费。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核算制度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建立起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与核算制度,但是在实际当中还不能与当前的工作相适应。我国对于文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使用与报废,在法律上做了原则上的要求,但是落实到文化事业单位当中时,还需要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因此在实际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对于固定资产的购入在预算管理方面还未做到精细化的管理,实物验收与发票管理不够规范,固定资产的领用缺乏严格的审批流程。由于文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会涉及到政府有关部门,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可能会存在与有关部门的权责不清的情况。

(三)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缺陷

在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当中,涉及到固定资产的购入、日常管理、报废等工作。实际工作当中,固定资产的效用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产生消耗,因此需要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如果不及时对减值进行计提,就会造成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无法真实反映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价值,无法获得真实的财务报表。这就会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有关决策产生不利影响,浪费国家资源,阻碍着文化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财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

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工作效率的高低,受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水平有待提升,目前来看有两点原因,其一是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还不够高,另一方面来看,是单位内部的绩效考核力度和监督力度还不够,可靠的绩效考核制度与监督制度能够客观上约束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文化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建议

(一)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方面要在意识上面主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起完善细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购入要有合理的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避免固定资产的闲置与浪费,加强资产入库的帐实核对,避免账实不符的现象产生。此外,对于单位内部闲置的资产,要充分合理的进行资产的安排与调度,把内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作为保障,鉴于固定资产的特殊性,要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制度,使单位内部各部门与岗位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首先建立起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情况实行动态的管理,能够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并且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清查,并保证盘点工作的真实性。其次,建立起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登记管理,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办法来进行操作。最后,要建立起固定资产保护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固定资产的使用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使用过程当中也要保护好资产。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价值的消耗,因此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因此要根据固定资产性质的不同,折旧方法与要求的不同来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在进行报表的编制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将固定资产的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支出,而是要按照累计折旧的方式来进行反映。若存在固定资产损毁的情况,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会计报表当中应该作为备抵科目,并且要认真核算其减少的价值。建立起固定资产的监督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入与使用以及有关的核算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使有关的制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文化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力,才能为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能够在丰富我国人民生活的同时,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我国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经济师,2015(07).

[2]崔春梅.浅谈自收自支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

[3]朱小蓉.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3).

第5篇:历史文化故事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故事化表达;优点;注意事项;能力提升

一、新闻故事化的来源

19世纪,法国的杂文中开始出现了故事化的写作方式,有人认为这是新闻故事化的起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当时的法国杂文写作不能被看作新闻的故事化表达,因为这些杂文都提前设定好了人物和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它更像文学作品。我们知道,新闻与文学的概念是不同的,新闻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因此,当时的杂文写作并非新闻故事化表达的起源。还有人认为,新闻故事化来源于20世纪的美国报刊。这其中涉及一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那时正值20世纪30年代,这位非常有创新意识的记者别具一格,创造了一种与当时其他记者不同的写作风格,他会在新闻的开头处以故事化的手法写上一些片段,这是他对新闻写作的一种大胆创新,不过这也仅仅是他个人的一种写作风格,而他的这种写作特色,有人认为就是新闻故事化的起源[1]。近年来,我国新闻界也对新闻故事化开展了研究和探讨。有人认为,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采用故事化的表达手法,是新闻工作者为了更好地展现新闻事件而采用的一种纪实手法,其实就是一种表达方法。也有人认为,新闻工作者以故事化的形式讲述新闻,可以对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从而找到受众想要了解的细节和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新闻故事化表达也是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二、电视新闻故事化的优点

什么是电视新闻故事化表达呢?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富兰克林曾有过这样的定义:“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2]作为一种报道方式,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表达目前被广泛运用。可以说,新闻故事化表达给电视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看性,强化了新闻传播效果。

(一)新闻故事化表达有利于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在以新闻故事化手法采写的电视新闻中,一般以人物对话、情景描写等详细地展现新闻事件的发展和细节,揭示事件中隐含的令人产生兴趣、曲折感人的故事。电视新闻故事化可以让受众对事件中人物的生活状态,人性的闪光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说过,“以讲故事的方式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因为这种方法使人们放松身心并使人们感到有趣”[3]。在新闻故事化表达的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场面生动而动人的细节以及令人兴奋的悬念和高潮。记者通过深入采访,运用讲故事的技巧和蒙太奇思维进行编辑和制作,从而向受众展示报道的效果。苏州吴江区融媒体中心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视野》中就设有《新闻故事》子栏目,该栏目一般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对某个有故事性的选题进行连续报道。在每一篇的结尾处都会设置悬念,以“卖关子”的方式,引人入胜,吸引受众的眼球。这样的报道经常采用倒叙的形式,层层递进,一层一层拨开新闻事件的迷雾,在报道的结尾处回答一开始设置的悬念,从而前后呼应。这样的连续报道因为具有故事性,有曲折的情节,有感人的细节,加上会对节目进行一定的包装,如制作吸引人的片头、片花,插入提要同期声等,如果有一个好的选题,节目播出后,往往能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二)新闻故事化表达有利于提升记者的“四力”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表达,同时汲取了新闻的特点和讲故事的手法,这样的新闻节目更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同时,新闻故事化表达,也有利于增强新闻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016年,央视记者在悬崖村和村民一起吃住5个月,花半年时间制作完成了《“悬崖村”扶贫纪事》三篇报道,为消除贫困、查明贫困的原因,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清晰的对话和详细的资料。节目播出后,被国内很多知名网站转载,海外华文媒体也纷纷转载,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长达半年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入一线,增强了“四力”,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反之,记者的新闻业务能力提升了,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报道,这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最近几年,苏州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每年都会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2021年推出的《脱贫攻坚的吴江力量》系列报道共采访了6个人物,讲述了他们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付出和坚守。为了做好这6篇报道,记者有的远赴贵州印江,有的深入工厂,有的深入乡村,不断挖掘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和感人故事。在这次系列报道的采访中,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新闻故事化表达的注意事项

(一)真实性是基本原则

什么是“故事”,词典中的解释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属于文学体裁,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合于口头讲述”。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4]。不难发现,新闻与故事的概念有着本质特性的差异。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表达,虽然采用了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进行报道和传播,但它的本质是新闻,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不变。无论外在形式如何,新闻都必须把真实性放在首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公信力的来源。为此,使用故事化手法报道的新闻中,须注意不能带入记者的主观情绪,对新闻事实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用想象来代替事实。这些年,夸大虚构的假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2021年,苏州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了建党百年系列报道《峥嵘岁月·红色故事汇》。由于都是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查阅很多历史资料,还需要实地走访一些相关的场所,采访档案馆、博物馆等相关的专家学者,包括故事主角的后代等人物。由于历史久远,很多事件的亲历者已经过世,人物的后代已经失联,或者移居国外,有些资料的记载上也会有偏差。为了报道的真实性,在采访之前,要求栏目组记者查阅很多相关资料,找权威部门了解情况,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一一核实。在新闻采访报道中,不能夸大事实、虚构情节,即使这是历史性事件,也必须把真实性作为基本准则,一旦失真,报道的新闻价值就会下降,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

(二)新闻故事化表达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特别是消息类的新闻,强调的是信息的及时传播。近年来,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新闻报道中,故事化表达这一新型报道模式受到了受众的欢迎,也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合用故事化的手法报道,新闻故事化表达比较适用于报道一些戏剧性比较强,而且情节冲突比较集中的新闻。一些新政策的实施等消息类的新闻,如果采用故事化表达,就会失去政策的严肃性,而且用故事化表达也不利于新政策内容的阐述。例如,电视新闻栏目的最后一个版块是“每日资讯”,这些新闻资讯讲究的是时效性和信息的权威性,就不适合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

四、电视新闻如何进行故事化表达

(一)注重细节描写

电视新闻故事化表达的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细节描写。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5]。新闻记者只有近距离地深入新闻现场,才能写出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才能拍摄到扣人心弦的画面,才能捕捉到感人的细节。一般适合故事化表达的新闻,如果没有充实内容的细节描写,就会使新闻内容过于单调乏味。例如,上文提及的建党百年系列报道《峥嵘岁月·红色故事汇》,由于都是一些历史故事,没有了现场进行时的画面,甚至无法采访到故事的主角和相关人物,因此为了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画面更有吸引力,要求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抓住一些细节来展现故事的发展,这些细节有可能是一封信,有可能是一段话,也可能是一件物品。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把细节放大,注重细节描写,可以对新闻主题起到升华作用。

(二)注意声音的使用

1.同期声的运用

在电视新闻中,丰富的画面很重要,同时也要注意声音的使用,让新闻人物自己说话,可以进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让受众的感受更加直观和真实,这就涉及同期声的运用。全媒体时代,恰当运用同期声可以更好地让受众感受到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更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近而提升舆论引导力和新闻传播力。对于情感类的新闻,同期声的合理运用尤为重要。例如,苏州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每年暑假推出的《新闻助学》系列报道就属于故事化表达的新闻。每个学生的背后都藏有一段励志的、感人的或者是悲伤的故事,被采访人物有学生本人,也有家长或老师。记者录制的这些人物同期声,往往都非常有感染力,运用这些同期声可以将新闻故事推向高潮,可以制造情感冲突,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

2.解说词的作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特别是故事化表达的新闻中,会经常运用同期声。人物同期声可以展现人物活动以及情节发展情况,但如果要揭露人物的心理状况,或者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就需要使用一些解说词。解说词可以描述采访对象无法表述的部分。记者叙述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展现,也可以采用倒叙来展现,在这其中,解说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就是把新闻事件串联和衔接起来,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为流畅。

五、提升新闻故事化表达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锤炼“四力”,提升新闻叙事能力

“脚下有泥土,笔下见真情”。深入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记者下基层采访是新闻报道实现“三贴近”的重要保障。记者多跑基层,多走一些地方,多跟群众交流,才能凭借敏锐的“眼力”捕捉到好的新闻选题。而“脑力”是记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众多的新闻事件中,记者要凭着强大的“脑力”来分析和判断这些新闻事件的价值。有了好的选题,如何讲好故事呢?这就需要记者的“笔力”。“笔力”不仅是写作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评论和思考能力。有思想、有深度,有社会意义,表达通俗又饱含情感,才是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

(二)紧跟新媒体步伐,提升融合传播能力

全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能力?近年来,网络传播的普及,引导并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变革,在媒体融合大潮中,传统媒体纷纷尝试“裂变”传播效应[6]。苏州吴江区融媒体中心也在不断强化新媒体传播力,通过微信、视频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和传播新闻。例如,2022年5月17日下午,吴江区八坼街道石铁村发生惊险一幕,一名男子在摸螺蛳的时候突发脑出血溺水,紧急时刻,68岁的张小弟立即撑起小木筏赶去救人。老人还第一时间把获得的见义勇为奖金捐给了街道的贫困学子。这则新闻在电视上播出的同时,也在网络上进行了传播,引起了巨大反响,仅“今吴江”视频号当周点击率就破万。该内容也被多家媒体转载。这些鲜活、接地气、有故事性的民生题材,有效吸引了网络受众的关注。2021年底,苏州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了“七彩幸福生活”系列短视频,讲述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故事,展现吴江共同富裕新样板的现实模样,作品在“今吴江”视频号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单条短视频的浏览量破万,“学习强国”平台也进行了刊发。由此可见,故事化表达可以增强新闻节目的传播力,吸引年轻受众。而通过新媒体,新闻传播速度更快了,传播范围也变得更广。

六、结语

友情链接